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巴爾夫歌曲之分析與詮釋:以1858年出版六首採用朗費羅詩詞之歌曲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巴爾夫歌曲之分析與詮釋:以1858年出版六首採用朗費羅詩詞之歌曲為例"

Copied!
1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演奏唱組詮釋報告. 巴爾夫歌曲之分析與詮釋: 以 1858 年出版六首採用朗費羅詩詞之歌曲為例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M.W. Balfe’s Works: Six Songs Published in 1858 with H. W. Longfellow’s Poems. 指導教授:楊艾琳 教授 研究生:許佩君 撰 中華民國一O七年七月.

(2) 謝辭 完成這篇論文,意謂研究所學業告一段落,同時也代表新階段的開始。感謝一路上 支持我的師長、家人、同學、同事以及朋友們,謝謝你們總是適時提著一盞盞的明燈, 映出溫暖與希望。回首研究路,因為大家的鼓勵與陪伴,讓我在工作、學業、各種挑戰 的夾擊下,在千頭萬緒理不清、人生茫然無窮盡的時刻,仍得以不斷前進至此。 感謝我的論文指導老師楊艾琳教授,在各個階段與層面給予我最大的支持。不但認 真嚴謹指導論文;專業用心教導聲樂;細心督促面面俱到;寬厚溫暖關懷學生,更堅定 地帶領我度過無數關卡。富有教育愛與熱誠的老師,是我最感恩的人,感謝上帝的安排! 感謝論文口試委員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陳允宜教授,以及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 戴旖旎教授,給予寶貴意見與指教,讓此篇論文更臻於完善。感謝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 系林璄南教授,以及徐千惠小姐,給予英文詩詞翻譯的專業建議,讓翻譯詩詞能更貼切 表達原文意涵。感謝楊心新小姐,協助我處理翻譯上遭遇的困難。 感謝我的同學西維吉尼亞大學蕭晴文教授,及當時在英國念書的吳秋憶學妹,與在 美國攻讀的周容安學妹,協助查找難以搜尋的寶貴文獻資料。感謝學弟蕭宏浥,擔任論 文口試時的鋼琴演出,提供許多音樂詮釋的想法。感謝學妹黃柔慈、劉書妤、林含儒, 提供論文寫作的方法與建議。感謝幕聲合唱團指揮陳麗芬博士、吳念芝及所有團員,與 我的同事長官們,時時刻刻為我加油打氣。感謝我親愛的好同學吳依虹、吳季倫、顏琬 蕙,總是鼎力相助解決各種疑難雜症,並努力守護我的心靈健康。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是愛唱歌的爸爸許鼎輝,與陪我到英國、愛爾蘭蒐集資料 的媽媽鄭秀麗,讓我接觸音樂、喜愛音樂、學習音樂,才有機會發表這一篇論文。我想, 沿途風雨成回憶,過往苦甜皆美麗!與大家分享這份喜悅,再次感謝各位! i.

(3) 摘要 麥可‧威廉‧巴爾夫(Michael William Balfe,1808-1870),為十九世紀歐洲紅極一時 的愛爾蘭作曲家、男中音與指揮家。他在巴黎和米蘭求學,身處於義大利美聲歌劇(Bel Conto Operas) 蓬勃發展的年代,待他返回倫敦時,英國音樂的發展仍舊低迷,於是他 將在義大利與法國所學的歌劇經驗,致力於創作英國聲樂作品,透過成功的歌劇,推 動音樂的風氣;創作更多歌曲,讓歌唱藝術更普及。本論文是以巴爾夫 1858 年出版六 首採用朗費羅詩詞之歌曲為主軸,藉由文獻探討,瞭解其時代背景,並提供六首歌曲 的中文翻譯與內涵,透過樂曲分析,整理作曲家的創作手法,理解音樂與詩意的關係, 並以此作為演唱詮釋之建議。 這六首歌曲的歌詞皆選自美國詩人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的詩,分別出自詩集《夜吟》(Voices of the Night)、《布魯日鐘 樓及其他詩選》(The Belfry of Bruges and Other Poems) ,以及劇本《西班牙學生》(The Spanish Students)。六首詩的題材,皆有不同的面向,展現生活中不同層面的情感,音 樂上各自獨立發展,沒有相對應的關係,巴爾夫將六首歌與一首重唱曲集合成冊出版。 從這六首歌曲中,可以看到巴爾夫的寫作手法與音樂風格。他使用許多歌劇創作 手法,像是宣敘調、踏瓣音、延音記號等;也藉由改變速度、調性、節奏來表現情境 的轉變;明確標示速度、力度、表情與聲音的術語,以此增加樂曲戲劇張力;鋼琴處 於伴奏地位,但適時支持歌曲情感的表達。作者以自己的演唱經驗給予詮釋建議,希 望對有意演唱這六首歌曲的歌者,有所幫助。. 關鍵字: 麥可‧威廉‧巴爾夫、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英國聲樂作品、美國詩人 ii.

(4) Abstract Michael William Balfe, 1808-1870, was an Irish composer, baritone, and conductor in the 19th century, who enjoyed a short-lived fame. He studied in Paris and Milan, where he immersed himself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bel canto operas flourished. When he returned to London, he channeled his creativity into his English vocal works, utilizing what his experiences in Italian and French opera; through these successful operatic works, it conjured a new wave in English music. More vocal works were then composed, allowing the vocal arts to become more prevalent, thanks to Balfe.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six songs that Balfe had composed in 1858, using the poems of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Through gathering information from documents,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importance of the poems,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music, techniques of the compositional methods,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usic and poetry, I have provided the Mandarin translation and the all the related contents, and have based my performance interpretations on all my findings. These six songs were gathered from the various collections of poems by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from Voices of the Nights, The Belfry of Bruges and Other Poems, and The Spanish Students. In the six poems, different emotions and aspects of life are exhibited, allowing the music to develop differently, without any relevance. Balfe published these six songs and a duet altogether in the same book. From these six songs, one will notice Balfe’s compositional techniques and musical style. He uses many operatic compositional techniques, such as recitative, damper pedal, and sustaining pedal; through changes in the tempo, tonality, and rhythm, he shows us the changes in the mood as well. When he accurately harnesses the tempo, energy, emotions and inflections, he is able to dramatize the music; the piano plays a supportive role accompanying the singer, but provides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emotional suppor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sic. Through my iii.

(5)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s a performer, I will provide my own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six songs, and I hope my interpretation will be of assistance to those who wish to perform these works.. Keyword: Michael William Balfe,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English vocal works,. American Poet. iv.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論文架構與研究範圍………………………………………………….....3. 第二章 二十世紀以前英國歌曲之發展………………………………………….…….4 第三章 巴爾夫之生平與音樂………………………………………………….….…...11 第一節. 生平……………………………………………………………….……...11. 第二節. 作品內容………...….…………………………………………………....22. 第三節. 創作特色…………………………………………………………………25. 第四章 詩人朗費羅………………………………………………………………........ 31 第一節. 生平…………….………………………………………….……………..31. 第二節. 創作特色……….…………………………………………,……………..35. 第五章. 歌曲分析與詮釋…………………………………………………………….....38. 第一節《死神與花朵》(The Reaper and the Flowers)………………………........38 第二節《晚安! 晚安! 親愛的》(Good Night! Good Night! Beloved! )…….….......51 第三節《綠樹柔聲低語》(The Green Trees Whispered Low and Mild)………......63 第四節《塔勞的安妮》(Annie of Tharaw)…………………………………….......74 第五節《就在此地 我的馬兒停步》(This is the Place; Stand Still My Steed)…...90 第六節《白晝已盡 》(The Day is Done)……………………………………….....101 第六章. 結論…………...……………………………………………………….….........115 v.

(7) 參考資料 ………………………………………………………………….……………..138 附錄….…………………………………………………………………………………...141. vi.

(8) 第一章. 緒論. 麥可‧威廉‧巴爾夫(Michael William Balfe,1808-1870),為十九世紀出生於愛爾蘭 的作曲家、男中音與指揮家。他成長於英國,在巴黎接受凱魯比尼(Luigi Cherubini, 1760-1842)1 與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 2 的指導,曾到義大利留學,並與 巴黎、米蘭、倫敦等地的劇院合作,曲風受當時浪漫樂派與義大利歌劇的影響,並結 合歐美文學素材,創作出觀眾喜愛的作品,次女高音馬里布蘭(Maria Malibran, 18081936)3 譽為「英國的羅西尼」4 (The English Rossini) 。 他的作品包含歌劇、藝術歌曲、清唱劇、交響曲與器樂曲,以歌曲數量最多。他 採用著名詩人的詩創作歌曲,出版後受到人們的喜愛,但在巴爾夫過世後,這些歌曲 逐漸被遺忘,如今已經少有人傳唱。希望透過這六首歌曲的分析與詮釋,了解巴爾夫 歌曲的風格特色,使現代歌者能認識他的作品。. 1. 凱魯比尼(Luigi Cherubini, 1760-1842):於法國發展的義大利作曲家,曾任巴黎音樂院院長,以創 作歌劇及宗教音樂而聞名, 作品有歌劇《美狄亞》(Médée)、兩部安魂曲、多部彌撒曲等。 喬奇諾‧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 :義大利作曲家,擅長寫作歌劇,著名作品有《塞 爾維亞理髮師》(Le Barbier de Séville)、《威廉‧泰爾》(Guglielmo Tell)。 2. 瑪麗亞‧馬里布蘭(Maria Malibran, 1808-1936):法國著名次女高音,出身著名的西班牙音樂世家。 父親為聲樂教師曼紐爾‧加西亞(Manuel García, 1775-1832),著有練習曲,妹妹為次女高音寶琳‧維亞 朵-加西亞(Pauline Viardot-García, 1821-1910)。 3. 4. 馬里布蘭於米蘭聽過巴爾夫的歌劇後,稱他為「英國的羅西尼」。 1.

(9)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生於愛爾蘭,移居倫敦,留學巴黎與義大利,身兼作曲家、指揮、男中音身分, 活躍於十九世紀英國與歐洲樂壇的巴爾夫,創作許多作品,憑藉多部歌劇紅遍全歐, 但一個世紀過去,現在卻鮮有人知。作者在幾年前偶然看到巴爾夫的傳記,閱讀其生 平後,得知他在音樂上的輝煌歷史,不但與一流歌者合作演出,指揮當紅作曲家的歌 劇,本身也創作 29 部歌劇,以及 250 首歌曲,不禁對這位過去炙手可熱的音樂家深感 興趣。 本文採 1858 年巴爾夫以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的詩譜寫之歌曲為探討主題。原出版樂譜共七首歌曲,包含一首重唱曲 《是否信任她》(Trust Her or Not),由於演唱時間以及考慮曲種完整性,只選擇其中六 首獨唱曲。本文研究目的,是藉由閱讀資訊、蒐集資料,了解巴爾夫以及詩人的生平 與創作風格,並透過分析六首歌曲,根據樂曲的特性,音樂與詩之間的相關性,提出 詮釋的建議,讓更多人對巴爾夫的歌曲有進一步的認識。. 2.

(10) 第二節 論文架構與研究範圍 本論文藉由相關文獻資料的研究,內容首先介紹二十世紀以前英國音樂之發展, 再介紹巴爾夫的生平,涵蓋成長過程、求學歷程以及在音樂領域的重要經驗。接著討 論其音樂風格,包含作品內容與創作特色兩個面向。之後介紹詩人朗費羅的生平與創 作特色。充分了解作曲家與詩人後,再針對這六首歌曲的歌詞、樂曲架構、作曲手法 等,一一進行分析探討。 經由上述研究後,從時代背景、作曲手法與特色、詩與音樂的關聯、人聲與鋼琴 的互動、鋼琴創作特色、作者演唱經驗等各種角度,歸納統整巴爾夫的歌曲特點,提 出個人對於每首樂曲的詮釋與想法。. 3.

(11) 第二章 二十世紀以前英國歌曲之發展. 中世紀早期為單音音樂時期, 西元 597 年,坎特伯里的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Canterbury, ?- 604)5 到英國傳教,將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6 傳入英國,日後英國 音樂的發展與宗教密不可分。十一世紀開始,英國封建莊園經濟興盛,莊園領主和農 民,在擴大各自利益時,受彼此牽制。莊園領主為求安定,時有妥協,農民經濟較為 獨立,思想也較自由,促使英國民謠7 發展日益茁壯。 英國民謠發源於十二、十三世紀8,興盛於十四、十五世紀,是英國古老的詩歌形 式之一,主要包括英格蘭民謠、蘇格蘭民謠,涵蓋傳統的凱爾特音樂、英國捷格舞及 紡車舞三大元素。中世紀英國民謠多為講述故事,題材包括歷史事件、民間傳說與日 常生活,主要由民間詩人彙整現成故事而來,最初多為歌者即興演唱,待流傳多年後, 逐漸形成幾種固定形式9,創作年代則難以確認。歌者須具備良好的說書能力,運用比 喻、疊句等大量的修辭,伴隨音樂表現抒情,使形象生動鮮活。歌曲簡短不斷重覆, 旋律線條長而優美,力度與速度變化不大,可搭配舞蹈表演。. 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Canterbury, ?- 604)為本篤會修士,奉葛利果一世(Pope Gregorian I, 約 540-604) 之命,前往英國傳福音,建立英國第一座教堂,成為第一位坎特伯里大主教。 5. 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源自羅馬教廷。由教皇葛利果一世下令蒐集當時流傳的宗教歌曲, 所編寫的歌曲集,為單聲部無伴奏宗教音樂。 6. 民謠為簡短的敘事詩,是民間口耳相傳的作品,單純富戲劇性的內容搭配音樂,具歌詠性質,通 常由一幕簡單場景或長篇故事中的片段所組成。 7. 8. 英國民謠發源於中世紀中期,同時複音音樂(Polyphony) 開始發展。. 英國民謠常見形式為每四行一個詩節,第一行和第三行各有四個韻腳,第二行和第四行各有三個 韻腳並押韻,每行詩的格律採用抑揚格,即每個韻腳由一輕一重兩音節構成。 9. 4.

(12) 十二世紀複音音樂時期英國音樂,偏好使用三度、六度音程10,使音樂呈現出甜美 的效果。到了十三世紀,這樣的運用手法更是普遍。從十四世紀烏斯特手抄本 (Worcester fragments)11 研究中發現,曲中經常出現三度與六度音程,並減少五度與八 度和諧音程的使用,聲部節奏律動一致,和聲近似大調,旋律簡潔流暢、溫暖優美。 這樣豐富和諧的英國複音音樂(English Discant),於中世紀後期影響歐洲北方布根第樂 派(Burgundian school)12。 十六世紀,英國牧歌(English madrigal) 與魯特琴歌(Lute Songs) 蓬勃發展。由於英 國國王亨利八世重視音樂,宮中設有常駐音樂家,加上女王伊莉莎白一世(Queen Elizabath I, 1533-1603) 統治時13 國力富強,貴族與中產階級重視休閒、愛好文學藝術14, 詩和音樂的發展極為興盛,甚至在家自創詩詞,於餐後演唱合奏,使牧歌與魯特琴音 樂蔚為風潮,宮中宅邸處處有樂聲。這樣的現象,為十六世紀的牧歌奠定基礎,更促 進英國藝術歌曲興起。這時期代表作曲家有拜爾德(William Byrd,1543-1623)15、莫利. 早在十二世紀,聖.馬格努斯讚美歌(Hymn to St. Magnus) 已出現連續平行三度,聖.馬格努斯為 蘇格蘭北方歐克尼群島(Orkney Islands) 領主。 10. 烏斯特抄本(Worcester fragments) 發現於烏斯特大教堂,並非成冊的歌曲集,包含 25 首零散片段 的簡短歌譜,創作於十三世紀末到十四世紀初。 11. 主導文藝復興時期發展的布根第學派(Burgundian school),十五世紀時受英國複音音樂影響, 代表作曲家為鄧斯泰伯(John Dunstable, 1390-1453),其音樂質樸溫暖,以三度六度音程為主,曲調自然 大方似大調音樂,樂句長而優雅。 12. 13. 1558-1603 年間,為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時期。. 14. 代表文學家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斯賓塞(Edmund Spenser, 1552-1599)。. 拜爾德(William Byrd,1543?-1623): 文藝復興時期英國重要作曲家,擔任皇家禮拜堂樞要,本身為 天主教徒,作品種類包含彌撒曲、經文歌、器樂曲。 15. 5.

(13) (Thomas Morley, 1557-1603)、杜蘭(John Dowland,1563?62-1626)16、坎皮恩(Thomas Campion, 1567-1620)17。 此外,英國聖保祿大教堂唱詩班指揮楊奇(Nicholas Yonge,?-1619) ,於 1588 年出 版義大利牧歌18 選集《阿爾卑斯山外的音樂》(Music Transalpina),收錄五十多首譯為 英文的作品,帶動英國牧歌創作風氣,而牧歌與英國藝術歌曲的發源有關。在四聲部 牧歌中,由人聲高音部為主旋律,加上其它三個聲部演唱,遇上非正式演出時,或以 古提琴(viol)19、直笛(recorder)、魯特琴20等樂器代替其它聲部。其中音域寬廣的魯特琴, 能代替各個聲部與人聲一同演奏,形成以器樂伴奏的獨唱曲,可謂英國藝術歌曲最初 的形式。 與魯特琴有關的歌曲,稱為魯特琴歌21,作曲家採用著名詩人作品,像是莎士比亞、 鄧恩(John Donne, 1572-1631)等人的詩作創作。常見演奏形式有兩種:(1)人聲加上 魯特琴伴奏,並以低音大提琴(viol) 擔任數字低音(Continuo)。(2)魯特琴手自彈自唱。 特色包含反覆多段的詩節式、一字對一音、音域不寬、喜好使用悲傷愁苦的詩詞、歌 曲大多為男性歌者創作、主要於私人宴會中表演。. 杜蘭(John Dowland,1563?62-1626),英國作曲家與魯特琴家。1597 年出版第一本歌曲集,1612 年 出版最後一本歌曲集《朝聖者的安慰》(A Pilgrimes Solance),作品優雅出色,著名歌曲《流吧!我的眼淚》 (Flow, My tears)、《吾見吾愛流淚》(I saw my lady weep) 等。 16. 17. 坎皮恩(Thomas Campion, 1567-1620),英國作曲家。重視歌曲內涵,提升音樂與詩詞水準。. 義大利牧歌為世俗歌曲,是十六世紀義大利重要聲樂作品,詩詞多出自詩人之手,無伴奏牧歌通 常為三到四聲部。 18. 19. 以古提琴為伴奏的獨唱曲,稱為合奏曲(consort song). 魯特琴源自阿拉伯,又稱”樂器之后”,為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流行於歐洲宮廷的絃樂器。十六世 紀中期傳入英國,發展於英王亨利八世與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統治時期,此風潮延續到詹姆士國王一世 時期。十七世紀中葉,魯特琴歌風潮逐漸消退並消失。 20. 21. 魯特琴歌盛行時,至少有三十本歌曲集在倫敦出版。包含莫利、坎皮恩等人的作品。 6.

(14) 英國藝術歌曲於十七世紀進入第一個高峰。英王查爾斯二世(Charles II, 16301685)在位時要求作曲家模仿法國音樂,使得英國出現大量法國及其它外來風格作品, 例如假面劇(Masque)22,戲劇大為風行, 作曲家開始為劇譜寫歌曲。此時英國歌曲 雖然受到義大利影響23,但部份作曲家,力圖保有英國本土風格,像是布勞(John Blow, 1649-1708)24 以及他的學生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25。普賽爾為此時期的代表 人物,他重視音樂與詩詞語韻的搭配,以音樂襯托歌詞張力,作品風格鮮明,刻畫人 物獨樹一格,擅長各類樂曲,作品多樣化,包括獨唱曲、二重唱、三重唱與戲劇歌曲 等,在半歌劇(Sami-opera)中創作多首獨唱曲,使英國藝術歌曲於此時期達到巔峰。 魯特琴風潮於十七世紀中葉逐漸消退後,英國人轉而對義大利歌劇感到興趣, 使 得義大利歌劇在英國成為一股潮流,也造就生於德國,曾旅居義大利,具有國際風格 的作曲家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26,其歌劇、神劇、合唱曲、獨唱曲 等作品,成為十八世紀英國主流。而英國音樂在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中期,受外來音 樂影響甚深,舞台上歐陸作品當道,無論是德文藝術歌曲或法國香頌,作曲家在創作 的質量上展現豐碩成果。反觀英國本土的歌曲創作,由於義大利歌劇絢麗的演唱技巧, 與華麗的舞台設計,深深吸引英國觀眾,作曲家阿恩(Thomas Augustine Arne,1710假面劇(Masque):模仿法國宮廷芭蕾而產生的表演形式,代表作品有羅斯(Henry Lawes, 15961662)與米爾頓(John Milton,1563-1647)的《柯慕斯》(Comus)。 22. 當時英國流行模仿單旋律朗誦調(monodyc recitatives),及義大利卡里西密(Giacomo Carissimi, 1605-1674)、斯特拉德拉(Allessandro Stradelle,1644-1682)等作曲家的作品。 23. 布勞(John Blow, 1649-1708),十七世紀英國作曲家,作品有歌曲集《英國歌曲》(Amphion Anglicus, 1700)。 24. 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 : 十七世紀巴洛克時期英國代表作曲家、管風琴師,著名作品有 歌曲《塞西利亞頌》(Hail bright Cecilia-Ode for St. Cecilia’s Day),以及作品選集《英國的奧菲斯》 (Orpheus Britannicus,Vol.1)。 25. 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 :十八世紀於英國發展的德國作曲家,作品常見歌劇、神 劇、合唱曲。 26. 7.

(15) 1778)27、迪布登(Charles Dibdin, 1745-1814)28、胡克(James Hook, 1746-1827)29、霍恩 (Charles Edward Horn, 1786-1849)30 等人紛紛投入歌劇創作,這也使得英國藝術歌曲, 面臨嚴峻挑戰。此外,為迎合觀眾的喜好,歌曲旋律簡單詞意淺白,例如畢夏普 (Henry Rowley Bishop,1786-1855)的《甜蜜的家庭》(Home, Sweet Home)31。此時歌曲 質量已大不如前,受歡迎的程度也遠不如歌劇,加上英國音樂教育長期缺乏系統化, 一時難以孕育代表性本土作曲家,英國藝術歌曲發展漸趨低迷。 英國皇家音樂學校(The Royal Academy of Music)32 於 1822 年成立,學院派作曲家 師法歐陸譜寫新曲,嘗試復興藝術歌曲,只是缺乏深度的作品依舊佔據主流市場。低 潮之際,仍有少數作曲家譜出動人的作品,像是影響英國近代音樂的薩利文爵士(Sir Arthur Seymour Sullivan,1842-1900)33,1863 年起即以莎士比亞作品為詞,創作出《奧 菲斯與他的魯特琴》(Orpheus with his Lute)、《失去的和弦》(The Lost Chord) 等優美歌. 27. 阿恩(Thomas Augustine Arne,1710-1778):十八世紀英國歌曲和敘事歌劇代表作曲家。. 28. 迪布登(Charles Dibdin, 1745-1814):英國詞曲作曲家。. 29. 胡克(James Hook, 1746-1827):英國作曲家與管風琴師。. 30. 霍恩(Charles Edward Horn, 1786-1849):英國作曲家與演唱家。. 《甜蜜的家庭》(Home, Sweet Home) 一曲,出自畢夏普(Henry Rowley Bishop,1786-1855) 的歌劇 《米蘭小姐克拉莉》(Clari, the Maid of Milan)。 31. 32. 1883 年改制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薩利文爵士(Sir Arthur Seymour Sullivan,1842-1900):影響英國近代音樂的重要作曲家,曾與劇作 家吉伯特(Sir William Schwenck Gilbert, 1836-1911) 成功合作英國喜歌劇。 33. 8.

(16) 曲。同期作曲家還有柯萊(Frederick(Emes) Clay, 1838-1889)34、薩默維爾(Arthur Somervell, 1863-1937)35等。 而帕里(Hubert Parry,1848-1918) 36 和斯丹福德(Charles Villiers Standford, 1852-1924) 37. 則是英國近代音樂興起的重要推手,他們留學德國,接受嚴謹的音樂訓練,長期關注. 歐洲音樂發展,為具有國際觀的作曲家。斯丹福德歸國後,以身為學者的影響力,將 音樂學習系統化帶入英國教育體制內,推動大學音樂教育,提升音樂的學術地位。帕 里則是選用近代詩人的詩來譜曲,例如:柯爾瑞基(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 羅塞提(Christina Rossetti, 1830-1894) 的詩作,或結合英國傳統,重新詮釋莎士比亞詩 詞,提升了選詞的標準,為創作帶來新的刺激與動力。他們的努力,為英國音樂奠定 基礎,培養出像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戴流士(Frederick Delius, 1862-1934), 這等能與歐洲相提並論的作曲家。此外,在民族主義思潮的鼓吹下,作曲家對本土文 化產生認同與自信,重新挖掘英國本土民謠,或鑽研藝術歌曲創作手法,例如:夏普 (Cecil Sharp, 1859-1924)、佛漢.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38、霍爾斯 特(Gustav Theodore Holst, 1874-1934)、奎爾特(Roger Quilter, 1877-1953) 等。. 34. 柯萊(Frederick(Emes) Clay, 1838-1889):英國作曲家. 35. 薩默維爾(Arthur Somervell, 1863-1937)英國作曲家,作品有歌曲《年輕的愛神安睡》(Young Love Lies Sleeping)、《布萊登的夏日》(In Summer-time on Bredon )。 36. 帕里(Hubert Parry,1848-1918) 為英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學家,任教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受 封騎士並進封男爵。作品包含交響曲、鋼琴協奏曲、合唱曲等。 37. 斯丹福德(Charles Villiers Standford, 1852-1924): 出生於愛爾蘭的作曲家、教育家,曾任教英國皇 家音樂院與劍橋大學,作品包括交響曲、室內樂、宗教音樂等,其中以合唱作品最為出色,著名作品有 六首《愛爾蘭狂想曲》(Irish Rhapsody)。 佛翰.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 :英國作曲家。他意識到英國本土音樂的重要性, 從傳統民謠擷取靈感,致力譜寫英國特色作品與藝術歌曲。 38. 9.

(17) 歷經長期的興衰、外來文化影響與結合本土傳統,二十世紀的英國歌曲終於發展 出特有風格。第一次世界大戰39 前後,英國音樂風格多元,融合包括德國浪漫樂派、 法國印象樂派、新古典主義及英國本土傳統40。此時的作曲家芬濟 (Gerald Raphael Finzi,1901 –1956)41、提佩特(Michael Tippett, 1905-1998)42 亦創作不少歌曲,大幅提高 藝術歌曲地位,並於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43 時達到高峰,不但展現英國 文學與音樂結合的優質典範,也使英國藝術歌曲重新站上國際舞台,成為二十世紀重 要的音樂作品之一,這樣的新局面稱為英國文藝復興(English Renaissance)。同時,新 媒體電影的誕生,也刺激當代作曲家如華爾頓 (Sir William Turner Walton,1902-1983)44, 再一次將英國藝術歌曲推向更高境界,為二十世紀英國音樂譜出燦爛的樂章。. 39. 1914-1918 年間,歐洲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40. 英國本土傳統包含伊莉莎白時期的魯特琴歌,以及歷史悠久的英國合唱音樂。. 芬濟(Gerald Raphael Finzi,1901 –1956): 二十世紀英國作曲家,熱愛聲樂創作,除室內樂與協奏曲 外,多以合唱、聖樂、藝術歌曲為主,作品有《為鋼琴與弦樂而作的田園詩曲》(Eclogue for Piano and Strings)、歌曲集《夏日前後》(Before and After Summer)、《聖母頌》(Magnificat) 等。 41. 提佩特(Michael Tippett, 1905-1998):英國作曲家,靠自學作曲考入皇家音樂院,代表作品有清唱劇 《我們時代的孩子》(A Child of Our Time)、交響詩《薔薇湖》(The Rose Lake)。 42. 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英國指揮家、鋼琴家,作曲家。擅長歌劇、獨唱曲、合唱曲、 管絃樂、室內樂等。著名作品有歌劇《比利·畢特》(Billy Budd)、《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戰爭安魂曲》 (War Requiem)、管弦樂曲《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43. 華爾頓(Sir William Turner Walton,1902-1983):英國作曲家、指揮家。作品有神劇《貝夏莎盛宴》 (Belshazzr’s Feast)、進行曲《皇室后冠》(Crown Imperial)、第一號及第二號交響曲等。 44. 10.

(18) 第三章 巴爾夫之生平與音樂 第一節 生平 巴爾夫於 1808 年 5 月 15 日,誕生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Dublin)45 的音樂世家。曾 祖父為音樂家馬修‧杜布 (Matthew Dubourg, 1703-1767) 46 的學生,祖父為烏鴉街劇院 (Crow Stree Theatre) 樂團團員,父親威廉‧巴爾夫(William Balfe, 1783-1823) 則是傑出 的小提琴手、樂理教師以及舞蹈家,在都柏林與韋克斯福德(Wexford) 一帶授課,母親 是一名教養良好且信仰虔誠的女士,巴爾夫還有兩位姊姊,他排行第三。巴爾夫由父 親教導小提琴,展現在音樂方面的天分,1814 年到 1815 年間,他在父親開設的舞蹈班 中負責演奏小提琴,父親更帶著他接受作曲家魯克(William Rooke, 1794-1847) 等人的 指導。1815 年創作《波蘭舞曲》(Polacca)47,1817 年創作《小芬妮》(Young Fanny), 年僅九歲的他,以小提琴獨奏家身份,首次在都柏林圓頂音樂廳(Dublin’s Rotunda Concert Rooms) 公開演出,之後參與各項音樂會表演。在 1822 年舉辦個人首場作品發 表會,發表歌曲《情人的錯誤》(The Lover’s Mistake)。 巴爾夫的父親於 1823 年去世,年幼的他離開都柏林,前往倫敦求學,繼續音樂之 路。他先跟隨卡爾‧弗雷德里克‧霍恩(Carl Frederick Horn, 1762-1830),與查理斯‧愛 德華‧霍恩(Charles Edward Horn, 1786-1849) 這對父子學習。同年 3 月,參加音樂家斯 馬特爵士(Sir George Thomas Smart, 1776-1867) 在特魯里街皇家歌劇院(Theatre Royal, 45. 巴爾夫誕生在愛爾蘭都柏林皮特街 10 號(10 Pitt Street),1917 年改為巴爾夫街(Balfe Street)。. 馬修‧杜布 (Matthew Dubourg, 1703-1767):英國小提琴家、指揮家 、作曲家。曾指揮韓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彌賽亞(Missiah) 的世界首演(都柏林,1742),遽聞巴爾夫的曾祖夫是 首演樂團團員之一,但此說法仍有待考證。 46. 《波蘭舞曲》(Polacca):源於波蘭的三四拍子舞曲,重音通常落在第二拍上,速度中等或偏慢, Polacca 為義大利文。 47. 11.

(19) Drury Lane) 舉辦的音樂會,這也是在倫敦的第一場公開演出,以年輕小提琴家之姿, 獲得觀眾的青睞,也因此加入皇家劇院樂團。巴爾夫在同鄉團員的照顧下日漸成長, 聲音也日趨成熟。他開始嘗試唱歌,甚至大膽地接演了韋伯(Carl Maria Friedrich Ernst von Weber,1786-1826) 的歌劇《魔彈射手》(Der Freischutz),擔任英文版的獵人角色 (Capser)。這場在諾里奇(Norwich) 的演出,由於巴爾夫嚴重怯場,演變成一場音樂災 難。值得慶幸的是,這場災難沒有抹煞他對唱歌的熱情與興趣。 在朋友的鼓勵下,巴爾夫決定前往義大利學習作曲。1825 年啟程後,他短暫停留 巴黎,跟著歌劇大師凱魯比尼學習作曲。凱魯比尼對他留下深刻印象,熱心提供各種 學習管道。他抵達義大利後,在羅馬跟隨帕爾(Ferdinando Paer, 1771–1839) 學作曲,在 米蘭跟著費德里奇(Vincenzo Federici, 1764–1827) 學習和聲對位。同年夏天,受到卡諾 碧雅納歌劇院(Teatro della Canobbiana) 英國籍劇院經理格羅索普(Joseph Glossop, 17931850) 的邀請,譜寫啞劇舞蹈48《拉佩魯斯的海難》(Il Naufragio di La Peyrouse) 的音樂, 但沒有引起重視。一心想成名的巴爾夫,前後花了兩年的時間在義大利學習與發展, 但他對自己的默默無聞,感到氣餒與失望。 心情低落的巴爾夫,於 1827 年返回巴黎,再度拜訪凱魯比尼,已成為音樂院院長 的凱魯比尼,將他介紹給當時住在巴黎的羅西尼。當紅的羅西尼,對巴爾夫的音樂才 華深感興趣,給予許多支持與幫助,日後更成為他的精神導師。在羅西尼的建議下,. 48. 啞劇舞蹈(Ballo Pantomino Serio):「啞劇」(Pantomino) 一詞源於希臘語,為「模仿者」之意,是 一種只用肢體動作和表情表演的無聲戲劇。早在古印度和古埃及即形成,傳入古希臘羅馬等地演變成用 姿勢動作表演劇情的戲劇形式。羅馬時期希臘舞蹈傳入羅馬,經融合後「啞劇」動作更加豐富,中世紀 民間雜技團發展更多舞蹈動作並帶動城鎮歌舞興起,十五世紀傳入宮廷後,貴族發展出華美舞蹈,為芭 蕾舞雛型,已具備基本要素,包含舞蹈、音樂、佈景、劇情。西元 1533 年義大利公主凱薩琳嫁到法國, 把舞蹈也帶到巴黎,芭蕾始流行於法國宮廷,成為宴會時受歡迎的娛樂節目。 12.

(20) 他跟著男高音波多尼(Giulio Marco Bordogni, 1789-1856) 49 學習聲樂。羅西尼讓巴爾夫 在《塞爾維亞理髮師》(Le Barbier de Séville,1828) 的巴黎首演中,擔綱演出主角費加洛, 與女高音桑塔格(Henriette Sontag, 1806-1854)50 ,以及其他主角對戲。這段期間內,也 和次女高音馬里布蘭合作。巴爾夫擁有語言天賦,法語與義大利文很快上手,國際化 加上專業能力,讓他與這些名角建立深厚的友誼。 身為男中音的巴爾夫,帶著羅西尼的推薦信,於 1828 年重返義大利。他先到米蘭 演出,在那裡遇見了後來的妻子麗娜‧羅瑟爾(Lina Roser, 1810-1888),接著受到桑皮 耶里侯爵(Marchese Francesco Sampieri, 1790-1863) 的邀請,到侯爵位於波隆納(Bolonga) 的家中做客,侯爵是羅西尼的朋友,經常贊助藝術家與作曲家。在侯爵家,巴爾夫首 度見到女高音茱莉亞‧葛麗絲(Giulia Grisi, 1811-1869)51,十八歲的葛麗絲在歐洲、俄 羅斯以及美國演唱事業蓬勃發展,他們一同在波隆納演出,互相欣賞對方的才華,惺 惺相惜建立終身友誼。日後,葛麗絲成為巴黎與倫敦歌劇院首屈一指的女高音,對巴 爾夫的作曲生涯幫助良多。在義大利的這段期間,他寫下生平唯一的一首交響曲《第 一號交響曲》(Sinfonia,1829),也在波隆納完成一部為了葛麗絲所作清唱劇,由葛麗絲 與男高音佩德拉吉(Francesco Pedrazzi, 1802-1850)52 首演。同年,巴爾夫獲選為波隆納 音樂院的終身榮譽會員,作曲才華獲得肯定。離開波隆納後,巴爾夫往南來到了西西 49. 波多尼(Giulio Marco Bordogni, 1789-1856) :義大利男高音與聲樂教師,主要在巴黎發展。. 亨莉耶特‧桑塔格(Henriette Sontag, 1806-1854) :著名德國女高音,擁有甜美抒情的音色,在貝 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第九號交響曲》(Symphony No. 9 in D minor,1824) 首演中擔任 女高音。 50. 茱莉亞‧葛麗絲(Giulia Grisi, 1811-1869) :義大利女高音,於貝里尼歌劇《諾瑪》(Norma, 1831)首 演中擔任阿達爾吉莎(Adalgisa) 一角,諾瑪則由她的姐姐,也是傳奇花腔女高音的茱蒂塔‧葛麗絲 (Giuditta Grisi , 1805 -1840) 飾演。 51. 法蘭契斯柯‧佩德拉吉(Francesco Pedrazzi, 1802-1850) :義大利男高音,曾於董尼采第歌劇《露 克蕾琪亞.波吉亞》(Lucrezia Borgia,1833) 首演中演出。 52. 13.

(21) 里島(Sicily) 的首府巴勒摩(Palermo),受到卡羅利那劇院(Teatro Carolina) 經理的邀請, 創作第一部歌劇《情敵》(I rivale di se stessi)。在劇院中也唱了幾場歌劇,包括貝里尼 (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 的《異國女子》(La Straniera)。 巴爾夫於 1830 年開始過著忙碌的演出生活,他在接下來的七年間,一方面演出歌 劇和音樂會,包括羅西尼、貝里尼、董尼采第(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 等其他作 曲家的歌劇;一方面以歌劇作曲家的身份活躍於樂壇。足跡踏遍威尼斯、米蘭、底里 亞斯德(Trieste)、貝加摩(Bergamo)、曼托瓦(Mantua)、帕爾瑪(Parma)、皮亞琴札 (Piacenza)、杜林(Turin)、瓦雷澤(Varese)、帕維亞(Pavia)、諾瓦拉(Novara) 以及義大利 北部等地。 巴爾夫 1831 年在帕維亞康多米尼劇院(Teatro Condomini) 舉行歌劇《妒忌的警告》 (Un avvertimento ai gelosi) 首演。同年,他與麗娜在瑞士盧加諾(Lugano) 結婚,婚後育 有二子二女。麗娜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父母皆來自奧地利,她的母親於生產時 去世,因此她由養父母撫養長大。其生父法蘭茲‧羅瑟爾(Franz de Paula Roser, 17791830) 是位音樂家,於布達佩斯擔任劇院經理與作曲家,在維也納也小有名氣,曾於十 歲時拜師莫札特(Wolfgand Amadeus Mozart, 1856-1791)。麗娜是位女高音,1828 年在 米蘭跟隨莫札特的兒子卡爾‧湯瑪斯‧莫札特(Karl Thomas Mozart, 1784-1858) 學習, 1829 年在米蘭卡爾卡諾劇院(Teatro Carcano) 登台,1830 年在貝加摩的里卡爾迪劇院 (Teatro Riccardi), 以及威尼斯、帕爾瑪、曼杜瓦、杜林、瓦雷澤…等地演出貝里尼、 董尼采第、羅西尼與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新婚的巴爾夫和麗娜,在米蘭一同見證了董 尼采第《安娜‧波蓮娜》(Anna Bolena, 1830 年 12 月)、貝里尼《夢遊女》(La Sonnambula,1831 年 3 月),和《諾瑪》(Norma,1831 年 12 月) 的首演。 14.

(22) 巴爾夫在 1833 年,演出董尼采第《愛情靈藥》(L'elisir d'amore)中士貝爾柯雷 (Belcore)一角。1834 年 5 月,首度登上米蘭史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 舞台,他再 度和馬里布蘭搭檔,演出羅西尼《奧泰羅》(Otello),由於演出非常成功,原班人馬於 同年十月再度登台。1835 年 4 月,巴爾夫和馬里布蘭為威尼斯鳳凰歌劇院(Teatro La Fenice),演出貝里尼的《夢遊女》(La Sonnambula),這場演出馬里布蘭謝幕超過三十 次,劇院經理為了感謝馬里布蘭,特地將戲院重新命名為"Teatro M. F. G. Malibran" (Maria Felicia Garcia-Malibran) ,直到今天歌劇院仍保留馬里布蘭的名字,以紀念這個 事蹟。 馬里布蘭相當推崇巴爾夫的才華,巴爾夫也為馬里布蘭量身打造歌劇,他們原先 想以《哈姆雷特》(Hamlet) 為主題,再以《鐘樓怪人》(Esmeralda)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story) 為範本,但因故延後直到 1936 年,巴爾夫才在倫敦發表為馬里布蘭而作的 《阿爾多瓦的少女》(The Maid of Artois)。 巴爾夫於 1835 年 5 月,以聲樂家的身份,帶著妻子及年幼的女兒露易莎 (Louisa Gigia, 1832-1869) ,跟隨義大利藝術參訪團回到倫敦。他和拉布拉舒(Luigi Lablache, 1794-1858)53、唐布利尼(Antonio Tamburini, 1800-1876)54、魯畢尼(Giovanni Battista Rubini, 1794-1854) 55 與葛麗絲等人在沃克斯花園(Vauxhall Gardens) 舉辦音樂會。同年. 路易吉‧拉布拉舒(Luigi Lablache, 1794-1858):生於法國的愛爾蘭裔男低音,擁有寬厚強勁的音 色,以飾演《唐‧喬望尼》(Don Giovanni) 的雷波雷諾( Leporello) 一角而著稱。 53. 安東尼‧唐布利尼(Antonio Tamburini, 1800-1876):義大利男中音,有著圓潤靈活的嗓音,以演唱 貝里尼歌劇而出名。 54. 喬凡尼‧魯畢尼(Giovanni Battista Rubini, 1794-1854):義大利男高音,美聲唱法(Bel Conto) 代表 人物。擁有寬廣的音域、高超的演唱技巧與充滿魅力的演唱風格,擅長演唱貝里尼與董尼采第的作品。 55. 15.

(23) 10 月,巴爾夫在皇家歌劇院舉行《羅歇爾圍城》(The Siege of Rochelle)56 首演,這是他 在倫敦發表的第一部歌劇,由劇作家菲茨堡(Edward Fitzball, 1792-1873) 負責劇本 ,劇 中使用英文歌詞57、洋溢義大利風格以及令人難忘的旋律,使這部作品一夜成名,連演 超過七十晚,打開他在倫敦的知名度,從此展開燦爛輝煌的歌劇作曲家生涯。 馬里布蘭在 1836 年到訪倫敦,巴爾夫兌現對好友的承諾,將新作《阿爾多瓦的少 女》獻給她,同年 5 月 27 日由馬里布蘭在皇家歌劇院首演。這次合作帶來可觀的經濟 效益,藝術口碑與票房收入上皆有亮眼的表現。同年,事業如日中天的馬里布蘭於曼 徹斯特(Manchester) 發生墜馬意外58,最終喪命,得知噩耗的巴爾夫受到相當大的打擊, 難以置信,近乎崩潰。 巴爾夫在 1838 年發表《法斯塔夫》(Falstaff),這是他回到倫敦後寫的第一齣義大 利歌劇,全劇使用義大利歌詞,原劇本為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的 戲劇《溫莎的風流婦人》(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經由翻譯家馬吉歐尼(Manfredo Maggioni, 1810-1870?) 譯為義大利文本,他有豐富的歌劇寫作經驗,常與重要作曲家合 作。《法斯塔夫》在女王陛下劇院(Her Majesty's Theatre) 首演,邀請葛利吉、拉布拉舒、 魯畢尼和唐布利尼擔任要角。這四位聲樂家曾於 1835 年,在巴黎一同演出貝里尼的 《清教徒》(I Puritani) 首演,被稱為著名的四人幫,他們的名氣也為這場演出製造不. 56. 1932 年, 義大利劇作家格達諾‧洛西(Gaetano Rossi,1774-1855) ,根據法國作家讓莉夫人 (Stéphanie Félicité du Crest de Saint-Aubin, Comtesse de Genlis, 1746-1830) 1807 年出版的歷史小說《荷榭 勒圍城或榮辱與共的意識》( Le siège de La Rochelle ou le Malheur de la conscience),寫下《羅歇爾圍城》 的歌劇劇本。之後,英國劇作家菲茨堡(Edward Fitzball, 1792-1873) 將洛西的劇本改編為英文劇本。 57. 資料來源:Griffel, Margaret Ross.Operas in English: A Dictionary.Lanham:Scarecrow Press, 2012。. 馬里布蘭在發生墜馬意外後,仍然照常活動與演出,由於錯判傷勢延誤治療而失去生命,去世時 年僅二十八歲。 58. 16.

(24) 少宣傳效果。同年 11 月,巴爾夫到都柏林演出,是自十二歲離開以來,第一次回到故 鄉,鄉親們熱情歡迎,肯定這位漂流異鄉的愛爾蘭遊子。 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 1819-1901) 59 於萊塞姆劇院(Lyceum Theatre) 成立國 家歌劇團,1841 年任命巴爾夫為劇院經理,宗旨為創立國家英語歌劇院,推廣發展與 鼓勵創作英語歌劇,打造能與義大利歌劇相提並論的劇院殿堂,同年巴爾夫即推出新 英文歌劇《神祕的新娘》(Keolanthe),劇本再度由菲茨堡操刀。劇院雖然得到女王的支 持,但由於巴爾夫不擅長人事與財務管控,半年後劇團財務便陷入困境,種種原因讓 這計畫終告失敗60,慘痛的經驗,讓他從此不再從事劇院管理。 在鋼琴製造商贊助下,巴爾夫前往巴黎舉辦音樂會,並接受喜歌劇院(OpéraComique) 的委託,創作在巴黎的第一部法文歌劇《愛之井》(Le puits d'amour),成功的 演出大大提升其國際知名度,受重視的程度,是英國作曲家前所未有的,也促使他在 巴黎創作更多歌劇。一年半後巴爾夫返回倫敦,改編法文歌劇《愛之井》,於 1843 年 8 月推出英文版的《愛之井》(The Lover's Well)。 巴爾夫最有名的歌劇《波西米亞女孩》(The Bohemian Girl)61 ,於 1843 年 11 月 27 日在皇家歌劇院首演,上演後造成轟動,佳評如潮,是巴爾夫最受觀眾喜愛的作品。 光是第一個樂季,就累積超過一百場的演出,並於一年內登上國際舞台,在美國、澳. 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 1819-1901):1837 年即位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1876 年成為印度女皇,是第一位兼任印度皇帝的英國國王。在位的時期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在工業、文化、 政治、科學、軍事都有重大的發展。 59. 當時部分與巴爾夫共事的人員,認為他應該寫些題材應景的歌劇,但他拒絕接受這樣的建議,沒 有廣納建言改善現況,也是計畫失敗的原因之一。 60. 《波西米亞女孩》(The Bohemian Girl) :劇情為自幼被綁架的奧地利貴族之女,愛上波蘭流亡貴族。 經典詠嘆調《我夢見我居住在大理石城堡》(I Dreamt I Dwelt in Marble Halls) 出自第二幕,背景為女主 角夢見自己住在高雅的大理石城堡中。 61. 17.

(25) 洲、英國、加拿大、愛爾蘭、紐西蘭等英語系國家風行超過 150 年,並譯成德文、義 大利文、法文及其它語文演出。1846 年,巴爾夫親自前往維也納指揮德文版《波希米 亞女孩》(Die Zigeunerin,1846) 的首演,再度獲得觀眾肯定,接著德文版在柏林、法蘭 克福、慕尼黑、斯圖加特、布達佩斯等其它城市的德語劇院上演,也在雪梨(1846)、布 拉格(1847)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 1849)、蘇黎世(1854) 等地演出,直到十九世紀末。 義大利文版《波希米亞女孩》(La Zingara)也於 1846 年推出,巴爾夫前往底里亞斯 德參與首演,成功的將此版本推向義大利各地,包括波隆納、貝加摩、維洛納(Verona) 等城市。之後風行荷蘭阿姆斯特丹(1855) 、倫敦(1856)、都柏林(1858)、波士頓、舊金 山、戈登堡(Göteborg, 1865)、加拿大多倫多(1874)、紐奧良(1876)、墨西哥(1884)、南 非開普敦(Cape Town, 1887) 等地。 法文版《波希米亞女孩》(La Bohemienne) 為四幕歌劇,於 1862 年在法國盧昂 (Rouen) 演出,由當時年僅 20 歲的法國作曲家馬斯奈(Jules Massenet, 1842-1912) 62 指揮, 女中音加麗-瑪莉(Célestine Galli-Marié, 1840-1905) 63 擔任吉普賽女王的角色,幾年後她 也在巴黎演出增訂版(1869)。在接下來的一百年裡,這股熱潮席捲到世界各地,像是澳 洲、紐西蘭、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南非以及歐洲大陸,以各種語言上演,在各個 城市獲得廣大的回響,與史無前例的成功,受歡迎的程度僅有威爾第(Giuseppe Verdi,. 朱爾‧馬斯奈(Jules Massenet, 1842-1912) :法國作曲家與音樂教育家。十一歲就讀巴黎音樂院, 畢業時獲得羅馬大獎,赴羅馬進修歌劇創作,返國後於巴黎音樂院教授作曲。著名作品有歌劇《瑪儂》 (Manon)、《泰伊絲》(Thais)。 62. 瑟蕾斯婷‧加麗-瑪莉(Celestine Galli-Marie, 1840-1905):法國女中音,擔任托馬斯(Charles Louis Ambroise Thomas, 1811-1896) 歌劇《迷孃》(Mignon, 1866),以及比才(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 1838-1875) 歌劇《卡門》(Carmen, 1875) 首演的女主角。 63. 18.

(26) 1813-1901) 的《爾納尼》 (Ernani, 1844) 64 可以媲美,可謂橫掃十九世紀的歌劇院,成 為史上最成功的歌劇之一。進入二十世紀後,在英國翻拍成默片(1922),也錄製唱片 (1927),1836 年著名的《勞來與哈台》(Laurel and Hardy) 系列電影,也以《波西米亞 女孩》為題材,拍攝電影《波希米亞女孩的喜劇版》(A Comedy Version of The Bohemian Girl)。近代則發行 CD,包含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 的演出, 2003 年都柏林的演出,以及 2008 年英國的演出,皆有留下錄音檔案。 巴爾夫 1844 年在巴黎成功推出法文歌劇《艾蒙四子》(Les quatre fils Aymon),再 將法文版改編成德文版《艾蒙四子》(Die Vier Haimonskinder),在維也納、布達佩斯、 波蘭格但斯克(Gdańsk)、慕尼黑、林茲、斯圖加特這些城市公演,獲得一致好評,之後 這部劇在萊比錫、維也納等城市演出多年。1845 年年底巴爾夫重返巴黎,為歌劇《塞 爾維亞之星》(L'étoile de Séville) 的首演做準備,這是他為巴黎歌劇院所寫的新作,他 是第一位英國籍,也是十九世紀唯一受邀為巴黎創作歌劇的愛爾蘭音樂家。當時受到 歌劇院邀請的其他重要作曲家,包括蕭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 等人。 蕭邦曾在寫給波蘭家人的書信中提及此事,信中表示巴爾夫歌劇受重視的程度,高於 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 1791-1864)65。而這場首演擔綱的歌者,包括男高音加爾 多尼(Italo Gardoni, 1821-1882)66、次女高音史托爾茲(Rosine Stoltz, 1815-1903)67、女高. 《爾納尼》 (Ernani):改編自法國大文豪雨果(Victor Marie Hugo,1802-1885) 的同名作品,劇情描 述貴族千金與山賊的愛情故事,並融合親情、國仇家恨、戰爭陰謀等其他元素。 64. 賈寇莫‧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 1791-1864):德國猶太裔作曲家,移居法國,為法國大歌 劇重要作曲家,作品融合義大利、德國、法國歌劇的特色與風格,代表作品《新教徒》(Les Huguenots)。 65. 意大洛‧加爾多尼(Italo Gardoni, 1821-1882):義大利男高音,於巴黎發展,擁有純淨明亮音色, 為當時著名的男高音之一。 66. 荷西妮‧史托爾茲(Rosine Stoltz, 1815-1903):法國女中音,曾參與白遼士(Louis-Hector Berlioz,1803-1869) 歌劇《本威奴托‧ 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 首演。 67. 19.

(27) 音納烏(Maria Nau, 1818-1891)68 以及男中音巴侯伊耶(Paul Barroilhet, 1810-1871)69 ,皆 是一時之選。該劇連演 15 場,獲得熱烈的迴響,之後移師布魯塞爾演出,並在維也納 譯成德文版。 巴爾夫於 1846 年到 1852 年間,被任命為女王陛下歌劇院指揮與音樂總監,他指 揮各類歌劇的倫敦首演,像是威爾第的作品《阿提拉》(Attila) 以及《福斯卡利父子》 (I due Foscari) 等,並與有瑞典夜鶯之稱的女高音林德(Jenny Lind, 1820-1887) 70 合作, 以及另外演出幾部英國本土歌劇。1847 年年初,巴爾夫與倫敦劇院經理盧姆利 (Benjamin Lumley, 1811-1875) 合作 ,為愛爾蘭的饑荒71,於女王陛下歌劇院舉辦慈善 音樂會,會後募得 2000 英鎊。此外,貴族也紛紛成立基金會,將募得款項,妥善分配 在愛爾蘭各地。同年,巴爾夫指揮威爾第《納布果》(Nabucco) 在倫敦的首演,之後初 訪倫敦的威爾第與巴爾夫合作,和林德、拉布拉舒等歌者,為新作《強盜》(I Masnadieri) 進行排練,巴爾夫更在威爾第離開倫敦後,接手完成演出。. 68. 瑪莉亞‧納烏(Maria Nau, 1818-1891):西班牙裔美國女高音,巴黎音樂院畢業,長期在法國發展。. 保羅‧巴侯伊耶(Paul Barroilhet, 1810-1871):法國男中音,曾就讀巴黎音樂院,並到米蘭深造。 他先在義大利發展,回國後進入巴黎歌劇院。 69. 珍妮‧林德(Jenny Lind, 1820-1887):著名瑞典女高音,與德國松塔格、義大利的阿德琳娜‧帕蒂 (Adelina Patti, 1843-1919) ,並稱為十九世紀三大夜鶯。 70. 1845 年由於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破壞馬鈴薯的生長,導致愛爾蘭糧食欠收,受感染的 馬鈴薯不能食用,農民只得賣田地去換取價格飆漲的糧食度日。1847 年愛爾蘭政府曾進口糧食,但僅能 分配到都會區,無法解決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區以及偏遠地區的缺糧問題。1848 年到 1849 年間,第二波 飢荒爆發,許多人因營養不良而身染疾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死亡人數約在一百萬人左右,約佔當時 人口的 12%。 71. 20.

(28) 第一屆萬國博覽會(Great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in London)72 於 1851 年在倫敦舉行, 巴爾夫為此創作清唱劇《讚美各國-榮耀英國》(Inno Delle Nazioni - Onore alla Gran Bretagna),同年改編 1844 年創作的法文歌劇《艾蒙四子》,將歌劇加入新曲擴編為三 幕喜歌劇,使歌曲更適合當紅女高音克魯維莉(Sophie Cruvelli, 1826-1907)73 演唱,於 8 月推出義大利文版《艾蒙四子》(I Quattro Fratelli),劇本則由編劇馬吉歐尼完成。 巴爾夫於 1852 年前往俄羅斯舉辦多場音樂會,先到聖彼得堡,又到格但斯克旅行, 順道探訪遠嫁當地的女兒後,再轉往莫斯科演出,接著到維也納親自指導《神祕的新 娘》德文版,此後直到 1860 年,才又再度回俄羅斯演出。 巴爾夫在 1835 年到 1860 年間演出頻繁、行程緊湊,當他在倫敦指揮各場音樂會 時,也為倫敦、巴黎、維也納等地的劇院創作,或是一邊排練演出多部歌劇。這期間 他指揮 43 部各作曲家的歌劇,300 場以上的演出,辛勤的工作使他累積大量的財富, 晚年生活不餘匱乏。1864 年他在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 租下一座豪華莊園,過著退 休生活,但仍然以作曲為樂,這段期間創作不少歌曲。1870 年 10 月,久病的巴爾夫在 倫敦郊區家中逝世,葬於倫敦的肯薩綠地(Kensal Green) 墓園。不久後,妻子便將其樂 譜與手稿,捐給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現為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 館藏。74. 萬國博覽會又稱世界博覽會,由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亞伯特親王(Albert, Prince Consort,18191861) 發起,計畫透過大型展覽展現英國工業革命的成果,以展示其國力與生產力,展品中以蒸汽機、 農業機具、織布機等代表工業革命成果的機械最受人矚目。 72. 蘇菲‧克魯維利(Sophie Cruvelli, 1826-1907):德國戲劇女高音,因演出威爾第與梅耶貝爾的歌劇, 在巴黎與倫敦紅極一時,並以她充滿力量的飽滿聲線,以及擅長詮釋悲劇而著稱。 73. 資料來源: (1) Basil Walsh. Michael W. Balfe: A Unique Victorian Composer. Ireland:Irish Academic Press, 2010. (2) Barrett, William Alexander.Balfe:His Life and Work.London:William Reeves,1882. (3) Basil Walsh. Michael William Balfe. http://www.britishandirishworld.com/. Florida: 2000-2014. (4) Basil Walsh. The Victorian Web. http://www.victorianweb.org/mt/balfe/bio1.html. Florida:2012. (5) Wikipedia. Michael William Balfe.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William_Balfe,Florida: Wikimedia Foundation Inc. 21 74.

(29) 第二節 作品內容 巴爾夫演出經驗豐富,具備優異的執行力,以及敏銳的觀察力,能在忙碌的演出 生活中,汲取各方經驗,妥善分配時間,有效從事作曲。他精準抓住市場需求,創作 引起大眾共鳴的作品,可說是票房保證。因此不斷推出新作,作品產量驚人。作品常 以聲樂為主,包含29部歌劇、多部清唱劇、250首藝術歌曲。器樂的部分則有一首交響 曲,少數為鋼琴、大提琴、法國號與小提琴所作的器樂曲。他的作品以及相關資料現 仍保存在大英圖書館,樂譜方面,除了少數藝術歌曲與序曲易於尋得外,現今一般市 面上幾乎沒有販售,也鮮少有人演出。 歌劇方面,他常常受邀為各地劇院創作新劇,曾為倫敦創作22部,為巴黎創作三 部,還有四部分別寫給巴勒摩、帕維亞、米蘭和底里亞斯德,若加上譯成各國語言的 外語版,以及擴充新增的改編版,則共有43部歌劇。其中最成功的作品為三幕歌劇 《波西米亞女孩》(The Bohemian Girl),劇本出自英國劇作家伯恩(Alfred Bunn, 17961860)75 ,改編西班牙小說家賽凡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76 的作品 《吉普賽姑娘》(La Gitanilla)77。《艾蒙四子》(Les quatre fils Aymon) 則具有明顯的法 國喜歌劇的特色,說明他對法國歌劇傳統有充分的了解。. (6) History Ireland Magazine. 18th-19th-Century History, Issue 1(Spring 2003),Volume11. http://www.historyireland.com/18th-19th-century-history/michael-w-balfe-the-irish-italian/. Ireland: History Publications Ltd. 2003. 75. 阿弗烈德‧伯恩(Alfred Bunn, 1796-1860):英國劇作家,劇院管理人。. 米格爾‧德‧賽凡提斯‧薩維德拉(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 西班牙最偉大的文 學家、小說家、劇作家與詩人,被譽為,作品《唐吉軻德》(Don Quixote) 為文學史上第一部現代小說。 76. 《吉普賽姑娘》(La Gitanilla) 為一短篇小說,出自賽凡提斯 1613 年出版的合集《警世典範小說集》 (Novelas ejemplares)。內容呈現豐富有趣的音樂文化,深深影響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歐洲文學,而 其描繪吉普賽姑娘的人物典型,更常出現在歐美文學與戲劇作品中。像是 1843 年巴爾夫的《波西米亞 22 77.

(30) 巴爾夫寫下多部清唱劇,其中幾部是特別為朋友們而寫,亦是男中音的巴爾夫, 早年常和頂尖演唱家同台演出,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友誼,也為他們量身打造專屬於他 們的作品,像是1828年在巴黎為馬里布蘭所作的《總是紛亂的思緒》(Cantata: Sempre pensoso e torbido),使用鋼琴與法國號合奏。1830年在波隆納也為葛利吉創作一部清唱 劇,也有為維亞朵-加西亞等人而寫。其他包括1851年為萬國博覽會所作的《讚美各國榮耀英國》(Inno Delle Nazioni - Onore alla Gran Bretagna),由九位女歌手領唱的清唱 劇,以九個聲部代表不同國家,加上鋼琴、豎琴、法國號合奏,以及充滿戲劇色彩的 清唱劇《馬采巴》(Mazeppa,1860), 數量最多的作品是藝術歌曲,早年曾用義大利文與拉丁文詩詞,但大多數的歌曲 還是使用英文詩。通常選用英國、愛爾蘭、美國著名詩人的作品(見附錄一),許多歌曲 出版發表時,受到當時人們的喜愛,包括朗費羅《箭與歌》(The Arrow and the Song)、 《向更高處攀登》(Excelsior)、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78 的《走進莫德花園》 (Come into the Garden Maud)、莫里斯(George Pope Morris, 1802-1864)79 的《瑪格麗特》 (Margarita)、法爾科內(Edmund Falconer, 1814-1879)80 的《啟拉尼》(Killarney) 等。 1859 年他和倫敦音樂出版商諾維洛(Novello)簽訂合作,重新補充修訂《摩爾的愛爾蘭. 女孩》、朗費羅的《西班牙學生》(The Spanish Student,1843),或是雨果的《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 1831),都可見其影響。 78. 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英國詩人,詩作題材廣泛形式完美,詞藻華麗想像豐富, 其作品《悼念集》被視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優秀作品之一。深受維多利亞女王的賞識,1850 年獲得桂冠詩 人的稱號,1884 年受封男爵。 79. 喬治‧波普‧ 莫里斯(George Pope Morris, 1802-1864):美國記者、詩人和文學評論家。詩的風格 多愁善感,著名詩作有《樵夫,別砍那棵樹》(Woodman, Spare that Tree) 等。 80. 法爾科內(Edmund Falconer, 1814-1879):愛爾蘭詩人、演員、劇院管理人、詩詞作家、劇作家, 以敏銳才智和傑出演技而聞名,而巴爾夫歌曲《啟拉尼》(Killarney) 歌詞即出自法爾科內之手。 23.

(31) 歌曲集》(Moore's Irish Melodies)81。而為數不多的器樂曲,則有《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鋼琴三重奏》(Trio pour Pianoforte, Violon et, Violoncelle)82。. 愛爾蘭詩人湯瑪斯‧摩爾 (Thomas Moore, 1779-1852),採用愛爾蘭旋律搭配自己的詩作,完成 《摩爾的愛爾蘭歌曲集》(Moore's Irish Melodies),1807 年到 1834 年共出了十卷。前七卷由史蒂文森(Sir John Andrew Stevenson,1761- 1833) 編曲,後三卷由畢夏普(Sir Henry Rowley Bishop, 1786-1855) 編曲,其 中最有名的歌曲為《夏日最後的玫瑰》(The Last Rose of Summer)。 81. 資料來源:Basil Walsh. Michael William Balfe. http://www.britishandirishworld.com/. Florida: 20002014。 82. 24.

(32) 第三節. 創作特色. 在十九世紀許多偉大的音樂家以及優秀作品的環繞下,巴爾夫始終受到觀眾的愛 戴,音樂更是注目的焦點,許多劇院將他視為傑出的音樂大師。德國觀眾追尋他的音 樂,義大利以他為榮,而從他受邀為巴黎的劇院創作歌劇,與法國大師級作曲家相提 並論,可看出在英國之外的樂壇受到高度的重視與肯定。 巴爾夫的音樂質樸而真實,透露單純天真的氣息,沒有過多的技巧,憑直覺創作 自然的曲調,直接滿足了聽眾的感官需求,作品帶有親切的特質,又不至於流於庸俗, 充滿生命力與魅力的風格,徹底征服觀眾的心。和弦運用不見複雜的轉變,鮮少出現 奇怪的和聲效果,或使用不協和級數的銜接。巴爾夫充分掌握藝術素材與資源,使他 有取之不盡的創作靈感與題材,形式上避免單調,也避免使用單一的調性與曲式。無 論在表達喜悅或是哀愁,溫柔旋律帶出細膩的情感,加上帶點淡淡憂鬱的色彩,總能 觸動聽眾的心,受歡迎的作品也幾乎涵蓋所有類型83。 在歌劇管弦樂的部分,沒有厚重與熱鬧的音響效果,音樂莊重優雅,沒有粗魯與 突兀的片段。在歌劇題材選擇上,展現出良好的品味,劇情鋪陳扣人心弦,像是《羅 歇爾圍城》、《奴隸》(The Bondman)、《波西米亞女孩》、《卡斯提雅的玫瑰》(The Rose of Castille)、《莎塔內拉》 (Satanella)84、《清教徒的女兒》(The Puritan's Daughter) 、《護身符》(II Talismano) 等歌劇85,且多變的風格每每帶給觀眾新鮮感。 特別的是巴爾夫注重道德層面,作品中展現正直、溫和、禮貌、直率、真誠等核心價 值,音樂絕非靡靡之音,歌詞與劇情動作也不會有曖昧的暗示與橋段。 83. 資料來源:Barrett, William Alexander.Balfe:His Life and Work.London:William Reeves,1882.. 84. 《莎塔內拉》 (Satanella):英文劇名《愛的力量》( The Power of Love)。. 85. 《護身符》(II Talismano):巴爾夫最後一部歌劇,又名《豹的騎士》(The Knight of the Leopard)。 25.

(33) 劇本常帶有異國風格與色彩86,包括使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波蘭等國的歷史 故事,以及故事題材與人物背景設定,例如:《亨利四世渡過馬恩河》(Enrico al passo della Marna,1833) 以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為主角、《卡斯提雅的玫瑰》以中世紀的西班 牙為背景。 歌劇中可發現某些角色,是歐洲民主自由文學中的重要形象,像是歌劇 《波西米亞女孩》(The Bohemian Girl) 中的主角,一位遭受迫害的波蘭貴族,或是歌劇 《奴隸》的主角,為黑人與白人結合生下的混血兒,也是巴黎上流社會所輕視的非歐 洲人87。 巴爾夫創作的速度很快且源源不絕,是個多產的作曲家,且對市場喜好有強烈的 直覺,擅長製造戲劇效果,能瞬間抓住觀眾的目光,也有不少能引起大眾的共鳴的優 美樂曲,但由於作曲手法不夠嚴謹紮實,曲式結構變化不大,和聲色彩相較同期作曲 家顯得單純不夠豐富,構思音樂的整體性與一致性稍嫌薄弱,部分戲劇情感表達流於 表面,因此多數作品的質感不是那麼出色與理想。88 巴爾夫身為男中音,早年常在各個劇院演出,擅長寫作義大利歌劇89,通曉法式喜 歌劇,長年參與歌劇的指揮與製作,與歌劇有很深的淵源。從他幾部作品中,不難發 現歌劇創作的手法與特色,足見巴爾夫在歌劇上的學習、演出以及創作,影響他的作 品風格。. 86. 十八世紀中葉起,根據相關發展可稱為前浪漫主義 (Pre-Romanticism) ,這些浪潮包括對中 古傳奇(romance) 的重新喜好,傳奇內容為騎士冒險的故事或歌謠,著重描寫個人英雄主義、異 國情調及神祕事跡,這股浪潮延伸至浪漫主義時期 。 《奴隸》(The Bondman):1846 年首演。題材可追朔到安德烈‧厄內斯特‧格雷特里(André-ErnestModeste Grétry,1741-1813) ,一部以伏爾泰(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1778) 短篇小說《天真漢》 (L’Ingénu, 1767)為藍本的歌劇。 87. 88. 資料來源:Barrett, William Alexander.Balfe:His Life and Work.London:William Reeves,1882.. 由於找不到更多關於巴爾夫音樂的評論與文獻,所以本節自此段開始,為作者使用巴爾夫其他作 品,根據作曲手法進行創作特色的補充說明。 89. 26.

(34) 首先,歌劇中常運用管弦樂,預告主題或詠嘆調旋律,他的歌劇《清教徒的女兒》 詠嘆調《親愛女兒的愛情》(A Loving Daughter’s Love) 即出現此手法,見【譜例3-2-1】, 對照歌曲《啟拉尼》,前奏鋼琴跟人聲旋律相同,也是預告主旋律,見【譜例3-2-2】。 【譜例3-2-1】《清教徒的女兒:親愛女兒的愛情》,1-6小節. 【譜例3-2-2】《啟拉尼》,1-13小節. 27.

(35) 其次,在樂段結束前常使用延音記號,作為樂段分段的方式。像是歌劇《卡斯提 雅的玫瑰》中的《馬夫之歌》(The Muleteer’s Song),第45小節出現延音記號,接著樂 段結束進入間奏,第56小節下一樂段開始,見【譜例3-2-3】。歌曲《啟拉尼》第32小 節與第33小節,也出現延音記號,明顯表達切開前後樂段的用意,見【譜例3-2-4】。 【譜例3-2-3】《卡斯提雅的玫瑰:馬夫之歌》,43-60小節. 【譜例3-2-4】《啟拉尼》,29-34小節. 28.

(36) 像是歌劇常出現的裝飾音音型,例如《清教徒的女兒:親愛女兒的愛情》第25小 節,見【譜例3-2-5】,在《走進莫德花園》第46小節也可看見,見【譜例3-2-5】。 【譜例3-2-5】《清教徒的女兒:親愛女兒的愛情》,23-27小節. 【譜例3-2-6】《走進莫德花園》,43-48小節. 29.

(37) 歌曲《輕輕經過漣漪》 (Gently O’er the Rippling Water) 使用快速音群音型,見 【譜例3-2-7】,第35小節更出現如花腔般的樂句,見譜例【譜例3-2-8】,或是像《軍 中販賣部夥計》(Canteeneer) 那般華麗的橋段【譜例3-2-9】。 【譜例3-2-7】《輕輕經過漣漪》,1-6小節. 【譜例3-2-8】《輕輕經過漣漪》,35-39小節. 【譜例3-2-9】《軍中販賣部夥計》,95-99小節。. 30.

(38) 第四章 詩人朗費羅 第一節 生平 朗費羅誕生在美國東岸緬因州的波特蘭(Portland),他是十九世紀美國著名的詩人。 家有手足四男四女,朗費羅排行第二。外祖父法勒90‧沃茲沃思(Peleg Wadsworth , 1748–1829) 是將軍,曾參與美國獨立運動,父親史蒂芬‧朗費羅(Stephen Longfellow, 1776 -1849) 是受人尊敬的律師,兩人先後擔任美國眾議員。而教養良好、溫和敦厚的 母親悉帕91 (Zilpah Longfellow, 1778-1851),喜愛朗誦詩歌,常鼓勵孩子閱讀與學習。朗 費羅承繼了雙親的特質,在人們印象中,一直是位溫文儒雅知書達禮的君子。 在母親的影響下,喜愛詩歌及語文92,並立定志向朝文學發展。他閱讀《魯賓遜漂 流記》(Robinson Crusoe) 與《唐吉訶德》等文學作品,十三歲時首次在波士頓的《波 特蘭報》(Portland Gazette) 發表詩作《洛維爾湖戰役》(The Battle of Lovell's Pond),之 後積極向報社雜誌投稿詩歌或散文。十五歲進入鮑登學院(Bowdoin College)93 攻讀語言 和文學,和同學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94 成為好友。自 1824 年開始到 1825 年畢業,他出版將近 40 首詩作,其中 24 首在《美國文學報》(The United States Literary Gazette) 上發表。 90. 法勒 (Peleg) 為希伯來文之譯音,人名出自舊約聖經創世紀第十章。. 91. 悉帕 (Zilpah) 為希伯來文之譯音,人名出自舊約聖經創世紀第三十章。. 92. 朗費羅於在學期間,能說流利的拉丁語。. 鮑登學院(Bowdoin College):美國私立文理學院,美國文理學院排行前五名,知名校友包括前美 國總統富蘭克林‧皮爾斯(Franklin Pierce, 1804-1869)、作家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以及小說家霍桑。 93. 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 :十九世紀美國小說家,其代表作品《紅字》 (The Scarlet Letter: A Romance) 為世界文學經典。 94. 31.

(39) 朗費羅第一次的歐洲之旅,自 1826 年開始,歷時三年。他前往法國、西班牙、義 大利、德國等國研究當地文學,也學習這些國家的語言。回國後,任教母校鮑登學院 (1829~1835),期間兼任圖書管理員,也翻譯不少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文學作品。 朗費羅與青梅竹馬女友波特(Mary Storer Potter, 1812-1835) 於 1831 年結婚,婚後定 居緬因州的布倫瑞克(Brunswick)。1833 年他出版第一本書《豪爾赫·曼里克的詩歌》 (Coplas de Don Jorge Manrique),內容為中世紀西班牙詩人豪爾赫·曼里克(Jorge Manrique , 1440-1479) 詩歌的英文翻譯。1834 年 12 月,朗費羅收到哈佛大學( Harvard College) 校長昆西(Josiah Quincy III, 1772 -1864) 的信,表示將聘其擔任現代語言學教授, 但須先在國外研究一年。為此,朗費羅到了德國,進一步研究荷蘭語、丹麥語、瑞典 語、芬蘭語以及冰島語。1835 年 11 月底他的妻子因流產死於荷蘭鹿特丹,對於妻子的 驟逝,朗費羅無比哀痛,三年後他寫下《天使的腳步》(Footsteps of Angels),道出對妻 子的懷念。 朗費羅於 1836 年返美,到哈佛大學擔任現代語言學教授(1836~1854),講授語言與 文學,並致力於介紹歐洲文化,以及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是新英格蘭地區文化、劍 橋文學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 年,朗費羅首次出版詩集《夜吟》(Voices of the Night),包括音韻優美的《人生頌》(A Psalm of Life)95、《群星之光》(The Light of Stars) 等抒情詩。1841 年再出版轟動全國的詩集《歌謠及其他》(Ballads and Other Poems), 其中包含故事詩《金星號遇難》(The Wreck of the Hesperus),以及帶有簡樸哲理、洋溢 奮發樂觀精神的敘事詩《村子裡的鐵匠》(The Village Blacksmith) 。這兩部詩集在大西 洋兩岸風靡一時,他也自此聞名於世。 《人生頌》(A Psalm of Life):世界上第一首翻譯成中文的英文詩。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大臣 董恂(1810-1892),曾於任內將此詩書於扇面,託人送給朗費羅,此扇現保存於朗費羅故居中。 95. 32.

(40) 朗費羅 1843 年再婚,對象是他追求七年的芬妮‧阿普爾頓(Fanny Appleton, 18191861)96,他們婚後恩愛和樂,育有六個孩子,過著幸福的家庭生活。在 1845 年發表詩 集《布魯日鐘樓及其他詩選》(The Belfry of Bruges and Other Poems) 中,收有不少佳作, 例如:《春田軍火庫》(The Arsenal at Springfield)、《橋》(The Bridge)、《紐倫堡》 (Nuremberg) 最為人稱道。1850 年《海邊與爐邊》(The Seaside and the Fireside),其中 有向讀者表達創作理念的《獻辭》(Dedication),以及用建造船隻比喻建立美國聯邦的 長詩《航船的建造》(The Building of the Ship)。 朗費羅在 1854 年辭去哈佛大學教職專心創作,醉心於研究和介紹歐洲文學。隔年 他發表採用印地安人傳說為題材的長詩《海華沙之歌》(The Song of Hiawatha),詩文描 述印地安酋長海華沙一生克敵制勝的豐功偉業,在結束部落戰爭後,教導人民栽種玉 米、防洪疏濬、防治疾病等重要貢獻,是美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印地安人的史詩。 而主要的詩作除了《海華沙之歌》外,另有兩篇長篇敘事詩,包括 1847 年使他的聲望 與日俱增的《伊凡潔琳》(Evangeline)97,以及 1858 年《邁爾斯‧斯坦迪什求婚記以及 其他詩選》(The Courtship of Miles Standish and Other Poems)。. 芬妮‧阿普爾頓(Fanny Appleton, 1819-1861):美國商人與政治家拿單‧阿普爾頓(Nathan Appleton, 1779-1861) 的女兒,個性獨立自主,朗費羅追求多年才打動芳心。 96. 十七世紀,法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現今加拿大大西洋省分),這些由法國移民家庭開墾的地區, 統稱亞加迪(Acadia)。1710 年英法爭奪北美時,接連戰敗的法國讓出亞加迪。1755 年英國為絕後患,強 行將亞加迪人打散至 13 個殖民地中,或遣送法國,拆散許多家庭,造成他們因疾病或船難失去性命 , 史稱大遷移(Grand Dérangement) 。朗費羅以這段歷史為背景,創作《伊凡潔琳》(Evangeline),詩 中描述伊凡潔琳尋找失散的未婚夫,直到年華老去兩人才相遇,但病痛纏身的未婚夫,最終死在 她懷裡。 97.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組曲線 F 的垂直軌跡 (orthogonal trajectory) ,是指一條 曲線在與 F 中的曲線相交時,在交點相交的角度為直角。如

在 15~16 世紀中,義大利數學家帕西歐里(Luca Pacioli)、塔爾塔利亞 (Niccolo Tartaglia) 和 卡爾連奇 (Fillipo Carlandri)

下列哪個作品引用了英國作曲家浦賽爾(Purcell)的曲調?.[r]

位於伊比利半島東北部的地區,為西班牙的自治區之一,首府為巴塞隆那。在 2017 年 10 月

韓國兒童教育品牌「Pinkfong」推出兒歌〈Baby Shark〉,因為朗朗上口的歌詞及輕快的旋 律,在兒童界廣受歡迎,而歌曲影片《Baby Shark Dance(鯊魚寶寶之舞)》在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憫農 小池 七步詩 題西林壁 水調歌頭 聲聲慢 畫雞 花影 候風地動儀 泊船瓜洲 滿江紅

• 按照《毛序》所釋,本詩意在歌頌「后妃之 德」,並藉此「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