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學小常識:唐詩之韻目聲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學小常識:唐詩之韻目聲調"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學小常識:唐詩之韻目聲調

文/台南明慧學校

【明慧學校】

一、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的聲調。

(一)現代漢語的聲調:分為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等四種。

1.第一聲:又名「陰平聲」,讀音都高而長,但不升不降。例如:

生、天、乾、飛…等等。

2.第二聲:又名「陽平聲」,讀音都低而長,也不升不降。例如:

文、求、紅、情…等等。

3.第三聲:又名「上聲」,讀音都上升而短。例如:可、武、海、以…等 等。

4.第四聲:又名「去聲」,讀音都下降而短。例如:快、會、秀、看…等 等。

(二)古代漢語的聲調:分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等四種。

1.平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第一聲」(陰平聲)、「第二聲」(陽平聲),

但有一部份的字在古代是入聲字,例如:屋、竹、福、菊等等。

2.上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第三聲」,但有一部份的字在古代是入聲字,

例如:髮、雪、曲。

3.去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第四聲」,但有一部份的字在古代是入聲字,

例如:月。

4.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已經不存在,分別併入第一聲、第二聲、第 三聲、第四聲之中。入

聲字的讀音短促,現在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

山西、河南、陝西、甘肅等省的部份地區、四川南部等地的方言還保留入

(2)

聲字,因此如果無法分辨那一個字是入聲字,可以用台語及客語發音,聲 調短促的就是入聲字。四川、貴州、雲南、湖北等省的多數地區,湖南西 部、廣西北部地區,把入聲字讀為第二聲(陽平)。

二、平仄聲調:字的四種聲調又可分為平聲、仄聲二種,第一聲(陰平)

和第二聲(陽平),通稱「平聲」。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和 舊讀入聲字,通稱「仄聲」。

三、押韻:在詩詞中特定位置的字要用同一韻目的字,使詩詞讀起來更具 有聲音的美感,叫做押韻。例如:王翰的〈涼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一首詩押「灰」

韻,所以這首詩一、二、四句句尾必須押韻的位置的字「杯」、「催」、

「回」,都必須用「灰」韻的字。

四、韻腳:押韻的字都在句子的末尾,所以叫做「韻腳」。

五、韻部:同韻的字歸成的類別,稱韻部,如《廣韻》分為二百零六部,

《平水韻》分為一百零六部。

六、韻目:韻書各韻部的標目,叫做韻目。韻書歸併同韻的字為一部,每 一部以其中一個字或二個字為代表,這個代表的字叫做「韻目」例如:劉 淵《平水韻》將詩韻分為一百零六韻,有東、冬、江、支…等等,東韻有 東、銅、同、鐘、公、沖…等字,以「東」為首,「東」便是韻目。

七、韻字:每一個韻目內所含的字稱為韻字。

八、入韻:作詩時在規定要押韻的地方用韻,叫做「入韻」。

九、借韻:在五七言絕句與律詩的第一句借用旁韻,叫做「借韻」。

(3)

十、出韻:在五七言近體詩或唐宋古體詩中,以鄰韻字互押,叫做「出韻」。

近體詩除了首句可以借韻外,不允許出韻,必須一韻到底,否則稱為「詩 病」或「落韻」。

十一、鄰韻:或稱旁韻。古代韻書按韻的遠近編次,其相鄰者謂之「鄰韻」。

十二、寬韻:字數多而比較容易選用的韻目叫做「寬韻」,例如:支、真、

先、陽、庚、尤、東、虞等韻目之下都有三、四百個字。

十三、窄韻:字數少而比較難選用的韻目叫做「窄韻」,例如:微、文、

刪、青、蒸、覃、鹽、

侵、冬等韻目之下字數較少。

十四、險韻:字數少且字都較冷僻的韻目,例如:江、佳、肴、咸等。

十五、黏對:「黏」與「對」合稱。「對」指近體詩同一聯中出句與對句 的第二字平仄必須相反。「黏」廣義指一首詩的平仄皆合格律,狹義指近 體詩的上一聯對句與下一聯出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同。

十六、失對:指近體詩同一聯中出句與對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須相同,稱為

「失對」,因為近體詩同一聯中出句與對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須相反。

十七、失黏:廣義指近體詩平仄失誤,不合格律。狹義指近體詩的上一聯 對句與下一聯出句的第二字平仄應相同而不相同,稱為「失黏」。

十八、律句:每首詩的句子,其平仄安排皆符合格律的句子叫做「律句」。

十九、拗句:也稱「落調」,每首詩的句子,其平仄安排不符合格律的句 子叫做「拗句」。

(4)

二十、拗救:在詩句中出現「拗句」時,在本句或對句的適當位置改變平 仄以資補救,稱為「

拗救」。

二十一、三平調:或叫「連三平」,指近體詩末第三字用平聲,而使得末 尾三個字連續出現三個平聲字,稱為「三平調」或「連三平」。近體詩絕 無此例,只有古風或古風式律詩才有。

二十二、對仗:兩句詩的詞組結構與詞性相同,互相成對,稱為對仗。律 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二十三、首聯:律詩共八句,一、二句稱為「首聯」或「起聯」。

二十四、頷聯:律詩的第三、四句稱為「頷聯」。

二十五、頸聯:律詩的第五、六句稱為「頸聯」或「腹聯」。

二十六、尾聯:律詩的第七、八句稱為「尾聯」。

資料來源 http://www.minghui-school.org/school/article/2005/5/13/43716.htm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掌握一個聲母或韻母,有兩個面向︰一是看符號讀出,二是憑聲音寫出。 「看 讀(認讀)

聲母 gw 廣、國、光 韻尾 -ng 恆、生、增 聲母 g 港、各、江 韻尾 -n 痕、新、真. 聲母 kw 鄺

在教標調規則時,一般都會透過唸標調歌加深學生的記憶。標調規則 有三方面,一是整體韻母的標調規則;二是「 i」 的標調

2011/06 博幼基金會(鐘詩韻)/ 紅樓夢/ 統整式學習單/ 第 2 頁,共 4

2010/12 博幼基金會(鐘詩韻)/ 西遊記/ 統整式學習單 1/ 第 4 頁,共 4

《歸去來兮辭》的寫成本有作者的特殊原因,但用韻文形式的辭來表達,未免

第九段「南內湯池仍蔓草,東陵輦路又斜陽。全開鎖鑰淮揚泗,難整乾坤

誦讀是目視、耳聽、口誦、心惟的綜合心理過程,是學習語文 的重要途徑。通過誦讀,有助我們感受作品的音節、韻律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