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我的憂鬱症到我的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我的憂鬱症到我的家"

Copied!
2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莊佩芬 博士

從我的憂鬱症到我的家

研 究 生:陳怡君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八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從我的憂鬱症到我的家

研 究 生: 陳怡君 撰

指導教授: 莊佩芬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八 月

(4)
(5)
(6)

誌謝辭

謝謝我的家人:爸爸、媽媽、姊姊、妹妹、弟弟

因為您們,我走出憂鬱風暴;因為您們,我活了下來;

更因為您們,才有這本論文的呈現。

謝謝我的導師兼指導教授:佩芬老師

您一直是我心中的女神,擁有無窮的魔法、能量和魅力。

因為您的帶領,讓這趟進修的旅程成為我生命中非常珍貴的一段,

更讓我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改寫了生命腳本。

謝謝我的論文口考委員:致嘉老師、珮芸老師

口考前與您們聯繫日期,以及在口考時與您們的對話,

在在讓我感受到您們的溫暖,也引導我走出生命現階段的困局。

謝謝敘事小組的夥伴

在我尚未決定寫自我敘說論文時,您們就大方地讓我成為您們的一員。

我是在加入敘事小組一年後,才擠到佩芬老師指導的名額,

也正式決定做自我敘說。

一路上有您們的相知、相惜、相伴,真好!

謝謝諮商心理所的同學

三個暑假好短暫,但與你們好貼近。

我們一起到海邊看日出、吹海風、爬都蘭山、參加排灣族豐年祭、佩芬 老師的火祭、冥想、吃美食、討論報告、穿碩士服拍照、摸索論文的撰 寫、口考……

好希望能多些與你們一起上課的暑假!多麼捨不得畢業呀……

謝謝美麗的台東

I love you!

(7)

從我的憂鬱症到我的家

作 者 : 陳 怡 君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諮 商 心 理 暑 期 在 職 專 班

摘 要

20 歲那年,我被醫師宣判「妳得了憂鬱症」。

本研究採自我敘說的方式,書寫我在這近 10 年的風風雨雨及療 癒過程中,如何透過與不同人、事、物的接觸,以及彼此生命的交會

,從中慢慢拼湊出一個全新的自己。

透過重新書寫這段歷程,我希望能以現在的眼光,重新體會這個 被憂鬱症狠狠敲擊、粉碎的痛,重新看見它在我生命中的意義,重新 疼惜當時的自己。

我希望透過重新整理療癒過程一路的點點滴滴,藉由「服務、職 場、愛情及旅行」,去看見自己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目前所在的這裡。

我希望透過與家人的對話,去看見他們的生命故事線,看見我的 憂鬱症如何與他們交會,以及如何牽動、改變他們的生命;然後,再 透過家人的眼光,重新看見在這個家庭裡的自己。

在這些過往的看見之後,我才明白藏在「憂鬱症」裡的生命議題

──是要帶我去追尋靈魂生生世世的家。

關 鍵 詞 : 憂 鬱 症 、 憂 鬱 症 家 屬 、 自 我 敘 說

(8)

From my depression to my home

Yi-Chun Chen

Abstract

When I was 20 years old, I was announced as a depressed person by a doctor.

This is a self-narrative study about the ups and downs in life along with the healing process in nearly 10 years. Through contacting with different people and things, the new self is like jigsaw puzzle, being put back piece by piece slowly.

Through the narrative writing, I hope I can us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o re-experience how I was beaten by depression and seeing the meanings out of that. Also, to cherish that part of me back then.

I hope to refresh the healing process a bit at a time, by "service, career, love and travel", and to see how I have come here step by step.

I hope that through dialogue with my families I can see their life story lines, and how my depression has intersected and affected their lives.

Furthermore, through my family’s eyes I can re-see myself in the family.

Based on the seeing so far, I understand the life issue along with the depression. It is the depression that takes me to pursue the home of the soul from the endless lifetimes.

Key words: depression, depression family members, self-narrative

(9)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圖目次 ……… v

第一章 緒論

之一、緣起 ……… 1

之二、研究目的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之一、憂鬱症的症狀、成因和治療 ……… 11

之二、憂鬱症家屬及家庭的療癒 ……… 14

之三、憂鬱症患者的療癒歷程 ………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之一、說故事 ……… 17

之二、敘說研究 ……… 19

之三、研究程序 ……… 20

第四章 沉沒

之一、無底洞──誰能拉我一把? ……… 23

之二、無力感──蔓延到手指 ……… 31

之三、忽落忽起的憂鬱浪潮 ……… 45

之四、長假 ……… 51

第五章 浮浮沉沉

之一、走在當下這一步路 ……… 61

之二、在服務中看見自己 ……… 65

(10)

之三、在職場中看見自己 ……… 76

之四、在愛情中看見自己 ……… 111

之五、在旅行中看見自己 ……… 129

之六、在家庭中看見自己 ……… 150

第六章 結語

之一、從我的憂鬱症到~~ ……… 169

之二、從我的憂鬱症到我的三十歲 ……… 170

之三、從我的憂鬱症到我不是憂鬱 ……… 178

之四、從我的憂鬱症到我的家 ……… 184

參考文獻 ……… 189

後記一:我是正常人嗎? ……… 191

後記二:三十歲的禮物 ……… 192

(11)

圖 目 次

圖 1 研究程序 ……… 21

圖 2 療癒時間軸 ……… 64

圖 3 漂流 ……… 145

圖 4 花園在哪兒 ……… 175

圖 5 回家 ……… 181

圖 6 小孩 ……… 186

圖 7 開始 ……… 187

(12)

第一章 緒論 之一、緣起

2007.12.25 網誌:生命的能量 四、五年前的我,

絕對料想不到,能夠成為現在的樣子。

這幾年,挑戰一項項接踵而來,

我居然能夠一項項陎對、解決,沒有被擊垮。

於是,生命的能量不停灌入。

甚至現在提到那段往事,還能夠不掉一滴淚,

感恩這段人生的歷練。

有時候會想,這樣的爲態還可以持續多久?

會不會有一天,我又回到那樣的死寂呢?

適時地提醒自己「放慢腳步」是必要的!

跳脫當下,看自己的進步。

四、五年前的我,

絕對料想不到,我能夠這樣追求人生。

一、文字的力量

很多時候,透過日記去回憶過往,會彷彿注入生命的能量般,讓我有面對當 下的勇氣。

從高三開始,我就有用文字記錄生活和心情的習慣,無論是個人日記、交換 日記、往來的書信、bbs 的 po 文、網誌等,都留下了我成長的足跡。其中最多 的就屬個人手寫日記,寫啊寫的,一本用完再換一本,至今已累計近 30 本。

「寫這些要做什麼呢?」

沒有想過寫這些要做什麼用途。一開始是因為高三升學壓力太大,每晚讀書 讀累了,想寫寫東西,紓發情緒,漸漸地成了習慣,一直到上大學、實習、進入 職場。算一算,也寫了 10 多年了。

(13)

當書寫成了一種習慣之後,文字晉升為一種感受自己踏實存在的象徵物。若 一陣子沒寫些什麼,會有種踩不到地的不安,覺得自己好像要飄走了,要從人間 蒸發了。

還有,我一直記得,大四諮商實習課程的老師曾說,心裡的傷口其實就像身 體的傷口。身體的傷口我們可以用紗布蓋住,沒看見,就可以相信它不存在,但 這個被漠視的傷口會擴散,漸漸感染到全身。我越不去處理它,它會蔓延得更大,

最後甚至可能威脅生命。如果我想要治好這個傷口,我必須拋開紗布去挑傷口,

必須清洗、消毒、上藥,更嚴重的話,我要去看醫生。處理傷口的過程一定很痛,

但這是治療的必經過程。

面對心裡的傷,我也必須深入傷口,去感覺痛,因為這是療癒的必經過程。

傷口治癒後,往往會留下疤痕,越嚴重的傷口,留下的疤痕越大;同樣的,

心裡的傷口也是如此。曾經受過傷的心,即使痊癒了,也不可能變得不著痕跡,

只是它可以不再影響生活的運作。

寫日記,是我治療傷口的方法,我讓傷口攤在自己面前,一點一點去探索,

去挑出傷口壞死的地方,靠文字的力量療癒自己。

「留下這些日記要做什麼呢?」

其實,我曾經想過用一把火,將它們全部燒光光。

一來是因為這些心情的紓發、生活的紀錄,都是自己很私密的部分,若被別 人看見了,會很糗;二來是因為自己的人生雖然看似順遂,但其中有許多不為人 知、不堪的過往,背負著過去,生命太沉重;更重要的是,我一直想藉由燒掉日 記,忘記所有不愉快的過往,讓生命重新開始。

「燒掉吧!生活的空間那麼狹小,還讓這些東西占據?」

「燒掉吧!每天那麼多事要忙,怎麼可能從頭翻看?」

「燒掉吧!人生要往前看,不要抓著過去不放!」

(14)

這些聲音曾經在心中升起,我可以有千百個要自己燒掉這些日記的理由。但 是,我沒有燒掉,我一直將它們視為寶貝珍藏著。

2008.12.28 網誌:日記本 如果沒有這些日記,

對於那麼多過去的自己,我還會去想貣嗎?

現在真的一切雲淡風輕。

2010 年 7 月,我進入台東大學諮商心理所,遇見了佩芬老師,認識了敘事 治療,我想,我知道留下這些寶貝的理由了。

我要藉由這些寶貝提供的線索,開始去做一個不知道會做出什麼成品的功課

──我的論文、我的生命故事。

所以,在這份論文提筆之前,我已經準備 10 多年了。

二、輸送帶的人生?

在許多人眼中,我的成長過程十分順遂:小學、國中在班上的成績都是名列 前茅,高中就讀的是第一志願的女校,然後考上臺灣師範大學,畢業後返鄉回到 國中母校實習一年,實習結束當年就考上正式教師。家族的長輩十分崇尚「老師」

這個職業,因此,我成了家族之光,我的職業也成了父母最大的驕傲。

從求學到就業,我就像站在輸送帶上,平穩地一關過一關。

但不為外人所知的是,我在輸送帶上其實是跌跌撞撞、傷痕累累的。

2002 年 10 月,大三的生活開始不到一個月,我在臺北市立療養院1經過一連 串的問診與評估之後,被醫師宣判「妳得了憂鬱症」。

憂鬱症,將我狠狠甩到輸送帶之外。在求生求死邊緣掙扎的那段歲月,只要 多熬得過一天,我就是多活了一天。只能這樣過日子,沒有未來可言。

當時的我不可能料想得到,我居然爬了起來,而且爬回到輸送帶上,繼續一 關過一關。

1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前身。

(15)

「怎麼爬貣來的?那段過程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若不曾被甩到輸送帶之外,我之後的人生不會那麼順遂。那段過程,

徹底改變了我,我像是換了一個腦袋般,用全然不同的思考去看這個世界;那段 過程,為我往後的人生注入很多的力量。

2003.11.08 bbs 的 po 文

窗邊的白網紋這一、二個禮拜長得特別快,

是我的生命力感染了它嗎?

經歷了這一年多來的風風雨雨,

我終於慢慢回到最初的自己。

或許這是老天給我的考驗,

很慶幸我走過來了,

而且,患難見真情,

我看到了哪些人是值得一輩子珍惜的。

最受折磨的應該就是爮媽了,

爮爮有時變得很茫然,而我曾看見媽媽背著我偷偷擦眼淚;

最辛苦的應該就是姊姊了,

她得隨傳隨到,帶我跑醫院、帶我回家陪我掉眼淚。

我還見到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願意幫助我的人:

室友隨時注意我的爲況,即使自己很忙,在我有困難時絕不吝惜陪我;

在我上課上到一半覺得好累好累開始流淚時,老師握住我的手,告訴我沒關係;

在我被課業壓得受不了時,導師想盡辦法幫我退課,幫我打聽名醫,

給我最大的鼓勵;

班代、副班代的關心,讓我對新的班級不那麼害怕,

即使他們還是無法改口叫我學姊;

健康中心的護理師聯絡我,一個其實可以和我素不相干的人卻那麼關心我、

願意幫助我;

曾經同班 2 年的同學,在我降級一年後仍然丟我水球問我近況,

願意陪我出去走走;

其他和我同樣深受其擾的朋友,最能體會我的感受,徃此鼓勵、徃此祝福……

還有好多好多,

即使只是給我一個招呼、一個問候、一個關心、一個微笑……

(16)

一個讓我覺得我們還是好朋友的表現,

都會讓我覺得我不是孤單的。

「我覺得好奇怪,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會有那麼多的好人,願意幫助我?」

「因為他們也曾受到幫助,而且你值得被幫助!」

我對現在的爲況很滿足,

我會常保一顆付出的心去幫助別人,

因為我曾這樣深深感動過……

「那段過程發生了什麼事?」還有,「爬起來之後,我是如何繼續我的生命 旅程?」這是我想說的故事。

三、洗衣機裡的論文?

剛進入研究所,一開始接觸到「自我敘說」的論文時,我心想:「我絕不可 能寫的!」這樣的書寫太赤裸裸了,而且還必須公開、接受審查。我做不到。但 心中卻一直存在著一個聲音,告訴我,我可以試試看。這是一段與憂鬱症對抗,

然後漸漸學習共處的過程,無論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這都是一段珍貴的生 命歷程,我不需要藏起來。我可以試著說出來,與其他人分享。

這 10 多年來,我會寫那麼多的日記,可以見得我心中隱藏了多少祕密。2010 年碩一的課程結束後,我與敘事小組2的同學在隔年寒假回台東找佩芬老師。當 我們在團諮室分享「如何抵達台東」時,我只有簡單說幾句話,然後告訴佩芬老 師:「我前一天晚上寫日記寫了很多,但要說卻說不出口。」沒想到佩芬老師居 然要我將日記的內容念出來!我當下一度非常抗拒,但掙扎了一會兒之後,決定 試試看。

2010.01.21

搭 6:50 的兯車,7:37 到高雄的火車誤點近 10 分鐘,所以搭上了!沿途

2 在佩芬老師的建議下,班上決定寫自我敘說論文的同學,組成「敘事小組」,不定期地透過聚 會、E-mail 訊息往返,或在 skype 上相約,討論論文事宜,或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

(17)

一直睡,過台南後才醒來,看報紙。發現自己不一樣了~之前會一直坐在車上發 呆看窗外,沒有心思閱讀,但現在相反~一直看窗外也不知道要想什麼。

約 10:30 抵達高雄,原想搭 11:25,但觀光列車買不到票,計畫的 12:40 那班潮州之後沒座位。後來決定先搭 11:45 區間車去屏東再打算,貣碼再接下 一班區間車,然後抵達枋寮接普快,一定有座位。坐到屏東,每站都停,頗不耐 煩,所以坐到枋寮恐怕不妥,幸好在屏東有買到原本計畫那班自強號的票 (因為 有人退票)。

在屏東仍下雨(小雨),將行李寄放,在街上散步、喝酸辣湯後,覺得不那麼 累和反胃了。3:15 抵達台東。

暑假在此生活,會回想旅行的感覺;現在在此旅行,回想的都是在此生活的 回憶。離開 5 個月了,一切仍如此熟悉~這不能算是回顧、重溫,因為半年後又 要回來生活了。似乎也玩夠了~其實真的沒有以前那種一直看地圖、找景點玩的 熱情。也許真的可以定了。

念的時候覺得很難為情,但學姐和同學給我的回饋都很正面。這是我人生中 第一次不經修飾、赤裸裸地呈現自己的思考和心情。雖然這只是一篇日記的節 錄,但我從來沒想過讓其他人知道這些內容,還意外地得到許多鼓勵和讚許。這 次的經驗讓我深深感覺到,我不一定只有表現最完美的自己才會得到接納;而 且,當我能在別人面前呈現最「真」的一面時,我也就能夠更自在地做自己。

寒假結束,回到工作生活的常軌後,我嘗試著向身邊信賴的朋友(小玉)表 達我原本不敢說的事情或心情,透過深入的談話,以及交換生命故事、心情札記,

我開始學習敞開心胸,接納自己的陰影,也不畏懼讓他人看見我的陰影。

2011.05.06 交換生命故事 Dear 小玉:

如同妳寫的:「卸下一層層陎具後,才得以見得人有多脆弱,卻也可見到 人內心的純粹。」原本快將自己淹沒的情緒和人生故事,透過每天一點點一點 點地描述,寫了上萬個字,漸漸地有「清空」之感。在脆弱過後,看到自己的 純粹,反而更堅強。

每次要提筆開始寫之前,都會想:「今天要寫什麼主題呢?」但往往一動 筆,寫出來的東西都和原本想的不一樣,手和筆好像會帶領我的頭腦去開一扇 我沒看見的窗戶,驚訝於窗外景色之豐富。有時候會覺得:「今天好像沒什麼

(18)

可寫的!」但一動筆,故事就如瀑布奔騰而下,即使凌晨時分,眼皮抗議著要 休息,但想寫的渴望卻止也止不住。

寫故事的這段日子,現實生活其實沒有什麼改變,但卻好像重新經歷了好 多的人生階段。支撐我一直寫下去的是妳不吝惜的回饋,有時給我提醒,有時

給我不同的思考,有時給我方向,我就繼續在摸索中往前走。

感恩 x10000 分(萬分感恩)

而且,透過這些交流,我發現胸悶的狀況減輕了,呼吸更順暢,腳步也更輕 盈。

2011 年暑假回到臺東進修碩二的課程時,有佩芬老師的支持及敘事小組同學 們的鼓勵,我灌足了勇氣,開始我的敘事之旅。

只是沒想到,第一筆就讓我僵持了好久,不知道怎麼開始。

我曾開玩笑地告訴同是敘事小組的同學,我要寫的憂鬱故事,就像洗衣機裡 的衣服,原本的髒衣服在洗衣機裡不斷翻攪,就像憂鬱症乍臨的那段日子,一片 混亂。透過不斷地翻攪、翻攪,衣服越來越乾淨,再慢慢脫水,就像最近這幾年,

除了仍須服藥之外,已經不太感覺得到憂鬱症對生活的干擾。現在,我要把衣服 一件一件拿出來,晾在論文上。

但是,這樣寫有什麼意義?

在論文寫作的課程中,熊老師的問題更是讓我當頭棒喝:「坊間有那麼多寫 憂鬱症的書,而且也是親身經歷,妳的論文會有什麼不同?」和老師聊著聊著,

他有個想法,建議我去和父母對話,去聽聽他們當時怎麼看待這段歷程。

四、最大的支柱

這個建議,給我很大的衝擊。

經歷憂鬱症,從對抗它到學習與它共存,我知道它會永遠屬於我的一部分。

可以走到現在這樣,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也能夠自信地對自己說:「我好棒!」

但,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做到的。

在憂鬱風暴最強烈的那段日子,給我最多支持的是家人。

(19)

「那時候家人怎麼看待我?怎麼看待這個家?怎麼看待我的未來?怎麼看 待這個家的未來?」我從不知道,也不敢提起。

曾經在佩芬老師的課堂上分享過,我覺得自己像一片葉子,飄到臺東;家人 的狀況都很好,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一個人從彰化開車到臺東進修,無牽無掛。

雖然和家人之間感情很好,但我似乎好久都感受不到自己與這個家在心靈上的溝 通與連結。

爸媽經營電機行,已經超過 30 年了。他們都曾在外面兼職,但不會同時。

這間電機行永遠有個人駐守,所以不管我們小孩子離家多久、多遠,回到家永遠 有人守候著。

家裡四個孩子,姊姊大學畢業後就在臺北工作、結婚;妹妹當了一陣子的國 小老師,覺得自己不適合,也到臺北謀職;弟弟當完兵、工作一年後,考上研究 所,目前在花蓮就讀,也準備在畢業後考臨床心理師執照。而我,四年前教甄重 考,順利回到國中母校任職,與父母同住。

我曾經體悟到,我會成為家中唯一出社會後還長住在家的孩子,是因為經歷 憂鬱風暴的衝擊後,有責任要做到讓父母天天放心看著我,知道我現在可以獨 立,可以不再讓他們擔心,可以好好地活著。

也許,我算是最折磨父母,卻又是和父母最「深緣」的孩子。

父母都很贊成我做這樣的論文,他們不認為這是「家醜」,反而覺得這段歷 程讓我們全家學習很多,家庭氣氛也更和樂。比較擔心的是妹妹,她說:「妳受 得了嗎?」重新挖出這段不堪的過往已經很痛苦了,現在還要加入其他人的觀 點,這不是痛上加痛嗎?

「我受得了嗎?」

我知道會很累、很痛,但我現在更領悟到,「憂鬱症」早就不是我一個人的 生命故事。它不僅為我的生命帶出了療癒的起點,也即將帶我去看見一個關於

「家」的故事及療癒。

(20)

之二、研究目的

2010.07.29 二八不徬?

28 歲生日,down 到谷底。

2010.07.30

沖完澡,想通了。

晚上到圖書館找論文、寫作業,專注在現實生活必頇做的事,感覺很踏實。

想通了什麼? 做自己就好。

一、建構 → 解構 → 再建構

回顧憂鬱症的這段歷程,我會說,它不僅不是一場災難,更是上天給我的一 份禮物。憂鬱症像一把鐵鎚,狠狠敲擊了我,粉碎我原本看見的世界、原本認知 的一切。在療癒過程中,透過與不同人、事、物的接觸,以及彼此生命的交會

,我從中慢慢拼湊出一個全新的自己。

因此,透過重新書寫這段歷程,我希望能以現在的眼光,重新體會這個被敲 擊、粉碎的痛,重新看見它在我生命中的意義;然後,重新疼惜當時的自己。

二、平衡 → 失衡 → 再平衡

「疾病和病症都是代表生活裡失序發生的一種訊號」(Dr. Ilse Kutschera &

Christine Brugger,2010,頁 30)。從憂鬱症診斷確定至今,這將近十年的日 子,我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所在的這裡?

我孤獨、我流浪、我大笑、我痛哭、我叫、我說、我寫、我沉默、我瘋狂……

,我一次又一次地從平衡的狀態失衡,再從失衡中慢慢平衡。

因此,透過重新書寫這段歷程,我希望藉由「服務、職場、愛情及旅行」,

重新看見我是如何用我自己的生命,去思考,去感受,去觸及更深的自己,去找 到平靜,以及面對這個世界的力量。

(21)

三、自己 → 家人 → 家

對我的家人,我說不出「愛」這個字,但若他們被欺負、在外面受委屈、身 體受傷或不舒服、感覺疲憊受苦……等,我心裡都會很難受;而除了家人之外,

我不會對其他人有這種「心疼」的感覺。其中我最會捨不得的是父母,因為我知 道,父母為了支撐這個家,一路走來都很辛苦。我不知道姊姊、妹妹、弟弟會不 會有這種感覺,但我自己這樣的感覺是很強烈的。

在回顧憂鬱症的療癒歷程時,我突然意識到,我會這麼心疼父母,其實是因 為我覺得自己是曾讓父母看見最受苦的孩子,他們放了很多的「心疼」在我的身 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而人與人之間的交會,都會互相牽動、改變彼 此的生命;尤其家人之間的情感與血緣關係,更是永遠不會斷的。

因此,透過重新書寫這段歷程,我希望藉由與家人的對話,去看見他們的生 命故事線,去看見我的憂鬱症如何與他們交會,以及如何牽動、改變他們的生命;

然後,再透過家人的眼光,重新看見在這個家庭裡的自己。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之一、憂鬱症的症狀、成因和治療

早年精神科醫師多是將重心放在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重症精神疾病上,而 這些患者常被汙名化稱為「瘋子」。憂鬱症患者看起來不像瘋子,但症狀的表現,

如工作能力及生活能力的降低,卻因此被認為是懶惰、心情不好、逃避現實等。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資料,自民國 86 年起,「自殺」死亡的人數都位居 國人十大死因之列;直到民國 99 年,才首度退出十大死因,但當年死亡人數仍 高達 3889 人,排名國人死因第十一名。根據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uicide Prevention)2006 年世界自殺防治日的資料顯示,導致自殺 的原因很多,但是,在大多數的西方國家,自殺身亡者中高達 90%的人患有憂 鬱症、酒精或物質濫用、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其中又以憂鬱症佔最大多數,

自殺身亡者中有高達三分之二的人患有憂鬱症。

近幾年來,憂鬱症的資訊透過各類相關書籍、報章雜誌、媒體等方式傳播,

因此,這個與癌症、愛滋病並駕齊驅的疾病逐漸廣為人知,現在幾乎很少有國人 沒聽過憂鬱症。

一、症狀

憂鬱症的核心症狀──情緒低落,可能出現在很多不同的情境,可是一旦出 現憂鬱症的症候群,則表示有一個需要治療的嚴重醫療問題,因為,除了情緒之 外,還有其他的改變(Francis Mark Mondimore,2005):

(一)情緒症狀:憂鬱情緒、廣泛受限的情緒品質、易怒、失去體驗快樂的 能力(失去興趣)、罪惡感、失去日常活動的興趣、社交 退縮、自殺想法。

(二)認知(思考)症狀:專注力差、記憶力差、猶豫不決、思考變慢、失 去動機。

(23)

(三)身體症狀:睡眠障礙(失眠或嗜睡)、食慾改變(體重減輕或體重增 加)、疲勞、頭痛、便秘、疼痛的狀況惡化。

陸汝斌(2005)則提出憂鬱症在臨床上的四大基本症狀:

(一)思考上的憂鬱:明顯的無助、無價值感、罪惡感、自責,以致反覆出 現自殺念頭,甚至真的導致自殺。

(二)情緒上的憂鬱:明顯的愁眉苦臉、悲哀、沮喪、悶悶不樂、焦躁不安、

易怒等。

(三)行為上的憂鬱:失眠或過度睡眠、激動不安、食慾上升或下降、對各 種活動失去興趣等。

(四)身體上的憂鬱:頭痛、眼花、胃脹等身體不舒服症狀。

但是,嚴格來說,一般人是無法自我診斷憂鬱症的,必須經過精神科醫師確 認才行,因此未經醫學診斷,自稱為憂鬱症的「患者」,有其可議之處(董氏基 金會,2001)。

二、成因

憂鬱症不是單一成因,可能是由許多方面的失調所引起的(Patricia L. Owen,

2001):

(一)生物因素:基因、腦中化學物質、生物循環等。

(二)環境因素:痛苦的童年、肉體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肉體受傷、

失去所愛、體會到無助等。

(三)相關因素:賀爾蒙的波動、尼古丁、酒癮之家、飲食失調、對血壓及 其他生理問題的藥物治療、腦部外傷、季節改變、酒精和 其他藥品、性別等。

三、治療

憂鬱症的成因很多,因此治療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大致上可分為(陳俊欽

(24)

,2003):

(一)藥物治療:這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式,但不是每一種藥物對每一位 憂鬱症患者都有效,因此,唯一的方法是嘗試。另外,藥 物的副作用往往比療效出現的更早。因此,藥物的治療對 患者而言其實是一大考驗。

(二)心理治療:包括精神動力、行為理論、認知行為、團體、敘事等學派 之心理治療。

(三)其他療法:包括電氣痙攣療法、明亮光線療法、外科手術等。

無論哪一種治療方法,都有其限制與困境,而且治療多僅限於憂鬱症患者本 身,但事實上,不只是患者本身,其周遭的家人、朋友也會因為憂鬱症患者而產 生情緒或生活上的改變(邱湙絜、黃宗堅,2009)。

(25)

之二、憂鬱症家屬及家庭的療癒

在我憂鬱症療癒的第四年,有一回,和妹妹一起逛書店,她拿起了《阿娜答 得了憂鬱症》這本書,對我說:「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想到妳。」這是一 本以圖文方式介紹憂鬱症的書,作者以照顧者角色,回顧丈夫診斷憂鬱症後一年 半的療養生活。當下,我立即翻閱這本書,也第一次思考到,在我的療癒過程中,

我最親近的家人是如何看待這一切?

丁嘉妮(2007)訪談三位具備家屬角色與照顧責任之憂鬱症家屬,研究發現 憂鬱症家屬與患者相處的逆境經驗,包含心理、生理、社會、經濟等四個層面,

其中又以心理層面的負向經驗最多。這些逆境經驗與個人、家庭及社會復原因子 之間形成交互運作,發展出憂鬱症家屬從逆境中復原的現象,包含危機的轉變,

以及重新框架逆境對自己的影響、從逆境中獲得生命意義、逆境經驗對未來有所 啟發、相信自己具有改變環境的能力、發現自己生活的樂趣、覺得自己有能力幫 助別人、有助人的期待、能分享有助適應的具體建議等積極復原的現象。。

對憂鬱症者而言,社交活動逐漸孤立之際,家庭成了唯一的去處。家庭因素 可能影響憂鬱症的發展,憂鬱症亦可能影響家庭關係(劉婉如,2008)。整體可 能影響個體的發展,個體亦可能影響整體的運作及關係,當其中一環出現問題,

往往一環扣一環,變成惡性循環。另外,個體出現問題或症狀時,除了個體本身 之外,也可能是整體系統出現問題。因此,個體往往是系統問題的代罪羔羊。

但是,以我看待我自己的復原歷程,其實我不希望我的家庭是被當作一個「有 問題」的系統來處理;相反的,從我的復原歷程中,我看到的是,我的家庭在面 對困境時所擁有的潛力、資源及優勢力量。邱湙絜、黃宗堅(2009)提供了家庭 復原力應用在憂鬱症患者的參考策略:1.建構正向的家庭信念系統。2.調整具有 彈性的家庭組織型態。3.清晰且直接的家庭溝通模式。4.主動尋求相關的協助管 道。

(26)

之三、憂鬱症患者的療癒歷程

有些憂鬱症患者在回首生命時,會發現憂鬱症其實一直潛藏在表面之下;他 們的人生似乎就是在為憂鬱症作準備,因為他們會回想起憂鬱症帶給他們的意義

(Patricia L. Owen, 2001)。相信對於曾受憂鬱症之苦的人,都會同意憂鬱症將 生命帶到一個新的境地,但何以有些人卻陷入困局,甚至走入以自殺方式結束生 命一途?而那些能夠從中獲得療癒、能夠在「煉爐」中獲得轉化的人,究竟經歷 了什麼樣的過程?

王艷萍(2000)訪談二位自醫院精神科診斷為罹患憂鬱症,在接受治療後,

本人及醫生均認為病情已大幅度改善的女性,分析其生病及復原歷程的生命故 事,歸納出影響女性憂鬱症患者復原的因素,主要包含:自我的正向特質、求生 存的力量與決定、將痛苦說出來、接受事實,放棄無法達成的期待、自我的正向 改變、以正面的方式看待人生,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失落的調適、社會支持的介 入、接受醫療的協助。

徐于婷(2008)訪談二位自醫院精神科診斷為罹患憂鬱症,且目前已經停藥 一段時間、從憂鬱症狀緩解的人,歸納其復原力的內涵,包括:

1.個人的保護因子:自我覺察、相信專業、正向自我概念、問題解決的能力、

協助他人、正向的生活態度、自我激勵的能力、意志力、責任心、自我了解、思 考與判斷的能力、接受新觀念、從資訊上去做自我評估、個人休閒習慣及自我調 適的能力等。

2.家庭系統所呈現的保護因子:家人的關心與敏感度、良好的家庭關係(夫 妻關係)、家人的資訊收集與提供、配偶的樂觀與包容以及普同感。

3.社會系統保護因子:良好的醫病關係、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醫療資源的 進入以及普同感。

吳舜雯(2011)以超個人心理學的意識觀點分析二位憂鬱症患者的生命歷 程,探討憂鬱症患者對自我意識層面的覺察,及影響意識層面變化的因素,在二

(27)

位研究參與者所詮釋之疾病歷程中,看見他們透過意識場的調節與擴展,達到新 的平衡狀態。

以我自己身為憂鬱症過來人的立場,閱讀相關文獻的探討會有一種矛盾的感 覺:一方面覺得不安,好像被一層一層剝皮似的,隱微的內在一一被揭露;另一 方面又有一種被同理、被了解的溫暖。現在,我將以「第一人稱」的觀點,踏上 回顧之旅,重新去看見憂鬱症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麼,以及它在生命流之中的角色 和位置。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之一、說故事

2010.8.6 後山飄泊日誌3(37)4 佩芬老師的課堂活動:

不熟的兩人一組,說三個微傷的生命故事,想像那是一條什麼樣的河流,

然後各自在校園找三顆石頭及其他素材,將故事吹到石頭,排成圖樣。

心中架構的三個故事河流:

故事一.

一條流動中的河流,中間偶爾會遇到一排石頭,卡住,但用點力就過去了。

故事二.

一條細長的河流,帄帄靜靜慢慢地流著。

故事三.

一道狂瀉的瀑布,狠狠下往衝。

然後,找了一堆小樹枝,看到一片粉紅色的樹葉,湊了三顆石頭,加上一片深 綠及一片淺綠的樹葉,在這棵樹根開了個洞的樹下,搭貣我的圖樣。

在放下三顆石頭的瞬間,我突然懂了:

三顆有故事石頭,其實是同一件事;三條河流,其實是同一條。

那條河流叫做"孤獨"。

第一顆石頭是第一個記憶中的孤獨,

第二顆石頭是第一次體會到的孤獨,

第三顆石頭是第一次在親密關係中嘗到的孤獨。

因為任教科目的性質,我每年都會接觸到 3、400 位的學生。這些形形色色 的孩子中,不免有些人總是令師長傷透腦筋,尤甚者讓人說起他的「豐功偉業」

時,不禁咬牙切齒。但是,隨著年歲的增長與生命經驗的累積,我漸漸體悟到,

「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憐之處」,每個生命的背後都有其不為人知的故事。

3 2010 年研究所碩一的課程進修期間,我每天寫網誌,並將這一系列的網誌取名為「後山飄泊 日誌」。

4(37)是指「後山飄泊日誌」的第 37 篇。

(29)

在剛開始思考論文寫作的方向時,我對於「自我敘說」可說是完全不納入考 慮。除了害怕赤裸裸地呈現自己之外,心中還有一層顧慮是:「我有什麼值得說 出來、寫出來的故事嗎?會不會我說出來、寫出來的故事,只是在浪費自己和閱 讀者的時間?」

幸運的是,在偶然間開始嘗試和小玉交換生命故事後,我慢慢發現到,其實 我有好多想說的故事。生命中存在著許多一瞬間的感覺或觸動,它讓我很清楚地 意識到,卻可能很久很久以後才想起;當我想起時,就是一篇故事可以去完成的 時候了。

2011.04.28 交換生命故事 Dear 小玉:

交換故事已進行一個月了!其實才一個月,就覺得好像發生了很多事,但 不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而是腦袋裡久久盤旋的過往,慢慢回溯、書寫。寫下 來的東西,就可以放心忘記,這是我依賴書寫的緣甫。另外,也是一種腦袋和 情緒的重組,讓我有更清澈的思慮陎對種種現實的突發爲況和喜怒哀樂。

這個月很特別,因為有妳和我對話,有所回饋就更能刺激思考;而且為了 讓妳看懂,我會較詳細去描述事件,每每也讓我從同一件事中找尋到不同於以 往的劇情架構及感受。

而且,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說。

(30)

之二、敘說研究

敘說意指任何口語或書寫的表達,它以故事的形式展現一個人生命歷程。在 個人層次而言,人們有屬於自己的敘說,能使他們明瞭自己的定位;在文化及組 織層次來說,敘說的方式亦可分享信念並傳遞價值(許育光,2000)。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為我們的經驗賦予意義。透過將某些事件以特別的順 序、跨越時間線連結在一起,並找到解釋或理解的方式,從而創造了自己的生命 故事(Alice Morgan,2008)。故事可讓人們的生命有統整及目標之感,並向特 定目標前進;故事就是個人的認同,人們在說故事中建構自我(許育光,2000)。

而敘事治療探索當事人所處的社會文化脈絡,幫助當事人將自身和問題區分開 來,並有機會重新編寫自己的生命故事(Corey,2009)。

因為「憂鬱症」的緣故,我成了許多研究者關注的特殊群體之一。因此,

我選擇透過自我敘說的方式,書寫出忠於自己的感覺和想法的生命故事,因為自 我敘說的價值不停留於自我救贖的私心,更走向使閱讀者瞭解另一個生命觀點與 世界經驗架構,獲得對生命世界的啟發(陸巧嵐,2010)。

(31)

之三、研究程序

在閱讀、詮釋和分析生命故事及其他敘事素材時,主要依賴兩個獨立的向 度:一為整體 vs.類別,另一為內容 vs.形式,兩個向度交錯成四個方格的矩陣(吳 芝儀譯,2008):

整體-內容 整體-形式 類別-內容 類別-形式

本研究主要以「整體─內容」及「類別─內容」的分析模式為主,從憂鬱症 發病前後,症狀最明顯、身心狀態最不穩定的時期,開始我的自我敘說、探索之 旅。

從個人日記、bbs 的 po 文、個人網誌、與朋友的信件往返、朋友給我的卡 片、大學及研究所的作業報告等,篩選出與憂鬱症相關的記錄,順著時間脈絡還 原當時的生活。

另外,透過相關紀錄建立類別,整理出個人從憂鬱症發病後,在服務、職場、

愛情及旅行中,如何看見自己的蛻變。

最後,透過與父親、母親、姊姊、妹妹、弟弟的半結構式訪談,去看見我的 憂鬱症如何和他們的生命故事交會,以及重新看見在這個家庭中的我自己。

(32)

‧半結構式訪談(大綱): 1.生命故事線

2.對「憂鬱症的我」印象深刻的事件 3.陪伴「憂鬱症的我」走過挑戰,

背後的信念與行動 4.對個人生命之意義

敘 說

、 對 話

個 人

家 人

圖 1 研究程序

‧生命故事:憂鬱症的我

‧生命故事:

在服務、職場、愛情、旅行中,

重新看見自己

‧生命故事:

在家庭中 重新看見自己

1.

2.

3.

(33)
(34)

第四章 沉沒

之一、無底洞──誰能拉我一把?

2002.09.165

開學了,沒感覺……

下午回到寢室,躺在椅子上休息,突然希望就這麼一覺不醒。

我的大三生活,是這樣開始的。

其實從大二下學期開始,我就整個人不對勁了。經歷了大二上學期瘋狂的社 團生活(擔任寒假返鄉服務隊的文書股長及小隊輔)及充實的學習生活(班上第 一名,領了一萬元的優秀學生獎學金)之後,心情突然急轉直下,像自由落體般 墜落……墜落……

一、從大二下學期說起 2002.04.13

細胞一直隱隱不安,不能適應、接受現在的日子,無法快樂,無法……

2002.04.28

8:30pm 跑到 9:00pm,6 圈,走 2 圈。哭。擦乾後,第 2 圈又哭。活得好辛 苦。

不想回房間,不想回現實。坐在看臺,看天上,今天月圓;看亮著的大樓、看 跑步的人們。

不知道找誰說,也不想說。

突然變得很不會生活,不知如何生活?

2002.04.30

一口氣嚥不下,胃又怪怪的,約 2 圈就停了,走 2 圈,又坐著哭~看電話簿反 覆 N 次,不知 call 誰?

在宿舍門口遇到玲,大哭貣來,不管人來人往!之後和她走走、跑步,聊很多,

似乎~有點力量去陎對未來……

2002.05.04

很不可言喻、莫名的一個寂寞學期,我想趕快結束。

5 本章沿著憂鬱症發病之時間軸,「標楷體」+「日期」之書寫為日期當時之文本節錄,「新細明 體」之書寫為論文寫作時對當時文本的重新架構與描述。

(35)

2002.05.21

現在的我,沒啥動力,去思考目標、定位。

現在,只想先寫完所有報告吧!?

仍然覺得人生很累。

2002.05.30

3 個月沒生理期,該去看醫生吧!

2002.06.05

躺在床上,流淚。為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無所適從。

2002.06.13

下毛毛雨,仍想跑步,腦袋真的很累,跑完時完全無法思考,空白地跑 6 圈。

原本喜歡呼朋引伴、和一群人吃吃喝喝或到處趴趴走的我,變得只想靜靜地 一個人躲起來做自己的事情,不想與人接近;和人聊天說話時,也是心不在焉,

或是腦袋空空地想著該接什麼話。

原本笑點很低,常常因為別人隨便一個笑話就笑到流淚、不可收拾的我,變 得無法開懷大笑,甚至想不起何時曾經開心地笑過。

原本喜歡晚上或假日沉浸在圖書館、有效率地唸書或做報告的我,變得難以 專注,懷疑讀書的價值;但我每天仍到圖書館讀書,因為我不知道,沒有這樣,

我該怎麼過生活?

我想說出來,但常常不知道找誰說;即使說了,也只是平靜一陣子。那個焦 慮不安像鬼魅般纏著我,陰魂不散。

除了內在揮之不去的鬱悶,我的外在身體狀況也開始不對勁,最明顯的就是 生理期遲遲沒有來,一直到三個月後到婦科檢查、服藥,又過了半個月,才終於 恢復。

當時的我唯一期待的只有暑假。我可以回家,不必待在臺北、不必面對同學、

不必上課、不必考試、不必做報告……。最重要的,是有家人在,我可以不必那 麼孤單。

我以為經過暑假的調適,可以恢復正常,但在那近三個月的日子裡,沒有課

(36)

業及人際壓力,竟然反而讓我覺得空虛、不踏實,我沒有辦法 enjoy 這樣「放鬆」

的生活。

我很矛盾。我受不了壓力,又無法享受自在輕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眼看 日子一天天地流逝,我的焦慮無法排解。緊接著大三生活來臨,我就這樣手足無 措地回到臺北,準備開學。

二、大三生活來臨

大三生活面臨更多挑戰。我被選為班代。還有,因為我大三才開始修輔系(教 育心理與輔導系),我的課表塞了 31 學分的課程。

2002.09.17

6:10pm 在宿舍大門集合,兯 93 甬幹部聚餐,共 8 人參加,先聊八卦、聊選 課,吃完晚餐開始討論班上事務,足壘賽、畢旅、班遊、導師歡迎會、班會……,

一貣討論有趣多了。

我就讀的科系在校內的定位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系,我身邊的同學及學長姐 也多是精明、活潑、有創意的一群。我在班上是屬於比較沒有聲音的人,而同學 們之所以選我當班代,是因為我做事細心、有責任感,他們覺得很可靠。

其實我心中對於這個職務非常排斥,因為就我在班上的角色,我寧可當個被 動的人,要我當班代去領導這群一個個比我優秀、比我有活力的同學,我覺得自 己能力不足,而且我不屬於這個班級的主流風格。

開學的第二天,我召集了班級幹部聚餐,同學們覺得我真是太用心了!其 實,我當時的用意只是想要把工作分出去;我把幹部聚集起來,讓他們去決定有 哪些例行事務要分工,還有他們想辦哪些活動。

在這場會議,我不像是主席,卻像個旁聽的觀眾,聽著他們的對話覺得很有 趣,但心中卻隱隱有個聲音:「你們每一個人都比我適合當班代,為什麼要選我?

你們看,我只有在聽,我根本出不了什麼 idea 啊!」我覺得,那個歡樂的氣氛不 屬於我。我是誤闖叢林的小白兔。

(37)

2002.09.19

收到小眼送的生日禮爱~我值得嗎?對我那麼好,讓我……

一靜下心來,就開始無助、開始慌……

2002.09.22

最近體力很差,一餓就全身無力。

2002.09.23

覺得很累。拿月餅給子,聊一會兒。她寄信給我,太緊繃、要放鬆。我說,我 開始受不了這個世界了。

2002.09.26

12 點半開班會,約 26、27 個人到。全身無力,也不大想主持。

約 1:30pm 回房間,攤在床上,心悸、發抖,下床哭,室友認定是因為輔系和 班代的壓力,其實~積壓好多感覺了……。擦乾眼淚,仍得去上課。

2002.09.27

體適能整堂課作伸展操,也想了些事情,叫自己不要去 care 太多事、不要去 爭前陎、不要怕輸……

有點害怕在外陎,因為頭暈,總擔心會突然出事。

2002.09.28&29 昏睡

無助 無力 累

不知道該怎麼過下去……

開學第二週,狀況越來越糟,除了心理的疲憊外,身體像是被刺了一個小洞 的皮球,空氣慢慢漏出來,全身越來越軟,無法再靠意志力撐住。

9 月 26 日中午勉強開完班會,回到寢室躺在床上,腦中只有一個念頭:「好 累…好累…好累…」。

上完課的空堂,回到寢室趴在桌上,腦中一直縈繞的只有:「好累…好累…

好累…」。

每天每天,想的都是:「好累…好累…好累…」。

(38)

勉強上完第二週的課程,週休二日的假期,外頭是 928 教師大遊行,未來要 當老師的我卻提出不力氣,成天發呆、昏睡,躺在床上、趴在桌上的時間將近 20 個鐘頭。唯一醒來的動力是為了上廁所,有一些力氣時,就去買點東西吃,

其餘的什麼事情都沒辦法做。

2002.09.25

約 9:40am 回床睡覺,無力,沒去上休閒與生活,攤在床上。

3:00pm 到學輔中心,下大雨。聽到那個害怕的字眼:憂鬱症。

在「諮商理論與實務」的課程中,有一項作業是「接受諮商心得報告」。其 實在我上個學期感覺不對勁時,我就有去諮商的想法,但遲遲未去,一方面是因 為害怕,另一方面又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有異狀。這學期恰巧諮商的課程出了這 樣一個作業,非去不可,於是我在開學第一週就申請在校內的學生輔導中心進行 諮商。

我心裡一直有個想法:「我會不會是得了憂鬱症?」但我沒有告訴任何人。

一直到接受諮商後,才將這個想法說出來。

2002.09.24

頭昏、無力,吃完晚餐,似乎好些了,回房間開始受不了,躺在床上,流淚……

到聯合診所看內科。病毒感染~是感冒前兆,還是看不出是什麼病?

2002.09.30

9:00am 嘉載我看醫生:神經科。等到約 10:00am 看診。聊了關於積壓很久 的無力感、對未來的茫然、全身無力、昏睡……。要再抽血做肝功能檢查,不 過應該是憂鬱。

我告訴嘉:活著很累,必頇一直扛責任。

睡不著……思緒紛雜,回想那段積壓想法的日子,很累。很想休息一陣子。我 想,我現在應該能真正去休息吧……。

雖然我懷疑自己得了憂鬱症,但當我生理、心理狀況都不勁,覺得需要看醫 生時,我沒有去精神科,而是想先檢查是否問題出在身體。這似乎也是很多精神 科病人的共同經驗:跑遍各科都沒問題,最後不得不接受得看精神科,所以精神

(39)

科往往是最後防線。

我到學校附近的診所,那天有內科的門診,我就掛內科。感覺醫生檢查不出 個所以然……也是啦!我本來就覺得問題應該不是出在身體。

928 兩天的週休假期,我被自己嚇到了!我怎麼會一直睡一直睡?我一定得 再看醫生。這時想起姊姊曾說的:「生病不知道要掛哪一科,就掛家庭醫學科。」

隔天,嘉載我去醫院,當天沒有家庭醫學科的門診,我就隨便掛了神經內科。

醫生聽了我的狀況:無力感、茫然、全身無力、昏睡,拿出一張紙,就紙的內容 一項一項問我,最後他說:「這是憂鬱。」叫我不要想太多,也開了藥給我。隱 約記得,他好像有建議我去看精神科。

我當時不明白,我是憂鬱?還是憂鬱症?如果不是憂鬱症,為什麼要開藥給 我?如果是憂鬱症,那他為什麼只說憂鬱?還有,他給我的藥是要幫助我不憂鬱 嗎?

其實我當時是可以問的,但一來我的頭腦很混亂,不知道怎麼問;二來覺得 終於有個聽懂我在說什麼的醫生,心中很欣慰,就沒想再問。

2002.10.01

回房間不知不覺睡到 11:30am,洗個衣服,累~所以又哭了……。

想逃避,想休學,卻又擔心復學的恐慌;想延畢,卻不知是否能接受,班上同 學一個個畢業,留我一個人。

爮來電,堅決否認我的病,也讓我開始懷疑,但……我真的身心俱疲。

2002.10.02

寫日記寫到睡著……

2002.10.03 倒了……。

打電話回家告訴媽媽,醫生說我憂鬱,媽媽轉述給爸爸之後,爸爸打電話給 我,他說:「妳不是憂鬱症,憂鬱症是會吃不下、睡不著,妳又不是這樣。」

本來開始想著,既然我可能是憂鬱症,那麼這種狀況如果持續下去的話,我

(40)

一定得休學才能好好休息,但腦袋又想著一些休學的後果,覺得很惶恐,不知道 該怎麼辦?此時,聽了爸爸的這一番話,我心裡又動搖了……。可是,若不是憂 鬱症,要如何解釋我是怎麼了?

過了幾天,有個和我比較要好的同學看到我在吃藥。我原本沒有打算說我的 狀況,但當下覺得,朋友一場,這麼大的事情,不說就實在太沒義氣了,所以就 告訴了她;之後,同學們也陸續知道了。

10 月 3 日早上第一堂課,我準時到教室,但我看著臺上的老師,突然覺得 好像聽不到他的聲音,腦袋也無法思考,只覺得「我不能繼續待在這裡,我要離 開,我要離開……」。我告訴身邊的萍:「我不行了。」我覺得走回寢室太遠了(其 實距離教室只有約 5 分鐘的路程),所以萍就扶我到健康中心,我一碰到床就幾 乎是昏睡過去了。

當天恰巧是駐校精神科醫師排定到校的日子,健康中心的護理師與學生輔導 中心連繫後,扶著我走到學生輔導中心,與精神科醫師會診。醫師問了一些我的 狀況,看了神經科醫師開給我的藥,我問她:「我是憂鬱症嗎?」她說,神經科 醫師開給我的是抗憂鬱的藥,我要相信他的判斷。

當天下午回到教室準備上課時,同學叫我回去休息、不要上課。老師從同學 那兒得知我的情況,建議我到臺北市立療養院之類的大型醫院精神科,好好檢查 一次。

晚上,姊姊載我到她住的地方,她說,明天可以帶我去看精神科。

2002.10.04

中午如要我去找她,站在十字路口外,走不過去,害怕……。站、蹲約一小時,

回頭。睡…睡…餓到爬不貣來。

2002.10.05

早上如幫我修眉、化妝,因為氣色實在太差。載我回宿舍,抱了一下。

10 月 4 日是星期五,姊姊白天要工作,我就在她的房間睡覺。中午她要我

(41)

搭捷運去找她一起吃午餐,但我走出門沒多久,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我呆住了,

我不知道要怎麼走過去……我覺得好累,回到房間睡覺。睡夢中覺得好餓,但我 沒有力氣醒來吃東西。

晚上,經過精神科醫師約半小時的問診,他放下手上的筆,慎重地說:「妳 是憂鬱症。」

看診結束後,姊姊因為要加班,就帶我一起回公司。她打電話回家告訴爸媽 診斷結果,還說:「三個醫生都這樣講了……」像是在努力說服他們什麼似的。

而我在一旁像做錯事的小朋友,默默地吃著御飯糰。

隔天早上,姊姊載我回宿舍。進宿舍前,我說我想要抱一下。這是我有記憶 之後,第一次抱我的家人。

現在回溯這段往事,才明白這個擁抱,象徵著一個開始──漫長的憂鬱之路。

(42)

之二、無力感──蔓延到手指

在不確定自己是否得憂鬱症的那段日子,每天都像戰爭,辛苦地與自己和時 間奮戰,很多記憶至今都還很鮮明,像是看得到畫面般一幕幕上演;但在精神科 診斷確定之後,我的世界慢了下來,我不再像貓咪追著自己的尾巴般,每天追著 自己跑。

我終於不必再打仗了!我不必再對抗自己了!

現在看來,當時就像是這個世界給了我的憂鬱一個名份。我真的生病了。

一、回家

打了這麼久的戰,實在太累了。我努力用最後一絲力量,搭車回到彰化的家。

2002.10.06

10:00am~13:15pm,bus.

喝木瓜牛奶、看信及卡片,約 3:00pm 爮上 4F 陪我聊天;之後和爮媽到甪裡 拜拜、抽籤、看綠色植爱;到鹿港,吃蚵仔煎、炸蚵,買梅香糕;到爺爺奶奶 家坐坐。

回家之後,爸爸「開導」我一番,然後帶我出去走走,到田裡供奉的大釋智 菩薩那兒拜拜、抽籤。當時抽的籤是:

「風吹水上解困難 順風行舟可迅速 觀察情勢立方針 適當行動可功成」

季節已逐漸入秋,天氣很好,風很大,涼涼的。爸爸看了籤,說:「風吹水 上解困難,今天風那麼大,就是告訴妳,沒事了。」那時候,我的心情很平靜,

爸媽也似乎鬆了一口氣。

之後兩天,我都睡到中午,喝些湯又去睡,睡到晚上。媽媽應該有感覺到不 對勁。後來,她決定要自己帶我去看醫生,所以在回家後的第四天,我又去了一 次精神科。

在診間,媽媽全程聽了我和醫生的對話,醫生告訴我們,是憂鬱症沒錯。但 其實我們心中有一個共同的疑惑:憂鬱症的人不是會睡不著嗎?我為什麼會一直 睡?

(43)

醫生說,這叫做「非典型憂鬱症」。然後,他幫我換了藥。

重度憂鬱症 基本症爲

‧ 憂鬱的情緒。

‧ 失去喜樂。

其他典型症爲

‧ 每天幾乎都沒有食慾,什麼都不好吃。

‧ 每天幾乎都有睡眠問題。

‧ 動作緩慢。

‧ 疲累。

‧ 每天都感覺毫無價值,或是有極度的罪徭感。

‧ 每天都有注意力集中的問題。

‧ 一再的想著死亡或是自殺。

非典型症爲

‧ 過快的個人節奏。

‧ 食慾大增。

‧ 嗜睡。

查看症爲是否符合憂鬱症:

‧ 擁有基本症爲中的一項。

‧ 貣碼有其他四個症爲。

‧ 這些症爲已經持續兩個星期。

‧ 幾乎每天都有這些症爲。

‧ 從前並沒有這些症爲。

‧ 這些症爲不是其他的問題所引發,比如說生理疾病、藥爱或者戒毒。

(Patricia L. Owen,2001,頁 27)

(44)

2002.10.11

下午騎腳踏車,坐在兯園的搖椅發呆,天漸黑,約 6:10pm 回家。

2002.10.13

回家以來,第一次拿筆。

2002.10.16

下午睡覺,約 4:30pm 複診。

偏頭痛,也許是想太多;飲食並無限制,因為沒有睡不著的問題;換了藥;醫 生贊成專心休息,但若想上課,可以詴,只是如果沒有較好則建議回家。

媽騎車經過甪野間,覺得徯徯的,和爮說話也沒勁。

在家的日子,生活的步調很緩慢,好像整個世界都隨著我停滯下來,有地球 停止運轉的錯覺。

其實,生活步調之所以變得很慢,有很大的因素來自於「沒有力氣」:沒有 力氣思考、沒有力氣打起精神做事情、沒有力氣面對家人以外的人、沒有力氣去 跟世界爭論什麼……。覺得自己像遊魂一般,在家裡遊來遊去。

一直到回家一個多禮拜後,才開始拿起筆,回想自己這些日子做了什麼。

二、好辛苦

從沒想過「拿筆寫字」會是一件辛苦的事。在全身無力的情況下,才發現拿 筆寫字需要手指有足夠的力氣,才能握得住筆、動得了筆、寫得出字。

從沒想過「洗澡」會是一件辛苦的事。在全身無力的情況下,才發現洗澡的 步驟很複雜,而且穿脫衣服、盥洗、擦身體等動作,都要耗費力氣。

從沒想過「看醫生」會是一件辛苦的事。在全身無力的情況下,才發現去醫 院回診之前,我必須先強迫自己從床上起身、換衣服、走下樓、戴上安全帽、坐 上機車後座(都是媽媽騎機車載我去醫院的);抵達醫院後,還要走到診間、候 診、和醫生對話、拿藥,然後再走出醫院、戴上安全帽、坐上機車後座;回到家,

得爬四層樓梯,才能回到房間。每次回診結束,我都會想:「看醫生居然會是我 現在活動量最大的一件事。」然後就攤回床上了。

(45)

三、我不行……

2002.10.17 同學們傳來的小卡、bbs 的 po 文 阿君:

真高興看到妳回來上課,氣色也比之前好多了,不要再給自己太多壓力,

有什麼要幫忙的儘管說啦!祝妳 快快樂樂 開開心心的。

阿君:

不要皺眉頭咩,笑一個啦!!快樂一點,才會早點好呦!!嘻嘻,加油喔!

可愛的怡君匇鼻:

看見妳真好呢!醬子我又可以不用一個人可黏的上心統了,到時候可以把 一些筆記給妳,Don’t worry,ok,baby!!!這個糖糖給妳吃,要開開心心的呦!!

乾巴爹…

阿ㄍㄨㄣ 歡迎回來哦^^

今天看到妳 心裡真的很高興 最近大家好像發生不少事 沒關係! 兯三甬很棒很厲害的 大家都要加油

如果再有一次班遊(或是級遊也可以啊) 一定要一貣去玩!

加油呦^^ 只知道妳回家休養了

上課時搜尋著妳的身影 終於在今天看到妳回來了

蠻開心的說^^ 加油呦^^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支持妳的^^

2002.10.18

看到一本關於憂鬱症患者的日記,印證自己爲況(ex.躺在床上,感覺精力一直 流瀉而出);看些過去看過的書吧;多洗澡,讓自己保持活力。

在書店裡開始流淚,到師大兯園就哭不停,call 萍,我要回家。

爸爸擔心我太久沒去上課,又沒有請假,會被當掉,因此在我回家幾天後,

就催促著我要回學校,上個幾天課、辦個請假手續也好,不要一直漫無目的待在 家裡度日子。因此,在家休息一個多禮拜之後,我回到臺北。

其實,與其說是回學校上課,我覺得自己比較像是回學校露露臉,向大家交 代一下「我還活著」。

一進到教室,就陸續收到同學傳來的紙條、小卡。在早些日子,如果收到這

(46)

些東西,我一定會覺得備感壓力;但經過一陣子的休養,雖然還是覺得有壓力,

但會想要調整心態,學著接受其他人的關懷。

回到臺北的第二天,在書店看到一些與憂鬱症有關的書,還有過來人的親身 經歷,居然在書店裡開始流淚。無力感又襲上。唉,我還是不行,我還是回家吧……

那種「不行」的感覺,像是一種來自全身每個細胞的「抗拒」。雖然同學、

室友都非常樂於給我支持及陪伴,我也非常感動於他們給我的溫暖,但身在臺 北,總讓我有種被人群和資訊淹沒的窒息感。我想要的是一個小小的空間,可以 讓我安心躲著;而那個最安心的空間,就是家。

四、冥冥中的安排 2002.10.19

失眠+在民權西路站看到有人被趕下車+車上兩個大人和三個小孩在吵,在林口 站被趕下車,情緒崩潰……第一次,覺得手、身體、腦整個麻掉,無法自我控 制地哭、抽搐。

但那段回家的路程,我至今回想起來,仍覺得可怕……

當天早上,我搭捷運到客運總站。在我買好車票準備上車時,車門口沒有人 驗票,於是我直接上車,找個座位就坐下來。由於車上有部分乘客十分吵雜,加 上前一晚睡得不好,因此坐在車上十分不舒服。

車子開到林口站,上來最後一批乘客,站務人員發現少了一個座位,於是司 機檢查每一位乘客的票根。當他發現我的票在上車時沒有經過查驗,就要求我要 下車。

我心中當然很不服氣,因為根本的問題不是因為我的票沒有被查驗,而是在 於他們的賣票系統多賣一張票,所以我不下車。但司機回到駕駛座,大喊:「妳 趕快下車啦!不然車子沒辦法開。不要耽誤大家的時間!」司機用全車乘客的名 義對我施壓:不管怎樣,車子不能開,妳這個票沒查驗就上車的人,就是罪魁禍 首!

我不得不下車。

(47)

一下車,我就情緒失控,對著林口站的站務人員大吼大哭大叫。然後,我打 電話回家,告訴爸爸這件事時,我感覺到身體一陣無法抑止的憤怒,血液一瞬間 都衝向大腦,整個人好像快要炸開了。

大約 20 分鐘後,我就搭上下一班車了,但在車上,我的心情仍無法平復。

回到家,眼淚仍然一直掉。司機對我的侮辱,讓我恨到想殺了他!

現在回憶起這段「發狂」的過往,感覺到其實發生的很突兀。事件經過的時 間很短暫,但力量卻很大。當時我的體內好像經歷了一場世紀大地震,曾經建構 的一切瞬間被摧毀,散落一地成為廢墟。

事情發生過後幾天,我的心情比較平靜了,媽媽告訴我,其實事發當天她在 拜拜時有「發爐」。這個事件的發生,難道是一種冥冥中的安排?我曾經建構、

而後被摧毀的是什麼?散落一地的廢墟能夠重建嗎?

五、自殺?!

2002.10.23

今早站在 5 樓陽台,跳下去,似乎沒有遺憾了。我漸漸覺得我可以走出陰霾了、

可以克服了,我完成了任務,我相信我來生不會再有這樣的難題,so,我可以 安心地走。不知怎麼的,我覺得我當時並無跳下去的恐懼。也許我相信我的思 考模式已經改變,我將來的人生會帄順,有考驗,但我可以迎刃而解,只是我 不想再做,因為我已做完最難的了。

在我讀高中時,有一位臺中女中的學生自殺,引起社會很大的震撼。當時地 理老師上課提到這件事,說到:每個人到這個世上,都是有任務要完成的,那個 任務是一個難關;如果遇到難關時,選擇用自殺的方式逃避,那麼來生會再遇到 相同的難關,生生世世,直到真正完成它。

我想,當時地理老師只是隨口說說她的感觸,但這段話讓我往後的日子遇到 困難時會告訴自己,不要逃避,否則下輩子還是會再遇到。

雖然憂鬱症最嚴重的這段日子,我真的很想死,但我頂多祈禱能夠睡著後一 覺不醒,倒還沒有勇氣和力氣去自殺。但在被趕下車的事件平復後,站在家裡五

(48)

樓的陽台,居然感覺到自殺沒有那麼困難。

當時會想到要自殺,不是因為「絕望」到想死,而是覺得「平靜」到可以走 了。

有人說,中度憂鬱症的自殺率最高,而重度憂鬱症的患者因為沒有力氣去執 行,反而比較不會自殺(許佑生,2001)。當時的自己會想到自殺,也許是因為 已經服藥一陣子,身體狀況漸有改善;而當時的自己會「平靜」到想自殺,現在 回顧起來,或許是被趕下車後的極度發怒,摧毀了我對憤怒的防備,清理了我長 期以來有意無意累積的負向能量。

只是,散落一地的廢墟能夠重建嗎?

六、獨生女 2002.10.24

我很感激……爮媽為我做的一切。我想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當家中的獨生女 吧!

2002.10.25

洗完澡後和爮媽 talk。現在比較願意告訴他們我在想什麼,ex.昏睡,但舒服;

不想去學校了;第一名獎爲的代價……

在家的日子,爸媽每天晚上都開車帶我出去逛,有夜市的時候去逛夜市,沒 夜市的時候逛超市。

當時爸爸在小學代課,白天都不在家,只有晚上有空閒;而我在白天常常覺 得累,所以幾乎都是在昏睡中度過。因此,他和媽媽利用晚上的時間帶我去夜市 或超市,為的是讓我每天都有出門透透氣。

我當時曾經試圖回想,在高中離家求學之前,有 15 年的時間和父母住在一 起,其中有沒有單獨和父母相處的畫面?我想不到。因為我排行老二,一出生家 裡就有姊姊,之後妹妹、弟弟陸續報到。家裡有四個孩子,父母的關注不會只停 留在我身上。

所以,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獨占」父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ut if you come at just any time, I shall never know at what hour my heart is to be

— John Wanamaker I know that half my advertising is a waste of money, I just don’t know which half.. —

— John Wanamaker I know that half my advertising is a waste of money, I just don’t know which half.. —

— John Wanamaker I know that half my advertising is a waste of money, I just don’t know which half.. —

Given a shift κ, if we want to compute the eigenvalue λ of A which is closest to κ, then we need to compute the eigenvalue δ of (11) such that |δ| is the smallest value of all of

 Students are introduced to the writing task - a short story which includes the sentence “I feel rich.” They are provided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connect their learning

I love reading these story books with their exciting stories and funny pictures.. The Berenstain Bears are

How Can Parents Help Their Children Adapt to School Lif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for Nurturing the New Generation Develop Children’s Potential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