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部新時代的佛教類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一部新時代的佛教類書"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學報 • 藝文│第二十二期

一部新時代的佛教類書

─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龔雋

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佛教經藏可謂「文積巨萬,簡累大千」,佛教的教義與相關的 生活內容也是條流深廣,卒難詳覽,於是中國佛教的書寫傳統中,

就有了一類可以稱作「類書」的佛教典籍,即把佛教的歷史、法義、

修行儀軌及日常生活制度等事項,以類編排,並簡明扼要、辭略意 曉地對所擇選的條目內涵進行釋義。從形式上看,這類佛教圖書是 作為一般信眾初入門的指導書籍;實際上,一部有特色的佛教類書 是集佛教的歷史與義理知識、修行與生活軌範等諸多方面為一體的 綜合性佛教百科全書。

從六朝時期開始,一直到清代,中國佛教的書寫歷史中,出現 了許多這類性質的作品。如《經律異相》、《法苑珠林》、《諸經 要集》、《釋氏要覽》、《大明三藏法數》等,都是一時名著。晚 近以來,日本與歐美佛教學界又以近代化的學術形式,組織編撰與 出版了許多性質不同的佛教百科全書,這些經過近代學術洗禮的佛 教類書,不僅在編寫的要求上,融合了近代有關佛教歷史、文本與 語文學的研究成果,試圖更為精確而客觀地描述佛教的歷史、思想、

學派、儀式、聖地及其全球化的發展;而且在條目的安排上,也不 再像中國傳統的佛教類書只以中國佛教的內容為主,而是囊括了印 度、南傳、藏傳及東亞不同地區的佛教傳統。

(2)

從現存眾多不同類型的佛教類書來看,星雲大師最新出版的這 部《佛法真義》還是具有相當獨特的價值,該書一方面廣延博古,

融會經藏,但並不是走純粹佛教學術的路線。

大師本著他七十餘年的佛教學修心得與傳法經驗,把以漢傳大 乘佛教為中心的義理思想與實踐生活融會一體,以言簡意賅、深入 淺出的方式,將佛法的思想、行門與生活等諸多方面呈現出來。煌 煌三大冊的篇幅,在內容的結構方面也是以類相從,大體分為如下 幾類:一、佛法義理、二、佛學思想、三、佛教常識、四、佛門行事。

可以肯定,該書給當前漢傳佛教的修學與生活提供了合乎正法的思 想指導,而在修學的實踐方面,也是非常切實可用的指南。四大類 的結構確立,以佛教的義理思想為綱骨,而日常行事為妙化,可謂 體用兼備,抉擇心門而皆有日用,「明萬行之節制,動息隨用而立 軌,修習知趣而不迷」。

這部新的佛教類書的價值在於,它把法義的知識與修道生活 的經驗融為一體。本書並沒有以學究式的方式去闡解條目內容,

而處處都融會了大師對於中國佛教思想、歷史與現狀的親切經歷 與深刻洞察。每一個詞條讀起來都特別充滿了生命力與現實感,

不妨說是一部具有「心史」旨趣的、契合佛教日用倫常的百科辭 書。

我認為,大師在他的晚年還不遺餘力地以生命之光來完成這一 具有高度精神性的佛教類書,其用意絕不限於為當今的佛教讀者提 供一部一般性的有關佛教教義、修行與生活的知識大全,而是力圖 撥亂反正,希望通過對佛教一般教義與修行生活的重新闡釋,一掃 近代以來漢傳佛教在教義與實踐中所出現的種種誤區,針砭當今還 流行於佛教生活世界中的許多習焉不察的迷信和低俗氾濫的亂象,

(3)

《     》學報 • 藝文│第二十二期

導歸到佛陀的精神本懷,即回歸於一種具有高度精神內涵與不離世 間的人間佛教傳統。

大師在該書的自序當中,就明確地表達了這一意趣。他說當今 佛教一些錯誤的說法,「失去了本來的真義,總要提出來做一些修 正,體會佛陀的心懷是什麼」。1他列舉了現在漢傳佛教中所盛行的 如放生、撞頭鐘、燒頭香等常見的方式,指出這些方式長期存在的 種種「愚行」,將錯誤的思想與實踐加諸到佛教之中,從而給漢傳 佛教造成很大的傷害。

大師標舉「佛法真義」來書寫這部佛教類書,確實鮮明地蘊含 了「革新佛教」的意圖。他明確表示自己對佛教的革新,是延續太 虛大師的思想而來,欲重振佛教並使之「再重新給予人間光明與力 量」。2

《佛法真義》中詞條的設立、意義的詮解方面,都鮮明地貫徹 了「人間佛教」的旨趣。如第一冊之「佛法義理」欄目下所立「三 好」、「四給」,第二冊「佛學思想」欄目下所立「佛教與政治」、

「佛教與環保」、「環保與心保」等,都是人間佛教關注討論的議題。

在對一些條目的解釋中,大師都特別有所針對地批判了佛教界的某 些弊端,而以人間佛教的觀念予以扶正。

大師在闡明佛陀人格時,明確表示佛陀之偉大在於他是歷史真 實存在的人間覺者,並不是「玄想出來」的神明、神仙,這就是佛 陀的「本來面目」。3為此,他特別設立了一個詞條―「人創造神

1.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自序》,高雄:佛光文化,2018 年,頁 21-22。

2. 星雲大師:〈革新佛教〉,《佛法真義 3》,高雄:佛光文化,2018 年,頁 233。

3. 同註 1,頁 24。

(4)

跟神明不同」。大師指出,還 佛陀以人格而不是神格化的信 仰,才是「回歸佛陀的本懷」,

這也恰恰就是傳統佛教與人間 佛教所共同堅持的正法觀念。

對人間佛教觀念的提倡,

不 僅 表 現 在 法 義 與 思 想 中,

《佛法真義》在佛法的化用,

即「佛教常識」與「佛門行事」

的相關詞條中,也明確表示了 人間佛教的立場。最明顯的例子是關於「出家」一條的闡釋。流行 的觀念都會把佛教的出家單面地理解為出離世間,或離世隱遁。大 師在闡明出家目的時,就批判了這一小乘化的出家觀念,提倡出家 須發菩提心,在「大眾中磨鍊」,他認為這就是「人間佛教的社會 性格」。

而佛光山的「雲水行佛」,即通過在不斷人間化的慈善服務中 來淘鍊身心,才是僧格養成的最佳方法。這些看法與大乘佛教所宣 導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理想是相當一致的。看似平凡的、

生活化的日常「行佛」中,隱含著相當深密的佛法修持,這才是佛 法不離世間覺,即世間而出世間的圓教精神。如果我們能夠真實理 解人間佛教的這一宗趣,就不會膚淺地把人間佛教的運動等同於一 般的慈善,而應該認識到人間佛教運動中,「方便教化」的背後所 蘊藏的高遠與超越世俗的志向。

佛陀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人間覺者,不是幻 想出來的神。

(5)

《     》學報 • 藝文│第二十二期

中國傳統佛教之天台與禪門對於經教的解釋有一類「觀心釋教」

的方法,即是說,對文字經教的深刻解義,不能夠只從文字的意涵 去揣摩,而應該契合到心法的體悟上。這是漢傳佛教解經學中最有 高度的一脈心法。大師對於佛教的弘傳,一方面高舉人間佛教的大 旗,而對於經教的理解與闡發方面,大師其實沿傳了中國禪宗的法 流,有著深厚的禪門洞見。

他在解釋「禪定」這一詞條時,一面承認「攝心守意」的傳統 禪法,更表示自己的所傳還是中國祖師禪的傳統,強調了禪是在生 活中活潑潑地開展出來,「不是呆板的」一味求靜入定。他說,「禪 的真義,是活潑潑的,所謂搬柴運水是禪,喝茶吃飯是禪,行住坐 臥是禪,語默動靜、揚眉瞬目都是禪」。4不僅行禪須融入到日常生 活之中,對於經教的理解,最終也必須出於心解,才是佛法的真義 之泉。

大師的這套類書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以禪解心疏為宗。大 師自己就表示「在中國佛教裡,只有歷代的禪師們還有一些正見、

還有一些佛法」,於是,在大師的法眼裡,對於佛教教義與行門的 悟解,「唯願契合佛心」,5以禪解義才是正道流行。這部《佛法真 義》的很多方面,正是大師從修學的心法,而不只是從佛教的傳統 義學與經教文字方面去抉擇法的真義。這樣的禪解法義,我們可以 找到很多的例子。如關於「阿彌陀佛」的解釋,大師承續了禪門自 性彌陀的觀念,主張念阿彌陀佛的真義就是「深植在心中,自己做 阿彌陀佛」。6

4. 星雲大師:〈禪定〉,《佛法真義 1》,頁 56。

5.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自序》,頁 30。

6. 星雲大師:〈阿彌陀佛〉,《佛法真義 1》,頁 188。

(6)

此外,大師對於佛門日行功課的解讀,充滿了禪的機智與破相 論的特點。如有關「頭香與頭鐘、頭鼓」、「點燈」、「課誦的改 良」等詞條,大師都是從心法的角度來引申,力圖改革當今漢傳佛 教教徒那類執持外相的淺解。他這樣解釋「燒香、敬佛」:「不可 以用世俗之心與聖者接觸;只要你心意真誠,任何地方、任何時刻,

即使是在家中的佛堂,獻上心香一瓣,也可稱為『燒頭香』。」7又,

他指出燃燈真義乃在於「點亮自己心靈的燈光」,「加油」就是「隨 喜隨力去布施行善,做功德好事」。8大師提倡真正的修行法門是「自 己要能跟佛陀印心」,「在精神的層次上」,「而不是只在形象上 的功課累積」,9這才是佛法的真義。

7. 星雲大師:〈頭香與頭鐘、頭鼓〉,《佛法真義 3》,頁 80。

8. 星雲大師:〈點燈〉,《佛法真義 3》,頁 82-83。

9. 星雲大師:〈課誦的改良〉,《佛法真義 3》,頁 247-248。

真正的修行是要能跟佛陀印心(何曰昌/ 攝)

(7)

《     》學報 • 藝文│第二十二期

如果我們對照早期禪門中的《破相論》來看,這種心統一切法 的禪門宗旨就不言而喻了。《破相論》就是這樣闡明燒香與燃燈的:

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為正法之香也。薰諸 臭穢無明惡業,悉令消滅。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種:一者 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 乘,心無退轉。三有慧香,所謂常於身心,內自觀察。四 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五者解脫知見香,所 謂觀照常明,通達無礙。如是五種香,名為最上之香,世 間無比。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珍香,

供養十方諸佛。今時眾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 世間沉檀,薰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云何得?

又長明燈者,即正覺心也。以覺明瞭,喻之為燈。是故一 切求解脫者,以身為燈臺,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 油。智慧明達,喻如燈火。常燃如是真正覺燈,照破一切 無明癡暗。……愚癡眾生不會如來方便之說,專行虗妄,

執著有為,遂燃世間蘇油之燈以照空室,乃稱依教,豈不 謬乎。

可以說,星雲大師之佛教名相解義,看上去是在革新舊制,為 久沉於名相之流的漢傳佛教注入一股生命活力,而其實這種革新可 以說是一類返本開新,以回歸心法和佛陀本懷的方式,去重新抉擇 法之真義。我認為,這正是這部類書最重要的價值所在。於是,我 相信這套言淺而意深的佛教現代類書,「初心誦習,可免望洋之憂。

宿學披尋,足為守約之助」,它不僅可以擴充我們有關佛教的知識,

而更可以為我們樹立正確的佛法意識與信仰。

(8)

以智慧火燒五分法身之香,消滅臭穢無明惡業,才是燒香的真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寶山常青之後,開元寺住持依序是妙諦禪師( 38 代)、妙覺禪 師( 39 代)、義心禪師(40 代)、永定宏淨禪師(41 代)。如果 把寶山常青在 1898 年最後出現日期視為其卸任住持年代,到

清世祖順治年間或更早也傳入日本,於民間普遍傳誦。日本江戶時代 的臨濟宗大師─白隱慧鶴禪師於七十五歲時 ( 1760 年 )

佛教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與其他所有中國傳統文化一樣,由 近代肇端的現代轉型依然面臨艱巨的任務,古今接軌的全面性和恰

可以在初禪根本定到無所有處的根本定中修觀。這是所 謂的「定中修觀」 。這類禪修者在根本定中直接觀照禪支

禪法的弘傳受到相當大的局限。僧璨所作的〈信心銘〉以偈頌體闡明自己悟道

禪宗初祖達摩將「如來禪」傳入中國,至六祖惠能大師開悟證道以後,其 門下因為對禪的本質體驗的不同,而形成南禪五家 (溈仰宗、臨濟宗、雲門宗、曹洞

「廣大的心」是指色界心與無色界心。如果有系統地修行安般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