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民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民族 "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玖章 結 論

第玖章 結 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第三節 後續研究

第玖章 第一節 研究發現

本文在檢討自日治前後時期起至民進黨成立之時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的發 展,亦可以「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發展史」觀之。獲致下列發現:

一、台灣的反對運動起源於統治者對於人民政治權力的否定:

在反對運動組織方面,清朝反抗政府者多為農民運動;日治時期台灣的勞工 運動是在知識階級的民族主義(文協和民眾黨)或共產主義的指導之下急速發展 起來的。1945 年國民政府統治台灣,亦採取不同於中國大陸的行政長官公署制,

形成類殖民地體制。由於殖民地體制的不正常,台灣人的政治權力不被統治者認 可,反對運動乃因運而生。

二、反對運動路線爭議多因統治者對反對運動訴求置若罔顧而起:

溫和路線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遭到不斷擱置、文化協會與地方勢力結合 而受到高度壓制而又因左右派問題自行分裂、台灣民眾黨亦難逃極化與極度分歧 的命運。

1945 年起,中華民國政府受聯軍之命代為接收台灣,由於人謀不臧、政策、

文化、社會等種種悍格。由於長官公署應對無方,使得原本單純的懲兇請願事件,

轉變為政治改革運動,更憑藉民氣的高漲,逐步提高其訴求。然因各地二二八事 件處委會組織鬆散,遂為情治人員、激進分子、中共黨員及其同路人等各色人物

(2)

所介入操縱,而至提出缺乏統一理念之要求,遂為中央認是「叛國」的舉動,構 成治安機關請兵鎮壓的藉口。

三、二二八事件時期的反對運動組織乃臨時成型,但已見組織領導人出現採取「適 應」或「支配」的不同主張:

二二八事件群眾並未有足夠的時間組織,而群眾內部又因為反對陣營當中領 導者採取適應與支配等不同的模式,加以群眾並未具有一致的集體誘因,其目 標、意識型態、參與誘因、成員關係均不明確,不利其組織的團結。又以反對組 織並不具備武力與公權力,最重要的是並未有制度性的支持者及選民做為後盾,

最後終至被壓制的結果。

四、國際冷戰結構環境讓反對運動處於長期被壓制的局面:

前述兩個階段的反對運動組織中都有一個很清楚的力量--中國,這個力量影 響著組織中領導者所採取的態度,這個因素也深深地影響了台灣政治反對運動接 下來的走向。

1949 年 5 月 19 日,受中國內戰影響,由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所發布的戒字 第一號戒嚴令,國民黨將威權統治及白色恐怖的幕簾罩在台灣。如 Panebianco 所指出,隨著政治體系邊界的擴張,也無可避免會有一群新的「權力菁英」的出 現,日後將有可能與之聯盟或取代既有的統治階層。

1950 年代台灣的政治主題是「反共」--國民黨因為反共而逐漸向威權政黨 方向走去;美國因為反蘇(反中共)甚於反蔣,只得支持蔣政權;海外「第三勢力」

則對於蔣介石頗不信任,蔣後來也與「第三勢力」決裂;自由中國集團初期對蔣 有所期待到國民黨逐步走向一黨威權之後,開始與台灣本土政治人物接近,亦與

「第三勢力」互通聲息;國民黨懼於台灣民眾的反對意識若被引發,政權終將不 保,蔣介石乃在 1960 年羅織「雷震案」,結束此一時期的台灣政治反對運動。

(3)

五、反對運動因外省自由主義者的加入而有了新的養分,而外省自由主義者亦被 迫思考與面對必然的本土化問題:

此時期公論報嘗試結合外省籍人士於反對運動組織之中;本土政治人物「選 舉改進座談會」或反對黨的籌組主要是由台灣籍人士企圖組織化以對抗國民黨;

公論報成為台灣人及國際(美國)探求台灣輿論時主要的依據,對於日後反對運動 在宣傳方面有相當的啟示。

自由中國及後來的組黨運動對於反對運動的影響在於自由中國提供了日後 反對運動的理論基礎與問題方向、大陸人與台灣人攜手合作反對國民黨,提供了 日後反對運動各種不同理念的人士投入黨外運動的方式。而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 的瓦解,亦造成反對運動重回到依附地方選舉、凌散化的路線。

六、國民黨企圖藉地方選舉來吸納與消耗反對運動的力量,但反對運動在選舉過 程中不斷累計群眾力量,使台灣民主運動呈現由下而上的推展過程:

台灣的民主化經驗,帶有強烈的「選舉帶動」的特質,選舉過程一方面是凝 聚社會中支持政治改革的力量的主要機制,另一方面也是引導反對運動進入體制 內來推動改革的重要誘因。國民黨操縱整個選舉遊戲的規則,決定何時、如何及 舉行政治比賽的地點,選舉增加政權的社會基礎,亦可最維持成為一個民主國家 陣營一員的形象。初期只允許地方層次的選舉,要限制必削弱反對人士的參選能 力,但選舉也為日後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留下了一線生機。

在 1950-1970 年代,國際環境日益不利中華民國,黨外人士又漸漸開始找尋起 1950 年代自由中國集團所要求的「民主救國」之呼聲。1969 年黃信介等人,拉 開黨外民主運動的序幕。另外,隨著中央民意機構的少量甄補及民眾對政治興趣 日高,台灣人所關心的民意機關,也從省議會漸漸轉向立法院;所關心的議題從 省政逐漸看到統治正當性及代表性問題。而 1977 年選出的黨外省議員自就職日 起就已準備好以集團性的方式與執政黨對抗,在省議會中造成一時的組織化(黨 團)現象。

(4)

因著選舉而來的政治活動給了黨外人士使用各種方法來迫使執政者依黨外 人士所訂之議題與遊戲規則一步步開放以尋求統治正當性;也使得台灣民主化的 歷程呈現漸進的、由下而上的過程。

七、外在經濟、社會與國際困境產生了反對運動的支持群眾,亦提供了反對運動 者思考關於台灣前途的問題之機會:

經濟發展使得黨國體制在整個社會、經濟的比重顯得相對低落,同時也出現 不易控制,且具有獨自行動能力的社會集團(如中產階級)之產生,而這也是挑戰 體制的反對運動(黨外)勢力所賴以存在的群眾基礎。

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及國際外交戰場上潰敗,提供了台灣政治反對運動人士一 個蓄積人民反對意識與力量的主打議題、並創造了許多黨外政治人物,也凝聚出

「台灣意識」這個共識支撐著後來的反對運動,間接造成反對運動勢力的壯大。

八、政論雜誌對於反對運動具有啟蒙、推廣宣傳的功能,但是雜誌對於反對運動 最大的效用在於組織化:

台灣幾個重要的政論雜誌對於台灣的民主化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1949-1978 年之間所出現的政論雜誌可歸類為「知識份子雜誌」,此時期稱為「文 人辦報期」,包括文星雜誌、大學雜誌集團。文星所處的時代非常類似五四運動 時代的啟蒙運動,其在本土化方面的作為與台灣反對運動政治人物的連繫方面,

並未特別突出。

大學以「言論報國運動」始,執政黨經由體制擴張的方式吸收知識份子運動 的正當性後,大學因為「省籍情結」導致分裂。

1973 年,黃信介與康寧祥結合知識份子加入黨外民主運動,首創「黨外」

意識的集體認同,並在臺灣政論創刊,聚積起黨外的勢力。

九、自八十年代和美麗島兩雜誌起,黨外運動的路線爭議明顯化,亦出現採取「適

(5)

應」或「支配」的不同主張:

在 1979 年 6 月創刊的八十年代企圖達成:站在黨外的立場和執政者溝通,

另一是想要藉著雜誌的論政來匯集民意以做為黨外問政的後盾。一般咸認為八十 年代和美麗島兩雜誌代表著當時黨外運動的兩條路線。康寧祥的八十年代被視為 是溫和理性的論政路線,對於環境採取「適應」的路線;而美麗島則被認為是激 烈的群眾路線,對於環境採取「支配」的路線。

1977 年「中壢事件」之後,造成康寧祥對於同一運動所持不同的態度,隱 含了黨外在未來分裂成不同支派的可能性。

十、反對運動發展凌散化、「選舉掛帥」、「公職掛帥」與「山頭主義」等,均由 於統治者所設定的歷史結構所導致:

美麗島以雜誌做為組織的樞紐,其活動範圍就是政黨的活動範圍--而這踩到 了威權政府的禁忌,因此導致後來的大舉鎮壓。

黨外在「美麗島事件」之後的運動過程中摸索出(1)以書籍與雜誌交替掩護、

(2)用書刊來宣揚理念籌措經費的方式,也藉由書刊的流傳來挑戰言論尺度、揭 發統治神話(3)提高全國性知名度。由於國民黨阻止台灣人自然產生全國性領袖 人物、再阻止反對勢力形成任何正式的組織,造成黨外人士成敗的原因主要為群 眾魅力,形成黨外時期「競選個人化」的傾向;這種個人化的現象,在往後的運 動過程中衍生出「選舉掛帥」(運動策略)、「公職掛帥」(組織型態)及「山頭主 義」(權力結構)等問題。而個人角色凸顯則說明了在黨外組織化的過程中,必須 有一個爭議性較小、較能吸納各方意見與力量的人成為共主。

十一、美國圍堵政策的調整迫使國民黨採取本土化政策,但又面對反對運動的勃 興,形成統治正當性的危機,乃再度採取鎮壓的手段,以化解壓力:

美國自 1979 年起與中國建交,台美共同防禦之條約亦將在 1979 年底廢止,

這對蔣經國顯然是一大打擊。這些外在條件的變化,是台灣在過去威權統治、戒

(6)

嚴體制、萬年國會及禁止組黨等限制所立基的條件之變化,而俟應這種變化,黨 外對於國內改革呼聲的正當性日增,對於國民黨民主轉型形成國內及社會之壓 力,使國民黨走向本土化的道路。

1978 年起黨外以選舉組織形式企圖形成一個全島性的反對組織,在之中顯 出內部山頭與地方派系等問題。而國民黨則對黨外的地方派系人物領導者下手,

反而導致黨外更形團結。1978 年 12 月 16 日政府以美國與中共宣佈建交為由,

停止當時正進行的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蔣經國或苦於應付重大變局,或趁機 緊縮言論自由,一直要到 1980 年大部分黨外人士因「美麗島事件」入獄後才恢 復選舉。

1979 年,美國由於與中國(共)建交,前半年台灣內部顯出相當不穩定的局 面。 而這種不安的情緒也表現在處理黨外人士對於政治自由化要求的態度 上:一方面加強約制「台獨」,另一方面開始對於黨外人士下手「國家與社會關 係益(形)緊張,雙方展開一場拉鋸戰。

十二、美麗島運動幾乎匯集了所有反國民黨的人士,在運動過程中,黃信介系採 取「支配」,但是內部由於施明德等人掌控了組織的「不確定區域」,因而左右了 運動的方向:

政治反對運動集團政治菁英的分析架構之中介層次又可細分為八個政治群 體變項,包括:1.郭雨新系、2.康寧祥系、3.黃信介系、4. 地方派系(余登發系 為代表)、5.黨外新生代(黨工)、6.右翼外省集團、7.左翼夏潮集團、8.長老教 會等。

上述政治反對運動集團,在「美麗島事件」前採取了一種「聯合陣線」的模 式,但並非「走向美麗島」,因為這些人在「美麗島事件」發生的前後都沒有成 為一個單一的集團,只是一起運動,並各自追求自己的終極目標。而在這八個集 團當中,以黃信介系及其相關成員、家屬與辯護律師成為後來「美麗島事件」的 要角與後來民進黨成立的主軸。

(7)

而誰是黨外?則比較有定論,雖然在運動過程中,「黨外」的定義會隨之變 動,但是後來的黨外以黃信介系與康寧祥系為主流,則為普遍被接受的看法。

美麗島雜誌社成立後,基金會處理政治事務,服務處則等同於黨部。在整個 過程中,由於許信良與施明德的「五人小組」掌握組織的「不確定區域」,因而 掌握了組織的領導權,並決定了組織的方向。形成選舉趨動全島黨外串聯時期的 反對運動人士間之差異之變項,包括 1) 與國民黨抗爭策略的差異;2) 政治意 識型態與政治見解的差異:3)組織(運動)目標的差異;另外尚須考慮的兩個變項 4)社會淵源與專業背景;5)距離政治中心(台北)之遠近。而張春男與施明德兩人 在這個方面有著相當大的差異。

在將近兩年的運動過程中,先是由許信良掌握主控權,到了美麗島事件當 天,黨外領導與指揮群眾的權力已在施明德手中。而整個來看,黨外運動中,仍 有同輩之間的爭鬥(caviling rivalry)。

十三、美麗島軍法大審是台灣前途的大辯論,弱化了威權統治的正當性,更加 凝聚了「台灣意識」,但是也迫使新生代與美麗島家屬站上與國民黨抗爭的

一線,加遽了組織內部路線爭議:

家博(Bruce Jacobs)認為,「美麗島事件」肇因自兩方面的錯誤:一是少數 領導人堅持遊行;另一是不該使用鎮暴車。事件發生之後,幾乎所有媒體都一面 倒地譴責美麗島集團。國民黨擔心台灣的安全,開始抓人。後來之所以展開公開 的軍法大審,主要是來自美國朝野的壓力及海外的營救。有人認為事件可能是保 守集團在「中壢事件」之後就已擬好的劇本,當局把事件和中國及海外台獨牽扯 在一起。軍法大審中大量的少壯派律師前往擔任事件審判的辯護律師,被告們趁 此機會將自己的政治理念透過大眾傳媒傳達出去,甚至於使台灣民眾更加了解這 些被告的政治觀點與台灣住民自決的言論。

在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當中,將政治反對運動導向「台獨」運動,並據此加

(8)

以批判、論罪,是警總與政府的長期策畫所致。在審判中當事人主張中華民國一 直是獨立的國家,其現在的領土是在台灣;在法律上用中華民國,私下則通稱台 灣,台灣獨立就是中華民國獨立。上述說法影響了後來的黨外運動發展的方向。

「美麗島事件」及之後的大逮捕與軍法大審,對於台灣政治反對運動造成下 列影響:一、事件造成威權體制之弱化,為日後組黨打下有利社會環境。二、台 灣人(包括蔣經國)對王昇及軍系勢力上升產生疑慮,因此,蔣經國表示國會選舉 一定會恢復,並排除「軍事統治」的可能性路。三、事件造成黨外運動大批的領 導階層在很短的時間內更替,並由較年輕的新的知識份子提早站到第一線,造成 日後黨外的黨工與未被逮捕的領導階層之間異質化的因子。四、事件引發了日後 黨外領導階層對於黨外運動的反省方向,在黨工看來,反對運動的目標應是改革 體制,同時黨外應檢討既有的選舉路線。

十四、三組爭議概念(「杯葛」與「妥協」「改革體制」與「體制(內)改革」「群 眾路線」與「議會路線」)至組黨成功仍不停歇:

美麗島事件及大審之後,至民進黨成立之時,台灣政治反對運動可分為八個 時 期 : 一 、 沉 潛 重 整 期 (1980-1981) ; 二 、 運 動 理 念 初 次 衝 突 期 (1982.1-1982.9.28); 三、內部權力模式轉型期(1982.10-1983.12);四、

內 部 民 主 初 次 確 認 期 (1984.1-1984.5) ; 五 、 運 動 理 念 再 次 衝 突 期 (1984.6-1985.6);六、內部民主再次確認期(1985.6-1985.12);七、威權弱化 與組黨競賽期(1986.1-1986.9);八、民主進步黨成立(1986.9.28)。

而在分期中,黨外內部是否和諧與是否有選舉活動有正相關,在黨外內部照 顧到「黨內民主」議題之後,選舉年較容易團結。而在沒有選舉年的分期中,進 行內部理念磨合的動作就特別明顯,而每一次爭議的引發,都來自非公職人員(黨 工),爭議之後,黨外公職人員在黨外的權力就減少一些,使整個黨外的決策變 得更為分權化。

傳統的黨外之對立最主要的乃衍生自同一選區之間對於選票重疊所產生的

(9)

政治人物之間內部緊張關係;但是新生代黨工所思考的就不只是權力的問題。台 灣內外的受挫更讓新生代認為所謂由「議會路線」或「體制內改革」要改變國民 黨的統治方法及台灣未來的命運,根本是無效果的。由深耕所引發的三組對立的 概念,包括「杯葛」與「妥協」「改革體制」與「體制(內)改革」「群眾路線」

與「議會路線」。1983 年底選舉,康系的覆沒,整個黨外正進行大換血,民眾亦 對於議會路線感到不耐,並在黨外運動路線方面扮演更大影響路線走向的角色。

自 1980 年以來黨外呈現的「黨外主流派」所領導的「單極為主」權力模式,

在 1982 年的「杯葛與放水」「改革體制與體制改革」及 1983 年反「公職掛帥」

等爭論及 1984 年初的「雞兔同籠問題」爭議等來看,在「黨外編聯會」的認知 中,「編聯會」所持的立場傾向於「杯葛」「改革體制」「群眾路線」與支持「雞」

類黨外人士;而「黨外公政會」則傾向於「妥協」「體制改革」「議會路線」與 支持「兔」類黨外人士。

黨外編聯會提供的是「集體誘因」(包括意識型態、認同、團結、忠誠);而

「公政會」則提供「選擇性誘因」(包括物質、利益及地位)。換言之,反對勢力 內部的衝突主要是兩種組織原則(「選舉/專業政黨」取向及「群眾/官僚政黨」

取向)的衝突和競爭。

1984 年 6 月新潮流創辦,強調「權能區分」「民主與齊一」「有意義的少 數」「反公職掛帥」等,後又推出郭世雄的「黨外運動雞兔問題」引起黨外爭辯。

十五、在雜音中整隊齊步--雖然組織內部對於同一事情有不同看法,但是基於對 民主政治的信念,在趨向內部民主與相互妥協過程中,合作仍是唯一方法:

在爭議過程中,黨外公職仍朝發展「公共政策研究會」的方向前進。以黨工 為主的編聯會與以公職人員為主的公政會在各自發展組織的過程中,各有意識型 態及運動策略的堅持,但這兩個組織在往後的運動中還是願意合作,因為他們覺 得整合起來對外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意志比起對於運動過程手段差異的區隔來 得更為重要,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黨外的支持者認為兩者應該整合,更因為他們

(10)

對於言論自由與民主政治的堅持。

1984-1986 年間黨外形成一股組黨競賽運動。費希平等人秘密籌組新政黨,

在組黨的前一刻,整個組黨的氣氛與意念讓黨外整合起來,最後是以「十人小組」

版本為主,具體措施方面儘量參照「編聯會」的版本,使整個計畫能成局。1986 年 9 月 28 日民主進步黨終告成立,為台灣政治反對運動寫下劃時代的一頁。

(11)

第玖章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文還有一個尚無法完全充分地獲得證實的重點,是黨外政治菁英在各個階 段均感受到群眾希望黨外能團結一致地反國民黨。由於在 1970 年代並未有大規 模針對黨外支持意向相關的民意調查,在研究過程中只能從黨外雜誌或選舉得票 率來佐證。當然如邱義仁之前訪談關於黨外時期民眾的想法,須要更進一步的求 證。但是本文根據所能獲得的資料推論,台灣的政治民主化仍具有由下而上的特 色,尤其在議題的設定上,統治菁英是站在相對被動的位置,證諸台灣政治改革 後來的發展均與黨外時期所提出的訴求一致可得。

在本研究告一段落之前,茲提出數端供未來繼續於本主題進行研究者(包括 本文作者再檢討)時加以參考:

一、台灣政治史的建構仍有發展空間。如何整合歷史學與政治學,在龐雜的史料 中發掘出的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相關資料,再衍繹出相關政治理論模型,是本文最 初的動機,但是這個嘗試尚不能稱完成,甚至於只是開始。

二、囿於本研究篇幅與時序的關係,只對反對運動組織初生時期進行分析,未對 1986 年之後的史料加以判斷,因此本文所討論的 Panebianco 的「政黨權力的組 織理論」對於民進黨成立至今的派系研究未能涵概,僅作可能的推估,至於理論 的適用性如何,有待後續研究。

三、台灣政治反對運動較重視內政而較無法顧及外交(國際)。一來由於外交議題 較不易獲得民眾注意,二來也由於外交問題最終會涉及台灣前途問題,而這 在戒嚴時期是很大的禁忌。事實上,國際因素對於台灣政治民主化亦迭有貢 獻,應有研究之價值。

四、科際的整合雖不易,但是必須要進行。本文在檢視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的組織

(12)

之歷史的過程中,發現若干政治學研究者(甚至於受過黨國教育的作者本身 仍)會不自覺地複製有問題的與有爭議的資料,或者對於既存的史料因取得 困難而放棄參考,均屬可惜。

五、許多資料顯示,台灣政治反對運動與黨外的精神必須回溯到日治時期,但本 文礙於作者不闇日文關係,無法閱讀日文資料。而政治學界在引進西方政治 學理論時速度很快,但在整理日治時期台灣政治相關的資料卻又相對緩慢,

這不啻是一大遺憾。

六、國家圖書館應將珍貴的黨外雜誌掃瞄建檔,供研究者透過遠距圖書服務系統 取得。在作者博士班修課與本文的寫作的這五年過程中,由於作者困於工作 學業之中,復以居住地未有大型圖書館,中部地區在政治學方面的研究藏書 並不豐,因此大量依賴國圖的遠距服務,解決了史料及參考資料不足的窘 境。但是該服務的最早年代有限,若能再往前推進,並能降低收費的話,對 於研究者而言,當有更大的便利性。

近來由於國家檔案局及相關研究單位都有許多新的一手資料解密,作者 雖精疲力竭,仍不得以此為藉口,因此,本文未能引用上述資料,實為一大疏失 與心中最大的遺憾。

(13)

第玖章 第三節 後續研究

順著上述反對運動組織的內部動態分析,輔以台灣重大歷史事件及相關資料 的佐證,作者有兩個原先所構思的方向尚無法達成,留待後續研究:

一、描繪並論證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的發展趨勢示意圖:

反對運動組織置於台灣歷史的動態架構中,要說明並簡要繪出台灣政治反對 運動的發展假設示意圖(見圖 9-1)。可能的思考方向如下:在整體發展方向上,

台灣的反對運動究竟是朝著中國民族主義式或是朝著台灣民族主義式的方向前 進?究竟是朝著民主的道路上發展或是有可能倒退回威權時期?而組織方向是 由什麼過程決定,內部的領導權是如何決定?

統 民 一 主

中 狀

中國民族主義式

國 態

民主國家

權 ?

台灣民族

主義式民

主國家

民主狀態 威權狀態

極權狀態

台灣獨立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圖 9-1 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發展趨勢示意圖

(14)

說明: 代表台灣政治反對運動,圓之大小可視之為反對運動之規模,但是 本研究未進行此方面的量化研究。

本研究分期所依據的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簡要年表:

1895 日本佔領台灣。

1918 一次大戰後,民族自決思潮盛行。

1920 林獻堂組織台灣議會設置運動。

1921 台灣文化協會成立。

1925「二林蔗農事件」 。 1927「台灣民眾黨」被禁。

1931 日本大檢肅台灣赤色救援會,台灣左翼農民運動一蹶不振。

1945 日本戰敗,國民政府任命陳儀為台灣行政長官。

1946 國共全面內戰。

1947 二二八事件。

1949 中華民國政府移至台北。自由中國創刊。

1950 自由中國刊出「中國自由黨」組織綱要草案。第一期地方自治(縣議員選舉)於花蓮實施。立 法院通過立法委員繼續行使職權一年。

1951 立法院通過「三七五減租條例」。

1953 開始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限田政策)。

1957 自由中國發表「反對黨!反對黨!反對黨」。

1958 李萬居、郭國基、高玉樹等 78 人申請成立「中國地方自治研究會」遭駁回。

1960 自由中國雜誌社長雷震涉嫌叛亂被捕。

1961 公論報受假沒收處分。

1969 康寧祥當選台北市議員、黃信介當選增額立法委員,拉開黨外民主運動序幕。

1971 大學雜誌改組(1968 創刊);中國進入聯合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 。

1972 蔣經國獲立法院同意出任行政院長。

1972 康寧祥當選立法委員。許世賢、黃順興、張淑真當選立法委員。黃天福、張春男當選國大。

[許信良(獲國民黨提名)當選省議員。]

1975 黃信介(發行人) 、康寧祥(社長)、張俊宏(總編輯)創辦臺灣政論月刊。

1976 臺灣政論遭撤銷雜誌登記。

1977 五項公職選舉,黨外氣勢高漲。中壢事件。

1978「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成立。

1979 美麗島雜誌第一期創刊。

1983「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成立。

1984「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成立。

1986 民主進步黨成立。

二、進行黨外組織文化的研究:

未來研究可嘗試引進組織分析的相關研究途徑,其中以組織分析中的「競值 途徑」(Competing Values Approach)最適合用來分析黨外組織文化的變遷。黨 外組織文化可假設由原來的「成長調適的文化」1往後期的「共識凝聚的文化」2

1

成長調適的文化—其組織中成員的行為動機較傾向於成長,其權力掌握在具有領袖魅力(chrisma)

的人手中,而組織在績效上的表現依獲外部支持、成長以及資源獲取的程度而定。也由於此種組

織較似臨時組合,須靠隨時獲取資訊、隨時調整以應付變局,其決策基礎往往單憑領導人的洞察

(15)

變,而這個轉變最主要的可能是由新潮流系所推動。一般稱這樣的文化為「派系 共治」的傳統3(派系正當性極高)。這個組織文化的轉變可以圖 9-2 表示。

趨向

理性目標模型 集權化 內部過程模型 層級節制的文化 整合 理性主導的文化 (市場) (層級節制) 控

趨向輸出的 *目標釐清 制 *穩定 趨向團結與 極大化 *方向確定 *控制 均衡 *快速決策 秩 *持續性

*目標完成 *衡量 *生產力 *正式檔案 *利潤、影響力 *資訊管理

趨向整體 外部的 內部的 趨向社會 系統的競 技術系統 爭位置 (宏觀) (微觀) 的維持

*外部支持 *討論 *資源獲得 *大眾參與 *成長 *決策公開

趨向擴張 *洞悉 性 *人道關懷 趨向人力資 與轉型 *革新 *投注心力 源的發展 *適應性 變 *士氣

化 成長調適的文化 凝聚共識的文化

(臨時組合) (朋黨) 趨向

開放系統模型 分權化、 人群關係模型 分化

資料來源:本研究修改自 Quinn,1993:64。

圖 9-2 黨外組織文化的競值類型轉變

當然上述兩項的構思仍未經論證,「民主發展是否一定是在統獨兩端的中線」

尚待釐清,還有其他若干論題(如海外台灣人運動等),本文未能進行分析與探 討,有待日後再仔細討論。

力及直覺。

2

共識凝聚的文化—這類組織中,較重視的是組織內部和諧氣氛的維持,而組織績效的好壞視組

織的士氣、凝聚力、氣氛與團隊精神而定。這種組織類似家族團體,或是因共同利益而密切結合 的「朋黨」(clan),其權力由大多數人掌握,而成員服從組織則是基於歸屬感(affiliation)。

3

鄭明德(2003 年)。民進黨派系政治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所(博士論文),頁 256。

(1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釐清中華民國(臺灣)對第 12.04 條所為之承諾,提供金融服務之法人機

應標示中華民國製造或中華民國台灣製造,...但輸往美國以外之無邦交國 家或地區者,得標示台灣製造或同義之外文」規定,廠商出口本國產製之貨品

七、選手來源及限制:選手應具有中華民國國籍,青年組限民國89年1

取得中華民國之外國法事務律師資格後,須加入在中華民國法律 事務所所在地之律師公會。.

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20 歲以上、65

中華民國 106 年 6 月 27 日中市教高字第 1060056071 號函訂定 中華民國 107 年 10 月 4 日中市教高字第 1070089819

中華民國 102 年 5 月 14 日中市教幼字第 1020025291 號函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 102 年 12 月 31 日中市教幼字第 1020100764 號函修正發布全文 13 點,並自即日生效 中華民國 104 年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 0960501957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 0970503244 號令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