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阻尼振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阻尼振盪"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阻尼振盪

目的

本實驗是要瞭解阻尼振盪與受迫阻尼振盪的現象。實驗用的振盪器有兩 種:一是機械式的扭擺,另一是 RLC 振盪電路。

原理

一、阻尼振盪子

實際的振盪系統中常常有耗散的現象,如摩擦力、空氣阻力等的存在,

系統的力學能會隨時間的變化而減小,我們稱此類系統為阻尼振盪子

(damping oscillator)。一般較常見到的最簡單狀況為阻力正比於運動速度,而 阻力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考慮一簡單的一維簡諧振盪子,恢復力(restoring force)為-kx,加上阻力R=-bv,則由牛頓運動定律可得

2 2

dt x md dt bdx kx ma

bv kx

F =− − = ⇒− − =

將上式整理一下可得 0 2 02

2

2 + + x=

dt dx dt

x

d γ ω (eq. 1)

其中 m

= b 2γ 、

m

= k

2

ω0 ,均為正數。

解此類型的微分方程時,我們可以令解為 Ae t

t

x( )= λ

再將此一般解形式代入方程中可得特徵方程 0

2 02

2x+ γλxx=

λ ⇒λ2 +2γλ+ω02 =0 此特徵方程的兩個解為

02 2 2

,

1 γ γ ω

λ =− ± − (eq. 2) 微分方程式的解可以寫為

t

t Ae

e A t

x( )= 1 λ1 + 2 λ2 (eq. 3) 根據解的形式,我們可分為幾個情況來討論:

(一) 過阻尼情況(overdamped oscillator) γ202

此時特徵方程(eq. 2)的兩個解為不相等之負實數。系統的振幅可以寫為

t

t Ae

e A t

x( )= 1 λ1 + 2 λ2 (eq. 4)

(2)

其中之A1及A2可由起始條件(在時間為0時之振幅及速度)求得。振幅隨時間 的變化如圖1中(c)曲線。

圖1 阻尼振盪子的三種解

(二) 臨界阻尼情況(critical damped oscillator) γ202 此時特徵方程的兩個解相等λ12 =−γ ,振幅可以寫為

Ae t

x= γ (eq. 5) 振幅隨時間作指數衰減,如圖1中之(b)曲線。

(三) 欠阻尼情況(underdamped oscillator) γ202 此時特徵方程的兩個解為共軛複數,振幅可寫為

(

i t i t

)

t C e C e

e

x= γ 1 ω' + 2 ω'

其中ω' = ω02 −γ 2 。x要為實數,故C1和C2必為共軛複數,可以寫成

θ

θ i

i C A e

e A

C1 = 0 2 = 0

2 , 1

2

1

最後解可以寫成比較簡單的形式

(eq. 6) )

cos( '

0 γ ω +θ

= A e t

x t

A0和θ由起始條件決定。在欠阻尼的情況下,振子的振動幅度隨時間呈指數衰 減,如圖1 之(c),或圖 2。

圖2 欠阻尼振盪

(3)

二、受迫阻尼振盪子(forced damping oscillator)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一阻尼振盪子受到一週期函數形式的外力驅動,例如 t

F

F = 0cosω 時的情況,其中ω 為外力週期之角頻率,而 為常數。所以受 迫諧振子的運動方程為

F0

t dt F

bdx dt kx

x md ma

F = = 22 =− − + 0cosω

為計算方便起見,我們將之改寫為 m t

x F dt

dx dt

x

d22 +2γ +ω02 = 0 cosω (eq. 7)

其中 m

b 2γ 、

m

k

2

ω0

實驗時我們觀察到的是穩定狀態(steady state)的解,也就是不隨時間而衰 減的解。這裡穩定狀態的解也與系統的起始條件無關。我們令

] Re[ ei t

x= A ω (eq. 8)

A是一包含相位eiφ的複數。代入(eq. 7),注意(eq. 7)的右邊可寫為Re[eiωtF0/m]。

(

ω ω γω

) (

ω ω 2γω

)

2 2 2/

0 0 2 0

2

0 i

m F m

i F

+

= −

= +

A

A

由此我們解得

(

02 2

)

2 2 2

[

( )

]

0 2 2

0

0 Re

2 4

Re ω ω φ

ω γ ω

γω ω ω

ω

+

+

=





+

= − i t F m ei t

e i m x F

其中 



= 2

2 0

1 2

tan ω ω

φ γω ,為振幅與驅動訊號間的相位差。

振幅的穩定狀態解為

(

ω +φ

)

=c t

x cos (eq. 9)

其中振幅為

(

02 2

)

2 2 2

0

4γ ω ω

ω − +

= F m

c =

(

02 2

)

2 2

0



 

 +

m

b m F ω ω ω

(eq. 10)

為了便於討論,上式可整理後寫為

(

2 2

)

2 2

(

02 2

)

2 0

0

4

2γ γ ω γ

ω

ω − + + −

= F m

c (eq. 11)

由(eq. 10)可以看出,當外加驅動力的頻率ω為

ωmax= ω022γ2 (eq. 12)

(4)

時,c有最大值cmax=

2 2 0 0

2γ ω −γ m F

2 2 0

2γ <ω

。假設這裡討論的是在沒有外力時,系統是

在欠阻尼的情況,而且 。這裡我們稱ωmax為共振頻率(resonance frequency),而此時系統處於共振(resonance)狀態。共振頻率與響應振幅的大 小與阻尼有關。阻尼越小時,共振頻率越接近自然頻率,而響應振幅將越大。

相對的,當阻尼變大時,共振頻率與響應振幅皆隨之減小,而當γ →ω =γc 2

0

時ωr0。圖3為對於不同的γ之振幅c對驅動頻率ω的圖,γ愈小,圖形愈尖。

γ增加 γ=0

ω0 ω

c

圖3 對於不同的γ,振幅c對驅動頻率ω的圖

三、RLC共振電路

接下來我們將討論另一個受迫振盪的例子---RLC 串聯共振電路(如圖 4),基本上它和受迫振盪的諧振子有一樣的微分方程式的形式,

t C V

Q dt RdQ dt

Q Ld

C R

L υ υ ω

υ +∆ +∆ = 22 + + = 0cos

∆ ,

其中 Q 是電容儲存的電荷。整理後可得 L t

V LC

Q dt dQ L R dt

Q

d22 + + = 0 cosω (eq. 13)

V0cosωt

4 RLC 串聯共振電路

(5)

比較(eq. 7)與(eq. 13)即可發現二者類似之處,以及對應之參數。表一是兩個系 統的比較表。

表一 機械系統與電磁系統的比較

我們可以利用表一將在一維受迫振盪子系統得到的結果,馬上應用在 RLC 振盪系統,下面就是一些簡單的例子。

L R m

b

2 2 ⇔ =

= γ

γ

LC m

k 2 1

0 2

0 = ⇔ω =

ω (eq. 14)

同學可以利用上面阻尼振盪子的結果,寫出 RLC 電路中對於不同參數振盪的 情形。同樣的 RLC 電路的結果一樣可以應用在一維受迫振盪子系統。

根據參考資料中的 交流電路,RLC 串聯電路中平均消耗功率為

2 02 2 2 2 2

2 rms2 2

2

rms2

av ( 1 ) ω (ω ω )

ω

ω ω +

=

− +

= R L

R V L C

R

R

P V (eq. 15)

其中Vrms2 是驅動電壓源的方均根(root-mean-square)值。當ω在ω0時,

R P V

rms2 av = 為最大。圖5 是消耗功率對頻率的關係圖,注意此圖和圖 3 的差別。半功率 點(消耗功率為最大值之半的頻率)之間的寬度記為∆ω,由(eq. 15)可求得

(6)

L

= R

∆ω (eq. 16)

R 愈大,∆ω愈大;R 趨近於0,∆ω趨近於0。

圖5 消耗功率對頻率的關係圖 這裡我們要定義一個振盪子的品質因子(quality factor)Q

ω ω

≡ ∆0

Q (eq. 17)

對於RLC 電路,品質因子就是

C L R R

L 1

0

0 = =

≡ ∆ ω

ω

Q ω (eq. 18)

品質因子Q愈高,圖5 中之圖形就愈尖。

由表一我們可以得到對應的一維振盪子的品質因子Q為

γ ω ω

ω ω

20

0

0 = =

≡ ∆

b

Q m (eq. 19)

品質因子還可以看成是共振時,平均儲存在系統中的能量和消耗能量的比值 再乘2π。

儀器裝置

實驗裝置一 A、電流計 B、扭擺

C、光電門(參考資料) D、馬達 E、電源供 應器

(7)

實驗步驟

扭擺 一、阻尼震盪

1.設 =0,移動扭擺指標至底端,記錄此時的振幅 A。開始振盪後記錄下振A 及光電門測得振盪週期 T,並描繪出振幅 A 對時間 t 的關係圖。

Id

2.設電流 為 0.3A,移動指標至底端,開始振盪後記錄下振幅 A 及光電門測 得振盪週期 T,並描繪出振幅 A 對時間 t 的關係圖。

Id

3.調整電流 到 0.6A,重複實驗步驟(2)。 Id

4.於 1.1~1.7A 的電流範圍,以 0.2A 為區間增加電流大小,移動指標至底端,

振盪時分別記錄下振幅 A 及光電門測得振盪週期 T,繪出振幅 A 和時間 t 的關係圖,並找出發生臨界阻尼的條件。

二、受迫阻尼震盪

1. 設 Id=0,慢慢增加馬達轉速,即增加外力的振盪頻率,記錄下振幅大小隨 外力振盪頻率增加時的變化情形,並請繪出振幅頻率響應曲線關係圖,由 於我們想得知的是系統在穩態時的情形,故取振幅大小值時要注意需等待 一段較長的時間讓振幅大小穩定。同時注意高頻與低頻部分驅動力與振幅 的相位差。(註:馬達的頻率需要重新測量)

2. 設 Id=0.6A、1.7A,重複以上實驗步驟。

預習問題

1. 本實驗所使用的是扭擺,在原理中討論的振幅必須換成角度θ,恢復力必 須換成恢復力矩,阻力矩的大小變成和角速度大小成正比。請你寫出正 確的牛頓運動方程式,並清楚寫出對應的常數及其單位。經過適當的整 理,可以獲得和(eq. 1)類似的方程式,請確認γ和ω02的形式,及他們的單 位。

2. 用Origin 或 Excel 軟體(或其他類似軟體),畫出(eq. 11)對於不同γ值的 c 對ω的圖。方便起見,F/m 令為1,ω0也令為1,γ值選0.01、0.1、1/ 2 及 1,都畫在同一張圖中,以便比較。γ值變成多少時,便沒有最高點存 在,c 變成頻率的單調函數。

3. 將一維阻尼簡協振盪子對應(eq. 15) 的能量消耗率寫出。然後和上題一 樣,畫出對於不同γ值的 Pav對ω的圖。和上題的圖比較有何不同之處?

(8)

數據分析與思考問題

1.扭擺阻尼振盪驗中,於不同 Id(阻力)下,描繪出振幅 A 對時間 t 的關係圖,

並求出對應之係數γ 並計算其誤差。

2.請將受迫扭擺阻尼振盪實驗中,不同 I (阻力)下的頻率響應圖繪出,(振 幅對馬達驅動頻率作圖),比較並討論不同 I 阻力下所得的圖形,振幅與共 振頻率如何變化?

3.比較一下在不同阻尼條件的情況下,扭擺受迫震盪時的頻率振幅響應曲線 和RLC共振電路的頻率響應曲線(電容輸出的部分),是不是很類似?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此定律是研究由若干個物體所組成的物體平衡問体的基礎,也是 分析物體系統中個物體受力時所必須遵詢的原理或力量傳遞之依

中國人 稱畢氏定理為勾股 (弦) 或商高定理。 傳統上, 勾股定理的證明是利用四個一樣的 直 角三角形依序排成一個大正方形, 中間空出一個小正方形, 然後利用面積關係得出 「勾股各自 乘,

請在空格中填入適當的角度,使∠A、∠B、∠C 恰好成為一組三角形的內角,並寫出三角形是

捲土重來(一蹶不振) (成語) 比喻失敗後重新恢復勢力 寫作四 接種 動詞 把疫苗注射到人或動物體內,以預防疾病 閱讀一 排斥(吸引) 動詞 使別的人或事物離開自己這方面

Effect (a) Detector moving; source stationary...

第四句「罵你個俏冤家」,作者換了角度,從女主人公的角度描寫幽會情

在程序的步驟 5,要量測放大器的輸入阻抗,請利用提示和查閱課本及講義,敘述出 如何量測輸入阻抗?並請用程序中所給的 V in 推測一下阻抗大小及 R test

取一組線圈,調整可變電阻來改變電流 I,觀察指南針偏轉的角度;變換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