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音樂類型與情緒的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節 音樂類型與情緒的相關研究 "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據本研究主題有關之研究問題,蒐集相關之文獻資料,以作為 研究與問卷設計之理論根據。內容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瞭解「情緒」發展 的相關理論;第二節探討國中階段之「情緒」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第三節 探討音樂的效能;第四節為音樂類型與情緒相關性的研究。

第一節 「情緒」的相關理論

「情緒」與生活有密切的關係。現代人生活在壓力之中,而處在壓力 中的人,通常感覺到的都是不愉快的情緒。心理學上有關於情緒的研究已 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張春興,1991),這些研究,無異是希望能更深入瞭 解情緒與人類生活的關係,瞭解情緒對於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影響,進而控 制情緒、抒解情緒,以達成人類身心平衡與社會的和諧狀態

壹、「情緒」的定義

由於情緒的過程太過複雜,直到 1970 年代早期仍沒有任何理論架構 足以圓融的解釋情緒的各方面,而不至於產生相互矛盾

根據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1989)的解釋,「情緒」(Emotion)一詞 的意義,是指由某種刺激(外在的刺激或內在的身體狀況)所引起的個體自 覺的心理失衡狀態,而失衡的心理狀態含有極為複雜的情感性反應。當個 體產生某種「情緒」時,除了個體會有主觀的感受之外,在身體上亦會隨 之產生不同的生理變化(譬如憤怒或恐懼時會產生心跳加速的現象),在我

(2)

國思想體系中所謂「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之說,即指出了 情緒的複雜性。

美國心理學家 Drever(Drever, James, 1873-1950)在其心理學詞典(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1952)一書中為情緒下了一個較為客觀的定義。他 描述情緒為「有機體的一種複雜狀態,涉及身體各部分發生的變化,在心 理上,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以及想以某種特定方式去行動的衝動」

根據簡明大英百科全書(Concis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88)的解 釋,「情緒」為可用詞語表述的主觀體驗、所伴隨的內部生理變化和可觀 察到的動作行為(面部表情、手勢、姿勢)三方面。

大美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Americana, 1990)中描述:許多情緒可以 造成兩種行為反應。第一種是完整的反射行為,例如微笑、大哭、憤怒或 驚嚇。第二種是含有動機的表現,也就是有目的的持續行動,例如逃避不 愉快或可怕的情境,因憤怒產生暴力行為。心理學家多半接受情緒造成動 機性行為的說法,但對必定伴隨反射行為的說法則較不同意。

王淑俐(1990)在其研究中將一般的情緒做簡單的分類:常見的情緒,

大致可分為正向(或正面)情緒與負向(或負面)情緒。當個人判斷情緒刺激 於己有利時即「趨向」,這一類的情緒狀態,通常是愉快的,稱為正向情 緒,通常包括高興、喜悅、快樂、喜歡、愛、欲、同情等;當個人判斷情 緒刺激為不利時即「逃避」,這一類的情緒狀態,通常是不愉快的,稱為 負向情緒,包括:怒、懼、自卑、煩惱、失望、沮喪、憂鬱、挫折感、敵 意、不安、焦慮等。

(3)

因此,所謂「情緒」可以說是由外來刺激所引起的人體生理與心理的 複雜反應,這些反應無論是正向或負向,皆對人類身心造成一定的影響,

而這些情緒反應不易自我控制,並且經常伴隨產生不同的情緒性行為 (emotional behavior)。

貳、「情緒」的理論基礎

一、詹郎二氏情緒論(the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 1884)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 )首先以科學觀點,對 於人類情緒變化給予系統的解釋(張春興,1991)。那時一般人認為:人會 哭是因為感覺傷心,會笑是因為感覺快樂(如圖 2-1-1)

圖 2-1-1 一般認為之情緒與生理反應關係圖

當時詹姆斯提出完全相反的理論,他認為:情緒並非由外在的刺激所 直接引起,而是經由生理變化而產生,也就是說,人會感覺傷心是因為哭,

人會感覺快樂是因為笑。

在詹姆斯提出這樣的情緒理論之後,丹麥的生理學家朗奇(Karl G.

Lange, 1834-1900)也隨後在 1885 年提出類似的理論,後人就把兩人的理 論合稱為「詹郎二氏情緒論」(the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後簡稱

情緒變化 生理反應

(4)

為「詹郎二氏論」)。

早期的「詹郎二氏理論」(游恆山,1993)認為人產生情緒的歷程是:

身體的變化是直接跟隨在對事物的知覺之後,然後我們對這些身體變化的 情感,才是情緒的知覺(如圖 2-1-2)。譬如當一個人面對像公開演講這樣 的場面時,身體先會產生胃痙攣或心跳加速,然後才感覺緊張或焦慮。也 就是外界情境激起內臟活動,導致所謂情緒的產生。

圖 2-1-2 詹郎二氏情緒論圖解

「詹郎二氏論」因為與日常生活的常識經驗不符,在學理上引起了很 多爭議,因此有其他學者提出不同的理論。

二、坎巴二氏情緒論(the 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 1927)

二十世紀初的心理學家坎農(Walter, B. Cannon, 1871-1945)首先對「詹 郎二氏論」提出質疑,而經由其學生巴德(Philip Bard, 1898-1977)在 1927 年的實驗驗證,最後提出了坎巴二氏情緒論(the 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後簡稱為「坎巴二氏論」)。

坎農與巴德以三點理由來推翻「詹郎二氏論」(張春興,1991):

1.個體在許多不同的情緒下,生理變化是相同的。譬如遇到令人憤怒 與恐懼的情境時,心跳同樣會加速,那就不能單憑心跳加速這樣的生理現

外界刺激 生理變化 情緒反應

(5)

象,來判斷自己是憤怒或恐懼的情緒。

2.個體因覺知生理變化而產生情緒現象,並不符合乎生理學原理。因 為人類平常對自己內部的生理變化,並非全部知覺。譬如某種情境下產生 的內臟收縮或內分泌的變化等,個體本身很難察覺,那又何來情緒現象呢?

3.情緒的產生,是由外界情境刺激視丘(thalamic),當視丘的神經元被

「解放」(released)時,會刺激肌肉和內臟,同時把信息傳回大腦。因此 當我們接收到外部刺激時,會感覺到情緒的變化並幾乎同時產生身體的變 化(如圖 2-1-3)。

圖 2-1-3 坎巴二氏情緒論圖解

自 James 和 Cannon 以來,諸如此類的理論,皆指向一個明確的結論,

那就是生理變化經常與情緒有關。

三、斯辛二氏論(the Schachter-Singer theory of emotion, 1962)

外界刺激 視丘神經元

同時刺激 身體與大腦

生理上的 反應

大腦的覺知 情緒的變化

(6)

新近的學者們,已不再像 James 和 Lange 那樣,相信生理激動是構成 情緒經驗的主要條件(張春興,1987),也反對 Cannon 和 Bard 的情緒論中,

強調情緒經驗非起於生理變化,而是起於對刺激情境覺知的論點(張春 興,1991)。反對者認為情緒經驗是同時起因於對刺激情境與生理變化兩 方面的認知。

其中具代表者即為斯開特(Stanley Schachter)與辛格(Jerome E. Singer)的

「斯辛二氏情緒論」(the Schachter-Singer theory of emotion,後簡稱為「斯 辛二氏論」),他們強調個體對其生理變化與刺激情境性質兩方面的認知,

都是形成情緒經驗的原因(如圖 2-1-4),因此這個理論也稱為「情緒二因 論」(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又因為這個情緒理論重視當事人自己 的認知解釋,因此這個理論又稱為「情緒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 of emotion)

圖 2-1-4 斯辛二氏情緒論圖解

譬如有人會說:「我今天心情沮喪,是因為昨天遇到扒手。」也就是 把自己的情緒狀態,歸因於某種自己能夠了解的原因,並且將自己的生理 變化,做出合理的解釋。

外界刺激

生理變化

情緒的反應

(7)

四、情緒相對歷程論(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emotion, 1974)

「情緒相對歷程論」(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emotion,後簡稱為「相 對歷程論」)是基於情緒狀態時生理上產生特殊變化的一種假設(張春興,

1991):在某種情緒狀態時,大腦中職司情緒的部位,會發生與此狀態反 向的相對作用(如圖 2-1-5)。

圖 2-1-5 情緒相對歷程論圖解

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R. Solomon)在 1974 年提出相對歷程論時,原本 是用來解釋人類的動機,後來引申來解釋人類的情緒。

譬如以人類從事刺激的活動為例,往往是為了在體驗恐怖緊張的情緒 之後,尋求伴隨而來放鬆快樂的感受。這樣的理論,可以用來解釋某些行 為的原因(譬如為什麼有人喜歡坐雲霄飛車?),也可以用來解釋情緒的產 生與變化。

叁、「情緒」的生理現象

平靜狀態 情緒 A A 之反向情緒 平靜狀態

(8)

情緒活動不僅是一種心理活動,同時還是一種生理活動。可以說,從 肌肉、血管、內臟及內分泌腺,幾乎人類生理的每一個重要部位,都會因 情緒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張殿國,1996)。從主觀的角度看來,不同的情緒 中似乎都包含著特定的身體變化(安宗昇,1987)。對情緒生理感興趣的學 者已經探索了本學科的各種途徑,其中,有關神經系統的研究佔了主導地 位。

(一)「情緒」生理的相關研究

Brady 在其研究中曾提出三項論點(游恆山,1993):

(1)急劇和長期的情緒壓力,會導致心臟和呼吸方面的變化。

(2)情緒壓力會造成消化作用和內分泌的變化,而這些變化要比心臟 和呼吸的效應更為持久。

(3)胃腸的疾病和傳染病與情緒壓力有關。

在一項以瑞典高中生為受試者的研究中發現,對自己抱負極高的學 生,在面對考試壓力時,比班上其他同學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素(李素卿,

2001),而如果壓力繼續存在,則會影響到免疫系統的抗病效果。

美國紐約的神經醫學教授費素澤博士發現(李玉琴,2000):免疫系統 的淋巴結與神經結尾端可以通通串聯,神經細胞則是直接通到大腦的;另 外,阿拉巴馬大學的白洛克博士也提出,受到壓力時,下丘腦會傳達電子 及化學訊息給腦下垂體,腦下垂體再傳送腎上腺皮質激素給腎上腺,刺激 每個腺體發出三十個以上的化學信使,改變免疫系統中白血球的數目。

Daniel Goleman 曾在他主編的情緒療癒一書中提到(李孟浩,1998)

(9)

我們的情緒對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根據大量科學資料顯示,憤怒、焦慮和 憂鬱等負面情緒,對於健康的影響特別強烈。而人若是長期處在這些負面 的情緒狀態下,不但抵抗力會減弱,症狀會惡化,並且康復的過程也會更 加困難。

美國心臟醫學會在 1981 年將個性急躁、求成心切、善進取、好爭勝 的 A 型性格,列為罹患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者發現,

憤怒是心臟病發作前兩小時最常見的情緒(李孟浩,1998)。而在史丹佛和 耶魯的醫學院中,那些心臟病發作過一次又容易生氣的人,在未來十二年 中死於第二次發作的機率,比其他患者高出兩、三倍。

心理學家馬爾(Mahl, G. F.)的理論中,對於情緒與生理現象間之關聯 性,有具體的描述:在依賴性和焦慮之間會引起潰瘍,憤怒和焦慮之間的 衝突會引起高血壓,在兒童中因與成人分離而產生的恐懼和哭喊會導致氣 喘病(安宗昇,1987)。

(二)負面「情緒」的生理現象

本研究以探討負面情緒為主,因此就常見之「負面情緒」所產生的生 理現象,簡單整理描述如下:

1.憂鬱

憂鬱是一種很沉重的精神壓力和負擔,通常使人精神渙散、反應變 慢,並且容易產生頭痛、失眠、食慾不佳等現象,導致免疫力降低,嚴重 者會有自殺的企圖。Dattore 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憂鬱和習慣壓抑情緒的 人,罹患癌症的機率較高(李素卿,2001) ,顯示憂鬱情緒是導致癌症的

(10)

因素之一。

2.生氣

當人產生怒氣的時候,交感神經興奮(張殿國,1996),腎上腺素分泌 增加,會使人肌肉緊張、衝動性增大,因而降低自我控制的能力。人在生 氣的時候,心臟的冠狀動脈也跟著緊縮,可能因此引發狹心症或致命的冠 狀動脈閉塞。

3.焦慮

焦慮是神經系統的一種興奮狀態,在焦慮情緒下,人會心跳加速、血 壓升高,長期如此會導致心臟的病變。Wolff 的研究指出,當人有焦慮的 情緒時,胃酸分泌、血流量和胃的蠕動有降低的現象(游恆山,1993)。一 般的焦慮情緒,通常會使人心神不寧、坐立不安,而且也容易生氣。

4.沮喪

沮喪通常是缺乏強有力的精神支柱造成的。沮喪的人容易精神不振、

自暴自棄,此種情緒會抑制腸胃蠕動,導致各種腸胃道疾病。

5.自卑

自卑的人容易苦惱、憂愁與不安,經常藉由嘆息來抒發情緒,而長期 嘆息在生理學上已證明,會造成心力耗竭、經絡阻塞、內臟功能紊亂而致 病。

肆、影響「情緒」發展的相關因素

人類的情感與情緒發展是從簡單到複雜的歷程,初生嬰兒的情感表現

(11)

頗為簡單,年齡越大越複雜(陳雪麗,2000)。皮庫那司(Justin Pikunas)說:

人類生來即具有情緒經驗與行為的能力。在生活中的事件,尤其是父母、

兄弟姊妹的關係,以及所處的情緒挑戰的狀況、衝突、挫折等,都將決定 幼兒成長後將會表現出哪一種情緒。茲將影響情緒發展的因素列述如下:

一、先天遺傳及後天發展成熟度與情緒發展之關係

1.遺傳因素

遺傳學對人格的研究認為,有些情緒是來自遺傳。如害羞、膽怯、好 交際、友善等的傾向,都與遺傳有關。卡森(John G. Carlson)與哈特斐德 (Elaine Hatfield)的研究(1992)提出:人們的情緒生活是由其遺傳背景與生 活經驗塑造而來,遺傳因素與情緒特質有密切的關係。

根據 Thomas(1968)等人的研究指出,有 40%的兒童屬於安適型,出生 後即經常保持著良好心情,睡覺、吃飯都有規律,是父母比較容易照料的 小孩。難纏的兒童約佔 10%,這類兒童不易適應新環境,對挫折反應強烈,

並且對陌生的事物也容易退縮。反應遲緩的兒童約佔 15%,這些兒童比其 他兒童相對較不活潑,對於新鮮的事物不感興趣,所以對於環境的改變,

反應也較為遲緩。其他有 35%的兒童則很難歸類。這些兒童在於活動與對 刺激的心理反應等方面,都是出生後的前幾週即表縣出鄉當的差異性。

2.後天生物性發展

除了先天人格氣質的差異外,後天生物性發展的成熟度也會影響情緒 發展。隨著大腦與身體發育的成熟,兒童的身體功能越來越複雜精細、越 來越分化。譬如,隨著記憶力的增長與想像和預期能力的增加,兒童會記 住驚嚇的經驗,而在類似的情況下表現恐懼。根據 Draper(1990)的研究指

(12)

出,體內的分泌系統有助益於身體機能的調節,更重要的是其對於情緒表 達的功能。因此腺體的發展對於心情起伏等心理表現,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3.智力與身體健康狀況

Jensen 和 Wells(1979)指出,兒童的智力與身體健康狀況,對於個人 情緒發展,是更為個人化的影響因素。情緒發展、社會發展以及智力發展,

其關係似乎緊密相連。譬如,智力遲鈍的兒童,缺乏普遍性的情緒分化與 情緒控制技巧,情緒的認知與引導作用,對這類的兒童較無功能;身體健 康欠佳的兒童,會在情緒發展過程中增加困難,情緒容易躁動、起伏且易 怒,並缺乏安全感。

二、生長環境與心理發展的關聯性

後天生長環境是影響情緒發展的重要因素,個人情緒的表現,不只是 人際間的狀態,也是對象與環境間的一種互動形式。

家庭是建立情緒型態的搖籃,也是兒童最常接觸的地方,家庭氣氛的 好壞直接影響到兒童的情緒發展。心理學家曾經指出,家庭對子女人格形 成、情緒成熟、成就動機和問題行為都有很大的影響。但隨著社會型態的 改變,家庭組織由大家庭變成小家庭,年輕夫婦因忙於工作及背負生活壓 力,也就疏於注意親子關係及管教問題(林鴻儒、楊志能,2002)。在不安 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兒童,常縮小其願意體驗的情緒範圍,而逐漸發展一 種穩定的情緒表現,然而,這可能是一種假穩定,久之則可能以更強烈的 負面情緒,來反應隱藏、壓抑許久的情緒。

父母親的教養方式和態度,對兒童的情緒發展影響很大。俊森與威爾 斯(1979)曾說:最潛在影響兒童人格發展及情緒特性的是父母。兒童在發

(13)

展過程中直接受父母親的影響,直到這些特質內化成為他自己的為止,因 為在兒童情緒發展過程中,父母是最深入、最直接影響兒童的人。

三、文化需求與社會影響

根據伊克曼(Paul Ekman, 1980)的研究發現,情緒的臉部表情是跨文化 而且具有世界性的,然而,文化背景與社會環境教導其成員表現或壓抑某 些情緒,使得情緒發展因各民族的文化需求不同而有所差異。

有關情緒表現的社會文化要求,通常是透過父母、師長、同儕傳遞給 兒童,而兒童的情緒反應雖然是自然產生,卻也會被他們的社會互動所影 響。透過適當的示範與限制,幫助兒童以社會較能接納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行為。一般孩子的文化形成與社會化過程,受到人際因素與傳播媒體的影 響最大。

1.人際因素

個人離不開團體,其行為也無時無刻受團體的影響(張春興,1991),

社會角色(social role)扮演與從眾(conformity)心理,影響著人類的行為表 現及情緒反應。

人際因素對個人的行動轉換與傾向有直接的關係。人在社會化的過程 中,受到許多人際關係的影響,其中以同儕的取向最為強烈。學校是兒童 跨入社會的重要過程,其中師長的傳道、授業,同學的互動與認同,以及 課業的學習、吸收與壓力,都是影響情緒發展的要素。

2.媒體因素

電視與其他大眾傳播媒體,是影響兒童情緒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電 視在兒童早期的學習歷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兒童不像成人會對電視節目

(14)

的內容打折扣,他們會相信電視節目的情節都是真實的,這些情節使兒童 提早認識了情緒,學習到許多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

然而,現階段傳播媒體的社教功能不彰,內容策劃太過商業化,忽略 了具有藝術與傳統文化的節目(姚世澤,2003),兒童若不經選擇的模仿電 視中的不當情緒模式,則可能因而產生不良的情緒反應或不當的情緒表達 方式。

(15)

第二節 國中成長階段之「情緒」發展及其相關因素

壹、青少年的「身心」發展

青少年期是個體由未成熟的兒童世界走向成熟的成人世界之轉變的 過渡期(李惠加,1997)。其無論是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都有明顯的發展 和變化。因此,青少年時期不單只是兒童期的延續,更是要進入成年期獨 立自主的成熟世界之前,一個極不穩定的成長階段。

一、青春期的「生理」現象

多數專家學者的意見認為:青少年期的開始,是青春期身體快速成熟 成長的時期,個體須達到性成熟才能被認為進入青少年期。通常青春期具 有以下特徵:

(一)身體快速成長與個別差異

受到荷爾蒙分泌量改變的影響,身高、體重迅速增加,身體外型急劇 成長與發育(李惠加,1997),是人類從出生到成熟的過程中,生長發育有 兩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出生後的第一年,第二次則是在青春期。

女生進入青春期的年齡平均要比男生早,而同一年齡層裡,有長得高 大的男女生,也有較為矮小的男女生,顯示青春期在年齡與性別上的差異

(16)

性非常大。

(二)身體內部機能的變化

1.內臟的變化

在青春發育期,個體的內臟功能加強,心臟的重量大為增加,肺功能 也大為完善。內臟的變化在性別上也有差異,一般情況下,女生的發育比 男生早 1-2 年,但是男生的內臟機能最終會比女生強(黃煜峰、雷靂,

1995)。譬如男生的肺活量就比女生高出許多。

2.肌肉和脂肪的變化

青春發育期,肌肉重量在體重中的比例增加,肌肉組織也更為緊密,

肌肉力量大增,體力也隨之增強。肌肉和脂肪的變化,在性別上有較為顯 著的差異。男生的脂肪呈現漸進式的減少,而肌肉發育得較好;女生的脂 肪卻沒有減少,而積存在身體各部位。因此男女生在力量和外型上,逐漸 產生了差異性。

3.腦和系統的變化

下視丘和腦下腺可以調節自律神經系統。下視丘所分泌的荷爾蒙,可 以刺激或抑制腦下腺的分泌。在兒童期時,下視丘維持低水準的荷爾蒙分 泌量,而在青春期時下視丘失去抑制作用,而釋放出大量的荷爾蒙,因此 刺激腦下腺之性荷爾蒙及其他荷爾蒙急劇上升。腦下腺能控制其他腺體的 分泌。譬如,性腺促發男女性之生長激素,加速生殖系統和肌肉的生長發 育;甲狀腺刺激全身的成長,使代謝率增加;腎上腺則調節醣類及無機鹽 的代謝,使性荷爾蒙的分泌趨於正常。

(17)

(三)第二性徵出現

青少年發育初期表現出的性別特徵,就是第二性徵。男生的第二性徵 大約開始於 12 歲左右,其主要表現為喉頭突起、音調變低及肌肉骨骼發 育結實等;女生的第二性徵則出現較早,大約在 11 歲左右,其主要表現 為音調變尖、骨盆變寬及皮下脂肪增多而形成豐滿等。由於第二性徵的出 現和性的成熟存在著早熟和晚熟的個別差異,因此使得早熟與晚熟者,面 臨著不相同的適應問題。

二、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在整個人生發展過程當中,以青少年的心理變化最為劇烈,一般稱為 人生的「風暴期」「青少年時期」介於「少年期」和「青年期」之間,年 齡大約在 12-17 歲左右。從心理學上,大致可以從「認知與思考的轉化」、

「情緒與心理的轉變」「性心理發展」「家庭人際關係的變化」「社會文 化的適應」以及「自我認識與人格的發展」幾方面來分析與討論。

(一)認知與思考的轉化

隨著大腦的發育,青春期時抽象的思考能力大增,邏輯推理進入複雜 的形式思考架構。兒童期的知識和道德觀念,皆無條件接受自父母或師長 的教導,到了青少年時期,由於開始懂得將所獲得的知識或訊息加以組合 推理,自我判斷力增加,這種變化,造成青少年對於某些事件產生與成人

(18)

們不同的看法,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第二反抗期」

(二)情緒與心理的轉變

青春期在心理上最大的課題之一,就是要建立自己的自尊心,並養成 自我控制的能力(曾文星、徐靜,1991)。個體發展到青少年時期,雖然已 經能夠以他人的立場來考量事情,但仍未脫離兒童期自我中心的現象。

從發育的過程來看,青春期前後由於生理與心理的逐漸成熟,青少年 開始渴望獨立自主與自我空間,然而由於社會經驗的缺乏,並且尚未做好 完全獨立的心理準備,因此內心深處仍然感到相當的不安和恐慌。這種矛 盾和掙扎的情緒,是造成青少年情緒起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性心理發展

青少年在生理與外觀上的改變,將引發父母、同儕及其他親友對待他 有某種新行為,而這種新反應又促使青少年調整其行為及自我意象(李惠 加,1997)。雖然隨著生理的發育,青少年對異性的興趣大增,但在心理 上往往缺乏準備與經驗,無法適應生理的需要(曾文星等,1991)。

青少年對於自己身體變化的覺知和反應,是造成其不安和焦慮的重要 來源。由於個體性成熟的年齡有極大的性別差異和個別差異,導致青少年 的一些心理衝擊。

(四)家庭人際關係的變化

(19)

青少年期由於外表的改變,引發父母以新的行為模式對待,要求其表 現出成人的行為模式,及負更大的責任(李惠加,1997),此時加上青少年 獨立自主的心理逐漸萌芽,思考的能力增加,往往造成與父母的意見衝 突,關係疏遠,而與自己同年齡的朋友親近起來(曾文星等,1991)。

青春期這個疏遠的、衝突不斷發生的親子關係,在這個發展過程是一 個必然發生的、短暫性的變化,在親子雙方重新調整和互相瞭解的增加當 中,將再度達到新的平衡,青少年也能由認識成人所接觸適應的現實環境,

到體會父母的心境與處境,漸而與父母再度親近。

(五)社會文化的適應

不同的發展時期,具有不同的社會化發展任務(黃煜峰等,1995)。青 少年所實際接觸的社會範圍擴大,其所瞭解的社會觀念,亦無限擴大。隨 著年齡的增加,社會經驗增多,青少年漸漸學會如何遵守社會團體的紀 律,也學會如何扮演自己在小團體裡的角色。

青春期的成熟使個體改變了他們的對事物的興趣,也注意到同儕團體 可以帶給他們不同的樂趣,他們花越來越多的時間與同儕友伴相處,形成

「團體歸屬感」,使得同儕團體在青少年的生活當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 位,也幫助其獨立,並對其社會化的過程產生重要的影響。

從社會心理的角度來看,青少年需要改變其生活方式,從遊戲進入工 作,從學習與工作的經驗和成就中,建立對自己的信心,以避免「自卑感」

的產生。許多人生的方向,也往往在此時期建立了初步的藍圖。

(20)

(六)自我認識與人格的發展

一個人在兒童時期即產生「自我認識感」,開始對自己的外貌、行為、

性別、性格等特性,產生一些認識、感覺與評價。然而到了青少年期,對

「自我」概念的認知,變得特別敏感且強烈,由此建立對自己的認識,並 形成自己的人格,因而此時期也可說是人格再形成的時期。而這些對自己 的看法和認知,往往受到別人的說法、判斷所影響,因此青少年們非常在 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貳、國中生產生「情緒壓力」之相關因素

近年來,國內許多報導提出,青少年普遍有頭痛、胃痛、緊張、焦慮 的情形,而這些影響國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皆來自於其生活中 各方面的壓力,包括學校生活、課業壓力、家庭因素、人際關係、身心發 展、生涯規劃、異性交友及經濟條件等因素(李欣瑩,2001)。

黃煜峰等(1995)指出,心理健康的國中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行為符合常規。

2.能夠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3.具有良好的、積極的情緒狀態。

4.對外界變化的反應不過分強烈也不是麻木不仁。

根據內政部民國八十八年所做的「台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

(21)

少年對各項身心狀況的感覺」顯示,國中生有 94.58%覺得自己有情緒不穩 的現象,而他們認為產生壓力的來源依次為家長(63.7%)、自己(49.4%)、

老師(46.1%)及同學朋友(33.0%)。而這些壓力來源,造成國中生在自我相 關問題的困擾、親子關係的變化、學校方面的適應與同儕及人際關係的調 適等方面,產生莫大的壓力。

青少年所承受的壓力越大,其情緒就越不穩定,越容易產生負面的情 緒,並因此造成偏差行為的產生。因此,本研究須從現階段國中生產生「情 緒壓力」的主要原因作深入瞭解,以作為探討抒解其「情緒壓力」方向之 參考。

一、個人因素:對本身身體儀表及自我概念的認知

青少年在國中階段就開始體會到,儀表會決定自己在社會上是否受人 歡迎,擔憂自己的身體特徵是否正常。根據內政部(1999)所做的「少年對 各項身心狀況的感覺」調查報告顯示,有 29.0%的 12-17 歲少年,並不滿 意自己的身材儀表,而其中,國中生認為外貌因素給自己帶來壓力的也有 17.2%。

另外,國中生在自我概念的認知上,也有相當的差異。自我概念較積 極者,會將事情的失敗歸因於努力不夠;消極的自我概念者,則將失敗歸 因於能力不足。因此,自我概念消極者,將會因為認為自己能力不足,而 產生自卑的情緒。

二、家庭因素:親子衝突的增加與經濟因素

(22)

家庭對國中生社會化的影響作用最為明顯、也最重要(黃煜峰等,

1995)。父母對國中生社會化的影響,是透過他們對子女的教養方式,主 要是在價值觀和獨立觀念方面。然而,在這種影響過程中也可能蘊含著衝 突。

親子不合的情形在青春期逐漸增加,十八歲以後則逐漸減少,其衝突 原因主要在於功課、家事、約會對象、交友活動、外出時間等,雙方若持 不同的看法與做法而沒有產生共識,則形成所謂的「代溝」

家庭養育方式一般分為主權型、專制型、放任型和冷漠型。「主權型」

的家庭給青少年獨立思考的空間,並強調其責任感,因此能培養出較為獨 立性格;「專制型」的家庭因為給孩子的自主空間低,凡是遵照父母指示 進行,因此養成依賴的個性,並且自信心較低;「放任型」的家庭,在物 質方面及行為方面皆自由放任,造成青少年任性易怒的性格;「冷漠型」

的教養方式通常是因為父母缺乏時間陪伴,對於青少年的困擾不予理會的 結果,造成其易衝動與逃避的性格。

再者,家庭的經濟問題,在「台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少年 的壓力來自於哪些方面」(內政部,1999)中之青少年的壓力事件排行,亦 佔了第三位(19.2%)。顯示家庭因素對於青少年生活壓力的影響程度。

學校因素:升學壓力及學習狀況缺乏成就感

對國中生來說,學校生活是影響學生情緒的最重要因素,學校成績的 好壞、各項學習活動的成敗,幾乎是決定他們情緒好壞的最大來源。以往

(23)

的國中生對於聯考制度感到壓力,而近幾年的學生則因制度的改變而感到 無所是從,最終的原因,皆來自於其對於學業成就的重視。

根據內政部(1999)所做的「少年的壓力來自於哪些方面」調查報告顯 示,在 1931 位國中受訪者中,認為壓力來自於學校課業者有 1638 位,比 例高達總受試者的 84.8%。

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臺北市中等以下各級學校學生對功課上 壓力狀況及滿意度」之調查報告顯示,89 學年度國中生對功課上壓力狀況 感覺有壓力和壓力很大的比例,佔了 32.4%,比 88 學年度(30.9%)升高了 1.5%,其中對自己功課感到滿意者,只佔了 16.48%。可見學業壓力一直是 台閩地區國中學生最感困擾的問題。

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長期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黃 煜峰等,1995),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國中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在長期的 學習活動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在李欣瑩(2001)對於「桃園市國中生主 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中也顯示,國 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面臨最多的主觀壓力事件即為學校生活,其中除了課 業壓力外,還包括了師長的期許與同學的相處與競爭,當努力過後而未達 師長預期目標,或與同學的比較心態,都是使國中生產生情緒壓力的重要 因素。

四、友伴因素:同儕接納與人際關係

青少年時期最大的特色,在於逐漸希望擺脫依賴父母的生活,進而尋 求同儕的肯定、接納與慰藉。同儕團體通常是指年齡相近的夥伴,由於共 同的興趣、需要、態度等而組成之社會關係。良好的同儕關係可以讓處於

(24)

情緒壓力中的青少年,擁有良性的情緒疏通管道與分享對象,然而若被同 儕刺激或威脅,則極易激動而發生衝突。根據「台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 查報告」(1999)顯示,有 30.1%的國中生,認為人際關係是造成壓力的原 因。因此朋黨活動在青少年活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青少年異性同伴關係的發展,也是國中生人際關係中重要的一環。此 時期男女生較願意與異性接觸,並不排斥與異性產生較親近的友誼,因而 部份國中生有了與異性交往的經驗,而隨之產生情感的問題。根據調查顯 示(內政部,1999),有 15.9%的國中生,具有情感方面的困擾。

(25)

第三節 音樂的效能

壹、音樂對生理、心理的影響

音樂是一種不具威脅性的溝通工具,它不但能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 障礙,幫助個人表達自我、抒發情感,也能使人產生舒適、安定的感覺,

進而增加對痛苦的耐受力(洪慧容、王璟璇,1999)。以下就音樂對生理與 心理兩方面的影響作探討。

一、生理方面

目前已經有許多研究證明,音樂對於人的生理內部功能,具有相當大 的影響力。Benenzon, R. O.在所翻譯的音樂治療手冊(Music therapy manual, 1981)中,將音樂對於生理的作用歸納為八點:

1.音樂的節奏刺激使人產生活力。

2.人類的呼吸會隨著音樂而改變其速率。

3.音樂對於人的脈搏、血壓及免疫系統會產生影響。

4.音樂可以帶來不同的感官刺激。

5.音樂能消除疲勞。

6.音樂能增進反覆性工作的效率。

7.音樂能改變人體的磁場。

8.音樂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作用。

(26)

根據 Cook(1986)與 Kaempf(1989)的研究指出,音樂具有減輕疼痛之 效益,能夠直接抑制或間接分散疼痛衝動的傳導。

Diserens 和 Fine(1939)指出,音樂頻率的高低,可以影響心臟、血管、

呼吸、肌肉、骨骼、神經系統與代謝系統等的功能,進而改變血壓、呼吸 等生理現象。Podolsky(1954)的研究發現,緩和的音樂能夠降低血糖、鬆 弛肌肉的緊張度。

神經生理學家 Altshuler(1948)提出,音樂會經由視丘傳遞至大腦半 球,而大腦半球主掌記憶、理解與分析等的能力,在柔和的旋律影響之下,

可增進人的思考與認知功能,進而減少不合乎現實的妄念或幻想進入意識 當中。

李選、葉美玉和劉燦榮(1993)的研究指出,音調高低與音量強弱,能 使肌肉產生收縮與鬆弛的現象。活潑與輕快的音樂,則可加速腦中的血液 循環速度,進而使意識更為清晰。

Don Campbell 認為音樂對人類的心跳頻率影響很大,心跳的頻率往往 因為接收到的旋律起伏、節奏速度或音量大小,而產生不同的變化。譬如 聆聽強烈曲調的音樂,人的脈搏跳動會加速(洪瑟勵,2000)。

Peter Hübner 歸納幾所大學、研究機構及醫院的研究結果,提出音樂 在生理方面的效果,可以改善睡眠品質、放鬆並抒解壓力、消除肌肉痙攣 現象、治療頭痛,還能夠調節心臟跳動、恢復正常血壓、提升身體的免疫 力、提高神經系統的傳導速率並且改善聽覺及視力等功能(李玉琴,2000)。

二、心理方面

(27)

早在希臘羅馬時代,哲學家 Plato 就曾說:「音樂之於心靈,猶如空氣 之於身體。」音樂能夠使人透過感覺和心情的變化來調整精神狀態。結構 與風格自然的音樂,特別能夠恢復人的精神平衡,具有醫療及舒緩情緒的 效果(李玉琴,2000)。根據歷史記載,音樂一直都被用來治療消沉的情緒,

即使是臨床上所見的情緒失調-憂鬱症,也能夠被音樂所影響(林珍如等,

1999)。

Herman(1954)指出音樂對於精神病患的心理具有下列影響:

1.音樂能夠吸引注意力,使憂鬱症患者對於自責、內疚及自虐性思想 的執著被分散。

2.音樂可以取代患者對於他人產生之憤怒感。

3.音樂可以抒解內心的緊張情緒和矛盾衝突心理。

4.音樂當中所產生的節奏刺激,可以增加身體的活動量,進而將注意 力轉移至週遭其他的事物。

音樂家 Kodaly 曾說過:「節奏可以養成專注、定力和調整的功能,而 旋律則能夠打開感情世界,聲音和音色可以使聽覺靈敏,而唱歌更是全然 的生理活動(謝婉如,2002)。」

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醫師許添盛曾提出(林珍如等,1999),聲音除 了傳達外,亦是一種震動的能量;林珍如(1999)敘述,音樂能夠促使人類 的腦波達到放鬆的 α 波狀態,對家中躁動的兒童、青少年們有安撫情緒、

提高注意力、開發學習潛能的功效;對於焦慮不安的成年人,則有安撫、

鎮定、放鬆、治療等功效。

(28)

輔仁大學醫學院兼任講師林芳蘭(2000)指出,音樂的非語言溝通特 質,可以幫助人在表達內在的感受時,不用透過理性思維,而能自在的表 現高興、興奮、生氣或沮喪等的心理狀態。藉著音樂傳達的過程,表達者 與聆聽者都能夠感受到來自於聲音與情緒的能量。

音樂與情緒之間的關聯性,比視覺的刺激更為直接與密切,音樂能夠 反應情緒狀態,使情感變成可以被理解的對象(郭美女,2000)。

貳、音樂治療的基本概念

根據醫學調查,在美國每三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在尋找另類的治療 方法。這些人試圖尋找更多用來保持基本健康、穩定情緒、治療一般疾病 的技巧和可行的計畫(林珍如等,1999)。

當一般人開始質疑傳統帶侵略性、可能造成傷害又費用昂貴的治療方 式時,音樂的治療價值便逐漸受到重視。音樂治療在臨床領域的療效已被 許多研究證實,國外音樂治療被運用在精神科、老年人、麻醉醫學、產科、

手術、腫瘤等病患,都有不錯的效果(李惠玲、顧乃平,1999)。音樂治療 有科學的理論基礎、藝術的動力,還有人性的關懷,而隨著現今醫療型態 的演變,運用音樂治療於安寧療護中,也頗獲病人與家屬的接受。

一、音樂治療的定義

根據美國國立音樂治療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Therapy)在其 1977 年出版的「音樂治療如生涯」(Music Therapy as a

(29)

Career)中所作的界定:音樂治療是把音樂的成就當成治療的目標,令音 樂達恢復(restoration)、保持(maintenance)及改進(improvement)個體心理 及生理健康的作用(林貴美,1993)。因此,音樂治療是為了使個體對他自 己以及所生存的環境有較大的了解,進而產生適當的社會適應能力。

崔光宙(1993)根據 Grove 音樂辭典,解釋音樂治療為使用音樂去刺激 感官、宣洩情緒、撫慰心靈,而治癒心理疾病的方法或技術。他舉例一般 性的心理治療活動包括:以輕鬆的音樂抒解心理壓力;以活潑、積極、奮 發的音樂鼓舞低潮的情緒;以強烈表情和節奏的音樂發洩鬱悶的心情等。

蕭佳蓉(1998)指出,音樂治療就是利用音樂所具有心理、生理及社會 等各方面的功能,來進行的治療、復健以及教育活動之總稱。目的是使身 心不平衡者,能在音樂的節奏、旋律等獨特因素引導下,獲得精神上的鼓 舞、慰藉,以達到身心和諧的狀態。

二、音樂治療的相關研究

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極大部份,也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更有 許多文獻指出音樂在身、心疾患上具有療效。目前國內外已經有非常多關 於以音樂改善生理、心理機能之研究與文獻,可以證明音樂在身心(特別 是情緒方面)的療效。

1.Burns, Jason L.(2002)以 60 位未畢業的精神科學生為對象,研究不 同種類音樂對於知覺壓力的影響,結果發現,音樂對於知覺上的壓力處理 有明顯的效能。

(30)

2.Stratton, Valerie N.(2003)以大學生為取樣對象,記錄在日常生活中 聆聽音樂的時間、情境、當時的心情狀態以及聽音樂前後情緒的變化。結 果發現受試者大多喜歡在聆聽音樂時合併從事其他的活動,最常的是讀 書、開車、著裝以及社交時,而且在聆聽音樂之後,常使情緒變佳。

3.Wu, Shwu Ming(2002)的研究指出,台灣學生焦慮、憂心及缺乏自 信的情況,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學校有義務幫助他們達到心理健康的狀 態。根據其研究顯示,低自信的人較常合併焦慮與沮喪的情緒,在經過 20 小時的音樂治療之後,焦慮症狀有明顯的改善,再經過 2 個月的追蹤調查,

發現沮喪的情緒有緩和的現象。證明音樂能夠使人有比較正向的想法,感 覺比較愉悅、放鬆、舒適,並且較少產生負面情緒。

4.蔡榮美(2001)對於安胎孕婦所做之研究,發現經過音樂治療後,孕 婦之焦慮程度減低,而焦慮程度改變會影響其生理反應,使心跳次數、呼 吸次數、收縮壓、舒張壓及平均血壓皆有明顯降低。

5.劉玉湘(2002)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音樂治療的介入能夠有效的減輕 待產婦潛伏期之疼痛感受與焦慮程度,並且使肌肉放鬆、週邊血流增加。

待產婦在接受音樂治療時,對於音樂類型的選擇排序,依次為流行輕音 樂、古典音樂、水晶兒歌、輕音樂、宗教音樂。

6.李詠瑞(2000)在對於癌症病患實施音樂治療之成效方面,發現有 40-80%的癌症病患有疼痛情形,卻未接受到適當的疼痛處理。疼痛若未獲 得適當的處理,往往會導致病患有生理失能及心理情緒的困擾,焦慮、憂 鬱等心理壓力也會強化疼痛的感覺,嚴重地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實証結 果發現,音樂能夠有效減輕癌症疼痛病患的疼痛程度與負向心理感受。達 到安寧療護的目的。

(31)

7.根據李德芬、黃秀梨(1997)的研究結果,發現音樂治療能減輕燒傷 病患換藥之疼痛程度,減緩心跳、呼吸、指溫的變化,降低身體症狀及改 善緊張和「具有可怕的念頭或影像」的心理感受。

8.李麗真(1995)針對大學生考前的情境焦慮之研究,發現音樂能有效 地降低大學生考試前的情境焦慮。在期末考前聆聽音樂後的實驗組大學 生,其考試前的情境焦慮程度顯著低於未聆聽音樂的控制組大學生。整體 而言,大部分的受試者都覺得音樂能夠協助其改變原本不安的心情、舒解 其緊張的情緒。

(32)

第四節 音樂類型與情緒的相關研究

本節根據相關文獻資料,就音樂類型的區分及音樂與情緒反應的相關 性方面做探討。

壹、音樂類型之區分

一般人常把音樂分為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曾正仲,1997),實際上,

這只是眾多音樂類別中的其中兩項,除了這兩個名詞以外,還有許多不同 的類別名稱,沒有包含在內。由於音樂的類型各家說法不一,分類的方式 亦版本繁多,然而本研究重點在探討音樂類型、曲目和情緒間之關聯性,

因此對於各種類型之區分,須有明確之界定,以作為問卷設計之參考。以 下將音樂的類型大致分類如下:

一、古典音樂

「古典」這個詞最早是從拉丁文 classicus 衍生出法文 classique,再出 現德文的 klassik 和英文的 classicaal。意指「有規範的、一流的、可為典範 的和完美的」(顏綠芬,1997)。西洋音樂中,廣義的古典音樂,是指歷經 數代的考驗,仍然能夠流傳下來,而繼續被演奏和欣賞的樂曲。「古典樂 派音樂」則特別指以著名的作曲家 Mozart(W. A. Mozart, 1756-1791)和 Beethoven(L. V. Beethoven, 1770-1827)為代表的音樂創作。

(33)

本研究所指的古典音樂,並不只限於音樂史上的「古典樂派音樂」 而是一般所謂的「西洋古典音樂」,其中涵蓋西洋音樂史中各個時期及各 個樂派的音樂在內。包括標題音樂、绝對音樂、交響樂、歌劇、芭雷音樂 等,皆屬此類。

二、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是指某一地區、某一社會當前大多數人所習慣聽、經常聽的 音樂,因為是大多數人聽的音樂,所以也是最盛行的主流音樂(曾正仲,

1997)。娛樂音樂亦屬此類。流行音樂因為具有強烈的商業性和商品性,

所以個別作品的生命週期都不太長,一首歌曲流行過一陣子之後,一但配 合流行的因素消失,便會被新出的歌曲淘汰。

蔡盛通(1996)解釋流行音樂時說:「流行音樂比較偏重於商業行為,

它大量的產生,也在大量的流失。」電影音樂產生的歷史短(許常惠,

1988),雖因應商業政策而產生,可能由於電影情節而造成流行,但部份 作品,卻又不失高水準的創作與配器技巧。

三、傳統與民謠音樂

傳統音樂是民間傳統相傳下來的音樂,包含民俗音樂(如廟會演出)在 內,一般指的是固有的、維持原貌的、遵循古法的就是傳統(曾正仲,

1997)。通常使用傳統樂器、傳統唱腔、傳統表演型態演出,在生活中時 常可見,但不是流行的音樂。其中包含國樂器演奏之國樂、國劇、歌仔戲 及南北管音樂等。

(34)

許常惠(1992)指出,民謠是一個民族的音樂靈魂,也是該民族在音樂 上最原始與最基本的表現。民謠一般是指起源於每個國家人民的歌謠,因 為時代久遠,作曲者與創作時間無從考證,由於普遍為國家人民所熟悉,

因此又被稱為通俗音樂。通俗音樂這個名詞所包含的意義和流行音樂差不 多,然而通俗的卻未必流行。在現代,也有許多作曲者應用了民謠的風格 與創作手法在新音樂作品中,因此,本研究將具有民謠特色之民間歌謠與 創作歌謠,通稱為民謠音樂。

四、宗教音樂

無論古今中外,宗教與音樂是不可脫離的,有時兩方面幾乎無法區 別。許常惠(1988)認為,音樂是一種藝術,所以它是屬於人類世俗、自然 產生的文化,但宗教的本質是超自然的,並非單純形成的文化。

宗教音樂泛指一切以宗教性歌詞為內容,為禮儀儀式而作的音樂(顏 綠芬,1997),其作品的產生,除了為唸誦經文的方便,更以抒發宗教情 懷與洗滌心靈為目的,風格往往肅穆而保守,並且非一般民眾所習於唱 頌。其中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回教等世界上各宗教信仰所 產生的音樂作品。

貳、音樂類型與情緒的相關性

物理學家 Gordon Shaw 指出:「假設複雜的音樂像算數和下棋一樣,

可以促進某些較複雜的腦部活動和較複雜的神經系統,那麼相反地,簡

(35)

單、重複的音樂可能會有相反的效果(林珍如等,1999)。」音樂的類型,

應該是影響聆聽者感受的重要因素。

一、崔光宙在音樂學新論(1993)一書中提及,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認 為,治療「心病」的辦法,除了文學和戲劇以外,最有效者為音樂。當時 所流行的調式有 Dorian、Phrygian、Lydian、Ionian、Mixolydian 和 Hypolydian 六種,柏拉圖認為,每一種音階都能提升一個人性格中的某些品質(李茂 興,1997)。Dorian 調式可以使人勇敢,而清靜安祥的 Phrygian 調式則能 抑制不節制的心病。

二、姚世澤在其音樂教育學新論(2003)一書中,提出音樂與人類心理 變化的關聯性,認為輕鬆抒情的歌曲或樂曲,能夠抒解煩躁不安的情緒;

對於成長過程的孩童,提供搖籃曲、童謠、兒歌等節奏舒緩平和的歌曲,

能避免使其產生恐懼與焦慮不安的情緒。

三、溫愛玲(1996)指出,人的心情時常會為所遇到的事物而改變,若 能配合各種情緒變化,聆聽不同類型的音樂,將有助於提高生活的品質。

她將情緒現象與適合應用之音樂類型曲目,做相關性之考察,整理如下:

1.焦慮不安時-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大黃蜂的飛行」 2.生氣時-聖桑「前奏與隨想輪旋曲」

3.鬱悶時-柴可夫斯基「憂鬱小夜曲」 4.愧疚不安時-蕭邦「第一號詼諧曲」

5.自卑時-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第一樂章」 6.悲傷時-韋他利「夏康舞曲」

7.挫折時-柴可夫斯基「佛羅倫斯的回憶」 8.壓力沉重時-舒伯特「小夜曲」

9.頭痛時-巴赫「雙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36)

10.憂慮時-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四、Don Campbell 在莫札特效應(林珍如等,1999)一書中提出,每個 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聆賞的感受也會因此而不同,然而在一般狀 態下,某些類型樂曲則會帶給人不同的情緒效應,茲就其所描述之內容,

簡單整理如下:

1.葛莉果聖歌能創造放鬆寬廣的感覺,具有減低壓力的效果。

2.速度較慢的巴羅克音樂傳遞穩定訊息,可刺激讀書或工作的心境。

3.高雅的古典樂派音樂可以增進注意力和記憶力。

4.強調情感表達的浪漫派音樂,適合用來激發惻隱之心及愛情。

5.以自由流動的情緒與印象為主的印象派音樂,可以激起創作潛力。

6.爵士、藍調與黑人靈歌等類型音樂,可以讓人解放內心深處的情感。

7.節奏韻律鮮明的森巴等舞曲,具有振奮人心的效果。

8.情境音樂及節奏不強的新音樂,能讓聽者處於放鬆又敏感的狀態。

9.重金屬搖滾、饒舌等音樂,可以刺激神經系統,發洩充沛的精力。

10.宗教聖樂可以使人心平和,並幫助釋放心靈的痛苦。

五、日本情緒科學研究所所長渡邊茂夫(1994)指出,對現代人而言,

音樂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然而音樂除了娛樂價值之外,從 古至今,還曾扮演過許多不同的角色,包括激勵人心士氣、提升工作效率、

商品廣告宣傳及治療生理情緒等,特別是音樂的治療功能,最值得深入探 究。他認為在音樂治療當中,「同質原理」是相當重要的方法之一,基於 此原理,當人產生某種情緒現象時,最適當的解決辦法就是先協助其找出 產生情緒的原因,因此,應該先選擇與情緒狀態相同的音樂,來誘發其情 感,然後再播放能舒緩身心的音樂,使其能充分處於安定的狀態,恢復情 緒的平衡狀態。

(37)

至於何種音樂才是適合聆聽的音樂?渡邊茂夫在其音樂讓你快活度日 (鄭清清,1994)一書中,對於許多不同的情境,提出多首適合的古典音樂 曲目,和數首各國民謠(包含日本民謠在內)。他對於自我情緒調整,提出 一些曲目建議,整理如下:

1.盛怒難消時-哈察都量「劍舞」、聖桑「前奏與隨想輪旋曲」 2.憂鬱寡歡時-薩替「三旋律」、巴赫「雙小提琴協奏曲」 3.焦慮不安時-史塔溫斯基「春之祭典」、泰依斯「冥想曲」

4.頹廢沮喪時-柴可夫斯基「憂鬱小夜曲」、孟德爾頌「乘歌之翼」 5.悲傷痛苦時-柴可夫斯基「悲愴」、華格納「齊格菲送葬進行曲」

六、根據鄭如芳(1997)主編之古典最流行一書中,較為流行的曲目以 及與感知相關的情境,整理如下:

1.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使人充滿鬥志而感到精神雀躍。

2.貝多芬「合唱」交響曲:感覺歡樂氣氛。

3.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充滿熱情力量 4.莫差爾特「第 40 號交響曲」:苦中帶樂。

5.拉威爾「波烈路」舞曲:逐漸提升情緒。

6.孟德爾頌「e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優雅柔和。

7.韋發第「四季協奏曲-春」:欣欣向榮,充滿希望。

8.葛利果聖歌:神聖而平靜。

9.舒伯特「鱒魚」:搏鬥的精神。

10.蕭邦「夜曲」:寧靜安祥。

(38)

音樂對於聆聽者所產生的情緒效應,同時受到作品本身、演奏者、聆 聽者與聆聽環境等因素影響,而對於音樂類型的偏好與感知,更會隨年 齡、所在地區與社會環境因素所影響(陳姿光,1998)。音樂類型與情緒的 相關性,在音樂治療的領域中,已成為一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的 《周髀算經》 相傳畢氏定理是商代由商高發現的, 全書第一節就記載著 一個名叫商高的人, 對周公講了這樣一段話: 「折矩以為勾廣三, 股修四, 徑隅五。 既方其外,

有關歐拉的紀念郵票,最早在 1957 年,瑞士(圖一)及前蘇聯(圖二)為了紀念歐 拉二百五十週年誕辰而發行。圖三由前東德(DDR)於 1983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理論,則認為人的情緒不是單純由事件本身引發的,更多是由當事人對事件的 理解或看法而引起的。ABC 理論的 A 是指誘發事件 (Activating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本學年,我們在Google Classroom 建立各級「德育及成長」課室,發放 有關內容的素材,關顧學生在疫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