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歷史學的觀點執行社區總體營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歷史學的觀點執行社區總體營造"

Copied!
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歷史學的觀點執行社區總體營造

陳梅卿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

摘要

本文主要記錄與討論作者參與的三個社區總體營造案。

第一案「臺南市孔廟文化園區社區總體營造計劃  以中山里七娘境為 例」,此案只執行1 年,留下三個重要的發現。一、成人禮由在家庭舉行變 成到七娘境的開隆宮拜拜。二、宗教團體的主導者已不是社區德高望重的長 者,而是虔誠外來的企業經營者。三、中山路天主堂的教友村消失。

第二案「臺南府城大街歷史再現計劃」,目前仍在經營中,雖未達到執 行之初成立「布的博物館」之初衷,但整理社區的史料、發行社區報、社區 日誌,收集社區老照片文字化成個人史或家族史,使社區民眾重新認識自己 社區,重視及美化社區環境。2016 年臺南市政府提出新美街社區附近路面 鋪設及設計建築物立面之計劃。目前小巷內已出現許多商店,不再蕭條。

第三案「五條港歷史區域心點子計劃」,目前神農街已成著名老街,信 義街也鋪設路面,正興街也是人潮洶湧,五條港發展協會12 年來還在努力 中,社區報、地圖、導覽手冊等的發刊,使社區民眾正點滴學習自己社區的 歷史、個人史……。現在已逐漸達成住人的舊街活博物館之目標。

筆者是臺南市少數歷史系、專門是臺灣史站在第一線執行社區總體營造 者。用歷史學的方法,收集社區資料、田野調查、口述歷史,試圖填補空白 的地方史(社區史)。營造的方法與建築系分野的營造空間不同,與文史工 作者的復古風潮,只要是舊東西就是好的也不同,設計系則是營造商圈的作 法不同。筆者以建構民眾史的觀點,記錄庶民的動態,彌補長期來政府在中 原主義下,刻意讓臺灣史空白,唯有民眾自知自己、自家社區的歷史,擁有 自己的驕傲,才會有自覺。筆者靜靜地關懷社區內的民眾,樸實無華的經營。

發行刊物即是記錄,也希望成民眾交換意見、討論的平臺,透過討論社區內 形成共識。目前工作指標是營造社區內人人的生活幸福度更滿足,民眾能自

(3)

覺自己對社區的權利、義務,希望能負起營造社區的責任。

關鍵字:社區總體營造、五條港、府城大街、五條港發展協會、府城大街 工作站、社區報、造街、家族史、展覽、社區音樂會、做16 歲、

七娘境

(4)

壹、前言

筆者對「社區總體營造」一詞的定義來自日文的「町づくり」,翻譯成 中文,文意為「造街」1。臺灣的「社區總體營造」一詞是當時行政院文化 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申學庸於1993 年在國民黨中常會中提出「文化建設與 社會倫理的重建」為題的報告開始,在該報告中指出「社區與文化的重要性,

為生命共同體的論述拓展了視野……」,這是這一名詞的首度被重視。21994 年申主委又提出「以文化建設進行社區總體營造」報告,在此報告中提出

「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施政方針。目標為再喚起「社區共同體」意識,經 由社區的自主能力,共同經營「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文化事務發 展」、「地方文化團體與社區組織工作」、「整體文化空間及重要公共建設 的整合」,及其他相關文化活動等。3

除了文建會外,其他各部門如內政部也訂立「全方位推展社區發展工作 實施方案」及「福利社區化」政策、環保署推動「生活環境總體改造計畫」、

經濟部執行「商店街開發推動計畫」和「形象商圈區域輔導計畫」、衛生署 開始「社區健康營造計畫」、經建會則推行「創造城鄉新風貌行動方案」等。4 無論是文建會提出的「社區共同體」、「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等 或是內政部的「福利社區化」政策,環保署的「生活環境總體改造計畫」、

內政部的「全方位推展社區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及「福利社區化」政策,都 是配合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而將政策下達於庶民的最基本生活圈  社

1 筆者對於造街一詞,沿用延藤安弘的看法 :「造町不只重視硬體環境的改善,也將軟體領域,例如居民的健康、

福祉、教育、社區形成等放入視野中。同時考慮物質環境的改善及無形的生活品質的提升」,見翁徐得,宮崎 清編著,《「人心之華  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南投: 手工業研究所,1996 年),頁 78。

至於「社區」的定義,還是接受人口和面積較少的地區。

2 黃煌雄等,《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1 年),頁 8。

3 黃煌雄等,《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頁 9。

4 黃煌雄等,《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頁 9-10。

(5)

區。環保署、經濟部、經建會及衛生署等的計畫及方案也與文建會的社區總 體營造計畫相呼應。

接著1994 年至 2000 年,文建會也訂立了「社區文化活動發展」、「充 實鄉鎮展演設施」、「輔導縣市主題展示館之設立及文物館藏充實」、「輔 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等四項計畫。5

另外2001 年出版《大家來寫村史》一書,提及「發展臺灣全民參與社 區史寫作,建構的模式,並進一步尋求建立永遠的社區史工作機制」(此計 畫的實施期間是1998 年 4 月 1 日∼ 1999 年 6 月 30 日)。6此書中將寫村史 的人設定是臺灣全民,而不是臺灣史研究者。

從前述的文建會「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文化事務發展」、「地 方文化團體與社區組織工作」、「整理文化空間及重要公共建設的整合」、

加上內政部的「全方位推展社區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環保署「生活環境 總體改造計畫」,經濟部「商店街開發推動計畫」,衛生署「社區健康營造 計畫」,經建會的「創造城鄉新風貌行動方案」等政策方針,解讀下來,社 區總體營造的工作範圍大致為:產業整理包裝、促銷,地區上文化空間的再 整理與利用,地區文化團體的再編成,重要公共建設的利用與整合,以及地 區商店與街貌的開發,社區內民眾的健康與公共衛生之配合等等。因此內容 包羅萬象,社區內環境的整理、人員的再組織,古蹟區的整建管理,商店街 區的風貌再造與人員再組,產業深度化,加上鼓勵民眾書寫社區史,等於鼓 勵民眾自己書寫家族、家園歷史,又有訓練之機制,可說是賦予民眾解釋自 己周邊環境之力量。上述文建會、內政部、環保署、經建會的計畫內容之下,

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案件性質,分為多種,例如老街再造型(臺南市五條港 區)、災區重建型(屏東縣泰武鄉大武山烏拉魯茲社區),新社區的再造型

5 黃煌雄等,《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頁 10。

6 尤力 • 阿冒等,《大家來寫村史》(臺北:唐山出版社,2001 年),頁 202。

(6)

(臺南市金華社區)、地區商店再發展型(臺南市中正商圈)等等。

為什麼會有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出現呢?當時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表 示:

「政府自1990 年代初期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並推 動相關政策,其主要課題即在於處理1960 年代以來快速都市化對 臺灣新興城市與既有鄉村同時造成的城鄉集居問題。」7

但政策背後,臺灣的狀況,如陳志梧所說:

「在前述戰後四十年來,去除地方認同之冷白政治氣氛下,地 方記憶與歷史不斷的被刻意地抹殺、消音、改寫。島嶼處在歷史失 憶的同時,又驟然轉化為外銷加工的基地。在隨之而生的現代化意 識形態的支配下,開發的想像與飢渴變成了穿透一切城鄉空間營造 的狂野動力。在這種現代化的意識形態下,世界被簡化為現代/ 窳 陋、開發/ 落後、新 / 舊……等互斥對立的範疇,而且這些二分法 不只是對外在世界的分類而已,其中包含了特定賦予現代化優位 的價值判斷……但是,臺灣社會中的這種「去歷史化」和「去社 區化」的現象也不全然這麼令人絕望。從最近日漸活躍的社區活 動……。」8

簡言之,因戰後的臺灣「去歷史化」、「去社區化」之環境,才有 1990 年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之開端。兩位陳氏對社區總體營造的原因不盡相

7 曾旭正,《臺灣的社區營造》(新店:遠足文化,2007 年),頁 13。

8 陳志梧,〈動員記憶、創造城市  社區歷史保存的初步題綱〉,《漢聲雜誌》,74 期(1995 年),頁 70。

(7)

同,臺灣需要社區再造,這是共同的認識。就政治上而言,國民黨1945 年 接收臺灣,直接統治臺灣,1949 年遷到臺灣,至 1993 年已經過 45 年,臺 灣脫離日本統治將近半世紀,此時蔣介石父子已死亡,1987 年臺灣也解嚴。

1993 年的政治領導者是李登輝,李生於臺灣,在臺灣受教育,先後到日本、

美國留學的農經體系官僚,而非來自大陸的國民黨官僚。他對於臺灣治理,

不同於蔣氏父子,在臺灣成長的李,對臺灣社區的影響力也較理解,認為統 治必須以臺灣為主體,而非藉臺灣反攻大陸的中原主義,由他往後與臺聯的 關係密切,也可以窺出端倪。

1998 年「大家來寫村史」的活動,不同以往的歷史歸公部門書寫,而 推動庶民來寫村史,其實是推動臺灣民眾對自己周圍事物的認識,經過認 識,產生文化認同、傳統與習俗認同、社會認同等,不僅限於政治上的認同,

爾後對臺灣、自己身旁一切具有驕傲,對自己文化驕傲可以產生新的社區經 營之力。

筆者畢業於歷史系,碩士班、博士班都研究臺灣史,碩士論文及博士論 文也以臺灣史為主的研究。因此常有其他學門學者邀約,參與研究案,社區 總體營造也如此,受邀約參與地區之田野調查,收集、整理社區的基本資料,

試圖建構社區史。不知不覺參與社造,開始營造社區,而非自覺地參與,筆 者建立社區總體營造據點且駐點達10 年以上,因此筆者論點大都由歷史學 出發,且因長年的田野調查,習慣記錄事實的過程,記錄、分析、整理、評 論。這點和其他學門從事社區總體營造的學者不同。

筆者參與的社造,有三案,一、2001 年 3 月執行的「臺南市孔廟文化 園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  以中山里七娘境為例」;二、2002 年 10 月「臺 南府城大街歷史再現計畫」;三、同年執行的「五條港歷史區域心點子計 畫」。

(8)

貳、中山里之調查

中山里在 2002 年行政區調整,與天中里、白金里合併為三民里,目 前是臺南市中西區內之一里。今三民里的位置如圖1。

圖1:中西區三民里

圖片來源:本刊重繪

工作範圍畫定在民族路以南,湯德章公園以北,中山路以西,公園路以 東,俗稱七娘境的老社區內。先是主持人社區大學秘書林冠洲請筆者蒐集社 區的資料、研究區內歷史,為何請筆者參與,不得而知。

2001 年 3 月∼ 2002 年 7 月執行「臺南市孔廟文化園區社區總體營造計 畫  以中山里七娘境為例」的計畫,為何會執行此一計劃,可能與當年臺

(9)

南市正在炒熱「成年禮  做16 歲」有關。在這個計畫當中,有 3 項較為 重要的發現如下:

一、成年禮的來源:1990 年代,筆者自日本回臺後,發現多數人的做 16 歲

  成年禮(舊曆7 月 7 日),已與筆者 16 歲時在自家門口擺供品及 外婆送來的禮物拜拜形式不同,而轉往廟宇拜拜。開隆宮是臺南市接受 信徒委託做成年禮最多的廟宇,據聞張燦鍙市長時代委託臺南市政府觀 光局炒熱此風潮。所以筆者執行此計劃時,也遍尋成年禮和開隆宮史 料,企圖復原臺南成年禮的歷史源由,因為史料太少,只知道是做16 歲與元服有關,其他只有在口述歷史中知道,因五條港區的苦力有做 16 歲之習慣,做 16 歲成年之後,工資加倍,過去府城內並無此習慣,

只有城外的五條港區做16 歲,戰後則是長男、長女才有此儀式,目前 則多數的16 歲少年會有成人禮,但都委託廟宇舉辦,不在自己家門口 舉辦。

二、宗教團體的改變:筆者的研究專長是臺灣宗教史,特別是廟宇的經營與 功能,在三民里中有許多老廟,當然是筆者感興趣的對象。訪問開隆宮 主委,主委的經歷令筆者吃驚,他非在地德高望重長者,反而讓筆者覺 得是成功企業經營者。與筆者未出國前對宮廟管理者的印象不同,當時 的印象是社區內出身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大家長,出錢出力管理廟 宇。而非社區外來的虔誠信徒者,願出錢、出力管理廟宇。此項結論,

與筆者在廣澤尊王廟宇調查中一致,讓筆者驚覺臺灣的宗教團體經營改 變。

三、中山路天主堂教友村:中山路天主堂有教友村大概很少人知道。因為筆 者的博論是清末臺灣基督教傳教史的研究,知道此堂(目前為財團法人 聖徒會天主教中山路天主堂)為1860 年代由西班牙道明會士所設。根 據道明會傳教的傳統,會士一定在教堂周圍設立教友村,買一大塊地,

(10)

提供教友居住或耕種,所以中山路天主堂周圍是教友村,日本人開設中 山路時切開教友村為二,教堂對面的土地後來被賣,這些土地,是否包 含市場的土地,就無法求證。

此案子在太平境長老教會開幾次會,討論幾次,已故的戴德馨牧師提供 場地,奉茶老闆葉東泰先生則提供好幾桶茶,討論要出版社區報等,但是就 結案了!

在此區域中的「鶯料理」老建築的保存,吳園與公會堂的保存也是未 解決,另外臺南府城內最老基督教的教堂,中山路天主堂與太平境教會的調 查,皆未執行,令人十分遺憾。

參、經營府城大街工作站

2002 年 10 月參與第二案「臺南府城大街歷史再現計劃」,主持人黃建 龍是社區大學講師,執行此案當初之構想  成立布的博物館。所謂府城大 街,簡言之現在民權路一部份,此街是從前荷據時代即有的道路,也是臺灣 島內第1 條道路,日治時期開設為民權路。戰後初期是「布行街」,即布匹 的中盤商皆集中此處。臺南幫企業家發跡於此,兩旁街屋佔地廣,屋身又長,

目前也是富豪街,許多大企業主的老家皆在此街。歷經時間的更迭,傳統產 業外移,紡織業也外移,布行街在1990 年已開始蕭條,為了使民權路風華 再現及一級古蹟大天后宮及赤嵌樓的經營等,開始經營此社區。此社區位置 大概在今日天后里如圖2。

(11)

圖2:中西區天后里位置

圖片來源:本刊重繪

工作範圍北到成功路,南到民族路,西到西門路,東到公園路的區塊內,

也是老社區。先在臺南市永福路2 段 227 巷 19 號租屋並設立辦公室,這間 老房子大概不到20 坪,建於日治時代,當時破損嚴重。

一、修老屋

老街區的營造,為了保存街景,修好老屋好像是宿命,先由古都基金 會執行長張玉璜規劃整理,拿下天花板,請當時還是建築系博士生的曾逸仁 及陳銘宏專業檢測,用鋼架補強木樑,拆除不必要的裝潢,重新粉刷,希望 成立一處適合社區交誼、講課、展覽的小型藝文空間,取名為府城大街工作

(12)

站。9

修屋之後,為了讓民眾知道老房子修繕後成果,而開放參觀,最初採不 定期開放,之後才定案每天開放3 小時,週一休館。大街工作站 2009 年因 屋瓦再度崩塌,與房東無法協調修繕費用,因此在2009 年 3 月搬遷到新美 街152 號,2010 年 3 月搬遷到神農街 70 號至今。

執行此一計劃,筆者除了日常的維持工作之外,辦活動,邀請社區民眾 參加(如香包製作、健康講座、綠化講座等),還執行許多企劃,如下:

二、年曆

共做了3 套年曆(2004 2006),2003 年底開始規劃,2 個月 1 張,1 年共6 張,名為「大街的記憶」,副題是「粉茶桶,屐彩命」,名稱來自社 區內的傳統產業,做了田野調查,整理社區內的傳統產業,透過多次口述後 文字化,然後配合圖片出版。粉的部分,永福路上有家叫榮記的粉廠,歷史 悠久,先調查後口述,也寫了1 頁(7、8 月),這家老店有迎寶頌(腰軸 使磨轉不息,微曉爐火糕蒸勤,吟詩品茗同好聚,更禮神祇祈歡愉,糯米、

蓬萊米、在來米多年以來養我體!),也有打油詩(挑擔待料宿店飴,漏夜 爐火供米急。榮記老 香四代,糕點傳承賴此勤)雖然店面靜靜地,但是店 中風味十足。

至於茶部分,是社區內老茶舖  金德春,已有130 多年歷史,目前是 第五代林岳陽經營,因為筆者很喜歡老店的氛圍,跟第四代、五代都熟,又 常常請很會畫圖的父子畫畫,所以將林家來臺後的經營史,口述訪談簡單寫 了1 頁(9、10 月)。

另外桶的部分,則記錄瑞泰桶行、隆興亞鉛店,瑞泰的蘇榮昌是第四代,

9 陳梅卿、王坤華,《府城大街工作日誌》(臺南:臺南市五條港發展協會、府城大街工作站,2011 年),頁 3、

141。

(13)

非常有魅力,對筆者有求必應,筆者也為他做口述歷史,瑞泰鄰居的隆興是 目前臺南市少數的亞鉛桶店,只作二代,但也做了田野調查,成為1 頁(11、

12 月)。

談及屐部分,則以振行木屐店為例,由於店主是筆者的親友,因此請郭 家執筆自家四代的歷史,最後稍稍修改即成為(1、2 月)的 1 頁。另外彩 之部分,因為民權路有許多佛具店,筆者調查得獎過的光彩繡莊,寫了1 頁

(3、4 月)。命的部分因為永福路 2 段 227 巷的舊名叫算命巷,因此調查 巷內3 家擇日館(中正堂、啟明堂、魏締弼擇日館)的家族歷史,做成 1 頁

(5、6 月)。

2004 年 12 月,筆者又規劃第 2 次的「大街的記憶」年曆,這次以社 區內的人物為主題,先以民權路上當時臺南市內最年長的執業律師方溪良

(1921 年生)為主題,做了 1 次口述訪談,也請信亨拍照,做成 1 頁(1、

2 月)。又請方律師和其工作伙伴吳秀珍互寫彼此之歷史,吳秀珍是代書,

是在地人,十分熟悉社區內之狀況,也很熱心。

其次是住在大天后宮前的名匠師陳壽彝(已故),也訪問了1 次又拍照,

請他的公子陳文欽自己寫稿,筆者稍做修改,做成1 頁(3、4 月),另外 訪問昭玄堂燈籠香舖主人王瑲璘(已故),王寫字寫得很好,也對筆者也有 求必應,因此拍照,助理汶芳口述訪談做了1 頁(5、6 月)。

又訪問位在西門路及民族路口有名的「金泉成雜糧行」老店,兩位王先 生是全年無休,雜糧行真的是雜,從菊花到豆類,應有盡有,請助理王坤華 去訪問兩位老人家,紀錄並做了1 頁(7、8 月)。筆者也訪問生在新美街 的石雕家施弘毅,客氣的他曾得到1998 年薪傳獎,訪問、口述、拍照,也 拍了得獎作品達摩祖師,寫成了(9、10 月)1 頁。最後 1 張則訪問 88 歲的 老里長吳森緣(已故),除了訪談之外,並拍照,也拍了用紅紙包的四四方 方的招牌香,2005 年年曆完成。

(14)

雖然2005 年社區民眾也提供了許多 50 年代、60 年代的老照片,但是 連提供者都無法說明確切的拍攝時間與地點及其經緯,雖編排了第3 年年 曆,但仍無法像上兩年寫出社區小史,只是重現一些社區民眾口中的影像。

3 年的年曆,簡言之,以民眾史的觀點,訪問,文字化社區中民眾的小史,

若無歷史系之訓練,可能不容易達成。

三、社區報

大街工作站啟用之後即發行社區報,每期印2,000 本,名義上是季刊,

1 年大約出版 3 至 4 本。前 10 本是黃建龍編排,後來黃建龍出國,設計編 印就由陳信亨負責。筆者的責任是催稿,以及監督版面的調整和內容的正確 性。後來不知不覺,筆者成為主編,負責內容規劃、約稿。經費每期大概花 2 萬元,前 10 期是臺南社大負責,後來古都基金會也支援,其他由筆者募款,

一共出了22 期,目前已停刊。

從再版的「府城大街」社區報第1 期內容中,知道創刊當時的內容設計 為社區人物訪談(三民里里長訪談)、社區事務(大天后宮與迎媽祖)、社 區故事(瑞泰桶店)、社區特色(太平境教會之管風琴),也有社區交流站

(社區),可惜2、3、4、6 號之社區報已從缺,無法知道內容之變化。10 從 現 存 之1 期(2002 年 10 月 )、5 期(2003 年 10 月 )、7 期(2004 年4 月)、8 期(2004 年 8 月)、9 期(2005 年 1 月)、10 期(2005 年 5 月)

之內容知道,前10 期大約沿襲第 1 期格式,有社區故事(老店之介紹)、

社區水果(李文雄每期介紹一種不同社區之水果)、辦公室之工作報導(例 如5 期之〈木的記憶〉特展)不知何時?11社區交流站從缺!介紹社區內之

10 府城大街社區報編輯委員會,〈信文印舖  三合里里長陳弘烈〉、張玉璜,〈府城常民文化的重要表徵   大天后宮和『迎媽祖』〉、蘇汶芳,〈小巷中的故事  瑞泰桶店〉、戴馨德,〈管風琴故事〉,《府城 大街社區報》,第1 期(2002 年 10 月),頁 4、頁 5-6、頁 3-4、頁 9-10。

11 黃建龍,〈木的記憶特展側記〉,《府城大街社區報》,第 5 期(2003 年 10 月),頁 9。

(15)

老照片則常常出現。

11 期(2005 年 8 月)主題設定於新美老街,由 6 位在地民眾(蘇榮 昌、鄭宇翔、王燈琨、林應龍、周明美、吳浚民)口述或書寫他們對社區 之回憶、12目前的狀態、未來的展望等,另外則是社區內應景的端午節包粽 子。1312 期(2005 年 12 月)主題是鶯料理,共有 6 篇文章討論,鶯料理位 於州廳(現國立臺灣文學館)附近的日本時期名餐廳,木建構建築,還有庭 園,此時破爛不堪,要不要列古蹟?要不要修理?討論已從2002 年延續到 2005 年底尚未定案,因此討論之。14

13 期(2006 年 4 月)則無主題,介紹辦公室及社區的活動為主,先是 2006 年老照片年曆、社區老照片展,還有大天后宮媽祖像修復的報導。1514 期(2006 年 7 月)主題集中在民權路,發現數年之間,50 年代聞名於南臺 灣的布行皆已吹熄燈號,代之而起的是髮廊,另外介紹了全美戲院。2006 年端午節前後,筆者與社區的婦女正迷上做香包,辦公室內到處都是香包的 材料。16

15 ∼ 16 期(2006 年 11 月)是合訂版,主題在報導蘇榮昌的箍桶展,

蘇榮昌作品第2 次在大街工作站展出,共有 4 期文章介紹。17另外尚有一文

12 蘇榮昌,〈老街〉、鄭宇翔,〈我的願望〉、王珵琨,〈我是新美街人〉、吳浚民,〈我家社區〉、林應龍,

〈新美街與我的願望〉、周明美,〈拓寬〉,《府城大街社區報》,第11 期(2005 年 8 月),頁 2、3、4、

5-6、9-10、10。

13 吳浚葆,〈端午傳粽香〉,《府城大街社區報》,第 11 期(2005 年 8 月),頁 7-8。

14 傅朝卿,〈鶯料理  府城應有古蹟指定之外更有智慧的保存策略〉、張玉璜,〈文化府城不可承受之輕?〉、

陳弘烈,〈里長談鶯料理〉、葉東泰,〈料理巷的媚眼〉、陳梅卿,〈「鶯料理」的省思〉,黃建龍,〈新 舊之間、拆與不拆之間〉,《府城大街社區報》,第12 期(2005 年 12 月),頁 2、6、 9、11、13-14。

15 陳梅卿,〈社區老照片年曆〉、陳梅卿,〈社區老照片展〉、曾吉連,〈大天后宮鎮殿媽祖金身修復始末〉,

《府城大街社區報》,第13 期(2006 年 4 月),頁 2、3、11-12。

16 陳梅卿,〈布行街 髮型設計街〉、吳俊誠,〈全美戲院將為每個人的夢工廠〉,陳梅卿,〈香包時節〉,《府 城大街社區報》,第14 期(2006 年 7 月),頁 2、5-6、11-12。

17 蘇榮昌,〈箍桶再展〉、林冠洲,〈老行業中的手工科學〉、林冠洲,〈桶樂會  箍桶文化紙上導覽〉、

陳梅卿,〈第二次桶樂會有感〉,《府城大街社區報》,第15-16 期(2006 年 11 月),頁 2-3、4-7、8-13、

14。

(16)

紀錄中秋節晚上邀請另1 個社區之老人家及日本朋友在辦公室後面小廣場聚 會情景。18

17 期(2007 年 5 月)此期無主題,先請參加燈籠製作的小朋友寫感想 文。19另外,因為5 月時節正逢舊曆 3 月 23 日媽祖生日,大天后宮的金紙屑 幾乎飛遍了社區,因此請闞正宗寫下燒金紙之由來。20此期也開始討論社區 環境議題,例如筆者以康樂街的櫸樹為題,討論居民對於環保意識的認識及 其行動與其他居民間之衝突。2118 期(2007 年 9 月),報導辦公室之工作內 容,舉辦「在地性福」活動,由在地的李盈德藥師舉行健康講座,介紹諸藥 品之用法(如胃藥),說明攝護腺之病狀及威而鋼之用法(輝瑞藥廠協辦,

提供餐點及威而鋼外型的藍色巧克力)。22

19 期(2007 年 11 月)主題為社區綠化,由綠手指的趙英伶教導社區民 眾如何綠化,然後民眾書寫感想、民眾的心聲(蘇榮昌寫〈我家門口綠籬 笆〉,吳浚民寫〈家前的小空地〉)。23

20 期(2008 年 6 月),此期的主題是「新嫁娘」,介紹辦公室內之老 照片展,於「四、展示」說明,此處略之。21 期(2008 年 12 月)無主題,

僅是介紹在辦公室的工作內容,22 期(2009 年 6 月)因為搬到新美街,因 此再度以新美街為主題,介紹兩間老店「福泉泰」鎖店、「寶興號」生活用

18 盧紀邦,〈中秋夜  我們約在大街工作站〉、陳梅卿,〈千里共嬋娟〉,《府城大街社區報》,第15-16期(2006 11 月),頁 17-19、15-16。

19 陳亮圻,〈製作燈籠心得〉、陳玥妏,〈做燈籠〉、同曉珊,〈燈籠〉,《府城大街社區報》,第 17 期(2007 5 月),頁 2、3、4。

20 闞正宗,〈燒金紙所為何事〉,《府城大街社區報》,第 17 期(2007 年 5 月),頁 8-9。

21 陳梅卿,〈康樂街的櫸樹〉,《府城大街社區報》,第 17 期(2007 年 5 月),頁 5。鄭李金娥在康樂街種櫸樹,

先遭一些民眾反對,十數年後,櫸樹成蔭,又遭文化局未告知挖走,經抗議後,運來小樹換大樹。再種樹後,

發現上面覆蓋建築廢料。鄭李金娥生氣在前,筆者則憤慨在後。

22 戴月皇,〈參加『在地性福』〉、陳文川,〈『在地性福』健康講座〉,《府城大街社區報》,第 18 期(2007 9 月),頁 1、2-3。

23 趙英伶,〈老街!老樹?〉、蘇榮昌,〈我家門口綠籬笆〉、吳浚民,〈家前的小空地〉,《府城大街社區報》,

19 期(2007 年 11 月),頁 1、4-5、7。

(17)

品,由筆者學生劉淑玲訪談、收集老照片,寫成家族史展版。24

社區報前後共發行6 年,前幾期都由專家執筆,慢慢邀請社區中民眾執 筆,越來越多人敢嘗試,客氣不敢執筆的由筆者或助理、學生訪談口述,文 字化後再讓本人過目。每期已趨向可以一主題,民眾來寫、交換意見。社區 報出版之後,在小範圍的社區內每期分發300 本,由筆者或助理逐戶分送,

最初民眾的反應是不屑,最後幾期則是道謝,事後發現民眾會認真閱讀。至 於社區外的民眾最初免費贈送,後來發現隨看隨丟,改收每本10 元工本費,

以杜絕浪費且傳達使用者付費之訊息。

四、展示

府城大街工作站成立之初,只先開放讓社區民眾或觀光客、香客參觀老 屋重修後再利用的狀況。2003 年 8 月起開始在館內舉辦展示,第 1 個展示 是「木的記憶」,是社區內民眾蘇榮昌作品。此後,皆有定期展,只是非筆 者策展。2008 年 3 月 1 日的「新嫁娘」特展,才由筆者策展。此展契機為 筆者送2006 年年曆給插花老師吳素安,吳老師突然在 1 年之後對筆者說:

「從花藝史的角度來介紹舊照片上的新娘捧花及胸花!」。並且在花藝雜誌

《NIFA》23 期登載。25場內除了擺設臺南地方新嫁娘嫁入夫家第1 天,擺 放床上的陪嫁品,例如雙人份的鞋子、漱洗用具、衣物、金飾、茶具等。另 外書寫十來片展版,展版上除了社區民眾提供的結婚老照片(最老是1941 年)。筆者並逐一訪問照片主人(如顏秋琴等人),提供生涯史的資料,特 別是新婚時代,然後為每張照片寫小故事。

此次的策展充分發揮筆者歷史系畢業的特長,展場擺飾紀錄又展演結婚

24 劉淑玲,〈再尋『福泉泰』〉、劉淑玲,〈福泉泰號家族圖說〉、劉淑玲,〈走訪新美街〉、劉淑玲,〈寶 興號家族圖說〉、劉淑玲,〈再尋『福泉泰』〉,《府城大街社區報》,第22 期(2007 年 11 月),頁 1-2、

3-5、8-9。

25 目前找不到原書,無法放置頁碼。

(18)

的民俗場面。另外根據老照片,亦以田野調查特長,紀錄這些老新人的生涯,

讓這些個人史、家庭史留下資料。至於新娘捧花及胸花的流行與變化,雖然 目前未見有人專門研究臺灣戰後花藝史,但認為有朝一日,花藝史亦會成社 會史研究的一環,筆者只是開個頭。

這次展出十分成功,照片中的人物常常自動來辦公室充當導覽,許多鄰 居來看,邊看邊說,有位說:「結婚時的簽名簿還保留著!」。好幾位鄰居 跟筆者說:「我家也有老照片……」,一下子拉近辦公室與鄰居們的距離,

一場老照片展,不也是社區史的一部分嗎?

2009 年春天,筆者博士班學生劉淑玲也為新美街的鄰居們策畫「新美 街的家族奮鬥史」一展,依然是收集、整理老照片,口述、訪談後文字化介 紹新美街福泉泰號陳氏家族、寶興號鄭氏家族、瑞泰桶店蘇氏家族。每個家 族的成員及親友都高高興興地來觀賞,然後指指點點介紹自家照片予親友。

筆者師生兩人的專業是臺灣史,所以可以較簡單收集資料,整理、口述,

然後文字化。但是兩個展示,對社區內民眾而言,是自己或家族成了書寫對 象,十分高興,拉近與辦公室的距離,民眾史點點滴滴地完成,似乎可完成 一小片段的社區史。

五、工作日誌

社區總體營造中,很重要的一環是工作紀錄,因此有工作日誌。工作據 點設立之初,十分匆忙,並未想到要紀錄,一直到專任助理王坤華參與之後,

才請他記錄,因此遲至2003 年 7 月 1 日才有紀錄,但在 8 月離職之後,又 空了一段時間。2004 年 6 月 1 日起,筆者才持續地記錄,到 2008 年底皆有 記錄,先發表於部落格。

2009 年積極準備出版,為了保持完整性,2008 年部分先置放,沒想到 一拖再拖,2010 年夏天,經過排版且 3 次校正後,又請當時一起工作的伙

(19)

伴們賜稿,如臺南社大秘書林冠洲、古都基金會執行長張玉璜、還有管理日 常事務的吳史瓊月及陳文川、做部落格的張宴菖等人,至2011 年 6 月才發 刊。

持續記錄社區大事相當困難,必須有切入點,內文才會生動。一個要公 開的日誌既不能失真,也不能像寫學術論文一樣為了真相大刀闊斧,對筆者 而言是種考驗,也因為必須到成大工作,不能天天綁在工作室,不想失去紀 錄社區中任何貴重的一刻,也只能靠運氣,無法強求。這本社區日誌,筆者 以為是社造中最珍貴的資料,也認為完整地留下整個社區中人、事、物的紀 錄,是非常逼真的一手資料。

社區報出版到第20 期之際,筆者與社區大學理念不合,筆者與社區大 學多次協調無法取得共識,請社大退出經營團隊。府城大街工作站的經營,

此後由筆者和五條港發展協會共同經營。

筆者無建築系的學習經驗,也不懂設計,更談不上社區設計,最近閱讀 黃世輝與宮崎清合著《從日本看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法》大略知道 社造的理論、根據、 方法。但回首檢視2003 年以來自己在府城大街工作站 工作內容,筆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設計者,規劃社區的民眾參與活動,雖 然是設計者,但其實走不出歷史學的觀點。

執行計劃,進入社區,為了理解現況,只能先收集文獻資料,清代的府 志幾乎不紀錄這樣地方性的資料,憑藉著只是一些私人的文集,不然即是日 治時代官方出版品、報紙、戰後的一些紀錄。然後是田野調查、口述歷史,

再文字化。這些工作都是為了理解社區,還有將空白的社區紀錄加色。理解 社區之後,才能瞭解社區特色,規劃社區的未來,透過訪問、記錄之流傳,

建立辦公室與民眾之信賴,也在各種活動中,讓民眾交流,慢慢地建立共識,

討論社區公共議題。

無論製作3 年年曆、社區報(22 期)、展示、工作日誌,每一項都與

(20)

筆者的歷史學學養有關,沒有論文書寫、口述歷史、田野調查經驗的人,在 幾乎沒經費,沒助理,不是在地人的老社區狀態下是不能完成的。與文史工 作者的辦活動、導覽、造街不同,與修屋、整治空間(建築系的社造)也不 同。也與設計系出身的營造商圈型造街,促進商機不同。短期內出版許多社 區刊物的社造據點,在臺南市內少見,這是基於歷史學的學習中,必須記錄 一切人的活動,而來的動力吧!

2016 年 1 月 26 日,臺南市政府自己提出改造府城大街工作站工作範圍 內(天后里)的路面鋪設計畫、準備改造社區內街景。至於原先設立據點之 理念,成立布的博物館,還是遙遙無期,民族路、民權路、永福路巷內的民 眾漸漸地和辦公室接觸、清潔、美化環境部份已改善不少,但是布行街民權 路面上的民眾還是交流很少,不信賴辦公室的經營,送印刷品,連開門都警 戒……。

肆、參與五條港發展協會

筆者參加的第三案社區總體營造,即五條港區。五條港區指新港墘 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等運河及其支流流經的地區,目前的 行政區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包括協和、藥王、三合、協進、民權、安海、中 正、水仙、普濟等里。

社區工作的範圍大約北到成功路,西至臨安路、中華西路、金華路,南 到府前路,東止於西門路。26

26 盧紀邦,〈從生活環境博物館觀點與地區組織運作探討臺南市五條港歷史區域之再生  以臺南市五條港發 展協會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頁 1-2。

(21)

圖3:五條港歷史區域圖

圖片來源:五條港發展協會製作

1624 年荷蘭人佔領臺灣時,今日之臺南市西門路以西還是海,是臺江 內海,鄭成功入臺時,在臺灣島內的行政據點在今赤崁樓附近。1684 年滿 清入臺時,五條港區是否陸浮,文獻上無法證明。只能在乾隆6 年(1741)

劉良璧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上看見水仙宮及藥王廟的記載。27所以1741 年時五條港區可能大部分陸浮了,至於被稱為五條港的運河是何時開闢,則 不清楚了。

1999 年五條港區開始社區總體營造,至今已執行以下之計畫案。

27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7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年),頁 307。

(22)

表1:五條港歷年執行計畫名稱

時間 計畫名稱

1999.04 ∼ 2000.07 臺南市神農街歷史再生空間工作計畫 2000.07 ∼ 2001.03 北勢里及其周遭區域社區總體營造計畫 2002.09 ∼ 2003.08 五條港歷史區域心點子計畫

2003.07 ∼ 2004.12 五條港歷史區域地方文化館營造計畫 2004.01 ∼ 2005.03 五條港歷史區域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 2007.01 ∼ 2007.12 臺南市五條港歷史區域地方文化館營造計畫

2008.01 ∼ 2008.06 府城舊城城西及其週邊區域文化資產環境計畫第一年計畫 2008.01 ∼ 2010.06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

2013.10 ∼ 2014.05 「燈燈相印,元宵采風」活動

2014.01 ∼ 2014.12 文化部「103 年度村落文化發展補助計畫  社區報製作與發行相關 計畫補助案」

2014.09 ∼ 2015.12 「邁向臺南舊城建城 300 年的十年預備路」計畫

從表1 即可知 1999 年至 2015 年五條港發展協會所執行的計畫,也約略 可算出公部門在五條港區所投入的經費,當然住民與協會會員也作了相當的 努力。今日的神農街、海安路、康樂街一帶的人潮,也是五條港發展協會等 造街帶來的成果。此案的工作目標,簡言之,原先修整老街區,成立1 個住 人的活博物館。目前則調整或增加社區內民眾生活品質,是否個人的生活幸 福度增加。

執行團隊,由最初的文史工作室,2000 年籌備發展協會,2003 年 8 月 成立五條港發展協會至今。協會首位理事長黃德成(2 年 2 任)、第 2 任理 事長張國楠(2 年 2 任)、第 3 任理事長邱貞貞(2 年 2 任),目前為第 4 任理事長陳世明。

一、第一階段

筆者自2001 年,初受邀約從事區域之調查,五條港發展協會成立後,

筆者始終是為11 位理事中之一。由於發展協會是合議制,設有總幹事,所

(23)

以2003 至 2010 年左右,筆者的角色只在會議中決策、討論,一切日常事務 皆由總幹事執行。

筆者的角色除了利用歷史學的專業,社區研究先收集資料,依然如同府 城大街時同樣文獻史料很少,然後作社區調查。調查社區內宗教狀況與傳統 產業,也作幾大家族的調查(施姓、郭姓、許姓……等)。在例會中又是以 歷史學方法和成員討論許多重大問題。例如:一、五條港地區何時陸浮?當 地生長的協會成員,習慣將五條港的陸浮提前至1700 年左右。二、五條港 區的各大家族何時移民來臺?郭姓上溯500 年的族譜,筆者歷史學上的專業 只能拼湊前4 代、5 代。三、16 歲的成年禮的內容,到底是復古還是隨著時 間的改變而改變。在少少的史料當中,筆者還是以此與協會成員討論,尊重 事實及史料,不要作偽。

圖4:2004 年音樂會節目表

圖片來源:《五條港社區通訊》,51 期(2004 年),版 1。

(24)

五條港發展協會自籌備階段即開始以團隊方式開始社造,自2001 年級 每年開始有(一)社區音樂會、(二)咱來做16 歲、(三)社區報刊行,

2003 年則有(四)生活文化館之營造。

(一)社區音樂會

最初希望透過社區音樂會表達對社區內母親的敬意,因而舉行時間選在 每年母親節前後,在地的學校團體、社區團體參加表演,表演地點則在五條 港區內。

表2:五條港社區音樂會舉行之地點與人數表

時間 地點 人數 備註

2001 神農街 不明

2002 海安路與神農街街口 不明

2003 海安路廣場(民族路至民權路段) 不明 2004 海安路廣場(民族、民權路段) 不明 2005 海安路廣場(民族、民權路間)及西邊車道 不明 2006 廣三廣場(中正路與康樂街交叉) 不明

2007 協進館 不明

2008 協進館 不明

2009 民權路與西門路口(西城之夜) 不明

2010 環河街(烏橋之夜) 472 包含工作人員及表演者

2011 環河街(烏橋之夜) 642 包含工作人員及表演者

2012 海安路(海安教會前) 469 包含工作人員及表演者 2013 海安路(海安教會前) 532 包含工作人員及表演者 資料來源:《五條港社區通訊》、邱貞貞提供,筆者收集

社區音樂會一共舉辦了13 次,第 14 次(2014 年)因故停辦。社區音 樂會最初數年參加表演的社區民眾人數較少,但觀賞民眾不少,臺上、臺下 互動較佳。場地則在五條港區內之廣場或道路上封街表演。2003 年起即逐 漸有金城國中、協進國小等社區內學校音樂、表演團體參加,最初人數較少,

(25)

慢慢人數增加。2009 年在民權路及西門路交叉口附近舉行,民權路兩旁的 住戶、巷內的民眾,不論坐輪椅,還是拿柺杖,出來看表演,人人打招呼,

十分溫馨,社區民眾總動員,歷年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2010 年起參加團 體變多,特別是學校團隊,表演者人數很多,觀眾也近3,000 人,盛況空前。

但2012 年表演者在表演結束隨即離開,社區民眾觀賞者也逐漸減少,臺上 臺下的互動較弱,令人感覺社區音樂會趨於形式化。

表3:2012 年社區音樂會節目表

表演時間 表演內容 表演單位 表演人數

18:20 太鼓序曲 協進附幼 56

18:25 管樂合奏 民德國中 6

18:37 醒獅- 祥獅獻瑞 新南國小 18

18:45 直笛吹奏、國樂演奏 金城國中 27

18:57 花式扯鈴 金城國中 4

19:04 街舞 金城國中 8

19:11 幼兒韻律- 勇氣百分百 新南附幼 30

19:18 弦樂四重奏、小號二重奏 永福國小 8

19:32 曼陀鈴演奏- 甜蜜蜜 立人國小 14

19:44 舞蹈- 咪藺仔 Bonamana 協進國小 16 19:51 布袋戲- 孫悟空大戰紅孩兒 正覺幼稚園 23 19:57 摸彩

20:07 合唱 協進國小 34

20:16 古箏演奏 新南國小 6

20:22 舞蹈-Hello 協進國小 16

20:29 五條港舞劇-16 歲的天空,我長大了 協進國小 21

20:50 花式扯鈴 新南國小 4

20:56 舞蹈 協進國小 34

21:08 國標舞 小天使舞蹈 6

20:16 踢踏舞、爵士舞 生活美學館長青大學 19

20:26 摸彩

總數350 人 資料來源:《五條港社區通訊》、陳文川整理

(26)

由2004、2012 年的節目表可知早期表演者少。2012 年已增加到 350 人,

社區音樂會的確明顯地變化

(二)咱來做16 歲

「咱來做16 歲」就是成年禮,五條港地區移民來臺以後,相傳特別是 郭姓碼頭工人在男子虛歲16 歲時,即過成年禮,度過成年禮的男子可得成 人工資。往後此習俗演變成由外婆送禮來祝賀外孫成年,外孫也由男性增加 為長外孫女。過去家有人16 歲時則準備雞酒七碗,甜芋七碗……等在家門 口拜拜,過七娘媽亭,也有人在家宴請親友。1990 年代初期,在自己家門 拜拜的例子越少,反而委託開隆宮準備祭品,到廟宇拜拜。1990 年代以後,

臺南市各廟宇皆爭相舉辦成年禮,連文化局也插一腳。

圖5:2004 年「咱來做 16 歲」活動行程表

圖片來源:《五條港社區通訊》,54 期(2004 年),版 1。

(27)

五條港發展協會在2001 年即取在地之民俗舉辦成年禮,歷年來活動內 容見附錄。據2004 年 8 月 54 期 1 版《五條港社區通訊》「咱來做 16 歲」

活動內容,由行程表圖4 可知內容包含:1. 長者祝福 2. 五條港地區導覽 3. 體 能訓練4. 宗教性祈福,2015 年再加上 5. 文化志工。此外尚有活動前之教育 課程(活動前上課說明16 歲成年禮之歷史源由)。舉辦了 15 次變化如下:

1. 活動時間縮短:2001 年的 1 天變成 2007 年的半天,因家長及學員抗議時 間太長。2. 宗教性祈福:聖十字堂的加入,使天主教徒也能接受祝福,看西 街教會的退會而改由海安教會執行基督教之祝福禮。3. 民間信仰的舉辦地 點,協會希望各廟輪流辦理,各廟的協調總是領導權非吾廟不可,最後由配 合度最好的崇福宮長年擔任。4. 體力訓練:泛舟已不舉行,扛米米量由 10 公斤減為5 公斤,因為學員體力越來越差,無法負荷。5. 學員來源:第 1 年 是自由報名,近年因少子化,歷史園區內人數不足,改與金城國中、聖功女 中合辦,只要初中3 年級同學皆可參加。

利用在地原有的民俗習慣,發展新的標的活動,除了民間信仰之民俗習 慣外,又包容了新、舊基督教教會的祝福活動。第二介紹在地社區之知識,

予參與活動者。既然是成年禮,應有一衡量標準,挑戰是否過關的標準,因 此有體能訓練,為了強調參與者之回饋,所以2015 年即以 2014 年參與者為 文化志工。

協會舉行「咱來做16 歲」活動時,若無歷史學上的基本知識,會變得 荒腔走板。因此筆者必須向學員介紹五條港之簡史、廟宇之歷史、做16 歲 之由來,筆者的學生則負責編寫「咱來做16 歲」的小冊子。也因筆者向看 西街教會徐光川牧師建議,可否做個祈禱儀式為年輕人祈禱?才有基督教式 的16 歲祝福禮。筆者可以提建議,還是歸根於自己長期研究長老教會傳教 史,較一般人理解基督教會動態,也能平等地與牧師討論,若筆者無歷史學 之根基,也無研究素養,僅是協會內的基督徒成員,是無法跨越一大步的。

(28)

另外五條港區林立的廟宇,若筆者未廟宇調查,很難說服廟宇成員,與之和 平相處。

(三)社區報刊行

五條港社區報的發刊,是2000 年 3 月由原水仙里、安新里、西羅里、

北勢里及看西街教會共同創刊,創刊到22 期,每月發刊 17,00 份。2002 年 工業、藥王、普濟、同濟、金安、正德、中正諸里及臺南YMCA 青年會加 入發行6,000 份,以派報或送至鄰長處分送,取名《五條港社區通訊》。28 此階段筆者除了撰稿之外,未實際參與編纂,因此略之不述。

(四)地方文化館之營造29

2003 年一共營造了 5 個地方文化館,歷史資訊中心(神農街 72 號)、

傳統藝文中心(正興街施氏宗祠)、生活文化中心(康樂街五柳枝生活文化 館)、健康生活中心(民生路YMCA 協進館)、社區學習交流中心(和平 街看西街教會)。2008 年再加入的協進國小鄉土教育中心以及 2009 年加入 的巨人少棒文化紀念館。

2003 2004 年之初,施氏宗祠信心滿滿的加入也努力辦了幾次脩楔活 動,但被批評內容一成不變,加上宗祠以協會名義申請修理的費用已過關!

又有許多小細節,協會成員不能認同,2015 年 7 月已退會。至於看西街教 會早期十分努力經營五條港社區大學,退會也是牧師及社區長老的更迭而 起。臺南青年會協進館早期積極提供16 歲的學員泛舟等等支援,目前不積 極參與,也因總幹事退休,繼任者不積極參與,造成開店休業的形式。五柳 枝生活文化館則與協會聯絡還在,但自行經營,工作內容不透明。至於巨人 少棒文化紀念館,因陳列的少棒文物是多數人童年的記憶,所以參觀者不

28 看西街教會社區發展組,〈五條港社區通訊三週年 感恩餐會暨問卷活動說明〉,《五條港社區通訊》,第 37 期(2003 年),版 1。

29 盧紀邦,〈從生活環境博物館觀點與地區組織運作探討臺南市五條港歷史區域之再生  以臺南市五條港發 展協會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頁 3-14、3-23、3-24。

(29)

少。鄉土教育中心陳列五條港文物,參觀者也不少。歷史資訊中心,目前營 運已上軌道,是北勢老街(神農街)中唯一傳遞知識、訊息,讓人學習之 場所。在一片觀光取向氛圍中,提供地圖,發行社區報,有時辦小型研討 會……,堅守崗位,持續著勸導民眾老街不停車、不擺攤,不喧鬧、少消費 等,與居民也與觀光客共存。

二、第二階段

2009 年底,神農街 70 號屋主想脫手,因是幾十年老屋,當時一般人難 以接受,筆者參加10 年左右的協會工作,擔心若有人買了相連兩街屋,蓋 起七樓公寓,老街景觀破壞,協會60 個會員 10 年的努力就完了,因此買下 70 號,也應允協會夥伴,與過去 10 年一樣,提供為發展協會辦公室,也繼 續原在72 號歷史資訊中心業務。因此把府城大街工作站遷到路程不到 10 分 鐘的神農街70 號一起經營。

(一)修屋

2010 年 7 月,神農街 70 號 2 樓屋頂因颱風雨水沖刷,屋頂已沖毀,勉 強支撐到預定修理的10 月,請古都基金會執行長張玉璜安排修復。先拆天 花板,然後鑑定房屋結構,5 支屋樑遭到白蟻蠶蝕,需要撤換,支架已經全 部腐朽,必須更換。屋瓦年代已久,因此換成與原本相同的紅瓦,2 樓樓板 腐朽,也全部更換,牆面則須補土、上漆,盡可能保留牆面。

由於是木造建築,除蟻也需開始進行,新的建材也必須全面防蟻,修復 完後新木材也必須全部上漆,保護漆與一般油漆的漆法完全不同,由於樓梯 狹窄,又重造一個鐵梯(費用之考量,無法重造木梯),工程可說讓筆者重 上一課,繁複的工作,一直到隔年8 月才完工。

(二)歷史資訊中心再開館

2011 年 8 月歷史資訊中心再開館,幾經嘗試之後,決定每星期五、六、

(30)

日下午4:00 10:00 開館。原在 72 號的歷史資訊中心內容,除了一個街 廓之模型,少數的協會印刷品和兩片五條港歷史資料之外,無其他的常設 展。趁修屋之便,充實照明、簡單展示之裝潢,開館之初,即陳列原來歷史 資訊中心的展示品,又陳設修屋後的瓦片,樑柱切面,另外一邊則展示府城 大街工作站之手工藝品、社區報。筆者策畫神農街家族老照片展。商請原來 70 號住民、72 號住民、67 號住民提供老照片。70 號郭家、72 號陳姓家族 留有許多精采的老照片,又提供戶籍謄本,67 號則提供四代族譜及照片,

又與三家人各自談了多次,經過三家人過目,終於完成「北勢街物語」展,

此展展出6 個月(2011 年 12 月 2012 年 6 月),三家人因為枝葉繁多,許 多晚輩還不知是自己家族照片,看完後驚嘆連連,回去再與家人來參觀。假 若筆者無歷史學之訓練,是不可能寫出1 個簡單但正確的家族史,筆者看過 其他老照片展,通常只是排列照片,以簡單數字說明,北勢街物語則為三家 寫了家族譜系並逐一介紹,個人生平與家族之動態。

2011 年下半年到 2013 年的展示,都是拼湊版,只有筆者策畫的「北勢 街物語」此一展是全新的。但2011 年到 2015 年農曆(7 月 7 日)前後,一 定舉辦成年禮有關展示。2011 年無展名,從崇福宮借來一些禮品及附近商 家提供的商品(紅龜、男女兩套衣服、帽子、腰帶、鞋襪和金飾)復原一套 外婆給外孫的成年禮物,讓年輕觀眾眼睛一亮。2013 年 8 月 3 日到 18 日則 由臺南市文資處委託產商借場地展出成年禮「冚十六」,由於作者基本知識 不夠,錯誤連連,又將展場以暗色布置,被譏為沙龍展。2013 年則由協會 成員盧紀邦將過去十餘年的成年禮記錄做成展板1 年 1 片,是回顧展、也是 反省的機會,2014、2015 年也如此。

試行多次錯誤之後,2014 年的展示如下:1 月份邊做燈籠邊展示,神農 街與康樂街民眾每戶分2 個燈籠讓每戶試做後掛在自家門口,與國藝會合作

「咕咕雞逛港街  元宵提燈趣」活動,由筆者學生張麗芬策劃。2 月份(農

(31)

曆過年前至1 月底)書法展(鄭有懋師生展,看西街教會五條港社區大學書 法展,2014 年是第 2 次),4 月份以後以五條港地區為主的作品展,例如:

五條港創意繪本展,策畫人為邱貞貞,除了協進國小幼稚園小朋友之外,還 有兩位專家,童書作者嚴淑女(臺東大學博士生)及插畫家林柏廷來指導。

8 月份到 9 月份則是「咱來做 16 歲特展」,將歷年來做 16 歲(成年禮)之 照片與文字,做成一組展版。30成年禮之後則有「穿越五條港特展」由張麗 芬、陳曉怡策畫,整理臺灣古典中有關五條港之古詩,再由陳信亨設計、配 合照片或場景做成卷軸,是個十分有趣的展示。燈籠活動時,請70 號的原 住民郭英斌做雞燈籠,聊天之際,竟然無意中知道,做雞燈籠是往時北勢街 附近孩童、大人在元宵節時拼功夫,展實力的傳統。如果不是筆者極力想填 滿過去社區之點滴,可能也挖不出歷史。另外五條港的古詩,若不是筆者基 於以復原歷史的經營,假設是強調文創的社造只是擺滿創意的商品,這些花 錢、花時間,又必需有學術研究的基本,那能成展?

2014 年起,歷史資訊中心的展示已步入以社區為主題,展出的事物與 五條港相關,最好作者是社區內的住民,更好是五條港人談五條港事,無論 是油畫、照片等各種不同形式皆可。

(三)社區報再刊行

2013 年 8 月,一切就緒。因此以歷史資訊中心之名再發刊五條港社區 報。1 號是筆者、助理陳文川、郭英斌 3 人撰寫有關成年禮之事,另一位以 筆名投稿的先生則寫神農街的過去。2 號(2013 年 11 月)是 16 歲專輯,有 許多參與者之文章(廟宇主委、老師、學生、導覽員)。3 號(2014 年 1 月)

報導協會和國藝會合作的「咕咕雞逛街、元宵提燈趣」活動、做燈籠的過程

(郭英斌連續幾星期在中心教做咕咕雞燈籠之實況),4 號(2014 年 3 月)

30 中間是外婆的禮物展示,兩旁則是展板。

(32)

此期除了報導元宵節之行程外,也介紹新年開始的書法展,報導有名藍曬圖 的消失,前5 期皆以普通 A4 影印紙為封面,6 號起開始有封面。6 號(2014 年6 月)內容都是報導協會活動(例如米納多藏屋、協進國小圖書室之成立 等),另有一文追悼社區內仙逝的林青霞,此期開始有簡單之社區日誌。7 號(2014 年 7 月)介紹社區音樂會外,其子女為文描繪社區內民眾王清雲,

另外新美街的民眾也撰文談另一條老街新美街的想法。8 號(2014 年 9 月),

除了成年禮報導外,也有鄭文欽的五條港回憶,另外王清雲子女再寫母親。

9 號(2014 年 11 月),此期中有自己投稿劉康成的詩,另外介紹在協會執 行傳統木構講堂的內容,還有洪氏家族自己介紹担仔麵歷史。10 號(2015 年1 月)報導海安宮建醮之外,亦有社區內老屋修建案例之心得,另外介紹 書法師生聯展。11 號(2015 年 4 月)介紹協會之古蹟海報展(陳信亨文),

72 號周先生的老電器維修店等。12 號(2015 年 6 月)蔡源林、高慧珍兩位 五條港人的回憶之外,介紹協會內執行的「傳統榫卯工藝」活動,社區日誌 已經越來越充實,但是社區內民眾還是客氣不敢下筆,大都是口述後編輯成 文。

2014 年 1 月文建會徵獎,協會寄了已出版的 3 本參賽,結果得到新秀獎,

10 萬元之獎金,2014 年即利用此筆費用發刊,2016 年 4 月已出版第 16 號。

五條港社區報的再刊行,與筆者的歷史學觀點上執行社造有關,沒有歷 史學的訓練,不可能快快執筆,編纂成文。沒有歷史學的視點,無法每期定 一主題,淡淡地、慢慢地記錄社區諸事,也無法批評,例如過度觀光取向,

破壞民眾生活等。也無法站在保護歷史面向為主的原則上,批判過度的裝修 建築物,粉飾老社區的缺點等。

(四)導覽手冊、地圖之刊行

歷史資訊中心再開館時,神農街已是觀光勝地,年輕人必來打卡之處。

星期六、日到處都是帶著麥克風的導覽員。筆者對導覽興趣缺缺,但有些導

(33)

覽員不僅臺灣史常識不夠,風度欠佳,錯誤連連又愛表現,實在無法忍耐。

因此2012 年夏天,筆者將多年來在五條港區調查的結果,特別是傳統產業 與宗教部分加以整理出版《走在五條港》一書,另外成大建築系的盧紀邦也 出版了《風華再現五條港歷史區域地圖》。兩個出版品,只希望能夠正確傳 達歷史知識與社區風貌。

伍、結論

筆者所參與的三案社區總體營造,皆屬舊臺南市中西區,都為老社區、

已劃歸歷史文化園區。三民里屬孔廟文化園區、府城大街工作站屬赤崁文化 園區,而五條港發展協會則屬五條港文化園區。因是老社區,定會遇到老屋 修繕之問題,筆者本身已做了3 次。修屋時一定遇到拆除,或保存舊屋之問 題,筆者當然極力說服屋主保存再利用,因為能否保存舊屋又與社區景觀的 保存連結,也與歷史記憶的保存與否有關。

修繕神農街70 號之際,筆者認識許多建築系背景的朋友、學生,而得 到許多意見,來決定如何修繕。但一般民眾不見得可有這樣的條件,加上修 理老屋時所費不貲,有願望沒有金錢的實力配合,很難達成。保存與再生,

社區景觀之維持,社區歷史記憶之存留,必須有配套,否則難以執行。

社區景觀除了建築物保存外,尚有綠化與立面之保存,在府城大街工作 站(天后里附近)及五條港發展協會(神農街附近)兩處的工作範圍內,因 為長年的綠化運動,民眾已養成打掃清潔及種植花草的習慣,環境清爽,市 容較未執行營造前改善很多。但是街區立面之保存,則隨著老街之出名,觀 光客之來臨,許多屋主自以為是的修復,反而喪失許多歷史記憶。

至於活動部分,無論是綠化、燈籠、「咱來做16 歲」或是社區音樂會,

(34)

活動本身都是手段?製造一個時刻,讓社區民眾聚首,談談家常,希望建立 互信,談論公共議題、社區問題時,較容易建立共識。但是二案的社區民眾 目前都是停留綠化、美化社區話題,還未能互相討論,對社區公共問題有所 共識。

同時,筆者以歷史學觀點執行社造,所以出版了許多刊物,以社區報、

社區日誌,記錄了社區之實況,這些是未來臺灣史的第1 手資料,可以完成 許多家族史、建構社區史。這些刊物的另一功能是成為社區民眾交換意見的 平臺,目前功能不彰,但已徐徐進步。

臺灣由於本身的政治環境,幾百年中政權數次更迭,鄭氏王朝時代表面 以回中原為主,採用漢人制度實際卻是獨立王朝。清朝政府將臺灣視為國內 殖民地,採用漢人制度,一切以母國為主,將臺灣視為邊陲。統治50 年的 日本臺灣總督府則以臺灣為海外殖民地,漸進的皇民化(日本化)政策,標 準皆以母國日本為主。1945 年國民黨統治,還是中原主義,一切以收復大 陸為主,忽略臺灣本地的歷史、習慣,受殖民地統治後的近代化事實等。戰 後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政治風暴,更造成民眾的恐懼、不能互信,不 敢表達己意。解嚴至今少少的本土化教育,雖然稍稍增加民眾對自己社區、

鄉里、臺灣基本知識,但很難產生對自己社區、鄉里、臺灣的認同與驕傲。

還有身為公民之一份子,除了對社區的權利與義務,還有責任,皆是不知與 未自覺。

歷史系畢業,在臺灣史領域長久耕耘的筆者,在執行社區營造時,特別 注意歷史資料的收集、人、事、物的田野調查、口述歷史後的文字化。加強 民眾的在地知識,長期的政治冷感,未參與公共事務所致,不知道自己的權 利與義務,因此筆者無形與有形中推動社區民眾的自我學習(寫文章或自述 歷史等),至於建立討論的平臺,正在努力中。1 個從小被教育不要隨便相 信別人的社區公民,如何學習互信。1 個長期被政府控制無法發言的民眾,

(35)

近20 年的經驗都是會吵的小孩有糖吃,如何學習尊重對方、討論,接受眾 人合議的結果而執行工作,這都是社造中社區民眾最重要的功課。透過學習 呢?還是自覺呢?此為社區設計者  筆者的長期課題。最後重點則是讓民 眾自覺對社區的責任,目前這些都是筆者工作的目標。

筆者在三案的執行中,皆未達到建構社區民眾的討論平臺、自覺公民的 權利、義務與責任。但筆者在工作中防止神農街及府城大街附近的攤販化,

隨時提醒民眾公安的問題、社區內景觀、社區的老人與兒童的生活舒適度,

保持社區內良好生活品質,此外時時提醒遊客使用者付費,來老社區參觀時 的禮貌,社區總體營造不是向政府提案,由政府支持,而是遊客與民眾共同 支援費用,社區營造必須獨立自主,而不能依賴公部門。2 個社區中雖然多 數人都認為人潮即錢潮,文創的風行,老屋的再利用(咖啡廳與民宿),也 有人竊喜高昂的房價……。筆者始終提醒鄰居們自己的社區、自己的驕傲、

自己的歷史、自己的生活,才是重要!

(36)

附錄:歷年「咱來做 16 歲」活動表

(一)2001 年活動表

1 報到 風神廟

2 開幕式:歡迎致辭、來賓介紹 西羅殿

3 成年洗鍊:長輩主持出發儀式 接官亭

4 五條港做16 歲的起源:參觀解說 西羅殿、風神廟

5 學習生活禮儀與環保觀念:講習 五柳枝生活文化協會

6 「德」、「智」、「體」的訓練:測驗 YMCA 協進館

7 「媽祖行腳」:參觀解說 海安宮

8 負重行遠:人力扛米 北勢街(神農街)

9 古廟巡禮:參觀解說 金華府

10 歷史街屋與傳統產業:參觀解說 北勢街

11 港道懷古:參觀解說 景福祠

12 做16 歲:廟宇儀式 水仙宮

13 美食小吃品嚐與生理、法律講座閉幕式:成年授證 看西街教會 此年度活動表時間缺漏。

(二)2003 年活動表

時間 內容

08:00 ∼ 08:30 報到 08:30 開幕儀式 09:10 照相 09:50 國術表演 10:30 苦力扛米 11:10 午餐(演講)

11:50 五條港水上活動 13:00 傳統做16 歲 14:30 生活禮儀教導 15:00 傳統藝文表演 15:30 成人授證、成年禮

(37)

(三)2004 年活動表

時間 內容

08:00 五柳枝生活文化協會(生活文化中心)報到 08:30 開幕禮、長者祝福

09:10 施氏宗祠(傳統藝文中心)

09:50 神興宮 10:30 接官亭 11:10 扛米儀式

11:50 YMCA(健康生活中心)用餐及水上活動 13:00 集福宮

14:30 媽祖樓 15:00 崇福宮

15:30 五條港發展協會(歷史資訊中心)

16:00 做16 歲民間信仰儀式廣場 16:30 景福祠

16:40 看西街教會(學習交流中心)做16 歲基督教儀式 17:00 閉幕禮、授證、照相

17:30 珍重再見

(38)

(四)2005 年活動表

時間 內容

13:30 報到:五柳枝生活文化協會(生活文化中心)

14:00 開幕禮、長者祝福

14:40 施氏宗祠(傳統藝文中心)

14:55 神興宮

15:15 接官亭、風神廟

15:35 YMCA (健康生活中心)

16:00 兌悅門、集福宮&老街硓 石街 16:20 媽祖樓&老街媽祖樓街

16:35 崇福宮&老街橫街仔

16:45 苦力扛米活動  老街北勢街藥王廟段 17:15 民間信仰儀式  做16 歲

17:45 景福祠&老街杉行街 17:55

老街看西街基督教儀式  基督教儀式場 團體照、晚餐、「轉大人」法律& 身心講座 看西街教會(社區學習交流中心)

19:20 外嬤為孫做16 歲  接官亭授證、

閉幕禮  五條港發展協會 北勢街會館(歷史資訊中心)

17:00 閉幕禮、授證、照相 20:00 珍重再見

(五)2006 年活動表

內容 地點

報 到 YMCA 基督教青年會(健康生活中心)

開 幕 式 長者祝福、成年宣示、敲16 響鑼 認識五條港 YMCA →海安宮→藥王廟 苦力體驗 北勢街:苦力扛米、苦力手拉車 認識五條港

北勢街→接官亭、風神廟→五柳枝生活文化協會(生活文化中心)→

施姓大宗祠(傳統藝文中心)→神興宮→

看西街教會(社區學習交流中心)

午 餐 看西街教會 16 歲儀式 基督教儀式

認識五條港 看西街教會→水仙宮→景福祠→北勢街會館(歷史資訊中心)→

橫街仔→崇福宮→媽祖樓 16 歲儀式 民間信仰儀式

認識五條港 媽祖樓→集福宮→二級古蹟兌悅門→協進國小(鄉土教育中心)

授證、閉幕 成年授證、外婆的感言、歷屆做過16 歲的學長姐談體驗 註:此年度活動表時間缺漏。

(39)

(六)2007 年行程表

時間 內容

13:30 報到:協進國小禮堂—協進館 14:00 長者祝福、成年宣示、敲16 響鑼 14:30 接官亭

14:50 五柳枝生活文化協會(生活文化中心)

15:20 施氏宗祠(傳統藝文中心)

15:40 神興宮 15:50 看西街醫館

16:15 五條港發展協會,北勢街會館(歷史資訊中心)

16:30 北勢街苦力體驗:苦力扛米、苦力手拉車  奇數隊至康樂街口、

  偶數隊至藥王廟前 16:45 家庭式傳統儀式現場 16:55 兌悅門、集福宮& 老街

17:00 崇福宮& 老街  橫街仔(成年禮  民間信仰儀式)

17:30 景福祠& 老街  杉行街 17:50 看西街教會(基督教儀式)

18:30 閉幕式、團體照、長者成年授證及祝福 19:00 珍重再見

註:此年度分為兩條路線

(七)2008 年行程表(此年度共分 3 條路線)

時間 內容

13:40 ∼ 14:30 協進館 報到;開幕式 14:40 ∼ 14:50 兌悅門 導覽

14:50 ∼ 15:00 集福宮 導覽

15:10 ∼ 15:50 康樂街北勢街口 扛米 15:50 ∼ 16:40 崇福宮 民間信仰儀式

16:40 ∼ 17:30 看西街教會 1. 點心時間 2. 基督教儀式 3. 閉幕儀式(授證、照相)

(40)

(八)2009 年行程表

時間 內容

08:20 開幕式

09:00 隊伍出發、踩街出發

09:10 扛米苦力體驗開始 聖十字堂天主教儀式 09:20 挑擔苦力體驗

10:00 民間信仰儀式 11:00 基督教儀式 12:00 宗祠儀式 12:30 閉幕式

(九)2010 年行程表

時間 活動內容

13:30 ∼ 14:00 報到

14:00 ∼ 14:30 長者祝福、成年宣示、敲 16 響鑼

14:30 ∼ 18:30 五條港歷史區域導覽、苦力體驗、做 16 歲儀式 18:30 ∼ 19:00 成年授證

(十)2011 年行程表

時間 活動內容

13:30 ∼ 14:00 報到

14:00 ∼ 14:30 長者祝福、成年宣示、敲 16 響鑼

14:30 ∼ 18:30 五條港歷史區域導覽、苦力體驗、做 16 歲儀式 18:30 ∼ 19:00 成年授證

(十一)2012 年行程表

時間 活動內容

13:30 ∼ 14:00 報到

14:00 ∼ 14:30 長者祝福、成年宣示、敲 16 響鑼

14:30 ∼ 18:30 五條港歷史區域導覽、苦力體驗、做 16 歲儀式 18:30 ∼ 19:00 成年授證

(41)

(十二)2013 年行程表

時間 活動內容

08:00 ∼ 08:20 報到

08:20 ∼ 09:00 長者祝福、成年宣示、敲 16 響鑼

09:00 ∼ 12:00 五條港歷史區域導覽、苦力體驗、做 16 歲儀式 12:20 ∼ 13:00 成年授證

(十三)2014 年行程表

時間 活動內容

08:00 ∼ 08:20 報到

08:20 ∼ 09:00 長者祝福、成年宣示、敲 16 響鑼

09:00 ∼ 12:00 五條港歷史區域成長探索、苦力體驗、做 16 歲儀式 12:20 ∼ 13:00 成年授證

資料來源:《五條港社區通訊》,41 期(2003 年),版 1;陳文川、陳建言整理

數據

圖 2:中西區天后里位置 圖片來源:本刊重繪 工作範圍北到成功路,南到民族路,西到西門路,東到公園路的區塊內, 也是老社區。先在臺南市永福路 2 段 227 巷 19 號租屋並設立辦公室,這間 老房子大概不到 20 坪,建於日治時代,當時破損嚴重。 一、修老屋 老街區的營造,為了保存街景,修好老屋好像是宿命,先由古都基金 會執行長張玉璜規劃整理,拿下天花板,請當時還是建築系博士生的曾逸仁 及陳銘宏專業檢測,用鋼架補強木樑,拆除不必要的裝潢,重新粉刷,希望 成立一處適合社區交誼、講課、展覽的小型藝文空間,取名
圖 3:五條港歷史區域圖 圖片來源:五條港發展協會製作 1624 年荷蘭人佔領臺灣時,今日之臺南市西門路以西還是海,是臺江 內海,鄭成功入臺時,在臺灣島內的行政據點在今赤崁樓附近。 1684 年滿 清入臺時,五條港區是否陸浮,文獻上無法證明。只能在乾隆 6 年(1741) 劉良璧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上看見水仙宮及藥王廟的記載。 27 所以 1741 年時五條港區可能大部分陸浮了,至於被稱為五條港的運河是何時開闢,則 不清楚了。 1999 年五條港區開始社區總體營造,至今已執行以下之計畫案。 27 劉良璧,
表 1:五條港歷年執行計畫名稱 時間 計畫名稱 1999.04 ∼ 2000.07 臺南市神農街歷史再生空間工作計畫 2000.07 ∼ 2001.03 北勢里及其周遭區域社區總體營造計畫 2002.09 ∼ 2003.08 五條港歷史區域心點子計畫 2003.07 ∼ 2004.12 五條港歷史區域地方文化館營造計畫 2004.01 ∼ 2005.03 五條港歷史區域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 2007.01 ∼ 2007.12 臺南市五條港歷史區域地方文化館營造計畫 2008.01 ∼ 2008.06 府城舊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 Music

They are: Booklet (6) – Healthy Community, exploring the communicable and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how they affect community health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Apart from actively taking forward the "Walk in HK" programme announced by the 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 in January this year to encourage people to walk more, we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We hope to engage and collaborate with stakeholders in the community to explore the many possibilities of aging through creative workshops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3. We hope

 To address the developmental needs of young children (0 to 5 years)..  An integrated community-based child and family

Community Support Service Scheme(CSSS) Support Service for Arre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