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犯罪被害恐懼感之意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犯罪被害恐懼感之意涵 "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依據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影響犯罪被害恐懼感的因素之前,應先了 解犯罪被害恐懼感的基本概念。本章第一節首先就「犯罪被害恐懼感」的 定義進行討論,第二節則探討犯罪被害恐懼感的相關理論,試圖建立一個 更具整體性的理論架構的模式來說明與犯罪被害恐懼感的相關因素。第三 節探討個人層面因素與犯罪被害恐懼感之相關實徵研究結果。第四節則探 討社區環境層面因素與犯罪被害恐懼感相關實徵研究結果。最後在第五節 提出一個個人層面因素、社區環境層面因素與犯罪被害恐懼關聯性之整合 模型。

第一節 犯罪被害恐懼感之意涵

壹、被害的定義

Garofalo(1974)指出被害判定的標準在於被害個人是否有傷害或損 害之結果發生;Perkins(1957)認為舉凡有關社會性之損害行為均稱為「被 害」;Bedau(1974)認為被害是指被人以故意或惡意之行為所造成個人權 益受損之行為(引自張平吾,1996)。由此可知,被害是指他人以惡意的 行為或手段促使個體的各種權益遭受損失的情形。

貳、恐懼的定義

恐懼是人類最原始的情緒反應,與生俱來的本能,是人類為保護自己

所出現的一種反應,人們為了追求安全的生活,會盡量遠離恐懼,如晚上 不出門、加強門戶管理等,都是為了避免產生恐懼。自幼兒時期,對動物、

(2)

黑暗、聲音、孤獨等事物,會產生恐懼的反應,而隨著年齡的成長,所累 積的思考,也可能會影響恐懼的反應(謝靜琪,2000)。害怕的情緒反應 也會經由後天學習而來,在接收他人的犯罪經驗後,對自己的安危產生一 種恐懼的感覺(李馨慧,1998)。學者 Warr 和 Stafford(1983)亦指出某 人有面臨明顯的被害狀況時,會產生恐懼。

由以上學者所述,經由親身遭遇的被害經驗,或聽聞他人的被害經 驗,會影響個人的恐懼。恐懼是與生俱來的,人們的生活一直有恐懼問題,

因此為了避免恐懼而尋求安全的生活。適當的恐懼可以增加自我防衛能 力,例如社區居民避免到危險的區域或陰暗的角落,但過多的恐懼卻會影 響生活品質,增加生理及心理的壓力。

參、犯罪被害恐懼感的定義

李慧馨(1998)指出犯罪被害恐懼感是害怕自己遭遇犯罪事件,更害 怕自己成為犯罪受害者。許多社會及心理學者(例如:張淑貞,1997;姜 雅芬,1997;邱逸華,1999;Gabriel&Greve,2003)在其研究中將犯罪被 害恐懼感定義為某種社會問題的干擾,造成個人沒有安全感的狀態下,從 而對生活感到焦慮與不安。犯罪被害恐懼感的產生並非是具體發生的犯罪 事件,而可能是個人接收到某種危險訊息而產生的一種情緒上的反應,即 個人判斷身處環境是受威脅的而感到害怕,所以犯罪被害恐懼感過程除了 客觀的環境情況外,還包括個人經驗的主觀感受。

由此可知,「犯罪被害恐懼感」是個人因外在的社會問題而形成心理 負面的影響,造成犯罪被害恐懼感的原因不一定是親身的經歷,從其他朋 友、鄰居的經驗,也會影響個人的被害恐懼程度。另一方面,個人如何解 釋這些資訊也會造成被害恐懼之差異程度。

Box 等人(1988)認為犯罪被害恐懼感影響個人的負面情緒與不安,

(3)

並降低生活的品質,其影響的範圍包括生理或心理的病變及行為的改變,

生理與心理方面因伴隨著犯罪被害恐懼感,遭受焦慮與恐懼的威脅,造成 心理與生理不健康。在行為方面,人們會改變生活型態及日常行為來因應 犯罪被害恐懼感的侵入,例如設置圍牆、加裝電子監視系統、避免在晚上 單獨一個人出門等行為,是為了避免處於危險的環境所改變的設置及行 為。所以,社區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若提高,居民為防範犯罪可一起討 論策略,並共同採取重要的防護措施。

綜合以上學者,生活環境的實際情況,加上個人的詮釋與經驗構成犯 罪被害恐懼感,故其程度可能高於實際犯罪的數據,儘管非親身經歷被害 經驗,而是經由媒體傳播,或聽聞家人及鄰居的描述,都會擴大犯罪被害 恐懼感的程度,造成心理上一大陰影。犯罪被害恐懼感是個體在某一情境 中,所察覺到危險的情境而感到害怕、焦慮及缺乏安全感的感覺,察覺危 險的情境是認知歷程,而害怕以及焦慮的感覺是情緒,通常個體處在某一 情境中,會先察覺週遭環境的狀況,若感覺到缺乏安全感的情境,即產生 焦慮與害怕的心理壓力。所以本研究將犯罪被害恐懼定義為個人對身處環 境的內在主觀負面感受與反應,如擔心被搶劫、怕別人恐嚇勒索等。

第二節 犯罪被害恐懼感的理論基礎

壹、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論點為人類行為除了受本能、驅力的影響外,還 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而改變自身的行為,人類會經由外在環境而學習各 種事物 ,因此社會學習理論強調外在環境對個人行為的塑化及影響(蔡 德輝,1987;楊世隆,1996)。影響個人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是基於先前的 經驗或社會學習。就此而論,犯罪被害恐懼感與個人所累積的親身經驗或

(4)

學習他人的經驗有關(賴雅琦,2002)。

社會學習理論指出社會學習及先前的經驗會影響個人的行為,所以可 以解釋為個人的犯罪被害恐懼感與直接經驗、間接經驗有關,即與個人親 身的被害經驗以及經由其他人轉述的被害經歷,都會影響犯罪被害恐懼的 程度。

貳、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之功能是讓人們調適其受害的心理、減低個人心理壓力並協 助其處理危機,促進個人有效解決問題(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能提 供處理危機的資源並恢復其承受壓力的情緒(Sacco,1993)。個體在被害後 有 社 會 支 持 的 需 求 , 如 與 鄰 居 建立 良 好 的 互 動 , 以 調 適 受 害 的 心理

(Yin,1985)(引自侯崇文,1995)。

適時的社會支持可抒解個人面臨壓力時的困境、改變個人的認知,使 人們在遭受傷害後,有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協助,減少其不良的影響。就社 區居民的社會支持來源而言,其所知覺到重要他人及團體包括朋友、鄰居 等週遭的人。其中,社區居民的支持可提供個人各種社會支持,遇到犯罪 之壓力時,鄰居的關心與鼓勵可以引導個人有合宜的處理方式。而透過鄰 居及朋友的支持與關懷,也能適時減低個人的心理壓力。換言之,社區居 民愈能相互扶持及幫助,便能提高社區的整合性,社會支持度愈高,可降 低個人之被害恐懼程度。

参、犯罪機會理論

此理論又稱日常活動理論,主張犯罪行為發生由下列條件所構成,有 犯罪動機者、合適的目標及缺乏犯罪監控者。犯罪者對以上條件進行評 估,判斷條件是否符合犯罪。同樣的,被害者亦會判斷被害的可能性(邱

(5)

淑蘋,2002)。

任何一項犯罪案件的成立,存在著下列三種條件,分別為「犯罪主 體」、「犯罪客體」、「有利於犯罪之情境」。所謂「犯罪主體」指的是有犯 罪能力、犯罪動機及犯罪傾向之個人或群體。「犯罪客體」,指被害的對象,

即犯罪者的目標,如年紀大的老人亦淪為詐騙的對象;顯露的財物引起犯 罪。「有利於犯罪之情境」,指任何一項人、事、時、地、物等組合,助長 犯罪行為之發生,如燈光設備不夠明亮,讓歹徒不容易被發現;犯罪者人 數眾多,而被害者單薄等情況。由此可知犯罪是否成立,取決於犯罪情境 之是否有力,即犯罪機會成功與否。若犯罪機會高,會提高歹徒犯案的動 機;若犯罪機會低,則會抑制歹徒犯案的動機(陳東陽,1998)。

個人判斷被害的可能性與犯罪成立有相關性,即其身置的環境是否容 易產生犯罪行為,如光線是否充足、是否有保全人員及是否有監視系統 等。所以犯罪機會理論,強調一個無法讓犯罪發生的環境,會降低個人的 犯罪被害恐懼感。

肆、生活方式暴露理論

生活方式暴露理論旨在說明個人遭受被害的原因,與其生活方式的型

態與居住環境有關。在生活環境的各種活動中,會伴隨著不同程度的被害 風險(楊士隆,1996)。Cohen 與 Felson(1979)認為犯罪之所以發生,包 括三個條件(引自張平吾,1996):(1)生活方式暴露理論認為,具有能 力及傾向的犯罪者(motivated offender),會選擇適當的場所犯案,所謂適 當是指容易成功犯行及逃脫的環境。當然這些場所也容易引起個人的犯罪 被害的恐懼感,如光線晦暗的停車場、小巷死角等。(2)為合適的人、物 或慾望的犯罪標的物(suitable target)即目標物的價值符合犯罪者的要求 及目的。所以某些個人特質容易成為犯罪者犯案的優先考慮條件,如老

(6)

人、女人、富裕者等等,當然這些類型的人也具有較高的犯罪被害恐懼感。

(3)為足以遏止犯罪發生之抑制者不在場(absence of capable guardian),

便會缺乏阻止犯罪發生之力量,如警力的不足、大廈或社區沒有設置保全 人員監督犯罪發生。這些環境都會增加犯罪行為發生的機會,也會使當地 居民感受較高的被害恐懼程度。

事實上,此一理論與犯罪機會理論有著共同的觀點,就身處環境的安 全性,影響著個人的犯罪被害恐懼感的程度。另外,一些個人的特質成為 犯罪者的標的物,增加犯罪者犯行的動機,因此提高個人犯罪被害恐懼的 感受,如女性及社經地位高者(張平吾,1996)。由上述的生活方式暴露 理論觀點可知,個人特徵及生活環境的差異,影響被害機會高低,在日常 環境中及生活方式中皆可能會形成不同的被害風險,即個人的背景及生活 環境的差異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犯罪被害恐懼感。

伍、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

李坤崇(1990)的研究指出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理論為人類有分 層的需求狀態,這些需求狀態就像是一座金字塔,個人完成每一階層的需 求,即能發揮最佳的潛能。Maslow 提出不同順序的需求,分述如下(張 春興,1998):

一、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

生理需求是人類生存最低層次的需求,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因為唯有 滿足此一需求,才能向更高層次的需求邁進。此類需求諸如食、衣、住、

性等,是維持人類生存的基本動力。

二 、安全需求(safety need)

生理需求滿足後,往上一層的需求是安全需求,為人類希冀在身心 擁有具安全感的狀態。人類滿足此一需求,是想要一個無虞的環境,可以

(7)

安心的生存。

三、愛與隸屬需求(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

當人類滿足個人生存的條件後,即到達愛與隸屬的需求,個人開始需 要社會性的需求,例如需要社會的認同、家人的支持及同儕的友愛等。

四、尊重需求(esteem need)

包括受人尊重與自我尊重兩方面,即個人需要肯定自我表現並得到眾 人的重視的需求。

五、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

個人達到上述四種需求後,則進入自我實現需求,其為需求層次中最 高層級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也是人類生活的最高表現。

陳東陽(1998)的研究指出,安全感是個人生活中,最重要且緊迫的 需求。需求層次理論對犯罪被害恐懼感的最大啟示在於「安全需求」,即 個人在一個無虞的生活環境中,才會感到安心。所以一個居住的生活環境 是否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將影響個人的安全感受。

綜觀上述相關理論之探討,社會學習理論指出直接被害經驗與間接被 害經驗是衡量社區居民個人特質影響犯罪被害恐懼感的適當指標。社會支 持是經由家庭、朋友以及鄰居的協助,是個人遇到犯罪問題時,有減緩心 理壓力的作用。犯罪機會理論指出,個人會判斷身處之環境是否會容易發 生罪行,如生活在充斥在偏差次文化的生活環境中,便會影響其被害恐懼 的程度。生活方式暴露理論指出除了生活環境外,個人特質如性別、社經 地位也會影響被害恐懼的感受。需求層次理論則指出,若生活環境無法滿 足個人其安全需求,則會有焦慮的情況,影響犯罪被害恐懼感。

整合相關理論之觀點後發現,關於犯罪被害恐懼感的研究並非單一因 素即可解釋清楚的,欲更了解目前個人的犯罪被害恐懼感,必需涵蓋個人 層面與生活經驗及社區之生活環境等因素,建構出適合的解釋模式。故本 研究將以個人層面因素以及社區環境層面因素來探究個人的犯罪被害恐

(8)

懼感,前者包括性別、教育程度、直接被害經驗與間接被害經驗,後者則 包括社區整合、不文明符號、監督系統與硬體設備。

第三節 個人層面因素與犯罪被害恐懼之相關研究

依據前述之相關理論觀點,探討影響犯罪被害恐懼感的個人層面因 素,最常被納入的變項有性別、社經地位、直接被害經驗及間接被害經驗 等四項。以下分別探討各變項之相關實徵研究。

壹、性別與犯罪被害恐懼感

在一項西雅圖的問卷調查中,女性的受訪者表示害怕遭遇性侵害,特 別以 35 歲以下的女性居多,每一位女性在一生當中可能遭遇性侵害的機 會很高,而不同背景的女性會影響遭遇性侵害的機率(黃富源,1999;吳 長穎,2002)。Cozens,Neale,Whitaker 與 Hillier(2003)的調查發現女性呈 現較高的犯罪被害恐懼感,學者的研究調查發現男性及女性在財產上的犯 罪被害恐懼並無差異,但在個人層面上,女性呈現較高的犯罪被害恐懼,

女 性 比 男 性 更 會 以 受 害 經 驗 、 時 間 來 分 析 當 下 的 環 境 ( Lagrange & Ferraro,1989;吳長穎,2002),如女性害怕在夜間時獨自行走及單獨走到 停車場(Keane,1998)。

Hale(1996)認為女性在心理方面,覺得自己有較多的易受害性。一 方面由於女性較無法掌控環境,因而造成無力感,當有危機出現時,往往 不知如何解決,而十分恐懼。另一方面是社會性的鼓舞與消弱,社會鼓勵 男性要有冒險不怕難的精神,卻消弱女性的冒險精神,因此女性遭遇危險 情境時,表現出對危險情境的恐懼。若女性在危險的情境裡有嚴重的焦慮 感及缺乏掌控情境的能力,則會提高犯罪被害恐懼感(Ortega&

(9)

Myles,1987)。

男女二性因社會的期許而形成行為差異,女性在傳統性別社會化的過 程中,被教導成順從、溫柔以及避免表現出具有男子氣概行為等,形成具 有被害者的特性,遇到問題時,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因此面對犯罪問題則 有嚴重的犯罪被害恐懼感。依上述學者所述,女性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比 起男性是扮演被動與柔弱的角色,而不是主導與主動的。當危機情況來臨 時,女性缺乏克服危機的能力,出現慌張、恐懼與擔憂等心理反應,因而 產生不安及犯罪被害恐懼感。

貳、社經地位與犯罪被害恐懼感 一、教育程度與犯罪被害恐懼感

Trojanowicz 與 Bucqueroux(1990)的研究中提出教育程度與犯罪被害 恐懼感的探討,教育程度高者,更注重犯罪的威脅,擔憂成為受害者,其 犯罪被害恐懼感程度較高,而低教育程度者,沒有固定恐懼犯罪的情形,

較不擔憂成為受害者,故犯罪被害恐懼感程度較低。(林燦璋等人,1996)

(引自林文卿,2001)。

教育程度高者,較重視生活安全的重要性,擔心自己淪為犯行的受害 者,因此面對犯罪威脅時,有較高的恐懼反應,進而增加其犯罪被害恐懼 程度。

二、職業與犯罪被害恐懼感

彭憶祖(1995)研究中發現,「軍公教」職業婦女注重社區環境的安 全維護,並要求夜間設置照明設備,而「家庭婦女」對社區環境的安全維 護的需求較低,因家庭婦女的生活空間較小,沒有接觸到社會的警示,因 此對於社會犯罪的警覺性遠低於職業婦女。「軍公教職業婦女」重視社會 中的安全維護,因此對於平日生活是否具有安全感是重要的要求,而伴隨

(10)

的是一個安全社區生活環境的設置,包括監視系統、照明設備等需求量也 較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屬於較高階層的職業者,對環境安全的要求程 度會較高,自然其被害感覺會較敏銳。

不同社會階層的民眾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其生活方式的差異造成被害 風險不同,且犯罪的發生會因時空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可能性。因此,

不同社會階層民眾所面臨的犯罪有不同的情況(孫義雄,2000)。

在社經地位方面,教育程度與職業具有相關性,教育程度高者較多從 事收入優渥的職業,要求選擇居住在安全條件較高的地方,所以高社經地 位者的安全需求較高,其被害恐懼程度可能也較高。所以本研究主要以個 人的教育程度作為社經地位方面之代表,探究其與被害恐懼關聯性。

参、被害經驗與犯罪被害恐懼感 一、直接被害經驗

指個人親身遭受被害的經驗,先前的被害經驗會影響個人缺乏安全的

感覺與察覺自己成為犯罪受害風險等情況,即先前的被害經驗會影響犯罪 被害恐懼感的情形,例如,曾被偷走物品及錢財、曾被他人故意破壞物品、

曾被詐欺、曾被他人恐嚇勒索等等。這些經歷都會增加個人的被害恐懼程 度。(Jr&Chung,1998;賴雅琦,2002),

二、間接被害經驗

間接被害恐懼感是由大眾媒體傳播的作用或犯罪事件發生在住家附 近、認識的鄰居或朋友遭遇犯罪事件攻擊時,所引起的個人犯罪被害恐懼 感程度提高(Killias&Clerici,2000)。個人對犯罪的認識經由聽聞他人的犯 罪被害經驗,為間接被害經驗,會影響個人犯罪被害恐懼感的程度。

直接被害經驗及間接被害經驗都是影響個人被害恐懼的因素,親身遭 遇被害的經驗,會強化個人被害恐懼的程度,而間接被害經驗是聽聞他人

(11)

的被害經驗所影響的被害恐懼程度,依據上述的被害恐懼相關觀點及實徵 研究結果,個人層面因素則涵蓋性別、教育程度、直接被害經驗及間接被 害經驗等因素,影響個人被害恐懼的程度。

第四節 社區環境層面因素與犯罪被害恐懼感之相關研究

社區環境的安全性影響個人的犯罪被害恐懼感,以下探討社區環境層 面因素與犯罪被害恐懼的關係及如何設計社區環境來預防犯罪,最後探究 社區環境層面因素與犯罪被害恐懼感的相關研究。

壹、 社區生活環境改變及對犯罪被害恐懼感的影響

過去傳統社會具有約束社會秩序的功能,居民間有集體情感;現代社 會快速發展,逐漸發展為個人主義,使得傳統社會的功能逐漸消失(侯崇 文,1995)。

傳統的社會功能具有凝聚居民感情的力量,居民間互動程度良好,發 揮守望相助及相互扶持的精神,關心鄰里間的事務,具有潛在的監控力 量,居民可辨認陌生人並看管鄰居的門戶安全,約束犯罪行為的發生,進 而降低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而都市化的發展,人口流動率高,造成人 與人之間疏離感增加,不易凝結對社區的情感,隨著傳統的社會功能逐漸 式微,居民無法發揮以往傳統的集體意識,造成居民辨識陌生人的困難,

缺乏約束犯罪行為的力量,造成犯罪日益嚴重。

貳、社區環境的意義與安全性 一、 社區環境的意義

(12)

社區環境可視為實質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結合,以下就這兩個層面去討 論社區環境與安全性之關係。

(一)實質環境

實質環境為空間特質(如封閉式或開放式),及環境缺乏維護的特質

(如到處塗鴉、亂倒垃圾、青少年滋事等),封閉式社區有專人負責維護 管理,有出入口限制的設置,可監視是否有陌生人進入社區,因此封閉式 社區的監視性較高。開放式社區環境範圍較大,且沒有明顯的出入口限制 設置,因此無法限制陌生人進出社區,監視性不高(李素馨,2000)。社 區環境應為社區居民所共同維護的,出現到處塗鴉及亂倒垃圾等情形是破 壞社區環境的事端。

由上述學者所述,管制出入口可提高社區的監視性,監督進出社區的 陌生人,能有效遏止社區犯罪,並使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程度降低。而 開放式的社區中,任何人皆可自由進出社區,無法監控進出社區的人,因 而監視性低,較無法防止社區犯罪,所以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程度會提 高。犯罪被害恐懼感在社區環境上具有影響性,對社區居民來說犯罪被害 恐懼感是重要的問題,犯罪被害恐懼問題對居民來說,是切身的事項,需 要社區居民共同關心的問題,社區居民投入更多的心力於社區犯罪,也能 使居民更注意要如何因應犯罪問題,對於犯罪問題有所防範,即能降低犯 罪犯罪被害恐懼感。

(二)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是由人所構成的環境,即由社區居民的特性所組成的社會環 境,發展出個別而有特色的社區,此社區特質造就社區意識的基礎。個人 的特質會影響社區特質的型塑,個體有威脅人們的行為時,社區則呈現令 人恐懼的特質(Robinson,Lawton,Taylor&Perkins,2003)。

社會環境包括三種特性:經濟的狀態、社會族群的組合、社區變遷的 安定。社會環境的經濟情況較好,有能力顧及犯罪的問題,因此經濟情況

(13)

會影響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社會族群的融入,有助增進居民間相互扶 持的關係,有良好相互扶持的關係,可彼此看顧門戶的安全,因此社會族 群的關係愈好,減低犯罪事件,可降低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大部分的 研究發現當社區正急速變遷即社區環境不穩定時,有很多未知的狀況會讓 居民無所適從、產生焦慮感,且在社區急速變遷中會增加社區居民的移動 率,因此居民間的異質性高,降低其互動性,缺乏居民相互監督鄰里的安 全,進而提高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所以社區居民異質性越高,則社區 居民的互動程度愈低,自然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也會較強。(施純誠,

1993 ; 邱 詩 琪 , 1998 ; 吳 長 穎 , 2002 ; Krannich,Berry&Greider,1989 ; Hunter,Krnnich&Smith,2002)。

社區居民的整合性不高時,不容易穩固彼此之間的關係,個人無法對 社區產生認同的心理,導致社區結合力薄弱,社區居民無法發揮守望相助 的互動,減少干預犯罪行為發生的機會。

二、經由社區環境設計以預防犯罪

社區環境關係著治安好壞,透過環境的設計可改善社區治安狀況,所 謂環境設計,即以工程學的方式建構空間的、社區的、建築的設施,透過 環境設計及居民參與社區安全的計畫來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並預防犯 罪,除了預防犯罪事件,也可以降低居民產生犯罪被害恐懼感的程度,有 學者指出犯罪類型與發生犯罪的地點分布具有相關性,且分布地點隨著犯 罪類型有不同的變化,如暴力性的犯罪有一半機率集中在住家內或室內,

強奪、強盜等犯罪則多發生在公寓餐廳,因此居民間可透過以上犯罪地點 的特性提出防衛社區的策略,除了可提高居民間的社區意識,也可以增加 社區環境安全,以降低居民犯罪被害恐懼感(Schulz,1996;姜雅芬,1998;

周愫嫻,1999;李建民,2001)。Jeffery(1971)提倡「經由環境設計預防 犯罪」,根據 Jeffery 之見解,犯罪預防應重視犯罪發生的環境與犯罪人之 互動特性,而適當的環境設置與規劃,可縮減居民間的距離感,並增加彼

(14)

此間的互動,減少發生犯罪行為(楊士隆,1995)。

楊士隆(1995)以環境設計作為預防犯罪的方法,其建議措施如下:

1.住宅區、商業區及工業區的界限,應劃分清楚。

2.貧窮社區與富裕社區的範圍有適當的隔閡。

3.社區環境應美化,避免亂倒垃圾,並提供照明及監視設備。

4.社區之未開發土地(地域)應加以使用,並加強未開發土地的照明設備,

注意是否有視線阻隔的地方。

5.社區之出入口可請管理員監督或設置監視系統,以防範陌生人。

6.社區內一些較危險的區域,設置警告的標誌。

7.設立阻絕物或警告的標誌,防止未經授權之人進入特定區域。

8.青少年兒童遊玩的場所,有安全人員的管理。

9.可及性:指人們容易進入社區內的馬路或巷道。

10.監視性:妥善利用監視器材的監督。

11.可視性:注意隱密空間的視線通透性。

12.易辨識性:在社區中容易辨識的街道及公共空間等。

上述所提的是設計安全的社區環境之要項,倘若社區不文明符號顯 現,如亂丟垃圾與到處塗鴉,居民會察覺社區是威脅且恐懼的。另外,照 明設備,可在社區中較危險的區域安裝,在深夜時段提供非正式的監督作 用。對於公共空間的視野滲透性可屏除社區中特定的死角,對於居民來 說,具有高度的安全感,進而降低其犯罪被害恐懼感。

另外,陳東陽(1998)以社區防衛空間策略作為提升社區生活的安全 性手段,其建議措施如下:

1.在隱密的空間中活動時,要注意是否因視線無法通透而缺乏安全感的情 況。

2.在適當的地方加裝監視器材,嚴加控管不法行為。

3.注意個人生活的門戶安全。

(15)

4.在一些公共空間,如遊樂場所及公園停留時,應有其他人的陪伴。

陳東陽(1998)提出如何以社區居民之互動形式來提升安全性,其主 要做法為住戶之間必須設置相通的警鈴,發現有狀況時,即能發揮社區居 民間共同防衛的精神,另外,在一些特定較危險的場所,社區居民共同出 錢或出力,僱用管理人員及加入社區巡守隊,這些都能提升社區居民對居 住環境的安全感,從而降低犯罪被害恐懼。

提供適當之社區措施可給予居民一個安全性的生活環境,加強個人的 安全管理,即能確保安全的社區生活,以減低犯罪被害恐懼感。從上述之 討論可知,社區居住環境與個人犯罪被害恐懼感的關聯性,包括社區的整 合程度、監督系統及硬體設備等因素。

參、社區環境層面因素與犯罪被害恐懼之相關研究

個人因被害恐懼而採取保護及逃避的行為,這些行為潛在的影響社區 生活(Doran&Lees,2005)。犯罪被害恐懼感與社區人口數退化的原因有 關 , 所 以 , 犯 罪 被 害 恐 懼 感 是 影 響 社 區 人 口 減 少 的 重 要 變 項

(Hartnagel,1979)。有犯罪風險及遭破壞的社區對人們來說,是不具有安 全感的社區(Sherman,Gartin&Buerger,1989)。在環境上容易造成犯罪被害 恐懼感的特質包括照明設備不足、過多的隱密空間、缺乏管理及求助系統 缺乏等因素(黃俊祥,1999)。隱密空間如公廁,照明設備不足造成公廁 幽暗,引發婦女對性騷擾及性攻擊的恐懼,因此照明系統、緊急連絡電話 設置及妥善的管理皆有助減少性攻擊發生(畢恆達,1997)。

若改善社區環境後有助於減少犯罪及犯罪被害恐懼感,則可將改善的 方法提出以供參考(Nair,Ditton&Glasgow,1993)。社區居民有強烈的犯罪 被害恐懼感,會加速人口的流動率,因而社區缺乏穩定的成長,居民間也 較無法建立起社區共識及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上述與犯罪被害恐懼感有

(16)

關的社區環境變項錯綜複雜,其中將這些的變項分為社區整合、不文明符 號、監督系統及硬體設備等。下列即針對上述相關研究作一歸納整理。

ㄧ、社區的整合程度

邱詩琪(1998)的研究中指出,社區的整合程度愈高,則居民的犯罪 被害恐懼感愈低。社會整合程度的主要目的是減少犯罪的發生,所提升的 是居民投入於社區組織及參與社區事務。大體上包括了社區居民互動、是 否有組成社區自衛隊、對社區的滿意度及社區共識的達成等。當社區居民 的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時,會相對地提高社區團體的凝聚力。就上述幾 點,分述如下:

(一)社區居民互動

鄰里間的互助活動,能夠增進居民愛護社區,因而產生互動的關係、

增進社區居民間的互助及建立控制的關係來遏止犯罪的發生(施純誠,

1993)。社區發揮守望相助之精神,可凝聚社區之力量,除了推動社區事 務之外,在社區治安上,更可以彌補警力不足的情況,共同防衛社區犯罪 問題,促進社區安全(蔡德輝,1987)。鄰里間增加互動的機會及發揮守 望相助之精神,彼此監督鄰里的安全,能有效發揮非正式的監督能力。

(二)對社區的滿意度

為居民對於社區一種心理上歸屬的情感,此情感是對於社區生活的滿 意度(宋念謙,1997),社區生活提供居民滿足的需求,若居民滿足社區 環境之安全需求,則心理上會產生對社區的認同感。

(二)社區共識的達成

研究中強調社區有強烈的社區意識,則犯罪事件會減少,社區意識可 視為一種自然區域或是人們分享事物的網絡。若社區的社區意識相當薄 弱,則犯罪事件會增加(Schweitzer,Kim&Mackin,1999)。社區意識是凝 聚社區居民情感的重要因素,也是居民對社區產生心理上認可與歸屬,社 區中有高度的社區意識,社區中若有犯罪事件,居民會共同嘗試將社區的

(17)

犯 罪 遏 止 , 因 此 可 減 低 犯 罪 的 機率 , 降 低 居 民 的 犯 罪 被 害 恐 懼 感 。

(Fowler,1987)(轉引李素馨,2000)。

綜合上述學者所言,社區居民滿意居住的地方,能產生社區意識及認 同感,遇到犯罪問題時,居民的互動能彼此分享各種預防犯罪的各種資 訊,共同營造解決問題的策略,以降低犯罪被害恐懼感。居民對社區有高 度的向心力及凝聚力,有效發揮居民間的監視性,從而杜絕陌生人的侵擾。

二、社區內不文明符號

影響恐懼的因素很多,實質環境的不文明符號諸如荒廢的公共場所、

亂倒垃圾、到處塗鴉、滋事的少年、醉漢、無秩序的行為及性騷擾等現象,

人們會因為所察覺的環境是威脅而恐懼的,影響居民不敢接觸這些地方,

居民產生疏離感,無法監督鄰里的犯罪,造成犯罪被害恐懼感攀升(邱詩 琪,1998;Box,Hale&Andrews,1988;Pain&Townshend,2002)。

社區遭塗鴉或堆積垃圾,倘若居民對這些惡化居住品質的因素沒有加 以改善,顯現居民缺乏關心社區事務的熱誠,將影響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 感(林文卿、藍兆生,2002)。

由上述結果可知,研究者可由各項研究結果發現,若社區內青少年遊 手好閒或鬥毆滋事事件頻傳,將造成該社區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提高。

此外,社區環境中出現塗鴉類不文明符號一向被評定為安全知覺較低的特 質,缺乏文明符號或出現不文明符號意指該社區的居民對於週遭所發生的 事情漠不關心或關心程度低。居民察覺不文明符號的環境是具有威脅的地 方,在社區中不文明符號越多者,則社區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

三、社區監督系統

隨著社會的急遽變遷,都市人口增加,且人口移動率高,個人對社區 的 情 感 薄 弱 , 未 能 與 社 會 建 立 連 結 , 造 成 非 正 式 社 會 控 制 力 薄 弱

(Jacob,1961)(引李素馨,2000;Crank,Giacomazzi&Heck,2003),因此 鄰居較無法辨認陌生人,在看管鄰居的小孩或監督鄰居的財產安全等非正

(18)

式社會控制力,較無法發揮,造成都市的犯罪率較高,提高居民的犯罪被 害恐懼感(施純誠,1993)。

社區犯罪為居民共同的責任,居民有組織的增加鄰里的監視性以改善 犯罪率(Gates&Rohe,1987)。監督系統包括正式監督及非正式監督,正式 監控(formal surveillance)是指運用正式的監控方式如電子監控系統來掌 控一些不法的行為並抑制犯罪,以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視覺上的互動,減 低犯罪率,以降低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及降低對居民的威脅。

非正式的監督系統包括鄰居看管是否有陌生人接近小孩或監督是否 有做違法的事情,詢問在社區中看到的可疑陌生人,可監督陌生人的活 動,有效監督非法行為,赫胥認為人類沒有發生犯罪是因為有外在環境的 控制及監督,人們與外在環境所形成的社會連結減低個人犯罪的動機,進 而減低犯罪行為,相反的,倘若個人的犯罪動機大過於社會連結,即產生 犯罪行為(許春金,1983;楊士隆,1994;陳玉書,2000)。

犯罪被害恐懼感也會導致社區裡的人們晚上留在家裡或避免到鄰里 間的特定地方,而當社區的犯罪問題成為居民的困擾及壓力時,社區凝聚 力使居民積極解決社區犯罪問題,產生互相防衛社區的作用,並組織社區 巡守隊,在夜間巡視,社區巡守隊是居民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小團體,分 享社區問題、交換預防犯罪的情報及參加社區看管的活動,有助於改善社 區治安改善犯罪率,以降低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Gates&Rohe,1987;

Rosenbaum,1987;黃俊祥,1999;Walklate,2001)。

社區警政主要目的是藉由警民互助,處理社區犯罪問題,共同尋求解 決之道,以改善社區治安(江慶興,1998)。社區與警方共同防禦社區安 全,讓居民更無虞的生活。人們在當今的社會中,伴隨著非正式社會控制 的下降以及安全需求的增加,居民可協商在住家環境附近加裝照明設備,

以察覺照明的狀況進而了解住家環境是否安全(Simont,2002;Warr,1990)。 由此可知,居民的非正式社會控制的下降與安全需求的增加為因果關

(19)

係,居民間的互動性可提供社區中的非正式控制功能,辨認可疑的陌生人 及注意鄰居的居住安全,減少居民間的不安全感,以降低犯罪被害恐 四、社區中的硬體設備

除了社區整合程度可改善社區犯罪率,降低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 外,利用硬體設置,同樣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在出入口設置柵欄和 牆壁,可當成路障,限定人們任意的通行社區,以保護社區居民的安全。

要注意的是圍牆裡的樹木種植是否會遮蔽視線的問題相當重要。研究指出 三種顯示潛在的風險及個人隱藏的恐懼:一為黑暗;二為失序;三為發現 自己獨處或是覺察到自己是受威脅的。黑暗影響人們不安的感覺,因為黑 暗讓可見度變低,而且在一定的距離內才能識別到情境。

在公共空間設置照明設備,確保社區環境中死角的安全,入夜之後,

個人受害的機會增加,因此照明設備很重要,應加強非正式的自然監控(林 培仁,1984;黃俊祥,1999)。較周全的燈光、緊急電話系統及適當的指 示燈可維護社區的安全性(Schulz,1996)。Nair,Ditton 與 Phillips(1993)

則指出增加街道的照明設備及擴寬街道都有助降低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 感。燈光照明充足是指在適當的範圍內能夠看清楚他人(黃俊祥,1999)。

社區中為了防範犯罪所設置的各種硬體設施,關係著是否能減少犯罪 的發生,各社區防範犯罪的設置有些差異,但都能提供社區居民對居家安 全的信心,有降低心理壓力之效,改善社區的安全問題,也有助於鄰里間 的關係及社區的發展。

就社區環境層面因素而言,社區整合、不文明符號、監督系統及硬體 設備均會影響社區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居民整合程度愈高,其社會支 持程度愈高,居民的犯罪被害恐懼感愈低。社區中的不文明符號,隱藏著 不可預測的恐懼感。硬體設施等各種設計,均能防範犯罪。監督系統能補 足硬體設施,在危險的角落發揮監督功能。

(20)

第五節 個人層面因素及社區環境層面因素與犯罪被害恐 懼關聯性之整合模型

經由上述討論所知,影響犯罪被害恐懼感有許多複雜的因素,諸如個 人不同的因素,以及不同的社區環境都會影響個人犯罪被害恐懼感之程 度,由此可知,影響個人犯罪被害恐懼感是由多元的因素所造成。依據前 述理論觀點,本研究在探討個人犯罪被害恐懼感之影響因素時,將分成個 人層面因素與社區環境層面因素作為討論核心,而且依據先前的實證研究 結果發現,個人層面因素可分為「性別」、「教育程度」、「直接被害經驗」

以及「間接被害經驗」;社區環境層面因素可分為「社區整合」、「不文明 符號」、「監督系統」以及「硬體設備」。最後,本研究將上述兩個層面,

以及其所包含的因素,建構一個較為完整的個人層面因素、社區環境層面 因素與犯罪被害恐懼關聯性之整合解釋模型,並進行實徵考驗,而所獲得 之分析結果能提供相關學者更瞭解個人層面及社區環境層面對犯罪被害 恐懼感的影響。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 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 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 驗。. 音樂與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 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 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 驗。. 音樂與

次懺罪具儀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故畜一段長衣過十日不淨施犯一尼薩耆波逸 提罪。又因著用犯捨墮衣犯突吉羅罪不憶數

所有被訪旅客對本澳的環境衛生及觀光點均有作出評價,今年第3季的旅客對環境衛生的 滿意程度較高,有73%表示滿意;

所有被訪旅客對本澳的環境衛生及觀光點均有作出評價,2010年第1季的旅客對環境衛生 的滿意程度較高,有75%表示滿意;

所有被訪旅客對本澳的環境衛生及觀光點均有作出評價,今年第1季的旅客對環境衛生的 滿意程度較高,有62%表示滿意;

校園環境品質除是永續校園 重要的指標之一,其優劣與否更 是攸關教職員生的身體安全與健

世界各地的基督徒,與那些常遭別人冒犯人權的人,一同在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