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因此筆者歸結自己的創作理念的主軸是「一而多,多而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因此筆者歸結自己的創作理念的主軸是「一而多,多而一」"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在藝術創作上,筆者的創作一直是「閉門造車」,幾乎遠離亞瑟.丹托(Arthur Danto)所謂的「藝術世界」1,創作只是沉溺在個人生命體驗中的感受與對創作 過程中的自足,關於「藝術世界」的評論與認同與否,筆者選擇當「隱士」。隱 士是孤離於社會和人群,追求完整自我的人。2筆者在藝術創作之路上如同「井 底之蛙」一般,守著「白似白」3的理念創作,追求心靈的滿足。

所謂「白似白」,指的是筆者個人在創作上所追求的高明度與肌理變化的表 現方式,雖然遠看近似白色,細看實又不然,故稱之。筆者以「似」這字連接,

是取其曖昧、模糊不定之意,如同「似乎」的「似」之不確定感;或「相似」的

「似」只是相像但又不完全一樣。而筆者沉浸在「白似白」的感覺創作十多年,

不管創作內容在「抽象-半抽象」之間擺動,或創作素材在油畫、水彩、水墨、

複合媒材的嘗試中,「白似白」除了是堅持的色彩表現方式之外,也逐漸擴展為 一種個人的特殊美感,甚至結合個人的人生哲學,成為個人專有的創作理念,致 使筆者在「白似白」的繪畫創作探討層面,除了形式上的「白似白」之外,更深 入探就在哲理方面的「白似白」

因此筆者歸結自己的創作理念的主軸是「一而多,多而一」。在如此的架構 下,「一」可以是白色或高明度近白之色;「多」有時是肌理、筆觸、主題。「一」

可以是「白似白」的表現手法;「多」則是心得、生活、紀錄…等。而堅持「白

1 丹托與迪基「藝術世界」理論是任何東西只有通過「藝術世界」的認定才能成為藝術品。「藝 術世界」的成員包括美術館館長、館員、藝術家、美術史家、畫廊經營者,觀眾及其他相關從 業人員。(參考 謝東山,《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帝門,台北,1997,頁 11。)

2 何懷碩,(序)在孤獨中尋覓自我─中外隱士人格的特色〉《隱士》,Peter France 著,梁永安 譯,台北,立緒,2001 年,6 頁。

3「白似白」一詞首創於筆者 1985 年在桃園文化中心(現在的桃園文化局)個展的名稱。

(2)

似白」的創作就是「一」;而筆者不同內容或素材的作品是「多」,而這許多的「多」

又歸於「一」。這樣歸結的「一」是完整、圓滿,合而為一的「一」,渾然一體的

「一」,如同「渾沌」一般。「一」與「多」的辯證,不能以二元法劃分成對立狀 態,而是在「一而多,多而一」的反覆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著,在如此的循環中不 斷產生。這樣的過程中,使筆者找到畢生遵循的美感方向,並堅持在「白似白」

的創作方向中展現個人的美感。

而選擇白色為自己創作的主調,除了個人偏好外,還有許多機緣促成。自小 喜愛到大自然趴趴走,發現最令自己著迷的景物大都是白色:白雲、瀑布、浪花,

且深受色彩高明度之微妙的美所吸引,於是筆者的創作逐漸放棄寫實的形與色,

開始致力於探索畫面「白」色與高明度的呈現的可能性。

這樣的選擇好似產生一種磁場效應,很多曾有類似如此的創作者在畫展與閱 讀上出現與導引,像蘇拉吉(Pierre Soulages,1919-)堅持黑色的畫風似乎告知 筆者白色是可以堅持一輩子的創作路線。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

「白色繪畫」的嘗試、馬列維其(Kasimir Malevich,1878-1935)的〈白上白〉…

等近似白色的高明度作品,令筆者發覺這正是我想追求的畫面氛圍。連國內知名 的水彩畫家馬白水也會在其作品上罩上一層描圖紙,而呈現「白似白」的效果,

令筆者疑惑,白色是否有某種魅力吸引著眾多的創作者4與筆者?

如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對白色的解釋:

「白色對我們的心理而言,就像一個絕對的沉默,它發出的是內在的聲 音,卻似無聲,像音樂裏的休止符,是樂曲的段落而不是終結。這種沉默不 是死亡,而是無盡的可能性。」5

在畫面上,白色是辯證在有/無、存在/隱沒之間6,成為一個可冥思的空

4 除了以上所舉的畫家外,還有瓊斯(Jasper Johns,1930-)的〈白色國旗〉、曼左尼(Piero Manzoni,

1933-1963 )浸潤石膏液的畫布、達比埃斯(Antonio Tapies,1923-)白色的肌理、呂樸石表 現溫度的實驗…。詳細內容筆者將在本文第三章第一節探討。

5 康丁斯基,《藝術的精神性》,吳瑪莉譯,藝術家,台北,1985 年,67 頁。

6 高秀蓮,〈單色畫的冥思〉,《雄獅美術》,1992 年 2 月,254 期,104 頁。

(3)

間。如同國畫裏的空白,明明是「空」卻有可能是海或天空。這樣的辯證性也吸 引著許多以白色為創作色彩的藝術家,例如克萊因(Yves klein,1928-1962)所 曾裝置純白之畫廊,將虛無的空間當成藝術品來展示之企圖一般。但是筆者的白 色不單是休止符,在幾乎無聲中隱隱約約的影像或筆觸企圖帶動一些情緒與思 潮,不是純白而是在「有/無」之間偏向「有」,很多的「有」,複雜的「有」 若有似無的「有」,但是站在遠的角度或不經心的觀者很容易忽略,以為是「無」 若預見不能專注凝視的觀者是很容易忽略這些僅有些微變化的「有」

筆者在追逐有/無、純粹與複雜的辯證中,似乎有更大的創作動機隱藏其 後。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言:「無論我們怎樣開化,無論我們怎樣在人為的環 境中接受教養,然而,我們似乎都有一種與生據來的對原始單純的期望。」7 樣原始單純的期望在當前不管是視覺、聽覺或觸覺都講究刺激、追求新鮮感的社 會,已被遺忘。而且不再與寧靜的心接觸、不能忍受單調的生活,沉迷在一波又 一波的流行潮中,追逐一層又高過一層的聲光刺激,最後麻木了所有的感覺,而 筆者的「白似白」強調的就是如此的「單純」

筆者的「白似白」創作原本是自娛的追求肌理、構成的畫面,思索著白色在 自己創作與觀賞時代表何種意義?筆者試著在色彩藝術治療中尋找答案!色彩 含有人類感覺某些事物的要素,在看任何色彩的時候都會將心裡面的想法投射出 來,自己的印象和意識、欲望、動機因此被誘發出來。8而無彩色的白色是可以 做出各種解釋的色彩,非常誠實地容易將當時的心理狀況給反映出來。白色可以 有無數種的解擇:開朗、無、空虛、安靜、寒冷、單純、純潔、神聖、悲傷、孤 寂、不安、死亡…。筆者的「白似白」試著讓自己在創作過程中與觀看者皆找尋 當下屬於個人心理的感覺。

而「白色總是具有保護、治療和啟示精神作用。」9筆者期許在「白似白」

7 劉千美,《藝術與美感》, 台北,台灣書店,2000 年,70 頁。

8 博田茶,《好色人生--色彩魔術師》,台北,婦女與生活社,2000 年,171-172 頁。

9 Mary Bassano,《音樂與色彩療法》,徐文譯,台北,世界文物,1995 年,35 頁。

(4)

的作品中給觀者一些感動。如同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言:

「我對色彩或形體和其他事物的關係不感興趣。我只對表達人類的基本 感情有興趣。…而有許多人在我的畫展上痛哭失聲…表示他們感受到了和我 在作畫時相同的宗教經驗。」10

羅斯科所敘述的宗教經驗已快要消失了,這是現代主義真正的危機:缺乏一 個使自我對外界任何事物產生歸屬感的信仰體系。11此信仰體系特別指在科學與 理性思考邏輯下幾乎滅絕的所謂的「古老的靈知」(The Old Gnosis),它是一種 直觀的知識,它能「看到」人中的神性,有限中的無限,以及物質中的靈性。12

「古老的靈知」也是自古來的「女性心靈」(Women’s Spirituality)所獨有的 特點,強調如蓋婭(Gaia)、大地女神等人與自然合一,身、心、靈融合的狀態13 筆者發現可以符合此創作方向的論點,即是「生態女性主義」14。生態女性主義 者延伸女性主義對自我、性別結構、社會結構等層面的思考至人與自然的關係。

15而藝術家藉此結合生態意識,提供療傷、彌補與轉化大地傷痕的另類藝術。在 此筆者冀望發展白色奇異的力量,以連接大地之母「古老的靈知」的力量。

當筆者在創作時,盡量在畫面減低個人特質,如同救贖的儀式行動般,運用 畫刀將顏料仔細且緩慢的一筆一筆堆積時,自己的某種心緒與期許凝結在這反覆 且繁複的手的動作中。而油畫刀堆積的顏料肌裏重重疊疊、纏纏繞繞的情形,突 現特有的視覺刺激,彷彿有無數細密的無形的東西暗暗地撩拂著某種令人炫暈的 感受,令自己非常感動。這種綿密的感覺是女性藝術的特質之一16,這種感動的

10 Suzi Gablik,《現代主義失敗了嗎?》,滕立平譯,台北,遠流,1991 年,12 頁。

11 Suzi Gablik,《現代主義失敗了嗎?》,滕立平譯,台北,遠流,1991 年,24 頁。

12 Suzi Gablik,《現代主義失敗了嗎?》,滕立平譯,台北,遠流,1991 年,85 頁。

13 簡瑛瑛,《女兒的儀典》,台北,女書文化,2000 年,3 頁。

14 從婦運發展史來看,二十世紀七○年代末期以後,生態女性主義蔚為社會運動並發展理論是 諸種社會運動:婦女、和平、生態運動,交互影響下的成果,法國女性主義學者 Francoise D'

Eaubonne 在 1974 年最初使用這個名詞。七○年代後半至八○年代初期的一些大規模生態災變,

如 1976 年瑞士 Seveso 中毒事件,1979 年美國三浬島核能外洩、1984 年印度 Bhopal 殺蟲劑工廠 毒氣事件,1986 年蘇聯諾比事件,引發了諸多婦女及婦女團體抗議之後,生態女性主義一詞 開始被廣泛使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顧燕翎主編,台北,女書文化,1996,261-2 頁。

15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顧燕翎主編,台北,女書文化,1996,264 頁。

16 廖雯,《女性主義作為方式—女性藝術》,吉林美術出版社,1999,122 頁。女性藝術方式的特

(5)

能量也是克莉絲蒂娃(Kristeva,1941-)所認為的「陰性空間的能量」,即在符 號及象徵態之間的交錯互動,以及混亂秩序與秩序之間的交互擺動17

筆者的創作由紀錄自己生活感覺過程中面對自己,讓自己的作品在高明度的 色彩與筆觸之間交互作用!但顧及現實面與親友的嘲諷時,在法國女性主義研究 者西蘇( Helena Cixous,1938-)的話中得到相當大的力量,她所撰寫的〈美杜 莎的笑聲〉裡說:

「寫吧,不要讓任何人、任何事阻止你,不要讓男人、讓愚笨的資本主 義機器阻止你,它的出版機構是些狡詐的、趨炎附勢的戒律的傳聲筒,而那 些戒律則是由與我們作對並欺壓我們的經濟制度所宣布的。也不要讓妳自己 阻止自己...。」18

而羅伯特.亨利(Robert Henry,1865-1929)「對藝術生活唯一合理的看法,

就是將它看成一個你願意付出代價去爭取的特權。」19筆者很幸運能享有如此創 作特權,可以在創作中自我得到救贖,可以作品表達自己所思所想,那就繼續吧!

「不要讓任何人、任何事阻止你…也不要讓妳自己阻止自己...」

走筆至此,發現文字的書寫並不易。思緒經常並不是清楚的如同一條線般 可追溯源頭,或可依循未來走向;而是斷斷續續,如同「渾沌」一般凌亂的浮現 或隱默著,當化成文字時,發現那樣的狀態並不能全然呈現。所以,溝通之不易,

所表達的並不是完全或最正確的意義,如果思考頻率不相同的人是否能完全達到 溝通之意義?

而書寫此篇創作論文的目的?溝通的對象?還是喃喃自語,自圓其說?不能 很學術性的書寫,或許應該以慣用的方式,如在日記裏與自己交談或與好朋友寫 信一般,口語的、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較自在也清楚。需要引經據典嗎?不 應該那麼刻意,閱讀是自己的習慣與愛好,應該如同看書心得一般,將與目前思

質之一。

17 謝鴻均,〈撥游於「陰性空間」的妊娠紀錄〉,17 頁,此文來自 http://www.aerc.nhctc.edu.tw。

18 西蘇,〈美杜莎的笑聲〉,顧燕翎、鄭至慧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1999,頁 80-90。

19 《現代主義失敗了嗎?》,52 頁。

(6)

考與感受有關的部分納入!

也曾野心很大的想展現我的創作論文很學術,企圖塞給自己一堆學理,如:

「法蘭克福學派」「符號學」「現象學」「結構主義」…等,發現消化不良,能 吸收的很少,反而在藝術治療與奧修(Osho,1931-1990)20的書中得到很多啟 發。或許創作論文對我而言應該是解決自己的問題。

想到「陰性書寫」21,很學術性的論文應屬於「陽性書寫」,如同林國芳的 創作論文《世紀末的氣息—真實、我、我自己》22般,企圖進入他的思考中,但 往往不能,那樣的文字書寫模式與自己的思考頻率差很多,所以,當然自己也不 能如此的書寫,那該如何呢?這又和面臨創作時一樣,我應回歸屬於自己的表達 方式! 西蘇所言:「在傳統文本的書寫中,男性總是以黑色墨水書寫,小心翼翼 地將自己的思想包裹在周密且嚴格的規範裡,而女性則是用(如乳汁一般的)『白 色墨水』書寫,讓文字自由自在地往她希望的方向一路流淌。」23這是筆者希望 書寫的模式,自由自在的順著自己的思路流淌。

反問自己為何文字書寫不是一種創作?文字與圖像創作為何不能是「平行」

的生活紀錄?或許與自己一貫的思考有關,不管生活體驗、閱讀心得、思考紀錄…

都是在涵養我的「創作」。雖然創作的型態有許多種,而關於論文的書寫,也是 整理自己思考的一種方式,某一種程度上也能視為創作,但是終究仍是針對繪畫 創作而進行的整理。 而筆者堅持以繪畫創作為創作的方式,或許與自己的成長 歷程中「繪畫」一直是個人專有的空間,一個避難所。對於繪畫創作這樣的始終 如一的珍愛,或許在成長中已化成筆者一種追尋自己、建立自我的方式,筆者私 下將自己的繪畫創作比喻為「明珠」,如同深海裏的一顆蚌殼,在不斷流逝的海 潮中獨自孕育著、成長著,曖曖內含光。

20 奧修是一位性靈大師,他不屬於任何教派,他從東西方哲學精華中,提煉出對現代人靈性追 求具有意義的訊息,並發展出獨特的靜心方法,協助現代人加速內在的蛻變。

21 「陰性書寫」(feminine writing)。這是西蘇和依莉佳萊(Luce Irigary,1932-)所主張的:使 用語言再現女性經驗、表達女性欲望、主體性及想像。(蔡振興,〈法國女性主義〉《中外文學》

21 卷 9 期,1993,2 月,頁 47-65。)

22 林國芳,《世紀末的氣息—真實、我、我自己》,台北,史博館,1999。

23 謝鴻均,〈撥游於「陰性空間」的妊娠紀錄〉,18 頁。

(7)

九一年筆者重回母校進修碩士學位,在任職近十三年的國中美術教師之後,

筆者非常珍惜與享受再當學生的腳色。在這三年進修中,接受不同領域老師的啟 發,還有創作論文研究書寫壓力下,涉及哲學、心理學與宗教等不同的領域閱讀 與省思中,不同以往率性的創作,而審慎剖析自己獨自孕育十多年的創作「明 珠」,並更確實去探討筆者「白似白」的創作方向在各層面的意義,總算有較趨 近完整的答案,將以下面章節做更進一步的探討。雖然論文目的不是與「藝術世 界」溝通,但整理自己的創作思路與方向,在有屬於自己的創作理念支撐之下,

更可以「擇美固執」的創作下去!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白似白」創作的架構圖,說明筆者的研究方向與方法。筆者分三個方向探 討「白似白」的理論。整個研究架構是呈「胃」形,入口很小,在胃袋部分是寬

(1)藝術是信仰

(2)、藝術是治療-個人藝術表現的歷 程與「白似白」創作發展

「白似白」的創 作內容與表現

1、渾沌原理的「白似白」

2、女性主義的「白似白」

3、「簡單哲學」的「白似白」

「白似白」的 風格探討

1、藝術史中的「白似白」

色彩解放-明度和諧-單色畫-

「白似白」

2、視覺理論中的「白似白」

3、創作上「白似白」的發展過程 創作理念與創

作歷程

「白似白」--創作探索

(8)

廣的,出口又縮小。也就是開始是以非常個人的創作理念與個人「白似白」創作 方向的闡述,因為是個人的,所以入口很小。接著引證美術史與視覺理論上的例 子,再加上筆者創作表現所引用的各種學理,因為是穿越時空,並跨不同學門的 領域,好似胃袋中裝了許多不同的食物一般,所以是圓滾滾的。最後又運用在胃 袋裏所吸收的養分,運用到個人的創作上,出口又縮回個人私有的創作方向!

第一部分,創作理念與創作歷程

筆者由闡述自己對創作的看法,也就是反思「為何創作」開始探討創作理 念。創作對筆者而言與信仰之間有著非常類似的經驗,筆者試著以信仰的角度 來闡明創作,為筆者的心靈找到依歸。其次是以生命的「原型」中,不同角色 的轉換來分析筆者創作與成長應證的歷程,創作如同「治療」的方式出現在筆 者的生命中,生命的原型角色的轉換是循環不已的,經由如此的探討似乎可以 預測未來的方向,也有應付未來人生起起浮浮的大波小浪之能力!

第二部分,「白似白」的風格探討

筆者在此部分先探討「白似白」美感的發展脈絡,因為是以研究者的角度 來探討美術史「文本」,所以以「新歷史觀」的方法進行。「白似白」在美術史 的發展過程中,筆者以色彩的演變說明:「色彩解放-明度和諧-單色畫-『白 似白』。接著筆者探討視覺生理理論與視覺心理理論上對白色與高明度色彩的 看法。特別是時下流行的色彩能量治療中白色的功效之整理與介紹。最後再就

「白似白」視覺中動勢原理進行探討。

第三部分,「白似白」的創作內容與表現

筆者探討筆者在「白似白」的創作表現中可以引證的學理,有「渾沌原理」

中對不能控制的「隨機性」畫面構成的探討,並對「渾沌原理」中的「碎形」

與「渦形」與畫面構成中複製與繁複的特性之表現說明;再就「女性主義」中 關於「大地之母」「陰性書寫」中說明自己創作形式與動機;特別是「生命樹」

的意涵探究與表達;最後以「簡單哲學」的角度來分析筆者畫面注重「過程」,

沒有張力、主題的構圖方式;探討「一與多,多而一」中「一」與「多」在筆

(9)

者創作意涵中的辯證關係,在「一而多,多而一」的反覆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著,

在如此的循環中不斷成長。這樣的過程中,使筆者找到畢生遵循的美感方向,

並在「白似白」的創作方向中「擇美固執」,堅持「白似白」的美感,繼續創 作之程。

第三節 文獻探討

在撰寫論文之前一直在找尋心儀的「創作論文」當範本,也在系上圖書館閱 讀了學姊與學長的作品,並幾度拜訪國家圖書館參閱其他美術系研究所學員的作 品,找尋不到想像中的「創作論文」。應該是找不到的,「創作論文」對一位創作 者而言是自己理念的整理與創作說明,每位創作者都有自己對藝術切入的角度,

如同近視眼近般,每個人度數不同,眼鏡也不同,強拿他人眼鏡往自己身上戴只 可能更看不清楚,只有為自己量身訂做的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打消以他人「創作論文」理論應證自己的「白似白」創作理念之後,反思自 身需要如何的理論來支撐自己的創作,先擬定研究架構,再以研究架構搜尋相關 的文獻。

第一部分,創作理念與「白似白」創作歷程

筆者以宗教與信仰方面的經驗來應證自己對美感與創作的經驗。先在宗教 學尋找「忘我」的經驗,並以奧修(Osho,1931-1990)群書來尋找相似的經 驗。關於藝術類似信仰經驗並未發現專書探討,筆者試著以尋「道」、修「禪」

的角度轉換對追求「美」的經歷。

而閱讀奧修的書群時,發現自己只能是學生而非門徒,雖然其理念非常契 合筆者思考與個性,筆者也非常嚮往他所敘述的境界,但仍只是在門外觀望,

不得其門而入。但奧修是「見人說人話」的引導者,相同的問題,面對不同的 人或不同的情境會有不同的解答,甚至彼此矛盾。例如:關於「創造」,在《創

(10)

造力》24一書中,強調「靜心」就讓創造力源源不絕的湧出;而在《正是那朵 玫瑰》25一書中他又言:「世界是沒有東西的,既然沒有東西就不能毀滅也不 能創造。」這似乎是互相矛盾,但也因此不同追求的讀者可在其中找到自己想 要的解答。

在治療部分是因為閱讀陳玉玲的《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 體性研究》一書中,他運用生命原型說明不同女性作家的角色,讓自己開始對 生命原型感到興趣,在這部份閱讀了榮格(Jung)、坎伯(Josep Campbell)、

皮爾森(Carol Pearson)有關生命原型與英雄求道等相關書籍。以生命原型轉 換來說明一位藝術創作者的歷程似乎未發現如此的文獻,而這部分以心理學與 神話學的領域來進行探討是有趣的新嘗試,也使筆者由另一角度認識自己。

第二部分,「白似白」的風格探討

這部分除了與「新歷史觀」相關文獻的蒐集之外,需查閱大量的畫冊與 期刊應證筆者色彩的演變:「色彩解放-明度和諧-單色畫-『白似白』」的想 法。而視覺生理理論與視覺心理理論上對白色與高明度色彩的看法慶幸在《腦 內藝術館》26《視覺藝術認知》27二書中得到許多有力的佐證。而經由收集與 整理時下流行的色彩心理、色彩能量治療的資料時,對於白色或「白似白」的 高明度色彩的一些功效,增添創作理念的強度。最後就「白似白」視覺中動勢 原理進行探討創作上試圖表現的「生命力」。而當筆者想探討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的筆觸如何帶動視覺動勢時,發現國家圖書館的碩博網上 並沒有美術學者研究的論文,而在與梵谷相關文獻也未見深入探討期筆觸的內 容,是因為太明顯了,沒有討論的必要?或是梵谷對美術系研究生而言過於「重 量級」?

第三部分,「白似白」的創作內容與表現

24 奧修,《創造力》,李舒潔譯,台北,生命潛能,2001,頁 104-105。

25 奧修,《正是那朵玫瑰》,金暉譯,台北,方智,2001,頁 79。

26 塞莫‧薩基(Semir Zeki),《腦內藝術館》,潘恩典譯,台北,商周,2001。

27 Robert L.Solso,《視覺藝術認知》,梁耘瑭譯,台北,全華,2003。

(11)

這部分筆者找到幾本有關「渾沌理論」的翻譯書籍,特別是《亂中求序一 混沌理論的永恆智慧》28 一書,將科學層面的「渾沌原理」擴展為看世界的 角度,甚至可以當成啟發生命智慧的書。另外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陳瀚凱的 碩士論文《渦旋造形之象徵意義與其在視覺動勢上的應用創作研究》29,除了 在「渦形」與「視覺動勢」提供筆者一些思考的觀點之外,也讓筆者見識到一 份認真的碩士論文典範。

而有關「女性主義」的部分,筆者是因為閱讀謝鴻均〈撥游於「陰性空間」

的妊娠紀錄〉一文,而開始對法國女性主義有興趣,特別是「陰性書寫」的部 分擴大為藝術領域時,讓筆者更肯定自己的創作形式。而在輔仁大學《中外文 學》期刊與女書店的專書都能找到一些關懷女性主義的學者的文章,讓筆者能 由不同角度解讀「陰性書寫」

而關於「簡單哲學」的「一而多多而一」必須更寬廣的心態接納複雜與簡 化原是一體,筆者在老莊的思想找到一些句子佐證,但是要再詳讀與體會,這 也是筆者日後的功課。而中國學者滕守堯所著《過程與今日藝術》30一書,給 筆者對現代藝術不同的觀點,也啟發筆者以「過程藝術」的角度來分析筆者畫 面沒有張力的構圖方式 。

筆者本身是個深深享受閱讀樂趣的人,因為興趣廣泛,書籍閱讀的範圍也很 寬,「書」常常是筆者的良師益友。雖然為了撰寫本篇論文而更大量閱讀,但也 是找自己有興趣的書,有興趣的書似乎與自己有某種緣分,感受也特別深刻。在 這一段準備時,最投緣的兩位作者是奧修與坎伯,應該會是一輩子的朋友,盼給 自己的思路與人生更寬容的接納角度!

28 John Briggs and F. David Peat,《亂中求序一混沌理論的永恆智慧》,姜靜繪譯,台北,先覺,

2000。此書太精彩了,筆者買了數本送給好友分享。

29陳瀚凱,《渦旋造形之象徵意義與其在視覺動勢上的應用創作研究》,中原商業設計學系碩士論 文,2003。

30 滕守堯,《過程與今日藝術》,台北,生智,199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有錢的人大多剛開始也是一個不起眼的角 色,微軟的創辦人Bill Gates,大家都知道 他讀哈佛大學、中途休學,在自家的車庫開 始創業;Dell 電腦的總裁Michael

相當清楚的是, Avalokiteśvara 這個複合詞是由 avalokita 跟 īśvara 結合而成。avalokita 為觀,而 īśvara 為自在,所以譯為 觀自在。因為連音或連聲 (saṃdhi)的關係,avalokita

演講辭格式 稱謂 稱謂:對在場人士的6. 稱呼。要注意稱謂的

熱烈、生機勃勃等強烈感受。此詩當然不是寫歸隱,而是描寫女子出嫁時 的喜慶場景,但是,因為詩中有「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二句,陶公在此

我是 Yoyo ,是一隻導盲 犬,我的主人是一位視障 人士。你知道我的工作是

而是「餘味曲包」 ,其內涵至少有以下幾層意蘊: (1)月夜獨酌,借酒消愁是孤 獨。 (2)舉杯邀月,月生人影, 『對影成三人』實際還是孤獨的一個人,孤獨到

作為 19 世紀最傑出的藝術家,梵高熱愛生活卻倍 感艱辛。他的畫像目光鮮明,紅髮、紅鬍子、稜角 分明的臉,浮現躁鬱不安的心情,從畫作中看到他

 譬如孤獨女  住在貧窮舍   身懷轉輪王  而不自覺知   如彼貧窮舍  三有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