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選修化學(上) 第二章 化學平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選修化學(上) 第二章 化學平衡"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選修化學(上)

第二章 化學平衡

2-1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1. 氫與碘反應生成碘化氫,0.5 莫耳氫與 0.5 莫耳碘若完全反應,理論上應 可生成 1 莫耳碘化氫,但在 448℃,1 公升密閉容器中,0.5 莫耳氫與 0.5 莫耳碘反應,實際上只生成 0.78 莫耳的碘化氫,同時尚有 0.11 莫耳的氫 及 0.11 莫耳的碘未反應,這是什麼原因?將 1 莫耳的碘化氫在 448℃,1 公升密閉容器中,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容器中碘化氫只剩 0.78 莫耳,同 時則產生 0.11 莫耳氫及 0.11 莫耳碘,這個結果與氫、碘生成碘化氫的反 應結果相同,這又是什麼原因?

2. 可逆反應:

(1) 大部分的化學反應中,反應物之間互相反應生成生成物(正反應),而生 成物之間亦能互相反應生成原反應物(逆反應),這類正、逆反應可同時 進行的反應稱為可逆反應。

(2) 表示如 aA+bB cC+dD ,其中 代表正逆方向的反應。

3. 化學平衡:

(1) 當一可逆反應的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時,此化學反應達到平衡。

(2) 巨觀而言,化學平衡時,反應物的量不再減少,生成物的量也不再增加,

看似反應停止不動。如上例中 H2(g) + I2(g) 2HI(g),氫及碘最後都維持 一定的剩餘量,而碘化氫的生成量也維持一定。

(2)

(3) 微觀而言,化學平衡時,反應物仍不斷地反應成生成物,而生成物也同 時反應成反應物, 只是達到動態平衡。

(4) 化學平衡的條件:在密閉系統中,溫度一定,而且必須是一個可逆反應,

否則無法達成平衡。

4. 平衡動力論:

(1) 反應 H2(g) + I2(g) 2HI(g) 的反應速率變化圖如下:

(2) 初反應時,反應物的濃度高,正反應的速率遠大於逆反應速率(逆反應速 率=0),隨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濃度下降,生成物的濃度上升,因此 正反應的速率逐漸下降,而逆反應的速率逐漸上升,當正、逆反應的速 率相等時,系統即達到化學平衡。此時,反應物及生成物的濃度都不再 改變,而維持一定。

5. 平衡常數 KC

(1) 反應式 aA+bB cC+dD ,當反應達平衡時,可得

[ ] [ ] [ ] [ ]

a b

d c

C A B

D

K = C

此 KC稱為平衡常數。

(2) 對可逆反應 aA+bB cC+dD 而言,正反應速率 ,逆反

應速率 ,當平衡達成時 ,即

[ ] [ ]

A a B b k

r1

=

1

[ ] [ ]

A a B b

=

k2

[

C

[ ] [

C c D k

r2

=

2

]

d r1

=

r2 k1

] [ ]

c D d

k1

k2

(3)

[ ] [ ]

[ ] [ ]

a b C

d c

B K A

D C k

k = =

2 1

(3) 在反應速率定律式 表示中, 並非反應式中反應物的係 數,須由實驗求得,但在平衡定律式中,各物質濃度指數永遠等於反應 式中的各物質的係數。

[ ] [ ]

Am B n k

r = m,n

2-2平衡常數:

1. K 與C KP

(1) aA+bB cC+dD 反應中,若各物質以體積莫耳濃度(M)為單位(常用 於氣態或是溶液),則平衡常數常以

[ ] [ ]

[ ] [ ]

a b

d c

C A B

D

K = C 表示;若各物質以壓

力為單位(常用於氣態),則平衡常數可改以 b

B a A

d D c P C

P P

P K = P

(2)K 與C KP的關係:KP

=

KC

(

RT

)

n

, ∆

n

= (

c

+

d

) − (

a

+

b

)

(3)平衡常數的單位:KC

= (

M

)

nKP

= (

atm

)

n

或 (

mmHg

)

n (4)當

n 0

= ⇒

KC

=

KP

⇒ 兩者皆無單位。

2. 平衡常數的性質:

(1) 平衡常數值的大小與反應本質有關,須由實驗測得。平衡常數愈大,表 示反應向右完成的程度愈大,反應物大部分轉變為生成物;平衡常數愈 小,表示反應向左完成的程度愈大,反應物只有少部分轉變為生成物。

但平衡常數卻無法表示反應速率的快慢。

(2) 若正反應為吸熱反應時,溫度升高則平衡常數變大,溫度下降則平衡常 數變小;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時,溫度上升則平衡常數變小,溫度下降

(4)

則平衡常數變大。

(3) ,( )

2 2 1

1

2 1 2

1 HRT a a

RT E

RT E

C Ce H E E

e A

e A k

k

a a

=

=

=

=

K

(a)∆H >0⇒T ↑,KC ↑;T ↓,KC ↓ ;(b)∆H <0⇒T ↑,KC ↓;T ↓,KC ↑ 3. 平衡常數值大小與反應程度的相關性:

(1) 平衡常數K值>1 時,表示反應較易向生成物方向進行。當K>105時,

表示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遠大於反應物的濃度,可視為完全反應。

(2) 平衡常數K值<1 時,表示反應較易向反應物方向進行。當K<10-5 時,表示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遠小於反應物的濃度,反應極難發生。

(5)

4.

5. 平衡常數式的正確寫法:

(6)

6. 由平衡常數(K)值預測反應進行的方向:

(1) 反應商數(Q)是反應 aA+bB cC+dD 於定溫下尚未達成平衡時,反 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相似於平衡定律式的比值

[ ] [ ]

[ ] [ ]

a b

d c

B A

D

= C

Q

(2) 當Q=K時,反應達到平衡。

(3) 當Q>K時,生成物濃度太高,反應向左(逆向)進行。

(4) 當Q<K時,反應物濃度太高,反應向右(正向)進行。

7. 平衡常數與解離度(α)的關係:

(1) PCl5 g( ) PCl3(g) +Cl2(g) (總壓為 P,解離度為α)

(7)

反應前 mol n 0 0 反應中 mol -nα +nα +nα

平衡時 mol n(1-α) nα nα

總 mol = n(1-α)+nα+nα

= n(1+α) 平衡時 xi

α α +

− 1

1 α α + 1

α α + 1 平衡時 Pi ×P

+

− α α 1

1 α α

+ 1

P α α

+ 1

P

P P

P

KP ×

= − + ×

− + ×

=

2 2

2

) 1 1

(1 1 ) (

α α α

αα α

(2) N2O4(g) 2NO2(g) (總壓為 P,解離度為α) 反應前 mol n 0

反應中 mol -nα +2nα

平衡時 mol n(1- α) 2n α

總 mol = n(1- α)+2n α= n(1+ α) 平衡時 xi

α α +

− 1

1 α α + 1

2 平衡時 Pi ×P

+

− α α 1

1 ×P + α

α 1

2

P P

P

KP ×

= − + ×

− + ×

=

22

2

1 4 1 )

(1 1 ) ( 2

α α α

αα α

(3)求得KP之後,可再利用KP

=

KC

(

RT

)

n

公式,推得

KC

2-3 影響化學平衡狀態的因素:

1. 平衡的移動:

反應 A+ B C + D,當平衡達成時,則 r1 = r2,即Δr = 0。

(8)

2. 當 r1與 r2不相等時,平衡將產生移動,若 r1 > r2,平衡將向右(正向)

移動,有利於生成物生成;若 r1 < r2,平衡將向左(逆向)移動,有利 於反應物生成。

3. 勒沙特列原理:當一平衡系受外來因素(如溫度、壓力、濃度、…)影響而 使平衡發生改變,此時系統本身會發生一種改變來抵消外來因素所造成的 平衡方向移動,直到產生新的平衡為止,此稱為勒沙特列原理。

(1) 濃度效應對平衡的影響:

(a) 增加反應物的濃度或減少生成物的濃度,則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 動。(目的在抵消外來因素「[反應物]↑或[生成物]↓」所造成的 平衡改變)

(b) 增加生成物的濃度或減少反應物的濃度,則平衡向反應物的方向移 動。(目的在抵消外來因素「[生成物]↑或[反應物]↓」所造成的 平衡改變)

(c) 平衡系中加入固態物質,因不改變原平衡的濃度,故平衡不移動。

(d) 例如:若A+ B C + D反應已達到平衡,而此時再加入 ,使[ ] 增加,則速率變化與濃度變化的圖形如下

A A

(9)

(e) B的新平衡濃度將小於原平衡,C 的新平衡濃度將大於原平衡。而 新平衡濃度則較原平衡的濃度為大,最後 濃度均改變,但

D

A A,B,C,D

[ ][ ] [ ][ ]

B D A

C 的比值不變,仍等於原來的KC值。

(2) 壓力效應對平衡的影響:

(a) 縮小容器體積,增加氣相反應系的總壓,則平衡往氣體總莫耳數較小 的一方移動,使反應系總壓減少,再次達到新平衡。

(b) 擴大容器體積,減少氣相反應系的總壓,則平衡往氣體總莫耳數較大 的一方移動,使反應系總壓增加,再次達到新平衡。

(c) 若氣相反應系兩邊的氣體莫耳數相等,則不論加壓或減壓,平衡均不 移動。

(d) 定壓下加入不活潑氣體(如惰性氣體 ),雖然總壓不變,但 平衡系中的各物種分壓下降,故平衡往增加莫耳數一方移動。

, , ,Ne Ar He

(e) 定容下加入不活潑氣體(如惰性氣體 ),雖然總壓增大,但 平衡系中的各物種分壓不變,故平衡不移動。

, , ,Ne Ar He

(f) 實例:N2(g) +3H2(g) 2NH3(g)的平衡系中加壓 平衡向右。

(g) 實例:N2(g) +3H2(g) 2NH3(g)的平衡系中減壓 平衡向左。

(10)

(h) 實例:H2(g) + I2(g) 2HI(g)的平衡系中加壓 平衡不移動。

(i) 實例:H2(g) + I2(g) 2HI(g)的平衡系中減壓 平衡不移動。

(3) 溫度效應對平衡的影響:

(a) 溫度升高時,正反應與逆反應的速率均增加,但吸熱的一方增加較多,

全反應的平衡向吸熱的方向移動。

(b) 溫度降低時,正反應與逆反應的速率均減少,但放熱的一方減少較少,

全反應的平衡向放熱的方向移動。

(c) 實例:H2(g) + I2(g) 2HI(g)H <0 的平衡系中升高溫度 平衡向左

(11)

(d) 實例:H2(g) + I2(g) 2HI(g)H <0 的平衡系中降低溫度 平衡向右

(4) 溫度效應對平衡常數值( )值的影響: K

K K

K K

SP

(a) 溫度升高時,吸熱反應的 值變大;放熱反應的 值變小。

(b) 溫度降低時,放熱反應的 值變大;吸熱反應的 值變小。

2-4溶解度平衡:

1. 溶解度積常數(溶度積K ):

定義:定溫下,將一微溶或難溶性鹽溶解於水中時,此鹽逐漸溶解至飽和 溶液狀態,即為溶解平衡。此時,水中各離子濃度次方的乘積為定值,稱 為溶解度積。

2. 平衡常數的寫法:AmBn(s) ( ) m (aq)

n aq nB

mA + + KSP =

[ ] [

An+ m Bm

]

n

SP

3. 重要實例:

實例 K 表示法( 表示溶解度) S

)

AgCl( s Ag+(aq)

+

Cl(aq) KSP =

[ ] [ ]

Ag+ Cl = S2

) (

PbCl2 s 2 ( ) ( )

2 aq

aq Cl

Pb + + KSP =

[ ] [ ]

Pb2+ Cl 2 = 4S3

) ( 2 2Cl s

Hg 2 ( ) ( )

2 aq

2

Cl aq

Hg +

+

KSP =

[

Hg22+

] [ ]

Cl 2 = 4S3

) ( 4 2CrO s

Ag 2 ( )

) 4

2

Ag+(aq

+

CrO aq

[ ] [

42

]

3

2 CrO 4S

Ag

KSP = + =

(12)

) (

)3

(OH s

Al 3 ( ) ( )

3 aq

aq OH

Al + + KSP =

[ ] [ ]

Al3+ OH 3 =27S4 )

Ca (PO 3Ca2+(aq)+2PO43(aq)

[ ] [

43

]

2 5

2 3

PO 108S Ca

KSP = + =

) 4( 4PO S

MgNH Mg2+(aq) +NH4+(aq)+PO43(aq)

[ ] [

4

] [

43

]

3

2 NH PO S

Mg

KSP = + + =

) ( 2 4

3 S

4. 由溶解度 (S mol/L)求KSP

(1) 通式:AmBn(s) ( ) m (aq)

n aq nB

mA + + S +mS +nS

[ ] [ ]

n m m n m n m n m n

SP A B mS nS m n S

K = + = = +

∴ ( ) ( )

(2) 重要實例同上表右欄中所示。

5. 由KSP求溶解度 (S mol/L)

(1) 通式:AmBn(s) ( ) m (aq)

n aq nB

mA + + S +mS +nS

[ ] [ ]

n m m n m n m n m n m n mSPn

SP m n

S K S

n m nS

mS B

A

K = + =( ) ( ) = + ∴ = +

(2) 常見題型:

溶解平衡系 由KSP求溶解度 (S mol/L)

)

AB(s ( ) n (aq)

n aq B

A + + S = KSP

) ( 2Bs

A 2 ( )

)

2A+(aq + B aq 3

4 KSP

S =

) ( 3Bs

A 3 ( )

)

3A+(aq + B aq 4

27 KSP

S =

) 3( 2B s

A 2 ( )

) 3 (

3

2A + aq + B aq 5

108 KSP

S =

(13)

6. 溶解度與 SP之關係:

SP

SP SP

SP SP

SP

SP

S /L

K

(1) 溫度效應對K 的影響:

(a) 溶解為吸熱時,溫度升高則K 增大;溫度降低則K 變小。

(b) 溶解為放熱時,溫度升高則K 增小;溫度降低則K 變大。

(2) K 與溶解度的相關性:

(a)同型鹽類,K 愈大者其溶解度愈大。如

實例 溶解度 (mol )

)

AgCl(s Ag+(aq)

+

Cl(aq)

10

10

8 .

1 ×

SP

=

K

10 10

8 .

1 ×

=

= KSP

S (大)

)

AgBr(s Ag+(aq)

+

Br(aq)

10

13

9 .

4 ×

SP

=

K

10 13

9 .

4 ×

=

= KSP

S (中)

)

AgI(s Ag+(aq)

+

I(aq)

10

17

3 .

8 ×

SP

=

K

10 17

3 .

8 ×

=

= KSP

S (小)

(3) 不同類型, SP愈大者其溶解度不一定愈大,必須加以計算。如 S /L

K

實例 溶解度 (mol )

)

AgCl(s Ag+(aq)

+

Cl(aq)

10

10

8 .

1 ×

SP

=

K M

K S SP

5

10

10 34 . 1

10 8 . 1

×

=

×

=

=

) 4( 2CrO s

Ag 2 ( )

) 4

2

Ag+(aq

+

CrO aq

10

12

5 .

2 ×

SP

=

K M

S KSP

5 3

12 3

10 44 . 2

4 10 5 . 2 4

×

=

= ×

=

(4) 由離子積與KSP關係判斷沉澱與否:

(14)

AmBn(s) ( ) m (aq)

n aq nB

mA + + 溶液中

(a) Q

[ ] [ ]

SP 溶液未飽和 繼續溶解至 為止。

m n

n m B K

A +

=

⇒ ⇒

Q

=

KSP

(b) Q

[ ] [ ]

SP 溶液已飽和 達溶解平衡。

m n

n m B K

A =

= +

⇒ ⇒

(c) Q

[ ] [ ]

SP 溶液過飽和 沉澱析出至 為止。

m n

n m B K

A +

=

⇒ ⇒

Q

=

KSP

(5) 共同離子效應

(a) 在一微溶鹽類的解平衡系中,若加入含有與原平衡系木相同離子的電 解質時,則原平衡系離子濃度改變,依據勒沙特列原理,平衡會往降 低離子濃度方向移動,即微溶性鹽類在含有共同離子溶液的溶解度,

較純水中小,此種現象稱為共同離子效應。

(b) 實例:

) (

CaF2 S 在水中的溶解度 CaF2 S( )在0.10M的NaF(aq)的溶解度

) ( )

2 (

2 aq

aq F

Ca + + + S +2S

M S

S KSP

4 3

11 3

10 17 . 2

4 10 1 . 4 4

×

=

= ×

=

) (

CaF2 S 2 ( ) ( )

2 aq

aq F

Ca + +

+

S′

+ S ( 2 ′ + 0 . 10 )

M S

S

S S

S S

S S

S KSP

9 11 2

2 2

2 2

10 1 . 4

10 1 . 4 ) 10 . 0 (

) 10 . 0 ( )

10 . 0 2 (

10 . 0 2

) 10 . 0 ( )

10 . 0 2 (

×

′=

×

′ =

≈ ′

′+

∴ ′

≈ ′

′+

= ′

∵ 甚小於

) (

CaF2 S

(6) 選擇沉澱:

(a) 溶液中含有兩種以上不同離子時,逐漸加入某種試劑的過程中,溶解 度最小的化合物將最先沉澱析出,而溶解度最大者最後析出。

(15)

(b) 例如:已知 之 ,於 1 升的溶液中含

4 2CrO Ag

AgCl及 KSP

分別為 1 . 6 × 10

10

及 2 . 0 × 10

12

[ ]

Cl

= 0 . 10

M

, [

CrO42

] = 0 . 010

M ,緩緩滴入飽和

,先後產生何種沉澱?顏色為何?

) (

AgNO3 aq

解: AgCl(s) Ag+(aq)

+

Cl(aq)

[ ] [ ] [ ]

M Ag Cl

10 9

6 .

+

×

=

[

0.10

]

=1.6×1010

[ ]

Ag

KSP

+

= Ag 1

+

=

當滴入之Ag+達此濃度時,開始產生AgCl白色沉澱。

) 4( 2CrO s

Ag 2 ( )

) 4

2

Ag+(aq

+

CrO aq

[ ] [

42

] [ ]

2

[ ]

12

2 + 0.010 2.0 10

+ = = ×

= Ag CrO Ag KSP

[ ]

Ag+

= 1 . 4 × 10

5M

當滴入之Ag+達此濃度時,開始產生Ag2CrO4磚紅色沉澱。

而此時Cl幾乎完全轉變為AgCl

課後練習:

2-1 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單一選擇題

1、( D ) 水煤氣轉化反應為:CO(g) +H2O(g) CO2(g) +H2(g),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在一定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的相對質量不再改變,表明

(16)

已達到平衡狀態 (B)當一定條件下,H 的生成速度與 的消耗濃度 相等,表明已達到平衡狀態 (C)增加水蒸氣的濃度,可提高 的轉化 率 (D)增加 的濃度,可提高 的轉化率

2O CO

CO

CO CO

(g)

O4 2NO

(s) +

CO2 2

2(l) +H 2O(l)

2

nCO O H2

nCO H2

(g) +

2

nD(g)

2、( A ) 在同溫同壓下,可逆反應:N2 2(g),達到平衡時的氣體體積 是最初體積的 1.3 倍,則 的分解率是 (A)30% (B)60% (C)40%

(D)47%

O4

N2

3、( A ) 下列反應C CO2(g) 2CO(g) Q,在密閉容器中進行,達到平衡後,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降低壓力,升高溫度有利於平衡向右移動 (B) 增加CO 或增加焦炭都能使平衡向右移動 (C)增大壓力,降低溫度有 利於平衡向右移動 (D)壓力變化對平衡沒有影響

2

4、( D ) 下列何者不影響化學平衡? (A)濃度 (B)溫度 (C)壓力 (D)觸媒 5、( A ) 在一密閉容器中,用等莫耳數的A和B發生如下反應:A(g)+2B(g) 2C(g)

反應達到平衡時,若混合氣體中 A和B的莫耳數之和與C 的莫耳數相 等,則這時 A的轉化率為 (A)40% (B)50% (C)60% (D)70%

6、( C ) 在一定溫度下,將CO和水蒸氣各 1mol 放在密閉容器中反應:

O H

CO+ 2 2

2

+H 達平衡後測得 為 0.6mol,再通入 4 水蒸 氣,達新平衡後,CO 的莫耳數是 (A)等於 0.6mol (B)等於 1 (C) 大於 0.6 ,小於 1 (D)大於 1mol

CO mol

mol

mol mol

7、( C ) 下列哪一項會影響 H2(g)+Cl2(g) 2HCl(g)的化學平衡狀態? (A)H2的 純度 (B)Cl2的分壓 (C)溫度 (D)H2的分壓 (E)催化劑

多重選擇題

8、( BC ) 700 K 時,以下列五組不同莫耳數的各種氣體分別充入五個相同 容積的真空容器中,依反應CO 2(g) CO(g) +H

nH O

CO

,達成平衡 時,何者具有相同的平衡狀態? (A)n = 3, = 2, = 1,

= 0 (B)n = 1, = 1, = 2, = 2 (C) = 0,n = 0, = 3,n = 3 (D)n = 3,n = 1,n = 2,n = 2 (E) = 1, = 2, = 3, = 1

CO2

H2

n

nCO O

H2

n n

CO2

O H2

nCO

H2

n

O H2

n

2 H2

CO2

CO n nH

CO2

9、( CD ) 下列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aA bB(g) mC(g) + 表示其已達 到平衡狀態的,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平衡時的壓力與反應

(17)

起始的壓力之比為 b a

n m

+

+ (B)用物質 表示的反應速度與物質 表示的反應速度之比為

A C

m a

Z

(C)物質 的濃度不隨時間而改變 (D)單位時間內參加反應同時有 生成

B B x

V mol

K

x

10、( AC ) 和Y兩種物質混合後,所發生的反應按下式進行 ,

,由此作出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是催化劑 (B) 是催化劑 (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D)該反

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X Y+

Z Y X +

X +V V

X W Z + +

Z 2YW

W

Y + +

2

填充題

11、平衡常數值大小,是衡量化學反應進行程度的標誌。在 25℃時,下列反應 的平衡常數如下:

N2(g)+O2(g) 2NO(g) K1 =1×1030 2H2(g) +O2(g) 2H2O(g) K2 =2×1081 2CO2(g) 2CO(g) +O2(g) K3 =4×1092

(1)常溫下,NO分解產生O2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_______。

(2)常溫下,水分解產生O2,此時平衡常數約為 =_______。

(3)常溫下, 、HCO 三種化合物分解放出氧氣的傾向大小順序為 _______。

NO 2O 2

(4)某市政府要求全市對所有汽車廢氣處理裝置完全改裝,以求除去 、

,改裝後的處理裝置主要是加入有效催化劑。根據上述材料分析使用 催化劑除污染的可能性。______。

NO CO

2-2 平衡常數:

單一選擇題

1、( B ) 下列平衡系統中 CaCO3(s) CaO(s)+CO2(s),僅含有足量的 CaCO3(s), CaO(s)及 CO2(s)。原壓力為P,體積為V,在t0時間,容器體積減半為

2V

1 ,並維持為 V 2

1 ,若固體所佔體積可忽略,且溫度維持不變,則此

(18)

系統壓力與時間的關係為 (A) (B)

(C) (D) 【82 日大(自)】

2、( D ) 在 1100 K,2H2(g) +NO(g) 2H2O(g) +N2(g)的反應速率為r=k[H2][NO]2 , 以下的敘述,何者錯誤? (A)k稱為速率常數,與溫度有關 (B)反應 總級數為 3 (C)將 的分壓增加一倍,反應速率會加倍 (D)將 的 分壓增加一倍,反應速率會加倍 【85 夜大】

H2 NO

3、( A ) 一莫耳 氣體在一升容器中加熱至 500 K 時,有 9.0%會分解成 及Cl ,求此反應在 500 K 時的平衡常數(K

NOCl NO

2 c),反應方程式為:

2NOCl 2NO+Cl2 (A) (B)4 (C)2 (D)8

10 4

4 .

4 × .4×103 .2×103 103

× 9 .

4、( D ) 下列諸反應中,何者有Kc =Kp (RT) 2 關係? (A) (g) O2(g)

2

CO +1 CO2(g) (B)4HCl(g) +O2(g) 2Cl2(g) +2H2O(g) (C)C(s) +CO2(g) 2CO(g)

(D)N2(g)+3H2(g) 2NH3(g)

5、( D ) 於 800℃時,CaCO3(s) CaO(s) +CO2(g)

CaCO3

之Kp = 190 mmHg,今於 8.8 升 真空容器中加入下列物質,何者達平衡時壓力不可能維持 190

mmHg?(Ca=40) (A)10 克 及 0.44 克CO (B)4.4 克CO 及 5.6 克CaO (C)6.0 克 及 5.6 克CaO (D)4.4 克CO 及 0.56 克CaO

2 2

CaCO3 2

計算題

6、某四氧化二氮氣體,加熱至 60℃後,壓力為一大氣壓,密度為 2.53 克/升 (1)試問此時四氧化二氮解離的百分率為何?

(2)寫出上述反應方程式,並求其平衡常數 Kp。 (3)繪出四氧化二氮的分子結構。

O

7、在 25℃下N2 4解離成NO2,即N2O4 2NO2,試問(1)若達反應平衡時,N2O4

(19)

與 之壓力分別為 0.69 atm,0.31 atm,試求 ;(2)若 原有之壓力 為 5 atm,問達到平衡時,各分壓若干?

NO2

Kp

Kp N2O4

M

°C 8、在氣相反應中,平衡常數 KpKc 的關係式為:

= (Kc RT)Δn

若在 6.56 公升的容器中放入 20.88 公克的 PCl5,加熱至 227℃時系統總 壓力為 1 atm,PCl5 的分解方程式為:PCl5→PCl3+Cl2,則在此分解反應 中,反應之平衡常數為多少?(PCl5分子量:208.8)

2-3影響化學平衡狀態的因素:

單一選擇題

1、( D ) 在一個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加入 2 mol A和 l mol B,發生反應 2A(g)+B(g) 3C(g)+D(g),達到平衡時,C 的濃度為 w 。若維持容器體 積和溫度不變,按下列四種方法改變起始物質,達到平衡後,C的濃 度仍為 w 的是 (A)4 mol A+2 mol B (B)2 mol A+1 mol B+3 mol C+1 mol D (C)3 mol C+1 mol D+1 mol B (D)3 mol C+1 mol D

M

M

2、( C ) 在T℃時,A 氣體與B氣體發生反應生成C 氣體,反應過程中A、B、 C 濃度變化如圖(I)所示。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分別為T1和T2

時,B的莫耳分率與時間關係如圖( Ⅱ )所示,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 在(T1+10) min 時,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力,平衡向逆反應方向 移動 (B)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度都增大,且 A的 轉化率增大 (C)在T °C時,若由 0.4 A和 0.4M B和 0.2M C,反 應達平衡後,C 的濃度仍為 0.4M (D)在T (t+10) min 時,保持壓力 不變,加入惰性氣體,平衡不移動

3、( C ) 化合物 HIn 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電離平衡,故可用作酸鹼指示劑 HIn (溶液) H+(溶液)+ In (溶液)

(20)

紅色 黃色

濃度為 0.02 mol •L1的下列各溶液:←鹽酸,↑石灰水,→NaCl 溶液,

↓NaHSO4溶液,°NaHCO3溶液,±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劑顯紅色的是 (A)←↓° (B)↑°± (C)←↓ (D)↑→±

4、( C ) 反應aA(g) +bB(g) eE(g) + fF(g) +

k1 2

熱,則有關上式反應之敘述何者正確?

(其中 、 分別表示正、逆反應之速率常數) (A)溫度上升, 、 、 (平衡常數)均增大 (B)加入催化劑,k1k 均增大,故 亦增大 (C) 加熱, 變小,但 、k 增大 (D)降低溫度, 變小而 變大,故 增大

k1 k2

Kc

k1 k2

K

Kc 2 Kc

k1

k2 c

5、( B ) 圖是有關N2(g)+3H2(g) 2NH3(g)平衡系中,因某種因素影響而引起之濃度 變化,下列何種變因為正確? (A)定溫定壓下,壓縮體積 (B)定溫定 壓下,充入He(g) (C)定溫定容下,充入He(g) (D)定溫下,加入NH3(g)

6、( B ) 在工業上,甲醇可通過COH 在溫度為 400℃和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 合成。CO

2

2(g)

(g) +2H CH3OH(g) +92kJ,設在一密閉反應器中反應達到平 衡時,把溫度改為 450℃,則 (A)混合氣體中甲醛的含量增加 (B)氣 體分子的總數升高 (C)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度不變 (D)氣體混合物 的總壓力降低

7、( D ) 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由SOO 反應製造SO 使用催化劑 (B)燒粉碎的黃鐵礦有利於SO 的生成 (C)氫氣和氯氣混合見光爆炸 (D)把 溶液滴入沸水製 膠體

2 2 3

2

Fe(OH)

FeCl3 3

8、( B ) 在Fe3+ + SCN FeSCN2+

NaOH

平衡系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加入蒸餾 水平衡向右移動 (B)加入 平衡向右移動 (C)加入 平衡 向左移動 (D)加入 平衡不移動

3 3)

Fe(NO NaSCN

填充題

1、在一個容積固定的反應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動的密封隔板,兩側分別進行

(21)

如圖所示的可逆反應。各物質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 和C均為 4.0 mol、

D 為 6.5 mol、F為 2.0 mol,設 E為x mol。當x 在一定範圍內變化時,

均可以通過調節反應器的溫度,使兩側反應都達到平衡,並且隔板恰好處 於反應器的正中位置。請填寫以下空白:

(1) 若 x=4.5,則右側反應在起始時向_______(填「正反應」或「逆反應」) 方向進行。欲使起始反應維持向該方向進行,則 x 的最大取值應小於 _______。

(2)若x 分別為 4.5 和 5.0,則在這兩種情況下,當反應達平衡時,A的 莫耳數是否相等?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確定」)。

其理由是:_______。

2-4溶解度平衡:

單一選擇題

1、( C ) 向 5 mL NaCl 溶液裡滴入一滴 AgNO3溶液,出現白色沉澱,繼續加 入一滴 KI 溶液,沉澱變成黃色,再加入一滴 Na2S 溶液,沉澱又變成 黑色,根據上述變化過程,分析此三種沉澱物的溶解度關係為

(A)s(AgCl)=s(AgI)=s(Ag2S) (B)s(AgCl)<s(AgI)<s(Ag2S) (C)s(AgCl)>s(AgI)>s(Ag2S) (D)因發生特殊反應,無法判斷

2、( C ) 氯化亞汞(Hg2Cl2)在水中的溶度積為 (A)[Hg+] 2 [Cl]2 (B)[Hg+][Cl] (C)[Hg22+][Cl]2 (D)[Hg+][Cl22]

3、( B ) 在鉻酸銀水溶液中,可得到的最大銀離子濃度為何? (A)3 (B)

sp

4 Κ

3 sp

2 Κ4

× (C)3Κsp (D) 3 sp 4 2

× Κ

1

4、( C ) CuCl 與 AgCl 的溶度積分別為11 。某一溶液含 0.10 M 的 Cu

10 6

2

. × .8×1010

+ 與 0.l0 M 的 Ag+,若欲利用沉澱法使 Cu+與 Ag+離子分離,則 平衡時 Cl離子的理想濃度應為 (A)[Cl]<1.8×1010 (B)1.2×106

>[Cl]>1.8×1010 (C)1.2×105 >[Cl]>1.8×109 (D)[Cl]>1.2×105 5、( D ) 若 PbCl2在 0.0l0 M Pb(NO3) 2溶液中的溶解度為s(莫耳/升),則 PbCl2

的溶度積 Ksp等於多少? (A)4s3 (B)0.04s2 (C)0.01s3

(22)

(D)0.04s2+4s3

6、( B ) 假若溶液中某離子濃度降至10 以下時,即視為該離子已被沉澱完 全,已知 25℃時 之 ,Y(OH)

M

6

sp=10

2 K ) OH X(

+

Y2

M

+ 2

18 2K ;在含

0 的混合溶液中,pH 值應控制在什麼範圍,才能 將 沉澱完全而與Y 分離? (A)6<pH<10 (B)8<pH<10 (C)pH<6 或 pH>12 (D)pH<8 或 pH>10

10 sp=10

+

01 2

.

0 M X

+

X2

01 .

7、( C ) AgCl 值在 100℃時為1 ,在室溫時為1 ,今有 100

℃之飽和 溶液 100mL,冷卻至室溫時,析出 莫耳數為何?

(A)1 (B)1 (C)1 (D)1

sp (s)K

10 6

1 . ×

10 4

44 . ×

10 3

2 . ×

10 10

44 . ×

(s) AgCl AgCl

10 4

2

. × .1×102

8、( C ) 已知AgClKsp =2.0×1010Ag(NH3)2+ Ag++2NH3 K=8.0×108,則欲完 全溶解 0.02 莫耳 ,至少需 6.0 M 氨水若干毫升? (A)300 mL (B)150 mL (C)73 mL (D)20 mL

AgCl(s)

9、( A ) 化合物的離子濃度乘積> 時,該溶液為 (A)過飽和溶液 (B)飽和溶 液 (C)未飽和溶液 (D)以上皆可能產生

Ksp

10、( ACD ) 將 0.1 莫耳 AgCl(s)加到 1 升水中,當反應:Ag(+aq)+Cl(aq) AgCl( s)達 平衡後,下何何者能使 AgCl(s)的重量減少?(已知 AgCl 的K

sp=1 的 ) (A)加入 1 升水 (B)加入 0.01 莫耳 AgNO

AgI

10 7

. × 10 Ksp=8.3×1017

3(s) (C)加入 10 滴濃 NH3(aq) (D)加入 0.01 莫耳 NaI(s) (E)加入 0.01 莫耳 Ag(s 【90 日大】

多重選擇題

11、( BE ) 25℃時,CaSO4和 Ag2SO4的Ksp 分別為 和1 ,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CaS0

10 5

4 .

2 × .2×105

4的溶解度為 Ag2SO4的兩倍 (B)Ag2SO4的溶解度大於 CaSO4的溶解度 (C)將 CaSO4與 Ag2SO4混合溶解時,兩者溶解度均與單獨溶解時相同

(D)CaSO4與 Ag2SO4溶解度相等 (E)Ag2SO4的莫耳溶解度為 CaSO4的 2.9 倍

12、( ACE ) 已知PbCl 4。將足量 固體溶解於 1 水溶 液中,取其澄清液 (A)與等體積 3 水溶液相混合,會有 沉澱產生 (B)與等體積 3 水溶液相混合,溶液中殘餘鉛

sp

2K =1.0×10 PbCl2

M

M NaCl NaCl

M NaC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中興國中

發泡錠 蠟燃燒 鐵生鏽 碘試液. 醋蛋 CO 2

建議搭 配:歷 史三 第 九章第 一節希 臘與希 臘化時 代 選 修歷史 上 第六 章第二 節希臘 羅馬文 明. ▲

溶液中離子沈澱反應的化學反應式表示法:以氯化鈉和硝酸銀的反應為例(如上圖)

第五條之一附表修正草案對照表 修正規定現行規定說明 附表 評點項目內容及等級點數 學歷博士學位三十 碩士學位 二十 學士學位 十 副學士學位

 相關係數﹕顯示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線性關係的強度和方向,數值介乎-1 和 1。方向以符號劃分,正值表示相同,負值表示相反。強度則以絕對值 大小衡量,一般而言,小於

(二) 依【管道一】複選鑑定,數學及自然性向測驗成績兩科均達平均數正 2 個標準 差或 PR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