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記《中國佛教史略》之特見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記《中國佛教史略》之特見 ——"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記《中國佛教史略》之特見

——真空妙有與真常唯心

釋 悟 殷

*

壹、前言

《中國佛教史略》說︰「中國佛教,源於印度之佛教,流行於中國民間。源本於 印度,故印度佛教思潮之演化,與中國佛教有密切之影響。流行於中國,故中國民族 之動態,與中國佛教有相互之關涉。必合所源承之佛教、所流行之中國以觀之,庶足 以見中國佛教之真。」這段話,正說明了治中國佛教史的一個最基本原則。

根源於印度的中國佛教,在中國流傳上下已經二千餘年了。要上探印度佛教流傳 的時代思潮,下採中國佛教流傳的現況,串連印度和中國佛教彼此間的關係,條理出 從印度到中國思想的流變過程及其內在理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佛教界就有這麼 樣的大師級人物︰民國三十二年,印順導師和妙欽法師合著的《中國佛教史略》,就 具備了上述內涵1。雖然只是短短的九十餘頁,卻能提綱挈領地解析印、中佛教思想

* 佛教弘誓學院研究部教師。

1 1.本書為妙欽法師初稿,由印順導師整理刪補而成,時為民國三十二年。民國二十九年,

妙欽法師(1921~1976),與演培法師,在漢藏教理院見到印順導師後,從此結下深固的 法誼。妙欽法師曾筆記導師所講之《性空學探源》;與演培法師筆記導師之《攝大乘論講 記》;且在漢藏教理院時,就編寫《中國佛教史略》,經導師作了補充與修正,成現今之 版本。又民國八十七年,正聞出版社發行《妙欽法師文集》,收錄法師作品及師友懷念文。

2.《中國佛教史略》出現,民國三十三年春,太虛大師(1889~1947)在漢藏教理院,就 針對本書而特地為妙欽法師說《論中國佛教史》。太虛大師把會昌以前的中國佛教分為三 大系:一、道安重行系:自慧遠的承道安修持律淨,覺賢的傳禪,慧文的修實相禪出天 台一宗;光統的持律與杜順的修法界觀出賢首一宗;乃至慧能以後的禪宗都是。二、傳 龍樹學系:自羅什傳龍樹論入中國,到興皇、嘉祥的集三論宗之大成。三、傳世親學系:

菩提流支、真諦、玄奘三人,相次的傳世親論入中國,而演出地論、攝論、唯識的三宗

(2)

流變的過程,中國佛教各時代,各宗、(具有代表性之)各人的重要思想,南北方佛 教的思想特質,以及南北方思想交融的發展情形。可以說:它是中國佛教史的的綱要 書。

尤其是,作者綜觀印、中佛教流傳的思想演變,一針見血的點出中國佛教在南北 朝時代,就奠定了南方佛教思想特色「真空妙有」與北方佛教思想特色「真常唯心」

二大學統;以此為基點,我們只要掌握隋唐八大宗派起源及流傳的時空背景,那麼,

八大宗派底蘊之思想,及彼此相拒相攝錯綜複雜的思想脈絡,就渙然而解了。因此,

筆者特依據佛教根本思想——「緣起」的軌則性:生死流轉與涅槃解脫,都依「緣起」

而開顯,且必然是「怎樣說流轉,反其道而行之,就是還滅,決不能另起爐灶」2 主軸,以天台、華嚴、禪宗最主要的學說為探究對象,以見作者判定南方「真空妙有」、 北方「真常唯心」的思想特色,實是別具隻眼的慧見。本文,分四節來說明:

第一節,南北朝佛教思想的特色。佛教由印度輸入中國,歷經漢、魏、兩晉的流 傳,到南北朝時代,南北兩地各自發展又兼融並蓄,形成極具特色的佛教。此分南北 方來談:一、南朝佛教,承續兩晉般若性空大小兼暢之教法,及闡揚羅什所傳之關河 妙典,佛教思想凡經四變,先是《涅槃》代《般若》而起,涅槃佛性之學凌駕於般若 之上;繼之《成論》興起,「成論大乘師」顯著一時;再而三論奪其席,闡揚羅什所 傳龍樹性空學;最後由天台融《中觀》、《智論》、《法華》、《涅槃》於一爐,大成南土 之學。南學之思想至此底定,是真常空與真常有結合之「真空妙有」學。二、北朝佛 教,北方自《涅槃》初翻,真常妙有佛性之學漸興,打造了真常淨心的樂土。北魏時,

勒那摩提、菩提流支等傳譯《十地論》,以阿梨耶識為第一義心,闡述「三界唯心」——

一切法唯心造。然「阿梨耶識」究竟是真心、妄心,還是俱有真、妄義?學者意見不 同,於是分成地論南、北道。及至《大乘起信論》出,以眾生心為本,一心開真如、

生滅二門,以「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為阿梨耶識」。至此,奠定了北方真妄 交融之「真常唯心」學。

(附俱舍)。(【太虛大師全書】精裝本第二冊,頁 875)印度大乘佛教之發展,太虛大師 判為先真常而後性空、唯識;而印順導師判之為性空、唯識而後真常唯心論。影響所及,

對於中國佛教思想之流傳,即出現不同之見解。顯然地,《中國佛教史略》和《論中國佛 教史》之不同,還是源於二書作者對於印度大乘佛教流傳之先後的見解(教判)不同所 致。

2 《中觀論頌講記》,頁 30。

(3)

第二節,真空妙有之天台。南朝佛教思想特色是真空妙有,由天台宗集大成。何 以天台宗是真空妙有學派?本節,依據緣起的軌則性,以天台宗最重要的「性具思想」

與「不可思議三觀」,說明天台宗安立生死流轉與涅槃證得的理論依據,及其思想與 實踐結合的關係,雖然此宗已有偏於心的傾向,但是仍然主張「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的心色平等論,是真常有與真常空結合的「真空妙有」學。

第三節,真常唯心之華嚴。北朝佛教的特色是真常唯心,以華嚴宗為代表。何以 華嚴宗為真常唯心?本節,仍舊依循緣起的軌則性,以華嚴宗最重要之「性起法門」、

「三重法界觀」,解說華嚴宗安立生死流轉與涅槃證得的學理依據,及理論與實踐結 合的關連性,確實是符合於真常唯心學的共義。

第四節,南北交融之禪宗。達摩祖師所傳的禪法,是如來藏禪,由北方漸而南移,

融攝南方般若、三論思想,因而禪風分流,形成不同派別。圭峰宗密依據禪者之見地,

分判為直顯心性、泯絕無寄、息妄修心等三宗。本節,即以真常唯心學的共義來檢視 此三宗思想,說明禪宗底裡同是真常唯心論,受時地因緣影響了禪風,是北學大成於 南方,非從南朝學統中來。

貳、南北朝佛教思想的特色

3

《中國佛教史略》說:南北朝佛教的思想,特色在從空入中(妙有)。南方承性 空之緒,競以真常為歸;北方則性空基薄,多弘真常而說唯心。之所以形成南方真空 妙有、北方真常唯心之思想特色,實與兩晉以前流行的佛教、南北朝時代來華的譯經 師有關;而追溯影響中國佛教思想的關鍵,還在於印度佛教思想的流變。亦即印度佛 教為親因,此間佛教為助緣,形成了中國佛教的特色。例如:兩晉流傳的義理,以般 若性空為主,與印度流傳之佛教有關。以來華的譯經師來說,鳩摩羅什是思想的分水 嶺。羅什大約與無著、世親同時代。羅什以前的印度佛教,般若性空學流行,之後則 兩大唯心論盛行,南為真常唯心、北則瑜伽唯識4;影響所及,我國之般若性空學,

3 本節,參考《中國佛教史略》,第四、五節。(《佛教史地考論》,頁 19-44)

4 1.依據印順導師的推斷,大成瑜伽唯識行派的無著、世親,出世的時代,都是笈多王朝時 代(A.D.320),大約是西元 336 至 405 間,世親是 360 至 440 間。笈多王朝時代流行的 佛教,都偏向於真常與唯心,南為真常唯心學,北為虛妄唯識論。詳細情形,請檢閱《印 度佛教思想史》,第七章至第九章(頁 241-383)。

(4)

亦於此後分流為南之真空妙有、北之真常唯心。

一、南朝佛教思想的特色

南朝佛教思想的特色,是「真空妙有」學。何以故?這問題,得由佛教思想的流 變說起。南朝佛教,承續了東晉般若玄學之法統,汲取鳩摩羅什所翻經典而闡發,歷 經一百七十年頃,自北而南,其學說經四次流變,即羅什門下之次第代興:

一、在晉、宋交替時代,建業漸漸成為南方佛教重心。此時翻譯的典籍,如法顯、

覺賢、求那跋陀羅所出經論,大多數屬真常經論;且北涼曇摩讖翻譯之《大般涅槃經》

等,也傳到了南方(430 頃)5。學者受到《涅槃》真常佛性的影響,學風因而轉變,

2.鳩摩羅什(344~413),在 401 年到達長安,翻譯出的典籍,以龍樹、提婆的性空學為主。

5 1.法顯(339?~420?),在東晉隆安三年(399),從長安出發往印度求法,義熙八年(412)

回到青州長廣郡牢山。後來到建康,和佛陀跋陀羅在道場寺,譯出六卷《泥洹經》、《僧 祇律》、《雜阿毘曇心論》……等。(《高僧傳》,大正 50.337 中;《法顯傳》,大正 51.857 上-866 下)

2.佛陀跋陀羅(覺賢,359~429),少以禪律馳名,和同學僧伽達多共遊罽賓,經智嚴懇請 而來華。聞鳩摩羅什在長安,即往見之。「什大欣悅,共論法相,振發玄微,多所悟益」。

羅什每有疑義,必共諮決。覺賢問羅什:「君所釋不出人意,而致高名何耶!」羅什答:

「吾年老故爾,何必能稱美談!」姚興專志求佛,供養三千餘僧,並往來宮闕,盛修人 事,唯覺賢「守靜不與眾同」。有次,告弟子云:見本鄉有五舶具發,弟子傳告外人,「關 中舊僧咸以為顯異惑眾」。又覺賢在長安大弘禪法,四方樂靜者,聞風而至。有一弟子自 稱得阿那含果,賢未即檢問,遂致流言大被謗讀。關中舊僧以妄說過人法擯之。覺賢遂 與弟子慧觀等四十餘人南下廬岳。慧遠遣弟子曇邕致書姚興,及關中眾僧,解其擯事,

並請覺賢譯出禪數諸經。覺賢停留廬山歲餘,復往江陵,後至建業道場寺。先後譯出《華 嚴經》、《僧祇律》、《觀佛三昧海》、《泥洹》、《如來藏》、……等。(《高僧傳》,大正 50.334 中-335 下;《出三藏記集》,大正 55.103 中-104 上)

3.求那跋陀羅(功德賢,394~468),中天竺人。宋元嘉十二年(435),到達廣州,宋太祖 遣使迎至京都建業,敕名僧慧嚴、慧觀於新亭慰勞。譯出《雜阿含》、《法鼓》、《勝鬘》、

《楞伽》、《央掘魔》、《相續解脫》、《第一義五相略》……等。(《高僧傳》,大正 50.344 上-345 上;《出三藏記集》,大正 55.105 中-106 中)

4.曇無讖(385~433),中天竺人。來華譯出《大般涅槃經》四十卷,一般稱為「北本涅槃 經」。又譯有《大集》、《大雲》、《悲華》、《地持》、《優婆塞戒》、《金光明》、《海龍王》、《菩 薩戒本》等。(《高僧傳》,大正 50.335 下-337 中;《出三藏記集》,大正 55.102 下-103 中)

(5)

即使是鳩摩羅什之門人,如道生、慧觀、慧嚴、僧弼等,都認為「常住之言,眾理之 最;般若宗極,皆出其下」6,淺化了般若性空學。劉宋時代,儘管般若、法華仍有 流傳,由於道生「頓悟成佛」、「闡提有佛性」學說盛行,《涅槃》佛性之學,遂成為 熱門的議題。二、齊、梁間,研究《成實論》的風氣很盛,流傳於壽春、彭城間,形 成了所謂的「成論大乘師」,及至陳代,被三論、天台學者判為小乘學之後,就漸次 式微了。三、繼《成實》學而興起者,是三論宗。羅什所翻龍樹、提婆性空學,羅什 死後不久,關中衰亂,性空學說未及廣播,直至齊建武年間(494~497)高麗朗大師 由北來南,止於攝山,講學練眾;朗傳止觀僧詮,二者皆「頓跡幽林,禪味相得」。

僧詮傳興皇法朗,法朗在揚州二十餘年,三論宗風遍布大江南北,遠至巴、蜀、荊、

襄,成為陳代佛教主流,後來由嘉祥吉藏集大成。四、羅什之學,繼三論而南傳的,

是天台宗。北齊慧文於《大智度》有卓越深見,又悟《中論》空假中義。慧文傳慧思,

再傳智顗。陳光大二年(568),思、顗師資相偕南下,慧思住於南嶽,智顗下揚州,

入天台,往來吳、越、荊、襄間,傳禪弘教,深得時望。智顗本得於北土之學,再融 攝南方學統,是學本於羅什傳龍樹性空學而大成南土之學者。

南朝宋、齊、梁、陳朝代依次遞興,佛教思想則由般若玄學轉變成「真空妙有」

學。《中國佛教史略》作者認為:「於此學風丕變之會,以覺賢之被擯,道生之被擯,

為其機紐」;「然承續道安、慧遠之學而奠定南朝佛教之正統者,厥為慧觀其人」7 此中,覺賢是禪者,應智嚴之請來華,住在長安。覺賢與羅什之見地不同,作風有異,

覺賢因故被擯出關中僧團,之後南下止於廬山,再往建業,翻譯出《華嚴經》、《如來 藏經》等。道生重慧學,聞羅什來華,北上求法,未竟羅什傳龍樹性空學,就中途還 南。讀六卷《泥洹經》,孤明先發,唱「闡提皆得作佛」,舊學者認定是邪說,以致被 擯出僧團。至大本《涅槃經》南來,果云「眾生皆有佛性,以佛性故,一闡提等捨離 本心,悉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8,涅槃真常佛性之學,遂流行起來。道生又

6 「外國風俗還自不同,提婆始來,義、觀之徒,莫不沐浴鑽仰,此蓋小乘法耳,便謂理之 所極;謂無生方等之經,皆是魔書;提婆末後說經,乃不登高座;法顯後至,泥洹始唱,

便謂:常住之言,眾理之最;般若宗極,皆出其下。以此推之,便是無主於內,有聞輒變。」

(《弘明集》卷十三,〈范伯倫與生、觀二法師書〉,大正 52.78 中)按:提婆,指僧伽提婆。

提婆來華譯出《阿毘曇心論》、《三法度論》等。「義、觀之徒」,指慧義、慧觀之輩。

7 《佛教史地考論》,頁 21-22。

8 1.道生法師(355?~434),以為「入道之要,慧解為本,故鑽仰群經,斟酌雜論,萬里隨

(6)

唱唯成佛是真悟的「頓悟成佛」說(漸修頓悟)。其中,真常佛性與頓悟成佛說,為 中國佛教奠定了真常、圓頓之學風。慧觀是三學並重者,於《法華》、《涅槃》、《華嚴》……

等皆有研究,且綜合當時傳譯之教典判其前後淺深,以《涅槃》常住為究竟,《般若》

為下9。南朝佛教經此發展,思想傾向於真常了。不過,從漢、魏、兩晉以來,《般若》

性空學,在南方已根植深厚基礎,真常佛性學說盛行,促使思想轉向於真常,但只是 性空之真常,成為融合真常空與真常有的「真空妙有」學。

二、北朝佛教思想的特色

北朝佛教思想的特色,是「真常唯心」學。鳩摩羅什來華,在關中地方傳譯龍樹、

提婆性空學,何以北方思想卻偏向於真常唯心呢?造成此方思想特色的主因是:鳩摩 羅什死後不久,關中戰亂,學德星散,以致羅什所翻之龍樹、提婆性空學未能廣為流 通,反而是研究《涅槃經》的風氣很盛,研究《成實論》的學者,亦兼善《涅槃》。

不過,在這真常妙有的思潮中,奠下「唯心」思想特質的,是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翻 譯世親的《十地經論》。傳言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見解不同,二人各自譯出,再經慧 光合成為一本。時研習弘揚《十地經論》的風氣很盛,形成了地論學派。《十地論》

立八識,以第八阿梨耶識為第一義心。以此真常心為本,闡述三界唯心。問題就出在 這裡:「三界唯心」,即一切法唯心造。此能造一切法的心(阿梨耶識),究竟是真心、

是妄心,還是俱有真、妄義?勒那摩提以為:阿梨耶為清淨識,是法性真如。阿梨耶

法,不憚疲苦」。與慧叡、慧嚴同遊長安,從羅什受業,關中僧眾,「咸謂神悟」。406 頃,

回南方。研讀六卷《泥洹》,「剖析經理,洞入幽微,乃說一闡提可以成佛」。於時大本《涅 槃經》未傳南方,舊學以邪說而擯(429 頃)。宋元嘉十一年(434),亡於廬山精舍法座 上。(梁《高僧傳》,大正 50.366 中-367 上)

2.《大般涅槃經》,大正 12.505 下。

9 1.慧觀,幼年出家,遊方受業。聞鳩摩羅什入關,乃「自南徂北,訪覈異同,詳辯新舊,

風神秀雅,思入玄微」。時人稱之曰:「通情則生、融上首,經難則觀、肇第一。」(大正 50.368 中)

2.慧觀五時教判,分為頓教、漸教。頓教即是《華嚴》。漸教又分五時:一、三乘別教,為 聲聞說四諦,為辟支佛演說十二因緣,為大乘人明於六度,行因各別,得果不同。二、

三乘通教,《般若》通化三機。三、抑揚教:《淨名》、《思益》讚揚菩薩,抑挫聲聞。四、

同歸教,《法華》會彼三乘,同歸一極。五、常住教,《涅槃》常住。(吉藏《三論玄義》,

大正 45.5 中;《大品遊意》,大正 33.6 中-下;《法華玄論》,大正 34.382 中)

(7)

識生一切法,即是由真如「法性生一切法」,以真如法性為依持,主「現常」。菩提流 支則不然,他認為阿梨耶不守自性而妄現,由阿梨耶識生一切法,以阿梨耶識為依持,

不許真如法性生一切法,主「當常」。亦即菩提流支認為:阿梨耶俱有真、妄二義,

不純然是清淨識。眾生無始以來,真、妄是不相離的,亦即無明與真心是相依不離,

從不離真心的妄染,是第七阿陀那識;從不離妄染的真心說,是第八阿梨耶識10。勒 那摩提主阿梨耶為清淨識,慧光承續其學,是為地論南道派;其「真如法性生一切法」

說,後來匯入華嚴宗,為華嚴「性起法門」奠下理論基礎。菩提流支主阿梨耶俱有真、

妄義;其學傳道寵,為地論北道派;其「梨耶生一切法」說,則與真諦攝論宗之思想 會合。

勒那摩提、菩提流支及其再傳門下弟子眾多,研習地論蔚為風尚,為北方打造了 唯心大乘的樂土。在此時代思潮中,不可忽視的事是:《大乘起信論》的弘通,給予 中國佛教非常深遠的影響,天台、華嚴、禪宗等學派都視它為重要典籍,甚至還影響 到宋代天台山家、山家的論諍11。《起信論》把一心(眾生心)開為二門:一、心真如 門,即法界心,如來藏心,此心性不生不滅,是不生不滅的真心,常恆不變,含得無 邊的功德性。二、心生滅門,則是虛妄分別心,阿黎耶識(阿賴耶識),是生滅雜染 心,充滿無邊的過失。可以說,從眾生心的本性不生不滅義,立心真如門;從眾生心 的流轉還滅義,立心生滅門。真如不離生滅,生滅不離真如,二者相依不相離而非一 非異。值得留意的是︰《起信論》的阿黎耶識——生滅心,是「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

10 參見《大乘起信論講記》,頁 94-95。

11 1.天台宗的荊溪湛然(711~782),復興天台,面對華嚴之清涼澄觀,遂把華嚴所重的《起 信論》思想,吸收到天台宗。如《止觀大意》說:隨緣不變故為性,不變隨緣故為心。」

(大正 46.460 中)《金剛錍》說:「一者,示迷元從性變;二者,示性令其改迷,是故且 云:無情有性,若分大小,則隨緣不變之說,出自大教。……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

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真如之體,何專於彼我,是則無有無波之水,未有不濕之 波,在濕詎間於混澄,為波自分於清濁,雖有清有濁,而一性無殊。」(大正 46.782 下)

2.華嚴宗學者於所著經疏中,處處引用《起信論》作為理證,詳細情形,請檢閱華嚴章疏。

3.禪宗和《大乘起信論》的關係,見印順導師《中國禪宗史》,頁 158-164。

4.宋代天台宗形成山家山外論諍,《中國佛教史略》說:「此蓋遠承荊溪來之融攝《起信》,

深受真常唯心論之影響者」(《佛教史地考論》,頁 80-81)。

(8)

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12。既然阿黎耶識是「依如來藏故有」,

是「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那麼,阿黎耶識即俱有真淨與妄染二性了。這樣,就與

《楞伽經》之真相與業相義相通13;由此,也顯示了此阿黎耶識與唯識學者之妄染阿 賴耶不同。華嚴學者就依據:「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說,

發揚了《起信論》染而不染、不染而染的思想特色,而唱談「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的宗門特色14。不過,探尋《起信論》之安立阿黎耶識俱有真淨(覺)與妄染(不覺)

二性的意趣,還是為了說明有情生死流轉與涅槃還滅的依據。而《起信論》的說法,

可以說是折衷了真心論與妄心論者的思想歧異,解決了佛教界長久以來有關「佛性論」

的諍議15;這一點,應該也是《起信論》特別受到中國佛教喜愛的重要因素吧!

三、小結

《中國佛教史略》作者,統觀南北朝佛教之思想,認為:南北朝佛教思想的特色,

12 1.《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76 中。

2.關於《起信論》思想部分,參考了印順導師《起信論講記》,頁 61-108。

13 1.「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

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

藏識則滅。」(《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 16.483 上-中)

2.《入楞伽經》,作「轉相識,業相識,智相識」,或「了別識,分別事識」。(大正 16.521 下-522 上)

3.《大乘入楞伽經》,作「轉相,業相,真相」,或「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正 16.593 中)

14 例如:賢首法藏法藏以圓常法界心(如來藏真心)為本,為簡別空、有二宗,故自立真心、

依他、所執三性,此三性各有二義,成就了「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性相通融,無障無礙」

的法界緣起說。詳細情形,筆者於「真常唯心的華嚴宗」之「性起法門」部分,有較詳細 的解說。或檢閱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 45.499 上。

15 1.玄奘上表謝高昌王曰:「遺教東流六百餘祀,騰會振輝於吳洛,讖什鍾美於秦涼。不墜 玄風,咸匡勝業,但遠人來譯,音訓不同,去聖時遙,義類差舛。遂使雙林一味之旨,

分成當現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兩道。紛紜諍論,凡數百年,率土懷疑,莫有 匠決。玄奘宿因有慶,早預緇門,負笈從師,年將二紀,名賢勝友,備悉諮詢。大小乘 宗,略得披覽,未嘗不執卷躊躇,捧經侘傺。望給園而翹足,想鷲嶺而載懷,願一拜臨,

啟申宿惑。」(《慈恩傳》,大正 50.225 下)

2.按:玄奘說:「雙林一味之旨,分成當現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兩道。紛紜諍 論,凡數百年」。正說明困擾教界諍論多時的主因,就在「佛性」本有或當有的問題。

(9)

在於從空入中之真常妙有。南方承續兩晉以來之般若性空思想,以及融攝了《涅槃》

之真常妙有,可稱為「真空妙有」系。北方則性空基薄,多弘真常而說唯心,雖然有 真心、妄心之諍,但是依妙有而說唯心,可稱是「真常唯心」系。追溯造成南北方佛 教都傾向於「真常」的原因,實根源於印度佛教思想的流變,以及中國當時的時機因 緣所致。印度佛教,在笈多王朝梵文學復興之期,西北印說一切有部的瑜伽師,本於 有部義及瑜伽禪觀思想,融攝了經部等學說,成立了「虛妄唯識」論;中南印則從性 空轉入真常,漸而真常有與心性本淨結合,形成為「真常唯心」論。此二學系,思想 都偏向於「真常」、「唯心」,印度佛教思想也就由性空一轉而邁向真常、唯心時代。

此一時代思潮傳入中國以後,中國佛教亦競向真常、唯心邁進。不過,由於中國南方 與般若性空特別有緣,雖然偏向於真常,但是南方是性空之真常——真空妙有;北方 則是唯心之真常——真常唯心。可以說,南方妙有、真空並行,且帶有反唯心緣起之 現象;北方則反之,性空無緣而唯心緣起說大張。

中國佛教思想的特質,以及南北方思想的差異,在南北朝時代已大致底定,以後 之隋唐八大宗派,雖然時地因緣有所差異,西方新思想也不斷輸入,然都未能脫離南 方真空妙有、北方真常唯心的思想範疇,即使宋代佛教,還是這二大學系之分流16 我們只要本著這樣地思想特色,再熟稔各學派起源及發展的地理環境,那麼,要理解 八大宗派最根本的思想,分辨彼此思想最大的差異,及釐清其流傳中互相混融交錯的 思想脈絡,就不是困難的事了。以下,即以天台、華嚴、禪宗的重要學說來說明它。

參、真空妙有之天台

南方真空妙有的代表學派,是天台宗。《中國佛教史略》作者之判天台宗思想是

「真空妙有」者,主因在於:天台宗,是本得自於北土羅什傳譯之龍樹性空學,再融 會南方慧觀以來之學統而大成的學派。如智者大師「雖多稱《般若》、《中論》、《智論》, 而於空假外別存中道,不止於即空即假為中,且進而即空即假即中。觀百界千如於一

16 趙宋時代,佛教隱分為二流:「一、以禪之篤行為主而助以賢首之教;二、以台之教學為 主而助以律、淨之行」;「南北兩大學統,初以天台、賢首集其成。南重義學,北重實行。

及北方佛教墜緒,乃一轉為天台與禪宗之抗衡。賢、密與律、淨,隱為二流而離合其間,

此北宋佛教之概也」。(《佛教史地考論》,頁 79,83)

(10)

心,說理具事造;已從空入中,集真空妙有之大成」17。由真常空與真常有合流,故 稱之為「真空妙有」論。如何確定天台宗思想就是「真空妙有」呢?且以天台宗的性 具思想、不思議一心三觀來驗證之。

一、性具思想

前面說過:佛教的根本思想是「緣起」。緣起的軌則性是:生死流轉與涅槃解脫,

都依「緣起」而開顯;而且「怎樣說流轉,反其道而行之,就是還滅,決不能另起爐 灶」。那麼,天台宗是如何安立、解說生死流轉與涅槃證得呢?

天台宗就以「一念三千」之「性具思想」解說有情之生死流轉與涅槃證得18;理 具事造、諸佛不斷惡、闡提不斷善、一心三觀等學說,都是「性具思想」之不同層面 的說明。以一念三千來說,《摩訶止觀》云:

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 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 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例如八相遷物,物 在相前,物不被遷;相在物前,亦不被遷。祇物論相遷,祇相遷論物。今心亦 如是,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 亦不可,橫亦不可,祇是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

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智者說《摩訶止觀》,

大正 46.54 上)

在一念心中,即具足四聖、六凡的十法界,一一法界又各具十法界。一法界即性 具而成為事造時,餘九界不過隱而未現,九界實不離此一界。如此,一念心即具足三 千諸法,顯然是一法攝於一切法中,一切法又攝於一法中了19。又,「介爾有心,即具

17 《佛教史地考論》,頁 28。

18 按:天台反對地論師「一切解惑真妄依持法性」,及攝論師「梨耶是依持」的缺失,故安 立「介爾有心,即具三千」的性具學說(《摩訶止觀》,大正 46.54 上-中)。因此,天台 安立「性具」學說的本意,就是為了解決有情生死流轉與涅槃證得的依據問題。

19 三千諸法,即一切法。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

百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十法界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

聲聞、緣覺、菩薩、佛;十界互具成百界。又有三世間: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

(11)

三千」,它不是「從一心生一切法」(前後,縱),也不是「心一時含一切法」(同時,

橫),而是「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既然「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那麼,

「具」是「即」義,一念心即一切法,一切法即是心了20

凡夫一念即具三千諸法的思想,與「理具事造」的理論有關21。凡夫之一念,即 具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法界(其餘九 界亦同)。這說法,一方面表示了天台宗強調行者應注意日常生活的起心動念;另一 方面,也說明了天台宗修行的入手處,在於「介爾妄心」。最值得注意的是,從「一 法界又具十法界」,「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說,就含藏著天台宗的重要思想——

性具善惡了。例如:人(凡夫)具足佛、菩薩、畜生、餓鬼、地獄等九界,即是人含 藏著善惡二性;同理,佛具足餓鬼等九界,則佛亦含藏善惡二性。又,一切法包括善、

惡、無記性。既然「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那麼,心亦具足善、惡、無記性。

如智者大師在《妙法蓮華經玄義》說:「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惡業性相,秖 惡性相,即善性相」22。這樣,一念心中,即具有善惡之性及善惡之相(性善、修善、

性惡、修惡)。

十如是: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百界一一有三十,總為 三千諸法。

20 參見《佛學大要》,【華雨集】第四冊,頁 305-307。

21 理具事造:「心造者,即是心具。……言心造者,不出二意:一者、約理,造即是具。二 者、約事,不出三世,三世又三:一者、過造於現,過造現當。如無始來及以現在,乃至 造於盡未來際一切諸業,不出十界百界千如三千世間。二者、現造於現,即是現在同業所 感,逐境心變,名之為造。以心有故一切皆有,以心空故一切皆空。如世一官,所見不同,

是畏、是愛、是親、是冤。三者、聖人變化所造,亦令眾生變心所見。並由理具,方有事 用。今欲修觀,但觀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任運攝得,權實所現。」(湛然述《止 觀輔行傳弘決》,大正 46.293 上)

22 「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惡業性相,秖惡性相,即善性相。由惡有善,離惡無善,

翻於諸惡,即善資成。如竹中有火性,未即是火事,故有而不燒;遇緣事成,即能燒物。

惡即善性,未即是事,遇緣成事,即能翻惡。如竹有火,火出還燒竹,惡中有善,善成還 破惡,故即惡性相是善性相也。凡夫一念,皆有十界識名色等苦道性相;迷此苦道,生死 浩然。此是迷法身為苦道,不離苦道別有法身。如迷南為北,無別南也。若悟生死即是法 身,故云苦道性相即是法身性相也。」(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 33.743 下-744 上)

(12)

又如《佛性論》論主說如來藏含有「所攝藏、隱覆藏、能攝藏」等三義23。《大乘 止觀法門》的作者,即以如來藏之「所攝藏」義,作為性具善惡說的理論依據,藉以 彰顯如來果德法身、眾生性德淨心,並能包含染淨二性及染淨二事24。真心而為無明

23 1.《佛性論》說:「如來藏義有三種應知。何者為三?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能 攝藏。一、所攝名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切眾生是如來藏。言如者,有二義:一、

如如智;二、如如境。並不倒故名如如;言來者,約從自性來。來至至得,是名如來。……

所言藏者,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無有 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由此果能攝藏一切眾 生故,說眾生為如來藏。……三、能攝為藏者,謂果地一切過恒沙數功德,住如來應得 性時,攝之已盡故。若至果時方言得性者,此性便是無常。何以故?非始得故,故知本 有,是故言常。」(《佛性論》,大正 31.795 下-796 上)

2.按:《佛性論》中,論主說如來藏有所攝藏、隱覆藏、能攝藏等三義。其中的「所攝藏」,

是「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無有出如如 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由此果能攝藏一切眾生故,說 眾生為如來藏」。顯然地,一切眾生,悉被攝於如來的「如如智」與「如如境」中。亦 即自性清淨心和煩惱染污心,根本上即不可分離。「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則清淨的 如來中,含藏著染污的「眾生」。此即是天台宗性具說的理論依據。

24 1.「問曰:云何復名此心為如來藏?答曰:有三義:一者、能藏名藏;二者、所藏名藏;

三者、能生名藏。所言能藏者,復有二種;一者、如來果德法身;二者、眾生性德淨心。

並能包含染淨二性及染淨二事,無所妨礙,故言能藏名藏。藏體平等,名之為如;平等 緣起,目之為來。此即是能藏名如來藏也。第二、所藏名藏者,即此真心而為無明殼藏 所覆藏,故名為所藏也。藏體無異、無相,名之為如;體備染、淨二用,目之為來。故 言所藏名藏也。第三、能生名藏者,如女胎藏能生於子,此心亦爾,體具染、淨二性之 用,故依染、淨二種熏力,能生世間、出世間法也。是故經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 因。又復經言: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又復經言: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而生 也。故染淨平等,名之為如;能生染淨,目之為來。故言能生名如來藏也。」(《大乘止 觀法門》,大正 46.644 中)

2.《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大正藏署名是「慧思」。釋慧嶽編著《天臺教學史》亦說此 書的作者是慧思(頁 36,177)。印順導師《大乘起信論講記》說:「傳說慧思禪師作有

《大乘止觀》,即是本論的再製(頁 13)。演培法師《天臺性具思想論》說:「大乘止觀 法門,古有真偽之論:在中國,義寂、遵式、了然、智旭等,雖認為這是慧思的撰述,

但日本的證真、普寂等,卻主張這是偽撰的。」證真,從從本論的內容與慧思其他的著 述,特以義勢及文勢的不同點為論據,說明非慧思作。然從性惡說這點來看,本論屬天 臺系,亦可說是慧思的撰述(頁 196-197)。筆者認為:《大乘止觀法門》的性惡說,和 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惡業性相,秖惡性相,即善性

(13)

輥藏所覆藏,藏體無異、無相,體備染、淨二用;由於心體具染、淨二性之用,故依 染、淨二種熏力,能生世間、出世間法。就在這裡,安立了生死流轉、解脫涅槃之學 理依據。如《大乘止觀法門》說:

一一眾生心體,一一諸佛心體,本具二性,而無差別之相,一味平等,古 今不壞。但以染業熏染性故,即生死之相顯矣;淨業熏淨性故,即涅槃之用現 矣。然此一一眾生心體依熏作生死時,而不妨體有淨性之能;一一諸佛心體依 熏作涅槃時,而不妨體有染性之用。以是義故,一一眾生、一一諸佛,悉具染 淨二性,法界法爾,未曾不有。但依熏力起用,先後不俱,是以染熏息,故稱 曰轉凡;淨業起故,說為成聖。然其心體二性實無成壞,是故就性說,故染淨 並具,依熏論故,凡聖不俱。是以經言:清淨法中不見一法增,即是本具性淨,

非始有也。煩惱法中不見一法減,即是本具性染,不可滅也。然依對治因緣,

清淨般若轉勝現前,即是淨業熏故成聖也;煩惱妄想盡在於此,即是染業息故 轉凡也。《大乘止觀法門》,大正 46.646 下)

凡、聖心體,本具染、淨(善惡)二性;而其心體二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一味平等,實無成壞。但是,「以染業熏染性故,即生死之相顯矣;淨業熏淨性故,

即涅槃之用現矣。然此一一眾生心體依熏作生死時,而不妨體有淨性之能;一一諸佛 心體依熏作涅槃時,而不妨體有染性之用」。這一段話,不但說明了有情流轉生死及 轉凡成聖的理論原則,亦是天台「闡提不斷善,諸佛不斷惡」之學理根據。不過,何 故「一一眾生、一一諸佛,悉具染淨二性」呢?作者卻答道:「法界法爾,未曾不有」。 意思是說,凡聖心體皆本具善惡,是法爾如是,本然必然而毫無錯謬的。

性具善惡,是天台宗重要的學說,尤其又特別發揮「性惡」說。探尋天台發揮性 惡說(闡提不斷善,諸佛不斷惡)最主要的意趣,在於:闡揚佛陀不捨一切眾生之大 慈大悲,即使如一闡提輩,遇緣善發,終有自在解脫日;而佛陀於惡自在,廣用諸惡,

普入諸趣,以同事攝度化有情。然「闡提不斷善,諸佛不斷惡」,二者究竟是斷何種 之善惡呢?智者大師說:「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那麼,

性德善惡何以不斷?大師答道:「性之善惡,但是善惡之法門,性不可改,歷三世無

相。由惡有善,離惡無善,翻於諸惡,即善資成」,智顗《觀音玄義》「如來不斷性惡,

闡提不斷性善」說,有思想上的關連。

(14)

誰能毀,復不可斷壞」故25

智者大師把「性」分為理性(體)與修性(用)。亦即把諸法以「理具」、「事造」

而分別之:諸法的本體,是理具(體);遇緣現前的諸法,即是事造(用)。然理具即 是事造,事造即是理具,二者只是從不同的層面來詮釋它。而「一一眾生、一一諸佛,

悉具染淨二性,法界法爾,未曾不有」。染淨二性之體,歷三世而不增不減、不斷不 壞;性德之用,則有待因緣而成。由於「闡提不斷性德之善,遇緣善發;佛亦不斷性 惡,機緣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惡事化眾生」26。不過,尚有一問題:倘若 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豈不是還會令修惡起嗎?果真如此,修行 豈不是唐捐其功!智者大師認為:「闡提既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善所染,修善 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了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自在,故不為惡所 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 不染,不染故不起」27。即使闡提、諸佛都具染淨二性,但是諸佛已通達惡,「於惡自 在」了,自然能以諸惡法門廣度眾生,闡提則因為「染而不達」,自然不得解脫自在,

那得以闡提作為例證呢!而且,假如闡提輩能通達此善惡義,則不復名闡提了。

這樣一來,「性具思想」(性具善惡),也就符合於緣起「怎樣說流轉,反其道而 行之,就是還滅」的軌則性。而其「性惡說」則特別發揮諸佛大悲度生之利用。

二、不可思議一心三觀

光有理論依據,尚不足以表彰宗門的特色,必須理論配合實踐門,方能顯出其宗 之殊勝與特色所在。在實踐上,天台宗最有名的是止觀法門,尤其是不可思議一心三 28

25 智顗《觀音玄義》,大正 34.882 下。又「如來不斷性惡,闡提不斷性善」,湛然《止觀輔 行傳弘決》亦有論及,請檢閱,大正 46.296 上-中。

26 智顗《觀音玄義》,大正 34.882 下-883 上。

27 智者《觀音玄義》,大正 34.882 下。

28 印順導師說:「[智]顗之學,精髓在止觀:《六妙門》、《次第禪門》、《摩訶止觀》,實不朽 之典。什公所傳《禪經》,有實相三昧,法華三昧;慧文、慧思,殆遠承其學而行證之者。

顗承其學,乃綜貫《智論》之所說,組為條理嚴密,可由易入之法門,可為龍樹功臣矣!」

(《佛教史地考論》,頁 28-29)

(15)

若法性無明合,有一念法陰界入等,即是俗諦;一切界入一法界,即是真 諦;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義諦。如是遍歷一切法無非不思議三諦。若一 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 空,空觀也。若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觀。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 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

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歷一切法亦如是。(《摩訶止觀》,

大正 46.55 中)

這是不可思議一心三觀,亦是圓融三諦。智者大師本著龍樹:「眾緣所生法,我 說即是無,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29,發揮一心三觀說: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法,

緣所生法,實無自性是為空,無自性而生是為假,而此不出法性外是為中。因此,「若 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

空觀」;「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觀」。

天台本於龍樹學,以一念三千為因緣所生法,發展了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心 三觀說。即此空假中三觀,亦是還滅解脫的要門:

觀有三: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道,得 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智

顗《摩訶止觀》,大正 46.24 中-下;30

29 1.《中觀論頌》,大正 30.33 中。

2.印順導師《中觀論頌講記》,解釋頌文「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 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時,對天台宗一心三觀 有所批評,詳細情形,請檢閱該書(頁 466)。

30 1.此處引文接著說:「此名出瓔珞經」。顯然地,三觀之名目,出自於《瓔珞經》。如《瓔 珞經》之〈賢聖品〉說:「所謂中道第一義諦,般若處中而觀達一切法而無二,其觀慧 轉轉入聖地,故名相似第一義諦觀,而非真中道第一義諦觀。其正觀者:初地已上,有 三觀心入一切地。三觀者,從假名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 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 中,名摩訶聖種性,無相法中,行於中道,而無二故。」(大正 24.1014 中)

2.《天臺教學史》編著者,在探討天臺「三諦三觀思想」時說:「三諦、三觀思想,是從

《仁王經》、《瓔珞經》而來,但是過去研究天臺學的先德們,關於三諦、三觀,都一貫

(16)

三觀者,若從假入空,空慧相應,即能破見思惑,成一切智,智能得體,

得真體也。若從空入假,分別藥病種種法門,即破無知,成道種智,智能得體,

得俗體也。若雙遮二邊,為入中方便,能破無明,成一切種智,智能得體,得 中道體也。(智顗《摩訶止觀》,大正 46.25 下-26 上)

天台智者大師基於「眾緣所生法」義,成立了一念三千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心三觀 說。雖然其禪觀強調「圓頓止觀」(《摩訶止觀》),但是初學者之下手處,大師又有《六 妙門》、《漸次止觀》、《小止觀》等之作,尤其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中,為指示「初 心行入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特別以十意明止觀。其初心學坐者,「若能善 取其意而修習之,可以安心免難,發定生解,證於無漏之聖果」31。大師在第十「證 果」處說:

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以 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則體真止也。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 見眾生可度,是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 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若菩薩為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不應取著,

無為而自寂滅,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則當諦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 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定實,亦有見聞覺知等相,差別不同。行者如是 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則能利益六道眾生,

是名方便隨緣止。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住 此觀中,智慧力多故,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菩薩雖復成就此二種觀,是名方 便觀門,非正觀也,故經云:前二觀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 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若菩薩欲於一念中具足一切佛 法,應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大乘止觀坐禪法要》,大正 46.472 中-下)

的相傳,認為是以龍大士的《中觀論》、《大智度論》為教證,但讀破了《中觀論》和百 卷《大智度論》,卻無法發現三諦、三觀的明文。」(釋慧嶽《天臺教學史》,頁 167)

31 1.元照《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序說:天台止觀有四本:一、圓頓止觀;二、漸次止觀,今 禪波羅蜜是;三、不定止觀,今六妙門是;四、小止觀,即今《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是。

(大正 46.462 上)

2.《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 46.462 中-下。又十意是:具緣、訶欲、棄蓋、調和、方 便、正修、善發、覺魔、治病、證果。

(17)

智者大師深受龍樹學說影響,以得自於龍樹學的卓越見地,發展為「一念三千」

說;即此介爾妄心,就是修行的下手處,不別求真心。又由一念三千,成立了一切因 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心三觀」說,藉由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得入中道 第一義觀。由此中道第一義觀,則自然流入薩婆若海。

三、小結

以上,從性具思想、不可思議一心三觀,說明天台宗安立生死流轉與解脫還滅的 理論依據,及其思想與實踐的關連性。由此,可以得知:智者大師由「介爾有心,即 具三千」(一念三千),成立了「性具思想」;即此「性具」,說明了有情生死流轉的原 因,以及涅槃證得的可能。修行的入手處,本於有情之「介爾妄心」,由空、假二觀,

得入中道正觀。因此,天台宗之「性具」學說,符合於緣起「怎樣說流轉,反其道而 行之,就是還滅」的軌則性。

天台宗是教觀總持的學派。《中國佛教史略》作者從智者大師「一念三千」思想 發展的傾向中,發掘智者大師之思想與實踐是結合的,讚許智者大師的成就,不只是 學思的圓融無礙,在實踐上亦有獨到的見地,尤其是智者大師之精髓在於止觀的修驗。

如「介爾有心,即具三千」,印順導師解說為:「具」,是「即」義,一念心即一切法。

具一切法之一念心,「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所 生法。一句,名為一念無明法性心;若廣說四句成一偈,即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 中」。何故名「無明法性心」?迷染以無明為本,無明極重為地獄;聖證以法性為本,

法性圓證為佛。十法界不出迷悟染淨,不外無明法性,「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 故名「一念無明法性心」。約無明說,眾生具如來藏不思議佛法;約法性說,如來藏 具生死雜染。依此義,故斷煩惱是「不斷斷」,法性具惡,無可斷也。修行是「不修 修」,即性是修,無別修也。這樣,就點出了「一念三千」、「性具思想」、及「性惡說」

的學理依據。接著,導師說:天台學本於龍樹,故以一念三千為因緣所生法,即空即 假即中。「若無明法性合,有一念法陰界入等,即是俗諦;一切界入一法界,即是真 諦;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義諦」。「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

假觀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也。若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觀」。祗 此一念無明法性心,具一切法,相依相即,非一非異;雖備明迷悟、諦觀、修證,而

(18)

「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32。這不可思議三觀說,可以看出天台宗是理論與實 踐結合、教觀總持的學派。

又導師認為:天台宗思想,是真常空與真常有合流,「已從空入中,集真空妙有 之大成」。然從「性具」以及「一心三觀」的內涵來看,天台宗都似乎有偏重於心的 傾向。這問題,導師的解說是:「天臺宗,源本般若中觀之禪。北齊慧文禪師,讀《智 論》『一切智實一時得』,及《中論》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偈,悟入一心三觀,圓融三 諦,為一家心髓。再傳隋天臺智者大師,從禪出教,宗《法華》、《涅槃》,以通論一 代時教。所明圓頓止觀:百界千如,三千諸法,即空即假即中,具足於介爾妄心,名 為一念三千。然學本般若之心色平等,故實『一色一香,無非中道』。」33此中,從「源 本般若中觀之禪」,「學本般若之心色平等」,正說明天台學受到般若性空的熏染很深,

即使唱「性具」、「一心三觀」,修行從「介爾妄心」入手,但還是心、色並重的學派。

總之,天台宗是南方佛教的集大成者,它承續南方慧觀以來的學統,糅合了龍樹 的性空學,是真常空與真常有思想的結合,故印順導師稱它為「真空妙有」學派34

32 1.《佛學大要》,【華雨集】第四冊,頁 305-307。

2.「今觀明白十法界法皆是一識,識空十法界空,識假十法界假,識中十法界亦中,專以 內心破一切法,若外觀十法界即見內心。當知:若色、若識皆是唯識,若色、若識皆是 唯色。今雖說色、心兩名,其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 緣所生法。一句,名為一念無明法性心;若廣說四句成一偈,即因緣所生法,即空、即 假、即中。」(智者大師說、章安灌頂記《四念處》,大正 46.578 下)

3.「觀無明心畢竟無所有,而能出十界諸陰,此即不思議。……在一念眠中,無明心與法 性合,起無量煩惱。尋此煩惱即得法性。……是一念無明心,有煩惱法,有智慧法。煩 惱是惡塵、善塵、無記塵,開出法身、般若、解脫。……今觀此無明心從何而生?為從 無明,為從法性?……無明性即是實性,亦言無明即是明,明亦不可得,是為入不二法 門。但眾生迷倒,不見心之無,心明成無明。」(智者大師說、章安灌頂記《四念處》,

大正 46.579 上-中)

33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 121-122。

34 1.智者大師之解釋「真空妙有」:「動即寂,真空也;寂即動,妙有也。真空故非常,妙有 故非斷。真空不住生死,妙有不住涅槃。妙有故能起大悲,真空故能生大慈。」(智者 說,灌頂記《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大正 33.265 下)。

2.印順導師:「天台學者談緣起性空,重視空假無礙的中道。他說中諦『統一切法』,立足 在空有無礙,寂然宛然的全體性,離一切執是空,宛然而有是假,統合這空假二者是中。

這三者是,舉一即三,三而常一的。」(《中觀論頌講記》,頁 41)

(19)

由於受到般若性空學的影響,主張依、正不二,心、色並重,唱「一色一香,無非中 道」;就在這裡,天台宗發揮了無情有性、草木成佛的學說35

肆、真常唯心之華嚴宗

北方真常唯心之大成者是華嚴宗36。何以判華嚴宗是真常唯心呢?《華嚴經‧寶 王如來性起品》說:「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愚癡 眾生顛倒想覆,不知不見。……我當教彼眾生,覺悟聖道,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

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內,與佛無異」37。這是真常唯心(如來藏)的思想。以下,以 華嚴宗之「性起法門」,及華嚴「法界觀」(真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說 明華嚴宗在真常唯心之體系下開展的宗門特色。

一、性起法門

華嚴宗的性起法門,是從一真法界現起一切法的思想。一真法界,即是圓常法界 心,是有情本具的性德,無二無別的法性。由圓常法界心而現起一切,名為性起,或 名法界緣起。可以說,圓常法界心,即是生死與涅槃法的所依處。然性起的定義為何?

賢首法藏在《探玄記》中,解釋「緣起」義時,樹立「法界緣起」,含有染法、淨法、

35 天台宗之無情有性,「草木成佛」,見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 46.151 下-152 上;《金 剛錍》,大正 46.781 上-中。

36 本節,參考《中國佛教史略》第五、六、七節。(《佛教史地考論》,頁 40-41,46-49,

60-61)

37 1.《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說:「無有眾生,無眾生身如來智慧不具足者,但眾生 顛倒不知如來智;遠離顛倒,起一切智、無師智、無礙智。佛子!譬如有一經卷,如一 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切所有無不記錄。……彼三千大千世界等經卷,在一微塵內,

一切微塵亦復如是。……佛子!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足在於眾生身中,

但愚癡眾生顛倒想覆,不知不見,不生信心。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天眼,觀察一切 眾生,觀已作如是言: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教彼眾 生,覺悟聖道,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內,與佛無異」。(大正 9.623 下-624 上;大正 10.272 下-273 上)

2.「如是微密法,無量劫難聞,精進智慧者,乃聞如來藏」。(大正 9.631 上)

(20)

染淨合說等三義38;再以分相、依持、融攝、性德、定義、染淨、因果、通局、分齊、

建立等十門,分別「性起」義39。本來,依據華嚴〈性起品〉建立的「性起」義,是 約佛陀果位說的,是「果性起」40。然而,法藏在「通局門」中,卻主張性起不只是 果性起,也通因性起。亦即性起不僅是約佛陀而說,亦通於有情眾生,乃至非情之山 川草木等41。易言之,由一真法界而現起一切有情、無情等宇宙森羅萬象。有一問題:

性起是唯有染性起、或唯淨性起,還是染淨合起呢?法藏《探玄記》說道:

問:一切諸法皆依性立,何故下文性起之法,唯約淨法不取染耶?答:染 淨等法,雖同依真,但違順異故。染屬無明,淨歸性起。問:染非性起,應離 於真?答:以違真故,不得離真;以違真故,不屬真用。如人顛倒,帶靴為帽,

倒即是靴,故不離靴;首帶為帽,非靴所用。當知此中道理亦爾,以染不離真 體,故說眾生即如等也。以不順真用,故非此性起攝。若約留惑有淨用,亦入 性起收。問:眾生及煩惱皆是性起不?答:皆是。何以故?是所救故,所斷故,

所知故,是故一切無非性起。(法藏《探玄記》,大正 35.405 中-下)

法藏意是,「染不離真體」,然「不順真用」,故性起是唯約淨法現起而言;又儘

38 「法界緣起略有三義:一、約染法緣起,二、約淨法,三、染淨合說。初中有四門:一、

緣集一心門,二、攝本從末門,三、攝末從本門,四、本末依持門,並如別說。二、淨法 緣起者,亦有四門:一、本有,二、修生,三、本有修生,四、修生本有。如下性起處說。

三、染淨合說者,亦四門:一、翻染現淨門,二、以淨應染門,三、會染即淨門,四、染 盡淨泯門。亦如別說。」(法藏《探玄記》,大正 35.344 上-中)

39 「明性起法門,即以為宗。分別此義,略作十門:一、分相門,二、依持門,……十、建 立。」(法藏《探玄記》,大正 35.405 上)

40 《華嚴經‧性起品》中說:佛的一切無邊功德,都是由真如法性而現起的。真如法性,或 名為「一真法界」。由真如法性現起一切法,就稱為性起。

41 「八、通局門者,問:此性起唯據佛果,何故下文菩薩自知身中有性起菩提,一切眾生心 中亦爾?答:若三乘教,眾生心中但有因性無果用相;此圓教中,盧舍那果法該眾生界,

是故眾生身中亦有果相。若不爾者,則但是性而無起義,非此品說。文意不爾,以明性起 唯果法故,但以果中具三世間,是故眾生亦此所攝。問:既局佛果,何故下文通一切法?

答:若三乘教,真如之性,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云:非佛性者,謂草木 等。若圓教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如下文辨。是故成佛具三世間,國土身等,皆是 佛身。是故局唯佛果,通遍非情。」(大正 35.405 中-406 上)

(21)

管性起涵蓋果性起及因性起,但是仍偏向於果性起。法藏認為「法界緣起」含有染法 緣起、淨法緣起,及染淨合說等三義;其中之「淨法緣起」義,包含本有、修生、本 有修生、修生本有等四義,即是以「佛果功德」的階位而說的42。這裡也有一問題:

既然妄染違真而不離真,妄體本真故,性起唯有淨法緣起,那麼,為何清淨之體卻能 現起染、淨二法呢?法藏回答說:「剋要而言,此一事中有真、妄兩異,如一眾生眼、

耳、鼻、舌諸相,是無明用以順泳生死不成熟故,無性即空是真如體,以湛然常住不 遷變故」。這是說,染、淨二法,同以一真如為自體,無明為緣用即生死流轉,真如 為用反流則出纏解脫;亦即「生死、涅槃依無別」、「無染即無淨」故。雖然如是,「妄 境若不現前,無以施教綱」,假如緣未相應,則如虛空無相而不可知。又「妄徹於真 源」,「顯真該於妄末」,真妄二法皆唯一真心,因「緣起」之力用,即同時炳現為染、

淨二相;雖然無前無後一時顯現染、淨二相,但仍「不妨同時異,無礙別時同」43 法藏又說:「因緣起者,要具力、無力」。性起唯真淨起,之所以顯現染(妄)、

淨(真)二者,完全是緣起的力用所致,由「無明」與「淨心」互為有力、無力,而 形成流轉還滅的關係:

就流轉為言,即無明業種為因,是即力也;淨心隱體為緣,即無力也。何 以故?以流轉即順無明、而違淨心故。既以違淨心而成染法,故知無明為有力 也。……言有力、無力者,事一而名異也。何者?以無明有力,即以淨心無力 為有力;既以無力為有力,是故淨心即無明也。淨心有力亦爾,反以思之。(法

藏《遊心法界記》,大正 45.648 下-649 上)

無明有力(因),淨心無力(緣),即流轉生死;淨心有力,無明無力,則還滅解 脫。有力、無力之所以能互為緣用而形成染、淨二種緣起者,實肇因於力、無力二者 皆是「無自性」的緣故;以「力、無力即無性」,故能現起染、淨二性。反之,若實

42 「諸佛功德無過二種,謂修生、本有。此二相對總有四句:一、唯修生,謂信等善根本無 今有故。二、唯本有,謂真如恒沙性功德故。三、本有修生,謂如來藏待彼了因本隱今顯 故。四、修生本有,謂無分別智等內契真如冥然一相故。此有四義而無四事,猶如金莊嚴 具,若稱取斤兩,本有如金;若嚴具相狀,工匠修生;若由成嚴具方顯金德,則修生之本 有;若嚴具攬金成無別自體,則本有之修生。」(法藏《探玄記》,大正 35.392 上,《華嚴 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 45.497 中;澄觀《華嚴經疏》,大正 35.861 上-中)

43 法藏《遊心法界記》,大正 45.648.下-649 上。

(22)

有自性,則墮斷、常二見了。

這樣,華嚴之性起(清淨),必須藉由緣起的因緣力才能現起作用;亦即由無自 性之因、緣相資相由,才能現起染、淨二法。果真如此,豈不是只有「性起」,何得 有「緣起」呢?法藏以「有力、無力無二性」(無自性)之主張,而言:「力、無力相 由,名為緣起。何以故?由彼此相奪果方生故,即彼此相由而無自性,無性為果而生;

生即不生,名為性起。何以故?即果自體而是性故」。不過,若自體全性即無生,云 何說有果法生呢?法藏還是稟持者「有力、無力無二性」之一貫立場而說:「以力即 無力,生即是無生;即無力即有力,無生即是生」44

從無二無別之法性(體),而現起一切法(現象)的性起義,法藏在《華嚴一乘 教義分齊章》有非常詳盡的解說45。如法藏以圓常法界心(如來藏真心)為本,為簡 別中觀(空)、唯識(有)二宗,自立了三性義46

三性各有二義:真中二義者,一、不變義;二、隨緣義。依他二義者,一、

似有義;二、無性義。所執中二義者,一、情有義;二、理無義。由真中不變、

依他無性、所執理無,由此三義,故三性一際同無異也;此則不壞末而常本也。

經云:眾生即涅槃,不復更滅也。又約真如隨緣、依他似有、所執情有,由此 三義亦無異也;此則不動本而常末也。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也。即 由此三義,與前三義,是不二門也。是故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性相通融,無 障無礙。(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 45.499 上)

法藏認為:一、真心有不變、隨緣義,故約圓成(真心)說:「雖復隨緣成於染 淨,而恒不失自性清淨;只由不失自性清淨,故能隨緣成染淨」。又「非直不動性淨

44 法藏《遊心法界記》,大正 45. 649 中。

45 賢首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在「就法分教」中,把華嚴判為「圓教」;在「以理開 宗」處,則判華嚴為「圓明具德宗」。圓教中,天台為同教一乘;華嚴為別教一乘。華嚴 是「稱法本教」,顯現佛在海印三昧中,同時演說十玄法門,主伴具足,圓通自在,盡因 陀羅微細境界,即於此時一切因果、理事等,一切前後法門,並同時顯現。可說是直顯毘 盧遮那佛海印三昧,圓滿無盡,圓融無礙之理。詳細情形,請檢閱《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大正 45.484 下-509 上。

46 始教之空有二宗,即中觀空與瑜伽(唯識)有。華嚴把一代時教判為小、始、終、頓、圓 等五教,其中,始教又分空始教(中觀)和相始教(唯識)。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來。是故如來名得涅槃。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入十種法行。能知諸佛如來應供正

然則,智顗之學說體系在其各主要著作中雖見端倪,猶乏全面之統整。本文之

但證以順用入體即無不覺。故得驗知心體本無不覺。但凡是違用一體謂異。是故不得

一切眾生智慧體故賀字印者。摧惡進善體皆離故婆 (上) 字印者。慣習觀察覺悟體故者 車 (上二合) 字印者。遠離貪瞋癡覆性故娑莽 (二合)

。於諸法一切無所住。是為一切智住。不自念法是我所。作是者為一切智。一切人法

  第二三寶相收中亦三。初約僧寶攝。二謂諸菩薩中道觀心智覺名佛寶。即此境智

  曩莫糝曼多嚩日囉 (二合) 赧 (歸命一切金剛。金剛即是諸佛之智印。佛之別名) 吽 (引三解脫 如前) 滿馱滿馱野

。苟得其印斯可信受。否則邪外而已。宗者顯體之要也。以因果為宗則體得其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