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2 中華經典名句 自強自勵

10  Download (0)

Full text

(1)

2021-22

中華經典名句 自強自勵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禮記・大學》)

注釋 大學之道:大學即大人之學,成為大人(統治或領導者)的學問,引申而有 博學之意。道:道理。明:動詞,弘揚、彰顯。明德:光明、高尚的品 德。親民:教養愛育百姓 ;或以「親」通「新」,「新民」,即使民更 新、向善。止:達到,或固守。至善:將明德、親民發揮至極。

句意 成為大人(統治或領導者)的學問:在於弘揚、彰顯光明、高尚的品德;在 於教養愛育百姓,使他們更新、向善;在於將明德、親民發揮至極,以達 到道德修養的完美境界。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注釋 窮:窮盡。千里目:極盡視力遠望。

句意 若想放眼千里,就要再上高一層樓了!這兩句詩說明「站得愈高,看得愈 遠」的道理,比喻人要不斷攀登,才能擴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注釋 淤泥:污泥。濯:洗滌。漣:水面的波紋。清漣:指清澈的水。

句意 (蓮花)在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在清水裏洗滌過,因而不顯妖豔。句子 描寫蓮花,用意象徵君子潔身自好,不媚於俗。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朱子家訓》)

注釋 半:極言其少之意。絲縷:絲線,泛指衣物。恒念:經常想到。物力:物 資。維:語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

句意 我們吃飯喝粥的時候,應當想到稻米得來不易;我們穿著衣物時,應當經 常想念到製作過程中動用了不少人力、物力,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物質其 實得來不易。

君子之學貴慎始(劉蓉《習慣說》)

注釋 君子:泛指才德出眾的人。貴:注重,重視。慎始,一開始時就須謹慎。

句意 才德出眾的人治學,要注意一開始時就得謹慎小心(以免積習難返)。

學貴有方

(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注釋 時:按時。習:溫習和實習。說:通「悅」,快樂。

句意 學習了知識或技能,在適當的時候反覆溫習和鍛煉,這樣不也很快樂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注釋 而:連接詞,可理解為「因而」或「而且」。故:舊的東西。

句意 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有新的體會、新的發現,這樣的人可以配得當老師 了!

這句子亦可以解作:既掌握舊的知識,又吸收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配 得當老師了!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注釋 青:靛青色顏料。藍:草名,葉可製作顏料。「青於藍」之「青」當作

「精」,粹美。

句意 青色原從藍草提取出來,但較藍草之色更為粹美。冰是由水所結成,但較 水更為寒凍。句子說明學習可以改變本性,超越提升。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句意 無論地位是高貴還是卑賤,年紀是年長還是年輕,有學問、有道理的就是 我的老師了。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彭端淑《為 學》)

句意 我們做學問有難易之分嗎?如果肯下苦工和努力實踐,困難的也會變得容 易;如果不肯下苦工和努力實踐,容易的也會變得困難。

(3)

心安自適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潛《飲酒》(其五))

注釋 悠然:形容自得的神態。

句意 在東籬之下採摘菊花,悠然自得地見到南山。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注釋 竹喧:竹林中的喧鬧聲。浣女:洗衣女。

句意 明月照向松林,清泉流過石塊。竹林傳來喧鬧聲,一群洗衣的女子歸來 了。蓮花、蓮葉搖動起來,原來是(遠處的)漁舟順流而下。詩句表現出空 山秋夜清秀明淨的意境,也是詩人心境的寫照。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劉禹錫

《陋室銘》)

注釋 在:在於。斯:此、這。陋室:簡陋的居室。惟:因為。馨:芳香。德 馨:品德高尚,故聲名如花香般傳播四方。

句意 山不在於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會出名。水不在於深,只要有蛟龍(盤 踞)就會有靈氣。這雖是一所簡陋的居室,但因為有我這樣品德高尚的人 居住,就不覺簡陋了。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 》)

注釋 悠悠:邈遠無盡的樣子。顥,通「浩」,浩氣:指天地間的大自然之氣;

或通「昊」,昊氣:指昊天之氣。洋洋:廣漠無涯的樣子。

句意 (西山)邈遠無盡,和天地間的浩氣同在,不知何處是邊際;它廣漠無涯,

和創造天地的主宰同遊,不知何時才窮盡。句子以西山之宏大、永恆,反 襯個人的渺小、人生的短暫,對於榮辱得失,坦然面對,不必過於執着。

(4)

孝親思報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

注釋 知:記憶。

句意 父母的年紀要時刻記在心上,一方面為其高壽而歡喜,另一方面也為他們 年事已高,逐漸衰老而憂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注釋 寸草:小草,詩中比喻兒女。三春暉:指春天三個月(農曆一至三月)的 陽光。這三個月的陽光是和暖親切的,用以比喻母親的養育深恩。

句意 對於如春天陽光般和暖親切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孝心又怎能報答於 萬一呢?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

注釋 爾:你。

句意 試回想當你尚為雛鳥的日子,遠走高飛背棄母親的一刻。當時父母親是如 何思念你,今日你應體會得到了!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白居易《慈烏夜啼》)

注釋 哀怨:悲傷怨恨。任:承擔、承受。

句意 林中百鳥難道沒有母親嗎?唯獨慈烏對母親去世表現得尤其哀怨。慈烏對 母親的離世悲不自勝,相信是因為慈烏母愛偉大之故。

(5)

友愛長存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注釋 海內:四海之內,即普天下。比鄰:近鄰。

句意 四海之內,普天之下都可以有知己存在(友情不會因空間阻隔而減弱),所 以天涯雖遠,也仿若近鄰一樣吧!

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注釋 佳節:美好的節日。倍:加倍,更加。

句意 每逢佳節,家家戶戶歡樂團聚,自己卻孤身獨處異地(倍感冷清寂寞),思 念親友兄弟之情更倍於平日。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客至》)

注釋 花徑:指院內栽了花卉的小路。緣:因。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指簡陋 的門戶。

句意 院內栽了花卉的小路,不曾因為客人到訪而打掃(今天才為你打掃);簡陋 的門(不曾為客打開過),今天為你打開。詩人期待客人到訪的興奮和喜悅 心情,表露無遺。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注釋 嬋娟:本指嫦娥,月宮的仙女,這裏借指美麗的月光。

句意 (兄弟分隔兩地)但願彼此都健康長壽,雖則相隔千里之遙,但也可在不同 地點同時欣賞美麗的月光。

(6)

情深繾綣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國風・關雎》)

注釋 窈窕:心、貌俱美。淑女:善良的女子。君子: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亦指 有德行的人。好:形容詞,美好。逑:匹配、伴侶。

句意 貌美善良的女子是君子美好的伴侶。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佚名《行行重行行》(古詩十九首))

注釋 棄捐:拋棄、丟下。勿復道:不再說了。

句意 你拋棄我離家遠去,不要再提了,只望你努力加餐保持健康。

「努力加餐飯」亦可以解作:我要努力加餐保持健康。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佚名《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注釋 盈盈:清澈的樣子。脈脈:含情相視。

句意 兩人相隔在清淺的銀河兩邊,只能含情相望,卻無法交談。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 夕))

注釋 度:量詞,次、回。驀然:突然,忽然。闌珊:微弱、將盡。

句意 我多番在人潮中尋覓要找的人,但遍尋不見,忽然回頭一望,要找的那人 卻就在燈火微弱之處。

(7)

物各有情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注釋 夜來:一夜裏。花落:花兒被打落。

句意 一夜裏聽到連綿不斷的風聲雨聲,不知有多少花兒被打落了。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 別》)

注釋 離離:茂盛的樣子。枯榮:指野草的生長規律。枯,枯萎;榮,茂盛。

句意 草原上的野草長得很茂盛,春榮秋枯,歲歲循環。野火燒也燒它不盡,翌 年春風吹送之時,野草很快又會生長起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注釋 嶺:連綿不斷的山。峰:山的尖頂。遠近高低:從遠處、近處、高處、低 處各個不同角度。

句意 橫面看是連綿不斷的山嶺,側面就看到山的頂峰。從遠處、近處、高處、

低處各個不同角度,可以看到廬山變化多姿的不同面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注釋 尖尖角:剛露出水面的嫩荷葉,包捲着還沒有展開,尚是尖尖的角狀。上 頭:在上面。

句意 剛長出來的荷葉,葉子還捲着,好像一個尖尖的小角,便引來了蜻蜓站立 在上面歇息。

(8)

客途思歸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句意 抬頭凝望掛在天邊的一輪明月,低下頭來,自然便思念起遠方的故鄉。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注釋 猿聲:據說三峽兩岸的高山上有很多猿猴,乘船經過常可聽到牠們的叫 聲。不住:不盡、不停。輕舟:輕快的小船。

句意 三峽兩岸的猿啼之聲不絕於耳,轉眼間,我坐的輕快的小船,已越過了不 知多少個山頭(相信很快便能歸家了)。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注釋 夜半鐘聲:據說當地的寺院有半夜敲鐘的習慣,稱為「無常鐘」。客船:

指作者所乘之船,因作者作客他鄉,故稱「客船」。

句意 夜半時分,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陣陣鐘聲,穿過了寧靜的夜空傳到船上 (撩 動作客他鄉的詩人滿腔的思鄉愁緒)。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注釋 綠:用作動詞,形容春風把江南岸的小草吹得綠起來了。還:回到家鄉。

句意 陣陣春風吹過,江南岸邊的小草又再發芽生長,使河岸變成一片綠色。流 連既久,皓月初上,不禁暗問自己:甚麼時候這明月才照着我返回家園 呢?

(9)

顧念民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大同與小康》)

注釋 天下為公:天下是天下人所公有的。與:通「舉」。講信:講究信用。修 睦︰建立和睦關係。

句意 大道實行時,天下是公有的,選舉賢德能幹的人出來辦事,講究信用,促 進人與人之間的和睦關係。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其二))

注釋 飧:晚餐,或指熟食。這裏指煮好的米飯。

句意 有誰知道我們吃的每一頓飯的每一顆米粒,都是農夫辛辛苦苦地耕種得來 的呢?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蜂》)

句意 蜜蜂採不同的花,釀成蜂蜜後(往往就被人取了去享用),牠們究竟為誰辛 苦?為誰享受呢?

(10)

愛國情懷

諮諏善道,察納雅言。(諸葛亮《出師表》)

注釋 諏:聚在一起商量事情。雅言:正確、合理的言論。

句意 (諸葛亮勸勉劉禪應向群臣)詢問、商討治理國家的良好計策,審察和採納 正確、合理的言論。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注釋 廟堂:朝廷。處:身處。江湖:這裏指被貶謫或隱居的地方。

句意 在朝廷上居高位,則為人民擔憂;去職居於遠離朝廷之地,則為國君擔 憂。

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句意 (史可法)對上恐怕有負朝廷所托的職責,對下恐怕愧對老師(左光斗)殷殷 的寄望。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