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愛心樹」評量計畫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愛心樹」評量計畫分析 "

Copied!
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中發展實作評量的策略、評分標 準,並試圖分析了解評量的結果。本章根據研究問題 2、3

1

,將研究所獲 得的結果作歸納呈現,全章共分三節:第一節呈現並分析「愛心樹」課程 中的實作評量計畫全貌;第二節討論「愛心樹」課程中實作評量評分系統 的制訂與評分;第三節則討論「愛心樹」課程的實作評量結果。

本章雖將「愛心樹」課程的評量部分獨立探討,但並不表示教學與評 量是各自獨立進行的兩個計畫,事實上,每個單元的教學與評量在發展設 計時,是一併考慮、唇齒相依的;對學習者而言,教學活動與評量活動也 並沒有明顯的區分,他們在評量活動中學習、也在評量活動中表現自己真 實的能力。由於本研究的主要重點在於探討實作評量於藝術教育上的應 用,研究者為能較清晰的呈現實作評量全貌,所以將評量部分從課程與教 學中抽出,獨立深入探討。

第一節、「愛心樹」評量計畫分析

一、總結性評量與形成性評量

在「愛心樹」課程中的實作評量型態可以分為兩種:總結性評 量與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是完整的實作評量,在整個課程中是 最重要的評量活動,評量工具為任務(task)導向,需要運用複雜、

1 關於研究問題見第一章第二節。

(2)

高層次的解決問題能力來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和方法有較大 的空間,相對的,學生在完成任務花費的時間也較長,課程中的評 量活動六系列(六-1、六-2、六-3) ,都是屬於總結的實作評量,歷 時較長,包含的能力多元而複雜。

形成性評量是指教學過程中的其他評量而言,針對檢測某些特 定的能力、技巧而設計,所以內容較簡單而不具開放性,目標也較 專一,雖然也採實作任務方式,但範圍較小、限制較大、運用的能 力也較單一。設計形成性實作評量目的有二:一是讓教學者及研究 者了解學生學習情形、判斷是否具備完成最後實作任務的各項能 力,如活動評量一、二、三、四、五;二是讓學習者反省自己的學 習歷程以及學習結果,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優點特質,如評量活動七 的自我評量、評量活動八的相互評量。

總結性評量與形成性評量關係是建立在「互相參照」上。在整 個「愛心樹」課程中,總結性評量是學習成就的具體展現,形成性 評量是學習過程的紀錄。形成性評量的結果提供了總結性評量對 照、解釋的資源,有助於建立該班的學習類型;對形成性評量而言,

總結性評量是一種能力整合的驗收,驗收形成性評量所檢測的各種 零碎能力在實作任務中整合運用的情形,有助於了解學習者真正的 能力。

二、評量計畫發展與實施流程

「愛心樹」課程的學習評量在課程架構確立之後,便著手採單 元式的評量設計,研究者以「單元」為單位,逐步發展評量活動。

關於本研究評量計畫發展與實施流程(見圖 4-1) ,以下按照發展與

(3)

實施的時間性逐項進行說明:

(一)確立單元評量目的

以該單元的具體目標為根據,確立評量目的,以單元一為例,

該單元的具體目標之一為:藉欣賞、討論「愛心樹」了解愛與付出 的意涵。因此評量目的為:了解學生對「愛心樹」所闡述的「愛與 付出」的理解程度。評量目的確立了,之後的評量活動便有所依循,

不論評量活動的內容型態為何,都要以達到評量目的為依歸。

(二)決定評量活動類型

在確立了單元評量目的之後,接下來便參考單元具體目標、學 生條件及可運用時間,來決定評量活動類型,例如紙筆測驗、行為 與技能操作檢核、遊戲、寫作等等。

(三)設計評量活動內容

評量活動的內容根據具體目標、主要學習活動內容而設計,是 學習活動的總複習、總整理。設計時要考量不同能力、背景學生的 接受度、閱讀習慣。

另一方面,研究者也時時檢視:此評量活動內容是否能達到評 量目的?並且請教學者提供看法和意見。

(四)檢視、調整評量活動

評量活動主要由研究者設計,茲延請陳老師檢視活動、進行預 試將結果提供給研究者,以進行調整修改。

(五)建立評量標準與初步評分系統

(4)

評量活動設計完成之後建立評量標準與初步評分系統,主要用 意是避免之後建立正式評分系統時完全隨著學生的回應或答案起 舞而背離了評量的目的,因此在完成評量活動設計之後、進行評量 活動之前便先作初步規劃。

評分系統的建立視評量活動的性質而定:標準化測驗由於有標 準答案、講究正確的觀念與認知,所以要注意依照題目的難度與重 要性配分,如評量活動三之學習單二;半開放式與開放式的評量活 動其評分系統的建立較繁複,例如評量活動一的問答、評量活動二 的寫作、評量活動六中的擬定計畫與繪本創作等。

(六)進行評量活動

在進行評量活動時,教學者可以針對學生進行個別提示:對於 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學者以口語化方式說明;對於文字書寫表 達能力較差的學生,除了特定寫作的評量活動之外,其餘開放式問 答、自評互評表、心得報告、繪本計畫等則讓其以口頭敘述、說明 代替文字表達,研究者則從旁幫忙記錄,使學生表現不至於因某項 能力較薄弱而使其他能力無法發揮。

(七)完成正式評分系統

正式評分系統是依據初步評分系統加上學習者實際表現、專家

檢視後而建立的。正式評分系統建立的過程,在總結性評量與形成

性評量間稍有不同,關於本課程評分系統之探討,見第四章第二節。

(5)

確立單元評量目的

決定評量活動類型

設計評量活動內容

檢視、調整評量活動

建立評量標準、初步評分系統

進行評量活動

完成正式評分系統

進行評分

(6)

圖 4-1 「愛心樹」評量活動發展與實施流程

(八)進行評分

正式評分系統定案後,接下來便是由研究者與教學者進行評 分。結構性紙筆評量如評量活動五,以及自評、互評表如評量七、

評量八,由研究者評分;非標準化評量由兩人共同評分,如評量活 動一、二、三、四、六。其中評量活動一、二、三、四、六-1、六 -2 的評分方式採取兩人各自評分再進行討論以取得最後共識,關於 評分進行的步驟,見第四章第二節。

三、評量活動之信效度

(一)效度

「愛心樹」實作評量計畫中的評量活動效度,主要是採用幾種 方式建立:

1、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採用邏輯分析的方式,檢視評量活動的每個問題、題目是否符 合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具體目標。

2、預試

針對評量活動文字說明較多者,便挑選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測

試,請受試者在閱讀後將內容要義說明一次,研究者針對文義、用

(7)

字遣詞進行修改。如此,可避免無關的干擾變項影響評量結果。

3、專家檢視

基於親近教學場域、了解班級文化及學生背景等考量,茲敦請 教學者對評量活動進行檢視,主要針對評量活動的內容、難易度、

進行方式、時間等要項,判斷是否適於該班學生的程度、文化背景。

(二)評分者信度(Scorer reliability)

本研究中評量活動的信度以評分者一致性來考驗。在評量活動 一的學習單一與副學習單一中,由研究者與另一評分者(即教學者)

各自評分,然後根據所評的分數求相關。根據學習單一與副學習單 一中各題評分方式的不同,本研究採用四分相關、多分相關進行考 驗,以 SAS 電腦統計軟體進行運算分析。兩份學習單共八題,各題 的信度介於 0.9992∼1.00 之間,平均信度係數為 0.9993,一般標 準化測驗的理想信度係數要求為 0.9 以上(郭生玉,2000),顯示 本研究的評量活動有良好信度。

選擇學習單一和副學習單一建立評分者信度之原因在於:此兩 張學習單為第一單元的評量活動,即課程中第一個評量活動,基於 信度的可類推性,以此作為評分之信度考驗值。

表 4-1 「愛心樹」評量活動信度分析結果

評量活動 相關係數 平均相關係數( r ) 第一題 r

tet

0.9955

第二題 r

tet

1.00 第三題 r

tet

1.00 學習單一

第四題 r

pol

1.00

0.9988

副學習單一 第一題 r

tet

0.9992 0.9998

0.9993

(8)

第二題 r

tet

1.00 第三題 r

tet

1.00 第四題 r

pol

1.00

四、評量計畫內容分析

(一)「愛心樹」評量計畫內容

「愛心樹」課程中的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到數個評量活動,評量次 數與該單元的具體目標、教學活動有關。課程計有五單元,根據單元 具體目標共設計了 10 個評量活動,每個評量活動的形式與策略不盡 相同。

評量類型、實作任務形式是依據評量目的並且考量學習者情況而 設計;而根據評量類型與實作任務反應類型再決定評分系統的型態。

本研究最主要而複雜的實作任務是第四單元「我的繪本」,屬於長期 計畫評量,但研究者仍將前面各單元形成性的實作評量列出,原因 是:本課程評量計畫是整體的,對學習者來說,總結性的實作評量能 完成是立基在前面形成性評量所建立的基礎能力上,所以形成性實作 評量是完成總結性實作評量的儲備能力步驟;對評量者或教學者來 說,形成性實作評量以總結性實作評量為終極導向,所以它能提供總 結性實作評量必要的資源,以檢視能力的成長或運用。

研究者以圖 4-2 說明整個評量計畫中實作任務間的關連:「我的 繪本」實作單元所欲達到的具體目標----創作一個故事表達自己對愛 與付出的詮釋、透過藝術創作手法製作繪本----已在前面三個單元中 進行個別能力培養。

以表 4-2 提供對照各單元具體目標與評量目的、評量目的、評量

(9)

活動。

總結性評量:

「我的繪本」

形成性評量:

「看見愛心樹」

形成性評量:

「來自心底的一 封信」

形成性評量:

媒材使用

形成性評量:

裝訂技巧操作

形成性評量:

「繪本的架構」

形成性評量:

「我的繪本與愛心樹」

形成性評量:

繪本評選活動

了解「愛與付 出」之意含

學習繪本繪 製技巧與裝 訂方法

反省自己的成 長與待加強處

了解繪本 基本架構

學習鑑賞自己 與他人作品 運用文字

表達想法

創造一個故事,表 達自己對愛與付 出的詮釋

透過藝術創作 手法製作繪本

(10)

圖 4-2 「愛心樹」實作任務架構

學習單元 具體目標 評量目的 評量活動 評量活動說明 單

元 一

: 看 見 愛 心 樹

.藉欣賞、討論

「愛心樹」,

了 解 愛 與 付 出的意涵。

主要目的:

.瞭解學生對「愛心樹」

所闡述的「愛與付 出」的理解程度。

次要目的:

.對生活經驗的回顧將 牽引下一單元課程。

形成性評量 評量活動一:

1.學習單一「看見愛 心 樹 」( 見 附 錄 五)

2.副學習單一「看見 愛心樹」(見附錄 六)

評量活動一:

.評量類型:結構性紙筆 評量。

.實作任務:學習單,內 容為問答題。

.評分系統:採用分析型 評分系統。

單 元 二

: 來 自 心 底 的 一 封 信

.連結「愛與付 出」抽象概念 與生活經驗。

.學習用文字來 表達想法。.

主要目的:

.瞭解學生對「付出者」

之 愛 與 付 出 的 體 會、感受程度。

.瞭解學生文字表達能 力

次要目的:

.瞭解學生是否能正確 使用信件格式寫信。

形成性評量 評量活動二:

.寫作活動: 「來自 心 底 的 一 封 信 」

(見附錄七)

評量活動二:

.類型:示範評量

.任務:寫作,內容為一 封信件。

.評分系統:採用註解式 整體型評分系統。

表 4-2 「愛心樹」評量活動對照表

評量活動 總結性實作評量活動 具體目標 總結性實作評量之具體目標

(11)

單 元 三

: 繪 本 密 技 大 公 開

︵ 單 元 三

: 繪 本 密 技 大 公 開

.學習繪本繪製 技巧與裝訂 方法。

.了解繪本基本 架構。

.瞭解學生媒材使用的 能力。

.了解學生裝訂繪本的 能力。

.了解學生是否具備繪 本架構的概念。

形成性評量 評量活動三-1:

.媒材使用(見附錄 八)。

評量活動三-2:

.學習單二「紙材對 對樂」 (見附錄九)

評量活動四:

.裝訂技巧操作(見 附錄十)

評量活動五:

.學習單三「繪本的 架構」(見附錄十 一)

評量活動三-1:

.評量類型:結構性非紙 筆評量。

.實作任務:技能操作,

內容為蠟筆、水彩、拼 貼剪貼。

評量活動三-2:

.評量類型:結構性非紙 筆評量。

.實作任務:辨識遊戲,

內容為紙類材料辨識。

評分系統:評量活動三 -1、三-2 皆為整體型評 分系統,採評定量表形 式。

評量活動四:

.評量類型:示範評量

.實作任務:技能操作,

內 容 為 孔 裝 式 裝 訂 與 折疊式裝訂練習

.評分系統:分析型評分 系統,採檢核表形式。

評量活動五:

.評量類型:結構性紙筆 評量

.實作任務:學習單,內 容為填空題。

.評分系統:標準化評分

(12)

單 元 四

: 我 的 繪 本

. 創 作 一 個 故 事,表達自己 對 愛 與 付 出 的詮釋。

.透過藝術創作 手 法 製 作 繪 本。

.瞭解學生運用所習得 的觀念、知識與技巧 於繪本創作的情形。

總結性評量 評量活動六-1:

.學習單四「發展繪 本故事」(見附錄 十二)

評量活動六-2

.學習單五「我的 繪本計畫」 (見附 錄十三)

評量活動六-3

.製作我的繪本(見 附錄十四)

評量活動六-1

.評量類型:長期計畫評 量

.任務:學習單,內容為 造句、編寫劇情

.評分系統:

1.第一大題採整體型 評分規準;

2.第二大題採分析型 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六-2

.評量類型:長期計畫評 量

.任務:學習單,內容為 半結構式繪本計畫。

.評分系統:採分析型評 分系統。

評量活動六-3

.類型:長期計畫評量

.任務:任務操作,內容 為繪本製作

.評分系統:兼採整體型 與分析型評分系統。

單 元 五

: 反 省 與 分 享

.反省自己在此 單園中的成 長和待加強 處。

.學習鑑賞自己 與他人的作 品。

.瞭解學生對於自己在 此主題中的自我評 價和學習上的困 難、問題。

.了解學生對於他人作 品的鑑賞情形。

.比較學生自我評量和 教師的評量結果

形成性評量 評量活動七:

.學習單六「我的繪 本與愛心樹」 (見 附錄十五)

形成性評量 評量活動八:

.繪本評選活動(見 附錄十六)

評量活動七:

.評量類型:結構性紙筆 評量(自我評定量 表)。

.實作任務:學習單,

內容為申論、選擇

.評分系統:採用分析型 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八:

.評量類型:模擬情境評 量。

.實作任務:評選遊戲,

內容為評選、申論。

續表 4-2 「愛心樹」評量活動對照表

(13)

.評分系統:採用整體型 評分系統。

(二)「愛心樹」實作評量類型分析

採用 Nitko(2001)歸納出的實作評量類型

2

來分析此課程的評 量活動,結果是共運用了四種實作評量類型:

1、結構性紙筆與非紙筆評量:學習單中的問答、意見發表、填空題、

辨識題,屬於限制反應的結構性紙筆評量;另外紙材辨認、指定 媒材技巧,屬於限制反應或限制材料的非紙筆評量。

2、示範評量:完成一封格式正確的信件、實際在課堂上完成兩種裝 訂方式等,都屬於示範評量。

3、長期計畫評量:製作繪本從發展、計畫、到繪製,都由學習者自 行完成,歷經了八週時間。

4、模擬情境評量:繪本評選遊戲中,學習者必須在模擬的情境中扮 演評審,並且遭遇觀賞、選擇、判斷等問題。

2 關於實作評量類型,見頁 41、頁 46。

(14)

(三)「愛心樹」實作任務分析

在「愛心樹」課程中,需由學習者去執行完成的實作任務有:

撰寫學習單、技能操作、寫作活動、繪本製作、參與模擬遊戲等五 種(見表 5),以下逐項分析說明。

1、撰寫學習單:

此評量活動主要是讓學習者撰寫學習單,學習者對於學習單 中的問題、要求、提示,以文字來回應、表達。而在撰寫學習單 的同時,學習者亦隨著問題的脈絡完成學習。

.評量活動一:學習單一「看見愛心樹」和副學習單一「看見愛 心樹」 ,以問答方式進行,從學習者的文字回應中了解其對「愛 與付出」的理解程度。

.評量活動五:學習單三「繪本的架構」 ,以看圖填空方式進行,

屬於客觀式測驗,測驗學生對繪本架構的認知。

.評量活動六-1:學習單四「發展繪本故事」,以造句、拉長句 子練習,引導學習者發展繪本的劇情內容。

.評量活動六-2:學習單五「我的繪本計畫」,屬於半結構式的 撰寫計畫,有些項目為限制反應作答,有些項目為開放式作 答,引導學生思考、安排製作繪本所需的各項準備工作。

.評量活動七:學習單六「我的繪本與愛心樹」,先以問答方式 引導學習者回顧學習歷程、檢討學習結果,再讓學習以勾選方 式進行自我表現總評,以了解學生對自我表現的評價、反省。

2、技能操作

即評量活動主要讓學習者進行單項技能或技術的操作練

(15)

習,教學者一邊教學,學習者一邊練習、操作,最後有習作或成 品呈現。

.評量活動三:媒材使用練習。教學者對於蠟筆、水彩、拼貼等 三種媒材的使用技法先行示範講解,爾後學習者在圖畫紙上進 行練習。其習作成品為評量的依據。

.評量活動四:裝訂技巧練習。學習者於每次示範教學者講解示 範折疊式裝訂法、孔裝式裝訂法後,實際進行操作練習。兩種 裝訂法的習作為評量依據。

3、寫作

此評量活動要求學習者以文字寫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見 解。從文章中可以窺知學習者對於他人愛與付出的體會、感受程 度,並且了解學習者的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對於文章形式的掌握 度。

.評量活動二:寫作題目「來自心底的一封信」為實作評量,驗 收學習者對愛與付出的理解及文字運用表達能力,以及書信格 式的運用情形。

4、繪本製作

此評量活動中,學習者模擬真實生活世界中編寫創作繪本的 情境,自行運用所學所知設法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從學習者的 表現可以了解他們真正能發揮的能力。

.評量活動六-3:製作我的繪本。和評量活動六-1、六-2 整體

屬於完整的實作評量,在評量活動時六-1 發展想法,於評量

活動六-2 提出計畫,於評量活動六-3 時執行實踐。

(16)

5、模擬遊戲

此評量活動以遊戲的方式進行,遊戲以一人為單位進行,學 習者在遊戲中思考、判斷。

.評量活動三:紙材辨識遊戲。學習單二「紙材對對樂」遊戲是 在教學者展示、介紹完各種紙材特性後進行,學習者對收到的 11 種紙材進行辨識,貼在正確的名稱上。

.評量活動八:繪本評選遊戲。在課程最後,學習者瀏覽過班上 同學所製作的繪本後,依照教學者所列出的各獎項選出適合的 繪本作品,最後統計票數,評選出得獎者。

(四)「愛心樹」評量活動實施程序 1、告知評分指標

在進行課程之始,便以「超級任務」通知單告知學生將執行 繪本製作的任務,並且列出正式實作評量「我的繪本」之六項評分 指標, 說明各項指標的定義。

2、評量活動實施順序

每個評量活動皆依照單元順序,在單元進行當中、或單元最

後實施。如圖 4-3 所示:

(17)

單 元 一

單 元 二

單 元 三

單 元 四

單 元 五

主 題 式 課 程 : 愛 心 樹

評量活動一:

學習單一「看見愛心樹」

評量活動二:

寫作活動「來自心底的 一封信」

評量活動三:

媒材使用

學習單二「紙材對對樂」

評量活動六:

六-1 學習單四「發展繪 本故事」

六-2 學習單五「我的繪 本計畫」

六-3 繪本繪製

評量活動七:

學習單六「我的繪本 與愛心樹」

評量活動四:

裝訂技巧

教 師 觀 察 記 錄 持 續 進 行

評量八:

繪本評選活動

說明:

.形成性實作評量:

評量一、二、三、四、

五、七、八雖然也有實作 任務,但嚴格來說不是完 整的實作評量,評量的是 較低的學習層次、或單純 的特定能力。

形成性評量最主要 讓教師瞭解學生的學習 情形。

.總結性實作評量:

評量六為正式的實 作評量,其中評量六為整 個課程最主要、也是最複 雜的實作評量,學習層次 較高,所評量的能力也較 複雜而全面。

總結性評量最主要 是瞭解學生實作的能 力,亦即將所知運用余解 決實際問題的能

力。

評量活動五:

學習單三「繪本的架構」

圖 4-3 「愛心樹」評量活動實施順序

(18)

第二節、「愛心樹」課程實作評量 評分系統與評分之探討

評分系統在整個評量計畫中扮演關鍵角色,因為在良好的課程與評量 活動之後,若無法對學習者的表現進行適切公平的評分,那麼將無法呈現 真實的評量結果、參透評量結果背後的意義、解釋學習者的學習歷程與成 就。

「愛心樹」課程評量的評分系統由研究者設計發展,再參酌教學者及 其他第三者的建議,對評分系統的內容方向、計分方式進行調整修改,形 成正式的評分系統。本節將探討「愛心樹」課程評分系統制訂方式、分析 評分系統內容、說明評分程序。

一、評分系統制訂

在前面第四章第一節說明「愛心樹」評量計畫發展時,以圖 4-1

呈現了發展的流程,其中與發展評分系統相關的兩個步驟:建立評

量標準與初步評分系統、完成正式評分評分系統,此兩道程序在本

研究的甚為重要,也令研究者琢磨許久,一者因為評分規準本身性

質繁複;再者因為評分系統必須負起解釋學習者表現和作品的重責

大任,關係著評量結果;三者則是學習目標、評分標準、評分系統

之間的關係是否緊扣在此時必須反覆檢視、自我質疑。因此評分系

統制訂工作可謂繁瑣龐雜。以下將本研究發展評分系統的兩個重要

步驟臚列說明:

(19)

(一)建立評分標準與初步評分系統 1、建立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是評分時的主要標的,往後的評分系統都必須圍繞 著標準發展。評分標準與具體學習目標有關,有的評分標準對應 一項具體學習目標,有的是數個評分標準對應一個具體學習目標。

以單元四總結性評量中評量活動六-3 之繪本製作為例,其具 體學習目標是:「創作一個故事,表達自己對愛與付出的詮釋」,

以及「透過藝術創作的手法製作繪本」 ,據此建立了六大評分標準 作為繪本作品評分的指標,此六大標準為:對主題愛與付出的詮 釋、文字的運用和表達、圖的繪畫和製作、繪本的圖文安排、裝 訂技巧、繪本架構。研究者嘗試以圖 4-4 說明其關係:

圖 4-4「我的繪本」之具體學習目標與評分標準關係圖 繪本作品

學習目標 創作一個故事,表達自己 對愛與付出的詮釋。

透過藝術創作的手法製 作繪本

2.對主題愛與付出的詮釋 1.文字的運用和表達

3.圖的繪畫和製作

4.繪本的圖文安排 6.繪本架構

5.裝訂技巧

評分指標 相關

(20)

2、列舉預期的回應或答案之方向

列舉「預期的、理想的回應或答案」之方向所參考的依據是:

具體目標所強調的能力或表現,以及學習活動中教學者向學習者 強調過的內容、討論過的重點,這些是教學者期待學習者獲致的。

3、將這些方向分出層次或類別

不同的回應、答案會有層次上或類別上的差別,將這些回 應、答案依照其層次的深度或性質的分類作初步歸納。換句話 說,有些題目出現的回應或答案是有層次性的、有深度上的差 別;有些題目的回應或答案不具層次差別,而是性質上的不同,

不同性質的類別間是平等、各自獨立的。

4、決定配分方式。

根據接下來便要決定配分,也就是如何給分:是否要依照答 案層次高低而給分?是否依據答案類別的數量給分?

雖然在實施評量活動之前先建立初步評分系統,但是,研究者與 教學者所預期的答案方向並不能盡然包含學生的實際表現,因此,此 階段所建立的評分系統是具有可變動的彈性,在實施評量後仍會參考 實際出現的回應或答案而作調整、增補。

(二)完成正式評分系統

在實施評量之後,評分系統需要再進行一次檢視、調整,避免 先前的初步評分系統因為設計者的主觀想法而使評分失準。

在形成性評量之評量活動一、二、三、四、五、七、八中,研

(21)

究者於評量後先將學習者的回應或答案瀏覽一遍,找出是否有研究 者預期之外的層次或類別,將其納入評分系統架構中,並請教學者 檢視評量此系統是否能說明所有學生的表現,提供意見回饋給研究 者作為參考。

而在總結性評量之評量活動六中,學習者有完整的表現或成 品,所以評分規準較為繁複:研究者先瀏覽答案或成品,找出其他 層次或類別並將之納入評分系統中,請教學者檢視,然後整理出評 分系統的大體架構,再以訪談、開放式問卷方式,請專家對於評分 標準提供意見,作為研究者調整、修改評分系統的參考。這些專家 主要是育林國小內一位具有繪本教學經驗、一位寫作教學專業的老 師、一位英語教師,以及一位外校美術教師。

二、評分系統分析

配合本課程的評量活動:學習單「看見愛心樹」 、寫作活動「來自 心底的一封信」 、 「媒材使用」 、 「裝訂技巧操作」 、學習單「繪本架構」、

學習單「發展繪本故事」 、學習單「我的繪本計畫」 、 「製作我的繪本」 、 學習單「我的繪本與愛心樹」 、 「繪本評選活動」等共 10 個, 「愛心樹」

課程發展出了 10 個評分系統,此 10 個評分系統的內容各異,研究者 擬歸納評分系統所運用的評分系統型態,比較其特點。

以下表 4-3 比較本研究中各種類型的評分系統:

表 4-3 「愛心樹」課程評分系統類型對照表

(22)

評分系統

類型 分析型評分系統 整體型評分系統 註解式整體型

評分系統 標準化評分 1、學習單「看見愛心樹」

評分系統。

.評分對象:

.評量活動一之學習單 一:三題簡答。

.評量活動一之副學習單 一:三題簡答。

2、「裝訂技巧」評分系統

(採檢核表形式)。

.評分對象:

評量活動四之兩種裝訂 方式習作:折疊式裝訂、

孔裝式裝訂。

3、「我的繪本與愛心樹」

評分系統

.評分對象:

評量活動七之學習單 六「我的繪本與愛心樹」:

兩個大題為開放反應的問 答題,一大題限制反應的 自評表。

1、 「媒材使用」評分系 統(採評定量表形 式)。

.評分對象:

.評量活動三之水彩、

蠟筆、拼貼習作。

.評量活動三之學習單 二「紙材對對樂」:

11 種紙材辨認。

2、 「繪本評選活動」評 分系統。

.評分對象:

評量活動八之學習 單七「繪本評選活 動」,有五個開放反應 的問答題。

各 評 量 活 動 之 評 分 系 統 與 內 容

1、「發展繪本故事」評分系統。

.評分對象:

評量活動六-1 之學習單四「發展繪本故事」:

三個造句練習、一篇自編的故事。

2、「我的繪本計畫」評分系統。

.評分對象:

評量活動六-1 之學習單五「我的繪本計畫」:七 個限制反應題,一個開放式問題

3、「繪本製作」評分系統。

.評分對象:

已完成之繪本。

1、寫作活動「來 自心底的一封 信」評分系 統。

.評分對象:

評量活動二之 實作信件

1、「繪本架 構」評分系 統屬於「標 準化評 分」。

.評分對象:

評量活動五 之學習單三

「繪本的架 構」:五大 題,共 12 個 填空格。

(一)採用分析型評分系統

(23)

在「愛心樹」課程中,採用分析型評分系統進行評分者有三個:

評量活動一之學習單一、副學習單一「看見愛心樹」評分系統(見 表 4-4、4-5)、評量活動四「裝訂技巧」評分系統(見表 4-6)、

評量活動七之「我的繪本與愛心樹」評分系統(見表 4-7)。 以評 量活動一之副學習單一的評分系統為例說明:評量活動有其整體評 分標準,三個問答題各自有其特定的評分標準,評分標準下列出答 案理想所包含的各項元素。

表 4-4 評量活動一之副學習單一「看見愛心樹」評分系統

表 4-5 評量活動一之學習單一「看見愛心樹」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一 副學習單一:看見愛心樹 評分系統 評量目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愛心樹」所闡述的「愛與付出」的理解程度;

次要目的是由此活動中生活經驗的回顧延伸到下一單元課程。

整體評分標準:對「愛心樹」的重要概念「愛與付出」之了解。

一、問題與討論:(不評分)

二、這個故事給你什麼心得或啟示?

學生的敘述反應出重要概念,包含以下幾個方向之一:

針對愛心樹的行為或態度提出看法、判斷 針對小男孩的行為或態度提出看法、判斷 針對整個故事提出總結式的看法、判斷 三、在生活中,有哪些關係就像愛心樹和小男孩一樣?

學生舉出具有「付出者」與「接受者」相對關係的人或物:

職業、工作方面的關係 親屬倫理關係

其他生物之間或生物與人之間 非生物之間或非生物與生物之間 四、請你為 愛與付出 下一個結論。

學生從某個角度切入,說明愛與付出的意涵。切入點包含:

愛或付出本身的概念性定義。(如:愛是…..、愛等於…..) 愛或付出的態度

愛或付出的作法 愛或付出的結果、代價 教師總評:

.學生在此學習單中的表現顯示出瞭解「愛心樹」的重要概念:愛與付出。

是,瞭解(以上二、三、四題皆達到標準)

否,不瞭解(第二題未達標準)

未顯示(敘述偏離主題或意指不明)

. 評論:

各 題 評 分 標 準

各 標 準 之 要 項 、 元 素

(24)

表 4-6 評量活動四之兩種裝訂方式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四 裝訂技巧 評分系統

評量目的:了解學生裝訂繪本的能力。活動內容:折疊式裝訂法與孔裝式裝訂法 之實際操作。

評分標準:折疊式、孔裝式兩種裝訂的完成及正確性。

折疊式裝訂法

通過 未通過 1.書頁能折疊整齊 ( ) ( ) 2.封面封底粘著牢固 ( ) ( ) 3.書頁與封底封面整齊乾淨 ( ) ( )

總評:( ) 通過

( ) 尚未通過,加油!

孔裝式裝訂法

通過 未通過 1.上下頁孔洞對準(1/2 以上)( ) ( ) 2.封面封底孔洞成直線對齊( )( ) 3 書頁及封面封底邊緣整齊( )( )

總評:( ) 通過

( ) 尚未通過,加油!

表 4-7 評量活動七之學習單六「我的繪本與愛心樹」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七 學習單六:我的繪本與愛心樹 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一 學習單一:看見愛心樹 評分系統

評量目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愛心樹」所闡述的「愛與付出」的理解程度;

次要目的是由此活動中生活經驗的回顧延伸到下一單元課程。

整體評分標準:對「愛心樹」的重要概念「愛與付出」之了解。

一、你覺得愛心樹是怎樣的一棵樹?為什麼你這樣認為呢?

(一) 學生能提出了與「愛、付出」相關的重要概念。

(二)學生能提出具體說明。

愛心樹的行為(對男孩在物質上的付出) 愛心樹的態度(犧牲、奉獻、給予、無保留)

二、你覺得小男孩了不了解愛心樹?為什麼?

(一) 學生能回應了解或不了解。

(二)學生能提出具體說明。

男孩的行為 男孩的態度

(與愛相反 不愛、不關心、不瞭解、不在乎

與付出相反 貪心、不知足、不感恩、自私、利用)

三、在生活中,有哪些人的關係就像愛心樹和小男孩一樣?

學生舉出了具有相對關係性質的人或物:

職業方面 的倫理關係上 精神層面上 其他生物 教師總評

.學生在此評量中的表現顯示他(她)瞭解了「愛心樹」所表達的重要概念:愛 與付出。

是,瞭解(以上二、三、四題皆達到標準)

否,不瞭解(第二題未達標準)

未顯示(敘述偏離主題或意指不明)

.評論:

(25)

評量目的:了解學生對於自己在此主題中的自我評價和學習上的困難、問題。

評分標準:對於自己成長進步、待加強情形之具體了解。

一.比較我的繪本和「愛心樹」,有什麼不同之處或特點。

學生能比較兩者的差異處,從以下幾方向進行敘述:

對於「愛與付出」的詮釋、描寫方式。如角色、劇情。

文字運用和表達。如語意表達、修辭、書寫方式。

圖的繪畫和製作。如媒材、形式、畫面處理技巧。

繪本的圖文安排。

裝訂技巧。

其他。

二.我的學習與成長。

學生能了解述自己的學習成就,發現自己的優點與困難。

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課程單元,並且說明原因。

找出自己進步最多的課程單元,並說明原因。

具體敘述自己繪本製作的優點。

具體敘述自己繪本製作待加強的部分。

三.自我總評

學生對於自己在整個課程學習,能下一個總評。

在學習課程愛心樹課程前。

對於「愛與付出」的了解程度。

藝術創造表現手法。

作品鑑賞能力。

在學習課程愛心樹後。

對於「愛與付出」的了解程度。

藝術創造表現手法。

作品鑑賞能力。

*教師總評

學生能明瞭自己在「愛心樹」課程的學習成就,具體指出自己的優點與困難。

是,能明瞭。 否,未能明瞭。 未顯示。

(二)採用整體型評分系統

採用整體型評分系統來進行評分者有二:評量活動三之「媒材 使用」評分系統(表 4-8) 、評量活動八之「繪本評選活動」評分系 統(表 4-9)。

以評量活動三之媒材使用評分系統為例(參考表 4-8),列出三 種表現層次的等級以及各等級品質的說明。

評量活動三 媒材使用 評分系統 評量目的:了解學生媒材使用的能力。

表 4-8 評量活動三之媒材使用評分系統

(26)

活動內容:蠟筆、水彩、拼貼三種媒材使用練習,以及學習單三「紙材對對樂」的 紙材辨識活動。

評分標準:對媒材特性的了解,及其效果的表現。

一、蠟筆使用情形(運用重疊製造層次)

優:層次豐富且層次間互相融入

良:有層次但不明顯,或者層次間的缺別過於明顯、沒有互相融入。

加油:沒有表現層次的痕跡或意圖 二、水彩與蠟筆混合使用(運用兩種材料的特性)

優:掌握蠟筆的排水性,使蠟筆和水彩成鮮明對比 良:能掌握水彩和蠟筆的特性,但兩者對比效果不明顯

加油:無法呈現蠟筆與水彩的特性

三、剪貼或拼貼的運用(運用不同特性:質感、圖案等的紙材) 優:運用紙材特性、圖案或質感,來構成造形 良:能運用紙材的特性來構成造形

加油:無法呈現造形之間的差異特性 四、紙材認識的情形(認識紙材的種類)

優(11-9) 良(8-5) 加油(4-0) 整體表現: 優 良 加油

評量活動八 繪本評選活動 評分系統 評量目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於他人作品的鑑賞情形。次要目的是提供教師評

量結果的對照資料。

活動內容:以個繪本書展評審的角度,針對五項重點來評鑑繪本,選出各項表現最 好的作品。

評分標準:找出他人作品的優點。

一、主題「愛與付出」的描寫(關於角色與劇情): 是 否 學生能選出作品,具體寫出有關劇情優點。 ( )( ) 二、文字寫作與表達:

學生能選出作品,具體寫出作者寫作方面的優點。 ( )( ) 三、圖的繪畫和製作(關於媒材、形式、畫面處理技巧)

學生能選出作品,具體寫出繪圖或製圖的特點。 ( )( ) 四、繪本的圖文安排(關於段落分幕、圖文安排)

學生能選出作品,具體寫出圖文安排、段落分幕之特色點。( )( ) 五、裝訂技巧

學生能選出作品,具體寫出作品在裝訂上之優點。 ( )( )

*教師總評

學生能鑑賞他人作品,分析、了解他人作品之特色、優點。

能。 不能。 未顯示。

(三)採用註解式整體型評分系統

採用註解式種體型評分系統有一個:評量活動二之「來自心底 表 4-9 評量活動八之繪本評選活動評分系統

三 等 級 等 級 品 質 的 說 明

(27)

的一封信」評分系統(表 4-10)。其中將作品層次分成五級,界定 每一等級的品質,包含對愛與付出的體會程度、文字運用、信件格 式、字體等分面。最後並且要為作品提出具體的評論。

表 4-10 評量活動二之「來自心底的一封信」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二 來自心底的一封信 評分系統

評量目的:主要目的為了解學生對付出者之愛與付出的體會、感受程度,以及了解 學生文字表達能力。次要目的是了解學生能否正確使用信件格式寫信。

活動內容:撰寫一封表達對他人愛與付出之感受的信件。

評分標準:對愛與付出的體會程度、文字運用、信件格式、字體。

優異:90-100 分

.對於愛與付出的內含有深刻的體會,並作詳細敘述、深入描寫,提出結論式的 結語或感想。

.文筆流暢,用字淺詞貼切。

.信件格式幾乎正確

.字體工整,少有錯別字

.分段正確,段落主旨清楚 良好:80-89 分

.傳達了感謝、認同他人的愛與付出,並舉例說明,據實描述

.文筆平順,用字淺詞適當

.分段大部分適當,段落主旨可見

.信件格式大致正確 可:70-79 分

.能感受到他人的愛與付出,但敘述描寫不深入

.文筆平庸,無特別之處,用字淺詞有時不順暢

.沒有適當分段,段落主旨有時不明顯,或有旁出狀況

.信件格式有部分錯誤 偏低:60-69 分

.對於他人的愛與付出未做說明,內容貧乏

.上下句子之間語意串連不順暢

.段落主旨不清楚

.信件形式有錯誤 低落:59 分以下

.沒有掌握到題目的方向

.造句有困難,無法完整表達

.信件形式有錯誤

.段落主旨不明

*評分後,針對學生的優缺點提出 1 到 2 項,加以註解說明

(四)標準化評分

唯一以正確答案為依據採行標準化評分的是評量活動五「繪本 的架構」評分系統。(關於評量活動五的內容見附錄。)為方便教

五 個 等 級 層 次

(28)

師檢視所有學生達到目標之情形,所以評分後得到的結果以三個等 級進行總評: 「優」 ,得 11-12 分者; 「良」 ,得 9-10 分者; 「加油」,

得 0-8 分者。本評量活動滿分為 12 分。

(五)兼採分析型與整體型評分系統

同一個評分系統中同時包含了分析型評分系統與整體型評分系 統有三者:評量活動六-1 之「發展繪本故事」評分系統(見表 4-11) 、 評量活動六-2 之「我的繪本計畫」評分系統(見表 4-12) 、評量活 動六-3 之「繪本製作」評分系統(見表 4-13)。

以評量活動評量活動六-3 為例,評分系統(見表 4-13)中有六 項評分標準,每一項評分標準並不一定採取純粹的整體型或分析型 評分規準,端視每一項指標中各要項的特性而定。以第一項評分標 準而言,其第一要項「角色的設定」 、第二要項「劇情詮釋的方向」

採用分析型評分系統,第三要項「劇情的鋪陳」採取整體型評分系 統;第二項評分標準中,第一要項「語意表達之流暢性」、第四要 項「標點使用與斷句」為整體型評分系統,第二要項「文句修辭」、

第三要項「文字書寫」為分析型評分系統;第三項評分標準中,第 一要項「底紙與媒材的協調」則為分析型評分系統,第二要項「媒 材使用」、第三要項「畫面處理技巧」則採用整體型評分系統;第 四項標準中,第一要項「內頁圖與文義的配合」、第二要項「內頁 圖文之版面安排」採整體型評分系統,第三要項「封面的圖文安排」

為分析型評分系統;第五項評分標準三個要項「整齊度」、「堅固

度」 、 「美觀度」都採用分析型評分系統;第六項指標的三個要項「封

面」「內頁」、「封底」亦皆採分析型評分系統。

(29)

表 4-11 評量活動六-1 之學習單四「發展繪本故事」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六-1 學習單四:發展繪本故事 評分系統

評量目的:了解學生運用運用所習得的觀念、知識與技巧於繪本創作的情形。

評分指標:以「愛與付出」為主題進行故事創作。

一、造句練習:寫出與愛或付出有關的句子

優。三個句子皆表達了愛或付出相關的重要概念。(+3)

.以愛或付出相關概念,點出付出者與接受者或愛人者的關係,並具體說明。

良。兩個句子表達出與愛或付出相關的重要概念。(+2) .以愛或付出相關概念,點出付出者與接受者或愛人者的關係。

加油。一個或一個以下句子表達出與愛或付出相關的重要概念。(+1,+0)

二、將句子拉長,作深入描寫,使它更生動、更豐富,就會變成一個故事。

故事整體反應了與愛或付出相關的重要概念。(+1)

故事角色的關係建立在愛或付出上。至少包含以下前兩項:

付出者、愛人者。(+1) 接受者、被愛者。(+1)

其他第三者:愛或付出的考驗者;受愛或付出影響者、感召者。(+1) 故事劇情詮釋出愛或付出的意義。

愛或付出的態度(+1) 愛或付出的作法(+1) 愛或付出的結果、代價(+1) 接受者、被愛者的回饋(+1)

教師總評:

.學生在此評量中,對於詮釋愛或付出,所進行的發想、故事創作、劇情安排,表 現是:

優(9-11) 良(6-8) 加油(0-5)

表 4-12 評量活動六-2 之學習單五「我的繪本計畫」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六-2 學習單五:我的繪本計畫 評分系統 評量目的:了解學生運用運用所習得的觀念、知識與技巧於繪本創作的情形。

評分標準:計畫、安排繪本創作。

一、 具體寫出繪本名稱。(1 分)

二、 寫出預計頁數,需 10 頁以上。(1 分)

整 體 型 分 析 型

(30)

三、 寫出預計採用的裝訂方式。(1 分) 孔裝式

摺疊式 其他裝訂方式 四、 決定繪本形式。(1 分) 五、 媒材方面:(5 分)

具體提出預計使用紙材,其:

紙材的種類。(+1) 紙材的顏色。(+1) 紙材的數量。(+1)

具體提出繪本預計使用的繪製材料。(+1) 具體提出繪本預計使用的工具。(+1) 六、 具體提出預計採用的文字呈現方式。(1 分) 七、 寫出或畫出繪本主要架構。(1 分)

八、繪本故事分幕腳本:(9 分) 將故事分幕。

整篇故事皆完成分幕。(+3)

至少四分之三的故事完成分幕。(+2) 至少二分之一的故事完成分幕。(+1) 具體提出分幕畫面處理計劃。

所有分幕皆寫出畫面處理計劃。(+3)

至少四分之三的分幕寫出畫面處理計劃。(+2) 至少二分之一的分幕寫出畫面處理計劃。(+1) 分幕畫面處理計劃內容詳盡。

提到預計採用的畫面處理技巧:如筆觸、對比、色彩。(+1) 提到繪本各頁預計採用的形式:如觀賞、閱讀、互動式;

平面、立體、半立體等。(+1)

提到繪本預計圖文安排的方式:圖示特殊隱喻、圖文版面。(+1)

* 教師總評:

•學生在此評量活動中,對於整體繪本創作的計劃、工作安排之表現是:

優(17-20 分) 良(11-16 分) 加油(0-10 分)

表 4-13 評量活動六-3 之繪本製作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六-3 繪本製作 評分系統 評量目的:了解學生運用運用所習得的觀念、知識與技巧於繪本創作的情形。

評分標準一:對於主題(愛與付出)的詮釋(0-15 分)

• 角色的設定(0-4 分) 付出者、愛人者。(+1) 接受者、被愛者。(+1)

其他第三者:愛或付出的考驗者。(+1)

其他第三者:愛或付出的受感召者、受影響者。(+1) 分 析 型 評 分 系 統

(31)

• 劇情詮釋出:(0-6 分) 愛或付出的態度。

(+1:表達出此重點)(+2:表達出此重點且深入或具體形容、描寫) 愛或付出的做法。

(+1:表達出此重點)(+2:表達出此重點且深入或具體形容、描寫) 愛或付出的結果。(+1)

接受者、被愛者、其他第三者的回饋。(+1)

• 劇情的鋪陳(0-5 分)

內容發展有起、承、轉、合可循,各部分內容充實、比例適當。(+5)

內容發展有起、承、轉、合,但有某一環節的內容未達完整、或不夠充實。(+4) 內容發展有起承轉合其中三個環結,內容充實、比例適當。(+3)

內容發展僅有起承轉合其中三個環結,部分環節的內容未達完整、或不夠充實。 (+2) 內容發展僅有起承轉合其中兩個環結。(+1)

(說明:「起承轉合」為寫作時的四個環節。

起:起始,整篇文章的序幕。 承:將起始繼續往下說明、發展 轉:文章轉折處,是整篇的主體,傳達作者主要的想法、見解。

合:最後的總結、判斷、評論。)

* 此項目整體表現:

優:13-15 分 良:8-12 分 加油:0-7 分

評分標準二:文字的運用和表達(0-15 分)

• 語意表達之流暢性(0-5 分)

整篇語意清晰,段落間及文句間銜接流暢,文句能朗朗上口。(+5) 段落大意明顯,上下文句語意順暢,文句通順。(+4)

段落大意可見,上下文句語意能銜接,文句平庸,有時不通順。(+3) 段落大意可見,上下文句語意有時不順暢,文句平庸,有時不通順。(+2) 段落大意不明,上下文句語意不順暢。能造句,但不通順。(+1)

• 文句修辭(0-4 分)

擅用成語或修飾性語詞,如:譬喻、鋪張、轉化、象徵、借代、引用、排比等。

(+1:1-2 個; +2:3-4 個; +3:5-6 個; +4:7 個以上)

• 文字書寫(0-3 分)

正確性。(+1:有一兩個錯字)(+2:完全正確)

整齊度:手寫字體工整,大小粗細一致;或打字剪貼整潔。(+1) • 標點符號使用與斷句(0-3 分)

(+3:完全正確; +2:標點符號大致正確,能正確斷句; +1:能正確斷句)

* 此項目整體表現:

優:13-15 分 良:8-12 分 加油:0-7 分

續表 4-13 評量活動六-3 之繪本製作評分系統

評分標準三:圖的繪畫和製作(0-30 分)

• 底紙與媒材的協調(0-2 分)

底紙色彩與媒材色彩協調。(+1)

底紙質感與媒材質感(或筆觸)協調。(+1)

• 媒材使用:能發揮媒材的特性(0-8 分)

.結合兩種以上媒材,或單一媒材以多種手法呈現,其技巧純熟,效果優良。

(+7-8)

.結合兩種以上媒材,或單一媒材以多種手法呈現,其技巧、手法適當,效 果不錯

整 體 型 評 分 系 統

(32)

果不錯。(+5-6)

.媒材的技巧、手法尚可,能看出效果,但有時凌亂。(+3-4 )

.媒材的技巧、手法可見,但是做法粗操,無法充分發揮效果。(+1-2)

• 畫面處理技巧(0-20 分) 描寫手法(0-8 分)

對比、誇張:數量、尺寸、體積、色彩之對比。

(+1:1-2 次 +2:3 次以上)

比喻、借代:藉象徵性的符號、動作來表達。(+1:1-2 次 +2:3 次 以上)

細節描繪細膩。(+1:部分分幕; +2:整體繪本 ) 局部特寫、放大。(+1:1-2 次 +2:3 次以上) 色彩(0-8 分)

.繪本整體色調統一、畫面各部分色彩搭配協調。(+8) .分幕色調統一、色彩搭配協調。(+6)

.部分分幕色調統一、大部分色彩搭配協調。(+4) .色彩搭配隨性主觀、無計劃。(+2)

乾淨整潔度(0-4 分)

.媒材之附著或拼貼牢固,沒有塗改、草稿、黏貼、折損的痕跡,畫面平 整乾淨。(+4)

.媒材之附著或拼貼牢固,稍有塗改、或草稿、黏貼、折損的痕跡,畫面 大致整潔。(+3)

.有塗改、或草稿、黏貼、折損的痕跡,畫面尚稱乾淨。(+2) .塗改、或草稿、黏貼、折損、髒污的痕跡明顯。(+1)

*此項目整體表現:

優:25-30 分 良:16-24 分 加油:0-15 分

評分標準四:繪本的圖文安排(0-20 分)

• 內頁圖與文義的配合(0-5 分)

所有圖的內容都能與文義貼切配合。(+5)

大部分圖的內容都能與文義配合。(+3:半數以上 +4:接近全部。) 圖的內容與文義配合。(+1:未達半數 +2:半數左右)

續表 4-13 評量活動六-3 之繪本製作評分系統

• 內頁圖文之版面安排(0-10 分)

整體圖的版面安排清晰有序、一目了然,文字部分:(6-10 分) 整體文字位置適當、容易閱讀。(+10)

大部分文字位置適當、容易閱讀。(+8) 文字位置有時不易閱讀。(+6)

分幕圖的安排清晰,但乏整體性,文字部分:(4-6 分) 文字位置適當、容易閱讀。(+6)

文字位置有時不易閱讀。(+4)

有進行圖文安排,但圖與文的安排較無秩序、凌亂。(+2)

(33)

• 封面的圖文安排(0-5 分) 文字排列易於閱讀。(+1)

字形大小適當、字體造型清晰醒目。(+1) 插圖製作精緻。(+1)

插圖內容與題目相關。(+1) 圖文排列具整體感。(+1) 此項目整體表現:

優:17-20 分 良:10-16 分 加油:0-9 分

評分標準五:裝訂技巧(0-10 分)

•孔裝式

整齊度(0-3 分)

孔洞呈直線對齊。(+1-2) 上下頁孔洞對齊。(+1-2)

書頁材切平整、邊緣對齊。(+1-2) 堅固度(0-4 分)

孔裝式裝訂條件皆具備:孔洞、固定物、裝訂。(+1) 固定物堅固、緊實。(+1)

裝訂處書頁牢固、不脫落。(+1) 繪本易於翻閱。(+1)

美觀度(0-3 分)

封面、封底膠膜平整乾淨。(+1-2) 固定物、裝訂處整潔美觀。(+1) 或•折疊式

整齊度(0-3 分)

書頁邊緣上下、左右折疊整齊。(+1-2) 書頁粘接對齊。(+1)

堅固度(0-4 分)

內頁接合處牢固。(+1) 封面、封底粘著牢固。(+1-2) 繪本易於翻閱。(+1)

美觀度(0-3 分)

封面、封底、內頁的接合處平整乾淨。(+1-3) 此項目整體表現:

優:9-10 分 良:6-8 分 加油:0-5 分

續表 4-13 評量活動六-3 之繪本製作評分系統

(34)

評分標準六:繪本架構(0-10 分)

• 封面(0-3 分) 書名。(+1) 作者。(+1) 出版社。(+1)

• 內頁(0-6 分) 內封面。(+1)

主內頁:頁碼。(+1) (圖、文字已於其他項目計分。) 版權頁。(0-4 分)

.內容完整正確,包含書名、作者、出版社名、出版社地址及聯絡方式、出 版日期。(+3)

.至少包含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2)

.至少包含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之其中二者。(+1) 內頁至少 10 頁。(+1)

• 封底:有獨立的封底。(1 分)

•書背(不計分) 此項目整體表現:

優:9-10 分 良:6-8 分 加油:0-5 分

三、評分程序

基於評量活動類型的特性、評分規準的複雜程度等因素,所以每 個評量活動的評分程序不完全相同,本研究中大抵可歸納出三種評分 程序:

(一)兩位評分者共同評分

評量活動一、二、三、四、六-1、六-2 由兩位研究者共同評 分,其評分程序如下:

1、界定評分系統:研究者與教學者先界定評分系統、澄清特定詞彙 的定義。

2、各自評分:針對同一份評量表現或作品,研究者與教學者各自評

(35)

分。其中評量活動一、二的評分結果用以建立評分者一致性。

3、找出不同結果:共同比對評分結果,找出評分結果不同的樣本。

4、進行討論:兩人針對差異各自提出說明,並進行討論以釐清兩人 差異之原因,爾後更深入界定評分系統、更明確澄清特定詞彙的 定義。

5、各自再評一次:針對評分結果不同的樣本各自再評一次。若仍有 差異,則重複步驟 3、4、5。

6、取得最後評分結果:以此作為分析與討論的資料。

(二)兩位評分者分工進行

評量活動六-3 評分規準系統龐雜,包含六大評分指標,所以研 究者與教學者採取分工方式,各評量其中三項標準。

評量活動七、八則由於評量活動時間是在同一天內進行,時間 緊迫,所以兩個評量活動各由一位評分者進行評分。

此種分工評量的信度建立在之前評量活動一已建立了可信的 評分者一致性,以及評分者與教學者的充分討論、溝通的基礎上。

(三)一位評分者評分

評量活動五的實作任務是有標準答案的紙筆測驗,所以由研究

者個人進行批改、計分即可。

(36)

第三節、「愛心樹」課程實作評量之評量結果

本節首先將針對個別評量活動,以敘述統計方式說明 36 個樣本的整體 結果;接下來根據評量結果所顯示的趨向,將學習者的表現分為六大類 型,探討不同類型學習者的課程中的能力特質,並且探討能力在不同評量 活動中發揮的情形。

一、各評量活動之結果

學生的表現結果經過評分之後,教學者從這些評分結果中可以得 知學生在「教學具體目標」上達成的情形,這樣的訊息可以幫助教學 者發現學生的能力到達什麼程度,以決定接下來的教學工作要如何進 行。

(一)評量活動一:

學習單一「看見愛心樹」與副學習單一「看見愛心樹」

活動內容除了原先計畫的學習單一之外,另加入因學習單一之 回饋所延伸出的補救教學副學習單一。

參與學習單一評量的學生共 35 人,1 人缺席(25 號學生)。評 量結果顯示出「了解」愛心樹中愛與付出重要概念者有 29 人,佔所 有參與者的 82.86%;「不了解」者 1 人,佔 2.86%;「未顯示」者 5 人,佔 14.29%。

參與副學習單一評量的學生共 36 人。評量結果顯示出「了解」

愛心樹中愛與付出重要概念者有 33 人,佔 91.67%; 「不了解」者 1

(37)

人,佔 2.78%;「未顯示」者 2 人,佔 5.56%。

表 4-14 評量活動一之結果

了解「愛心樹」所表達的重要概念:愛與付出。

評量結果

是,了解 否,不了解 未顯示

總計 N(%)

學習單一

n(%) 29(82.86) 1(2.86) 5(14.29) 35(100)

副學習單一

n(%) 33(91.67) 1(2.78) 2(5.56) 36(100)

*n:次數 N:總數 %:百分比

進行補救教學是為了確認「未顯示」的學生對於「愛心樹」意 涵的了解程度。而結果顯示,在經過補救教學之後, 「了解」的比例 提高。研究者經過比對後發現:

.副學習一之「不了解」者為在學習單一活動中缺席的學生;

.副學習單一為「未顯示」的兩人中,在學習單一的表現是「不了 解」和「未顯示」各一人。也就是說,原來在學習單一的表現為

「未顯示」的 5 人中,有 4 人在副學習單一的表現提升為「了解」 , 而有 1 人仍為「未顯示」 ,亦即無法判斷該學生是否了解了此單元 中的重要概念。

(二)評量活動二:寫作活動「來自心底的一封信」

評量結果分成五等級:優異、良好、可、偏低、低落,輔以”+”

號說明每一等級內的程度,最多三個”+”,例如等級「良好」內有:

良好、良好+、良好++、良好+++。其他等級以此類推。

(38)

參與評量活動二的學生有 35 人,1 人缺席。等級「優異」者 8 人,為參與總數的 22.86%;「良好」者 17 人,佔 48.57%;「可」

者 7 人,佔 20%; 「偏低」者 2 人,佔 5.71%; 「低落」者 1 人,佔 2.86%。

換言之,將學生「良」和「尚可」之表現者合併來看,則有 24 位,佔 68.57%的學生,其能力處於可以進行一般基本寫作;而有 22.86

%的學生則有優異的寫作能力;有 8.58%的學生沒有能力以寫作方式 進行表達。

表 4-15 評量活動二之結果 表 現 等 級 評量結

果 優異 良好 可 偏低 低落

總計 N(%)

8(22.86) 17(48.57) 7(20.00) 2(5.71) 1(2.86) 35(100)

n(%)

8(22.89) 24(68.57) 3(8.58) 35(100)

*n:次數 N:總數 %:百分比

(三)評量活動三:媒材使用

評量結果分成三等級:優、良、加油。此三等級分別使用在各 項目評量以及整體評量中。整體來說,表現「優」者有 25 人,佔總 參與人數的 69.44%;表現「良」者有 11 人,佔 30.56%。換言之,

以整體來看,所有學生在此評量活動中的表現都達到具體學習目

標,能了解、分辨媒材的特性,並且有基本的操作技能。

數據

圖 4-2 「愛心樹」實作任務架構  學習單元 具體目標  評量目的  評量活動  評量活動說明  單     元  一  :  看  見  愛  心  樹  .藉欣賞、討論「愛心樹」,了 解 愛 與 付出的意涵。  主要目的:  .瞭解學生對「愛心樹」所闡述的「愛與付出」的理解程度。 次要目的: .對生活經驗的回顧將牽引下一單元課程。  形成性評量  評量活動一:  1.學習單一「看見愛心 樹 」( 見 附 錄五) 2.副學習單一「看見愛心樹」(見附錄六)  評量活動一:  .評量類型:結構性紙筆評量。
表 4-6 評量活動四之兩種裝訂方式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四                   裝訂技巧                        評分系統  評量目的:了解學生裝訂繪本的能力。活動內容:折疊式裝訂法與孔裝式裝訂法 之實際操作。  評分標準:折疊式、孔裝式兩種裝訂的完成及正確性。   折疊式裝訂法                       通過 未通過  1.書頁能折疊整齊         (  ) (  )  2.封面封底粘著牢固       (  ) (  )  3.書頁與封底封面整
表 4-11 評量活動六-1 之學習單四「發展繪本故事」評分系統  評量活動六-1              學習單四:發展繪本故事       評分系統 評量目的:了解學生運用運用所習得的觀念、知識與技巧於繪本創作的情形。  評分指標:以「愛與付出」為主題進行故事創作。  一、造句練習:寫出與愛或付出有關的句子          優。三個句子皆表達了愛或付出相關的重要概念。(+3)          .以愛或付出相關概念,點出付出者與接受者或愛人者的關係,並具體說明。     良。兩個句子表達出與愛或付出
表 4-16 評量活動三之結果  表  現  等  級  評量結果  優 良 加油  總計  N (%)  蠟筆 n(%) 24(66.67)  6(16.67)  6(16.67)  36(100)  水彩與蠟筆  混合 n(%)  30(83.33) 6(16.67)  0(0)  36(100) 媒材 技 巧  拼貼 n(%) 22(61.66) 11(30.56)  3(8.33)  36(100)  紙材辨識 n(% 28(77.78) 7(19.44)  1(2.78)  36(100)  整體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三)個人全能:各單位最多錄取一名,最高者名次列前。國中組、國小高年級 組(繩、球、棒、帶)四項取最高三項分數相加之總分;國小中年級組(徒

(2)依評選項目表所列之評選項目、權重、配分標準評分。評選委員之評分以 100 分為滿分,平均 70 分(含)以上者為合格分數,惟如出席評選委員之過

三、網際網路註冊報名登錄之球衣號碼,不得更改。球衣號碼總教練為 30 號,教練分別 為 29 號及 28 號,行政管理人員為 27 號,球員為 1 號至 22

IRB 編號 SC19232B#9 【CIRB 副審】 計畫主持人 楊宗穎 計畫名稱.

編號 主持人 計畫名稱 審查 結果 Prednisone 以及安慰劑併用 Prednisone

機器常數machine epsilon,以ϵmach表示,其值為1和比 1大的最小浮點數之間的距離。以下表格為IEEE 754浮點 數標準中各部份所佔的位元數: 精準度類型 符號部分 指數部分

教師有第一項第三款或第四款規定情形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

教師有第一項第三款或第四款規定情形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