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67-201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67-2012)"

Copied!
2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范春源 博士

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67-2012)

研 究 生:劉嘉智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年 十 一 月

(2)

2

(3)

3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論文

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67-2012)

研 究 生:劉嘉智 撰 指導教授:范春源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三 年 十 一 月

(4)

4

(5)

5

(6)

6

謝誌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回想進入臺東大學的那一天起,至今已過了 8 年的歲 月,從來沒想過會在臺東待那麼久。首先感謝自己的父母,教導我做人處事的道 理,即使旅居臺東多年,也時常給予鼓勵,無論是升學或是生活上都無條件的支 持,爸爸、媽媽,謝謝您,如今在本論文即將付梓之際,心中充滿喜悅與感動。

在碩班的學習過程中,使我成長許多,而其中最大功臣就是指導教授范春源 老師時常給與鼓勵、照顧。俗話說得好,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何況三年之久的情 感,非常感謝您。感謝范老爹對我的包容與提攜,時常耐心地等候我帶著不完整 的論文稿子出現,且不厭其煩地修正我的論文,總能適時的給予鼓勵並指點迷津,

協助我解決學習時的困境,在范老爹的督促下,使我在學習的過程中,磨練自己 的求學態度,訓練邏輯思考,進而逐步完成此論文。因為范老爹,我在碩班的日 子受益良多,非常感謝您;同時也由衷感謝玉枝老師在我碩士班期間時常的問候 以及關心;也感謝秀惠老師、慧娟老師、卓謀老師、煌佳老師、正思老師、鑫裕 老師您們在課堂上的指導與鼓勵。

筆者也由衷向王建臺老師以及李建興老師兩位考試委員致上深深的謝意。除 了感謝您們於百忙中撥冗前來臺東,對於學生的論文悉力指正,給予筆者寶貴意 見讓我受益良多,使我的論文能夠順利完成。

另外,在論文資料蒐集的過程中,筆者非常感謝陳建利老師、洪祺博老師、

黃孝忠老師、蔡宏仁老師以及洪子建、溫智璇、陳建勛、李鎮國等教練,感謝您 們百忙中撥冗協助我進行訪談,並提供筆者許多您們寶貴的經驗與建議,論文也 因此才得以順利完成。同時,筆者於此也另外感謝洪祺博老師、黃孝忠老師以及 蔡宏仁老師熱心提供相關書籍、剪報以及資料等。

最後,感謝師出同門的夥伴,共同度過這些日子,彼此勉勵與支持。感謝尚 諭這段時間全方位的協助;感謝詞訓在口試時給予大力的支持;感謝紹廷在學報

(7)

7

投稿上給予大力的支援;感謝郁傑、川詠學長在寫作上給予的協助;另外感謝仕 涵、郁芳、藝文、祥議、奕軒的鼓勵與陪伴。

在東大體碩班生活,因為有你們支持、鼓勵、協助和參與,筆者方能順利完 成論文,再一次感謝大家祝福。

劉嘉智 謹誌於2014.12.08

(8)

8

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67-2012)

劉嘉智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摘 要

臺北市為全國首善之都,人才薈萃且資源豐沛,體育政策與機制之成效,對 於全國城市體育環境的建構而言,確有其相當程度指標作用,從各個全國性的桌 球比賽中,無論是早期或是現今,都能發現臺北市隊伍在比賽中非常活躍,成績 名列前茅,由於各界的努力推動,在臺灣桌球運動發展上占有一席之地,將其歷 史做一蒐集和整理,以提升桌球體育史研究的質與量,此為筆者研究的動機。

本研究方法以歷史研究法為主,再配合訪談法。研究範圍自1967年至2012年,

以時代背景及學校、社會桌球運動為主。研究後所得的發現如下:

一、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各項資源源源不絕。政治的支持、經濟的起飛、教育 課程的落實、體育風氣興起,有助於桌球運動的推展。

二、隨著 1975 年納入正式體育課程,以及透過社團活動的推展,桌球在學校體育 的發展得以落實。但由於缺乏規劃,選手轉換跑道,優秀選手進而流失。

三、在臺北市桌球委員會推動與企業的長期贊助之下,桌球運動發展相當蓬勃。

儘管 1984 年之後,選手的培訓制度未臻完善,桌球競技成績僅次於臺南市,但是 臺北市桌球整體競技成績表現仍優於臺灣各縣市。

關鍵詞:桌球、臺北市、桌球俱樂部

(9)

9

Research Table tennis sports development in Taipei

(1967-2012)

Liu Jiazhi

Abstract

Taipei is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country are, abundant pool of talent and resour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sports policy and mechan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ity sports environment is concerned, they are indeed a considerable extent the role of indicators, from all national Table tennis game, whether it is or early today, can be found in Taipei team in the game very active among the best results, thanks to the efforts of all sectors, driven by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Taiwan Table tennis place, its history make a collect and organize to improve Table tennis sports history research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this is the author of the study motivation.

In this study, the main method to historical research, together with interviews.

Since the scope of the study from 1967 to 2012, with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chool-based social Table tennis sports. The resulting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aipei restructuring of municipalities, an endless supply of resources.

Political support, economic takeof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programs, the rise sports ethos, help extended table tennis sports.

2. With the 1975 into the form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s well as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activities, Table tennis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However, due to lack of planning, the players switched careers, good

(10)

10

players and then lost.

3. Taipei table tennis Commission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corporate sponsorship under, billiard sports quite vigorous development. Although after 1984, the players training system might not be perfect, billiard sports performance after Tainan, but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table tennis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still better than Taiwan's Taipei city and county.

Keywords: Table tennis, Taipei, Table tennis Club

(11)

i

目次

目次 ...i

序章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課題 ... 5

第三節 相關文獻探討 ... 7

第四節 研究意義 ... 16

第五節 研究架構 ... 17

第六節 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 19

第七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 23

第八節 名詞解釋 ... 25

第一章 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時代背景 ... 26

第一節 政治概況 ... 26

第二節 經濟概況 ... 28

第三節 教育及體育概況 ... 31

第四節 小結 ... 36

第二章 臺北市學校桌球運動之發展 ... 38

第一節 推展的組織 ... 38

第二節 課程、教學計畫和訓練計畫 ... 45

第三節 臺北市各級學校發展之實態 ... 74

第四節 重要推廣人士 ... 113

第五節 小結 ... 118

第三章 臺北市社會桌球運動之發展 ... 120

第一節 推展的組織和企業 ... 120

(12)

ii

第二節 社會桌球運動發展之情形 ... 141

第三節 重要推廣人士 ... 150

第四節 小結 ... 157

結章 ... 15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58

參考文獻 ... 163

附錄 ... 173

附錄一 訪談逐字稿 ... 173

附錄二 各校桌球錦標賽成績表 ... 190

(13)

iii

表 次

表 1 訪談人物表………...20

表 1-1 臺北市民平均所得表………..29

表 2-1 改制後歷任臺北市教育局局長表………..39

表 2-2 健康與體育課程-理論與活動設計……….49

表 2-3 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教案設計………..52

表 2-4 臺北市永吉國中桌球教案………..58

表 2-5 健康與體育-殺氣十足……….61

表 2-6 健康與體育-桌球……….68

表 2-7 臺北市績優運動選手訓練補助金申請辦法………..72

表 2-8 臺北市2012年各級桌球重點學校核定表…..………76

表 2-9 臺北市民權國小歷屆少年國手………..82

表 2-10 明湖國小桌球隊訓練時間表………..85

表 2-11 明湖國小參與國內全國賽事桌球成績表………..86

表 2-12 臺北市石牌國民小學桌球競賽成績表………..92

表 2-13 建成國中歷年國語盃成績一覽表………..96

表 2-14 麗山國中學2012年體育績優生甄選入學招生簡章…..………99

表 2-15 麗山國中參與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桌球賽事成績表………100

表 2-16 靜修女中歷年國語盃成績一覽表………102

表 2-17 松山家商桌球教練團簡介表………104

表 2-18 松山家商桌球隊升學狀況表………105

表 2-19 松山家商桌球隊訓練時間表………106

表 2-20 松山家商桌球隊歷年中等學校成績一覽表………106

表 2-21 臺北體院歷屆校長及重要事蹟表………108

表 2-22 臺北體院參與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桌球成績表………110

(14)

iv

表 3-1 臺北市改制後歷屆臺北市體育會理事長一覽表………121

表 3-2 臺北市體育總會桌球協會歷屆主任委員及總幹事表………127

表 3-3 國榮桌球館桌球課程表………131

表 3-4 國榮桌球館教練團一覽表………132

表 3-5 企業贊助桌球運動表………133

表 3-6 合作金庫歷屆董事長表………135

表 3-7 第一銀行歷屆統事長………137

表 3-8 國泰女桌參與全國中正盃及國手選拔成績表………139

表 3-9 區運男子、女子組成績表及冠軍隊球員名單………142

表 3-10 區運桌球賽男子、女子團體成績表………145

表 3-11 全運會桌球賽男子、女子團體成績表………148

表 3-12 周麟徵先生大事紀一覽表………153

表 3-13 姚 足女士大事紀一覽表………155

(15)

v

圖 次

圖 1 研究架構圖………...18

圖 2-1 臺北市立體育場組織圖………43

圖 2-2 民權國小桌球室A……….80

圖 2-3 民權國小桌球室B……….80

圖 2-4 民權國小體能訓練場………80

圖 2-5 民權國小閱讀區………80

圖 3-1 臺北市體育會組織系統圖………..123

(16)

1

序章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桌球運動發展雖從歐美國家開始,然而桌球運動不限體型的特性影響,使亞 洲選手迎頭趕上,並穩居世界領先的地位。雖然臺灣在世界體壇的成績不盡理想,

桌球卻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1

近年來桌球運動在相關人士和組織的努力下,在國際上還佔有一席之地,成 績最為優異的桌球選手莊智淵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桌球個人項目中,一路過關斬 將殺入前四強,成為我國桌球選手的一個打進四強的選手,締造我國男子桌球史 上最佳戰績,因此桌球也被列為奪牌的重點項目。22013年巴黎世界桌球錦標賽的 男子雙打莊智淵、陳建安,經歷六局苦戰,以四:二擊敗超級勁敵中國馬琳、郝 帥,拿到臺灣在此賽事史上第一面金牌,締造臺灣桌球史上最佳成績。3

除了男子的莊智淵選手之外,還有女子桌球好手陳靜在1988年漢城奧運代表 中國大陸出賽,拿下女單冠軍、雙打亞軍;然而陳靜轉籍臺灣,為我國桌壇效力,

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過關斬將,拿下銀牌,為我國爭光;在2000年雪梨奧運,

陳靜再為臺灣奪得女單銅牌。陳靜參加三屆奧運,共獲四面獎牌,擁有奧運金、

銀、銅牌,沒有一次空手而歸,十分不容易。4

1985年教育部為了提昇我國競技運動水準,增進國際競爭能力,針對較適合

1 李尚儒,〈戰後臺灣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4)〉(臺東: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所碩 士論文,2006),14。

2 自由時報,〈體育新聞〉,

http://news.ltn.com.tw/news/sports/breakingnews/1121485,2012 年 8 月 3 日檢索。

3 自由時報,〈打倒中國「桌球長城」,臺灣做到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20/today-t1.htm,2013 年 5 月 20 日檢索。

4 中央社,〈奧運特輯〉,

http://www.cna.com.tw/Project/2012Olympic/Photo/20120616PHO0003.aspx,2012 年 6 月 16 日 檢索。

(17)

2

國人體型發展的運動競技項目進行研討,經過體育專業人員與相關學者再三開會 研討的結果,選取桌球、棒球、體操與田徑四個項目作為我國重點發展運動 ,在 1988年時,國際奧運會正式把桌球運動納入為比賽的項目,使得許多國家更積極 投入桌球運動的推展。

臺北市為全國首善之都,人才薈萃且資源豐沛,體育政策與機制之成效,對 於全國城市體育環境的建構而言,確有其相當程度指標作用,5從各個全國性的桌 球比賽中,無論是早期或是現今,都能發現臺北市隊伍在比賽中非常活躍,成績 名列前茅,因此吸引筆者進一步探討。

此外,臺北市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順利取得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2017 Summer Universiade)主辦權。本次獲得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辦權,令人振奮,

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獲得主辦最高層級及最大規模的國際綜合性賽會,有助提升我 國國際地位與聲望,更顯示我國近年來在國際體壇的耕耘有所斬獲,迎接2017年 夏季世大運。

學校體育乃為社會體育及國家體育之基石,是落實競技運動及全民運動之橋 梁,更是體育體育發展的基礎,6所以體育班之成立不僅是學校體育及培養國家優 秀運動代表隊的根基,更是教育部體育政策的重點工作。國家體育政策若能從國 中、小體育班開始著手,積極推展,發掘有潛力的優秀選手,循序漸進,按部就 班,必能提振競技運動水準。7

2012年臺北市有國小有153所、國中62所、高中50所、高職17所,8自從1999 年度開始,教育局鼓勵學校成立體育班,臺北市政府於2010年度已經有高中20所;

國中28所;小學36所,共84所學校設立體育班。臺北市國小體育班發展以籃球、

5 吳俊亮,〈臺北市體育季活動之歷史考察(1979-2006)〉(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7),3-4。

6 洪嘉文,〈我國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臺北,2004):31-43。

7 簡曜輝,〈我國學校體育發展與策略〉,《體育白皮書》,(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8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學校統計〉,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2013 年 12 月 7 日檢索。

(18)

3

桌球、游泳、田徑、羽球等項目為主,桌球為個人項目最多的,9國高中體育班運 動項目也是以田徑、籃球、桌球、游泳等傳統項目居多,10由此可見桌球運動在臺 北市各級學校占有一席之地。

桌球運動在國內是一種人民普遍參與的活動,且受歡迎的程度和運動的人口 都有日益增加的趨勢。11許多企業也支助一些優秀的選手,提供他們工作的保障,

學校也積極推廣桌球運動培養優秀選手並成立桌球體育班。12此外也陸陸續續的成 立了運動場館、桌球俱樂部,13使桌球運動人口也隨者增加,對桌球的推展大有幫 助。在社會和學校的努力推動之下,培育出不少的優秀選手,成績方面也有優異 的表現。

國內桌球舞臺的臺灣選手均以臺南市與臺北市居多,自1986年以來,歷屆入 選中華桌球國手名單中位居第二。再者,臺北市桌球運動在社會組、大專組、國 高中組、國小組的實力在臺灣桌壇均有亮眼的成績例如:2012年中等運動會高中 組北市松山家商獲得第三名,國中組由麗山國中獲得第二名,國小組則在全國自 由盃中獲得亮眼的成績,十歲組男生包辦二、三名;女生包辦一、二、五名,十 一歲組男生則是包辦一、三名;女生則是第一名,十二歲組男生第二、五名;女 生包辦第一、三、五名。14

究竟在何種的推展背景下,能有如此的訓練成效,這是值得探究的課題,然 而,國內的桌球運動發展文獻以南部居多,北部的在這方面較為稀少,遍尋國內 學術性論文、刊物,卻未見針對「臺北市桌球運動」有深入且完整的文獻記載。

9 謝育臻,〈臺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及學校適應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 系所碩士論文,2010),2。

10 魏玉珍,〈臺北市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動機與課程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 學系所碩士論文,2010),10。

11 王文賢,〈高雄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5)〉(臺南:國立臺南大學體育科教學碩士論 文,2006),12。

12 張俊一,〈我國學校優秀運動人才培訓體系〉,《學校體育》,19(6):35-40。

13 臺北市運動地圖資訊網,

http://tsh.tms.gov.tw/public/Activitynew.aspx,2013 年 4 月 20 日檢索。

14 中華民國桌球協會網站,〈國內賽事成績紀錄〉,

http://www.cttta.org.tw/,2013 年 4 月 20 日檢索。

(19)

4

因此,「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更具有意義。希望藉由本研究為臺灣體育 運動史盡一分心力並提供其他縣市發展桌球運動之參考。

(20)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課題

一、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之問題乃是針對臺北市改制後的桌球運動發展全貌,詳細探究自1967 年至2012年期間,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的歷史軌跡,逐步追溯其根源,從歷史角 度探討桌球運動在臺北市發展全貌及脈絡,了解其發展過程,從史實的的演變過 程中,獲得寶貴的經驗,才能針對目前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的困境找出解決之道。

筆者將本研究分為兩個部分來探討,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探討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時代背景。

(二)探討臺北市桌球運動學校之發展情形。

(三)探討臺北市桌球運動在社會之發展情形。

二、研究的課題

根據研究目的,筆者以本研究主題為中心,針對此時期臺北市桌球運動之發 展,配合時代背景及相關桌球運動政策之影響,作一全面性之探究,根據前述的 研究目的,本研究課題為以下三點:

(一)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時代背景情形:

1.政治概況。

2.經濟概況。

3.教育及體育概況。

(二)桌球運動在學校體育中發展之情形:

1.了解學校體育發展中有關桌球之課程與教學。

2.究明臺北市桌球運動在學校體育發展之實態。

3.敘明臺北市桌球運動在學校體育中的重要推廣人士。

(三)桌球運動在社會體育中發展之情形:

(21)

6

1.究明臺北市桌球運動在社會體育發展中,有關組織與企業的推展情形。

2.究明臺北市桌球運動在社會體育發展之實態。

3.究明臺北市桌球運動在社會體育發展中,有關桌球發展的重要推廣人士。

(22)

7

第三節 相關文獻探討

迄今為止,遍尋國內學術性論文、刊物,仍未見針對「臺北市桌球運動」有 深入且完整的文獻記載;尤其是關於歷史發生的演變,皆無專書或文章寫之,只 有片段描述,以下分別就有關桌球相關文章、書籍、資料,列舉數篇相關文獻予 以探討。

一、全國性的桌球相關研究

(一)施能欽,〈從我國桌球運動發展歷程談「再出發」之道〉,《體育與運動》,

64(臺北,1989):98-102。

作者將我國桌球運動發展分為早期階段(1946~1953年)、復興階(1953~1970 年)、生聚階段(1971~1984年)、平穩發展時期(1985~1989年)。作者依其個 人觀點提出「再出發」之道:1.健全領導桌運的組織、2.加強團結消弭明爭暗鬥、

3.提昇實力是今後課題。由於作者本身為體育記者,對於臺灣、國際桌球運動發展 之觀察敏銳、紀錄詳實,本文對於臺灣桌球運動分期與桌球發展之關係有所助益,

且明確指出如何振興我國桌球實力的中肯建議,有助於筆者思考臺北縣桌球之未 來方向。

(二)國語日報,《國語盃三十年》,臺北市:國語日報社,1997。

這是一本由國語日報發行,紀錄歷屆「國語杯」桌球賽參賽情形的書籍。該 書有簡介當時國語日報社的背景、舉辦國語盃的原由、並有系統且詳實地整理了 時間由1968至1997年歷屆「國語杯」參賽地點、時間、比賽項目、比賽概況及各 組前三名的名單。

該書所呈現的比賽成績資料,提供筆者了解自1968年以來臺北市各級學校推 展桌球運動有成的學校名單,因此,對本研究而言,該書是本參考價值極高的文 獻資料。

(23)

8

(三)陳淑滿、蔡秀芳,〈我國桌球運動發展概況之研究〉,《大專體育》,49

(臺北,2000):79-82。

本研究將桌球運動的起源、世界桌球發展、我國桌球發展做個簡單的介紹,

將我國桌球運動發展細分為萌芽時期(1946~1953年)、復興時期(1953~1971年)、

沉寂時期(1971~1984年)、國際交流時期(1984~2000年)。

為了增進我國桌球成績,作者針對我國桌球運動的未來發展提出四個因素,

1.訓練體系的連貫性、2.教練的培訓制度及資訊蒐集、3.增加企業贊助以利提昇國 內桌球風氣及水準、4.運動科學的應用,進一步的增進我國桌球運動的實力,作者 本身即為我國桌球國手,提出本身的實際經驗、以及具體方向,為我國的桌壇盡 一份力量。

(四)劉有財,〈臺灣桌球運動沿革與現況之研究,《身體文化學報》,3(臺北,

2006):115-128。

本研究是透過蒐集國內外桌球運動相關文獻,包含歷史演進、規則改變、訓 練方法等,對國內的發展現況做一描述與探討。現今國內對於桌球運動的研究大 多偏向於 技術、打法的討論,甚少對於國內桌球運動之現象作一通盤瞭解,故本 研究之目的在於對國內發展之近況作一論述,期許能使社會大眾對桌球運動之發 展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國內目前桌球運動風氣興盛,以2005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桌球項目爲例,參 賽隊數爲213隊,參賽選手共1617人,可謂盛況空前。另外,桌球訓練中心光在臺 北縣市就有20家以上,每間會員至少200人以上,其發展潛力不可謂不大。但不管 是企業或是政府對於桌球運動的贊助或補助都不甚積極,政府的 補助款項亦日漸 減少,從2003年的新臺幣8,881,600元到2004年的7,000,000元,在國內目前體育運 動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唯有提高企業贊助 與商業結合,才能擁有更多的資源。最 後研究建議國內發展可以朝向提高企業贊助動機、培養各縣市訓練體系的一貫 性、結合運動科學輔助運動技術之發展以及仿效 國外訓練方法等方向來努力,相

(24)

9

信未來必定能在國際上大放異彩。

(五)李尚儒,〈戰後臺灣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4)〉(臺東:國立 臺東大學體育學系所碩士論文,2006)。

該研究之目的為探究戰後臺灣桌球運動發展之脈絡,研究時間始於戰後,止 於2004雅典奧運舉辦年。其研究發現:一、臺灣桌球運動主要是由地方組織推展,

全國組織本位主義濃厚,然而地方自主性強,不受約束,兩者之間存在認知落差。

二、國內重大賽事,早期呈現南北互相抗衡,後期南部選手一枝獨秀,顯見優異 選手訓練南北不均,缺乏刺激。三、國際賽會成績早期優異,自1971年後遭中共 排擠出國際體壇,與國際水準落差遽增,後來引入大陸女子選手,方提昇國際成 績。由該論文中得知,由於民間組織的推動力量,使得桌球運動能夠蓬勃發展,

尤其南部縣市對於優異選手的培訓與一貫化的照顧,使得南北的差距愈形擴大。

我國在國際賽事成績低落,其因為選手欠缺與世界好手切磋機會,引入國外優異 選手,增加參賽機會,方能有助於成績的提昇。

(六)陳進祥、周資眾,〈綜述臺灣競技桌球發展史〉,《屏東教大體育》,13 (屏東,2010):312-318。

鑒於臺灣桌球運動員蔣澎龍、莊智淵、張雁書、江宏傑等,在國際桌壇屢創 佳績振奮人心;相對記載臺灣桌球運動發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相關史實史料 尚屬缺乏 亟待建構。本文綜合歷史研究法與文獻分析法,首先回顧臺灣競技桌球 發展軌跡,並前瞻競技桌球發展趨勢。經過分析與歸納相關文獻,舖陳發展脈絡 結果發現:1、40年代王友信開啟臺灣桌球運動的先河。2、50年代起步階段,曾 有輝煌表現,60-70年代蓬勃發展自我磨練,奠下根基。3、80年加入國際桌 總,

參賽新秀陸續占嶄露頭角,屢創佳績引起國際桌壇矚目。4、90年代國際桌壇打法 推陳出新變化多端,建議優秀選手以戰養戰,參加職業桌球巡迴賽,從實戰 中吸 收多元打法經驗,累積電腦積分,提高世界排名;逐步建立個人打法特色,方能 獨占鼇頭縱橫桌壇。

(25)

10

(七)國民體育季刊社,〈我國參加倫敦奧運選手現況與競爭力分析-桌球〉,《國 民體育季刊》,170(臺北,2012):43-45。

在2012年7月出版的季刊中有一篇文章是報導我國參加桌球倫敦奧運選手現 況與競爭力分析,文章有提到奧運的參賽資格、選手現況分析、選手競爭力分析,

代表我國參加倫敦奧運的選手為莊智淵、江怡樺、陳思羽三位選手,中國選手一 直都是國際性大型重要賽會中奪牌的常勝軍,因此,本屆倫敦奧運首次限定各 個 國家奧會只能派出各兩人參加男、女單打比賽,這項規定的目的是刺激其他國家 的選手來挑戰自我、挑戰中國隊,讓其他國家選手能夠看到並且奪到獎牌,所有 運動員的夢想都有可能實現,也是他們最好的動力。莊智淵為我國的第一把交椅,

在奧運會過關斬將殺入了前四強為我爭光。成為我國桌球選手的嚮往目標,也帶 動我國桌球的風氣。

上述所列參考文獻,重點都放在臺灣的桌球整個桌球發展上面,透過相關人 士觀察敏銳、紀錄詳實以及相關書籍、期刊,瞭解當時桌球運動發展背景、困境,

對於臺灣桌球運動分期與桌球發展之關係有所助益,且明確指出如何振興我國桌 球實力的中肯建議。因此,對於研究臺北市桌球運動的發展,就必須先了解、蒐 集臺灣桌球運動發展相關史料及文獻來著手,再將所得之資料加以分析,探討以 得出結論。

二、縣市級的桌球相關研究

(一)林忠宏,〈臺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9~2003)〉(臺南:國立臺 南大學體育科教學碩士班論文,2004)。

這是第一篇探討桌球體育史的碩士論文,是極具歷史意義的,對建構國內桌 球發展史有帶頭的作用。作者在論文中有整理一些社會組的比賽成績,包括有歷 屆全國桌球錦標賽各組冠軍、亞軍成績一覽表。

查閱這些資料筆者發現早期臺北市桌球選手在全國桌球錦標賽的表現都還算

(26)

11

不錯。這些史料可以供筆者參考,並蒐集其他相關的比賽成績來綜合分析,探討 臺北市的桌球發展。

(二)李尚儒,〈臺東縣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7~2005)〉《大專體育學 術專刊》,94(臺北,2005):1-15。

臺東縣的體育運動,近幾十年來皆獨鐘於棒球運動,鮮少人知道臺東縣的桌 球運動,從1947年參加第2屆臺灣省運動會桌球賽以來,也曾風光一時,惜因某些 原因沒落下去。本研究旨在究明臺東縣桌球運動在社會及學校方面的推展情形,

採歷史研究法及訪談法,研究範圍從1947-2005年。

本研究中發現臺東縣的桌球運動最初是由社會體育開始推廣,學校方面直至 仁愛國小成立桌球隊,為了使桌球選手的運動生命能有所延續,才開啟學校組訓 桌球隊的風氣。目前各國小成立桌球隊者稀少,使得選手來源不足,加上臺東縣 不只一所國中招收桌球選手,使得訓練上無法集中效益。其次,臺東縣偏遠地區 之家庭收入不豐,端賴學校方面予以支持訓練,一旦面臨升學之經濟壓力,優秀 選手的外流勢必不可免。尤其,臺東縣並非工商業發達之縣市,無法由地方上的 人士長期資助運動項目的發展,若能從學校方面暢通升學管道,給予選手生活上 的照料,則臺東縣的桌球發展盛 況指日可待。

(三)王文賢,〈高雄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年~2005年)〉(臺南:國 立臺南大學體育科教學碩士班論文,2006)。

高雄市桌球由於各界的努力推動,在臺灣桌球運動發展上占有一席之地,將 其歷史做一蒐集和整理,以提升桌球體育史研究的質與量,此為筆者研究的動機。

本研究方法以歷史研究法為主,再配合訪談法。研究範圍以學校和社會桌球運動 為主。

早期桌球未列入正式課程且學校不主動組訓桌球隊,學生自行到乒乓球店練 習,直到1960年才開始有老師組訓球隊,以三民國中取得中等學校桌球賽國男組 四連霸的成績最好,1980後學校普遍有桌球設備、教育局設置桌球重點發展項目

(27)

12

和體育班的政策,培養出許多國語盃三冠王,也著手暢通升學的管道,以留住優 秀的選手。企業推廣和第三信用合作社的支持,直接關係到社會桌球實力的強弱。

上級單位必須出面整合資源,除了暢通升學管道,更要對經費與教練充分地支援。

此外尋求企業的贊助,有計畫地送選手到國外移地訓練和參加比賽更是需要費心。

(四)王坤煌,〈臺南縣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6 ~2008年)〉(臺南:國 立臺南大學體育科教學碩士班論文,2009)。

來自臺南縣的桌球好手如吳文嘉、黃慧傑、馮聖欽以及謝文堂等人締造臺南 市桌球隊在臺灣區運動連續十九屆冠軍的紀錄。臺南市早期的傑出桌球選手,多 數來自臺南縣,臺南幫所締造的佳績,對於臺南縣的桌球運動成績並未提升,反 而使臺南縣優秀的基層桌球選手外流至臺南市。本研究旨在究明臺南縣桌球運動 在學校體育及社會體育方面的推展情形,採歷史研究法及訪談法,研究範圍從1946 年至2008年。

早期臺南縣桌球運動不論是學校體育或社會體育風氣都不佳打桌球的人不 多,學校方面也不提倡。學校體育方面,銜接教育管道的暢通與否是桌球運動得 以永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學校組訓桌球隊大都以「使用者付費」之社團模式經營。

社會體育方面,相關單位對於桌球運動的推展雖不積極,但社會上仍有一群愛好 人士默默耕耘,使得全縣各處桌委會及俱樂部林立,基層桌球運動風氣鼎盛。

上述所列參考文獻,重點都放在臺灣各縣市的桌球整個桌球發展上面,透過 文獻分析瞭解到,各縣市在早期的發展所遇到困境,有經費缺乏、場地不足、縣 市無心推廣、選手外流、升學管道等等因素影響。幸好還有許多熱愛桌球的相關 人士積極的推廣下,使得桌球逐漸受重視,配合一些體育政策,如從設立國中、

小體育班開始著手,積極推展,發掘有潛力的優秀選手,循序漸進,按部就班,

必能提振競技運動水準。

(五)金珮禪,〈臺南市男子桌球隊全國運動會22連霸發展歷程之研究(1984 ~2011年)〉(臺南:國立臺南大學體育科教學碩士班論文,20014)。

(28)

13

自1984年至2011年,臺南市男子團體桌球隊已創下全國運動會22連霸,為全 運會史上球類競賽項目最長紀錄,目前仍保持中。筆者希冀了解臺南市男子桌球 隊之訓練歷程及奪牌關鍵因素,研究方法採用歷史研究法及訪談法,研究結論如 下:相關支援來自市府頒發之團隊連霸獎金、桌委會主委向中央爭取之經費,及 合作金庫對優秀選手的贊助;臺南市男子桌球隊於 1977 年由林忠雄教練成立,

22連霸歷經27年,共43位選手參加比賽,多位選手獲選國手,實力銜接良好;教 練依據經驗法則因材施教,制訂完整的訓練計劃,除技能與體能訓練外,特別注 重心理層陎輔導,連霸之關鍵因素有四點:1.暢通的升學管道,吸引優秀好手前來 訓練、2.球隊訓練管理嚴謹,強調紀律及服從性、3.團隊默契佳,擁有高凝聚力,

4.傳承制度良好,實力沒有斷層。

三、臺北市的桌球相關研究

(一)吳俊亮,〈臺北市體育季活動之歷史考察(1979-2006)〉(臺北: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臺北市體育季起源於1979年,在市政府與相關民間組織的推展下,逐漸奠立 臺北市全民體育基礎。然,體育季活動史料缺乏完整、系統性整理,相關的歷史 研究更付之闕如。本文擬以歷史研究法來探究臺北市體育季活動實態、特色與社 會評價。藉由史料的蒐集與整理,從臺北市體育發展的「觀點」出發,將體育季 活動區分為全民運動意識萌芽時期、全民運動紮根時期與全民運動轉型時期。

本研究歸納結論如下:

一、政策延續與民間體育組織配合是體育季活動推展的動力。

二、整體運動環境的建構加速體育季活動蓬勃發展。

三、活動內容初期重競技與訓練,後期重休閒和研習。

四、活動對象先針對一般運動愛好者,逐漸拓展至幼兒、青少年、銀髮族與婦女 等特定對象。

(29)

14

五、民眾期待體育季活動的舉辦,參加活動的滿意度逐漸提高。

六、尋求民間支援的方向正確,需顧及民眾付費運動的接受程度。

(二)王士豪,〈臺北市公私立桌球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與滿意度比較之探 討〉(臺北: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臺北市有許多推廣桌球的組織,其經營模式及名稱並不統一,大致可分為公 辦公營、公辦民營及私立桌球俱樂部。過去有關桌球俱樂部之研究多以私立桌球 俱樂部為主要探討對象,本研究則將研究對象擴展到三種不同經營模式的桌球俱 樂部,透過人口統計變項探討參與不同經營模式桌球俱樂部之會員在參與動機和 滿意度上是否有差異,以及差異為何?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公私立桌球俱樂部會員 共450人,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

臺北市俱樂部在會員年齡層上,私立桌球俱樂部以18歲以下居多,公辦民營 桌球俱樂部以31~40歲為主要族群,41歲以上大多數選擇在公辦公營桌球俱樂部。

在職業別方面,私立桌球俱樂部以學生為主,公辦公營桌球俱樂部則吸引較多已 退休者參與。三種型態桌球俱樂部之會員均以一小時至兩小時居多;在參與動機 方面,三種不同型態桌球俱樂部均以健康需求為會員參與動機的首要選擇。

(三)陳世昌、廖進安,〈臺北市國小優秀運動人才培育現況與績效之研究〉,

《北體學報》,15(臺北,2007):273-284。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小體育班及重點運動項目之實施現況與培育績效,

以作為主管機關施政之參考。本研究以「臺北市國小優秀運動人才培育現況與績 效問卷」為研究工具,以臺北市150所國小體育組長為研究對象,以描述性統計分 析資料。

臺北市有96.3%的學校設有重點運動項目,7.5%的學校設有體育班,體育班之 發展項目大多偏向於球類運動,重點運動項目之發展項目較為全面化,以田徑、

其他及桌球居多,而在每週訓練時數上,依序為棒球、體操、手球及羽球,體育 班教練以學校指定特定教師擔任居多,重點運動項目教練大多是由學校教師自願

(30)

15

擔任較多。運動人才培育影響因素依序為「學校編列體育班專款經費」、「體育 班業務及編制比照特教班」、「教育主管機關固定年度補助經費」。

(四)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臺北市體育白皮書》(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 局,2012)。

白皮書所呈現臺北市如何推廣體育運動的策略,臺北市的體育發展始終以保 障全體市民的「運動權」為出發點, 朝落實「處處皆可運動」、「人人喜愛運動」

之目標努力,期提升市民 健康體能,提高市民生活品質,進而打造臺北市成為洋 溢青春、充滿活力的「國際化健康優質城市」。臺北市頒布體育白皮書,內容包 含了全民體育、競技體育及休閒運動。學校體育政策除重視正常教學外,亦重視 優秀運動人才的培養,頒訂多項獎勵措施 ,提供筆者了有關於臺北市體育運動的 概況。

上述所列參考文獻,重點都放在臺北市的桌球桌球發展上面,透過文獻分析 瞭解到,臺北市的桌球無論在學校、社會方面,有明顯的改善,從是桌球運動的 人口逐漸蓬勃,臺北市政府也開始注重體育運動,在市政府與相關民間組織的推 展下,逐漸奠立臺北市全民體育基礎。臺北市也舉辦了臺北市體育季,讓臺北市 的人們有更多運動的空間,項目包括:桌球、籃球等等的運動。使得臺北市運動 成績在臺灣中占有一席之地。

(31)

16

第四節 研究意義

經由前面文獻探討的說明之後,筆者針對學術上的意義以及現代意義進行論 述,其內容分別如下:

一、學術上的意義

目前桌球運動發展的研究屬於地方性的有臺南市和臺東縣、臺南縣、高雄市 的桌球發展史。不管是全國性或是方地性二者皆很重要,因為他們是互補的,點 和面都兼顧到了,我們才能對一項運動的發展史有深入的認識和了解。臺北市的 桌球運動一直都推廣的不錯,也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選手,相信完成臺北市桌球發 展史,對認識桌球運動在臺灣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二、現代意義:

基於本身為桌球運動專長和對保存地方史料的興趣與使命,引發筆者研究之 動機。為了探究臺北市運動發展的歷史軌跡,各級學校桌球運動發展、社會桌球 運動的發展過程,極為重要,所以必須追溯其根源,從歷史角度探討桌球運動在 臺北市的整個發展全貌,除了呈現可貴之記錄與歷史長存見證,並了解其演變過 程。進而從史實的演變過程中,獲得寶貴的經 驗,以作為臺灣桌球運動承先啟後 的借鏡,此為本研究的現代意義。

(32)

17

第五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將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劃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探討,分別為臺北市桌球 運動之時代背景、臺北市學校桌球運動之發展以及臺北市社會桌球運動之發展,

並依研究課題個別進行探討,其相關內容如下

一、臺北市桌球運動之時代背景

針對臺北市桌球運動之政治、經濟、教育及體育方面等時代背景加以探討分 析並說明。

二、臺北市桌球運動在各級學校之發展情形

針對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中(職)、大專院校等四部分,透過各級學校體育 課程發展概況、學校體育課的教學實況、學校桌球代表隊組訓、重要比賽成績加 以探討分析並說明。

三、臺北市桌球運動在社會之發展情形

針對臺北市改制後社會桌球運動發展之推廣組織、桌球重要人士、球隊概況、

重要比賽成績加以探討分析並說明。

(33)

18

圖 1 研究架構圖

組 織 與 人 員

: 桌 球 組 織

、 民 間 企 業

、 推 展 情 形

發 展 之 實 態

: 訓 練 情 形

、 教 練

、 比 賽 成 績

重 要 推 廣 人 士

: 教 練

、 桌 委 會 委 員 發

展 之 實 態

: 推 展 情 形

、 學 校 師 資

、 比 賽 成 績 課

程 與 教 學 : 課 程

、 教 學 和 訓 練 計 畫

重 要 推 廣 人 士

: 校 長

、 老 師

、 教 練

學校桌球運動之發展 社會桌球運動之發展 桌球運動發展時代背景

經 濟 概 況 政

治 概 況

教 育 與 體 育 概 況

: 教 育 政 策

、 教 育 及 體 育 經 費

臺 北 市 桌 球 運 動 發 展

(34)

19

第六節 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的方法

「凡走過必由下痕跡」,歷史是人類發展演化必經的過程。為了瞭解臺北市 桌球運動實際發展情形,必定先要對當時的歷史背景有充分的認識,本研究採用

「歷史研究法」和「訪談法」,將蒐集到的史料以及文獻先做分析整理,再根據 結果真實的把過去的歷史呈現出來。不足的部分則採用訪談法,藉由相關人士的 訪談紀錄來彌補缺少的史料。

(一)歷史研究法

歷史研究係指有系統的蒐集與評鑑與過去發生之事件有關的資料,將資料歸 納比較、綜合、分析、考證事件的因果或趨勢,提出準確的敘述與歷史解釋,進 而有助於解釋現況以及預測未來的一種歷程。15本研究收集1967年至2012年間有關 臺北市桌球運動的相關史料,如學位論文、報章雜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證書、

物品、活動訊息公告等等遺留的原始史料。經評鑑、綜合、分析、解釋過程,最 後形成結論,以描繪此期間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的具體情形。

(二)訪談法

早期對資料的保存並不重視,部分留下來的桌球相關史料非常有限。因此必 須配合訪談法來更進一步了解臺北市桌球發展的情形,訪談對象包括臺北市體育 會總幹事黃孝忠、臺北體院桌球隊教練陳建利、松山家商教練 洪棋博…等,整理 如表1。訪談內容包括臺北市桌球背景以及發展情形、各校球隊的發展背景及情形 等方面。

為了解臺北市桌球運動的推展情形,本研究部分資料內容將來自於訪談法,

訪問比時期參與桌球運動之臺北市桌球委員會主委以及資深的教練、老師等,訪

15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1-18。

(35)

20

問內容包括此時期桌球運動發展之背景與概況,重要紀事、人員回憶及桌球運動 推展的困境與問題等,在將訪問的資料內容以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所獲資料 進行考證,以避免訪問資料內容失之客觀。

二、研究的步驟

本論文的研究過程,是以史料的蒐集、史料的分類與整理、史實的考證、史 實的陳述及歸納、確定論文的架構及撰寫等步驟來行之,以下分別敘述。

(一)史料的蒐集 1.各大圖書館查詢資料

依據本研究的目的,針對臺北市桌球運動,進行查閱有關臺北市的地方志、國 內桌球相關論文及期刊、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和臺灣全記錄…等書籍作為與 本研究相關之文獻,筆者將資料一一查證後,加以歸納整理。

2.訪談與臺北市桌球發展有相關的總幹事、專任教練、老師

為補足文獻史料不足之處,筆者以親自拜訪方式,確定幾所桌球重點發展學 校之後,就擇日前往該校去拜訪帶隊老師或體育組長,訪談人是為陳建利、洪棋博、

黃孝忠、蔡宏仁、洪子健、溫智璇、李鎮國、陳建勛,以蒐集該校有關發展桌球的 資料。社會桌球運動的部分則拜會一些桌球相關組織的主委或總幹事,以蒐集該 組織的會員大會手冊或有關的書面資料。此外,圖書館也是蒐集相關資料的重要 地方,有關訪談對象之相關資料如表 1:

表1 訪談人物表:

名稱 姓名 訪談時職稱 訪談日期 地點 體育總會桌球協會 黃孝忠 總幹事 2014.05.22 麗山國中體育組

臺北體院 陳建利 教練 2014.08.19 臺北體院桌球室 松山家商 洪祺博 教練 2014.08.02 松山家商桌球室 麗山國中 黃孝忠 教練 2014.05.22 麗山國中體育組 民權國小 洪子建 專任教練 2014.05.23 花蓮縣立體育場 石牌國小 溫智璇 教練 2014.04.24 臺東縣立體育場

(36)

21

龍山國小 蔡宏仁 教練 2014.07.28 龍山國小桌球室 仁愛國小 陳建勛 老師 2014.05.23 花蓮縣立體育場 仁愛國小 李鎮國 專任教練 2014.05.23 花蓮縣立體育場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會編。

3.利用網際網路搜尋

利用網路之搜尋引擎或報紙索引系統之檢索、檢閱,已補足或確認本研究所 需之相關資訊。由於網路科技的發達,聯合報和民生報已經將辦報至今所有報導 內容網路化,透過聯合知識庫以及體育文獻資料庫的查詢1968年至2012有關臺北 市桌球的相關史料,這也是個方便又重要的蒐集方式。

(二) 史料的分類整理 1.史料的分類

經資料的蒐集研讀後,根據研究課題的需要,依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時代背 景、學校桌球的發展、社會桌球的發展情形,予以分門別類。

2.史料整理

將上述欲撰述之內容,順應各章節中,依照主題、年代的先後順序加以整理,

並以不同顏色之標籤、紙袋、封套等,來作為不同章節的辨識,俾利在撰寫論文 時方便使用。將所蒐集到的資料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桌球運動時代背景、學校 桌球運動、社會桌球運動。

(三) 史料的研讀與考證

1.史料的研讀及整理:仔細研讀蒐集來的資料,之後去蕪存菁,再轉化為自己的文 字描述,也可以製作成表格或圖形,最後有系統的建檔,且要備份起來。

2.史料的考證:不可完全相信蒐集到的資料,必須做到考證的工作,否則將嚴重影 響最終的研究結果,此因考證的工作不可馬虎。

(1)外在鑑定:將蒐集的資料找出內容有相關的部分,互相比較是否有差異或矛盾。

亦可和訪談的內容做比對,以釐清資料的真實性。

(37)

22

(2)內在鑑定:根據作者的聲望、誠實和完整性,來確定資料內容的可靠性與意義。

(四) 確定本論文章節

將蒐集所得的資料整理歸納後做一初步的架構,然後與指導教授多次的商討 調整,考量論文架構的完整性和流暢性,最終確定論文架構。

(五) 撰寫論文

1.問題背景的陳述。

2.論文研究課題的提出。

3.分析、考察與解釋研究課題。

4.歸納本研究的發現,提出研究成果。

(38)

23

第七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的範圍

本研究以歷史研究法及訪問法,蒐集有關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相關文獻,

將研究分為三個部分來探討其發展歷程分別為時代背景、學校體育、社會體育三 大主軸,時代背景部分收集有關臺北市桌球運動的政治、經濟和教育因素,學校 體育以及社會體育,針對學校及社會的發展實態以及相關重點發展學校、推廣組 織、成績表現等,皆是本研究之項目。研究之研究範圍時間始於1967年至2012年 為止,筆者將研究時間起始於1967年,乃因臺北市在1967年後改制後,在大大小 小的桌球賽的帶動下,桌球運動才開始逐漸發展起來,且因所蒐集社會桌球運動 發展文獻之時間點,以參加區運為開端,時間點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校桌球方面,本研究選擇較具代表性的學校為主,以臺北市市內桌球重點 發展學校、或者持續有桌球隊組織的各級學校(國小、國中、高中職、大專)為 主,以及對臺北市學校桌球運動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學校,推廣人士以較資深的教 練以及老師為主,如民權國小、麗山國中等,本研究列舉各幾間學校包含:

(一)國小:民權國小、明湖國小、龍山國小、石牌國小、仁愛國小、

(二)國中:建成國中、麗山國中

(三)高中職:靜修女中、松山家商

(四)大專:臺北體院

社會桌球方面,推廣企業以規模較大,且長期支持桌球運動的合作金庫、第 一銀行、國泰人壽;俱樂部則選擇發展較悠久且較多人使用的媽媽俱樂部以及國 榮桌球館;社會人士則以在社會中長時間推廣桌球運動為主。

二、研究的限制

(一) 桌球運動近年來在各級學校蓬勃發展,蔚為風尚,然而,在史料的呈現及

(39)

24

整理上則相當有限。有鑑於相關資料的蒐集不易,因此,筆者將以口述歷 史彌補內容之不足。另外,由於時間的關係,歷年來推展桌球運動的學校 數眾多,在此僅探討幾所較具代表性的學校,資料難免有遺珠之憾,史實 恐未盡完善。

(二) 由於臺北市桌球運動相關協會多為民間組織,所以在資料的保存上並不 注意,加上年代久遠,導致資料及文獻流失,增加筆者蒐集之困難,在此 僅探討幾個較具代表性的桌球相關單位,資料難免有遺珠之憾,史實恐未 盡完善。

(40)

25

第八節 名詞解釋

一、全國運動會

現今臺灣舉辦的全國運動會,是由臺灣省運動會及臺灣區運動會改制而來。

臺灣省運動會從1946年第一屆開始至1973年為止,總共舉行28屆。1974年至1988 年,因應臺北市、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名稱改為臺灣區運動會。

二、臺北市

臺北市行政區劃現為12區。為臺北市目前的範圍確立於1968年,當時設置16 個市轄區,而現今的12個市轄區係從1990年調整而來。當中以南港、內湖為臺北 市東區;大安、松山、信義、文山為南區;中正、萬華為西區;士林、北投為北 區;中山、大同為中區。本研究以臺北市行政區內的桌球運動做為研究。

三、桌球俱樂部

本研究所指的桌球俱樂部,為提供桌球運動場所,採會員收費制,透過專人 指導或是開設專業課程,以營利為目的,以符合消費者需求為宗旨,以永續經營 為依歸。

(41)

26

第一章 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時代背景

第一節 政治概況

1967年戡亂時期,臺北市首都為行政院的所在地,當時人口在高達百萬人以 上,且為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根據市組織法第三條,符合院轄市所列各 款之任何一種情形,乃核定改制為院轄市,但有關直轄市自治的法制並未完備,

仍以行政命令-於1967年6月22日行政院訂頒的《臺北市各級組織及實施地方自治 綱要》-作為直轄市自治的法源。16市政府組織採首長制,市以下設區,區設區公 所,置區長1人;區以內之編組為里,里設里辦公處,置里長1人;里以內之編制 為鄰,鄰置鄰長,受里長之指揮監督,辦理自治事項及交辦事項。17

在行政區劃演變方面,1967年臺北市的行政區域均分為松山、大安、古亭、

雙園、龍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中山等10區。1968年,新增內湖、南港、

木柵、景美、士林、北投等六個行政區,共為16個行政區。18

1990年因為行政區面積、人口差距懸殊,建設情況及發展程度不均,經市議 會同意後,將臺北市的行政區游16個調整為12個,即為松山、信義、大安、中山、

中正、大同、文山、萬華、南港、內湖、士林、北投等12區。19

全市里鄰數在1968年底為608里、10255鄰,臺北市改制後因改制後工商業發 展迅速,新社區陸續建設後,住宅區公寓大廈林立,人口急速增加,乃依照規定 調整里編組,將里戶數過多者劃分增加里,迄1998年底,全市計有435里、9892鄰,

2012年底,全市里鄰數為456個里、9568個鄰。20

16 唐啟明,《臺北市改制二十年》(臺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1988),16。

17 李志強,〈臺北市各級學校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67~2005 年)〉(臺東:國立臺東大學體育 教學所碩士論文,2006),13。

18 莊志英總編,《民國八十年臺北市政紀要》(臺北:臺北市政府秘書處,1991),1。

19 臺北文獻委員會,《續修臺北市志》(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88)。

20 內政部戶政司,〈縣市村里鄰戶口及人口數〉,

(42)

27

臺北市改制後,對於工商發展,新社區的新建設,行政區經幾次調整後,為 松山、信義、大安、中山、中正、大同、文山、萬華、南港、內湖、士林、北投 等12區,顯示出臺北市改制後,各項建設發展非常快速,資源相當豐沛。

http://www.dbas.taipei.gov.tw/,2014.4.20 檢索。

(43)

28

第二節 經濟概況

臺灣光復後,政府接收之日資企業,陸續開放民營,工業、商業恢復自由發 展。臺灣都市化從1950年代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都市化地區人口已經超過80%,

臺北都會區無論是在產值、雇用人數與區位商數都是以三級產業為主,尤其是以 生產者服務業為主,是典型的服務業城市。都市政策的推動,也都是從工業生產 城市朝向生產服務、高科技產業、觀光旅遊與文化城市的方向進展;而且也都提 出全球化的策略,希望能夠提升其全球城市的功能。21

1968年,政府為籌措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經費,擴大稅收,乃提高房捐稅率、

調整公告地價。1973、1979年,爆發兩次能源危機,使得國際經濟動盪,國內物 價受此波及而全面上漲,對經濟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22

此期間政府推動十二項建設,奠定建設與工業發展的基礎,減輕能源危機對 產業的影響。另外,政府為改善對外貿易,減少許多管制項目,降低關稅稅率,

建立單一匯率制度,並於1979年實施機動匯率制度,這段期間也是臺灣經濟成長 最快的時期。23

因市長由行政院直接任命,正值動員戡亂時期,政治環境保守,政令由上而 下,容易施行,加上當時經濟成長快速,國民所得急遽增加,社會處於轉型時期,

有利於全民體育的推展。

1987年解嚴後,兩岸交流頻繁,政制的解構,臺灣經濟由管制與保護轉變為 開放與自由化,此時臺灣內部投資惡化,許多企業無法在國內立足,只能往外找 尋商機,謀求發展,使得臺灣經濟面臨危機。1994年地方自治法公佈實施,人民 獲的市長選舉權,政治人物為了顧及勝選,越來越重視人民的意見,市民的需求

21 蕭新煌、黃世明,〈臺灣全志社會志的編撰紀要〉,《臺灣社會學會通訊》,(高雄,單 2007)

:3-13。

22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志卷六經濟志物價篇》(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88):438-442。

23 于宗先,《臺灣的故事—經濟篇》(臺北:行政院新聞局,1999)。

(44)

29

逐漸受重視。24

2000年政黨論替後,由於東亞金融危機、美國經濟衰退、臺灣內部的金融危 機以及兩岸關係的急速變化,使部分產業、企業外移,因此造成臺灣的經濟比其 他東亞國家更差。25在2002年臺灣正式加入WTO,經濟推動自由化、國際化、並 且開放市場,面對來自國外的競爭。

雖然政治型態改變,民意更受重視,但經濟危機依然會解除,影響到民眾的 消費支出,然而2001年實施周休二日,增加民眾的休閒時間,對休閒活動的消費 提高,不但能刺激消費,對於體育、休閒活動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幫助。在經濟方 面,臺北市民所得總額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相關內容如表1-1:

表1-1 臺北市民平均所得表(1971至2012年)

年代 受雇人員報酬 產業主所得 財產所得 總計 1971 48256 15156 7718 76579 1976 100805 30948 21863 165115 1981 243991 65199 53860 348513 1986 315543 92523 84687 525025 1991 612659 126181 168035 953309 1996 821109 209596 276555 1443102 2000 927251 175044 349198 1630330 2001 877108 204835 333433 1596257 2002 896586 182151 322186 1605896 2003 903629 172761 299394 1593474 2004 882782 158639 320161 1583262 2005 897009 183989 333186 1615538 2006 902586 181725 335801 1627979 2007 897783 196283 334068 1652624 2008 899737 167492 326305 1634790 2009 855997 167491 336197 1620452

24 吳俊亮,〈臺北市體育季活動之歷史考察(1979-2006)〉(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7),85-86。

25 吳俊亮,〈臺北市體育季活動之歷史考察(1979-2006)〉(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7),85-86。

(45)

30

2010 908071 156514 338942 1670079 2011 931301 145198 344247 1645287 2012 947142 169414 326304 1683958 資料來源:筆者彙整自臺北市統計年報。

人民所得包括受雇人員報酬、產業主所得及財產所得,1971年臺北市平均每 戶家庭收支為約七萬六千元,1976年經濟成長加速,臺北市民所得倍增約兩倍為 約十六萬五千元,逐年增加約為兩倍左右,直到1996年平均每戶市民年所得高達 約為一百四十萬元,往後至102年平均年所得都維持在150萬至160萬之間,呈現穩 定的趨勢。26

綜上述在經濟穩定的情況下,不再為生活擔憂,使更多人們較有機會能從事 休閒運動,1981年臺北市民在休閒運動方面每戶,平均花費為一萬兩千元,隨者 所得逐年增加,對於休閒的消費支出也有所影響,花費逐年倍增,直到1996年後 在休閒這塊平均花費為七萬至八萬之間,所得與休閒消費成正比,27由此可見在生 活及經濟的穩定下,人們更有時間能去從事運動。

26 臺北市統計年報,〈臺北市平均每戶家庭收支〉,

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abstract/18.htm,2014 年 11 月 17 日檢索。

27 臺北市統計年報,〈臺北市平均每戶家庭收支〉,

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abstract/18.htm,2014 年 11 月 17 日檢索。

(46)

31

第三節 教育及體育概況

臺北市的國民教育,自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無論就量的擴充與質的 提高,都有快速的發展。1967年,全市16區共有公私立國小61校、學生238804人;

國中16所、學生人數45516人;公立高中4所、私立中學10所,2012年,國小已增 至153所、國中62所、高中職67所,成長幅度可說相當大。28

一、教育政策

在教育施政重點方面,臺北市自改制以來,有多項變動。1967年改制後至1982 年,臺北市的教育施政重點為實施九年國民教育。臺北市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推行 委員會,由市長任主任委員,期能群策群力,共襄其成,以充實教育設施、改善 教育環境為主。並且配合政府提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訂頒「加強社會教育」辦 法,擴大舉辦各項活動、展覽、講座與分類運動會,以提倡正當休閒活動,開放 學校設備,使市民擁有更多運動的場所。29

1982年臺北市長為楊金欉先生。楊市長於議會提出施政報告時指出,須積極 改善國民中小學教育環境,增建專科教室,加強藝能科教學;擴增文教設施,遷 建新動物園,籌辦「藝術季」等大型文化活動;定期舉辦文化講座、研習、區里 文化建設活動,落實基層文化建設。30

1985年許水德先生接掌市政在議會提出施政報告,力主提昇文教功能,機及 增班設校,改善教育環境,加強學校輔導工作,推動親職教育,培養學生的倫理 道德觀念;推動周末體育聯賽、民俗藝術月、藝術季、體育季等活動,增加參與 育樂營活動。31

28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學校統計〉,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2013 年 12 月 7 日檢索。

29 楊國賜,《臺北市發展史(二)》(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2),785。

30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市長施政報告〉,《七十二年度臺北市政紀要》,(臺北,1983):28。

31 馬鎮方總編,〈臺北市市長施政報告〉,《七十四年度臺北市攻紀要》,(臺北,1985):63。

(47)

32

1988年吳伯雄接任市長,此時期臺北市教育工作,係秉持教育建國理想,遵 奉國家教育政策,並配合市政發展特色,以培養高素質的現代臺北市民為宗旨

持續增班設校,充實教育設施,並強調小學「生活與倫理」、國中「公民與道德」

等生活教育。此外實現有教無類,規劃每一個行政區至少要有一所國中小設有特 殊教育班。32

1990年黃大洲擔任市長,教育施政重點在促進五育均衡發展以及推展全民運 動,任內推展社區運動,在學內推廣慢跑運動,且在學校教育落實常態分班、正 常教學與強化五育並重。33

1994年陳水扁就任民選市長,施政報告時指出,以落實本土化及國際化為目 標,積極推廣文藝休閒活動,1.推動鄉土歷史、地理等文化教育;2.增加高中聯招 在社會科出題比重;3.須加速學校PU 跑道之舖設;4.規劃興建社教場所;5.興建 天母運動場用地;6.利用學校教室空間試辦成人推廣教學;7.提供終身學習運動環 境34

1998年,馬英九先生當選臺北市長,在施政報告指出臺北市應提供市民多元

的終身學習環境,提升市民人文素養;改善設施、運動風氣進而提升市民健康適 能。另外也應全面推動教育改革,協助學生適性發展,回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 理想。352002年馬英九先生連任市長,在未來任期中提出「教育政策白皮書」,以 臺北新教育,領航新世紀為主軸,提供多元的就學機會及完善的學習環境,以培 養優質市民為教育願景。36以國民教育、語言教育政策、社會教育、健康體育四個 層面進行。37

2006年郝龍斌先生當選臺北市長,在任期的施政報告指出,以「讓世界看到

32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市長施政報告〉,《七十九年度臺北市攻紀要》,(臺北,1990):14-54。

33 莊志英總編,〈臺北市市長施政報告〉,《八十年度臺北市政紀要》,(臺北,1991):22-24。

34 陳水扁總編,〈臺北市政府施政報告〉,《八十四年度臺北市政紀要》,(臺北,1995):15~17。

35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市長施政報告〉,《八十九年度臺北市政紀要》,(臺北,2000):59~62。

36 臺北市教育局,《臺北市教育白皮書》,(臺北市:臺北市教育局,2002):1-2。

37 臺北市教育局,《臺北市教育白皮書》,(臺北市:臺北市教育局,2002):3-4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