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學系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學系"

Copied!
1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Applied Economics National Il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影響休閒農業旅遊需求與遊憩效益之因素

以宜蘭縣為例

Affect the leisure needs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and recreation benefits of the factors that-An Example in I-Lan

County, Taiwan

指導教授:陳凱俐 博士

Advisor : Chen, Kai-Lih Ph. D.

研究生:黃維貞 撰

Graduate Student : Huang, Wei-Chen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June 2009

(2)
(3)
(4)
(5)

謝誌

在此完成論文之際,心中有著無限的感激。首先,我要以感恩的心向我最 敬愛的指導教授陳凱俐教授致十二萬分的感謝。在我撰寫論文的這段期間,她 對我細心與耐心的指導以及協助支持與鼓勵,讓我學習到如何思考、組織及寫 作真正屬於自己的論文。其次,於口試時,更要感謝陳郁蕙博士及許菁君博士 的詳細、精闢論點及不吝指正,使本論文獲益良多且更為嚴謹。

想感謝的人實在太多,系上的綺貞學姊、世惠學姊及玟淑姐,謝謝你們在 行政事務方面對我的協助;還有我的同學們:孟萱、郁琳、愫伶、文政、瑋澍 及志華謝謝你們的相互扶持與鼓勵;以及學弟妹們:和萱、雅蘭、雅雯、姿君、

潔玉、嘉偉、儒新、鈞棠、士豪以及鈺祥謝謝你們的打氣與關懷;感謝你們在 這兩年來的陪伴,真的很幸運,碩班的生涯中有你們相伴!

這篇論文最想獻給我的父母親,希望自己是您們心中永遠的驕傲。謝謝您 們在我研究所碩士班期間的付出、陪伴、包容、體諒以及鼓勵,讓我能夠在無 憂無慮的生活環境下,順利地完成學習階段。

謹以此篇論文獻給愛我的與我愛的家人。

黃維貞 謹誌於

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班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6)

論文名稱:影響休閒農業旅遊需求與遊憩效益之因素—以宜蘭縣為例

校院系所: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研究所 頁數:137 畢業時間: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學位別:碩士 研究生:黃維貞 指導教授:陳凱俐 博士

摘要

由於臺灣的經濟與社會快速成長,緊張忙碌的生活與高密度的居住空

間,促使人們對於從事戶外休閒活動之需求日趨重視。國人旅遊型態從過 去的走馬看花,逐漸轉變為深入鄉村、農村進而體驗的旅遊方式。宜蘭地 區好山好水,是一個極為適合發展運用在地資源特色而創造出豐富體驗活 動的好地方,若能善用在地資源特色,對於業者在經營方面及遊客的滿意 度上都有相當大的幫助,將能帶動宜蘭地區休閒農業的發展。

基於以上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以 2008 年宜蘭縣休閒農業為例,

將休閒農業資源與所提供的體驗活動項目進行分類;過去雖已有相關研究 探討吸引遊客的遊憩資源與體驗活動的項目,並分析遊客滿意度與遊客特 性之關聯性,但是並未同時探討遊憩資源、體驗活動及遊客整體滿意度對 旅遊需求之影響。因此本研究期望達到下列之研究目的:1.將休閒農業資源 與所提供的體驗活動項目分類。2.同時考慮休閒農業資源及體驗活動對遊客 滿意度及對旅遊需求(旅遊次數)的影響。3.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從事休閒農 業之經營者具體建議。

本研究採用旅遊成本法(TCM)建立旅遊需求模型,並以計數模型中的 TPOIS、TNB 及 On-site Poisson 模型來修正現場樣本的截斷與內生分層偏 誤,利用最大概似法(MLE)推估宜蘭縣休閒農業場所的旅遊需求模型,其中 除探討影響旅遊需求的重要變數外,並針對顯著變數對從事休閒農業之經營 者提出具體建議,更進一步估算遊客前往休閒農業場所之遊憩效益。研究結

(7)

問題;2.在顯著水準 10%下顯著影響旅遊需求(旅遊次數)之變數包括遊客到 訪休閒農業場所的主要吸引理由是休閒農業場所提供的體驗活動、遊客整體 滿意度、停留時間、旅行支出及個人月收入五個項目;3.以 On-site Poisson 模型推估每位遊客遊憩效益值介於6,124 與 6,372 元之間。

由本研究結果,建議業者在體驗活動項目方面,能善用在地資源,設 計出能與資源特色結合的體驗活動,以吸引遊客並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在遊客整體滿意度方面,針對本身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項目,應有良好的 控管;在停留時間方面,則顯示受訪遊客的停留時間與旅遊次數呈現反向 關係,說明受訪遊客可能因停留時間較長,而減少到此休閒農業場所;旅 行支出方面,當旅行成本愈高時,會減少遊客的旅遊意願,建議業者彼此 間可進行整合,除可減少至個別農場的成本,亦可提升旅遊之豐富性,以 提升遊客旅遊意願;個人月收入對旅遊次數有正向影響,建議業者可針對 所得為中上階層者設計符合此類別的遊程規劃,以提升遊客旅遊意願。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遊客前往休閒農業場所會受到休閒農業資源所提供 的體驗活動項目吸引,遊客滿意度亦會影響遊客旅遊需求,可視為經營者 經營時的重要參考依據,亦可作為輔導單位未來擬訂休閒農業發展方向之 參考依據。

關鍵字:休閒農業資源特色、休閒農業體驗活動、遊客滿意度、旅遊需求

(8)

Title of Thesis:Affect the leisure needs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and recreation benefits of the factors that-An Example in I-Lan County, Taiwan Name of Institute:Department of Applied Economics, National Il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page:137

Graduation Time:June, 2009 Degree Conferred:Master Student Name:Wei-Chen Huang Advisor Name:Dr. Kai-Lih Chen

Abstract

The enormous ec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of Ilan render it a suitable region to develop profound leisure activities with unique local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ppears to be one of the major recreation experiences that metropolitan residents seek to perceive. Incorporate with these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the quality of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tourist’s satisfaction will be greatly promoted and will be of a great help to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is a case study on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of Ilan county which approached the three subjects, agricultural resources, leisure activities,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tourists, that had been studied individually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contains classific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resources and related leisure activities. It was expected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goals: 1. to create a practical classification scheme of leisure agriculture resources and related leisure activities; 2.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resource, leisure activities, and satisfaction to the recreation demands; and 3. to provid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leisure agriculture manager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applied travel cost method (TCM) to create a travel demand model, and counts model TPOIS, TNB and On-site Poisson model to fix the truncation and endogenous stratification bias.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 (MLE) was applied to establish the travel demand model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ILan County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recreation demand and in addition to estimate recreation benefit (consumer surplus, CS) created by tourists to

(9)

indicate that: 1. by using On-site Poisson model, the truncation and endogenous stratification can be modified; 2. the significant variables of recreation demands are EXPERIENCE, SATISFACTION, STAY, PAYMENT and INCOME under significant level α =10%; 3. when the On-site Poisson model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average consumer surplus, the CS values fall between NT$ 6,124 to NT$ 6,372 per year per visitor in ILan Leisure farms.

Suggestions for farm managers categorized into varied subjects are as the followings: 1.Leisure activities: design activities with local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to attract tourists and to promote experience while carrying on activities; 2.Overall satisfaction of tourists: provide subtle regulation on products and services on the individual farm managed; 3.Time span of participation: the length of stay of tourists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frequency of visit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tourists may reduce their visits because of staying longer; 4.Travel cost: travel cost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frequency of visiting, which suggests that incorporate farms and activities into combined touring program(s) may provide abundance of recreation resources, attract the tourists, and reduce cost for individual farm; 5. Income: incom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visiting frequency, which suggests that vendors could be aimed at the upper middle income class to enhance their traveling motivation.

From the results we also note that the attitude of the willingness-to-come of the tourists will be aroused by the attraction of the leisure activities provided and recreation demands are highly related to tourists’ experience and their satisfaction acquired from visiting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zone. Thes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o be concerned while managing the farm or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zone and while planning on th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y the government bureau.

Key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Leisure Activities, Satisfaction, Recreation Demand

(10)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及架構... 5

第貳章 宜蘭縣休閒農業發展概況... 7

第一節 台灣休閒農業之緣起與發展... 7

第二節 宜蘭縣休閒農業發展概況... 23

第叁章 文獻回顧... 33

第一節 休閒農業資源之相關文獻回顧... 34

第二節 休閒農業體驗活動相關文獻... 46

第三節 遊憩效益經濟效益評估相關文獻... 61

第肆章 遊憩效益推估模型... 72

第一節 旅遊需求理論模型... 72

第二節 旅遊需求實證模型... 82

第伍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88

第一節 抽樣方法... 88

第二節 問卷設計與遊客問卷結構分析... 92

第三節 自由行遊客樣本特性分析... 109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變數說明... 113

第五節 宜蘭縣休閒農業場所之實證模型估計... 117

第六節 宜蘭縣休閒農業場所之遊憩效益評估... 120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22

第一節 結論... 122

(1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 125

參考文獻... 126

中文部份... 126

英文部份... 131

網路資訊... 134

附錄 1 2008 年宜蘭縣休閒農業遊客問卷... 135

(12)

表目錄

表2-1 台灣休閒農業旅遊產業發展之背景條件表 ... 8

表2-2 台灣農業與休閒農業發展歷程表 ... 10

表2-3 2007 年台灣休閒農場所家數及所佔百分比 ... 15

表2-4 同意籌設與取得許可證之休閒農場分佈情形 ... 16

表2-5 台灣休閒農業體驗活動項目與家數統計 ... 18

表2-6 休閒農業經營成果 ... 19

表2-7 台灣休閒農業所面臨的問題 ... 20

表2-8 台灣休閒農業未來發展及努力的方向 ... 21

表2-8 宜蘭各休閒農業區經營項目之次數分配與百分比表 ... 25

表2-9 宜蘭各休閒農業區遊客參與各項體驗之百分比 ... 26

表3-1 各學者對休閒農業資源之定義 ... 35

表3-2 生物性資源可引發的基本特性 ... 36

表3-3 生物性資源可引發的衍生特性 ... 36

表3-4 休閒農業資源與觀光遊憩資源特性相異處 ... 38

表3-5 各學者對於休閒農業資源之分類方式 ... 39

表3-6 各學者休閒農業資源分類之彙整 ... 45

表3-7 體驗之意涵彙整表 ... 48

表3-8 各學者對於休閒農業體驗活動之分類方式 ... 51

表3-9 各學者休閒農業體驗活動分類之彙整 ... 58

表3-10 各學者遊憩效益之實證結果 ... 62

表3-11 各學者遊憩效益研究方法與結果之歸類 ... 68

表3-12 旅遊成本法遊憩效益評估模型比較 ... 70

表5-1 各休閒農業區與至少應抽取之樣本配額及回收樣本數 ... 89

(13)

表5-3 決定到宜蘭縣此休閒農場(區)的主要理由... 94

表5-4 全體受訪者針對宜蘭縣所在休閒農業場所的旅遊行為 ... 95

表5-5 前往宜蘭縣休閒農業場所自由行的遊客之同行人數 ... 95

表5-6 全體受訪者針對所在宜蘭縣休閒農業場所的旅遊行為 ... 96

表5-7 受訪者對所在宜蘭縣休閒農業場所滿意度結構 ... 97

表5-8 宜蘭縣各休閒農業區遊客在所在休閒農場參加的活動項目 ... 99

表5-9 遊客旅遊型態 ... 99

表5-10 參加旅行團之旅程天數 ... 100

表5-11 參加休閒農業場所內活動項目支出(不包含參加套裝行程者) ... 101

表5-12 團體旅遊之團費與休閒農業場所內總支出 ... 102

表5-13 參加套裝行程之總支出 ... 102

表5-14 自由行在休閒農業場所內總支出 ... 103

表5-15 有效受訪樣本的基本資料結構 ... 103

表5-16 非宜蘭人行為問卷 ... 106

表5-17 非宜蘭人自由行在宜蘭縣內的支出(不含所在休閒農業場所) ... 107

表5-18 非宜蘭人在宜蘭住宿情形 ... 108

表5-19 樣本基本資料結構 ... 111

表5-20 各變數之定義與說明 ... 115

表5-21 宜蘭縣休閒農業場所旅遊需求之估計結果 ... 119

表5-22 宜蘭縣休閒農業場所的遊憩效益估計 ... 121

(14)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圖 ... 6 圖4-1 旅遊需求的消費者剩餘 ... 75

(15)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臺灣隨著經濟與社會迅速成長,緊張忙碌的生活與高密度的居住空 間,促使人們日趨重視戶外休閒活動,再加上交通與網路的便利與發達,

也逐漸縮短了城鄉間的距離,讓民眾有更多元的資訊管道得知旅遊去處,

且能以最短的時間抵達旅遊景點。另外,政府相關單位也積極推展各地的 休閒農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同時也讓民眾有更多元的旅遊景點可以選 擇。

宜蘭縣位於台灣東北部,東面緊鄰太平洋,南面、西面及北面則被雪 山山脈與中央山脈所阻隔,先天的地理環境,使宜蘭縣成為空氣清新、山 明水秀的好地方。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從2000 年開始推動休閒農業區計畫,

截至目前為止,全國共計成立了 67 個休閒農業區,宜蘭縣就多達 13 處,

與南投縣同為全國最多休閒農業區的縣市,區內的中山休閒農業區更獲選 為全國第一個示範區。

然而,隨著國人旅遊型態從過去的走馬看花,逐漸轉變為深入鄉村、

農村,進而藉由體驗活動的旅遊方式得到喜悅與滿足感,宜蘭縣在先天擁 有豐富資源的環境下,是一個極為適合發展運用在地資源特色,而創造出 豐富體驗活動的好地方,因此倘若能善用在地資源特色,對於業者在經營 方面及遊客的滿意度上都有相當大的幫助,將能帶動宜蘭地區休閒農業的 發展。

過去文獻中,段兆麟(2004)、陳美芬(2002)、林梓聯(2001)等人曾對休 閒農業資源進行分類,陳昭郎(1999)、王小璘和張舒雅(1993)、段兆麟 (2005)、李明儒(2000)等人則對體驗活動進行分類,因此本研究將回顧過去

(16)

學者對於休閒農業資源與體驗活動之歸納與整理後,以林梓聯(2001)休閒農 業資源之分類法則為基礎,並以2008 年宜蘭縣休閒農業為例,對休閒農業 資源與所提供的體驗活動項目進行分類。賴文俊(2005)進一步探討休閒農業 資源對滿意度的影響,張原皓(2005)、浦忠義(2005)、王愛惠(2004)等人則 探討休閒農業體驗活動對滿意度的影響。回顧過去文獻內容發現,除了對 休閒農業資源與體驗活動進行分類外,對於休閒農業資源與體驗活動項目 所帶來遊客滿意度的探討多為分別進行,僅陳文和(2007)同時考慮二者對遊 客滿意度的影響,探討吸引遊客的遊憩資源與體驗活動的項目並分析遊客 滿意度與遊客特性之關聯性,但是並未同時探討遊憩資源、體驗活動及遊 客整體滿意度對旅遊需求之影響,因此並未進一步評估遊憩效益。

遊憩效益評估倍受矚目,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視。黃宗煌(1988)將其原因 歸納如下:

1. 效益評估可提供主管單位有效管理、開發與利用等策略所必須之參考依 據,藉以提高經營管理之有效與效率提升(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從而進一步強化社會與經濟的效益。

2. 遊憩投資是多數公共投資計畫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評估其效益,並於 計畫分析及可行性分析中加以考慮,可以減少決策錯誤。因此,遊憩效 益衡量之正確程度的要求與其重要性自然提高。

3. 多數遊憩資源均具有非純私有財之特性,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也大多為 無形的(invisible)。因此,需要研究發展更有效的評估方法,將遊憩資源 所產生之效益具體化、數量化,進而推廣至其他非市場財貨之效益評估。

4. 隨著工業快速發展,環境汙染事件日漸嚴重,其後果所及包括影響人體 健康、森林作物的生產、破壞生態體系的平衡及降低遊憩品質等。若不 能有效的評估遊憩效益數額,永續經營的效率將大打折扣。

(17)

各有不同,大致可區分為以直接效用函數或以需求函數兩方面進行推估。

直接效用函數推估以陳凱俐和林雲雀(2005)為代表,著重於在各種旅遊需求 函數下,遊憩指標(CS、CV、EV)有無顯著差異,與不同旅遊需求函數設定 下之遊憩效益值之比較,因尚未考量截頭的(truncated)、設限的(censored) 及內生分層(endogenous stratification)之問題,導致推估旅遊需求函數時有所 偏誤的情況發生;需求函數推估則可以李俊鴻、陳吉仲(2007)為代表,以計 數模型中的TPOIS、TNB 及 On-site Poisson 模型修正現場樣本截斷與內生 分層之問題,以推估實證模型,估計遊憩效益值,但其中並未深入探討旅 遊需求函數的顯著影響變數。本研究擬探討以不至於產生截頭、設限、內 生分層偏誤的模型,探討遊憩資源、體驗活動及遊客滿意度對旅遊需求的 影響,並評估遊憩效益。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以宜蘭縣休閒農業為例,期望可 達到下列之研究目的:

一、 將休閒農業資源與所提供的體驗活動項目分類。

二、 同時考慮遊客到訪休閒農業場所的主要吸引理由是否為休閒農業資 源、體驗活動及遊客整體滿意度,而影響到旅遊需求,且因遊客宜蘭 縣休閒農業場所的旅遊次數為正整數將具有截斷的(truncated)、設限 的(censored)及因現場抽樣所產生的內生分層(endogenous stratification) 問題。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分別以計數模型中的 TPOIS、TNB 及 On-site Poisson 模型估計旅遊需求。

三、 由遊客之旅遊需求函數推估其遊憩效益。

四、 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從事休閒農業之經營者具體建議。

(19)

第三節 研究流程及架構

本研究首先確立研究主題,再蒐集有關休閒農業資源、體驗活動、遊 客整體滿意度及遊憩效益相關的資料後,逐步進行分析架構。針對休閒農 業場所的遊客設計問卷並進行調查,同時亦決定所採行的抽樣設計與方 法,取得初級資料後,進行彙整與校對補正,並利用STATA 統計分析軟體,

進行各計數模型下旅遊需求函數之推估,最後進行分析與撰寫研究報告,

同時並針對休閒農業場所之經營者提出具體之建議,如圖1-1。

本研究除了本章緒論外,第貳章說明台灣及宜蘭縣休閒農業發展概 況,第参章針對有關休閒農業資源、體驗活動及遊憩效益評估進行文獻回 顧,第肆章則針對本研究之研究方法進行介紹與說明,第伍章為實證結果,

第陸章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20)

圖 1-1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確立研究主題

相關文獻探討 相關資料蒐集

研究方法

分析與比較 1. 截斷問題

1. 截斷卜阿松 (TPOIS)

2. 截 斷 負 二 項 (TNB)

2. 截斷問題與

內生分層問 現 場 卜 阿 松

(On-site Poisson)

結論與建議 實證結果:

1.影響旅遊需求之顯著變數 2.遊憩效益之比較

(21)

第貳章 宜蘭縣休閒農業發展概況

第一節 台灣休閒農業之緣起與發展

台灣社會從 1960 年代末期起,逐漸由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社會 生活型態。1970 年代後,政府積極推動各項城鄉基礎建設,使得台灣經濟 快速發展,社會也更加繁榮與進步。1980 年代後,台灣經濟仍維持成長,

以輸出為導向的海島型貿易型態,在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影響下,經濟社會 體系的產業結構不斷的改變,來換取更多產品的輸出,在此一情況下,農 業往往成為較不被重視的對象,使得農業成長維持衰退的狀態。因此,紛 紛引起產、官、學各界的關注,致力改善農業結構,以尋找新的農業經營 方向,來解決農業發展所面臨的瓶頸。有鑒於此,開始有了利用農業資源 吸引遊客,以達享受田園樂趣、促銷農特產品、體驗活動等運用範圍,於 是開啟農業與觀光結合的構想。

陳昭郎(2005)曾提出在經濟與社會快速發展下,造成台灣地區產業結構 產生轉變,逐漸帶動休閒農業的發展,因而具有一些較為重要者之特殊背 景條件,整理如表2-1。

由於上述社會環境的背景條件造成對休閒產業需求的一種「推力」,而 另一方面,政府和民間機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全力推動,對休 閒產業成長產生一股強大的「拉力」。因此,在這一推一拉的情境下,休閒 農業的發展成為時勢所趨。

(22)

表 2-1 台灣休閒農業旅遊產業發展之背景條件表 背景條件 促使台灣休閒農業旅遊產業發展之原因

產業結構的變遷

隨著農業就業人口逐漸下降,農業產出亦隨之下降。

農業發展已逐漸由初級產業轉型為多角化經營產 業,農業產業漸朝整合生產、生活、生態、旅遊景觀 及文化資源之特性發展,因此農業結合觀光旅遊產業 逐漸形成。

都市化社會出現

人口密度逐年提高,尤以都市人口密度增加更快。由 於都市人口快速增加,使得公園、綠地、休閒活動場 所與設備之不足現象,極為普遍。

國民所得的提高

隨著經濟發展,國民所得逐年提高,使得國人除了追 求物質生活以外,更有經濟能力去追求精神滿足的生 活,尤其是休閒活動已成為國民生活的重要部分。

消費結構的改變

隨著所得提高,國人在食、衣與住方面的支出比率已 逐漸降低,但卻在交通與育樂方面的支出比率則逐年 增加,此將顯示國人對於觀光旅遊需求不斷增加。

休閒時間的增加

由於工業化與機械化的結果,使得國人每月的非工作 時數逐漸增加,而在參與活動的時間方面亦有增加的 趨勢,因此對於休閒遊憩機會之需求也隨之增多。

道路與交通的改善

近二、三十年來政府在交通運輸及道路的改善方面投 資甚鉅,加上汽車數量增加迅速,導致公共運輸與私 人車輛交通的發達,因此,不論是在多麼偏遠的地 方,幾乎車輛都可抵達。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陳昭郎(2005)。

休閒農業發展可追溯自 1960 年末期,當時台灣農業開始隨著經濟的進 步逐漸萎縮,農業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亦持續下降,由於參與關貿協定 (GATT)及在 2002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衝擊下,使得本身處於較低 競爭力的傳統產業被迫轉型,以尋求更好的發展。

由於台灣農業開始萎縮,使得農政單位積極想要改善農業結構,開始 逐步藉由推動森林遊樂區的開發即是一例。林政單位於1965 年開發阿里山 森林遊樂區,發展多目標的林業經營,強調以森林自然環境為主題,即為

(23)

直到1990 年才正式邁入推展休閒農業的時代。1994 年首度引進市民農園,

此階段農業界及社會積極投入休閒事業,代表農業轉型的迫切性及民眾自 然生態旅遊及農業體驗的高度需求。2001 年起全面實施周休二日,在政府 積極的推展下,民眾更願意走出戶外,旅遊意願明顯提升。2008 年農委會 更推動「縣級鄉村風貌綱要」的規劃與建設,提升鄉村環境品質,發展田 園優質社區以及加強培育農村規劃建設人才,促進農村發展,展現多元風 采;並輔導設置休閒農場,加強休閒農業區建設及漁港多元經營利用,建 立休閒農業服務網路體系,開發地方創意農特產品,創造鄉村就業機會。

2009 年由於政府積極推動「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農村再生發展,將有 助於農村活化與休閒觀光產業之發展,精緻農業發展除了經濟產值外,也 貢獻了更安全的農產品、更多綠化、更少污染、更溫馨的在地文化等訴求。

台灣農業及休閒農業發展歷程整理如表2-2。

(24)

表2-2 台灣農業與休閒農業發展歷程表

時間(年代) 農業發展歷程 休閒農業發展歷程

1945 至 1952

充裕軍糧民食階段:

增加糧食生產,促進經 濟發展。

1953 至 1968

農業培養工業階段:

提供產品、勞力、資 本、外匯以及市場等貢 獻,促進經濟起飛。(實 施第一期至第四期四 年經濟建設計畫)

觀光農園草創期:1980 年以前

1960 年末期由於農業開始萎縮,因此農政單位積極改善農業結構,積極 推動森林遊樂區的開發。

1969 至 1981

農工並重階段:

積 極 開 發 外 銷 新 產 品,維持農業成長。(實 施第五、六期四年經濟 建設計畫及第一期六 年經濟建設計畫)

1973 年彰化縣的永靖、田尾地區規劃成「園藝觀光區」。

1976 年起陸續出現開放給遊客採果的「觀光果園」。

休閒農業探索期:1980-1989 年

1980 年創辦「木柵觀光茶園」,成為全國觀光農園的先驅。

1981 年又在北投開辦觀光柑園,因受大家所喜愛,於是大力推廣至各區 域。

(25)

表2-2 台灣農業與休閒農業發展歷程表(續一)

時間(年代) 農業發展歷程 休閒農業發展歷程

1982 至 1991

革新調整階段: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因應糧 食消費結構轉變,農業占國 內 生 產 毛 額 的 比 重 持 續 下 降。(提出加入 GATT 申請案)

1982 年底為配合國民旅遊及促進農業朝向多元化層次發展,行政院 農委會核定「發展觀光農業示範」計畫,首先在苗栗縣大湖鄉、卓 蘭鎮及台中縣豐原市設置觀光草莓園、梨園、柑橘園等,以供民眾 觀光及採果,成為全省第一個由政府輔導之觀光農業帶。

1984 年東勢林場正式對外開放,開始經營朝向森林遊樂區的方向努 力。

1985 年「走馬瀨農場」規劃為現代化農牧經營為主、觀光為輔的營 運策略,並於 1988 年開始試辦收費性服務開放。

1986 年「外埔鄉單車草根之旅」,此活動乃以農業資源、文化資源、

自然資源互相結合為基礎,發展為全鄉性農村文化觀光方式,將是 標準的農業發展模式,也是目前休閒農漁園區之發軔。

1988 年開始由個別農家自行投資的休閒度假農場開設,散佈在全省 各地,將自家農場的特色與資源加以發揮,提供遊客達到休閒、餐 飲及住宿等服務,經營出色,收益可觀。

休閒農業倡導期:1989-2000 年

1989 年舉辦「發展休閒研討會」,建立共識並確定「休閒農業」名 稱。

1990 年農委會在農建計畫中增設「發展休閒農業計畫」,積極輔導 推動休閒農業之發展,自此,台灣邁入推展休閒農業時代。

(26)

表2-2 台灣農業與休閒農業發展歷程表(續二)

時間(年代) 農業發展歷程 休閒農業發展歷程

1992 至 2000

邁向三生事業階段:

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環境 生態兼籌並顧,均衡發展以 滿足現代生活所需及維護後 代生存權益。(實施國家建設 六年計畫)此時農業不再像 早期扮演以生產為主的經濟 角色,進而轉變為維護環境 資源,促進生態和諧的非經 濟貢獻。

1992 年宜蘭縣頭城休閒農場開始營運。同年,農委會訂定「休閒農 業區設置管理辦法」,正式將休閒農業定義為「指利用田園景觀、自 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 及農家生活,提供國民休閒,增進國民對農業及農村之體驗為目的 的農業經營」。

1994 年桃園龜山鄉成立台灣第一個市民農園。

1999 年農委會修定「休閒農業輔導辦法」,規定休閒農場土地得予 變更,並對以經營之休閒農場列入專案輔導。

休閒農業茁壯期:2000-2003 年

2000 年農委會制訂「休閒農業輔導辦法」,但因該辦法為具有法律 輔導之作用,因此於同年的7 月 31 日修正發布名稱為「休閒農業輔 導管理辦法」。

2001 至 2008

自由貿易的制度化階段:

2002 年台灣加入 WTO。

2006 年建設農業生物科技 園區,提高農業創新研發能 量;健全農業智慧財產權管 理制度,規劃設置創育中心 與技轉中心,促進農業科技

2001 年行政院經建會公布「國內旅遊發展方案」,推動文化旅遊、

生態旅遊及健康旅遊的發展策略,並於當年開始實施週休二日;同 年,農委會開始推行「休閒農漁園區」計畫。

2002 年農委會開始推動「休閒農漁園區」計畫;同年核發台灣第一 張休閒農場許可登記證給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的「君達香草健康世 界」。

休閒農業發展期:2004~迄今

(27)

表2-2 台灣農業與休閒農業發展歷程表(續三)

時間(年代) 農業發展歷程 休閒農業發展歷程

2001 至 2008

業數位化,加速農業產業知 識累積擴散。

2008 年推動「加強農產品全 球佈局行銷計畫」,以達強 化國際合作,拓展農產外 銷,對 於 台 灣 農 產 品 出 口 值 將 能 有 所 成 長 。

2005 年除繼續舉辦優良休閒農場評鑑並開始進行休閒農業區評鑑。

2008 年農委會推動縣級鄉村風貌綱要規劃及建設,提升鄉村環境品 質,發展田園優質社區以及加強培育農村規劃建設人才,促進農村 發展,展現多元風采;並輔導設置休閒農場,加強休閒農業區建設 及漁港多元經營利用,建立休閒農業服務網路體系,開發地方創意 農特產品,創造鄉村就業機會。

2009 迄今

共同發展「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其三大主軸為「健康農業」、「卓越農業」、「樂活農業」,期 盼可以達到深化品牌驗證,打造健康無毒島、領先科技研發,打造卓越農科島以及重塑農村風情,

打造樂活休閒島之目標。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段兆麟(2006)、陳昭郎(2005)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政策白皮書淺說(8408)及行政院第 3143 次會議紀錄(2009)。

(28)

一、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現況

(一) 台灣休閒農業場所設置及同意籌設與取得許可證之概況

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委託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進 行的休閒農場全面普查,2007 年台灣地區的休閒農業場家總計有 1,244 家,

大多集中於北區,約佔有 43.97%(共計 547 家),其中以宜蘭縣 134 家(佔總 家數的10.77%)最多,其次為桃園縣 104 家(佔 8.36%),苗栗縣 86 家(佔 6.91%) 居於第三。休閒農業場家發達數量其次為中區,約佔29.34%(共計 365 家),

其中以南投縣136 家(佔 10.93%)最多,居次為台中縣 90 場家(佔 7.23%)。發 展數量第三為南區,約佔15.43%。第四者為東區,僅佔 9.89%。最少的為離 島地區,約佔 1.37%。其詳述情況整裡如表 2-3。由上述資料可見休閒農業 發展多分佈於具有典型農村生活與純樸鄉村景色的地區,如宜蘭縣與南投 縣,藉由相關政策的輔導與資源的投入,並將資源作最完善的經營規劃,將 可促進台灣休閒農業之發展。然而,台灣休閒農業場所的家數眾多,對於場 家之合法性仍需努力且有待改善的地方。依據農委會資料顯示,截止至 2008 年 8 月底,獲得農委會核准籌設曁取得許可證之休閒農業場所總計有 385 家,其中同意籌設的有 228 家,取得許可登記證的有 157 家。其中以北部地 區153 家最多,約佔 40%,其次為中部地區 140 家,約佔 36%,南部地區為 70 家,約佔 18%及東部地區 22 家,約佔 6%。其情況整裡如表 2-4。

(29)

表 2-3 2007 年台灣休閒農場所家數及所佔百分比 2007 年 區域別 縣市別

場家 所佔百分比

宜蘭縣 134 10.77

基隆市 11 0.88

台北縣 82 6.59

台北市 84 6.75

桃園縣 104 8.36

新竹縣 46 3.70

北區

苗栗縣 86 6.91

小計 547 43.97

台中市 23 1.85

台中縣 90 7.23

南投縣 136 10.93

彰化縣 58 4.66

中區

雲林縣 58 4.66

小計 365 29.34

嘉義縣 43 3.46

台南縣 57 4.58

高雄市 13 1.05

高雄縣 41 3.30

南區

屏東縣 38 3.05

小計 192 15.43

花蓮縣 60 4.82

東區 台東縣 63 5.06

小計 123 9.89

金門縣 8 0.64

離島 澎湖縣 9 0.72

小計 17 1.37

合計 1,244 100.0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台灣休閒農業學會(2007)。

(30)

表2-4 同意籌設與取得許可證之休閒農場分佈情形

區域別 縣市別 同意籌設場家數 取得許可證場家數 小計 合計

宜蘭縣 35 24 59

基隆市 2 2 4

台北市 5 5 10

台北縣 6 5 11

桃園縣 23 2 25

新竹市 1 0 1

新竹縣 4 4 8

北區

苗栗縣 20 15 35

153

小計 96 57 40%

台中市 4 0 4

台中縣 23 18 41

南投縣 31 32 63

彰化縣 9 17 26

中區

雲林縣 5 1 6

140

小計 72 68 36%

嘉義市 1 0 1

嘉義縣 5 5 10

台南縣 12 4 16

高雄市 1 5 6

南部

高雄縣 5 3 8

屏東縣 19 10 29

70

小計 43 27 18%

花蓮縣 12 2 14

東區 台東縣 5 3 8 22

小計 17 5 6%

合計 228 157 385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游文宏(2008)。

註:同意籌設與取得許可證之休閒農場分佈情形截至2008 年 8 月止。

(二) 台灣休閒農業體驗活動項目分析

休閒農業場所利用在地資源所提供之農業相關體驗活動,為其營運基本 之項目,全台灣共計 1,244 家休閒農業場所中,以果園採摘、蔬果採摘、其他 農作體驗、林場體驗、牧場體驗、漁場體驗、農業展覽、生態活動體驗、教

(31)

民農園、農村酒莊、鄉村旅遊、出租研習訓練場地共十七個項目。由台灣農 業場家全面性調查計畫報告(2007)得知,休閒農業場所提供之體驗活動經營項 目以教育解說服務最多(約佔 79.18%),其次為教學體驗活動(約佔 58.44%)、

風味餐飲品嚐(約佔 56.91%)、鄉村旅遊(約佔 54.98%)及生態活動體驗(約佔 53.86%)。因此,調查結果將可作為欲想從事休閒農業經營者之參考依據。如 表2-5。

(三) 台灣休閒農業場所營運成果

依據台灣農業場家全面性調查計畫報告 (2007),台灣休閒農業場所營運項 目大致可區分為門票收入、餐飲收入、住宿收入、農產品銷售收入及其他收 入五大部分。調查結果發現2007 年台灣休閒農業場所家數 1,244 家與 2004 年 1,102 家比較,成長 142 家(約 13%)。2007 年收取門票收入之總額為 8.8 億元,

較 2004 年 5.4 億元,成長 3.4 億元(約 63%)。2007 年提供餐飲之餐飲收入總 額16.8 億元,較 2004 年 12.5 億元,成長 4.3 億元(約 34%)。2007 年提供農產 品銷售總額為 12 億元,較 2004 年 10.8 億元,成長 1.2 億元(約 11%)。2007 年其他收入總額為 27.4 億元,較 2004 年 16.3 億元成長 11.1 億元(約 68%)。

因此,藉由上述分析可瞭解台灣休閒農業的整體表現呈現成長趨勢,其成長 幅度高達44%。其詳細說明如表 2-6。

(32)

表2-5 台灣休閒農業體驗活動項目與家數統計 體驗活動

項目 體驗活動項目解說 總家數 所佔台灣休閒 農業場所比例 果園採摘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果園採摘體驗活

動之場家 579 46.54

蔬果採摘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蔬果採摘體驗活

動之場家 357 28.70

其他農作 體驗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水稻耕作及稻草 體驗、花卉體驗、茶園體驗、香草 體驗、藥用植物體驗、菇類體驗、

咖啡體驗等農作體驗活動之場家

530 42.60

林場體驗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林場體驗活動之

場家 204 16.40

牧場體驗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牧場體驗活動之

場家 180 14.47

漁場體驗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漁場體驗活動之

場家 128 10.28

農業展覽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農業展覽之場家 271 21.78 生態活動

體驗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生態體驗活動之

場家 670 53.86

教學體驗 活動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國中小學教學體

驗活動之場家 727 58.44

風味餐飲 品嚐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風味餐飲品嚐之

場家 708 56.91

農莊民宿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農莊民宿之場家 421 33.84 民俗技藝

體驗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民俗技藝體驗之

場家 217 17.44

教育解說服 務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教育解說服務之

場家 985 79.18

市民農園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市民農園之場家 55 4.42 農村酒莊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農村酒莊服務之

場家 114 9.16

鄉村旅遊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鄉村旅遊服務之

場家 684 54.98

出租研習訓 練場地

休閒農業場所提供出租研習訓練場

地服務之場家 384 30.87

(33)

表2-6 休閒農業經營成果

年份 2004 年 2007 年 農場家數(單位:場) 1,102 1,244

門票收入(單位:億) 5.4 8.8

餐飲收入(單位:億) 12.5 16.8

農產品收入(單位:億) 10.8 12

其他收入(單位:億) 16.3 27.4

總收入(單位:億) 45 65

總收入成長幅度 - 44%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游文宏(2008)。

二、台灣休閒農業所面臨的問題

休閒農業雖然在農政單位機及輔導、農民積極參與與休閒遊憩風氣興 起等因素助長下,自2002 年開始休閒農業場所家數成長開始有了趨緩的現 象,其背後也面臨了許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並非無緣故隨意地產生,仍 然是有跡可循的,有鑑於此,本研究將台灣休閒農業所面臨的問題與其根 源為何做整理,將可作為日後相關單位與休閒農業經營者思考與需注意的 細節。其詳細說明如表2-7。

三、台灣休閒農業未來發展及努力的方向

目前休閒農業正處於發展期,發展方向將應著重於活用休閒農業資 源、擴大休閒農業市場、整合休閒農業組織與活動及強化休閒農業經營之 四大方向。因此,綜合段兆麟(2007)、吳同權(2008)及本研究之看法,提出 台灣休閒農業未來發展及努力的方向如表2-8。

(34)

表2-7 台灣休閒農業所面臨的問題

問題 根源

輔導政策

1.短短的十多年間休閒農業的輔導方式經過數次的調 整,使休閒農業經營者及地方輔導單位無所適從。

2.過度強調硬體經費補助的部分,導致休閒農場的規劃 設計偏離原始休閒農場發展的精神,發展休閒農業應 必須仍以農業經營為主,否則將無法與一般遊憩區做 出區隔。建議施政單位在進行相關輔導政策時應掌握 休閒農場開發的基本精神,才能正確輔導休閒農業的 正確走向。

法規限制

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及其相關作業要點或規定屬於 法規或行政命令,由於法律位階過低,必須受其他相 關法律規範,如地政、建管、環保、水土保持、都市 計畫、水利、稅務等法規之約束,休閒農業之法令不 得與之抵觸,因此休閒農業之發展難以突破這些法令 之限制,因此,對於休閒農業場所的設立與經營不但 不是一種幫助,有時反而成為發展建全休閒農業的ㄧ 種障礙。

經營管理

1.休閒農業有別於一般觀光休閒旅遊業,必須結合農業 資源、自然資源及文化資源,以提供農業生產及農村 生活的體驗。然而,有些休閒農業經營者仍停留在觀 光旅遊活動層次,未能提供農業與農村體驗活動,由 於不重視創新、亦或是沒有本身特色與市場做區隔,

導致發展空間受到限制。甚至因為過度開發,影響生 態環境與農業休閒旅遊品質。

2.多數休閒農業業者是由傳統經營休閒農業轉型而 來,因此並沒有足夠能力掌握複雜的休閒農場經營管 理能力。由於專業人才不易尋找,使得休閒農業在經 營管理方面上還無法進入正軌。

政府跨部門間協 調不夠

由於休閒農業場所的經營與設立牽涉到許多跨部門的 議題,無法單由現行的管理輔導機關行政院農委會來 主導,若是無法取得共識,對於休閒農業場所之發展 將有所限制。

對市場需求狀況 掌握不足

休閒農業場所之業者往往在還不瞭解市場消費者的需 求狀況下,就貿然投入經費與人力,易引起因對市場

(35)

表2-8 台灣休閒農業未來發展及努力的方向

發展方向 策略分析

活用休閒農業資源

1.特色化:休閒農業場所之經營者必 須掌握其優勢資源,以營造本身之 特色,而非引入外來事物,抄襲模 仿。尤其是農村文化資源的結合,

將可塑造休閒農業場所獨一無二的 特色。

2.體驗化:如何將優勢資源設計成知 識性、趣味性、人性化的體驗活動,

將遊客融入情境,使其產生美好的 感覺及難忘的回憶。

3.知識化:因應自然教育的需求,休 閒農業場所可運用本身擁有的優勢 資源,發展教育農園型態,將是未 來發展的新趨勢。

4.生態化:自然生態資源是休閒農業場 所裡的重要資產, 近年來生態旅 遊亦成為新興的旅遊型態。此時仍須 注意必須在休閒旅遊與生態保育間 取得平衡,才能奠定永續發展的根 基。

擴大休閒農業市場

國際化:農委會近年來積極輔導休 閒農業場所參加國際旅展,效果尚 佳。未來休閒農業場所之經營者應 配合政府觀光客倍增計畫,並積極 參加國際旅展,以向全世界行銷台 灣休閒農業之美,以更寬廣的視 野,設計農村及農業體驗,提高服 務品質,吸引國際觀光客。

整合休閒農業之組織與活動

區域化:個別休閒農場通常資源有 限,無法滿足遊客所有的遊憩需 求,吸引力不會很高。因此地區性 或社區型的休閒農業發展型態實屬 必要。透過整體規劃、資源互補及 體驗特色互異,營運互相支援,共 同行銷,合力規劃遊程,以提供遊 客完整的服務,增加滿意度。

(36)

表2-8 台灣休閒農業未來發展及努力的方向(續一)

發展方向 策略分析

強化休閒農業經營

1.健康化:休閒農業經營者應致力維護環 境,以提供新鮮空氣、乾淨的水、無毒 蔬果,設計養身餐飲及健身運動,並營 造和善而富有人情味的社會情感,以利 遊客為護身心靈的健康。

2.合法化:休閒農業場所是否合法登記,

常是遊客選擇的重要條件,因此合法登 記的休閒農業場所較具有行銷優勢。目 前合法登記的比率尚低,所以未來合法 化是休閒農業場所必經之路。

3.精緻化:隨著遊客對服務品質的重視,休 閒農業場所的服務品質日趨重要,因而引 起業者之重視,尤其服務品質提升是無止 盡的,因此更是未來應繼續努力方向。

4.效率化:休閒農業是新興的農企業型 態,因此必須運用到現代化的經營管理 方法,而最需要運用在休閒農業場所的 行銷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餐飲管理、住宿管理等方面,此時若能 適度導入現代化管理系統,將能有效提 高經營績效。

5.渡假化:面對有錢有閒的退休族,希望 暫時離家在國內或國外找一個寧靜安 適,又具有人情味的地方渡假,以體驗 當地的自然及風土人文,所以政府可輔 導符合條件的休閒農業區或休閒農場經 營接受長宿休閒旅客的渡假農莊。

6.融合化:目前台灣休閒農業很多處於以 提供採果、垂釣、餐飲、住宿等遊憩活 動為主的經營方式,以追求經濟利益為 目標。思考未來發展方向的同時,台灣 應學習先進國家,要重新建構新的價值 觀,重新檢討農業的角色與功能,農家 與都市居民彼此應相互扶持,進行持續

(37)

第二節 宜蘭縣休閒農業發展概況

宜蘭縣位於台灣東北部,總面積有 2,143.6251 平方公里,其主體為蘭陽 平原,三面環山,一面朝海,係為蘭陽溪沖積作用所產生之沖積平原,因 此土壤地質非常肥沃。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為 22.3℃,平均年雨量 為 2827.7 公釐,根據宜蘭觀測站長期觀測資料的分析結果,可得知宜蘭觀 測站附近地區為長夏無冬、夏季炎熱,終年有雨、秋雨較多的氣候特色。

在得天獨厚的天然地理環境,蘊含著豐富的地質、峻偉的高山峽谷、清澈 溪流與奔騰的海洋,再加上多樣性的動植物生態體系,孕育出樸質豐饒的 農業資源,因此在好山好水的天然景觀資源及豐富多元的人文特色,使宜 蘭縣不論是在自然環境或人文環境上,均深深染上了農業色彩,而具備相 當優渥發展休閒農業的條件。

在政府機關積極輔導及各級農會權力的配合下,休閒農場與休閒農業 區紛紛成立,其中豐富的農業體驗活動更是宜蘭縣休閒農業的一大特色。

而在推展重點方面為將全縣性的休閒農業作整合及對外的行銷機制,目前 以宜蘭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推出「藍水晶綠翡翠」套票的整合行銷機制-

「尋寶之旅」,有助於宜蘭縣內休閒農業區的整合行銷,其中並配合「綠色 博覽會」、「蘭雨節」等各項大型活動展開促銷,將效益實質落實至基層農 民。

目前宜蘭縣有13 個休閒農業區及 1 個籌備會,分別為新港澳籌備會及 時潮、新南、枕頭山、大湖底、橫山頭、羅東溪、冬山河、珍珠、中山、

梅花湖、大進、天送埤、玉蘭休閒農業區,陳凱俐(2008)在「宜蘭地區休閒 農業經濟效益評估」指出,各休閒農業區之經營項目以「特產或紀念品」

最多(144 家、74.61%),其次為「體驗」(136 家、70.47%)、提供「住宿」

者(115 家、59.59%)及提供餐飲者亦有 99 家(51.3%),詳見表 2-8。

由表 2-8 可得知各休閒農業區目前在經營項目方面皆已朝向多元發展

(38)

的方向,「特產或紀念品」與「體驗」之項目佔有七成以上的比例,而「提 供住宿」與「提供餐飲」之項目亦佔有五成以上的比例,因此宜蘭縣休閒 農業發展可說是相當多元的。

宜蘭縣內各休閒農業區因為擁有豐富的休閒農業資源,因此對於休閒 農業資源之運用範圍也相當廣泛,體驗項目大致可區分為生態體驗、工藝 體驗、農牧漁業體驗、運動體驗、飲食體驗及民俗文化體驗六大類,遊客 參與各休閒農業區之各項體驗活動之百分比,可得知「生態體驗」最高 (55.96%),其次為「農牧漁業體驗」與「飲食體驗」(48.19%),其中以「生 態體驗」所占比例最高,此與近年來生態旅遊已逐漸成為台灣休閒旅遊的 新趨勢可相呼應。詳見表2-9。

(39)

表2-8 宜蘭各休閒農業區經營項目之次數分配與百分比表 體驗 特產或

紀念品 餐飲 住宿 休閒農業區 回收樣本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新港澳(籌備會) 3 3 100.00 3 100.00 3 100.00 2 66.67 時潮休閒農業區 3 3 100.00 1 33.33 3 100.00 2 66.67 新南休閒農業區 4 4 100.00 4 100.00 4 100.00 0 0.00 枕頭山休閒農業區 14 9 64.29 7 50.00 5 35.71 5 35.71 大湖底休閒農業區 7 7 100.00 7 100.00 3 42.86 3 42.86 橫山頭休閒農業區 10 9 90.00 8 80.00 6 60.00 6 60.00 羅東溪休閒農業區 11 10 90.91 9 81.82 8 72.73 6 54.55 冬山河休閒農業區 22 15 68.18 11 50.00 10 45.45 22 100.00 珍珠休閒農業區 27 25 92.59 25 92.59 23 85.19 25 92.59 中山休閒農業區 29 21 72.41 25 86.21 12 41.38 13 44.83 梅花湖休閒農業區 16 6 37.50 9 56.25 4 25.00 11 68.75 大進休閒農業區 13 4 30.77 13 100.00 2 15.38 1 7.69 天送埤休閒農業區 8 7 87.50 6 75.00 4 50.00 4 50.00 玉蘭休閒農業區 12 7 58.33 8 66.67 7 58.33 11 91.67 其他 14 6 42.86 8 57.14 5 35.71 4 28.57 合計 193 136 70.47 144 74.61 99 51.3 115 59.59

資料來源:陳凱俐(2008)。

(40)

表2-9 宜蘭各休閒農業區遊客參與各項體驗之百分比

生態體驗 工藝體驗 農牧漁業體驗 運動體驗 飲食體驗 民俗文化體驗

休閒農業區 回收樣本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新港澳(籌備會) 3 3 100.00 3 100.00 2 66.67 0 0.00 3 100.00 0 0.00 時潮休閒農業區 3 3 100.00 2 66.67 3 100.00 2 66.67 3 100.00 0 0.00 新南休閒農業區 4 3 75.00 3 75.00 3 75.00 1 25.00 3 75.00 1 25.00 枕頭山休閒農業區 14 10 71.43 4 28.57 6 42.86 3 21.43 3 21.43 1 7.14 大湖底休閒農業區 7 5 71.43 0 0.00 4 57.14 2 28.57 3 42.86 3 42.86 橫山頭休閒農業區 10 8 80.00 6 60.00 7 70.00 4 40.00 4 40.00 1 10.00 羅東溪休閒農業區 11 10 90.91 7 63.64 8 72.73 8 72.73 7 63.64 1 9.09 冬山河休閒農業區 22 16 72.73 5 22.73 9 40.91 16 72.73 12 54.55 3 13.64 珍珠休閒農業區 27 21 77.78 21 77.78 22 81.48 19 70.37 19 70.37 1 3.70 中山休閒農業區 29 8 27.59 3 10.34 12 41.38 3 10.34 15 51.72 1 3.45 梅花湖休閒農業區 16 5 31.25 3 18.75 2 12.50 5 31.25 3 18.75 0 0.00 大進休閒農業區 13 3 23.08 0 0.00 3 23.08 0 0.00 3 23.08 0 0.00 天送埤休閒農業區 8 4 50.00 3 37.50 5 62.50 4 50.00 3 37.50 1 12.50 玉蘭休閒農業區 12 1 8.33 0 0 0 0 1 8.33 6 50 0 0 其他 14 8 57.14 6 42.86 7 50.00 5 35.71 6 42.86 1 7.14 合計 193 108 55.96 66 34.8 93 48.19 73 37.82 93 48.19 14 7.25 資料來源:陳凱俐(2008)。

(41)

宜蘭縣休閒農業由於資源豐富,由於各個地區所擁有的資源特色不盡 相同,因此創造及運用出來的體驗活動也不盡相同。然而,各個休縣農業 區裡到底有什麼別於他人之特色,有鑑於此,本研究將各休閒農業區或籌 備會之休閒農業資源與運用的體驗活動項目整理於表2-10。

(42)

表 2-10 宜蘭各區休閒農業資源與運用之體驗活動 休閒農業區

(含籌備會) 簡介 休閒農業

資源

休閒農業體驗 活動之運用

新港澳 (籌備會)

目前已完成籌設準備,具有山、海 之特色,其中以農漁養殖為主,因 此農漁村特產資源豐富,山林景色 宜人,孕育出許多具有特色的大型 休閒農場,例如:頭城、北關農場。

1.農漁特產 2.山林景色 3.海景

1.大型休閒農場體驗農村生活,如:田園採果、

傳統鹹粿製作等。

2.烏石漁港除提供傳統漁業功能外,目前發展更 為多元,同時兼具漁貨製品產業、文化及休閒 觀光等產業之觀光漁港。

時潮

區 內 塭 底 大 排 因 沿 岸 未 被 水 泥 化,生態原始自然、植被完整,又 處於鹹淡相交之感潮河段,魚蝦貝 類種類眾多,隨養殖業蕭條後,兩 側廢棄魚塭和二期稻作休耕的農 地,成為眾多水鳥棲息過冬之所在 地,塭底大排周遭的時潮水鳥保護 區也成為最佳賞鳥地點。

1.農漁業 2.水生生態 3.鳥類

1.由於河圳溝渠眾 多,因此可觀察水生生態,亦 可垂釣、坐竹筏、捕魚等。

2.水生生態豐富,秋冬季節為最佳的賞鳥季。

3.農漁業認養制度,可體驗當農漁夫的樂趣。

(43)

表2-10 宜蘭各區休閒農業資源與運用之體驗活動(續一) 休閒農業區

(含籌備會) 簡介 休閒農業

資源

休閒農業體驗 活動之運用

新南

區內以綠色迷宮作為生態解說專 區,美福大排的健康步道貫穿其 間。以「春蔥、夏瓜、秋鳥、冬 蒜」為當地的農業特色,其中尤 以哈密瓜最為著名。

1.哈密瓜 2.水鳥 3.風力

1.因緊鄰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使得農業區內成 為觀賞各種水鳥的絕佳去處。

2.由於園區地勢平坦、風勢強勁,又沒有電線桿 等障礙物,極適合放風箏,近幾年開始舉辦的 風箏季也都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參與。

枕頭山

當地生態資源豐富、農特產品多 樣化,再加上該地為宜蘭歌仔戲 的發源地,成為全國第一處立案 之休閒農業區。

1.自然景觀 2.生態資源 3.農產品

1.由於自然景觀、生態資源及農產品相當豐富,

休閒農業業者懂得善用本身資源特色塑造精緻 花園、觀光果園的型態,提供民眾觀賞與採摘。

大湖底

「大湖底休閒農業區」通過行政 院農業委員會劃定審查,成為全 縣第十三個休閒農業區。區內韭 菜專區、二湖鳳梨、崩山湖楊桃 各具特色,區內資源豐富,有全 縣唯一的「韭菜生產專區」,還有 二 湖 鳳 梨 文 化 館 、 崩 山 湖 楊 桃 園、天牛休閒農場、秀水谷休閒 農場,與大湖風景區、雙連埤及 福山植物園等景點。

1.農特產品 2.自然景觀

1.區內農特產品種類眾多,尤以水果更為豐富,

因此發展許多觀光果園供民眾採摘。

2.有多處自然景觀的景點,可供作為生態體驗之 場所。

(44)

表2-10 宜蘭各區休閒農業資源與運用之體驗活動(續二) 休閒農業區

(含籌備會) 簡介 休閒農業

資源

休閒農業體驗 活動之運用

橫山頭

橫山頭的水源自蘭陽溪流域的湧泉,流 瀉成大大小小的的溝渠與埤塘,灌溉了 本地的良田、滋養了肥美的香魚,也是 宜蘭「自來水公司」以及金車「波爾天 然水」的水源地。

1.農產品 2.水資源景觀

1.因本區的特色與「水」息息相關,

因此在農產品及水資源景觀方面 有所利用,尤以生產水草進行生態 解說、養殖錦鯉及香魚進行解說並 提供香魚主題餐供作飲食體驗最 為著名。

羅東溪

可區分為北城園區與柯林園區,其中北 成區即北成庄一帶,這裡的田野以蓮花 產業聞名,田間常可見紅冠水雞、白腹 秧雞、鷺鷥等「留鳥」出沒。柯林區為 羅東溪、安農溪畔一帶的田野,包括萬 長春水圳公園、分洪堰公園和柯林湧泉 公園等,這一帶鳥類也是以留鳥為主,

傍晚時分鷺鷥歸巢的景觀最為動人。

1.蓮花產業 2.鳥類 3.水生植物 4.古厝

1.此地為蓮花產地,因此水生植物與 鳥類資源相當豐富,彼此間關聯性 很高,因此適合發展休閒農業體驗 活動。如:蓮花可運用在飲食體驗 方面、水生植物與鳥類則可結合作 為生態解說的體驗。

2.以「陳家老宅」作為過去農家生活 的體驗寫照。

冬山河

區域地形平坦、風景優美,冬山河自然 生態極為豐富,除了可認識不少的生態 植物外,各種留鳥和候鳥棲息,更是賞 鳥的好去處。傳統藝術中心與親水公園 僅一水之隔,在文化與觀光結合下為一

1.自然生態

(含水生動植物與鳥 類)。

1.由於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因此適合 發展生態體驗活動。

(45)

表2-10 宜蘭各區休閒農業資源與運用之體驗活動(續三) 休閒農業區

(含籌備會) 簡介 休閒農業

資源

休閒農業體驗 活動之運用

珍珠

此區為稻米生產區,區內以稻草為原料,創意 彩繪出具特色的休閒農業區,保留完整的竹圍 農舍,是體驗古早農村的最佳景點。

1.稻米 2.竹圍農舍

1.運用稻草之休閒農業資源,可以創 造許多體驗活動,例如:稻草工 藝、稻草面具、鉛筆娃娃等。另 外,竹圍農舍一可作為體驗過去 農家的好處所。

中山

區內以種植茶樹及果樹為主,主要生產茶葉及 文旦柚,區不僅自然景觀豐富,文化及地方特 色亦頗具看頭,園區休閒農業經營以休閒農 場、觀光果園、鄉土餐飲、鄉村住宿及茶園體 驗為主體。

1.茶 2.柚子

1.以茶為基礎,區內各家休閒農業場 運用茶設計出不同的體驗活動,例

如:茶餐、炸茶酥、綠茶發糕、茶 燻蛋等體驗活動。

2.新鮮柚子除可食用外,亦可利用柚 子製成的柚子醋為另一番風味的

一種飲食體驗。

梅花湖

因為外型恰似梅花五瓣,所以先總統蔣經國先 生命名為「梅花湖」。而這座以湖泊生態為發 展主軸的休閒園區,因為園內有一座湖泊及環 山綠蔭,蓊鬱的樹林和豐富的水資源涵養,不 但方便早期農田灌溉,還孕育鳥類、魚群及天 然植物生態,成為一處全家休閒旅遊的好去 處。另外,其區內的「三清宮」更為全國道教 總壇、是縣內最具歷史價值的古蹟。

1.湖泊 2.自然生態 3.桑椹 4.歷史古蹟

1.區內為宜蘭境內最大的產桑區,每 到 4 月盛產期,可體驗桑葚採果及 DIY 果醬樂趣。

2.湖泊內生態資源豐富,因此適合發 展自然生態體驗活動。

(46)

表2-10 宜蘭各區休閒農業資源與運用之體驗活動(續四)

大進

該區以椪柑、柳丁、年柑、金棗、水蜜桃、蜜李、芭樂、

文旦等水果為主,加上綠竹筍及部分茶葉為主要生產作 物;若遇盛產期還開放遊客採果觀光。當然,大進休閒 園區除了田園風光及農事體驗可參與外,最讓外地遊客 湧入的原因是當地有名的蜜餞、麥芽酥和花生糖,假日 都有現炒、現做表演,提供民眾短暫休息,品嚐可口點 心與下午茶的悠閒。

1.生態 2.自然景觀 3.農特產品

1 由於本區種植的水果種類眾多,

因此在盛產期時適合開放觀光 採果體驗。

2. 區內自然資源景觀豐富,生態 導覽解說體驗活動盛行。

天送埤

區內三面環山為平原與山脈的交界處,因地理特性,造 成該地區日夜溫差大,而肥沃的礦物質土壤也讓種植的 蔥、蒜、銀柳、梨等作物品質相當好。當地的產業除了 頗具知名度的三星蔥蒜外,還有銀柳、芭蕉及號稱「美 人腿」的筊白筍。種植面積廣達 80 公頃的三星銀柳,占 台灣總產量 95%以上,優良的品質還外銷到新加坡、香 港及加拿大等地,並以行銷品牌概念命名為「天送銀 柳」,取天送銀兩的吉祥涵義。

1.蔥 2.蒜 3.銀柳 4.茭白筍 5.水梨

1.區內蔥蒜產量很大,其中並設立

「青蔥文化館」讓遊客參訪,提 供文化體驗活動。

2.「天送埤文物館」,展現過去繁 榮伐木業及日常生活的縮影,保 留 了 過 去 美 好 時 光 的 種 種 回 憶,提供了文化體驗活動

玉蘭

在山腰及分水嶺一帶頗多完整而平緩土地,常起輕霧、

適合茶樹生長,擁有廣大的茶園,主要生產的茶葉為青 心烏龍、金萱、翠玉,茶香味甘,因產地「玉蘭」而名 為「玉蘭茶」。玉蘭村的蘭馨亭能遠眺龜山島與蘭陽平 原。另外,玉蘭村也是登往「十七歲之湖」─松蘿湖的入 口處,溯水入山,可見極富神祕色彩的「玉蘭瀑布」。

1.茶

2.自然景觀

1. 區 內 因 地 理 環 境 適 合 種 植 茶 樹,因此有許多茶園,發展出以 茶為主軸的體驗活動,如:客家 擂茶、採茶、自動製茶活動等。

2.區內自然景觀豐富,可作為親近 自然之體驗活動。

(47)

第叁章 文獻回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產業結構的變遷,休閒逐漸為大家所重視,傳 統的農業為了順應時空的變遷,配合政府的政策,已由初級產業轉型為多 元經營產業,此即為「休閒農業」型態的產生。羅昌隆(2007)指出休閒農業 經營與農場所具有的自然資源、農業生產、休閒體驗活動有密不可分的關 係。觀光休閒農業同時有益於社區發展及活絡農村,帶來生態教育保育與 社會教育的功能,為農家帶來所得的提升與增加農村就業機會,並帶動城 鄉交流及增進國民休閒品質。

基於此,本研究認為若能針對休閒農業資源、體驗活動及從事休閒農 業活動所帶來的遊憩效益三方面進行探討,藉由了解休閒農業資源與體驗 活動之內容,其業者是否運用在地資源特色而提供體驗活動項目,而哪些 在地資源特色與所提供的體驗活動項目是遊客所喜好的,進而估算求得遊 客心中滿足程度。因此有必要針對休閒農業資源、體驗活動及遊憩效益部 分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48)

第一節 休閒農業資源之相關文獻回顧

休閒農業資源是發展休閒農業的重要基礎,文獻上在其休閒農業資源 之定義、休閒農業資源之特性與觀光遊憩資源之相異處及休閒農業資源之 分類,已有所討論。

一、 休閒農業資源之定義

休閒農業以提供多元、豐富的農業與農村觀光資源,作為產業發展之 核心資源,例如優美自然的景觀生態、田園景緻、湖光山色等。農村地區 因擁有潔淨的空氣、水、大地等綠資源,為無可替代的地域原料(洪忠修,

2003)。顏淑玲(1992)提出休閒農業的資源包括可能吸引遊客的一切自然、

人文景觀或勞務及商品等,因此,其構成條件包括:1.能夠對遊客構成吸引 力;2.要能促進遊客的消費意願;3.須能滿足遊客生理上與心靈上的需求。

針對休閒農業資源之定義,各學者由於觀點不同對休閒農業資源之定 義也不盡相同。

葉美秀(1998)認為休閒農業資源乃指所有可能投入休閒活動之農業生 產、農民生活以及農業生態等要素。

顏淑玲(1992)認為休閒農業資源是將廣泛的農業資源加以開發及轉 化,以各項農業資源的特性做為遊憩利用,且資源應不只限於生產項目,

其他如農村型態、慶典等農村生活或田園景色、生物體系等自然生態皆可 作為農場之休閒遊憩資源,包括可能吸引遊客的一切大自然、人文景觀或 勞務及商品等。

林晏州(1992)則泛稱為凡農村生活環境與農業生產產業環境元素條件 之組合,其能提供遊憩機會與遊憩活動,以滿足遊憩的需求,包含農業生 產環境與農村生活環境體系資源、農業畜牧、礦產資源等農村環境資源。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2006, most School Heads perceived that the NET’s role as primarily to collaborate with the local English teachers, act as an English language resource for students,

Making use of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LPF) for Reading in the design of post- reading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that support their

• Oral interactions are often indivisible from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of an English task, and as such, speaking activities can be well integrated into any

Through an open and flexible curriculum framework, which consists of the Learning Targets, Learning Objectives, examples of learning activities, schemes of work, suggestions for

– Large conference discounts for members – Graduate Student Summer Schools – Local chapter activities.. –

While Scheme-KGs may have flexibility in maintaining the current arrangement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1 , they are required to appoint teachers to meet the

Design diversified activities to nurture students’ spirit

The Knowledge Value Added theory provides a promising model for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a CoP as long as the value-adding activities are identified with the quanti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