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因 此挪威特別強調高等教育決策之品質保證、國際化及管理方面要加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因 此挪威特別強調高等教育決策之品質保證、國際化及管理方面要加強"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挪威高等教育品質保證與評鑑機制分析

本章將透過文獻分析,針對挪威高等教育品質保證與評鑑機制予以探究。第 一節為挪威高等教育發展的現況;第二節為挪威高等教育制度體系之探討;第三 節是挪威高等教育品質保證評鑑實務;第四節為介紹挪威生命科學大學的品質保 證之作法。

第一節 挪威高等教育發展的現況

挪威在過去十年實施了許多改革,高等教育正處於重大的再造過程,2004 年通過新的高等教育法,於 2005 年春季國會審議後,對高等教育的再造有重要 的影響。對於挪威而言,改革的實施將會是一項長期的政策,政策目標定於擴張、

整合及專業三項重點。

1990 年代高等教育擴充之後,為了創造更加動態、有效果及效能的高教系 統,實施的政策,希望將高教系統各部分做更緊密的連結,並且鼓勵相關人力資 源的分工。到了 1990 年代末期,因為高教系統擴充的努力,也就引發了教育品 質及相關政策方面的策略行動,特別是學生表現方面似乎未能完全符合期望。因 此挪威特別強調高等教育決策之品質保證、國際化及管理方面要加強。從政治利 益的觀點而言,則是關注於策略能力以及高等教育機構的自主性,發展更精細的 工具,做為機構以及學習成果的監督,並且改變高等教育機構補助的方式,採取 偏向於鼓勵成果的產生,而非只是活動的呈現。在挪威,可以說高等教育及研究 對於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已經有廣泛的社會認同及協議。

(2)

挪 威 高 等 教 育 發 展 的 現 況 , 可 以 從 以 下 幾 項 進 行 說 明 (The 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5a):

壹、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

過去 10 年失業率雖有上升,但是仍低於 OECD 之平均值,高等教育畢業生 就業良好,因此市場人力需求對於各系所招收學生數量影響不大(除了防護醫學 研究(paramedical studies)、教師及工程教育之外),可見得高等教育數量,是由 學生需求決定。總體而言,挪威高等教育人口的增加對於不同程度人口的收入並 無負面影響。

貳、高等教育機構在各區域內擴張

高等教育機構在各區域內擴張,是挪威高等教育政策過去三十年的重要特 徵,主要的研究發展中心及活動仍在Oslo/Akershus 以及 Trondheim 等幾個區域。

目前挪威的國家政策,希望高等教育機構能扮演刺激各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角 色,已成立三個全國性機構以進行高等教育機構、企業及社會之間的區域性的合 作,而在高等教育機構層級方面,則是加強與區域內高教機構之間的合作,或是 不同區域高教夥伴之間的合作,這樣一來也促進了區域間相互的競爭性。

參、高等教育機構與研究中心在研究及創新及研究及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高等教育機構與研究中心(centres/institutes)在研究及創新(R&I)及研究及 發展(R&D)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高等教育機構與研究中心之間人力的分工為 一項重點,其他重點還有資源及時間的分配以及未來持續研發創新的政策,目前 著重於科技方面的發展。以大學為例,過去20 年一直穩定的投入學術人力進行研 究,在研究發展的費用方面中,基礎研究佔有穩定的比例;在政策方面進行許多

(3)

研究及創新的行動,例如,2002 年科技教育及研究訓練策略的實施、2003 年挪威 研究審議會(the 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 RCN)的重組以及 2004 年全面發展 創新政策的啟動等研究創新的行動。高等教育機構目前積極發展技術轉移單位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或類似的體制,成立新的課程及學程,並且也逐漸 有興趣與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肆、政府支持高教自主同時也建立新的管理系統

人員任用方面,教授的升等資金,是由國家補助;高等教育系統的整合,例 如,機構間學分的相互承認,與成人教育、繼續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的連結等,

主要是要依學生的需求而進行整合;大學自主性更高,高教機構的管理方式也配 合調整,而國家仍然負有相當的責任。挪威政府一方面支持高教機構的自主,一 方面改進及建立新的管理方式,包括監督系統的建立,以及召開年度教育與研究 部與個別高教機構之間的會議。在「競爭力改革」(Competence Reform )方面,

學生需依照正式或非正式的評估入學資格作為基礎,才能進入高教機構就學。

伍、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系統的建立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方面,挪威建立了全國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系統,透過機 構及學程的認可,及機構品質保證系統的審核,並且成立獨立的單位:挪威教育 品質保證中心(the Norwegian Agency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NOKUT) 負責相關的任務,而針對政府所投資的研究,也進行評鑑工作,是由挪威研究審 議會(the 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 RCN)負責進行。新的品質保證系統主要 是依據對波隆納進程的承諾,以及國內對於高等教育的內容品質改進的需求而設 計。

陸、高等教育實施品質改革

高等教育政策受到國際化的影響,逐漸強調在國際脈絡下看國內的高教系統

(4)

的發展,以最近實施的「品質改革」(Quality Reform)為例,國際化成為高等教 育及研究的主要領域,再加上對於波隆納進程中承諾要創造「歐洲研究區」

(European Research Area, ERA),因此,進行國際化的活動持續進行,例如,學 生或教職員的相互流動增加,並鼓勵更多正式的教育及研究合作(特別是歐洲內 的)以及高等教育發展策略性的行動,目前高等教育機構在國際化的發展策略增 加,例如,北部與南部的合作,各高教機構、教育及研究部以及挪威發展合作機 構(the Norwegian Agency for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NORAD)等重要事項。

第二節 挪威高等教育制度體系

挪威教育與研究部(The 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公佈 一份國家高等教育背景報告書,此份報告書是為因應OECD 於 2005 年對挪威高 等教育所進行的主題是檢視而撰寫。報告書中說明挪威高等教育的發展,研究者 根據報告書內容並蒐集相關資料,針對挪威高等教育制度體系,先簡要說明挪威 的高等教育系統、概況;其次,說明挪威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品質保證及改革的緣 起,以及重點為何;最後,說明挪威未來高等教育政策的發展。

壹、挪威高等教育系統

挪威的高等教育系統,包含所有的機構及/或認可的學程都屬於系統的一部 分。除了少數私立大學及學院之外,所有的高等教育機構都是由國家經營的。一 般而言,都是免學費,只有少數專業學程、繼續教育、特殊教育學程及私立機構 需要負擔一些費用。在教學活動之外,所有的高等教育機構,尤其是大學,負起 主導基礎研究以及研究人員訓練的工作,透過研究所層級的課程及博士學位課程 進行研究。有超過90%的學生人口就讀於公立大學,而私立大學主要的學術領域 為企業管理、資訊科技的研究、神學(theology)、護理醫療以及師培教育(teacher education)(The 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5a)。

挪威高等教育系統包括 6 所大學(university)6 所專門大學機構(specialized

(5)

university institutions)25 所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2 所藝術學院(national college of arts)以及 29 所均有受到認可的私立高等教育機構(privat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cuation)(Study in Norway, 2006)。

自 2003 年起,挪威遵循歐洲高等教育波隆納進程的目標實施品質的改革

(The Quality Reform),改革的重點之一為實施 3-2-3 學位系統,也就是學士、

碩士及博士學位的新學位系統,可有助於學生到國外修習課程獲得認可,而學年 度是由每年八月中旬至次年六月中旬,課程學分則是依照「歐洲學分轉換系統」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 )標準進行計算,每學年的修習上限 60 學分。

挪威具有相當高的教育水準,高教系統具備有充足的容納量與分化性做為未 來持續發展的基礎,高教系統的權力下放則是依照區域進行的,因而會形成地方 層級間競爭性的發展;而在大學的財務方面,則是由國家負責以確保每一個學生 都有機會就讀,若學生能在正常年限內完成學業則可獲補助更多,只要是國立的 高教機構皆學費全免,學生僅需負擔書本及材料費用,一方面,挪威政府對於教 育的品質日趨重視,並依法成立全國品質評價系統(National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挪威學位系統於 2006 年秋季修改如圖 5-1。

5-1 挪威高等教育系統圖

(6)

資料來源: The 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6)。

貳、挪威高等教育概況

挪威在 80 年代時,高等教育人數在 10 萬人以下,1988 年到 1990 年之間擴 張最迅速,增加了約11 萬到 13 萬 3 千人。根據 2003 年統計資料,挪威高等教 育學生數約有21 萬人,其中大學學生數約有 8 萬人,大學學院學生數有 13 萬人

(其中 3 萬人為私立高教機構),女性學生所佔比例也呈現快速成長,尤其以主 修健康公民與運動者比例最高(Statistics Norway, 2003)。

5-1 挪威高等教育依學科領域及性別之學生數

學科領域 總人數 百分比 男生數 女生數 女生所佔比例 總人數 209,770 / 84,097 125,673 59.9

一般科系 181 0.1 147 34 18.8

藝術 28,247 13.5 10,352 17,895 63.4

教育及教學 30,879 14.7 7,498 23,381 75.7

社會科學及法律 30,578 14.6 12,006 18,572 60.7

經濟及行政 97,790 18.0 17,982 19,808 52.4

物理 35,470 16.9 24,755 10,715 30.2

健康、公民、運動 42,109 20.1 8,578 33,531 79.6

主要產品(primary production)

1,271 0.6 682 590 46.4

交通保全及服務業 2,348 1.1 1,767 581 24.7

其它領域 896 0.4 330 566 663.2

資料來源:Statistics Norway (2003)。

參、挪威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品質保證

(7)

挪威大學以公立為主,大多數的學生都就讀公立大學免學費,高等教育就讀 率很高,女性及成人接受教育比例也很高,還有很多挪威學生到國外就學;高等 教育機構的經費來源多來自政府,研究發展方面也多為政府投資,也就是由政府 成立研究中心進行研發,而大學中的教授升等必須基於研究表現決定;高等教育 系統整合良好,各大學間的學分或學程相互承認;雖然畢業生年齡偏高,但是具 有高教背景的人失業率相當低;學生對於學習科學的相關科目較無興趣。

高等教育 1990 年代的發展,使系統的品質保證成為一種需求,原因包括:

高教機構日增的自主性、國際的發展、學生數的激增、新的教學方法、變動的研 究環境以及對透明化(transparency)及文件正式化(documentation)的期望提高,

高等教育雖以具體方式進行品質的重要議題,但是尚未能系統的整合、文件記錄 及與管理關聯性的後續追蹤,現在政府以及機構本身對於強化這一項工作方面已 經有了共識,要具體實施的方式,是建立一套對於認可(accreditation)、評價

(assessment)以及核准(approval)的規範,並且是依據挪威教育及研究部在 2003 年 3 月 2 日所公佈之大學法(University and College Act)及私立大學法

(Private College Act)進行規範;另外一方面,這兩項法令也有配合修正,以與 政府所實施的高等教育「品質改革」(quality reform)相關政策及策略配合實施。

肆、挪威高等教育的品質改革

目前挪威高等教育正處於變動之中,原因是因為一項全面改革稱之為「品質 改革」(Quality Reform),這項改革從 2001 年白皮書提出後實施,並且於 2002 年輔以法令的修正。以下先說明「品質改革」的緣起為何,再說明「品質改革」

的重點。

一、品質改革的緣起

進行「品質改革」的主要因素有兩項,其一,因為高等教育及研究的品質改 進需求漸增高,其次,因為遵循波隆納進程的共同發展是一種責任,因此必須進 行「品質改革」作為回應。

(8)

「品質改革」主要是針對高等教育的組織、學位、學分評分系統及學習評鑑 方法所進行的改革,也是為了配合波隆納過程的必要行動。修正第一階段目標在 於整合公私立大學法,以創造公私立大學間的公平性,而涵蓋公私立大學的新法 也於2005 年 8 月 1 日起正式生效取而代之。

二、品質改革的重點

挪威高等教育「品質改革」的重點方面,因為挪威有不同類型的大學,各類 型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高教機構本身是否有「自我認可權」(self-accreditation rights),例如,大學(university)就不需要外部認可就可逕行提供各層次的學習 學程,若是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要開碩士或博士學程,則需要提出申請 外部認可。挪威不同類型之間的高教機構整合良好,學程或學位可相互承認,因 此學生流動容易,一般而言,高等教育及研究都屬於挪威教育及研究部負責的工 作。

「品質改革」的幾項重點如下(the 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5, p.6):

(一)改變高等教育機構的管理架構,允許擁有更大的組織及管理自主權力;

(二)增加高教機構本身引進或廢止課程及學習學程的自主性;

(三)高教機構補助款採行新的計算公式,將著重於機構表現的結果達成情形;

(四)引進全國的品質保證系統,並建立獨立的品質保證單位「挪威教育品質保 證中心」,進行機構及學科課程的認證,並且引進機構品質確保系統的系統性評鑑;

(五)依據波隆納進程引進新的學位系統,即學士、碩士及博士三級,另外配合 ECTS 學分採行新的評分系統;

(六)透過評鑑及評價過程,是希望高教機構加強輔導學生,協助其繼續就學,

專心學習以儘快完成學業;

(七)訂定獎助學生就學新模式,鼓勵學生準時完成學位;

(八)強調國際化以做為改進挪威高等教育品質的方法,建立高等教育國際合作 中心(the Norwegi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綜上所述,主要的「品質改革」過程重點,可以歸納出「品質改革」是配合

(9)

波隆納宣言所進行學位結構的改革;「品質改革」在於增加高等教育機構的自主 性;「品質改革」提出更嚴格的規範,要求機構必須主動追蹤學生的責任;「品質 改革」引進高等教育機構正式的認可系統,並對品質保證工作進行更加嚴格的要 求。

伍、挪威未來高等教育政策發展

挪威的高等教育政策,從短期來看,政策將強調高等教育改革及革新之後的基 礎鞏固;其次,在 2005 年秋季開始以「品質改革」為主軸進行評鑑,完整的結果 報告書將於2006-2007 年之間公佈,與「品質改革」相關的政策將視評鑑結果進行 政策的調整。

長期而言,未來高等教育的政策發展將聚焦的核心議題,在於永續發展與持續 革 新 高 等 教 育 之 間 的 平 衡 (balancing sustainability and continuous renewal of Norwegian higher education),重要的決策層面包括(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3):

一、強化高等教育機構的策略能力及自主性;

二、政策的進行應該能夠提供詳細資料供機構及全國共同監督,並且回報高等教育 的學習成果;

三、進一步說明高教機構資金的規劃,朝向回饋學習結果及成就為導向,重要學術 領域及活動仍列為優先的考量。

綜上所述,挪威高等教育系統中,機構幾乎都是由國家經營,同時為了要配合 波隆納進程,在學位系統方面有所修訂;高等教育系統的發展方面,則是朝向自主、

創新以及公開進而邁向國際化的發展,具體實施的方式,則是透過「大學法」及「私 立大學法」的規範,以及認可、評價及核准的規範,還有政府的政策配合實施,長 期政策發展方面,則是會將永續發展與持續革新高等教育之間的平衡作為重要議 題。

(10)
(11)

第三節 挪威高等教育品質保證與評鑑實務

挪威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實施有其規範,而規範之架構來自於法令規範以及

「品質改革」(quality reform)兩項主要的法規及政策。高等教育是依據兩個法令,

第一個是大學法(The University and College Act),主要針對國家所屬的高教機構 及成立新的學程進行規範,以及賦予全國性學位,這項法令也規範高等教育的品 質保證;第二個是私立大學法(The Private College Act)主要規範私立高教機構有 關於授予全國性學位的權力,以及取得公共資金的方式,私立高教機構可獲承認 的標準迄今已符應法令規定。兩項法令在2003 年均已修訂完成,並且進行整合以 使公私立高教機構創造出更大的公平性。本節先從挪威對於品質保證的基本概念 進行說明;其次,介紹挪威品質保證機構之組織與任務;最後,說明挪威品質保 證系統的評鑑及作法。

壹、挪威品質保證的基本概念

成立全國品質評價系統(National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是最優先的任務 之一,同時並持續進行國際性的比較研究,中小學教育方面已於2004 年 6 月成立 董事會主持品質相關工作,國會也已經准許全國性測驗,建立強化的學生測驗系 統,高等教育學生之評價實施也已經有了合法的地位。

對於品質的基本概念,根據挪威教育發展全國報告書(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2000-2004 National Report)中所提,可從外部及內部觀點進行說明(the 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4, pp.34-39)。

從外部觀點而言,品質與學習所得、學習的效果,以及社會及個人的需求有 關;品質並非有固定的具體的標準,而是與期望、政治優先性,以及倫理的立足 點有關,這個概念中清楚的產生矛盾,究竟品質是透過立法、部門計畫等呈現,

抑或是一種個人內在的期望或啟示?若要進行品質的評價(assesment),必須要先 澄清確認目標為何,換言之,透過澄清與調整有助於理解優先性的決定因素,以 及解釋個人與大眾利益間某些無法避免的相互妥協,這樣的過程也是讓評價獲得

(12)

合法性的重要任務。

若從內部的觀點而言,就教育機構本身來說,品質與工作完成的方式、教學 競爭力、教導的調整、工作形式方法的觀點、教材的應用以及學生後續的追蹤有 關。換言之,對於機構以及教師而言,評價活動是設計來協助每天工作的進行,

參與評價工作會感到有意義,且獲得支持,否則評價就會失去價值性。然而,所 有的評價及研究,都必須指出必須注意其所在之寬廣脈絡中,所扮演重要的角 色。例如,學生的成就及教育的生涯與其社會及經濟的背景有關,也會受到環境 的影響,這是在改進品質時要注意到的部份,在解釋評價時,必須注意到這些因 素。

綜上所述,挪威品質保證的概念,就外部觀點而言,是一種學習成果品質的 展現,就內部觀點而言,是教學教導的工作方式,進行品質的評價,必須是有益 於每天工作的進行而產生價值。

貳、挪威品質保證中心之組織與任務

挪威透過改革的過程,引進了高等教育正式的認可系統,並且提出更加嚴格 的要求。在大學法第三章第13 條(University and College Act)中明確授權由「挪 威教育品質保證中心」(NOKUT-Norwegian Agency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負責評鑑高等教育機構的品質保證系統,及對機構進行認可,但「挪 威教育品質保證中心」並非屬於政府機構,而是一個在合法架構下以及教育部規 範下能夠獨立行使權責的單位。以下說明挪威品質保證中心組織任務,以及實施 品質保證與評鑑之相關實務。

一、組織

「挪威教育品質保證中心」由挪威教育及研究部以及教會處(Church Affairs)

成立於 1998 年,負責提供部會諮詢所有有關高等教育機構事宜。主要有兩項任 務,其一,高等教育的長期發展工作,其次,為發展高等教育全國性的品質保證 以及評鑑的規範。「挪威教育品質保證中心」基本組織資料如表5-2:

(13)

5-2 挪威教育品質保證中心基本資料表 單位名稱 挪威教育品質保證中心

NOKUT-Norwegian Agency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地址 P. Box 1708 Vika, N-0121, Oslo, Norway

通訊 電話:+4721021811 傳真:+4721021801 電子信箱:

Oddvar.Haugland@nokut.no 網頁 http://www.nokut.no 成立年度 1998

擁有者 由挪威教育及研究部以及教會處(Church Affairs)

授權管轄範圍 提供部會諮詢有關高等教育機構事宜。

角色 兩項主要任務,其一為高等教育的長期發展,其次為發展高等 教育全國性的品質保證以及評鑑的規範

關鍵字 審核-評鑑、機構評鑑、主題評鑑、學程評鑑 實施方法

Methods used

NNR 協調所有評鑑的行政及文書工作,自我評價

(self-assessment)及外部評鑑是義務的,每次進行都會召開準 備會議,並且發展後續追蹤的程序

聯絡人 Director: Oddvar Haugland 資料來源:ENQA(2006c)。

二、任務

前段已述及「挪威教育品質保證中心」並非屬於政府機構,而是一個在合法 架構下,及教育部規範下,能夠獨立行使權責的單位。主要任務在確保品質保證 滿意的運作,以及刺激改進。

評鑑的進行應該要能支持高教機構,提供發展品質保證系統及研究品質的輔導及 建議,因此「挪威教育品質保證中心」建立了一套規準作為系統審核的基礎,每 隔六年實施一次。品質保證系統的審核有三項重要的因素:學生所感受到的品 質、達成學術目標的品質以及教育的學科課程與社會相關的品質,「挪威教育品

(14)

質保證中心」主要任務條列如下(Pirjo-Liisa Omar & Anna-Maija Liuhanen, eds, 2005 , P.44):

(一)除了機構本身認可權力之外,可對其它的高等教育相關事項作所有的認可決 定,並且不能由任何其它權力單位進行決定的修正。

(二)定期對所有認可的高教機構透過品質審核(quality audit)的方式,進行評鑑 及判斷機構內部品質保證系統,除了成為控制的機制之外,審核主要的目的,是 為了引導品質的加強。

(三)實施評鑑為了要修正特定的認可情形,若是得到負面的評鑑結果時,每一個 高教機構都有可能認證被取消或停止,有時是整個機構,有時是個別的學程。

(四)發給一般的認證或是全國學位的學分計算,通常是針對其它國家高等教育或 是在公私立大學法規範之外的高教機構,被認可的機構也同時有這項權力。

參、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系統及評鑑

挪威的品質保證系統,可從機構層級及國家層級進行說明。在機構層級方 面,品質保證也就是機構的內部品質保證系統,依規定,所有的機構都應對其所 提供的教育負起責任,並且要求機構要對品質保證的後續追蹤情形做說明。此次

「品質改革」之後,凡是經認可的機構,必須要有內部品質保證系統的規劃,並 且要符應全國的規範,同時在2004 年 1 月 1 日前要完成系統的建立;另外,在 全國層級方面,則是成立「挪威教育品質保證中心」負責品質保證國家層級的相 關事宜,取代原有的挪威審議會網絡(Network Norway Council),並且於 2003 1 月 1 日開始依法獨立運作,不屬於政府的部門(Pirjo-Liisa Omar & Anna-Maija Liuhanen, eds, 2005 ,P.44)。

一、高等教育機構品質保證的責任

根據 2003 年所公佈的公私立大學法對於認可、評鑑及核准的規範中,賦予 高教機構在品質保證工作方面更大的責任,並規定所有的公立大學都必須在2003

(15)

12 月 31 日前完成發展品質保證系統的工作,並提出品質保證工作的正式文 件,在這項合法的架構下,高等教育機構在進行品質保證系統規劃時有相當大的 自主性,唯系統必須含括所有教育品質的重要過程,系統必須有學生對教學評 鑑、自我評鑑及機構的追蹤評鑑的例行工作的說明,機構對於整體學習環境以及 新提供品質保證內容的文件說明,還有系統中屬於機構的財產等都要納入,同時 高等教育機構,可以決定需要蒐集何種資料,以確認品質的變數以及選擇相關品 質改進的方法。

二、機構內部的品質保證作法

在機構內部品質保證方面,好的品質保證系統,應同時成為機構管理手段以 及每天例行活動的實用改進工具,因此系統應該建立在與學習過程相關、學習環 境以及啟發教職員生參與品質的工作上面。品質工作不應落入只是監督與控制,

品質保證系統的目的,是在確保教育具有高的品質,並且朝向更進一步改進發 展,系統必須能顯現出個案品質不足之處或是偵測出好的或壞的品質,系統必須 能提供機構自我評價(self-assessment)及改變的基礎,與品質保證系統有關的 活動,則是為了要協助發展機構品質的文化,系統必須要澄清在架構當中的內部 成員的責任,包含所有成員的參與以獲得高品質(Pirjo-Liisa Omar & Anna-Maija Liuhanen, eds, 2005 ,P.45-46)。

三、品質保證系統評鑑的重要觀點

品質保證系統需要整個機構的參與,並且能夠應用在教育品質活動的領域及 整體學習環境,包括內部外部的教育提供。在評鑑品質保證系統時,強調的觀點 及系統功能共有十項如下(Pirjo-Liisa Omar & Anna-Maija Liuhanen, eds, 2005 , P.46):

(一)教育品質的工作與機構策略工作整合情形如何;

(二)機構品質工作的目標定義情形如何;

(三)組織各層級在品質工作上的引導及管理情形如何;

(四)品質工作如何成為例行工作及方法,並且確保廣泛的參與,有詳細的責任分

(16)

配以及不同工作階段的授權;

(五)機構如何獲得及處理資料及評鑑資訊,以做為進行研究單位品質方面滿意的 評估,以及資訊是如何累積到高層級,包括機構的最高層級;

(六)如何系統進行品質工作方面的分析資料,及目標達成的評估之情形如何;

(七)機構使用品質工作的結果做為未來發展品質研究的基礎之情形如何;

(八)品質工作如何影響機構的管理及優先性,如人力資源、架構及服務。

(九)系統如何聚焦於整體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生積極的參與品質活動及學習環境。

(十)機構對董事會的年度品質報告書中,如何凝聚共識在有關機構教育品質的評 估以及繼續執行品質工作的整體計畫及方式情形如何。

評鑑規準並不直接與教育提供的品質相關,而是與品質保證系統本身與機構 進行的品質工作有關,因此規準將聚焦於系統的主要特徵,而非特別的設計或方 法,強調品質保證系統是否有良好整合,並且與促進管理之間有密切的關聯,系 統提供必要的資訊,分析資訊並且傳遞到適當的負責管理層級,在改進與發展的 引導下提供應用知識的方法,因此如同機構其它的管理方法一樣,品質保證系統 必須有內部評鑑的機制,並且配合需求發展。

肆、挪威全國層級的品質保證作法

挪威全國層級的品質保證是從「認可」(accreditation)及「認可控制」

(accreditation control)兩方面進行,而「認可」包括機構認可(institutional accreditation)以及學程認可(programme accreditation);「認可控制」則包括機 構審核(institutional audits)以及認可修正(revision of accreditation),分別敘述 如下(Tove Blytt Holmen, 2004):

一、認可

自 2002 年 1 月 1 日起,挪威所有被承認的高等教育機構強制實施認可,且

(17)

認可不限於特定時間內,而是一直持續有效,除非被評估之後確定要取消其資 格,挪威高教的認可,包括機構的認可以及學程的認可,分別敘述如下:

(一)機構認可

機構認可後,大學有權力可以賦予全國性的學位或證書,在 2002 年法令修 正之後,國立的高教機構自動成為被認可的機構,擁有頒授學位的權力,並且依 機構類型不同而頒發不同的學位證書。第一層級是大學(university)可頒發所有 層級的學位,其次,特殊領域的大學(special-field university)可以頒發特殊領 域的所有層級學位,而第三層級是學院(college),則可以頒發學士學位。私立 的高等教育機構並未自動賦予認可的資格,但可以透過機構認可,也就是依循全 國性標準的過程,獲得認可或是升格,公立高等教育機構也可依循相同的標準,

提出不同層級高教機構的升格申請。

機構認可的標準及規範,一般而言,是依據教育部所訂定的三種類別高教機 構的規定進行。規定中授權「挪威教育品質保證中心」發展出將標準(standards)

具體化,成為詳細的評價規範(criteria)。而規範在發展之前,需進行與部門的 諮詢工作,討論有關內部品質保證、學術競爭力、研究活動、現有的學程數、國 際化、架構以及機構的組織與管理等各項因素。

(二)學程認可

學程認可適用於高等教育機構中尚未被認可的特定課程或是學程。在 2003 年 1 1 日以前,已經依規範認定的所有公私立特定課程或是學程將會自動具備認可 身分,若被認可機構中,有新提出的申請,則需通過全國性的標準(例如學院類 college category 中的碩士學程標準),而在未被認可機構所提出的新課程,則 需先進行認可過程的程序。

學程認可的標準及規範中,個別學程是依據「挪威教育品質保證中心」所訂定一 系列的標準與詳細的規範,也是必須要先與部門諮商後才訂定,這些標準會對學 位的學程進行一般性的描述,並且依層級及學分數量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二年 制學程、學士碩士博士學程)。不同學門或領域的特定全國品質規範尚未定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目的在建立專業(profession)的學程(例如師培教育)

(18)

方面,則已經有詳細的全國課程規範作為依循。

二、認可控制(accreditation control)

認可控制是經由混合機構審核以及特定學科課程或科目的評估進行的,也可 說是一種修正(revision),認可主要的方式有機構審核及認可修正兩種,主要內 容說明如下。

(一)機構審核

機構審核代表系統性的外部評鑑監督機制,所有的被認可的機構,都必須實施機 構的審核,不論類別,每次評鑑間隔不超過六年。評鑑參照架構,是根據國家所 規定內部品質保證的規範,要求系統必須要能夠偵察出較為優秀的品質並且作成 書面文件報告,若是機構未能依據規範進行內部品質保證的工作,則不允許在繼 續作教育提供。

(二)認可修正

認可修正採取特定評價的形式(學程、課程、學門或甚至機構的評價),修正的 進行,通常導因審核所發現的情況,或是採隨機進行的方式。若是有負面的結果 出現,則會讓機構失去認可,進而失去公共資金的補助。

(19)

第四節 挪威生命科學大學品質保證之作法

挪威生命科學大學(Norwegian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 簡稱 UMB)的前 身為挪威農業大學(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Norway),在發展其品質保證系統 的同時,也歷經挪威高等教育的「品質改革」,也就是高等教育全面的改革,包 括組織、學位、學分及評分系統、學生學習及評鑑的方式都進行改革,主要為了 要配合波隆納宣言所要求而做的準備。

生命科學大學本身有發展教育品質基本的原則方針,以做為品質保證系統的 依歸,主要內容共有六項原則:合乎標準的教育品質原則、與校內管理制度整合 原則、尊重學生意見原則、以改進為導向的動態原則、以管理的責任及共同擁有 感做為趨力的原則,以及重視不同利害關係人觀點的原則。本節主要說明生命科 學大學在品質保證工作的系統做法,首先,說明從機構本身的責任及品質工作的 目的為何;其次,説明品質工作及人員的參與情形;再次,說明品質保證的追蹤 機制;最後,以生命科學大學2003-2004 教育品質年度報告書所採用的指標為例,

進行簡要說明。

壹、機構的責任及品質工作的目的

生命科學大學的品質保證系統,包含 14 個品質領域分別為:教育學程、學 生學術指導、碩士論文、博士論文、教育資源、學分承認、硬體學習環境、資訊 圖書館及通訊科技、學生入學、特殊入學、社會心理學習環境、學生福利、管理 品質、國際化等 14 項品質工作的領域,每一個領域訂有其品質保證的目標以及 標準,每一個領域又包含數個關鍵的品質因素,而每一項關鍵因素中,又由一項 或數項品質保證活動所形成。每一個領域、品質因素或是活動都有標準的格式進 行文字的敘述,生命科學大學教育品質保證系統的結構如圖5-2(NQANHE, 2005 , p. 103)。

(20)

5-2 UMB 教育品質保證系統結構圖 資料來源:NQANHE(2005, p.103)

生命科學大學規劃教育品質保證系統的結構時,在策略規劃方面也進行整 合,訂有2005-2008 年度的策略規劃,強調有效能的品質保證系統以及教學及研 究方面的品質改進,同時大學每年必須提出一份品質報告書給董事會,並且會有 品質量化及質化的指標做評量。

在品質保證系統與管理的整合方面,生命科學大學訂有年度管理週期,詳細 規定每一個月的計畫及報告進度,也就是說將品質保證的機制融入管理當中,而 管理又分為機構層級以及各系層級。換言之,在不同層級之間進行不斷的對話,

訂定週而復始的循環週期。在機構層次方面,管理週期包括年度預算、計畫,以 及與教育研究部高層管理人員的對談;在系的層級方面,則是包括年度報告書、

計畫以及持續與大學中的高層對話,在系之下,還有個人計畫,以及非正式的教 學及研究評鑑,以及同事之間的對話及與主管的對話。換言之,教育品質已經整 合到所有的管理層級間的相互對話。

在品質保證的整體運作方面,是由教師及職員負責大學的整體運作,同時不 同階層的管理,負責保證品質達成所訂定的目標,及相關的實施。運作小組中,

包括由校長所帶領的重要管理人員及學生代表,此小組負責品質系統的發展及運 作,而大學的教務長則是負責促進品質系統不斷更新,資訊長則是負責系統設備 的部分。同時,生命科學大學的品質保證系統是持續修訂的,也會邀請所有的利

(21)

害關係人共同發展及調整,負責每一個品質領域的人,也負有確保品質保證程序 實施,及不斷修正的責任。

綜上所述,生命科學大學對於品質工作定有明確的領域及目標,策略規劃強 調效能,並且與管理系統相互整合,換言之,由所有的教職員生共同對話互動,

負起教育品質的責任。

貳、學生參與品質工作情形及其角色

依據挪威大學及學院法(University and College Act)第 19 條規定:「學生代 表在大學中所有具有決策權力的單位代表人數,不得少於百分之二十,及不得少 於兩人」; 同時在教育品質保證中心的規定中,對於學生參與品質保證系統方面 有明確的說明,特別是在有關整體學習環境方面的品質保證,是學生參與的重點。

在生命科學大學中,學生及教職員共同型塑「學術公民」(academic citizenry)

的風氣,在品質保證方面能廣泛的參與,學生在各項大學的委員會中,能夠給予 許多品質議題的回饋,將有助於教育品質的提昇。學生參與可以從學術、政治以 及社會參與三方面進行。在學術參與方面,學生代表參加生命科學大學的學術委 員會,例如,學程的修正、個案的追蹤,以及學術方面的改變等,每一個系都設 有學生委員會,其中也有教職員共同參與,學生可以獲得在課程評鑑、學習環境 等方面的正式回應;在政治性參與方面,前已述及,挪威的大學生是依法可推舉 代表,參與學校決策主體單位,最少要佔有百分之二十的比例,此為正式參與,

在非正式參與方面,還可透過附屬委員會、參考小組或是計畫小組之類的方式進 行參與。此外,還有學生管理的網絡(student government),用以維護學生的利 益及學校管理單位與學生相關的議題討論等。學生每週還有兩小時的公假可以參 與學生的活動;在社會參與方面,學生的社會福利是重要的參與重點,而學生會

(student union)是社會活動的場域,密切合作的對象還有大學學生生活基金會

(University Foundation for Student Life)以及學生管理網絡,這些合作對象以及 生命科學大學共同為學生社會活動,及學生福利創造了極佳的基礎。

生命科學大學的學生對於學校所提供服務的品質有許多回饋的管道,並且會

(22)

列入書面的紀錄,生命科學大學要負責說明後續的改進情形。生命科學大學在學 生評鑑方面很有實施的經驗,也是用做蒐集第一手資料的來源,尤其是學生對於 學程、輔導、學生服務以及硬體及軟體方面的學習環境,提供寶貴的意見,學生 評鑑的結果雖然不做為測量品質的程度用途,但是卻成為非常有用的品質指標,

一般而言,生命科學大學的學生評鑑參與調查回覆的比例,在百分之六十以上。

綜上所述,生命科學大學對於學生參與品質保證的相關工作持支持的態度,

除了是依法之外,也希望能夠形塑出「學術公民」的特色,一方面聽取學生對於 有關學習或課程等方面的意見,同時也要求學校行政人員回覆學生所回饋的意 見,為學生謀求教育品質的福利。

參、外部利害關係人的角色

在挪威進行高等教育的「品質改革」之前,所有高等教育機構的期末考試就 已經由外部考試委員(external examiner)進行控管,然而在大學及學院法公佈 之後,根據第 50 條規定已有稍微鬆綁,外部考試對於學生期末考卷不再直接評 分,而是改以進行對於評量程序的評鑑,如考試題目、評分標準等的評鑑。

依據大學及學院法規定,董事會的 11 位委員中必須有 4 位為外部委員,而 教育品質保證中心規定高等教育機構的品質保證系統中,必須要確保廣泛的參 與,以及能清楚定義不同層級的責任及權力。

在與外部利害關係人的合作方面,生命科學大學與其它大學及企業界合作,

以促進畢業生的就業機會,成立策略聯盟,例如,食品聯盟(UMB-Norwegian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 海 洋 文 化 聯 盟 ( UMB-Norwegian Food Research Institute-Institutte of Aquaculture Research)等,而透過與外部利害關係人的合作,

也就建立了參與品質保證系統的基礎,及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學習的學程方面,

可以提出新學程或研究的建議,或是專案等有利於未來競爭的方向,又如,擔任 外部考試人員進行評量程序的評估,其它還有參與外部評鑑進行學程六年一次的 檢視,以及提供畢業校友工作調查的回饋等。

(23)

換言之,生命科學大學在與外部利害關係人的合作關係上努力,主要是為了 拓展畢業生的就業市場,並且藉著畢業生進入市場的機會進行工作調查,蒐集回 饋的意見作為學程設計的參酌。

肆、文件及書面報告

依據教育品質保證中心所訂定的挪威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系統架構之規 定,高等教育機構必須要提出相關的文件及報告書,說明機構實施品質保證的資 料、學程評鑑及機構表現的資訊、目標達成的程度以及提供董事會品質保證的年 度報告書,以說明品質保證工作設計及實施的情形。

生命科學大學在蒐集有關品質保證工作的管理資料時,一般而言,採用三項 主要的資訊蒐集方式,第一是以對話為基礎的方式,由教務長與學生總幹事進行 每週一次的高峰會議;第二是進行系統的資料蒐集,也就是透過學生的評鑑,進 行了解品質的資訊;第三,透過大學以外的機構進行資料蒐集,例如,大學學生 生活基金會,可透過學生住宿服務、書店、體育活動及健康服務確保學生福利的 品質並且接受評鑑。

在文件及報告書方面,品質保證系統是以週期性的資料蒐集為基礎,以及評 鑑結果、分析結果和地方及中央的資訊做為基礎,品質保證活動本身也會產出報 告書及統計資料,可以提供大學管理層級及教職員生參考。

伍、品質保證的追蹤機制

依據教育品質保證中心所訂定,挪威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系統之追蹤機制當 中,規定機構必須將品質保證的結果,做為決策及實施的基礎,並且必須指出品 質保證工作,對於機構的管理資源、人力資源及架構、服務等的幫助有哪些方面。

生命科學大學品質改進行動的追蹤資訊,是品質系統中最重要的一部份,若 是有資訊指出品質的嚴重問題,這項議題必須列入系、以及校層級的年度報告書

(24)

中說明,也要能立即的回應,例如,教師教學可以根據期中及期末的評鑑進行修 正,學生整體的學習環境,則是依法組成學習環境委員會,進行改進的工作。

陸、生命科學大學教育品質指標

根據生命科學大學所訂之 2003-2004 教育品質年度報告,所採行的教育品質 指標,共分為十四個主要項目,較大項目之下又分為子項目,最後再分為數個指 標,研究者將其整理為表格式呈現如表5-3:

5-3 挪威生命科學大學教育品質指標

項次 項目 指標 備註

1 教育品質管理 *品質保證系統核准之情形

*品質保證活動之數量

*教育品質含括在不同階段及策略計劃 之情形

2 提供之課程及學程 /

2-1 組織 *提供學程

*課程數

*授予學分數

*修習學程學分及人數規定

*修習學程考試次數及人數規定

2-2 課程內容 *學生評鑑工作量之結果與 ECTS 學分 規定之30 小時相符程度

*學生在教學時段的工作時數

*學生評鑑課程的難度與學生背景知識 相符之情形

*學生評鑑課程重疊之情形

*學生對於學術課程內容滿意之情形

*學生對組織滿意程度及進步情形

(25)

*學生對於課程中的解說實務或是應用 的例子滿意程度

*學生評鑑課程之永續程度

2-3 教/學的方法 *品質改革後學習方法改變的程度(採 問卷調查教師)

*品質改革後學習方法改變的方式(採 問卷調查教師)

*學生對於學習方法的滿意程度

*學生評鑑課堂所學習之程度

*學生評鑑採用不同學習方法所學之程

*學生評鑑自己備課的程度

*學生評鑑自己在學習期間如何分布學

*學生對於每一項課程的總評鑑

*學生對於主要教師的教學進行總評鑑 2-4 入學許可 *入學學生數及女性之比例

*選擇入學者之學程數

*學程入學之最低總分

*學程入學之平均分數

2-5 學生學習評鑑 *品質改革之後評鑑方法的改變程度 (問卷調查教師)

*品質改革之後評鑑方法的改變方式 (問卷調查教師)

*學生對於評鑑其學習之方式滿意之程

2-6 進展程度 *每生每學期所修習 ECTS 學分數 2-7 畢業生品質 *學生修課程成績

*碩士論文平均成績

(26)

*及格率、不及格率及學生缺席率 2-8 課程相關文獻 *學生評鑑課程相關文獻的品質 2-9 資訊通訊科技支持學

*學生對於課程支持程度之滿意度

*學程評鑑結果

2-10 繼續教育 *所提供課程之學分數

*總學分數

*正式參與課程之學生數

*短期課程參與學生數

3 學術指導 *學生對於課程之間連接的學術指導滿 意程度

*學生對於大學對所有的課程支持程度 之滿意度

*學生評鑑課程中與教師之間的對話 4 碩士學位論文完成撰

寫情形

/

5 博士學位論文完成撰 寫情形

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位之比例

6 學術資源 *全職教師之數目

*女性教師之比例

*教師研究活動

*博士學位比例

*未達教學競爭力之員工數

*通過大學課程之員工數

*完成繼續教育之資訊支援教學之員工

*每生支出費用

*員工與註冊學生之比例

*教師教學負荷量

*品質改革之後,對於教師評鑑中之教

(27)

師與教學工作相關的時間運用,已經有 所改變

*圖書館藏書

*圖書館預算

7 學分轉移 /

8 國際化 *新的交換協議數目

*現有之交換協議

*教師交換(ERASMUS 計畫)

*交換學生數(出境及入境)

*交換學生女性比例(出境及入境)

*出國交換學生之比例

*學士及碩士學生出國或在境內之比例

*系所選送學生出國人數

*教育研究部補助交換學生

9 學術行政服務 /

10 硬體學習環境 *改進硬體學習設備的分配

*學生對於教室硬體設備滿意度

*學生對教室硬體設備支援其他學習活 動滿意度

*學生可用空間總類

*建立學生使用的新空間

*學生可用之樓層面積

*學生使用設備及電腦之滿意度

*無線網路涵蓋教學區域之比例

*建立新的電腦工作站 11 資訊、圖書及資訊通訊

科技

*學生電腦服務之職員數

*學生資訊中心之資訊及意見數

*是否提供學生學則、學程及一般資訊

(28)

之英文版資料

12 一般性資源供應 *改進接觸大學教育的管道

13 社會心理學習環境 *學生自我評鑑在課程中與其他學生合 作的程度

*學生評鑑課程中師生的對話與溝通

*透過具有指標的資料了解大學在學生 觀點所認為的表現情形(蓋洛普調查) 14 學生福利 *學生參加心理治療師所開短期課程人

*學生尋求心理治療師之人數

*透過具有指標的資料了解大學在學生 福利安排方面的表現(蓋洛普調查)

資料來源:NQANHE( 2005,pp.130-134).

綜上所述,品質工作追蹤的責任是落在生命科學大學所有的組織當中,例如,

大學董事會負責綜理品質系統及教育的品質,而校長及所帶領的運作小組,負責 品質保證的功能符合發展的規劃,教育委員會,則是負責協調有關於教育品質保 證的策略及行動,或是規範的形成及資源分配,其它還有學習環境委員會、各系 主任及教師及所有行政團隊,都共同負起教育品質保證的責任。而年度報告書當 中的指標,明確訂定使品質工作有所依循,由此可見,生命科學大學的品質保證 機制具有系統的特色,且與管理相互呼應求得最大效果。

數據

圖 5-1  挪威高等教育系統圖
圖 5-2 UMB 教育品質保證系統結構圖  資料來源:NQANHE(2005, p.103)            生命科學大學規劃教育品質保證系統的結構時,在策略規劃方面也進行整 合,訂有 2005-2008 年度的策略規劃,強調有效能的品質保證系統以及教學及研 究方面的品質改進,同時大學每年必須提出一份品質報告書給董事會,並且會有 品質量化及質化的指標做評量。          在品質保證系統與管理的整合方面,生命科學大學訂有年度管理週期,詳細 規定每一個月的計畫及報告進度,也就是說將品質保證的機制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與改善本校資訊管理系 的服務品質,我們以統計量化的方式,建立

構面 指標 說明 要求條件 3.3 職能內涵 職能基準中 的對應「職能內涵. (知識、技能與態度)」,應涵

5 這些國家和國際組織包括: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ILO & UNESCO,2006) 、 歐盟(European Communities,2007)、挪威(Norway Ministry of

教育部國教署 2022 年補助全臺 86 所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學,鼓勵學校推 動戶外教育,提供真實情境的體驗,奠定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國教署於

策劃較為周全的學校,能善用質性和量性 的評估數據,辨識學生需要加強的質素,並根

校園環境品質除是永續校園 重要的指標之一,其優劣與否更 是攸關教職員生的身體安全與健

哈瑞斯女士說,假如 Google 光是簡單地撤 出中國,外界會認為他們拋棄中國用戶; G oogle 是盡了很大的努力,來保證搜索內容

由於本計畫之主要目的在於依據 ITeS 傳遞模式建構 IPTV 之服務品質評估量表,並藉由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