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題目:以旅行成本法估計風景區遊憩效益 -內灣風景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題目:以旅行成本法估計風景區遊憩效益 -內灣風景區為例 "

Copied!
8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題目:以旅行成本法估計風景區遊憩效益 -內灣風景區為例

系 所 別: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 學號姓名:M09005002 張薇文 指導教授:胡 志 平 副教授

中華民國 九十二 年 六 月

(2)

研 究 摘 要

交通科技的發展,縮短城際間的旅行時間,運輸規模經濟使人口大量集中於都市,

都市一方面承受到人口膨脹的壓力,另一方面也面臨到環境品質惡化的外部性問題。因 此,都市居民對於改進環境品質、提升精神層面享受的訴求越趨積極。都市居民對遊憩 活動的需求日益迫切,政府與民間乃積極規劃開發觀光遊憩據點,期促進觀光遊憩事業 的發展。但是觀光遊憩的開發是具有潛在經濟效益的,本文的目的乃在應用旅行成本 法,估計遊憩的經濟效益。

台灣地區地狹人稠,自然環境資源有限,對於遊憩資源的開發利用更應小心謹慎,

務使資源的使用發揮其最大效益。然而台灣地區風景遊憩區的開發規劃由於在遊憩資源 提供效益分析與評估上欠缺一套完善的評估方法架構,又由於絕大多數環境資源,因為 不具實際交易市場,因此效益的評估便益形困難,而須由「非市場評估法」(Non-Market Valuation Method)估計此環境財的總社會價值,或衡量環境財品質狀態改變所造成的社 會福利變化。

本文以新竹縣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內灣風景區為主要研究範圍,透過對遊憩經濟效 益的估計與分析,並彙總整理國內外相關旅行成本效益實証研究,以傳統經濟分析中消 費者效用最大化理論為基礎,配合「非市場評估法」中以時間分配理論、遊客的旅遊次 數、旅遊地點的選擇 、旅遊時間長短的之旅遊成本法,計算內灣風景區的補償變動

(Compensation Variation; CV)及對等變動(Equivalent Variation; EV)﹔透過問卷調查,

調查取得 267 位當地遊客之旅遊成本因子資料作為評估之依據,估計出遊客從事旅遊活 動的間接效用函數,由遊客資料背景中各種階層狀態以及遊憩方式分別做不同之比較,

以彌補既有旅遊成本效益分析中僅側重於總體經濟價值估計部分,詳加討論教育程度等 主要關鍵變數改變時對內灣風景區在旅遊成本效益的差異,與影響的因素及衡量時可能 的誤差來源,用以對內灣地區遊憩資源做進一步的評估與分析。

本研究藉由旅行成本法模式實證後得知影響遊客遊憩之因素中距離重要因子,正如 同文獻中所探討大多使用旅行成本法探討遊憩時以距離作為模式中重要因子,呈現出各 遊憩區在運輸規模經濟上的影響範圍,得到效益值 CV 值與 EV 值分別為 1486.02 元與 1464.41 元,表示受訪者每年願意花費約 1475 元至內灣遊憩風景區旅遊。此種方法可應 用於其他相關風景區,作為不同風景區之比較,亦可應用於不同時期,做今昔之比較,

以提供各風景區經營管理與再開發之參考。

(3)

Estimation of the Recreational Economic Benefit According to Travel Cost Method-An Example of the Nei-Wan Scenic Spot

Summary

By th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technology, the travel time between every city is shortening. The scale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y makes people centralize in the city, and the city on the one hand is suffered the pressure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then on the other hand also faces the worsen problem of externality in environment quality. Consequently, the city residents are more active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raising the sprit level. The city residents increase the demand for leisure activities, and the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club planning the position for touris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the tourism business. The potential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s with economic benefits, thu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hat apply the travel cost to estimate the tourism economic benefits.

The area and nature resource in Taiwan is limited; consequently, it must to be careful to develop the tourism resources for gaining the maximum benefits. The scenic spot in Taiwan are lacking the complete evaluation plan, and most of environment resources are not deal with in market. Consequently, it needs to calculate by Non-Market Valuation Method to estimate the total social value or to evaluate the change of social welfare.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Nei-Wan, though 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and make up relative researches with travel cost method, this research evaluate the Compensation Variation and Equivalent 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maxima the effect of customer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ime, travel times of travelers, the choice of travel location and the time of travel in Non-Market Valuation Method. Though the questionnaire, 267 sightseers’ dates are gathering to evaluate the indirect effect function. Analysis and compare the level and travel method of sightseers’ dates to offset focusing on total economic evaluation. Discuss the travel cost effect by main factors (educative level),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This research evidence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 in sightseers travel is distance, and the evidence is the same as other references. To show the influence areas in each tourism positions, the research gathered that CV was 1486.02 dollars and EV was 1464.41 dollars. It showed that the tourism is will to spent 1475 dollars to Nei-Wan.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other relative scenic resorts for different scenic resorts comparison, and be applied in different period of time for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comparison.

Keyword: Scale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y, Recreation, Travel cost method, Compensation Variation, Equivalent Variation

(4)

目錄

中文摘要… … … ..… … … .… .Ⅰ 英文摘要… … … ..… … … .… .Ⅱ 目錄… … … ..… … … ...… … … … ...Ⅲ 表目錄… … … ..… … … ...… … … ... Ⅳ 圖目錄… … … ..… … … … ...… … … ... Ⅴ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 … … ..… … … 1-1 1.2 研究目的… … … ..… … … 1-2 1.3 研究方法與範圍… … … ..… … … 1-2 1.4 研究內容與流程… … … ..… … … 1-5 1.5 遊憩活動定義… … … ..… … … … 1-6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與探討

2.1 非市場財貨之定義… … … ..… … … 2-1 2.2 非市場財貨需求曲線分析… … … ..… … 2-4 2.3 非市場財貨評價法… … … ..… 2-9 2.4 旅行成本法相關論述… … … ...2-13 2.5 國內外案例分析… … … ..2-17 第三章 研究範圍現況分析

3.1 自然生態環境調查… … … ..… 3-1 3.2 人文經濟資源分析… … … ..… 3-2 第四章 理論模式架構

4.1 旅行成本法模式之建立… … … ..… 4-1 4.2 遊客問卷調查方式與內容… … … .… … … ...4-3 第五章 實證研究

5.1 影響活動行為因素與分類… … … .… … .5-1 5.2 資料分析方法… … … .… … .5-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 ...… ...… .6-1

參考書目… … … . Ⅵ

附錄

(5)

表目錄

表 3-1 內灣風景區遊憩人口估算表… … … ..… … ...3-5 表 3-2 新竹縣 2002 年觀光遊客人口統計表..… … … .… … ..3-5 表 4-1 變數代號與定義表… … … ..… ...4-8 表 5-1 遊客樣本個人社經背景統計表… … … ...5-1 表 5-2 遊客樣本當次旅遊資料統計表… … … ...5-2 表 5-3 各變數基本統計… … … ...5-8 表 5-4 總樣本之旅行成本經濟效益表量… … … ...5-9 表 5-5 遊憩效益評估表.… ..… … … 5-10 表 5-6 受訪性別旅行成本效益表… … … ..… … … .5-12 表 5-7 受訪年齡旅行成本效益表… … … ..… … … .5-12 表 5-8 婚姻狀況旅行成本效益表… … … ..… … … .5-13 表 5-9 教育程度旅行成本效益表… … … ..… … … .5-13 表 5-10 現任職業旅行成本效益表… … … ..… … … .5-14 表 5-11 居住縣市旅行成本效益表… … … ..… … … .5-15 表 5-12 旅行方式旅行成本效益表… … … ..… … … .5-16 表 5-13 旅遊時間旅行成本效益表… … … ..… … … .5-17 表 5-14 交通時間旅行成本效益表… … … ..… … … .5-18

(6)

圖目錄

圖 1-1 內灣風景區位置圖...… … … 1-3 圖 1-2 研究流程圖… … … ...… … … 1-5 圖 2-1 環境經濟效益分類圖… … … ...… … … 2-4 圖 2-2 三種需求曲線圖(a)… ...… … … ...… … … … 2-7 圖 2-3 三種需求曲線圖(b)… ..… … … 2-7 圖 2-4 Hicks 分析法與 CV 關係圖… … … ...… … ..… … … 2-8 圖 2-5 Hicks 分析法與 CV 關係圖… … … ...… … … ..2-9 圖 4-1 旅行成本法理論模式架構圖… … … ...… … … … 4-1 圖 5-1 受訪年齡分布圖… … … ...… … … 5-3 圖 5-2 婚姻狀況分布圖… … … ..… ...… … … ..5-3 圖 5-3 教育程度分布圖… … … ..… ...… … … ..5-4 圖 5-4 現任職業分布圖… … … ..… ...… … … ..5-4 圖 5-5 所得收入分布圖… … … ..… ...… … … ..5-4 圖 5-6 居住縣市分布圖… … … ..… ...… … … ..5-5 圖 5-7 是否專程前往分布圖… … … ..… ...… … … ..5-6 圖 5-8 旅遊方式分布圖… … … ..… ...… … … ..5-6 圖 5-9 旅遊時間分布圖… … … ..… ...… … … ..5-6 圖 5-10 交通工具分布圖… … … ..… ...… … … ..5-7 圖 5-11 交通時間分布圖… … … ..… ...… … … … ..5-7 圖 5-12 旅行成本分布圖… … … ..… ...… … … … ..5-8 圖 5-13 旅遊次數分布圖… … … ..… ...… … … … ..5-8 圖 5-14 受訪性別效益分布圖… … … .… … … ..5-12 圖 5-15 受訪年齡效益分布圖… … … .… … ..… 5-12 圖 5-16 婚姻狀況效益分布圖… … … ..… ...… … … ..5-13 圖 5-17 教育程度效益分布圖… … … ..… ...… … ..5-14 圖 5-18 現任職業效益分布圖… … … ..… ..… … … ...5-14 圖 5-19 居住縣市效益分布圖… … … ..… ..… … .… ..5-15 圖 5-20 旅遊方式效益分布圖… … … ..… ..… … .… ..5-16 圖 5-21 旅遊時間效益分布圖… … … ..… ..… … .… ..5-17 圖 5-22 交通工具效益分布圖… … … ..… ..… … .… ..5-17 圖 5-23 交通時間效益分布圖… … … .… .… ...… ..5-18

(7)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科技的發展,促成工商業的快速繁榮,人口大量集中於都市的情形也越趨嚴重,都 市一方面感受到人口膨脹的壓力,另一方面也面臨到環境品質惡化的危機。都市居民處 在日益惡化的環境中,所感受到的擁擠、緊張及種種公害污染問題逐漸加劇,都市居民 對於改進環境品質、提升精神層面享受的訴求越趨積極。基於以上原因,都市居民對遊 憩活動的需求日益迫切,遊憩活動逐漸成為眾所關心之問題。在國人休閒時間增加、旅 遊人數迅速成長、及旅遊支出提高的趨勢下,觀光遊憩已成為台灣地區經濟轉型的重要 產業之一,為因應此發展趨勢,滿足民眾日增的遊憩需求,政府與民間乃積極規劃開發 觀光遊憩據點,期促進觀光遊憩事業的發展。

觀光遊憩的開發不再如以往對地方特色及人文風情的敘述評估就能完全了解遊憩 效益的存在與否,應該由整個都市與都市間對觀光遊憩據點相互經濟效益的關係來考量 整體開發與再開發的契機,因此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決策過程中很重要的工具,能夠計 算投資計畫的經濟效益,何者獲利或損失,提供決策者可以對個別投資計畫做評估,或 根據經濟價值決定投資先後順序,主要目的也就是希望能提供決策者有系統的資訊。但 目前臺灣地區對風景遊憩區的規劃、設置、開發,仍偏向以供給面的資源環境潛力之評 估為主要考量,利用遊憩資源的景觀特性、承載容量、及環境穩定度來界定遊憩區的規 劃開發方向與規模,對遊憩設施使用者的遊客需求面分析往往忽略或僅作粗略的說明。

例如風景遊憩區規劃過程中各種遊憩設施的開發量,是以未來預測之遊客量為估算的基 礎,但對遊客量的推估通常是利用總體預測模型,以風景遊憩區的吸引力與相關開發限 制因素等條件,來推算未來遊憩區吸引的遊客量,這種分析過程至少產生下列偏誤:

一、遊客數預測過程僅考慮到由於遊憩機會的提供所衍生之供給參與效果,在未對遊客 選擇旅遊時之相關因素背景加以考量,而單單以遊客到達某遊憩區為唯一目的的考量模 式,而未能確切掌握遊客遊憩型態,使遊客數預測產生較大的誤差。

二、由於缺乏遊客行為分析,導致具有遊憩偏好和參與傾向的潛在遊憩者之潛伏需求 (latent demand)被忽略,使得遊憩資源的開發無法充分發揮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效果。

台灣地區地狹人稠,自然環境資源有限,對於遊憩資源的開發利用更應小心謹慎,

務使資源的使用發揮其最大效益。然而台灣地區風景遊憩區的開發規劃由於欠缺對遊憩 資源提供效益的一套評估方法架構,無從進行遊憩資源提供效益分析與評估,導致遊憩

(8)

資源使用呈現相當不均衡的發展結果--部份遊憩區使用率偏高,超過環境資源的承載能 力;部份遊憩區則是門可羅雀,終至遊憩資源閒置的浪費,對台灣地區觀光遊憩事業的 永續發展造成莫大的阻礙。

因此本研究有鑒於國內近年來內灣風景區在休閒遊憩方面的活絡,將透過對遊憩經 濟效益的估計與分析,並彙總整理國內外相關旅行成本效益實証研究,用以評估內灣風 景區之遊憩經濟效益,又由於各種衡量旅行成本效益之理論及模型,在居民偏好方面受 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造成對於在價值上變動有所爭議,因此我們將以到達旅遊區遊憩之 旅行者為主討論影響的因素及衡量,並在兼顧資源永續發展與遊憩經濟效益的考量下,

提出對於內灣風景區觀光遊憩的再發展策略,以期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

1.2 研究目的

由於既有之研究大多側重於單一遊憩區本身或多遊憩據點的經濟效益評估,僅僅在 研究方面呈現出經濟效益價值與消費者剩餘價值,無法透過完整的理論模式剖析遊客的 旅遊需求行為,更無從分析影響遊客旅遊需求之相關因素改變對整體旅遊需求影響的政 策效果。因此本研究將以傳統經濟分析中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理論為基礎,配合以時間分 配理論、遊客的旅遊次數、旅遊地點的選擇、旅遊時間長短的旅行成本法,由遊客資料 背景中各種階層狀態以及遊憩方式分別做不同之比較,以彌補既有旅遊成本效益研究中 僅側重於總體經濟價值估計部分,詳加探討各因素對內灣風景區在旅遊成本效益中的影 響,建構完整的內灣風景區遊憩效益需求分析模式,因此,本研究的目的為:

一、探討遊客旅遊行為方式與偏好。

二、評估與分析內灣風景區的遊憩資源所產生的效益。

三、了解內灣風景區遊客旅行價值差異以提出再開發利用之建議。

1.3 研究方法與範圍

本研究將利用 Hanemann 等人所建構的旅遊需求分析模式基礎,配合 Becker 的時間 分配理論,藉以輔佐旅行成本法中各項因子之理論數據,並由上述分析結果以及國內各 個相關研究之模式,選取最適內灣風景區之旅遊需求分析模式,探討遊客的旅遊需求行 為,以達到研究目的。

由於遊憩研究範疇相當廣泛,牽涉的領域也十分龐雜,因此在研究之初有必要對本 研究之方向與範圍加以適當地界定,以避免過於鬆散的結構導致研究成果無法有效地收 斂。

(9)

本研究主要之研究範圍為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內灣風景區(圖 1-1 內灣風景區位置 圖)。

圖 1-1 內灣風景區位置圖

1.4 研究內容與流程

本研究內容先行針對遊憩供需的相關理論與研究報告進行文獻的回顧與評析,作為 本研究建立研究架構與分析模式的基礎;其次藉由旅行成本效益相關文獻的回顧分析與 內灣風景區資源環境特色,篩選出影響遊憩成本的因子,並透過時間分配理論模式,導 出旅遊需求分析模式,探討內灣風景區遊客之旅遊經濟效益,其研究流程如圖 1-2。

一 、 文 獻 回 顧

為掌握遊憩供給與需求研究過去發展的脈絡,以組織整理過去研究發展的歷程與重 點,因此本研究蒐集國內、外有關的文獻報告,歸納比較並進行檢討分析,作為後續建 立相關分析模式的依據。文獻蒐集的方向包括國內外相關專著、論文報告、期刊等,加

內灣風景區

(10)

以分析比較,藉以提供本論文作為參考之用。

二 、 定 性 敘 述

對基地資源採用定性敘述的方式,對內灣風景區之實質遊憩資源進行概述。

三 、 旅 行 成 本 法 (Travel Cost Method; TCM)

為最早評估非市場財貨的方法,係經由觀察消費者的實際旅遊行為來估計非市場財 貨價值,通常以消費成本來取代價格進行評估,消費成本包括旅行成本、入場費、現場 消費及使用資本設備成本等。

四 、 問 卷 調 查 法

係透過問答方式,取得遊客之旅遊方式、旅遊交通時間,旅遊支出、旅遊天數、遊 憩體驗滿足、與遊客個人之社經背景屬性等資料,來了解某些人、某些事、某些行為或 態度。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取得所需之旅行成本因子資料作為評估之依據,藉以估 計出遊客從事旅遊活動的間接效用函數,分析遊客的旅遊時間價值與相關旅遊特性,同 時藉由分層研究分析,探討教育程度等主要關鍵變數改變時的效果差異,用以對內灣地 區遊憩資源做進一步的評估與分析。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範圍與對象

文獻回顧

相關理論探討 1.條件評估 2.觀光遊憩界定 3.旅遊偏好 4.相關研究 內灣風景區環境資源概述

研究方法之探討與確立 旅行成本法 TCM

擬定研究假設

問卷設計與調查計畫研擬

問卷調查與結果分析

推估遊憩經濟效益

研擬內灣風景區之發展策略

結論與建議 統計軟體

圖 1-2 研究流程圖

(12)

1.5 遊憩活動定義

一 、 休 閒 、 遊 憩 與 觀 光 旅 遊 活 動 特 性 定 義

為適當地界定本研究之研究範圍,首先釐清『休閒』、『遊憩』、及『觀光旅遊』

等名詞的涵義與其間的關係,同時透過對遊憩研究之過去研究方向的整理分析,界定本 研究之研究方向,再進一步以遊憩活動主體之遊客類別的劃分,界定研究的範圍。

什麼是『休閒』?什麼是『遊憩』?什麼又是『觀光旅遊』?這些名詞在遊憩的相 關研究中經常使用,如果不給予較明確的定義,極易令人產生混淆。因此本節將先針對

『休閒』、『遊憩』與『觀光旅遊』的含義加以解釋,並說明三者間的關係。

(一)Leisure 的定義

Leisure 一般翻譯為閒暇、休閒、或閒逸,傳統的休閒理論將 Leisure 的定義從三個 方面來加以解釋,即時間、活動,與心理狀態。

1.時間的定義:在時間定義下的 Leisure 即為『閒暇』,其意義源自於拉丁語的 Licere,

意謂『合法的』或『被允許的』因此以時間向度來解釋 Leisure 即指『自由時間』或『可 自由支配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人們可不受外界所力,諸於自身的義務所約束。

2.活動的定義:以活動向度來看 Leisure 即為『休閒』,它源自於古希臘文 Scholc,意指

『完全不因外來壓力所逼迫,但樂於全心從事的嚴謹活動』。

3.心理狀態的定義:以心理狀態的向度來界定 Leisure 則為『閒逸』,意謂『不急燥的、

平和的、愉悅的、昇華的、及寧適的心理狀態』。

綜合前述休閒理論對 Leisure 的定義,Golbey(1985)將 Leisure 定義為:是某種生活情 境,幾乎不受文化上或實質上的外在強制力之逼迫,因此人們可以完全依據自我內在的 需要,追求愉悅的體驗或直覺上感到值得的體驗。

(二)Recreation 的定義

Recreation 之英文原意為『使恢復精神』或『再創造』,指利用休閒時間所從事的 行為模式,它牽涉的不僅是行為個體,同時包含支持行為產生愉悅經驗的資源與空間。

『遊憩』議題之發展,始於工業革命之後,約二十世紀初期,國內外學者在相關理論研 究中,對『遊憩』之界定,多有差異。

因此一般對『遊憩』的定義,大抵是以透過『使用資源的活動、支持活動的空間、

及藉由活動產生的體驗』來加以闡述,因『遊憩』涵蓋的因素個體及組成關係(包括由 個人或團體所構成之遊憩參與者、遊憩活動、遊憩環境資源、及對遊憩環境之經營管理

(13)

等),具有相當複雜性,以及各研究者角度、著眼點不同所致。例如美國國家遊憩與公 園學會(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的定義為:人類於閒暇時,依其興趣與需 要追求滿足我的自然表現,個人或團體參與活動的動機係基於其能獲得享受及滿足的體 驗;Golbey(1985)的定義則為:個人或團體於閒暇時從事的任何活動,它是令人感到自由 而又愉悅的,並且具有立即性的吸引力。

定義『遊憩』時最令人困擾者在於對『遊憩』的標準或涵蓋範圍眾說紛紜。例如一 部份學者以活動來定義『遊憩』,然而相同的活動對不同的人感受也不一樣,對某些人 而言是遊憩的活動但對其他人可能是工作。另有一部份學者認為『遊憩』的內容應為社 會所認可的、具建設性的、高品質的、合乎道德規範的,但社會的共識不一定存在,再 者社會的價值系統也會隨時空移轉變遷,因此利用社會價值系統判斷何者為遊憩有其困 難。此外 Nash J.B(1960)定義為:『一種人們藉以滿足內心驅動之表現需求的工具或手 段』,認為『遊憩』是一種達到某些目的之手段,然而亦有學者質疑,遊憩,本身其實 就是欲追求的目的;而蔡百祿(1990)依據遊憩體驗觀點將遊憩定義為:『人們利用自由 時間或於休閒狀態下所做的各類型活動型式,因而能獲得個人滿足與愉快的體驗』,認 為只有在閒暇時從事的活動才是『遊憩』,但部份學者則堅持人類的活動本來就可同時 達成多種的功能。因此,遊憩,事實上並無標準的定義,重要的是在探討與遊憩有關的 主題時,先將擬採用的定義範圍界定清楚,否則得不到有意義的結論。

綜合各種有關遊憩的定義,林晏州(1984)分析遊憩的內涵與概念包括:

1.遊憩乃是一種目標導向的行為,其目的在滿足遊憩者個人實質、社會、及心理的需要。

2.遊憩參與發生於無義務時間,或所謂休閒時間。

3.遊憩必須遊憩者個人自由選擇。

4.遊憩乃一種活動或體驗。

(三)Tourism 的定義

Tourism 一般翻譯為觀光旅遊,其定義 Mathison & Wall(1982)認為觀光旅遊應包含人 們離開其平常工作與居住地點到其他目的地的一種移動,人們在這些目的地所從事的活 動、及滿足這些活動需要的設施,因此觀光旅遊的研究即在研究人們離開其日常生活的 行為偏好、建立對旅遊者需要的回應、及觀光旅遊對經濟、實質與社會福祉的影響,世 界觀光組織(World Tourism Office)則針對觀光旅遊之旅行時間長短的特性,對觀光旅遊定 義為:至少是過一夜、少於一年的離家旅行;而 Ryan(1991)則利用觀光旅遊的特性,分 別從經濟活動、技術性、整體性描述、及心理學的觀點,對觀光旅遊活動的特性加以界

(14)

定:認為觀光旅遊是對遊客離開家期間的住宿與其他服務設施之需求與供給,及其所造 成支出、所得產生、與就業型態的研究,同時它是人們在假日離開家停留一夜以上,從 事除國外就學或半永久性就業的其他目的活動;此外,觀光旅遊並且是人們藉由對新地 點的體驗而追求心理效益的方法。

因為觀光旅遊乃是遊客所產生的活動,因此有些研究也企圖從 Touist 來闡述觀光旅 遊的含義;以遊客的離家時間長短與其支出特性來說明遊客的定義是:離家時間相對較 短,其離家所花費的錢是來自於其在家的所得而非在其遊玩的目的地所賺來的。另有人 認為遊客是為了遊憩或愉悅而旅行的人,即以經濟學名詞而言是消費者,非生產者。

1963 年國際觀光旅遊組織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Official Travel Organization)對遊 客所做的定義為:遊客是在其所拜訪的國家停留至少 24 小時的旅客,且其旅行的目的 包含下列其中之一:

1.休閒的:遊憩、渡假、健康、學習、宗教、運動。

2.商業的、家庭的、會議的、有任務的。

Frechtling(1976)則從許多研究報告中將遊客的界定指標歸納為四項:1)旅次目的;2) 使用的運具;3)停留的時間長短;4)旅行的距離。

因此由上述過去相關研究對觀光旅遊的定義而言,其實是隨著研究者觀點的不同而 有差異的,不過從其中也可歸納出一些觀光旅遊的特性:它是一種離開人們所居住或工 作的場所一夜或數夜,從事持續時間並非相當長之消費行為、同時獲得心理體驗滿足的 遊憩活動。

(四)休閒、遊憩與觀光旅遊之關係

由上述對休閒及遊憩的定義可知,休閒著重在不受拘束的時間之行為活動模式,而 遊憩則強調在閒暇時間自發性而可產生愉快經驗、恢復身心的活動,因此嚴格來說兩者 是有區別的。以『遊憩』而言,它具有兩個層面的價值:就外部價值而言,它可恢復人 們工作後的疲勞,因此它屬於休閒活動的一種;就內部價值而言,藉由遊憩活動的參與,

人們可以獲得遊憩經驗,提供個人立即且直接的滿足。足以任何藉由空間的支持、透過 資源使用來進行其活動的行為,使遊憩者能在此空間從事活動時有所體驗,具有滿足生 理與心理需求,促進個人健全發展的價值,皆可稱之為『遊憩』。因此大體可說休閒乃 是一種無義務、不受約束之時間使用的狀態,而遊憩則是利用休閒時間以產生令人有愉 快經驗與恢復身心的活動,故遊憩可說是屬於休閒的一種特定活動。

(15)

得更加普遍,有學者指出這是因為遊客與遊憩者通常使用相同的設施,並且彼此競爭空 間與經費,故兩者的需求與效果通常是彼此相關的,因此很難從各種形式的遊憩中將遊 客的活動與需求獨立出來。遊憩與觀光旅遊混淆情況的說明為:觀光旅遊代表一種休閒 時間的特殊使用與遊憩的特殊形式,但並不包含所有休閒時間的特殊使用,也不代表所 有遊憩的形式,同時它包含一些旅次而非所有的旅次,因此觀光旅遊的特性是它一方面 具有休間與遊憩的特殊概念,另一方面又具有旅行與遷移的特殊概念。因此大體而言觀 光旅遊可說是一種特殊的遊憩活動形式,但它的交通旅次特性又非遊憩所必須具備的條 件,故而嚴格來說兩者之間還是有所區別的。但一般學者通常將觀光旅遊視為遊憩的一 種,利用遊客之可支配時間長短與交通距離的長短將觀光旅遊定義為:是一種極端形式 的遊憩活動,其特性是相對離家距離較遠,並且停留時間較長。

因此若不特別強調觀光旅遊的交通旅次特性時,觀光旅遊可說是一種遊憩活動的形 式,而遊憩活動又屬於休閒時間的一種使用型態,故觀光旅遊可定義為:一種特殊的休 閒時間使用型態與特殊的遊憩活動形式。然而基於一般關於遊憩需求或觀光旅遊需求的 研究並未將兩者做嚴格區分的實際狀況考慮,本研究參酌一般相關研究的做法,將不特 別強調兩者的差異,同時對於『觀光旅遊』或『遊憩』之名詞的使用也將不做嚴格的區 分,在本研究中這兩個名詞的使用是共通的。

因此就遊憩研究的範疇而言,本研究之研究重點將定在假設遊客之旅遊需求己知的 條件下,探討遊客所發生之旅遊特性,並進行觀光旅遊的經濟效益分析,至於旅遊需求 如何產生的問題則非本研究的重點所在。

二 、 遊 憩 效 益 在 經 濟 學 上 之 定 義 與 特 性

(一)定義

所謂遊憩效益即指遊客對於本身從事某一遊憩活動中,其所期望該遊憩活動中追求 之效益(benefits)稱之。就行銷學的觀點來看,消費者一旦願意付出金錢及時間來購買某 項產品,即表示消費者認定該項產品可為消費者本身帶來某種程度效益的取得。在遊憩 行銷市場的領域中,可藉由遊憩活動,遊憩設施以及服務等為其促銷之商品,並對遊客 進行商品的交易行為,進而遊客可從中獲得所欲追求的效益。則遊客特性的不同將會影 響他們對於遊憩效益追求上的差異性,而遊客特性會隨著遊客個人的社經背景、旅遊經 驗等而有所不同。若視遊憩為資本主義下的產物,就功利主義的方向切入,遊憩活動的 參與可為個人與社會帶來某種角色扮演,同時也可能帶來某些利益,更定義休閒遊憩利

(16)

益為在『運用休閒資源的過程中,能夠滿足休閒參與者個人或社會群體需求,進而改善 現況的內容』,因此遊憩活動的參與對於遊客而言,乃定可以從遊憩的參與過程中獲得 某一種程度的效益。Driver(1991)對效益所下的定義是:使用者個人或是社會群體在使用 資源的過程中,獲得需求上的滿足,或是遊客的現況因為該項遊憩行為而獲得改善的結 果,均可視為效益的獲得。

本研究定義遊憩效益為『遊客在進行遊憩活動以及利用遊憩資源後得到的心理上與 身體上的收穫』,而不同的遊客,隨著個人特質的不同,其對遊憩效益追求因子亦會有 所差異,造成該差異的原因主要來自遊客的社會背景、旅遊特性以及過去的旅遊經驗 等。而同一遊客其所追尋的遊憩效益不一定是單一的,可能走複合因子所造成的結果,

且選擇的程度亦可能有所差異。本研究將探討內灣風景區遊憩市場各分群在遊憩效益追 求上的差異,並由遊客對環境資源面的期望、與人交互作用以及其對於遊憩地點的心理 追求層次三方面加以探討。

(二)遊憩活動經濟特性

1 9 5 0 年代後期,經濟學家開始將衝突分析的理念與方法引進應用到遊憩活動的研究 之中,研究的課題則包括有遊憩活動需求的本質及遊憩活動的效益與評價(valuation)。

1.遊憩之經濟本質

遊憩活動之基本經濟性質主要有:遊憩活動不同於一般財貨之性質,如消費容量有 一定使用數量上的限制,超過此限度將造成使用者成本(擁擠成本)產生,形成外部不經 濟的現象。同時,對消費者而言,所享受、體驗到的效益在空間分佈上並非是均質的,

其隨財貨位置不同而異;並且任何人對該財貨之消費量並不會因此減少其他消費者消費 該財貨之數量。

2.遊憩活動之經濟特性

一般遊憩活動有下列之經濟特性:1.遊憩活動能夠滿足人們的慾望;2.戶外遊憩活 動是一個經濟財;3.遊憩受限於邊際效益遞減法則;4.遊憩活動缺少形式上的市場價格。

因此經濟學家視遊憩活動與其他類型的經濟財貨一樣具有經濟學上的特性,以此進 行需求分析,衡量、評估缺乏形式上市場價格的遊憩活動產生之經濟效益。

在這裡有兩項其他因素應進到這種天然美景保留區的效益內,雖然這兩項因素表面 上似乎是相互關連的,但實際上卻截然有別。第一個因素,是由所有那些並不預期在可 見的未來對某一特定地區之特定用途的支付意願,所作的"選擇性需求",雖然這些人也

(17)

的保留。此方說,在未來他們可能會遷移至該國的另一地區,或為保險起見,他們願意 為目前用不著但將來可能用得著的一些保留地,作某些金錢上的奉獻。

第二個因素,就是一種"非參與者"(或"不感興趣者")的需求,這是由那些僅關心到 該國或一般人現有財貨的人,其支付意願所引起的需求。他們並不關心未來的緊急需 要,並且他們也確信沒有機會可以享受到那些討論中的財貨,只要知道有那些財貨存在 著,他們已心滿意足了。比方說,有很多關心地球上保留下來的野生地區,他們認為威 尼斯城不應沈到水底,鯨魚及其他生物應予保存,但他們也願意承認他們從未涉足一塊 野生地區,或旅遊過威尼斯城,或看過一條鯨魚,假如他們知道若所有這些都已從世上 消失,他們的福利會減少的話,則他們會願意奉獻出一些什麼,以便能有改善。

這些非參與者的需求可能確實可以轉換成貨幣價值,或至少與有關的"非經濟性考 慮",是可以轉換成貨幣價值。假定人們對"恰好與適當"的感覺夠強烈,因而能使他們奉 獻一些以使其希望得以實現,則原則上就不應從成本-效益推算中去除這些因素。

三 、 消 費 者 剩 餘

消費者剩餘之概念最早係由法國工程師 Dupuit 所提出,其定義為“消費者對某商品 所願意支付之代價,超過其實際支付代價之差額,因此差額可衡量消費者額外之滿足,

故稱消費者剩餘”,簡言之,即在既定之需求曲線下,消費者每消費一單位財貨時,實 際支付價格和願意支付價格之差額的總額。介於需求和供給曲線間則為淨社會效益,當 邊際效益與淨效益相交集之處便為最適社會效益。

因此可知,價格或數量的相對變化,會改變消費者剩餘,而影響到消費者福利之增 減,故若能適切地定義及求解出需求函數,即可衡量因價格變動而引起之福利變化。

四 、 旅 遊 偏 好 相 關 理 論

從旅遊字面意義來解釋,所謂『旅』: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 上由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遊』: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及為達到這些目的所做的旅 行。而將此二者合起來即為『旅遊』,亦即以舒暢身心和增廣見聞為目的,離開經常居 住的地點或工作環境,在國內從事欣賞風景、名勝古蹟,及人為景觀等的非例行性往返 活動。而『偏好』通常是因為過去的經驗或是想像而產生,也就是說人因為期待以往的 美好回憶,而特別偏愛某些事物。

(一)偏好之發生歷程

偏好之發生源自於每個人基本心理的不同。而所接受社會環境的差異,以及實質環

(18)

境的不同,均可能影響偏好之產生。所謂個人偏好產生之歷程,乃是個人獲得環境資訊 之歷程,在 Peterson & Neuman(1969)所提出之個人偏好歷程概念模式中可知偏好機能最 為重要。個人知覺歷程前段,將環境所傳送之資訊經知覺過濾轉化為單純之知覺特性向 量,偏好機能如此獲得單純化之描述,再參照個人既有“背景”,即個人所儲存之資訊 程序化之反應。

(二)影響偏好的因子

影響偏好之因子有很多,所牽涉之問題也相當複雜。Weinstein(1976)指出,研究環 境與人類行為時,都必須包括個體、社會情境、實質環境等三部分。個人屬性可簡單地 以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及月收入等表示,每個人的基本屬性不同,對旅遊的偏 好也有所不同。

本研究將旅遊偏好定義為:人們因為過去從事非例行性之往返活動而獲得遊憩體 驗,產生特別偏愛該項活動之現象,稱為旅遊偏好。

(19)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與探討

在大多數討論到遊憩的價值方面,都會提及『非經濟性的』考慮。比方說,

休閒活動可視之為提升創造力或個人自由,或鼓勵民主性的參予或灌輸健全的展 望。這類價值或態度能否或應否列入考慮,仍是一項公開的疑問。其他需予強調 的因素有外部不經濟,或是負的擴散效果等,這是由於人口的增加及集中於都市 中心,因而產生擁擠、噪音、空氣污染的增加,以及因之而來的緊張煩噪感,隨 著時間的經過可能對國家公園或野生地區會增加需求。雖然目前對這些趨勢尚能 有可靠得住的估計值,但我們應預留空間以考慮及此。因此,除非目前人口、交 通量和工業化的趨勢有急遽的轉變,否則我們未來子孫所居住的世界,將是此我 們目前更擁擠,和更多建築物的世界。未來的一般人在與現在一般人有相同的

“真實”所得下,對休閒設施,天然美景和野生地區願意支付更多。換句話說,

假定現有的經濟成長趨勢仍維持至未來,則與其有關的人為製造產品與天然財貨 之間的貿易條件,會愈來愈有利於後者。由於我們無法估計出這些趨勢的影響,

則我們應以具判斷力的比較得知遊憩據點在現行開發狀態下是否合宜或是否具 有潛在開發特質之經濟效益;因此本章節藉由非市場環境財之探討導入旅行成本 模式之文獻回顧。

2.1 非市場財貨之定義

對於市場上存在交易行為之財貨,透過由交易產生的市場價格變動,可以計 算其價值,設置可評估因政策實施所造成的福利水準的變動。但是絕大多數環境 資源,例如乾淨的河川、海洋、提供休閒遊憩的公園或自然景觀,因為不具實際 交易市場,因此其成本效益的評估便有了困難,針對此一問題「非市場評估法」

(non-market valuation method)因應而生。

既是非市場財貨,因此,這類財貨並沒有市場價格以反映前述各種價值的內 涵。然而,在許多情況下這些財貨會因為各種政策或是計畫的執行而產生變動,

人們的滿足水準也相對的變動,為了確切了解這些影響的大小,經濟學家乃研發 了一些方法以評估衡量上述各種價值的大小。這些方法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透 過與該非市場財貨相關之市場財貨價格間推估的方法,第二類是以調查之方式,

由受影響的個人直接反應該非市場財貨之價值的方法。

其中第一類的方法又可分為三種:第一是以生產性商品與勞務的實際市場價

(20)

格評估環境品質改變的效益,例如欲評估由於化學品滲漏引起農作物損失的價 值,或由於空氣污染引起疾病與死亡的增加,而損失生產性勞務的價值,此時可 採用生產函數法或損害數法(damage function approach);第二是以環境保護投入的 財貨之實際市場價格評估環境污染的成本,例如隔離噪音費用、飲水處理費用、

空氣污染危害住宅額外油漆費用等,此類方法稱為趨避行為法(averting behavior method);第三則為利用替代市場評估環境品質改變的效益,例如由於空氣污染 引起住宅資產價值變化、工人對改善環境品質與工資權衡意願及對不利健康影響 的補償、公園遊憩效益的評估等,此時可採用特徵資料價格法(hedonic property method)、特徵工資法(hedonic wage method)、旅行成本法(travel cost method)等。

非市場環境財貨的價值又包括使用價值與非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指對使用 者的效益,包括直接使用效益(如增加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生命損害、增 加釣魚或划船等遊憩效益)和間接效益(如增加照相或野餐等遊憩效益、提高財產 價值、增加美質效益等),非使用價值則指對非使用者的效益,包括選擇價值(未 來可能會使用)、存在價值(知道有別人可以使用就滿足了)、遺贈價值(留給後代 子孫使用)等,如圖 2-1 所示;然而現代人大多只看到眼前與市場財貨有關的評 價,忽略非市場財貨本身的價值,而導致非市場財貨價值之生態資源會漸趨枯竭 甚至滅絕,完全是因為人們對於這類資源「具有經濟價值」僅止於市場經濟價值 之迷思所致。若天然資源的使用,與市場交易無關,那麼,直接或間接的非市場 價值便成為評價的標準。本研究分別就直接與間接非市場評價加以說明如下:

一 、 直 接 的 非 市 場 評 價

直接的非市場評價方式,大多依據人們的心理偏好評價,即面對天然資源的 損耗所願付之補償費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對於經濟體系中的個體作調查,採 問卷的方式,調查人們因經濟成長所帶來的負面衝擊,所願意付的補償費用。視 天然資源的使用(不論質或量方面)為一公共的消費財,如空氣與水的使用及天然 資源所提供的休閒服務(風景欣賞)。通常,天然資源在評價時,不大可能會存在 一個「總價」,多半是根據它服務的增減來評估或推算它的市場貨幣價值。例如 空氣污染的評價,可以評估為避免空氣污染,每年所願付的最低補償費用。而此 補償費用,即可視為空氣服務品質損耗的市場貨幣價值。

方法的前題假設為受訪者必須對天然生態資源的價值,擁有充分的資訊,並

(21)

願意且能夠將此價值轉換成貨幣價值。然而,這種評價方式頗受經濟學家的爭 議。爭議的重點在於所謂的「願付之補償費用」,因沒有市場定義而顯得很抽象。

但是,此法卻更能凸顥出天然資源效能的多樣性,而使評價觀點不具一致性。

二 、 間 接 的 非 市 場 評 價

間接的非市場評價,則多以防治天然資源損耗或降質的機會成本來評價,主 要是根據一些已存在或假設性的機會成本。已存在的成本是為防治天然資源品質 的損耗,已支出之防治成本。例如,由環境污染所引起之環境保護成本。此成本 之評價方式主要是基於環境的「修護」成本,也就是說,將環境品質的損壞部分 修護至未被損壞之前的水準,所必須支付的成本。所謂的「修護」成本,並不是 最適的議價方式。因為它的定義為人們為使環境品質維持在一定的水準,所必須 支付的成本費用。事實上,人們所支付的成本費用,很有可能仍無法使環境品質 回復到未損壞之前的水準。所以,此種議價方式,很有可能低估環境品質損害所 造成的損失。

間接的非市場評價方式的另一種評價方式是根據「假設性的機會成本」。上 文所提人們實際上所支付的成本費用,多半無法使環境品質回復到未受損前的水 準。假設性的機會成本乃假設環境品質被修護到未損害前的水準,所必須支付的 設算成本費用。它評價方式牽扯到一個基本概念:所謂的「修護」成本費用,已 牽涉到整合環境的永續發展的概念。

這裡所謂的「機會成本」是人們為避免因經濟成長對天然資源品質帶來的負 面衝擊,所願付之最小補償費用外,還加上人們因習慣破壞後的環境所產生的「感 官損失」,也就是人們面對環境的負面衝擊,因日久習慣而「不願」所付的補償 費用。

而非市場財貨評估之主要目的,乃在於估計此環境財的總社會價值,或衡量 環 境 財 品 質 狀 態 改 變 所 造 成 的 社 會 福 利 變 化 。 常 用 的 指 標 則 有 補 償 變 動

(compensation variation,CV)及對等變動(equivalent variation,EV)。補償變 動(CV)是指當環境品質狀態改變時,為維持消費者於原效用水準所需改變(補償 或取走)的消費者所得,也就是會隨著某些經濟變動而必須用來維持個人福利於 原來水準的移轉性貨幣。而對等變動(EV)則指狀態改變時為使消費者願意放棄此 狀態變化所需改變的消費者所得(即補貼或取走原狀態時之所得,使效用水準與

(22)

新狀態時相同),也就是會對某人福利變動提供恰恰相等的移轉性貨幣。

若將經濟事件影響的人都可劃分為得主(gainer)及失主(loser),每一個 得主的 CV 都是他願意為該事件所支付的最高金額,而另一方面來說,每一個失 主的 CV 都是他忍受所討論中之事件而接受的最低金額。如此,若對某種特別經 濟事件來說,得主預備支付的最高金額超過了失主所願接受的最低金額,則 CV 的代數和將為正的。相反的,假設我們是以 EV 作為度量,則某一經濟事件中獲 利的人,他的 EV 必為他所接受的最低金額(等於放棄事件),而每一位遭受損 失的人,他的 EV 則為他願意支付的最高金額,若 EV 的代數和為負值,則可推 論僅有獲利者願意放棄某事件而要求的最低金額會超過損失者放棄某事件所願 意支付的金額。

簡言之,CV 為當經濟事件發生時可維持福利於原來水準的金額,而 EV 乃 是使福利變動並與討論中的經濟事件相等的金額。

資料來源︰R.Kerry Turner,ed,1993,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New York Halsted Press,p121

圖 2-1 環境經濟效益分類圖 環境資源

直接使用資源

非使用資源

間接使用資源

開發 保育

使用資源

總發展效益

選擇價值 遺贈價值 存在價值

保育效益

(23)

2.2 非市場財貨需求曲線分析

消費者需求曲線的求導,是假設某特定期間其他情況不變,某一產品的價格 發生變動時,消費者對該產品的需求量亦將隨之改變。

若以消費者剩餘來衡量當地遊客因環境品質而使其欲望及需求獲得滿足感 所獲致的效益,則需先瞭解消費者剩餘的意義及其衡量方法。消費者剩餘的意義 是:“消費者對於擁有某種商品,所願意支付的價值與實際支付的價值之間的差 距。”此概念最早在十九世紀時由 Dupnit 所提出,之後由 Alfred Marshall 在其經 濟學一書中,提出詳細的說明(吳森田,1990)。

若以圖形解釋消費者剩餘,則是指在一個既定的需求曲線下,消費者每消費 一單位財貨時,實際支付價格與願意支付價格之差額,即為需求曲線下及價格曲 線上所夾之面積。

一般而言,若衡量多個價格或數量改變的消費者剩餘時,會產生路徑相依的 問題,因為其需求曲線並非維持效用不變,而是維持所得不變,所以多個價格同 時變動,或價格與所得同時變動時,便會產生此種問題,因為許多不同價格的改 變在起始點與終點間變化繁多,可能產生各種不同的路徑,所衡量出的消費者剩 餘也就不同,而此時就無法尋得一個確定的消費者剩餘來衡量正確的福利變動。

但若假設各種財貨間的交叉價格效果相等,及所得效果為零,則路徑相依的情況 可以解決,如此便能計算出消費者剩餘。

因此,此函數的定義為:個人對財貨數量的需求是價格(P)與所得(Y)的函數,

而財貨價格的變動會造成財貨消費數量的變動,其中,消費的變化包含了替代效 果與所得效果。此間接效用函數代表在財貨價格及可支配所已知的條件下,所能 達到的最大效用。在已知間接效用函數下,可利用 Roy's Identity 求出 Marshall 需 求函數:

( ) ( )

( ) P Y

V Y P V V

Y V P X

Y P

Y m P

i

,

, = − ,

− ∂

=

此函數的意義為:個人對財貨數量的需求定價格(P)與效用(U)的函數,其與 Marshall 需求函數不同的地方在於 Hicks 受補償需求曲線並未包含所得,因此當 財貨的價格發生變化時,消費者可以調整其所得,以使其效用維持在固定的水準 上。

上面敘述是對一般市場財貨的情形,可是針對非市場財貨而言,無法直接取

(24)

得其市場價格與需求曲線,故要估算消費者剩餘,必須透過非市場財貨估價方法 進行評估,基本上係採用願付價格的調查方法,因為當一個人使用環境資源時,

會藉由此環境資源得到滿足,所以當其滿足程度越高時,其所願意支付的價格也 越高,而所有由當地環境資源得到滿足的人所願意支付的價格總和,即可代表當 地環境資源所帶給人們的效益值。

在非市場價值下的效益值需求曲線以圖 2-2 與圖 2-3 為例,假定 X 產品為正 常品,原先均衡在 A 點,需求量為X ,當0 P 下跌後,會產生三種不同定義的需X 求量。

一 .Marshall 需 求 曲 線 (

DM

)

當 X 產品價格由P 下跌至X0 P 時,圖 2-2 的均衡點由 A 點移至 E 點,X 產X1 品的需求量由X 增至0 X ,連接圖 2-3 的1

A '

E '

兩點,可得D 曲線。M D 即為M Marshall 需求曲線或稱為普通需求曲線,說明某特定期間,其他情況不變,在各 種不同的價格下,消費者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其價格變動的總效果是由替 代效果與所得效果共同組成。

二 . Hicks 需 求 曲 線 (

DH

)

根據 Hicks 實質所得不變註1的定義,X 產品價格下跌之後,維持消費者在原 來的滿足水準 U 時,圖 2-2 的均衡點由 A 點移至 B 點,需求量由X 增至0 X ,H 連 接

A '

B '

可 得 D 曲 線 。H D 即 為 Hicks 需 求 曲 線 或 受 補 償 需 求 曲 線H (compensated demand curve),表示某特定期間,消費者滿足程度和其他情況不變,

在各種不同的價格下,消費者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是排除所得效果,依據 替代效果求導而得。由於邊際替代率(MRS)遞減的假定,無差異曲線必然凸向原 點,不論 X 為 Giffen 品,劣等品或正常品,其受補償需求曲線必為負斜率。

三 、 Slutsky 需 求 曲 線 (

DS

)

根據 Slutsky 實質所得不變註2的定義,X 產品價格下跌之後,為維持消費者明

1註 Hicks 的定義︰所謂實質所得不變,是指消費者面臨產晶之間相對價格發生變動時,可維持 在原先的滿足水準上,亦即消費者的效用不變,停留在原先的無差異曲線上。

2註 Slutsky 的定義︰所謂實質所得不變,是指消費者面臨產品之間相對價格發生變動時,消費

(25)

顯實質所得不變,圖 2-2 的均衡點由 A 點栘至 C 點,需求量由X 增至0 X ,連接S 圖 2-3 的 A 與 C 兩點,可得D 曲線。S D 即 Slutsky 需求曲線或 Slutsky 受補償需S 求曲線,代表購買力不變的需求曲線,是剔除所得效果,依據替代效果求導而得。

因為 X 為正常品,且 Slutsky 受補償預算線在 Hicks 受補償預線的右邊,故需求 量X 比S X 多。 H

圖 2-2 三種需求曲線圖(a)

圖 2-3 三種需求曲線圖(b)

因為有兩種實質所得不變的定義,所以研究時常分為 Hicks 分析法與 Slutsky 分析法分別討論,而 Hicks 提出以補償變動(compensation variation,以下簡稱 CV)、

補償剩餘(compensating surplus)、對等變動(equivalent variations,以下簡稱 EV)、及 對等剩餘(equivalent surplus),來作為福利變動的衡量。其中,補償變動之意義為:

在財貨價格上升(或下降)後,欲使消費者維持原先滿足程度,所必須補償(或扣除) 之金額﹔而對等變動則代表:在價格不變的條件下,欲使消費者的滿足程度與價 格上升(或下降)後的狀況對等所必須扣除(或增加)的金額。本研究在此僅針對 Hicks 對實質所得不變的定義進行討論產品價格變動的影響效果。

(26)

(一)所得補償變動法

假定圖 2-4 中的 A 點代表消費者原先的均衡點。當 X 價格下跌之後,預算 線由 DE 移至 DF,消費者的均衡點由 A 點移至 C 點,X 的購買數量由X 增加為0 X 。1

(

X0

X1

)

為替代效果,代表實質所得不變(維持在原來的U 上),相對價格0 改變(預算線由 DE 轉變為

D ' F '

,引起消費者對 X 產品購買數量的變動

(

X1

X0'

)

為所得效果,代表在新的相對價格下(預算線 DF 與

D ' F '

平行),實質所得改變

(

U1

>

U0

)

,引起消費者對 X 產品購買數量的變動。價格變動的總效果(TE)就是替 代效果(SE)與所得效果(IE)的加總。

所得補償變動(compensating variations in income,CV)定義為﹕產品之間相對 價格改變時,在新的相對價格下,維持在原先的滿足水準上,消費者貨幣所得必 須變動的金額。以圖 2-4 為例,X 價格下跌後,預算線由 DE 移為 DF,為了維持 消費者在原先的滿足水準上,可做一補助線

D ' F '

與預算線 DF 相互平行,與原來 的無差異曲線相切在 B 點,

D ' F '

稱之為受補償的預算線(compensated budget line) 。X 產品的價格下跌,形成新的相對價格,為維持在原先的滿足水準上,

消費者 y 產品的數量必須扣除 DD',此即為所得補償變動,CV= DD',。若以貨 幣所得變動的金額表示,則再乘以 Y 產品的價格即可,CV=DD'•P Y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將價格變動的總效果劃分為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時,觀 察圖 2-4 可知,所得補償變動法分割總效果的順序,是先求算替代效果,再求算 所得效果

圖 2-4 H i c k s 分析法與 CV 關係圖

(27)

(二)所得對等變動法

所得補償變動法是根據新的相對價格的預算線與原先的無差異曲線相切,求 算消費者貨幣所得變動的金額,此為所得補償變動。價格變動的總效果是替代效 果與所得效果的總和,是先求算替代效果再求算所得效果,所得效果是總效果扣 除替代效果的殘差。同理,當產品價格發生變動之後,依照 Hicks 對實質所得不 變的定義以新的無差異曲線(代表新的滿足水準)為衡量的基礎,先求算所得效果 再求替代效果,我們稱之為所得對等變動法。

所得對等變動(equivalent variations in income,EV)定義為︰產品之間的相對價 格改變時,在舊的相對價格下,維持在新的滿足水準上,消費者貨幣所得必須變 動的金額。以圖 2-5 為例,X 價格下跌後,預算線由 DE 移為 DF,為了維持消費 者在新的滿足水準上,可做一補助線與 D'E'原先預算線 DE 相互平行,並和新的 無差異曲線,U 相切在 B 點 B、C 兩點位於同一條無差異曲線1 U ,表示所代表1 的滿足程度相同。X 產品價格下跌後,為了維持在新的滿足水準U 上,以舊的1 相對價格的預算線 D'E'與新的無差異曲線U 相切於 B 點,導致消費者貨幣所得1 變動的金額,可以 Y 產品數量的變動 D'D 衡量,此即為 X 產品價格下跌的所得 對等變量,EV=D'D 若以貨幣所得變動的金額表示,則 EV=D'D•P Y

所得對等變動法在解析價格變動的總效果時,是先求算所得效果,再求算替 代效果。所得效果

(

X0' X

0

)

是表示在舊的相對價格下(預算線 DE 與 D'E'平行),

實質所得改變

(

U1

>

U0

)

,引起消費者對 X 產品購買數量的變動。替代效果

(

X1

X0'

)

則是在實質所得不變(維持在新的U 上),相對價格改變(預算線 DF 與1 D'E'斜率不同),引起消費者對 X 產品購買數量的變動。

圖 2-5 H i c k s 分析法與 EV 關係圖

(28)

透過 Hicks 的受補償需求曲線,我們可以正確的衡量出消費者的福利變化,

可是有時候並沒有足夠的資料來估計受補償需求曲線,因此,一般常用普通需求 曲線加以替代,雖然在估計福利變動上較不精確,但大部份學者認為仍可接受。

2.3 非市場財貨評價分析法

在非市場財貨評價法中關於遊憩需求的分析模式,過去相關研究所應用的主 要分析方法可歸納為四類:一)旅行成本法(travel cost method);二)條件估價法 (contigent valuation method);三)計量經濟模式(econometric model);四)重力模式 (gravity model)等。茲將各種遊憩需求模式及其優缺點分析如下:

一 、 旅 行 成 本 法

旅行成本法屬於家計生產函數法,藉著觀察家庭對休閒場所的旅行成本來衡 量來自休閒經驗增加的效益(支付意願)。休閒場所的服務通常門票很低,因此 不能充分衡量其效益;而其使用者來自各地,因此不用門票價格而由旅行成本來 衡量旅遊者的支付意願。

『旅行成本法』最早運用在交通需求研究上,主要由應用經濟學上消費者願 意付費的觀念而來,基本上是假設其他因素不變時,消費者為求滿足,其所願意 支付的價格與財貨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其於遊憩相關研究運用,則認為觀光遊 憩資源或遊憩經驗具有滿足遊憩者慾望之功能,是經由旅遊者付出其有限的時間 與可支用之所得中得到。其於旅遊需求上的運用,乃是利用在求取消費者剩餘時 所建立之需求函數變化。

旅 行 成 本 法 ( TCM ) 的 理 論 基 礎 發 展 甚 早 , 構 想 之 提 出 可 遠 溯 自 Hotelling(1947),但其理論運用自 C1awson(1959) 和 Knetsch(1963)進一步發展,其 後 Smith(1971),Burt and Brewer (1971),Kalter (1972),Cesario and Knetsch (1974) 等,針對早期旅行成本法之缺點加以改進,才廣泛迅速地經由學者們較具體修正 並推廣。

旅行成本法最早在遊憩研究的應用是用於遊憩效益的評估,如 Clawson(1959) 及 Knetsch(1974)利用消費者剩餘建立需求函數,估計遊客數量如何隨門票(entry fee)增加而變化;Cesario & Knetsch(1976)則在旅行費用外納入旅遊時間考慮,考 慮 的 旅 遊 時 間 包 括 旅 行 時 間(travel time) 及 遊 憩 區 停 留 時 間 (on-site time) ; Zalatan(1983)考慮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結合旅行成本法與線性規劃(linear

(29)

programming)求得最具經濟效益的均衡解;Hof & Rosenthal(1987)利用密蘇里與堪 薩斯州境內 11 個水庫遊客資料,估計遊憩旅行時間成本,求得遊憩旅行時間機 會成本約為工資率的 0.122-0.04 個小時。

其他利用旅行成本法主要應用研究包括:Sutherland(1982)利用兩階段旅次產 生方程式與一個重力模式計算遊憩區的吸引力,並建立遊憩區的旅行成本需求函 數;Brown & Isohn(1984)則建立特徵旅行成本法(hedonic travel cost method),以處 理遊憩據點具有不同遊憩特性的問題;Rosenthal(1987)則考慮到遊憩替代的重要 性,比較三種不同旅行成本法的替代價值;Wilman(1981)結合了特徵價格與旅行 成本法進行海濱遊憩價值的研究;McConnell & Bockstal(1984)同時考慮旅行成本 與旅行時間,發展出總旅行成本法;Berstrom & Cordell(1991)則是建立了多起點、

多迄點的旅行成本法。

二 、 條 件 估 價 法

條件估價法是 Davis 所提出衡量環境品質效益與遊憩區最適容量的方法,其 與旅行成本法的主要差別是前者適於研究已觀察到的遊憩行為,而條件估價法則 適合探討假設情況下的遊憩行為。條件估價法較常用來衡量遊客願意付費的方法 有:反覆競價遊戲法(iterative bidding game)、直接問答法(direct question)、及付款 卡法(payment card method)等

Hanemann(1984)利用二元選擇的條件估價法建立隨機效用的福利評估模型;

Loomis 在其研究中結合了二元選擇法與傳統叫價法得到個人的遊憩效益值,再 利用羅吉特模式探討遊憩地點選擇與遊憩參與的問題;Cameron 則以受訪者之支 出函數在相同效用水準下對不同環境品質所造成的支出差異作為效益或福利的 評估指標。

過去文獻中對於條件估價法可能產生的誤差曾有所討論,歸納起來包括六 項:1)市場資訊的誤差;2)假設誤差;3)策略誤差;4)支付工具的偏誤;5)起始點 的偏誤;及 6)調查員的偏誤等。因此條件估價法主要的缺點是人們在假設情況下 的行為可能不會與真實情況相同,導致調查所得消費者願意付費失真,使預測結 果通常並不成功;此外條件估價法對所得到的資料精確度要求相當高,也使此方 法的應用價值受到囿限。

(30)

三 、 計 量 經 濟 模 式

遊憩需求分析的計量經濟模式,主要是以一群影響需求的因素作為自變數,

遊客需求數量為因變數,建立迴歸分析模式。由於考慮不同的變數可建立不同的 分析模式,因此計量經濟模式在遊憩需求方面的應用最為普遍。例如 Peterson 等 人即利用迴歸模式分析人們對實質環境的偏好;Kelly(1980)利用逐步迴歸、聯合 矩陣及關聯表,研究人口特性與戶外遊憩活動需求間的關係;Yu(1981)利用因子 分析、逐步迴歸法、及判別分析法,得到年齡、所得、及教育程度為影響遊憩需 求的主要因子;Hof & Kaiset(1983)利用迴歸模式建立公部門的遊憩供給與需求函 數,在供給等於需求的條件下求取均衡解;Christine(1988)則是利用複迴歸模式衡 量旅遊需求模式中變數的替代價格,研究結果顯示在國際旅遊需求方面,替代價 格為一個決定性的要素。

計量經濟模式的主要缺點是利用模式進行預測時,基本上是假設所建立的函 數關係不變,一旦考慮的變數間關係改變時,模式的預測誤差也變大,因此一般 僅作為短期預測的參考,難以作為長期預測的依據,此外如果模式的建立沒有完 整地考慮遊憩需求的影響變數,配合完備的變數資料,也無法建立正確的變數因 果函數關係

四 、 重 力 模 式

重力模式最早應用於遊憩方面的研究始於 Crampon,此模式在遊憩需求研究 的應用主要是探討遊憩區的旅次吸引效果,例如 Ewing(1980)及 Wilkinson(1973) 等人的研究皆屬之,Cesario(1975)在其分析戶外遊憩旅次資料的研究中,遊憩區 到人口中心的距離及其轉化的旅行成本,都是明顯影響遊客選擇行為的變數;

Ullman & Volk(1962)將遊憩區的相對吸引力,總結量化為一個吸引指標 ;Van Doren(1967)假設一個起點與目的地間的遊憩旅次量不僅是人口的函數,同時也是 兩點間距離的函數,藉此建立其系統理論模式;Baxter & Ewing(1986)則結合重力 模式與一般化線性互動模式,發展出多起迄點的遊憩旅次分派模式。

但過去研究對重力模式的批評相當多,例如 Van Lier(1978)指出奠基於重力 模式研究所區分出來的遊憩者起點相關因素、空間阻力因素、及遊憩目的地相關 因素等三類因素,基本上無論就統計觀點或概念層次都是不可能將其完全區隔 的 : Wolf(1970) 研 究 發 現 , 某 些 遊 憩 活 動 距 離 函 數 的 指 數 不 一 定 是 負 值 ;

(31)

Mercer(1971)更指出重力模式的最主要缺點是模式中的距離應該不僅可視作自變 數,同時也可以是因變數;林晏州(1984)認為重力模式仍屬總體需求分派模式,

忽略個體選擇行為的差異,未能真正反映選擇者的行為。由於重力模式過於簡化 遊憩需求影響因素的因果關係,同時模式在遊憩需求分析應用上又有如前所述的 相關批評,使其在遊憩需求的應用研究效果大打折扣。

2.4 旅行成本法相關論述

Walsh(1986)對旅行成本法之假設條件為假定旅遊次數與旅行成本間具有某 種關係,並且遊客對入場費用增加之反應和旅行成本之增加有所關聯性,據此,

可經由觀察旅行成本和旅遊次數之關係構建出需求函數,從而透過消費者剩餘之 概念對需求函數積分以導入遊憩效益。假設條件分為以下兩方面討論:

(一)一些個體經濟的假設條件

1.消費者對產品、價格及滿意度已有完全的認知。

2.消費者有能力來評比多種貨品或勞務的特性。

(二)旅遊成本法特定的假設條件

1.遊客預測模型完全的說明(包括應考慮的變數在內)。

2.遊憩機會或資源沒有容納承載量的限制。

3.消費者對入場費的反應與旅遊成本增加的反應相同。

傳統的 TCM 法,是以某一遊憩場所為中心,將其外圍區域劃分若干環狀地 帶,使到同一地帶之遊憩者所需之旅行成本大致相同:而越遠離遊憩場所地帶,

所需之旅遊成本則越高。但傳統旅行成本法模型雖具有理論的基礎,但由於其只 考慮旅行成本一項變數,使其所估計出來的結果和實際效益將可能有較大的差 距,故而後發展出許多修正後的模型。

1959 年 Marion Clawson 在某些簡化的假設條件下,對特別是國家公園的使用 這種休閒活動,曾試圖導出其需求曲線。由於 Marion Clawson 的觀念是認為已有 已知面積大小及設施的公園存在,因此,在他的論述中就不曾有決定公園最適面 積的問題。原則上若僅考慮到現有的直接效益時,則人們就能找出一個人為了每 年到該特定公園旅行一次的權利,或一年去兩次的權利等,所願意支付的超過旅 行成本那一部份的最高金額,並且一直到他再也不願為任何多出的旅次支付任何

(32)

金額為止。將所有這些人的最高金額加總起來,就能有每年總直接社會效益的測 度值。

Marion Clawson 所估量的第一種關係,是為只要由任一特定區域至此公園的 交通量是與距離成反比,而與該區域的人口數成正比的話,則可將之視為一種重 力模式(gravity model)。而將假設遊客到達公園的條件在不同區域中的人口數、與 公園不同的距離、遊覽人數比、每次旅行成本等,推衍出不同區域總人口數對假 定的公園的旅遊需求曲線,而得知旅遊效益註3

當然,一位獨佔者於考慮過所得到的這條需求曲線後,會設下一項能使其淨 效益得以最大化的單一價格,或入場費。假定我們能夠分畫分這三個不同的地 區,使成三個不同的市場,則入場費將與這三個地區的需求曲線彈性呈反此。依 定義,一位能完全分割市場的獨佔者,將能取得所有的剩餘--這是如果沒有被此 獨佔者拿去,則必定是旅客所能享受到的整個效益。

因此在估算旅行成本效益時,研究的前題為:當遊憩條件不變時,到一遊憩 據點的遊憩次數,將隨著直接出自口袋的成本及時間的增加而減少;在此種情況 下,遊憩資源與據點的需求通常是由個人的需求曲線以及消費者剩餘推算出遊憩 據點之效益。

一般常用者為單一線性方程式,其主要型態為 McConnell(1985)延續 Knetsch 與 Davis 假想例的單一旅遊點模型,來說明旅行成本法的架構。此模型之假設對 個人而言,各項旅行成本,如門票費用、交通費用與隱含的時間成本,任一項成 本中之貨幣單位對個人的邊際效用相同,如此達到旅行成本的正確衡量。每個人 對旅行活動及環境品質的偏好相同,並且每一趟旅行都只有單一目的到—遊憩區 旅遊,而沒有兼程或一次到數個據點,僅一個遊憩區可選擇,其效用決定於到遊 憩點的旅遊次數 r,遊憩點的環境品質 q 及消費其他財貨 x(以計價財表示)。

Freeman(1979)提出:就一般而言旅遊成本法是針對具體場所的,它計量

3註 陸雲(1990)指出區域模型有下述缺點︰首先依據假設,決定至某遊憩區次數主要為旅行成 本,然而偏遠地區民眾較少參與,除旅行成本較高外,所花時間亦是因素,因此旅行時間因素應 納入模型中加以考慮,否則將造成總需求次數低估之現象。但若加入旅行時間自變數項,則將造 成旅行成本與旅遊時間之共線性問題。其次,代表所得、偏好等字變數均為期區域之平均值,因 此當區域間各項平均值相距不大時此等變數所能加強解釋因變數之能力極為有限。最後,因各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st theory, item response theory (IRT),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into an online adaptive test system develop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forementioned problems,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conceptual cost estimation method that integrates a neuro-fuzzy system with the Principal Items

Most of the studies used these theme parks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mainly focused on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possible reasons that influence the willingnes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service desk system brought up by this research, could improve the human resources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unstable

The campus of an existed elementary school was this object of research which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evaluation tables of biodiversity, greenery and on-site water

This research intent to establish the ecosystem system database and ecosystem potentials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modal, being provided for programming of coastal and ocea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n approach that uses the triangular distribution with the Fractil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duration of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duct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how to use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to process the response of a 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