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Copied!
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0 4 1

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Study on Job Stress and Health Promotion Life Style of the Employees in Styles Hairdressing Industry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講師 ◎李美英 Mei-Ying Li 經國健康暨管理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 教授 ◎陳俊瑜 Chun-Yu Chen

壹、前言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過去研究者曾經有一段很長時間從事美髮工 作,心中五味雜陳,參雜其中,仍不改其志,但 有些因素一直以來影響本人工作上的動力,如長 時間工作、休假不正常、缺乏創意、顧客需求無 度、無法有效溝通、自我增能斷炊等等,都是自 己無法勝任工作之主因,誠如詹與林(2004)認為美 髮業是女性就業職場之一,綜觀目前美髮從業市

場仍以勞力需求大的基層工作為主,且長久以來 基層工作性質是:角色多重、工作時數長而薪資 低的情形。惟多數美髮從事人員礙於現狀、無法 突破,心中苦不堪言,無語問蒼天,有誰能體會 與瞭解?讓工作壓力有機可趁,不斷注入心靈與 日俱增,因此,能冀望藉由本文之研究喚起人們 重視美髮從事人員之工作壓力。

根據行政院勞委會(2006)工作壓力研究調查發 現,無論是男性及女性勞動工作者,2004年所感 受到的工作壓力比10年前增加近一倍。近日來,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從業人員其工作壓 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以及此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本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美髮從業人員為研究對象,利用問卷 調查法來蒐集相關資料。現場問卷共300份,有效回收問卷計245份,有效回收率為81.7%。以平均數、t考驗、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薛費(Scheffe's test)事後多重比較進行統計分析。最後,則針對研究所得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美髮 產業界或有興趣者之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1)不同「性別」與「婚姻狀況」的美髮從業人員,其工作壓力的感受呈現顯著差異;(2)不同「性

別」、「婚姻狀況」、「年齡」及「教育程度」等背景的美髮從業人員,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感受呈現顯著差異;

(3)不同「職務」、「每日工作時數」、「工作類型」等工作特性的美髮從業人員,其「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各項的感受均呈現顯著差異;(4)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壓力」的認知因素分別為:「控制與參與」、「工作需

求」及「組織」;(5)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認知因素分別為:「人際支持」、「運動行為」、「生活飲食」及「健康責

任」。

關鍵詞:工作壓力、健康生活型態、美髮從業人員

*通訊作者:李美英

宜蘭縣三星鄉尚武村中興路171號

(2)

過勞、憂鬱症等文明病像雨後春荀般出現,不得 不引起人們的注意,並留意其可能引發一連串骨 牌效應。依據吳與陳(2009)認為工作壓力係造成過 勞、憂鬱情緒等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證明了工作 壓力與過勞、憂鬱具有相關性,勞動工作者的身 心健康,與工作壓力已是連帶關係,是不爭的事 實,若處理不當恐會引起的社會問題。目前台灣 產業經濟變遷快速,間接影響就業環境,如全世 界金融海嘯、休無薪假、工作超時,不斷侵蝕經 濟體系,民眾三餐不濟,時有所聞,每個人除了 生理需求短缺及謀生機會縮水外,得不到家人與 至親好友之支持,更是內心煎熬的元凶,非僅能 用工作壓力一詞涵蓋而已,或許它僅是代名詞,

可見工作壓力的向度是包羅萬象的。

行為的產生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壓力 的形成端視個體如何解釋環境目前的狀態,也就 是說若環境無法滿足個體需求或個體無法達到環 境的要求時,壓力便產生了(王,1999)。再者,

美國心理學家Maslow(1970)提出需求理論,共分 為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求知、求美、

自我實現、超然生存等八大需求,以及美國心 理學家 Schutz (1996) 提出人際需求理論包含愛 (affection)、歸屬(inclusion) 、控制(control)等三大 層面。此外,學者(崔,2000)研究指出社會支持 (包含家人、上司、同事與朋友的支持)與工作倦 怠呈顯著負相關,這顯示人際互動在組織中對個 人的重性。相對地,與其他壓力相較之下,來自 工作本身之壓力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更大(周,

1996)。世界衛生組織於1978年在阿瑪阿塔宣言 (Declaration of Alma Ata)中提出健康是人類最基本 的權力,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已,政府和人民 更要共同為健康負起責任,且達全民均健(Health for All)的目標。

國內近幾年有關工作壓力之研究,以集中社 工人員、教師、基層公務人員、公司員工等居多 (吳,2002;徐,2001),對於講求人力資源需求之 美髮業,更不容忽視。基於上述,如何營造良好

工作環境,提升美髮從業人員服務品質、促進健 康,已是刻不容緩的趨勢。尤其是講求永續經營 的現代社會,有賴於從業人員良好的工作情緒及 從事有益健康的活動,才能有效達成工作目標;

美髮業尤其如此,除了環境設備充實外,美髮從 業人員的服務精神、態度與健康情況,專業技術 攸關公司形象與品質,畢竟美髮從業人員是面對 顧客,其工作熱忱、服務態度實具關鍵性影響。

因此,本研究將以美髮從業人員作為本研究對 象。

二、研究目的

(一)瞭解目前美髮從業人員對工作壓力及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之現況。

(二)探討美髮從業人員對工作壓力及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認知因素。

(三)探討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之相關性。

貳、文獻探討

一、工作壓力定義與理論

壓 力(Stress)原為工程學上的名詞,Selye (1956)首先將之引進到社會科學的領域中,他將 壓力界定為「人體對任何需求所產生的一種非特 定反應」(Stress is the nonspecific response of the body to any demand),應他認為壓力是有機體面對 外在環境威脅或病原時的抗拒反應結果。Schuler (1980) 提出所謂壓力是一種個人經驗的現象,而 不是環境的一項特徵。Martin and Schermerhorn (1983) 認為壓力是個人對於人與環境配合中之要 求、限制及機會所產生的主觀和知覺而發生的正 向或負向的反應狀態壓力(stress)是個人在面對具 有威脅性情境中,一時無法消除威脅、脫離困 境時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張,1999)。而 Michie (2002) 提出壓力是個體與組織環境交互作用的結 果,當身處不確定、不可控制、具威脅性或未知 的環境中,一旦超越個人所能負荷,將可能出現

(3)

0 4 3

身、心負向行為的反應。黃(2004)認為壓力是個 體經過評估歷程之後,知覺到自己是否有足夠的 資源可以面對環境的要求。Robbins (2003) 指出壓 力是一種動態條件,當個人面對機會、強迫或需 求時,知覺其結果為不確定且重要,Kyriacou and Chien(2004)定義台灣國小教師壓力源自於工作方 面不愉快的消極情感(例如憤怒、挫折等)。壓力 (stress)的概念最早由Cannon於1932年提出,認為 個人面對各種壓力時,常會產生攻擊或逃避行為 藉以適應生活(周、彭,2005)。

對於工作壓力的定義,如同壓力 的定義一 樣是相當不一致的。工作壓力Beehr and Newman (1978) 工作壓力定義工作壓力為一種與工作有關 的因素和工作者交互作用之下,改變工作者心理 與生理的正常狀態。國內學者認為工作壓力可視 為工作者與工作環境之關係不協調的現象(張,

1989)。此外,工作壓力可視為工作環境的特性,

提供一種對個體的脅迫而產生的現象(單,1990)。

Chen and Franceso (2000) 指出工作壓力是一連串 的壓力源、知覺壓力等複雜多元且動態的程序,

職業的壓力源無法在工作環境中被避免或排除的 Pearson and Moomaw (2005)工作壓力為其主觀知 覺到工作要求或實際工作負荷量超過他的能力,

導致其身心失衡而產生負面情感的反應。

壓力的歷程包含:壓力源、調節/中介因子、

身心健康/疾病等三部分。「壓力源」是指個體所 遭遇到的外在刺激或事件,是為自變項;「身心 健康/疾病」是指壓力源對個體的影響;「調節/

中介因子」是指個體對壓力源的評估,以及可利 用的因應資源,個體對壓力源的評估深受幾項因 素的影響(陸,1997)。此外,「壓力源」也是引 發壓力的刺激物(stimuli),也是反應潛在壓力的主 要來源,壓力源來自於多個層面,通常包括:(1) 工作方面(即組織因素);(2)非工作方面(即組織以 );與(3)個人因素( Parasuraman & Alutto, 1981;

Ivancevich, Matteson, and Preston, 1982)。因此,

工作壓力形式有不同類型,如黃(2004)將「工作

壓力」分類為:(1)工作負荷壓力:是指工作環境 中的工作超過個人所能承受的範圍,因而形成 個人的壓力;(2)時間壓力:是指因為時間資源的 分配,而使個人感到限制與困擾;(3)專業壓力:

是指因為工作的專業知能與專業精神所引發的壓 力。就專業壓力而言,吳與陳(2009)認為美容Spa 從業人員因工作時數長加上服務客人數多,工作 負荷為其常面臨之問題;而服務業重視服務流程 SOP也常造成美容Spa從業人員未有較明確的工作 自主權。壓力是一種個人知覺的現象,它包含壓 力源、壓力反應。因此,國內學者曾將工作壓力 來源構面分為壓力源、壓力中介因素、壓力反應 等三部分(張,2004)。

(一)壓力源:工作壓力有兩個主要來源,一個來自 環境因素 (工作的內容或組織),另一個來自個 人因素。

(二)壓力中介因素:由客觀的工作壓力到主觀的壓 力反應,受到一些中介因素的影響。個人的 調適資源(如是否有調適技術,有無人可以諮 )或是整個組織的調適資源也是會影響壓力 反應。

(三)壓力反應:壓力引起的是個體「不特定反 應」,也就是說,對壓力的反應因人而異。

工作倦怠一旦發生,個人的生理與心理健康 受到危害,個體除了會產生緊張、沮喪、易 怒等憂鬱情緒外,更會出現頭痛、疲勞、失 眠、高血壓、胃腸不適和身體免疫功降低等 危害健康的症狀。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涵義

WHO於「Global Strategy for 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一書中將健康定義為:「健康並不 是一個單一、清楚的目標,它是領導人們邁向進 步發展的過程。在每個國家,健康的概念將依據 它的社會、經濟特質及健康狀態而有不同的解釋 及適用。Laffret 認為健康促進是指以獲致更高層 次的健康為目的所採行的行為;Brubaker 則認為 健康促進是導引自我成長,增進安寧幸福的健康

(4)

照顧(黃、邱,1996)。健康促進 ( health promotion ) 之概念於先進國家中,早自 1970 年代起就開始 受到重視,由美國幾間大型公司如 AT&T, Johnson

& Johnson 開始推行,至 1985 年後開始蓬勃發 展,此時有許多論文發表、並推行到各種不同類 型與規模的公司機構,如電腦公司、消防隊、學 校、社區、醫院或工作場所等。世界衛生組織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在1987年 提出健康城市計畫並且支持其它的計畫如健康市 場、健康促進學校、健康島、職場健康促進和健 康醫院等 (Green, Poland and Rootman ,2000)。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定義為:個人為達成維護 或提昇健康層次,以及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 一種自發性的多層面之行為和知覺。其包括適 當營養、運動休閒、壓力處理、健康責任、發 展社會支持系統及自我實現等(黃、邱,1996;

Pender,1996)。

Walker(1988)提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評估項 目,包括適當營養、運動休閒、壓力處理、健康 責任、發展社會支持系統及自我實現。

(一)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包含生活有目 的、朝個人目標發展、對生命樂觀及有自 覺及正向發展的感覺。

(二)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包含能注意自 己健康、與專業健康人員討論健康保健、

參加有關健康保健的活動等。

(三)運動(exercise):能從事規律性運動或休閒性活 動。

(四)營養(nutrition):包括日常飲食型態與食物選 擇。

(五)人際支持(interpersonal support):只能發展社 會支持系統:如親密的人際關係、與他人 討論自己的問題、花時間與親密的朋友共 處。

(六)壓力處理(stress management):包括睡眠、放 鬆自己、運用減輕壓力的方法等。

叁、研究設計與方法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的對象以台北都會區美髮從業人員為 對象,抽取方式分別為曼都集團、快樂集團、名 流集團、勝悅集團、喜悅集團、LIN沙龍集團,

現場發放給予從業人員合計300份,有效問卷245 份,回收率81.7%。

二、研究工具 (一)問卷內容

本研究所使用之工具為「美髮從業人員與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討問卷」,係參考國內學者 對工作壓力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內涵編製而 成。問卷內涵包含(1)工作壓力認知包括控制與參 與、工作需求、組織等三項。(2)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認知包括健康責任、運動行為、生活飲食、人 際支持等四項。

(二)問卷編製

本研究問卷共分個人基本資料(人口統計與工 作屬性背景)、工作壓力認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認知等三個部分。問卷初步設計完稿後,於2009 4月15日至2009年5月15日進行問卷預測調查,

共收集120份目的在確認問卷內容的意涵是否正確 表達,問項敘述之用字遣詞以及填答方式是否恰 當。而前測實際的有效問卷則為107份。

三、資料處理與分析 1.信度分析

美 髮 從 業 人 員 的 工 作 壓 力 各 因 素 構 面 的 Cronbach's α值皆大於0.7,屬中可信度,如「控 制與參與」構面為0.9001、「工作需求」構面為 0.8336、「組織」構面為0.7573。美髮從業人員的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因素構面的Cronbach's α值 皆大於0.7,屬中可信度,如「人際支持」構面為 0.9180、「運動行為」構面為0.9130、「生活飲 食」構面為0.8733、「健康責任」構面為0.7754。

因此,由前述107位美髮從業人員實際訪談的工作 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因素分析結果可知,

(5)

0 4 5

本研究所建立的「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已具有信度一致性。

2.效度分析

美髮從業人員的工作壓力各因素 構面的解 釋變異分別為「控制與參與」構面為32.785%、

「工作需求」構面為15.234%、「組織」構面為 11.618%。美髮從業人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 因素構面的解釋變異分別為「人際支持」構面為 17.304%、「運動行為」構面為16.194%、「生 活飲食」構面為14.021%、「健康責任」構面為 11.714%。因此,由前述107位美髮從業人員實際 訪談的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因素分析 結果可知,本研究所建立的「美髮從業人員工作 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皆符合專家效度 與建構效度的指標。

3.實際問卷

美 髮 從 業 人 員 的 工 作 壓 力 各 因 素 構 面 的

Cronbach's α值皆大於0.7,屬中可信度,且特徵 值均大於1,累積解釋變異達66.002%,如表一。

美髮從業人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因素構面的 Cronbach's α值皆大於0.8,屬高可信度,且累積 解釋變異達74.698%,如表二。因此,由前述245 位美髮從業人員實際訪談的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的因素分析結果可知,本研究所建立的

「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 表」已具有信度一致性,以及符合專家效度、建 構效度的指標。

4.受試者有效樣本背景資料分析

依受試者有效樣本背景資料分析,如表三。

(1)受訪員工多以擔任設計師為主(54%);(2)平均 每週的實際工作天數則以6天居多(65%);(3)每天 的工作時數則以10小時以上居多(61%);(4)受訪員 工教育程度大學畢業以上約30%。

表一、美髮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認知之因素分析

問卷變項 因素負荷值 特徵值 解釋變異(%) 信度(Cronbach's α)

因素一:控制與參與 5.491 36.605 0.9111

我覺得自己的職務蠻能讓我發揮的 0.852

我喜歡在這裡工作 0.803

我很樂意這輩子都在這個公司工作 0.797

我可以感受到自己正朝公司目標做有效貢獻 0.786

我對現在的工作感覺滿意 0.776

我能有效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0.722

在工作中很多事,我可以自主 0.721

在我的工作上 做自信能有效地將事情做好 0.714

我感覺離不開我的工作 0.676

因素二:工作需求 2.531 16.874 0.7879

我的工作量過重 0.908

我的志趣與工作不符合 0.847

我的工作場所環境不佳 0.653

我覺得自己過度努力工作 0.532

因素三:組織 1.878 12.522 0.7855

我有工作同仁相處的問題 0.816

我有公司人事管理問題 0.803

總累積解釋變異(%) 66.002

(6)

表二、美髮業從業人員健康促進認知之因素分析

問卷變項 因素負荷值 特徵值 解釋變異(%) 信度(Cronbach's α)

因素一:人際支持 8.070 32.281 0.9631

我會花時間與親密的朋友在一起 0.875

我會維持有意義人際關係 0.874

我樂於和親近的人保持聯絡 0.873

我會對別人表現關心、愛心和溫暖 0.870

我會和親近的人討論個人問題 0.845

我感覺自己還需要時間來實現生命中的希望 0.818

當我覺得太累時,我會自我調整 0.781

我會採用好的方法來減輕壓力或煩惱 0.755

我知道要接受生命中一些無法改變的事 0.729

我能判斷食品成份標示中那些食品對身體有益 0.607

我的睡眠品質良好 0.540

因素二:運動行為 4.136 16.543 0.9009

我有規律的運動 0.876

我常從事休閒(娛樂)性質的體能活動 0.855

我每週至少做三次伸展操 0.841

我將運動融入生活中 0.839

我運動時會注意自己的生理變化 0.568

我時常參加個人養生保健方面的活動 0.496

因素三:生活飲食 3.728 14.913 0.9217

我知道選擇低油、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 0.833

我知道要限制糖的用量或含糖食物 0.823

我知道要關心食品包裝、鹽分的含量 0.776

我能在經濟負擔能力的範圍內吃到合乎健康的食物 0.698

因素四:健康責任 2.741 10.962 0.8651

我會時常與醫療人員討論自己健康方面的事情 0.744

我會看有關增進健康的相關資訊 0.717

當我有需要時會尋求健康指引或諮商輔導 0.659

當身體有病徵或症狀出現時我會尋求醫療 0.598

總累積解釋變異(%) 74.698

(7)

0 4 7

表三、受試者有效樣本背景資料分析表(N=245) 變 項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男性 110 45

女性 135 55

年齡

20歲以下 64 26

20-30歲 86 35

30-40歲 58 24

40-50歲 30 12

50-60歲 3 1

60歲以上 4 2

教育程度

高中職以下 173 71

大學(專) 59 24

碩士(含)以上 13 5

婚姻狀況

結婚 96 39

未婚 145 59

其他 4 2

職務

經營者 27 11

主管 29 12

設計師 132 54

助理 57 23

工作年資

1年以下 18 7

1-3(含)年 42 17

3-6(含)年 56 23

6-10(含)年 55 23

10-15(含)年 27 11

15年以上 47 19

健康狀況

良好 21 8

普通 212 87

不佳 11 5

肆、結果與討論

一、美髮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及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認知在人口統計背景差異分析結果 前述的各項「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的構面皆通過因素分析各項指標的驗證,且皆 達到中可信度的標準。由前述因素分析結果可知,

「控制與參與」為美髮業從業人員較重視的工作壓 力認知因素。此即顯示出在美髮業的工作職場中,

能夠讓員工適才適所的發展,並讓員工產生歸屬感 將為調適工作壓力的主要因素。而「人際支持」則 為美髮業從業人員較重視的健康促進認知因素;顯 示出,美髮業的工作人員多半會從親朋好友的支持 與聯繫,以及自我的調整來提升自己的健康。

以下將利用平均數差異分析及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驗證美髮業從業人員社經背景對工作壓力與健 康促進認知二構面之影響差異,研究結果如表四及 表五所示。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每週實際工作天數

4天 21 9

5天 39 16

6天 159 65

7天 26 10

平均每日實際工作時數

8小時以下 26 11

8-10小時 71 28

10小時以上 150 61

工作類型

久站型 95 39

久坐型 18 7

站走型 114 47

費力的勞動 18 7

(8)

(一)工作壓力認知在人口統計背景差異探討 由表四可知,「性別」在「控制與參與」、

「工作需求」、「組織」三項構面上均有顯著差 異。其中,「控制與參與」構面中男性美髮業從 業人員平均同意程度低於女性;但「工作需求」

與「組織」二構面則是男性略高於女性,故男性 在工作上應積極加強對於「控制與參與」的調適 與解決問題,以期在職場上能更加發揮。再者,

由於「婚姻狀況」的不同,「控制與參與」、

「工作需求」二項構面上均有顯著差異;「組 織」則無,其中,又以「未婚者」之美髮業從業 人員平均同意程度略高於「已婚者」;除在「工 作需求」中,「已婚者」高於「未婚者」,顯示

「未婚者」應加強「工作需求」的工作壓力特 性,藉此來提升美髮業從業人員對於職場環境的 喜好與投入志趣。「年齡」的不同,在「控制與

參與」、「工作需求」二項構面上均有顯著差 異;「組織」則無,顯示年齡的限制較不影響美 髮業從業人員之「組織」工作壓力特性。

至於「教育程度」的不同,僅在「組織」構 面無顯著差異。表示美髮業從業人員的教育程度 在「控制與參與」、「工作需求」二項構面上占 相當程度的顯著性,其中,美髮業從業人員在

「控制與參與」中以高中職以下平均同意程度居 多;「工作需求」中則以碩士(含)以上居多。在美 髮業從業人員的「工作年資」方面,其「控制與 參與」、「工作需求」、「組織」這些構面中均 有顯著差異,其中,以「10-15(含)年」此選項之 美髮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同意程度居多;但在「控 制與參與」裡,則是以「3-6(含)年」與「6-10(含) 年」居多。

表四、工作壓力認知與人口統計背景之平均數差異分析(N=245) 工作壓力認知構面

控制與參與 工作需求 組織

問項 選項

性別 t值 -6.625*** 4.417*** 2.616***

2.64 3.38 2.99

3.34 2.89 2.70

婚姻 t值 -4.558*** 2.778*** -0.368

已婚 2.64 3.36 2.83

未婚 3.17 3.03 2.87

年齡 F值 5.726** 1.390 0.90

20歲以下 3.07 3.14 2.84

20~30歲(含) 3.23 3.02 2.83

30~40歲(含) 2.83 3.33 2.95

40~50歲(含) 2.57 3.13 2.72

50~60歲(含) 2.60 2.56 2.33

60歲以上 1.68 3.67 3.40

教育程度 F值 21.322* 2.375 0.294

高中職以下 3.21 3.07 2.88

大學(專) 2.50 3.31 2.78

碩士(含)以上 2.32 3.42 2.87

工作年資 F值 1.314 1.516 1.890

1-3(含)年 2.95 3.22 2.94

3-6(含)年 3.10 3.02 2.65

6-10(含)年 3.10 3.01 2.75

10-15(含)年 2.91 3.44 3.11

15年以上 2.75 3.20 2.96

* p<.05

(9)

0 4 9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認知在人口統計背景差異探

而由表五則發現,「性別」的不同,在「人 際支持」、「生活飲食」、「健康責任」等三構 面上均有顯著差異;「運動行為」則無;其中,

女性平均同意程度高於男性,「運動行為」中 男女生無顯著差異,故性別並不影響「運動行 為」之健康促進。由於「婚姻狀況」的不同,

「人際支持」、「運動行為」、「生活飲食」、

「健康責任」等四構面上均有顯著差異,其中,

又以「未婚者」之美髮業從業人員平均同意程度 均高於「已婚者」,顯示「未婚者」對於「人際 支持」、「運動行為」、「生活飲食」、「健康 責任」等健康促進特性較為關注。「年齡」的不 同,在「人際支持」、「運動行為」、「生活飲

食」、「健康責任」等四項構面上均有顯著差 異,顯示各年齡層的不同會影響「人際支持」、

「運動行為」、「生活飲食」、「健康責任」之 健康促進特性,各階段關心的程度與滿意有所差 異。

而「教育程度」同樣在「人際支持」、「運 動行為」、「生活飲食」、「健康責任」均有顯 著差異,表示美髮業從業人員的教育程度在此四 項構面上占相當程度的顯著性,其中均以高中職 以下平均同意程度居多。在美髮業從業人員的

「工作年資」方面,其「人際支持」、「運動行 為」、「生活飲食」、「健康責任」此構面中均 有顯著差異,其中,以「6-10(含)年」此選項之美 髮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同意程度居多;但在運動參 與裡,則是以「10-15(含)年」為最多。

表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認知與人口統計背景之平均數差異分析(N=24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認知構面 人際支持 運動行為 生活飲食 健康責任

問項 選 項

性別 t值 -7.665** -0.457 -6.428** -4.752***

2.35 2.95 2.51 2.68

3.28 3.00 3.24 3.22

婚姻 t值 -4.106*** -1.730* -4.778*** -2.685***

已婚 2.45 2.85 2.49 2.73

未婚 3.00 3.05 3.07 3.06

年齡 F值 4.694*** 3.313*** 5.263** 4.990***

20歲(含)以下 2.81 3.16 3.05 3.11

20~30歲(含) 3.11 3.09 3.08 3.17

30~40歲(含) 2.66 2.87 2.72 2.75

40~50歲(含) 2.38 2.63 2.33 2.46

50~60歲(含) 3.00 2.78 2.50 2.83

60歲以上 1.42 2.03 1.85 2.00

教育程度 F值 11.764* 8.967** 7.824** 10.500*

高中(職)以下 3.01 3.13 3.01 3.11

大學(專) 2.34 2.64 2.48 2.50

碩士(含)以上 2.33 2.59 2.72 2.85

工作年資 F值 2.009 1.417 2.780 2.270

1-3(含)年 2.74 3.10 3.02 3.07

3-6(含)年 2.92 2.91 2.91 2.96

6-10(含)年 3.05 3.02 3.04 3.10

10-15(含)年 2.69 3.14 2.50 2.86

15年以上 2.51 2.75 2.61 2.61

11人以上 3.11 3.22 3.12 3.32

* p<.05

(10)

二、美髮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及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認知在工作屬性分析結果

由前述研究結果可知,美髮業從業人員對於

「工作壓力」認知在「性別」與「婚姻」具有顯 著差異;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認知則在「性 別」、「婚姻」、「年齡」及「教育程度」皆呈 現顯著差異。以下將進一步利用平均數差異分析 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驗證美髮業從業人員的工 作屬性認知在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認知 二構面之影響差異,研究結果如表六及表七所 示。

1.工作壓力認知在工作屬性認知差異探討 由表六可知,「職務」在「控制與參與」與

「工作需求」等二項構面上均有顯著差異。其 中,「設計師」在「控制與參與」構面的平均同 意程度高於「助理」、「主管」與「經營者」;

但在「工作需求」上,「經營者」明顯高於「設 計師」與「助理」。前述結果顯示,相較於美髮 業其他職位的受訪從業人員,「設計師」為直接 且頻繁的面對客群,且又有上級的壓力,因此需

要不斷的調適身心來因應工作上的壓力;而「經 營者」與「主管」則需要因應環境的變遷與未來 發展趨勢的變化,因此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則以

「工作需求」為主。而「每日工作時數」的不 同,在「控制與參與」、「工作需求」二項構面 上均有顯著差異。前述結果則發現,工作時數越 長的受訪者在「控制與參與」有較明顯的工作壓 力;而工作時數較短的受訪員工則在「工作需求 與組織」較有顯著的工作壓力。若從受訪者的

「工作類型」來看,在「控制與參與」、「工作 需求」二項構面上亦有顯著差異。唯「站走型」

在「控制與參與」的工作壓力較高;而「費力的 勞動者」則在「工作需求」較有顯著的工作壓 力。

至於「每週工作平均天數」認知的不同,在

「控制與參與」、「工作需求」二項構面上均有 顯著差異。其中,每週工作平均天數為5天「每週 工作平均天數」的受訪者在「工作需求」有較高 的工作壓力。至於「健康狀況」認知的不同,在

「控制與參與」及「情感」二項構面上均有顯著 差異。

表六、工作壓力認知與工作屬性認知之平均數差異分析(N=245) 工作壓力認知構面

控制與參與 工作需求 組織

問項 選項

職務 F值 19.162*** 2.327*** 0.701

經營者 1.94 3.36 3.07

主管 2.89 3.37 2.84

設計師 3.22 3.01 2.84

助理 2.97 3.24 2.79

平均每日工作時數 F值 11.941*** 7.900*** 1.572

8小時以下 2.25 3.71 3.13

8-10小時 2.91 3.25 2.85

10小時以上 3.14 3.00 2.81

工作類型 F值 6.173*** 6.130*** 0.419

久站型 2.99 3.01 2.82

久坐型 2.17 2.88 2.92

站走型 3.10 3.09 2.84

費力的勞動 2.98 3.46 3.06

每週工作平均天數 F值 22.866*** 6.002*** 1.644

4天 2.23 3.20 2.57

5天 2.53 3.51 2.88

6天 3.24 2.98 2.91

7天 3.63 2.74 2.70

健康狀況 F值 4.543*** 0.593 2.853***

良好 2.66 3.27 2.50

普通 2.71 3.13 2.67

不佳 3.07 3.07 2.95

* p<.05

(11)

0 5 1

2.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認知在工作屬性認知差 異探討

由表七可知,「職務」在「人際支持」、

「運動行為」、「生活飲食」及「健康責任」等 四項構面上均有顯著差異。其中,「設計師」在 各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構面的平均同意程 度高於「助理」、「主管」與「經營者」。前 述結果顯示,相較於美髮業其他職位的受訪從業 人員,「設計師」除了工作壓力較高外(表七),

另需要透過各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方法來 調適身心,而「人際支持」則為設計師最認同的 方法。而「每日工作時數」的不同,在「人際支 持」、「運動行為」、「生活飲食」及「健康責 任」等四項構面上均有顯著差異。前述結果則發

現,工作時數越長的受訪者在各項「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構面的平均同意程度亦最高。若從受訪 者的「工作類型」來看,在各項「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的認知因素皆呈現顯著的差異。「站走 型」受訪者在「運動行為」的健康促進認知同意 程度亦明顯較高,顯示需要時站時走的受訪美髮 業從業人員較會利用規律的運動方式來調適身 心。

至於 「每週工作平均天數」認知 的不同,

「人際支持」、「運動行為」、「生活飲食」及

「健康責任」等四項構面上均有顯著差異。而

「健康狀況」認知的不同,在「人際支持」、

「生活飲食」及「健康責任」等三項構面上則有 顯著差異。

表七、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認知與工作屬性認知之平均數差異分析(N=24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認知構面

人際支持 運動行為 生活飲食 健康責任

問項 選項

職務 F值 21.773*** 7.067** 10.945*** 10.706***

經營者 1.77 2.42 2.07 2.16

主管 2.70 2.67 2.57 2.69

設計師 3.19 3.13 3.08 3.15

助理 2.44 3.06 2.91 2.99

平均每日工作時數 F值 12.305*** 12.037*** 19.783*** 9.528***

8小時 1.99 2.23 1.96 2.29

8-10小時 2.67 2.98 2.71 2.85

10小時以上 3.01 3.11 3.10 3.10

工作類型 F值 4.323*** 4.751*** 3.425*** 5.046**

久站型 2.88 2.95 2.97 2.94

久坐型 1.99 2.32 2.29 2.22

站走型 2.86 3.12 2.91 3.08

費力的勞動 2.84 2.92 2.58 2.82

每週工作平均天數 F值 22.394* 3.677*** 5.886** 11.680*

4天 2.05 2.61 2.48 2.33

5天 2.31 3.02 2.61 2.68

6天 3.22 3.19 3.12 3.21

7天 3.43 2.95 3.18 3.32

3.38 2.60 2.93 3.45

健康狀況 F值 6.885*** 0.547 1.953* 3.216***

良好 2.33 2.79 2.43 2.63

普通 2.41 2.93 2.83 2.73

不佳 2.98 3.05 2.95 3.03

* p<.05

(12)

三、美髮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及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之相關性

本研究除利用因素分析瞭解美髮業從業人員 在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形態的任之因素,以 及探討工作屬性認知在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認知二構面之影響差異外,以下將利用相關 分析探討美髮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 活形態的相關程度,研究結果如表八所示。

由表八可知,健康促進生活形態的「人際支 持」、「運動行為」、「生活飲食」及「健康責 任」等四個構面間皆有1%顯著的正相關。由此 可知,受訪的美髮從業人員的四種健康促進生活

形態皆有顯著的關連性;若從業人員的「人際支 持」來看,本研究亦發現受訪的美髮從業人員具 有越正面的人際支持,其將產生正面的「運動行 為」、「生活飲食」及「健康責任」等健康促進 生活形態。另可由表八發現,在1%的顯著水準 下,「控制與參與」與「工作需求」及「組織」

呈現顯著的負相關;而「工作需求」則與「組 織」成現正相關。而在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 形態相關性的探討上(表八),工作壓力的「控制與 參與」與所有的健康促進生活形態呈現顯著的正 相關,而「工作需求」與「組織」則呈現顯著的 負相關。

表八、美髮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性探討(N=245)

控制與參與 工作需求 組織 人際支持 運動行為 生活飲食 健康責任

控制與參與 1.000 -0.397*** -0.173** 0.770*** 0.356*** 0.624*** 0.678***

工作需求 -0.397*** 1.000 0.524*** -0.462*** -0.109 -0.273*** -0.241***

組織 -0.173*** 0.524*** 1.000 -0.130** 0.182*** -0.131** -0.094 人際支持 0.770*** -0.462*** -0.130** 1.000 0.401*** 0.665*** 0.699***

運動行為 0.356*** -0.109 0.182*** 0.401*** 1.000 0.435*** 0.524***

生活飲食 0.624*** -0.273*** -0.131** 0.665*** 0.435*** 1.000 0.655***

健康責任 0.678*** -0.241*** -0.094 0.699*** 0.524*** 0.655*** 1.000

* p<.05

伍、結論與建議

透過實際與美髮業從業人員的接觸與實際透 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訪談,以及瞭解受訪美髮從 業人員對工作屬性與工作認知的看法,進一步應 用因素分析萃取出美髮業從業人員在工作壓力與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認知因素,不僅益於學術界 在美髮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認知與行為上有更深入的瞭解,更有助於勞委會 與美髮業經營者,在後續經營美容美髮市場,以 及擬定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共成功訪問245為美髮業從業人員,利 用敘述統計資料分析發現:(1)受訪員工多以擔任 設計師為主(54%);(2)平均每週的實際工作天數則

6天居多(65%);(3)每天的工作時數則以10小時 以上居多(61%);(4)受訪員工教育程度大學畢業以 上約30%。而受訪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多半認為目 前的工作讓他們感到壓力,且普遍認為工作很累 及工作過量。

在利用因素分析探討美髮業從業人員在工作 壓力的認知因素上,本研究找出三個工作壓力認 知因素,經因素分析後依其重要性分別為:「控 制與參與」、「工作需求」及「組織」。顯示出 美髮業從業人員在職場上的工作壓力主要來自個 人在工作上的適應與發揮空間有關。在美髮業從 業人員健康促進的認知因素上,本研究亦利用因 素分析加以歸納,依重要性分別為:「人際支 持」、「運動行為」、「生活飲食」及「健康責

(13)

0 5 3

任」。顯示出美髮業從業人員在健康促進的調適 方式主要透過社會間的人際關係與運動休閒進行 調整。

本研究亦利用獨立樣本檢定與變異數分析探 討美髮業從業人員的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認知因素在人口統計背景與工作屬性認知之差 異。研究結果則發現,工作壓力認知因素在「性 別」與「婚姻」等社經背景呈現顯著差異;而美 髮業從業人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認知因素在

「性別」與「婚姻」、「年齡」及「教育程度」

等人口統計背景呈現顯著差異;美髮業從業人員 的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項認知因素在

「職務」、「每日工作時數」、「工作類型」、

「每週工作平均天數」及「健康狀況」等工作特 性與認知呈現顯著差異。

前述研究結果顯示出,美髮業經營者應首重 員工自身的適應能力及瞭解其困難之處,並能設 身處地為員工著想,以及協助員工排除壓力與適 應職場。另應盡量協助女性及未婚員工在「控制 與參與」的問題,並適度減輕員工的工作份量與 負擔;而男性及年齡 較輕的員工,則應積極鼓勵 並協助其在「人際支持」的健康調適。而「設計 師」為直接且頻繁的面對客群,且又有上級的壓 力,因此需要不斷的調適身心及尋求人際支持來 因應工作上的壓力。因此,美髮業經營者除自身 需要因應環境的變遷與未來發展趨勢的變化進行 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的調整外,更需要考量到員工 目前的工作份量作彈性的業務調整,如此才能永 續的經營美髮業。

參考文獻

王秀慧(1999)。高職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影響、管理之 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2006)。過勞問題相關文 獻回顧。臺北市: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

所。

吳佳蓉、陳俊瑜(2009)。SPA美容從業人員職場壓 力與健康促進之研究。職業安全衛生技術與 實務研討會論文集,429-443。

吳慧倩(2002)。行銷人員的工作倦怠-探索性研 究。 國立中正大學企 業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嘉義。

周子敬、彭睦清(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 及工作滿足感模式。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與 輔導學系教育心學報,36 (3),201-219。

周文祥(1996)。壓力調適與管理,國民體育季刊,

25(4), 43-50。

崔來意(2000)。高科技公司女性專業人員公-家庭 衝突工作倦怠及離職意顧關係之研究。國立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桃園。

徐嘉宏(2001)。領導方式、角色壓力及社會支持與 百貨專櫃人員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 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陸洛(1997)。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 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9-51。

單小琳(1990)。教師的社會支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 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1 ,123-15。

黃寶園(2004)。結合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之理 論驗證:以壓力調節反應模式之建立與驗證 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 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蓓貞(2004)。健康促進與實務。台北:新文京開 發出版。

張瑞芬(198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 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毓華、邱啟潤(1996)。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 信效度之評估。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2529-

(14)

537,高雄市。

詹慧珊、林容慧(2004)。美容美髮從業人員行業特性 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台南女院學報,23,181-

206。

Beehr, T.A.,&Newman, J.E.(1978).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nel Psychology, 31, 665-699.

Cannon, W. B. (1932). The wisdom of the body. New York: Norton.

Chen, Z. X., & Francesco, A. M., 2000. Employee demography,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in China: Do cultural differences matter? Human Relations, 53(6), 869 -887

Green, L. W., Poland, B. D., & Rootman, I. (2000).

The settings approach to health promotion. In

L.W. Green, B. D. Poland, & L. Rootman. (Eds.), Settings for health promotion: Li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 (pp.1-43). London: Sage.

Ivancevich, J. M., Matteson, M.T., & Preston, C.

(1982). Occupational stress, type A behavior, and physical well-be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5( 2), 373-391.

Kyriacou, C., & Chien, P. Y. (2004). Teacher stress in Taiwanese primary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quiry, 5(2), 86-104.

Martin,T.N. ,& Schermerhorn,J.R. (1983).Work and Nomwork Influence On Health:A Research Agenda Using Inability to Leave as a Critical Variabl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8(4),650-659.

Maslow, A.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New York: Harper and Row.

Michie, M. (2002). Why indigenous scienc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4 (3-4), 409-

450.

Parasuraman, S., &Alutto, J. A.(1981). An examin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stressors at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4(1), 48-67.

Pearson, L. C., & Moomaw, R. H.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utonomy and stress, work satisfaction, 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9(1), 37-53.

Pender, N. J. (1996).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5th ed.). Norwalk, CT: Appleton-

Centry-Crofts.

Robbins,S.T. (2003).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Schuler,T.S. (1980). Defini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stress in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5, 184-215.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McGraw-Hill.

Walker, B.H. (1988). Autecology, synecology, climate and livestock as agents of rangeland dynamics.

The Australian Rangeland Journal, 69-75.

Schutz, W.C. (1996).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Pola Alto, CA.: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15)

0 5 5

Study on Job Stress and Health Promotion Life Style of the Employees in Hairdressing Industry

Instructor, Cardinal Tien College of Healthcare & Management

◎Mei-Ying Li ◎Chun-Yu Chen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job stress and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of hairdresser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for the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the hairdressing employees in job stress and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and also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these two issues.Research targets of this study are the employees of hairdressing industry in Taipei metropolis.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survey method to collect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30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 total of 245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with an effective rate of 81.7%. The collected data are analyzed with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multiple comparison, and Scheffe's test.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made for the reference to hairdressing industry, or the interested peopl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listed as follows: (1)Individual hairdressing employees with distinct gender , and marital status ,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gard to their perception of workplace stress. (2)Individual hairdressing employees with distinct gender , marital status , age , and educational level ,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gard to their perception of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3)Individual hairdressing employees with distinct occupational grade , daily working hours , working types ,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gard to their perception of job stress and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4)Cognitive factors on job stress are control and participation , work demands , and organization , respectively.

(5)Cognitive factors on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are interpersonal support , exercise behavior , living diet , and healthy responsibility , respectively.

Keywords:job stress,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hairdressing employees

*Corresponding author : Mei- Ying Li

No.117, Jhongsing Road., Sansing Township, Yilan County 26646, Taiwan

(16)
(17)
(18)
(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xpecting students engage with a different level of language in their work e.g?. student A needs to label the diagram, and student B needs to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

來源 : 世界衞生組織文件 — WHO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Health synthesis

• The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 is the highest nutrient intake value that is likely to pose no risk of adverse health effects for individuals in a given age and gender

心理 創傷壓力症候群 社交

The grade of the children,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the occupation of parent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meals are cooked at hom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 perception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