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科書開放主要議題 之論述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科書開放主要議題 之論述分析 "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科書開放主要議題 之論述分析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和目的

壹、問題背景及其重要性

自 1980 年代以來,全球政局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 1985 年後,東歐及亞洲許 多國家,都發生具體的政治變革,甚或革命。學術界廣泛用「國家-社會」 (State vs.

Civil Society)的概念,來描述和討論這些極權或威權統治萎縮,及人民力量興起 的現象(羊憶蓉,1994:130)。同時期的臺灣地區,自民國 76 年政府宣布解嚴以 來,政治邁向蓬勃發展,社會進入快速變遷,對自由、民主、開放的呼聲不斷,對 現狀的批評不止。反映在教育上,社會各界高度表達對教育的不滿,殷切期盼對教 育的改革。其具體展現的是,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相繼成立,要求教育鬆綁,解除教 育管制;一種「國家-社會」勢力消長的氛圍,逐漸在臺灣社會滋生、蔓延。

任何教育改革必是一個文化改造的工程,並以國民基礎教育為改造的起點。民 間社會團體參與教育改革的勢力興起後,對中小學課程改革的要求,首當其衝之 一,莫過於開放國中小學教科書市場,主張廢除課程標準,開放國中小學教科書為 審定本,擴大地方、學校和教師對課程與教學的自主權,提倡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

促使國民教育由標準化趨向自由化、多元化,以符應多元社會進展的需要,和滿足 學生潛能開發的需求。

事實上,對國民學校教育功能的發揮,無論是就個人權利著眼,或是以國家、

社會的利益出發,主要都需藉由課程的實施來達成,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又和複雜

的社會環境相關。根據黃政傑(1993:81-83)對許多學者的相關研究分析,Smith

等人強調課程和文化的關係,當文化轉型時學校課程要能促進新共同導向的形成,

(2)

建立社會成員一致的觀念和價值;Ornstein 和 Hunkins 認為課程具有哲學、歷史、

心理和社會等四方面基礎;Posner 則認為課程是由一群面對問題須有所行動的人建 構起來的,是由具不同信念和承諾的人,彼此對話而形成的,課程受政治、社會、

經濟和文化情境的影響,因此需置於這些脈絡中來理解;Saylor 等人也指出課程 設計人員作決定時,須考慮社會、學習者和知識三方面的基礎。綜合言之,社會變 遷是課程設計的重要基礎。而國中小學教育階段最主要的學習資源--教科書,不 但是課程設計的具體體現,也是教學實施的重要依據,教科書的演變與發展,更清 楚地展現社會變遷的影響。

民國 77 年 2 月,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中,即建議中小學教科書應考慮逐年開 放為審定制。民國 78 年,教育部面對社會逐漸自由開放的情勢,著手修訂國民中 小學課程標準,並分別於 78 學年度和 80 學年度,開放國中、國小藝能學科和活動 類科教科書為審定本,以因應各界對課程的批判和開放改革的要求。

民國 84 年 2 月,教育部為執行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中有關教科書開放民間出 版業者編輯之決議,決定自 85 學年度開始,配合新修正發布「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之實施,將國小全部的教學科目開放由民間出版業者參與編輯。然開放之初,為顧 及國小教科用書--品質無虞、供書無缺、書價平準(方稚芳、楊國揚,1998:17)

三大原則,國立編譯館仍繼續編輯國小國語、數學、自然、社會、道德與健康等五 科教科用書,並基於編審分隸原則,教育部將國小教科用書的審查工作,委託教育 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辦理,國立編譯館與民間出版業者所編之教科用書均 須送教育部審查通過後,才能由學校選用。至於 86 學年度起逐年實施之「國民中 學課程標準」 ,其一般聯考科目仍由國立編譯館統一編輯,藝能學科和活動類科教 科書則為審定本。

檢視 85 學年度首次全面開放審定之國小教科書,其開放過程中,有關教科書 的編輯、審定、試用、核價、選用等各個環節,無不激起輿論喧騰。更有論者直指:

民國 83 年在立法院、教改團體的壓力及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的共識下,教科書驟

(3)

然宣布開放,民間審定本的編寫依據卻仍須沿用充滿「統編」色彩之 82 年版國小 課程標準,其「適用性」與「強制性」令人質疑(李萬吉,1997:14)。綜觀之,

國小教科書開放之路走得並不順遂,揚揚沸沸,議論四起。諸如,民間業者抗議教 科書審查係「黑箱作業」 ,要求申覆、再審;立委王拓指控臺灣書店運用行政特權 推銷部編本教科書,有壟斷市場之嫌;省議員張學舜質詢,書商利用「試教」為教 科書「綁椿」 ;民間業者向教育廳局首長緊急陳情,指台中縣以價格為選購教科書 依據,使開放政策形同具文;民間業者發表共同聲明,要求教育部實施教科書核價,

教育部重申,開放後絕不再核價;教育部函請國立編譯館和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 習會停辦國小教科書試用及實驗工作。凡此種種國小教科書開放後所衍生的問題,

不僅在學術殿堂討論,更在民意議場角力;不僅可嗅出經濟利益的爭奪,更可看出 政治勢力的角逐(歐用生,1997:3-4)。

在繼國小教科書開放審定之後,為迎接二十一世紀的來臨,及與世界各國教改 脈動接軌,教育部復於民國 87 年依據行政院核定之「教育改革行動方案」 ,進行國 民教育階段之課程與教學革新,並於民國 89 年 3 月修訂公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 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 ,闡述五大基本理念,釐訂十項課程目標,擬 具十項國民教育階段基本能力指標,以及提出七大課程學習領域。其課程實施期程 規劃為:90 學年度從國小一年級(英語五、六年級)正式實施;91 學年度二、四、

七年級同步實施;92 學年度三、五、八年級同步實施;93 學年度六、九年級同步 實施。94 學年度以後則全面實施。

然在教改脈絡下,九年一貫課程實施過程中有關教科書問題,較之民國 85 年 國小教科書全面開放審定所衍生的問題,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且臚列於「教改亂象」

之一!

首先是民國 91 年 12 月 25 日,立法院審查 92 年度臺灣書店預算,通過附帶決

議: 「教育部應停止民間業者編寫九年一貫國中小教科書業務,立即由國立編譯館

統一編印,以杜絕教科書開放民間版本後,因一綱多本加重學生家長經濟負擔、學

(4)

生學習壓力等諸多亂象」(立法院公報,91/12/25:164)。教育部為求因應,乃於 隔年 92 年 1 月 7 日,舉辦公聽會,並於 1 月 15 日發表政策說帖,提出「部編本與 民編本併行制」是最佳選擇(教育部新聞稿,92/01/15)。

其次是民國 92 年 7 月 20 日,「重建教育連線」在聯合報上發表「終結教改亂 象」萬言書,集結國內一百多位學者代表,提出十三項教改亂象(孟祥傑,2003),

其中以「教科書一綱多本」直指教科書亂象,其批評內容是「教科書未經試用;內 容錯誤百出;售價昂貴」 ,此外,尚有「建構式數學:化簡為繁教法導致學生演算 能力降低」 、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期程、七大學習領域、學習三種拼音系統,不當 且令人質疑」 、 「統整教學:分科養成教師對包領域教學反彈」等教改亂象,皆與教 科書有密切相關。

最近一次則是民國 92 年 9 月 7 日,近百位教育學者發起「教育發展新方向,

為教改開處方」研討會,指出九年一貫課程「充滿理想性,實際執行問題叢生」 、 「罪 孽深重,應停止施行」 (陳洛薇、韓國棟,2003) 。其中更有學者呼籲教育部「拯救 小六生」 ,讓尚未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國小六年級學生,於 93 學年度升上國中後,

恢復使用 86 學年度的舊教材(孟祥傑,2003)。

綜合上述,可見教科書自全面開放審定以來,紛紛擾擾,其所衍生的問題,包 括教科書的內容、審查的正確性、教科書的選用、教科書的書價、教科書一綱多本 的版本銜接、升學命題考試取材,甚至對教科書開放政策所產生的疑慮等,在目前 中小學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展開之際,這些教科書問題不僅掀起各界關注和討論,實 質上,在教育專業領域,它更具有探討和研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二、研究動機

教育是國家活動的一環,國家對教育的介入,在威權體制下,常扮演提供者與

控制者的角色;在民主開放體制下,則成為監督者與協助者的角色。然不論何種體

(5)

制下,教育作為國家統治的媒介,卻是不爭的事實。政府透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執 行,對各種價值進行權威性的分配,必然影響每位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生涯的發展。

由於課程是教育的核心,因此,教育的政治現象,往往透過課程的選擇和分配在運 作。是以,當課程改革隨教育改革而被牽動時,課程改革所展現的,除了教育領域 的專業舞台外,還有政治舞台(黃政傑,1995:4) ,換言之,改革者透過對理想中 的課程,進行爭辯討論,蔚為一股改革風潮,借助報章媒體的論壇,並施加壓力,

藉以形成社會共識,獲取各界接納和支持,將課程改革落實於學校教育中。

黃政傑(1995:6)曾分析 1990 年前後,課程改革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課題包括:

意識型態內容、三民主義教育、國父思想納入國中小課程、軍訓護理教育、兩性教 育內容、鄉土教育與母語教育、社會科教育與健康教育、外語教學與世界觀教育、

職業教育課程、課程內容的改革,及課程設計與發展等。其中部分課題已隨政治社 會文化等時空環境的變遷,而逐漸淡出課程改革的舞台;部分課題則依然活躍於課 程改革的舞台中,成為各界質詢和爭議的焦點。

教科書,作為最傳統的課程定義,作為課程的核心,自然無法摒除於課程改革 的政治舞台之外。以臺灣地區而言,立法委員等民意代表,對教科書相關改革議題 的質詢,以及報章媒體上對教科書爭議問題的報導,都屬於課程改革政治舞台上的 熱門話題之一。尤其在教科書全面開放審定後,許多不同立場的個人或團體,紛紛 透過報章媒體的公共論述,表達對教科書開放所衍生問題的質疑和擔憂,提出不同 的主張,甚至不同的哲學觀。

教科書開放,誠為臺灣地區課程史上的大事。基本上,教科書及其生產有複雜

的政經、文化脈絡。教科書由統編制逐步開放走向全面審定制後,教科書特質所展

現的,不僅是文化的產品,更是經濟的產品;教科書制度所傳達的,不僅是一種文

化的政策,更是政治的、經濟的政策(歐用生,1997:4) 。因此教科書開放,在掀

起課程改革政治舞臺序幕的剎那,其錯綜複雜的政經脈絡背景,亦隱然若現。觀之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啟動了課程自由化政策,相對地,也帶動了教科書自由化、市

(6)

場化、商品化;加強了學校教育人員課程自主的需求,相對地,也加強對教科書選 用、評鑑的需求;深化了課程本土化議題的論爭,相對地,也擴及教科書意識型態 的論爭;普遍帶來社會參與的擴大,相對地,也廣泛投入對教科書的關注與討論。

凡此種種,教科書依然是課程改革中議論的話題之一、改革的焦點之一。

處現今資訊傳播發達的時代,社會參與的擴大益加明顯,民眾往往透過報章媒 體來經驗課程改革、瞭解課程改革,要言之,媒體為我們再現和建構了一個課程改 革的圖像。尤其是報紙,被公認為歷史最久、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介(王洪鈞,

1987) ,也是公共事務消息的主要來源,對建構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科書開放圖像,

發揮了一定的影響力。曾有研究指出,報紙在學校教育上的功能有: (一)報紙提 供學校教育相關訊息; (二)報紙影響大眾對學校教育的看法; (三)報紙影響學校 教育決策; (四)報紙提供學校教育意見交流的公共論壇(張哲彰,1996:12-14)。

課程是學校教育重要的一環,課程改革反映學校教育革新的一面,相對地,教科書 是課程的核心,教科書開放亦反映課程改革實質的一面。到底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 中,教科書開放政策下衍生了哪些具爭論性的議題?這些議題指涉的爭議性事件,

是怎麼發生、怎麼發展?報紙上呈現這些爭議事件的公共論述,又是怎麼說、說什 麼?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在國內,長期統編制的教科書政策下,有關教科書的研究,大抵以教科書教材 內容的分析為主,縱使教科書開放審定以來,檢視博碩士論文,探討有關教材內容 的分析,仍占約 1/2 強(1999,48%; 2000,61%; 2001,52%;2002,45%)。

其他有關教科書的實證研究,例如:編審制度的相關研究、選用制度的研究、評鑑

規準建構的研究、物理屬性的研究,和市場機制的研究等,論文篇數並不算多。其

中陳淑華(2000)從法律面和經濟面切入,分析國小教科書開放後所衍生的問題和

爭議;石琇菁(2003)從教科書數量課稅與補貼政策及教科書價格管制等層面,探

討中小學教科書品質的決定與政府政策。然而,針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教科書開

放所衍生的問題,設定主要議題藉由報章進行分析探討者幾乎闕如,此為本研究動

(7)

機之二。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謂之「風起雲湧」 ,實不為過。研究者服務於國立編譯館,

深感課程改革下自由開放的教科書,除樣貌、風華已今非昔比,更引人關注的是,

擾嚷不休的書價、選用、編審、版本銜接等問題,甚至有立委提出教科書應回歸統 編之議。基於對工作的關懷,和對教科書的熟悉,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三、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目的包括:

(一)分析教科書的主要意涵及國中小學教科書開放的演進與發展。

(二)探討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科書開放衍生的教科書主要議題及其論述內 涵。

(三)解析教科書開放主要議題的爭議焦點並提出相關批判和省思。

(四)根據研究的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教科書發展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解釋

壹、研究範圍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臺灣地區中小學教科書制度的演進與發展,可追溯至日治

時期(1895~1945)的統編制、臺灣光復至民國 57 年(1945~1968)的統編審定併

行制,及民國 57 年九年國教實施至民國 78 年(1968~1989)的統編制,但是上述

(8)

三個教科書發展期,國內教科書相關研究很少,且多圍繞在教科書內容意識型態的 分析。及至民國 78 年開放國中藝能活動類科,到民國 89 年九年一貫課程公佈之前

(1989~2000),教科書的研究開始逐漸被重視,並且在政治解嚴的影響下,不再 侷限於內容分析。

九年一貫課程的公佈實施,以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以領域統整取代學科分 科、以全面審定取代部分統編,加上課程研究典範的轉移,使課程的研究與教科書 的研究進入嶄新的時期。然而,本研究探討的旨趣以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教科書 開放所衍生的問題為主,鑑於九年一貫教科書自九十學年度起實施,因此,本研究 擬以民國 90 年 9 月 1 日起至 92 年 12 月 31 日止,共 2 年又 4 個月的教科書新聞樣 本為研究範圍。

貳、名詞解釋

本研究所使用的主要名詞,其意義與界定分述如下:

一、九年一貫課程

本研究所指稱之「九年一貫課程」 ,是指教育部於民國 89 年制定發布的《國民 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並宣布自九十學年度起,由一年級開始實施的國 民中小學新課程。該課程以學習領域綱要和能力指標方式呈現,強調一貫、統整、

多元、彈性、能力本位和學校本位等理念,並規定教科書全面開放由民間業者編輯 出版,送教育部審定通過後發行。

二、教科書開放

本研究所稱之教科書開放,源於臺灣地區政治解嚴後,社會大眾對教育改革呼

聲不斷,要求開放國中小學教科書市場,由政府精編精印、統一供應的統編制,改

為審定制,亦即將教科書開放由民間業者依課程標準或綱要編印,送經政府審查通

(9)

過,方可行銷,供學校選用。

三、教科書主要議題

本研究所稱之教科書主要議題(issues),是指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教科書 開放全面審定後衍生有關於教科書爭議的問題。本研究經過文獻探討與教科書新聞 報導主題類目,交叉綜合歸納出教科書開放主要議題有三個:教科書市場化議題、

教科書編審政策議題、教科書使用相關議題。

教科書市場化議題,包括的新聞主題類目有:「議價與書價」 、 「行銷與市場」、

「評選與採購」 。教科書編審政策議題,包括的新聞主題類目有:「統編民編政策」 、

「編輯與審查」 、 「著作權與版權」 。教科書使用相關議題,包括的新聞主題類目有:

「教材設計與使用」 、 「教材內容誤植或爭議」 、 「教材銜接」 、 「升學考試與基本學力 測驗取材」等。

四、論述分析

「論述」 (discourse)一詞或稱「論域」 ,論述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名詞;可 以指思想和傳播的互動過程,也可以指思想和傳播的結果,換言之,論述是製造意 念和再製意念的社會過程。Foucault 認為知識既不是客觀也不是主觀的,而是在歷 史變遷的某個特定時期的權力產物。換言之,知識或真理作為一種論述型式,其背 後是有權力運作的。論述若被視為權力網絡中的一部分,則任何論述並無絕對的真 偽。因為語詞和事物間的關係,總是部分而不完整,根植於論述規則及人為造作,

所以形塑出來的真理或知識,不過是論述的諸多規則搭配完成的效果。而媒介論述

往往可以體現這種效果。因為媒介論述在論述實踐中,能扮演著建構社會知識、形

成規範和反映價值、塑造共識與合法化等重建構性的角色。本研究所稱之論述分析

即是採教科書的媒介論述以進行分析。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實施與研究限制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取文獻分析和論述分析兩種。茲分述如下:

一、文獻分析

為探究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科書開放所衍生的相關議題,本研究首先蒐集有關 文獻和資料進行分析,其一是教科書理論和相關研究的探討,以作為分析教科書議 題的基礎;其二是教科書開放之演進與發展的探討,以作為分析教科書議題之內涵 與爭議焦點的依據。

二、論述分析

(一)論述分析的特色

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為一跨領域的學科,它衍生自人類學、認知心

理學、社會心理學、微觀社會學、語言學、符號學、口語傳等。其源頭可追溯至兩

千年前的語藝(rhetoric)和詩學發展,直到 1960 年代,論述分析才奠定了較完整

的分析架構,至 1970 年代末期,論述分析才漸行成熟(van Dijk,1988a:3-7,引自

張淑綺,2000:67)。語言學研究中,論述分析所要研究的不只是一個說話者的複

雜言辭,更關心的是兩人或多人,在特定網絡中,他們用來支配這類論述的語言規

則和慣例是如何互動的(楊祖珺,1998:120-121) 。因此「論述」一詞強調的是語

言的動態面,具有行動中「in action」與使用中「in use」的內含意義,指涉的層面

包括傳播者的社會位置、社會情境與實際使用的語言面向(van Dijk,1985:1,引自

黃美惠,2001:95)。因為所有的語言都會受到它們的歷史發展,以及社會關係衝

突的影響,因此,論述是社會、歷史和制度構成的產物,而意義是由這些制式論述

中生產出來的(楊祖珺,1998:122)。

(11)

將論述運用至社會科學研究,所謂「論述」 ,指的是在特定的社會情況和歷史 條件下所生產出的一套相關的陳述(游美惠,2000:7) 。論述分析相較於內容分析

(content analysis)和文本分析(textual analysis),三者互有關聯,又互有差異。

基本上,內容分析是指研究者檢視某一類社會製成品,對其溝通形式的明顯內 容,做客觀、系統、定量的描述(Barelson,1952:18;引自游美惠,2000:9);亦 可定義為一種量化的技術研究,透過標準化的計量單位與測量,將文件內容中的特 質彰顯出來或做比較(Manning & Cullum-Swan,1994:464) 。惟對內容分析的研究而 言,文本當中所陳述和傳遞的訊息,都只可能僅是其中的「要素」(component parts) ,它們組合起來蓋無法構成文本的總合。因此,如何做到「爬出文本之外」

掌握未書寫出來的部分,就需仰賴文本分析或論述分析。

文本分析意謂對文本本身進行拆解,觀察其部分之間是如何拼湊相合在一起,

再者進行詮釋,將某些知識傳統相連的價值,如心理分析思想、符號學理論、馬克 思思想、社會學和人類學理論或女性主義思想等,應用到文本中(游美惠,2000:

17) 。然而社會科學的研究更在意的是文本的社會意涵,所以 Fairclough 將文本分

析更細分為語言學的分析(linguistic analysis)和互為正文的分析(intertextual

analysis) ,兩者可互補,相輔相成。亦即除了對文本內部的語言符號作解析外,更

須去注意文本之間的內在指涉關係。因為,社會條件會架構文本的消費,甚至將文

本詮釋限制於某些特定的歷史定位(唐維敏譯,1996)。不過,Fairclough 基本上

仍認為文本分析是論述分析的一部分。誠如 Tuner 所述,不能將文本視為單獨分析

的客體,應將建構文本所使用的論述,及這些具有建構作用論述的社會歷史,都納

入分析(唐維敏譯,1998) 。翁秀琪(1997:2)也指出,論述分析是同時關注文本

和文本的脈絡,而相互文本的分析則可作為文本及其脈絡之間的連結。因此,可以

說文本分析為論述分析紮下基礎。進一步而言,論述分析則更能貼近社會科學的研

究。

(12)

(二)採論述分析的合理性基礎

論述分析常涉及階級、性別、種族的偏見,以及權力與宰制等因素。論述分析 所倚賴的論述理論,基本上,是將論述詮釋為鬥爭的場域和鬥爭的對象,各個團體 在論述場域中爭奪文化霸權,努力製造意義和意識型態(游美惠,2000:31)。而 事實上,文化意義特別是在爭議性、衝突性的情境下能被清晰表達,因為所有意義 的詮釋都發生在爭取文化控制權的抗爭上。

機構與社會團體所持有的特殊意義與價值,被有系統的接合在語言中。論述是系統組 織過的一套陳述,用以表達某個機構所持有的意義與價值。論述也定義、描述、界分 某機構在其關切的特殊領域上,可能說什麼與不能說什麼,論述提供了關於某一領域 的一組可能陳述,組織並結構某特殊主題、對象及過程如何被談論,在此過程中,論 述提供社會及個人行動的描述、規則,也包括什麼是被允許、或被禁止的(Kress,1991,

引自羅世宏,1994:46)。

另一方面,所有的論述,包括新聞類的媒介論述,都是被結構出來的,且相互 關聯。權力/知識會透過論述實踐而發生效用,傳播活動是一種論述實踐的過程,

傳播的內容建構了各種不同的論述形構,藉由分類、區隔、排除、拒斥等,劃出主 流/邊緣、正常/異端、發聲/消音等不同體系,其能量也隨著權力資源的結合而有所 消長(邱麗珍,2000:41-42;Hall,1996:4) 。媒介論述在通往社會建構的實踐過程 中,往往透過議題的表徵,對於社會意識型態的形成過程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有 些論述的影響力和合法性相較其它論述更高、更明顯,但是,仍有些論述正努力奮 鬥,希望得到一些社會認同,要言之,論述不離權力關係。

綜合 Kress 對論述的闡釋及媒介論述的重要性,觀之教科書,既具有非常特殊 的文化、經濟商品意涵,又教科書之爭議性新聞論述,透過議題(例如教科書書價 大戰、透視教科書市場畸形現象、中小學教育的核四風暴等)的表徵,通常具有形 塑一般社會大眾對教科書產生某種意識型態(例如低書價、非商品、奉為聖經等)

的功能,換言之,新聞媒介論述實具有建構教科書框架

的意涵。

(13)

(三)論述分析的步驟與架構

論述是社會、歷史和制度構成的產物;是在特定的社會情況和歷史條件下所生 產出的一套相關的陳述。本研究乃針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背景下,教科書開放以來 所衍生的三個主要議題,從報紙新聞論述的文本出發,首先,按時間脈絡,進行議 題發展的表面敘事分析;其次,針對議題發展中爭議性事件,進行背景脈絡、事件 發展和相關新聞評論的分析;最後,就議題的爭議焦點進行批判與省思。

茲將本研究之論述分析步驟依分析層次,製成圖 1-1 論述分析架構圖(以教科 書市場化議題為例) :

圖 1-1 論述分析架構圖(以教科書市場化議題為例)

貳、研究實施

一、樣本選取

本研究樣本的取材,主要是蒐集民國 90 年 9 月 1 日至 92 年 12 月 31 日期間,

(14)

報紙上有關九年一貫教科書的新聞報導,以聯合報(含聯合晚報) 、中國時報(含 中時晚報) 、自由時報三報為選取來源,一則,三報發行量已逾百萬份,而且佔據 國內大部分的報紙市場(黃美惠,2001:85);二則,三報發行地區遍及全國,不 像部分報紙鎖定市場或讀者作區隔(如民生報、工商時報) ;三則,社會大眾普遍 認為三報各有立場也各具代表性。另外,本研究也佐以立法委員的質詢案及教育部 的新聞稿、在立法院的專案報告,以及學者對教科書的相關研究等。

選定報紙來源後,以研究者服務的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相關剪報 (以北市版為主)

為主要來源,依研究範圍逐一查閱與九年一貫教科書有關的報導,分年月依時間遠 近,影印分檔保存。為求完整蒐集所有樣本,研究者也進入國立教育資料館網站設 定關鍵字「教科書」或「課程」 ,依研究範圍進行教科書新聞的搜尋,將國立教育 資料館剪報清單(也以北市版為主)與國立編譯館所蒐集剪報,交叉比對採聯集部 分作為最後選取範圍。惟對於苗栗縣統一票選教科書事件,因北市版報導有限,為 求詳知該事件始末,故參閱數則苗栗縣地方版新聞與評論。除上述之外,本研究亦 透過立法院圖書館,蒐尋立法院公報中與教科書相關的質詢案,以及教育部有關於 教科書的專案報告,作為輔助樣本以佐證部分新聞報導,或加強其論述(例如立法 院要求民間業者停編教科書,透過立法院公報的紀錄可以彌補報紙報導的不足) 。

二、資料分析

(一)分析單位

分析單位是內容量化時依循的標準,應配合研究目的而設定。本研究以「一 則」新聞為分析單位。例如:【記者○/台北報導】、中小學教育的核四風暴 系列三之一、本報記者/調查報導、記者○、○/連線報導、記者○/新聞分析、

○/教(高雄市)…等,亦即以新聞標題為計算單位,遇有同一大標題下有 兩篇小標題,各有記者署名報導或訊頭,則分為兩篇登錄。

(二)分析類目

(15)

類目是內容歸類的標準,Berelson 將類目分為兩大類:(1)「說什麼」類目

(”what is said” categories)用以測量內容的實質(substance),包括主題、

方向、特徵、主角、權威或來源、出處等。 (2) 「如何說」類目(”how is said”

categories) ,用以測量內容的形式(form) ,包括傳播的類型、敘述的形式、

感情的強度、策略等。 (引自歐用生,2003d:156)。

關於類目的發展主要有兩種,一為依據理論或是過去研究結果發展而成,二 為由研究者依研究主題與需要,自行發展。基本上,類目的建立與發展,必 須能反應研究宗旨與問題,並符合窮盡、互斥、可靠的原則(李天任、藍莘 譯,1985:230)。以下就「如何說」、「說什麼」類目分述之:

1.「如何說」類目

指透過新聞陳述方式來瞭解新聞報導所呈現的形式。依本研究樣本特性,分 為下列四種報導形式和說明如后:

表 1-1 本研究樣本報導形式分類表

分 類 說 明

純新聞報導 由消息來源提供新聞,經記者、報社處理的新聞屬之。

專欄、記者特稿 由學者專家或報社執筆撰寫之常態性文章,或記者主動調查、分 析、解釋之新聞報導屬之。如特稿、專訪、分析等。

社論(社評) 報紙每日刊登之社論。

編制外人員撰寫之評論 如專家學者、讀者的投書等屬之。

2.「說什麼」類目

可分為「新聞主題」和「消息來源」兩種類目。本研究樣本顯示一則新聞可 能牽涉兩個以上的新聞主題或消息來源,故皆以複選方式登錄。

(1)新聞主題類目

鍾蔚文(1992)認為每則新聞報導的重點,有提綱挈領之要,可說是一則新

聞內容中的「主題」表現。換言之,新聞主題是一則新聞中主要論述的命題。

(16)

本研究依據樣本特性,參考教科書相關理論及研究者自行建構,整理成十三 項類目和說明如后:

表 1-2 本研究樣本新聞主題類目分類表

分 類 說 明

統編民編政策 教科書由政府統編或由民間編印的政策相關問題。

意識型態 教科書內容中涉及國家主權意識的相關報導。如首都、版圖等。

課程綱要與能力指標 新聞報導主體在教科書,但談及課程綱要與能力指標者。

編輯與審查 書商編輯教科書、政府審查教科書等相關報導。

行銷與市場 書商行銷策略、市場佔有與分佈、經營不善等相關報導。

評選與採購 學校、縣市評選、採用、購買教科書,和接受不當行銷行為等相 關報導。

議價與書價 關於計價、議價、書價方面的相關報導。

教材銜接 不同版本、換版本等的教材、課程銜接問題。

教材設計與使用 教師自編教材和教科書的使用等相關問題。

教材內容誤植或爭議 教材出錯或內容見仁見智引起爭議等相關問題。

升學考試與基本學力測

驗取材 升學考試、基本學力測驗等取材自教科書的相關問題。

教材評鑑 教育部研擬教科書評鑑的相關報導。

著作權與版權 教科書、參考書的著作權與版權相關問題。

(2)消息來源類目

Voakes 指出消息來源是一些在新聞引述中提及且可確認的個人、組織或實 體(entity;如文件或研究) (引自臧國仁,1999:161) 。亦即探討新聞報導 中直接引用或間接引述、且可被指認出來的消息來源及出處,例如:教育部

「說」 、部長○「表示」 、公平會「指出」 、人本基金會「認為」 、調查報告「顯

示」…等等。另外,因本研究非為傳播學研究,不需探討報社立場,再者為

清楚交代消息來源的真實特性,本研究僅將「純新聞報導」和「編制外人員

(17)

撰寫之評論」列入消息來源的登錄,其餘(如社論和專欄記者特寫)不列入 登錄範圍。茲將消息來源類目分成十三項和說明如后:

表 1-3 本研究樣本消息來源類目分類表

分 類 說 明

教育部長 包括曾志朗、黃榮村兩位部長。

教育部或所屬單位 主要指國教司及部屬館所如國立編譯館等。

縣市教育局 指地方各縣市政府、縣長、教育局、局長等。

民意代表 指地方各縣市議員、中央立法委員。

教科書業者 或簡稱業者、書商,主要是指參與九年一貫課程編輯、送審、行 銷的民間教科書商。

學校 指各國中小學。

教師 指國中小學教師個人或教師會等團體。

家長 指家長個人或家長會等團體。

學者專家 以任教於大專校院為主。

其他政府單位 指教育部以外的政府單位,如公平交易委員會等。

民間教改團體 如人本基金會、民間教改會等

其他民間社會團體 指民間教改團體之外,如補習教育團體、動物保護協會等。

其他民眾 指家長、學者專家身份以外者。

三、研究架構

茲將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分析焦點和預期達成目標三者間的關係,製成圖 1-2

研究架構圖,以清楚顯示本研究的實施方式:

(18)

文獻分析

教科書市場化議題 書價、行銷、評選

圖 1-2 研究架構圖 教科書制度演進與開放回顧 教科書的本質與定位 教科書開放政策的學理依據 教科書開放政策相關問題之 研究分析

瞭解我國教科書開放的演進與發 展。

根據研發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 教科書發展的參考。

探討教科書開放後衍生的教科 書主要議題及其論述內涵。

解析議題爭議焦點,進行批判 省思。

分析教科書主要意涵與相關議題。

教科書使用相關議題 使用、銜接、錯誤、學測取材

教科書編審政策議題 政策、編審、著作權版權 論述分析

=======

九年一貫 課程教科 書開放主 要議題

預期達程目標 研究方法 分析焦點

參、研究限制

本研究以教科書新聞報導為主要論述分析的對象,在「分析材料」、「研究方 法」 、 「媒體報導」上,仍有以下限制:

一、分析材料的限制

本研究主要蒐集民國 90 年 9 月 1 日至 92 年 12 月 31 日止,中國時報(含中時 晚報) 、聯合報(含聯合晚報)及自由時報三大報有關教科書的新聞報導,其餘如 中央日報等對教科書的報導量亦不少,惟因樣本選取的考量,因此無法納入所有報 紙關於教科書的報導與評論。

再者,報紙上有關教科書的報導,許多是隨著九年一貫課程而出現,但並非是

報導的主體(例如「國中小數學不再簡化」重點在數學課程,報導中僅提及應增加

數學教科書單元一語) ,則予以過濾不選取。在教科書新聞的認定上恐有掛萬漏一

之虞,亦是本研究分析材料上的限制。

(19)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主要針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科書開放衍生的問題進行論述分析,即以 論述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惟 Foucault 認為,權力與論述是密不可分的;權力內在 於論述,論述展現權力;權力像循環於論述內部的血液,而論述猶如權力的脈搏(黃 道琳,1986:28) 。van Dijk(1993)也指出,批判論述分析是否成功,除了可由其 有效性和關連性來看之外,同時也可以視其是否造成變遷來衡量(引自游美惠,

2000:35) 。換言之,如何從教科書開放主要議題中去揭示教科書爭議問題的權力 形構和運作機制,進而鬆動我們對教科書問題既有框架的理解,尋求其他更多的可 能性,譬如教科書問題的論斷、歸因和解釋等,亦即去解構「教科書現象」再造「教 科書圖像」 ,做為未來教科書發展的參考。本研究限於研究者在時間和能力上的不 足,恐無法觸及論述所欲彰顯「變遷」的可能,致本研究於研究方法的運用仍見限 制。

三、媒體報導的限制

新聞研究者常以媒介框架來探討媒介與真實之間的關係。一般論者認為新聞乃 社會真實(reality)的建構,而非社會真實的客觀反映。因為新聞建構過程必須透 過各種框架轉換真實,例如:新聞媒體本身、消息來源等,其報導內容因而未必等 同於原始的社會真實,同時,也與事實真相(facts)有異。而本研究樣本中所呈現 的教科書問題與事件,也有同樣的盲點,也都是媒體與不同消息來源各自利用符 號、傳播,以及其他資源進行框架競爭的結果,而企圖主導社會上對教科書主流文 化意涵的認知與定義。除此之外,新聞常規中,記者路線的安排、截稿時間的壓力;

記者的觀察、選擇、文字組織;新聞組織內部的控制、專業意理的判斷等,甚至媒

體的立場,都是難以避免的限制。這些因素都「框架」我們所認知的教科書問題與

事件。

(20)

註 釋

臧國仁(1999:28)認為「框架」可說是個人面對社會所建立的思考架構,源自過去的經驗,但經 常受到社會文化意識影響。另一方面,社會組織的基礎框架構成了文化的中心成分,成為彼此瞭解 與詮釋的基模原則。這些基礎架構甚至可以組合成架構的架構(framework of framework),成為 社會核心思想體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蘆洲線與新莊線皆於民國 83 年經行政院核定,環境影響說明書於民國 84 年經環保署同意,財務計畫則於民國 87 年通過核定,共同於民國 90 年開始施 工,兩者於民國

國外實施教師評鑑,已行之有年,而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提升,成效益相當 顯著。國內對於教師評鑑的主張直到 1996

30 高雄市立國民中學兼行政職務教師減課標準表 國中教育科 31 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及兼任行政職務人員每週授課節數編排要點 國中教育科 32 高雄市立國民中小學教師甄選暨介聘作業要點

民國 57 年,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正式實施, 教科書改由國立編譯館主編, 數學教科書之編製 成立有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課程綱要總綱已於103 年11月28日由教育部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