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第一章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第一章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第一章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2"

Copied!
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

(2)

药物从给药到产生药效的过程

药物各类剂型 吸收,分布

转运,排泄 代谢

作用部位

(受体)

药剂相 药动相 药效相

产生 药理作用

药物的结构对每一相都产生重要影响,理想的药物 应该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而这些特性与 药物的化学结构密切相关。

(3)

药物化学结构及各种关系

p

当化合物这些结构性质与物理的环境作用时,表现出其理化性质,

研究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物理化性质之间关系的为“构-性关系(

Structure-Properties Relationships, SPR)”

p

当化合物的这些结构性质与体内生物大分子作用时就产生了生物化 学性质,研究药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关系的为“构-效关系(

Structure-Activities Relationships, SAR)”

p

当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化学性质与活生物体相互作用时,就会 产生清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药物-药物相互作用、LD50等性质

,这些性质成为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性质,研究药物化学结构与药 物代谢之间关系的为“构-代关系(Structure-Metabolics

Relationships, SMR)”和研究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物毒性之间关系 的为“构-毒关系(Structure-Toxicities Relationships, STR)”

(4)
(5)

药物类药性

p

“药物类药性(Drug-like)”是指一个化 合物具有充分可接受的ADME性质和充分 可接受的毒性特性,并能通过I期临床试 验。

p

因此,新药的研究不仅要找到具有活性的 化合物,更要通过对药物化学结构的修饰 认识药物的理化性质,认识该药物在体内 的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药

(6)

一、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

活性的影响

(7)

Role of Five

p

类药性的“五规则(

Role of five

)”

,

又称

Lipinski

五规则”。

p

类药性五规则是指当化合物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时,其口服吸收较差或透膜性较差:

p

> 5 个氢键供体(指所有OH和NH的总和)

p

分子量>500

p

logP> 5

p

>10个氢键受体(指所有的N和O原子的总和)

(8)

Lipinski五规则中氢键的计算原则

官能团 氢键供体 氢键受体

羟基 1 (OH) 1 (O)

羧基 1 (OH) 2 (2 O)

N双取代酰胺 –C(O)-N-R2

0 2 (N, O)

伯胺 2 (NH2) 1 (N)

仲胺 1 (NH) 1 (N)

0 1 (O)

0 2 (O)

0 1 (O)

氰基 0 1 (N)

(9)

计算实例

分子量 Log P pKa HBD HBA PSA 可旋转键 347 0.65 4.5 4 7 138 4

(10)

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p

在化合物分子中,氢键的存在会增加水溶 性,化合物要穿过双脂质的生物膜,必需 先破坏氢键。因此氢键数目的增加必然会 降低化合物经被动扩散的形式透过双脂质 生物膜的比例。

(11)

分子量对药物活性的影响

p

化合物的分子量是化合物的大小和尺寸的体现;

p

化合物结构增大必然需要更多的水分子对其进行 水合化以增加其溶解度,因此随着化合物分子量 的加大,化合物的溶解度将会降低;

p

化合物分子量的增加,将会降低在肠上皮细胞表 面的浓度,直接影响其的吸收;

p

化合物分子量的增加接近磷脂分子量时,对化合 物穿越磷脂双脂质层在能量上是不利的,将影响 化合物的透模性和跨膜吸收。

(12)

药物的亲脂性对药物活性的影响

p

药物的亲脂性(Lipophilic)是指化合物 分配进入非极性脂质层和水相层中的趋势

,影响药物在吸收过程中通过各种生物膜 和在体内转运的状态;

p

药物亲水性或亲脂性的过高或过低都对药 效产生不利的影响。

(13)

Log P

p

Log P是指在中性pH 条件下,化合物在有机相

(如,正辛醇)和水相(如,缓冲液)中的分 配系数,又称脂水分配系数(Lipo-hydro

partition coefficient)。

p

对口服药物,最适Log P 值在0-3之间。

(14)

Log D

p

Log D是指化合物在特定pH (x)条件下,

化合物在有机相(如,正辛醇)和水相(

如,缓冲液)中的分配系数。

p

在生物体内的大多数情况下pH通常为7.4

,Log D

7.4

数值更能体现药物的各种理化 性质和药物的类药性质。

(15)

药物的解离程度与药物活性关系

p

化合物的解离常数(Dissociation constant

,pKa),表示化合物可离子化能力,是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离解度的溶质 的极性参数;

p

由于体内不同部位,pH的情况不同,会 影响药物的解离程度,使解离形式和未解 离形式药物的比例发生变化,这种比例的 变化与药物的解离常数(pK

a

)和体液介

(16)

pK a 的计算

pKa ] pH

HB [

] B

log [

+

= -

酸性药物: HA = H+ + A

碱性药物: HB+ = H+ + B

根据药物的解离常数(pK

a

)可以决定药物在胃 和肠道中的吸收情况,同时还可以计算出药物 在胃液和肠液中离子型和分子型的比率。

(17)

药物溶解度与药物活性

p

溶解度(

Solubility

是指化合物在溶剂介质中与

固态的药物达到平衡时的最大浓度;

p

影响化合物溶解度的因素:化合物的结构、化合 物的物理形态、溶剂的组成和物理条件、测定方 法。

p

影响溶解度的化合物结构信息:亲脂性、结构大 小、pK

a

、晶格能。

p

常见药物溶解度:pH 7.4的缓冲液、模拟肠液、

血液、用于生物测试含有1%DMF的溶液。

(18)

药物的亲脂性和晶格能对药物的水溶性的影响

p

可通过下面公式进行预估:

Log S = 0.8 – LogP

ow

– 0.01(MP-25)

p

S:药物的水溶解度;Log Pow:药物在正辛醇/水中的脂水分配系数,是 药物的亲脂性;MP:化合物的熔点,是药物晶格能的体现。

p

当化合物的Log P增加1个单位,或化合 物的熔点增加100℃,则化合物的水溶性 就会降低至1/10。

(19)

特定 pH情况下药物的溶解度

p

特定pH情况下药物的溶解度 = 药物分子 在溶液中中性物种部分 + 药物分子在溶 液中带电荷物种部分。

p

S = S

0

(1 + 10

( pH - pKa)

) (酸类化合物)

p

S = S

0

(1 + 10

( pKa - pH)

) (碱类化合物)

p

S

0

为内在溶解度(intrinsic solubility):

药物分子在溶液中中性物种的溶解度;

(20)

生物药剂学分类

p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透膜性的不同组 合将药物分为四类:

p

I类是高水溶解性、高透膜性的两亲性分子药物,其 体内吸收取决于溶出速率,这类药物对口服吸收是最理 想的。

p

II类是低水溶解性、高透膜性的亲脂性分子药物,其 体内吸收取决于溶解速率。

p

III类是是高水溶解性、低透膜性的水溶性分子药物,

其体内吸收取决于溶解速率。

p

IV类是低水溶解性、低透膜性的疏水性分子药物,其

(21)

药物结构与药物透膜性

p

透膜性(permeability)是药物通过生物膜屏障的速度

,这里的生物膜屏障主要有:血液-器官的屏障、细胞 膜的屏障、通过肝脏、肾脏进行消除的屏障等。

p

药物透过生物屏障的机理主要分为:被动扩散,主动吸 收,内吞作用,外排作用和细胞旁路形式;

被动扩散 主动吸收 内吞作用 外排 细胞旁路作用

(22)

药物分子的极性表面积

p

药物分子的极性表面积(polar surfacearea,

PSA):是指药物分子中极性原子表面的总和, 极性原子是指氧、氮和与之相连的氢原子。

p

PSA可作为对药物透膜性的评价指标。

p

如果化合物的PSA大于140 Å

2

,该化合物难以 透过细胞膜,口服吸收较差;如果化合物的 PSA大于90Å

2

,该化合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

(23)

二、药物的结构对药物活

性的影响

(24)

药物的化学结构

p

药物的化学结构都是由一个核心的主要骨 架结构(又称母核)和与之相连接的基团 或片段(又称为药效团)组成。

p

母核主要起到连接作用,将各种基团或结 构片段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药物结构;

p

各种基团或结构片段起到与药物作用靶标 相结合的作用。

(25)

药物与受体的键合作用

p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方式主要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种。

p

药物与受体以共价键结合时,形成不可逆复合物,往往 产生很强的活性。

p

在大多数情况下,药物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药物与 受体可逆的结合方式主要是:离子键、氢键、离子偶极

、偶极-偶极、范德华力、电荷转移复合物和疏水作用 等。

-O C O

OH O C C R R C

A 共价键 B 离子键

C 氢键 D 疏水键

- d + d

受体 受体

受体 受体

N H

O

药物 药物 N+

药物 药物

(26)

氨苄西林与青霉素结合蛋白作用示意图

HN N S

H CH

3

CH

3

O

-

O

O

NH

2

酶 O O 共价键

离子键 偶极-偶极键

疏水键

氢键

(27)

药物的各官能团对药效的影响

p

烃基:在药物分子中引入烃基,可以增加药物与受体的疏 水结合。

p

卤素:卤素有较强的电负性,会产生电性诱导效应,在药 物分子中引入卤素,可影响药物分子的电荷分布,从而增 强与受体的电性结合作用。

p

羟基、巯基、磺酸基和羧基:引入羟基、巯基和羧基可增 加药物分子的水溶性,也会影响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 作用能力。

p

醚键:醚分子中氧原子具有一定亲水性,碳原子具有亲脂 性,使化合物易于通过生物膜,故有利于药物的转运。

p

氨基和酰胺:含氨基和酰胺的药物能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氢 键,易与受体结合。

(28)

药物电荷分布对药效的影响

p

药物的电性性质使其与受体可产生电性结 合,与生物活性有密切关系。如果电荷密 度分布正好和其特定受体相匹配,使药物 与受体相互接近,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与 受体容易形成复合物而增加活性。

(29)

药物的立体异构体对药效的影响

p

药物基团间的距离对药效的影响

雌二醇 反式己烯雌酚 顺式己烯雌酚

p

几何异构对药效的影响

HO

OH

HO

OH 1.45nm 0.72nm

HO

1.45nm OH

(30)

p

对映异构体对活性的影响

p

1)一种对映异构体有活性,而另一种对映异构体则没 有活性。如氯霉素;

p

2)不同的对映异构体具有同类型的活性,但活性强度 有显著差别。如:D(-)-异丙肾上腺素的支气管扩张作用 L(+)-异构体的50~800倍;

p

3)不同对映异构体可显示出不同类型的生物活性。如

:氯胺酮S(+) 具有麻醉作用,而其异构体R(-)则产生恶 梦的幻觉副作用。

p

4)两个对映异构体显示出相同和相等的生物活性。如 抗疟药氯喹(chloroquine);

p

5)两种对映异构体产生相反的作用。如多巴酚丁胺 (dobutamine)的左旋体可以激动α1受体,产生血管收缩副

(31)

p

p

药物分子与受体相互作用时,药物与受体互补并结 合的构象,称为药效构象(Pharmacophoric

conformation)。药效构象不一定是药物的优势构 象。

p

药物异构体与受体的作用可分为以下三种:

p

1)相同的一种结构,因具有不同构象,可作用 于不同受体,产生不同性质的活性。

p

2)只有特异性的优势构象才产生最大活性。

p

3)等效构象(Conformational equivalence)。

又称构象的等效性,是指药物没有相同的骨架,但 有相同的药效团,并有相同的药理作用和最广义的 相似构象。

(32)

三、药物结构对药物转运

的影响

(33)

药物化学结构对膜转运的影响

p

各种物质通过生物膜(或细胞膜)的现象称 为膜转运。

p

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被动 转运、载体媒介转运和膜动转运。其中,载 体媒介转运需要借助生物膜上的转运蛋白的 作用,使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

p

许多组织的生物膜存在特殊的跨膜转运蛋白 系统称为转运体(Transporter)。

(34)

在胃肠系统存在的与药物吸收相关的转运体

吸收转运体 外排转运体

寡肽转运体(PEPT1,PEPT2) P-糖蛋白(Pgp,MDR1)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P1,OAT1,

OAT3)

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1)

胆酸转运体(NTCP)

核苷转运体 维生素转运体

葡萄糖转运体(GLUT1)

当药物的结构片段与转运体天然底物相类似时,转运体就可以 将药物进行转运;若当药物的结构片段能与转运体的广泛底物

(35)

通过结构修饰的方法增加转运体对药物的转运

将阿昔洛韦用L-缬氨酸酯化得到伐昔洛韦,通过PEPT1可使 药物的吸收增加3-5倍,而D-缬氨酸不被PEPT1识别和转运

。伐昔洛韦进入体内后经酶水解得到阿昔洛韦,再经磷酸化 为三磷酸阿昔洛韦发挥抗病毒作用。

阿昔洛韦 伐昔洛韦

(36)

药物化学结构对血脑屏障透过性的影响

p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是指脑毛细血管 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 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 障。

p

血脑屏障对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来讲有二层重要 的意义,一方面利用血脑屏障阻止药物进入脑 组织,减少药物对大脑的损伤,保护大脑;另 一方面,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脑部疾病的治疗 药物,则希望药物能较多地透过血脑屏障进入

(37)

化学物质透过血脑屏障几种方式

p

跨细胞的被动扩散、内流转运(如,氨基 酸、多肽)和脑部向血液的外排转运。

p

和正常的细胞转运相比,血脑屏障的转运 有较高的吸收转运和外排转运,但在被动 扩散转运中被转运物质受到严格的理化特 性限制;缺少旁路转运、胞饮或内吞转运

(38)

透过血脑屏障药物的理化性质原则

Pardrige

原则:

p1)氢键(供体和受体的总和)< 8-10;

p2)分子量< 400-500;

p3)没有羧酸基团;

Clark

Lobell

规律:

p1)N + O < 6;

p2)极性表面积(PSA)< 60-70 Å2;

p3)分子量< 450 p4)Log D = 1-3

p5)Clog P – (N + O)> 0

(39)

四、药物结构对药物毒副

作用的影响

(40)

药物对细胞色素 450 的作用

p

细胞色素 P450(CYP)是一组结构和功能相 关的超家族基因编码的同工酶。主要分布于肝 , 在小肠、肺、肾、脑中也依次有少量分布。

p

90% 以上的药物代谢都要通过肝微粒体酶的细 胞色素P450。

p

参与药物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亚型,主7 P450 :CYP1A2(占总P450代谢药物的4%),

CYP2A6(2%),CYP2C9(10%),

CYP2C19(2%),CYP2D6(30%),

(41)

药物对细胞色素 450 的抑制作用

p

CYP抑制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可逆 性抑制剂(reversible inhibitors)、不可 逆性抑制剂(irreversible inhibitors)和 类不可逆性抑制剂(quasi-irreversible inhibitors)。

(42)

对CYP有抑制作用的结构片段

可逆性抑制剂 不可逆性抑制剂 类不可逆性抑制剂

咪唑环吡啶环 烯烃炔烃

R-NHNH2 呋喃或噻吩肼类

苯并环二噁烷

胺类化合物

(43)

药物对细胞色素 450 的诱导作用

p

对CYP诱导作用的机制比较复杂。大多 情况下,CYP的代谢会产生亲电性的活 性代谢物,这些活性代谢物可与CYP形 成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也可与体内的富电 子的物体,如谷胱甘肽发生共价结合,产 生毒性。当CYP活性诱导增加后,产生 的亲电性的活性代谢物会增加较多,引起 的毒性就会增加。

(44)

药物对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 道( hERG )的影响

p

hERG基因所编码的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的 α亚基,产生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在心肌动作 电位复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发 现一些化学结构不同的药物因阻断该通道引起 QT间期延长甚至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P)而撤出市场。

p

许多药理作用各异、化学结构多样的药物对 hERG K+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可进一步引起 QT间期延长,诱发TdP,产生心脏不良反应。

(45)

谢谢!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側和一個「底 側。如此一來,有取代基的環烷類便

• 由於細胞代謝、紫外線的電離輻射、不良的生 活習慣 ( 煙、酒、肥胖 ) 、各種感染物所引起 的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的激活, 會催化分子 氧發生單價還原產生的 &#34;

1.基於確保安全移轉、處理及使用以現代生物技術所獲得可能對生物多樣性保

Rapiacta 因不經肝代謝,故透過 CYP 機轉與其他藥物發生 交互作用之可能性應該很低,就目前所知的排除途徑以及從 體外試驗可推知 Rapiacta 並不會誘導或抑制 CYP 450。 1)

Abstract:Batch experiments using lake sediment mud liquors spiked with E2

關於宋代寺院的合法性,日本的高雄義堅先生《宋代教史の研究》第三章的第一節、竺

1.分離板塊邊界(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2.聚合板塊邊界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Ch2 造岩礦物及板塊構造學說 Ch2

運用其他輔助材料 補充與主題相關的 資料/歷史背景/該 行業的性質/舊物的 象徵意義/小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