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小學普通話科教師研討會
九龍靈光小學
李錦芬老師
新任小學普通話科教師研討會
( 甲 ) 普通話科老師的角色和職責 ( 乙 ) 課堂教學分享
( 一 ) 行政層面
• 學校發展的方向
• 課程發展的趨勢
• 科務工作的安排
( 二 ) 教學層面
• 擬定整體教學計畫
• 以學生的學習效益為本
擬定整體教學計畫
1. 掌握教學目標
2. 適當分配教學時間,安排聽說訓練 3. 善用教材,多組織教學活動
4. 擬定應用練習,鞏固學生課堂所學 5. 注意教學與評估的配合
6. 多組織推普活動,營造語境
1. 掌握教學目標
普通話科的學習範疇
聆聽、說話、朗讀、譯寫
聽說為主
讀寫為輔
聆聽說話 閱讀譯寫
第一學習階段
(
小一至小三 )聆聽說話 閱讀譯寫
第二學習階段
(
小四至小六 )聽說為主,讀寫為輔
2. 適當分配教學時間
學生
老師
老師與學生課堂說話的比重
2. 安排聽說訓練
配合教學重點,安排教學步驟
多組織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因應學生能力,適當增刪教材
注意語音教學的銜接
3. 善用教材,多組織教學活動
4. 擬定應用練習,鞏固學生課堂所學
目的
促進學習
• 鞏固學生所學
• 配合評估模式,讓學生熟習題型
進行的時間
• 課內:書內練習、共同訂正
• 課後:普通話日
回家聽、讀練習
目的
促進學習
• 找出學生困難,調整教學方法
• 學與教的檢討
進行的時間
• 進展性:一學期兩次
• 總結性:教過、練習過 考
5. 注意教學與評估的配合
課時有限,課後延伸
配合教學重點安排活動,鞏固課堂所學
營造語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所學
6. 多組織推普活動,營造語境
( 二 ) 教學層面
擬定整體教學計畫
以學生的學習效益為本
1. 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適時指導、糾正學生的發音
按照學生的能力適時正音
讓學生有一兩分鐘的練習時間 3. 以活動提升學生說話的信心
以學生的學習效益為本
1. 配合學生生活經驗
2. 妥善分配教學時間,安排聽說訓練 3. 活動前指示清晰,多加讚賞
4. 善用圖片提問
5. 課前預習,有話可說 6. 以示範帶動氣氛
7. 適當引導與鼓勵
教學設計原則
( 乙 ) 普通話科課堂教學分享
年級:四年級下學期 課題:學校生活趣事 範疇:聆聽及說話
教學目標
• 聽懂對話中的內容
• 讓學生複述對話中的趣事
• 學生說出關於自己的趣事
設計教學活動時考慮:
(1)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什麼?
(2) 教學活動如何能提供足夠的輸入?
(3) 學生有機會把輸入的,變成輸出嗎
?
1. 配合學生生活經驗
所用的詞彙、語句是學生能聽懂的
善用課本圖片,輔助解說
與學生分享校園趣事引入課題 圖片形象具體,能輕易帶出重點
2. 妥善分配各範疇的教學時間
全班一起朗讀
個人小聲練習
學生各自小聲朗讀
注意時間的分配及學生的參與
3. 活動指示清晰,多加讚賞
照顧學生感受
二人輪流讀,增加互動
經常鼓勵,增強自信
有沒有同學可以幫他?
非常好!
4. 善用圖片提問
提示聆聽重點
以提問逐步引導說話
為聆聽前做好準備
學生明白聆聽練習怎麼做嗎?
5. 課前預習,有話可說
利用內容,引導學生開口
利用簡報,以句子訓練學生說話
引導學生說話
課前練習,為說話作準備
6. 以示範帶動氣氛
說話示範, 分享經驗
聽說訓練人人參與
老師巡視活動,提供即時回饋 邀請普通話比較好的同學先做
7. 適當引導與鼓勵
讓學生懂得表現自己
認同學生表現,加強說話信心
引導:「記得有一次」
鼓勵:「老師會幫你的」
認同: 「給自己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