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應用綠建築生態指標群探究校園環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應用綠建築生態指標群探究校園環境 "

Copied!
9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應用綠建築生態指標群探究校園環境

—國民小學個案研究

The Use of Green Building Ecological Indicators to Investigate the Campus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系 所 別: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E10104004 許秀雯 指導教授:李 錫 霖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7 月

(2)

 

i  

摘 要

順應國際永續發展的潮流,教育部推動校園永續發展。自2003年起,政府規定經 費五千萬以上的公有新建學校,必須取得綠建築候選證書才核發建照,若既有校園在 進行生態環境改造時,也能依綠建築評估手冊進行評估與改善,更能落實永續校園政 策。

本研究以某國小校園為研究對象,應用2012版綠建築評估手冊生態指標群之「生 物多樣性」、「綠化量」以及「基地保水」指標的評估表為研究依據,針對現況值低於 基準值的指標,依評估手冊內的設計對策與永續綠校園相關的生態設計理念,提出改 善策略與可行性改善方案。本研究個案經評估後,三個指標都顯示有待改善。

依據本研究提出的改善策略,以變動性最小,較易達成的項目規劃出改善方案一;

另綜合改善策略所有項目,為求更好的校園生態品質而規劃出改善方案二。本研究建 議以方案一的生物多樣性指標及綠化量指標為改善目標,所需經費226,002元;方案 二可同時改善生態指標群,但須花費3,728,400元,建議學校向政府單位爭取經費專案 補助,以加速推動校園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

關鍵字:校園、綠建築、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

(3)

ABSTRACT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otes development of campus sustainability in order to comply with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nce 2003 government has requested a new public school with a total construction cost of over NT$50,000,000 to obtain a green building candidate certificate before being granted a construction permit.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e policy of sustainable campus, the reform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existed schools should be evaluated and improv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Manual.

The campus of an existed elementary school was this object of research which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evaluation tables of biodiversity, greenery and on-site water retention indicators in the 2012 versio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Manual. The strategy of improvement and feasibility plans were provided in accordance with design strategies of the manual and ideas of ecological design of sustainable green campus when the status values were less than the benchmark. Three indicators should be improved after the evaluation.

The first improved plan was provided due to the minimal variability and easy reformation. The second improved plan was provided to obtain better ecological quality of campus in consideration of all items. For the first plan, it costs NT$226,002 to meet the benchmark values of biodiversity and greenery indicator. For the second plan, it costs NT

$3,728,400 to conform to the all benchmark values of ecological indicator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school to apply for government financial suppor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according to 2nd plan as soon as possible.

Keywords: campus, green building, biodiversity, greenery, on-site water retention

(4)

 

iii  

謝 誌

這本論文能夠完成,首先由衷感謝恩師李錫霖博士,除了專業領域上的指導外,

也讓我在每一次的困頓、挫折時,學習到唯有動手去做,才能找出問題,突破難關。

此外,承蒙口試委員吳淵洵博士與陳炳煌博士許多寶貴的建議與指正,謹致以最深的 謝意。

感謝許慶文老師帶領我認識校園植栽;同窗好友美玲、德民、小娟、嘉鈞、詠喬、

宜如、素珍和芳薇在課業上的切磋及生活上的關懷,特此一併致謝。

最後,感謝家人的體諒與支援,讓我有更多的勇氣完成目標。謹將這份榮耀獻給 所有關心我的人。

許秀雯 謹誌 2014/06/13

(5)

目 錄

頁碼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謝 誌 ... iii

目 錄 ... iv

表 目 錄 ... vi

圖 目 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 研究方法與目的 ... 2

1.3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 2

1.4 研究流程 ... 2

1.5 論文架構 ...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6

2.1 永續發展的覺醒與行動 ... 6

2.1.1 人類的覺醒 ... 6

2.1.2 國內的行動 ... 6

2.2 綠建築生態指標 ... 11

2.2.1 生物多樣性指標 ... 12

2.2.2 綠化量指標 ... 14

2.2.3 基地保水指標 ... 15

2.3 永續綠校園的生態設計理念 ... 16

2.3.1 國民中小學綠建築設計手冊 ... 16

2.3.2 綠色校園建設參考手冊 ... 18

(6)

 

v  

2.3.3 永續校園營造指南 ... 19

2.4 校園綠建築生態指標群之相關研究 ...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2

3.1 生物多樣性指標評估方式 ... 22

3.2 綠化量指標評估方式 ... 29

3.3 基地保水指標評估方式 ... 32

第四章 校園生態環境評估與改善 ... 36

4.1 學校基本資料 ... 36

4.2 現況評估與分析 ... 36

4.2.1 生物多樣性指標 ... 36

4.2.2 綠化量指標 ... 45

4.2.3 基地保水指標 ... 51

4.3 改善策略與方案評估 ... 53

4.3.1 改善策略 ... 54

4.3.2 改善方案一 ... 57

4.3.3 改善方案二 ... 70

4.3.4 小結 ...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5

5.1 結論 ... 85

5.2 建議 ... 86

參考文獻 ... 87

(7)

表 目 錄

頁碼

表 2.1 綠 建 築 評 估 系 統 (EEWH 系 統 ) ... 8

表 2.2 EEWH 綠 建 築 家 族 評 估 系 統 與 適 用 對 象 ... 9

表 2.3 EEWH 家 族 共 用 指 標 部 分 ... 9

表 2.4 分 級 評 估 制 度 九 大 指 標 配 分 表 ...10

表 2.5 EEWH-BC 各 指 標 計 分 法 ...10

表 2.6 各 等 級 之 得 分 界 線 一 覽 表 ...11

表 3.1 生 物 多 樣 性 指 標 評 估 表 ...22

表 3.2 植 物 多 樣 性 評 估 計 算 表 ...25

表 3.3 植 物 多 樣 性 評 估 計 算 表 符 號 代 表 意 義 ...26

表 3.4 生 物 多 樣 性 指 標 基 準 值 (BDc) ...28

表 3.5 綠 化 量 指 標 評 估 表 ...29

表 3.6 各 種 植 栽 單 位 面 積 二 氧 化 碳 固 定 量 ...30

表 3.7 單 位 綠 地 CO2固 定 量 基 準 ...30

表 3.8 CO2固 定 量 計 算 用 喬 木 最 小 栽 種 間 距 與 樹 冠 投 影 面 積 Ai 基 準 ...31

表 3.9 基 地 保 水 指 標 評 估 表 ...32

表 3.10 保 水 量 計 算 公 式 ...33

表 3.11 基 地 保 水 指 標 評 估 表 中 各 符 號 代 表 的 意 義 ...33

表 3.12 統 一 土 壤 分 類 與 土 壤 最 終 入 滲 率 f 及 滲 透 係 數 k 值 對 照 表 ...34

表 3.13 土 壤 最 終 入 滲 率 f 及 滲 透 係 數 k 值 簡 易 對 照 表 ...35

表 4.1 校 園 喬 木 數 量 表 ...40

表 4.2 校 園 灌 木 數 量 表 ...41

表 4.3 原 生 或 誘 鳥 誘 蝶 喬 木 數 量 表 ...42

表 4.4 原 生 或 誘 鳥 誘 蝶 灌 木 數 量 表 ...42

(8)

 

vii  

表 4.5 生 物 多 樣 性 指 標 現 況 評 估 表 ...44

表 4.6 喬 木 所 屬 類 型 及 其 CO2固 定 量 ...46

表 4.7 各 區 CO2固 定 量 及 基 地 綠 化 量 總 CO2固 定 量 ...49

表 4.8 綠 化 量 指 標 現 況 評 估 表 ...50

表 4.9 基 地 保 水 指 標 現 況 評 估 表 ...52

表 4.10 生 態 指 標 群 現 況 評 估 結 果 ...53

表 4.11 適 合 個 案 學 校 栽 種 的 各 類 植 栽 ...55

表 4.12 校 園 生 態 環 境 改 善 策 略 表 ...56

表 4.13 改 善 方 案 一 之 規 劃 ...58

表 4.14 改 善 方 案 一 喬 木 數 量 表 ...61

表 4.15 改 善 方 案 一 灌 木 蔓 藤 數 量 表 ...61

表 4.16 改 善 方 案 一 原 生 或 誘 鳥 誘 蝶 喬 木 數 量 表 ...62

表 4.17 改 善 方 案 一 原 生 或 誘 鳥 誘 蝶 灌 木 蔓 藤 數 量 表 ...63

表 4.18 改 善 方 案 一 生 物 多 樣 性 指 標 評 估 表 ...64

表 4.19 改 善 方 案 一 各 區 CO2固 定 量 及 基 地 綠 化 量 總 CO2固 定 量 ...65

表 4.20 改 善 方 案 一 綠 化 量 指 標 評 估 表 ...66

表 4.21 改 善 方 案 一 基 地 保 水 指 標 評 估 表 ...68

表 4.22 改 善 方 案 一 經 費 估 算 ...69

表 4.23 改 善 方 案 二 之 規 劃 ...70

表 4.24 方 案 二 生 態 複 層 植 栽 增 種 規 劃 表 ...72

表 4.25 改 善 方 案 二 喬 木 數 量 表 ...73

表 4.26 改 善 方 案 二 灌 木 蔓 藤 數 量 表 ...74

表 4.27 方 案 二 原 生 或 誘 鳥 誘 蝶 喬 木 數 量 表 ...74

表 4.28 改 善 方 案 二 原 生 或 誘 鳥 誘 蝶 灌 木 數 量 表 ...75

表 4.29 改 善 方 案 二 生 物 多 樣 性 指 標 評 估 表 ...76

(9)

表 4.30 改 善 方 案 二 各 區 CO2固 定 量 及 基 地 綠 化 量 總 CO2固 定 量 ...79

表 4.31 改 善 方 案 二 綠 化 量 指 標 評 估 表 ...80

表 4.32 方 案 二 基 地 保 水 指 標 評 估 表 ...82

表 4.33 改 善 方 案 二 經 費 估 算 表 ...82

表 4.34 各 指 標 改 善 前 後 比 較 表 ...84

(10)

 

ix  

圖 目 錄

頁 碼

圖 1.1 研 究 流 程 ... 4

圖 2.1 生 態 金 字 塔 ...12

圖 2.2 崩 壞 的 生 態 金 字 塔 ...12

圖 2.3 複 層 綠 化 ...16

圖 2.4 混 合 樹 種 植 栽 示 意 圖 ...16

圖 4.1 校 園 植 栽 位 置 圖 ...37

圖 4.2 學 校 綠 地 圖 示 ...39

圖 4.3 校 園 綠 地 編 號 圖 ...49

圖 4.4 改 善 方 案 一 圖 示 ...59

圖 4.5 改 善 方 案 二 圖 示 ...71

(11)

1.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前,人類的活動對地球自然生態環境影響不大,但是,工業 革命以後,許多機器的發明,加快了開發的腳步:森林的砍伐、湖泊的填平、對生物 的獵捕及取用等,都不再只是為求生存而已,而是想讓自己的生活更舒適,滿足享樂 的私慾。在人類大力的破壞下,「人禍」引發無數的怪異「天災」:乾旱、暴雨、海嘯、

水災、土石流、極端冷熱的氣候等,一次又一次的對人們怒吼、抗議[1]。

1980 年世界自然保護組織(IUCN) 呼籲各國正視地球環保危機,並提出「永續發 展」的口號。1987 年世界環保與發展會議(WCED)的永續發展策略,得到大家的共鳴。

1992 年的「地球高峰會議」,更邀集各國元首級政府代表,共同討論拯救地球的對策。

1993 年聯合國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推動地球環保運動[2]。

台灣順應國際永續發展的潮流,行政院於 1997 年成立「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由行政院院長擔任主任委員,親自領導並推動國家永續發展[3]要促進國家永續發展,

教育是重要的關鍵,在「挑戰 2008 —六年國家重點發展計畫」裡,教育部的「永續 校園推廣計畫」,推動「生態環境恢復與維護」以及「永續建築」,以創造多樣的校園 環境;配合校園環境的改造,各校設計具特色的教材,結合附近特色學校,形成一個 環境教育網絡[4]。

校園環境對學生有極大的影響,相關研究認為「境教」可以潛移默化學生的行為 表現,校園環境可影響學生的學習 [5,6]。廣大的校園空間是學生學習的場所,也是 民眾從事休閒活動與運動的地方。遍布全台灣的校園空間,最適合作為生物棲息、綠 化、透水的場所,打造生態品質良好的校園環境,就能在生活的體驗中傳達生態保育 的觀念。行政院自2003年起,強制公有新建學校必須做綠建築的規劃與設計,若國內 既有校園也都能朝向生態綠校園的目標做改造,將有助於國家整體生態與環境[7,8]。

故本研究運用2012年版的「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裡的「生態指標群」,探討某所  

(12)

 

2  

既有國民小學校園的生態環境現況,並提出改善策略與可行性改善方案,以呼應教育 部對校園「生態環境恢復」的呼籲,為發展永續校園跨出第一步。

1.2 研究方法與目的

本研究運用 2012 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中的「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 水」三項生態指標群,針對個案校園進行實地調查與評估,並在了解校園的生態環境 現況後,依據各指標群的規劃重點,輔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發行的「國民中小學綠建 築設計手冊」、「綠色校園建設參考手冊」及教育部「永續校園營造指南」,提出改善 策略,最後並規劃改善方案,以期做為個案學校及他校在改善校園生態環境時的參考。

本研究欲達成的目的如次:

1. 調查校園生態品質現況。

2. 建置校園生態現況資料庫。

3. 針對校園生態環境提出改善策略與可行性改善方案,以做為學校永續發展時的參 考。

1.3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某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僅限於探討其校園生態環境品質,運用 2012 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中「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三項生態指標群,進 行校園生態環境的實地調查與評估,針對於現況值低於基準值的指標提出改善策略,

並規劃改善方案,以作為學校永續發展時的參考。其他學校仍須斟酌自身的條件後,

再做參考為宜。

1.4 研究流程

本研究依據綠建築評估手冊中各生態指標群的評估表,進行校園生態環境的實 際現況調查與評估計算,比較現況值與各指標基準值,並對評估的結果做探討。最

(13)

後,依據綠建築生態指標群的設計對策,以及永續綠校園相關生態設計理念,針對 個案學校現況值低於基準值的生態指標提出改善策略及規劃改善方案,最後經由評 估來證實其對校園生態環境改善的可行性。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如圖1.1,流程步驟說明如下:

步驟1:「文獻與校園資料蒐集」

透過網路公開資訊、政府部門及學校等單位,蒐集研究所需的資料:包括 相關文獻、學校地理環境、建校歷史、學校班級數、師生人數、校園基地面積、

建築面積、法定建蔽率、綠地面積、操場及球場面積、車道及走道面積、基地 鑽探結果等。資料蒐集的時間為民國102 年 7-8 月間。

步驟2:「校園實地調查」

透過實地調查:辨別及紀錄校園植栽種類、數量與栽種位置;量測各類植 栽栽種面積;量測各類保水設計的長度、面積或體積;檢視並修正學校單位提 供的平面圖資料;依評估表上各類項目做現場實地評估。校園實地調查時間為 民國102 年 7-8 月間及民國 103 年 1-3 月。

步驟3:「資料整理」

將蒐集的資料及實地調查資料做整理,建置各類植栽種類數量表,並繪製 學校植栽位置圖,以供評估時使用。

步驟4:「各項指標評估與分析」

依據 2012 版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的生態指標群評估表,做校園「生物 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及「基地保水指標」的計算與評估,比較各指 標的現況值與基準值,並對各指標現況進行分析探討。

步驟5:「改善策略及可行性方案評估」

從評估結果得知學校在「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及「基地保水」生態 環境上的現況,除了探究現狀外,亦針對現況值低於基準值的指標提出改善策 略及改善方案,並進行評估,由評估的結果來證實改善方案的可行性。

(14)

步驟6:

提出 參考,

「結論與建 出本研究的

並提供後續 建議」

的結論與建議 續研究者參

No

4

議,以供研究 參考之用。

圖 1.1 研 文獻與校

蒐集

校園實地

各項指標 分析

結論與 改善策 可行性 資料整

究個案學校

研究流程 校園資料

集 

地調查 

標評估與 析 

與建議  策略與 性方案 整理 

Yes

校進行校園生生態環境改改善時的

(15)

1.5 論文架構

本論文主要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主要陳述研究的背景、動機、目的、範圍 與限制、流程及論文架構。第二章文獻回顧,回顧國內外永續發展的覺醒與行動、

綠建築生態指標群相關文獻、永續綠校園相關生態設計理念、綠建築生態指標評估 校園之相關研究。第三章研究方法,介紹綠建築生態指標群的評估方式。第四章校 園生態環境評估與改善,運用綠建築評估手冊進行個案校園生態環境實地調查、評 估與分析,針對現況值低於基準值的指標提出改善策略,並規劃可行性改善方案。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提出本研究所獲得的成果與建議。

(16)

 

6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永續發展的覺醒與行動

2.1.1 人類的覺醒

環境惡化迫使人們開始重視環保的重要[9,10]:

1972 年聯合國的環境會議中,發表「人類宣言」,先進國家並成立環境主管機關,

顯現人們對於環境問題的關切。1983 年聯合國大會,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WCED)」,提出長期的環境對策,以落實永續發展。1987 年聯合國大會中,WCED 發布的報告中提到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希望這一代的 發展,不會危及下一代的需要。

1992 年聯合國首度邀集多國元首在巴西里約召開地球高峰會議(UNCED),當 中簽署的「廿一世紀議程」國際公約,規劃全球性永續發展的工作藍圖,並在1993 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督促各國執行「廿一世紀議程」。

2002 年聯合國再度於南非約翰尼斯堡,邀請各國元首召開「永續發展世界高峰 會」,各國承諾相互合作,致力於多項領域的永續發展。

2012 年聯合國第三度於巴西里約邀請各國元首,商討全球推動永續發展時,所 遇到的困難及期望。

2.1.2 國內的行動

國際間的永續發展持續進行,身為國際一分子的台灣積極參與。為呼應1992 年 地球高峰會議的「廿一世紀議程」,1994 年成立「行政院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

1997 年改為「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02 年由行政院院長兼任主任委員,顯 示政府重視永續發展[3]。

 

(17)

「永續校園」和「綠建築」政策,同為「挑戰 2008 —六年國家重點發展計畫」

的一環,皆有助於城鄉生態環境的改善。

1. 永續校園

2002 年行政院「挑戰 2008 —六年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中,教育部規劃了「永續 校園推廣計畫」,推動「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希望建立優質的學習環境空間。在 硬體建設方面包括「生態環境恢復與維護」以及「永續建築」兩大項目;在軟體建設 部分,對應校園環境改造,各校能產出具特色的教材,結合附近特色學校,形成環境 教育網[4]。有研究者認為永續校園為「在硬體設備上結合綠建築概念;在軟體上提 供積極主動學習的環境氣氛,師生和社區共同參與,提高對永續發展的素養與觀念的 學校」[11]。

發展「永續校園」需要結合學校與社區的力量:硬體上要能節能減廢、共享資源,

希望建設具生態、能關懷、有行動力的學校;課程的設計上,注重學生與環境的互動,

培養愛護環境的觀念,並淺移默化成為己身的核心價值,成為推動社會持續進步的一 大動力[12]。

永續校園的推動絕非一人之事,須結合眾人的力量。在「101 年度教育部補助永 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補助要點」中規定,學校應成立永續校園推動委員會,校長、主 任、教師及家長為當然成員。補助改造的項目配合永續環境教育,融入校園生活、課 程或活動中,結合社區意識,發展地方特色。「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從2002 年至 2012 年已有 839 校次獲得教育部補助,眾多參與改造計畫的學校實例,都可以成為 他校進行校園改造時的參考[4,8]。

優良的校園生態環境有助於構築城鄉綠網,對於氣候的調節、生物的交流、生態 的保育,都有很大的幫助。學校分布均勻且占地廣大,若能結合綠建築的概念,藉助 綠建築評估系統來評估及改造舊校園,將對生態的保育將有很大的幫助[7]。

(18)

 

8  

2. 綠建築

現代常見的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本身即為高耗能、高汙染的產物,從水泥、鋼筋、

玻璃等建材的生產及運送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並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是 導致地球環境惡化的主因之一,建築物在完工後的日常使用過程中,仍會持續排放二 氧化碳[13]。

藉由綠色建築技術可減低人類文明對自然生態的傷害,所以政府推動綠建築政策,

鼓勵興建省資源、省能源、低污染的建築,建立健全良善的居住環境。「綠建築」一 方面讓人住的健康舒適,一方面對環境友善,是一種能讓環境永續發展的建築設計 [14]。

1999 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公布「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實施綠建築評估指標,

是獨自以亞熱帶氣候發展的評估系統。採用綠化、基地保水、日常節能、CO2減量、

廢棄物減量、水資源、廢棄物汙水垃圾改善等七大指標,更於2003 年修改加入「生 物多樣性指標」及「室內環境指標」,將九大指標屬性相近統合,在生態(Ecology)、

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 四大範疇下,包含九個指 標,簡稱EEWH 系統[15],如表 2.1 所示。

表 2.1 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 系統)[15]

四大範疇 九大指標

生態

一﹒生物多樣性指標 二﹒綠化量指標 三﹒基地保水指標 節能 四﹒日常節能指標 減廢 五﹒CO2減量指標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健康

七﹒室內環境指標 八﹒水資源指標

九﹒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2003年EEWH系統的評估方式為分項評估,通過四指標為合格門檻(其中必須包 含「日常節能指標」與「水資源指標」),2004年引入五等級分級評估法,而有合格

(19)

級、銅級、銀級、黃金級、鑽石級綠建築標章的獎勵。

為因應各類建築在設計上的差異,2011年綠建築評估手冊改分為:「綠建築評估 手冊-社區類」(EEWH-EC)、「綠建築評估手冊-廠房類」(EEWH-GF)、「綠建築評 估手冊-舊建築改善類」(EEWH-RN)、「綠建築評估手冊-住宿類」(EEWH-RS),以 及「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EEWH-BC)等共五種「專用綠建築評估手冊」,成為

「綠建築家族評估體系」,如表2.2。EEWH家族共用指標、九大指標配分表如表2.3、

表2.4。EEWH-BC是其他版本的共同參考基礎,使用其他版本時,都會參考EEWH-BC

手冊來計算,同時廢止四指標合格門檻的限制,全面採用單一五等級標示制度[15]。

表 2.2 EEWH 綠建築家族評估系統與適用對象[15]

專用綠建築評估系統 適用對象

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

又稱EEWH-BC

除了下述二~四類以外的新建或既有 建築物

綠建築評估手冊-住宿類,又 稱EEWH-RS

供特定人長或短期住宿之新建或既有 建築物(H1、H2 類)

綠建築評估手冊-廠房類,

又稱EEWH-GF

以一般室內作業為主的新建或既有工 廠建築

綠建築評估手冊-舊建築改 善類,又稱EEWH-RN

取得使用執照三年以上,且建築更新樓 板面積不超過40% 以上之既有建築物 綠建築評估手冊-社區類,又

稱EEWH-EC

鄰里單元社區、新開發住宅社區、既成 住宅社區、農村聚 落或原住民部落、

科學園區、工業區、大學城、商業區、

住商混合區、工商綜合區與物流專用區 等

表 2.3 EEWH 家族共用指標部分[15]

四大範疇 九大指標 EEWH-BC EEWH-RS EEWH-GF EEWH-RN EEWH-EC

生態

一﹒生物多樣性指標 ◎ ◎ ◎ ◎

二﹒綠化量指標 ◎ ◎ ◎ ◎ ◎

三﹒基地保水指標 ◎ ◎ ◎ ◎ ◎

節能 四﹒日常節能指標 ◎ ◎

減廢 五﹒CO2減量指標 ◎ ◎ ◎ ◎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 ◎ ◎ ◎

健康 七﹒室內環境指標 ◎ ◎

(20)

 

10  

八﹒水資源指標 ◎ ◎ ◎ ◎

九﹒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 ◎ ◎

表 2.4分級評估制度九大指標配分表(免除評估項目應免除該項所有得分)[15]

四大範疇 九大指標 配分

指標配分上限 範疇配分 生態

一﹒生物多樣性指標 9 分

27 分

二﹒綠化量指標 9 分

三﹒基地保水指標 9 分

節能 四﹒日常 節能指標

建築外殼節能指標EEV 14 分

32 分 空調節能指標EAC 12 分

照明節能指標EL 6 分

減廢 五﹒CO2減量指標 8 分

16 分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8 分

健康

七﹒室內環境指標 12 分

25 分

八﹒水資源指標 8 分

九﹒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5 分

綠建築 採優惠升級之認定制度

因應我國缺電缺水的危機,EEWH-BC 以「日常節能指標」與「水資源指標」為 通過綠建築標章認證的基本門檻,鼓勵申請者盡量申請其他七項指標,每新增申請 一指標就會增加得分機會。EEWH-BC 的分級評估計分法先對各指標設定計算值和基 準值,計算每個指標的系統得分RSi,留意每項指標的得分限制後,再算出系統總得 分後評定綠建築等級,見表 2.5、表 2.6。另外還有「綠建築創新設計」升級認證,

經委員會三分之二以上投票通過,給予晉升一級的認證[15]。

表 2.5 EEWH-BC各指標計分法[15]

九大指標 設計

基準

得分變距Ri 系統得分Rsi 公式

RSi=a×Ri+c 得分限制 一﹒生物多樣性指標 BD BDc R1=(BD-BDc)/BDc RS1=18.75×R1+1.5 0.0≦RS1≦9.0

二﹒綠化量指標 TCO2 TCO2C

R2= ( TCO2 - TCO2C ) / TCO2C

RS2=6.81×R2+1.5 0.0≦RS2≦9.0

三﹒基地保水指標 λ λc R3=(λ-λc)/λc RS3=4.0×R3+1.5 0.0≦RS3≦9.0

(21)

四﹒日常 節能指標

外殼節能 EEV 0.80 R41=(0.80-EEV)/0.80 RS41=a×R41+2.0 0.0≦RS41≦14.0 空調節能 EAC 0.80 R42=(0.80-EAC)/0.80 RS42=18.6×R42+1.5 0.0≦RS42≦12.0 照明節能 EL 0.70 R43=(0.70-EL)/0.70 RS43=10.5×R43+1.5 0.0≦RS43≦6.0 五﹒CO2 減量指標 CCO2 0.82 R5=(0.82- CCO2)/0.82RS5=19.40×R5+1.5 0.0≦RS5≦8.0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PI 3.30 R6=(3.30-PI)/3.30

RS6=13.13×R6+1.5(一 般建築物)

RS6= 10.0×Sr(舊 建 築 再利用)

0.0≦RS6≦8.0

七﹒室內環境指標 IE 60.0 R7=(IE-60.0)/60.0 RS7=18.67×R7+1.5 0.0≦RS7≦12.0 八﹒水資源指標 WI 2.00 R8=(WI-2.0)/2.0 RS8=2.50×R8+1.5 0.0≦RS8≦8.0 九﹒污水垃圾指標 GI 10.0 R9=(GI-10.0)/10.0 RS9=5.15×R9+1.5 0.0≦RS9≦5.0

表 2.6各等級之得分界線一覽表(單位:分)[15]

綠建築等級 (得分概率分)

合格級 30%以下

銅級 30~60%

銀級 60~80%

黃金級 80~95%

鑽石級 95%以上 總得分RS 範圍

(九大指標全評估) 20≦RS<37 37≦RS<45 45≦RS<53 53≦RS<64 64≦RS 免評估「生物多樣性指

標」者之得分RS 範圍 18≦RS<34 34≦RS<41 41≦RS<48 48≦RS<58 58≦RS

因 EEWH-BC 是其他版本的共同參考基礎,故本研究進行個案校園生態環境評估 時,將以2012 年新版的「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EEWH-BC)的生態指標群評估 表,作為評估計算的工具,不計算指標的系統得分,而是針對現況值低於基準值的指 標提出改善策略與可行性改善方案,以作為學校改善時的參考。

2.2 綠建築生態指標

本研究運用2012 年版的「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EEWH-BC)作為評估校園 生態環境品質的工具。本節介紹屬於生態範疇的「生物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

以及「基地保水指標」的意義與設計對策。

(22)

 

 

2.2.

生物

種,

害防 等有

將生 物是 稱為 金字 個生

.1 生物多

「生物多樣 物到高山鳥類 過度的開發 將嚴重影響 防治、生態旅 有關,其重要 圖2.1「生 生物屍體分解 是兔子、蝴蝶 為第二次消費 字塔的一角 生態環境乃至

圖 2.

一公頃以上

高次消費者

第 1 次消費者

生產者 第 2 次消費者

分解者 黴菌

樹木

多樣性指標

樣性」是指 類,含括所 發及對環境 響生態平衡 旅遊,能調

要性可見一 生態金字塔」

解還原為土 蝶等第一次

費者,以此

,就可能破 至於人類而

.1 生態金字

上的基地才

土壤

細菌

蜘蛛 螳螂

指一定的空間 所有生命及人 境的破壞,預 衡。「生物多

節氣候、製 一斑[16,17]。

」,最底層是 土壤。依序而 次消費者的食 此類推,越高 破壞生態環境 而言,有其重

字塔[2]

才適做「生物

蚯蚓 草履蟲

蜻蜓

大氣

雨 風

12

間內,各種 人類文化的 預估再過四 多樣性」提供

製造氧氣,甚

是土壤,土壤 而上的生產 食物來源;依 高層次的消

境的平衡,

重要性[2]。

物多樣性指

種生物的總稱 的總和[16]。

四十年,世界 供人類食物 甚至與文字

壤生物蚯蚓 產者,是行光 依賴第一次 消費者,依賴 如圖2.2。

圖 2.2 崩

指標」的評估

稱,從微生物

界上將消失四 物、醫藥、工 字的發明、解

蚓、菌類擔任 光合作用的綠 次消費者維生 賴較高層次的 因此,維持

崩壞的生態

估,目的希望

物到巨木;

四分之一以 工業用材料 解除大海漏

任分解者的 的綠色植物。

維生的蜻蜓、

的動物維生 持生物多樣

態金字塔[2]

望提升開發

從海底

以上的物 料、病蟲 漏油危機

的角色,

。綠色植

、蜘蛛,

生。損及 樣性對整

發基地的

(23)

綠地生態品質,顧及基層生物的生存環境,降低對環境的破壞,因為唯保有基層生態 環境,才能確保高級生物的生存[15]。

「生物多樣性指標」的評估內容為:生態綠網、小生物棲地、植物多樣性、土壤 生態、照明光害、生物移動障礙等六項,透過提升綠地品質,提供利於各種生物交流 活動的基盤[15]。

「生物多樣性指標」設計對策如下[15]:

1. 綠地面積以 25%以上為佳 。 2. 基地內綠地分佈注意連貫而均勻。

3. 基地內若有大廣場或大停車場,應每 20m 間距以內設有樹林。

4. 基地內道路應設有路邊綠帶,20m 以上大馬路應設有中間綠帶。

5. 喬木種類最好 20 種以上,越多越好。

6. 灌木及蔓藤植物種類最好 15 種以上,越多越好。

7. 植物選種以誘鳥誘蝶物種或原生種為佳。

8. 以複層綠化方式種植植栽,基地內最好有三成以上是複層綠化的綠地。

9. 以石頭、具孔隙的材料堆疊而成的邊坡或種灌木而成透空圍籬。

10. 生態水池要有自然護岸。

11. 設置 30m2以上隔離且少人為干擾的密林或混種雜生草原。

12. 留設水中設有植生茂密的島嶼或自然護岸的溪流、埤塘。

13. 屋頂、陽台、牆面實施立體綠化。

14. 在少干擾的綠地中堆放石頭、枯木、磚瓦為生態小丘。

15. 禁用農藥、化肥,全面採用有機肥料,。

16. 利用原有生態良好的表土為綠地土壤。

17. 避免光害,不用高反射的玻璃。

18. 不採用有光害的戶外照明。

19. 戶外照明用遮光罩阻絕光源眩光。

(24)

 

14  

2.2.2 綠化量指標

現代居住環境品質的好壞,端看有多少綠意、綠地。台灣都市的生態資源有限,

為數眾多的國小校園空間,就成為都市中最佳的綠地補償[18]。增加植栽量的好處很 多,如:二氧化碳減量、減少空調用電,緩和都市熱島現象、創造多樣化生物棲地、

減低噪音汙染、調節戶外及室內的溫度、避免土壤沖蝕及淨化空氣等[19]。

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暖化的元凶。北極地區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持續攀高,

2012 年 5 月已突破 400ppm,是三百萬年來的新高;同年 9 月,北冰洋的夏季海冰面 積不到 4 百萬平方公里,到達歷史新低,若無改善,20 年內可能面臨北冰洋夏季無 冰的狀況。地球失去了調節氣候的機制,伴隨而來的將是海平面上升,居住地的淹沒,

以及極端氣候的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與缺糧等危機[20]。

綠化是一切生物多樣性環境的基礎[21];綠化也被公認是二氧化碳減量最有效、

最經濟的策略:植物行光合作用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減緩地球暖化[2]。植物 的根深入土壤,可避免土壤流失,具水土保持的功用。植物群落是生物棲息、交流的 地方,能促進生物多樣化,是進行生態教學的最好場所。烈日下若能覓得一處綠蔭可 以避熱,相信是許多人共同的美好經驗。

「綠化量指標」是以植物光合作用量作為評估標準,根據植物四十年二氧化碳固 定量作為綠化效益的換算標準,不要求移植老樹,是最實用的綠化指標。相對於以往 只重視喬木綠化的政策缺失,對於喬木、灌木、蔓藤、草花及立體綠化等多樣化綠地 設計,均給予不同環保貢獻的肯定[15]。

「綠化量指標」的設計對策如下[15]:

1. 盡量保留更多的綠地。

2. 綠地面積應在 15%以上。

3. 非必要的情況下,盡量保留綠地。

4. 施工時不傷害到老樹。

(25)

5. 綠化以喬木或複層綠化為主。

6. 人工鋪面上,以花台或植穴的方式種植喬木。

7. 建築立面種植多年生蔓藤植物,爭取綠化量。

8. 在牆面、陽台、屋頂做立體綠化。

2.2.3 基地保水指標

「基地保水」就是建築基地滲透雨水和涵養水分的能力。現代化的環境常見地面 鋪設柏油、水泥,造成地面不透水,不但影響土壤內的生物活動,不利於生物多樣性 環境,且土地會喪失涵養水分、調節氣候的能力,造成日益嚴重的都市熱島效應[2]。

綠建築的「基地保水指標」藉由基地保水手法,減低因開發土地而增多的雨水 逕流量,減少水災的發生[22]。相關研究表示,「基地保水指標」可做為校園規劃的 量化依據[23]。

「基地保水指標」的目的在於確保土地涵養水分的能力,使之具有調節氣候、利 於生物活動、避免加重公共排水負荷,以減低發生都市洪水的機會。基地若位於地下 水位小於1 公尺的低溼地區,保水功能已無意義,可免除此項指標的評估[15]。

「基地保水指標」的設計對策如下[15]:(第 1-4 項適合透水良好的土層;5-7 項 適合透水不良的土層)

1. 基地的空地盡量為綠地。

2. 排水路設計為草溝。

3. 步道、廣場、車道、排水管溝應有透水化設計。

4. 空地上可設計貯集滲透廣場。

5. 陽台或屋頂可規劃土壤品質良好的花圃。

6. 以地下礫石貯留或貯集滲透水池,彌補透水的不良。

7. 將球場、操場、遊戲場下的黏土更換為礫石層,或埋入組合式蓄水框架,以 便貯集雨水並促進滲透。

(26)

永續綠

前小節介紹 發行的「國民 園營造指南」

.1 國民中

「國民中小 設的具體參考 複層綠化:

所示,預留 大。

植栽種類多 生物棲息環

綠校園的

紹了綠建築 民中小學綠

」,針對適合

中小學綠

小學綠建築 考。茲將手 在同一平面 留植物生長的

多樣化:植栽 環境。植栽混

的生態設

築生態指標群 綠建築設計手 合校園生態

綠建築設計

築設計手冊」

手冊內與生態 面空間上依 的空間,不

圖 栽種類多樣 混種排列方

圖 2.4 (不同

   

 

16

設計理念

群的意義及 手冊」、「綠 態環境改善的

計手冊

」是內政部 態指標相關 依序種植高低 不做刻意的修

2.3 複層綠 樣化可提升整 方式可採方格

4 混合樹種 同符號代表不

及設計對策,

綠色校園建設 的範疇,進

部建築研究所 關的設計技術

低層次的喬 修剪,讓植

綠化[24]

整體對病蟲 格狀或有規

種植栽示意圖 不同樹種) [

 

,此小節則對 設參考手冊 進行文獻整理

所出版,提供 術整理於下 喬木、灌木及 植栽CO2的固

蟲害的抵抗力 規則的排列

圖 24]

對內政部建 冊」及教育部 理與回顧。

供國民中小 下[24]:

及草花,如 固定效果累

力,並創造

,如圖2.4

建築研究 部「永續

小學永續

如圖2.3 累加到最

造豐富的 所示。

(27)

3. 採用原生及誘鳥誘蝶植栽綠化:原生植物與當地各種生物,經長時間而形成繁複 的生物鏈關係,採用原生植栽進行校園綠化,是穩定生態環境最有益的做法。種 植果樹及花蜜植物等誘鳥誘蝶植物,則能提供多樣化覓食環境,吸引更多生物棲 息,豐富校園生態環境。原生、誘鳥誘蝶植物的種類可參照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 版的「應用於綠建築設計之台灣原生植物圖鑑」,或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 育中心的「台灣野生植物資料庫」。

4. 藤蔓類植物立體綠化:可善用藤蔓類植物攀爬的的特性,在校園的牆面、涼亭、

警衛室屋頂、看台、停車棚等,進行立體綠化,不但可阻絕陽光、有效降溫外,

還能讓校園景觀增色,促進各類生物交流。

5. 戶外停車場綠化:汽車戶外停車場可以疏種大喬木或以藤蔓架做立體綠化,達到 遮陰及增加CO2固定量的效果。

6. 屋頂陽台綠化:在屋頂陽台上進行人工地盤的綠化,除了能隔熱、有助增加 CO2

固定量外,還可以成為生物間移動的跳島,促進生物交流,且增加師生的活動空 間。但在屋頂陽台上進行綠化需考量植栽的種類、建築物的載重、水源來源、防 水及排水、澆灌設計、防風及防根破壞設計。另外需有後續的維護人力及經費配 合。

7. 走廊綠化:走廊是學校師生必要的活動空間,進行走廊綠化可以增加 CO2固定量,

且在美化的環境中,有助於學習。走廊綠化的方式有:配合洗手台設計的花圃、

利用掛網做立體綠化、外掛式花圃綠化及以盆栽進行走廊綠化。

8. 圍牆綠化:多孔隙的生態圍籬是低層生物及植栽生長的最佳環境,促進校園內外 生物間的交流。

9. 增加校園自然透水地面:校園的戶外空間盡量保留裸露地,讓雨水得以滲透,可 涵養水源、降低溫度解有助校園生態。

10. 透水鋪面設計:因人類活動所需而規劃的車道、步道、廣場,採用表層及基層都 具有良好透水性的鋪面,來達到基地保水的要求。

(28)

 

18  

11. 人工地盤花園雨水貯留設計:學校的屋頂、陽台或地下室的中庭上方,可規劃 成花園,除了增加綠化量外,花園泥土的空隙還可以在下雨時暫存雨量,提高基 地保水的功能。

12. 校園雨水貯留低地設計及校園地下礫石貯留設計,都是適用於透水良好的校園基 地,保水效果良好。

2.3.2 綠色校園建設參考手冊

「綠色校園建設參考手冊」是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版,提供國內外最新綠色校園 的設計理念與營建技術資訊,考量生態環境效益的新、舊校園營造方法,讓學校單位 能有效落實「永續校園」的理想。茲將手冊內與校園生態環境有關的綠色校園設計技 術整理於下[8]:

1. 在屋頂設置花園、花架或農場,有很好的隔熱效果,但須留意做好防水、排水及 防植物根系破壞的設計,此外水源及日後維護管理也須有良好的規劃。

2. 生態綠化四原則:

(1) 提高植物歧異度:進行生態綠化時,應種植多樣化樹種,除了可以讓生物的棲息 空間多元豐富外,還能避免因病蟲害而造成同樹種全面得病。建議校園種植的喬 木種類要多於20 種,灌木及蔓藤植物類要多於 15 種。

(2) 栽種原生與誘蝶誘鳥植物:栽種原生植物最能適應當地環境 ,廣植誘蝶誘鳥植物 則可以擁有生物多樣化的環境。

(3) 複層綠化:採用喬木、灌木、藤蔓及草花混種,創造多樣化的景觀,也讓各種生 物得以找到適合的棲息地。

(4) 立體綠化:利用校園的陽台、露臺、牆面等進行立體綠化,有助生物間的交流。

3. 戶外停車場應設計為透水型停車場,最好能栽種能遮陰的喬木,以減緩都市熱島 效應並保護車輛免受日曬之傷。

(29)

4. 操場中間應種植具耐旱性的自然草地,以確保透水與保水功能。操場可設計為短 暫蓄洪場所,在暴雨時可避免洪流成災。操場跑道以生態透水設計為宜,避免採 用不透水PU 或混凝土作為跑道。

5. 校園的步道、車道與廣場應採透水設計,讓校園保有透水環境。透水鋪面的工程 和樹木保持適當距離,以免妨礙樹木的成長。

6. 採用對生物友善的燈具,以免傷害生物生理及影響其作息。

7. 校園有溪流通過者,應保有自然生態的環境,避免人工化、水泥化,水岸邊及水 域種植多樣化陸生及水生植物,提供豐富多元的各類生物棲地。

8. 校園水池設計應考量安全、生態及維護三原則,若水池的設計能兼具治洪功能,

對整體生態環境更有益處。

9. 水泥及磁磚做的圍牆對於生物的生長、棲息、遷移及交流極不友善,應採用木頭、

柵欄、亂石堆砌而成的多孔隙「生態圍籬」及「生態坡坎」,創造既能確保治安,

且能與生物們共生的生態環境。

10. 校園中設立生態農場具教育意義,但需考量要有穩定的天然水源,不使用任何農 藥,專業管理及運作,進行名符其實的生態教育。

2.3.3 永續校園營造指南

教育部「永續校園營造指南」由永續相關各個領域專家編寫,透過指南可以初 步掌握永續校園的整體概念,茲將指南內關於校園生態環境規劃理念整理於下[25]:

1. 既有校園永續化改造的第一步,需針對既成的校園環境進行現況調查,以了解問 題與改造方向。

2. 土壤是動植物生長的基礎,須採輪作、間作綠肥或適時休耕的方式來增進地力。

3. 運用不同的原生種植栽進行複層綠化,兼具「物種多樣性」與「綠化」的特性。

4. 牆面可採用藤蔓類植物進行垂直綠化,可直接降低室內溫度,間接緩和都市熱島 效應,並方便生物間的交流。

(30)

 

20  

5. 採屋頂綠化讓建築物隔熱降溫、淨化空氣、減緩暴雨逕流及作為生物交流的跳 島。

6. 善用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由師生共同設計,配合課程需要,打造教學農園。

7. 鼓勵改造密實封閉的水泥圍牆成為親和性圍籬,讓校園與社區的互動更親切友 善。

8. 妥善的利用校園落葉與廚餘製成堆肥,施用於校園土壤,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改善植栽營養與外觀。

9. 以復育的觀念來營造各類生物棲地,促成生物多樣性,以維持自然生態系穩定 發展。

10. 以透水鋪面取代水泥化的不透水鋪面,使之得以涵養水源,改善都市熱島效應。

11. 景觀生態池的設置需評估校園基地條件,不宜勉強以人為方式去營造,以免違 反永續性精神。

上述關於永續綠校園相關生態設計理念,以及綠建築評估手冊裡生態指標群的 設計對策,都是本研究在規劃改善個案校園生態環境時的參考依據。

2.4 校園綠建築生態指標群之相關研究

結合綠建築的概念,藉助綠建築評估系統評估及改造舊校園已成為共識,近年來 與生態環境領域相關的研究有:

1. 應用綠建築生態指標群評估大學校園之生態品質:運用國內綠建築生態指標群進 行三所大學校園生態的評估,並針對現狀以相關的綠建築技術提出改善建議。最 後經由實證過程裡發展建立出一套簡易評估方式,以期作為規劃設計者在進行大 學校園生態環境改善時的參考[26]。

2. 校園綠覆形式對都市綠網結構與綠覆品質之影響:運用綠建築的綠化量指標計算 綠化情形,並提出改善方式。建議校園以30%綠覆率為綠化目標;增加屋頂花園 種植灌木類,及以生態複層植栽方式取代水泥圍牆等方式,可協助樣本學校通過

(31)

綠化量評估,讓都市生物有更多的交流及棲息空間[27]。

3. 綠建築「生態指標群」運用於校園生態環境之研究-以彰化市國民小學為例:以2007 版的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為依據,對彰化市11所小學校園進行生物多樣性、綠 化量及基地保水現況調查,取得各校「生態指標群」評估的基本數據,再運用統 計方法做因子間之比較分析,除了解各國小在生態指標群上的差異外,亦針對評 估不合格的學校給予改善建議[28]。

4. 彰化縣國小綠建築生態指標群之評估研究:以彰化縣各行政區校地面積超過一公 頃,且面積最大的26所國小為研究對象,藉由綠建築評估手冊的生物多樣性指標、

綠化量指標及基地保水指標評估校園生態環境,來發現問題並提供改善的建議,

同時建立彰化縣國小生態指標群的基礎資料庫,研究分析並提出合理的改善方式,

以提升整體的校園生態品質[29]。

5. 校園生態環境調查與評估-以苗栗縣九所小型校園為例:透過綠建築生態指標群了 解苗栗縣小型校園生態環境之優劣勢,並探究建構生態化校園的策略與可行的方 法,以達到永續校園的目標[30]。

6. 校園基地保水指標探討與改善建議-以新北市十所國民小學為例:運用綠建築基地 保水指標調查樣本學校,並分別依學生密度、校舍建蔽率與保水手法面積比率為 比較基準,分別做城鄉、其他區域與永續校園標竿學校間的差異探討。並建議新 北市國小在基地保水方面須持續改善:都市型學校應積極將不透水鋪面刨除,並 恢復成綠地或改為可透水材質;運動場範圍恢復其透水性能,以改善都市日益惡 化的水循環問題[31]。

本研究除了應用綠建築生態指標群評估校園生態環境現況,提出改善建議外,

與上述參考文獻不同的差異在於具體規劃出改善方案,並經由評估結果來證實改 善方案的可行性,同時提出經費概算,以作為學校改善時的參考。

(32)

 

22  

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說明如何運用2012 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中的「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 地保水」三項生態指標群評估表進行既有校園的調查與評估,並在實地調查評估後依 綠建築評估手冊的設計對策與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發行的「國民中小學綠建築設計手 冊」、「綠色校園建設參考手冊」及教育部「永續校園營造指南」,提出校園生態環境 的改善策略,並規劃改善方案,透過評估的結果證實改善方案的可行性,以期作為日 後學校改善校園生態環境時的參考。

本研究將運用綠建築生態指標群,包括「生物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以及

「基地保水指標」評估表進行個案校園評估,以下將介紹各項指標的評估方式:

3.1 生物多樣性指標評估方式

綠建築評估手冊的「生物多樣性指標」,是指大範圍的生物棲地與生物交流之區 域,規定一公頃以上的建築開發案才適做評估。此評估表匯整國內景觀、園藝、生態 界專家的意見,以建築景觀實務所能施行的方式,透過提升綠地品質來確保生物多樣 性的活動空間。「生物多樣性指標」評估表如表3.1[15]。

表 3.1 生物多樣性指標評估表[15]

EEWH-BC 生物多樣性指標評估表 2012 版

大分類 小分類 設計

項目 說明 最低最高得

分限制 評分

Xi

生態綠網

總綠地面積比 Ax

得分計算Xi=100.0×(Ax-0.10),常使用農藥之經濟農田、果園不得 視為綠地計算,但有無毒農作或有機農作認證之農地可視為綠地計 算。

0~40 分

周邊綠網系統 綠地配置連結周邊外綠地系統且未被封閉圍牆或寬度 30m 以上之

人工設施、無喬木綠帶道路所截斷(採綜合定性判斷、斟酌給分)。 0~3 分 區內綠網系統 基地內綠地連貫性良 好 且 未 被 封 閉 圍 牆 或 寬 度 30m 以 上 之人工

設 施 物、無喬木綠帶道路所截斷(採綜合定性判斷、斟酌給分)。 0~4 分 立體綠網 得分計算Xi=(建築物二層以上立體綠化面積密度 Ga(m2/公頃)×0.2

(分.公頃/ m2))。

0~5 分

生物廊道 興建具導引、安全、隱蔽功能的涵洞、陸橋,以提供生物有效穿越 道路的生物廊道(斟酌給分)。

0~5 分

 

(33)

小生物棲地

水域 生物 棲地

自然護 岸

溪流、埤塘或水池具有平緩、多孔隙、多變化之近自然護岸者每 1.0(m/公頃)給 0.2 分,岸邊若接寬 0.5m 以上水生植物綠帶,或 岸上再接有寬 1.0m 以上混種喬、灌木林者每 1.0(m/公頃)給 0.5、

1.0 分。

0~10 分

生態小 島

在水體中設有植生茂密、自然護岸,且具隔離人畜干擾之島嶼,得

分計算Xi=自然島嶼密度 Ai(m2/公頃)× 0.5(分/ m2)。 0~10 分

綠塊 生物 棲地

混合密 林

多層次、多種類、高密度之喬灌木、地被植物混種之密林,得分計 算Xi=混合密林密度 Ai(m2/公頃)× 0.2(分.公頃/ m2),但每一密 林面積必須大於30m2且被隔離而少受人為干擾,始得視為密林而計 入Ai。

0~10 分

雜生灌 木草原

當地雜生草原、野花、小灌木叢生的自然綠地,少灌溉,少修剪,

得分計算Xi=雜生灌木草原密度 Ai(m2/公頃)× 0.1(分.公頃/m2)但 每一雜生草原面積必須大於50 m2且被隔離而少受人為干擾,始得視為 雜生草原而計入Ai。

0~8 分

多孔 隙生 物棲 地

生態邊 坡或生 態圍牆

多孔隙材料疊砌、不以水泥填縫、有植生攀附之邊坡與圍牆,或以 透空綠籬做成之圍牆,得分計算 Xi=生態邊坡或生態圍牆密度 Li(m/

公頃)× 0.2(分.公頃/m)。

0~6 分

濃縮自 然

在被隔離而少受干擾的隱蔽綠地中堆置枯木、薪材、亂石、瓦礫、

空心磚、堆肥的生態小丘,或人造高密度、多孔隙動物棲地,得分 計算 Xi=濃縮自然密度 Ai(m2/公頃)× 0.5(分/ m2)。

0~5 分

其他小生物棲

地 由設計者提出有利於小生物棲地設計說明以供委員會認定。 認定值

植物多樣性

基地內喬木歧 異度SDIt

基地內部喬木種類n 力求多變化,各種喬木數量 Nt 力求均佈化,得

分計算Xt=(SDIt-1)×0.4 0~8 分

基地內灌木歧 異度SDIb

基地內部灌木種類nb 力求多變化,各種灌木數量 Nb 力求均佈化,

得分計算Xb=(SDIb-1)×0.3 0~6 分

原生或誘鳥誘 蟲植物採用比 例ra

得分計算Xa=5.0×ra 0~5 分

複層雜生混種 綠化採用比例 rh

以大小喬木、灌木、花草密植混種(喬木間距均在 3.5m 以下)來提升

綠地生態品質,得分計算 Xh=20.0×rh 0~6 分

土壤生態

表土保護 在生態條件良好的山坡地、農地、林地、保育地之基地新開發案中,

對於原有表土層50cm 土壤有適當堆置、養護並再利用者。 0~10 分 有機園藝,自

然農法

全面禁用農藥、化肥、殺蟲劑、除草劑,並採用堆肥、有機肥料栽培

者,或採無農藥施肥之自然農法園藝。 0~5 分

廚餘堆肥 以現場殺菌發酵之專業處理設備及產品認定。 0~5 分

落葉堆肥 以現場絞碎、覆土、通氣、發酵、翻堆澆水設施認定。 0~5 分

照明光害 路燈眩光

所有路燈照明必須以遮光罩防止光源眩光或直射基地以外範 圍。扣分計算Xi=非防眩光型路燈燈具密度 ni(盞/公頃)×(-0.5

(分.公頃/盞)),檢附所有路燈燈具型錄以供查核。

-4~0 分

鄰地投光、閃 光

凡設有閃光燈、跑馬燈、霓虹燈、雷射燈、探照燈、閃爍LED 廣告 燈等,造成鄰地侵擾的投光、閃爍光照明。扣分計算Xi=產生鄰地 投光、閃光之照明燈具密度ni(盞或組/公頃)×(-0.5(分.公頃/(盞 或組)),但作為信號、指引、警示之照明不在檢討之列。

-4~0 分

(34)

 

24  

建物頂層投光

凡是向上投光至建築頂層立面或頂層廣告之照明,扣分計算Xi=建 物頂層投光之照明燈具密度ni(盞或組/公頃)×(-0.5(分.公頃/(盞 或組)),但對於向下投光,或向上投光於建築低層之立面或廣告則 不在檢討之列。

-4~0 分

所謂一盞或一組之燈具乃以獨立燈具、設施為單位,若為連續照明面,則以10 米長或 20 m2為一單位 計之。

生物移動障礙

人工鋪面之廣 場或停車場障 礙

400 m2以上人工鋪面之大型廣場或停車場,至少單向每20m 間距應有 一條喬木(甲級)綠道分割,不合此規定對象之扣分計算 Xi=無甲級綠 道分割之鋪面面積 (Ai-400)( m2) ×(-0.0025(分/ m2),但草地綠化之廣 場,以及不能以喬木綠化之球場、作業場、車道不在檢討之列。

-4~0 分

道路沿線障礙 基地內 10m 寬以上道路,交叉路口 10m 以外之兩邊皆無綠帶之長度,

每1.0m/公頃扣 0.5 分,設有一邊甲級、兩邊或一邊乙級、兩邊或一邊 丙級綠道者(註),每 1.0m/公頃各扣 0.10、0.20、0.30 分。

-4~0 分 橫越道路障礙 基地內 20m 寬以上道路,未設中間綠帶之長度(左轉專用車道段除外),

每1.0m/公頃扣 0.2 分,或只設乙、丙級綠道者(註),每 1.0m/公頃各扣 0.05、0.1 分。

-4~0 分

註:甲級綠道:喬木綠帶(但喬木間距應在 6m 以下,否則視同乙級),乙級綠道:密植灌木綠帶 (平均每 3.0 m2種一株灌木以下之疏植灌木綠帶視為丙級),丙級綠道:草花草坪綠帶。

註:以上各項得分不一定全給分, 可視其條件斟酌給予部分得分。

總得分 BD=ΣXi= 分 基準值 BDc= 分 系統得分 RS1=18.75×((BD-BDc)/BDc)+1.5= 分,(0.0≧RS1≧9.0)

1.生態綠網

生態綠網評估分為五項:(1)總綠地面積比 (2)周邊綠網系統 (3)區內綠網系統(4) 立體綠網 (5)生物廊道。基地內外的綠地網狀系統,屋頂及陽台的立體垂直綠網系統,

以及提供生物之間來往的生物廊道,都列入評估的項目,希望將基地內外的綠地連成 一個網狀交流的綠地系統,便於各種生物間的交流與繁殖。在進行評估時,綠地總面 積占最大的評分比重,因為有足夠的綠地面積,才能成就良好的綠地系統。

2.小生物棲地

小生物棲地的評估在於鼓勵綠地中保有 (1)水域生物棲地 (2)綠塊生物棲地 (3) 多孔隙生物棲地等,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不用水泥鋼筋,盡量保留溪流的自然護岸,

甚至能在水體中設有植生茂密的自然小島,讓水域生物得以擁有棲息地。針對陸地上 的小生物,希望造就一個多種類、多層次及高密度的喬灌木、地被植物的混合密林,

(35)

以及花草、小灌木、叢生的綠地。在基地的一角,堆置枯木、土丘、石堆等,在這些 孔洞的環境裡,就能滋養微生物,成長野草野花、地衣菇菌,引來甲蟲、蝴蝶、老鼠 小鳥等各類小動物築巢、覓食。此外,有植物攀附的綠籬、邊坡,更是利於小生物的 生存。若有其他有利的小生物棲地設計,亦可提出說明,經認定後即可予以加分。以 上棲地設計必須因地制宜,不需強求,且應考量人類生活與安全。

3.植物多樣性

植物多樣性評估分為四項:(1)基地內喬木歧異度(SDIt) (2)基地內灌木蔓藤歧異 度(SDIb) (3)原生或誘鳥誘蟲植物採用(ra) (4)複層雜生混種綠化採用(rh)。植物多樣 性首重植物的「歧異度」設計,避免「少物種大量栽培」的作法,當病蟲害或異常氣 候發生時,植物才不會全體死亡。種植多種類的喬木及灌木,才不會有植物弱化的現 象。

「原生或誘鳥誘蝶植物綠化」也是設計的重點項目。原生植物適應當地的環境氣 候,對本地病蟲害較有抵抗力,且與當地生物建立相依相存的穩定關係。誘鳥誘蝶植 物提供生物覓食環境,以上都是栽種植物時的鼓勵方向。綠地經自然演化大都能達到 喬木、灌木及草本三層,「複層綠化」就是為了建立穩定的植群社會,讓綠地有更高 的涵養水源、淨化空氣、調節氣候的功能,並成為生物棲息的場所。

其中喬木歧異(SDIt)、灌木蔓藤歧異度(SDIb) 、原生或誘鳥誘蟲植物採用比例 ( ra) 、複層雜生混種綠化採用比例(rh)的計算公式如下表 3.2,個別符號代表的意義 如表3.3:

表 3.2 植物多樣性評估計算表[15]

分類名稱 計算公式 得分計算公式

喬木歧異度 SDIt

灌木歧異度 SDIb

(36)

 

26  

原生或誘鳥誘蟲

植物採用比例ra Xa 5.0 ra

複層雜生混種綠 化採用比例 rh

rh Ah Ax

表 3.3 植物多樣性評估計算表符號代表意義[15]

符號名稱 符號意義

SDIt 喬木辛普森歧異度指標計算值,無單位 n 喬木種類數,無單位

Nt 某種喬木之棵數(株)

Xt 喬木歧異度得分,無單位

SDIb 灌木蔓藤之辛普森歧異度指標計算值,無單位 nb 多年生灌木及蔓藤種類數,無單位

Nb 某種灌木及多年生蔓藤之棵數(株),密植灌木區可依每m2二棵換算 之。

Xb 灌木蔓藤歧異度得分,無單位

ra 原生或誘鳥誘蝶植物採用比例,無單位,須2 種以上樹種始可計算 ra 值,否則ra=0

n' 原生或誘鳥誘蝶喬木種類數,無單位

nb' 原生或誘鳥誘蝶之多年生灌木及蔓藤種類數,無單位 Nt' 某種原生或誘鳥誘蝶喬木之棵數(株)

Nb' 某種原生或誘鳥誘蝶之多年生灌木及蔓藤之棵數(株)

rh 複層綠化綠地面積比例,無單位 Ah 複層綠化綠地總面積(m2) Ax 總綠地面積(m2

4.土壤生態

土壤生態評估分為四項:(1)表土保護 (2)有機園藝 (3)廚餘堆肥 (4)落葉堆肥。

「表土保護」就是保護土壤內原有的微生物的分解功能。由於自然表土的形成需要花 很長的一段時間,而綠色植物賴以生存的土壤可說是是滋養萬物之母。這項評估獎勵

(37)

具生態條件良好的新開發案,對於原有表土層土壤有適當維護並利用者(需有照片紀 錄),得給予加分優惠。

「有機園藝,自然農法」則是為了保護土壤中生物的生存空間,因此希望全面禁 用農藥、化肥等化學藥劑,以最自然的方式,順應節令來栽種作物。

現今學校普遍供應營養午餐,「廚餘堆肥」是為了鼓勵以最生態的完全發酵方式 將廚餘製成有機肥料,供應土壤養分,但要注意公共衛生,避免環境污染。

「落葉堆肥」處理基地內植物落葉,經堆放、絞碎、覆土、通氣、添灑發酵劑、

定期翻堆澆水而成堆肥,需專業知識與長期人力來維護。

「有機園藝,自然農法」、「廚餘堆肥」、「落葉堆肥」需現場認定給分。

5.照明光害

照明光害評估分為三項:(1)路燈眩光 (2)鄰地投光、閃光 (3)建物頂層投光 。「路 燈眩光」是指夜間路燈照明對生物的傷害,需採用採光罩的「防眩光型燈具」來減少 戶外照明時所產生的眩光。「鄰地眩光、閃光」是指照明投射到鄰地的眩光,是光害 的一種。凡是設有閃光燈、跑馬燈、霓虹燈、雷射燈、探照燈、閃爍LED 廣告者都 需扣分。容易影響夜間飛行生物「建物頂層投光」向上投光的燈具,給予扣分。

6.生物移動障礙

生物移動障礙評估分為三項:(1)人工鋪面之廣場或停車場障礙 (2)道路沿線障礙 (3)橫越道路障礙。針對造成生物移動、交流的人造環境給予扣分,希望在大面積的 人工鋪面上能提供生物得以中繼的喬木綠帶。「人工鋪面之廣場或停車場障礙」對於 基地內大於400m2且無喬木綠化的人工鋪面廣場給予扣分。「道路沿線障礙」、「橫 越道路障礙」則依評估表內的說明給予扣分。

「生物多樣性指標」以(1)生態綠網 (2)小生物棲地 (3)植物多樣性 (4)土壤生態 (5)照明光害 (6)生物移動障礙 等六項領域來評估基地生態品質,並分項加總得到指

(38)

 

28  

標設計值BD。另依評估對象所處不同區位,評估手冊會給予不同指標基準值BDc,

如表3.4[15]。

表 3.4 生物多樣性指標基準值(BDc)[15]

評估對象1 生物多樣性指

標基準值BDc A 位於環境敏感區位2或法定山坡地之基地3 70 分

B 位於海岸區域之基地4 55 分

C 公園用地或位於都市計畫農業區、風景區、特定專用區之用地 60 分

D 工業區及位於上述以外之都市計畫範圍內基地 50 分

E 科學園區及位於上述以外之區域計畫範圍內基地 55 分 1:基地位屬表列二項以上者,以指標基準值 BDc 要求較高者認定。

2: 環境敏感區位包括:(1)國家公園、風景特定區(國家公園法、發展觀光條例、

風景特定區管理規則)、(2)重要水庫集水區、保護帶、水源保護區、自來水水源水 質水量保護區(水利法、自來水法)、(3)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野生動物保育法)、(4)生態保育區、自然保留區(文化資產保存法)、(5)特定 水土保持區(水土保持法)、(6)特定農業區(區域計畫法)、(7)都市計畫之保護 區(都市計畫法)(8)保安林地、國有林、國有林自然保護區、森林遊樂區(森林 法)(9)「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一般保護 區」(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10)其他生態環境敏感區或特定區。

3:依水土保持法第三條規定之地區。

4: 依海岸巡防法規定,所謂海岸區域為海水低潮線以迄高潮線起算 500 公尺以內 之岸際地區及近海沙洲地區。

(39)

3.2 綠化量指標評估方式

「綠化量指標」是以植物四十年CO2固定量作為綠化效益的換算標準,鼓勵多 樣化綠地設計。「綠化量指標」評估表如下表3.5[15]:

表 3.5 綠化量指標評估表[15]

EEWH-BC 綠化量指標評估表 2012 版 一、分項評估表

植栽種類 栽種條件 固定量

Gi (kg/ m2)

栽種面積Ai (m2)

計算值Gi×Ai (kg) 生態

複層

大小喬木、灌木、

花草密植混種區

喬木種植間距3.5m 以下且土壤深度 1.0m 以上

1200

喬 木

闊葉大喬木 土壤深度1.0m 以上 900 闊葉小喬木、針葉

喬木、疏葉喬木 土壤深度1.0m 以上 600 棕櫚類 土壤深度1.0m 以上 400

灌木 土壤深度0.5m 以上

(每 m2至 少 栽 植 4 株 以 上)

300

多年生蔓藤 土壤深度0.5m 以上 100 草 花 花 圃 、 自 然 野 草

地 、 草 坪 土壤深度0.3m 以上 20 老 樹 保 留 米高徑30cm 以上或

樹齡20 年以上

900 600

ΣGi×Ai=

二、生態綠化優待係數α

針對有計畫之原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等生態綠化之優惠。無特殊生態 綠化者設α=1.0。此優待必須提出之整體植栽設計圖與計算表。

其中α=0.8+0.5× ra;ra=原生或誘鳥誘蝶植物採用比例

ra=

α=

三、綠化設計值TCO2計算 TCO2=(Σ(Gi × Ai)) × α

TCO2

= 四、綠化基準值TCO2C計算

TCO2C=1.5×(0.5×A'×β) , A'=(A0-Ap)×(1- r) , 若 A'<0.15×A0,則 A'=0.15 A0,r=法定建蔽率,分期分區時 r=實際建蔽率,A0:基地面積,

Ap:不可綠化之面積,β: 單 位 綠 地 CO2 固 定 量 基 準[kg/㎡ ]

TCO2C

=

五、系統得分 RS2=6.81×【(TCO2- TCO2C)/TCO2C】+1.5= 分 (0.0≦RS2≦9.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quantity of landscape planting in campus was evaluated and used as an indicator to divide the campus into different landscape zones where the air anions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forwards innovative production networks of conventional industries that could be based on the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the bus- related lesson plans based on the need of the students of the 3 rd to 6 th grade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remote

Hence this study uses a systematic method to develop safety evaluation indices and their weights to evaluate the walking environment of way to school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is research adopts Technology Accepted Model (TAM), which was brought out by Davis in 1979, to verify the use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eighth-graders using on-line tests..

The DEMAT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key factors on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school choice.. According to analysis result, the most influencing parents to choose school factor 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