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碩士論文,1990),頁 12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碩士論文,1990),頁 122。 "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戰後台灣推行社區發展工作,在國民黨政府威權統治之下,當時的社區政策 只是把一般民眾做為從事基礎民生建設動員的對象,而缺乏社區居民自發性的意 識與參與。在政府主導之下,因欠缺完善規劃而流於形式。當時的文化建設,在 反共抗俄的前提下,突顯中國意識為基礎的符號,而在官方強力推動附有意識型 態的文化活動下,使民間文化產生嚴重脫節,台灣本土文化也受到壓抑。

早期台灣的社區發展工作亦未包括文化建設的內涵。直到 1980 年代以後,

由於經濟現代化的結果,以及政治自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有利的條件下,社會 力量勃然而興,從不同部門以不同形式充分展現出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 的社會文化失調,以及日益茁壯的本土關懷,民眾開始關心他們居住的社區,或 從事地方文史整理,或從事社區生態保育等工作,這些自發性的行動,雖然關心 的議題不同,但都是以社區為焦點。亦即從過去關注社會福利政策的模式,逐漸 踏上以社區文化為主體的趨向。其次,社區組織的模式已改為人民團體組織型 態,社區的事務,就更需要社區居民自行組織、計畫、執行與維護。

換言之,台灣的社區工作,隨著經濟自由化的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轉化,

呈現了劇烈的變化,亦使得社區發展工作從過去基礎民生建設的模式中擺脫,而 進入另一個新的境界。而此時政府文化政策的思考,亦隨者解嚴後社會力的活 絡,已從抽象到具體,意識形態到實務為主,並且邁向地方與本土的趨向,以及 與台灣的土地與人民結合,文化發展亦呈現多元化。社區發展工作與本土文化重 建產生了結合。

到了 1990 年代,隨者文化的自主性與民眾自發性的提高,不論是透過公開 論述或是教育形式的啟發,都需要社區居民組織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共同體社會,

(2)

自主地來經營自己的社區生活。因此,民間社團有了更為堅實的著力點,並且在 各個領域展現了豐沛的力量,深深影響台灣社會的發展。

1990 年代的社區總體營造,其以文化建設做為社區發展的主軸,進一步完 成社會各方面的改造,終於帶動社區文化重建的熱潮。由於其強調社區民眾的自 動參與,因而在這股活絡的民間力量發展中,許多民間社團往往成為社區文化的 領導者。其有效地動員社區居民、匯聚社區資源,並且與政府及其他社會網絡保 持良善的互動關係,不僅扮演社區居民和政府之間的中介橋樑,同時也引導社區 居民以自身的力量,發掘社區獨特的人文特色,使社區居民重新尋求文化上及歷 史上的認同,亦使一個地方和社區重新恢復生機與活力的泉源。此一現象,實為 戰後台灣歷史發展中的特殊現象,其間的歷史轉折為何,此一問題值得吾人深入 探討。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目前國內關於社區發展的研究,相關文獻與出版品數量甚多,然而其討論的 內容,則多側重於政府政策的制定、社區設施的建設、民眾參與與社區理事會的 功能等,對於民間團體與社區發展關係的論著則明顯較少。且這些研究除了社會 學領域之外,多屬於建築與規劃相關領域的專業研究。

在社區研究相關的論文中,蘇昭如 1990 年<影響社區發展因素之研究:一 個質化觀點的探討>,主要探討影響台灣地區社區發展的精神因素1。在社區發 展政策轉變的方面,黃麗玲 1995 年<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 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以及周思萍 1996 年<台灣社區發展政策演變之研究

1

研究者將台灣的社區發展置於整個歷史脈絡及社會結構檢視時發現,有三方面的因素影響台灣 社區發展的實施現況: (一)政策優先性的考慮; (二)政治發展條件的配合;(三)文化因素。

引自蘇昭如,<影響社區發展因素之研究:一個質化觀點的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0),頁 122。

(3)

-論國家對社區發展的介入>,上述二篇文章主要探討台灣社區發展工作與國家 機關的關係。前者試從意理層面著手,探討其扮演的角色;後者則直指了國家機 關在台灣社區發展工作的主導性。另外,謝慶達 1995 年<戰後台灣社區發展運 動之歷史分析>的博士論文中,描述戰後臺灣社區發展運動的情況。該文中說明 了國家機關將社區工作視為一種控制社會的工具,唯其探討的主要對象則主要集 中在傳統社政部門時期所施行的社區工作。

上述論文大體都是從國家控制的觀點來考察戰後台灣社區工作的本質與內 涵。並未突顯台灣社區發展工作中民間團體的參與情形與意義,以及對於近年來 台灣社區發展工作轉移到文化部門的現象亦未做深入分析。

台灣各地興起的社區運動中,民間社團扮演積極主動的角色,此為不爭的事 實。民間社團的範圍相當複雜,此一概念的普遍運用與廣受重視,也是晚近幾年 的事,而且由於著重的層面不同,對其名稱和意涵亦有種種不同論述2。其中又 以「非營利組織」的名稱和意涵展現其特質者,最為人所重視。

解嚴之後,台灣社會迎頭趕上全球性「結社革命」的潮流。西方學術界在 1970 年代左右,開始較有系統地探討非營利組織議題。1976 年美國耶魯大學成 立研究非營利組織的機構,1989 年該大學出版由包威爾主編的《非營利部門研 究手冊》,為非營利組織研究的學術化,奠立基礎。其後在管理學界、公共行政 學界、政治界、社會學界和經濟學等各領域,相關研究成果都逐漸增加,舉凡非 營利組織的經營方式和社會其他部門的關係亦都受到廣泛的討論。此一成果也影 響了台灣學術界對非營利組織的研究典範。

2

一般而言,民間社團的範圍相當廣泛且複雜,包括了「公益團體(charity group)」 、 「第三部門」

(the third sector)、 「私人自願組織 」 (private-voluntary organization)、「獨立部門」(independent sector)、 「非政府」(nongovernmental)及「非商業」(noncommercial)的組織等名詞,名稱中說紛紜。

前述為一般學者所通用的名詞,統稱「非營利組織」 ,此名稱源自於美國「國內稅法」( the Internal Revenue Code;簡稱 IRC),其中第 501 條第 C 項第三款中規定,對於為公共利益而工作的團體,

予以免稅的優惠,並且有著不分配盈餘的法律限制。而一般文獻常引用 Wolf 所歸納的五項特質 以作為其定義,有(1)有服務大眾的宗旨;(2)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結構; (3)有一個不致 令任何個人利己營私的管理制度; (4)本身具有合法免稅地位;(5)具有可提供捐助人減免稅 的合法地位。在這些特質的定義之下,此類民間社團實具有公益性格與使命。我國對於民間社 團的定義,綜觀相關法規,民法中訂定了「以公益為目的之社團」的組織,人民團體法的條文 中,將「公益」界定為「推展文化、學術、醫療、衛生、宗教、慈善、聯誼、社會服務或其他」

的組織行為,係指「以公益為目的,具有獨立、公共及民間性質、依法令成立之正式團體」。

(4)

如前所述,解嚴後台灣民眾紛紛利用結社機會,而充沛的社會經濟資源也轉 向「非營利部門」(或「第三部門」。以基金會的發展為例,在 1960 年代的中後 期,尚不多見。到了 1970 年代可謂為「萌芽年代」,1980 年代則已蓬勃發展,可 稱為基金會的「發展年代」3

國內非營利性民間社團的日漸蓬勃發展,近年來已受到學術界的注重4。在 一股學術界對民間社團的研究與評論中,有的學者從民間社團的基本定義、理論 和功能著手,有的學者從社會發展與社會參與角度切入,也有學者探討它的經營 管理,或著重其政策規劃和實務工作。另外,專就某些個案剖析,如慈濟功德會、

某某社區大學或財團法人基金會等,更是晚近學界和研究生論文的重要方向。

在學術論文方面,根據學者官有垣做過歷年與非營利組織研究的相關論文統 計,截至 1999 年為止,共有 116 篇與非營利組織相關之博碩士論文。這些論文 的研究方向多以圍繞在組織的經營管理,以及關於公共政策和非營利組織與政府 互動角色和功能部分等5。如傅麗英 1995 年<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民間教育 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主要探討民間公益團體除了維持原有的服務功能外,更 應積極參與決策發揮倡導的功能。另外,姜誌貞 1998 年<非營利組織政策導之 研究:以婦女團體為例>,該文主要是以婦女團體為個案研究,以了解婦女團體 所採用的政策倡導途徑與面臨的困境。如上所述,則少見針對民間社團對教育與 文化扮演的角色與功能多所著墨的論文,遑論在歷史發展的架構中與定位。而將 民間社團放在台灣社區發展工作轉型中進行歷史考察,更屬少見。

近年來,關於社區總體營造發展內涵的研究有施國隆 2003 年<社區營造文 化政策永續發展可能性之探討>一文,其從當代社會文化理論出發,以文建會推 動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成功與失敗案例作為理論與實踐的對照與驗證。並針對

3

轉引自馮燕,<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收錄於蕭新煌, 《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頁 8。

4

國內學術單位如國立政治大學、中正大學成立非營利組織研究中心,台北大學的合作經濟系也 開始關心此一議題,私立南華大學成立非營利組織相關系所等等,顯示台灣學術界對此一議題的 關注程度。

5

官有垣, 〈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 , 《中國行政評論》

2000,頁 47。

(5)

五個示範社區的簡述,探討社區內社群組織培力與經理的過程,進而提出最佳的 推動方式與永續發展的理念。唯其基本上是屬於社會學的研究範疇,企圖提供一 個社區營造的推展範式。

至於在區域研究中,近年來以北投地區為研究場域的論文,多以北投的自然 環境、溫泉資源、經濟產業、族群聚落及空間規劃等各類主題進行探討與研究。

在諸多主題當中,由於北投地區遺留不少豐富的歷史性建築物,其中尤以「北投 溫泉公共浴場」整建為「北投溫泉博物館」的修護計畫最為引人注目。而如何將 歷史性建築物再利用的理念與規劃設計,於 1998 年到 2000 年,就有三篇論文針 對北投溫泉建築加以研究,也獲得相當的成果6。此外,林志寰 2002 年<北投非 營利組織對居民環境影響之研究>,主要是探討北投非營利組織參與居住環境議 題的定位與其扮演的角色和功能,文中也歸結出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是影響北投 居住環境重要的非營利組織。

晚近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個案研究者,有黃心瑜<非營利組織成員轉換 性學習之探討-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2001 年)與張莞珍<社區組織 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研究-以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和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

>(2003 年)二篇碩士論文。

黃心瑜以八頭里仁協會為個案,探討非營利組織成員在組織中轉換性學習的 過程。她肯定八頭里仁協會的成員在社區組織中轉換性學習的成効,並認為在社 區中辦理教育活動之社區組織為社區居民終身學習的最佳場域。社區居民透過社 區中組織學習及主動參與社區事務,不僅使學習者本身晉升為教學者,更可成為 社區永續發展的一股動力。至於張莞珍的研究,雖然也從終身學習的概念出發,

唯其研究的主軸並不是探討八頭里仁協會成員的學習情形,而是以探討社區學習 網絡建構的相關理念、架構和策略,並企圖以國外社區組織建構社區學習網絡的

6

蔡慈鴻,<北投地區溫泉建築及其空間變遷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1998)。

張正賢,<地方文化與歷史水域再生:北投生活印象導覽館設計>(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

文,1999) 。莊孟榮,<探討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形塑過程與居民參與機制>, (私立雲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碩士論文,2000)。

(6)

經驗,提出台灣地區社區組織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參考7

上述兩篇論文,主要是以八頭里仁協會的學習型模式作為研究探討的主要方 向,其研究目的是對目前社區組織的學習參與活動進行評估,試圖建構一個可行 性的學習網絡,落實「思想全球化、行動在地化」的社區學習。其大體上是屬於 社會科學的研究模式。

由以上綜合分析可知,從事社區發展工作議題的論文,比較傾向探討政策的 制定、社區建設與社區理事會的功能;而研究民間社團的論文,則又多以其定義、

功能或經營管理等為主要課題。至於北投地區的研究,則是為了印證或建構學術 理論的研究,對於民間組織的社區文化參與,此一今日台灣各地方興未艾的現 象,其產生的歷史背景與發展的歷程,以及活動概況的研究,就略顯不足。

近年來由於本土化趨勢已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其表現在文化場域中,則是 文化政策轉向為本土化與社區運動的整編。在此一有利的背景下,文化施政已從 過去狹隘的政治意識形態中得到解放,改以「地方性」的主題崛起,並開始真正 落實於民眾的生活中,成為台灣文化發展中最重要的現象。民間力量也成為主導 因素,實乃民間社團一方面以其明確的宗旨,憑藉組織的力量,扮演舉足輕重的 角色;另一方面則被視為公共的組織,以提供公共服務為目的,具有轉化社會、

促進社會進步與提昇社會成員各種生活層面意涵之社會承諾。

面對台灣此一特殊現象,本研究擬從台灣社區發展的歷程中爬梳,以了解民 間社團在社區發展工作中,如何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活動與文化關懷,並進一 步探討民間社團在社區文化重建中的角色、功能,以及其所代表的歷史意義。

7

該論文指出,宜將社區組織轉化為學習型組織,並以「學習-工作」網絡之模式,進行社區學 習網絡建構的可行性。另外,她也建議社區組織應針對社區人口特質與族群特性進行學習需求的 調查與分析,以及依據上述需求設計學習活動後,針對整個活動進行評鑑與追蹤,發展出本土性 的學習經驗,如此方能促進社區居民的參與與學習,有助於社區終身學習理想的實現。參閱張莞 珍,<社區組織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研究-以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和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博士論文,2003),頁 405-411。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撰寫架構

依據本文研究目的之撰寫,在資料取得方面,主要包括了文獻分析法、部分 參與觀察以及進行個案訪談。另外,由於現在許多機關文宣資料係建立在網站 中,因此,本文之撰寫亦將採納、搜尋網站上相關資訊,尤其在搜尋研究個案台 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的資料時。除此之外,筆者也參與協會所舉辦的相關活動,以 及協會在辦理活動時的前置規劃會議,因而得以盡可能蒐集到較為完整的相關資 料,在實地參與會議討論的觀察過程中,對於個案的研究大有助益8

1.文獻分析法

依據本文的主題與研究目的,筆者較偏向客觀的觀察與分析。首先以文獻分 析法為開始,初步蒐集與主題相關的書面資料,包括期刊論文、官方出版品或刊 物,以及研究個案的文宣刊物如《北投社》等資料,並輔以平面媒體及電子媒體 資訊。值得一提是,近年來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一般民間社團也會架設專屬的 網站,不僅可以將活動訊息即時透過網路宣傳出去,亦成為重要的媒體資訊來 源。本文研究的個案-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即有其專屬的網站9

2.部分參與觀察

由於本文研究的個案-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迄今仍活躍於社區工作的推 動,對於組織的運作模式,可以透過實地的觀察與參與,進一步掌握研究個案的 現況與發展。因此,筆者參與協會舉辦的活動與會議,以及協會與當地大學社工 系合作的參訪活動等。雖然時間不多,但在這些參與的機會中,筆者獲得不少協 會提供的一手資料,如協會的會刊《北投社》雜誌、會員大會的會議手冊等珍貴

8

根據《社會學工作辭典》的定義, 「個案研究」是指: 「以某一社會單元作為一個整體所從事的 研究,而所從事研究之單元可能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個體、一個機關、一個社區、一個地 區或一個國家。」不過,並非個案研究的對象只能是一個,研究者視研究問題與目的,作為單一 個案或多重個案選擇的參考依據。轉引自潘淑滿, 《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 (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3),頁 244-245。

9

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其網址:http://www.peitou.org.tw。

(8)

資料;其次,幾次的參與過程中,除了瞭解協會倡導社區活動的模式外,也同時 接觸到協會的核心人士、幹部與義工。

3.訪談分析法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研究個案八頭里仁協會的組織運作,以及協會是以何種方 式關懷社區文化的發展與推動社區營造的工作,筆者嘗試以口述訪談方式,從而 瞭解無法直接從文獻資料分析的資訊。筆者訪談的對象主要是目前協會的核心成 員,以及協會目前唯一支薪的專職成員。一般質性研究的訪談可分為三種類型:

1.非正式會話式訪談;2.導引式訪談;3.標準化開放式訪談。10本研究由於筆者曾 多次實地造訪協會與參與觀察,因此,並未特定以其中某一種類型進行訪談。但 是為了資料的彙整與時間的掌握,主要仍以「導引式訪談法」為主,也就是說筆 者先行將訪問所涵蓋的主題,事先以綱要的方式預先擬定,再依當時情境決定問 題的次序。

本文擬以<解嚴後台灣民間社團的發展與社區文化重建-兼以台北市八頭 里仁協會為例>為題,探討戰後以來台灣地區社區發展的變遷與文化建設的關 係,進一步探討民間社團在社區文化重建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撰寫的方式,大 抵依據前述研究目的,作相關資料的鋪陳與分析,擬分六章加以闡述。各章節安 排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說明本文研究動機和目的、文獻回顧,以及研究的 方法與章節架構的安排。

第二章為「社區發展工作理念和實踐」。由於社區發展是西方的概念,故而 本章第一節將簡述其在西方發展的情況;第二節則介紹戰後台灣社區發展工作推 行的背景、理念和實施情況。

第三章為「社區發展工作與文化建設的關係」。由於文化建設已成為近年來 台灣社區發展工作的主軸,本章擬分二部分說明其中的發展過程。第一節說明台

10

胡幼慧,<質性研究之分析與寫成>,《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1996),頁 157-158。

(9)

灣文化政策的演變內涵。其次在第二節說明文化建設與社區發展工作相結合的意 理基礎及其實踐方式。

第四章「民間社團與社區文化工作的推行」。由於社區文化建設活動中,民 間社團投入甚為積極,成效甚著。本章擬在第一節介紹近年來台灣民間社團勃興 的背景,以及地方文史社團的發展概況。其次在第二節擬說明本章個案所屬社 區,也是社區文化建設表現突出的「北投」,其歷史沿革和文史性社團對社區文 化建設的參與情況。

第五章「八頭里仁協會的社區文化關懷」,實是為了進一步了解民間社團與 社區文化建設關係所做的個案分析。首先在第一節說明「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

成立背景及其組織運作情形。其次第二節就其會刊《北投社》的內容加以分析,

觀察其社區文化關懷的面相。最後一節則是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倡議與籌設」

探討八頭里仁協會對於公共議題的倡導模式,及其所以成功的關鍵。

第六章結論。首先綜合前面各章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歸納出本論文所探討的 歷史議題的特質。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謝謝學校培育小小解說員,讓我們 有機會跟著孩子一起走讀森鐵,雖 然不是很清楚邁向世界遺產要怎麼

產」五大社區發展面向,而產生出來的政策性名詞。居住在同一地理範圍內的居民,持續以

 謝謝學校培育小小解說員,讓我們 有機會跟著孩子一起走讀森鐵,雖 然不是很清楚邁向世界遺產要怎麼

香光莊嚴門第七十二期〕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wv 一一三.. 行動。所以,說社區的要旨即要在無組織的地理社區內 9

Community industry enhancement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oals of rural community empowerment; conversely, the collapse of communities and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金門除酒廠及陶瓷廠等少數工業外,因水源不足及其他因素影響,各種產業發展有限,過 去一直是人口外流的地區。但自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