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最後,第三節則是討論社會距離與族群研究的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最後,第三節則是討論社會距離與族群研究的關係"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探討警專學生對外籍配偶刻板印象及社會距離之相關因素。因此 在文獻的部分安排如下:第一節討論外籍配偶在台灣,包括跨國婚姻的時代背 景,以及台灣社會對外籍配偶的看法。接著第二節說明刻板印象的發展以及相關 理論。最後,第三節則是討論社會距離與族群研究的關係。

第一節 臺灣的東南亞外籍配偶

壹、跨國婚姻之理論與成因

一、跨國婚姻是全球普遍的現象

現今跨文化的婚姻(crossnational marriage)則是,大約從20世紀中期開始,

國際通婚的情形就已呈現戲劇化的成長(Cottrell, 1990;引自吳美雲,2000)。

臺灣和東南亞國家之間的跨國婚姻並非單一的獨特現象,全世界這種商品交易式 的跨國婚姻已存在數十年之久。如美國的MOB(mail-order birde,郵購新娘),

是指來自亞洲的進口新娘,陳列在廣告目錄上待價而沽;在日本,曾於一九八六 年由山形縣行政單位舉行到菲律賓集團相親的活動,當時在日本國內輿論有「人 口買賣」和「引進外籍新娘模範村」兩極端的評價(邱琡雯,1999)。

二、全球跨國婚姻的形成及發展

國際通婚在全球的形成及發展,依照時期可粗略分為三個階段:(delRosario,

1994;引自蕭昭娟,2000、王良芬,2005)。

第一階段:1960 年代以前的萌芽期

男女雙方透過信件的介紹方式而締結婚姻的例子在許多社會中由來已久,大

(2)

14

都經由親友傳業媒人或商業機構而認識,發展至今有「郵購新娘」 (mail order bride)的稱呼出現。

第二階段:1960 年代的形成期

l960 年代開始有國際婚姻仲介業,這是由於急速工業化、都市化的結果和 國際生育率的改善等社會、人口的改變等導致對媒介服務的需求增加的結果,

期間因為受到科技的改善結果,而有增加的趨勢,如電腦改善了溝通系統等。

第三階段:1970 年代以後的發展期

在1970年代後,媒介機構如婚姻介紹所和交友俱樂部開始發展出不同的方 式和服務,它們將女性對象鎖定為亞洲或較貧窮的歐洲國家的女性,並且以男 性顧客的喜好為主,服務以供、需為前提,經營方式愈來愈商業化。媒介機構 分為兩種:一是不同文化的媒介,如介紹波蘭、蘇聯或亞洲女性給西方男性;

二是針對西方男、女性的介紹。1975年後,以亞洲女性和和西方男性為市場的 郵購新娘(mail order bride)介紹所迅速增加,而此類型的MOB介紹所最早成立 於美、西德及菲律賓,之後澳、英跟進。

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日本出現一種在鄉村地區,由地方政府與婚姻仲介 商合作的安排式的婚姻(arranged marriage)制度。政府和婚姻機構負責介紹亞 洲國家的女子嫁到日本來,幫助鄉村地區娶不到老婆的男人結婚(呂美紅,

2001)。

三、台灣與跨國婚姻

跨國婚姻的確常常被簡化而定義為「買賣婚姻」,致使大眾對「東南亞外籍 新娘」極易產生偏見,認為這種婚姻的「買」「賣」,尤其在臺灣更是繪聲繪影;

很多台灣無法娶到女子的男性都到東南亞國家或中國大陸「買」未受高等教育,

出身貧困家庭的女子。但實際的情形卻不是如單純的商品買賣交易行為,夏曉鵑

(2000)認為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應置於鉅觀的國際政治、經濟結構下進行理 解,而不宜片面的化約為「社會問題」,甚至為「個人問題」,她認為「商品化

(3)

15

的跨國婚姻」與資本主義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她的理由如下:臺灣在一九八0年 代躋身至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半邊陲位置,東南亞國家進行貿易與人力的進出口。

東南亞國家的自由化、私有化與去管制等趨勢下,產生了扭曲的發展,造成了大 批難以生存的農工人口。農村的破產、失業的問題,迫使部分人民希望到較發達 國家解決生存危機。

而臺灣,雖不致如東南亞國貧窮,但長期以都市、工業為核心的發展政策,

也造成農村空洞化、低技術勞動力難以生存的現象,這些被邊緣化的臺灣低技 願意嫁給他們。深諳上述情況的婚姻掮客,便推波助瀾的促成「貿易買賣式」

的「跨國婚姻」(夏曉鵑,2000)。

台灣近年來也因「南向政策」與東南亞地區更多的接觸,在台商仲介下,

居住農村、漁村等邊緣地區取不到媳婦的男子,亦逐漸跟進國際通婚浪潮(夏 曉鵑,1997;王良芬,2005)

四、學者對「跨國婚姻」的看法

對於東南亞外籍配偶「跨國婚姻」之相異看法,資深且研究至深的夏曉鵑

(1997)教授認為:深層討論全球化下國際分工的結果,乃是促使身處資本化程 度不一之各國人民(不論是臺灣男性抑或成為外籍配偶之東南亞女性),面對原 生國社會結構下之弱勢地位所做之掙扎與反應。而王宏仁(2001)則由經濟流動 的觀點檢視東南亞外籍配偶現象,並將之視為解決國內男性對婚姻之渴求,補充 國家勞動力之因應策略。

然而,針對「跨國婚姻」之各種解讀,各專家學者乃欲解決當前東南亞外籍 配偶風潮下已產生或是可能產生之問題。諸如日本、臺灣等地謀取婚配機會較低 之男性所衍生之跨國婚姻現象,導致移民女性化,接受移民國家雖然可由這些移 民女性中解決國內男性失婚之間題;不過,相對地,跨國婚姻不若一般婚姻般 單純,除因兩國文化差異可能形成之問題,「東南亞外籍配偶」之跨國婚姻更有 著其他類型跨國婚姻相異之處(王良芬,2005)。

(4)

16

此外,社會學家Jessie Bernard 所提出的婚姻坡度(marriage gradient)

的概念也可以用來解釋跨國婚姻的現象。婚姻坡度是指在教育及職業地位上,

男性結婚傾向向下配對,女性結婚是向上配對(引自蔡雅玉,2001)。依此概念 來說,因為收入、教育、個性、外型等因素不被看上的男性,最有可能無法婚 配。目前鄉下農村男性在臺灣經濟發展下,不但經濟地位被邊緣化,就連在國 內婚姻市場的競爭力也被削減了。這種情況下,臺灣鄉下農村男性只好向外尋 求配偶。而就東南亞一些落後國家的女性而言,當無法找到條件比自己高的男 性時,也會向外尋找伴侶,因此形成了跨國的婚姻(賴建達,2001)。Chant 和 Radcliff 在1992 年的研究發現中也證明了:在亞洲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嫁給異國男 性,如此的現象說明女性因結婚而移民的情形,常與其經濟、社會變遷有關(Nicola, 1997;引自蕭昭娟,2000)。

綜合上述的說法,可以發現和充分解釋跨國婚姻並不是單純的貿易行為,

而是受到隱形的國家政治經濟發展力量擠壓,邊緣的男女勞動者以婚姻做為生 存交換的移動。因此,「跨國婚姻」並非僅是「個人問題」或「社會問題」,也 與其經濟、社會變遷有關,可說是資本主義下扭曲發展的「婚姻移民」現象。

貳、台灣社會對東南亞外籍配偶的看法

移民要成功融入一個社會環境,不僅是移民要積極努力融入,同時必須搭配 一個友善的社會環境。過去的研究似乎較為著重在東南亞外籍配偶的面向,討論 她們「如何適應台灣生活」「如何教養子女」或者「如何學習中文」等。而較少 從台灣社會的角度切入,去討論台灣社會應該如何提供東南亞外籍配偶一個友善 的社會環境。因此本節試圖從以下兩個面向切入討論,分別是媒體及民眾,因為 這兩者分別代表一個社會的主流價值。這邊將試圖用這樣的角度去看台灣社中的 東南亞外籍配偶是被如何呈現?

(5)

17

一、媒體對東南亞外籍配偶的呈現

大眾媒體透過語言、文字或畫面等的呈現,往往反應或傳遞並鞏固主流文化 意識的工具。知名的後殖民女性主義學者莫漢蒂於『在西方的注視下,女性主義 與殖民話語(Under Western Eyes --- Feminism Scholarship and Colonial Discourse)』

一文中指出,第三世界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不發達」,於是第三世界的婦女形象 便被塑造成為無知的、貧窮的、沒受過教育的、受到傳統嚴重束縛的、家庭取向 的、軟弱無能的等。這些形象剛好反映出台灣媒體對「東南亞外籍新娘」的集體 污名化。莫漢蒂指出:「殖民化幾乎總是暗預結構主宰和一種對所論不同主體的 異質性進行話語上或政治上的壓迫。」而台灣一般媒體在處理有關「外籍新娘1 的現象報導時,由於缺乏對結構性因素的探討,使的閱聽人對這個現象的瞭解多 為片段或片面的認知,並直接或間接的鞏固殖民意識(引自陳麗玉,2001)。這 些剛好反映出台灣對於「東南亞外籍配偶」集體污名化的現象。

夏曉鵑(2001)針對 1988-1996 年之間,33 篇媒體對東南亞外籍配偶敘述的 報導上,作研究歸納並分析其中的報導內容。她發現台灣的媒體將東南亞外籍配 偶視為社會問題的導因,歸納為以下三點:(一)外籍新娘來台賣淫:這是最常 被用來說明外籍新娘來台的動機。(二)破碎的家庭:因為報導說明外籍新娘逃 家的消息實有耳聞,因而造成了娶外籍新娘的家庭破碎。(三)降低人口素質:

媒體塑造一種印象,及台灣男性與東南亞女性之間的跨國婚姻,是兩造低學歷者 的結合,這種結合被建構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即將危及下一代的人口品質。

媒體除了將外籍新娘解讀為社會問題之外,另外又塑造東南亞外籍新娘的女 性圖像,包括:(一)無可奈何的受害者,報導中多把外籍配偶描述為對自己的 生活一點都使不上力的受害者,男人則被塑造為主動的「決裁者」,控制女人的 命運。(二)唯利是圖的吸血鬼:報導把外籍新娘描述為錢慾所趨,嫁來台灣就 只為錢。(三)有犯罪傾向。對於娶「外籍新娘」的台灣男性,媒體的描繪一言

1 因為是引自於他人著作,所以「外籍新娘」這樣的詞稱沒有更改為「東南亞外籍配偶」。以下 文獻探討時有出現類似的狀況,但為忠於原作,所以並沒有更改稱呼。

(6)

18

以蔽之就是「社會所不欲者」,包括:肢體殘障與罹患精神疾病以及道德卑劣的 騙徒與沙豬。前者的報導依據多是相關人士「私下透露」,既不公允也給讀者一 種印象:這樣的現象既不受歡迎又丟人現眼,大家最好秘而不宣;後者的描繪則 與前述女人的圖像「無可奈何的受害者」相呼應,也就是男人選擇妻子單憑外貌,

女人毫無抗拒,默默接受下的性別歧視畫面。

除了上述夏曉鵑這一篇是從媒體的分析角度來檢視台灣社會對待東南亞外 籍配偶的態度之外,另外,黃浩榮、黃靜芬(2002)的研究也是以報紙分析為方 法,研究對象為 2003 年 5 月至 2004 年 12 月的中國時報、聯合報與頻果日報,

三家報紙以「外籍新娘」為報導之相關新聞文本。

他們發現,報導主題以「社會問題」、「生活適應」類最多。在生活適應方 面以正面新聞居多,主要是以識字的報導為主,消息來源多元,包括學者專家、

外籍新娘本身以及民間團體或一般大眾;在社會問題方面則是負面新聞居多,消 息來原則多是政府官員以及警方。

生活適應類的報導:

短短四個月的相處打破了許多過去從媒體得知對南洋姊妹們報導的刻 板印象,她們多半單純善良又上進。聽著課堂上她們朗朗讀書聲,竟別有一 番韻味。 (中國時報,2004.07.27,浮世繪 )

相關研究發現,面對外來族群,主流社會常以「同化」他者為主要訴求,其 中尤其以「語言」的同化最為明顯。諸多研究便指出,客語的流失,與長期政策 對於非國語的母語打壓與無積極的保護客語有關(張錦華,1997)。由此可知,

雖然新聞中呈現「外籍新娘」在台學習國語的識字新聞時,大多以正面形象敘述,

然而,學習國語背後的「主客體」與「權力」關係不可避而不談。

社會問題類的報導:

(7)

19

教育部常務次長周燦德昨天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公開呼籲在場廿五 縣市教育局長,勸導縣市境內的外籍和大陸新娘「不要生那麼多!」他說,

他是以非常嚴肅、憂心的心情說出這些話。 (中國時報,2004.07.07,社 會脈動 )

越南新娘段氏日玲兩年前在婚姻仲介下,遠嫁台灣,希望異國聯姻,共 築美夢,卻遭先生和其前妻連手施虐,針刺十指泡鹽水,以橡皮筋彈射眼皮,

還拘禁七個月,體重由四十公斤消瘦到廿九公斤。(中國時報,2004. 06.10,

社會新聞)

另外,外籍新娘相關報導中,以負面新聞報導數量為第一(150 則),佔五 成以上(51.7%);另外中立報導有 94 則(佔 32.4%);而正面報導為 46 則。同 時研究者也同時研究了版面位置的視覺效果。也發現到,外籍新娘的相關報導若 是位居版面較醒目的位置,負面報導居多,相反的,若是為在較不醒目的位置,

非負面新聞則多於負面新聞。這樣的統計顯示出媒體喜歡以聳動的標題凸顯誇大 東南亞外籍配偶,並且以醒目的新聞版面抓住讀報者的目光。誇大的標題,舉例 如下:

外籍媳婦難教育「台灣之子」(中國時報,2004.11.03,焦點新聞)

一屋二妻 演「滿清十大酷刑」?(中國時報,2004.08.10,社會)

展示越女 當街招親 立委批人肉市場(聯合報,2004.11.06,綜合)

最後,根據這份研究,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媒體中所呈現的形象為何呢?「外 籍新娘」於媒體上所呈現的形象以負面形象為主。負面形象如,社會弱者/受歧 視(55 則)、受害者(31 則)、教育程度低(23 則)、商品化之物品(20 則)、

自主性低(17 則)與忠誠度低(8 則),總共為 154 則;非負面形象為不明顯(38 則)、樂於學習(18 則)、多形象(18 則)與感情豐富(9 則),總計有 83 則。

(8)

20

同時,相關研究發現,正面「外籍新娘」形象之相關報導常以「例外化」表現(夏 曉鵑,2000),而負面形象若以集體方式呈現,長期以來,「外籍新娘」一詞恐帶 有負面形象之原罪。

「例外化」的正面形象,例如:

「達娜麗 是最難得的模範生」

由柬埔寨嫁到豐原的達娜麗,是外籍配偶中的模範生,嘴甜、勤快、能 幹,公婆和街坊都誇她,重度腦性麻痺丈夫阿立疼惜她。婆婆陳秀鑾最愛講 這個故事:那時懷孕的達娜麗,中午給在銀行前賣刮刮樂的丈夫送飯去。小 兩口在小攤上吃完飯,大腹便便的達娜麗就趴在丈夫腿上小憩。甜蜜、滿足,

連經過的人都感覺得到。 (聯合報,2003.12.07,焦點)

負面形象泛指「外籍新娘」 ,例如:

有些外籍新娘擔心自己的中文有口音,認為這樣的口音會被歧視,所以 不敢和孩子說中文;有外籍新娘的孩子以打人達到訴求,因為外籍新娘認為 孩子是她在異國唯一血脈,非常寵溺,管教不當反而造成後遺症。這些現象 顯示,不知怎麼教養孩子是外籍新娘普遍的困擾。(中國時報,2004.07.10)

從上面夏曉鵑以及黃浩榮、黃靜芬兩篇珍貴的研究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外 籍配偶在台灣社會中的媒體形象大致的圖像,雖然不乏正面的報導,但是負面的 報導還是佔多數,這樣的情況尤其需要注意,因為根據認知心理學,一旦對某團 體形成了刻板印象之後,當碰到與刻板印象不符合的資訊時,常常容易被忽略或 者當作「例外」來看待(Schneider, 2004)。

二、民眾對東南亞外籍配偶的看法

這一方面的文獻更是缺乏,少有以此為主題的研究或論文,除了將在後面介 紹有關台灣民眾刻板印象(周振聰,2005;張 超 盛 、 李 復 興 , 2005) 的兩篇 文獻之外,是直接測量民眾對於新移民的刻板印象。其他相關研究則多是從他人

(9)

21

之口轉述民眾對外籍配偶的看法,例如李玫臻(2003)在他的論文中有提及民眾 對於東南亞外籍配偶的看法,而資料來源是在從事田野調查過程中,與地方上的 民眾閒聊得知。另外我們也可以從東南亞外籍配偶的口中,探知他們所感受到台 灣民眾對於他們的看法,這個部分的相關文獻可以從以生活適應為主的論文研究 中得知,以及外籍配偶投書發聲的文章中探究。或者,台灣民眾在報章雜誌的投 書中,也可以探究一二。將分以下幾點說明。

(一)弱勢充滿問題的婚姻

在「弱勢的婚姻」論述中,跨國婚姻者被視為「都是本地社會一些底層居多,

他們一方面是社會中競爭力叫弱者,同時也是婚姻市場中的失敗者,在本地的婚 姻市場中,找不到婚配的對象下,才尋求跨國婚姻,已完成其終身大事(王明輝,

2004)。小燕子(2007),一位大陸配偶,也親身經歷輿論質疑她的婚姻。

有人甚至會懷疑我先生是不是有什麼毛病,所以才會去娶大陸人,更有 人當著我的面說「人家好的怎麼會去娶大陸人,早就在台灣娶了,哪裡輪的 到妳啊。」

(二)增加社會成本

在「增加社會成本」的說法中,最常出現的論述是將之等同於「社會問 題」。這些敘說呈現的不外乎以下的邏輯:

近 年來 我外籍 配偶 快速增 加 , 許多 問題慢慢 浮現 , 包括 外籍 配 偶 的語 言 、 文 化與 社會認 同問 題 , 小孩出生 後的 學習 、 教養 與就業 問 題 , 以及外 籍配 偶對其 母國 難以 割捨的認 同或 情感問 題等 , 都有 待 政府 與社會 給予 更多的 關懷 與協 助 。 … 這 些問 題是台 灣社 會必須 共 同承 擔的社 會成 本 ( 楊 永年 , 2005)。

(10)

22

缺乏適當的輔導與豐富的教育資源,這些新移民的下一代,往往在起跑線上 就不公平,外來他們在學校亦也遭受排擠拒絕,容易成為中輟生,造成社會問題。

「家是私人領域,社會卻要一起付出代價」…(楊艾俐,2003)。

(三)人口素質下降

「人口素質下降說」的當事人包括東南亞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李玫臻(2003)

的論文中呈現在田野中所接觸到的說法:一些悲觀人士認為外籍新娘這類跨國婚 姻會降低人口素質的因素有二,其一為她們來自落後的國家地區,這些落後的國 家人民的基因並不如我們台灣人好。此外,台灣會娶外籍新娘的男性,也是社會 中下層或身心障礙人士,這些人的基因本來就比較差。如此兩相結合,所孕育的 下一代必定會更差。第二,由於外籍新娘婚後或是因為功能性文盲或是因為本身 原生文化的影響,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或甚是沒有。可是婚後夫家多認為教育孩 子的工作應由母親擔任,在自己無法勝任這樣工作的前提下,對孩子的教育幫助 有限。另一方面,外籍新娘國語能力較差,面對目前學校教育中強調家長與學校 間互動的學習上,外籍新娘本身的反應勢必比一般台灣家長來的弱。如此一來,

外籍新娘的下一代也會成為上會上的中下階級,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台灣未來人 口素質將日趨低落。

(四)「新娘」的稱呼

過往社會上對於外籍配偶的稱謂,多半是「某某新娘」,而這一句台灣一般 民眾看似習以為常不加以思索的稱謂,其實卻對這些新移民們造成無形的社會隔 閡。在 2003 年時,婦女新知基金會舉辦的「請叫我---讓新移民女性說自己徵 文活動」中,我們從裡面的文章可以想像她們所遭遇到的種種歧視感受。

剛來時,我是外籍新娘,轉眼六、七年過去,現在的我,身份證、國籍 都有了。我是未來的主人,我已經忘記我是外籍新娘了,偏偏別人記憶猶新

(11)

23

(黎雪玲,2007)(印尼)。

「大陸新娘」是公認的一種稱謂,然而,沒有永遠的「新娘」,當我年 滿四十領到台灣的身份證,變成台灣歐巴桑的時候,我是不是還要在我的自 尊和台灣人異樣的眼光中掙扎,漸漸老去呢(蕭冬梅,2007)(中國)。

「大陸新娘」這樣的稱呼,已無所謂,她們的悲哀是走到哪裡都是很孤 單。在台灣人心中,早已被貼上標籤,好比是一種濃濃的味道,無論妳走到 任何一個角落,只要一看口,講的第一句話,她們就能辨別出妳是外籍新娘 或外籍人士(徐茂珍,2007)(中國)。

從上述擷取的幾段文字當中,可以感覺到被社會特殊稱呼的群體,從她們的 眼光、感受角度中,去理解當她們接受「新娘」這樣的詞語時所感受到的歧視與 偏見。另外研究者在撰寫本研究的同時,也受到「稱呼」的困擾,主要原因是稱 謂的不統一與不連貫。從早期的「外籍新娘」「台灣媳婦」到後來的「外籍配偶」

以及「新移民」「新住民」等,從名稱的改變可以些微的窺探出台灣社會的反省 以及檢討,然而在官方、學術界中稱謂的改變是較簡單容易的,難的是民間社會 觀念上整體的改變。例如當人們在討論這個群體的時候,所選擇用的詞彙或許就 可以透露出些微的端倪。以下的文獻將試圖從過往相關調查研究,瞭解到底台灣 社會上人們對東南亞外籍配偶的的觀感為何?以 提供本研究更進一步的發展。

2003 年「大地地理雜誌」委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進行「東南亞籍及大陸女 性配偶議題」民調,半數受訪者對新移民女性現象感到憂心,六成民眾認為應限 制女性配偶來台人數,有三成的受訪者會建議關心的親友考慮選擇東南亞籍或大 陸籍的女性;但是攸關自己的終身大事時,七成三未婚男性並不會考慮選擇東南 亞籍或大陸籍女性(陳慧屏,2003)。這樣的調查結果,正表示出台灣社會對於 新移民女性的不友善環境,同時顯示台灣社會正在默默形成一股對東南亞外籍配 偶「現代種族主義」(modern racism),舊種族主義經常有具體的制度、法律條文 針對具體的種族群體做為歧視的對象,而新種族屬意的對象則是常是移民。方式

(12)

24

是以一種微妙的、間接的典型方式表露偏見;在那些可能被貼上種族主義者標籤 的場合中,人們就隱藏偏見,然而在一個比較安全的場合,人們的偏見就表露無 遺(Aronson et al., 2003)。

綜合上述,從媒體與臺灣民眾的眼光去看新移民女性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 多數的論述是不利於東南亞外籍配偶的。回到本研究所關心的研究對象,我們好 奇的是在這樣的社會氣氛之下,養成教育中的基層員警對於這一群來自東南亞的 配偶,其 看法及態度會呈現怎樣的情況?

(13)

25

第二節 刻板印象

壹、刻板印象的意涵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針對某一社會團體或某類別人群所抱持特質的信 念」(Schneider, 2004, p.24)。根據多位學者(Anderson & Klatzky, Brewer, Deaux &

Lewis)的定義,刻板印象往往包含外貌、典型的興趣和目標、偏愛的活動和職 業,以及相似的特徵等等(引自 Smith & Mackie, 2001)。有時候刻板印象和歸因 有關,例如許多白人將非裔美人的低收入歸因於動機水準或是基本技能不高(引 自 Taylor, Peplau & Sears, 1999)。刻板印象的由來,在 1922 年美國一位新聞記者 Walter Lippmann,於『Public Opinion』 一書當中引介了刻板印象,並且試圖解釋 為什麼人類要使用刻板印象。他把刻板印象看作「腦袋中的一幅畫」, Lippmann 的解釋是:人們在繁忙的生活當中要仔細看清所有的事情而不是只看個大概,這 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人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對任何事情做更進一步的認 識。取而代之人們只好注意某個強而有力的特徵,並用腦袋中的刻板印象將其他 空白地方填滿。在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是先看後再去下定義,而是先定 義之後再決定要看什麼,並且以看到的東西來佐證腦中的定義( Von Der Harr, 2005)。根據他的說法,個人不是直接對真實世界中的個體做反應,而是對個人 心中已經設想好的個體代表做反應(Leyens, Yzerbyt & Schadron, 1994)。所以表面 上我們好像是在跟真實世界中的某個個體互動,可是實際上,我們是將內心世界 中已經設定好的個體投射到真實世界中的個體身上,並根據內心世界的設定與之 互動。

以下節錄一些學者對於「刻板印象」所曾下過的定義(Schneider, 2004, p.16):

「一個固定僵化且與事實不合的印象,並造成人類在面對事物時先定義

(14)

26

後觀察,也就是先入為主的現象。」(Katz & Braly, 1935, p. 181.)

「不論內容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刻板印象是依據類別而來誇大的信念。

刻板印象的功用在於提供人們對於某類別而來的行為反應一個合理化的基 礎。」(Allport, 1954, p. 187)

「刻板印象有三項特點:1. 將人群分類,並依不同的分類而有不同的 特質。2. 依據上述分類而來的特質在社會上普遍獲得認同。3. 然而此特 質與真實的狀況是有差異的。」(Secord & Backman, 1964, p. 66)

「 一個簡單的信念且不具有充分的基礎,或者至少一部份是錯誤的,

同時被許多人視為理所當然。」(Harding, et al., 1969, p. 4)

「族群刻板印象是針對某個族群歸納後概推的想法,認為某一族群擁有 一定的特質或特徵,而此公認的特質或特徵卻無法被確切的驗證。」

(Brighman, 1971, p. 29)

「針對某一群人歸納後概推的信念,如此以來使得這一群人在社會上明 顯不同於於他人。」(McCaulty, Stitt, & Segal, 1980, p. 197)。

在上述摘錄的五種定義當中,可以看出過往學者對於刻板印象的看法,

第一,刻板印象普遍來說是不正確的。例如在美國 Schoenfeld 發現人們常會根據 名字產生某些個性上的刻板印象,但是實際上名字跟一個人的個性卻沒有什麼明 顯的關係。還有,當個人試圖要把刻板印象援用到特定群體中每一個人身上時,

錯誤將特別容易發生。因為只要群體當中有一個人不符合某刻板印象的特質特 點,那刻板印象對於那個例外的人而言就不正確了。第二,刻板印象被社會上大 部分的人員所共同享有。文化在這邊扮演重要的角色,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是「社會分類」, 社會分類是:人們常會因為個體具有社會性意涵的一些特徵,

而把他們劃分成社會團體的成員(Smith & Mackie, 2001)。一個社會的文化就決 定了這個社會分類的標準。 文化教導我們什麼是重要的社會分類,什麼不是重 要的社會分類。例如性別、職業、階級以及族群是重要的社會分類;近視度數或

(15)

27

者腳的尺寸就不是重要的社會分類。

社會分類所帶來的副作用有兩點,第一,社會分類使得人們高估團體 成員的一致性,而忽略他們的多樣性。第二,社會分類也誇大團體間的差異。事 實上,一旦我們把人們分成不同的團體,我們更注意的往往是團體之間的相異處 而不是相同點。」(Smith & Mackie, 2001)。也就是說,刻板印象不僅使得某特定 群體內的人看起來很相像,而且還使得某特定群體特別異於其他團體。例如,在 許多生物學家的眼中,女性與男性的生理外貌其實是很相似的(Guillen, 引自 Clemente, 1996),只是在人類的社會文化中,習慣性的將性別當成重要的社會分 類,所以才會特意突顯出女性與男性的不同,而忽略了女性與男性其實有更多的 相同處。

然而近來,「刻板印象」一詞,已逐漸褪除動機偏頗的意涵。當代社會 心理學家開始拾回它中性的面貌,把他當成自然而正常的認知分類過程,是將人 群予以快速分類的基礎,也成為有效瞭解世界的資訊庫(傅仰止,1995)。而刻 板印象的偏誤和誇大的特徵,被視為人類處理訊息能力的限制,因此這邊將採用

『Stereotype and Social Cognition』(Leyens, Yzerbyt & Schadron, 1994)一書當中對

「刻板印象」所下的定義:「刻板印象是社會所共享的,刻板印象的內容是關於 某特定群體的特質、個性但更常常是行為方面的認知。」

刻板印象無關正負,可以是正面特徵也可已是負面特徵。負面特徵的刻 板印象不消說確實容易造成負面的後果。然而如果是正面特徵的刻板印象呢?例 如,普遍存在於在美國白人大學生身上的一種印象:亞裔美國人總是 A 等成績 生。那試想一個獲得平均成績的亞裔學生可能會被認為很笨(Smith & Mackie, 2001)。再者,形容一個人很聰明,或許是間接的暗示這個人不會社交以及不善 運動(Schneider, 2004)。又例如台灣社會上對於原住民可能存有的刻板印象是很 會唱歌跳舞,體育運動很強。那麼假如一位原住民學生唱歌跳舞運動都表現普 通,會不會因此質疑自己怎麼不符合原住民的族群特質。當我們忽略例外情形 時,往往傷害就造成了。所以即使是正面的刻板印象也會使得某特定團體的成員

(16)

28

感到不適以及壓力。

最後,本篇論文將刻板印象應用在台灣社會中東南亞外籍配偶研究上,

更具有其時代性的重要意義,因為社會中流傳的若干對於東南亞外籍配偶的刻板 印象,不但是日常交談的課題,更影響到實際的族群互動,甚至有可能成為人際 交往的障礙。例如,根據台灣過往對於原住民的研究發現,原住民背負數十年來

「番仔」的意象,不但在都市移民地帶來日常生活的不悅,在原居地更普遍不受 到鄰近漢人和山地行政人員的同性。因此,刻板印象的研究不但是社會心理學的 一項重點,更是瞭解族群關係的重要基礎(傅仰止,1995)。

貳、偏見與歧視

要講刻板印象就不得不提到偏見與歧視,在任何一篇相關文獻當中,這 三項名詞總是如影隨形。就像一本專門介紹刻板印象的書籍(Schneider, 2004)

寫到:「如果要試著了解刻板印象但又不討論刻板印象與偏見、歧視之間的關係,

就像是去了一趟長途旅行,坐上飛機到達目的地,但卻始終在起點與目的地之間 做無止盡的循環。」因此即使這篇論文的重點是刻板印象,也必須附帶簡單說明 上述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一、偏見(prejudice)

偏見是一種態度(attitude),像大多數的態度一樣,偏見具有多面向、複雜 而且相當不穩定的特質(Schneider, 2004;Aronson et al., 2003)。我們對於某一類 別事物的態度,會隨著我們當時的心情、經驗、以及不同的目標而改變,例如,

白天我在跟鄰居的狗玩得時候,我對狗的態度是正面的,但是當我晚上想要睡 覺,但鄰居的狗一直吠的時候,我對狗的態度就轉向負面。其實轉變的不是我對 狗的整個態度,而是態度中某一個部分的改變而已(Schneider, 2004)。

態度由三個要素所組成:情感或情緒要素,代表與態度有關的情緒類別(譬

(17)

29

如,生氣、溫暖、極端的仇恨);認知要素,涉及構成態度的信念及想法(認知 上);以及和行動有關的行為要素---人們不單會擁有態度,並且會依照態度表現 出行為(Aronson et al., 2003)。偏見這個詞指的不僅是概括性的態度架構,同時 也是它的情感要素。因次偏見被定義為:對特定團體的敵對或負面態度,只因為 他們屬於那個團體(Aronson et al., 2003)。

二、偏見與刻板印象的關係

一般而言,刻板印象(認知)與偏見(情感)兩者之間被假定有很強的關係,

Allport 也認為族群偏見是根基於錯誤且不彈性的歸納之下,產生的反感。大多數 的研究發現不管用怎樣的方式測量對某群體的刻板印象,其結果與偏見都有一定 程度的相關(Schneider, 2004)。

然而,在檢視刻板印象與偏見之間的關係時,要記住下列三項:

第一,個人的刻板印象(personal stereotype)與社會集體的刻板印象(collective stereotype)相比之下,個人的刻板印象對於偏見的影響較大。

第二,刻板印象與偏見的影響是互相的,不僅刻板印象會影響偏見,偏見也 會影響刻板印象。我們很容易可以理解前者,也就是認知層面上的刻板印象有可 能形塑情感,進而影響到實際的族群互動。例如吳乃德(2002)根據台灣社會意 向調查研究發現,閩南人較不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客家人(與嫁給外省人相 比),造成這個現象的可能的原因或許是,閩南人對於客家人節儉持家的刻板印 象所造成的。相反的,對某族群的偏見往往會產生刻板印象,因為我們對團體的 情感會深深影響我們是否接受團體正面或負面的刻板印象(Taylor, Peplau & Sears, 1999)。Gordijn, et al.( 2001)曾對於這個現象做過研究,他發現對於少數團體的 偏見程度,是會影響到個人接受與此少數團體有關的負面刻板印象。也就是偏見 程度越高的人,負面刻板印象認知也會越多;反之,偏見程度較低的人,負面刻 板印象的認知也會越少。

第三,刻板印象要影響偏見或者歧視,需要一個情境或者事件激發。對於一

(18)

30

個團體的刻板印象會隨著情境脈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變化。

三、歧視(discrimination)

上述提到的刻板印象以及偏見完全是心智層次且不可被觀察到的,但是 歧視(discrimination)則是外顯行為,具體可觀察。歧視可以定義為:對特定團 體的成員之不公平、負面或傷害性舉動,只因他們是那個團體的一份子(Aronson et al., 2003)。我們或許很可以想像對某團體的偏見會造成歧視,但是 Schneider

(2004)提醒我們,歧視的行為不一定基於對於某團體的厭惡,因為對於另一個 團體的偏好往往就造成了對於另一個團體的不利行為。另外,歧視的形式是相當 細微,可能來自於不言明的偏見、不被意識到的成見、社會壓力或者行為人根本 沒有察覺到的情況下產生的。很多時候,歧視行為根本不需要意識層次的精心規 劃,更多時候,歧視就這麼無預警的發生了。

四、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三者之間的關係

偏見是對於一個社會團體及其成員所持有的負面評價;歧視是針對某一社會 團體及其成員而表現出的負面行為(Smith & Mackie, 2001)。刻板印象如前幾段 所述,是對特定的社會團體及其成員所持有的認知信念。刻板印象在認知層面 上,反映出不同族群成員間的基本態度,有別於情感面的「族群偏見」和行動面 的「族群歧視」(傅仰止,1995)。 總結下來,我們可以說對某團體持有的特質 信念是刻板印象,而對某團體持有的負向情感是偏見,但它們往往是彼此相連的

(Taylor, Peplau & Sears, 1999)。因此,有關刻板印象的研究,通常是瞭解族群關 係的基礎(傅仰止,1995)。

參、刻板印象的測量

探討完刻板印象的內涵以及與偏見、歧視之關係後,接下來將討論刻板印象

(19)

31

如何測量的問題。自從 1922 年 Lippmann 賦予刻板印象一個新的定義時,社會心 理學家很快的接納了此概念,而且開始著手進行調查。以下介紹兩種測量方法:

第一種是最早也常被後人拿來應用的方法;第二種是本研究將採用的測量方法。

一、分派特質法(Typical traits assignment)

Kats & Braly 的方法是最古早也是最知名的刻板印象測量方法,在 1933 年 時,Kats & Braly 就對一百位普林斯頓大學學生發下一份有 84 個形容詞或特質的 清單,要求受試者依照自己的認知,分別對 10 個特定族群或民族國家依據清單 選取最適合的形容,包括:德國人、義大利人、黑人、愛爾蘭人、英國人、猶太 人、美國人、中國人、日本人和土耳其人(Schneider, 2004; Leyens, Yzerbyt &

Schadron, 1994; Oakes, Haslam & Turner, 1994)。有些特質在某族群被圈選的比例相 當高,例如 84%的人認為黑人「迷信」,78%的人認為德國人「具有科學頭腦」,

而 79%的人認為猶太人「狡猾」。然而也有一些族群沒有特別突出的刻板印象,

例如中國人的部分,最高的比例是「迷信」但也只有 30%的人這樣認為(Schneider, 2004)。

後續這樣的研究方法一直被不同的學者運用,長期的研究的比較下來,

Buchanan 發現刻板印象比我們想像的更彈性,也就是刻板印象並不是那麼僵化不 變,而是很可以反應社會輿論與國際事件。例如在 1942 年與 1948 年之間因戰後 關係的惡化,美國大學學生對於俄羅斯人的刻板印象就有很大的改變;Karlins 也有同樣的發現,美國學生對於日本人的刻板印象,從原本的「聰明的」「勤奮 的」和「積極進取的」到了 1933 年二次大戰後,變成「虛偽的」、「狡猾的」和

「極度國族主義的」(引自 Oakes, Haslam & Turner, 1994)。這可以證明刻板印象 並不是如此僵化不變,不過前提是必須要有重大社會事件的發生,才可以促成整 個刻板印象改變的趨勢。

自從 Kats & Braly 在 1933 年以清單測量刻板印象以來,他們不僅開啟刻板印 象的研究,更是奠下此一方式的基石,到 1994 年為止,最近一次以 Kats & Braly

(20)

32

似的清單來測量刻板印象是在 1981 年。除此之外,後續許多相關研究也都是墊 基於此方式之上(Leyens, Yzerbyt & Schadron, 1994)。

二、語意區別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語意差別法是由 Osgood 等人在 1955 年所發展的態度測量技術,針對某 一個評定的對象,要求受試者在一組極端對立的配對形容詞中,進行評定。在評 定的尺度上語意差別法與 Likert 量尺的原理相似,分數越高者代表受測者在該題 意見強度越高,而 Likert 是以完整的程述句來說明測量的內容,語意差別法則以 兩極化形容詞(bipolar adjective scale)來表示(邱皓政,2006)。

此一方式也被大多數的刻板印象研究所使用,包括 Smith(1991)Ethnic Image 一文當中,用六對特質來測量美國民眾對少數族群的刻板印象;傅仰止

(1995)台灣族群的意象與位階:比較他群和我群一文當中,用了五對特質來測 量台灣民眾的族群意象,包括:政治上有勢力或沒勢力、富有或貧窮、語言優美 或粗俗、勤勞或懶惰、慷慨大方或斤斤計較。周振聰(2005)台北縣樹林市民眾 對外籍與越南籍配偶的主觀印象與社區教育對策之研究,用了 22 對特質來測量 刻板印象。

根據 Smith(1991)的論點,會使用語意區別法來測量刻板印象的原因 在於:1. 避免使用負面的陳述句子當作題目,是因為這樣負面的陳述或許會引 起不必要的反感,而破壞了受試者的認知平衡。2. 負面的陳述也可能會使受試 者不敢明確的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因為政治正確或社會規範等因素。3. 希望 不僅可以測出負面的刻板印象,也可以測出正面的刻板印象。另外傅仰止(1995)

也認為:這樣方式測量最大的特色,在於列出同一面像的兩極,不只是列出單一 特質,受訪者可以在兩極間選擇適當的地方,對特定族群評價。這種設計的優點,

就是讓受訪者在比較周延的尺度上選擇,同時可以減輕使用單一面向容易碰到的 回答偏差。因此本論文基於上述等原因,也將使用語意區別法作為測量刻板印象 的方式。

(21)

33

肆、刻板印象形成及改變的相關理論

關於刻板印象的形成及改變,在理論層次上可以分為個人層次,以及社會文 化層次。在個人層次中與本篇研究有關的包括兩個論點:一、心理動力論(The psychodynamic approach),此論點的重點在個人人格特質的討論;二、接觸假說

(Contact hypothesis),此派專門討論接觸對於偏見的影響力。在社會文化層次中 與本研究有關的為:社會文化途徑(The socio-cultural approach),或者稱為社會學 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此派將取焦點放在社會文化面的影響。最後在相關 的實證研究文獻上發現,文化認知(Culture awareness)也確實會影響到族群刻板 印象的好壞。因此以下就將這幾個論點加以說明:

一、心理動力論點:開放與封閉的心態特質(The open and closed mind)

根據 Rokeach 的說法,擁有固執以及封閉心態的人,對於接受與舊經驗 模型不合的新事物有很大的困難;而持開放態度的人則是較具有容忍力,也不依 照以往固有的標準作為萬事萬物唯一的衡量。表示固執的人不僅較為焦慮而且也 過度依賴權威標準作為判斷的依據。Rokeach 在他的書中自創了衡量此兩種個性 的量表(引自 Leyens, Yzerbyt & Schadron, 1994)。國內族群相關研究也應用此種 論點,例如陳至柔、余德林(2005)在研究台灣民眾對於外籍配偶移民政策態度 時,就將「 容忍度」列為一影響因素;伊慶春、章英華(2006)研究對於娶外 籍與大陸媳婦的態度時,也將「容忍度」列為影響態度的因素之一。

二、接觸假說(Contact hypothesis)

社會接觸的命題強調的個人與移民的接觸經驗,會影響其對移民的態 度。,Gordon W. Allport的「接觸假說」(Contact hypothesis)認為不同群體間的個 人互動,將會影響不同群體間的成員的態度和行為;但是並非所有的接觸效果都 是一樣的,接觸的性質會影響接觸的後果。Allport區分「熟人式接觸」(true

(22)

34

acquaintance)與「表面或偶然式接觸」(casual contact),前者會因為互動與了解而 減低成見,後者反倒可能更強化既定的刻板印象,而增強族群偏見(Allport,

1979)。

其中實質接觸或被迫必須接觸的情境,更是改變族群態度的要素,因為 就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行為改變往往為態度改變之先兆,當必須與被歧視的團體 成員互動時,解決認知不協調的方式往往是從行為改變所導致的態度修正

(Pettigrew, 1986)。例如在台灣的相關研究中,伊慶春、張英華(2006)的研究 結果即顯示,有實質接觸經驗(親友中有娶外籍配偶為指標)者對於大陸和越南 女性較為友善,表現出較低的社會距離。

就偶然式接觸而言,國外的研究呈現不同的反應,有的研究結果認為地區的 鄰近性反而會造成更多的抗拒。例如住在黑人較集中處的白人,比起住在黑人較 不集中處的白人,對於少數族群以及保護少數族群的政策,會呈現比較負面的態 度(陳至柔、于德林,2005),和不合法的移民有最多接處的白人亦是對於少數 民族有最多的偏見(Taylor, Peplau & Sears, 1999)。也有的研究結果認為沒有種族 隔離的住宅區裡,尤其是與黑人住的很近的團體,對黑人的情感要正面的多(引 自 Smith & Mackie, 2001)。在台灣相關的研究則支持前者,傅仰止(2001)研究 台灣民眾對於原住民優惠政策的態度,發現東部多族群環境下的漢人,明顯抗拒 原住民優惠政策。

古典的接觸理論(Allport,1979)提出一些可以讓接觸減少負面刻板印 象與偏見的要件:持續的密切接觸、相似的價值、合作性的互依、成功的合作結 果、以及兩團體間相等的地位。Cook 更進一步強調接觸所能產生的吸引力,尤 其如果異族接觸者特質與先前刻板印象不同時,更可能推翻原先所持有的負面族 群態度(引自伊慶春、章英華,2006)。其中實質接觸或被迫必須接觸的情境,

可以說是降低負面刻板印象以及偏見的前提要件。

(23)

35

三、社會文化途徑(社會學習論)

此派認為刻板印象、偏見是學習而來的,透過社會化的過程傳輸給社會 中每一個人。這個時候家庭、學校以及媒體扮演重要的角色,向孩童傳輸刻板印 象以及偏見的重要媒介。尤其對於沒有很多機會接觸到的族群,這個時候少數族 群唯一會被觀察到的行為,將會成為社會大眾認知的唯一來源。通常,少數族群 最常被社會大眾觀察到的行為,就是透過媒體的報導。因此媒體的報導內容就左 右了社會大眾對於少數族群的刻板印象。例如,研究者的母親沒有認識以及接觸 過任何一個外籍配偶,可是她就非常肯定的認為:台灣社會因為有外籍配偶的加 入,導致諸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一項就是小孩教育問題。而她所有認知來源就 是新聞媒體對於外籍配偶的報導內容。

外籍配偶的迅速增加、政策規定、以及衍生的社會議題,都是透過媒體 呈現,可以說人們(包括官員、民眾、以及媒體工作者)所認知的社會環境,泰 半來自於媒體的意向(陳至柔、余德林,2005)。夏曉鵑(2001)的研究指出,

台灣媒體論述將東南亞外籍配偶定調為「 社會問題」。並充滿對東南亞配偶的刻 板印象和歧視,例如:賣淫、破碎家庭、低學歷素質人口、苦命認命的受害者、

為錢賣身的淘金者;而對娶外籍配偶的男子,則強調其為下層階級(殘障、勞苦 農民或工人)、好色的男性殺豬。因此,這樣的媒體環境氣氛之下,是否會影響 到沒有機會接觸外籍配偶的台灣群眾,對這些新移民女性的看法,而造成負面的 刻板印象?

四、文化認知(cultural awareness)

研究者在閱讀改變刻板印象的相關文獻時,發現改善族群關係的方案設 計中,多以工作坊、課程設計或者文化體驗等方式,藉以增強學生的跨文化認知

(cross-cultural awareness),達到改變刻板印象的目的(陳麗華,1990;Byon, 2007;

Hill & Augoustinos, 2001)。根據 Valette 在 1977 對文化認知(cultural awareness)的 定義是對於某一個特定文化的瞭解程度(引自 Ingulsrud et al, 2002)。而後越來越

(24)

36

多的學者將文化認知應用在學校的課程當中,甚至於是在第二外語的學習情境 上。這邊將就改變刻板印象的部分進行討論。

陳麗華(2000),在三所國小挑選三個班級進行一學期的實驗教學,採取「實 驗組對照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研究。研究結果發現經過課程設計後的實驗組,

對原住民不管是在刻板印象或者族群距離都有顯著的進步。另外 Byon, (2007)

針對美國西北部一間大學選修「韓國文化」課程的學生,進行整學期的實驗教學,

前後測比較發現,學生在修課之前,對於韓國文化的認知少,且有明顯的刻板印 象。學期過後,對於韓國文化有較深入的瞭解,同時也瞭解到刻板印象不能套用 到每一個人身上,以及過渡使用刻板印象可能帶來的影響。經過上述的討論,發 現文化認知(cultural awareness)確實會影響到個人對於特定族群的觀感,因此本 研究將想要瞭解警專學生對於東南亞各國文化的瞭解程度,是否會影響到他對於 東南亞外籍配偶的刻板印象呢?

伍、刻板印象的影響

一、自我應驗的預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

當個人依據自己的刻板印象,而展現出實際的行為時候,刻板印象將產生自 我應驗的預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之效果,他會讓外團體成員產生證實的行 為,承受刻板印象的團體之成員會開始遵照刻板印象,表現出該印象所具有的特 性(Taylor, Peplau & Sears, 1999)。這種預言似乎對弱勢族群特別容易發生制約的 作用,例如台灣原住民學生明顯感受到,因為自己族群屬性特殊,而使得漢人學 生預期他們會出現某種行為。這些學生不但必須經常要向別人證明他們的能力,

也容易受到特定族群意向的左右,影響其在校的種種表現(傅仰止,1994)。

(25)

37

圖 2-2-1 刻板印象成為自我應驗預言

步驟 1 步驟 2 步驟 3 步驟 4 步驟 5

保持刻板 印象者

目標對象

資料來源:Taylor, Peplau & Sears 著,張滿玲譯,1999,p. 275

圖 2-2-1 是指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概括式的團體刻板印象將人類過度類 化,常常被魯莽的應用到每一個團體成員身上。

二、心理影響

對於接受刻板印象的團體成員不僅可能會造成自我應驗預言的後果,甚至也 有可能造成了心理上精神上壓力。根據實證研究,與刻板印象極有關連的種族偏 見與歧視,在美國對少數族群的心理健康產生相當不利的具有影響(Williams &

Williams-Morris, 2000)。另外,Salgado de Snyder(1987)針對墨西哥裔移民婦女 研究歧視經驗與心理痛苦之間的關係,發現是彼此是呈現正相關的,也就是越多 的歧視經驗,會造成越多的痛苦指數。因此自我應驗預言不僅會使目標團體表現 出符合刻板印象的行為,甚至目標對象也會因此感到心理壓力以及不適。

所以在美國,為了使主流團體體驗受歧視的感覺,有關當局會提供公共 服務者例如警察,一套經過設計及詳細規劃的少數團體受歧視之體驗,而這段經 驗是少數族群每天必須面對的生活狀況,此種歧視體驗可以讓參與者,在之後的 工作崗位上展現出更體貼以及更具同理心的表現(Oskamp & Schultz, 1998)。

刻板印象 抱持刻板 印象者的 行為

目標對象 的行為

抱持刻板印象 者與他人將目 標對象知覺為 證實刻板印象

目標對象接 受關於自己 的刻板印象

(26)

38

陸、外籍配偶刻板印象的相關研究

關於外籍配偶的刻板印象,目前研究者僅能找到兩篇,一為張超盛、李復興

(2005)台灣民眾對外籍配偶刻板印象研究,二為周振聰(2005)台北縣樹林市 民眾對大陸與越南配偶的主觀印象與社區教育對策之研究。討論如下:

張超盛、李復興(2005)的研究對象為高雄地區 18-49 歲的成人,學歷在大 學以上,以立意抽樣的方式調查。詢問民眾接觸外籍配偶的方式(來源)以及接 觸頻率。問卷中刻板印象的題目共有 42 題,選項為同意、無意見、不同意。其 中超過 50%的填答者對於外籍配偶的負面刻板印象共 17 項包括:擾亂社會、愛 抽煙、守法觀念較差、衛生習慣差、很會花錢、教育水準低、個性孤僻、女性凶 悍、好吃懶惰、愛喝酒、家裡窮困、適合勞力工作、丈夫社會弱勢、為錢嫁來台 灣、搞小圈圈、就業困難、心機很重。原本的 42 題,經過三次的因素分析刪除 九個題目之後,研究者歸納細分成出三個主要構面,共有 17 個題目,如下表 2-2-1:

表 2-2-1 高雄地區民眾對外籍配偶刻板印象

台灣配偶競爭力

婚姻態度與夫妻相處

工作態度

丈夫身心障礙 為錢嫁來台灣 就業困難 愛賭博

丈夫社會弱勢 喜歡吵架 好吃懶作 心機很重

丈夫生入低 容易濫交 很會花錢 暴力傾向

丈夫年邁 女性凶悍 講話大聲 守法觀念差

資料來源:張超盛、李復興(2005)。研究者自行繪製

此篇研究的特色在於刻板印象問題的內容都是以負面陳述,題目沒有提供正 面的刻板印象內容。這邊,研究者懷疑,這樣負面陳述的題目,是否會造成填答 者在填寫問卷時的偏誤?同時因為是初探性質的研究,所以刻板印象的題數相當 多,以致於在做因素分析的時候,構面的部分較難形成。

(27)

39

另外,有意思的是,這些刻板印象從何而來?根據此份調查,選擇不常、很 少接觸的人就佔了 64.3%,接觸方式傳播媒體就佔了 87.8%,親身接觸才有 12.2%。由此可見,一般民眾從電視、報紙以及網路得來的資訊成為他們對外籍 配偶刻板印象的認知來源。

周振聰(2005)的研究具體區分出配偶的國籍,分別對大陸及越南配偶,

就樹林地區的民眾進行「主觀印象」的研究。不過因為本研究是探討外籍配偶的 刻板印象,所以這邊僅就越南籍配偶的部分作出回顧。雖然周振聰在論文當中沒 有明確提到刻板印象一詞與主觀印象之間的關係。但是根據作者閱讀其他文獻的 用語,包括陳麗華(1997)國小教師對原住民的認知印象及對都市原住民學同的 接納態度之研究一文當中,將認知印象代替刻板印象,原因是「認知印象」比較 中性。另外,Smith(1991)Ethnic Images 一文當中,不用刻板印象(stereotypes)

而用 images 也是出於相同理由。所以這邊擬把周振聰的論文之「主觀印象」當 作刻板印象來討論。

周氏就蒐集到的文獻綜合歸納出一般民眾對越南籍籍配偶的刻板印象2 與偏見,並據此整理出相關形容詞三十對。他採用七點等距評量表,設定 4 為中 立點。經過預試後刪減為 22 個題項。因素分析的結果,共有四個因素構面,分 別是:人格特質、群性活動、生活適應、以及家庭生活。整理成下表:

表 2-2-2 樹林地區民眾對大陸與越南配偶主觀印象量表之因素構面

人格特質 群性活動 生活適應 家庭生活

自信的—自卑的 熱情的—冷漠的 敏捷的—緩慢的 顧家的—不顧家的 機伶的—遲緩的 友善的—敵意的 乾淨的—髒亂的 有紀律的—沒紀律的 開放的—封閉的 開朗的—憂鬱的 積極的—消極的 勤勞的—懶散的

2這句話是出自周氏論文中的第三章第 39 頁,雖然他在文獻探討中沒有明確提到刻板印象與主觀 印象一詞的關係,但是在第三章中直接用刻板印象當作收集歸納出的題目來源,因此可以推測在 此論文中,主觀印象等同於刻板印象。

(28)

40

主動的—被動的 合群的—孤僻的 靈活的—呆板的 知足的—不滿意的 獨立的—依賴的 拘謹的—散漫的 有效率的—沒效率的

快樂的—痛苦的 認命的—不安的

大方的---小氣的

資料來源:周振聰(2005)。研究者自行繪製

表 2-2-3 樹林地區民眾對越南籍配偶之較好、較差刻板印象前五名

好印象 差印象

友善的 開朗的 沒效率的 沒紀律的

勤勞的 快樂的 小氣的 自卑的

熱情的 被動的

資料來源:周振聰(2005)。研究者自行繪製

從周振聰的論文,我們可以發現,樹林地區民眾對於越南籍配偶較好的刻板 印象幾乎都是在人格特質或者群性活動方面,而較差的刻板印象則偏向是在社會 融合面向,包括:沒效率、沒紀律等。表示樹林地區民眾對於越南籍配偶的人格 特質持正向肯定的態度,但是同時卻也認為他們是沒紀律、沒效率並且自卑的一 群,這樣的看法似乎呈現出矛盾的一種態度。

(29)

41

第三節 社會距離

壹、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的意涵

在諸多有關族群關係和態度的研究中,社會距離的概念為一古典指標,來自 於不同種族間相互接受和排斥的觀察,社會距離的運用也大多指涉特定的族群關 係之考察。Emory Bogardus 最早提出社會距離的概念,在他第一篇發表的“Social Distance and Its Origins”一文中,開宗明義的將社會距離定義為針對不同種族團 體的「用來描述一般前社會和社會關係的瞭解與親密感受程度3(1925)(引自 伊慶春、章英華,2006)。實際測量以七項典型的狀況,藉由受訪者對不同種族 的刻板印象,回答是否接受與某一種族人士結為姻親、成為好友、當鄰居、當同 事、取得公民權、當國家的訪客、驅逐出境,越是前面的關係,被視為越是親密,

也代表或反映與受訪者較小的社會距離(章英華、伊慶春,2004)。研究所得之 結果,通常被視為對不同種族/群體的社會排序(social ordering)或對該族群之社 會距離感,因此可以作為一種族群態度的指標。從實質上來看,族群社會距離的 遠近,本身可以視為族群歧視的一種微妙形式,似乎在主觀意識上對外族的位階 高低做出明顯的排序(傅仰止,1995)。所以,族群社會距離的遠近,是族群關 係親疏的具體表現,疏遠的族群關係甚至帶有偏見、敵意和排擠的意味(陳麗華,

1998)。

由於時代的演進,種族主義的展現也從以往上下階層、隔離政策的設計等形 式,轉變為隱藏在人際互動中微妙、難以捉摸的言語表達,肢體動作或單純的心 態上。新型態的種族主義(modern racism)已經取代傳統的種族主義(traditional racism),展現在人我的交流上,而「aversive racism」就是其中一項,指的是當在 面對外群體成員時情緒心理上的不適與不舒服感,在具體行動表達上就是單純的

3原文是:〝the grades and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imacy which characterize presocial and social relations generally〞。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 謝謝學校培育小小解說員,讓我們 有機會跟著孩子一起走讀森鐵,雖 然不是很清楚邁向世界遺產要怎麼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而此時,對於相對成長率為 k 的族群,其滿足族群成長模型 的解為指數函數 Ce kt ,此時的 k 便是指數中時間 t

我們可以從道安大師自己留下來的文獻中,找到上述推 論的一些蛛絲馬跡。根據方廣錩先生的考證,道安大師關於

自從 Engle(1982)提出 ARCH 模型以來,已經超過 20 年,實證上也有相當多的文獻 探討關於 ARCH 族模型的應用,Chou(2002)將 GARCH

(三) 台灣真是個可愛溫馨的社會,網路上流傳「Suspended Coffee

煞停距離:駕駛者從黃燈始亮 到決定煞車,且安全緩和的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