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是故 ,於 下 先 討 論 《 摩訶止觀》 之 一 心 三 觀 與 圓 融 妙 諦 的 思 想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是故 ,於 下 先 討 論 《 摩訶止觀》 之 一 心 三 觀 與 圓 融 妙 諦 的 思 想"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摩 訶 止 觀 》論 持 戒 清 淨 與 止 觀 之 關 係

前二章說明「 持戒 」於 《摩訶止觀》 中的思想 與 內容 ,包 括戒名、 戒相 、持 犯、 懺悔 ,其 中為 止觀前方便之持戒, 從事 戒、理戒以致中道第一義諦戒, 以及懺悔從有相懺、 無相懺至 諸懺之根本— 順逆十心,其中的義理內涵以及「 持戒 」和 「止 觀」 的內在關係即是以一心三觀及圓融妙諦所開展出的思想 , 即 是 理 戒 能 遍 一 切 戒 , 觀 心 持 戒 遍 攝 諸 法 界 之 義 理 的 內 在 關 連,而本章以一心三觀與圓融妙諦, 中道持戒和止觀修證的特 殊 性 ,《 摩 訶 止 觀 》 論 持 戒 與 止 觀 關 係 之 特 殊 性 , 此三個方向 討論持戒清淨與止觀修證的關係和特殊 性。

第 一 節 一心三觀與圓頓妙諦

一心三觀是天台圓教的核心思想,依一心三觀所開展的義 理,包括所觀之境、能觀之智、觀得之諦理等等,以觀空、假 、 中歷次第而即於中道,《 摩 訶 止 觀》 即 圓 頓 止 觀 , 即 以此圓頓

(2)

思 想 作 為 止 觀 的 實 踐 原 理, 以 一 心 三 觀 歷 次 第 而 至 圓 妙 , 由 空、假次第以臻於中道第一義諦 。於持戒清淨之理戒部分 ,智 者大師以一心三觀說明十戒,先 以 前四戒為觀境 ,即 不缺 、不 破、不 穿、 不雜戒, 通為因緣所生法之觀境, 即以律儀戒為對 境,以一心三觀之理遍持十戒;隨道戒、無著戒為「 空觀持戒」, 智 所 讚 戒 、 自在戒為「 假 觀 持 戒 」, 隨 定 戒 、 具 足 戒 為 「 中觀 持 戒」, 通 以 一 心 三 觀 持 十 戒 , 若一念心 持 戒 是 為 持 戒 , 一念 犯則為犯戒; 一心三觀持十戒, 如以事戒通為所觀之境, 諸律 儀行止能不離一念持戒之心,此戒心即以空觀、 假觀 、中道觀 攝理,用心於照見真理,真理念念分明,即使於所緣之境為惡、

為逆,此戒心仍不失於理,與理相應而念念分明,則一切緣遇、

對境則能於此念清淨心而 內外相應順運自然 。中觀持戒, 觀於 心性畢竟寂滅 ,心與罪垢無有分別, 如是持戒遍一切戒、 一切 法界, 此即是圓融妙諦所開顯中道妙戒。 而此觀心持戒即是以 一心三觀之義理,一心三觀觀空、觀 假、觀中,歷次第而圓妙,

以空 假次第顯中道之不分別、不 偏 執,以 觀 空,又觀空同時亦 是觀假、 中, 觀假亦是觀空 、中 ,觀中亦是觀空 、假 ,空假中 三觀中又各自涵攝其他二觀,此即是歷次第而圓融。 是故 ,於 下 先 討 論 《 摩訶止觀》 之 一 心 三 觀 與 圓 融 妙 諦 的 思 想 。《 摩訶 止觀 》說明一心三觀, 分別以「 止」、「觀 」的 意 義, 再合論止 觀之體相, 即以一心三觀說明止觀的內涵,是以此一心三觀即 是圓頓止觀之圓頓義, 以一心三觀之止, 法性寂然, 一心三觀

(3)

之觀 ,寂而常照。

首先 ,在 《摩訶止觀》 中智者大師說一心三觀, 此名出自

《 瓔 珞 經》, 三 觀 分 別 是 「 從假入空名二諦觀」、「 從空入假名 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觀」,以中道實相之智為能觀之智 ,《摩 訶止觀》:1

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道,

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中 , 名中道第一義諦觀 , 此名出瓔珞經 。

「 從假入空名二諦觀」, 觀 想一切 諸 法本 性 空 寂, 以真諦觀俗 諦,照見真俗二諦 ;「從空入假名平等觀 」, 見一切真俗是為方 便 施 設 之 假 名, 是 以 雖 見 真 諦 之 空 , 亦能平等觀假;「 中道第 一 義 觀」, 不 偏 於 真 諦 或 俗 諦 , 止息真俗二諦分別, 以中道相 應一切事理。 前二觀是方便道, 與第 三 觀合論稱為中道觀 ,以 中道不偏不倚 ,雙遮雙照二方便道 ,故稱名為中道觀。 初觀,

「從假入空觀名二諦觀」:2

觀假為入空之詮,空由詮會,能所合論,故言二諦觀。… … 由真顯假得是二諦觀, 今由假會真, 何意非二諦觀? 又 俗是所破, 真是所用, 從所破應言俗諦觀 , 若從所用 ,

1《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2 4 中 。

2《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2 4 中 。

(4)

應言真諦觀, 破用合論, 故言二諦觀。

無而虛設稱為假, 從假入空 即是以一切 假名為詮 解空 理, 觀照 一 切 諸 法 ( 假) 本 性 空 寂 ( 空 ), 空 理、 假 名 互 詮 故 言 二 諦;

即以 真顯假名方便 , 以真諦破俗諦 ,於假證真,真諦是所用,

用以破假 ,俗諦為所破 ,為真諦所破 ,真俗二諦互詮是為二諦 觀。以空觀成就,但此空觀於假名之中歷顯,在諸法假名之中,

了知諸法無自性, 以 空理深觀事相諸法假名方便, 合論空假,

故名為二諦。3第二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4

從空入假名平等觀,若是入空尚無,空可有 ? 何假可入 ? 當知此觀為化眾生, 知真非真 , 方 便 出 假 , 故言從空,

分 別 藥 病, 而 無 差 謬 , 故言入假。 平 等 者 , 望前稱平等 也 。 前觀破假病, 不用假法但用真法, 破一不部破一,

未 為 平 等; 後 觀 破 空 病 , 還用假法, 破 用 既 均, 異 時 相 望 , 故言平等也。 … … 此譬從空入假亦真, 真俗正用,

3 對 於 二 諦 , 就 《 摩 訶 止 觀 》 說 明 二 諦 是 真 諦 和 俗 諦 , 在 《 瓔 珞 經 》 中 有 明 確 的 解 說 ,《 瓔 珞 經 》:「 二 諦 者 , 世 諦 有 故 不 空 ; 無 諦 空 故 不 有 。 二 諦 常 爾 故 不 一 ; 聖 照 空 故 不 二 ; 有 佛 無 佛 , 法 界 不 變 故 不 空 。 第 一 無 二 故 不 有 , 無 佛 有 佛 , 法 界 二 相 故 不 一 ; 諸 法 常 靜 故 不 二 , 諸 佛 還 為 凡 夫 故 不 空 , 無 無 故 不 有 , 空 實 故 不 一 , 本 際 不 生 故 不 二 , 不 壞 假 名 諸 法 相 故 不 空 , 諸 法 即 非 諸 法 故 不 有 , 法 非 法 故 不 二 , 非 非 法 故 不 一 。 … … 二 諦 義 者 , 不 一 亦 不 二 , 不 常 亦 不 斷 , 不 來 亦 不 去 , 不 生 亦 不 滅 … … 」 此 知 二 諦 即 是 不 分 別 , 無 空 有 、 一 二 、 來 去 等 等 概 念 分 別 , T 2 4 , 頁 1 0 1 8 下 。 此 引 《 瓔 珞 經 》 說 明 二 諦 , 以 進 一 部 解 說 二 諦 的 涵 意 , 即 是 《 摩 訶 止 觀 》 所 說 之 真 俗 意 義 相 同 , 概 指 依 空 觀 之 本 性 寂 然 觀 一 切 法 , 無 分 別 、 無 斷 滅 、 無 來 去 … … 。

4《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2 4 下 。

(5)

於假為化眾生 ,故名為入假復言平等。

所謂空假的分別蓋因為產生空 執, 若於法不產生空執 ,無空可 入, 則無有空假之別,基於此 ,當 觀所 有眾生相以空為本質,

但不以空相顯現而以假名方便為顯現, 是以無空 、假分別 ,雖 一切現象為假法, 但其 本質是空,雖一切假法以空理顯現 ,但 亦不應執著於空, 雖空亦復為假 。第二觀 平 等義 是相較於初觀 而說, 初觀以真法破假病, 但破假病未破真法, 第二觀以假法 破空病, 於此破用均等 ,是名為平等觀, 亦即真俗互用之平等 義,亦是於初觀後得觀空理 ,復從空入於假名, 亦即初觀之觀 空後,當知雖此「 空 」為「 假有之有」,以假為空、以空為假 , 平等地觀空、假,有、無 二 諦,故名為「 平等 」。於此須辨明 , 初觀 「由假入空觀 」和第二觀「 由空入假觀 」二者之 「假 」的 內涵並不相同 ,初 觀之 「假 」指執假為實的世俗諦, 第二觀之

「 假 」 是 「 出假 」, 於 初 觀 悟 得 空 理 ,不 執 於 空 而 無 所 有 ,此 為體空之假有 。第 三 觀,「 中道第一義諦觀」:5

中道第一義觀者, 前 觀 假 空, 是 空 生 死 , 後觀空空, 是 空 涅 槃 ,雙 遮 二 邊 , 是名二空觀為方便道, 流入薩婆若 海。又初觀用空,後觀用假,是為雙存方便。入中道時,

能雙照二諦。 …… 二觀為方便得入第三觀, 則見佛性。

5《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2 4 下 。

(6)

中道第一義諦觀是雙遮空有二邊, 並且雙照空有二諦 ,初觀是 破生死之假空 ,第二觀是破涅槃之空, 前二觀是方便道, 以入 第三觀中道觀 。由第二觀進入第三觀, 從第二之平等觀來看,

進一步瞭解「 實相之有」、「實相之無」 乃是因緣聚合而說有,

因緣分散而說無 , 故 以 緣 起 實 相 觀 察 「 有 無」, 不同於一般常 識理解中的有無存在的觀念。是 故,基於緣起來看有無、般若、

解脫等等 ,並非是相對的概念, 乃是因緣聚合離散之故, 以此 名中道不偏不倚的精神, 泯除分別對立 ;又以此達觀一切法,

有分別智無分別心 , 住於無二的中諦第一義諦觀, 此為其義。

一 心 三 觀 本 出 自 《 瓔 珞 經》, 在 《 天 台 教 學 史 》 說 明 :在 智顗著作中, 有關一心三觀的說法以《 維摩經玄疏》 卷二的三 觀 釋 , 和 《 法華玄義》 的 別 出 本 之 《 三 觀 義》, 最具完整的組 織。6細究其中有關一心三觀的說法與《 摩訶止 觀》所 說, 內容 無差,唯有「假」、「假 名」之異,7但此差亦不影響義理的判 讀 ,

6《 天 台 教 學 史 》:「 對 於 三 觀 思 想 , 智 者 大 師 也 是 在 瓦 官 寺 時 代 , 已 得 的 《 瓔 珞 經 》 奧 旨 , 故 於 天 臺 隱 棲 時 , 就 攝 入 其 教 學 體 系 中 , 即 在 《 維 摩 經 文 疏 》 卷 二 的 三 觀 釋 , 和《 法 華 玄 義 》 的 別 出 本《 三 觀 義 》, 最 具 完 整 。 」, 頁 1 6 3 。

7《 瓔 珞 經 》:「 其 正 觀 者 , 初 地 已 上 , 有 三 觀 心 , 入 一 切 地 。 三 觀 者 : 從 假 名 入 空 二 諦 觀 ; 從 空 入 假 名 平 等 觀 , 是 二 觀 方 便 道 ; 因 是 二 空 觀 , 得 入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觀 , 雙 照 二 諦 , 心 心 寂 滅 , 進 入 初 地 法 流 水 中 。 名 摩 訶 薩 聖 種 性 , 無 相 法 中 行 於 中 道 而 無 二 故 。 」《 瓔 珞 經 》, T 2 4 , 頁 1 0 1 4 中 。 相 同 內 文 的 記 載 可 見 《 維 摩 經 玄 疏 》, 載 錄 三 觀 釋 名 :「 三 觀 之 名 出 《 瓔 珞 經 》。 云 :『 從 假 入 空 , 名 二 諦 觀 ; 從 空 入 假 , 名 平 等 觀 , 是 二 觀 為 方 便 道 。 因 是 二 空 觀 , 得 入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觀 , 雙 照 二 諦 , 心 心 寂 滅 , 自 然 流 入 薩 婆 若 海 也 。』」( T 3 8 , 頁 5 2 5 中 )。 對 照 《 瓔 珞 經 》、《 維 摩 經 玄 疏 》 兩 段 經 文 , 其 不 同 之 處 在 於 對 三 觀 名 的 說 法 , 關 於 這 一 校 堪 , 林 志 欽 先 生 說 明 , 此 引 其 說 :「 智 者 所 引 以 為 依 者 ,『 假 名 』 皆 只 作 『 假 』。 此 之 出 入 , 未 必 即 是 智 者 所 引 有 誤 , 或 其 自

(7)

但因本文是以 《摩訶止觀》 討論為為主, 因於義理的理解一貫 性 , 且 在 《 摩訶止觀》 智 者 大 師 亦 說 明 出 自 《瓔 珞 經 》, 是故 以《 摩訶止觀 》的說法作為討論。

由前文得以對一心三觀的內容有基本理解, 而在 《摩訶止 觀》 中, 對於止觀釋名、 體相通以一心三觀開展止觀的架構,

且藉由一心三觀說明圓頓止觀的內涵, 是以由止觀釋名、 止觀 體相對於一心三觀的運用, 得進一步瞭解止觀之一心三觀與圓 融妙諦的義理內涵 。在止觀釋名,其中以相待義 、絕待義說明 三 止 三 觀 , 各 是 以 一 心 三 觀 說 明 , 再 如 一 心 三 觀 之 破 惑 與 證 智 ,《 摩 訶 止 觀 》:「 體 則 非 知 非 見 , 非因非果, 說 之 己 自 難,

何況以示人? 雖知 見, 由於眼智則可知見。 」8以一心三觀說 止觀,其體相不可得見,但 可由智眼 見 得,智眼所見清淨,「止 觀為因, 智眼為果。因是顯體之遠由,果是顯體之近由。 」9體 妙不可知 ,可寄體於智 ,是 以以一心三觀為因證 三智 、三眼為

行 省 略 而 更 動 ( 或 憶 持 之 誤 ), 亦 可 能 是 版 本 不 同 所 致 ; 甚 或 其 『 從 假 〝 名 〞 入 空 , 二 諦 觀 』 與 『 從 假 入 空 ,〝 名 〞 二 諦 觀 』 之 為 一 字 之 差 者 , 亦 有 今 本

《 瓔 珞 經 》 稍 有 錯 置 之 可 能 。 但 不 論 如 何 , 就 其 義 言 ,『 假 名 』 一 詞 本 有 略 稱 為 『 假 』 之 用 法 , 故 此 出 入 亦 得 存 之 便 可 」, 參 見 :《 智 者 大 師 教 觀 思 想 研 究 》, 頁 6 8 3 。 事 實 上 ,「 假 名 」、「 假 」 於 此 兩 段 經 文 的 脈 絡 中 , 在 意 義 上 的 理 解 , 並 不 影 響 文 , 是 以 在 此 說 明 。

8《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2 5 下 。

9 同 上 註 。

(8)

果, 此亦即是一心三觀所證智 、破惑之證果 ,《 摩訶止觀》:10

三 觀 者 ,若 從 假 入 空 , 空慧相應, 即能破見思惑 , 成 一 切 智 , 智能得體, 真 體 也 。若 從 空 入 假 , 分別藥病種種 法 門 , 即破無知成道種智,智 能 得 體 , 得俗體也 。 若 雙 遮 二 邊 ,為 入 中 方 便 , 能破無明, 成 一 切 種 智, 智 能 得 體, 得中道體也。

從假入空觀, 是二諦觀 ,所入空慧能破見思惑, 了知一切法相 之智,得 慧眼;從空入假觀,為 平等觀,能分別種種權假方便,

破塵沙惑 ,得道種智, 遍知世間出世間一切法相 ,法眼豁開破 障道無明 ,得 智通達一切方便法;中道觀第一義諦觀 ,能 破微 細無明惑 ,成一切種智 ,雙遮空假 、無有方別, 雙照空假 、遍 立一切法,種種方便開解且得 悉知 一切法義,開佛眼遍照諸法。

前文 以一心三觀名 義、 其所觀之理 、破 惑、 證智瞭解一心 三觀的內涵, 如此解說是分別就三觀次第而 說, 而圓教一心三 觀則是同時具足三觀、 三智 ,即觀空亦同時觀假中諸法, 觀假 時亦同時觀空中二法, 在《 摩訶止觀》 即是揭明此圓頓義 。又 關於一心三觀的類別,《 天 台 教 學 史 》以 《 維 摩 經 文 疏 》 中的 別 相 三 觀 、通 相 三 觀 、 一 心 三 觀 為 說 明。11一 心 指 能 觀 之 心,

10《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2 6 上 。

11《 天 台 教 學 史 》, 頁 1 6 5- 1 6 6。

(9)

三觀指觀空諦 、觀假諦 、觀中諦 ;以一念心具足三觀三諦 ,於 一念心中圓修三觀 ,是為圓教一念三觀 。「別相三觀」,其義為 次第三觀 ,分別是 「從假入空觀 」、「 從空入假觀」、「 中道第一 義諦觀」,初觀只觀真諦,未觀俗諦、中 諦;第二觀只觀俗諦,

未 觀 真 諦 、 中諦 ; 第 三 觀 , 止 觀 中 諦 。 此是別相三觀。「 通相 三 觀 」, 異 於 別 相 三 觀 , 每一觀均非個別觀修, 將三者融合為 一而觀修 ,如第一觀, 非單觀真諦, 復以俗諦、 中諦盡以觀為 空; 第二諦, 非單觀俗諦, 復以真諦、 中諦盡以觀為假; 第三 觀, 非單觀中道, 復以俗諦、 真諦盡以觀中 。 此為通相三觀。

而一心三觀,即是悟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說,復以觀圓融三諦。

總而論之 ,若合四教, 別相三觀是屬於別教 ,通相三觀、 一心 三觀是屬於圓教。又《維摩經文疏》中,對 於「別 相」、「 通相」

三觀 ,其解說如下 :12

因緣三諦之理 ,相別不同者 :因緣空理是真諦相 ;因 緣 假理是俗諦相 ;因緣不二之理是中道第一義相。 初觀真 諦之理, 破見思惑 ;次觀俗諦之理, 破塵沙無知惑; 後 觀 因 緣 中 道 之 理 , 正 破 無 明 住 地 惑 。 是 則 三 觀 照 理 不 同, 斷惑有異 ,故名別相 。

別相一心三觀是指觀得相別諸法, 觀於空理屬於真諦相, 破見

12《 維 摩 經 文 疏 》, 卍 2 8 , 頁 1 1 6 b 。

(10)

思惑、 觀於假理是俗諦相, 破塵沙惑 ;觀於中道之理是中道第 一義相, 破無明根本惑 ,此三觀觀理不同破惑證諦亦不同 ,此 是別相之義。

從次第三觀到圓頓三觀,此即智顗《 法華文句》卷 一:「觀 心先空次假後中, 次第觀心也; 觀心即空即假即中者 。圓妙觀 心 也 。 」13「觀 陰 緣 所 生 心 , 先後空次假後中, 皆 偏 覺 也 ; 觀 心即空即假即中, 是 圓 覺 也 。 」14亦 即 智 者 大 師 說 一 心 三 觀 以 次第顯圓頓, 如所說三觀之體相不得顯見, 但可以所證之智、

所破之惑 、所得之清淨智眼復以說明一心三觀之體相,又 《摩 訶止觀》, 對於圓頓一心三觀之三智一心得 之證果:15

佛智具三智, 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 ,首楞嚴定攝一 切定 。… …三智在一心中得。 為向人說令易解,故作如 此說 。… …三智一心中得,故知一心三止所成三眼見不 思 議 三 諦 , … … 一 心 所 成 三 觀 成 三 智 , 知 不 思 議 三 境… …雖作三說, 實是不可思議一法耳 。

次第說三智是基於理解,而 觀圓頓實相 ,三智一心, 但因 其所 用之 智有異而說三智, 以一心三觀而說一心三智 ,三止即體真

13《 妙 法 蓮 華 經 文 句 》, T 3 4 , 頁 4 上 。

14 同 上 註 , 頁 5 上 。

15《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2 6 上 。

(11)

止、 方便隨緣止、 息二邊分別止, 三觀入空 、假 、中 三觀 ,三 止三觀於一心 ,為不可 思議境界 。在此更進一步說明圓頓止觀 之一心三觀, 為絕待止觀, 相對於次第一心三觀之止觀即是相 待止觀, 以空觀入假觀 ,有待於空破假 ,從假入空觀 ,待於假 破空執, 而破於有待, 即是絕待止觀相, 相待之於絕待如可思 議對不可思議 ,絕待是遍絕橫豎有待:16

絕諸教觀證等,悉皆不生,故名為止,止亦不可得;觀 冥如境,境既寂滅清淨,尚無清淨,何得有觀 ? 止觀尚 無, 何得待不止觀說於止觀, 待於止觀說不止觀?

是以絕待止觀 ,絕橫待者 ,諸法不自生 、不從他生 、不共生、

不無因生是故說無待,諸法無待生即是止, 而止息諸法心源,

故所觀之境於是為寂靜,又 止 觀俱 寂, 是以止觀 、不止觀不相 待,此即絕待義, 亦即顯現圓頓止觀 遍一切諸法之止息。 是以 圓頓止觀之一心三觀所,其三止三觀不同於 一心三觀 ,更進一 步地說,圓頓一心三觀其三止三觀個個包涵次第一心三觀所觀 境、 證智 、破 惑。 再說圓頓實相之三智一心 ,此一心三觀於止 觀,即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17止 因 緣 所 生 法 , 於心念念不起 ,妄想攀緣觀為空,是為體真止, 又知此緣生諸

16《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2 2 上 。

17《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2 4 上 。

(12)

法以空性為本質, 菩薩能於諸權實方便中隨緣自在, 且心安於 俗諦 ,是為方便隨緣止 ,又息二邊分別指生死、 涅槃偏執 ,空 諦、 俗諦俱然寂靜 。 又圓頓一心三觀之三觀義,即入空 、假、

中三觀, 亦是以絕待破相待, 雖同名空 、假 、中三觀 ,但此絕 待三觀, 各各包含空假中三觀。 以此圓頓一心三觀以不思議破 可思議, 即是不可思議之圓融妙諦, 而一心三智同時具足 一切 智、 得道種智 、得一切種智 。圓教一心三觀 ,其所歷之境 ,是

「 不 可 思 議 境」, 因其一念心即具足無明 , 故 為 不 可 思 議 。一 心 三 觀 以 一 念 無 明 心 圓 具 一 切 法 , 即 是 以 一 念 三 千 為 所 觀 之 境,於此觀境顯一心三諦之理,此為一心三觀之絕對圓融。《摩 訶止觀》:18

若 法 性 無 明 合 , 有 一 切 法 陰 界 入 等 , 即 是 俗 諦 ; 一 切 界 入 是 一 法 界 , 即 是 真 諦 ; 非 一 非 一 切 , 即 是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 如 是 遍 歷 一 切 法 , 無 非 不 思 議 三 諦 云 云 。 若 一 法 一 切 法 , 即 是 因 緣 所 生 法 , 是 為 假 名 , 假 觀 也 。 若 一 切 法 即 一 法 , 我 說 即 是 空 , 空 觀 也 。 若 非 一 非 一 切 者 , 即 是 中 道 觀 。 一 空 一 切 空 , 無 假 中 而 不 空 , 總 空 觀 也 。 一 假 一 切 假 , 無 空 中 而 不 假 , 總 假 觀 也 。 一 中 一 切 中 , 無 空 假 而 不 中 , 總 中 觀 也 。 即 《 中 論 》 所 說的不可思議一心三觀。

18《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5 中 。

(13)

一心三觀所得諦理 , 若觀法性和無明合和, 生起一切因緣法,

此是俗諦 ;觀一切界是一法界, 深知萬法如幻無自性 ,因無自 性而復歸一法性,一切界入皆是法界,此是真諦;觀一即一切,

非一非一切, 即是無有分別 ,此是中道地一義諦 。此三觀諦理 及所遍之法, 無不周備 ,為圓頓三觀之圓融妙諦 。其 次, 再以 所歷之境相呼應三觀, 若觀一切法是一法, 一切法為無明與法 性因緣合和, 是故雖是俗諦 ,亦能觀為真諦 ,此為空觀; 觀一 法是一切法, 觀法為空破執實有, 以此空理觀萬法 ,是真諦,

從空出假以化他, 亦是俗諦 ;萬法非一 、非一切 ,入空不執於 空,知假不妄以為假, 此為中道觀。 其圓頓法要更是一心同時 具足三觀 ,無假中而不空, 無空中而不假, 無空假而不中 ,觀 空法不離假中 ,觀假不離空與中,觀中不離空假 ,此即不可思 議 一 心 三 觀。 在 此 不 可 思 議 一 心 三 觀 中 , 三 觀 彼 此 是 不 離 不 即。 在《 天台中道實相觀》 書中 ,說明此圓頓實相, 亦對於此 不 可 思 議 一 心 三 觀 的 關 係 作 說 明 ,19其義為 : 一 心 三 觀 的 關 係 並不是各自獨立, 空假中各自本身亦包含空假中 ,亦即中道本 亦有空假中, 是以空假中亦是無自性, 其本身亦是因緣法 ,是 假名施設 。又即空即假之實相義中, 我們可以看出即空即假即 中 除 了 顯 示 法 之 不 可 偏 執 之 外 且 更 進 一 步 顯 示 空 假 中 三 者 之 間的互動關係 。這樣的看法 ,標示出不可思議一心三觀之圓融

19 陳 英 善 :《 天 台 中 道 實 相 觀 》, 頁 4 3 。

(14)

妙法 ,彼此又次第相接。

此不可思議之一心三觀,於《摩訶止觀》亦有詳盡的描述,

「一即一切」、「非一非一切 」的中道諦理, 於一念心如此 ,一 切法界、 眾生 、國 土、 一切相、 一切究竟等等, 遍歷一切不可 思 議 。20如其然 , 不 可 思 議 一 心 三 觀 遍 歷 一 切 不 可 思 議 境 , 其 不可思議之處乃在於圓融妙法,遍歷一切,觀一切法、一切智,

甚深圓融, 是以圓教一心三觀所觀之諦理超乎三觀三諦之不可 思 議 , 即為圓融妙諦, 其 特 質 即 是 圓 頓 ,《 摩 訶 止 觀 》 相關圓 頓說明如下:21

圓頓者, 初緣實相 , 造境即中 ,無不真實, 繫緣法界,

一念法界 ,一色一香, 無非中道 ,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 然。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 , 邊邪皆中正, 無道可修 ,生死即涅槃, 無滅可證 ,無 苦 無集故無世間 ,無道無滅, 故無出世間 ,純一實相, 實 相外更無別法 。法性寂然名止, 寂而常 照名觀, 雖名初

20《 摩 訶 止 觀 》 對 於 不 可 思 議 一 心 三 觀 所 遍 之 法 , 足 見 其 圓 頓 融 妙 。「 若 解 一 心 一 切 心, 一 切 心 一 心 ,非 一 非 一 切 ; 一 陰 一 切 陰, 一 切 陰 一 陰 ,非 一 非 一 切 ; 一 入 一 切 入 , 一 切 入 一 入 , 非 一 非 一 切 ; 一 界 一 切 界 , 非 一 非 一 切 ; 一 眾 生 一 切 眾 生 , 一 切 眾 生 一 眾 生 , 非 一 非 一 切 ; 一 國 土 一 切 國 土 , 一 切 國 土 一 國 土 , 非 一 非 一 切 ; 一 相 一 切 相 , 一 切 相 一 相 , 非 一 非 一 切 ; 乃 至 一 究 竟 一 切 究 竟 , 一 切 究 竟 一 究 竟 , 非 一 非 一 切 ; 遍 歷 一 切 皆 是 不 可 思 議 境 。 」 T 4 6 , 頁 5 5 上 - 下 。

21《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1 下 ~ 2 上 。

(15)

後, 無二無別 ,是名圓頓止觀 。

圓 頓 之 意 在 於 初 入 實 相 即 是 中 道 , 以 中 道 法 緣 法 界, 於 眾 生 界、陰入界皆是一如, 相對於無明塵勞即是菩提道, 無苦亦無 集, 超越苦集滅道 , 無世間、 出世間, 除一實相外別無他法,

此乃圓頓究竟義。 依圓頓之教修圓頓觀行, 即是以圓頓之法行 圓頓止觀 ,無二無別, 止於法性寂然, 寂然而常照為觀, 是以 圓頓止觀所實踐的也是純一實相, 究竟意義的法性即涅槃。

由前文至此, 從一心三觀, 顯圓融三觀三諦 ,依圓融三觀 三諦的義理行此圓頓止觀。 在圓頓止觀中, 所歷一切法即如同 圓融的三觀三諦, 無非一切之不可思議 。進一步 地說 ,從次第 而入圓頓 ,在圓頓法門中亦不失其次第性, 亦即說此圓頓觀行 非一架空的理論, 次第圓頓更是相即不離, 在行文理解上 ,先 依次第論述而理解,於修教證果以圓頓明示,是 故,即一切法,

即一法, 止觀亦如是, 以此理解圓頓止觀, 是解三止三觀亦是 圓頓止觀 ,如 《摩訶止觀 》中所說 :22

此依摩訶衍明三止三觀之相,以義隨相, 條然各別。若 論 三觀,則有權實淺深; 若論三智, 則有優劣前後; 若論三 人, 則有諸位大小,此則次第分張,非今所用也。 圓頓止 觀相者, 以止緣於諦, 則一諦而三諦。 以諦繫於止,則 一

22《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2 5 中 - 下 。

(16)

止而三止。 譬如三相在一念心, 雖一念心而有三相,止 諦 亦如是,所止之法雖一而三, 能止之心雖三而一, 以觀觀 於境,則一境而三境, 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如 摩 醯首羅, 面上三目,雖是三目而是一面,觀境亦如是。 觀 三即一,發一即三,不可思議,不權不實 ,不優不劣 ,不 前不後 , 不並不別 , 不 大 不 小。 故 《 中 論》 云 :「因 緣 所 生法 ,即空即假即中。」

此段經文明示次第三觀和圓融妙諦的關係, 無次第不能顯圓融 妙諦 ,無圓融之妙無以證次第之果 ,是以文中以次第顯圓頓,

入圓頓行後復以次第行更彰明, 此為不即不離之關係 。而本節 討 論 一 心 三 觀 與 圓 頓 妙 諦 , 即 是 在 於 分 述 從 其 內 容 和 義 理 思 想 , 進 而 於 其 中 呈 現 其思 想 結 構 , 在 此 圓 頓 義 理 中 其 深 奧 妙 法, 是一法, 是一切法 ,是空假中緣生諸法 ,此圓頓之最即是 一心三觀特殊之處 。

在此, 從止觀修證之一心三觀、 圓融妙諦的義理以說明圓 頓止觀的內涵 ,即 是《 摩訶止觀 》之圓頓意義所在, 從次第一 心三觀至圓融三觀 、圓融妙諦, 是為止觀修證的圓融妙法 ,而 持 戒 清 淨 亦 是 以 此 一 心 三 觀 、 圓 融 妙 諦 而 開 展 持 戒 清 淨 的 架 構,是以下一節便以此說明持戒清淨之中道持戒與止觀之義理 的內在關連。

(17)

第 二 節 中道持戒與止觀修證

中道持戒和止觀修證的關係,可從其各自的內涵來說 ,中 道持戒是以觀心持戒,其實質的內涵在第二章戒相已作說明,

是 以 一 心 觀 空 假 中 之 中 道 , 以 具 足 一 切 戒 ;《 摩 訶 止 觀 》 之止 觀修證則是以十乘觀法為代表 ,其中十乘觀法(觀心十法門)

又 以 第 一 觀— 觀 不 思 議 境 為 主, 以 一 念 心 生 一 切 法 為 不 可 思 議 , 如 是 觀 是 則 遍 攝 一 切 法 。 是 以 中 道 持 戒 和 止 觀 修 證 的 關 係,從內涵來說, 兩者都是以觀心法門為主 ,以下就二者觀心 意義說明 。

圓頓止觀是《 摩訶止觀 》一書中所強調的重點, 而此圓頓 法門實以中道實相為內涵, 此中道實相在智者著作中是代表一 究竟真理 。在 《天台緣起中道實相》 一書中 ,以書中對於智者 大 師 實相義解說, 約 其 要 義 :23以釋名而言 , 實 相 有 諸 多 的 異 名,但其中的關係正如「功別故義異,悟理不殊,體終是一。」

其次,實相的涵義以四類辨明,分別是「 體」、「空」、「中 」、「即 空 即 假 即 中」, 以 「 體 」 名 實 相 , 則 一 切 法 理 之 體 是 為 實 相,

離一切法外無有實相; 以「 空」 名實相, 則實相是超越一切因

23 陳 英 善 :《 天 台 緣 起 中 道 實 相 》, 頁 1 6 - 4 3 。

(18)

緣法 ,是非因非果 ,故為空 ; 以「 中」 名實相, 是畢竟空 、寂 滅 相 之 中 道 義; 以 「 即 空 即 假 即 中 」,此異於前三種之泯除定 執之外, 以中道觀空假 ,無不入中道之理, 三者不異 ,同是一 乘。 是以 ,中道實相的內涵 ,或以一心三觀 、圓頓妙諦都是相 即不離, 如以四者來說中道 ,就如同以次第止觀顯圓頓止觀之 要義, 因為在這四者中 ,「 即空即假即中 」, 本身即是不離一切 法言一切法理 ,而空中亦觀假中即是圓頓三觀, 中道本是即於 中而論, 無偏無執 。以上說明, 是對於中道作方便的解釋 ,試 以智者所說教理筆繪出中道第一義諦的內涵 。

中道持戒 ,即是以中道智慧持戒 ,相對於前文中討論過律 儀戒 、定共戒 、道共戒 、是為不具足 ,此乃相對 中道戒的圓滿 具 足 , 因 為 中道 智 慧遍入 諸 法, 是 故 中道 戒 亦無 戒 不 備。《摩 訶止觀》 卷四上說明「中道持戒」:

前來諸戒,律儀防止,故名不具足戒。中道之戒,無 戒 不備,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用中道慧遍 入諸法。24

觀因緣生法即中者,觀於心性畢竟寂滅,心本非空亦非 復假,非假故非世間,非空故非出世間,非賢聖法非凡 夫法,二邊寂靜,名為心性,能如是觀名為上定,心 在

24《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3 6 下 。

(19)

此定, 即首楞嚴。本寂不動, 雙照二諦,先諸威儀, 隨 如是定,無不具足。如是觀心防止二邊無明諸惡,善 順 中道一實之理,防邊論止,順邊論觀,此名即中而持兩 戒也 。25

第二段引文更進一步說明中道智慧 ,中道智慧觀緣生諸法,心 性畢竟寂滅,此心性寂定,隨於定中,無不具足。更確切地說,

以此中道慧觀心防止一切戒行 ,止無明諸惡 ,是 止, 順中道實 理即是觀,中道持戒,亦即是止觀修證。對於中道持戒的說明,

相同的章句也在《 菩薩戒義疏》26、《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 卷 二27中 , 對 中 道 持 戒 都 有 相 同 說 明 。 中道持戒的理解, 即 是 中 道 實 相 之 理, 以 空 假 中 三 觀 觀 照 諸 法 的 境 界, 是 以 觀 心 論 持 戒,言中道法以一念心具足法界,如:28「圓頓者,初 圓 實 相 , 造境即中 ,無不真實, 繫緣法界 ,一念法界 ,一色一香無非中 道。 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 」是以中道持戒即是觀心持戒,

以一念心具足諸法之智慧用以持戒 ,是則一念心遍一切法,亦

25《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3 7 下 。

26《 菩 薩 戒 義 疏 》, T 4 0, 頁 5 6 3 下 。「 前 來 諸 戒 ,律 儀 防 止 ,名 不 具 足。 中 道 之 戒 , 無 戒 不 備,故 名 具 足;用 中 道 慧 遍 入 諸 法,故 名 具 足。此 是 持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戒 也。」

27《 釋 禪 波 羅 蜜 次 第 法 門 》:「 復 次 今 名 持 戒 者 。 但 隨 分 隨 力 而 修 習 , 令 增 進 漸 漸 清 靜 , 若 不 爾 者 , 不 能 生 諸 禪 定 。 復 次 頓 行 菩 薩 , 能 以 慧 方 便 , 從 初 發 心 一 念 之 中 , 即 具 持 十 種 戒 , 是 故 經 言 , 發 心 畢 竟 不 二 不 別 。 」, T 4 6 , 頁 4 8 5 上 。

28《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1 下 。

(20)

遍一切戒 。是以中道持戒 ,即是以一心三觀之觀一念心持戒,

而中道實相遍一切法,故中道持戒一攝一切戒、一切法 。

其 次 , 再 論 止 觀 正 修 ,《 摩 訶 止 觀 》 之止觀修證的部分主 要是在第七章 「正 修」 部分 ,而前六章使修行者開妙解, 並具 足止觀修證的因緣 ,如二十五方便為前方便 ,正修止觀即是說 明修行者進入禪定的十種境界, 此十境 為對實相法的圓解,此 十種境界即是正修近方便, 每一定境中修觀心十法門 ,即是十 乘觀法。 以下略說十觀境 ,次說十乘觀法。

止觀十境 :29

開止觀為十 。 一 陰 入 界 , 二煩惱, 三 病 患 , 四業相, 五 魔 事 , 六禪定, 七 諸 見 , 八增上慢, 九 二 乘 ,十 菩 薩 。 此十境通能覆障。 陰在初者二義, 一 現 前 , 二依經。 大 品云:聲聞人依四念處行道,菩薩初觀色乃至一切種智,

章章皆爾,故不違經。又行人受身誰不陰入,重擔現前 , 是故初觀 ,後發異相。

此十境為觀心所現起的十種境界,此十境自凡夫到大小乘的聖 人,依不同的條件而呈現前 。此十境以觀陰入界為首 ,亦以其 為 重 要 。 陰入界 ,「 謂 五 陰 、 十 二 入 、十 八 界 也 。 陰 者 , 陰蓋 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陰是積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入者,

29《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9 上 。

(21)

涉 入 , 亦名輸門。 界 名 界 別 , 亦 名 性 分。 」30陰 者 有 二 義 , 一 是就陰涵蓋善法而言; 二者陰積聚種種有漏無漏 、有為無為之 法,使眾生於種種生死流轉中。「 入 」指感知內外根塵相交,「界」

是指種種的性分。 此三者的關係,若迷於心法, 將心法開於四 陰, 將色法合為一陰; 若迷於色法, 將色法開為十入 ,且法入 中的一部份屬於色法, 於者將心法合為一入 ,共十二入; 若是 迷於心法色法 ,則開為十八界。 此方便說心 、色法有先後 ,但 是無論先後都不能離心色二者, 是故合論三者攝一切法, 又色 心 不 可 離 。「 然界內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 , 佛 告 比 丘 , 一法攝 一切法, 所謂心是 。論 云: 一切世間中 ,但有名與色 ,若欲如 實 觀 , 但當觀名色。 心 是 惑 本 , 其義如是 。 」31色 心 法 中 又 以 心法為本 ,是以觀陰入界 ,但觀識陰, 即為觀心。

十境為: 陰界入境 、 煩惱境、 病患境、 業相境、魔事境、

禪 定 境 、 諸見境、 增 上 慢 境 、 二 乘 境 、菩 薩 境 。32於 觀 陰 入 界 後 , 次觀煩惱界 ,「 既 觀 陰 果 , 則動煩惱因, 故次五因而論四 分 也 。 」33識陰煩惱互為因果, 是 故於觀 識 陰後 觀 煩 惱。 而 觀

30《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1 下 。「 五 陰 」, 即 五 蘊 : 色 、 受 、 想 、 行 、 識 。「 十 二 入 」: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 ( 上 為 六 根 ),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 法 ( 後 為 六 境 )。「 十 八 界 」: 指 人 身 中 , 能 依 之 識 ( 六 識 )、 所 依 之 根 ( 六 根 ) 與 所 緣 之 境 等 十 八 種 類 之 法 。

31《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2 上 。

32《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9 中 。

(22)

識 陰 、 煩 惱 ,起 身 病 心 病 , 四 大 不 調 ,「 四 大 是 身 病 , 三毒是 心 病 , 以其等故, 情 中 不 覺 」34故 於 識 陰、 煩 惱 後 , 當 觀 病 患 境 。 再者為觀業相境,「 無 量 諸 業 , 不可稱計。 散 善 微 弱 ,不 能令動。 今修止觀 ,健病不虧, 動生死輪 」,35於病患境中康健 無虧,則無量善惡諸業,善示受報,惡來責報,於靜心中現前,

故當觀業相境。觀魔事境,由觀察過往諸業,而起魔事礙禪定,

「魔 遽出境,作諸留難,或壞其道,故次業說魔」,36魔障現前 , 故當觀心魔障 。次禪定境, 經過魔事境, 過去所習禪定紛然現 起 ,「若 過 魔 事 , 則 功 德 生 , 或 過去習因 , 過 現 在 行 力 , 諸禪 競 起 , 或昧或淨, 或 橫 或 豎 , 故次魔說禪 。 」37觀 於 禪 定 境 則 不致使貪著禪味。 次諸見境 ,在習禪中不滿足於因定心, 若不 能思辨以此為足 , 則 生 邪 慧 ,「 禪有觀支 , 因 生 邪 慧 , 逸觀於 法,僻起諸倒, 邪辯猛利, 故次禪說見」。38此邪慧會生種種顛 倒見 ,而使之沈湎墮落 ,是故應觀諸見 。次觀增上慢境, 對於 前種境中如能善觀 ,並止息妄執貪瞋之心, 但對於無真實智慧 者便以為已證得涅槃,「 若 識 見 為 非 ,息 其 妄 著 , 貪 瞋 利 鈍,

34《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9 中 。

35《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9 中 。

36《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9 中 。

37《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9 中 。

38《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9 中 。

(23)

二俱不起 ,無智者為證涅槃 。小乘亦有橫計四禪為四果, 大乘 亦有魔來與記 , 並 是 未 得 , 謂得生增上慢 」39譬 如 小 乘 行 者 將 色界四禪妄為界外的第四阿羅漢果, 或大乘行者有魔來受記已 證菩提, 因此而產生增上慢 ,故當觀上慢境 。次觀二乘境 ,諸 見和上慢境已過,過去所習的二乘心在靜中升起,「 見慢既靜 , 先 世 小 習 ,因 靜 而 生 , 身 子 捨 眼 , 及其事也。 」40如 於 此 境 中 沈 湎 空 寂 則 障 礙 大 乘 行 果 , 故 當 觀 二 乘 境 。 末觀菩薩境,「若 憶 本 願 , 故不墮空者, 諸 方 便 道 、 菩薩境界即起也。 」41憶 念 菩薩濟世本願 ,不墮於頑空, 故現諸方便道 、 權教菩薩 境界。

此 十 境 是 從 受 業 凡 夫 到 大 小 乘 聖 賢 各 依 其 不 同 條 件 而 現 起,以此為修道的方法乃因觀心修行的過程中, 內心會出現三 障四魔種種情況, 或昏沈散亂, 將會擾亂智慧和定境 ,這是因 為眾生共業和別業的必然產物, 也是歷境觀心, 趣向解脫之路 的必經過程, 譬如魔障一類 ,對不修止觀者 ,是陷於生死 流的 原因 ,但對修習圓頓止觀者, 則轉為進道的資糧。

十 乘 觀 法 , 為觀心識的十種法門,「 旨在俾行者們的心念 中,能觀實相 ,而體證三諦圓融的原理」,42《摩訶止觀 》十 乘

39《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9 中 。

40《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9 中 。

41《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9 中 。

42《 天 台 教 學 史 》, 頁 1 3 9 - 1 4 0 。

(24)

觀法及其次第 :

觀心具十法門, 一觀不可思議境, 二 起 慈 悲 心, 三 巧 安 止 觀 , 四破法遍。 五 識 通 塞, 六 修 道 品 , 七對治助開,

八 知 次 位, 九 能 安 忍 , 十無法愛也。 既自達妙境 , 即 起 誓悲他,次作行填願,願行既巧,破無不遍,遍破之中,

精 識 通 塞, 令 道 品 , 又用助開道, 道中之位己他皆識。

安忍內外 ,榮辱莫著,中道法愛, 故得疾入菩薩位 。

第一觀為觀不思議境,其次各為起慈悲心、巧安止觀、破法遍、

識通塞、 修道品、 對治助開 、知 次 位、 能安忍、 無法愛。 於觀 不思議境後起慈悲心, 次而善巧安心,安心於止觀且依空慧破 一切法執 ,知其得失, 歷修三十七道品 ,一一調適, 而如遇障 道, 則須藉助道事行去除障礙, 並能知次位 ,而不生上慢 ,而 知次位亦須安忍於種種逆 境,末雖住於十信相似即位但能無法 愛去除頂墮之虞, 時則能入中道。

而十乘觀法中從觀心起修, 亦以觀心為最種要, 因為上者 修觀心即可, 若於觀心不可得道,則須進而修餘九觀 ,故亦以 觀不思議境為主要說明。第一觀不思意境, 此不思議的意思即 是指妙境 、妙 智, 所觀之境與能觀之智皆是不思議, 而要理解 觀不思議境則須先以思議境顯義, 何謂思議境?《 摩訶止觀》

中以小乘教法之心生生一切法, 為有作四諦 ;大乘教法之心生 十法界為一切法,為無量四諦,仍屬 別教之法,亦稱作 思議境。

(25)

而圓教不思議境何以得知 ?摩訶止觀:「 不可思議境者:如《華 嚴 》 云 :『 心 如 工 畫 師 , 造 種 種 五 陰 ;一 切 世 間 中 , 莫不從心 造。』」43而一切法從心造何以成其不思議境 ?因 一 念 三 所 觀 不 思議境:44

夫一心具十法界, 一 法 界 又 具 十 法 界 百 法 界 ,一 界 具 三 十 種 世 間, 百 法界即 具 三千種 世 間, 此三千在一念心。

若無心而已 , 介 爾 有 心 , 即具三千, 一不言一心在前,

一切法在後 , 亦不言一切法在前, 一 心 在 後 。… … 如 從 一心生一切法者 , 此 是 縱 ,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 , 此 即 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 , 非縱非橫非一非異。 玄妙深絕 , 非 識 所 識 , 非言所言,

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意在於此 。

此 一 念 三 千 法 具 足 十 法 界 , 又 十 法 界 之 一 一法 界 中 又 具 十 法 界, 為百法界 ,百法界具三種世間, 亦即一念一切法 ,此一念 心、一切法無先後之別,同時具足,心生一切 法,心含一切法,

心法非一非異玄妙不可言 識, 此即不可思議之意。

一 念 三 千 含 一 切 法 , 且 亦 能 破 一 切 法, 此 為 不 可 思 議 之 二。一念三千法非心具、緣 具、共 具、離 具,若 從 自、他、共 、

43《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2 下 。

44《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4 上 。

(26)

離四性說一念三千法, 都是不可得。 若心具則心生一切法 、若 緣具則緣生一切法 ,此各據二邊;若共具者 ,法性非心非緣生 一切法, 法性非心而心生一切法,法性非緣而緣生一切法 ;若 離具者, 非離心外別有法性 ,是故一念生三千法不可得; 一念 心滅生三千法尚不可得,心滅不滅生三千法 ,心非非不滅生三 千法皆不可得 ,一念三千是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故名不可 思議境。 」45

一念三千雖破一切法, 但若就第一義諦隨順因緣 ,則說一 念 三 千 一 心 尚 具 無 量 法, 但 以 四 悉 檀 義 隨 順 因 緣 說 心 生 一 切 法,「 世界悉檀 ,說心生三千一切法也」「為人悉檀四句, 說心 生三千一切法也」「 對治悉檀心,破一切惡」「 第一義四句見理,

何況心生三千法耶 」。46「佛旨盡淨,不在因緣共離 ,即 世 諦 是 第 一 義 也 」47,若 依 自 行 而 言 , 一念三千法不生, 但 若 化 他 以 世俗諦名第一義諦 ,則說四句以生一念三千法, 此即為盲人說 乳,「 盲者聞諸說, 即得解乳,即 世 諦是第一義諦 」48,此 其 不 可思議。

若以性德而言 ,一念三千,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若以修

45《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4 下 。

46《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4 下 ~ 5 5 上 。

47《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5 上 。

48《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5 上 。

(27)

德而言, 一念三千法非因緣離共而得,但立四句說一念三千法 生,以世俗諦即是第一義諦 ;若以利他而言 ,立四義說一念三 千 。49以 此 一 念 三 千 觀 心 之 不 思 議 境 。 既 已 明 白 不 可 思 議 境,

由一心三觀觀不可思議境、 不可思議三諦、 不可思議三智 、不 可思議教門。 此不可思議境不只是心, 亦遍歷一切法 ,亦 即心 法乃至一切法 ,所觀對象包括心、 五陰 、十二入 、十八界 、眾 生世間、國土世間、十如是皆是不可思議境,如《摩訶止觀》:

50

若解一心一切心, 一切心一心 , 非 一 非 一 切 。… … 乃 至 一究竟一切究竟, 一切究竟一究竟, 非一非一切 。 遍 歷 一切 ,皆是不可思議境。

而此遍歷一切法之不可思議境 ,無非不思議三諦 ,如 《摩訶止 觀》:51

若法性無明合, 有一切法陰界入等, 即 是 俗 諦; 一 切 界 入是一法界 , 即 是 真 諦 、 非一非一切, 即是中道第一義 諦。 如是遍歷一切法,無非不思議三諦 。

引文以空假中三觀觀不思議境, 遍歷一切不思議法, 如無明法

49《 摩 訶 止 觀 述 記 • 中 》, 頁 8 2 5 。

50《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5 中 。

51同 上 註 。

(28)

性緣合生一切法而言,一即一切,則一切法界為有,此為俗諦;

如從一切即一來說 ,一切陰界入是一法界, 此為真諦 ;如從非 一非一切來說 ,非陰界入、 非法界即是中道第一義諦 ,以此三 觀遍歷一切法 ,則無非 不可思議三諦。若以一心三觀觀此不可 思議法, 即是不可思議一心三觀, 如下 :52

若一法一切法, 即是因緣所生法, 是 為 假 名 ,假 觀 也 。 若一切法即一法, 我說即是空 , 空 觀 也 。 若非一非一切 者 , 即是中道觀。 一空一切空 , 無 假 、 中而不空 , 總 空 觀 也 。 一假一切假, 無 空 、中 而 不 假 , 總假觀也 。 一 中 一切中, 無空 、假而不中 ,總中觀也。

若以中三觀觀不可思議境, 其不可思議三觀各為總空觀、 總假 觀、 總中觀, 一空一切空 ,包括假 、中都是空,一假一切假,

包括空、 中都是假 ,一中一切中, 包括空、 假都是中 ,此是不 可思議一心三觀。 又不可思議三智 :53

若因緣所生一切 法 者 , 即方便 、 隨 情 、 道 種 智; 若 一 切 法一法,我說即是空,即隨智、一 切 智;若非一非一切,

亦名中道義,即是非權非實一切種智。例上一權一切權,

一實一切實 , 一 切 非 權 非 實, 遍 歷 一 切 是 不 可 思 議 三 智

52《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5 中 。

53《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5 5 中 。

(29)

也 。 若隨情 , 即 隨 他 意 語 ;若 隨 智 , 即隨自意語 ; 若 隨 非權非實,即非自非他意語。遍歷一切法,無非漸、頓 、 不定不思議教門也 。

上文以因緣所生一切法來看, 即是方便 、隨 情、 道種智, 遍知 世間一切道門 ,隨他意以權化眾生; 從我說即是空, 一切法一 法, 則是隨智 、一 切 智, 破見思惑 ,以平等空性之智化眾生;

從亦名中道義來看 ,即是非權非實智, 非假非真 ,以 非自非他 意 語 化 眾 生。 而 此 遍 一 切 法 將 觀 智 運 用 於 教 門 , 則 包 括 一 切 漸、 頓、 不定教門 。

而 以 此 觀 不 思 議 境 乃 至 無 法 愛, 能 遍 一 切 法 , 具 足 一 切 行,此是十乘觀法之第一觀 ,觀不思議境。 觀不可思議境為十 乘觀法中最重要, 亦即其已遍歷一切法, 而向下餘九觀亦都不 離觀不思議境而修行,「 初一乘是九乘之根本— 觀 道 常 軌 ,且 是觀之總體, 上中下三根普被共修的真相, 於九乘是別相 ,如 應病之輕重投藥。 」54是 以 十 乘 觀 法 總 以 觀 心 攝 一 切 法 , 觀 心 法門為止觀觀之總體, 也是遍及各種根性者所修 ,是故上根者 但修一法 ,如未能得解者則進下修諸觀 。

《摩訶止觀》 的圓頓觀法中 ,正修以十乘觀法, 然修觀之 定中行者十境互發 ,十境十觀之首皆是觀心為主 ,第一陰界入

54《 天 臺 教 學 史 》, 頁 1 4 0。

(30)

境及觀不可思議境 ,以一念三千及一心三觀 ,一 心、 一法為具 足不可思議之境界 ,至此可確認觀心法門即是《 摩訶止觀 》正 修之核心 ;而再以止觀正修前的二十五方便法來看, 以持戒為 首,而持戒的內容以中道持戒為核心,即是以一心三觀中道持 戒, 即觀心持一切戒, 是故不論是前行 、正 行, 皆不離觀心起 修,而中道持戒和止觀修證的內在關係在即以觀心相融貫,此 亦是圓頓止觀修行的宗旨 。

第 三 節 《摩訶止觀 》論持戒與止觀關係之特殊性

本節中承前文所說一心三觀之圓頓 觀法觀圓頓實相, 欲說 明《摩訶止觀 》論持戒與止觀關係的特殊性 ,其特殊性即就持 戒的內容、方 法、重要性三者來看,就內容言此十戒攝一切戒;

就方法言觀心持十戒;就重要性而言是為止觀之前方便 。

首 先 , 內 容 上 十 戒 攝 一 切 戒。「 明 持 者 , 此十種戒攝一切 戒」「 攝諸經論 ,更明戒相, 終不出此十科」55此十戒包括一切 戒相 ,前三戒不缺 、 不破 、不穿是律儀戒, 不雜戒是定共戒,

55《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3 6 上 ∼ 3 6 下 。

(31)

定共持心欲念不起 ,隨道戒是隨順諦理破見惑, 無著戒於思維 惑無染著 ,智所讚 、自在戒是菩薩化他所行 ,隨定隨首楞嚴定 不起滅定現諸威儀 ,具足戒持中道第一義諦戒, 遍入諸法具足 諸相。故 此十戒從事律儀到定持、破 惑、化他自在、隨定威儀、

無戒不備等, 從戒相的內容和持者身份已包括凡夫性戒遮戒,

以及四果 、二 乘、 菩薩等次第而階的修行內容。 而對於此十戒 雖是就觀行方便而言, 但 已 包 含 大 乘 菩 薩 利 他 之 法 ,「 涅槃明 五支及十種戒 , 義 勢 略 同 」56而 涅 槃 五 支 戒 是 針 對 菩 薩 利 他 修 行而說, 但是智者大師 認為其義勢略同, 因為在戒相上已包含 小乘律儀以及大乘法教,故真對於此,可說此十戒包和一切戒 法。

再就十戒其觀心持戒之特殊性 而言 ,若觀心持十戒, 具能 得十戒, 前四戒為因緣所生法 ,通為觀境; 隨道 、無著戒 ,空 觀持戒,觀因緣所生法即空,順 無漏心法,防止見地思惟等惑;

隨定 、智所讚戒, 假觀持戒 ,觀因緣所生法即假 ,以道種智方 便法一切法,不生愛著,不著惑相,善順俗理;隨 定、具足戒 , 中觀持戒 ,觀因緣所生法即中, 觀心性畢竟寂滅 ,順中道第一 義諦理持戒, 是究竟持戒。 而此觀心持戒所開展的義理, 以觀 心持戒五名來說,57並 可 知 觀 心 持 戒 其 攝 法 之 遍 , 如 以 戒 之 防

56《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3 6 下 。

57 觀 心 五 名 說 明 詳 見 論 文 第 二 章 , 第 一 節 。

(32)

止義, 三觀之防止不止於防三惑,是遍法界之防止; 毘尼以觀 心為寂滅 ,空觀滅見思惑, 假觀滅塵沙惑, 中觀滅無明惑 ,遍 法界諸非寂滅 ;波羅提木叉義為解脫, 觀三諦理 ,不止於解脫 三途 ,是解脫法界生死 ;誦 者, 三觀不止於八十誦律 ,三 觀詮 三諦理, 觀法法相續是遍法界之理 ;律 者, 分別犯與不犯 ,觀 心 持 戒 則 是 能 分 別 見 思 滓 重 乃 至 根 本 微 細 之 惑 。 是 以 觀 心 持 戒, 已將戒法從事律儀的層次含括遍及一切理相。

持戒為止觀正修行前方便說明其重要性。 前方便包括二十 五法 ,此二十五法和止觀的關係,《摩訶止觀》:58

此 二 十 五 法 通 為 一 切 禪 慧 方 便 , 諸 觀 不 同 , 故 方 便 亦 轉 。 … …今 用 二 十 五 法 為 定 外 方 便 , 亦名遠方便 , 因 是 調心,豁然見理。見理之時,誰論內外,豈有遠近 ?… … 今約此名外方便也。 然不可定執而生事非, 若解此意沈 浮得所, 內外具成方便, 若不得意俱非方便也。

二十五法為修禪定觀慧之方便, 因觀境觀法不同 ,而有種種方 便法門, 此二十五法以調心為目的, 使之豁然見理。 於進道之 時則不分內外方便 ,但約其名為方便,亦不應執於方便且生事 非,若能同達此義,方可名為方便,若不解此意,則均非方便。

是 故 , 此二十五法是相對於止觀正修而稱其為方便,「 前六重

58《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8 下 。

(33)

依修多羅以開妙解, 今 依 妙 解 以 立 正 行。 」59依 於 方 便 法 得 開 妙 解 , 則正行依妙解開展,「 歷二十五法 , 約 事 為 觀 , 調 ? 為 細,檢散令靜」,60此方便法依事觀理, 調粗微細與慧相應, 散 心妄念得以息止。 若已證真理則無方便內外遠近法的差別,而 其 於 行 止 觀 前 是 為 調 伏 行 者 之 心 , 故 若 以 觀 修 對 象 而 言 , 方 便 、 正 修 都 是 針 對 行 者 修 道 證 真 為 目 的 , 而 如 文 說 明 止 觀 修 證 , 以 十 乘 觀 法 為 主 , 又 十 乘 觀 法 以 觀 不 思 議 境 之 觀 心 為 重 要,是以前方便行與止觀正修, 均是以觀心行妙法。 故由此來 看,戒定二法不離 ,又止觀須輔以慧 行, 是以此處言持戒和止 觀的關係 ,即是戒定慧三法相融 ,均為證道的方 法亦同以觀心 為對象。

以上是分別就 《摩訶止觀 》中持戒和止觀的特殊性說明,

但是就三者的根本 義理來看, 以一心三觀之圓頓實相行持戒,

其 三 者 並 非 各 自 獨 立 。 以 持 戒和 止 觀 正 修 之 前 方 便 的 意 義 而 言,持戒為二十五方便法之首, 如同觀不思議境為十乘觀法之 首之重要 ,因為尸羅不 清淨則三昧不現前, 是以持戒是修行止 觀、三昧重要的步驟; 若深入來看, 智顗此處所言持戒清淨不 止 於 此 , 觀心持十支戒已包括,「 事戒清淨, 根 本 三 昧 、 世智 他心智開發, 無生戒淨 ,真諦三昧現前 ,一切智開發 ,即假戒

59《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8 下 。

60《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 頁 3 6 上

(34)

淨, 故俗諦三昧現前,道種智開發即中戒淨 , 故王三昧現前,

一切種智開發 。 」61從 事 戒 到 理 戒 , 以 空 假 中 三 觀 得 三 智 戒 圓 滿, 持此十戒 ,攝一切戒法 。得此慧解, 止觀正修之妙行當得 以立。 又持戒清淨雖為止觀前方便, 但其義理以一心三觀持理 戒已包 含圓 頓實 相之 理,「 吾 人 若 從 天 台 圓 行 的 觀 點 來 看 ,一 行即一切行, 而『 戒』 是一法, 亦是一行, 持戒本身 即是具足 一切行, 以三學來說持戒即具足定慧二學。 且戒是法界, 具足 一 切 法 。 此 為天台 所 謂圓戒 思 想。 」62此是就《 摩 訶 止 觀 》 持 戒義理而言, 圓頓實相以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非一非一切,

故持戒攝一切法, 行一切法不離戒行, 故雖言其特殊性, 亦是 就其共通性而言。

61《 摩 訶 止 觀 》, T 4 6 , 頁 4 1 下 。

62〈 論 述 天 台 智 者 大 師 的 次 第 戒 聖 行 — 十 支 戒 〉, 頁 1 5 7 。

(35)

第 四 節 小 結

在第二、 三章針對 《摩訶止觀》 的持戒清淨部分 ,作內容 的梳理, 而於第四章再就持戒清淨的義理掘顯, 其義理的發揮 則必須將持戒和止觀正修、 止觀修證的關係作討論, 是以本章 節作如此的安排。

本章的內容從一心三觀、圓融三諦, 中道持戒與止觀修證 以及持戒與止觀關係之特殊性, 從這幾個主題的討論 ,借以呈 顯持戒在於止觀修證的價值和重要性, 以及就《 摩訶止觀 》中 說明持戒的的特殊性, 而此特殊之處亦正是以一心三觀所開展 的圓頓實相之義理, 是以在戒相上雖以次第持十戒但如能以觀 心持十戒 ,則一切戒相的意義從此而開顯, 是以如就圓頓 思想 而言, 觀心持戒是一念 、當下具足, 而歷十戒藉以方便呈顯實 相義 。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但證以順用入體即無不覺。故得驗知心體本無不覺。但凡是違用一體謂異。是故不得

While in respect of vipa`syanā, the focus is the observation of aggregates, bases, dependent origination, nutriments, truths, elements and sensation. In the

37.諸比丘!且置六年,…且置五年,且置四年,且置三年,且置二

A 彼初修業諸瑜伽師,由此作意,或念: 『我當往世間趣』 ;或念: 『我 當往出世趣。』復多修習如是作意。.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songkhapa’s meditation thought,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1) introduction, (2) Tsongkhapa’s exposition of meditation practice,

雖然舊譯是以四念處為修觀相,但是「四念處」的詳細內容可參見《中部》第 10 經〈念住經〉和《長部》第

「三昧空」,與上面三空中的觀空不同。這是就修空觀──三三昧的 時候,在能觀的心上 所現的空相 所現的空相

關鍵詞:觀佛三昧 曇鸞 道綽 善導 彌陀業觀 觀經 四淨土 慧思 灌頂 智者 五品弟子位 一心三觀 二十五尊像 六部往生經 淨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