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經濟快速發展,國民所得水準提高,過度集中都市的人們開始追求休閒生活,

就如同追求工作成就一樣重要,但是現有的休閒活動與設施品質常未臻理想,促使許多 國民更殷切盼望回歸大自然,享受田園之樂,因此休閒農業、休閒漁業因運而生。休閒 漁業就是一種高所得的經營方式,有助於台灣漁業結構的調整(李治中等,1993:144) , 將一級產業三級化,重新創造價值是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羅光達,1996:47)。

釣魚運動在台灣一直是非常受歡迎的戶外休閒活動,釣魚活動排名為國民第四大戶 外運動需求項目(陳政隴,2001:11

1

)。根據中華民國釣魚協會較保守的估計,台灣的 釣魚人口總數至少在一百萬以上

2

,其中池釣人口佔 55﹪,海釣人口佔 40﹪,溪釣人口 佔 5﹪。因為台灣在戒嚴時期海岸實施管制,眾多釣客只好投入池釣的行列,雖然解嚴 後,在 1988 年海釣開放(蘇一志,1996:47) ,但仍有安全上、法規上的限制,所以目 前還不是很普遍;另一點,台灣近海、河川大多受到污染,再者溪流過度捕撈,當今環 保意識抬頭,許多溪流進行保育,所以從事海釣、溪釣所受到的限制較多,魚量少且魚 體小,因此池釣成為目前最盛行的釣魚活動。不論在釣具市場的活絡度,以及垂釣活動 的消費額,池釣的成長率都高居第一,可是國內對於池釣的研究卻少之又少。因此本研 究希望針對受大家歡迎的池釣活動加以探究。

在論文進行的過程中發現,近年台灣海邊出現了新興的行業----經營「海釣場」 ,其 實它真正的名稱為「海水塭釣」,不過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海釣場都由魚塭轉型而成,所 以本研究稱其為「海水池釣」。 「海水池釣」興起於 1980 年代左右,養殖漁業陸續克服 海水魚類的養殖技術,因為這些海水池釣魚種繁多,大部分屬於高級魚類,生猛活躍,

1 引自「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開發計畫第一、二期報告」,中華民國區域發展科學學會,1991。

2 另一說台灣目前擁有 60 萬的釣魚人口(2002.08.15 中國時報),引自www.okuma.com.tw/Chinatimes.htm

(2)

業者必須要有相當的把握才能經營得當,創造不錯的利潤,此後海水池釣如雨後春筍般 興盛(吳天祥等,1994:21)。

筆者在田野實查過程中,思考這些海水池釣場的經營模式與外貌相似的養殖漁業有 何不同?因為海釣場需要引用海水,分布是不是受到水源的限制?池中放養的又是高經 濟價值的魚類(烏格、金目鱸、紅鰽、紅魽等) ,每次釣魚需消費 3 小時計價 1000 元至 3000 元不等的高價位,這種釣魚方式想必受到釣客相當地青睞,到底他們追求的是什 麼樣的遊憩體驗呢?本研究分析這種特別的地表景觀宜透過下列的研究課題,來達成主 要的研究目的:

1. 了解海水池釣場發展的脈絡、形成背景;

2. 了解海水池釣場的區位分布、區位分析,進而歸納出不同的類型;

3. 不同的區位分布是否造成海水池釣場的經營型態的不同;

4. 不同類型海水池釣場的釣客特性(遊憩專業、釣魚動機、環境識覺等)是否有 所差異;

第二節 研究課題之相關文獻回顧

透過上述的研究目的可以了解本研究的主軸有「釣場區位與特性」與「釣客特性」

等方面,以下先就兩課題回顧其相關文獻。

(一)釣場區位與型態

回顧國內釣魚相關文獻,釣魚研究多著重於海釣、溪釣,如顏家芝、林晏州(1995) 、 謝純安(1994) 、鍾文玲、林晏州(1993) 、林連池(2002)等人,將釣場經營以「環境 屬性」通稱,分為三大部分:自然屬性、人文屬性、經營管理屬性。自然屬性是指釣點 景色優美、水域變化、水色清晰、魚藏量、沿岸激流等,在選址規劃階段時的思考要素;

人文屬性是指釣點提供的服務設施、交通聯絡設施、住宿設施、魚作設施等屬於規劃階

(3)

段的重點;經營管理屬性則是安全管理設施、促銷宣傳設施、遊客人際關係管理、活動 區區隔管理等。這種分類是站在釣客的立場來看環境屬性,所以較難看出池釣場的經營 模式,況且池釣是人為釣點,與海釣、溪釣等自然釣點也有所不同。國內率先研究池釣 的是 Barnes, M. D. 和 Chiu, Chiung-Hua(1996)針對台北縣市的池釣場展開調查,就其 分布、水源、魚種、補魚頻率、釣場來客數、釣魚費用等方面,獲得池釣業的基本資料,

可以提供本研究訪問海水池釣場時的基本方向,對於本研究有很大的助益。而國外的池 釣研究方面,Moldovanyi(2004)以實地訪問和郵寄問卷的方式,訪問參與付費池釣的 釣客其遊憩專業、釣魚動機和經營管理態度,不過文中並沒有針對遊憩專業如何評分加 以說明,僅以文字敘述的方式呈現,但還是可以提供與美國池釣與台灣池釣做對照比較。

地理學界目前沒有釣場的經營型態研究,但是也有一些產業研究的概念可以通用。

陳南君(1995)認為經營型態是由土地利用、勞力分配、飼養規模、飼料組合四個部分 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並從整體(政策) 、區域(自然環境) 、個別農戶(耕地、人地、微 地形)來探討台灣酪農業發展的不同型態;鄧淑珍(1995)從產地的飼養環境(環境條 件、技術引進、政策、市場需求) 、農家本身內部條件(土地、勞力、規模、經營理念)、

農企業的整合制度來探討台灣養雞業的經營型態;李嘉雯(1998)認為養豬業受自然環 境影響不大,主要支配經營的因素來自農家自身經營條件(土地、規模、勞力、運銷)

與外在之人文環境(市場需求、飼養技術、相關政策、環境條件),兩者共同影響,以 上對於畜牧業的探討都是對農家的內部條件與外部環境做一綜合分析,這些都可提供本 研究在探討海水池釣場時的研究面向。

另外鄧淑珍、李嘉雯將農企業視為大型工廠,所以不是只探討養雞業、養豬業,後 向連鎖與前向連鎖也要一並討論,所以本研究在檢視海水池釣場的經營型態時,也不能 忽略海水養殖漁業(後向連鎖)和釣客(前向連鎖)。

綜合上述文獻相關產業的研究理念,本研究可以從海水池釣場本身條件--「土地」 、

「規模」 、 「勞力」 、 「運銷」--以及外在環境--「技術條件」 、 「市場需求」--等觀點來剖析

海水池釣場的經營型態。土地即是土地條件與利用配置,土地條件包括地點、位置、形

(4)

狀、水圳條件、對外聯絡的易達性、土地自有或承租,土地條件可以看出池釣場的分布,

進而分析其分布的機制與類型,並且土地也決定池釣場的經營規模以及水的來源,利用 配置則代表池釣場的經營類型,與對此產業的依賴程度;規模就是池釣場魚池個數、面 積大小、相關設施(如「 網斗

3

」、烤肉區),並由釣客的調查得到池釣場的市場域,看 看釣場規模與市場域是否有一定程度的關聯;勞力包括經營者的勞力組成、人數、兼業 情形、工作流程、時空分配;雖然海水池釣場主要的產品是「釣魚體驗」,但是許多池 釣場有「 回魚 」的情形,就是池主向釣客買回釣起的魚,魚的去向與處理流程為何,因 此「運銷」也是本文解析池釣場所欲探討的重點之一。「技術條件」指海水養殖的技術 突破、運送漁獲的「 魚車 」之技術需求,以及對於池釣場的業主最大的挑戰就是水質的 維護,也是讓嬌貴的海水魚存活最重要的條件;「市場需求」則是海水池釣能否發展的 重要收入來源。

(二)釣客特性研究

接下來是國內的釣魚研究回顧:釣魚經濟研究的有施淵源(1999)利用東北角磯釣 比賽紀錄及資源魚類保育問卷資料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釣客所得收入愈高,願付價格愈 高,相對的,願付價格隨著釣客年齡增加、到東北角磯釣次數愈多、每次磯釣時間愈長 及非意願配合等因素愈低;吳文桂(1995)針對台灣東北角沿岸休閒釣魚的經濟效益,

採旅遊成本法和條件評估法為實証分析,計算實際金額來衡量休閒釣魚的遊憩效益,並 分析典型釣者的特徵。

關於釣客特性的研究如下,鍾文玲、林晏州(1993)以北勢溪黃櫸皮寮為例,研究 釣魚者遊憩衝突的認知因素,結果顯示釣魚者並不會因為個人釣魚經驗豐富與否而有不 同的衝突感受,釣客年齡與教育程度和感受不同呈現正相關,而釣客期望獲得體驗以「遠 離都市、接近大自然」和「紓解壓力最高」 ;謝純安(1994)探討遊憩專業層次與動機、

經營管理態度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採用釣客對釣魚領域認知、行為、情意三大體系,對

3 為海水池釣業的行話,第一次出現時以引號加上斜體表示,其意義詳見附錄二。

(5)

釣客進行專業層次的評定,將釣者區分為「低」 、 「中」 、 「高」 、 「專家」等四級專業層次,

並且發現隨著釣者專業層次增加,部分釣魚動機的認同度增強,並且對於管理經營的接 受程度也會增加;顏家芝、林晏州(1995)分析東北角地區海釣活動者對於環境屬性之 需求認知,結果顯示不論是在自然、人為、或經營管理環境方面,凡與漁獲相關之屬性 均為釣客認定之最重要因素,並經群落分析後將東北角的釣客分為「重視安全型」 、 「環 境敏感型」 、「關心漁獲型」 ,這三種類型釣客在其家庭組成、教育程度、以及釣魚頻率 方面都有顯著的差異。陳政隴(2000)探討布袋鎮遊客特性、休閒態度以及未參與海釣 活動原因之間的關係,利用問卷調查分析遊客對海釣活動的喜惡程度、付費限度與未參 與原因綜合探討海釣活動之遊客群定位、市場特性、經營管理重點與發展建議;林連池

(2002)依循謝純安的研究架構,調查高雄興達港區海岸遊憩釣者專業層次、釣魚動機 與其釣魚環境屬性需求之研究。

綜合上述文獻回顧可以得知,關於釣魚的研究大多著重在釣客的特性分析、釣魚的 經濟價值等方面,其中釣客特性部分特別是從專業層次、動機、環境屬性等方面來檢視,

不過,地理學跟其他學科之間的主要差別不在於研究的客體有異,而在於研究及回答時 所持的觀點有別(施添福,1980:204) 。而遊憩地理的研究也從經濟、自然層面的探討 轉向遊客動機、需求、空間決策、時空行為、遊憩體驗、識覺偏好,以了解遊憩者的行 為模式(Owens,1984,摘自朱芳慧,1999:18) ,所以本研究認為釣客的特性部分可以 用「環境識覺」的概念來探討。不過,釣魚活動可以算是一種獲取性的遊憩活動,同時 也是一種需要技術與知識的遊憩活動,因此參與釣魚活動的群體就不如一般的賞景活 動,對於任何人都沒有阻礙,因此本研究也納入「遊憩專業」的概念,並將兩者結合,

綜合整理出適合研究釣客的環境識覺架構,以下探討環境識覺與遊憩專業的文獻回顧。

一、環境識覺

「識覺」(perception)一詞源自於心理學,心理學稱之為「知覺」 ,但兩者在觀念應

用上有所不同,心理學者由神經的(neurological)、生理的(physical)、社會的(social)

(6)

向度來考量知覺;不過就地理學來說,僅採其名詞,定義有所不同,往往必須加入地理 學的色彩及地理學所慣用的模式(歐陽鍾玲,1986:100) ,地理學者應用「識覺」一詞 時就已經包含了「知覺(perception)」和「認知(cognition)」 ,其包含知覺、記憶、偏好、

態度等概念(倪進誠,2000:18)

4

1.發展沿革

環境識覺(Environment Perception)乃是行為地理學很重要的課題,可以說是地理 學者將其研究焦點由對外環境的具體研究,轉向人內在情感結構與環境之間互動關係之 研究。最早由美國地理學家J. K. Wright(1947)首創「地理識覺(Geosophy

5

)」一詞: 「…

其涵蓋各種人對某地的看法,姑且不論其認識看法是對是錯——所以地理識覺不僅為地 理學者所特有,也包括了村夫、漁夫、商賈、詩人、小說家、畫家,以至於游牧之阿拉 伯人——為了這個理由,它與人群主觀之觀念牽扯了相當的關係。」引申言之,他認為 地理學家研究的範圍不應該只限於客觀存在的環境,同時涉及那些主觀顯現於各階層人 物腦海中的地理知識(張長義,1977:57)。

W. Kirk(1951)是第一位主張環境應做區分的學者,他認為環境應該分為:

現象環境(phenomenal environment)--客觀存在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及由 人類所改變及創造的環境

行為環境(behavioral environment)--即為識覺環境(perceived environment),

帶有特殊的動機、偏好、思考方式及社會、文化傳統的人群所知 覺的那一種現象環境。

現象環境中的各種社會、自然事實,只有能夠通過文化及價值過濾的,才能變成行 為環境的一部分,所以同一組景觀在不同的觀察者眼中所呈現的也是不同的意義。一切 人類所做的決策和行為皆以行為環境(識覺環境)為依據(施添福,1980:236)。

4 另一說認為「認知(cognition)」包含了「識覺(perception)」,認知是一種心理過程(Psychological process),而識覺是一種心理功用(Psychological function)(歐陽鍾玲,1986:101)。

5 Geo意為’’earth’’,sophy意為knowledge,摘自施添福(1980:236)。

(7)

D. Lowenthal (1961)將過去和當時地理學識覺的研究方法,做一有系統的連貫,

並提出「意象(Image)」 ,他認為: 「有關環境的意象和概念,都是由個體的經驗、信息、

想像、記憶的化合物。……所有的經驗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到哪些遙遠若隱若現的,

全匯及而成我們個人的現實影像。地球表現經過文化、個人習慣和想像的折射,在每一 個人的心目中留下特別的形貌。我們都是藝術家和景觀建築師,按照我們的意識和偏 好,創造了秩序,組織了空間、時間和因果關係」(施添福,1980:237)。

其後,Harold & Margaret Sprout (1965)

6

、J. Sonnenfield(1972)

7

也對環境做出類 似的區分,主要都是要表達一個共同而簡單的基本假設: 「每一個人都有一幅世界的意 象,個人的偏好、價值、評估、決策,以及其後的行為皆以這個腦海中的意象為依據,

而不是參考客觀的現實環境」(P. W. English & R. C. Mayfield,1972:211-213,引自施 添福,1980:239)。

環境 (Environment) 個人 (Individual)

感覺器官 (Perceptual Receptors)

意 象 (Image)

決 策 (Decision)

探索

行 為 (Behavior)

真實世界 (Real World)

資 訊 (Information) 價值系統

(Value system)

圖 1-1 環境識覺概念研究圖

資料來源:Downs(1970:85)

6 把環境區分為實質環境和心理環境(相當於Kirk的行為環境),摘自施添福(1980:237)。

7 依據和行為的關係程度,把人類的環境視為巢狀的(nested)環境,由外而內分為地理環境(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運作環境(the operational environment)、識覺環境(the perceptual environment)、行為環境(the behavior environment)四層(Sonnenfield,1972:246)。

(8)

R. M. Downs(1970) 整合了當時的相關研究,依據研究方法和目的,將環境識覺 的研究分為三種:

(1) 結構的研究(The structural approach) :分析識覺環境的性質,特別是針 對「意象(Image)」概念的討論。

(2) 評估的研究(The evaluative approach):經由空間意象來評估環境,並 探討決策和行為間的關係。

(3) 偏好的研究(The preference approach) :假設在不同的空間區別客體下,

依據偏好的尺度來分析人們如何評價特定的行為目標,如居住、移動 等關係。

Downs 並建立一套從事環境識覺研究的觀念架構,並認為此一概念圖(圖 1-1)非常 的複雜,雖然看來某些概念過度的簡化,而同時方向性的連結都會再結構,直到每個概 念都與其他的直接相連為止,並且這不是一個可操作的模式,並不會直接引導出可檢驗 的假說(前提) 。

此概念圖的交互作用過程如下:從真實世界出發,可視為資訊的來源,經由感覺器 官接收,由個人的價值系統和其對真實世界的意象的交互作用來過濾資訊的意義,產生 意象,並以此為依據做決策、採取怎樣的行為,但是如果個人認為意象不夠完善,便再 回到真實世界探索足夠的資訊,再一次做判斷。其右半部是環境的因子,是一個可看見 的、易接觸、符合邏輯的過程;左半部是屬於個人的因子,運作的情況如同一黑箱,是 不可見、不易接觸的。

Downs 認為地理學家所扮演的角色,比較像是整合其他學科的綜合分析(如其他社 會科學,特別是心理學) ,只是我們一貫地在空間脈絡中來運用這些成果。

不過吳靜宜(2003)則在證實研究中發現,人們往往都是先對事物整體知覺,而後

才有對個別屬性的感覺,也就是說,人們在腦海中先經由個人的價值系統過濾,選擇自

己認同的資訊,再由感覺器官去接收此項已經認可的資訊,也就是說,人們看到的世界

(9)

並不是一個客觀的世界,而是一個已經個人篩選後所認同的感官世界(吳靜宜,2003:

88)。這樣的模式與 Downs 的理論有所出入。

Golledge, R. G.和 Stimson, R. J.(1987)認為行為地理學為了在既有的環境中生存、

理解它,人們必須學會從大量的經驗之中組織關鍵的分類信息。他們感受、貯存、並使 用少量的信息,最終是要複製日常的生活事項。在做這類事情時,從大量「有關者」的 信息——即源自於我們生活世界的信息——中進行選擇的基礎上,創造知識結構。來自 各種環境的不同要素,被賦予不同的意義與價值,正式對於認知、環境、行為之間關聯 的明確識別(如圖 1-2)(引自 R. J. Johnston,1999:214-215)。

環境結構(Environment Structure)

態度(Attitude)

識覺(Perception)

認知(Cognition) 學習(Learning)

空間行為(Spatial Behavior)

系 統 中 的 變 化

(C h a n g e in t h e S y st em )

伴隨系統化的行為

(Behaviour with the System Changes)

圖 1-2 意象行為研究概念圖

資料來源:Golledge, R. G.、 Stimson, R. J.(1987),引自 R. J. Johnston(1999: 215)

在圖中,可以看出人被置於環境與行為的交界面上,人們在環境中學習和行動,而

在行動時又改變了環境;此一界面,人扮演極重要的角色,針對個體識覺、態度的研究,

(10)

可以了解人如何看待環境及與環境的互動關係(梁國常,2002:26)。

所以人在接受訊息後,如何做成決策的「黑箱」,這部分正是地理學者企圖要了解 的。張長義(1977)認為環境識覺的研究側重在環境資訊的接收、意象的形成及評價與 決策等三方面。田家駒(2002)認為人們對於外在環境所獲得的識覺,實際上是一種結 合資訊來源、意象評價而形成的連續過程。而倪進誠(2000b)提出觀光空間的識覺與 生活空間的識覺有所差異,可以相關觀光空間視為行動空間的一部分(表 1-1):

表 1-1 觀光空間與生活空間的識覺比較表

生活空間識覺 觀光空間識覺 空間分類 活動空間(每日生活空間) 行動空間 接觸狀況 事件多且頻率高 事件少且頻率低 親身接觸 易有親身體驗 少有親身體驗

自我主張 易有自我主張 易隨媒介管道資訊跟隨他見

清晰程度 識覺較清晰 識覺較不清晰

真實程度 識覺內涵接近真實狀況 識覺內涵多經篩選扭曲、遠 離真實世界

資料來源:倪進誠(2000b:23)

觀光

遊憩

觀光旅行

戶外遊憩(日常生活圈外)

戶外遊憩(日常生活圈外)

其他(日常生活圈內)

戶內遊憩(日常生活圈內)

休閒

圖 1-3 休閒、遊憩、觀光三者的關係圖

資料來源:戴彩霞(1987:18)

(11)

從表中可以看見生活空間的識覺與觀光空間的識覺有所差異,不過釣魚屬於遊憩活 動,從圖 1-3 中可以看出「觀光」 、 「遊憩」的涵蓋範圍

8

,遊憩有時屬於日常生活圈內,

有時也屬於日常生活圈外,但是觀光一定是遠離日常生活圈,所以遊憩識覺應該介於上 述兩者之間,這是研究之前所要釐清的部分。

所以本研究的環境識覺主要是針對釣客釣魚的遊憩識覺,特別是在釣客選擇海水池 釣場、選擇釣點等偏好與決策的過程。

2.相關實証研究

歐陽鍾玲(1987)整合了行為地理學的發展,把環境識覺的應用分成三大類,本研 究將相關的實証研究依此做一整理:

(1) 災害識覺方面--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參予的人相當多,在台灣也有長足的發展。人類 的災害識覺研究著重研究各類災害及重複程度對於經濟生活的影響程度,所引起的 差別感應,進而醞釀對策(陳傳康,1990,摘自朱芳慧,1999) 。此方面的研究有許 心寶(1985) 、吳劍蘭(1987) 、周文玲(1992) 、張長義、楊雲龍(1994) 、張長義、

周文玲(1993) 、楊雲龍(1995) 、蔡麗玉(1994) 、巫孟珊(2002) 、林香吟(2002)、

蔡菁芳(2002);

(2) 空間識覺方面--此部分的研究大多著重於意象的研究,評量方式以心智圖(mental map)取得人們心智意象的表徵。可以再分為三方面:

a. 區域的識覺:主要是研究被觀察者對於研究區之意象,在景觀計畫上的應用發展 的很快,此方面的研究有張長義(1985) 、張長義、楊雲龍(1985) 、姜蘭虹、楊 麗鏽(1985)、姜蘭虹、劉英毓(1988)、徐美玲(1990)、何俊彥(1999)、林怡 君(1999)、陳怡嵐(2001)、曹建宇(2001)、歐家瑜(2000);

b. 小孩的空間識覺:以空間識覺的方式來評量及釐定小孩之空間概念發展,常用於 地理教育,如教材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設計等,此方面的研究有歐陽鍾玲(1983) 、

8 「休閒(Leisure)」、「遊憩(Recreation)」、「觀光(Tourism)」三個名詞十分耳熟能詳,對於生活環 境不同的人而言,意義往往見仁見智,本研究主要注重三者包含之範圍。

(12)

江碧貞(1998)、吳靜宜(2003);

c. 都市型態的識覺:研究人和都市之間的關係,及此都市如何被個別及團體所識 覺,這類研究的成果常成為區域政策的指南,此方面的研究有蔡漢生(1986)、

林育平(1990) 、程仁宏(1992) 、林郁欽(1994) 、吳連賞(1996) 、蘇桂醇(1996) 、 徐鐙城(1996)。

(3) 環境行為方面--主要是觀察在特定地點中人類行為的反應,及尋求行為和環境的相 關性,如移居、購物、休閒活動、工作等範疇,休閒遊憩方面的研究有蔡文彩(1985) 、 戴彩霞(1987) 、邱雯玲(1990) 、吳素幸(1993) 、周學政(1987) 、高麗珍(1988)、

劉鴻喜、陳文尚、林遠航(1996) 、謝定芳(1996) 、黃淑君(1999) 、倪進誠(2000)、

王永賢(2000) 、朱芳慧(1999) 、田家駒(2002) 、梁國常(2002) 、黃惠琴(2002)。

與本篇研究較有直接關聯的是第三類的研究,特別是近年來行為地理學在遊憩休閒 方面累積不少的研究成果。吳素幸(1993)以行為地理的基礎,來探討淡水鎮民的日遊 憩行為,了解其遊憩空間資訊場、行為空間、活動型態、決策過程。倪進誠(2000a)

研究澎湖地區的遊客行為,透過質性研究和觀察、實証問卷調查等方式,探討形塑澎湖 外在作用力(如地理環境、公部門、私部門等)如何對遊憩的觀光行為造成影響。梁國 常(2002)以質性研究,參與觀察為主軸,從遊憩區的涵構角度與遊客的空間知識獲取 過程切入,研究遊客對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認知意象,不過此研究僅以 14 位遊客為樣本,

是否具有足夠的代表性,還需深思。田家駒(2002)以福山植物園的遊客為對象,以生 態旅遊為主軸,研究遊客的環境識覺與行為,其中並提到旅遊有一定的季節性,所以若 在研究時能將時間的向度納入考量,結果可以更加周全。以上的觀點都是針對某一地 區,以地區中的一般大眾(如遊客)為研究對象。

朱芳慧(1999)跳脫以往針對一定點的人們所產生環境識覺的研究模式,而改以特

定對象(台北市政府員工)為目標,研究其遊憩行為空間的差異;王永賢(2000)以行

動研究和不定量重新分析,完整地參與高中生的戶外活動的體驗各階段,發現環境識覺

(13)

主要來自地景的刺激。這部分的研究是針對某一群特殊群體在不同的空間下的識覺與行 為。

而本研究將跳脫這兩種切入點,以特定空間—海水池釣場—為觀察空間,以特定的 對象—釣客—為研究對象,發展綜合的研究觀點。

二、遊憩專業 1.發展沿革

釣魚者參與活動的動機以及釣魚的專業層次之間有密切的關聯,並且直接影響釣魚 活動的參與(Bryan, 1977)。Bryan 是最早提出遊憩專業(Recreation Specialization)的學 者,他認為專業(Specialization)並不是所謂的高超技術,而是任何個體都具有專業,

只是在專業的程度上有所差別,所以專業的定義為由活動裝備、技術使用、活動偏好,

所反應出從一般到特殊的持續性行為(Bryan,1977:175;2000:18) ,同時專業的變項 為構成任何遊憩活動的基礎,而且活動本身可依專業的連續性加以安排,並對活動的多 樣性可以加以預測,而且遊憩專業可以予以量化。所以釣魚活動的遊憩專業為: 「從初 學的釣魚者到釣魚專家的過程,藉著釣者體驗、技術、設備及價值定位反應,可將釣魚 者分成不同的專業層次,由高而低形成連續分布。」(謝純安,1994:8)。

Bryan(1977) 、Little(1976) 、Wellman & Reggenbuck & Smith(1982) 、Donnelly & Vaske & Graefe(1986)、Virden & Schreyer(1988)、Dawson & Brown & Connelly

(1991b) 、Loomis & Warnick(1991) 、Steele & Burr & Iaicone(1990) 、Ditton & Loomis

(1992) 、Kelly & Godbey(1992) 、Kuentzel & McDonald(1992) 、McIntyre & Pigram

(1992) 、McFarlane(1994) 、李素馨(1994、1995) 、謝純安(1994) 、Bricker & Kerstetter

(2000)、林連池(2002)、Moldovanyi(2004)

9

等人都曾經做過遊憩專業的研究。代表 遊憩專業的理論經過二十幾年來的應用與測試,不論是狩獵、釣魚、划船、登山、賞鳥 等各種遊憩活動上,其所使用的遊憩專業的定義都還是沿用Bryan最初所下的定義為基

9 整理自謝純安(1994)、林連池(2002)、歐陽慧真(2002)及本研究整理,見表 1-3。

(14)

礎,代表遊憩專業已有固定的定義,故本研究亦已如此。

Bryan(1977)對於遊憩專業(Recreational Specialization)的研究中,對於提出的面 向主要是從鱒魚釣者的釣魚經驗和堅持(commitment)建立遊憩專業的理論架構,並尤 其來區分其遊憩專業層次,從初學者層次到專家層次,每個層次的釣者都會有不同的偏 好和行為傾向,且隨著時間的增加會有更趨專業化的現象。他實地觀察釣客行為,並設 計遊憩專業問卷訪問當地的釣客,將兩種結果結合分析,把鱒魚釣者分成四種類型

(Bryan,1977:178),其釣客特性見表1-2:

(1) 偶爾型釣者(Occasional Fishermen):這型釣客不常釣魚,釣魚對他們而言並非 主要的興趣,只有初學者的技術,僅對釣魚活動消遣、娛樂而已;

表1-2 Bryan遊憩專業類型釣者特性比較表

釣魚傾向與裝備 資源傾向與管理原則 社交環境與休閒傾向 偶爾型

(Occasional Fisherman)

以任何工具捕魚 (Catching a fish, any fish on any tackle available. )

任何易達的水體 (Any water containing fish. Ease of access to water. )

與家人同遊、很少休假 (Fishing with family.

Seldom take vacations. )

一般型 (Generalists)

以特定方式釣魚 例如特定釣具釣鱒魚 (Catching a limit of trout on spinning、

spincasting tackle. )

湖、大砂岩溪流 (Lakes, large freestone streams. Stocking to supplement fish

reproduced in streams. )

與釣魚同儕同遊,

區域內的短假

(Fishing with peers. Take short vacations within region. )

技術專精型 (Technique Specialists)

以專業釣具捕捉大魚 (Catching large fish on specialized equipment. )

比湖釣更愛溪釣 只捕大魚是捕魚原則 (Prefer stream fishing to lake. Harvesting policy to increase size of fish. )

與釣魚同儕同遊,

假期較長

(Fishing with peers. Take extended fishing

vacations. )

技術釣場型 (Technique-

Setting Specialists)

以專業設備在艱難的 環境下釣魚

(Catching fish under exacting conditions(on spring streams)with specialized equipment

(fly-tackle). )

石灰岩小溪,致力環 保的棲地管理傾向 (Limestone spring streams. Habitat management,

preservation of natural setting. )

與釣魚專家(同好團體)

釣魚,生活以此為中心 (Fishing with fellow specialists (a reference group). May center lives around sport. )

資料來源:Bryan (1977:185)

(15)

(2) 一般型釣者(Generalists):此型的釣者已將釣魚活動視為規律的休閒活動,以 及使用多種的釣魚技術;

(3) 技術專精釣者(Technique Specialists):此型的釣者專精魚特別的釣魚方法,或 只有釣取特別的魚類,是某種模式的專家釣者,並會排斥其他休閒活動;

(4) 技術釣場型專家(Technique-setting Specialists):此型的專家是對釣魚活動有高 度堅持的釣客,有專業的方法,並對水體有特別的偏好,並且會排斥其他的活 動而僅專注於釣魚活動。

不過Bryan隨後在1979年又提出修正,任何遊憩活動(Recreation activity)都有次要 活動(subactivities),例如以釣魚活動來說,還有很多次要的型態,例如海釣、溪釣、

池釣等,針對不同的釣魚方法還有不同釣法,例如擬餌繩釣,遊憩專業用在次要活動,

其成效比用在主要活動還要好(Moldovanyi,2004:13)。

Bryan以參與量(行為) 、技巧的展現(行為) 、工具的使用(行為) 、對環境的偏好

(認知)、對活動過去的經驗(行為)及對此活動生活所產生的影響(情感)作為測量 遊憩專業層次的面向(Bryan,1977、McIntyre & Pigram,1992) 。之後依據其原始架構,

有更多的學者提出更多的測量的面向(歐陽慧真,2002:8)。

McIntyre & Pigram(1992)整合遊憩專業的理論,提出專業層次的組成環,主要 包含三個變項(如圖1-4):

(1) 認知體系:包含對於基地屬性的偏好(對不同的釣場的環境認知)、技術層 次、相關知識所構成,例如是否熟知魚的習性、魚種等;是個體對於活動的 知識以及技術的累積,當釣者專業層次增加,附屬裝備的重要性可能增加,

並且會累積資源的相關資訊,發展更詳細的體驗,例如專業層次越高的釣者 越會注意氣候的變化、釣場的環境等,並非隨便到某一處去釣魚。

(2) 行 為 體 系 : 遊 憩行為 是 緊 密 的 與 過 去行 為 學 習 的 結 果 存 在 有 正 負 相 關

(16)

(Dawson et.,1991b,引自謝純安,1994:10)。包含早期活動體驗、對活動 熟悉所構成,因為重複的參與和活動行為會促進釣者對活動的認知更加明 確。

(3) 情感體系:專業探討脈絡將情感吸引稱為持續性參與(Involvement)

10

(McIntyre,1989;McIntyre、Pigram,1992) ,包含活動重要性、吸引力、娛 樂性、自我實現及向心性(社交上的需求) ,其中(引自謝純安,1994:12):

a. 吸引力(Attraction):組合從事活動所得的快樂及參與的重要性;

b. 自我實現(Self-Expression):從事活動的參與而所產生的一種情感;

環境屬性 (Setting Attributes)

知 識 (Knowledge)

早期經驗

(Prior Experience)

熟 悉

(Familiarity)

持續性參與

(Enduring Involvement)

自我情感 (Self-expression) 娛 樂

(Enjoyment) 重要性

(Importance)

個人情感體系 (Affective System) 個人行為體系

(Behavioral System)

個人系統 (Personal System)

個人認知體系 (Cognitive System)

向心性

(Centrality)

技 術 (Skills)

圖 1-4 遊憩專業基本組成環

資料來源:McIntyre & Pigram(1992:6)

10 Bryan 採取排他性參與(Commitment)特質建構遊憩專業,即是特別行為產生行動之誓言或束縛力,

致使個體對行為產生某種程度的情感與吸引力。而McIntyre(1989)針對排他性參與以及選擇性參與進 行探討,指出在意義上兩者所表達的意義相類似。因此謝純安(1994)將排他性參與和選擇性參與視為 具有相同的性質,而本研究同意謝純安之觀點。

(17)

c. 向心性(Centrality) :包含社會中的朋友及其他者,在這社會中所形成 的社會互動。

依據 McIntyre & Pigram(1992)的遊憩專業層次基本環來看,相當符合 Bryan(1977)

「當經過一段時間後將可預測遊憩活動者會從初學者轉變到專業者」的理念。此使乃是 重要的心理強化過程,並且被「社交生活圈」(Leisure Social Worlds)中的地位所驅使,

專業層次愈高者,愈喜歡在社交生活圈中有較高的地位(Bryan,1977) 。同時 McIntyre & Pigram 所提出的專業組成環也符合 Ditton 等(1992)評述 Bryan(1977)所建構的遊憩 專業,並整理出下列八項遊憩專業的特性(Ditton 等,1992:39-41):

1. 個人參與遊憩活動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更具此活動的專業技術;

2. 當活動的專業層次增加,則附屬投資(Side Bets)的花費將可能增加;

3. 當活動的專業層次增加,則該休閒活動在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能增加;

4. 當活動的專業層次增加,則與活動相關之準則、標準、程序也可能更為接受或支 持;

5. 當活動的專業層次增加,則附屬裝備和裝備熟練使用的重要性將可能增加;

6. 當活動的專業層次增加,對特別資源的依賴將可能增加;

7. 當活動的專業層次增加,相對活動間資訊傳達將可能會增加;

8. 當活動的專業層次增加,則活動最重要的體驗元素(例如釣到魚)將相對於其他 體驗元素(例如與親人相處)降低其重要性。

上述八項特性是遊憩專業特性,綜合說明釣者專業的變化與其特性。重要的是當釣

者的專業層次提升時,相對於釣魚活動的價值觀也會改變,這在活動的經營管理上便是

一項重要的資訊。

(18)

2.相關實証研究

從 Bryan(1977)提出遊憩專業以來,國外已經有不少學者從不同的活動來探討遊憩 專業,茲將相關的釣魚專業層次研究整理成表 1-3:

表 1-3 相關遊憩專業實證研究整理一覽表

作 者 主 要 面 向 次 要 面 向

參加次數 釣魚史

裝備使用 1.釣具使用 2.釣法偏好

捕捉傾向 1.數量 2.魚體 3.環境 4.魚種偏好 資源傾向 1.水體偏好 2.資源管理

Bryan(1977)

※【釣鱒】

社交情境 1.釣魚同伴 2.移動距離 3.假期類型 4.社經背景

(職業類型)

對獨木舟的投資 1.整體設備投資 2.擁有的獨木舟數量 3.花費在獨 木舟上的支出

過去經驗 1.一生中獨木舟的旅遊次數 2.每年平均進行獨木 舟旅遊的次數 3.獨木舟所划過的河流數量 Wellman &

Reggenbuck & Smith

(1982)

【獨木舟】

生活方式中心 1.參與獨木舟俱樂部的會員 2.訂閱的獨木舟相關 雜誌 3.擁有獨木舟相關的書籍數量 4.自我描述涉 入情形

參與情形 1.划船的經驗資歷 2.上個季節的划船天數 設備 1.專業裝備數量 2.擁有其他船隻的數量 技巧 1.理解技巧 2.划船的課程

Donnelly & Vaske & Graefe(1986)

【划船】

划船的相關興趣 1.訂閱雜誌 2.參加划船俱樂部

一般經驗 1.健行經驗資歷 2.自我評估健行經驗程度

最近經驗 1.今年所健行過的地區數量 2.過去一年健行旅遊 次數 3.過去兩年健行的最遠距離

設備及經濟支出 1.投資在健行設備的金錢 2.過去一年花費在健行 上的支出 3.擁有的健行設備數量

Virden &Schreyer

(1988)

【健行】

生活方式的中心 1.與其他遊憩活動比較健行的重要性 2.健行者所 選擇的居住區位與健行機會的相關程度 3.活動支 出

Steele & Burr & Iaicone(1990)

【釣魚】

使用釣具、基地選擇、

技術、與朋友前往的偏好 C. P. Dawson &T. L.

Brown & N. Connelly

(1991)【釣魚】

1. 釣魚方式 2. 釣魚態度 3. 釣魚頻率 D. K. Loomis & R. B.

Warnick(1991)【釣魚】

活動特有經驗、非活動特有經驗、媒介互動、資源依賴、經營規則及規矩 R. B. Ditton &D.K.

Loomis(1992)

※【海釣】

釣魚天數、資源依賴性、

媒介互動、活動及非活動 元素

過去經驗 1.參與活動的資歷 2.理解的技巧 3.到過的河流數 量 4.進行過的旅遊數量

Kuentzel & McDonald

(1992)

【溯溪】 排他性參與 1.硬體支出 2.參與頻率 3.軟體的消費 4.俱樂部的 會員資格

(19)

生活型態 1.活動重要性 2.休閒時間比率 3.發展的技巧能力 Kuentzel & Heberlein

(1992)

行為、認知 1.過去的經驗 2.活動支出 3.生活方式中心 4.技巧

認知 1.環境特質 2.技巧 3.知識

行為 1.對活動的過去經驗 2.對遊憩環境的熟悉程度 3.

擁有的設備與投資 McIntyre & Pigram

(1992)

※【車輛露營】

情感 1.重要性 2.快樂 3.自我展現 4.生活方式中心 過去經驗 1.外出旅遊的日子 2.出遊的最遠距離 3.個人的涉

入 4.認知的技巧程度 5.認定能力

生活方式中心 1.生活表中的物種 2.訂閱賞鳥雜誌的數量 3.賞鳥 書籍的數量

McFarlane(1994)

【賞鳥】

經濟支出 1.設備的數量 2.設備更換價值 認知 1.釣魚技術 2.相關知識 3.基地屬性 行為 1.釣魚體驗 2.釣場熟悉

謝純安(1994)

※【岸釣】

情感 1.釣魚活動重要性 2.生活型態向心性 過去的划船經驗 1.划船年數 2.划過河流數 3.平均年划船日 設備 1.擁有船隻的類型 2.擁有船隻數

技術層次 1.自我技術評價 2.水體分級 李素馨(1994)

※【划船】

生活方式/社會參與 1.划船的重要性 2.俱樂部參加數 3.雜誌訂閱數量 經驗程度 有無導遊服務的泛舟或獨木舟的次數

技術層次 1.自我評定技巧程度 2.有無導遊服務的困難層級 生活方式中心 1.俱樂部會員資格 2.訂閱與泛舟/航行相關的雜誌

3.擁有與泛舟或獨木舟相關的書籍 持續性參與 快樂、重要性、自我展現、中心性 Bricker & Kerstetter

(2000)

【划船】

設備與經濟投資 1.所有在設備上的投資 2.所有在延伸相關上的投 資 3.擁有與泛舟相關東西的數量

認知 1.釣魚技術 2.相關知識 3.基地屬性 行為 1.釣魚體驗 2.釣場熟悉

林連池(2002)

※【岸釣】

情感 1.釣魚活動重要性 2.生活型態向心性

認知 1.對七股濕地鳥類的了解 2.賞鳥技巧 3.賞鳥知識 行為 1.過去賞鳥的經驗 2.此次的旅遊模式 3.擁有(投

資)的賞鳥設備 歐陽慧真(2002)

※【賞鳥】

情感 1.賞鳥活動的重要性 2.賞鳥所帶來的快樂 3.在賞 鳥中的自我表現

釣魚歷史 1.釣齡 2.是否參加釣協 3.有無釣魚執照 4.去年釣 魚天數 5.去年池釣天數 6.何時參加池釣 7.去年花 在釣魚裝備的費用

當日釣況 1.當日漁獲 2.釣最多的種類 3.主要魚種的平間體 型 4.主要魚種的最大體型 5.花費時間 6.滿意程度 費用與活動堅持 1.釣魚旅程的花費 2.可接受之費用 3.未來休閒動

機之評估

偏好環境 1.依賴之服務與設施 2.偏好地點特徵 遊憩衝突 1.所見釣客數 2.可容忍之最大釣客數 A. D. Moldovanyi(2004)

※【池釣】

情感 1.池釣對生活的重要性 2.曾參加的其他休閒活動 3.看釣魚節目之頻率 4.其他釣魚地點之可能性

【註】:1. 有 ※ 符號者為筆者自行整理。

2. 其他資料來源:謝純安(1994:18)、歐陽慧真(2002:26-27)

(20)

這些研究一開始將遊憩專業層次的測量變項所得的結果標準化成為單一的指標分 數,這樣的做法符合 Bryan 所提出的遊憩專業是一種連續行為的定義,但是其缺點在於 標準化之後的指標分數的解釋會喪失許多各個面向中的細節與差異,很可能在相同的專 業層次分數中其各個面向的分數是不同的,所以後期的學者將遊憩專業視為多元化的架 構,認為多變數較能夠解釋遊憩專業的組成,必須要更深入的去探討每個面向的差異(歐 陽慧真,2002:16) ,至於專業層次的評定上大都利用分數總合方式計算,且利用 Likert 的態度量表進行測量。

其實從遊憩專業的脈絡可以發現,其概念與環境識覺其實非常類似,只是在於認知 體系方面除了對於環境的認知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外,必須加上相關的技術、使用配 備,並注意其是否持續參與的情感體系,因此本研究將環境識覺結合遊憩專業作為分析 釣客特性的指標。

由上述可以綜合整理出本篇論文研究課題,首先了解海水養殖如何提供魚源(第二 章),透過內部條件(土地、規模、勞力、運銷)與外部因素(技術條件、市場需求)

的交互作用,型塑海水池釣場的經營型態(第三章) ,並且了解釣客的環境識覺與遊憩

專業,使其結果回饋至海水池釣場的經營型態(第四章) ,建構兩者的交互作用,形成

此種特殊的地表景觀(如圖 1-5)。

(21)

海水池釣場

外部因素:技術條件、市場需求 區位分布

內部條件

土地

勞力 規模

運銷

經營形態

釣客環境識覺 環境結構

情感體系 識 覺 認知體系

空間行為

系統中的變化 伴隨系統化的 行 為

海水養殖

圖 1-5 研究架構圖

第三節 研究區域選取

(22)

因為海水池釣場資料難尋,因為既沒有海釣場名冊,也沒有池釣業者公會,各縣市 政府營利事業登記也沒有統一的名目

11

,所以無法取得既有的書面資料,因此只能就釣 漁網站上面列有的海水池釣場名冊,筆者實際到訪確認,紀錄其分布,並在地圖中標出 位置,整理成表 1-4、圖 3-1 和附錄一。

海水池釣場受限於海水的水源,應該要分布在濱海附近,可是筆者實際察訪的結 果,發現在都市的近郊竟然也有海水池釣場的存在,陳信朋(1997a)將位於濱海附近 的海水池釣場命名為「濱海型」海水池釣場,位於都市近郊的則命名為「陸封型」海水

表 1-4 台灣海水池釣場分布一覽表

12

地區 濱海型 內陸型 台北縣市 10 6

桃園縣 6 0

新竹縣市 22 0

苗栗縣 5 0

台中縣市 11 4

彰化縣 16 0

雲林縣 4 0

嘉義縣市 5 2

台南縣市 16 0 高雄縣市 13 3

屏東縣 10 0

南投縣 0 0

台東縣 1 0

花蓮縣 0 0

宜蘭縣 8 0

小計 127 15

總計 142

資料來源: 2003 年 8 月~2005 年 5 月田野實察

池釣場,不過依據生物學的觀點,與「陸封」的定義有所出入,而本研究的型態僅為海

11 魚塭屬於漁業署所轄,但埤塘卻歸水利會所管,沒有主要的統一事權單位。海水池釣業者的營利事業 登記較為分歧,有餐飲、娛樂等項目(資料來源:漁業署漁村建設課課員、桃園縣政府商業登記課課員,

2002 年 2 月 21 日訪問)

12 台灣海水池釣場的名冊詳見附錄一。

(23)

水不是直接取用,而是依賴海水車載運,所以本研究將之命名為「內陸型」海水池釣場。

從表中可以看出濱海型海水池釣場主要以新竹縣市最多,而內陸型則是以台北縣是 最多,所以本研究將以新竹縣市和台北縣市為主要研究區,其他縣市為輔。

另外還有一種是養殖漁業與海水池釣的結合體——「生產型」海水池釣場,平日以 養殖漁業為主,只有固定的時間開放給釣客釣虱目魚,但是這種型態並不對外營業,僅 靠透過魚頭仲介或是朋友介紹,所以有開放的家數難以掌握,不過筆者從釣魚雜誌的介 紹可以歸納出此型分佈在雲林、彰化一帶,且彰化的規模有超過雲林的情況,所以生產 型海水池釣場的研究區域以彰化縣為主,雲林縣為輔。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本研究包含「海水池釣場」以及「釣客特性」兩個研究課題,其中海水池釣場的 部份首重「區域差異」的研究觀點,不過關於台灣海水池釣場並沒有現成相關書面資 料可以採用,因此筆者必須先對全台進行調查,再歸納出不同的區域型態,針對不同 類型的區域型態,再加以比較、分析,所以這部分著重在實查與訪問(問卷調查法與 深入訪談法)。

而環境識覺的研究通常是把「人的識覺」、 「外顯行為」 、 「實質環境」三部分來著 手。倪進誠(2000b)將其整理為兩個切入方向:

1. 由內而外的、由個人主觀意識到客觀環境——如識覺的研究:

(1) 從遊客客源地去使用一般問卷——實證論基礎;

(2) 從遊客客源地去使用參與觀察——現象學基礎(訪查識覺、決策,但並不 代表到目的地訪查行為) ;

2. 由外而內的、由客觀環境到個人主觀意識-——如行為探究法:

(1) 到遊客目的地去使用一般問卷——實證論基礎;

(24)

(2) 到遊客目的地使用參與觀察——現象學基礎。

前者著重於以人的意向為出發,找出影響意象產生的因素和演進過程;後者則以 人的行為出發,找尋行為背後所隱藏的決策因素,兩者各有優缺點,雖然國內一般的 識覺研究大多採用前者的方式,但是筆者認為,問卷有其侷限的地方,環境識覺的決 策黑箱很難用數字來呈現。

綜合上述,本研究採用下列的研究方法:

1. 文獻回顧法

(1) 蒐集海水養殖文獻,整理台灣海水養殖漁業的發展歷程,在地理學界、水 產養殖學界都有不錯的成果,以了解對於海水池釣發展;

(2) 蒐集海水池釣場經營相關資料,分為兩部分,釣魚環境的研究報告,另一 方面則引用地理學界相關第一級產業的研究概念,以了解海水池釣場的經 營型態;

(3) 蒐集釣客特性、環境識覺、行為地理學、觀光遊憩等研究,以了解釣客特 性之特質組成、研究方向。

2. 問卷調查法(實證研究部分)

問卷分為兩部分,一是針對海水池釣場之業主的訪問問卷(見附錄三) ,有鑒 於台灣海水池釣場資料之不足,所以實地調查是非常必要的,藉由網路上所得之 海水池釣場名冊為藍本,實地進行海水池釣場分布調查,或是訪問釣具店老闆,

指出海水池釣場的位置,實際訪查,並在地圖上點出其位置。藉以了解海水池釣 場之區位特性,進一步分析其區位形成的機制。藉此了解其經營型態的基本資料,

以建構台灣海水池釣業的經營模式。

另一部分是針對釣客進行訪問(見附錄四) ,本研究以以新竹縣濱海型海水池

釣場釣客以及台北縣內陸型海水池釣場釣客為對象。訪問時間從 2004 年 8 月至 2005

年 7 月,總共發出問卷 83 份,訪問時由訪員對釣客口頭問答,由四位訪問員親自

填寫。施測後所回收的問卷,輸入桌上型電腦,以 Excel 軟體整理,並使用 SPSS for

(25)

Windows 10.0 版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處理,研究變項彼此之間的關係,了解釣 客的基本資料、社經背景、釣魚動機及專業層次。

3. 深入訪談法(質性研究部分)

有鑒於問卷的侷限性,所以針對釣客的環境識覺再加以深入訪談的質性研 究,這部分主要是針對釣客選擇釣場、下竿釣點、下竿釣岸的原因,以便了解釣 客的內在認知結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請參見圖 1-6。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形成研究概念

資料整理、分析 資料蒐集

相關資料蒐集

1. 海水池釣場發 展資料 2. 相關釣魚資料

田野調查 1. 海水池釣

場分布 2. 經營型態

問卷調查

1. 確認題目 2. 擬定程序 3. 抽樣方法 4. 預測 5. 修改 6. 實施問卷調查 7. 問卷回收 8. 資料整理

深度訪談

1. 確認訪談主題 2. 界定訪談對象 3. 進行訪談

4.

資料整理

第二手資料 第一手資料

撰寫研究報告

資料不足

圖 1-6 研究流程圖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Lemma 4.5.. Then, the proof is complete.. By Theorem 4.1 and Theorem 4.6,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Baes, Convexity and differentiability properties of spectral functions and

關於宋代寺院的合法性,日本的高雄義堅先生《宋代教史の研究》第三章的第一節、竺

對照加拿大學人麥基概括的東南亞大都市地區 Desakota 區的特徵,中國 20

Lopez & Manson (1997), “A study of individual computer self-efficacy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the empowered desktop information system,”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二、 工作行為與活動:以工作過程、活動、行為來衡量績效,這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learning method and motivation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a business simulation system context: An experimental study. Four steps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