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調查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旨在於探討現行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間的關 係 , 透 過 相 關 文 獻 分 析 與 討 論 、 問 卷 調 查 以 及 半 結 構 非 標 準 化 (semi- nonstructured nonstandardized interview)訪談,歸納整理出相關結論,俾提供 建議做為現行國民中小學發展優質的學校組織文化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參 考。本研究設計概念與架構的形成,主要係依據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 展的文獻探討、以及相關研究結果而得。
一、研究設計概念 (一)學校組織文化
1.組織文化內涵:以「組織發展」層面,包括理想與價值、符號與象 徵、規範系統、領導作為四個因素,以及「成員發展」層面,包括 專業興趣、組織認同、人際互動、參與決定四個因素的表現程度而 定義之。
2.組織文化形式:依據「組織發展層面」和「成員發展層面」的表現 程度,劃分「統整發展型」、「理性調適型」、「保守孤立型」以 及「同僚關係型」四種型式。
(二)教師專業發展
充實專業知能、落實專業自主、致力專業反省、履行專業承諾、力行 知識管理、積極協同行動六個層面。
組 織 發 展
成 員 發 展
理性調適型 統整發展型
保守孤立型 同僚關係型
圖 5-1 學校組織文化形式
(三)學校背景變項:
1.學校所在地區:是指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言之。分為偏遠地區、鄉 鎮地區和都市地區。
2.學校規模:是指學校班級數的大小而言;以12班以下、13—30班、
31—48班、49班以上四個等級劃分之。
3.學校歷史:是指學校自創校以來所經歷的時間而言;以10年以下、
11-20年、21-30年、31年以上四個等級分別。
4.教育屬性:國民小學、國民中學 (四)教師背景變項:
1.性別:男、女
2.年齡:30 歲以下、31-40歲、41-50歲、51歲以上 3.服務年資:5年以下、5-10年、11-20年、21年以上
4.擔任職務:行政人員
(教師兼主任、組長)、級任教師、科
(專)任教 師。
二、研究架構
組織發展層面:
•理想與價值
•符號與象徵
•規範系統
•領導作為
教師專業發展:
•充實專業知能
•落實專業自主
•致力專業反省
•履行專業承諾
•力行知識管理
•積極協同行動 組織文化形式:
•理性調適型
•統整發展型
•保守孤立型
•同僚關係型 組織成員層面;
•專業興趣
•組織認同
•人際互動
•參與決定
教師背景變項:
•性別
•年齡
•服務年資
•擔任職務
圖 5-2 研究架構 學校背景變項:
•所在地
•規模
•歷史
教育屬性: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三、研究工具
(一)編製預試問卷內容
依據研究目的與研究架構,調查問卷之內容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
「學校組織文化調查問卷」,目的在於了解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表 現的程度;第二部分為「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目的在了解台灣地區國 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情形。問卷從初稿撰擬開始,經過預試,進行資料 處理及項目分析、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等過程,最後據此修訂成正式問卷。
茲將調查研究工具之編製修訂過程說明如下:
1.學校組織文化調查問卷
參考國外 Owens 和 Steihoff(1989)所編製「組織文化量表」、國內陳聖謨 (1995)編製的「學校組織文化強度量表」與「學校價值觀量表」(Cronbachα值 為.87 以及.98;以建構效度為主)、吳璧如(1990)編製的「國民小學組織文化問 卷」(Crobachα係數達到.90;以建構效度為主)、江志正(1992)所編「國民中學 學校狀況及教師服務調查問卷」(Cronbachα值為.92;以建構效度為主),自編
「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調查問卷」乙種。問卷內容涵蓋了「組織發展」層 面,包括理想與價值、規範系統、符號與象徵、領導作為四個因素;以及
「成員發展」層面,包括組織認同、專業興趣、人際關係、參與決定四個因 素。如表 5-1 所示。
表 5-1 學校組織文化調查問卷各層面題目分配表
層 面 因 素 題 數 題 號 備 註
理 想 與 價 值 5 1.9.17.25.33.
規 範 系 統 5 2.10.18.26.34.
符 號 與 象 徵 5 3.11.19.27.35.
組 織 發 展
領 導 作 為 5 4.12.20.28.36.
組 織 認 同 5 5.13.21.29.37.
專 業 興 趣 5 6.14.22.30.38.
人 際 關 係 5 7.15.23.31.39.
成 員 發 展
參 與 決 定 5 8.16.24.32.40
7.8.11.14.20.23.
32.36.為負向題
2.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
依據本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界定,並參考李新鄉(1993)編製的「教育 專業承諾問卷」、楊斐如(2001)編製「國民中小學教師自我導向專業發展調查 問卷」、簡茂發等人(1998)發展的「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高 義展(2002)所編「國民中小學知識管理、學習型態、專業成長與專業表現概況 調查問卷」、洪幸如(2002)編製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問卷」,以及丁一顧、
簡銜昌與張德銳(2003)編製「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標準建構問卷」
,自 編「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乙種;問卷內容包括充實專業知 能、落實專業自主、履行專業承諾、致力專業反省、力行知識管理、積極協 同行動六個層面。如表 5-2 所示。
表 5-2 教師專業發展問卷各層面題目分配表
層 面 題 數 題 號 備 註
充 實 專 業 知 能 6 1.7.13.19.25.31.
落 實 專 業 自 主 6 2.8.14.20.26.32.
履 行 專 業 承 諾 6 3.9.15.21.27.33.
致 力 專 業 反 省 6 4.10.16.22.28.34.
力 行 知 識 管 理 6 5.11.17.23.29.35.
積 極 協 同 行 動 6 6.12.18.24.30.36.
12.14.24.32. 為 負 向題
(二)實施預試 1.建立專家效度
問卷初稿完成後,經指導教授推介,敦請 15 位專家學者(名冊如表 5-
3),自 93 年 5 月 1 日至 5 月 25 日期間,針對本問卷內容、結構與與意義予以
審視、討論、修正,發展預試問卷,如附錄一。
表 5-3 建立專家內容效度名冊
姓名 專長 現職
張明輝 教育行政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歐用生 課程與教學 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吳清山 教育行政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授
溫明麗 教育哲學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陳惠邦 教育哲學 新竹師範學院初教系教授
鄭彩鳳 教育行政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李安明 教育行政 新竹師範學院初教系教授
林志成 教育行政 新竹師範學院初教系副教授 張慶勳 教育行政 屏東師範學院國教所教授兼所長
吳政達 教育行政 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蔡進雄 教育行政 輔仁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助理教授
李俊湖 教育行政 國立教育研究院組長
李麗卿 學校行政 桃園縣文昌國民中學校長
林逸菁 學校行政 桃園縣幸福國民中學校長
戴振浩 學校行政 桃園縣中福國民小學校長
謝福龍 學校行政 桃園縣文華國民小學校長
2.實施預試
預試抽取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共 25 所學校。預試自 93 年 6 月 1 日
至 6 月 30 日止實施,計發出問卷 389 份,回收 345 份,回收率 88.69%,剔除
填答不全者 8 份,合計有效問卷 337 份,問卷有效比率達 86.63%。如表 5-4
所示。
表 5-4 預試學校一覽表
預試學校 發出卷數 收回卷數 可用卷數
台北縣文德國小 20 17 15
台北縣丹鳳國小 20 16 14
台北縣金美國小 12 8 8
桃園縣文化國小 20 19 19
桃園縣新明國小 20 17 17
桃園縣龍山國小 15 13 13
桃園縣楊明國小 15 15 15
桃園縣大崙國小 15 14 14
桃園縣永安國小 12 11 11
桃園縣文華國小 12 12 12
桃園縣觀音國小 12 12 12
桃園縣育仁國小 8 8 8
新竹縣竹北國小 15 13 13
新竹縣信勢國小 20 16 16
新竹縣鳳崗國小 12 12 12
桃園縣新屋國中 15 12 12
桃園縣平南國中 20 20 19
桃園縣瑞原國中 12 10 10
桃園縣桃園國中 20 16 16
桃園縣凌雲國中 15 14 13
新竹縣新湖國中 12 12 11
新竹縣仁愛國中 15 12 12
台北縣三芝國中 12 9 9
台北縣三峽國中 20 18 18
台北縣光榮國中 20 19 18
合計 389 345 337
(三)預試結果的分析
預試問卷回收後,即 SPSS10.0 統計軟體進行項目分析、因素分析與信度 分析,以下分別說明:
1.項目分析
依照項目分析結果,求出每一試題與問卷總分的積差相關,針對相關係 數偏低的題目,以及試題之決斷值未達 3.5 以上的題目,予以刪除;其餘試題 則進一步作因素分析與內部一致性考驗。
在「學校組織文化調查問卷」中第 11 題、第 20 題以及「教師專業發展
調查問卷」中第 14 題、第 24 題,其與量表之間的相關係數較低,且決斷值
未達 3.5,故題目應予刪除之外,其餘試題的決斷值均在 3.5 以上、達.001 顯
著水準。如表 5-5、表 5-6 所示。
表 5-5 學校組織文化問卷決斷值分析表
向 度 題 號 內 容 決斷值
項目與量 表的相關 係數
顯著性 備註
理想與 價值
1.本校同仁都認同教育是一種高度專業的工作。
9.本校同仁能夠全心全力的維護學生受教權利。
17.本校重視團隊精神與榮譽感。
25.本校強調績效、革新與發展。
33.本校十分重視人文精神。
9.47 12.04 16.11 12.96 17.09
.5878 .6302 .7757 .6646 .7284
.000***
.000***
.000***
.000***
.000***
符號與 象徵
2.本校固定舉辦各種慶典(如親職日、校慶)活動。
10.本校有各種表揚優秀教師或學生的辦法。
18.本校有多種讓師生引以為榮的學校發展特色。
26.本校校園景觀與建築物深具人文氣息與教育意義。
34.本校教師對於學校的歷史與傳統都非常清楚。
9.49 11.14 15.83 14.98 11.37
.7760 .5388 .6866 .6414 .5830
.000***
.000***
.000***
.000***
.000***
規範 系統
3.本校的行政部門與教師之間能夠充分協調和聯繫。
11.本校經常出現學生不遵守規定的情形。
19.本校的各種行政作業規定和流程有條有理,井然有 序。
27.本校訂定的各種標準或辦法,在實際執行上都能夠 公平、客觀。
35.本校強調權責分明,講求分層負責。
15.27 2.21 14.68
13.35
4.09
.6583 .3924 .6606
.6833
.5594
.000***
.003**
.000***
.000***
.000***
刪除
領 導 作為
4.本校校長有前瞻性,有遠見。
12.本校校長能營造開放和支持的環境,讓同仁專心教 學工作。
20.本校校長事必躬親,大權獨攬,專斷專行。
28.本校校長會不斷利用新穎的、進步的觀念和見解,
開展同仁的知識與學習視野。
36.本校校長具有「維持現況」、「相安無事」的偏安 心理。
13.27 14.00
3.36 12.56
7.82
.6196 .6305
.4033 .7341
.5946
.000***
.000***
.003**
.000***
.000***
刪除
專業 興趣
5.本校同仁大都屬於樂觀進取、積極向上者。
13.本校同仁有強烈的專業成長動機。
21.本校同仁都願意奉獻心力,為教育工作打拼。
29.本校教師願意面對並接受各種專業工作上的挑戰,
以追求卓越與進步。
37.本校同仁充滿活力,熱衷教育工作,士氣高昂。
15.01 13.71 12.63 14.85
16.50
.6790 .6685 .6877 .7158
.7387
.000***
.000***
.000***
.000***
.000***
組織 認同
6.本校的教師都能夠敬業樂群,善盡專業責任。
14.本校很多同仁對於現有工作環境表示無力感。
22.本校同仁明瞭學校願景、發展方向,並且深具信 心。
30.本校同仁對於學校經營理念表示肯定與認同。
38.本校同仁有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共同心理。
14.46 11.17 18.73
17.83 19.43
.7014 5998 .7426
.7713 .8035
.000***
.000***
.000***
.000***
.000***
人際 關係
7.本校同仁當中,獨來獨往、單打獨鬥的人很多。
15.本校同仁相處融洽,具有同理心,相互支持、彼此 信賴。
23.本校有很多派系、小團體,彼此之間衝突、爭論不 斷。
31.本校同仁非常重視專業互動與專業合作。
39.本校同仁視家長和社區為共同推動教育工作的合作 夥伴。
6.21 15.48
7.97
16.78 15.12
.5988 .7195
.6297
.7587 .7080
.000***
.000***
.000***
.000***
.000***
參與 決定
8.本校各項計畫、方案大都是「由上而下」的決定模 式,教師鮮少有置喙的餘地。
16.本校大多數同仁會主動、積極關注並參與學校改革 事項。
24.本校教師同仁參與校務決定的機會與空間非常寬 廣、多元.。
32.本校教師凡事保持緘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40.本校同仁在各種會議(如校務會議、學年會議、行 政會議等)上的各種觀點、意見都能夠得到重視。
6.49
12.99
13.86
11.31 8.03
.5798
.6773
.7343
.6702 .6898
.000***
.000***
.000***
.000***
.000***
表 5-5 學校組織文化問卷決斷值分析表(續)
表 5-6 教師專業發展問卷決斷值分析表
向度 題 號 內 容 決斷值
項目與量 表的相關 係數
顯著性 備註
充實專業 知能
1.本校經常舉辦讀書會、教學研討會、工作坊或觀摩 會。
7.本校教師參加進修或研習的機會、次數很多。
13.本校同仁都樂意持續不斷參加進修與研習活 動。
19.本校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計畫詳實、可行。
25.本校教師都樂意嘗試或挑戰各種不同的教材教法。
31.本校舉辦的各種專業成長活動,都能符合教師同仁 的需求。
10.22
13.18 13.73
12.36 11.90 12.00
.6465
.6933 .6690
.6505 .7174 .6232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落實專業 自主
2 本校教師對於課程方案、教學計畫有很大的決定空 間。
8.本校充分尊重教師考試和評量的方式。
14.本校許多的行政工作干預了我的教學生活。
20.本校同仁都能夠自律自治。
26.本校尊重且信任教師對於學生的管教方式。
32.本校教師對於教學工作感到孤立無援。
10.52
11.53 3.02 13.39 13.69 5.49
.6089
.6588 .3858 .6634 .6801 .5998
.000***
.000***
.003**
.000***
.000***
.000***
刪除
履行專業 承諾
3.我熱愛教育工作,並以身為本校教師為榮。
9.我願意為教育工作貢獻心力,全力以赴。
15.我對於現有的教學工作充滿信心與期待。
21.我對於目前的教育工作環境有成就感、歸屬感。
27.本校教師都能夠履行專業責任、信守倫理規範。
33.我願意不斷改進教學知能,以提升教學品質。
13.70 13.68 12.54 13.49 14.54 10.44
.6400 .6994 .6683 .6595 .6987 .598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致力專業 反省
4.我會不斷的檢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以改進自己 的專業表現。
10.我願意和同仁彼此經驗分享、意見交換,檢視實際 教學工作的得失情形。
16.我會省思自己在教學工作上遭遇的疑難或問題,並 嘗試找出解決方法。
22.我覺得反省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知識來源,一種 專業表現。
28.我會經常反省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生活,建立一 套屬於自己的教學理論。
34.我會檢討與省思教學理論和教學實際之間的差距。
10.72
14.55
11.26
10.10
11.47
10.93
.6168
.6994
.6298
.5963
.7228
.708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力行知識 管理
5.我願意與同仁分享各種關於教學專業的知識、資訊 與技能。
11.我很容易得到有關於個人專業成長所需的觀念、知 識或訊息。
17.我能夠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將各種教學知識有效 整合並利用。
23.本校經常辦理各種研討會或座談會,以方便教師利 於知識或資訊的取得、交換與流通。
29.我會蒐集、整理各種文件資料與教學檔案。
35.我能夠透過網路或資訊科技做為知識分享、對話和 學習的平台。
12.28
11.59
11.19
10.62
11.29 10.96
.7620
.6290
.6637
.7008
.5959 .544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積極協同 行動
6.本校教師同仁之間會共同透過對話、反省、改變心 智模式去汲取新知識和新觀念。
12.本校各學年級任教師與科(專)任教師之間壁壘分 明,很少觸及專業的互動與對話。
18.本校教師同仁之間具有團隊合作的氣氛,積極擴展 專業知能與提升專業地位。
24.本校教師大都習慣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30.本校大多數教師同仁能夠彼此合作學習、教學相 長。
36.本校教師同仁普遍具備協同教學的能力。
11.92
6.11
15.36
3.24 15.21
13.03
.6796
.6602
.7259
.4066 .7411
.6744
.000***
.000***
.000***
.003**
.000***
.000***
刪除
2.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為驗證建構效度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同時分析大量變量之關係 並找出他們在測量上的共同性(葛樹人,1991)。本研究調查問卷之因素分析,
係根據學校組織文化以及教師專業發展之各層面分別進行分析,採取主成分 分 析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抽取各因素的最大主成分,以特徵值 (eigenvalue)大於 1 者為選入因素之參考,並且依據轉軸後因素負荷量多寡,
刪除因素負荷量低於 0.45 的題目。
首先,在「學校組織文化」調查問卷部分,其因素分析結果如表 5-7,可 以解釋原始變項 70.87%的變異量。其中,「理想與價值」因素,特徵值為 8.309 , 因 素 負 荷 量 介 於 .625~.812 之 間 , 「 符號與象徵」 因 素 , 特 徵 值 為 4.762,因素負荷量介於.511~.786 之間;「規範系統」因素,特徵值為 3.468,
因素負荷量介於.553~.855 之間;「領導作為」因素,特徵值為 2.700,因素負 荷量介於.661~.755 之間;「專業興趣」因素,特徵值為 2.513,因素負荷量介 於 .656~.810 之 間 ; 「 組 織 認 同 」 因 素 , 特 徵 值 為 2.358 , 因 素 負 荷 量 介 於 .597~.717 之 間 ; 「 人 際 互 動 」 因 素 , 特 徵 值 為 2.229 , 因 素 負 荷 量 介 於 .547~.671 之 間 , 「 參 與 決 定 」 因 素 , 特 徵 值 為 2.030 , 因 素 負 荷 量 介
表 5-6 教師專業發展問卷決斷值分析表(續)
於.586~.785 之間。
其次,在「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部分,其因素負荷量結果如表 5-8,
可以解釋原始變項 68.92%的變異量。其中,「充實專業知能」因素,特徵值 為 6.559,因素負荷量介於.553~.788 之間,其中,「落實專業自主」因素,特 徵值為 5.591,因素負荷量介於.459~.728 之間;「履行專業承諾」因素,特徵 值為 3.969,因素負荷量介於.521~.750 之間;「致力專業反省」因素,特徵值 為 3.100,因素負荷量介於.559~.752 之間;「力行知識管理」因素,特徵值為 2.075,因素負荷量介於.509~.795 之間;「積極協同行動」因素,特徵值為 1.775,因素負荷量介於.558~.784 之間。
由表 5-7、表 5-8 得知,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各題目的
因素負荷量均達.45 以上,因此所有題目應予以保留。再者,兩量表之因素結
構符合研究設計的構想,具有相當的建構效度。
表 5-7 「學校組織文化調查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
向度 題 號 內 容 共同性 因素負
荷量 特徵值 解釋總
變異 KMO 值
理想與 價值
1.本校同仁都認同教育是一種高度專業的工作。
9.本校同仁能夠全心全力的維護學生受教權利 17.本校重視團隊精神與榮譽感。
25.本校強調績效、革新與發展。
33.本校十分重視人文精神。
.641 .606 .714 .780 .658
.726 660 .625 .812 .655
8.309
符號與 象徵
2.本校固定舉辦各種慶典活動。
10.本校有各種表揚優秀教師或學生的辦法。
18.本校有多種讓師生引以為榮的學校發展特色。
26.本校校園景觀與建築物深具人文氣息與教育意 義。
34.本校教師對於學校的歷史與傳統都非常清楚。
.563 .536 .705 .723 589
.645 .511 .593 .786 .540
4.762
規範 系統
3.本校的行政部門與教師之間能夠充分協調和聯 繫。
19.本校的各種行政作業規定和流程有條有理,井 然有序。
27.本校訂定的各種標準或辦法,在實際執行上都 能夠公平、客觀。
35.本校強調權責分明,講求分層負責。
.669 .628
.673
.881
.629 553 .699 .855
3.468
領導 作為
4.本校校長有前瞻性,有遠見。
12.本校校長能營造開放和支持的環境,讓同仁專 心教學工作。
28.本校校長會不斷利用新穎的、進步的觀念和見 解,開展同仁的知識與學習視野。
36.本校校長具有「維持現況」、「相安無事」的 偏安心理。
.722 .799
.720
.615
.661 .755 .738 .680
2.700
專業 興趣
5.本校同仁大都屬於樂觀進取、積極向上者。
13.本校同仁有強烈的專業成長動機。
21.本校同仁都願意奉獻心力,為教育工作打拼。
29.本校教師願意面對並接受各種專業工作上的挑 戰,以追求卓越與進步。
37.本校同仁充滿活力,熱衷教育工作,士氣高 昂。
.704 .601 .685 .716
.741
.695 .656 .721 .737 .810
2.513
70.87% .955
組織 認同
6.本校的教師都能夠敬業樂群,善盡專業責任。
14.本校很多同仁對於現有工作環境表示無力感。
22.本校同仁明瞭學校願景、發展方向,並且深具 信心。
30.本校同仁對於學校經營理念表示肯定與認同。
38.本校同仁有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共同心理。
.704 .645 .668
.747 .756
.717 .688 .597
.664 .698
2.358
人際 互動
7.本校同仁當中,獨來獨往、單打獨鬥的人很多。
15.本校同仁相處融洽,具有同理心,相互支持、彼 此信賴。
23.本校有很多派系、小團體,彼此之間衝突、爭論 不斷。
31.本校同仁非常重視專業互動與專業合作。
39.本校同仁視家長和社區為共同推動教育工作的合 作夥伴。
.638 .696
.632
.702
.725
.547 .671 .561 .669 .566
2.229
參與 決定
8.本校各項計畫、方案大都是「由上而下」的決定 模式,教師鮮少有置喙的餘地。
16.本校大多數同仁會主動、積極關注並參與學校 改革事項。
24.本校教師同仁參與校務決定的機會與空間非常 寬廣、多元。
32.本校教師凡事保持緘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40.本校同仁在各種會議(如校務會議、學年會 議、行政會議等)上的各種觀點、意見都能夠 得到重視。
.660 .663
.701
.707 .723
.643 .595 .643 .785 .586
2.030 表 5-7 「學校組織文化調查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續)
表 5-8 「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
向度 題 號 內 容 共同性 因素負
荷量 特徵值 解釋總
變異 KMO 值
充實專 業知能
1.本校經常舉辦讀書會、教學研討會、工作坊或觀摩 會。
7.本校教師參加進修或研習的機會、次數很多。
13.本校同仁都樂意持續不斷參加進修與研習活 動。
19.本校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計畫詳實、可行。
25.本校教師都樂意嘗試或挑戰各種不同的教材教 法。
31.本校舉辦的各種專業成長活動,都能符合教師同 仁的需求。
.578
.756 .570
.648 .717
.728 .668
553 .613
.598 .788
.631
6.559
落實專 業自主
2.本校教師對於課程方案、教學計畫有很大的決定空 間。
8.本校充分尊重教師考試和評量的方式。
20.本校同仁都能夠自律自治。
26.本校尊重且信任教師對於學生的管教方式。
32.本校教師對於教學工作感到孤立無援。
.689
.590 .696 .736 .668
.627
.459 .728 .543 .718
5.591
履行專 業承諾
3.我熱愛教育工作,並以身為本校教師為榮。
9.我願意為教育工作貢獻心力,全力以赴。
15.我對於現有的教學工作充滿信心與期待。
21.我對於目前的教育工作環境有成就感、歸屬感。
27.本校教師都能夠履行專業責任、信守倫理規範。
33.我願意不斷改進教學知能,以提升教學品質。
.648 .718 .582 .551 .678 .733
.680 .750 .521 .569 .601 617
3.969
致力專 業反省
4.我會不斷的檢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以改進自己 的專業表現。
10.我願意和同仁彼此經驗分享、意見交換,檢視實 際教學工作的得失情形。
16.我會省思自己在教學工作上遭遇的疑難或問題,
並嘗試找出解決方法。
22.我覺得反省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知識來源,一 種專業表現。
28.我會經常反省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生活,建立 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理論。
34.我會檢討與省思教學理論和教學實際之間的差 距。
.676
.698
.671
.626
.679
.678 .752
.717
.702
.710
.559
.629
3.100
68.92% .952
力行知 識管理
5.我願意與同仁分享各種關於教學專業的知識、資訊 與技能。
11.我很容易得到有關於個人專業成長所需的觀念、
知識或訊息。
17.我能夠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將各種教學知識有 效整合並利用。
23.本校經常辦理各種研討會或座談會,以方便教師 利於知識或資訊的取得、交換與流通。
29.我會蒐集、整理各種文件資料與教學檔案。
35.我能夠透過網路或資訊科技做為知識分享、對話 和學習的平台。
.712
.619
.545
.648
.741 .541
.716
.590
.636
.575
.795 .509
2.075
積極協 同行動
6.本校教師同仁之間會共同透過對話、反省、改變心 智模式去汲取新知識和新觀念。
12.本校各學年級任教師與科(專)任教師之間壁壘分 明,很少觸及專業的互動與對話。
18.本校教師同仁之間具備協同合作、樂觀進取的氣 氛,積極擴展專業權威與提升專業地位。
30.本校大多數教師同仁能夠彼此合作學習、教學相 長。
36.本校教師同仁普遍具備協同教學的態度、知識與 能力。
.670
.695
.720
.719
.649 .558
.784
.660
.638
..641
1.775
3.信度分析
有關「學校組織文化調查問卷」的信度分析如表 5-9。從表 5-9 得知,整 體學校組織文化的 Cronbach α 係數達到.9458,各層面 Cronbach α 係數介 於.7855-.8832 之間,顯示其內部一致性高,信度頗佳。
在「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信度分析摘要如表 5-10。從表 5-10 得知,
整體教師專業發展的 Cronbach α 係數達到.9350,各層面 Cronbach α 係數介 於.7924-.8822,顯示其內部一致性高,信度頗佳。
表 5-8 「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續)
表 5-9 學校組織文化問卷內部一致性摘要表
層面 題數 α 係數
理想與價值 5 .8550
符號與象徵 5 .8404
規範系統 4 .8016 領導作為 4 .7855 專業興趣 5 .8832 組織認同 5 .8108
人際互動 5 .8237 參與決定 5 .8395 整體問卷 38 .9458
表 5-10 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內部一致性摘要表
層面 題數 α 係數
充實專業知能 6 .8599
落實專業自主 5 .8125
履行專業承諾 6 .8536
致力專業反省 6 .8822
力行知識管理 6 .8469
積極協同行動 5 .7924
整體問卷 34 .9350
(四)正式問卷的編製
根據本研究理論架構,擬定問卷初稿,並經專家內容效度、預試之因素
分析、信度分析所得結果,編製成正式問卷(如附錄二)。有關正式問卷題數分
配詳如表 5-11、表 5-12。
表 5-11 「學校組織文化調查問卷」正式問卷題數分配表
因素 題數 題 號 正 式 問 卷 題 號
理想與價值 5 1.9.17.25.33. 1.9.16.23.31.
符號與象徵 5 2.10.18.26.34. 2.10.17.24.32.
規範系統 4 3.11.19.27.35. 3.18.25.33.
領導作為 4 4.12.20.28.36. 4.11.26.34.
專業興趣 5 5.13.21.29.37. 5.12.19.27.35.
組織認同 5 6.14.22.30.38. 6.13.20.28.36.
人際互動 5 7.15.23.31.39. 7.14.21.29.37.
參與決定 5 8.16.24.32.40 8.15.22.30.38
表 5-12 「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正式問卷題數分配表
層面 題數 題 號 正 式 問 卷 題 號
充實專業知能 6 1.7.13.19.25.31. 1.7.13.18.23.29.
落實專業自主 5 2.8.14.20.26.32. 2.8.19.24.30.
履行專業承諾 6 3.9.15.21.27.33. 3.9.14.20.25.31.
致力專業反省 6 4.10.16.22.28.34. 4.10.15.21.26.32.
力行知識管理 6 5.11.17.23.29.35. 5.11.16.22.27.33.
積極協同行動 5 6.12.18.24.30.36. 6.12.17.28.34.
(五)填答及計分方式
本研究「學校組織文化調查問卷」與「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採自陳
法,依據受試者的察覺與感受,加以填答。量表皆採李克特五點量表(Likter 5
point scale)的填答方式計分,根據受試者在「非常同意」、「同意」、「還算同
意」、「不同意」與「非常不同意」五個選項的填答情形,分別予以 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的得分。
受試者在「學校組織文化調查問卷」與「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的得分 愈高,表示受試者知覺到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情形愈好。
四、研究對象與樣本選取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目前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現況 與關係,為期所蒐集資料能客觀、真實反映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 化與教師專業發展情形,本研究以台灣地區 25 縣巿(台、澎、金、馬)之公立 國民中小學教師、行政人員為調查對象;並為期樣本具代表性,採取分層隨 機取樣的方法,依教育部統計處編印台灣地區 92 學年度公立國民中小學學校 總表及各縣市學校規模之比例抽取樣本。
首先,將台灣地區各縣市所在依地理位置區分為北、中、南、東四區,
北部地區包含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市、新竹縣;中部地區 包含苗栗縣、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南部地區包含嘉義 市、嘉義縣、台南縣、台南市、高雄縣、高雄市、屏東縣;東部、離島地區包 含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馬祖縣。每一個地區各抽取學校總數 7%的國民小學、10%的國民中學為樣本學校,如表 5-13。
表 5-13 各地區應抽取樣本學校數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縣市名稱
地區 學校總數 樣本數 學校總數 樣本數
北部 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桃園
縣、新竹市、新竹縣 672 47 238 24
中部 苗栗縣、台中縣、台中市、彰化
縣、南投縣、雲林縣 816 57 208 21
南部 嘉義市、嘉義縣、台南縣、台南
市、高雄縣、高雄市、屏東縣 776 55 216 22 東部、
離島
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澎湖
縣、金門縣、馬祖縣 337 23 92 9
總計 二十五縣巿 2601 182 754 75
其次,依學校規模分層,先計算台灣地區二十五縣巿之公立國民中小學在
「12 班以下」 、 「13-30 班」 、 「31-48 班」 、 「49 班以上」的學校總數,以國民小學
7%、國民中學 10%比率抽取各區學校樣本如表 5-14、表 5-15。
表 5-14 樣本所在地與學校規模分配-國民小學部分
12 班以下 13-30 班 31-48 班 49 班以上 總 計 學校
規模
地區 母群數 樣本數 母群數 樣本數 母群數 樣本數 母群數 樣本數 母群數 樣本數
北 191 13 139 10 134 9 208 15 672 47
中 435 30 193 14 99 7 89 6 816 57
南 386 27 194 14 108 8 88 6 776 55
東 262 18 48 3 20 1 7 1 337 23
總計 1274 88 574 41 361 25 392 28 2601 182
表 5-15 樣本所在地與學校規模分配-國民中學部分
12 班以下 13-30 班 31-48 班 49 班以上 總 計 學校
規模
地區 母群數 樣本數 母群數 樣本數 母群數 樣本數 母群數 樣本數 母群數 樣本數
北 34 3 69 7 58 6 78 8 239 24
中 48 5 74 7 49 5 38 4 209 21
南 63 6 70 7 44 4 41 4 218 21
東 56 6 23 2 7 1 6 0 92 9
總計 201 20 236 23 158 16 163 16 758 75
再者,取樣人數依學校班級數而不同,分配原則為:12 班以下者,每校抽
取 8 位;13-30 班者,每校抽取 12 位;31-48 班者,每校抽取 15 位;49 班以上
者,每校抽取 20 位;為提高樣本代表性,每校樣本分配原則如表 5-16。
表 5-16 問卷分發標準 學校規模 樣本分配數
12 班以下 13-30 班 31-48 班 49 班以上
主任、組長 3 5 4 5 級任教師 4 4 8 12
科(專)任教師 1 3 3 3
總計 8 12 15 20
五、調查研究實施過程
為便於調查的實施,採用郵寄方式進行調查研究。為期更有效、真實地 描述與反映問卷內容,作答對象必須在樣本學校服務一年以上之經驗。抽取 樣本學校後,即附上指導教授推薦函(如附錄三),將問卷郵寄到各樣本學校,
並請各樣本學校校長或教務主任依照問卷寄發標準協助轉發問卷。問卷於民 國 93 年 9 月 1 日寄出,至民國 93 年 10 月 1 日止,合計發出樣本數,國小部 分:182 校,2131 份;國中部份:75 校,996 份,共計 257 校,3127 份。回 收有效樣本數國小部分:127 校、1328 份;國中部份:61 校、701 份;樣本有 效率分別為 62%、70%,如表 5-17 所示。問卷回收後,有效樣本分配情形經 統計、分析結果,如表 5-18、表 5-19。
表 5-17 樣本分配與回收率統計表
12 班以下 13-30 班 31-48 班 49 班以上 總計 教育屬性 問卷
分配數 學校數 問卷數 學校數 問卷數 學校數 問卷數 學校數 問卷數 學校數 問卷數
發出數 88 704 41 492 25 375 28 560 182 2131 有效數 59 370 35 428 17 219 17 311 127 1328 國民小學
可用率 67.04% 52.57% 85.37% 86.99% 68.00% 58.40% 60.71% 55.54% 70.33% 62.32%
發出數 20 160 23 276 16 240 16 320 75 996 有效數 17 117 21 226 10 120 13 217 61 701 國民中學
可用率 85.00% 73.13% 87.50% 81.88% 62.50% 50.00% 81.25% 67.81% 81.33% 70.38%
表 5-18 回收樣本學校分配情形
背景變項 國民小學部分 國民中學部分
類別 組 別 學校 數 百 分 比 學校 數 百 分 比
12 班以下 52 40.94% 17 27.87%
13-30 班 42 33.07% 21 34.43%
31-48 班 16 12.60% 10 16.39%
學校規模
49 班以上 17 13.39% 13 21.31%
10 年以下 14 11.02% 9 14.75%
11-20 年 22 17.32% 10 16.39%
21-30 年 30 23.62% 13 21.32%
學校歷史
31 年以上 61 48.03% 29 47.54%
偏遠 24 18.90% 13 21.31%
鄉鎮 71 55.91% 21 34.43%
學校所在地區
城市 32 25.19% 27 44.26%
表 5-19 問卷調查基本資料分析表
背景變項 國民小學部分 國民中學部分
類 別 組 別 人 數 百 分 比 人 數 百 分 比
學校所在地
偏遠 鄉鎮 城市
168 707 453
12.65%
53.24%
34.11%
110 229 362
15.69%
32.67%
51.64%
學校歷史
10 年以下 11-20 年 21-30 年 31 年以上
175 263 324 566
13.18%
19.80%
24.40%
42.62%
132 129 123 317
18.83%
18.40%
17.55%
45.22%
學校規模
12 班以下 13-30 班 31-48 班 49 班以上
370 428 219 311
27.86%
32.23%
16.49%
23.42%
124 226 130 221
17.69%
32.24%
18.54%
31.53%
性 別
男 女
472 856
35.54%
64.46%
270 431
38.52%
61.48%
年 齡
30 歲以下 31-40 歲 41-50 歲 51-65 歲
322 644 298 64
24.25%
48.49%
22.44%
4.82%
197 261 189 54
28.10%
37.23%
26.96%
7.7%
服務年資
5 年以下 5-10 年 11-20 年 21 年以上
402 323 409 194
30.27%
24.32%
30.80%
14.61%
231 147 202 121
32.95%
20.97%
28.82%
17.26%
職 務
行政人員 級任教師 科(專)任教師
565 593 170
42.55%
44.65%
12.80%
284 269 148
40.51%
38.38%
21.11%
合 計 1328 100% 701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