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力矩與靜力平衡 課程名稱:力矩與靜力平衡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轉動
影響轉動的因素探討
A B
C
轉軸 OO’
O
O’
轉動
:( 1 )影響轉動的因素探討:
A 、 B 、 C 中,在門 位置上施力,門很容易轉動 從門位置 依序至位置 施力,轉動愈不易
C
C A
影響轉動的因素探討
轉動
:( 2 )影響轉動的因素:
:施力 ,轉動效果越明顯
:施力點離轉軸 ,轉動效果越明顯
:施力方向和物體夾角越接近 度,轉動 效果越明顯
越大 施力
F
力作用點 越遠
施力方向 90
(媒體: 1
, 1’46” )
力矩 L
力矩
:力矩
( 1 )力矩:
定義: 與 的乘積,來衡量物體轉動的難易 符號: 。
力矩關係式:
力矩的單位:與 的單位相同,但意義完全不同 :
: :
施力 力臂
□ N □ m N m 牛頓 公
Kgw m 公斤重 尺
公尺 □ Kgw □ m
□ gw □ cm gw cm 公克重
公分 功
L
d F
L 力矩 施力 力臂
L
L
L
力矩
:力矩
( 1 )力矩:
力矩的方向性:力矩是有方向性的
旋轉。 旋轉。逆時針 順時針
力矩
:力矩
( 2 )力臂:
意義:用以說明 和 對轉動效果之影響 定義: 到 的垂直距離,符號 。 找力臂的三個程序:
a. ; b. ; c. 。 力臂性質:
a. 在施力大小相同時,力臂越 者,愈容易轉動。
b. 施力的方向與槓桿的夾角越小時,力臂 。 力作用點 施力方向
支點 力作用線
找支點 作力線 畫垂距
O
●
F
愈小 大
逆時針
點線距
d
d
d F
L
力矩
:力矩
( 3 )轉動觀察:
:轉動的裝置
:轉動中位置不動的點,符號: 、 。
轉動的方向:順時針方向、逆時針方向轉動 力作用線
力臂
力矩: 。 槓桿
支點(轉軸)
槓桿
O △
O
O
逆時針 順時針
(媒體: 1 )
d d
Fd
L
範例解說
1. 甲、乙、丙、丁四圖,為同一個槓桿分別以不同方向施力 F 於 P 點,
若 OP = D 公尺,則回答下列問題:
請以作圖法,求出四者力臂之大小:
甲: ;乙: 。 列出四者之力矩算式?
D
順時針 順時針
D
d
甲2
d
乙 D
2 D
D
F L
甲2
D L乙 F
45 45
1 1
2
45 45
範例解說
1. 甲、乙、丙、丁四圖,為同一個槓桿分別以不同方向施力 F 於 P 點,
若 OP = D 公尺,則回答下列問題:
請以作圖法,求出四者力臂之大小:
甲: ;乙: ;丙: ;丁: 。 列出四者之力矩算式?
D 0
順時針 點 , 線 , 重合時,力臂
= 0
2 D
2
D
d
丙d
丁 0
2 D
2
D
F
L
丙L
丁 F 0 0
60 30
1
2 3
30 60
範例解說
1. 甲、乙、丙、丁四圖,為同一個槓桿分別以不同方向施力 F 於 P 點,
若 OP = D 公尺,則回答下列問題:
四者力臂之大小: 。 施力與槓桿的夾角愈小時,力臂愈 。 施力與槓桿的夾角愈大時,力臂愈 。 施力與槓桿夾 度時,力臂最大。
小 大 90
丁 丙
乙
甲
d d d
d
●
O
範例解說
2. 小華欲施力將一半徑 10 公分的圓柱推上樓梯,如圖:
標示出物體轉動時的轉軸(支點)位置。
如圖的四個施力 F1 、 F2 、 F3 、 F4 ,其力臂大小請作圖求出。
力臂依序為: d1 = cm ; d2 = cm ;
d3 = cm ; d4 = cm 。依序為 。
若四個施力 F1 = F2 = F3 = F4 ,造成之力矩分別為 L1 、 L2 、 L3 、 L4 ,
則力矩大小為? 。
●
O
10
d2
d4 d1
d3 20 10 < d 4 <
20
▲ ▲
0 < d 2 <
10
d
3 d
4 d
1 d
22 1
4
3 L L L
L
d L
d F
L
逆時針
順時針 順時
針
範例解說
3. 右圖, F1 、 F2 、 F3 對槓桿施力,則:
若以 A 為轉軸,可能造成順時針轉動的施力是 。 若以 B 為轉軸,可能造成逆時針轉動的施力是 。 若以 C 為轉軸,可能造成逆時針轉動的施力是 。
A B C
F
1F
3F
2F
1F
3F
1F
2F
1F
3範例解說
4. 如圖,就其旋轉效果的大小而言,計算各力對支點的力矩,則:
F1 對槓桿造成之力矩為 Kgw·m ,方向為 時鐘。
F2 對槓桿造成之力矩為 Kgw·m ,方向為 時鐘。
F3 對槓桿造成之力矩為 Kgw·m ,方向為 時鐘。
垂直施力時,桿長=力臂
4 逆
m Kgw
Fd
L 1 2 2 4
範例解說
4. 如圖,就其旋轉效果的大小而言,計算各力對支點的力矩,則:
F1 對槓桿造成之力矩為 Kgw·m ,方向為 時鐘。
F2 對槓桿造成之力矩為 Kgw·m ,方向為 時鐘。
F3 對槓桿造成之力矩為 Kgw·m ,方向為 時鐘。
垂直施力時,桿長=力臂
4 逆
12 逆
m Kgw
Fd
L 2 3 4 12
範例解說
4. 如圖,就其旋轉效果的大小而言,計算各力對支點的力矩,則:
F1 對槓桿造成之力矩為 Kgw·m ,方向為 時鐘。
F2 對槓桿造成之力矩為 Kgw·m ,方向為 時鐘。
F3 對槓桿造成之力矩為 Kgw·m ,方向為 時鐘。
垂直施力時,桿長=力臂
4 逆
12 15
逆 順
m Kgw
Fd
L 3 5 3 15
範例解說
5. 如圖所示,扳手上各力的大小 F1 、 F2 、 F3 、 F4 均相同,各力皆單獨 施於
扳手上, 各力所產生的力矩分別為 L1 、 L2 、 L3 、 L4 ,則力矩大小順 序為
何? 。 (輔以:>、=、<)
d2
● d3 支點
點線重合,力臂= 0
0
1
0
1 1
1
F d F L
2 2
2
F d
L
d F d
F
L
3
3 3
30
4
0
4 4
4
F d F L
4 1
2
3
L L L
L
4 1
2
3
L L L
L
合力矩 △ L
合力矩
:合力矩
( 1 )合力矩:
意義:當物體同時受到數個力產生的力矩時,順時針力矩 和與逆時針力矩和之 ,即得合力矩。
合力矩性質:用以判斷物體有無 ( 方向)
比較:合力,用以判斷物體有無 ( 方向)
差
轉動 合力矩
移轉 合力
移動 / 轉 動
順 逆
逆
順
L 或 L L L
L
小 大
L L
L
合力矩
:合力矩
( 2 )合力矩運算:
△ L ≠ 0 :
順時針力矩和>逆時針力矩和 物體 轉動。
順時針力矩和<逆時針力矩和 物體 轉動。
△ L = 0 :
順時針力矩和=逆時針力矩和 物體 轉動。
△ L = 0 時,又稱為 原理。
順時針 逆時針
不 槓桿
範例解說
1. 如圖所示, F1 、 F2 及 F3 皆為 15 gw , AC = 10 cm , BC = 20 cm 。則:
( )對 C 點而言,哪些力會產生逆時針方向的力矩?
(A) F2 (B) F1 、 F2 (C) F2 、 F3 (D) F1 、 F2 、 F3 。
( )對 O 點而言,三力所產生的力矩大小為何?
(A) 45 gw . cm (B) 150 gw . cm 。
(C) 375 gw . cm (D) 600 gw . cm 。 C
10 cm 10 cm 5cm
C
●
●
●
順 Shun 逆 Ni
逆時針
cm gw
L
cm gw
L
cm gw
L
n S
375 375
10 15
5 15
10 15
0
逆 逆
逆
逆
逆
逆
範例解說
2. 如圖為一木尺受到各力作用,則:
求木尺所受順時針力矩和大小為 gw·cm 。 求木尺所受逆時針力矩和大小為 gw·cm 。
求木尺所受合力矩大小為 gw·cm ,木尺轉動方向為 時 鐘。
垂直施力,桿長=力臂
72 40
16 順
順 順 逆
逆 L
s Fd 6 2 10 6 72 gw m m gw
Fd
L
n 20 2 4 4 56 順
16
56
72 gw m
L L
L
s
n
槓桿原理
西元前 212 - 287阿基米德 亞基米德曾說:「槓桿是力的放大器」
Earth.
the move
will I
and stand
to place a
me ive
G
槓桿原理
:( 1 )槓桿原理:
意義:
順時針力矩和 逆時針力矩和 物體不轉動。
△ L = 0 :
槓桿原理列式:已知施力 F 、抗力 W ;施力臂 d1 、抗力臂 d2
槓桿原理
=
逆 順
(媒體: 1, 5’47” ; 2
, 4’32” )
逆 順
逆
順
L L L
L
L
0
施力F 抗力W
d
1d
22
1
Wd
Fd
施力 施力臂 抗力 抗力臂
靜力平衡
靜力平衡
:( 1 )靜力平衡:
意義:物體呈現 的狀態( 且 )。
關係式:
甲關係:移動看「合力」:合力= 0
乙關係:轉動看「合力矩」:合力矩= 0 (支點可任選)
物體運動狀態討論:移動與轉動具獨立性
合力= 0 、合力矩= 0 不移動、不轉動 合力 0 、合力矩= 0 會移動、不轉動 合力 0 、合力矩 0 會移動、會轉動 合力= 0 、合力矩 0 不移動、會轉動
靜力平衡
靜止 不移 不轉
0
L
0
F
靜力平衡
:靜力平衡
( 2 )平衡討論:
如圖以中國桿秤秤魚,桿及秤鉤重量可不計,調整秤錘之位 置,當桿秤水平並為靜力平衡時:
合力關係:合力= 0 不移動:靜力平衡
(媒體: 1
, 3’55” )
2
1
F
F F
A C向下移動 合力向下 ,
合力 0
F F 若 F
向上移動 合力向上 ,
合力 0
F F 若 F
2 1
2 1
靜力平衡
:靜力平衡
( 2 )平衡討論:
如圖以中國桿秤秤魚,桿及秤鉤重量可不計,調整秤錘之位 置,當桿秤水平並為靜力平衡時:
合力矩關係:合力矩= 0 (支點可任選)
以 A 為支點時:
以 B 為支點時:
以 C 為支點時:
▲ ▲ ▲
1 2
2
1
F d d
d
F
A C
2 2
1
1
d F d
F
1 2
21
d d F d
F
逆
順 逆 順
順
逆
合力 =0
範例解說
1. 回答下列物體的受力關係:
當我們用拇指與食指關水龍頭時: 。
一保齡球選手,擲出一個旋轉的曲球: 。 當物體處於「靜力平衡」時: 。
原地轉動的地球儀: 。 滑車受力而水平移動: 。
(A) 合力= 0 ,合力矩= 0 (B) 合力≠ 0 ,合力矩= 0 (C) 合力= 0 ,合力矩≠ 0 (D) 合力≠ 0 ,合力矩≠ 0 。
C
D A
C
2. 下列為各物體受力的情形,則哪一物體正處於靜力平衡的狀態?
。
B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移動(合力) 轉動(合力矩)
合力≠ 0
順時針
合力矩 ≠ 0
範例解說
3. 春生用一根長度為 160 cm 的均勻木棒,兩端分別懸掛質量各為 3 Kg 及 4 Kg
的重物,他用肩膀支撐在木棒的中心點上,並於中心點的左側 20 cm 處鉛 直向下施力 F Kgw ,使木棒保持水平靜止平衡,如圖所示。若木棒的質量 忽略不計,則此: [ 會考類題 ]
他的肩膀向上的支撐力為 Kgw 。 他的手向下的施力 F 為 Kgw 。
▲
100 cm 60 cm
20 cm
合力= 0
合力矩= 0
11 4
逆 Y
逆
順
逆
順
L
L
Kgw Y
Y Y Y
11
2 22
18 2
40
60 3
20 100
4
Kgw F
F F Y
4
7 11
7
範例解說
4. 如附圖,兄妹二人以一根 3 公尺長的竹棒(重量忽略不計)共提一重
物,該物重 60 公斤,距兄 1 公尺,在靜力平衡時,則:
兄需施力 公斤重。 妹需施力 公斤重。40 20
▲
2 m
合力 = 0 合力矩 =
F 0
Y
Kgw 60
2 60
3
60
F
Y F
1 60 3
Y 1
F Y
2
:
或選其他支點時 順
逆
Kgw F 40
Kgw
Y 20
範例解說
5. ( )如附圖木棒的重量不計,若要撐起質量為 20 公斤的重物,
至少須施力 F 多少公斤重?
(A) 10 公斤重 (B) 12 公斤重 (C) 14 公斤重 (D) 16 公斤 重。
B
20Kgw
∾
A O
B
D
E 0.6
1
▲
Kgw F
F 1 20 0 . 6 12
EDO ABO
1 6 .
0
DO
BO EO
AO 順
逆
n
s
L
L
範例解說
6. 如圖所示,將 400 gw 的懸吊砝碼,掛在均勻木尺上,則:
若木尺重忽略不計,則:
欲使木尺維持水平平衡,彈簧秤的讀數為 公克重。
支點的支撐力為 公克重,方向向 。 150
400 gw
▲
X gw 40 cm
15 cm Y gw
250 上
合力 = 0 合力矩 = 0
順
15 逆
400 40
400
X
Y X
gw X 150
gw
Y 250
範例解說
6. 如圖所示,將 400 gw 的懸吊砝碼,掛在均勻木尺上,則:
若均勻木尺重 200 gw ,,則:
欲使木尺維持水平平衡,彈簧秤的讀數為 公克重。
支點的支撐力為 公克重,方向向 。 275
400 gw
▲
X gw 40 cm
15 cm Y gw
325 上
200 gw
均勻 重量畫在中央
25 cm
合力 = 0 合力矩 = 0
順 逆
順 25
200 15
400 40
600
X
Y X
gw X 10 15 5 25 275
gw
Y 600 275 325
範例解說
7. 在長 1 公尺的輕木桿(質量可忽略不計)兩端分別放置 A 60 公克和 B 100 公克的物體,結果如圖,若 OA : OB = 3 : 2 ,當系統達到平衡 時,則:
地面給物體的支撐力為 gw 。 木桿支架的支撐力為 gw 。
100gw 60gw
X
Y
150 10
▲
相似形關係
160 100
60 :
Y X
甲合力關係
gw Y
gw X
X
10 150
160
150 5
60 2
:
乙合力矩關係
順
逆
延伸討論 以 A 為支點
地面給物體的支撐力為 gw 。
木桿支架的支撐力為 gw 。
100gw 60gw
X
Y
150 10
▲
5 100
5
3
X Y
順 逆
逆
延伸討論 以 O 為支點
地面給物體的支撐力為 gw 。
木桿支架的支撐力為 gw 。
100gw 60gw
X
Y
150 10
▲
若選 A 為支點:
若選 O 為支點:
gw Y
Y
Y 10
200 2
180
2 100
2 3
60
逆 順
逆
5 100
5
3 X Y
2 100
2 3
60 Y
範例解說
8. 如圖所示,蹺蹺板呈靜止狀態。假設不考慮蹺蹺板的重量,支點也無摩
擦,
若小孩的重量形成甲力矩、父親的重量形成乙力矩、蹺蹺板支點形成丙力 矩、地面給小強支撐力形成丁力矩。則回答下列問題: [ 會考類題 ]
( )下列關係式何者不合理?
( A )乙=丙 ( B )甲=乙+丙
( C )甲=丙+丁 ( D )丁+丙=甲+乙。
關於力矩甲、乙、丙的大小比較為何? 。 (輔以:>、=、<)
AC
L 甲 L 乙
L 丙 L 丁
合力矩= 0
▲ ▲ ▲
甲>乙=丙
甲 丁
乙
L L
L
逆 順 順
丙
乙
L
L
甲 丁
丙
L L
L
範例解說
9. 附圖中之數字比為桿長比,設桿質量可忽略不計且達靜力平衡。則:
關於甲、乙、丙、丁之質量比= 。
3 : 3 : 2 : 4
乙 甲
乙
甲 1 1
甲 丙
丙
甲 3
3 2 1
2
甲 丁
丁
甲 3
2 4 3 1
8 甲 甲
甲 丙
甲 3
8 3
2 2
2
4 : 2 : 3 : 3
3 : 4 3
: 2 :
: :
:
甲 甲 甲 甲 丁
丙 乙
甲 甲
2
3甲8
簡易列式討論
假設
6Kgw 6Kgw 12Kgw
1 1
乙
甲 4 Kgw
1 1
丙
丙 3
2
Kgw 16
4 12
Kgw 8
1 16
丁
丁
2
範例解說
10. ( )小鈞欲施力 F 將一均質圓柱(圓心 O )推上樓梯,若均 質圓柱重 60 kgw ,半徑 50 cm ,樓梯的階高 20 cm ,則 以 F 為施力的方向,則至少需要多少公斤重,才可將這 圓柱推上樓梯? (A) 40 (B) 50 (C) 80 (D) 90 kgw 。
C
●
d1
50 cm
順
= 30 cm
W 60Kgw
逆
3050
d2 = 40 d2
▲
Kgw F
F
Wd Fd
L L s n
80
40 60
30
2 1
GIF 動畫檔 資源來源
1. 簡報第 21 頁:板手 WordPress 2. 簡報第 43 頁:平衡玩具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