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藝術家出版社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藝術家出版社 "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我們不看藝術來做藝術,藝術從來就不是藝術的泉源,藝術的泉源是 生活。」1 馬爾羅(Andre Malraux)

如果以一句令人費解的論調當開場白,會造成意識的模糊,那也是 由於我們正處於一段令人錯亂的時空中…,而平日習以為常的諸多「高 貴字彙」,在這個價值崩解的年代,自是與氾濫成災的日常污穢滓渣瞎 攪和,最終也只能感慨: 「回頭已非在山時」了。

而這些,便是一幕幕當今所謂「美感經驗」與「物質文明」之間牽 扯不清的泡沫劇,遠從人類出現開始,這個原本「第一自然」的世界,

由於有了「智慧」的參與,而形成了非自然的「第二自然」…。從此之 後,我們所造成的現象(物質文明)忘情地擁抱任何事物,當然也就包含 了藝術(美感經驗)了,時至今日, 藝術概念的疆域,廣泛的程度可謂前 所未見…,因為,它早已溶入物質文明和溝通的媒體之中。2

藝術曾經走到金字塔的頂端,在至高點上,除了它自身的純粹,沒 有多餘的累贅。然而,就是因抵達「終點」的幻滅,讓這輝煌成就在一 夕之間崩解,於是乎,藝術也粉身碎骨,散落在它原本視為垃圾場的物 質文明之中…。而事實的真相是,與其說它「搏扶搖而直上」,倒不如 承認其自始自終都在繞道而行。達達(DaDa)擁護者史達瑞爾斯說道:

「……藝術的發展並非呈直線進行的,反而像雨刷或鐘擺,總是反反覆 覆移動,……只有『修正』『改變』『質疑』的思想總是存在的……。」

3

1

西方當代藝術史批評 2002 Jean-Luc Chalumeau/著 陳英德、張彌彌/合譯 頁 136 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

2

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 1989 Wtadystaw Tatarkiewicz/著 劉文潭/譯 頁 22 台北 聯經出版社

3

後現代的藝術現象 1990 陸蓉之著 頁 40 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

(2)

這正是當下我們對藝術態度的寫照,修正、改變、質疑什麼?簡而 言之,乃是「修正」、「改變」、「質疑」藝術與物質世界的交互關係。

基於以上的體認,我們可以斷言,人類欲將自身的特殊行為,與普 遍行為做一種切割,就相當程度而言是徒勞無功的,尤其活在資訊爆炸 的當下,無論實質物件乃至於虛擬影音,皆以分秒千百萬計的速度入侵 著我們的腦門,於是乎,小眾引以為傲的特殊行為(藝術),在成份的調 配上,參雜了越來越高比例的大眾普遍行為(物質文明),對個體藝術 創作者來說,以「不全不粹,不足以為美」來自我要求,是再也適合不 過了,誠如 1990 年《藝術與區分》大展上,Jean – Paul Blanchet 說道 :

「個體剛剛擺脫《現代主義》規劃專橫的的限制,又淪陷到因失去標準 而變得更昏暗、封閉的未來之路,藝術家不再是身處社會邊緣或高居其 上,而貼近真實性的內在,藝術品向消費和傳媒佔據的大眾世界借用形 式、材料和語言。」4

沒錯,所謂當代的藝術,其輪廓已大致被勾勒出來,徬徨無措的徵 兆便在雜亂無章的現象界中一覽無疑,藝術的特殊性與大眾的普遍性變 得幾乎可以完全相容,莫名的「共同感通」在你我之間宛若瘟疫般散播 開來,不論是在任何腳落,生活、社會、政治、時代、歷史……熟稔與 否,即便只有似曾相識,都無損於美感經驗與物質文明的媾和,著名的 實驗團體,巴黎的「視覺藝術研究群」(G.R.A.V)說道︰

「我們最怕的是藝術與一般大眾的離婚。」5

而其積極作為,便是藉由感官來觸及深層知覺的精神部份,古希臘 人所稱頌的「導心力」(psychagogic capacity)亦復如此。一向鼓吹「原 生主義」的當代大師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曾說過:

「藝術永遠都必須讓人有點害怕和微笑。」6

4

當代藝術 L‘Art Contemporain 2003 Jean - Louis Pradel/著 董強、姜丹丹/譯 頁 131 台北 閣林國際圖書公司

5

造型原理 1984 呂清夫/著 頁 150 台北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6

當代藝術 L‘Art Contemporain 2003 Jean - Louis Pradel/著 董強、姜丹丹/譯 頁 51 台北 閣林國際圖書公司

(3)

藝術之所以有如此魔力,終歸因於物質文明的經驗,穿透人們的軀 體而產生的心理作用,也就是「共同感通」的源頭,其賦予我們的,不 僅僅是藝術創作的方式,更形成理解藝術的普遍遊戲規則。

(4)

二、研究目的

自從我們接受了這個環境的「冷漠無差別」(indifference),尋找議題 中的非冷漠(non-indifference)7便在眾人心中因此油然而生,而且不斷地滋 長。當藝術自身崩解,並以拾取自身以外的物件為樂時,那麼就揭示著 我們的任務 — 去重組記憶與經驗的拼裝物,無論這個物質文明遺留下 什麼,或者發現了什麼,所有相異之個體在融合作用的過程中,都有預 設成為「藝術」的可能。於此,建築師波菲爾(Ricardo Bofill)說道:

「沒有抄襲,和過去的主題也不同,而是以一種折衷的態度,捉住某幾 個歷史時刻然後將它們並列一起,由此預想出一個新的時代。」8

其方法看似簡易,然距離目標卻是漫漫長路,特別在這現實世界的

「碎紙花」四處飄落的同時,拾取的風氣方興未艾,我們很難全然跳脫 出「重疊」的思考模式,但身為人特有的差異性,可以試著運用其獨一 無二的敏銳度,讓物質文明在與藝術的揉合行為中,溢出複雜多層次的 氣味,卻又不失其獨特的因子,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說道:

「藝術的本質便是新奇,關於藝術的見解也同樣應該新奇,唯一對藝術 有利的系統便是永遠不斷地革命。」9

「新奇」是藝術創作中,一個再也重要不過的字彙,但究極其本體,

並非「創造」的產物,而是將既有的物質文明,與藝術相互參照之後的 一種新發現、新領悟。

戰後藝術發展至今,確實難以再用「偉大」去定義任何一位藝術家,

甚至「藝術」的概念也是含糊的,而如同近幾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一般,

在許多國際大型雙年展之中所探討的風向,更是不時地以多元的態度,

去吹拂那些即將被世人遺忘的文化體。因之,此種多元「複合式情境」,

正是世界巨輪轉動至今的重要特徵,也是當代藝術創作的外在氣候,是 各種文明兼容並蓄的結果,而對身處「複合中的複合」島嶼的我們,更

應善加運用這些難得的豐沛資源,讓「台灣」在當代藝術中發光發熱。

7

藝術與哲學 Art and philosophy 1996 Jean Baudrillard/等著 路況/譯 頁 5 台北 遠流出版社

8

世界藝術史 A World History Of Art 1999 Hugh Honour.John Fleming/合著 頁 860 台北 木馬文化出版

9

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 1989 Wtadystaw Tatarkiewicz /著 劉文潭/譯 頁 46 (Prospectus, I , 25) 台北 聯經出版社

(5)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研究內容

﹙一﹚研究重點

探討物質文明與當代藝術間的相互關係,處於何種型貌?或有尊 卑、或對等、或實為一體?甚至處於前者佔先、後者屈從的狀態 ? 試 著經由眾人的不同解讀,分析並詮釋兩者的相互關係,以及歸納共同著 重的某些部份。簡而言之,乃是以外部世界去探討藝術的本質;用美感 的視點去看待冷感的環境…。尤其身處「百家爭鳴」的時代,即便是結 局最令人不滿的失望,也往往存在著最值得期待的希望,並且將之納入 個人創作的主要意圖中。

﹙二﹚研究範圍

就時間點而言,當代藝術(1945 ~)是由結束一個失落的歲月開始 的,而不論是現代藝術的擁護者設定為其議題的延伸,或是所謂後現代

﹙post-modern﹚與後現代藝術的啟始,原則上是無傷大雅的。至於另一 個重點是 — 當代美學的闡揚者主要為藝術家與藝評家,而非過去長期 領導的哲學家或文學家

10

。因此,本論文大部份的篇幅,將著墨於當代 藝術家與評論家們的觀點,再佐以當代重要哲學家們自身對藝術的論 調,或者其剖析特定當代藝術家的感想。而所節錄文句及引言大部份的 共同特徵為 「正視物質文明的重要性,並給予它關乎美感的位置 」。

﹙三﹚研究限制

10

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 1989 Wtadystaw Tatarkiewicz/著 劉文潭/譯 頁 217 台北 聯經出版社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各組自行設計問題,加上藝術家帶領彩繪 地景藝術的經驗。發現學習效果比在教室更好。當然,出發前 在教室的引導合作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理解 感受

24 南懷瑾《禪宗與道家》,《南懷瑾著作珍藏本》卷 4,頁 48,上海:復旦大 學出版社 2000 年 9 月第一版。. 25

28   穆罕默德·瓦利烏拉·汗著,陸水林譯《犍陀羅——來自巴基斯坦的佛教 文明》,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9 年,第 78-81

林銘波編著 --- 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網站主頁 > 課程發展 > 學習領域 > 藝術教育 > 教學資源 >視覺藝術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eter Senge教授,於1990年 出版「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 務」(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天華,1984) ,頁 297。另外,關於般若經典的概述,可參考〔日本〕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 《佛典 成立》 (台北:東大,民國 85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通過視覺藝術評賞、視覺藝 術創作和視覺藝術知識 三個學習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