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禪宗的傳承略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二、禪宗的傳承略探 "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禪宗的傳承和源流略探

――兼論大乘經的起源

林崇安教授

(靈山現代佛教,338 期,p4,2012.07)

一、前言

由於古代印度人不重視歷史的文獻記載,只靠傳聞,因而早期印 度佛教的歷史反而是由後代的研究者將片段的傳聞編集而成(如,法 顯法師的《佛國記》;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禪宗的傳承和源 流也是如此,都靠後人追溯。以下有關禪宗的傳承,先由《六祖壇經》

的記載說起,而後依據《楞伽經》的資料來追溯禪宗在印度的源流,

此中涉及到大乘經的起源問題。

二、禪宗的傳承略探

《壇經》有敦煌本(成書時間 713-801,屬早期版本)、惠昕本

(成書時間 967)、契嵩本(成書時間 1056)、德異本(刊印時間 1290)、 宗寶本(成書時間 1291)、曹溪本(是契嵩本的再刊本,刊印時間 1471,屬後期版本)等。早期禪宗頓教法門的傳承,在敦煌本、惠昕 本和曹溪本等都有所記載,以下區分為三階段來作比較。第一階段是

「過去七佛」,第二階段是由大迦葉到菩提達磨,第三階段是由菩提 達磨到惠能。

【禪宗的第一階段傳承】

依據佛教的傳說,過去莊嚴劫有毘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

賢劫有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合稱「過去 七佛」。其間之傳承,敦煌本說:

法海問言:「此頓教法傳受,從上已來,至今幾代?」

六祖言:「初傳受七佛,釋迦牟尼佛第七…」

(2)

2

曹溪本說:

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願垂開示。」

師云:「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始。過去莊 嚴劫,毘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佛、拘那 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是為七佛。…」

第一階段七佛之間的傳承,各種《壇經》的不同版本所說都相同。

但是這七佛出生於不同時期,相隔甚遠,如何傳承?一個合理的看法 是,諸佛所悟的真理皆同,沒有差異;另一方面,釋尊的過去生中,

曾經依次得到前面六佛的「授記成佛」,由於佛具有預見未來的一切 相智,因而這授記表示對釋尊傳承的認可。

【禪宗的第二階段傳承】

從大迦葉到菩提達磨之間,敦煌本說:

「大迦葉第八,阿難第九,末田地第十,商那和修第十一,優婆 鞠多第十二,提多迦第十三,佛陀難提第十四,佛陀密多第十五,

脅比丘第十六,富那奢第十七,馬鳴第十八,毘羅長者第十九,

龍樹第二十,迦那提婆第二十一,羅睺羅第二十二,僧迦那提第 二十三,僧迦那舍第二十四,鳩摩羅馱第二十五,闍耶多第二十 六,婆修盤多第二十七,摩拏羅第二十八,鶴勒那第二十九,師 子比丘第三十,舍那婆斯第三十一,優婆堀第三十二,僧迦羅第 三十三,須婆蜜多第三十四,南天竺國王子第三子菩提達磨第三 十五…」

曹溪本說:

「釋迦文佛首傳摩訶迦葉尊者,第二阿難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 者,第四優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彌遮迦尊者,第 七婆須蜜多尊者,第八佛馱難提尊者,第九伏馱蜜多尊者,第十 脅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馬鳴大士,十三迦毗摩羅尊者,

十四龍樹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羅睺羅多尊者,十七僧

(3)

3

伽難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鳩摩羅多尊者,二十闍耶 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二摩拏羅尊者,二十三鶴勒 那尊者,二十四師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 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菩提達磨尊者,此土是為 初祖。…」

惠昕本第二階段的傳承是:

「大迦葉、阿難、商那和修、優波掬多、提多迦、彌遮迦尊者、

婆須蜜多、佛陀難提、伏馱蜜多、脇尊者、富那夜奢、馬鳴、迦 毗羅尊者、龍樹、迦那提多、羅睺羅多、僧伽那提、僧伽耶舍、

鳩摩羅馱、奢耶多、婆修槃頭、摩拏羅、鶴勒那、師子比丘、婆 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羅、菩提達磨…」

(1)略作比較就可看出,從阿難到菩提達磨之間的傳承,敦煌 本大大不同於曹溪本和惠昕本:敦煌本多出「末田地」,在師子比丘 之後依次是「舍那婆斯、優婆堀、僧迦羅、須婆蜜多、菩提達磨」;

而曹溪本和惠昕本在師子比丘之後依次是「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 若多羅、菩提達磨」。為何有如此的差異?這表示早期禪者對這一階 段的傳承原本就不清楚。從阿難到菩提達磨之間約有一千年,如果平 均一代為三十年,那就應有三十三或三十四代,在不重視歷史的古印 度,要記住這些祖師的名字是有其困難的。後期漢地禪者為了因應外 人對印度傳承的質疑,只好從佛教歷代大師的傳說中找資料,編集出 菩提達磨以前的二十多位印度祖師的名字來交代,由於編集者所聽到 傳聞、所用到的資料,以及個人主觀選取的不同,所編出的傳承便有 所差異。宋初禪師們有意統一天竺的禪宗傳承,所釐定出的二十八 祖,在惠昕本、契嵩本、宗寶本、曹溪本等都一致,契嵩大師的《傳 法正宗記》更是力唱這一傳承,《五燈會元》所記的傳承,也相同於 此,這表示後期對傳承的說法已經有了共識,但是近期敦煌本一出土 後,發現早期有不同的記載,結果又挑起了傳承的問題,也證明了禪 宗二十八祖的名字是後期禪者從佛教的傳說中找資料編集而成的,所 以不應執著一定是這二十八祖。

(2)由於第二階段的傳承祖師的說法不同,有關禪宗的源流應 另外由禪宗所依據的大乘經和思想來尋找其起源。所以,我們若從《楞

(4)

4

伽經》的師資,來追尋第二階段的禪宗傳承也許更能接近事實。《楞 伽師資記》是唐淨覺於景龍二年(708)編集。淨覺是玄賾之弟子,

玄賾是五祖弘忍晚年的弟子,所以他的記述頗具史料的價值。《楞伽 師資記》開始先敘述求那跋陀羅和菩提達摩的事蹟和思想大要,摘述 如下:

第一,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中天竺國人,大乘學時號摩訶衍。

元嘉年,隨船至廣州,宋太祖迎於丹陽郡,譯出《楞伽經》。…

《楞伽經》云:「諸佛心第一。」教授法時,心不起處是也。此 法超度三乘,越過十地,究竟佛果處,只可默心自知,無心養神,

無念安身,閑居淨坐,守本歸真,我法祕默,不為凡愚淺識所傳,

要是福德厚人,乃能受行。……今言安心者,略有四種。……四 者理心,謂非理外理,非心外心,理即是心,心能平等,名之為 理,理照能明,名之為心,心理平等,名之為佛心。……有求大 乘者,若不先學安心,定知誤矣。

第二,魏朝三藏法師菩提達摩。承求那跋陀羅三藏後,其達摩禪 師,志闡大乘,泛海吳越,遊洛至鄴。沙門道育、惠可,奉事五 年,方海四行,謂可曰:「有《楞伽經》四卷,仁者依行,自然 度脫。」……法師感其精誠,誨以真道:如是安心,如是發行,

如是順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無錯謬。……理入 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 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自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

更不隨於言教,此即與真理冥狀,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 之理入。……

比較上二段可以看出,求那跋陀羅是中天竺國人,隨船至廣州。

菩提達摩是泛海吳越,遊洛至鄴,當時都是經由海路到達漢地。求那 跋陀羅譯出《楞伽經》,而菩提達摩對惠可說:「有《楞伽經》四卷,

仁者依行,自然度脫」,可知求那跋陀羅和菩提達摩二師是一脈相承 的。求那跋陀羅認為「諸佛心第一」,在於心不起處;此法超度三乘,

越過十地,究竟佛果處,只可默心自知;於安心法門中的理心,主張 心理平等,名之為「佛心」。而菩提達摩的理入,是藉教悟宗,「深信 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應於自他凡聖等 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言教,寂然無為,名之理入。由上可知,求 那跋陀羅和菩提達摩的修行核心,都在於「安心」,這是「心性本淨

(5)

5

而客塵所染」的如來藏思想,也是求那跋陀羅所譯的四卷《楞伽經》

所強調的。所以,菩提達摩的傳承是上推到求那跋陀羅(394 年-468 年),再由求那跋陀羅上推到印度傳出《楞伽經》的如來藏系的菩薩 們。這一上推就牽涉到印度大乘經的起源問題,這一問題將於下一節 做進一步的探討。

【禪宗的第三階段傳承】

第三階段的傳承是從菩提達磨下傳到惠能,為本土的最初六祖,

敦煌本說:

「南天竺國王子第三子菩提達磨第三十五,唐國僧惠可第三十 六,僧璨第三十七,道信第三十八,弘忍第三十九,惠能自身當 今受法第四十。」

曹溪本說:

「二十八菩提達磨尊者,此土是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師,三十 僧璨大師,三十一道信大師,三十二弘忍大師,惠能是為三十三 祖。」

敦煌本和曹溪本等的漢地六祖的傳承說法都相同,《傳法正宗 記》、《五燈會元》也都一樣,認為惠能一人是第六祖。但是這是站在 南宗惠能這一法脈的立場。屬於北宗的淨覺所集的《楞伽師資記》中,

五祖弘忍大師親口對玄賾說:

「如吾一生,教人無數,好者並亡,後傳吾道者,只可十耳:我 與神秀論《楞伽經》,玄理通快,必多利益。資州智詵、白松山 劉主簿,兼有文性。莘州惠藏、隨州玄約,憶不見之。嵩山老安,

深有道行。潞州法如、韶州惠能、揚州高麗僧智德,此並堪為人 師,但一方人物,越州義方,仍便講說。又語玄賾曰:汝之兼行,

善自保愛。吾涅槃後,汝與神秀,當以佛日再暉,心燈重照。」

由此可知,五祖弘忍所認可的弟子有十位:1.神秀、2.智詵、3.

(6)

6

劉主簿、4.惠藏、5.玄約、6.老安、7.法如、8.惠能、9.智德、10.義方。

可知惠能只是法脈之一,玄賾算是後期弟子。在義理上,五祖弘忍喜 歡和神秀論究《楞伽經》,這是不同於不立文字的「祖師禪」。另一方 面,弘忍也重視《金剛經》,他對惠能講授到「無住生心」時,惠能 言下大悟,體證本心。惠昕本說:

「五祖知悟本性,乃報某甲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言下識 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可知弘忍對《楞伽經》和《金剛經》都是重視的,但是若從《楞伽師 資記》來看傳承的話,弘忍以前顯然是以《楞伽經》為主流。

三、禪宗所涉及的大乘經的起源

依據《楞伽師資記》,菩提達摩的傳承應上推到求那跋陀羅,我 們應再由求那跋陀羅上推到印度傳出《楞伽經》的人間菩薩行者們。

這就牽涉到大乘經的起源問題。大乘經的起源最好從從大乘經本身找 答案。大乘經的傳出,依據大乘經本身的記載,可以歸納為二大類,

並有許多的例子。

【第一類】菩薩行者從天菩薩和他方佛等聽聞大乘法而傳出

由於佛在世說法時,諸天也來聽法,其中有菩薩根性者可以通稱 為「天菩薩」;佛涅槃後,天菩薩會下來將所聽聞的法傳給有緣的人 間菩薩行者。另外,此方的佛涅槃後,他方諸佛或受記的天菩薩也會 適時將大乘法傳給此方有緣的人間菩薩行者。他方諸佛菩薩的存在,

在今日的宇宙論來看是有可能的。以上第一類的人間菩薩行者是經由 外在的天菩薩和他方佛等的教導而後傳出大乘法,引經說明如下。

(1)《集一切福德三昧經》說:

「諸有菩薩敬法欲法,若有諸天曾見佛者,來至其所,從於佛所 得聞諸法,具為演說。」

(2)菩薩行者念佛得「般舟三昧」時,《般舟三昧經》說:

(7)

7

「現在諸佛悉在前立……便於是間坐(座上),見阿彌陀佛,聞 所說經,悉受得。從三昧中(起),悉能具足為人說之。」

(3)《大集經賢護分》說:

「然後起此三昧;其出觀已,次第思惟,如所見聞,為他廣說。」

(4)《華手經》說:

「是時佛像即現在前而為說法。……聞已受持,從三昧起,能為 四眾演說是法。」

以上數經所說的是大乘經如何傳出的原則,以下舉具體的例子:

(1)《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說︰

「佛涅槃後四百五十歲,(文殊) 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 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

此處指出,佛滅四百五十年後,大乘的突然興起與展開,是來自 一批大乘行者的出世,並獲得文殊菩薩的教導。此中的五百仙人,指 修行菩薩道的大乘行者。

(2)《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中,佛說過去最勝仙恭敬為法,感得 他方淨名王如來現身,為最勝仙說「集一切福德三昧法」。

(3)《菩薩藏經》說:法行王子專心求法,感得東方寶藏如來現 身,為說開示「八門句法」

(4)《下品般若經》說:

「薩陀波崙菩薩住是諸三昧中,即見十方諸佛為諸菩薩說般若波 羅蜜。」

(5)後秦三藏鳩摩羅什所譯的《大寶積經•富樓那會》中記述佛 滅後天人傳法給菩薩行者的一個例子:

(8)

8

「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彌樓揵馱 如來。…彌樓揵馱佛所說經名八百千門。釋提桓因誦持是經。釋 提桓因知陀摩尸利比丘深心愛法,從忉利天上來下至其所,為說 八百千門經,又與四多聞本句、七種重句、十四門句。」

此處是過去的彌樓揵馱佛涅槃後,釋提桓因下來將所聽聞的八百 千門經傳給有緣的陀摩尸利比丘。

總結起來,最勝仙、法行王子、薩陀波崙、陀摩尸利比丘等人間 菩薩都是修得三昧,因而能從天菩薩和他方佛等聽聞大乘法而傳出,

這是來自外在的教導。無著菩薩從彌勒菩薩聞法,傳出《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是佛滅後發生在印度的一個實例。

【第二類】菩薩行者從念力、陀羅尼力在心中呈現大乘法而傳出

大乘行者累世修學甚深大乘法,成就念力、陀羅尼力,到了下一 世,有的憶持不忘;有的引發宿命智,恢復過去的憶持,因而大乘法 就自然呈現在心。這一類的人間菩薩行者是經由自己內在的憶持而傳 出大乘法,引經說明如下。

(1)《持世經》說:

「菩薩摩訶薩能得念力,亦轉身成就不斷念。」

(2)鳩摩羅什所譯的《小品般若經》說:

「多有善男子、善女人,精進不懈故,般若波羅蜜不求而得。……

若有菩薩為諸眾生,示教利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自於中 學,是人轉身,應諸波羅蜜經,亦不求而得。」

(3)支婁迦讖所譯的《道行般若波羅蜜經》說:

「舍利弗問佛:從是波羅蜜中,可出經卷耶?佛語舍利弗:是善 男子、善女人,深入般若波羅蜜者,於是中自解出一一深法以為 經卷。…舍利弗!其有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教者,便能教一切 人,勸助之為說法,皆令歡喜學佛道。是善男子、善女人,自復

(9)

9

學是法;用是故,所生處轉得六波羅蜜。」

人間菩薩行者如果精進深入般若波羅蜜,下一世與波羅蜜相應的 大乘經,會不求而得。這是大乘經如何傳出的另一原則,以下舉具體 的例子作說明。

(1)《大寶積經•菩薩藏會》說:

「法行童子……出家不久,以宿習故,法菩薩藏微妙法門,無上 深義,自然現前。」

「法勝苾芻大念慧力之所持故,大菩薩藏微妙法門,自然現前。」

「依法菩薩,……才出家已,宿習力故,便得成就無間斷念;念 力持故,大菩薩藏微妙法門,自然現前。」

(2)《大寶積經•富樓那會》說:

「……隨願生在王家,名為得念,於彌樓揵馱佛後第三百歲法中 出家,以其本願宿命智故,諸門句、陀羅尼句自然還得,以得陀 羅尼力故,先未聞經能為眾生敷演廣說,不說前身曾所說者。」

「得念比丘臨命終時,還復願生此閻浮提,隨願得生大長者家,

名為耶舍,以本願故得識宿命,於彌樓揵馱佛第四百歲,始年七 歲出家為道,得諸陀羅尼,陀羅尼力故,能為人說所未聞經。」

此處陀摩尸利比丘轉世為得念比丘,再轉世為耶舍比丘,都是以 本願宿命智,自然獲得諸門句、陀羅尼句,以陀羅尼力傳出大乘經典。

總結起來,法行童子、法勝苾芻、依法菩薩、得念比丘、耶舍比 丘等人間菩薩,都是長期累積波羅蜜,依據自己的念力、陀羅尼力,

在佛滅後且佛法未滅時,自然會乘著悲願來到人間傳授三乘的佛法,

特別是大乘經。這是來自內在的憶持,不同於第一類外在的教導,但 是若再追溯這些內在的憶持是來在何處,最後還是要追到過去生中諸 佛或天菩薩的外在教導。天菩薩中有的是受記的菩薩,這是屬於未來 佛。這些受記的菩薩在佛入滅後,法未滅前,本來就是具有教導三乘 佛法的使命,所以他們以天菩薩的身份出來教導,是本分的事;甚至 下生為人間菩薩,依據自己的念力、陀羅尼力傳出大乘法,也是分內 的事。

(10)

10

由上述數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佛滅後有菩薩出世,或是經由禪 定和本願,由菩薩本願宿命智和陀羅尼力直接誦出過去世中菩薩所聽 聞的大乘經,或有天菩薩(例中如帝釋)下來傳授過去佛陀所說的大 乘經。依據達喇那他的《印度佛教史》第十三章的記述︰在迦濕彌羅 結集後不久,有五百名阿闍黎出世,如大德阿毘達盧伽、毗伽多羅伽 度婆闍、提浮耶迦羅崛多、羅怙羅蜜多羅、闍那多羅、大優婆塞僧伽 多羅等,經由文殊、彌勒、觀自在菩薩等教導,而傳出大乘教法。西 方的羅叉濕婆王(相馬王 )興建五百伽藍,迎請這五百位大乘行者傳 法並大量抄寫大乘經典。這一記述說明了人間菩薩行者接受天菩薩的 教導而傳出大乘經的情形。

四、楞伽經的出現和禪宗的傳承

瞭解一般大乘經的起源後,我們可以推知《楞伽經》也是如此出 現於印度:於西元 300 年頃,有人間菩薩行者出世修行,或是經由天 菩薩傳授過去諸佛所說的《楞伽經》,或是以本願宿命智和陀羅尼力,

誦出過去諸佛所教導的《楞伽經》。此處的過去諸佛,依據禪宗的傳 說,主要是指第一階段的過去七佛。此處的天菩薩,主要是指文殊、

彌勒、觀自在等大菩薩,這些都是被授記的未來佛。《楞伽經》如此 出現於印度後,人間菩薩行者也依之實踐,以心印心,數代下傳到求 那跋陀羅。求那跋陀羅到漢地後,於 443 年將四卷《楞伽經》翻譯為 中文,接著由菩提達磨將《楞伽經》的心法傳給漢人惠可,因而禪宗 的傳承由印度正式傳入中土。這一傳承重視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或本 心,《楞伽經》說:

「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

「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

垢衣所纏。」

「此如來藏識藏,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雖自性淨,客塵所 覆故,猶見不淨,非諸如來。」

「離名相、事相妄想,聖智所得,及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是名 成自性,如來藏心。」

「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 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

(11)

11

以上都是描寫禪者自證自知的清淨心,這是禪宗所重視的本心,

擺脫了一切繁瑣的思維。這便是求那跋陀羅所說的「此法超度三乘,

越過十地,究竟佛果處,只可默心自知」,也是菩提達摩所說的「藉 教悟宗,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的如 來藏思想。

五、結語

以上略探禪宗的傳承和源流,由於早期印度沒有嚴謹的文字記 載,因而不能避免歷代傳承間的模糊,所以後人所編列的傳承只是一 方便而已。本文指出,從阿難到菩提達磨之間的傳承,敦煌本明顯不 同於曹溪本和惠昕本,這表示早期禪者對這一階段的傳承原本就不清 楚。後期漢地禪者為了因應外人對印度傳承的質疑,只好從佛教歷代 大師的傳說中找資料,編集出菩提達磨以前的二十多位印度祖師的名 字來交代,由於編集者所聽到傳聞、所用到的資料,以及個人主觀選 取的不同,所編出的傳承便有所差異。由於漢地最初的禪是以四卷《楞 伽經》來印心,所以從楞伽的師資來追溯禪在印度本土的源流是較為 合理的。依據《楞伽師資記》,菩提達摩的傳承應上推到求那跋陀羅,

我們再由求那跋陀羅上推到印度傳出《楞伽經》的菩薩行者們。這就 牽涉到大乘經的起源問題。大乘經的傳出,依據大乘經本身的記載,

有二大類,第一類是菩薩行者從天菩薩和他方佛等聽聞大乘法而傳 出;第二類是菩薩行者從念力、陀羅尼力在心中呈現大乘法而傳出。

所以《楞伽經》的傳出是,西元 300 年頃印度有菩薩行者出世,或者 經由天菩薩傳授過去七佛所教導的《楞伽經》,或者以本願宿命智和 陀羅尼力誦出,並依之實踐,以心印心,數代下傳到求那跋陀羅。求 那跋陀羅到漢地後,於 443 年將四卷《楞伽經》翻譯為中文,接著由 菩提達磨將《楞伽經》的心法傳給漢人惠可,因而禪宗的傳承由印度 正式傳入中土。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娑羅多羅 (二十五祖) 弗若蜜多 (二十六祖) 不若多羅 (二十七祖) 達磨多羅 (二十八祖) 祐尋終於梁

他在解釋「禪定」這一詞條時,一面承認「攝心守意」的傳統 禪法,更表示自己的所傳還是中國祖師禪的傳統,強調了禪是在生

。持戒忍辱精進一心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或有行俗般若波羅蜜。不應度世。或有

可以在初禪根本定到無所有處的根本定中修觀。這是所 謂的「定中修觀」 。這類禪修者在根本定中直接觀照禪支

〔說明〕 :菩薩先經由聞、思,知道一切 法空(這是初步的內觀)後,接著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照見一切法空,進 入「菩薩正性離生」 ,而後安住於「菩薩 種性地」

禪宗初祖達摩將「如來禪」傳入中國,至六祖惠能大師開悟證道以後,其 門下因為對禪的本質體驗的不同,而形成南禪五家 (溈仰宗、臨濟宗、雲門宗、曹洞

宗密對無住禪法不是已有精確的掌握嗎?為何在《禪》序這裡,卻做出了這樣的判釋?是錯 誤記憶的結果? 61 或者,從宗密將「無住」、「南侁」、「神秀」、「宣什」並列──他們 全是五祖下的旁支

除了他以外,有些日本學者也認為,對於提婆達多這個派別,在歷史上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