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解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文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解讀"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解讀

學博士,2008至2016年在湖北工程

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任教。主持江 蘇省博士後課題《南朝佛學與文學》,和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案《南 北朝帝王與佛教》。研究專長為中國佛 教、宗教倫理、佛教文化與思想。參與南 京大學國家九八五工程:宗教與文化創新 基地課題《中國佛教通史》,和山東師範 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山東文化世家研 究叢書》「蘭陵蕭氏家族」的撰著工作。

譚 潔

山東師範大學山東省齊魯文化研究院教授

(2)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星雲大師所著︽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書,於二

一六年八月由人民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這本二十五萬字的著作共分六章:第一章︿總說﹀,述佛教二千多

年來其思想、精神、教義、修行方法在世界各地流傳,以及對各國社會和人民產生深刻

影響。第二章︿佛陀的人間生活﹀,講述佛陀一生的行誼,從一日生活,到對弟子、信

眾、社會的教化等。第三章︿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從人間生活的思惟角度,闡述佛教

所信奉的義理,並給予正解。第四章︿佛教東傳中國後的發展﹀,從衣食住行、社會慈善

公益,以及書法、繪畫、戲劇、舞蹈、音樂、建築、文學作品、語言文字等方面,都可看

到佛教發揮的作用及影響。第五章︿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論述佛光山繼承人間佛教宗

旨,從文化出版、教育辦學、弘法活動、慈善事業,和國家弘法等五方面努力踐行人間佛

教以及取得的輝煌成果。第六章︿總結﹀,星雲大師自述佛光山創建之種種因緣及其個人

在其中所遭境遇,表達了革新佛教的心志。

這本著作,是佛光山宣揚﹁人間佛教﹂的一面旗幟,從中既可看出星雲大師銳意革新

傳統佛教,推進人間佛教的理念與踐行,又可獲知佛光山在推動人間佛教發展所作的諸多

努力及成就。茲從以下三方面予以解讀:

(3)

一、佛陀是人不是神,就在信仰中

釋迦牟尼成道後,被尊稱為﹁佛陀﹂,亦簡稱為﹁佛﹂,其意為﹁覺悟者﹂。佛教傳

入我國已有二千六百年,雖然其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也曾有過發展高峰,但它卻從

未像歐洲基督教那樣,做到教權凌駕於皇權之上;相反,中國佛教的發展始終都在國家政

權統領之下。歷代統治者天威難測:有利用價值時大力扶持,影響政治威信時又加以嚴厲

打擊。在思想領域,佛教則遭受儒家思想者的尖銳抨擊,又或被道教信徒視為競爭對手而

不得不迎戰。

新中國成立後,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宗教被看成是﹁人民的鴉片﹂︵註:這裡

的鴉片不是作為﹁藥品﹂來理解的,而是指害人的東西︶,被認為具有虛偽性和欺騙性,

這成為對待宗教的立場與觀點,並得到廣泛宣講與傳播,從而深深影響了剛獲得解放的中

國人的思想。﹁文化大革命﹂時期,從破除封建迷信開始,繼而進入到宣傳科學無神論階

段,佛教作為﹁封建迷信思想﹂被打倒在地,佛教界人士受到錯誤對待,佛教寺院裡的佛

像、佛經、佛塔等遭到嚴重破壞。改革開放後,中國佛教才迎來新的發展階段,但歷史長

期遺留的思想影響仍然存在。當民眾燒香拜佛,在寺院佛像前虔誠跪拜之時,他︵她︶們

對佛陀本質的認識真的就清楚、清醒了嗎?至今,中國人包括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中,

(4)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把佛教視為﹁封建迷信思想﹂,認為佛教是消極、避世的認識依然存在,且不在少數。因

此,對佛陀本質的確認,有助於釐清思想,還原佛教的本來面目。

星雲大師對佛陀的本質認識,始終堅持﹁佛陀是人不是神

1﹂!在其所著︽釋迦牟尼

佛傳︾中,他明確指出:﹁我們決不可以把佛陀看作是來去無影無蹤的神仙,也不可以把

他視為是玄想出來的上帝。他有出生的時間、地點,更有生養他的父母,他經過了多年

茹苦含辛的修行,終究完成一位大智大覺的完人!﹂

2對於佛陀這位圓覺者的認識,要把

他放在作為﹁人﹂的本質上來認識,因為他出生在人間,生長在人間,成佛亦在人間。但

是,佛陀又不同於一般的人,他是一位有大智慧的人,經過多年的辛苦修行,終於成為了

一位偉大的覺者。佛陀在成道後的第一時間,就發出了一個重要的宣言:﹁奇哉!奇哉!

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

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3即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說明每個人的自 註解:110

○122 2723

(5)

性本來具足佛性,只要把自己內在的佛性開發出來,人人就可解脫自在,做自己的主人,

而不必受任何神明的擺布與控制。

堅持佛陀是人不是神,才能開啟心智,明白﹁皈依﹂是鼓勵眾生找回自己的真如本

性;堅持佛陀是人不是神,才能尊重眾生,樹立﹁佛性平等﹂的思想,擯棄內心的傲慢與

偏見;堅持佛陀是人不是神,才知曉以神異功能來宣揚佛陀,不一定能增加佛陀的神聖與

偉大,這也並非佛陀創教的本意;堅持佛陀是人不是神,才會讓佛陀的威德加持,成為自

己為信仰奉獻、服務、供養的精神動力;堅持佛陀是人不是神,才能弘揚人間正道,堅定

人間佛教才是佛教未來發展之路。

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是人間佛教的真精神

以﹁佛陀是人不是神﹂的思想為基礎,佛教才能暢談落實在現實人間世界,成為人

間佛教。傳統佛教由於不重視人間生活,失去了人間性、生活性,故深為世人所詬病。星

雲大師指出,﹁過去有些法師講經時,喜歡談玄說妙,講得太過抽象,都在哲學、哲理

上,讓人看不懂,表示自己很有學問,與人的生活有所脫離,其實佛法應該用來指導生

(6)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活的﹂

4、﹁尤其出家人消極避世的態度,忽略了世間資生的問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

不做人心的淨化輔導,不參與社會的建設,急於求證出世的解脫,動輒勸人要念佛往生極

樂世界,和大眾想建立現世安樂與追求幸福的生活嚴重脫節,使得佛教和世間顯得格格不

入。﹂

5

傳統佛教的弘傳方式與社會現實嚴重脫節,故造成佛教被看作是死的宗教,是鬼的世

界,失去了吸引力。星雲大師一再呼籲教界人士:﹁不要再把出世的思想完全加諸於每一位

佛教徒身上,讓他們有消極、厭世的想法,而應該宣揚樂觀、喜悅的佛教,來增進他們的幸

福,增進他們的道德、慈悲,使他們的生活更美滿,這才是真正佛陀示教的真諦。﹂

6

人間佛教宣導與時俱進,以現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弘揚佛法。要弘揚人間佛教,關鍵

還在於落實信仰與修行,讓世間眾生都能受用佛教帶來的慈悲智慧與平安喜樂。故應從以

下兩方面著手:

註解:4173 5

1724

○○29 五年 6··滿

(7)

一是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人間佛教信仰與修行的根本。菩提心又稱無上道心、無上道意。︽大智度

論︾卷四十一云:﹁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7︽菩薩地持

經︾卷一亦道,菩提心是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為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所謂﹁上

弘佛道,下化眾生﹂,就是發心把佛陀的慈悲與智慧,運用於奉獻社會與服務眾生。

二是行菩薩道

行菩薩道是人間佛教的真精神。﹁行佛﹂就是菩薩道的實踐,唯有﹁自利利他,自覺

覺他﹂的菩薩道修行,才有可能完成﹁覺行圓滿﹂的佛果。星雲大師說:﹁救世主釋迦牟

尼佛是世間上最崇高偉大的聖者,佛教是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宗教。佛教流傳至今日,雖

然已遍及全球,但遺憾的是宣揚聖教的教徒,都重在玄談,而忽略了佛陀應化在世間上的

精神。理論超過現實,都沒有體會到佛陀住世的本懷。唯有發揚佛陀覺人救世的精神,佛

教才能更令人有所敬仰,有所效法。﹂

8

註解:7362

○128

(8)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為推動人間佛教的發展,回應太虛大師、慈航法師的﹁今後佛教的發展寄託在教育、

文化、慈善﹂的倡議,星雲大師提出把﹁四聖諦﹂與﹁四弘願﹂相結合,從四個方面來推

動人間佛教的發展,﹁第一以文化弘揚佛法,第二以教育培養人才,第三以慈善福利社

會,第四以共修淨化人心﹂。

9要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擯棄糟粕;要培養優秀的僧才,

宣講正法;要開展社會慈善事業,弘法利生;要組織大眾依佛法同修,淨化人心。星雲大

師說:﹁真正的信仰,是發揚人間的佛教信仰精神,要能犧牲、奉獻、服務,實踐弘揚佛

法、普度眾生的菩薩道。人間佛教就是要發菩提心,能發菩提心才是人間佛教;所以要行

佛,不要光是求佛、拜佛,行菩提道才是真正佛陀人間佛教的精神。﹂

10

三、佛光山與人間佛教同在

星雲大師推行人間佛教,有其思想歷程。他出家為僧,曾在棲霞山、焦山叢林住了十

註解:921 10

939

(9)

年,有感偌大的寺院只有僧眾關門閉戶地在念經、過堂,而信眾寥寥,幾無人登門參拜,

遂心生疑惑,思考起昔日所說﹁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佛教,到底應是怎麼樣子的

呢?思考中,星雲大師逐漸有了堅定的信念,即﹁在眾多的佛教當中,佛教應該以人為

主,重視人的幸福,人的平安,人的超越,人的完成﹂。

11也就是佛性即人性,人性即佛

性,兩者不一不二。

有了這樣的理念,星雲大師立志革新傳統佛教。他﹁要讓佛教從山林走上社會;從

出家僧眾走到在家的群眾;從寺廟裡走到家庭裡;從談玄說妙的佛教,走到服務社會的佛

教;從出家人做課誦、參禪、念佛的佛教,也可以有很多佛教徒共修、聯誼、討論的佛

教﹂。

12如是把山林清修、自了漢式的佛教,革新為服務大眾、奉獻人生的人間佛教,讓

佛教在人心中扎下根來,從佛法中感悟人生,以各種方便法門為社會服務、奉獻,廣結大

眾緣,從而把佛法的慈悲與智慧帶到每個地方。

經過星雲大師和信徒們的不斷努力,五十餘年來,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在世界各地已經

註解:11

2509 12

2479

(10)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開花結果:如在美國洛杉磯建西來寺,在紐約建紐約道場,在荷蘭建荷華寺,在澳洲建南

天寺、中天寺,在巴西建如來寺,在非洲建南華寺,在法國建法華禪寺等等,可謂法弘五

洲。一九九二年,又在美國洛杉磯成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現今會員數已達幾百萬人,

各地區協、分會也有幾千個。

13所謂﹁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星雲大師和

全體佛光人以大無畏的開拓精神,成為當代人間佛教當之無愧的引領者。

佛光山的人間佛教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與星雲大師一直抱持開放、寬容的態度

有直接關係:對於所有能踐行佛陀慈悲精神、肯與人為善的人,星雲大師都是認同的。他

說:﹁對於佛教,你信仰不信仰,不要緊,佛陀也不一定要你信仰他,但是你信仰你自

己,能有慈悲心,能為人著想,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仰你是佛,難道會沒有一點

佛緣嗎?﹂

14他提倡不要守舊拘泥於呆板的形式,而要看重實際行動能產生的效果。如果

一定要求只有皈依才是進入佛道的資本,勢必阻擋住一些暫時還只是對佛教感到好奇的人

們。誰又能否認,這其中有的人將來不會踏入佛門,成為熱心的弘法志士呢?

註解:13255 14

13262

(11)

星雲大師及其所在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增長了大家對佛法的信心,堪稱當代佛教為未

來世界點亮的一道光明。

四、小結

對﹁人間佛教﹂不了解的人,常有一些疑議。諸如人間佛教是在家的,對於出家眾的

叢林生活,對於苦修悟道,沒有神聖性;人間佛教都是重視世俗的活動,而這許多活動與

學佛沒有什麼關係;人間佛教是庸俗的、世俗的,是人乘的,沒有到達最高成佛的境界,

等等。對此,筆者認為,需要澄清兩個認識:

一是神聖性不等於神祕性

佛教在中國發展曾有過神祕化傾向,寺院圍牆營造出內外之隔,走進高大森嚴的殿

堂,遇到漠然高冷的出家僧尼,翻閱難以看懂的佛經結緣書籍,這些無不散發濃重的神祕

氣息。因為神祕莫測,令人心生畏懼,逃離代替停留的熱望,害怕取代了解的興趣;而神

聖性則因其崇高、莊嚴,會令人產生仰慕之心。人間佛教正是通過宣揚佛陀本懷,摒棄佛

(12)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教給世人的神祕性,顯現出佛教慈悲、智慧、利他、緣起中道的神聖性來。

二是世俗化不同於低俗化

綜觀人在世間的所求,不脫榮華富貴,福、祿、財、喜、壽這些。所以平日裡的祝

福是﹁大吉大利,福氣滿滿﹂或者﹁吉祥如意、財富多多﹂,過年時小輩跟長輩要紅包,

說的是﹁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民間也以白菜諧音﹁百財﹂,﹁葫蘆﹂諧音﹁福祿﹂等

等,借助日常生活物品,表達吉祥祈願。普通人所求所思所想的這些,與﹁高大上﹂不沾

邊,都是很世俗的願望;但這些並不低俗,沒有萎靡、頹廢、下流的內容。人間佛教通過

參與人間事務,改變傳統的﹁死﹂佛教,解決人內心的煩惱與困惑,看似世俗化了,但其

所為內容並不低俗,且滿足世人所求所願,讓世人能夠以歡喜的心接受佛教,將佛法落實

在生活中,達到自心和悅、家庭和諧、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這對於弘教至關

重要,真正達到佛教普度眾生的平等胸懷。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薛夙芬,台南人,大學念的是台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原台南師範學院語文教 育學系) ,後於 104 年 2

論文寫作指導 釋覺興 佛光山國際學部英文佛學院 佛教史、英文、國文 釋覺培 南華管理學院比較宗教研究所 佛教經典研究、佛門禮儀 釋覺機

學博士。現任武漢大學文學院文藝 學教研室主任、湖北省文藝學學會

中 國文學博士,現任南華大學宗 教學所副教授兼所長,曾任法 鼓山講師、圓光佛研所教師、福嚴佛

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曾 任教育部主任祕書、國家教育研 究院籌備處主任、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 究所教授兼所長及博士生導師、南華大

博士生導師、杭州佛學院佛教研究所常務 副所長,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哲 學史學會理事、中國社科院佛學研究中心 特邀研究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學術委

史學碩士學位,現任江南大學宗教 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兼任四川大學 宗教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兩岸

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宗教學系教授、佛學 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 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暨淨土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