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何謂道?何謂道?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何謂道?何謂道?"

Copied!
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謝向榮博士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

(2)

何謂道?

(3)

大道本一,萬物有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相生相克,互相對立,

又互相補足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陰陽互相消息,隨時勢而 變化不定

(4)

《周易.繫辭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 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

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 之道鮮矣。」

《老子》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 和。」

《論語.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無 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 端而竭焉。」

(5)

伏羲,男,左手持矩(方尺)。

女媧,女,右手持規(圓規)。

上有烈日,下有圓月。

象徵陰陽合一,天地化生。

(6)

《莊子.外篇.知北遊》: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

莊子曰:「無所不在。」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

莊子曰:「在螻蟻。」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音題敗,雜草)。」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音闢)。」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東郭子不應。

(7)

盡心養性即知天

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

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

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盡

心上〉

(8)

《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音儒)離也,可離非 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 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 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 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 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9)

學問之道無他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

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

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 而已矣。」──〈告子上11.11〉

(10)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 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 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盡心下〉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者也。」──〈離婁下〉

(11)

《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 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老子》:「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 為心。」

《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為天 下谿(谷也,音溪)。為天下谿,常德不 離,復歸於嬰兒。」

(12)

《繫辭傳》:「蓍之德,圓而神;卦 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

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 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 與此哉!」

王陽明:「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

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

而又親切簡易。」

(13)

陸九淵(號象山):

我雖不識一字,亦還我堂堂正正地作個人。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便是 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萬世之前有聖人 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 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東西南北 海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心即理!

(14)

諸家各說,凡涉天理天道者,皆以 心養性為本。人心安理得,便無所畏 懼。

讀書,乃是為了明理。明白此一人生 道理,力求知行合一推己及人,以 心傳心,用生命去影響生命。

中文,就是這樣一種生命之學。否然 不能修心養性,立身行善,即使學富 五車,亦無甚了得。

(15)

 張橫渠: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16)

教育的意義

中文,是生命之學。

每一代人,都在通過文字,以心傳心,

用生命影響生命,繼承文化使命。

教師的主要工作,是教人,不是教書。

教好學生

(17)

《說文解字》:

(育),養子使作善也。从𠫓,肉聲。

徐鍇曰:

𠫓,不順子也。不順子亦教之,况順者乎?

段玉裁注:

从𠫓,不从子而从倒子者,正謂不善者可使作善也。

(18)

《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19)

[激]:假如。「茍」,今人多寫成「苟」,讀作「久」

音;嚴格來說,當從本字作「茍」,讀為「激」。

案:《說文》曰:「 苟,艸也。从艸,句聲。」「苟」

从「艹」,本為草名,由亂草引申為草率、隨意,用如

「苟且」、「苟同」、「一絲不苟」。

至於「茍」,《說文》曰:「 茍,自急敕(音斥,誡)

也。从羊省,从包省。从口,口猶愼言也。」「茍」从

」,有戒懼、敬慎之意,古籍偶作單字使用,今多 見於偏旁,如:敬、儆、警、憼等。

(20)

「茍」有敬義,古書或訓作「誠」,作連詞 用,則表假設意義,猶「如」、「若」之意。

清.陳立《釋茍》曰:「茍為自急敕,故

《大學》『茍日新』謂『急日新』也,引申 之則為『誠』。……由誠而慮,虛言之,則 為假為設。凡經傳之作『假如』用者,皆是 也。」

「茍」與「苟」,字形相近,隸變後往往譌 寫為一字,後世習以為常,誤書愈甚,難以 分辨。

(21)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 親

(新)

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慮,慮而后能得。

(22)

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

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 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

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

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3)

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

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 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 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

知本,此謂知

(智)

之至也。

(24)

 子曰:「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 來,不亦樂乎?人不知

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5)

 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讀書明理,知行合一

鑒古通今,經世致用

(26)
(27)

按照社會功能與體式標準,現代的 文章可以分為「文學創作」和「應 用寫作」兩大類。

(28)

應用作品相對是功利性的,以實際

應用為目的,強調立竿見影的效能、

效益和效應;多有特定格式。

(29)

應用作品相對是功利性的,以實際應用為目的,

強調立竿見影的效能、效益和效應;多有特定格 式。

凡個人、團體、機關相互之間,公私往來,用約 定俗成的體裁和術語寫作,以資交際和信守的文 字,都叫做應用文,例如「書信」、「便條」、

「柬帖」、「章則」、「契據」、「啟事」、

「佈告」、「通告」、「備忘」、「報告」、

「會議紀錄」、「題辭」、「新聞稿」、「演講 辭」、「海報」、「廣告辭」、「政綱」等。

(30)

「應用文」就是「應」付生活、「用」於 實務的「文」章。

應用文的重點,首在溝通。要與人溝通,

就應當懂得將心比己,能夠設身處地考慮 對方的身份、立場、感受、需要等,方可 合理為文。

其中優劣關鍵,與傳統文化中「仁」、

「義」、「禮」、「智」等基本修身原則 一致,不可含糊了事。

(31)

文學作品是超功利的,主要以審美 為目的,着重感情的抒發,講求潛 移默化的藝術感染作用;沒有固定 模式。

根據藝術表現的不同特點,文學作

品可以再分為「詩歌」、「散文」、

「小說」、「戲劇」四個部類。

(32)

構思

生活經驗 語言習慣

個人心態 寫作 修訂

(33)

累積經驗,增廣見聞

觸類旁通,感同身受

誠實明確,不發謬論

(修辭立其誠,人無信不立)

(34)

以手代口,用筆說話

突出重點,刪削枝節

詞能達意,通順自然

(35)

突破畏懼(怕寫文的心態)

拒絕馬虎(先寫提綱,反覆校訂)

虛心納言(多角度思考,勿固步自封)

勤奮學習(學而時習之,多讀多聽多 想多寫)

(36)

觀察──理解──想像──感情逐漸鮮明

──藝術形象漸漸形成──利用語言文字 將之物質化

《大學》: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37)

陸機《文賦》:

「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

(38)

程頤《遺書》卷18:「今日格一物,

明日格一物。積習既多,然後脫然 自有貫通處。」

朱熹:「凡有一物,必有一理。」

(39)

《文心雕龍.神思》:「是以陶鈞文思,

貴在虛靜,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積學 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 致以懌辭,然後使元解之宰,尋聲律而 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 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

《文心雕龍.神思》:「操千曲而後曉

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40)

玄覽,虛靜

《老子》:

「心居玄冥之外,覽知萬物。」

不受外物雜念干擾

思想清晰,心神專一

總覽全局

(41)

《文賦》:「收視反聽。」

不受眼耳鼻舌身的感觀障礙

也就是不受你所認知的局部知識所 障礙

甜──好的;苦──不好的

美──好的;醜──不好的

快──健康的;慢──病態的

(42)
(43)

白紅紫綠黑藍黃黑白灰

啡藍紅黃灰白綠橙黃藍

橙黑白灰紅橙黃綠灰藍

紫啡綠黃橙綠

(44)

我們的思考經常被固有的思維模式 障礙。

不要太依賴經驗,也不要以我們暫 有的知識馬上為所觀察的事物下判 斷。

金庸《俠客行》

(45)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

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46)

《文賦》:「精騖八極,心遊萬仞」

神馳遼遠,精神無所凝滯,可超越 時間和空間。

我們未必能做到心遊萬仞,但起碼

要提醒自己,不要因為本身的阻礙,

令自己失去很多可觀的角度。

(47)

《文賦》:「耽思傍訊。」

深思──不要太快結束思考過程,

在多角度觀察中進行深度思考,洞 察人情風物,充實寫作內涵。

傍訊──博采篇章,啟發觀察思維,

加強文字表達能力。

(48)

試以「灰塵」為題寫下你的聯想世界

先了解自己的心:聯想期間會受甚麼阻礙?

灰塵微不足道,這樣的思考沒有深度

灰塵太細太輕,很難說得明白

大塵小塵都不同,不知道從何入手

直觀想像──不假思索,想到甚麼就甚麼

邏輯想像──由近至遠作觀察和想像

灰塵的特性,哪些地方易有灰塵,灰塵向來給人甚 麼感覺等

反覆思考,結合兩種想像,整理出答案

(49)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

你和他聊了一天,結果會如何?

(50)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

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

你的柴呢? 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

——請放棄你的無效社交

(51)

砍柴人陪放羊人聊了一天,

表面上他一無所獲,

但是砍柴人通過放羊人聊天,

知道了哪個山的柴多,哪個山的路好走,

哪個山布滿荊棘,第二天收穫多多回家了。

——溝通很重要……找對人少走彎路更重要

(52)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

你和他聊了一天,結果你學會了放羊技巧,

原來羊是這麼放的;他學會了砍柴技能,

原來柴要這樣砍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永遠保持空杯的狀態

(53)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

你和他聊了一天,

他決定把他的羊跟你的柴交換,

於是你有了羊,他也有了柴。

——等價交換,不要看不起任何人,

天生我才必有用

(54)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

你和他聊了一天,

他把他買羊的客戶介紹給了你,

你把你買柴的客戶介紹給了他,

於是你們各自的生意越做越大。

——資源整合很重要,合作可以雙贏

(55)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

你和他聊了一天,

你們決定合作一起開個烤全羊的店,

你的柴烤出來的羊很美味,

他的羊純天然的,幾年後你們公司上市了。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56)

天道循環往復,一陰一陽之謂道,孤陰不長,

獨陽不生。

天下萬物,彼此相對,從無絕對。

面對同一件事,只要心態不同,結果就會相異。

做人做事,不應被自我局部認知所障礙,要學 會放下執著,懂得將心比己,多角度思考,正 反互見,設想不同可能,才能發揮創意。

(57)

自製詞表,將不同詞語編號(如1-

68),請同學從中自選任何兩個數字,

以「A與B」為旨,撰寫散文一篇。

題目自訂,形式不限。

(58)

1 天空 18 35 彩虹 52

2 19 36 噪音 53 沙律

3 音樂 20 37 害羞 54 溫暖

4 21 電話 38 神話 55

5 22 衣服 39 親人 56

6 魔術 23 40 57

7 24 空氣 41 58 親情

8 25 動物 42 電話 59 相機

9 26 電腦 43 蠟燭 60 愛情

10 文字 27 44 流星 61 生命

11 嬰兒 28 45 好人 62 同學

12 汽水 29 記憶 46 昆蟲 63 書法

13 電影 30 47 旅遊 64 友情

14 杯麵 31 美好 48 卡通 65 珍珠

15 白飯 32 宗教 49 天橋 66 雪糕

16 33 孤獨 50 眼淚 67 眼鏡

17 34 51 女孩 68 香口膠

(59)

創作與為人,其實彼此相通,萬千不同變化,

皆源於一念心起。

儒家要人正心誠意,先立其大;道家勸人虛 心寡欲,恬淡無為;佛家主張明心見性,慈 悲喜捨。此為傳統文化之基,亦為創作與做 人之本。

一念之異,可以衍生無限可能,但要積累良 好基礎,結出豐厚碩果,應當懂得虛心、淨 心,也需要有同理心、好奇心,不成章不達,

萬不可掉以輕心。

(60)

謝謝!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意欲達之,則口有聲。意者,象乎事物而 構之者也;聲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聲

•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 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

,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儒效〉)因 此,「君子理天地」係指君子於天地間理成「人

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是以天下無不可學。而極乎聖人之所不

牟尼從劣辨勝拂迹顯本尚非寂場之近況鹿園乎教主既爾所說之法可知觀者觀也能觀

• 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悠悠 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

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 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

獅子、老虎、熊沒什麼可怕,就連我們這些以好戰著稱的人類也不足為懼。若論作戰之道,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