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討論討論討論討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討論討論討論討論"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討論 討論 討論 討論

本研究旨在瞭解 9 年級學生體育課身體活動參與的動機與其相關 的因素,並且以 Deci and Ryan (1985) 所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作為研 究的架構,以探討此理論的適用性並瞭解各變項之間的相關性與預測 力。本章根據研究目的與假說的架構依序來討論研究資料的分析結 果,內容共分成第一節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第二節 學測壓力對 身體活動的影響、第三節 本研究各變項的相關、第四節 心理因素對 動機的預測情形、第五節 動機自我決定程度對結果變項的預測情形 以及第六節 心理因素透過動機影響結果變項的預測模式等五個部 份。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身體活動行為 身體活動行為 身體活動行為 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 改變階段 改變階段 改變階段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面臨學力測驗的 9 年級學生,其身體活動行 為改變階段的分佈情形為維持期 25.1%、行動期 7.2%、準備期 47.7%、

意圖期 13.5%、意圖前期 6.6%,意即研究對象有規律運動的比例為 32.3% (維持期和行動期),47.7%處於準備階段,而 20.1%沒有規律的 身體活動。卓玉蓮 (2002) 針對 7 年級學生的研究調查發現處於維持 期者佔 16.3%、行動期 23.9%、準備期 32.5%、意圖期 15.5%與意圖

(2)

前期 11.8%,意即 40%的研究參與者有規律的身體活動,33%處於準 備期,而 26%的研究參與者沒有規律的身體活動,陳秀娟 (2005) 針 對 7-9 年級的學生的調查研究發現其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分佈為維持期 18.4%、行動期 12.4%、準備期 52.1%、意圖期 10.0%、意圖期前 7.1%,

陳美昭 (2005) 針對 7-8 年級學生的調查研究發現 59%的學生有規律 的身體活動,何佩玲 (2004) 針對 7-12 年級學生的研究發現研究參與 者的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分佈為維持期 14.2%、行動期 40%、準備期 56.9%、意圖期 16.2%、意圖前期 8.7%,賴溢宏 (2004) 針對高中職 學生的研究發現,28.4%的學生維持規律的身體活動。

經由以上針對 7-12 年級學生的研究結果發現大致上隨著年級 的增加,學生維持規律的身體活動比例略有下降的趨勢,若是再參照 林麗鳳 (2004)、賴妙純 (2004) 及曾佳珍 (1996) 針對大學生的調查 結果發現維持規律身體活動的大學生比例為 12.7%-19.3%,可以推論 學生規律身體活動比率下降的現象持續到大學階段,符合劉坤宏 (2003) 及 Backworth and Dishman (2002) 以及 Thirlaway and Benton (1993) 認為青少年規律身體活動的比例隨年齡下降的看法。

在針對不同行為改變階段的動機比較方面,本研究以RAI做為比 較的變項,處於維持期的參與者其RAI顯著高於處於行動期者,而處 於行動期的參與者其RAI高於準備期者但未達顯著,處於準備期的參

(3)

與者其RAI顯著高於處於意圖期者,而處於意圖期的參與者其RAI顯 著高於處於意圖前期者。由結果得知,處於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越 後期者,其RAI的分數越高,整體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高,而低自我 決定程度的動機型態得分相對較低,支持假說五並與過去結合自我決 定理論與行為改變階段的研究一致 (蔡守浦、張志成、高群超與周靈 山,2005;Landry & Solmon, 2004; Matsumoto & Takenaka, 2004;

Mullan & Markland; Thogersen-Ntoumani, & Ntoumanis, 2006; Tsai, Jwo, & Lin, 2006)。

另外針對男女的差異比較發現,女生處於維持期與行動期的比例 較男生為低,而在準備期、意圖期及意圖前期的比較顯著高於男生,

代表女生身體活動量低於男生,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 (李彩華,

1998;陳美昭,2005;鐘志強,2000;Sallis, Zakarian, Hovell, & Hofstetter, 1996; Troped & Saunders, 1998),過去研究發現社會因素及體育課的授 課情境較不利於女生 (林建良,2005;陳美昭,2005),在傳統文化 中的觀念對於男生的身體活動參與的鼓勵與支持明顯是優於女生 的,過去研究證實男女生身體活動參與的差異受到社會文化的因素影 響 (白家倫,2005;陳俊民,1992;林麗珊,2001;Mullan & Markland, 1997) ,然而在現代社會中男女接觸身體活動的機會均等,為何女生 的身體活動量仍顯著低於男生?推測現代體育課係採男女合班方

(4)

式,然而男女生在生理及運動能力上有所差異,不適當的能力歸因導 致負面的情意反應,自然導致女生在體育運動的學習的機會遜於男 生,過去研究建議體育課應該針對個別化差異設計課程以利培養正向 的情意反應 (伍連女, 1998)。另外 Thompson, Rehman, and Humbert (2005) 與 Willis and Campbell (1992) 認為場地與設備的限制對青少 年在從事身體活動的影響力極大,在體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是否場 地與器材的分配對於女學生不利,亦是體育教師應當注意的。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學測壓力對身體活動的影響 學測壓力對身體活動的影響 學測壓力對身體活動的影響 學測壓力對身體活動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 74.1%的研究參與者知覺到學力測驗的壓力,與過去 研究發現一致 (內政部統計處,1999;王蓁蓁,1999;李欣瑩,2001;

陳淑芬,2003) ,學業壓力是國中學生主要壓力的來源之一,且青少 年身體活動受到學業壓力與考試的影響,對於青少年而言學業的壓力 是身體活動的重要競爭行為 (吳姿瑩、卓俊伶與馮木蘭,2001)。在 本研究中又以女生知覺的比例 78.6%較高,處於求學階段的升學壓力 下女生傾向於較男生知覺到更大的壓力,課業的壓力被視為青少年運 動行為的重要阻礙因素,過去研究發現女生的身體活動阻礙因素當中 學業的壓力佔有重要的影響力亦支持此說法 (王天威,2004;江承 曉,1991;朱士炘,1988;屈寧英,2003;馮木蘭,2002;鄒浮安,

(5)

1997),女生較男生對於升學的課業壓力有較高的知覺,可能受制於 女生有較高的自我期望壓力 (莊懷義,1992;鄭照順,1997;1999),

而這現象可能是本節第一部份所討論的女生身體活動量可能較易受 學業壓力影響的原因。課業壓力對於男女所造成的影響,繼而影響身 體活動量的差異,是否課業壓力是造成性別間身體活動差異的重要因 子,值得未來研究更作深入的探討。而課業壓力對於運動行為的阻礙 的確在本研究結果中發現,那麼在此阻礙因素消失後的暑期期間是否 運動行為會回復到先前較高的水準?參考過去研究結果 (邱逸揚,

2003;胡信吉,2002;Ntoumanis, 2005),本研究推論課業壓力對國 中學生的運動及休閒行為造成負面的影響,與過去研究相較,本研究 發現處於維持期的比例相差不大,基於跨理論模式的主張處於維持期 者其行為強度與依附性穩定不易被改變 (Prochaska & DiClemente, 1982),而本研究的參與者處於行動期者比例顯著較低,推測可能是 由於學力測驗的壓力造成影響,造成處於行動期的參與者退步至準備 期與意圖期。針對此現象 Ntoumanis (2005) 表示暑假期間其它與身體 活動競爭的行為容易取代原本的身體活動行為,需要在暑期間安排特 定的身體活動介入,否則已經降低的身體活動水準不易回復到先前水 準,此現象隱含的說明青少年身體活動量隨著每一階段的學業壓力而 有下降趨勢的可能性,而卻缺乏適當的策略協助規律身體活動比例的

(6)

回復。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 、 、 、動機與結果變項 動機與結果變項的相關 動機與結果變項 動機與結果變項 的相關 的相關 的相關性 性 性 性

根據本研究假說一:心理因素需求滿足較高者其體育課身體活動 參與的動機型態的自我決定程度及假說二:體育課身體活動參與的動 機型態的自我決定程度較高者其行為結果較為正向。本研究結果顯 示:心理因素 (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 的滿足程度與較高自我決 定程度的動機型態 (內在動機、認同調節) 呈顯著正相關,並且與低 自我決定程度的動機型態 (無動機、外在調節) 呈顯著負相關,與代 表整體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的RAI呈顯著正相關,支持假說一;本研 究將各動機分量表的得分依照自我決定程度的不同加權而成RAI,代 表各體整體的動機自我決定指數,意即內在動機與認同調節的得分高 而外在調節與無動機得分低則其RAI的分數即高。 RAI與正向的行為 結果呈顯著正相關,與負向情意反應呈顯著負相關,支持假說二;本 研究的發現與過去的研究一致 (Ntoumanis, 2001; 2005; Standage, Duda, & Ntoumanis, 2005; Thogersen-Ntoumani & Ntoumanis ,2006),值 得一提的是自我決定理論所主張的心理因素與內射調節沒有顯著關 係且過去研究亦發現內射調節的中性特質 (Deci & Ryan, 1985;

Ntoumanis, 2001; 2005),然而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心理因素與內射調節

(7)

呈顯著的正相關與Thogersen-Ntoumani and Ntoumanis (2006)的發現 類似,顯示內射調節對於本研究對象而言是具有正向的關係,過去某 些研究針對對於年長者或是女性以及東亞國家的研究亦發現認同調 節的正向預測力甚至強於內在動機(Matsumoto & Takenaka, 2004; Tsai, Jwo, & Lin, 2006; Wilson , Rodgers, Blanchard, & Gessell, 2003),且內 射調節亦具有正向的功能。Jose, Huntsinger, Huntsinger, & Liaw (2002) 針對臺灣的青少年與華裔歐裔美籍青少年的社會化發展的研究發 現,臺灣的青少年感受到教師的控制與權威而與其相較華裔或歐裔美 籍的青少年則知覺較低的來自教師的控制感,來自教師的權威或控制 是體育課形成內射調節的重要因素;由於文化的差異或是自主性的不 足,或是該行為對於個體而言內化程度不完全,或是受到社會規範所 影響,導致行為的引發動機略偏向動機連續線的中間,但僅管如此仍 舊不違背自我決定的主張。Deci and Ryan (1985) 表示自我決定理論 是由現代西方社會文化背景所發展出的行為理論,Deci (1995) 及 Deci and Ryan (2002) 亦曾建議利用自我決定理論針對不同的文化作 比較以瞭解文化的差異及族群不同性質,的確文化上的差異可能影響 動機型態的分佈的差異情形。Sheldon等人 (2004) 針對美國、臺灣、

中國與南韓的大學生的整體自我決定動機的比較研究,發現美國的大 學生其自我決定的動機比其他三個亞洲國家的大學生高,亞洲學生行

(8)

為較易受到外在的規範所影響,意即亞洲的學生其認同調節與內射調 節甚至外在調節的影響力與得分會高於美國的學生;Koka and Hein (2003) 針對愛沙尼亞的中學生體育課動機的研究,發現來自自我的 壓力對於行為與自我決定的動機有正相關性;Chirkov and Ryan (2001) 比較俄羅斯與美國中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文化影響,結果發現俄羅斯的 學生的學習動機來自家庭與父母的期望與壓力,而美國的學生的學習 動機則傾向自主的方向,如此的差異也導致美國的學生身心健康程度 優於俄羅斯學生;Sheldon (2002) 指出人類具有朝向內在動機的傾 向,意即在自我決定動機的分量表得分上內在動機的得分會最高,依 著自我決定動機的連續線往無動機的方向得分會逐漸降低,且與緊鄰 的動機型態的相關性會高於相隔較遠的型態 (Deci & Ryan, 1985;

2002),本研究結果與上述條件一致。然而Tsai, Lin, and Jwo (2005) 針 對臺灣的國中生體育課的身體活動參與動機研究,發現認同調節的得 分略高於內在動機;Matsumoto and Takenaka (2004) 針對日本的中年 人運動動機的研究及Landry and Solmon (2004) 針對年長的非裔美籍 女性的運動行為研究發現與Tsai, Lin, and Jwo (2005) 的發現有一樣 的現象;雖然以上研究發現在文化與國情及族群上的差異存在,但是 整體的結果與變項關係仍然符合自我決定理論的主張,所以自我決定 理論觀點不受於文化差異的影響,但文化及族群差異在變項的消長上

(9)

顯現,未來針對文化、年齡或不同的國情的差異比較的研究值得進一 步探討。整體而言除了內射調節與其他變項的相關偏向於高自我決定 動機的特質不同於以往研究所發現的中性特質之外,可見外在社會規 範的對於本研究的參與者較具有影響力之外,在其他變項的相關上本 結果與過去研究一致,心理與動機型態的相關;動機型態與行為結果 的相關皆符合自我決定理論的主張。

第 第

第 第四 四 四 四節 節 節 節 心理因素對動機的預測情形 心理因素對動機的預測情形 心理因素對動機的預測情形 心理因素對動機的預測情形

根據本研究假說三:心理需求 (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 滿足 能夠有效預測體育課身體活動參與的動機型態。本研究結果顯示:自 主性、勝任感與關係感的滿足程度與自我決定程度高的動機型態 (內 在動機、認同調節) 呈顯著正相關,甚至與中度自我決定的內射調節 呈顯著正相關;而自主性、勝任感與關係感的滿足程度與自我決定程 度低的無動機呈顯著負相關,自主性與外在調節呈顯著負相關,而勝 任感與關係感與外在調節呈低度負相關。本研究利用逐步迴歸分析發 現自主性、勝任感與關係感能夠有效預測整體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 (RAI),支持假說三,即心理需求滿足程度高則高自我決定動機型態 的得分就高,而低自我決定的動機型態得分就低,符合Valleranld (1997) 所提出的動機順序。Deci and Ryan (1985) 與 Deci, Ryan, and

(10)

Willams (1996) 認為心理需求的滿足程度是自我決定動機來源的必 要因素,也就是說當人個體在對於行為的態度抱有自主性及對行為本 身具有能力的知覺時,加上適當的社會互動支持時,其對於從事行為 的動機會傾向於自我決定,而如此將導致行為的結果例如:品質、持 續、努力等的情況會越正面。本研究的結果支持假說三,三個心理因 素滿足程度對於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的預測達到統計的顯著,當中以 自主性最具有預測力,其解釋變異量達55%,然而雖然三個因心理因 素對於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達到統計上的顯著,但是勝任感的2%,

而關係感的解釋變異量的7%在實際顯著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上就 相對的低,那麼在實際情境的應用方面,即便關係感與勝任感的知覺 提升對於動機的影響仍究有限。

與過去研究相符 (Black & Deci, 2000; Deci, 1971; Ntoumanis, 2001; 2005; Prusak, Treasure, Darst, & Pangrazi, 2004; Standage, Duda,

& Ntoumanis, 2003; 2005; Wilson & Rodgers, 2004; Wilson, Rodgers, &

Blanchard, 2003 ),自主性能夠有效預測自我決定的動機,故在體育 課的實施中為了促進學生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應強調自主性的知 覺,在課程設計與安排時宜首重學生參與的自主性,提供不同的選擇 向度,包括不同難度、活動內容或是不同的運動強度給予學生選擇參 與,甚至給予學生適度的課程設計參與機會,如此有助於提升學生在

(11)

體育課的知覺自主性。

而在勝任感方面,勝任感能夠有效預測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

Wang, Chatzisarantis, Spray, and Biddle (2002) 結合成就目標理論與勝 任感針對英國青少年身體活動動機的研究發現勝任感與二種取向的 高動機街伴隨高度的勝任感;過去研究證實體育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 回饋有助於學生勝任感的提升 (Koka and Hein, 2003; Ntoumanis, 2001;2005; Standage, Duda, & Ntoumanis, 2003; 2005),如此說明在對 於體育課程中學生的勝任感提升教師具有操作的空間,Deci, Ryan, and Willams (1996) 強調在學的情境當中安排適當難度的挑戰有助學 生勝任感的提升,教師宜避免使學生面臨難度過低或過高的任務,以 免產生無聊或退出的意圖;Tsai and Jwo (2004) 建議體育課程應避免 同儕之間的能力比較,強調回饋著重於個人的努力而非競爭的結果的 比較,以免學生在課程活動中產生不當的歸因導致勝任感的降低,

Koka and Hein (2005) 表示體育課程當中學生的知覺勝任感深受體育 教師影響發現體育教師對學生的正面回饋不論是口語或非口語對其 勝任感的影響扮演重要角色,同時正向的回饋有助於學生自主性、勝 任感內在動機的發展,而負面回饋不利於勝任感與內在動機的維持。

本研究結果顯示關係感能夠有效預測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與過 去研究相符 (Gagne, Ryan, & Bargmann, 2003; Ntoumanis, 2001; 2005;

(12)

Standage, Duda, & Ntoumanis, 2003; 2005; Thompson, Rehman, &

Humbert, 2005; Wilson , Rodgers, Blanchard, & Gessell, 2003;

Thompson, Rehman, & Humbert, 2005),Ntoumanis (2001) 表示關係感 與動機自我決定程度的關連性可以導因於避免被其他同學孤立的原 因,而在自我決定的觀點中類似的原因是構成內射調節的理由,如此 反應在解釋變異量方面自然不會過於顯著。Deci and Ryan (1985; 2000) 認為關係感對於動機的影響力是小於自主性和勝任感,但對於關係感 對自我決定動機的產生仍有貢獻;Ntoumanis (2001; 2005) 與Standage, Duda, and Ntoumanis (2003; 2005) 過去的研究發現在體育課程的安 排中著重於小組的合作,強調同儕間的互動有助於關係感的產生,並 且影響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產生樂趣感,降低厭倦的反應,並且能 夠有效未來參與身體活動的意圖,建議在體育課程實施時以分組方面 進行,強調團對合作或是互惠式教學,善用同儕間的連繫關係引發學 生參與體育課的身體活動。

經由心理因素對於動機自我決定的預測結果得知,促進動機自我 決定程度的提升,可以針對自主性、勝任感與關係感三個心理變項著 手,Soenens and Vansteenkiste (2005) 表示父母與教師是青少年與兒 童重要的心理因素滿足重要支持者,故強調父母和教師對於青少年的 影響,是促進自我決動機可行的途徑。

(13)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動機 動機 動機對結果變項的預測情形 動機 對結果變項的預測情形 對結果變項的預測情形 對結果變項的預測情形

根據本研究假說四:體育課身體活動參與動機型態能夠有效預測 行為結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內在動機、認同調節與和內射調節與正 向行為結果 (樂趣感、努力、正向情意、健身運動意圖、體育課參 與意圖) 呈顯著正相關;與負向情意呈顯著負相關。而與上述三種 動機型態相反的無動機與外在調節和正向行為結果呈顯著負相關,

與正向行為結果呈顯著負相關。依據Deci and Ryan (1985; 2000) 的 主張,個體參與活動的理由會對於後續的行為結果產生影響,特別 是因為帶有自主性的內在動機及認同調節的理由而從事行為其行為 的品質及持續有較佳的現象;反之,當從事行為的理由是屬於無動 機或是因為外在壓力而被迫行使的情況下,行為的結果較不會持續 且品質較差甚至行為的出現僅是隨機偶然的缺乏方向與強度 (Deci, 1972)。Black and Deci (2000) 與Benware and Deci (1984) 類似的研究 發現,學科的學習教師給予學生自主性的支持,導致學生產生自我 決定程度高的動機調節,而伴隨學習的樂趣感與興趣及較好的學習 成果;Thogersen-Ntoumani and Ntoumanis (2006) 針對英國成人的健 身運動的研究發現過去健身運動的經驗是影響情意反應的顯著因 子,並且影響往後的參與動機;Ryan, Frederick, Lepes, and Sheldon (1997)針對成年人健身運動的研究發現內在動機能夠預測健身運動

(14)

的依附性與樂趣的知覺;Gagne, Ryan, and Bargmann (2003) 針對體 操競技選手的研究發現自我決定的動機受到教練與父母支持的影 響,並且導致練習的品質與心理狀態的顯著差別;Vansteenkiste, Simons, Lens, Sheldon, and Deci (2004) 針對高中生與大學生學業學 習的研究發現,自主性動機能夠預測較佳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中 的堅持;Hagger, Chatzisarantis, and Biddle (2002) 針對國中學生身體 活動的研究發現自主性的動機是身體活動意圖的最主要預測因子;

Ntoumanis (2002) 針對英國中學生體育課的叢集分析研究,發現高 自我決定動的學生學習時伴隨高度的樂趣感、努力與合作學習的態 度,反之感受動機受控的學生則展現無聊與負面的情意反應;

McNeill and Wang (2005) 以與上述相同的研究針對新加坡在學競技 選手的研究亦獲得相同的模式結果。

過去針對體育課的研究證實自我決定的動機能夠有效預測結果 變項,而無動機與外在調節等低自我決定程度的動機則是負向的預 測正向的結果變項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Koka & Hein, 2003; 2005;

Ntoumanis, 2001; 2005; Standage, Duda, & Ntoumanis, 2003; 2005)。

Landry and Solmon (2002) 應用自我決定理論與健康信念模式探討 婦女身體活動其結論強調在健康信念模式中的知覺疾病威脅變項,

表示應當藉由適當的介入活動,使得負面的知覺轉而成為具自主性

(15)

的正向結果期待,才能有效促進其身體活動,其所秉持的理論基礎 即是自我決定動機對結果變項的影響效應。

研究結果支持假說四,代表動機自我決定程度的RAI能夠有效預 測所有的結果變項,當中以對於樂趣感的預測的解釋變異量67%最 高,依次為正向情意65%,負向情意58%、努力54%,未來從事健身 運動意圖43%,最低為未來參與體育課意圖20%。較為特別的是本研 究結合體育課動機與未來的身體活動參與意圖,體育課與課後分屬 不同情境(context),但研究結果發現體育課的動機能夠預測未來的身 體活動意圖,符合Vallerand所提出的階層模式,即不同的情境之間 的動機與行為具有相關的特質,並且支持過去認同體育課適培養身 體活動重要途徑的看法 (行政院體委會,1999;Standage, Duda, &

Ntoumanis, 2003;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6)。特別的是體育課身體活動參與動機對未來參與體育課意圖的 預測的解釋變異量 (31%),卻較預測對於未來從事健身運動意圖的 解釋變異量 (40%)為低,在構念上,來看體育課情境的身體活動動 機對於同樣情境的體育課參與意圖的預測力應當高於不同構念的健 身運動意圖;但是以自我決定理論的觀點來探討,預測變項為體育 課身體活動參與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 (RAI),意即預測變項代表的 是自主性的有否,而效標變項為未來參與體育課的意圖與未來從事

(16)

健身運動的意圖,二個效標變項在實務上的意義相比較,考量在臺 灣的體育課是必修的課程學生並沒有選擇的機會,自然對於體育課 選擇的機會或自主的知覺差異不大,且偏向被控制的狀態;反之,

未來是否從事健身運動對於研究對象而言就相對的具有選擇的機 會,那麼對於健身運動的看法便具有較高的自主知覺,而體育動機 自我決定程度對於未來健身運動意圖的預測力,則比對於未來參與 體育課的意圖的預測力為高。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心理因素透過動機 心理因素透過動機 心理因素透過動機 心理因素透過動機 對結果變項的影響

對結果變項的影響 對結果變項的影響 對結果變項的影響

本節目的在探討心理因素透過動機影響行結果的因果模式,徑路 分析結果支持假說六,自主性、勝任感與關係感三個前置變項對於動 機的自我決定程度有直接的影響力,並且透過動機影響行為結果,其 中以自主性的影響力最大與林季燕 (2003) 針對高中籃球選手研究 的結果一致,故本研究發現體育課程當中的自我決定動機的產生受到 知覺自主性的影響最大;而在動機對結果變項的直接影響方面,動機 自我決定程度可以有效的正向影響樂趣感、努力、情意、健身運動意 圖及參與體育課意圖並且負向的影響負面情意,符合自我決定理論與 Vallerand (1997; 2001; 2002) 動機順序的主張,並且支持本研究提出

(17)

的動機因果模式。在心理因素直接對結果變項的影響方面,不同的心 理因素對於不同結果變項具有直接影響力,在圖 2 至 圖 7 之間呈 現出顯著的路徑,經由直接影響的路徑與間接影響的路徑比較後,發 現自主性對於結果的直接影響力皆小於透過動機對於結果變項的間 接影響力,而勝任感與關係感對於結果變項的直接影響力皆大於透過 動機對結果變項的影響力。經由直接影響力與間接影響力的比較後,

本研究發現在自我決定理論的架構中,自主性是動機自我決程度最有 力的預測因子。

然而Goudas and Biddle (1994) 與Ntoumanis (2001) 針對英國學生 的體育課研究結果皆發現勝任感對於自我決定動機影響的解釋變異 量最大;Koka and Hein (2005) 針對愛沙尼亞中學生體育課的研究,

同樣發現勝任感是相關行為結果解釋變異量最大的心理因素;陳怡儒 (2005) 針對甲組籃球選手的研究發現關係感是影響動機最重要的心 理因素,以上研究與本研究的結果皆發現心理因素對於動機自我決定 的直接影響力,各個心理因素的影響力有所差異,Deci and Ryan (1985;

2000) 認為心理因素對於動機的影響力受到情境因素的變化而有所 差異,以有機整合理論的觀點來看,在強調競爭或是成就感的情境當 中,情境的強化與活動的過程造成不同個體特定的心理因素差異擴 大,若是在強調勝任感的情境當中,則勝任感對於動機的影響力便趨

(18)

於顯著 (Pelletier, 2002; Reeve, 2002);針對本研究的結果推測,本研 究參與者的體育課情境可能著重在新技能的傳授與複習而對於勝任 感或是競爭可能較不強調,或是強調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而較少同 儕互動的學習活動。僅管與過去研究結果略有差異,但整體而言本研 究結果仍然符合自我決定理論的主張。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Q :依據討論出的檢核標 準,評核這些組的內容.. •小組討論 (

7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四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五

隨機實驗是一種過程 (process),是一種不能確定預知會

第四章: 中學報稅的設計 第五章: 初中諒程主建議 第六章: 高中諒我建議,..

第一章:宋元 經濟蓬勃與民族關係發展的時代 課題

關於宋代寺院的合法性,日本的高雄義堅先生《宋代教史の研究》第三章的第一節、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