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試論幾何之道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試論幾何之道"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試論幾何之道

吳柏樟

很榮幸地有此機會在此與大家談談敝人 學習數學的方法, 由於筆者擅長領域為 「幾 何」, 因此以下就此一專題作較多的陳述。

敝人以為欲極幾何之道, 在 「思」, 在

「鬥」, 在 「博、 約、 貫」。 「思」 字, 筆者強調的 是「多思」、「常思」。(義近於 「一題多解」)。 「多 思」 指的是一道題應不以一種證法為滿, 而應

「時時探求」 是否還有其他的證法 ( 更直接、

更無技巧, 亦即更易想到、 不會時間一久便忘 掉)。 尤其是很技巧的證法, 特應尋求其他備 用證法。 通常, 對於技巧性證法, 我們應朝下 面兩方向努力: 第一, 想辦法賦予技巧在思維 上較容易被人想到的解釋, 因為無論再高明 的技巧, 對其原創者來說, 不見得是技巧, 因 為他可能是累積了比別人更多的經驗, 融會 貫通, 才有那種想法, 而一般人因經驗不夠, 才覺得那是技巧! 舉例來講, 24 屆 IMO 第 6 題: 已知 a, b, c 是三角形的三邊長, 求證:

b

2

c(b−c)+c

2

a(c−a)+a

2

b(a−b) ≥ 0 當年 德國一名選手, 對本題作了如下絕妙的解法, 並因此獲頒特別獎: 因原式循環對稱, 故可設 a ≥ b, a ≥ c, 於是,

原式左邊 = a(c − b)

2

(b + c − a)

+b(a − b)(a − c)(a + b − c)

≥0 得證!!

看! 多麼妙的證法! 一般人只是讚嘆, 可是 筆者兩年前參與 IMO 集訓時, 為了解釋這 條式子, 足足花了六個多小時, 用三頁的分析 紙, 才參透他的思維: 他將多項函數的概念拿 來與不等式相融合! 實在高明之至, 功力之 高, 不禁令人讚嘆, 這特別獎實在當之無愧!

而第二種方向便是如上述所談: 想辦法找到 其他的證法。 唯有朝上述兩方向努力, 才能將 別人的證法變成自己的, 不然下次出現類似 問題, 還是不會; 死記別人證法, 時間一久終 會忘記, 這是不紮實的。 而一開始所談這 「時 時探求」 的功夫, 便是吾所謂 「常思」 的含 意。 而 「鬥」 字, 指的是作學問應具備 「鬥志」, 挑戰難題, 不向它屈服: 一道題想不出來, 不 要輕易看解答, 多想個幾天, 幾個月, 甚至幾 年, (附錄中的那道題, 筆者已想了四年, 逾今 雖已不再置身數學領域, 可是一有空, 仍不忘 拿出來想), 因為這是訓練思維的一個重要方 法, 唯有這樣, 才能進步, 雖然每次想並不能 想出來, 但卻可因此獲得許多失敗經驗, 有所 增長。 至於 「博、 約、 貫」 中的 「博」, 指的是 多閱覽幾何定理、 性質, 欣賞其中之美 (對稱、

特殊化、 一般化—互補之美), 並熟習之, 培養 幾何的感覺 (圖形感: 看到一個圖形, 腦中自 然浮現它的諸種性質、 小定理、 常用方法、 常 作輔助線. . . 等)。 如此才能更勝人一籌, 別人 不知道的小定理、 性質我們卻知道, 於是便比

30

(2)

試論幾何之道

31

別人多了幾樣解題工具。 而 「約」 字指的是,

一道問題、 定理、 性質, 要能掌握它的精華所 在, 它到底給了我們什麼經驗、 啟示, 它是怎 麼被發現的. . .等, 不要死記其恆等式、 定理;

了解中心思想、 概念, 更是重要。 最後 「貫」

字, 指的是自己要能從證題經驗中融會, 理出 一套完備的思維模式, 每次遇到題目, 便先朝 這套系統著手, 如果行不通, 再朝其他方向努 力, 而這 「其它方向」 的基礎便是由前述 「思、

鬥、 博、 約」 所奠定! 以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思、 鬥、 博、 約、 貫」。

下圖為一年前教育部全國數學科能力競 賽中的一道題: (讀者不妨先看 “已知” 與“求 證” 想個十幾分鐘體會、 分析。 方能對以下證 法產生了解, 不然或許看不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30 ◦

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C B D

E

P F

2 1 3

4

5 6

圖一

已知:

P CB = 10

,

P BC = 20

,

CAP = 30

,

ACP = 40

。 試證:

ABP = 60

當年給出的標準解答用的是三角正弦法, 而 諸參賽選手似乎也沒人給出純綜合幾何證法。

而賽後 (當年筆者已退隱), 我拿到此題, 不相 信找不到綜合幾何證法 (『 鬥 』), 經過一番奮 鬥, 給出了如下技巧性證法:

證明: 「分析」: (讀者可以一邊看以下證 明, 一邊於 (圖一) 上標上導出之諸角度及相 等線段, 則將更明瞭證法)

(1) 作

CAD = 30

, 交 BP 延長線於 D 點, 並連接 CD。

(2) 作

AP D 之內角平分線交 AD 於 E 點, 並連接 CE。

(3) 易知

AP E =

EP D = 40

, 於 是 P C 為

AP E 之外角平分線, 又 AC 為

P AE 之內角平分線, 故得 C 點為傍心 ⇒ CE 平分

P ED ⇒

1 =

2 = 50

, 同時由 △ADP 知

3 = 40

故 △DEF ∼= △P EF (AAS) ⇒ CE 為 P D 之中垂線 ⇒

4 =

DP C = 30

DCA = 80

, 緊接著 「只」 觀察 D、C、A、B 四 點 (亦即四邊形 ABCD 及其兩對角線), 由於

3,

4,

DCA,

ACB 已確定, 故 各角度與此圖便惟一確定, 接著 「逆向 思考」, 更改已知條件為:「已知

CBD,

DBA,

BAC,

CAD 為已知, 分別 為 20

,60

,50

,30

, 求證

BDC = 30

」 再由 「同一法」[註:「同一法」 指的是 四邊形 ABCD 與其對角線所夾之角度, 若出現四個決定性角度, 則其餘角度可被 推出而唯一確定, 同時此四邊形亦唯一確 定]可證原題!!

新命題證如下:

(3)

32

數學傳播

22

1

期 民

87

3

... .

. ...

.. ...

20 ◦

50 ◦

30 ◦

20 ◦

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C B D

8 7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明: 作

DBM = 40

M BA

= 60

−40

= 20

(1) 觀察到 △BAM 為等腰 ⇒ BM = BA (2) 觀察到 △CAB 為等腰 ⇒ CB = BA (3) 由 (1)(2) 知 CB = BM ⇒ △CBM

為正 △ ⇒

7 = 60

AM B = 80

8 = 40

又觀察到 △BDM 為 等腰 ⇒ DM = MB 又 △BCM 為 正 △ ⇒ DM = MC 又

8 = 40

M DC = 70

CDB = 30

。 上述看似十分技巧的證法, 對筆者來說 其實不然, 因筆者早已十分熟悉新命題內各 角度的分布、 關係, 以及新命題的性質。 故原 命題輔助線的做法, 完全是朝此一方向假設 所造出, 並非神來之筆, 這種功夫即是所謂

『博』 的好處! 不過後來筆者想想, 萬一我並 不知曉新命題此一性質, 應當如何呢? 是否 有新解? (『思』), 於是三天後, 給出了另一種 證法:

證明: 原命題等價於證明 △ABC 為等 腰 ( AB = BC), 於是“自然地”作 BQ ⊥ AC, 想辦法證明 AQ = QC!! 又觀察到

RBP = 20

, 而

BRP = 60

, 於是對於

△BCR 及其內 P 點, 所成的各角度便唯一 確定!! 又易知對於另一個 △B

C

R

(三內

角為 40

,20

,120

)(讀者請自行於空白處畫 出另一 △B

C

R

) 及其內心 P

, 所構成的 圖形角度關係, 與 △BCR − P 相似, 故知

CRP = 60

,

∴ ∠

CRQ= 60

=

QRA,

△ARQ ∼= △CRQ ⇒ AQ = QC (得 證)

而由上述證明過程中 亦可得其精髓在 於 △BRC 及其內心與 △B

R

C

及其內 心之間角度變換關係, 還有 「唯一確定」 這四 個關鍵字, 此即吾所謂 「約」, 而整個分析系 統即是 「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C B Q

P R 60 ◦

結論: 以上即為我個人在幾何領域的小 心得, 其實不管在任何領域, 這五個字, 我以 為均是作學問、 作研究的必備態度, 蓋嘗試論 之, 望能對有志之士有所裨益!! 至於 IMO 參賽心情、 集訓記趣, 檢討與建議, 限於篇幅, 不再多述。 在此謹以最高的謝意向諸位集訓 的指導教授、 以及我的高中老師—黃重嘉老 師, 還有賦予我這些概念的中研院葉永南教 授和國中啟蒙恩師黃錦宗老師 · · · 表達感謝 之意。 此外各項 IMO 行政人員以及期間給 我精神支持者亦值得感謝!! 以此作結!

附錄題: 試以綜合幾何法 (不用三角函 數), 定出

BDC 之度數

(4)

試論幾何之道

33

... .

.

... .

...

...

C B

A

D

30 ◦

50 ◦

60 ◦

20 ◦

. .. . .. .. .. . .. .. . . ...

編者註: 其他同屆參賽國手給作者一 個“吳幾何”的外號, 顯示其綜合幾何之超人 一籌, 37 屆 IMO 僅出現一題絕難的幾何三 角綜合題, “吳幾何”也未能順利解出, 加之以 印度七月超壞之惡劣氣候及飲食不適當而病 倒, 未獲獎牌而僅獲得榮譽獎殊屬遺憾, 惟就 本文中顯見 IMO 之經驗對其影響之深, 即 如現在就讀醫學系, 仍然念念不忘 IMO 之 經驗。

作者回應: 關於文末 「編者註」 一段話, 敝人以為實在是過獎了! 余只是對幾何領域 有較濃厚興趣, 平日喜好沈浸其中, 讓思維恣 意翱翔, 如此而已。 而對於 「吳幾可」 此一稱 號, 實在擔當不起! 何況吾之 IMO 同屆戰友 中, 亦不乏其中之佼佼者, 獨受此一稱號, 實 在當之有愧。 此外, 此稱號乃余於今見此文方 知, 平日集訓之時, 從未以此相稱。 「由來只有 張代數, 有誰聽過吳幾何?」 望深察之!

此外關於 IMO37 屆以一分之差未獲獎 牌一事, 惡劣氣候及飲食固屬影響因素之一,

而主因實乃余之心理壓力過大, 睡眠不良, 造 成嚴重殺傷力, (考試時間長達 4.5 小時), 以 致思維無法充分發揮所致。 重之以絕難之幾 何不等式一題, 與之纏鬥多時未果, 賽後證實 其輔助線作法實在技巧之至, 全世界四百多 名參賽選手, 竟僅六人完整解出 · · · 致使余 抱憾 · · · 此與 「編者註」 所談, 有所出入!

∼ 新數學蝴蝶夢 ∼ (丁丑元宵有感) 數學像那東流水 離我遠去不可留 醫學亂我心 多煩憂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明朝醫學似飄流

由來只有張代數 有誰聽過吳幾何 醫學這條路 好辛苦

想要回首向幾何 無奈天命不可違 命運枷鎖誰擺脫

看好似無怨無悔 不應該的年代 可是誰又能 擺脫人世間的悲哀 現實世界 數學幾何?

在此生已是空 何苦又再眷戀 不如一笑置之

—本文作者現就讀於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何等為忿。謂於現前不饒益相。瞋之一分心怒為體。執杖憤發所依為業。何等為

  以不有 (實無) 之有 (幻有) 而成於有 (能有) 有 (所有) 之宗 (妙有) 以不空 (頑空) 之空 (真空) 而現 於空 (能空) 空 (所現) 之境

筆試成績原始分數未達 60 分以上,則無法參加後續之實作考試。(筆試符合實作考試甄試標準 人員將再以電話通知),筆試及實作考試成績依配分比例計算後未達 40

[r]

古羿紜助教答覆:因第一次會考大家不熟悉考試規則,才會造 成入場秩序混亂,但因考試時間長達 90 分鐘,並不會造成考試

而諾貝爾之所以會成立諾貝爾 獎,其實與他的發明和理念有很 大的關係。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 藥的研究,也因此積累了不計其數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將充實問題的「庫藏」視為第一優先。而這正是 HPM 的推動者可以大力挹 注之處。無論如何,如何將古代數學問題「融入」課堂之中,並進而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或 許也正是

但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主要值基於平面幾何系統的研究,Gutiérrez(1992)後 來延伸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並以 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