• 沒有找到結果。

壹、 、 、 、研究背景與目的 研究背景與目的 研究背景與目的 研究背景與目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壹、 、 、 、研究背景與目的 研究背景與目的 研究背景與目的 研究背景與目的 "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通訊作者:甘唐沖,高雄市小港區松和路一號,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旅運管理系。

傳統聚落保存與觀光遊憩衝突之研究 傳統聚落保存與觀光遊憩衝突之研究 傳統聚落保存與觀光遊憩衝突之研究 傳統聚落保存與觀光遊憩衝突之研究

吳武忠* 方彥博** 呂 謙*** 張瑞心**** 甘唐沖*****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助理教授

***國立金門技術學院企管系教授

****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旅運管理系副教授(通訊作者)

(投稿日期:2010.03.26;接受日期:2010.08.21)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傳統聚落保存、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之間的差異 與關係,以問卷調查方式針對金門縣瓊林村之居民為研究樣本,以多變量變異數 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MANOVA)和相關分析進行分析。結果顯示 性別在傳統聚落保存之「環境行為」、觀光遊憩衝突之「交通治安」與「環境空 間」、觀光發展之「產業結構」與「經濟收入」均達到顯著差異。居住時間在傳 統聚落保存之「歷史價值」、「環境行為」與「人文價值」、觀光發展之「產業結 構」均達到顯著差異。年齡、職業與居住時間在觀光遊憩衝突之「社會認同」均 達到顯著差異。環境行為與產業結構的關係,交通治安與經濟收入的關係,環境 行為與環境空間關係均呈現高度相關。

關 關 關

關鍵鍵鍵鍵詞詞詞詞::::傳統聚落傳統聚落傳統聚落傳統聚落、、、、聚落保存聚落保存聚落保存聚落保存、、、、永續觀光永續觀光永續觀光、永續觀光、、遊憩衝突、遊憩衝突遊憩衝突、遊憩衝突、、調適行為、調適行為調適行為 調適行為

(2)

壹 壹 壹

壹、 、 、 、研究背景與目的 研究背景與目的 研究背景與目的 研究背景與目的

金門縣受限於島嶼地形的影響,以及土地幅員較小,大量的觀光客湧進與開 發,造成生態永續運作的壓力與困境,產生了垃圾問題、超用地下水及供電不足 等環境問題,另一方面是動物生態棲息地的零碎化、地面的水泥化與自然環境因 不當建設而遭受破壞等,解除戰地政務開放觀光之後,為了因應遊客的消費需求 以及促進觀光產業的成長,地方基礎建設的推動沒有考量生態因素,導致了原有 濕地與綠地的減少。再者,由於觀光業者的惡性削價競爭,導致觀光品質不良,

降低了二次觀光的意願;加上金門地區三個主要單位(軍方、縣政府、國家公園)

的力量缺乏有效的整合運作,致使金門地方的觀光發展尚未有明確的目標,就如 多頭馬車一般,乃有相互掣肘的情形發生;金門地區傳統聚落文化,也因為觀光 發展受到外來文化的入侵效應,導致金門本土文化保存的危機,也產生如何能在 保存金門閩南文化的同時,又得以有效行銷金門文化與打造金門文化特色與優勢 的問題(金門縣政府,2007)。

面積狹小的金門島嶼,極易快速變遷而改變原有的文化生態特質與發展定 位;全球化所導致的日益交流開放,也將使容易受到外來影響的島嶼環境及其居 民,必須經常面對發展的風險與衝擊,衍生許多環境問題。有鑑於此,永續發展 的思維與行動,將有助於金門建構長遠恆久的發展方向,在變動多端的趨勢中發 展。使島嶼的經濟發展、社會文化與自然生態,在系統化的運作制度下,有平衡 穩定的互動發展關係(金門縣政府,2004)。

近年來,金門地區開放後成為全國知名的旅遊景點,但在此快速成長的背 後,環境本體也隨之承受相當的負荷,也因此降低觀光遊憩品質。鑑於居民生活 環境改變,對於傳統聚落保存與觀光遊憩間之衝突,如何達到平衡提升居民生活 品質,同時也提供遊客優良的遊憩環境,藉由瞭解衝突來源,將能增加對遊憩衝 突的管理。金門地區較少以觀光遊憩衝突研究,因此以瓊林兼具閩南文化與戰地 資源為案例進行實證研究,即以瓊林地區居民為研究對象,針對瓊林村居民對聚 落保存與觀光遊憩之間衝突的認知,從經濟收入、產業結構、社會認同、環境空 間、交通治安等探討影響遊憩衝突之因素,瞭解金門瓊林聚落人口統計變項之情 況,分析瓊林聚落居民在傳統聚落保存、觀光遊憩衝突和觀光發展的差異與相關 性,並提供瓊林村未來聚落保存相關策略及觀光發展的建議與參考。

(3)

貳 貳 貳

貳、 、 、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

一 一 一

一、、、、瓊林傳統聚落瓊林傳統聚落瓊林傳統聚落瓊林傳統聚落

本研究以金門縣金湖鎮瓊林聚落為範圍,瓊林位於金門島中部,包括環島北 路以南,中央公路以北的區域,其東北及西南角各有一座風獅爺,為聚落發展明 顯的界址,而後在瓊林路的南北兩端更設立牌樓,顯示聚落入口意象,也明確界 定傳統聚落的範圍。瓊林自古以來人口眾多,約在明朝末年即形成今日之規模與 結構,是個以蔡氏單姓血緣所形成大家族的傳統聚落,擁有許多閩南式的古厝、

宗祠及廟宇,雖然經歷八百餘年的文化累積與空間演變,直至今日瓊林仍保留傳 統的祭祀活動,是金門島上生命力相當活躍的傳統聚落(蔡顯恭,2006)。另瓊 林在以僑匯為經濟主體的時代,與金門其他聚落並不一樣之處,在於當時瓊林村 民的生活較一般聚落富裕安定,因此離鄉背景到南洋求發展者相對而言也比較 少,其中又以移居英屬新加坡人數最多(江柏煒,1994)。

縱觀瓊林聚落的歷史發展,1949 年是聚落空間結構變遷的分水嶺,其主要 原因在於社會與經濟體系的轉變,帶動營建觀念與技術的改變,而空間結構上國 家意識凌駕於宗族倫理,重新組織聚落空間(蔡顯恭,2006)。在國家公園的成 立之後,瓊林被劃為聚落保存區,其觀光資源正是這些歷史的刻痕,包含 1949 年前的傳統聚落空間與民居,以及 1949 年後的軍事設施空間,藉由聚落保存的 概念,聚落空間在國家公園的規劃下進行保存與發展的工作。

藉由前面對於聚落歷史發展與空間結構變遷及聚落內傳統民居之類型與形 式特色的分析,可歸納出瓊林聚落主要的保存價值包含下列幾個面向:(一)歷 史意義層面上,瓊林聚落具有 800 年的發展歷史,為金門地區少數的官宦之鄉,

聚落內宗祠林立,且為單一姓氏血緣,目前仍保有傳統房祧組織的社會結構;(二)

聚落空間所展現歷時性特色,各時期之主要空間發展特色至今仍可清楚判別;

(三)聚落內傳統民居的類型與形式多樣豐富,極具研究價值,且以面狀的完整 保存,呈現聚落常民文化的生活空間。

二 二 二

二、、、、傳統聚落保存傳統聚落保存傳統聚落保存傳統聚落保存

「聚落」一語的內涵有安頓的意思,英文「Settlement」即是有人類定居於 土地之上的意思,包含了「人」與「空間」的關係。林會承(1997)認為聚落是 以人的生存與繁衍為中心,再進一步發展至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進而人 與超自然之間的種種形而上的與形而下的結果。這種人與空間的交錯關係表現則 為文化。夏雯霖(1994)則視之為一種社會性的空間關係,而且是一種具領域性

(4)

的社會空間。其中的社會性乃因聚落的成員為眾人定居聚集所形成的群體,而群 體的認同則形成領域空間的劃分,這種空間與社群的形式形成一種環境與行為互 動的結果。

「保存」一詞來自英文的 conservation 及 preservation,具有保存及保育兩種 不同的意義。依據 Johnston, Gregory, Pratt and Watts(2004)等人所編的人文地理學 詞典,「保育」(conservation)指的是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或各種形式的環境保 護。而「保存」(preservation)則是指在人文地景特色的保護,通常涉及到重修、

整建與修復等層面。事實上保存對於過去、現在與未來重要的物件、概念是有連 慣性的,保存的工作可以為這個連慣性和生存期間的人添加實質的意義(劉藍 玉,2004)。保存一方面對於文化資產所採取的對策,一方面也是直接處理文化 資產之方式,是維護層級的一種,其目的在維持文化資產於現存狀態。當必須預 防更進一步的衰敗時,其它層級的維護工作才必須被執行(閻亞寧,2008)。在 國際間不斷反省的保存論述建構過程,保存的意義不再侷限於追求靜態的時間點 之真實性結構,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居民集體意念不斷「建構」的過程大大擴展聚 落保存的空間與時間限制。在空間上,動態的保存觀念一方面將聚落保存的觀念 推展到人文景觀的層次,揚棄了單棟點狀的建物保存,擴大到聚落做為整體地景 一環的面狀保存;在時間上,不再偏執於單一時代的風格與特徵,而是包括歷時 的變遷與斷代的修復。因此,一個建築的教育計畫與資訊計劃,包括社區傳統營 建系統、材料與工藝之傳承與發揚,就成為風土建築保存計劃中最重要的關鍵(戴 伯芬,2007)。

在台灣,聚落保存的意涵在不同空間形式中有不同的價值與意義。依林會承

(1998)的定義,聚落本身包含四種不同空間形式:包括村落(village)、市鎮(market town)、都市(walled city)以及原住民社會的部落(tribe)。從人口數量來界定不同的 聚落空間形式,村落以人口 2,500~5,000、市鎮以人口 5,000~25,000、都市以人口 500,000 以上人口劃分,而原住民傳統聚落多為因應山田燒墾的經濟形態而生,

因此並不是定居的形式,再加上就地取材,除了南部排灣、魯凱及部份布農原住 民聚落的傳統石板建築較耐久之外,其他各族的原住民建築多為木竹建材,以順 應移居的游牧生活型態(陳正祥,1993)。同時保存涉及的實質層面非僅為單棟 的建物,還包括區域、街道與街景、鄰里、天空線以及聚落周邊的環境地景,換 言之,是一種「整合性保存」。這個觀念在夏鑄九(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查與 整修建議」報告中即表達得十分清楚,他提到:「區域尺度的歷史保存非全面的 完全保存,它根據對當地感覺品質的了解來決定取捨的片斷,以期能維持特殊的 都市形式,並做為現代化過程,由經濟基礎開始至上層領域的本土化要求的活 動,提供具體的實質的形貌」。也因此保存的目的是「在不損及新發展的功能下

(5)

要求尊重地方性,瞭解地方性之歷史與行為活動,保持我們存在於社會內部豐富 多元的性格」。不過這個歷史聚落的保存概念一直至 2005 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 後才受到重視,使得保存不再僅止於單棟建築物而擴及整體的聚落空間與周邊環 境,而且納入近代建築及其它聚落,使得保存也不受年代的歷史觀限制,同時著 重於空間歷史縱深之文化意義。同時,為了補充法令不足之處,增加由主管機關 指定文化景觀的行政權則,以涵蓋法令所不及之處(戴伯芬,2007)。

本研究所指傳統聚落保存是指由古老建築群的組合所形成的閩南民居生 活,其主要價值乃在於能具體表達某個階段性時期特殊歷史背景(包括政治、經 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為保存一個整體性傳統聚落風貌所為之行為,探討其 環境行為、歷史價值、人文價值,且年代久遠具時代意義且有研究之貢獻度(江 柏煒,2003;游仁君,2003;戴伯芬,2007)。因此,本研究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 假設 假設

假設 1-1:::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環境行為環境行為環境行為環境行為」」」」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假設

假設 假設

假設 1-2:::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歷史價值歷史價值歷史價值歷史價值」」」」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假設假設

假設假設 1-3:::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人文價值人文價值人文價值人文價值」」」」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 著的差異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著的差異。。。

三三

三三、、、、觀光遊憩與遊憩衝突觀光遊憩與遊憩衝突觀光遊憩與遊憩衝突觀光遊憩與遊憩衝突

觀光遊憩為兩種活動類別組合,觀光是注重在有旅行的行為,而遊憩則是注 重在休閒活動。觀光遊憩的定義是指經過旅行從事生活地方以外非日常生活起居 之活動,或在任何空間進行休閒育樂性活動,以追求異於日常生活的體驗行為或 放鬆心情休息,並產生趣味、刺激、與另類情趣(朱子豪,2009)。

遊憩衝突相關研究起源於 1960 年代,基於當時因應美國對戶外遊憩需求的 快速增加而產生,當時雖然陸續有關遊憩衝突之研究問世,但大部份學者對衝突 的 定 義 皆 未 有 一 致 性 解 釋 。 一 系 列 關 於 遊 憩 衝 突 之 描 述 直 到 Jacob and Schreyer(1980)開始把遊憩衝突明確定義為「由於他人行為導致對個人遊憩目標 的干擾」,而開始被各界研究學者廣泛使用。Owens(1985)指出遊憩衝突係指遊客 對於其他活動參與之行為者長期累積之負面感受。因此,遊憩衝突乃是一種人和 人之間由內心所引發出來的心理感受,在參與者從事相同或者不相同的活動下,

皆有可能引發遊憩衝突事件,而此不滿意的主因,則來自於使用團體或個人行為 所引起。Jacob and Schreyer(1980)提出「目標干擾理論」來詮釋遊憩衝突發生之 原因,主張當活動團體無法共同分享相同的基準時,衝突就可能發生。四個造成

(6)

遊憩衝突的因素,包括活動型態(activity style)、資源特性(resource specificity)、

經驗模式(mode of experience)、及生活型態忍受度(lifestyle tolerance)。本研究引 用 Jacob and Schreyer(1980)所提之干擾模式,探討瓊林地區居民對於遊憩衝突認 知的因素與採取之調適行為。

假設假設

假設假設 2-1:::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社會認同社會認同社會認同社會認同」」」」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假設

假設 假設

假設 2-2:::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交通治安交通治安交通治安交通治安」」」」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假設

假設 假設

假設 2-3:::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環境空間環境空間環境空間環境空間」」」」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具有顯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著的差異。。。

四 四 四

四、、、、永續觀光發展永續觀光發展永續觀光發展永續觀光發展

早在 1970 年代,因常發生一般觀光據點的文化招致破壞、經濟呈現不協調、

生態資源也被摧毀等負面的現象,國際上就出現一種反省運動,即著名的「責任 觀光運動」(the movement of responsible tourism),這思潮的主要概念是結合生態 觀光與觀光發展,強調不但不該因觀光發展而過度犧牲環境與資源,還應該從觀 光的途徑,同時提高當地居民的經濟水準與促進當地資源的保育,此即永續觀光 發展的主要內涵(宋秉明,2000)。

永續觀光探求的就是觀光地區全面性的永續發展,即環境、經濟、社會三個 層面的永續性發展。McCool(1994)指出,就觀光地區來說,環境層面的永續性指 的是觀光資源所包含環境因子的組成、交互作用及循環沒有顯著的變化,社會層 面指的是當地社區傳統文化、社會秩序、社會結構的維持與不劇變,經濟層面指 的則是當地合理的工作所得、民生物價穩定、就業機會公平,而三個層面之間環 環相扣,互相影響。觀光地區之永續發展可提供觀光客豐富的教育及遊憩體驗,

地方社區可因而增加稅收、就業機會及獲得生活設施之改善,而資產與觀光據點 更能獲致適當的保護及發展(Wight, 1997; WTO, 1998)。

許多旅遊地區觀光的發展大多著重在經濟的效應上,沒有體認到生態環境的 資源才是觀光永續發展的主體,因此在重視經濟的考量下,很有可能會造成物種 棲地的破壞、大量垃圾的湧入、噪音及空氣的污染,另外,過度人工化及都市化 的景觀設計,也會導致地方景觀的不協調,以及當地傳統建築的流失。結果會使 當地環境特色盡失,也使當地觀光的發展走上沒落的路。因此本研究將以永續觀 光的思維,探討瓊林地區居民對經濟收入(經濟收入、產業結構)、生活品質(社 會認同)及環境衝突(環境空間)等層面間態度的關係。

(7)

假設 假設 假設

假設 3-1:::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經濟收入經濟收入經濟收入經濟收入」」」」具有顯著的具有顯著的具有顯著的具有顯著的 差異

差異 差異 差異。。。 假設假設

假設假設 3-2:::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產業結構產業結構產業結構產業結構」」」」具有顯著的具有顯著的具有顯著的具有顯著的 差異差異

差異差異。。。 假設

假設 假設

假設 3-3:::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瓊林聚落居民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調適行為調適行為調適行為調適行為」」」」具有顯著的具有顯著的具有顯著的具有顯著的 差異

差異 差異 差異。。。 假設

假設 假設

假設 4:::傳統聚落保存:傳統聚落保存傳統聚落保存、傳統聚落保存、、、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具有顯著的相關性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具有顯著的相關性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具有顯著的相關性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具有顯著的相關性。。。

綜合上述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設,本研究以瓊林村居民為研究對象,探討對傳 統聚落保存、觀光遊憩衝突與未來觀光發展認知差異之分析,提出整合性研究架 構分析如圖 1 所示。

圖 1 本研究之整合性研究架構

瓊林居

環境行

歷史價

人文價

社會認

交通治

環境空

經濟收

產業結

調適行

傳統聚落保

觀光遊憩衝

觀光發

展 差異分析

(8)

參 參 參

參、 、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一 一 一

一、、、、問卷設計問卷設計問卷設計問卷設計

本研究之問卷設計根據研究目的參考李政修(2003)復興鄉華陵村居民觀光 衝擊識覺之研究、曾錦蘭(2006)鶯歌鎮居民社區意識與觀光發展衝擊認知之研 究設計「傳統聚落保存與觀光遊憩衝突量表」,採李克特尺度評級法(Likert’s Scale Rating Method)五等量表(以數字「5」表示「非常同意」;以數字「1」表示「非 常不同意」)。問卷題項分為四大類,共 42 個題項。傳統聚落保存層面:包含環 境行為、歷史價值、人文價值等 12 個題項。觀光遊憩衝突層面:包含社會認同、

環境空間、交通治安等 12 個題項。觀光發展層面:包含經濟收入、產業結構、

調適行為等 12 個題項。人口統計變項:內容包含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

居住時間、月收入等 6 個題項,並請鎮公所秘書、瓊林里長、專家學者進行內容 效度的評析,進行題目文字的潤飾,再經由書審委員建議,強化問卷內容效度,

作為預試問卷的參考依據。

二 二 二

二、、、、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金門縣瓊林村居民為研究對象,採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先 由 50 名居民作為前測樣本,結果回收 49 份,排除有遺漏值 5 份,有效問卷為 44 份,有效率為 88%,並進行衡量其信度為 Cronbach’s α 為 0.89,表示本研究 題目合乎問卷信度的標準。正式問卷的發放與調查共 500 份問卷,回收 438 份,

問卷回收率為 87.6%;扣除無效問卷 32 份,有效回收問卷 406 份,問卷有效回 收率為 81.2%。

三 三 三

三、、、、樣本特徵樣本特徵樣本特徵樣本特徵

針對有效問卷部分,依據人口統計變項:包含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

居住時間、月收入等變數為分類基礎,將樣本之分佈狀況整理如表 1。由表 1 可 知,本研究受訪居民中男性多於女性;在「年齡」的組成上以 31~40 歲的人口居 多,佔樣本人數的 27.6%;在「教育程度」上,以高中以下居多,約佔 58.1%;

在「職業」上,以軍公教居多,約佔 17.2%;在「居住時間」上,也以居住 16 年以上居多,佔 66%,大部分的受訪者都是世居於此的居民;在「月收入」上,

以 20,000 元以下居多,約佔 41.2%。

(9)

表 1 有效樣本結構

變數 變數內容 次數 百分比

男性 224 52.2

性別 女性 182 47.8

20歲以下 23 5.7

21~30歲 92 22.7 31~40歲 112 27.6 41~50歲 109 26.8 年齡

51歲以上 70 17.2

高中職以下 236 58.1

大專院校 163 40.2

教育程度

研究所及以上 7 1.7

學生 32 7.9

農牧業 66 16.3

工業 43 10.6

商業 42 10.3

自由業 68 16.7

服務業 62 15.3

軍公教 70 17.2

職業

其他 23 5.7

未滿1年 4 1.0

1~5年 9 2.2

6~10年 73 18.0 11~15年 52 12.8 居住時間

16年以上 268 66.0 20,000元以下 167 41.2 20,001~35,000元 113 27.8 35,001~50,000元 74 18.2 50,001~65,000元 39 9.6 月收入

65,001元以上 13 3.2

四 四 四

四、、、、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

傳統聚落保存所有題項的因素負荷量皆大於 0.46,累積變異量達到 76.21%,

總共發展三個因素為「歷史價值」、「環境行為」與「人文價值」,總共 12 個題項 的 Cronbach’s α 值為 0.90。觀光遊憩衝突所有題項的因素負荷量皆大於 0.42,累 積變異量則是達到 72.07%,總共發展三個因素為「社會認同」、「交通治安」與

「環境空間」。在「社會認同」的因素分析的因素負荷量呈現負值,顯示「社會

(10)

認同」在整體的得分方面較為偏低。總共 12 個題項的 Cronbach’s α 值則是 0.76。

觀光發展所有題項的因素負荷量皆大於 0.50,累積變異量達到 64.50%,總共發 展三個因素為「產業結構」、「經濟收入」與「調適行為」。在「經濟收入」的因 素分析的因素負荷量呈現負值,顯示「經濟收入」在整體的得分方面較為偏低。

總共 12 個題項的 Cronbach’s α 值則是 0.86。

肆 肆 肆

肆、 、 、研究結果 、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本研究探討人口統計變項分別在傳統聚落保存、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因 素間的差異,運用多變量變異數進行分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先分析所有因素的 Λ 值,如果 Λ 值的顯著性,低於.05 的顯著水準,則進行 F 檢定,如果數值達到 顯著水準,再進行事後比較分析,以雪費法(Scheffe’s)進行事後比較的分析,其 優點在於檢定的韌性較佳,不會因為人口統計變項當中的變數的數目不同而有所 偏差。

一 一 一

一、、、、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的差異分析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的差異分析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的差異分析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的差異分析

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之差異分析結果如表 2 所示。性別變數之 Λ 值為 0.97,達顯著水準,進行事後比較。結果顯示女性在「環境行為」顯著優於 男性,達到顯著差異,符合研究假設 1-1。居住時間變數之 Λ 值為 0.90,達顯著 水準,進行事後比較。結果顯示 6~10 年、11~15 年與 16 年以上居住時間的居民 在「環境行為」顯著優於未滿 1 年居住時間的居民,達到顯著差異,但「歷史價 值」與「人文價值」事後比較未達顯著差異,因此符合研究假設 1-1。年齡、教 育程度、職業與月收入等變數之 Λ 值分別為 0.96、0.98、0.95、0.96,均未達顯 著水準,因此不符合研究假設 1-1、1-2 與 1-3。

表 2 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人口統計變項 因素 Λ 值 型 III 平

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

方和 F 值 事後 比較

(一)性別:

1.男性 2.女性

歷史價值 環 境 行 為 人文價值

0.97*

14.64 68.89 1.28

1 1 1

14.64 68.89 1.28

2.09 9.08*

0.31

2>1

(11)

續表 2 人口統計變項在傳統聚落保存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人口統計變項 因素 Λ 值 型 III 平

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

方和 F 值 事後 比較

(二)年齡:

1.20歲以下 2.21~30歲 3.31~40歲 4.41~50歲 5.51歲以上

歷史價值 環境行為 人文價值

0.96

Λ值未達顯著 水準,不用進 行 F 檢 定 與 事 後比較

(三)教育程度 1.高中職以下 2.大專院校 3.研究所及以上

歷史價值 環境行為 人文價值

0.98

Λ值未達顯著 水準,不用進 行 F 檢 定 與 事 後比較

(四)職業 1.學生 2.農牧業 3.工業 4.商業 5.自由業 6.服務業 7.軍公教 8.其他

歷史價值 環境行為 人文價值

0.95

Λ值未達顯著 水準,不用進 行 F 檢 定 與 事 後比較

(五)居住時間 1.未滿1年 2.1~5年 3.6~10年 4.11~15年 5.16年以上

歷史價值 環境行為 人文價值

0.90*

76.04 190.75 33.94

4 4 4

19.01 47.68 8.48

2.75*

6.49*

2.10*

沒有顯著差異 3、4、5>1 沒有顯著差異

(六)月收入 1.20,000元以下 2.20,001~35,000元 3.35,001~50,000元 4.50,001~65,000元 5.65,001元以上

歷史價值 環境行為 人文價值

0.96

Λ 值未達顯著 水準,不用進 行 F 檢定與事 後比較

註:*p<.05。各事後比較之數字顯示人口統計變項之變數編號,例如(一)性別當中的 2>1,

顯示女性在「環境行為」該因素顯著優於男性,請參考研究結果之文字說明。

二 二 二

二、、、、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之差異分析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之差異分析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之差異分析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之差異分析

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之差異分析結果如表 3 所示。性別變數之 Λ 值為 0.96,達顯著水準,進行事後比較。結果顯示男性在「交通治安」與「環境

(12)

空間」顯著優於女性,均達到顯著差異,符合研究假設 2-2 與 2-3。年齡變數之 Λ 值為 0.92,達顯著水準,進行事後比較。結果顯示 20 歲以下的居民在「社會 認同」顯著優於 31~40 歲與 41~50 歲之居民,達到顯著差異,符合研究假設 2-1。

職業變數之 Λ 值為 0.90,達顯著水準,進行事後比較。結果顯示職業類別為其 他的居民在「社會認同」顯著優於商業與自由業等職業的居民,均達到顯著差異,

符合研究假設 2-1。居住時間變數之 Λ 值為 0.86,達顯著水準,進行事後比較。

結果顯示居住時間 16 年以上的居民在「社會認同」顯著優於居住時間為 6~10 年的居民,符合研究假設 2-1。教育程度與月收入變數之 Λ 值分別為 0.97 和 0.95,

未達顯著水準,因此不符合研究假設 2-1、2-2 與 2-3。

表 3 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人口統計變項 因素 Λ 值 型 III 平

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

方和 F 值 事後比較

(一)性別:

1.男性 2.女性

社會認同 交通治安 環境空間

0.96*

47.93 48.65 56.63

1 1 1

47.93 48.65 56.63

3.21 8.36*

7.73*

1>2 1>2

(二)年齡:

1.20歲以下 2.21~30歲 3.31~40歲 4.41~50歲 5.51歲以上

社會認同 交通治安 環境空間

0.92*

269.10 26.86 62.59

4 4 4

67.27 6.71 15.64

4.65*

1.13 2.12

1>3、4

(三)教育程度 1.高中職以下 2.大專院校 3.研究所及以上

社會認同 交通治安 環境空間

0.97

Λ 值 未 達 顯 著水準,不 用 進 行 F 檢 定與事後比

(四)職業 1.學生 2.農牧業 3.工業 4.商業 5.自由業 6.服務業 7.軍公教 8.其他

社會認同 交通治安 環境空間

0.90*

370.67 31.39 42.80

7 7 7

52.95 4.48 6.11

3.69*

0.75 0.81

8>4、5

(13)

續表 3 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遊憩衝突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人口統計變項 因素 Λ 值 型 III 平

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

方和 F 值 事後比較

(五)居住時間 1.未滿1年 2.1~5年 3.6~10年 4.11~15年 5.16年以上

社會認同 交通治安 環境空間

0.86*

678.27 42.92 111.20

4 4 4

169.57 10.73 27.80

12.61*

1.82 3.83*

5>3

沒有顯著 差異

(六)月收入 1.20,000元以下 2.20,001~35,000元 3.35,001~50,000元 4.50,001~65,000元 5.65,001元以上

社會認同 交通治安 環境空間

0.95

Λ 值未達顯 著水準,不 用進行 F 檢 定與事後比

註:*p<.05。各事後比較之數字顯示人口統計變項之變數編號,例如(一)性別當中的 1>2,

顯示男性在該因素顯著優於女性,請參考研究結果之文字說明。

三 三 三

三、、、、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之差異分析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之差異分析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之差異分析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之差異分析

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之差異分析結果如表 4 所示。性別變數之 Λ 值為 0.96,達顯著水準,進行事後比較。結果顯示男性在「產業結構」與「經濟收入」

顯著優於女性居民,均達顯著差異,符合研究假設 3-1 與 3-2。居住時間變數之 Λ 值為 0.91,達顯著水準,進行事後比較。結果顯示居住時間為 6~10 年與 11~15 年的居民在「產業結構」顯著優於居住時間 1~5 年的居民,均達到顯著差異,符 合研究假設 3-2。年齡、教育程度、職業與月收入等變數之 Λ 值分別為 0.96、0.97、

0.95、0.95,均未達顯著水準,因此不符合研究假設 3-1、3-2 與 3-3。

表 4 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人口統計變項 因素 Λ 值 型 III 平

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

方和 F 值 事後比較

(一)性別:

1.男性 2.女性

產業結構 經濟收入 調適行為

0.96*

71.83 47.88 1.28

1 1 1

71.83 47.88 1.28

10.74*

8.60*

0.31

1>2 1>2

(14)

續表 4 人口統計變項在觀光發展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人口統計變項 因素 Λ 值 型 III 平

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

方和 F 值 事後比較

(二)年齡:

1.20歲以下 2.21~30歲 3.31~40歲 4.41~50歲 5.51歲以上

產業結構 經濟收入 調適行為

0.96

Λ 值未達顯 著水準,不 用進行 F 檢 定與事後比

(三)教育程度 1.高中職以下 2.大專院校 3.研究所及以上

產業結構 經濟收入 調適行為

0.97

Λ 值未達顯 著水準,不 用進行 F 檢 定與事後比

(四)職業 1.學生 2.農牧業 3.工業 4.商業 5.自由業 6.服務業 7.軍公教 8.其他

產業結構 經濟收入 調適行為

0.95

Λ 值未達顯 著水準,不 用進行 F 檢 定與事後比

(五)居住時間 1.未滿1年 2.1~5年 3.6~10年 4.11~15年 5.16年以上

產業結構 經濟收入 調適行為

0.91*

156.88 44.86 33.94

4 4 4

39.22 11.21 8.48

6.01*

1.99 2.10

3、4>2

(六)月收入 1.20,000元以下 2.20,001~35,000元 3.35,001~50,000元 4.50,001~65,000元 5.65,001元以上

產業結構 經濟收入 調適行為

0.95

Λ 值未達顯 著水準,不 用進行 F 檢 定與事後比

註:*p<.05。各事後比較之數字顯示人口統計變項之變數編號,例如(一)性別當中的 1>2,

顯示男性在「產業結構」該因素顯著優於女性,請參考研究結果之文字說明。

(15)

四 四 四

四、、、、傳統聚落保存傳統聚落保存傳統聚落保存傳統聚落保存、、、、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之相關分析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之相關分析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之相關分析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之相關分析

在傳統聚落保存、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之相關分析方面,其結果顯示,

環境行為與產業結構的相關係數為 0.84,交通治安與經濟收入的相關係數為 0.83,環境行為與環境空間的相關係數為 0.71,呈現高度相關。人文價值與調適 行為的相關係數為 0.68,歷史價值與調適行為的相關係數為 0.66,環境行為與調 適行為的相關係數為 0.52,呈現中度相關。由於相關分析大部分均達顯著差異,

因此研究結果部份合乎研究假設 4。

表 5 傳統聚落保存、觀光遊憩衝突與觀光發展之相關分析表

因素 歷史

價值

環境 行為

人文 價值

社會 認同

交通 治安

環境 空間

產業 結構

經濟 收入

調適 行為 歷史

價值 1

環境

行為 0.46* 1 人文

價值 0.43* 0.40* 1 社會

認同 -0.15* -0.22* -0.02 1 交通

治安 0.31* 0.38* 0.42* -0.15 1 環境

空間 0.43* 0.71* 0.43* -0.14 0.29* 1 產業

結構 0.45* 0.84* 0.46* -0.21 0.44* 0.63* 1 經濟

收入 0.31* 0.35* 0.41* -0.21 0.83* 0.28* 0.40* 1 調適

行為 0.66* 0.52* 0.68* -0.02 0.42* 0.43* 0.46* 0.42* 1

*p<.05

伍 伍

伍 伍、 、 、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一 一 一

一、、、、研究結論研究結論研究結論研究結論

在傳統聚落保存方面,本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在環境行為顯著優於男性,有可

(16)

能在傳統聚落中,女性扮演主持家中內務的工作,居家的時間比較長,因此認為 瓊林傳統聚落保存良好且在開放觀光後古蹟建築受到更好的維護;而男性居民可 能外出工作或是沒有強烈感受瓊林傳統聚落的改變。我們也發現居住時間的長短 對於傳統聚落保存環境的影響。對於居住時間未滿 1 年的居民而言,常無法深入 的觀察當地風俗民情;而居住時間長達 6 年以上的居民,他們清楚地指出傳統聚 落保存當中呈現閩南文化特色,且對於族群認同感也非常強烈。

在觀光遊憩衝突方面,男性居民對於交通治安以及環境空間的觀點當中,其 認為觀光會對瓊林聚落的治安造成影響,街道景觀凌亂,而且影響居民的休閒生 活,與女性的看法不同,均達到顯著差異。在社會認同上,年齡在 20 歲以下的 居民,他們抱持著觀光的開放與宣傳可能可以增加居民與外界文化交流的機會等 觀點,與 31~40 歲與 41~50 歲之居民的觀點不同。大多數的職業類別的居民對社 會認同的看法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其他類別方面有可能包含觀光導遊等職業,

則是認為如果瓊林聚落發展觀光,可以讓瓊林居民凝聚當地的社區意識。然而,

商業與自由業的居民則不是如此解讀,其可能認為發展觀光對於居民的社區認同 不如預期的有幫助。居住時間長達 16 年以上的居民認為,觀光的開放帶來許多 擁擠的人潮,會破壞本地日常平靜悠閒的生活步調,且大部分的居民都不認為年 輕人會因為觀光的發展而留在瓊林,尤其是居住時間長達 16 年以上的居民更是 深深的有此看法。

在觀光發展方面,男性居民認為若觀光有所發展,則會促進本地產業的變 革,同時也有可能會使物價上揚,與女性居民的觀點有所不同。而無論是男性或 女性居民對於未來觀光發展,能夠促進瓊林居民所得增加的看法均不抱持過於肯 定的觀點,也不認為服務業能夠對瓊林投資意願會因為觀光的發展而有所提升,

畢竟強調資源利用於經濟收入,以推展旅遊觀光事業,才能對當地社區產業結構 有所助益(金門縣政府,2006)。對於居住時間超過 6 年以上的居民而言,其認 為以觀光提升本地的就業機會是可行的方案,以觀光事業的推動,藉由川流不息 的觀光人潮可以振興地方產業,也可以帶動地方持續繁榮發展。

在相關分析方面,本研究發現環境行為與產業結構的關係非常密切,環境行 為與環境空間的關係亦相當密切。由於瓊林聚落的傳統歷史相當久遠,加上古蹟 建築與聚落群聚均保存良好,因此在傳統產業結構方面,有其歷史的意義及觀光 的價值,這也是觀光產業發展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藉由傳統建築與聚落呈現,

發展文化觀光特色,運用外來人口帶來的資源,帶動地方持續繁榮發展,此顯示 環境與產業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瓊林聚落觀光的發展有其特色,但是在傳 統文化與現代觀光的發展當中有些破壞與建設,此顯示環境行為與環境空間有密 切的關係。此外,交通治安與經濟收入的關係相當密切。由於地區觀光事業發展

(17)

帶來人潮與錢潮,可能造成交通擁擠與環境、噪音等問題,這些都是觀光發展的 一些隱憂。

二 二 二

二、、、、建議建議建議建議

(一)配合行銷開發瓊林傳統聚落的觀光

本研究建議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金門縣政府及金湖鎮公所在有限的地區當 中,將原有的古蹟與建築加以整理,配合行銷開發瓊林傳統聚落的觀光,作為民 宿或展示館使用,可以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並統整地方產業及資源,搭配各式 行銷,以「差異化突顯在地特色,朝向觀光產業發展」建立兼具人文價值與商業 契機之商業行為(金門縣政府,2006),用以帶動瓊林村觀光產業的發展。

(二)重申瓊林傳統聚落歷史價值、人文價值保存與環境行為的重要性

雖然研究結果指出發展觀光的前景,但是必須瓊林當地居民的認同,因此建 議由具有影響力的當地仕紳主持,對於當地村里居民發起歷史保存會議或是公聽 會、公投等方式,重申瓊林傳統聚落歷史價值、人文價值保存與環境行為的重要 性質,讓瓊林當地居民(尤其是男性)知道自己擁有的歷史古蹟為榮,並藉由宗 族倫理的力量控制著聚落空間,使其穩定且有規則的發展,在結構上以宗祠為中 心,作為空間營造的依據(蔡顯恭,2006),才能繼續為發展瓊林聚落共同努力。

(三)發展瓊林聚落的特色

研究結果顯示,多數的居民從問卷填答中顯示他們期望觀光能夠為瓊林帶來 發展,建議經過當地相關會議決議之後,可以請縣政府相關單位與瓊林鄉里居民 共同規劃,對於環境的維護以及古蹟的修復著手進行整理,交通動線的規劃以及 增建停車位的地點,發展出瓊林聚落的特色。

(四)發展觀光增進經濟收入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地居民對於產業與經濟收入的重視,因此建議當地里長、

社區發展協會與縣政府等主導觀光的機構,可以參考許多傳統老街的發展模式,

規劃古蹟建築觀光地區,傳統手工藝製造與販售,經典小吃與特有土產,行人觀 光徒步區,戰鬥坑道體驗區等,讓來金門遊玩的觀光客,會想要指定到瓊林傳統 聚落參觀的行程,以促進其觀光發展的機會、自然生態與人文的保育,相較對於 觀光發展是可以永續經營的(陳錦煌,2001),也可藉此發展觀光增進當地居民 的經濟收入。

(18)

三 三 三

三、、、、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針對瓊林為研究標的,因現有的傳統聚落保存不易,交通與路線指標 規劃不完善,觀光路線指引設備不夠明確,居民對於當地觀光遊憩應有的品質與 認知亦有所不同,因此在填答方面可能拘於個人基本資料保密而不願意告知的理 由,並未按照實際情況填答其個人最適合的答案。其次,本研究僅針對瓊林聚落 發放問卷調查,所得研究結果無法全面應用於其他不同型態聚落之推論。後續的 研究可以使用所開發的量表,針對金門其他傳統聚落進行相關的研究,探討不同 地區是否產生不同或類似的情況,並與瓊林傳統聚落的研究結果加以對照比較,

或是增加研究的範圍和研究的因素,分析具體可行的觀光發展方式。後續研究亦 可針對瓊林地區民眾對於觀光發展可行方案進行研究,以了解當地民眾對於傳統 聚落與發展觀光配合之意願。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江柏煒(1994)。宗族移民聚落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金門瓊林與澎湖興仁 的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江柏煒(2003)。金門建築史研究論文集(I)。金門:金門縣立文化中心。

朱子豪(2009)。觀光遊憩導論。【線上資料】,來源:http://lab.geog.ntu.edu.tw/course/tar/。 李政修(2003)。復興鄉華陵村居民觀光衝擊識覺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台灣大

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宋秉明(2000)。永續觀光發展的原則與方向。第一屆觀光、休閒、遊憩、餐旅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11)。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林會承(1997)。臺灣傳統建築概述。內政部八十六年度古蹟管理維護研習會,

臺北市:內政部。

林會承(1998)。藝文資源調查作業手冊-傳統聚落與傳統建築類。台北市:文 化建設委員會。

黃世明(2004)。金門縣推動地方永續發展策略規劃。金門縣:金門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2006)。金門縣觀光發展整體計劃(第一次通盤檢討)。金門:中華 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金門縣政府(2007)。金門縣綜合發展計劃。金門:財團法人中華綜合發展研究 院。

夏雯霖(1994)。清末後堆地方傳統聚落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 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19)

夏鑄九(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歷史古蹟部份,台北:交通部 觀光局委託,台大土木所都市計畫研究室規劃。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台北:南天書局。

陳錦煌(2001,03 月)。台灣生態旅遊之展望。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成立 大會專題演講。

曾錦蘭(2006)。鶯歌鎮居民社區意識與觀光發展衝擊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私 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游仁君(2003)。北埔傳統聚落觀光發展與空間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私立 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閻亞寧(2008)。台灣古蹟、歷史建築、聚落保存維護準則第二年研究計畫,台 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中國科技大學規劃。

蔡顯恭(2006)。金門傳統民居再利用之研究-以瓊林聚落為例,未出版之國立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戴伯芬(2007)。聚落保存的論述與實踐,文化研究月報,66,25-42。

Aplin, G. (2002)。文化遺產-鑑定、保存與管理(劉藍玉譯),譯自 Heritage:

Identification,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台北:五觀藝術事業。(原著出 版年:2002 年)。

Jacob, G. R., & Schreyer, R. (1980). Conflict in outdoor recreation: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4), 368-380.

Johnston, R. J., Gregory, D., Pratt, G., & Watts, M. (2004).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UK;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McCool, S. F., & Martin, S. R. (1994). Community attachment and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2(3), 29-34.

Owens, P. (1985). Conflict as a social interaction process i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research: The example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1(3), 223-233.

Wight, A. P. (1997). Ecotourism accommodation spectrum: Does supply match the demand? Tourism Management, 18(4), 209-220.

WTO (1998). Ecotourism now one-fifth of market.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News, 1, 6.

(20)

A Study of Traditional Village Preservation and Tourism Leisure Conflict

Wu-Chung Wu*

*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Yen-Po Fang**

**Assistant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Tourism, Ming Chuan University Chien L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Kinme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ui-Hsin Chang****

****Master, Graduate Institute of Tourism, Ming Chuan University Tang-Chung Ka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Travel Management,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ship among traditional village preservation, tourism leisure conflict and potenti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residents in Cyonglin Village of Kinmen County were sampled for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MANOVA)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exercis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ender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traditional village preservation,

“traffic and security” of tourism leisure conflict and “environment space” of potenti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period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istorical valu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humanity value” of traditional village preservation and “industry structure” of potential tourism development. Age, occupation, and residential period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social recognition” of tourism leisure conflict. There is high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industry structure, traffic and security as well as

(21)

economic incom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space.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Village Preservation, Continued Tourism, Leisure Conflict, Adjustment Behavior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而本文對 FERPA 法制規範之介紹,除美國聯邦條例法典(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CFR) 6 外,並引用美國教育部 7

研究者為現職國民小學校長,任教至今第十七年。畢業於台中師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對質性研究及行動研究深感興趣。在博士班進修期間,曾修習過「教

利用 92 年 8 月臺北市市場管理處辦理 1,770 位攤販之攤販證重新換發 10 場講 習時間(同時辦理防 SARS

By calculating both the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teaching the carbon emissions with formulas which provided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this stud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approach assuming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as a constant value, this study employs a material model, which correlates the thermal expansion

Abstract:The positive rol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consensus of all walks

85-112; The 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eds., Infrastructur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Current Status and Tasks (Seoul: The Kore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