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腦科學領域產學合著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電腦科學領域產學合著之研究"

Copied!
2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電腦科學領域產學合著之研究

A Study on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ship in Computer Science Area

鄭 翔 Hsiang Cheng

指導教授:黃慕萱 博士 Advisor:Mu-Hsuan Huang, Ph.D.

中華民國 102 年 1 月

January, 2013

(2)

謝 辭

終於畢業啦!!!回首過去,彷彿還可以看到當初那個手拿地圖、懷著忐忑不安 心情初次踏進台大校園的自己,但是時間過得好快,懷抱著不捨與歡欣的矛盾心 情,就要向兩年半的研究生生活說再見了,而我的求學生涯也將暫時告一段落。

回顧撰寫論文的過程,最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黃慕萱老師,感謝老師在百忙 之中,細心指導我的論文,不厭其煩修正行文不當之處並引領我思考分析研究的 方向,口試前亦不斷安撫我緊張的情緒,讓我倍感溫馨;同時也要感謝吳明德老 師與林奇秀老師抽空擔任我的口試委員,費心審閱我的論文並提供許多建設性的 建議及指正,致使論文得以更臻完善。

此外,感謝所有R99 的同學們,對於初來乍到台大的我,熱心提供許多協助,

並在研究所生活中互相加油打氣,因為有你們的幫助,才能讓身為路癡的我,順 利渡過在台大的每一天,和大家一起念書、笑鬧、談心的日子,我將永記於心。

從大學就一路陪伴我的靜宜、佩蓉、柚子、麗瑩、小手、伊婷、敏薇、黃以寧,

謝謝妳們常常傾聽我的煩惱,每次聚會都讓我的壞心情一掃而空;還有四研的美 女助理們,感謝妳們在這段時間給予的協助,也教會我各種計量分析的小技巧,

讓我得以順利分析完所有的研究數據。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在這段期間忍受我起伏不定的情緒,費心照顧我的生活 起居,讓我能無後顧之憂的完成學業;我也要對這兩年半來的自己說聲謝謝,謝 謝妳當初毅然決然報考研究所,謝謝妳在過程中沒有放棄,未來還有全新的挑戰 要面對,期許自己永遠抱持著撰寫論文的毅力與耐心,往人生的下一站前進。

(3)

i

摘要

本研究以書目計量法分析2002-2011年間收錄於SCI資料庫之電腦科學領域期 刊論文,以作者機構資訊為基礎,剖析電腦科學領域的產學合著趨勢。研究中針 對產學合著論文進行整體概況、國家層次與機構層次之分析,從而建構產學合著 之時序變化,並進一步比較各國、各機構的產學合著趨勢;其次透過多機構研究 者與產學共享研究者之剖析,據以了解電腦科學領域研究者於多個機構任職的情 形,以及大學與企業間研究人員共享的合作趨勢;最後,為了解政府、大學與企 業的學術互動情形,並掌握政府參與產學合著的概況,遂將產官學合著趨勢納入 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電腦科學領域近十年之產學合著論文數增加,歷年產學合著 率則表現穩定,整體產學合著率為19.15%;產學合著論文的合著者人數高於一般 合著論文,其平均作者人為4.13人高於一般合著論文的3.25人,並以3-4人合著為主 要的合著模式;合著機構數則以兩個機構合著為主要型態,但漸向多個大學與企 業共同合著發展。在國家層次方面,跨國產學合著情形越來越普遍,其中美國不 僅為產學合著論文的最主要來源,美國的大學與企業更為各國最重要的產學合著 對象。在機構層次部分,企業的產學合著率高於大學,且相較於學術界有越來越 多的大學參與產學合著,進行產學合著的企業則集中在Microsoft Corp.、IBM、Intel 等大型跨國企業,但多數產學合著論文係以大學研究者為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

且隨著企業產學合著率與大學合著率的增加,顯示電腦科學領域越來越仰賴大學 產出知識;此外大學與企業在產學合著對象的選擇方面,大學的產學合著對象較 為固定,傾向與特定企業多次合作發表產學合著論文,而企業的產學合著對象則 較為多元,偏好與不同的大學進行合作,但整體而言,電腦科學領域論文數越多 的機構,其產學合著率亦越高。

(4)

ii

在多機構研究者與產學共享研究者分析方面,多機構研究者主要以任職於不 同類型機構為主要型態,其中大學研究者為各類型機構均重視的人力資源;產學 共享研究者則有增加趨勢,這些產學共享研究者參與產學合著的情形相當普遍,

且有助於產學合著之進行;而產學合著之主要機構傾向同時採用合著與研究者共 享的合作方式,且企業的產學共享者來源多於大學。

在產、官、學合著分析部分,法國為政府機構與大學、企業合著比例最高的 國家,而臺灣企業則較少投入電腦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其企業合著率與產學合 著率皆為臺、韓、中、日四國中最低的;大學、企業與政府機構皆以大學為主要 合著對象,但企業與政府機構很少進行合作研究;此外,多數國家政府不傾向以 合著者的方式投入產學合作研究,且政府機構是否以合著者角色參與產學合著,

對產學合著論文數的多寡亦無絕對影響

關鍵字:書目計量、產學合作、合著、多機構研究者

(5)

iii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search collabo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in computer science area by bibliometric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the computer science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during 2002-2011 which were indexed i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This study observed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ship from broad level, country level and institution level respectively by analyzing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ed articles. In addition, it also discussed multi-institutions researchers, university-industry shared researchers and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co-authorship.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researchers of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es tended to co-author in computer science since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ed articles were increasing and the percentage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ship was 19.15% which shows a stable performance in last 10 years. The co-author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ed articles were more than that of general co-authored articles. The average number of author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ed article was 4.13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eneral co-authored articles (average number of authors was 3.25). The main pattern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ship was two-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but the articles co-authored by several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es were growing. Under the country level, th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ship was intensified. USA was the most productive country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ed articles and it was also the dominant partner of most countries. On institution level, there were more and more universities co-authored with industries. In contrast, the industries that participated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ship concentrated o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uch as Microsoft, IBM and Intel. The percentage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ship of industries was higher than

(6)

iv

universities. B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s or first authors of most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ed articles were university researchers, and it had gradually depended on universities to product knowledge in computer science. Furthermore, the collaborator number of industries was more than universities which tended to co-author with the same firm for several times. It is noteworthy that more productive journal articles the institutions published, the higher percentage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ship it could own.

The percentage of multi-institutions researchers working in different types of institutions were the highest, and most of them worked in universitie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industry shared researchers was increasing who could facilitate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es co-authored with each other.

In addition, the productive institution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ed articles also shared researchers with their collaborators. However, the sources of university-industry shared researchers of industries were more than universities.

French government co-authored with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es frequently.

Compare with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industries in Taiwan seldom conducted academic research. University co-authored article was the highest in percentage and university researchers were the major co-authored partner for industries and

governments. Moreover, the governments of many countries seldom participated as an author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ship. And the government participated as an author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ship did not necessarily stimulate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es.

Keywords: bibliometrics, co-authorship,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multi-institutions researcher

(7)

v

目次

摘要 ... i

目次 ... v

表目次 ... vii

圖目次 ... x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陳述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7

第貳章 文獻回顧 ... 10

第一節 產學合作 ... 10

第二節 合著分析 ... 16

第三節 產學合著 ... 32

第四節 產官學合著 ... 38

第五節 電腦科學與資訊工業 ... 44

第参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 51

第二節 研究工具與對象 ... 65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 68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75

第一節 產學合著之整體概況分析 ... 75

第二節 產學合著之國家層次與機構層次分析 ... 89

(8)

vi

第三節 多機構研究者與產學共享研究者分析 ... 129

第四節 產官學合著分析 ... 15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182

第一節 結論 ... 182

第二節 建議 ... 189

第三節 進一步研究之建議 ... 193

參考書目 ... 195

(9)

vii

表目次

表 2- 1 產學合作效益 ... 13

表 2- 2 不同學科領域之合著論文比例 ... 21

表 2- 3 不同學科領域之平均作者數 ... 24

表 2- 4 不同年代之平均作者數 ... 26

表 2- 5 合著與社會網絡分析相關研究整理 ... 31

表 3- 1 電腦科學各子領域之預估產學合著率 ... 55

表 3- 2 研究樣本之基本資料 ... 56

表 3- 3 機構類型範圍對照表 ... 72

表 4- 1 歷年論文數與合著論文數 ... 76

表 4- 2 歷年論文作者人數分布 ... 79

表 4- 3 單一作者論文與合著論文之平均被引次數統計檢定 ... 80

表 4- 4 歷年產學合著論文數與產學合著率 ... 81

表 4- 5 歷年產學合著論文作者人數分布 ... 84

表 4- 6 合著論文與產學合著論文之平均作者數統計檢定 ... 85

表 4- 7 歷年產學合著機構數分布與平均機構數 ... 86

表 4- 8 大學合著、企業合著與產學合著論文之平均被引次數統計檢定 ... 88

表 4- 9 企業合著論文、大學合著論文與產學合著論文被引次數分布 ... 88

表 4- 10 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20 名之國家 ... 90

表 4- 11 歷年跨國產學合著論文數與平均合著國家數 ... 92

表 4- 12 跨國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20 名之國家 ... 94

表 4- 13 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20 名的國家組合 ... 96

表 4- 14 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10 名的國家組合(不含美國) ... 97

表 4- 15 2002-2006 年中心性前 20 名之國家 ... 99

表 4- 16 2007-2011 年中心性前 20 名之國家 ... 101

表 4- 17 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20 名之機構 ... 104

表 4- 18 大學與企業之產學合著率比較 ... 105

表 4- 19 電腦科學領域論文數前 20 名機構產學合著率之比較 ... 108

(10)

viii

表 4- 20 論文總數與產學合著論文數之相關性統計檢定 ... 109

表 4- 21 產學合著論文之通訊作者/第一作者數前 10 名之大學 ... 111

表 4- 22 產學合著論文之通訊作者/第一作者數前 10 名之企業 ... 112

表 4- 23 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5 名大學的主要產學合著對象 ... 113

表 4- 24 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5 名企業的主要產學合著對象 ... 115

表 4- 25 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20 名的機構組合 ... 117

表 4- 26 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15 名機構的產學合著對象數量及集中度 ... 120

表 4- 27 Microsoft Corp.與中國及香港大學之產學合著論文分析 ... 121

表 4- 28 2002-2006 年各機構之中心性(產學合著論文數≧30) ... 124

表 4- 29 2007-2011 年各機構之中心性(產學合著論文數≧30) ... 127

表 4- 30 歷年多機構研究者論文數 ... 130

表 4- 31 多機構研究者論文數前 20 名之國家 ... 133

表 4- 32 歷年多機構研究者任職機構數統計 ... 134

表 4- 33 多機構研究者任職之機構類型統計 ... 135

表 4- 34 歷年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數 ... 137

表 4- 35 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數前 20 名之國家 ... 140

表 4- 36 跨國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之國家組合(論文數≧2) ... 142

表 4- 37 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數前 20 名之機構 ... 144

表 4- 38 產學共享研究者人數前 5 名大學之產學共享研究者機構來源 ... 146

表 4- 39 產學共享研究者人數前 5 名企業之產學共享研究者機構來源 ... 147

表 4- 40 產學共享研究者人數前 5 名機構之產學共享研究者機構來源分析 ... 148

表 4- 41 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數前 20 名的機構組合 ... 150

表 4- 42 產學共享研究者任職機構地理位置分析 ... 152

表 4- 43 產學共享研究者擔任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統計表 ... 155

表 4- 44 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20 名機構組合之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分析 ... 157

表 4- 45 產學合著與產學共享研究者機構之平均產學合著論文數統計檢定 ... 158

表 4- 46 歷年產官學合著論文數 ... 161

表 4- 47 電腦科學領域論文數前 15 名國家之合著論文類型分析 ... 167

表 4- 48 產官學合著論文數前 20 名之國家 ... 172

(11)

ix

表 4- 49 各國產官學合著論文佔產學合著論文之比例 ... 174

表 4- 50 各機構合著類型分析 ... 175

表 4- 51 電腦科學領域論文數前 10 名大學之合著類型分析 ... 176

表 4- 52 電腦科學領域論文數前 10 名企業之合著類型分析 ... 178

表 4- 53 產官學合著論文數前 20 名之機構 ... 180

表 4- 54 產官學合著論文之機構組合(論文數≧2) ... 181

(12)

x

圖目次

圖 2- 1 三重螺旋結構三維陣列圖 ... 40

圖 3- 1 合著資料檔欄位示意圖 ... 58

圖 3- 2 多機構研究者資料檔欄位示意圖 ... 60

圖 3- 3 研究步驟流程圖 ... 69

圖 4- 1 歷年合著率曲線圖 ... 77

圖 4- 2 歷年平均作者數曲線圖 ... 78

圖 4- 3 單一作者論文與合著論文平均被引次數曲線圖 ... 80

圖 4- 4 歷年各類型合著率曲線圖 ... 82

圖 4- 5 歷年產學合著論文平均作者數曲線圖 ... 83

圖 4- 6 歷年各類型合著論文平均被引次數曲線圖 ... 87

圖 4- 7 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10 名國家之產學合著率曲線圖 ... 91

圖 4- 8 歷年跨國產學合著率曲線圖 ... 92

圖 4- 9 2002-2006 年跨國產學合著網絡圖 ... 98

圖 4- 10 2007-2011 年跨國產學合著網絡圖 ... 100

圖 4- 11 產學合著之大學與企業個數曲線圖 ... 102

圖 4- 12 歷年大學與企業產學合著率曲線圖 ... 106

圖 4- 13 產學合著論文之通訊作者/第一作者機構類型比例圖 ... 110

圖 4- 14 2002-2006 年機構產學合著網絡圖(產學合著論文數≧30) ... 123

圖 4- 15 2007-2011 年機構產學合著網絡圖(產學合著論文數≧30) ... 126

圖 4- 16 歷年多機構研究者論文率曲線圖 ... 130

圖 4- 17 歷年跨國多機構研究者論文佔多機構研究者論文之比例 ... 131

圖 4- 18 歷年多機構研究者論文類型曲線圖 ... 136

圖 4- 19 歷年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率曲線圖 ... 138

(13)

xi

圖 4- 20 歷年跨國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佔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之比例 ... 139

圖 4- 21 歷年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之機構數曲線圖 ... 143

圖 4- 22 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類型比例圖 ... 153

圖 4- 23 歷年產學共享研究者論文類型曲線圖 ... 154

圖 4- 24 產學合著與產學共享研究者機構組合比較圖 ... 156

圖 4- 25 合著論文類型分析圖 ... 160

圖 4- 26 歷年產官學合著率及產官學合著論文佔產學合著論文比例曲線圖 ... 162

圖 4- 27 主要國家各類型合著論文分析圖 ... 164

圖 4- 28 臺、韓、中、日各類型合著論文分析圖 ... 166

圖 4- 29 電腦科學領域論文數前 15 名國家之大學合著率與企業合著率 ... 168

圖 4- 30 電腦科學領域論文數前 15 名國家之政府機構合著率與產官合著率 ... 169

圖 4- 31 電腦科學領域論文數前 15 名國家之官學合著率與產學合著率 ... 170

圖 4- 32 電腦科學領域論文數前 15 名國家之產官學合著率 ... 171

(14)

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陳述

產學合作(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係指學術界與產業界為求學術理 論實務應用與技術提升,所採取的合作手段,其合作方式包括產業界對大學學術 研究提供經費資助,或由產學雙方協同進行合作研究、契約研究、技術轉移、技 術諮詢等活動。1950 年代以後,各國高等教育發生激烈變化,大學開始面向社會,

重視把研究成果及時轉化為新技術和新產品,以成為產業和經濟發展的動力,大 學因而開始向產業界提供諮詢、研究、技術轉移等服務,以史丹佛大學為例,該 校每年平均有4 千萬到 6 千萬美金的技術轉移收入(李鎮宜、黃經堯、何卉蓁,

民99);產業界亦逐漸將大學視為重要的技術與知識來源(Johnston, 2004),並積 極贊助大學的學術研究,根據臺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大專校院產學合作績效評 量結果」指出,99 年度大專校院獲得的產學經費高達 4,068,431 台幣,約較 98 年 度成長18.95%(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基金會,2011)。上述產學互動方式的改變,

致使知識與技術的分野越形模糊,改變了大學與企業間、學術與技術間,甚或基 礎研究與應用研究間,過去涇渭分明的平行關係。處於知識經濟時代,學術界與 產業界的關係越趨密不可分,產學合作儼然成為世界各國推行知識經濟的重要一 環,產學合作的蓬勃發展及其所帶來的無窮效益,更加深探究產學合作議題之重 要性。

產學合作日益普遍,大學與企業的研究者在合作研究的過程中,可能共同發 表產學合著論文,隨著產學合著論文數的增加(Leydesdorff, 2003;Ponds, 2009;

Abramo, D'Angelo, Di Costa, & Solazzi, 2009;Hossain, Moon, Kang, Lee, & Choe, 2012;Kwon, Park, So, & Leydesdorff, 2012;Liang, Chen,Wu, & Yuan, 2012),越來 越多的大學與企業,將產學合著視為建立雙方合作關係的重要途徑之一,產學合 著已然成為知識發展與創新的重要趨勢,由此顯示產學合著議題的探究有其必要 性及研究價值。綜觀先前研究可知,產學合著論文涵蓋大部分的產學合作產出

(15)

2

(Laudel, 2002;Melin, 2000),為產學間合作關係的衡量與評估,提供了一個可量 化的資訊資源(Tijssen, van Leeuwen, & van Wijk, 2009),產學合著情形之觀察,遂 成為探究產學合作趨勢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本研究希冀透過產學合著論文之 剖析,對產學合著趨勢進行深入的探究,進而了解產學間的合作情形。

產學共享研究者(university-industry shared researcher)亦為產學合作趨勢下的 產物,這類同時任職於大學與企業的研究者,體現了產學間透過研究者共享所建 立的合作關係,故具有產學合作之意涵(Katz & Martin, 1997;Perkmann & Walsh, 2007)。產學共享研究者包括在大學擔任兼職教師(adjunct faculty)的企業員工,

或借調至企業工作(secondments to industry)的大學教師等(Perkmann & Walsh, 2007),其不僅可透過工作機會吸取、融合大學及企業的知識與研發成果,更重要 的是,跨機構合著往往須經由科學家間非正式的接觸或彼此熟識的研究者來促成 (Subramanyam,1983),因此產學共享研究者可藉由職場人際關係的拓展,促進產學 雙方合作交流的機會,如產學共享研究者與大學或企業研究者共同發表論文的情 形,便可視為其活絡產學合著的證明。上述機構間研究者共享的現象,反映在研 究者現職機構數量的變化上,造就了多機構研究者(multi-institutions researcher)

的出現;多機構研究者蘊含機構間人力資源集中與分享的意涵,並可達到降低成 本、有效運用人力資產、提升競爭力之機構目標(楊力、宋馬林、李軍強,2008)。

產學共享研究者亦屬於多機構研究者的一種,因此,本研究先透過多機構研究者 之檢視,掌握產學共享研究者之概況,從而針對產學共享研究者對產學合著的影 響進行討論。

事實上,產學合作所涉及的不僅是大學與企業,政府在產學合作中扮演的角 色亦十分顯著(Choi, 2012;Shinn, 2002;Choung & Hwang, 2000;Liang et al., 2012)。

政府除可透過政策的制定及資金的補助,營造促進產學合作的環境外,更可與大 學及企業建立三邊的產官學合著(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co-authorship)關 係,產出對國家科學出版有貢獻的產官學合著論文(Leydesdorff, 2003;Shinn, 2002;

Choung & Hwang, 2000;Hossain et al., 2012;Leydesdorff & Park, 2010;Leydesdorff

& Sun, 2009),顯示在知識產出與技術創新的過程中,政府、大學及企業三方所交

(16)

3

織出的是一種互動、互補的合作夥伴關係,這種以知識為基礎的互動關係,可經 由產官學合著論文之剖析顯現。先前研究亦指出,各國政府涉入產學合作的方式 不盡相同,或以資金補助為主,或成為合著者之一(Choi, 2012),此處值得深入 討論。因此,為進一步了解政府、大學與企業的學術互動情形,並掌握政府參與 產學合著的概況,本研究將產官學合著趨勢納入研究討論範圍。

21 世紀不僅是知識經濟時代,更是數位時代,面對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的 蓬勃發展,以電腦科學為基礎的資訊工業已成為全球的主流產業之一,其所創造 的高經濟價值,吸引世界各國政府致力推動科技產業建設,產業界及學術界亦積 極投入電腦科學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導致越來越多研究者投入其中,展 現出的研究成果使電腦科學領域迅速成長。資訊工業向來重視產品的研發與創新,

面對技術快速發展與技術替代的環境,投入大量研發資源與創新產品,成為企業 生存的必要條件,這種追求創新與研發的產業本質,使其對學術知識的依存度高 於其他產業,尤其是大學的研究產出,被資訊工業認為與其產業創新極為相關

(Cohen, Nelson, & Walsh, 2002;Levin et al., 1987);而近來資訊工業廠商為提升 競爭力、克服研發瓶頸、落實人才培養、保留人力資源等目的(杜念魯,2012;郭 靜蓉,2012;蘇恆安,2012;Rosenberg & Nelson, 1993),紛紛與學界建立密切的 合作關係,並將之落實於經營策略中(杜念魯,2012;郭靜蓉,2012;蘇恆安,2012;

Rosenberg & Nelson, 1993)。從大學角度觀之,綜觀過去研究亦指出,大學的產學 合著集中在特定的學科領域 (Thune, 2007;Tijssen et al., 2009),如資訊處理

(information processing)、資訊系統(information systems)等著重應用層面的學科主題,

進行產學合著的比例較高(Caloghirou, Tsakanikas, & Vonortas, 2001),顯示高科技及 知識技術密集型的產業與學科領域,較易維持密切關係。考量電腦科學領域對全 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學術界與產業界皆重視研發、創新的本質,致使其理 論知識與應用技術間具有密切關聯性,該領域的產學合著趨勢應可體現產學雙方 知識與技術接軌、轉移的情形,並反映商業環境中產業界的實質需求,據以導出 具實質意義的研究結果,故本研究選擇電腦科學領域為研究對象。

產學合作於知識經濟時代,業已成為各國政府強化產業競爭力之手段,對於

(17)

4

知識及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有極大貢獻,其中產學合著更為產學雙方建立合作關係 的主要方式之一。儘管已有不少產學合著的相關研究被提出(Leydesdorff, 2003;

Ponds, 2009;Tijssen, 2006;Abramo, D'Angelo, & Di Costa, 2011;Almeida, Hohberger,

& Parada, 2011;Hossain et al., 2012;Klitkou, Nygaard, & Meyer, 2007;Kwon et al., 2012;Liang et al., 2012;Olmeda-Gomez, Perianes-Rodriguez, Ovalle-Perandones, &

Moya-Anegon, 2008),但上述研究大多聚焦在特定國家或特定學科領域之產學合著 情形,少有針對全球電腦科學領域產學合著議題進行全面性剖析者,為完整掌握 電腦科學領域的產學合著趨勢,本研究與過去相關研究的不同之處在於,除產學 合著論文整體概況的分析外,尚進行國家層次及機構層次之分析,藉由合著分析 可蒐羅大範圍樣本的特性,了解各國與各機構的產學合著趨勢及異同,以提供國 家政府、學術界與產業界推動產學合作的決策參考,其中機構層次分析,更可進 一步得知學術界與產業界於產學合著參與、合著對象選擇等方面的差異,此為過 去相關研究較少觸及的部分。此外,本研究亦將深具產學合作意義但相關研究付 之闕如的產學共享研究者納入討論,以了解產學雙方透過研究者共享所建立的合 作關係,並進一步探究產學共享研究者對產學合著之影響;另考量政府、大學與 企業於知識產出及創新過程中的密切關係,政府既可是產學合著的推動者,亦可 為參與者,故本研究將政府的角色納入討論,一併檢視產、官、學三者的學術互 動及合著趨勢。

本研究以近十年(2002-2011)收錄於SCI資料庫之電腦科學領域期刊論文為分 析對象,以論文作者之機構資訊為基礎,剖析電腦科學領域的產學合著趨勢。本 研究針對產學合著論文進行整體概況、國家層次與機構層次之分析,從而建構產 學合著之時序變化,並進一步比較各國、各機構的產學合著趨勢;其次透過多機 構研究者與產學共享研究者之剖析,據以了解電腦科學領域研究者於多個機構任 職的情形,以及大學與企業間研究者共享的合作趨勢;最後,為了解政府、大學 與企業的學術互動情形,並掌握政府機構參與產學合著的概況,遂將產官學合著 趨勢納入討論範圍。在資料分析與呈現方面,輔以社會網絡分析,建構國家層次 與機構層次的產學合著網絡,並探究合著網絡之特性及動態變化。

(18)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採用合著分析方法,分別自整體概況、國家層次與機構層次剖析電腦 科學領域近十年(2002-2011)的產學合著趨勢,並探究產學共享研究者之概況以 及產官學合著議題,本研究擬達成之研究目的與問題臚列如下:

一、分析電腦科學領域產學合著之整體概況。

1. 近十年(2002-2011)電腦科學領域期刊論文的數量分布、合著率、作者人 數分布與被引情形之變化為何?

2. 近十年(2002-2011)產學合著論文的數量分布、合著機構數分布與被引情 形之變化為何?

二、分析各國、各機構之產學合著趨勢。

1. 近十年(2002-2011)產學合著論文之主要國家分布及其合著情形為何?各 國的產學合著趨勢有何異同?

2. 近十年(2002-2011)產學合著中,高影響力的核心國家為何?

3. 近十年(2002-2011)產學合著論文之主要機構分布及其合著情形為何?大 學與企業的產學合著趨勢有何異同?

4. 近十年(2002-2011)產學合著中,高影響力的核心機構為何?

三、分析多機構研究者、產學共享研究者之趨勢及其對產學合著之影響。

1. 近十年(2002-2011)電腦科學領域研究者任職多個機構之趨勢為何?

2. 近十年(2002-2011)產學間透過研究者共享建立合作關係之趨勢為何?

3. 產學共享研究者對產學合著的影響為何?

四、分析電腦科學領域之產官學合著趨勢。

1. 近十年(2002-2011)電腦科學領域政府、大學與企業間之合著趨勢為何?

2. 各國之產官學合著趨勢有何異同?

3. 大學與企業之產官學合著趨勢有何異同?

(19)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臚列如下:

一、 資料範圍:本研究以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所收錄之電 腦科學領域期刊論文為研究樣本,未收錄於此資料庫之期刊論文則不列入研 究範圍。

二、 時間範圍:受限於本年度(2012 年)電腦科學領域期刊論文仍持續出版中,

無法蒐羅本年度完整的論文樣本,故本研究所探討之時間範圍,以論文樣本 較為完整的2011 年為限,探究電腦科學領域 2002-2011 年的產學合著趨勢。

三、 研究樣本之限制:會議論文為電腦科學領域研究者公開其研究成果的重要管 道,亦為該領域十分重要的資訊來源,但目前未有完整收錄各研討會會議論 文的資料庫平台或資料來源,本研究考量會議論文蒐羅不易,容易出現樣本 年代不齊全或遺漏特定研討會之會議論文的情形,而影響電腦科學領域產學 合著趨勢之觀察,遂僅以電腦科學領域期刊論文為研究樣本。

四、 研究領域之限制:收錄於JCR 資料庫的電腦科學領域期刊高達 618 種,共刊 載351,043 篇期刊論文,本研究宥於時間與人力之限制,針對 JCR 資料庫細 分之七個電腦科學子領域進行產學合著率的初步預估,並依據初步研究結果,

選擇預估產學合著率較高之「硬體與結構」及「軟體工程」兩電腦科學子領 域為研究對象。

五、 語言限制:本研究以WOS 資料庫為研究樣本的蒐集工具,但該資料庫以蒐集 英語期刊為主,故可能低估非英語系國家的產學合著論文數。

六、 本研究藉由分析期刊論文作者之通訊地址,據以檢視產學合著趨勢,論文作 者及其所屬機構等資訊,初步由Web of Science(WOS)資料庫獲得,當作者 機構標示不清或缺漏時,將核對原文,若無法取得論文原文或論文未註明作 者機構,則將該篇論文自研究樣本中排除。

七、 本研究於作者機構辨識方面,是以各期刊論文所標示之作者機構為依據,不

(20)

7

另行核對同一作者在不同論文中,所標示之機構是否相同,亦不探究除論文 所標示之機構外,作者是否同時任職於其他機構。

八、 本研究以產學合著論文為分析樣本,探究電腦科學領域的產學合著趨勢,但 不進一步檢視合著者對於合著論文的貢獻度及實際參與度,合著者之認定皆 以期刊論文所標示的作者為依據。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須定義之名詞臚列如下:

一、合著(co-authorship):合著之產生是當二位或二位以上的研究者共同發表一 篇著作,不同研究者之間即互為合著者(coauthor)或共同作者,而該篇著作 則稱為合著論文或多作者論文(張郁蔚,2009)。

二、合著分析(co-authorship analysis):合著分析為基於論文合著者具有合作關係 之假定,藉由合著論文之分析,探究研究者間的合著關係與合作情形,並可 透過作者之服務機構、學科屬性、所屬國家等資訊,了解個別研究者間、機 構間、學科間及國家間的合作研究情形(Luukkonen, Tijssen, Persson, &

Sivertsen, 1993)。

三、多機構研究者(multi-institutions researcher):同時隸屬多個機構的研究者屬之,

如同時任職於學校與業界的研究者。若一篇論文有二名作者,但其所標示之 作者任職機構卻有三處時,則其中一名作者必為多機構研究者,並同時任職 於該論文所標示的多個機構(Katz & Martin, 1997;Perkmann & Walsh, 2007)。

本研究對於多機構研究者之認定,不包括同時任職於同一機構不同子單位之 研究者。

四、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社會網絡分析是一種研究社會結構、

組織系統、人際關係、團體互動的概念與方法,是針對社會網絡中行為者間 的關係,進行量化研究,其主要是將人際行為、人際關係數量化,並援引數 學中的圖形理論(graph theory),以點、線等圖示呈現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方向

(21)

8

性及接觸的距離等,可用以理解人與人間、組織與組織間、國家與國家間的 關係(劉軍,2004)。

五、官學合著(university-government co-authorship):官學合著之產生,是當大學 與政府機構之研究人員共同發表一篇著作,即分別隸屬於大學與政府機構的 研究者,發展出互為合著者之合作關係,而該學術論文則稱為官學合著論文 (Leydesdorff, 2003)。

六、產官合著(industry-government co-authorship):產官合著之產生,是當企業與 政府機構之研究人員共同發表一篇著作,即分別隸屬於企業與政府機構的研 究者,發展出互為合著者之合作關係,而該學術論文則稱為產官合著論文 (Leydesdorff, 2003)。

七、產官學合著(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co-authorship):產官學合著之產 生,是當大學、企業與政府機構之研究人員共同發表一篇著作,即分別隸屬 於大學、企業與政府機構的研究者,發展出互為合著者之合作關係,而該學 術論文則稱為產官學合著論文(Leydesdorff, 2003)。

八、產學合作(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產學合作係指學校為求學術理論 實用發展,以及企業為求技術提升的一種合作方式(康自立,1985),其目的 在於結合教學機構與企業所各自具備的互補資源,因而由產業界出資,與學 術界共同進行研究活動與計畫(Bloedon & Stoke, 1994),進而達成知識與技 術轉移(Schmoch, 1999)、結合學術基礎研究與產業應用研究之標的(林清和,

民83),其效益有利於合作雙方預期目標的達成。

九、產學合作研究(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產學合作研究為來 自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個人和團體,為生產新的科學知識或技術而協同工作,

並共同產出研究成果(Katz & Martin, 1997;Salter & Martin, 2001)。

十、產學共享研究者(university-industry shared researcher):產學共享研究者指同 時任職於大學與企業的研究者,如企業員工兼任教職,或大學教師借調至企 業工作等情形屬之(Katz & Martin, 1997)。

(22)

9

十一、產學合著(university-industry co-authorship):產學合著之產生,是當大學與 企業之研究人員共同發表一篇著作,即分別隸屬於大學與企業的研究者,發 展出互為合著者之合作關係,而該學術論文則稱為產學合著論文(Leydesdorff, 2003)。

(23)

10

第貳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為探討電腦科學領域的產學合著趨勢,針對產學合著論文進行整體概 況、國家層次與機構層次之分析,繼而探究產學共享研究者與產官學合著議題,

以下根據文獻回顧的結果,於第一節先行概述產學合作,隨後於第二、三、四節 分別討論合著分析、產學合著以及產官學合著。

第一節 產學合作

進行電腦科學領域產學合著之相關探討前,釐清產學合作的意義有其必要性,

以下針對產學合作的意涵、效益及類型進行說明。

一、產學合作意涵

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合作夥伴關係已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根據科學史學家的研 究指出,學術界與產業界之間的聯繫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當時科學家與私人企 業間已建立多元的關係(Lynskey, 2006),而近二十年來,大學與企業從一個遙 遠的、平行的關係,轉為緊密的產學合作互動(Etzkowitz, 1998)。產學合作泛指 學術界與產業界雙方合作進行的各種活動(吳亞君,民90),是學校為求學術理 論實用發展,以及企業為求技術提升的一種合作方式(康自立,1985),其目的 在於融合學術理論與企業實務經驗,並結合學校與產業界之互補資源(陳建州,

2011),以縮短學術理論與實務應用的差距(Bloedon & Stoke, 1994),進而為學 研界提供新的研究資源,並為產業界開創新利基(黃煌輝,民90)。

活絡產學合作是激發知識投資、擴散與加值應用的有效途徑,產學間的交流 互動愈緊密,愈有利於創新機制的導入及科技研究成果的商品化(林尚平等人,

民98),因此,產學合作可視為大學與企業所進行的創新合作(innovation cooperation)

活動(Xu, 2010),在創新過程中,大學和科學研究機構通常扮演知識創新的主體,

而產業界則是技術創新的主體,這些組織共同創新並將成果及時轉化為產品,上 述產學合作成果可有效提升企業和整個區域的創新能力(Fabrizio, 2007;Murray, 2002;Bercovitz & Feldman, 2007;Kleyn, Atun, & Kitne, 2006;Mowery & Nelson,

(24)

11

2004;Perkmann & Walsh, 2007;Ponds, van Oort, & Frenken, 2011;Van Looy, Debackere, & Andries, 2003)。此外,產學合作亦代表大學與企業間知識生產、創 造和流動網絡的建立(蘇竣、何晉秋,2009),若從知識擴散的觀點來理解產學 合作,產學合作可謂是知識擴散的一種載體,且不受區域規模的限制,跨國的產 學合作更可視為一種國際知識擴散機制(Ponds, Oort & Frenken, 2011)。

透過產學合作之訓練與發展,可檢視教育體系是否符合競爭性經濟之所需。

產學合作做為評估教育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在於,可透過產學合作模式探討高等教 育與實務發展間,是否存在資訊傳遞與應用的鴻溝(張宏帆,民99),故應將教 師的產學合作交流納入教師評鑑的指標之一(何明鏡,2011;彭森明,2006)。

以上國內學者以產學合作評估教育體系的觀點,Tijssen et al.,(2009)已將之落實 於實證研究中,其指出產學合著論文為全世界研究型大學的評鑑,提供了一個新 的實證數據來源,並可作為大學評鑑的量化指標。

綜上所述,產學合作之本質為,學校為求學術理論實用發展,以及產業界為 求技術提升的合作方式,藉由學術理論與企業實務經驗的結合,以及產學雙方資 源的集中與運用,開發新的商機及研究方向。此外,產學合作與創新及知識擴散 息息相關,藉由合作過程的進行,產學雙方得以建立知識與訊息交換的雙向管道,

據以促進學術知識與技術成果的傳播、擴散與結合,從而利於研究成果的即時轉 化,以及國家整體創新能力與競爭力的提升。

二、產學合作的效益

由大學的觀點視之,大學進行產學合作的效益有:一、大學的研究資金不足,

透過產學合作,可獲得企業的經費資助。二、自企業獲得互補性之特殊設備及技 術等資源。三、提供畢業生就業機會。四、可有效進行學術理論外的實務訓練,

培養符合企業要求的勞動力。五、整合學校資源和各校的核心專長及系科。六、

增進教師對產業發展的知覺及關心,增進實務經驗。七、改善研發產能。八、維 持主要的技術開發(Bailey, 1997;Caloghirou et al., 2001;Geisler & Rubenstein, 1989)。而更重要的是,大學可藉由產學合作的機會,擴大研究視野並使其活性化,

(25)

12

同時使大學成為一個具挑戰精神與競爭力的地方(Looy, Debackere, & Andries, 2003)。有別於上述效益,若就社會服務觀點而言,透過產學合作可充分利用大 學的研發能量創造產業的經濟價值,並彌補產業研發能力的不足,以厚植民生、

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楊瑞珍,民99),從而履行大學的社會責任。

而就企業而言,與大學進行產學合作的效益則包括:(Caloghirou et al., 2001;

George, Zahra, & Wood, 2002;Powell, Koput, & Smith-Doerr, 1996)

一、降低成本、增進技術。產學合作研究可導致較低的研究和開發費用,且可得 到較高層級的創新產出。

二、掌握新興技術與科技。產學合作研究的主題,在本質上往往和產業內部進行 的研究是互補的,因為大學通常著重在風險高及主題尚處萌芽階段的研究,

因此,產學合作研究之成果深具商業價值,但是相較之下,企業無法從事這 類的研究,與大學進行合作研究遂成為企業取用新興技術和科學發現的途徑 之一。

三、降低風險。企業與大學進行合作研究的風險,和與競爭對手合作相較,相對 之下較低,即便大學在學術文化、激勵機制與研究成果商品化等方面,與企 業有很大差異,但仍不至於成為企業取得研究成果之智慧財產權的威脅。

三、提升企業聲譽。由於學術出版可以同時提升個人和企業的聲譽,因此產業界 的科學家往往被鼓勵直接或間接與大學進行合作研究。

四、改善生產流程。自產學合作所獲得的知識,不僅影響研究者個人的學術產量,

也可增進企業的創新過程,並改善生產流程。

上述產學合作為大學與企業所帶來之效益,Valentin(2000)亦將之歸納為財 務、技術及策略等三個面向(表2-1),在財務方面,大學將企業視為新的研究經 費來源,而透過產學合作亦可為企業降低研發的成本及風險;在技術方面,產學 雙方可藉由合作,取得所需之互補資源,如企業可為大學提供其所缺乏之實務經 驗,而對企業而言,產學合作更是取得新興技術的主要管道;策略層面則是其他 學者較少提及的部分,包括大學藉助企業的管理經驗、企業員工資料庫的建立、

企業競爭優勢的提升等。

(26)

13

表 2- 1 產學合作效益

大學 企業

財務  新財政資源  降低成本

 獲得政府補助與財政利益

 分擔研發風險 技術  使用企業的設備與資源

 藉助企業人員及其科學與技 術經驗

 取用大學的資源

 提升競爭力

 契約外包

 技術發展與基礎創新

 合作研發計畫 策略  科學的突破與進展

 藉助企業的管理經驗

 潛在員工(大學學生)資料庫的 建立

 建立策略聯盟

 更具彈性的組織策略

 維持/提升競爭優勢

資料來源:Valentin, E. M.(2000).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A Framework of Benefits and Obstacles.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3, 165-172.

綜上所述,產學合作可達到產學雙方互利、雙贏的結果,並有利於產學雙方 預期目標的達成,其效益主要來自財務面與機構內部競爭力或學術影響力之提升,

而產學合作為學界與業界所帶來的實質或非實質之利益,得以激勵產學雙方持續 不斷進行合作。

三、產學合作類型

產學合作有許多不同的形式,Schartinger、 Rammer、Fischer & Frohlich (2002)

將產學間知識互動(knowledge interaction)的類型分為四類:一、合作研究:包括 合作發表。二、契約研究:包括諮詢、研究資助。三、流動:包括大學和產業界 間人力資源的流動、共同指導學生。四、訓練:包括建教合作、企業員工於大學 在職進修等。其他尚包括:知識或技術轉移、策略聯盟、建立大學企業、招聘大 學畢業生等(Mora-Valentín, 2002;Lee & Win, 2004)。

Perkmann & Walsh(2007)將Schartinger et al.(2002)提出的知識互動類型,

進一步作區分,提出依產學互動的「關係涉入」(relational involvement)程度,來 區分產學合作活動類型,包括:

(27)

14

一、高度關係涉入的產學合作:指的是來自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個人和團體,為了 特定的計畫協同工作並共同產出成果,如合作研究與研究服務(research services)等。其中產學合作研究是大學與企業合作進行的研究與發展活動,

旨在產出高度學術相關的成果,且研究成果多為學術出版品所接受並刊登,

產學合作研究所建立的是一種雙向的合作關係,過程中產學雙方相互協商研 究的議題、方向及進行方式等,並可藉此學習對方的技術、問題及研究成果;

產學合作研究從小規模的、臨時的合作計畫到大規模的組織合作都有,也被 稱為「由企業贊助的研究」(industry-sponsored research),在這種合作模式中,

產業界可能僅對提供大學研究資金,或進一步指引大學的研究範圍。

二、中度關係涉入的產學合作:指的是大學與企業間人力資源的轉移情形,包括 大學畢業生於企業任職,以及企業員工轉任教職等。而大學與企業彼此分享 研究者的情形,亦屬於中度關係涉入的產學合作,如企業員工於大學擔任兼 職教師,或大學教師借調至企業工作等。

三、低度關係涉入的產學合作:這類合作活動不需要大學研究人員與產業界人員 建立關係,包括產學間相互引用對方所發表之論文的行為,以及專利授權等,

這種合作形式通常被稱為知識或技術轉移。

其中企業員工於大學擔任兼職教師的產學合作方式,已存在於某些國家,彭 紅玉(2005)分析已開發國家高職院校聘用兼職教師的研究便指出,美、德、澳、法、

英等國的兼職教師絕大部分來自企業界,如德國職業學院的兼職教師除少部分來 自大學外,絕大多數來自企業;澳洲高職校院傾向自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專業技 術人員中,透過標準的制定,大量選聘兼職教師;美國則從企業部門中,聘請技 術優異、經驗豐富的工程人員與管理人員;法國與英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機構亦強 調從企業聘請兼職教師,這些來自業界的兼職教師主要負責專業類或實務類的教 學課程。企業兼職教師不僅具有專業知識,並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能把業界的 生產、管理、技術研發等概況與教學課程緊密結合,協助學生熟習理論與實務的 連結,並可與專任教師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有利於學校整體師資水準的提高

(28)

15

而大學教師借調至企業或於企業擔任兼職工作方面,除須經由任職學校同意 外,尚須符合國家法令之規範,以臺灣為例,根據我國教育部訂定之「公立各級 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民99),教師兼職機關(構)之範圍限於,與學校建 立產學合作關係或政府、學校持有其股份之營利事業機構或團體;另根據「教師 借調處理原則」(民96),專科以上學校未兼任行政職務之專任教師,得配合產學合 作借調至公民營事業機構,且學校應與借調機構簽訂合作契約,並約定收取相當 金額之學術回饋金納入校務基金運用或公務預算繳庫。在日本方面,根據日本「人 事院規則」,國立大學教師及研究人員為利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移轉於民間企業,在 兼任職務與其大學教師之教職間,無訂立採購契約或其他相關利害關係之前提下,

得兼任技術移轉事業負責人、研究成果活用企業負責人,以及股份有限公司監事 等職務(張慧嫺,民90)。這類於業界服務的大學教師除可運用其在教學上的經驗、

信念與價值觀,為企業帶來新的概念與衝擊(Badali & Housego, 2000;Gatherer &

Edward, 1998),對於教師而言,使其得於研究之餘親身參與和其研究領域相關之 企業經營,並透過投入截然不同的工作與角色,重新檢視、豐富自身的專業能力,

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機會(張慧嫺,民90;Yee, 1990;Badali & Housego, 2000;

Gatherer & Edward, 1998)。整體來看,產學間人力資源的共享,可使學術研究與產 業實務經驗充分結合,並促進經濟發展,因此學者們也積極呼籲政府,應放寬大 學教師兼職或借調至企業之限制,以真正落實產學合作政策(張慧嫺,民90)。

綜上所述,產學合作的形式頗為多樣化,其主要包括合作研究、契約研究、

研究諮詢、人力資源轉移、建教合作、技術轉移、策略聯盟等,並可依合作過程 中,活動參與與關係建立的程度與合作目標的差異,形成不同的產學合作形式。

在所有產學合作形式中,產學合作研究指來自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個人和團體,為 了特定的計畫協同工作並共同產出成果,且因於合作過程中,產學雙方的關係較 為對等,而非完全由產業界主導,學術機構亦享有一定程度的學術自由,故被學 者視為產學雙方高度涉入、並建立深度合作關係之產學合作形式。

產學合作是學校為求學術理論實用發展,以及企業為求技術提升的一種合作 方式,活絡產學合作不僅是激發知識投資、擴散與加值應用的有效途徑,對大學

(29)

16

與企業而言,更可得到提升實務經驗、開發研發經費來源、降低研發成本與風險,

及取得新興知識與技術等利益。產學合作的項目多樣化,其中產學合作研究被視 為產學雙方高度涉入、並建立深度合作關係之產學合作形式,因此與其它產學合 作活動相較,較能體現產學合作促進知識擴散與創新合作的本質,故合作研究為 產學合作議題中,較為常見且受重視的討論議題。

第二節 合著分析

本研究透過產學合著論文之作者資訊,分析電腦科學領域的產學合著趨勢,

以下分別說明合著、合著分析以及合著與社會網絡分析。

一、合著

科學研究的過程需要相互溝通,研究人員的互動,長久以來是科學的重要本 質,1960 年代,科學史大師 Price 便已提出科學規模的結構已從「小科學」,過渡 到講究精密設備、重視群體研究的「大科學」(big science),在今日科際整合的環 境下,大科學的形塑更為彰顯,導致個人、研究群體及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加劇,

直至今日,合作研究的趨勢已是不爭的事實。合著代表研究人員進行合作研究後,

將其研究成果以共同具名方式合作發表的行為,合著之產生,是當二位或二位以 上的研究者共同發表一篇著作,不同研究者之間即互為合著者或共同著者,該篇 著作則稱為合著論文或多作者論文;上述研究者共同發表論文的行為,可能包含 合作研究的意涵,合著論文之分析,因而被廣泛用以合作研究相關議題的探究中

(Lariviere, Gingras, & Archambault, 2006;Leta & Chaimovich, 2002;Willard, Kennan, Wilson, & White, 2008;Yan & Ding, 2009;林雯瑤,2009;黃慕萱、黃玫 溱,2008;蔡明月、郭正遠,2009)。

合著論文可依據合著者組成的不同,區分為不同的合著類型,包括(王崇德,

1997):

一、師生間的合著: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及帶領下,共同進行科學研究,合作成果 則由師生共同署名。

(30)

17

二、同行間的合著:同機構不同單位的研究者,圍繞一個共同感興趣的課題,或 實地參與討論、或通信聯絡,最終完成共同署名的科學成果。

三、跨機構合著:許多大型複雜研究項目的達成,不僅涉及多個學科領域,也需 要集聚社會多方面的優勢力量來共同工作,因此,多個科學研究機構會為同 一個目標而協同工作,並由參與合作研究之不同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 其研究成果。

四、跨學科合著:大科學時代,許多研究課題往往牽扯到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

因此,多個學科領域的研究者便協同合作,並共同發表研究成果。

五、跨國合著:指的是超越地區、超越國家的科學合作,由不同國家的研究人員 協同合作,並以合著論文形式公開其研究成果。

綜上所述,合著的產生,是當二位或二位以上的研究者,共同發表一篇著作,

不同研究者之間即互為合著者,而該篇著作則稱為合著論文。依據合著論文中,

合著者所屬單位或所處地區的不同,合著又可分為多種類型,如身處不同國家之 研究人員,共同發表論文的行為,稱之跨國合著;任職不同組織機構研究者的合 著,則為跨機構合著;而不同學科領域學者專家間的合著,則為跨學科合著。由 於研究者間共同發表論文的行為,可能包含合作研究的意涵,合著遂成為評估合 作研究的普遍方法之一,可用以了解國家間、機構間及學科間的合作研究情形。

二、跨機構合著

前述提到合著論文可依據合著者組成的不同,區分為不同的合著類型,其中 由不同機構研究人員合作發表論文的情形,稱為跨機構合著;由於產學合著為跨 機構合著的一種類型,在此先針對跨機構合著的背景及趨勢進行說明。

所謂跨機構合著根據Katz & Martin(1997)的說法,若論文作者分屬不同機構,

便有跨機構合著的現象出現。隸屬於不同機構組織的科學家,常因共同的興趣而 合作進行研究計畫,跨機構合作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幾點(Subramanyam, 1983):

一、經由研究者間非正式的接觸或彼此熟識的研究者來促成

二、研究者的工作轉換:當研究者離開原先工作的機構,轉而為另一機構工作時

(31)

18

其可能將之前未完成的研究帶至新任職機構,並持續和先前任職機構的同事 合作。

三、社會關注迫使跨機構合作:常是政府機構間跨機構合作的起因。

四、研究計畫過於複雜,須使用其他機構的昂貴設備或特殊服務,才可完成。

近來有許多實證研究指出,跨機構合著的現象已越來越普遍。在社會科學領 域的部分,Cunningham & Dillon(1997)以 5 種資訊科學期刊的論文為研究樣本,

分析1989-1995 年間資訊科學領域的跨機構合著情形,研究結果指出,資訊科學領 域的整體跨機構合著率為14%,而 5 種期刊中,以 Journal of Systems Management 的跨機構合著率最高,有23%;最低為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其跨機構合 著率僅1%。

在自然科學領域的部分,陳利真(2007)以 SCI 資料庫中電機電子領域的期刊論 文為研究對象,利用書目計量方法,分析臺灣電機電子領域期刊作者的合著形態,

該研究結果指出,臺灣合著論文數前十名的機構中,學術機構的跨機構合著率介 於41.19% -54.24%,而政府機構的跨機構合著率高於學術機構,工研院與中研院 的跨機構合著率分別為86.82%與 88.80%。許雅珠(2011)以 SCI 資料庫的 14 種機器 人核心期刊論文為研究樣本,探討1983-2009 年間機器人文獻的合著情況,該研究 結果指出,機器人文獻的整體跨機構合著率為29.24%。黃郁惠(2004)同樣以書目 計量方法,探討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領域的論文產出與被引用之概況,該研究結 果指出,500 篇高被引論文中有半數以上為跨機構合著,平均每篇論文由 2.38 個 機構合作發表,而跨機構合著論文中,合著機構數最多的論文,共有高達40 個機 構合著。王倩、梁鳳蓮、劉玉曉、馬雪(2009)則以 2004-2008 年間發表於《天津 農業科學》期刊的論文為研究樣本,分析農業科學領域的跨機構合著情形,該研 究結果指出,《天津農業科學》期刊的整體跨機構合著率為35.76%,而比較歷年的 跨機構合著率則指出,2004-2008 年間的跨機構合著率均在 30%以上,其中以 2007 年的跨機構合著率最高有41.67%,最低為 2006 年的 31.11%。

綜上所述,跨機構合著的興起與研究者人際關係的發展、工作調動及研究計 畫需求有關,且由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領域的跨機構合著率顯示,社會科學與自

(32)

19

然科學領域的合作研究已跨越機構的界線,隸屬不同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論 文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其中自然科學領域的跨機構合著較社會科學領域常見。

三、合著論文成長趨勢

合作研究的歷史可追溯至17、18 世紀,但在當時合作研究尚未成為一個典型 的研究模式,到了19 世紀初期,合作研究開始在法國興起風潮,直到很久以後,

合作研究才出現在英國和德國。直至今日,隨著合著論文數的增加,顯示合作研 究已成為一個普遍的研究模式,並逐步發展成熟。如Willard et al.(2008)以 1975-2006 年澳洲圖書資訊學者在 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 期刊所發 表的論文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合著論文在數量上有增加的趨勢,且研究 者間合著的方式也有所改變,過去較常見的是澳洲學者間的合著,現在則朝跨國 合著發展。Leta & Chaimovich(2002)亦指出巴西自然科學期刊論文的跨國合著 率,從1980 的 11.3%上升到 1990 年的 20.0%, 2000 年再提升至 30%。Wang、

Wu、Pan、Ma & Rousseau(2005)以 1997-2001 年間中國科技與技術統計年鑑中 的論文進行合著分析,其研究結果顯示,合著率從79.03%上升至 83.25%,而平均 作者數則由3.03 增加到 5.25 人。林雯瑤(2009)針對環境工程學門所進行的研究 亦指出,該學門的合著率高達95.83%,且 1999-2008 年間,環境工程領域的平均 作者人數呈現上揚趨勢。上述研究顯示,學術合著確實呈現成長的趨勢,且科學 家間的交流越來越朝向國際化發展。

雖然合著論文在數量上逐漸成長,但其成長幅度依學科特性的差異而有不同 程度的增加(Ajiferuke, 1991),傅雅秀(2002)認為,即便科學研究越來越講求科 學合作、集體研究,強調相互交流資訊,以融合多個學科的知識、匯集更多層面 的觀點及節省研究成本,但人文科學領域的合著情形仍較不普遍,數學家也常單 獨研究(solo research),反觀自然與應用科學領域的合著情形相當普遍。如Lariviere et al.(2006)以 ISI 引文索引資料庫中,1980-2002 年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人文 科學領域的合著論文為研究樣本,研究結果顯示自然科學領域的合著論文比例最 高,約有80-90%,其次是社會科學領域,約 30-60%,人文科學領域的比例最低,

(33)

20

不到10%。楊彩霞(2005)的研究也指出,情報科學期刊的合著率低於自然科學 期刊,而陳定權、朱維鳳、莫秀娟(2009)的研究也呈現同樣結果,他們主張期 刊論文的合著率與科學性質有關,理工類學術論文的合著率高於人文社會科學。

為了解不同學科領域的合著趨勢,本研究將先前研究針對不同學科領域所計 算出的合著率,彙整於表2-2。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合著趨勢部份,如護理學領域的 合著率自1970 年代的 22.50%,上升至 1980 年代末期的 66.33%(Norris, 1993);

心理學領域的合著率,亦從1926-35 年代的 24.44%,上升至 1996-2005 年代的 76.19%( Zafrunnisha & Pullareddy, 2009)。在社會科學領域方面,如科學技術管理 領域的合著率,於1994-2006 年間亦從 26.70%上升至 72.50% (劉盛博、丁堃、楊 瑩、劉雅洁,2010)。而在人文科學領域的部分,文學領域於 1998-2002 年間的整 體合著率為3.80%(Lariviere et al., 2006)。透過表 2-2 所呈現的合著率顯示,合著 已成為各學科領域的普遍現象,且隨著時間的推進,合著率有上升的趨勢。

雖然合著已成為趨勢,唯各學科領域的合著頻率並不相同。經由表2-2 合著率 之觀察可發現,1995 年之後,自然科學領域的合著率皆在 70%以上,如生命科學 領域的合著率為94.92%(戴月,2010)、心理學領域的合著率為 73.00%(Lariviere et al., 2006)、農業科學領域的合著率為 87.53%(Lariviere et al., 2006)等。而社會 科學領域的合著率約在30-40%左右,如社會科學的合著率約為 33 %(Moody, 2004;

梁雁,2009),經濟學則為 40%(尤千儀,2009),但各學科依研究性質的差異,

也有部分學科的合著率較低或較高,如同為社會科學的資訊組織與知識管理領域,

資訊組織領域的合著率為12.20%(林巧敏,2009),而知識管理領域的合著率則高 達70.00%(Gu, 2004)。相較之下,人文科學領域的合著率最低,如文學領域的合 著率僅3.80%(Lariviere et al., 2006)。上述各學科領域合著率之比較,驗證Ajiferuke

(1991)與傅雅秀(2002)的說法,即合著論文的數量,依學科特性的不同而有 不同程度的增加。

(34)

21

表 2- 2 不同學科領域之合著論文比例

學科領域 資料來源與範圍 合著率

自 然 科 學

海洋哺乳類動物學

(Bird, 1997)

資料來源:收錄於 Aquatic Sciences and Fisheries Abstracts資 料庫的期刊論文

資料範圍:1985-1993

70.80%

人口基因理論(Gupta &

Karisiddappa, 1998)

資料來源:11 種人口基因理論的 核心期刊

資料範圍:1956-1980

41.09%

生命科學(戴月,2010) 資料來源:《生命科學研究》期刊

資料範圍:1997-2009 94.92%

農業科學(王倩等人,

2009)

資料來源:《天津農業科學》期刊

資料範圍:2004-2008 87.53%

護理學(Norris, 1993) 資料來源:Canadia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資料範圍:1970-1991

1970-76 年:22.50%;

1979-81 年:13.56%;

1987-91 年:66.33%;

眼科(Davis & Wilson, 2001)

資料來源:眼科論文產量前20 名 的澳洲學者,收錄於SCI 與 SSCI 資料庫的論文

資料範圍:1990-1999

95.00%

醫學(潘和平、曹紅院、

葉冬青,2010)

資料來源:《中華疾病控制雜誌》

資料範圍:2005-2009 89.60%

心理學(Lariviere et al., 2006)

資料來源:收錄於SCI、SSCI 與 A&HCI 資料庫的加拿大學者發 表的論文

資料範圍:1998-2002

73.00%

心理學(Zafrunnisha &

Pullareddy, 2009)

資料來源:Sri Venkateswara University、Osmaina University、

Andhra University 等三所大學心 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的參考書 目。

資料範圍:1963-2003

1926-35 年:24.44%;

1936-45 年:32.74%

1946-55 年:37.74%;

1956-65 年:44.54%

1966-75 年:50.49%;

1976-85 年:56.24%

1986-95 年:67.32%;

1996-2005 年:76.19%

資訊系統(Oh, Choi, &

Kim, 2006)

資料來源:根據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選擇資訊系 統期刊中4 本重要期刊

資料範圍:1977-2002

75.00%

生物醫學(Lander, 2012) 資料來源:收錄於 WOS 資料庫 的生物醫學相關期刊論文 資料範圍:2004-2009

79.00%

(35)

22

學科領域 資料來源與範圍 合著率

自 然 科 學

環境工程學(林雯瑤,

2009)

資料來源:收錄於SCIE 資料庫中 20 種環境工程學門重要期刊的論 文

資料範圍:1999-2008

68.83%

工程領域(蔡明月、郭 正遠,2009)

資料來源:收錄於SCIE 資料庫中 的工程學門重要相關論文

資料範圍:1989-2008

臺灣:89.04%;

香港:92.71%;

中國大陸:94.07%

奈米科技領域(謝彩 霞,2008)

資料來源:收錄於 SCI 資料庫的 國際奈米科技領域論文

資料範圍:1990-2004

91.3%

電機電子領域(林利 真,2007)

資料來源:收錄於SCI 資料庫之 臺灣學者發表的電子領域期刊論 文

資料範圍:1986-2005

90.23%

社 會 科 學

人類學(Choi, 1988) 資料來源:14 種美國人類學核心 期刊

資料範圍:1963-1983

1963 年:18.00%;

1983 年:40.00%

社會科學(Moody, 2004) 資料來源:Sociological Abstracts 資料庫中的所有英語期刊

資料範圍:1963-1999

33.00%

資訊檢索(Ding &

Chowdhury, 1999)

資料來源:收錄於SSCI 資料庫的 資訊檢索研究期刊論文

資料範圍:1987-1997

8.80%

科學技術管理領域(劉 盛博等人,2010)

資料來源:根據中文社會科學引 文索引,選擇科學技術管理期刊 中10 本重要期刊

資料範圍:1994-2006

26.70% 上升至 72.50%

資訊科學(Cunningham

& Dillon, 1997)

資料來源:5 種資訊科學期刊

資料範圍:1989-1995 62.00%

社會科學(梁雁,2009) 資料來源:《四川理工學報》的期 刊論文

資料範圍:2004-2009

32.68%

經濟學(尤千儀,2009) 資料來源:收錄於 TSSCI 資料庫 的8 種經濟學門期刊

資料範圍:2000-2004

40.00%

數位學習(廖婉如,

2009)

資料來源:收錄於中華民國期刊 論文索引系統中的數位學習相關 主題論文

資料範圍:1998-2007

62.87%

(36)

23

學科領域 資料來源與範圍 合著率

社 會 科 學

知識管理(Gu, 2004) 資料來源:收錄於SCI、SSCI 與 A&HCI 資料庫的知識管理相關 論文

資料範圍:1998-2002

70.00%

圖書資訊學(吳冠儀,

2003)

資料來源:臺灣與大陸的圖書館 學核心期刊

資料範圍:1999-2001

臺灣:15.11%;

中國大陸:17.64%

圖書資訊學(林欣怡,

2005)

資料來源:分別自中文圖書資訊 學文獻摘要資料庫與日本的圖書 資訊學文獻目錄,取得臺灣與日 本的圖書資訊學相關論文

資料範圍:1991-2001

臺灣:10.29%;

中國大陸:17.92%

圖書資訊學(陳定權、

朱維鳳、莫秀娟,2009)

資料來源:5 種圖書館學與情報 學期刊

資料範圍:1999-2002

33.78%

資訊組織(林巧敏,

2009)

資料來源:收錄於中華民國期刊 論文資料庫的資訊組織相關期刊 論文,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的學位論文

資料範圍:1982-2008

12.20%

檔案學(林巧敏,2010) 資料來源:5 種圖書館學與情報 學期刊

資料範圍:1999-2002

11.40%

教育(Lariviere et al., 2006)

資料來源:收錄於SCI、SSCI 與 A&HCI 資料庫的加拿大學者發 表的論文

資料範圍:1998-2002

46.80%

法律(Lariviere et al., 2006)

資料來源:收錄於SCI、SSCI 與 A&HCI 資料庫的加拿大學者發 表的論文

資料範圍:1998-2002

8.20%

人 文 科 學

文學(Lariviere et al., 2006)

資料來源:收錄於SCI、SSCI 與 A&HCI 資料庫的加拿大學者發 表的論文

資料範圍:1998-2002

3.8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除了合著的頻率外,透過平均作者人數的觀察可發現,各學科領域的合著規 模也不同,Yan & Ding(2009)以生態學、物理學與圖書資訊學為例,指出生態學

數據

圖 3- 1 合著資料檔欄位示意圖
圖 3- 2 多機構研究者資料檔欄位示意圖
表 3- 3 機構類型範圍對照表  機構類別  範圍  學校  公、私立大學與學院,不含大學附屬醫院。 企業  各類營利機構。  政府機構  政府部門與由政府資助或建立的公立研究 機構,如中研院、中科院或各類國家實驗室。 其他  其他非屬大學、企業與政府機構的組織類 型,如醫院、學會、私立研究機構等。
表 4- 26 產學合著論文數前 15 名機構的產學合著對象數量及集中度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FORMAÇÃO GLOBAL SOBRE AS ASSOCIAÇÕES DE SOLIDARIEDADE SOCIAL E OS SERVIÇOS SUBSIDIADOS REGULARMENTE PELO INSTITUTO DE ACÇÃO SOCIAL. STATISTICS ON SOCIAL SOLIDARITY ASSOCIATIONS

Valor acrescentado bruto : Receitas mais variação de existências, menos compras de bens e serviços para revenda, menos comissões pagas, menos despesas de exploração. Excedente

Valor acrescentado bruto : Receitas do jogo e dos serviços relacionados menos compras de bens e serviços para venda, menos comissões pagas menos despesas de

Valor acrescentado bruto : Receitas do jogo e dos serviços relacionados menos compras de bens e serviços para venda, menos comissões pagas menos despesas de

[r]

投票記錄:核准 3 票、修正後核准 11 票、修正後複審 0 票、不核准 0 票、未全 面參與討論 0 票、棄權 0 票。.. 審查結果:修正後核准

投票記錄:核准 1 票、修正後核准 13 票、修正後複審 0 票、不核准 0 票、未全 面參與討論 0 票、棄權 0

投票記錄:核准 0 票、修正後核准 10 票、修正後複審 4 票、不核准 0 票、未全 面參與討論 1 票、棄權 0 票。.. 審查結果:修正後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