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第二第二第二章章章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第二第二第二章章章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 第二 第二

第二章 章 章 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國內外對休閒運動參與行為相關理論與研究,全章 分為四節︰第一節中老年人與休閒運動;第二節休閒運動動機與相關 研究;第三節休閒運動效益與相關研究;第四節太極氣功十八式課程 大綱與功理。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中 中老 中 老 老 老年 年 年 年人與休閒運動 人與休閒運動 人與休閒運動 人與休閒運動

本節擬針對中老年人與休閒運動相關研究做探討,全節共分為︰

一、老化及成功老化;二、休閒運動的意義;三、休閒運動對中老年 人的意義與目的;四、適合中老年人的休閒運動等四部分,敘述如下︰

一 一 一

一、、、、 老化及成功老化老化及成功老化老化及成功老化老化及成功老化

蔡欣玲等(1998)認為「老化」是指儲備能力(reserve capacity)的 退化,而所謂儲備能力是指身體通常具有多於身體所需的器官能力,

以準備應付壓力或是危急狀態。在正常情況下,中老年人的生理機能 應可應付日常生活,但是在環境變動大時或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

身體功能無法適應劇烈的改變,身體的恆定便會遭受到破壞。柴田博 認為人從20歲開始,各種機能會開始走下坡。所以,老化是每人必經 之歷程,有生命的初起,就會有老化的現象。永田晟認為老化是種本 質性的生理改變,老化並非由外在因素所造成,但外在因素確會提早 老化的到來(引自蔡碧女,2001)。隨著年齡增加,身體各方面機能 日趨下降,身體活動的能力受到限制。在年齡與身體功能退化的關係 上,年齡較大的人容易發生身體功能的退化。這在姬榮軍(2001)的 研究中,就具體指出在感覺、中樞神經、運動系統(三者統稱感覺運

(2)

動系統)的功能與能力都有因老化而減弱的現象。因此,如何減緩身 體因老化而帶來生理功能衰退的現象,就顯得很重要了。

徐慧娟、張明正(2004)將成功老化定義為老人同時符合日常生 活功能正常、認知功能正常、無憂鬱症狀、與良好社會支持等四項指 標者。而王素敏(1997)研究指出,要成功老化則必須整合過去與現 在的經驗,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並應藉休閒活動的參與來創造社 會新關係,以顯示個人價值的存在。Iso-Ahola(1980)則在成功老化 的研究報告中提出:參加休閒活動與老人的生活滿意之間有正向關 係,參與休閒活動可以幫助個體釋放能量,並抑制情緒,紓解潛藏 的壓力,休閒參與的結果可以增進身心健康,對減少晚年危機之影 響相當重要(引自吳郁銘,2003)。

至於如何去判斷中老年人是否成功老化,可由五個特徵(一)

能與他人互動;(二)生活有目標;(三)能自我接納;(四)能個 人成長;(五)有自主權;及三個條件(一)避免疾病與失能;(二)

保持高度的心智與體能狀況;(三)積極的生活(包括生產力及良好 人際關係)看出。由此可知,成功老化不但包含心理、身體及社會方 面健康之維持更需要高層次的智力作用,讓中老年人能正確判斷及選 擇適合自己體能狀態之休閒運動(Fisher, 1995;John & Robert, 1998;

Russell, 1987)。

綜合上述,中老年人身體各項生理的能力,如最大攝氧量、肌力 適能、身體組成、柔軟度、平衡能力等,都會因為老化而有不同程度 的衰退,所以老化是一種整體性生理能力衰退的過程,但是衰退的速 率並非是絕對的,運動是減緩生理能力衰退的有效方法,但更高層次 的來說心理及社會方面的健康是相輔相成的,要成功的老化必需在生 理、心理及社會三方面都健康才算完整,所以研究者認為相關單位應

(3)

建議及鼓勵中老年人參與休閒運動以減緩老化,並積極的朝向「正向 健康」提高生活品質而邁進。

二 二 二

二、、、、休閒運動的意義休閒運動的意義休閒運動的意義休閒運動的意義

依目前週休二日的工時來看,人的生命如果活到八十歲,人生約 有七十萬小時,其中工作的時間只佔十分之一,所以人活得愈久,似 乎休閒時間也愈多,然而有更多的休閒時間,並不保證我們將活得更 健康、愉快,如果不能善用這些時間,說不定還會帶來許多負面的結 果,所以認識休閒的意義與重要性,了解自己需要那一類的休閒,已 成現代人必修的學問了。希臘文的餘暇是Schole,為英文School(學 校)、Scholar(學者)、Scholastic(學者的)以及拉丁文Schola(學 習場所)等字的來源。這些字皆有透過學習以改善個人原來能力的含 義(陳定雄,1994;蔡碧女,2001)。一般大眾的休閒觀,以為從事 遊憩活動或非工作性活動才算是休閒,常將「休閒活動」一詞來概括 整個休閒現象(王素敏,1997)。余嬪(1999)則認為,當一個活動 是自由選擇,且活動本身即是目的時,這個活動應可視為休閒。強調 一種主觀的體驗與經驗,並且須具有覺察的自由與內在動機二個特 徵。覺察的自由-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覺察到自己可自由的選擇與 進行嘗試;內在動機-受到從事該事情本身帶來的滿足與愉快的驅動 去做,而不是為了該事情背後或以外的其它原因才做。

王傳銘(1996)歸納休閒(Leisure)的三個共同點:(一)皆 以心智發展為重點,講究理性與邏輯分析;(二)以發掘真理為目 的;(三)有其本身的意義與內在價值,而不是以此為追求名利的 工具。程紹同(1997)認為優質休閒、超值人生在閒暇時間中,憑著 個人自由意識,所採取一種具有樂趣、正面價值,且有開創性的活動 及心靈感受。另外,休閒活動的範疇,應以不脫離社會法令,以及善

(4)

良風俗為原則。世界閒暇與休閒協會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 Association (WLRA)於1993年發表了《國際休閒教育憲章》,該憲章 中認為休閒是︰對人類有益的某種特殊經驗,包括自由選擇、創造力、

滿足、樂趣、及增加愉快與幸福。它包括經由體能、智慧、社會、藝 術或心靈本質為主的廣泛表達形式或活動(李文姬,2004)。而張少熙

(2003)則將休閒定義為個體在自由選擇的時間狀態下,得到心靈滿 足的一種感覺與狀態。

綜合上述,休閒的定義,研究者認為休閒是在不脫離社會法令,

以及善良風俗為原則,人們在自由時間自由選擇的情況下,滿足自我 在生理、心理及社交成就的活動。

休閒(leisure)、休閒活動(recreation)與休閒運動(recreational sports)的概念常引起困擾與混淆。由英文字義來看Leisure,源自拉 丁文字Licere,意指被允許(to be permitted),從Licese 又可引申為 法語Lisir,意指自由時間(free time),與希臘語Schole 的涵意相同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是休閒方案的一種,亦即休閒運動是休 閒活動的一種類型。就範圍而言,休閒的內涵是涵蓋所有的休閒活動,

而休閒運動則是休閒活動的一種選擇類型。休閒運動有很多不同的定 義,有的學者認為是個體工作餘暇自由選擇的活動,有的學者認為是 人類生活形式的一部分,有的認為休閒運動是無償工作的延長,亦有 以為休閒是一種自我實現或自我表現為取向的活動(趙坤景,2003)。

梁伊傑(2001)認為休閒運動有別於其他的休閒活動,是運動與 休閒的結合,休閒運動本身應屬休閒活動之一環,但由於運動與一般 活動仍有其相異之特質,故休閒運動之功能應稍異於休閒活動。而陳 定雄(1994)認為休閒運動著重健康、快樂與道德,屬於道德人的活 動。是指人們在餘暇時間裡,積極自主的、輕鬆愉快的、毫無心理負

(5)

擔而進行的一些娛樂性健身體育活動。它是一種生活、一種文化、一 種教育,它的最終目的是全體人類的和諧發展。沈易利(1995)則將 休閒運動定義為「在休閒時間內,以動態性身體活動為方式,所選擇 具有健身性、遊戲性、娛樂性、消遣性、創造性、放鬆性,以達身心 健康,紓解壓力為目的的運動」。王素敏(1997)認為休閒運動係指 在自由休閒時間內,自由選擇參與的體能性運動或休閒娛樂性運動,

不僅滿足心理的愉快、喜樂,同時亦顧及生理上的健康,其所追求的 乃是身心均衡發展的適能狀態。而張少熙(2003)研究臺灣地區中學 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時,將休閒運動定義為:「當閒暇時,依 自己的意願或興趣,選擇從事有益於身心發展的體能性活動或運動」。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休閒運動的意義在於自由休閒時間內,自 由選擇參與動態身體活動的方式,滿足個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交方面 自我成就的需求稱之。能多參與有益身心的休閒運動及追求多樣休閒 經驗的人,往往活得多采多姿,它也幫助中老年人在人生的另一個階 段,實現多重的目標。

三 三 三

三、、、、休閒運動對休閒運動對休閒運動對中休閒運動對中老中中老老老年年年年人的意義與目的人的意義與目的人的意義與目的人的意義與目的

我們已進入了一個提倡健康與疾病預防的時代,要如何達到降低 疾病的發生率與提高生活品質的目標,一般認為適宜的休閒運動可帶 來身心健康、生活滿意、個人成長等方面之利益(Riddick & Stewart, 1994; Rusell, 1987)。Griffin and McKenna(1992)建議在老年期可 藉由休閒活動的參與來協助適應及維持生活滿意。只要老人能從事 規律的休閒活動,對自我的肯定和情緒的紓解有積極的幫助,同時 能增強體能,減緩衰退的速率,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有增進老人 的生活品質,減少醫療支出等效益(引自陳文喜,1999)。高俊雄

(1996)也指出,從休閒運動近年的發展現象,認為休閒運動具有

(6)

維持健康體適能等功能。因此,鼓勵高齡者從事促進健康的休閒運 動乃是當務之急。

方進隆(1992)指出規律運動對中老年人的體適能具有正面的意 義,不但可以延遲衰退現象,而且運動訓練後之體適能皆比運動前有 所改善或增進。Randall等(2005)指出規律的身體活動和改進健康是 有相關的,其中包括攝氧量、肌力、敏捷與協調和新陳代謝的功能。

有許多研究證實,不管是從事太極拳(Lan等,1997)、慢跑(王學中,

1995)、元極舞(蔡碧女,2001)等各種運動,對於健康的促進有不 同程度的效益。Lan 等(1997)比較太極拳與無運動之中老年人在心 肺功能、柔軟度及身體組成上的差異,證實從事太極拳運動之中老年 人有較佳的心肺耐力、身體組成與柔軟度。

綜合上述,運動介入對中老年人所帶來的好處包括:攝氧量增加、

肌力增加、肌纖維變粗、促進心血管系統功能、改善身體組成、增加 平衡能力、減少跌倒風險等益處,並對心理的調適、社會適應、提高 生活品質及減少醫療支出亦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鼓勵中老年人從事 休閒運動實具有其必要性。

四四

四四、、、、適合適合適合中適合中中中老老年老老年年年人的人的人的休閒運動人的休閒運動休閒運動休閒運動

中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適合年輕人的休閒運動不一定適 合中老年人,所以陳在頤(1993 a)認為適合中老年人的休閒活動有太 極拳、氣功、旅遊、爬山、放風箏、蒔花種樹、垂釣、弈棋、書畫、

慢跑與散步十種,可以利用家居以及大自然環境進行之休閒活動。陳 在頤(1993 b)適合中老年人的動態休閒活動有游泳、高爾夫、慢速壘 球、槌球、網球、羽球、桌球、飛盤、野餐、露營、養魚、養鳥等。

而林宗毅(1993)在臺中市老年人休閒活動之研究發現,老年人最喜 歡的休閒活動依序是「體育性」活動、「散步」活動、「娛樂性」活

(7)

動、「宗教及社交」活動。

綜合中老年人適合的休閒活動發現不少的休閒運動項目可以提供 中老年人選擇,如太極拳、氣功、爬山、慢跑、散步、高爾夫、槌球 等符合謝政論(1989)發現休閒運動是屬於休閒活動的一環,透過運 動的手段、動態的方式來實施,且有別於強制性的體育課程的論述。

李瑞金(1997)研究指出,我國老人喜歡的休閒活動,其特性依 序為需具有「休閒性」、「知識性」、「運動性」及「聯誼性」。而 張美江(2000)將運動分為:(一) 耐力性(步行、健身跑、游泳、

自行車、登山、跳舞、打網球、高爾夫球、太極拳等);(二) 速度 性(跳遠、跳傘,賽跑等);(三)力量性(舉重、啞鈴等)。她認 為中老年人適合耐力性項目,而不宜進行速度性項目,對力量性項目 則存著不同的意見,一派的意見認為做力量訓練時都要在屏氣完成,

而屏氣對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統不利。一派認為衰老最顯著變化是肌力 減弱,所以要通過力量鍛練來解決中老年人的肌力減弱。行政院體委 會(1999)大致上休閒活動分為靜態的活動(如看電視、下棋、聊天 等 ),及動態的休閒運動(如走路、太極、體操、跳舞等健身運動),

一般老人較偏向於靜態的休閒活動,其實就強化體能確保健康而言,

休閒運動較休閒活動對於提昇體能,發展健康身心則更具建設性意 義,也更具研究價值。

陳鴻雁(2000)調查研究顯示,臺灣地區55歲以上中老年人,參 與休閒運動之種類以散步最多,其次為慢跑及爬山。而相建華及田振 華(1999)將老人的健身運動分為:(一) 傳統養身健身法(八段錦、

氣功、太極拳、武術等);(二) 現代的健身運動(健身跑、游泳、

球類、自然力鍛鍊、輕器械鍛鍊、老年健美操,保健操、老年迪斯可 舞等);(三) 健身運動療疾康復鍛鍊法(散步、按摩等)針對患有

(8)

某種疾病而選擇的運動法。尚憶薇(1999)則將中老年人休閒運動分 為:(一)韻律運動,規律性運動能增加中老年人健康狀態,藉著韻 律節奏的引導,能紓解情緒,並能增加肌力、心肺耐力,如元極舞、

呼拉舞、社交舞、方塊舞、有氧運動等;(二)水中運動,包括水中 跑步,水中有氧、水中球類,中老年人靠著水中的浮力,可以降低身 體與地面的衝擊性,但所花費的力氣與功效卻比在陸地上多,適合腰、

膝、臀、腳有病的中老年人;(三)慢跑-走路-慢跑-走路,這是最不 受場地限制的運動,中老年人可依自己的狀況而調整快、慢與長度;

(四)球類活動,中老年人較不適合從事與他人肢體接觸之競爭運動,

應以個人運動為主,如高爾夫、槌球等。而藍青、賴金鑫與黃美娟(1999)

研究指出:練習太極拳運動強度約為最大心跳的61%,最大攝氧量的 55%,是一種強度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延緩中老年人心肺功能的衰 退,可以有效地促進初學者以及心臟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建議給中老 年人做為健身活動及維持性運動。而鍾旻純(2003)研究中指出元極 舞屬於中低強度的運動,適合中老年人的參與。

綜合上述,研究者依個人主觀,將適合中老年人的休閒運動歸納 為三類︰(一)養生類︰八段錦、氣功、太極拳、武術、元極舞等(二)

體適能類︰游泳、水中有氧、有氧運動、走路、體操、爬山等(三)

社交類︰槌球、社交舞、跳舞、高爾夫等。就如張彩秀(1991)研究 發現中老年人的運動型態多屬於低強度(散步、體操、國術、太極拳 等)的運動型態。因為中老年人生理機能逐漸老化,不適宜做太激烈 或強度過高的運動,適合的休閒運動應以不造成身體傷害為原則,循 序漸進增加體適能,且能符合中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交的需求,達 到成功老化的目的。就文獻中指出太極拳及氣功是非常適合中老年人 的休閒運動,除了上述的休閒運動之外,研究者推薦太極氣功十八式

(9)

休閒運動給中老年人,太極氣功十八式屬於有規律性的傳統養身健身 法,簡單而易學,結合太極拳及氣功是適合中老年人的休閒運動,今 日尚無針對此一休閒運動的研究,有研究的必要及價值存在。研究者 針對目前參與該休閒運動的中老年人做問卷調查分析,並將結果提供 給中老年人做為參考。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休閒運動動機與相關研究 休閒運動動機與相關研究 休閒運動動機與相關研究 休閒運動動機與相關研究

本節擬針對休閒運動動機與相關研究做理論探討,全節共分為︰

一、動機的意義與內涵;二、休閒運動動機的相關研究;三、本節小 結等三部分,敘述如下︰

一 一 一

一、、、、動機的意義與內涵動機的意義與內涵動機的意義與內涵動機的意義與內涵

袁之琦、游恆山(1990)指出動機(motivation)一詞,含有推動 個體行動的內在力量,是引起和維持個體行為,並將此行為導向某一 目標(如︰個人需要的滿足)的願望或意念之意。Kotler(1997)認為 動機是一種被刺激的需求,也是一種強大的壓力足以引發個體採取行 動以滿足之,並藉此降低焦慮與緊張感(引自張少熙,2004)。動機 是刺激與反應的中介變項,是一種控制行為的內在力量。也就是發自 個人內在的驅力,並促使他有所行動的過程。而動機性行為,是指人 有各種需要,由於某種刺激引發其中某種需要,譬如缺乏水分則感到 口渴,因而造成心理上的緊張或不適狀態,為了解除這種狀態,人們 遂採取各種行為,譬如自熱水瓶中倒一杯水或購買飲料之類。如此可 見,某種行為之形成,乃是有目的的和有原因的。如果目的達成,或 原因解除,行為也就終止,否則由於回饋作用,行為還會進行,直到 需要滿足為止(戴遐齡,1995)。

(10)

綜合上述,所以動機是因為需求而引發出來的,為了滿足需求個 體自然會產生行為;盧俊宏(1994)認為動機是引起個體活動並維持 此項活動朝向某一目標前進的內在歷程。所以動機一詞,乃是心理學 家們對個體行為的原因,以及其表現方式的一種推理性的解釋。而研 究動機的目的,為瞭解和預測個體行為。黃金柱(1993)則指出外在 動機來源指的是,因個體外的外在環境或誘因所促動的動機來源。內 在動機來源指的是,因個體內在驅力而引起的動機來源。而盧俊宏

(1994)探討一般人參與運動的動機分述如下︰

(一)對於所有的運動參加者來說,不管運動員或非運動員,運動 給他們的快樂、放鬆、興奮等感覺是很重要的動機來源。

(二)健康及體適能需求是所有運動參與者肯定的事實,也是一項 重要的動機來源。

(三)運動本身是一良好社交場合,在運動情境內可以得到友誼和 社會性交往的機會。

(四)由於運動並非工作或嚴肅活動,藉由運動轉換情緒和調整情 緒、補償、紓洩和放鬆等作用,是參與運動另一重要動機。

(五)運動場合可讓不同的人展示其體能技巧,讓參與者表現其技 術體能,具有滿足追求成就、自主等需求的作用。

如前述一般人參與運動的動機是如此,而中老年人參與運動及休 閒運動的動機又是什麼?他們的需求是什麼?值得研究者的探討。研 究休閒運動的動機,是讓我們從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人類個體為何有 動機?有何種動機?有助於我們對休閒行為的瞭解與預測,進而更有 效的推展休閒活動,以改善眾人之生活品質(張少熙,2000)。

(11)

一 一 一

一、、、、 休閒運動動機的相關研究休閒運動動機的相關研究休閒運動動機的相關研究休閒運動動機的相關研究

鄧景衡(1990)認為休閒運動動機可定義為:

(一)解放日常生活世界的禁忌和壓力。

(二)換個空間找回生命的狂野性。

(三)休閒旅遊是在空間不斷移動的過程。

(四)發掘人際的新關係。

(五)透過空間恢復人的整體感。

(六)找回休戚與共,相互依存的互助精神。

(七)體驗不同地區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風土民情,藉以充實生 活知能。

(八)空間醫療。

(九)休閒世界就是一個感性時空。

李世昌(2000)研究發現休閒動機有即興感、獲得滿足、打發時 間、自我實現、鍛鍊身體、拓展人際關係。Lounsbury and Hoopes(1988)

研究1980~1985五年持續的休閒參與和動機因素,研究並發現六個參 與休閒活動最主要的動機, 包含成就、指導他人、社交互動、創造力、

身體活動、心智活動。C lough, Shepherd and Maughan(1989)研究遊 憩活動跑者的參與動機,研究結果共發現六個動機因素分別為幸福 感、社交、挑戰、資格、健康/體適能和嗜好。Marcus, Rakowski, and Rossi 認為「社交功能」和「團體力量」是持續運動的重要動機(引自黃奕 仁,2005)。Iso -Ahola and Allen研究60個籃球隊438名籃球選手的參 與動機,發現其動機前7個為︰人際的轉變與控制、個人的能力、逃避 日常雜務、積極的人際參與、轉換輕鬆、人際能力及為了遇見異性或 與異性相處(引自梁伊傑,2001)。陳皆榮(1996)將休閒動機分為:

知性追求、能力展現、刺激避免、社會性需求、成就性需求等五個構

(12)

面。而享受運動、紓解壓力、促進精神健康是規律參與運動的助力之 一(黃奕仁,2005; Jones & Nies, 1996; Rich & Rogers, 2001)。

綜合上述,一種行為的產生,背後有多種不同的動機,動機會因 個體身心的差異而有所不同。黃文真(1985) 指出國中生從事休閒活 動的主要目的以增加生活情趣、和喜歡的同伴在一起、增廣見識和經 驗為主要前三項。張少熙(2000)的研究發現臺北市國中學生參與休 閒運動之動機,前十項依序為: 保持身體健康、可以放鬆心情、學習 新鮮事物、想試試自己的能力、享受運動樂趣、培養興趣、可緩和課 業壓力、增廣見聞、有成就感及同伴邀約。而趙坤景(2003)研究發 現國中生會主動參與休閒運動的學生比例,私立學校高於公立學校,

男生高於女生;參與休閒運動的動機是以「為了個人的興趣」為主,

其次是「打發無聊時間」、「為了獲得運動技能」、「發洩體力或情 緒」、「因為朋友的關係」。

Forster(1989)調查德國青年從業人員與學徒閒暇時間參與運動的 動機,發現受試者的運動動機為:「放鬆娛樂」、「體能發洩」、「健 康」、「自我主張」、「適能」與「社會接觸」等六項。而其中以「健 康」、「適能」以及「社會接觸」三個因素最為重要(引自鄭惠萍,

2004)。王宗吉等(1999)研究結果顯示,臺北市青少年參與休閒運 動動機,可分為五個層面:舒暢身心的動機、壓力情境的動機、社交 性動機、恢復功能的動機與自我成長的動機。黃金柱等(1999)的研 究指出,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的動機方面,前五項動機層以促進身體 健康為其主要動機,其次則是讓心情愉快、紓解壓力、學習運動技能 及消磨時間。

而Lounsbury and Franz的一篇休閒動機研究,研究對象為40位民眾 和146位大學生,共分為智力性成分、社交性成分、勝任-熟練性成分、

(13)

刺激-逃避性成分、興奮追求性成分、工作促進性成分等6個休閒動機,

研究結果顯示假期前動機依序為智力性成分、興奮追求性成分、社交 性成分、勝任- 熟練性成分、刺激- 逃避性成分、工作促進性成分, 假 期後動機依序為智力性成分、社交性成分、勝任-熟練性成分、興奮追 求性成分、刺激-逃避性成分、工作促進性成分(引自鄭順璁,2000);

假期前後的動機平均數有些許不同,且平均數皆有顯著的降低。林連 禎(1990)研究從運動社會科學之中,探討大學休閒運動的組織功能 與學生參與,結果發現有關三所學院,學生參與休閒和運動的動機,

依百分比高低分別為:(一)追求流行;(二)提高生活品質;(三)

促進健全身心;(四)達成慾望;(五)影響環境等五大類的動機因 素趨勢的傾向。許瓊文(1992)的生活型態與休閒行為之研究報告,

針對臺大學生所作的研究,指出最常見的五個參與動機,依序是娛樂、

放鬆休息、純粹個人興趣、增廣見聞以及鍛鍊身體。陳文長(1995)

的研究,針對國內35 所大專院校之三、四年級的1850位學生,其參與 運動性休閒之動機,依序為︰健康適能因素、心理需求因素、社會需 求因素、刺激避免因素及知識需求等五個因素。

然而C randall(1980)文中指出Tinsley, Driver and Peterson 以芝加 哥地區2000位民眾,分析休閒的動機共獲得17種類型的休閒動機分別 為,「享受大自然與逃脫現代社會」、「逃脫例行公事和責任」、「身 體適能」、「創造力」、「放鬆」、「社會關係」、「遇到新朋友」、

「異性關係」、「家庭關係」、「確認地位」、「社交能力」、「利 他主義」、「追求刺激」、「自我實現」、「成就, 挑戰,勝任」、

「打發時間, 逃避無聊」及「智力性及唯美主義」等(引自梁伊傑,

2001)。鄭淑芬(1987)研究發現臺北市民休閒參與的動機有三:(一)

自我實現需求;(二)社會性需求;(三)身心平衡的需求。Edginton,

(14)

Jordan, Degraaf, and Edginton(1995)研究指出個人參與休閒運動是 發自於內在動機與自由的選擇,能提供歡樂的感覺,提高其生活滿 意(引自張耀中,2001)。沈易利(1999)研究發現省民參與休閒 運動較為普遍的前三項動機,分別為追求身體更健康、使心情更愉 快、紓解壓力。鄭惠萍(2004)研究發現民眾參與晨間休閒運動之 動機依序為健康與放鬆、便利性需求、社會性需求、成就與運動。

而張少熙(2003)研究臺灣地區中學教師休閒運動的動機發現前五 項依序為培養興趣、增進人際關係、學習新鮮事物、得到適當的刺 激與滿足、增廣見聞等。

上述研究中有國中生、青少年、大學生、一般民眾及中學教師的 休閒運動動機,根據 Maslow(1954)需求理論中談到,相信人類對於 追求成長的潛能是無限的,注重的是個人需求被滿足的高低,對於中 老年人,他認為在不同環境下的中老年人,他們仍有其特殊的成長需 求,這些需求並不會因為年紀或身體功能差異而消失,反而應該協助 中老年人繼續尋求滿足其成長需求。由此看來我們不應忽略中老年人 這一區塊,相關研究敘述如下︰林宗毅(1993)研究發現老年人之休 閒動機,相當重視「活動身體」與「身心紓解」兩個構面,可分為四 個休閒動機區隔,分別是「愛好新知」區隔、「體能發揮」區隔、「樂 於交友」區隔、「社會互動」區隔。老年人最喜歡的休閒活動依序是

「體育性」、「散步」、「娛樂性」、「宗教及社交」活動。Hawkins 等 (1996) 對中國、澳洲及美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進行的跨國性研 究中,發現中國男、女性受試者參與休閒活動的首要理由都是為了積 極性的休息,而這個理由並不在美國及澳洲受試者前五項參與理由 中。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只有中國受試者參加休閒活動的前五項理 由中有為了鍛練身體這一項,而嗜好、放鬆、享受、學習、陪親友一

(15)

起參加活動,乃是各國所有男女受試者常見的理由,而為了參加具有 創造性的活動則是美國和澳洲女性的第五個理由(引自林佳蓉,

2001)。張光達(1999) 認為老年人因為生活較不具競爭性,所以在 選擇休閒活動的動機上,自然是偏向比較恬淡及悠閒,僅是為了滿足 空閒時間的排遣。但吳坤良(1999)研究指出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很 強,其中以「人際關係」動機為最高,且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愈強,

社區參與程度愈高。尚憶薇(1999)研究指出老年人的休閒活動參與 動機可從休閒活動是否舒適、便利、安全及提供社交接觸等四個方向 考量,以提昇老年人休閒活動參與。張少熙(2000)中老年人會參加 舞蹈、槌球等運動,則是因為打發時間、社交活動、追求健康、尋求 歡樂及排除寂寞等動機。而陳欣宏(2004)研究臺中市中老年人感受 休閒需求最高的前五項依序為「認識自我」、「獲得他人的尊敬」、

「充分運用我的身體能力」、「擴展我的知識」、「學習自我周遭事 物」及「發展親密的友誼」。很顯然中老年人可能想更了解自己的能 力,也希望在到達事業的某一顛峰後,有了自尊的需求,這與 Marslow 的需求理論有點相似。

二二

二二、、、、 本節小結本節小結本節小結本節小結

綜合上述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休閒運動的動機是因人類生理、

心理、社會的需求而引起的。Maslow (1954)認為,人類的行為係由 需求(need)而引起。需求層次理論強調,需求是根據個人的心理發 展,產生五種層次的需求。當較低層次的需求達到目標,而獲得滿足 時,隨之而產生的較高一層的需求。Maslow 的動機理論為需求層次理 論(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各層次的需求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性需求(safety needs)、愛慾及社會性的需求(love & social needs)、尊重與榮譽感的需求(reputation & esteem needs)與自我實

(16)

現的需求(self- actualization needs)。人類透過休閒運動的過程中,獲 得同儕的認同、紓解壓力、刺激感、打發時間、追求健康、自我成就 感及社交等等,而休閒運動的動機源自於生理、心理及社會的需求,

有需求產生驅動力因而衍生出各層面的不同需求。

動機是一個複雜的成分, 指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參與不 同的活動會有不同的需求,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參與不同的活 動,會有不同的理由,不同的人,在同一時間,參與同樣的活動,會 有不同的理由(梁伊傑,2001)。這與研究者發現前述國中、青少年、

大學生、一般民眾、中學教師及中老年人的參與動機,各有不同的需 求相符合。在休閒運動動機的相關文獻中發現,較少有針對中老年人 以上的研究,因為需求而產生動機,而中老年人參與太極氣功十八式 的休閒運動動機是什麼?需求是什麼?這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透過 研究文獻的整理與發現,本研究希望透過「舒暢身心」、「人際互動」、

「恢復功能」與「自我成長」等內外在動機因素的分析,探討吸引中 老年人或使其持續參與休閒運動的原因。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休閒運動效益與相關研究 休閒運動效益與相關研究 休閒運動效益與相關研究 休閒運動效益與相關研究

本節擬針對休閒運動效益相關研究做理論探討,全節共分為︰

一、休閒運動效益;二、休閒運動功能;三、本節小結等三部分,敘 述如下︰

效益(benefit)與功能(function)雖字義不盡相同,但所表達的 意義極其相近。「功能」一詞在辭彙中的解釋為效用,與效益在休閒 領域中所呈現的意義是一致的。將效益與功能做一區別:功能較強調 活動前或活動中;外化的行為效用,而效益則偏重活動中或活動後;

(17)

內存的心靈滿足(引自張少熙,2004)。在以往關於休閒的研究中大 多使用「功能」,而近來的休閒研究學者則多改採用「效益」。為求 研究周延性,謹分別就:一、休閒運動效益;二、休閒運動功能,敘 述如下:

一 一 一

一、、、、 休閒運動效益休閒運動效益休閒運動效益休閒運動效益

「效益」(benefits)被視為是一種好處;是當個人、團體、社會、

經濟、實質環境或其它情境有所改善時而言(Driver, Brown & Peterson, 1991;Driver, 1997;Driver & Bruns, 1999)(引自王敏華,2004)。

另外,Driver(1997)強調效益對人或實質環境中是需求獲得正向的改 變,包含人際關係、體適能、預防社會問題或穩定社群等;在個人方 面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滿足經驗,如活動結束後感覺良好、與 朋友在一起,感覺到像與家人在一起,一樣親密和覺得精神充沛等。

張少熙(2003)歸納國內學者的觀點,將休閒運動效益分為四個 因素,包括生理效益、心理效益、社交效益與自我實現效益等四個因 素,與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相互呼應,分述如下︰

(一一一)一)))生理效益生理效益生理效益生理效益

包含調節身心平衡,使身心健全、鍛鍊肌力與耐力、減少體脂肪,

使身材健美、增進心臟與肺臟的功能及增進身體的柔軟度,使筋骨更 靈活等。

(二二二)二)))心理效益心理效益心理效益心理效益

包含逃避繁雜的環境、學習並增進活動的技巧、獲得滿足的感覺、

使心情愉快、得到與日常生活不同的情境與體驗及認識朋友等。

((

((三三三)三)))社交效益社交效益社交效益社交效益

包含紓解生活中的壓力與憂慮、增進人際之間的感情、了解同伴 的想法及觀念、為他人服務、有自我覺察的機會、學習到與同伴互助

(18)

合作的技巧、接近大自然、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及享受在自然環境中 活動的樂趣等。

(四四四)四)))自我實自我實自我實自我實現效益現效益現效益現效益

包含找到心靈慰藉、欣賞及創造真善美的事物、擴展興趣領域,

充實生活、得到表現自我的機會、得到自我反省的機會及拓展知識等。

休閒大師Kelly呼籲大家要選擇至少一種休閒活動來均衡自己,因 為追求多樣休閒經驗的人,往往活得多采多姿又有意義(余嬪,1999)。

而Verduin and McEwen(1984)研究成人與休閒參與,認為休閒活動參 與者可以透過休閒的經驗中獲得包括生理、社交、放鬆、教育、心理、

美學等不同的效益。Bammel and Burrus-Bammel(1996)提出休閒活動 可使個體遠離壓力環境、解除憂慮、精力恢復、浪漫想像、精神煥發、

及積極參與耗用體力的活動,而使參與者達到放鬆的目的(引自王素 敏,1997;劉佩佩,1999)。休閒運動是休閒活動的一環,然而行政 院體育委會( 1999) 指出青少年若能培養休閒運動的興趣, 並養成 休閒運動的習慣, 相信對建立全民終身運動習慣, 提昇全民體力, 應 有正面積極的影響。Kraus( 1990)指出:運動是絕大多數青少年主 要的休閒活動;而在運動環境中能提供個體與他人產生關聯、社會互 動的機會, 也可以滿足個人的社會性需求與社會技能陶冶的價值(引 自張少熙,2003)。Edginton, Jordan, Degraaf, and Edginton(1995)研 究指出個人參與休閒運動是發自於內在動機與自由的選擇,能提供 歡樂的感覺,提高其生活滿意(引自張耀中,2001)。張少熙(2003)

認為休閒運動效益,被視為休閒運動者在休閒運動參與過程中,其休 閒運動需求與渴望,獲得滿足而產生的利益。就個人而言,不僅可促 進身體健康、穩定情緒、擴大生活視野、改善人際關係、亦可豐富精 神生活、激發創造力、促進自我實現。對社會而言,可改善社會風氣、

(19)

促進經濟進步、增進社會和諧、創造祥和的社會。

休閒運動的參與有上述那麼多的好處,研究者根據文獻中,中老 年人的休閒運動效益加以比對後發現,中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的衰 退,除了醫療與飲食的節制外,適宜的運動不但能改善各種生理機能、

延緩老化,更能預防老人好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葉清華、薛淑 琳,1998;蔡碧女,2001;蘇忠信,1997)。蕭淑芬(2002)則指出 中老年人規律的運動行為,的確可以減少醫療就診次數,降低醫療資 源的支出。而Ruuskanen and Ruoppila(1995)指出規律運動有助於老 年人保持並提昇身體的生理功能、健康與心理幸福感。適宜的運動訓 練後,可發現安靜時心跳率下降、最大攝氧量增加,這表示肺換氣量 變大,血液中的血紅素含量較多,心臟輸送血液能力較強。呂美鈴

(2003)指出身體活動對老年人有許多的利益,如有增強肌肉骨骼,

後天免役系統調節,降低高血壓、血糖,預防跌倒,預防心血管疾病 等益處,因此老年人,如能適當從事身體活動,對老年人健康狀況必 有幫助。林瑞興(2000)探討增加身體活動量對中老年人的重要性,

指出運動可對中老年人的肌力、柔軟度、平衡、反應時間、行動能力 及身體組成產生效果。李世國(2003)研究結果指出,慢跑運動可以 提昇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下肢肌力,相信能預防中老年人跌倒的發 生。而卓俊辰(1982)證實維持游泳方式的身體活動,對於中老年人 的心肺適能具有特殊的貢獻。蘇忠信(1997)則認為增加身體的活動,

可以抑制因老化而減退的心肺適能。Wood 等(2001)比較有氧運動 與阻力運動對於老年人的生理效益,將年齡60~84 歲之老年人分成三 組,分別為心肺耐力運動組、阻力運動組、心肺耐力運動+阻力運動 組。結果發現,雖然三組皆造成安靜心跳率降低、心舒壓下降,但其 中以同時兼具心肺耐力運動與阻力運動組生理效益較大,學者林世昌

(20)

(2001)以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研究發現:太極拳使練 習者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平衡感…等得到 改善。吳貴琍(2004)研究結果顯示從事太極拳運動對於提高中老年 人的抗氧化能力以及消除個體氧化壓力具有明顯功效。這些研究中大 都指出中老年人在身體活動、運動及休閒運動中所獲得的生理效益。

而國內外許多研究(吳郁銘,2003;吳珩潔,2001;何麗芳,1992;

張樑治,2002;郭淑菁,2002; Coleman, 1993; Coleman & Iso-Ahola, 1993)也證實休閒參與對於心理幸福與健康、生活滿意有正面效益,

個人生活滿意或幸福感與休閒參與、休閒滿意有明顯的正相關。尚憶 薇(1999)研究適當運動對老年人身心健康之助益,指出運動獲得 的健康利益包括維持身體機能的運作,減少骨頭折斷的風險;降低 心血管慢性疾病,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放鬆緊張恐懼的心情,克 制憂鬱焦慮的心理;幫助關節及肌肉運作,增加活力和運動能力。

鍾維倫(2000)則在針對32 項以老年人運動與情緒為主題的研究報 告中指出,規律的運動,特別是重量訓練,能促進參與研究的老年 人常保心情愉快。當年齡老化,人們的肌肉會漸漸衰退,造成生活 的困擾,多做重量運動則可以強化肌肉力量,對抗肌肉衰退的現象。

同時心理上的改善會伴隨著體能的改善,齊頭並進,溫和而不激烈 的運動,能帶來最大的心情愉悅度。另外也發現結合兩種類型的運 動,會比單獨一種運動的效果要好,結合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比 單單只做有氧運動,更能使老年人的心情提昇到高度愉悅的境界。

Dishman(1988a)and Shephard(1987)則提出中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 和健康生活型態有密切的關係,中老年人每天從事適度的運動也證實 對身體、情緒有其正面的效果(引自蕭淑芬,2002)。蔡碧女(2001)

則認為休閒運動在生理層面上能提高基本生存及適應的能力;在藝術

(21)

層面上能將生活藝術化,讓生活得到調劑;在心理層面上,能抒發情 緒、培養正向積極的人生觀;在社會關係上能滿足人類社交群居的需 求。除了生理效益的層面,更發現了藝術、心理及社交層面效益的部 份。

Berger研究身體活動對老人生活品質的影響時發現,運動可以提 昇老人的生活品質,具備心智健康理念對老人的人格、生活滿意、

幸福感、自我效能、自我觀念、個人形象及生活品質皆有正面的助 益,也有助於減少壓力、肌肉緊張、自身焦慮及沮喪(引自林佳蓉,

2001)。張耀中(2001)認為休閒運動對中老年人是相當重要的,

規律的運動能促進老年人常保心情愉快,不但能滿足老年人喜歡從 事休閒運動的需求,同時有助於培養終生從事休閒運動的興趣與習 慣,學習休閒運動的能力,並使休閒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以提 昇生活品質。上述的研究中發現休閒運動對生活品質整體的效益是 正面的提昇。也有Steven 等(1996)比較電腦平衡訓練組、太極拳組、

控制組在三個月的運動訓練後,在生理及心理上的效果,結果發現太 極拳可促進身體健康並減少跌倒風險(引自郭明洲,2002);鄧時海

(1990)研究楊家老架式太極拳,提出太極拳運動是強調平衡能力與 下肢肌力的運動,對身體重心控制與平衡能力均有極大助益。太極拳 訓練(藍孝勤,2000;林麗蓉,2002)對於「特質性焦慮」、「狀態 性焦慮」及「憂鬱」有改善的效果,且運動強度對於降低特質性及狀 態性焦慮改善成效上,呈現正相關;對於降低焦慮的效果大約可以維 持24 小時(季力康,2004)。許存惠(1995)指出太極拳運動者在「時 間緊迫感」、「競爭與成就」、「攻擊與敵意」顯著低於一般成人;

在壓力知覺的「特質焦慮」及「特質生氣」上顯著低於一般成人。而 黃國禎、郭博昭與陳俊忠(1998)則在比較長期從事太極拳運動與一

(22)

般老年人及高血壓患者自主神經系統功能中指出:長期從事太極拳運 動的老年人有較好的迷走神經及交感神經的控制能力,從事太極拳運 動對自主神經的退化有預防的效果;鄭建民與黃新作(2002)則以個 案做太極拳的能量分析顯示:太極拳運動可以活化神經系統的傳導,

達到通筋活血、通暢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綜合相關研究發現太極拳 運動可提昇中老年人的體適能(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身體組成 百分比、柔軟度)、平衡感,減少跌倒及對於「特質性焦慮」、「狀 態性焦慮」及「憂鬱」有改善的效果。由此看來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 人的生理及心理都有顯著的益處,是一種非常適合中老年人的休閒運 動。

二二

二二、、、、休閒運動功能休閒運動功能休閒運動功能休閒運動功能

休閒運動的生理功能上有 Shangold(1996)針對更年期從事運 動的功能研究指出,運動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及肥 胖的機率(引自張耀中,2001)。高俊雄(1996)也指出,從休閒運 動近年的發展現象,認為休閒具有維持健康體適能等功能。

在生理、心理、社交功能部份的研究有陳麗華( 1991) 認為休 閒運動的功能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身體方面的功能為:(一)增 加心肺血管能力;(二)減少體脂肪;(三)改善肌力與肌耐力;(四)

增加彈性與柔軟度;(五)其他︰ 如防止老化、增加氧使用能力、恢 復疲勞等。心理方面的功能為:(一)減少心理緊張;(二)增加社 交機會;(三)增加疲勞抵抗力;(四)改善體適能等。高迪理(1993)

則指出至少具有以下幾種功能:(一)在心情上能夠免除無所事事的 焦慮,並藉此放鬆安定自己的心境;(二)在單調的生活上能增添些 變化,消磨空閒的時間,或擁有服務他人的機會;(三)在心智發展 上能夠獲得喜樂,補充過去想學習但未能學習的滿足感及求知慾;(四)

(23)

能夠擁有發揮創造力、實質性自我表達、展現天份的機會;(五)可 以獲得感官上的愉悅,包括生理、心理和精神上對自我的肯定;以及

(六)保持活力,有機會與他人接觸來往,享有合群而不孤獨的感受。

廖威彰( 1993) 認為體育性休閒活動的功能為:(一)再生體力與 精神;(二)促進身體健康;(三)強化運動技能;(四)提昇社會 適應能力;(五)提供互動機會;(六)豐實生活;(七)增進家庭 和諧。沈易利( 1995) 認為休閒運動除了具備一般休閒活動的功能 外, 更具有身體、心理、社會層面的許多功能並具有治療的效果,在 透過身體活動的型式中, 休閒運動對於人際關係尚有其效益。

另外Donald and Havighurst(1959)的研究發現,老人認為休閒具有以 下功能:(一)打發時間; (二)給予完成某件事情的機會;(三)

啟發創造力;(四)提供與人接觸的機會;(五)獲得新的經驗。

Eills and Witt (1991),將人類生活中的休閒活動歸納出四種功 能(引自莊智鈞,2005):

(一)淨化功能:是指藉由休閒活動可以消除負面的心理情緒,或降 低過度的正面情緒,有助於維持情緒的平衡。

(二)放鬆功能:休閒活動的放鬆有兩種作用面,一種是「恢復」,

指人們可藉由休閒活動恢復生理或心理的健康;另一種是「歧 異性」,指人們可藉由參與休閒活動而逃離其他的活動。

(三)補償功能:是指休閒活動可以彌補個人在生活中的缺憾,得到 無法由其他活動中達到的滿足感。

(四)類化功能:是指個人會選擇類似於生活中其他重要活動的休閒 活動,通常是類似工作的活動,以達成個人在生活中的目標。

學者黃金柱、林志成、林素卿、陳春蓮、程春美( 1999)認為休 閒運動的功能有:

(24)

(一)促進健康體適能:積極推動休閒運動,可有效促進健康體適能。

(二)紓解各種壓力:現代社會生活,充滿壓力,而休閒運動可紓解 壓力,促使身體健康,是人類健康生活的最重要活動之一。

(三)滿足高層次心理需求:透過休閒運動的自由參與、自主活動,

人們可獲得人際歸屬、愛與自尊及自我實現的滿足。

(四)提昇工作服務效能:推展休閒運動,可強化體能,並能提振工 作精神與士氣,提昇工作效率。

(五)提高生活品質:推動休閒運動,能確保健康,提高生活品質。

(六)有助於身心的復健:休閒運動具有心理、學習、社會及治療等 功能,有助於身心的復健。

王宗吉與徐耀輝(2000)指出休閒運動具下列四大益處:

(一) 生理方面:可有效減肥及預防疾病。

(二) 心理方面:表現潛能、發展個性及健全心理發展。

(三) 精神方面:減輕壓力及避免精神疾病的產生。

(四) 靈性方面:專注而達如禪坐時的心靈狀態。

許志賢(2002)認為休閒運動的具體功能可包含下列幾個範圍:

(一) 對個人生理與心理的功能:包括促進生長與發展、提昇體適 能、增加工作效率、減輕壓力與紓緩情緒及提昇身心健康。

(二) 促進家庭和諧與親子關係:藉由休閒運動使家庭成員有更多的 相處與深入瞭解機會,將使家庭關係更為堅固與和諧。

(三) 帶動良好的人際關係:透過活動參與,讓人們有更多再接觸的 機會,改善人際的疏離,促進社區的人際關係。

(四) 提供教育的環境:以休閒運動為主題與媒介,在良好的設計 下,結合諸如環保、敬老等活動,達到教育的效果,而運動本 身所蘊涵的教育寓意,亦應在良善的環境與指導之下,使之凸

(25)

顯被接受與被採納。

(五) 具有振興經濟的效益:休閒運動具有提昇生產力與團隊向心力 的功能,此亦為產出高品質商品的必備條件,而休閒運動的參 與亦將會產生休閒周邊商品的消費,這些消費無論是有形或無 形,都能使更多的人有工作機會,對於振興經濟有正面效益。

王註源(2005)認為休閒運動具下列功能:

(一) 個人方面:滿足生理、心理及社交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質。

(二) 社會方面:減少社會問題、降低犯罪率及節省社會成本。

(三) 經濟方面:提高產業生產率,振興產業經濟。

三 三 三

三、、、、本節小結本節小結本節小結︰本節小結︰︰︰

綜合上述,共同顯示了休閒運動對中老年人而言確實有其意義與 價值,研究者將休閒運動效益歸納有四點︰(一)休閒運動能增進中 老年人的體適能,提高生活適應能力;(二)休閒運動對個人、家庭及 社會皆具有效益。就個人而言休閒運動提供中老年人生理、心理、社 交及自我實現的效益;就家庭而言中老年人藉由休閒運動使家庭成員 有更多的時間相處與深入瞭解機會,使家庭關係更為堅固與和諧;就 社會而言中老年人藉由休閒運動提昇社會適應能力,減少社會問題;

(三)參與休閒運動可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充實生活有幸福 感;(四)中老年人從事休閒運動可延緩老化達成成功老化的目的,

並可預防疾病減少醫療支出,進而節省社會成本的付出。

然而因對象的不同及背景的不同休閒運動的效益會有些許差異存 在。就林厚省(2002)太極氣功十八式書中談到對中老年人的功效,

目前國內尚無針對此一休閒運動的研究,是否中老年人參與太極氣功 十八式運動能達成成功老化並朝向「正向健康」的生活品質而邁進;

研究者針對這個區塊有很大的興趣,希望透過「生理效益」、「心理

(26)

效益」、「社交效益」及「自我實現效益」等變項瞭解新竹地區中老 年人參與太極氣功十八式的休閒運動效益為何。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太極氣功十八式的課程大綱與功理 太極氣功十八式的課程大綱與功理 太極氣功十八式的課程大綱與功理 太極氣功十八式的課程大綱與功理

本節擬針對休閒運動太極氣功十八式做介紹,全節共分為︰一、課 程大綱;二、功理等二部分,敘述如下(林厚省,2002)︰

一、、課程大綱課程大綱課程大綱課程大綱

第一套︰起勢調息、開闊胸懷、揮舞彩虹、輪臂分雲、定步倒捲肱、湖心 划船、轉腰推掌、馬步雲手、撈海觀天、推波助浪、飛鴿展翅、伸臂衝拳、

大雁飛翔、環轉飛輪、踏步拍球、按掌平氣。

第二套起勢調息、運轉周天、風擺楊柳、海底探針、漁翁撒網、仙人指路、

頑童蹬腿、仙鶴拜月、黃龍探掌、拉弓射鵰、雙龍出海、碧波蕩漾、獅子 戲球、懷中抱月、鳳凰展翅、雙峰貫耳、丹田運氣、按掌平氣。

第三套:頂天立地疏經骨、開闊胸懷強心肺、左右風擺健脾胃、荷花盛開 祛風濕、增精強腎望夕陽、平肝建瞻海底探針、開天闢地健中樞、駕地衝 拳展內力、合掌擠腰整脊柱、展翅飛翔佛肩背、野馬分鬃利糖尿、雙手推 掌挻腰背、丹田按摩補腸胃、採人正氣祛邪氣、通經活絡鏟病根、周身運 氣強身心、歡天喜地益睡眠、按掌平氣樂滋滋。

第四套︰未經授權不得登錄。

(27)

第五套:壽星觀天、強健心肺、如意合掌、仙女散花、手揮琵琶、雙手衝 拳、海底雙探、舉手側踢、雲手單鞭、壽翁植樹、金雞獨立、勾手下勢、

揮手推掌、輪飛星球、拍手稱快、歡心鼓舞、孔雀開屏、平心靜氣。

第六套︰仙果下摘、白鶴亮翅、仙女種花、駿馬奔騰、左右衝拳、大雁潑 水、飛輪側屈、弓步推掌、輪臂下勢、轉身下捶、摟膝撩掌、虛步雙槍、

翩翩起舞、喜氣洋洋、拍手歡跳、活肩護腰、上架貫頂。

二、 功理功理功理︰ 功理

扶正祛邪、增強體質、以良性意念消除緊張狀態、舒通經絡、調和氣 血、提高神經系統協調能力、對腹腔起按摩作用、發揮人體潛能、鍛鍊精、

氣、神。

中國太極氣功以活動身體各關節為主,包括太極氣功十八式和少林氣 功的熱身功法,有增加體質減肥健美的功效,練氣功可「防癌」、「治病」、

「健身」。報載: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溫伯格的理論報告說,正常的細胞成 長是以氧氣未營養的,是所謂「嗜氣性」,而癌細胞是以醣類轉化成葡萄 糖的需要量,而對癌細胞有抑制的作用,並產生防癌的功效,與上海中醫 學院醫師兼氣功師林厚省教授於一九八一年發表速效氣功理論不謀而 合,正當各先進國家還在驚嘆氣功(醫療)效果神奇,努力研究莫衷一是,

而國際間興起「氣功醫療熱」之際,林教授的速效氣功「太極氣功十八式」

已在全球推展中,並為國內數十萬民眾及知名人士所稱讚。太極氣功十八 式是屬於氣功中的動靜結合功,其特點是「簡單易學」、「安全」、「有 效」經過段練。可使人的經絡疏通、氣血調和、陽陰平衡、精神安寧、筋 骨強健,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效果,無論身強、體弱者均可鍛鍊。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臺灣地區高樓林立,地狹人稠,如何選擇 一項不受天候、空間的限制,且能符合國人特性,為一般人所能接受

(28)

的運動,促進中老年人身、心、社會的全人健康及提昇生活品質是非 常重要的。在中國傳統的運動當中太極氣功十八式是一種身、心放鬆 的運動,亦是一種具有韻律性的有氧運動,以雙腳移動來維持身體對 空間的平衡感,是一種無論男女老少皆適宜的運動;同時也不受場地 的限制,室內、室外均可,無論從骨質的觀點、呼吸循環系統、姿勢 穩定性、膝關節力量、自主神經功能的研究、疾病的探討及心理反應 的分析,都能了解太極氣功十八式對健康促進的功效有顯著的幫助。

如作者所述無論身強或體弱均可鍛鍊,是一項適合體弱及慢性病患者 的休閒運動,它具有簡單易學、舒適安全、動作緩慢均勻連貫、強調 精神與意識,學費很便宜或幾乎免費等特色,亦是一項適合中老年人 的休閒運動,所以太極氣功十八式的確是一項值得推廣的休閒運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自從 Engle(1982)提出 ARCH 模型以來,已經超過 20 年,實證上也有相當多的文獻 探討關於 ARCH 族模型的應用,Chou(2002)將 GARCH

(1989), ”Recycling of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s,” National Cooperative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Synthesis of Highway Practice No.15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1998 年 2 月,XML 建議標準提出,是目前通用的 XML1.0 版 本標準,XML 的規格便是由 W3C XML 工作群維護並負責增修 跟調整的工作。基本上 SGML、HTML

才能 」( Competency) 的概念受到廣泛討論, 以才能為基礎的訓 練計畫更是受到高度重視。「 才能 」 譯詞眾說紛紜, 有稱為 「職 能」 、 「 知能」 、 「才 能」 、

岩爆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及機具損失,致影響隧道施工之安

[r]

此外,由文獻回顧(詳第二章)可知,實務的車輛配送路線排程可藉由車 輛路線問題(Vehicle Rou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