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 經 典 中 的 「 雞 」 故 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教 經 典 中 的 「 雞 」 故 事"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雜寶藏經》:山雞王緣

很久以前,佛陀在王舍城中弘法。某一日,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

到了佛陀的住所,對佛說:「如來啊,您現在可以安靜清閒的休養了。

放心的把您的僧眾託付給我吧!」佛陀斥責他說:「你真是既貪心又愚 昧!我尚且沒有將帶領僧眾這一重責大任交付給弟子舍利弗、目犍連,

你又憑什麼要我把僧眾託付給你呢?」受到佛陀當面訓斥,提婆達多登 時面紅耳赤,怒罵而去。

比丘們看到這一幕,便對佛陀說:「世尊啊!提婆達多不但做出種 種讓您感到煩惱的事情,又想用種種機巧手段欺騙迷惑您。」

佛陀回答說:「這種事情並不是只發生在這一世。很久以前,在大 雪山的山腳下,有一隻山雞大王,帶領著一群山雞一同生活。這隻山雞 大王頭冠赤紅如火,身體淨白如雪。大王時常告誡雞群:『大家要遠離 大城市、大聚落,別被住在那裡的人們逮到吃掉。在外面,有不少人怨 恨我們、嫉妒我們。我們一定要戒慎恐懼,時時保護好自己。』

附近村落中有一隻母貓,聽說雪山山腳下住著一群雞,便到那裡去 看看。這隻貓到了雞群居住的大樹下,一邊緩緩繞樹而行,一邊低著頭 向山雞大王說:『讓我當你的妻子吧!請你來做我的丈夫吧!你的樣貌 那麼端莊討喜,頭冠那麼地豔紅,羽毛又那麼地潔白,我們成為伴侶的 話,一定能過著安寧快樂的生活。』

山雞王一眼就看出這隻貓不懷好意,就說了一個偈 語:『這隻貓兒真是個愚笨的小傢伙,那雙黃澄澄的眼睛 一見到我們,便心懷不軌,想把我們殺害吞食。從來沒聽 說過誰有了這樣的伴侶,還能長命百歲,過著安穩的生 活。』」

「故事裡面的山雞王,就是我的前世,而那隻貓便 是提婆達多。在過去世裡,他想要誆騙欺瞞我;到了這一 世化為人身,依然不改本性,想透過謊言來迷惑我。」

本刊編輯室

教 經 典 中 的 「 雞 」 故 事

(2)

小故事大啟示

山雞王身為雞群的領袖,背負著整個族群的興亡,責任何等重大。牠必須比 雞群們看得更遠,想得更深,在災難未來臨前預先準備,防患於未然。

相對於寒冷且資源貧乏的荒野,溫暖而食物充足的大聚落對於雞群有著更大 的吸引力,然而山雞王則洞見了美好環境下潛藏的危機,提醒雞群要遠離該地。

面對母貓的誘惑,山雞王也能夠察覺到在甜言蜜語 底下包藏的歹毒心思,斷然拒絕母貓的邀請。

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工作上、家庭裡或是同儕 間的領導者。身為一位領袖,在領眾處事上應該深 謀遠慮,不被事物的外表以及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時時為群體設想,這是我們應向山雞王學習的地 方。

佛典原文

《雜寶藏經》(三十五)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

佛在王舍城,提婆達多,往至佛所,而作是言:「如來今者,可閑靜住,以 此大眾,付囑於我。」佛言:「食唾癡人!我尚不以諸大眾等,付囑舍利弗、目 犍連,云何乃當付囑於汝?」提婆達多,瞋罵而去。

諸比丘言:「世尊!提婆達多,欲作種種苦惱於佛,又多方便欺誑如來。」

佛言:「不但今日,於過去世,雪山之側,有山鷄王,多將鷄眾,而隨從 之。鷄冠極赤,身體甚白,語諸鷄言:『汝等遠離城邑聚落,莫為人民之所噉 食,我等多諸怨嫉,好自慎護。』時聚落中,有一猫子,聞彼有鷄,便往趣之。

在於樹下,徐行低視,而語鷄言:『我為汝婦,汝為我夫,而汝身形,端正可 愛,頭上冠赤,身體俱白,我相承事,安隱快樂。』鷄說偈言:『猫子黃眼愚小 物,觸事懷害欲噉食,不見有畜如此婦,而得壽命安隱者。』」

佛教經典中的「雞」故事

(3)

(CBETA, T04, no.0203, p.465,a09-p.465,a26)

經文引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簡稱CBETA),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冊No.203《雜寶藏經》

《大智度論》:雉救林火

很久以前,有一座幅員廣大的森林。住在此地的動物,在森林茂密枝葉庇蔭 下,過著清涼而快樂的日子。某一日,森林的某處燃起了一串火苗,漸漸地火勢 席捲了整座森林。有一隻住在森林裡的野雞,見到這種情形,非但沒有興起逃跑 的念頭,反而奮不顧身,將身體浸入水中,弄濕羽翼來澆熄大火。可惜每次能負 載的水量太少,對於熊熊火勢起不了作用。野雞因不停地拍打雙翅而感到疲乏困 頓。即便如此,仍不辭辛苦,持續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往來奔波。

在天界的帝釋天看到這種情形,便現身在野雞面前,詢問牠:「你在做什麼 呢?」野雞回答說:「我正努力撲滅火勢。因為我不忍心看到居住在森林的眾生受 苦。這片森林庇蔭了住在這裡的無數生命。我的宗族親友、我的同類們,以及其 他眾生,都是仰賴森林而生存的。只要我還有力氣,又怎麼可以放任森林焚燒殆 盡而無所作為呢?」帝釋天聽聞此言,大受感動。又問:「你如此地勤勉振奮,

又能夠持續到什麼時候呢?」野雞回答:「我願勉力為之,直到生命終了。」帝 釋天問:「雖然你這麼說,又有誰能證明你的心意呢?」野雞隨即發誓:「我的 心意絕對真誠。如果我所言不虛妄,大火會立即被撲滅。」

野雞所發的弘誓,傳到了淨居天處。居住在淨居天的天人,被野雞捨己為人 的菩薩心腸感動,於是降雨把大火熄滅。從那時起直到現在,獨有這一片森林,

能常保枝葉蒼翠茂密,不被野火焚燒。

小故事大啟示

我們常稱讚熱心助人者有菩薩心腸。菩薩與一般人不同之處在哪裡呢?一般

(4)

人的思維會以自身作為出發點,在生命受到威脅,感受到痛苦以及恐懼時,會本 能地逃避危難。對凡人來說,沒有什麼東西比自身的性命更要緊的。相較之下,

菩薩能夠跳出自我的局限,思維行事以眾生為念。發願後即便屢屢遭逢磨難,依 然能堅定不移,不輕言退縮。

野雞在看到森林陷於大火之中,並沒有只想 到自身安危,而是顧念到森林給予的恩澤,以及其 他受到森林庇佑的動物,即使勢單力薄,仍然為了 撲滅火勢而努力不懈,最後終於感動了天界降下甘 霖,保全了森林以及住在林中的動物。故事中的大 火,代表著只憑一人之力無法解決的重大危害。如 果所有人都順應著自身習性,只想著逃避以求自 保,則整個群體都無法避免地會受到災害的波及。

但是只要有人願意挺身而出為旁人設想,為大眾付 出,這股正向思惟會逐漸感染其他人,而在眾緣和 合下,才能將災禍消弭,使大眾免難。

佛典原文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毘梨耶波羅蜜義第二十七》(摘錄)

龍樹菩薩造,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昔野火燒林,林中有一雉,懃身自力,飛入水中,漬其毛羽,來滅大火;火 大水少,往來疲乏,不以為苦。是時,天帝釋來問之言:「汝作何等?」答言:

「我救此林,愍眾生故!此林蔭育處廣,清涼快樂,我諸種類,及諸宗親,并諸 眾生,皆依仰此。我有身力,云何懈怠而不救之?」天帝問言:「汝乃精懃,當 至幾時?」雉言:「以死為期!」天帝言:「汝心雖爾,誰證知者?」即自立 誓:「我心至誠,信不虛者,火即當滅!」是時,淨居天知菩薩弘誓,即為滅 火。自古及今,唯有此林,常獨蔚茂,不為火燒。

(CBETA, T25, no.1509, p.178,b04-p.179,a10)

佛教經典中的「雞」故事

(5)

除了漢譯佛典外,在南傳佛典當中,也有不少與雞有關的故事。南傳巴利文 經典《彌蘭王問經》(漢譯《那先比丘經》的同源異本),為彌蘭王(即米南德一世,為公元前二世

紀中葉統治印度西北地區的一位國王)向那先比丘問道的問答集錄。在經文中講述到,彌蘭

王向那先比丘詢問,一個修行者應具備什麼條件,才能證得阿羅漢果?那先比丘 舉出一百零五種比喻回答彌蘭王的問題。

其中的一則是以雄雞譬喻。彌蘭王問那先比丘:「尊貴的那先比丘啊!您說 應把持住雄雞的五種德行,這五種德行分別是什麼呢?」

那先比丘回答:「大王啊!比如說雄雞會在合適合宜的時間回到雞窩休息。

大王啊,修行者應在合適的時間打掃塔廟空地、準備一天的飲用水、沐浴清潔身 體、禮拜塔廟、謁見長老比丘,之後,在適當的時間進入靜室,就像是雄雞適時 回窩棲息一樣。這是修行人應向雄雞學習的第一種德行。」

「再來,大王啊,雄雞會在合適合宜的時間起身活動。大王啊,修行者應於 合適合宜的時刻起身開始一天的作息,就像雄雞一樣。這樣一來,打掃塔廟、準 備飲食、沐浴身體、禮拜塔廟、謁見長老比丘,以及進入靜室等事情才不會被耽 誤到。大王啊!這是修行人應向雄雞學習的第二種德行。」

「大王啊,雄雞會不停地以爪掘地並啄取食物。大王啊!修行人在進食時應 時時自我反省,進食不應為了取樂,不應為了自我滿足,不應為了使身體外在條 件變好,也不應過於在乎進食時的形式是否莊嚴優雅。進食只是為了維持我們的 生命延續,作為舒緩飢餓痛苦的手段。只有做到以上,才能說:『這樣一來,我 的飢餓苦痛已被緩解,未來的苦痛也不會因此而生起。在這過程中,我沒有犯下 過錯,因此內心感到平安自在。』進食是為了幫助我們提升自己到更高的境界。

大王啊!這是修行人應向雄雞學習的第三種德行。至高無上的世尊曾經這麼說:

『為了在危難之中生存,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的食物;破舊的車,必須在車軸上塗 油才能繼續前行。取食只是為了讓我們能繼續生存,不應有過多分外之求。』」

「大王啊!又比如雄雞雖然有眼睛,但是夜間視力很差,如同盲眼一般。大 王啊!修行人雖然目力如常,仍應該像個盲人一樣。無論是在禪林修行時,或是

(6)

到村里為獲取食物而行乞時,對於看到及觸摸到的事物、聞到及嘗到的味道、聽 到的聲音,修行人應像是聾子、盲人、啞巴一樣,不被其表相所迷惑而生起分別 及執著之心。大王啊,這是修行人應向雄雞學習的第四種德行。大王啊!大迦旃 延長老曾經這麼說過:『視力如常者應像盲人一樣不被表相迷惑;耳朵如常者應 像聾人一般不受外在音聲影響;言語如常者應像啞巴一樣慎於開口;擁有勇力者 應表現得像是弱者,不妄用力量;每當接觸外境一切事物時,應像是橫臥於床的 死者,不生起一絲愛染執取之心。』」

「大王啊!又比如說雄雞即使被人投擲土塊,或是被人以手杖、木棒、棍 子毆擊,也不會離開牠的巢穴。大王啊!修行人在進行裁縫工作、修築房舍及進 行各種勤務、念誦經文或是指導他人念誦經文時,都不應使我們的心偏離正確方 向。大王啊!心即是修行者的家,應隨時端正自心不令偏失。大王啊!這是修行 人應向雄雞學習的第五種德行。至高無上的世尊曾經這麼說:『各位比丘啊!哪 裡才是你們以及你們父祖輩的依止處呢?身、受、心、法這四念處,即是大家的 依止處。』舍利弗長老也曾經這麼說過:『譬如聰明的大象,不會踐踏自己的鼻 子。牠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懂得分辨食物的好壞。佛子應如大象一般勤勉 而不放縱,不踐踏聖者的教誨。』」

小故事大啟示

「報曉」是雞最為人所知的特點。古代人計時工具簡陋,白日還能仰賴日 影來測度時間,一到晚上,只能仰賴利用滴水量計時的「漏壺」及利用燃香長短 計時的「更香」。而具備自動報時功能的儀器,出現的時間較晚,且並不普及。

在農村社會中,人們仍是習慣將雄雞的叫喚聲,當作是一天生活的開始。因此,

雞也象徵著「守時」這一美德。守時的好處是什麼呢?一年當中,有春夏秋冬之 別;一日當中,也有晨午暮夜之分。人的作息,要順應著大地的運行進行適當的 調配,在合適的時間做合宜的事,這樣才能在生活以及工作上有著更好的表現。

雞對於食物不挑剔,為了取食而終日奔波忙碌。雞這種特性,常被拿來比喻 一個人汲汲於名利,貪心過重。而在這篇經文中,那先比丘從不同的觀點切入,

佛教經典中的「雞」故事

(7)

的本質──維持我們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我們不 應過度把心思放在追求珍饈美饌上頭,而忽略了生 活中其他重要的事情。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老子也說

「聖人為腹而不為目」,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古代醫書上,將一個人白晝視力如常,夜 晚卻目不見物這種病症,稱為「雞盲雀瞽」。因雞 及雀鳥都是在白天活動的動物,到了晚上便如同盲 人一般。那先比丘以此為喻,指出看不見並非是一 種缺點。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

我們往往會被美麗的外表及芳香的味道所吸引,而

忽略掉事物的內在本質。因此我們要學習雄雞夜盲的這一優點,讓我們的心能專 注於對真理的探求,而不會被表象所迷惑。

雞的護巢性強,即便遭人類以木棍擊打驅離,雞也不會輕易離開巢穴。那先 比丘將雞比喻為修行人,將巢穴比喻為正確的心境。告訴我們平時應好好把持住 自己的心,即使面臨生活中種種困難及誘惑,也不能使我們的心偏離正道。那先 比丘以此一雞德總括前面四德,告誡我們應時時自我提醒,是否因疲憊懶惰或是 為了圖一時的方便,而不按時作息呢?在進食時,是否過於注重食物的美味以及 用餐的形式,而忽略了進食的本質?在面對繁華紅塵,我們是否被我們感官接觸 到的表象影響,而沒有用心去體察蘊藏於其後的真理?只有無時無刻自我提醒,

才能端正自心,不被現實中的紛擾影響而迷失自我。

佛典原文

《彌蘭王問經‧譬喻問‧驢馬品第一》(摘錄)

南傳巴利文佛典,民國‧郭哲彰居士譯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雞之五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五支。」

(8)

「大王!譬如雞適時、宜時入雞窩。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適時、宜時掃 塔廟之庭,準備飲料食物,留意身體,沐浴,禮拜塔廟,為見耆宿比丘而行,應 適時宜時入空閑處。大王!此是把持雞之第一支。」

「大王!其次,雞是如適時、宜時起。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適時、宜 時而起,掃塔廟之庭,準備飲料食物,留意身體,禮拜塔廟,應再入空閑處。大 王!此是應把持雞之第二支。」

「大王!又次如雞亦幾度掘地而啄食。大王!

瑜伽者、瑜伽行者應亦幾度省察而取食。不為遊 戲,不為憍慢,不為裝飾,不為莊嚴,為此身體之 存續,為維持,為防害,言:『如是,我無舊苦 痛,不令生新苦痛。又於我無罪與安樂住。』只是 為攝益梵行。大王!此是應把持雞之第三支。又依 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說:『如難所(食)子肉,如(注)

油於車(軸)。如是不貪取食,唯(身之)維持』」

  「大王!又次如雞雖有眼,但夜為盲。大

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應不盲而如盲。即於阿練若,得食物於村里,為乞食而行 乞時,對於愛染之色、聲、香、味、觸、法,如盲、如聾、如啞、不可把持其 相,不可把持隨相。大王!此是應把持雞之第四支。大王!又依長老大迦旃延如 是說:『有眼亦如盲,有耳亦如聾,有舌亦如啞,有力如無力,又於利生時,應 如死人臥。』」

 「大王!又次如以土塊、杖、棒、鎚打,亦不去自己之家。大王!瑜伽者、

瑜伽行者為裁縫時,為工事時,為各種勤務時,為誦(經)時,為令(他)誦念時,

不應捨棄如理作意。大王!此是瑜伽者自己之家,謂如理作意。大王!此是應把 持雞之第五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說:『諸比丘!何等是比丘自己之 行境、父祖之境?謂四念處。』大王!又依長老舍利弗法將軍如是說:『譬如賢 明象,不害自己鼻;應保自生命,知食不應食。不放逸佛子,最上之作意,不害 勝金言。』」

(CBETA, N64, no.31, p.196,a14-p.198,a10)

經文引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六十四冊No.31《彌蘭王問經》

佛教經典中的「雞」故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台南麻豆是碗粿的故鄉,從店面到批發林林總總共有 37 家。碗粿是庶民美食,全 台各地雖然都可嚐到,不過口味、配料和製作方式各有不同,台南的碗粿則多了一樣配

主題:來自山林中的禮物 主題情境說明:.

在第一次段考完後的下午,我們一起到了益品書屋,這一趟真的是挖

代數、 拓樸的經典教科書, 很早就立定志向要成為數學家; 森教授則按部就班, 直 到 30 歲才決定要以數學為志業。 森教授是 1990 年數學 Fields 獎得主, 為人謙沖 自抑,

歐拉將信從頭到尾認真看了一遍。 他認 為這絕不是一個普通遊戲, 而是一個頗有價 值的數 學問題。 在以後的思考中, 他首先想到 的是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茲 (Leibniz, Got- tfried Wilhelm)

我們可從尼爾森每一年所做的臺灣媒體大調查看到,報紙媒體在 1991 年的閱讀率是 76.3%,之後就逐年下滑,到 2009 年已下滑到 42.2%。雜 誌和報紙一樣,在

當然它的報考人數只有一萬 四千多人, 錄取一百八十名, 在任何角度來看 都沒有受到 “重視” 的理由, 不過試題的良窳 與考試是否受到 “重視” 並無關連, 常看到很 多世俗心目中所謂的 “好”

說到地獄,一般人很自然會聯想到「十八層地獄」,在我們現 實生活中比較接近的則有監獄、看守所,犯人都是身陷囹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