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學史話:函數概念的演變 傅海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數學史話:函數概念的演變 傅海倫"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EduMath 19 (12/2004)

數學史話:函數概念的演變

傅海倫

山東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韓群

濱州職業學院

函數概念是數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社會實踐中被廣泛 應用。函數概念同其他數學概念一樣,也經歷了萌芽、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函數概念起源於人類的社會實踐,它的樸素思想幾乎是與數學本身同 時產生。隨著人們對數的認識不斷提高,形成和發展了變化的量的概念,

函數概念也逐漸清晰、明朗起來。比如在已經建立起來的數的運算中,人 們發現某些量之間存在一種關係:一個或幾個量的變化,會引起另一個量 的變化。同樣,在代數學的方程理論中,人們從代數公式中字母的每一個 值求出公式所表示量的值。在運用公式求值中,已經孕育了函數概念的萌 芽。

變數與函數的起源不僅與人們對數的認識有關,也與人們對形的認識 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在解決物體的大小和位置關係問題時,就自覺或不 覺地運用了函數關係。比如,在計算圓的面積和周長時,意識到圓的面積 和半徑之間,圓周長和半徑之間,都存在著量的依賴關係。又如,三角形 當底邊不變,它的面積與高之間存在著量的依賴關係等。當然,這些都是 只對相對靜止物體的觀察所得出來的。隨著實踐的不斷發展,當人們開始 用運動觀點來考察圖形或曲線時,圖形或曲線可以看作是滿足某種條件的 點的軌跡,點運動必須受到某種條件的約束。但函數中變數依賴的思想並 沒有明顯地表達出來,函數也不是獨立的研究物件。

函數概念的雛形在中世紀才開始出現在科學文獻中,與解析幾何學的 產生有密切關係。在 16 世紀,物體運動的研究已成了自然科學的中心研究 課題,實際的需要和各門科學本身的發展使自然科學轉向對運動的研究,

對各種變化過程和各種變化著的量之間的依賴關係的研究。到 17 世紀中 葉,笛卡兒(Descartes, 1596 – 1650)發表《幾何學》一書,奠定了解析幾 何學的基礎,提出變數的概念,引入了函數的思想,並打破了把函數局限 於方程的未知數的觀念。解析幾何創立後,動點可用它的坐標 (x , y) 作代 數表示,動點受某條件約束,相應的坐標 (x , y) 變化要受某個方程約束。

95

(2)

數學教育第十九期 (12/2004)

x 與 y 間通過方程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從而清楚地揭示了變數之間的相互 依存關係。幾何中的函數觀念與代數中的函數觀念獲得統一。

一般認為,函數(function)一詞首先是由數學家萊布尼茲(Leibniz, 1646 – 1716)在 1692 年提出的。最初,他用函數只表示冪x、x2、x3 ……,

然後,還用函數表示曲線上點的橫坐標、縱坐標、切線長等與曲線上的點 有關係的某些幾何量。

自函數概念提出後,在數學發展的不同階段,人們對函數概念的認識 觀點和表示方法都在不斷擴張。

函數概念的第一次擴張主要是解析擴張。數學家約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 1667 – 1748)在 1718 年給出函數新定義,即:「由任一變數 x 和 常數的任意形式所構成的量叫做 x 的函數」。這裏的「任何形式」包括了代 數運算式和超越運算式,並用 ϕ x 表示「x 的函數」。約翰的學生、傑出的 數學家歐拉(Euler, 1707 – 1783)在其名著《無窮小分析引論》(1748)一 書中,把凡是可以給出「解析表示」的,通稱之為函數。歐拉首先採用符 號 f (x) 來表示函數。

函數概念第二次擴張主要是幾何方面的擴張。18 世紀中的另一些數學 家發展了萊布尼茲將函數看作幾何量的觀點,而把曲線稱為函數(因為解 析運算式在幾何上表示為曲線)。

例如:數學家達朗貝爾(J. Alembert, 1717 – 1783)在研究弦振動問題 時,提出了用單獨的解析式給出的曲線是函數的觀點,即把函數定義為一 條曲線。後來歐拉發現有些曲線不一定是由單個解析式給出的,並引起了 激烈的爭論。僅從運算式是否「單一」或函數是否連續來區別是否是函數 是不合理的。1882 年法國數學家傅立葉(Fourier, 1768 − 1830)提出了任意 函數可展開為三角級數。這實際上是說,不管是連續函數還是不能用解析 運算式給出的只能用圖形給出的函數,都可以用三角級數表示。

函數概念的第三次擴張,樸素地反映了函數中的辯證因素,在特定條 件下,體現了「自變」到「因變」的生動過程。法國數學家柯西(Cauchy, 1789 – 1857)在 1821 的《解析教程》中給出了函數如下定義:「在某些變 數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當一經給定其中某一變數的值,其他變數的值也 可隨之確定,則將最初的變數稱為引數,其他各個變數為函數。」在這個 定義中,函數表達了變數之間的「關係」,而不關注是否用式子來表示,或 用一個式子表示,還由多個式子來表示的問題。函數概念與曲線、連續、

96

(3)

EduMath 19 (12/2004)

解析式等糾纏不清的關係也得以澄清。

函數概念的第四次擴張,使科學函數的定義進入精確化階段。德國數 學家狄利克雷(Dirichlet, 1805 – 1859)於 1837 年提出了「對應說」,並給 出了函數定義:對 a ≤ x ≤ b 之間的每一個 x 值,y 總有完全確定的值與之對 應,則 y 是 x 的函數。並非一定要有解析運算式,這個定義抓住了概念的 本質屬性,變數 y 稱為 x 的函數,只須有一個法則存在,使得這個函數定 義域中的每一個值,有一個確定的 y 值和它對應即可,不管這個法則是公 式、表格還是別的其他形式。這個定義比前面的定義帶有普遍性,為理論 研究和實際應用提供了方便。

狄利克雷還給出了著名的函數 D(x) = 。D(x) 是極難 用簡單的包含引數 x 的解析式表達的,但在狄利克雷的定義下確是一個函 數。

⎩⎨

為無理數 為有理數 ,

0 , 1

x x

函數概念的第五次擴張是在康托爾(Cantor, 1845 – 1918)創立集合論 之後,在此基礎上,近世函數定義的產生。

從現代數學觀點來看,函數就是映射。戴德金在 1887 年首先用映射定 義函數。現代的高中數學中就是以「法則」(「映射」)來定義函數的。法 則,作為集合 X 到 Y 的一種映射關係。在近代集合論的基礎上,函數的定 義確定為:「設 M 和 N 是兩個集合,f 是一個法則。若對集合 M 中的每個 元素 x,由法則 f 總有集合 N 中的確定元素 y 與之對應,則稱 f 為定義在集 合 M 上的一個函數」。這個定義一掃原來定義中關於「對應」的含義存在 著的模糊性,也克服了以前函數定義中的各種局限性,使得函數概念更為 清晰、正確,因而被廣泛應用於數學的各個分支及其他學科之中。

綜上所述,函數概念經過了五次擴張,最後才真正建立了清晰、準確、

完美的函數定義,從而結束了長達 200 多年的爭論不休。

我國對函數一詞的使用是從清代數學家李善蘭開始的,他在《代數學》

譯本(1859)中,把 “function” 譯為「函數」,「凡式中有天,為天之函數」,

我國古代以天、地、人、物表示未知數 x、y、z、w,所以這個函數定義相 當於:若一式中含有 x,則稱為關於 x 的函數。「函」有包含的意思(我國 古代「函」與「含」可以通用),這正是李善蘭用「函數」一詞翻譯 “function”

的原因。

9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於是我們若想要在已知函數值的某一點,了解附近大概的函

相對應的,由於這些函數可以跟雙曲線上的點做對應,所以 稱為雙曲函數,其中主要的奇組合稱為 hyperbolic sine 雙曲 正弦函數,偶組合稱為

( )附圖是某電信公司的通話費計算方式:300 秒以內只繳基本費,超過 300 秒之後的費用與

所謂 HPM,是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數學史與數學 教學之關連)的縮寫,同時,它也代表一個以此為宗旨、且隸屬於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

• 田口方法 (Taguchi method) 的意義為利用損 失函數的概念評估品質,採用實驗設計的 方法使產品不易受到不想要或無法控制因 子

中學課程綱要 e.g.數線、負數概念

英國人,自我教育的學者。獨 立發現四元數可簡化為空間向 量,而仍然滿足電磁學的需求. Heavi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