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98 學年碩二下學期“文藝研究跨文化詮釋理論”課程綱要 (英: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98 學年碩二下學期“文藝研究跨文化詮釋理論”課程綱要 (英:"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98 學年碩二下學期“文藝研究跨文化詮釋理論”課程綱要

(英:Theories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on Literature / 德:Theorien von interkultureller Forschung der Literatur)

任課教師:張善禮 上課時間:週二1340- 1530

一、課程目標:

上完本課程後,學習者對文藝跨文化詮釋涉及的各個主要議題已有概括性認知,並已 閱讀過文藝跨文化研究的範例五個以上。

上 下 上 下

主要授課語言 德語 漢語 選別

選 學分

2

課程模組  文學 □ 語言學 □ 翻譯 文化與國情

配合系教育目標 ..學生具備德語語言學及文學之專業能力。

 學生具備基本研究能力。

 學生不單純襲用德語區研究成果,而具備跨文化比較研究 (語言比較、文學比較及文化比較)的能力。

結合基本能力  解決問題的能力  組織能力 □ 溝通能力

培養核心行為 □ 語言學專業知能  文學專業知能  比較文化學專業知

能  普遍之研究知能

二、日程、主題、形式:

週次 日期 主題 形式

1 2/23 Fremde 2 3/2 Fremde

3 3/9 Fremde und Fremdwahrnehmung 4 3/16 Fremde und Fremdwahrnehmung 5 3/23 Fremde und entfremdete Fremde 6 3/30 Fremde und entfremdete Fremde

7 4/6 (春假)

8 4/13 Produzierte und erfahrene Fremde

報告、

討論、

講授

9 4/20 (期中考) Produzierte und erfahrene Fremde

(2)

2

10 4/27 Fremdsprachen als fremde Sprachen 11 5/4 Fremdsprachen als fremde Sprachen 12 5/11 Fremder Alltag

13 5/18 Fremder Alltag

14 5/25 Kulturelle und poetische Alterität 15 6/1 Kulturelle und poetische Alterität 16 6/8 Die Kategorie der Fremde

17 6/15 Die Kategorie der Fremde

報告、

討論、

講授

18 6/2 (期末考)

三、計分方式:

書面報告 40-50%,口試 30%,討論 20-30%,彈性部份依據個別學生長處、依有 利學生之配分方式而調整。

四、出缺席:缺席每兩堂扣總分4 分,超過四堂不給學分;請假每兩堂計為缺席一堂;

病、喪假有證明者不扣分,但以每兩堂計為一堂,算入缺席極限的四堂內。

五、參考文獻:「應遵守智慧財產權規定並不得非法影印」

1. Krusche, Dietrich / Wiederlache, Alois (Hrsg.): Hermeneutik der Fremde. München:

Indicium-Verlag, 1990. ISBN: 3-89129-243-0.

2. Jahrbuch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Intercultural German Studies. Band 1-33. München:

Indicium-Verlag. ISSN: 0342-630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1-1參照課程綱要 與學生特質明定教 學目標,並研擬課 程與教學計畫或個

各國的課程綱要均強調運算的概念性了解。我國 2009 年課程綱要談到所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校本文化 文化 文化及 文化 及 及文學課程 及 文學課程 文學課程整體規畫 文學課程 整體規畫 整體規畫 整體規畫.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必修 必修 部分 部分 學習 學習 單元 單元

課程詮釋與學習評估 (修訂)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