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研究目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之基本概念、目的、方法、架構等,包括: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假設;第四節研究架構;第 五節名詞解釋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一所真正的大學裡,大學部學生理應自我感受到,他是一個新生,為 的是要學習作理想的僕人。

~Josiah Royce 前教育部長郭為藩曾說過:「今日的大學教育,似乎偏重在不重思想的教 育家。」時代的巨輪不斷的在轉,且有加快的趨勢,而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 與轉變密不可分,全球化的潮流,使得高等教育發展日趨複雜;知識經濟的 社會結構下,知識的產業化,使得現今大學對國家發展有者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年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政策,使得大學林立,大學錄取率近百分之百。

教育的機會增加,有助於國民生活品質的提升;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大學門檻降 低,學生反不懂得自我要求,高等教育產出學生素質逐漸低落,像熱門的草 莓族話題,以及跌破眼鏡的大學畢業生低就業率的現象,漸漸地浮出出學歷 無用的假說;是否大學太著重量的提升而忽略大學產出的質的提升? 於此,我 國高等教育普及化之政策應首重於大學品質的把關,應審慎評估量與質的平 衡,並回過頭來思考:大學除了知識的傳承,應培養怎樣性格的理念人,以 為現代社會所用。本研究動機如下:

一、重新審視大學的本質

現今大學教育的改革多著重於大學經營面之改革,企管導向的經營使得 大學的管理日趨複雜,在這樣積極求新的氣象之中,似乎藏著某種隱憂,沈 清松(2004)教授提到:在積極創新的同時,不要忽略的大學當初的教育理

(2)

想與本質,大學教育的改革應以下列兩點為前提:1.人文科技的均衡。2.回返 大學原初理想時期,重新重視大學的整全理性與陶成功能。

二、知識分子應有之使命

高等教育機構是知識份子產出的場所,哈佛大學的一般教育學院院長也 曾說過:「不是所有的大專畢業生都是知識份子,而所有的知識份子都是大專 畢業生。」(黃崑巖,2004)強調了大學教育的影響力與功能,我們可以說,

大學教育影響大部分知識份子的思想,影響著未來社會中堅份子的理念與行 動。

探究歐洲大學的發展,一直以來,大學的角色是知識份子的避風港、是 孕育理念的溫床、是引導社會的意識潮流。而我們對於在這樣環境氛圍中生 活的人一直有著崇高的期待,這些人所產生的思想引導著社會的潮流,這個 地方孕育的不只是個人本身,還有思想、價值以及理念,而我們所期許的大 學生應該是專業與理念兼具之人。

「理念」包含知識的廣博以及人文素養、社會關懷,「理念人」則是具備 上述特質之人。而到底理念人應具備怎樣的特質呢?是以,本研究意圖回朔 至理念人之產生場所-大學,來探討理念人應具之特質。

三、以「人」為主的大學教育

大學應首重人文精神的教養、以培養一種理想型人格,承擔大學引導社 會之責任(沈清松,2004)。此一理想型人格即為本研究討論之理念人,本研究 參閱國內外文獻與多方探討,提出理念人之基本特質,期對於「大學應培養 怎樣的人?」提出一個較為具體客觀之解答。

黃昆嚴先生在談教養的書序中提到:「教育如果辦得好,可以增強個人思 維的能力,點出思考的正確方向。如果教育成功,內涵又正確,他會為社會

(3)

增加能辨識是非、讓理智與道理控制行為的人,社會就會更合乎人性、和諧 與安样。」知識社會以來,大學除教學、研究之外的社會責任逐漸被受到重 視,社會發展有待理念人的引導與奉獻,大學教育最大價值並不在專業的訓 練,應以全人教育為依歸,培養符合社會期許之理念人。

四、環境與教育之關係

大學培養理念人除在正式課程中之教養,不可忽略的,環境與人格的發 展亦有很大的關係,從簡茂發(1999)提出人本心理學的一些主要論點,其 中提到個人的行為為其當前的知覺場地所決定:所謂「知覺場地」(field of perception)包括:1.個人對自己的看法,2.個人對其所在環境的主觀判斷,3.

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關係。就經驗主義的觀點,人與環境互動的經驗是一 種學習,環境影響人,人亦影響環境,人與環境之交流,自時間的累積與發 展之下逐漸形成環境之文化。

“劍河的水也並不是特別清澄,兩岸的樹也不是特別碧綠。崢嶸的樓頂,

我們可以建;如茵的草地,我們可以鋪。我們同樣有不朽的藍天,同樣有瞬 逝的雲朵。但培養這麼多人在這裡做好奇的夢,卻不是一蹴可及的(陳之藩,

1976)。”

在大學,真正吸引人的,不只是課堂上專業的學習,其學術的氛圍以及 濃厚的人文氣息,才是培養理念人最重要的情境,學校在規劃教育理念之時,

更應考量校園提供怎樣的學習情境,來培養理想型(Ideal)特質之理念人(Man of ideas)。而除了理念人的特質,大學的校園環境氛圍是否會影響裡面人的 行為,影響理念人特質養成,亦為本研究所欲探求之問題。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大學的理念有其時代性與社會性,如圖 1-2-1,人(學習主體)、教育(學 習客體)、社會(外在環境)影響著大學理念,大學理念造就大學文化,也就 是我們所說的校風,一個學校之校風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與特質養成,而本 研究以大學應該要培養理念人作為出發,從大學生(人)、教育、社會角度探 討「理念人應具備的特質為何?」,就大學本身之環境探討「什麼是培養理念 人的大學?」。

理念 人 教育

社會 人 大學

理念

大學校園 人文境化

圖 1-2-1 大學校園與理念的人 研究目的條列如下:

1. 大學理念人的特質。

2. 調查大學生在大學的各學習情境之投入程度。

3. 調查大學生對理念人養成之特質期許強度。

4. 調查在大學的各學習情境中,學生對環境評價向度為何。

5. 比較學習情境環境評價向度與特質養成兩者之關係。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節根據上述之研究目的,藉由問卷的編製與實施調查研究,建立以下

(5)

與本研究相關之假設,以不同背景因素探究各變項屬性間之關係。個人會由 於認知之不同而影響特質之表現。

大學的校園環境規劃與理念人之交互作用為何?即探究環境之潛在教育 價值是否影響理念人養成?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問題如下:

1-1 大學培養之理念人應具有何種特質?

2-1 學生在不同大學情境之參與度為何?

2-2 不同背景變項在不同大學情境之參與度是否具差別?

3-1 整體而言,學生在理念人養成之特質期許強度為何?

3-2 整體而言,不同背景變項在理念人養成之特質期許強度是否具差別?

3-3 在大學各學習情境中,理念人養成之特質期許目強度為何?

4-1 在大學各學習情境中,環境評價期待向度強度為何?

5-1 由特質期許強度來看,最適合理念人養成的情境為何?

5-2 各個最適合理念人特質養成的情境以及環境評價向度為何?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本研究流程依序為:概念化、操作化、測量。概念化的階段為:1.確定 研究目的、研究範圍、研究限制 2. 文獻分析與探討,確定研究概念及變項之 意義 3. 選擇研究方法;操作化的階段有:1.選定母群與抽樣方式 2.設定變項 與屬性;測量化階段為:1.發展問卷初稿預試 2.信效度分析 3.正式問卷 4.正 式調查 5.資料處理。將測量之資料分析歸納或演繹建構一個科學化之論述。

如圖 1-4-1。

本研究思考架構首先採用內容分析法,從不同面向之文獻理論統整歸納 出理念人的特質;第二階段研擬調查問卷,藉由統計分析,探討現代大學生對 理念人之特質期許向度以及其對校園學習情境之環境評價。

(6)

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依研究目的蒐集相關文獻,探討理念人之特質期 許屬性 ;在探討理念人之特質除以文獻作為理論基礎外,基於個人建構

(Personal Construct)的理論中強調認知對人格的影響,以問卷形式探求現今 大學生是否因不同背景,在理念人特質期許有所差異;並加以探討學習情境 環境評價向度是否影響理念人之特質養成。綜上所述,本研究依研究目的設 計方法與架構,如表 1-4-1,架構流程如圖 1-4-2。

表 1-4-1 研究方法架構

研究方法 研究分析 研究目的 理念人概念 內容分析 1.歸納變項

2. 定 義 變 項 屬性

1.理念的人之特質項目。 1.大學以培養理念人為目 的。

2.理念人是知識份子且能 迎合現代社會潮流。

問卷調查 1.描述統計 2.差異分析

1.理念人特質養成期許 強度調查及差異分析。

2.大學環境期待向度調 查及差異分析。

1.理念人是具備理想型特 質之知識分子。

2.大學是培養理念人的場 所。

(7)

圖 1-4-1 研究流程圖 概念化 文獻分析與探討 確定研究概念及變

項之意義

操作化 變項的測量 (屬性、指標)

測量觀察

「大學校園空間情境與理念人特質養 成」正式問卷

正式調查

資料處理

SPSS10.0 for Windows 統計程式

分析

分析單位間之交叉分析

應用

根據研究目的與假設提出結論與建議

完成研究 撰寫成果報告 開始著手研究 確定研究目的

母群與抽樣 選擇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目的與 內容分析法 限制

調查研究法

發展研究工具 發展問卷初稿、預試

信效度分析

根據研究問題修正預試問卷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文獻探討 大學教育理

論與發展

大學校園潛 在課程之 學習情境

理念人之人 格特質與發 展理論

環境心理學 及環境評價

理論

確立研究範圍與對象

研究方法設計

內容分析法 分析相關文獻,語句 萃取,作為理念人特 質期許項目來源

問卷調查法 問卷編製,有四個構面:樣 本背景、大學學習情境、理 念人特質、校園環境評價

資料分析一 大學學習情境 參與度描述與 差異分析

資料分析二 理念特質期許與 環境評價描述與 差異分析

資料分析三 理念人特質培養 與環境氛圍向度 之關係

研究結論與建議

概念化操作化一操作化二測量化完成

圖 1-4-2 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9)

第五節 名詞解釋與研究限制

壹、大學

「大學法」第一條開宗明義講大學宗旨:培育人才、研究學術、提升文 化、服務社會。即大學是一個提供教學、研究、服務功能的機構。本研究所 稱之大學為具備上述功能之綜合大學。

貳、大學校園

校園是一個生活的場域。構成校園的元素,除我們眼中所能見到之有形 體(建築、設備、人…)外,其無形的校園文化與校園精神亦是構成校園不可或 缺之因素,本研究所探討的校園為大學裡的心理、社會與教育情境,此情境 能助長學習,並能影響學生之理念人特質養成,統稱為學習情境;而情境包 含了物質空間與活動。

參、理念人

本研究所稱之「理念人」除具備知識之專業外,還存有自我內化的價值 觀,也就是持有一份理念(ideas)的人,是具有一種理想型性格之知識分子。

大學培養理念人須具備三個向度之涵養:專業學養、人文情懷以及自我 實踐,如圖 1-5-1。而在於專業學養的方面屬職業智識與能力之探討,在大學 專業與能力之教育目標已有眾多論述,以及明確之準則,本研究探討之理念 人基本條件即必須具備其專業學養,故專業能力不在本研究討論之範圍內。

(10)

專業學養

理念 自我實踐

人文情懷

圖 1-5-1 大學校園理念人之涵養

肆、特質期許

本研究所稱之特質期許即對於理念人被期待的特質,並擬問卷調查大學 生對理念人期許,探求大學生對成為理念人應有之特質向度。

特質包含內在與外顯的模式,特質的表徵是穩定的,但並非不變的,且 每個個體之特質組合皆有不同,特質之交互作用影響個體表現於外之行為;

特質強度亦影響人格表現,故本研究探討大校校園學習情境培養理念人特質 之強度關係。

伍、環境期許

環境知覺是構成人們行動的基礎,但僅靠環境知覺是不夠的,人們必須 了解它的意義和價值為何,結合環境知覺和環境評價才能產生行動的決定。

本研究之環境期許則著重於環境評價部份,探討大學校園學習情境中,學生 對於環境之情感評價向度、強度之關係。

數據

圖 1-4-1  研究流程圖 概念化  文獻分析與探討 確定研究概念及變項之意義 操作化 變項的測量 (屬性、指標)  測量觀察  「大學校園空間情境與理念人特質養成」正式問卷 正式調查 資料處理 SPSS10.0 for Windows 統計程式分析 分析單位間之交叉分析應用 根據研究目的與假設提出結論與建議完成研究 撰寫成果報告開始著手研究 確定研究目的  母群與抽樣 選擇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目的與內容分析法 限制 調查研究法 發展研究工具 發展問卷初稿、預試 信效度分析 根據研究問題修正預試問卷 研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規準=自省的方向 觀課=互學的策略 檔案=教學的分享 社群=團隊的增能.. 1.教學前會談與共同備課的學習之路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第二種為專門論述西方印刷字體發展史的著作,目前具代表性例如前節所 述,哈佛大學出版的 Daniel Berkeley Updike《Printing Type: Their History, Forms and

為要達成普通話科的整體學習目 標,學校每周安排 2-3 教節是最理 想的。但個別學校可能因為暫時的 困難,只能為普通話科安排 1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全方位學習指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學習,以達至在課堂

在這一節中,我們將學習如何利用 變數類 的「清 單」來存放資料(表 1-3-1),並學習應用變數的特

(authentic)與互動式學習情境 教師為主體,獎勵服從一致性 師生平等對待,學習者為主體 教師為知識傳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