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 71 -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第一節 詩意圖的圖文轉譯

如何將御製詩的內容,以圖畫形式表現?這是詩意圖的畫者,所面臨 的最大問題。文學與繪畫是屬於不同的表現媒材,詩作為精鍊的語言,要 用繪畫來呈現詩意,則必然在詩文內容上有所取捨與增減。詩文內容的取 捨與增減過程,透露出畫者關注的焦點與詮釋的巧思,並且構成詩意圖的 形式特色。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特色,包括有「意象的選擇」、「實景與象徵」、「古 圖式的新詮釋」與「消失的帝王身影」。這四項特色,敘述了詩意圖在創作 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畫者的解決之道,並且勾勒出這系列詩意圖與 其他乾隆朝宮廷繪畫不同的重要特色。

「意象的選擇」是詩意圖在創作過程中,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畫 者對文學與繪畫不同創作形式的雙重選擇:畫者會挑選詩文內容中他認為 具有代表性、關鍵性的「文字意象」,來進行圖繪;畫者也會就他所能取材 的視覺材料中,以適合詩文內容的「視覺意象」,來架構出搭配詩文的畫面。

在根據乾隆登基前的詩作所創作的詩意圖中,金昆的〈御製有鳥二十 章詩意〉和冷枚的〈御製十宮詞詩意〉兩套冊頁相當具有代表性。

金昆所畫的〈御製有鳥二十章詩意〉冊頁(圖 5a、5b),乃根據乾隆 登基前仲春時(雍正 13 年)所作的〈有鳥二十章〉該組詩意。《中國美術

(2)

全集》曾刊載該冊頁之二幅,但無標示為第幾幅。1根據畫面內容推測,應 為第一首的「鳳凰」和第二十首的「雲間鶴」。

第一首之主角乃鳳凰:

「有鳥有鳥百鳥王,雄為鳯兮雌為皇,朝棲崑圃飲玉露,夕宿蓬島餐 琳琅。九苞六徳耀文明,恢恢天宇恣翺翔,厥惟聖人修至徳,來巢阿閣呈 嘉祥。藹藹吉士馳王路,千秋萬載邦家光。」

第二十首之主角為雲間鶴:

「有鳥有鳥雲間鶴,萬年枝上欣所託,勁羽梳風意態孤,清聲韵月響 深壑。常伴仙家丹鼎煙,不慮虞人施矰繳,有時灑翮一髙飛,迢迢天路翔 寥廓。」

〈有鳥二十章〉這組詩中,並不刻意描寫或想像珍禽的外貌,而是充 滿各種對珍禽生活形態的擬人化描述,並且將珍禽的性情與聖人的品德作 連結,讓珍禽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鳳凰」在該詩中,被描寫為居住於仙境的鳥禽,並且代表著各種德 行,是呼應聖人修德與吉士成王過程的鳥禽。畫面中,金昆除了以氤氳朦 朧的山水景色,表現出鳳凰所棲息的仙境,描繪出「崑圃」、「蓬島」如夢 似幻的景色,更重要的是,他以鳳凰伴隨著乘著坐騎的文人與僮僕,詮釋 詩中「藹藹吉士馳王路,千秋萬載邦家光」的期勉。(圖 5a-1)

「雲間鶴」則是被描寫為有著勁羽和清聲的孤高鳥禽,常伴隨著仙家 煉丹,有著脫俗的氣質。畫面中仙鶴徜徉於雲氣蒸騰的青綠山水之中,立

1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 10,上 海:上海人 民美術出版 社,

圖 145。

(3)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 73 -

於或高或低的古木樹梢,石間平台中坐著一位朱衣仙家,面對著丹爐和聳 立的仙鶴。「雲間鶴」、「萬年枝」、「仙家丹鼎」等意象,金昆巧妙地穿插在 山石古木之間。(圖 5b-1)

金昆對於詩中「意象」的選擇,乃是針對動植物與山水景色的具體物 象,描繪形象並融合於畫面上,而未選擇詩中「文明」、「王路」、「邦 家光」等抽象概念。以青綠山水表達珍禽的棲息之地,適當地勾勒出珍禽 的脫俗與罕見,人物與珍禽則成為青綠山水裡的點景。

這種著重詩中具體意象的詮釋手法,在冷枚的〈御製十宮詞詩意〉中 也能看到。冷枚的〈御製十宮詞詩意〉是另一件依據乾隆登基前的御製詩 所創作的詩意圖,分別描繪「吳宮」、「楚宮」、「秦宮」、「漢宮」、「魏宮」、

「晉宮」、「齊宮」、「陳宮」、「隋宮」、「唐宮」的典故。(圖 6a-j)

這十個古代著名的宮殿的,有著華麗絢爛的過去,但是卻都因為君王 耽溺於享樂,而淪為灰飛湮滅,導致帝國的傾頹。乾隆〈十宮詞〉在歌詠 過去宮廷多采多姿的生活時,其實蘊含著更多警惕的意味。2以「吳宮」該 首為例:「白苧輕盈屧響廊,青龍舟裏換晨妝,夜逰朝宴千年樂,那管人間 有越王。」乾隆在前三句敘述戰國時代吳國宮殿的豪奢,以及嬪妃為取悅 君王而專事打扮的情形;末句則話鋒一轉,以反諷的語氣對吳王忽視越國 圖強的行徑提出批判,前三句詩裡的歌舞歡愉,突然之間變成諷刺的荒淫 景象。乾隆的〈十宮詞〉這組詩,就是在這種教化的基調中,將為君應當 引以為鑑的道理,隱喻在詩裡對十朝宮廷繁華生活的描述之中。

要同時將宮廷華麗的意象,與詩中教化的隱喻,同時濃縮在冊頁之中,

顯然過於困難。冷枚選擇描繪的意象,幾乎都圍繞在〈十宮詞〉裡對宮廷 生活的描述。在「吳宮」該幅中,冷枚將詩中「白苧」、「青龍舟」、「換晨

2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御製樂善 堂全集定本 ,卷二十七 ,十宮詞。

(4)

妝」等景象,具體化為青色龍舟上,一名宮女撐篙橫渡宮中的白苧池,舟 中幾名宮女伺候著嬪妃攬鏡化妝,宛若典型的宮中仕女圖。冷枚不僅將詩 中具體景物化為圖像,更增添許多細節以呈現宮廷苑囿的富麗堂皇,例如

「吳宮」中的岸邊柳樹、「楚宮」內的太湖石、「漢宮」的華麗地毯等,這 些即便可能是明代才會出現的園林擺設,也都跨越時空齊聚一堂,妝點前 朝宮殿的繁華。

描繪詩中對具體景物的敘述,是詩意圖創作中最容易著手的切入點,

這種詮釋手法在乾隆登基之後的御製詩詩意圖中,屢見不鮮。

李世倬和鄒一桂根據乾隆 11 年的〈擬古四首〉3所畫的詩意圖,同樣 以詩中的客觀景物,描繪出山水景色。同樣屬於擬古類型的詩作,這四首 擬古詩少了許多教化的意味,增添了更多對文人情懷的歌詠。李世倬描繪 第二首的擬孟浩然〈待友〉詩,鄒一桂則是第四首的擬柳宗元〈溪上〉詩。

(圖 7、8)

第二首的〈孟山人浩然(待友)〉,描寫等待友人的真摯情感:

「我有好古懐,在山懐綺季,古人不可見,之子乃其類,荷裹脫粟飯,

童將漉酒器,山水最佳處,期君君不至,虛擲此芳晨,頽然成獨醉。」

李世倬在畫面上,描繪乾隆擬詩中的主人翁,居住在高聳的山水景色 中,山中茅屋數間,正是主人翁等待友人的地方,屋中正忙著準備接待友 人,山腳的木橋上,似乎暗示了乘著坐騎的訪客。(圖 7a-b)李世倬選擇 了乾隆詩中對於主人翁準備接待友人的意象,並且描繪出「山水最佳處」

的住所景色;然而詩末待友不至的悵然若失,卻是難以在詩意圖中表達的 抽象情緒。

3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御製詩集 初集,卷三 十三,擬古 四首。

(5)
(6)

邊的游禽則呼應「護紋鷗性野」、竹林下的筍芽則呼應「紫苞新筍籜」。這 首詩的主軸在於寫景,並沒有過多的抽象情緒或意涵困擾畫者;畫者則巧 妙地將詩中的意象,不著痕跡地融合於畫面的庭園景色之中。(圖 9a-d)

徐揚根據乾隆 16 年御製詩所畫的〈御製天寧寺小憩詩意〉也有著類似 的詮釋手法(圖 10)。這幅作品乃描繪御製詩〈天寧寺小憩〉,詩中引用了 典故敘述此地的沿革。:「昨朝望裏雲烟渺,今日坐覺春光舒,阿大中郎留 别業,優婁比邱得廣居,鳥是南音真惬聽,花欺北地無虚譽,平山更在綠 雲外,俯暢樓窓恰受虚。」5天寧寺位於揚州府,古代這裡曾是晉朝大傅謝 安的別墅,東晉義熙年間梵僧曾在這裡翻譯華嚴經,後來褚叔度請求謝琰,

遂將這裡改為寺,寺名謝司空寺,宋代政和年間才改稱天寧寺。6也許是第 一次南巡中,天寧寺帶給清高宗的印象頗佳,所以乾隆 21 年之後在寺的右 邊建有行宮,第二次南巡開始,這裡就作為行宮之一,後來的詩作多稱「駐 蹕」,而非如本詩的「小憩」。7

詩中「鳥是南音真惬聽,花欺北地無虛譽,平山更在綠雲外,俯暢樓 窓恰受虛。」在徐揚的筆下,具體化為桃花盛開、綠樹連綿的景色,並且 畫有一個文人坐於高樓,欣賞四周風景,且有飛鳥追逐嬉戲於窗邊,呼應 詩中所提及的各種物象。(圖 10a)然而詩中「阿大中郎留别業,優婁比邱 得廣居」的歷史典故,則是難以化為圖像的演變歷程;而且這種對歷史的 興懷,亦非詩中「小憩」賞景經驗的主軸,所以並不作為畫面的詮釋對象。

因此,創作者挑選御製詩中的「具體物象」作為描繪的對象,再將這 些眾多物象巧妙合理地安排在整體畫面之中,可以說是御製詩詩意圖解決

「意象的選擇」這個關鍵問題的主要原則。具體物象的選擇會兼顧繪畫本

5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御製詩集 二集,卷二 十三,天寧 寺小憩。

6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欽定南巡 盛典,卷八 十四,名勝 ,揚州項。

7 如《御製詩集二集》卷 六十八〈天 寧寺行宮作〉、卷七十一 〈渡江駐蹕 天寧寺〉、《 御 製詩集三集 》卷十九〈 駐蹕天寧寺 行宮作〉。

(7)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 77 -

身的畫面需求,來作調整安排,甚至增加詩中所沒有的物象,讓畫面更加 賞心悅目,例如冷枚的〈御製十宮詞詩意〉中「吳宮」增加的岸邊柳樹、「楚 宮」裝飾的太湖石、以及「漢宮」地面的華麗地毯等,都是畫家精心安排 的豐富細節。

當整首詩的主旨是在描寫具體可見的景象時,詩意圖就可以避開「抽 象意涵」的詮釋問題,而如張若靄的〈御製御園暮春詩意〉一般,成為詩 畫巧妙結合的精彩作品;然而當詩中有如〈十宮詞〉的隱喻、〈擬古四首〉

的情緒、或是如〈天寧寺小憩〉中的歷史興懷時,這類抽象意涵就會被主 觀地排除在畫面內容之外,而成為需要讀者透過解讀詩文,去細細體會的 弦外之音。

「實景與象徵」則是這一系列御製詩詩意圖的畫者在畫面空間處理方 式上,另一種常見的處理手法。御製詩內容所透露的,可能是皇帝在某個 時空環境下的一趟旅遊,或是生活中對某個特定景物的詠懷。隨著詩文內 容的不同,詩意圖的創作者會透過自然與人文的景觀,在畫面架構出可見 的空間,來承載玩賞經驗中不可見的情懷與興致;其方法是參考皇家苑囿 或是地方名勝的「實景」景觀,或是畫出「象徵」皇帝想像中的理想景象,

這是兩個相對而互補的空間處理手法。

「實景」的詩意圖詮釋方式,是從實存可見的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中,

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景象,來暗示或描繪出賞玩經驗的發生地點。這種手法 並非畫家用寫生的方式,在現場如實地描繪眼前所見的景物,而是憑記憶、

參考實際景觀,經過主觀的選擇、剪裁、組合來完成的,是寫實與寫意兼 而有之。

「實景」山水的圖繪方式,根據史載,可以追溯到晉代顧愷之「畫雲 臺山記」中的繪畫構想,以及宗炳將遊覽所見繪於壁上的事蹟,乃至唐代

(8)

吳道子奉玄宗之命到蜀地觀察嘉陵江景,而後在大同殿壁完成嘉陵江圖的 故事。在現今留存的作品裡,五代、宋以後發展成熟的山水畫,其以「真 山水」為模本所歸納出的理想化山水構圖,如傳為荊浩的〈匡廬圖〉、夏珪 的〈西湖柳艇圖〉等,亦被視為是有參考「實景」的作畫方式。8

明清時代士人旅遊風氣的盛行,則是促進「實景」山水畫蓬勃發展的 主因。明清時代的「實景」山水包含幾種典型:有記遊的、有描繪畫家寓 居地的、也有地方名勝或是著名文章中記載的古蹟等,蘇州一地因為文化 氣息濃厚,尤為風尚,同一地點也會有不同名家的詮釋,如陸治和文伯仁 便分別以天池山為對象各自畫有〈天池石壁〉。這種山水畫的詮釋手法,在 清初宮廷中也得到發展,宮廷畫家往往奉皇帝之命,繪製紀遊紀盛的作品。

9

南巡作為乾隆最大規模的長途旅程,根據南巡御製詩所製作的詩意 圖,便有「實景山水」詮釋手法的融入。徐揚的〈御製玉帶橋詩意〉就是 的典型例子(圖 11),這幅作品乃乃描繪乾隆 16 年的御製詩〈玉帶橋〉:

「垂之則有臥波中,銜綬惟魚幻豈虹,歌詠湖山此生慣,威儀青紫若 人工。光通瀲灩原規月,勢委飄蕭不礙風,本是印公留下物,而今還復屬 蘇公。」10

玉帶橋是杭州西湖的名勝景點之一,有「玉帶晴虹」之稱。11御製詩

〈玉帶橋〉則出自〈題董邦達西湖畫冊十四幅〉這組詩中的第七首。這十 四首題畫詩似乎頗受青睞,張宗蒼的〈御製萬松嶺詩意〉、錢維城的〈御製

8 何傳馨( 1999),江山覽勝—歷代實景山水畫展 簡介,故宮文物月刊,191 期,頁 24-35。

9 何傳馨( 1999),前引書。

10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御製詩集二集,卷二十六,題董邦達西湖畫 冊十四幅之 七〈 玉 帶橋〉。

11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欽定南巡 盛典,卷八 十六,名勝 ,杭州項。

(9)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 79 -

九里松詩意〉和〈御製積慶寺詩意〉等手卷,以及王炳的〈御製來鳳亭詩 意〉、董邦達的〈御製紫雲洞詩意〉等掛軸,即根據這組詩中的〈萬松嶺〉、

〈九里松〉、〈積慶寺〉、〈來鳳亭〉和〈紫雲洞〉等詩。

玉帶橋作為知名景點,其地理實況在當時有頗多的描述,甚至留有豐 富的圖像記錄。根據《欽定南巡盛典》記載,玉帶橋位於金沙堤上,中設 三洞,可以讓湖內船隻經過,南為丁家山,並且花柳夾映,灣環如帶,宛 若長虹臥波。12更珍貴的圖像記錄,則是來自《西湖志纂》。書中除了繪有 玉帶橋和西湖其他景點的相對位置圖外,並且附有當時玉帶橋外觀的版 畫。(圖 12)

徐揚這幅作品,相當程度地參考了實景來描繪。詩句裡「垂之則有臥 波中,銜綬惟魚幻豈虹,」將玉帶橋的形容得相當夢幻;詩末所提到的「蘇 公」,乃是建有著名「蘇堤」的蘇東坡。畫卷上長堤與對岸,以及玉帶橋位 於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置,和《西湖志纂》中的「西湖全圖」一致。而畫卷 上將玉帶橋描繪為橋下有三洞,橋上有亭,位於長堤之上,堤上兩旁則有 垂柳掩映,與《西湖志纂》中的「玉帶晴虹」也十分接近,僅在橋身的造 型上略有出入。也許徐揚是基於美感理由,而將《西湖志纂》裡看似木造 結構的玉帶橋,改為磚石結構的圓弧造型(圖 11a);但也有可能是《西湖 志纂》裡的附圖版畫乃依據雍正年間的《西湖志》,而玉帶橋在乾隆年間為 了配合皇帝的蒞臨改建為石結構。但將作品與方志版畫對照,仍可相信徐 揚的描繪相當忠於當時的地理實況。

另一個具有濃厚「實景山水」意味的御製詩詩意圖,則是李世倬所畫 的〈御筆皋塗精舍詩(李世倬繪圖)〉。13這件作品是乾隆 12 年一個偶然的情 況下,皇帝一時興起指派他完成的。(圖 13)

12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欽定南巡 盛典,前引 書。

13 國立故宮博 物院(1969),前引書 ,頁 1023-4。

(10)

皋塗精舍是位於北京西郊皇家園林「三山五園」的一座精舍。「三山五 園」分別是「暢春園」、「圓明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萬 壽山清漪園」;14皋塗精舍位於「香山靜宜園」,在香山二十八景之一的「玉 華岫」上,是玉華寺的建築群之一。15乾隆自稱他每次來到香山,便一定 會到這座精舍:「皋塗精舍更幽絕,窗納萬景憑陵之,我駐香山無不到,到 必一留為新題。」16

皋塗精舍視野極佳,乾隆 12 年的〈玉華寺皐塗精舍作〉中寫到:「山 椒卜築傍僧庵,一室虚明萬景涵,暮靄朝嵐常自寫,横峯側嶺盡來參。杏 花已放甜山色,桂子還韜寳月馣,遊歷每教成小憩,天然佳句座中探。」17 坐在精舍裡面,可以將周遭的橫峰側嶺盡收眼底,這般天然佳景讓乾隆往 往流連忘返,文思泉湧。乾隆寫成這首詩時,恰巧李世倬來到,就命他依 據這首詩的詩意繪圖。李世倬完成粉本之後,乾隆又寫了一首題畫詩〈李 世倬來奏事因命就臯塗精舍寫前詩意復得詩一首〉:「精舍琴書精,清卿筆 墨清,適來成勝趣,因命寫詩情。春入山無滓,風過樹有聲,不須論董巨,

粉本谷神呈。」18李世倬「適來成勝趣」,他的到來增添了乾隆遊賞經驗的 樂趣,而他所畫的粉本更是將山川景致的神采捕捉下來。

在〈御筆皋塗精舍詩(李世倬繪圖)〉這件作品裡,李世倬著重描寫皋 塗精舍周遭的山巒氣勢,玉華岫在連綿山勢的一處平台上,其後有更高聳 的山巒,往下則可以俯瞰煙嵐和森林;玉華寺的建築群以圍牆圈出範圍,

紅色圍牆的大門面向畫面右方,門外有階梯連接山下,寺內有廣闊的庭院,

建築錯落有致,並植有數棵大樹。(圖 13a)

14 鄭豔( 2005),「三山 五 園」稱謂辨 析,北京檔 案,2005 年 1 期,頁 49。

15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欽定日下 舊聞考,卷 八十七,國 朝苑囿,靜 宜園十。

16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御製詩集 二集,卷九 ,玉華岫。

17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御製詩集 初集,卷三 十九,玉華 寺 皐 塗精舍 作玉華岫。

18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御製詩集 二集,卷 三 十 九,李 世 倬來奏事因 命就 臯 塗精 舍寫 前詩意復得 詩一首。

(11)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 81 -

以董邦達所畫的〈靜宜園全圖〉作為比對乾隆年間「香山靜宜園」景 觀實況的圖像記錄,那麼可以看到,皋塗精舍的所在地「玉華岫」,乃位在 全圖半山腰的地方。(圖 14a)〈靜宜園全圖〉是一件具有輿圖性質的山水 畫作品,全圖以香山作為主體,從山腳到山頂之間,沿途各個主要景點都 以文字標示出來。但是為了將靜宜園所有景點都囊括於單一畫面,且又要 描繪景點的景觀概況,因此景點與景點之間的相對距離,便有折衷調整比 例的情形;並且為了強調每個獨立景點在複雜山勢中的井然有序,因此會 以較為精簡的方式描繪景點建築,並讓景點園區的範圍呈現較接近幾何型 的外輪廓,讓景點之間不會有特別突兀或彼此干擾的情形。(圖 14)

相較之下,〈御筆皋塗精舍詩(李世倬繪圖)〉這件御製詩詩意圖作品,

竟比董邦達的〈靜宜園全圖〉有著更高的「實景」說服力。這兩件作品對 於玉華岫的描寫,同樣都有描繪出該寺的紅色圍牆、大門階梯、廣闊的庭 院、高聳的庭樹、和圈圍院落的圍牆。但是相異的地方,是〈靜宜園全圖〉

中的玉華岫放大了建築高度、縮小距離長度,並且讓大門階梯連接著圍牆 圈圍的院落,是較不合理的空間安排,其目的應當是為了讓觀者可以在香 山複雜結構中較容易辨識出各個景點;而〈御筆皋塗精舍詩(李世倬繪圖)〉

則在建築高度和距離長度比例上較為合理,且大門階梯直接對外連接,廣 闊的庭院座落在建築群之旁,是合理的寺院空間安排,周遭山勢景色的描 繪也吻合乾隆對該景點「暮靄朝嵐常自寫,横峯側嶺盡來參」的敘述。李 世倬以一個合理的空間結構,詮釋了乾隆〈玉華寺皐塗精舍作〉的詩意,

並且具有濃厚的「實景」山水色彩。

董邦達的〈御製雪浪石詩〉,則是另一件可以透過地方方志比對出「實 景」風格的作品。(圖 15)董邦達這件作品,乃以定武著名的眾春園與該 園收藏的雪浪石作為描繪主題。首先觀察他所描繪的景象:作品右半部以 一座局部城郭為前景、中景;左半部則有從城內接向城外的道路,道路向 遠景延伸;遠景左半部以一座大山結束,可能為恆山,遠景右半部則為題

(12)

詞。城內有一座院落佔據相當大的部分,院落內無人,大門鎖著,院落內 有三個亭子、池塘、小橋等景觀,其中一亭內有盆承一黑石,此石應當即 為「雪浪石」,而此院落則應當為「眾春園」。城內城外有人群活動,以老 百姓居多,夾雜有穿素色官服者,似為地方官員。

城內較特殊的活動包括有:眾春園大門外立有四位官員,主官面向鎖 著的大門,另有兩官員分拿一藍一紅的包袱;大街上近眾春園處,有車搭 載著數位女子;進城的主要大街上,路旁好幾戶人家門口擺設了桌案和成 對紅燭臺;城門口則有官員騎白馬,一官旁侍在側,一官拿紅包袱,另有 二侍引路。

城外較特殊的活動則有:道路上有很多男性拿著工具從事勞動,使用 著像耙、扁擔和挑水的水桶等工具;路旁有官員在觀看,有人坐在路旁鋪 了布的地面上,也有人正在地面鋪布。

除了上述特殊活動者外,其餘老百姓或男或女,則沒有顯著的集體活 動,大多如平常生活的情形。而整幅畫的氣候情況,並沒有明顯積雪,但 樹葉皆已落盡,遠山也以枯樹為主,畫面呈白茫茫、灰濛濛的色調,城內 城外皆有一堆雲霧,宛如冬天的北城景象。(圖 15a-e)

顯然董邦達以該城該園為畫面描繪的重心,而透過畫面人物的「集體 活動」,以及「空無一人的眾春園」兩個景象,傳達了象徵意涵。

這幅畫的「集體活動」,以百姓為主角,而夾雜地方官員。城內有拿著 包袱的官員和載著女子的車輛在眾春園外、路旁好幾戶人家門口擺設了桌 案和成對紅燭臺、城門口則有多名官員向城外走;城外道路上勞動的百姓 和觀看的官員,則形成官員指揮民眾勞動的景象。既然是人群的「集體活 動」,則背後必然有其共同的目標與目的。

(13)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 83 -

「空無一人的眾春園」,並不像荒園,因為建築物完好,無斷垣殘壁,

也無雜草叢生。此刻反倒像是淨空,而仍在使用中的建築。無論是作為公 領域的建築如名勝古蹟或廟宇等,或是作為私領域的宅第,「淨空」的建築 物此刻必然有特殊任務,可能正等待著重要的事或人物的來臨。

關於上述的解讀,郭果六先生在〈雪浪石的故事〉一文中,有如下的 推測:「眾春園大門前站著一個身穿官服的人,面對緊閉的園門,一付準備 入園的模樣。這個官兒就是張若靄。在他左側站著三名官員,其中兩人手 中各提一個包裹或行囊,他們必是張若靄的助手與隨從。」19而城外勞動 的人群,他解釋:「如此描述的官道與整地民工,傳達了全力準備恭迓皇帝 聖駕的意思。」20

董邦達奉旨描繪丙寅年乾隆西巡經定州,而未到眾春園的事件,且明 白乾隆似乎對雪浪石這個題材頗具熱情,詩文甚豐。何以他畫了一個全無 皇帝和從屬官員蒞臨定州、萬民夾道歡迎的場景?而僅畫了地方官員和民 眾勞動,以及一個淨空的眾春園這個場景?顯然,他選擇了乾隆即將蒞臨 而尚未來到定州之時,作為畫面的時間點;也就是將一個已經成為過去完 成式的事件,描繪成過去未來式的事件。而「集體活動」和「空無一人的 眾春園」二者,此時傳達出一種意涵:即定州城的老百姓們,正在地方官 員的指揮下,同心協力地準備著重要事件或人物的到來,而這個重要的事 件,即是乾隆蒞臨定州這件事。

董邦達的〈御製雪浪石詩〉可以說是結合「實景」與「象徵」的代表 作,他的畫面與《定州志》中對「定州城」、「眾春園」的圖繪相當接近,(圖 16a-b)但卻又不是以輿圖的方式表達出來,而是以一個「過去未來式」來 表達當地居民對皇帝的熱情歡迎,以及張若靄將赴眾春園描繪雪浪石的情

19 郭果六 (2004),雪浪石的故事,故 宮文物月刊 , 261,頁 P107。

20 郭果六 (2004),前引書。

(14)

景,以呼應主題。

「象徵」的手法,是將詩文內容的敘述,以一個合理、卻非皇帝視覺 經驗中的景象,具體化為一幅想像中的理想景象。董邦達所畫的〈御製夜 雪詩意〉是這類的代表作品。21(圖 17)畫面上並無題寫御製詩,僅題識 畫名為「御製夜雪詩意」,並標示作畫時間為「乾隆己卯小春」。乾隆己卯 年乃乾隆 24 年,「小春」則應為農曆十月的別稱,乾隆曾有〈御製小春說〉

一文,考據小春之義,在於十月為陽月,故十月又有小陽春之名。22 該年乾隆以「夜雪」作為詩題的詩作,共有四首:前三首作於正月十 二日、正月二十二日、二月十八日;最後一首則作於年底,無確切日期,

但最接近董邦達這幅作品的創作時間。23

董邦達這幅作品,在畫幅上方留有廣大空間應為預留給皇上御題之 用。畫面上除畫有白雪籠罩的高山峻嶺之外,尚畫有田畝、人家。這呼應 了乾隆一系列雪景詩對百姓收成的關懷。這種象徵手法,即反映了皇帝的 期待。

「實景與象徵」的目的都是為了承載詩中意象,手法則隨著御製詩詩 意的主軸而改變。「實景」與「象徵」各自架構出御製詩詩意圖的畫面空間,

成為承載詩意的實存景致或虛擬舞台:「實景」的地點包括紫禁城的苑囿、

北京郊區的靜宜園、熱河的避暑山莊,或是西巡五臺山的駐蹕地點、南巡 途中的知名景點,描繪出來的景色相當接近地理實況,甚至能與方志的圖 輿比對參照;「象徵」的手法,則是為詩文的內容想像出一個合理的空間,

裡面的場景沒有明顯指涉哪一座城市、也不一定是皇帝確實去過的茅屋,

甚至是不存在於世間的景象。詩意在橫跨不同時間與空間的文字裡漂浮,

21 國立故宮博 物院(1971b),前引書 ,頁 720。

22 國立故宮博 物院(1971b),前引書 ,頁 1233。

23 御製詩集二集,卷八十 三,〈夜雪( 正月十二日)〉、〈夜 雪( 正月二十二 日)〉;卷八 十 四,〈夜雪( 二月十八日)〉;卷九十,〈夜雪〉。

(15)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 85 -

「實景與象徵」用不同的空間處理手法讓詩意有了寄託的對象。

「古畫的新詮釋」則是「詠畫類」御製詩詩意圖中,常見的詮釋手法。

在詠畫類的御製詩詩意圖中,畫者和乾隆題詠的古畫間,保持著若即若離 的關係。題畫詩的內容表達了乾隆的「審美觀」,這包括對畫作本身的欣賞,

或是對景物的欣賞。因此,這類詩意圖的「圖文轉譯」,是對題畫詩的「文 圖轉譯」的「再轉譯」,與單純的臨摹古畫有著不同的精神與面貌。

以錢維城〈御題山水畫詩意〉(台北故宮藏)這組作品裡的第二幅「御 題馬和之荷亭納涼」為例,其所詮釋的御製詩,乃根據乾隆題於馬和之〈荷 亭納涼〉(或〈荷亭納爽〉)的題畫詩。馬和之的〈荷亭納涼〉,其畫面上畫 有一間門戶敞開的茅屋,一年輕文人手托著頭躺在床上,欣賞著屋外池中 盛開的荷花。(圖 18)乾隆於戊寅年的題畫詩寫道:「繩牀寄傲獨支頤,拂 水荷風香且凄,雖自髙閒隣簡率,注觀不擬是濂溪。」詩中先描寫畫中文 人的姿態動作,以及他所觀賞的荷花池畔,而後再讚美畫中文人雖然身處 簡陋茅屋,但卻仍有著清高悠閒的態度,具有如〈愛蓮說〉作者周濂溪般 的風範。

錢維城所畫的「御題馬和之荷亭納涼」,雖然與馬和之的原作有著相似 的母題,卻又有著截然不同的形式。錢維城同樣畫有一文人觀賞著池畔荷 花這個母題,但是更為不同的,是錢維城將馬和之圖中的茅屋改為涼亭,

且文人並無在繩床「獨支頤」的動作。此外,畫面的空間改為遠景,文人 所處的涼亭僅位處畫面下方一角,荷葉以數點表示,畫面更為強調遠方的 山勢。24

再以第六幅「御題趙雍採菱圖」為例,趙雍的〈採菱圖〉畫面以「一

24 圖片參考自國立故宮博 物 院 登 記 組,院 藏 繪 畫 與 書 法 照 片 檔 簿,名 畫 第 79 冊( 清 ),

頁 7。

(16)

河兩岸」作為空間安排,畫面前景畫有數株高聳的樹木,掩映著數間屋舍,

對岸則有突出的山勢,山腳下有著樹林與人家。河湖上有著數艘小舟,小 舟上有纏著髮髻的女子,應當即是「窈窕吳孃」。乾隆在〈採菱圖〉上題寫 道:「窈窕吳孃倭墮裝,採菱唱出水風凉,峯容波態似相識,憶在石湖葄碓 旁。」

錢維城所畫的「御題趙雍採菱圖」也有著類似「一河兩岸」的構圖,

近景是高聳的樹木與岸柳,岸邊則有一座亭台,對岸遠景除了以扭曲、蝕 洞強調山石的姿態之外,尚有小橋、柳樹等配景。湖面上散佈著菱葉,並 有小舟三艘,船上各有女子一名採菱。25

錢維城這組作品乃紙本摺裝,尺寸並不大,畫面大約四寸見方,水墨 設色參錯相間,與原本畫作相較,顯得小巧精緻許多。

詩意圖的創作者在這個層次上,關心的主軸不再是空間的建構,而是 將御製詩所題詠的古畫,作為詩意圖詮釋的客觀意象。因此,畫面可能是 山水景致或是花鳥蔬果,隨著御製詩題詠的對象而改變。畫者在面對古代 大師的傑作時,會參考原作的特點,但又有所創新,讓詠畫類的詩意圖成 為「乾隆眼中的」古代大師的再現,此刻的古畫已不再是古畫,而是流露 著皇帝和臣工美學觀的古圖式,是摹古精神對傳統的新詮釋。

御製詩詩意圖與其他以皇帝為核心的宮廷繪畫,存在著根本性的差 別:詩意圖所詮釋的是「皇帝的意念」,而非「皇帝的形象」。畫面上有無 御製詩的題寫,固然是一個判斷的依據,但是更重要的,畫面所要詮釋的 對象,是詩文中抽象的詩意,而非具體的活動過程。

以〈乾隆叢薄行圍圖軸〉(圖 19)為例,該圖因為題有乾隆的〈叢薄

25 圖片參考自國立故宮博 物院登記組 ,前引書, 頁 3。

(17)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 87 -

行〉該詩,因此曾被稱為「乾隆叢薄行詩意圖」。「叢」、「薄」乃灌木與深 草之意,這首詩主要敘述當時乾隆在阿濟格赳圍場狩獵後,觀看勇士獻虎 與接受少數民族布魯特部領袖朝覲的情形:「叢薄之中聞有虎,三子逐逐隨 其母,鎗斃於菟及一子,其二曳尾藏深莽。惡獸應弗留餘孽,是非所云不 探卵,因名生擒觀壯材,羽林徼飢皆暴怒。兩人搏一何足云,一人獨攫誠 堪詡,其名乃日貝多爾,索倫侍衛中英楚。手尾掣領安且詳,須臾虎兒入 押擄,被斑綺白涉鋪張,豈似今朝萬目睹。喜亦詎為萬目睹,適有新歸化 布魯。」26將該圖與蔣溥〈御製塞山詠霧詩意〉(圖 20a-b)比較,則可以 看出,雖然同樣以圍獵情景作為畫面內容,但蔣溥的畫作不僅沒有皇帝的 身影,且連軍隊、隨侍臣工也隱約出現在山巒之間,蔣溥詩意圖的重心乃 在山水霧景,充滿詩意的朦朧美感;而〈乾隆叢薄行圍圖軸〉則是接見部 落領袖的浩大場面,不僅皇帝形象威武,軍隊陣仗也相當浩大,雖然畫面 有呼應御製詩的內容,但卻也應當排除在「詩意圖」之外。

將董誥所畫的〈御筆甲午雪後即事成詠詩〉(圖 21)與佚名的〈乾隆 雪景行樂圖軸〉(圖 22)相比,可以看出詩意圖很大的一個特點。〈御筆甲 午雪後即事成詠詩〉中的主要建築僅一個廳堂和一個簷廊,樹林之後掩映 著一座茅亭;〈乾隆雪景行樂圖軸〉則相對華麗許多,不僅有門廳,正廳則 是兩層樓的建築,庭院空間錯落有致,正廳之後還可以看到曲折的院落結 構。在〈御筆甲午雪後即事成詠詩〉中,主人翁是三個文人烹茶聊天,一 大群孩童鳴放爆竹嬉戲,這是一個民間歡樂的景象。另一幅由郎世寧所畫 的〈乾隆雪景行樂圖軸〉也有類似的情形(圖 23),該圖是描繪乾隆的家 庭生活情形,孩子在雪地中玩耍,燃放爆竹,其後有太監、嬪妃,屋頂有 連線型的屋瓦、斗拱,並且使用西洋單點透視。

御製詩詩意圖所詮釋的對象,是皇帝的意念,而不是皇帝的人。與其

26 劉潞( 2000),叢薄行詩 意圖,故宮 博物院院刊 ,90 期,頁 15-26。

(18)

他乾隆朝宮廷繪畫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同樣是根據皇帝的宮中的遊賞經驗 或是南巡活動,但是御製詩詩意圖中,皇帝並沒有被描繪出來。畫作內容 雖然都圍繞著皇帝,但是皇帝不見了、皇帝的鑾儀衛也不見了,所有偌大 的鹵簿陣仗,都消散在朦朧的詩意中。

詩意圖乃詮釋乾隆的御製詩,「詩意」是畫面詮釋的重點,貫串「詩 意」的是「皇帝的意念」,而非「皇帝的形象」。因此,在詩意圖的創作原 則下,乾隆自被觀看的角度中抽離出來,皇帝也成為畫作的欣賞者,欣賞 他腦海意念的圖像化;御製詩詩意圖的創作者宛若攝影師,一幀幀地拍攝 下皇帝的想法。御製詩詩意圖,成為乾隆不在場的「在場證明」,皇帝不在 畫裡,卻又無所不在。

第二節 御製詩詩意圖的風格分期

御製詩詩意圖作為宮廷繪畫的一環,與宮廷繪畫的發展息息相關,卻 又有自己的發展歷程。因此,它既反映出宮廷繪畫的風格特色,又有自身 演進的過程。

宮廷繪畫的風格特色,與創作者的身份有著密切的關連。嘉慶時代胡 敬在《國朝院畫錄》一書序言中,為服務宮廷的畫者作了言簡意賅的分類:

「畫院高手,不離工匠;詞臣供奉,皆科第之選,流派迥別,比而同之,

舛已。」27宮廷繪畫確實存在流派,而其分類的關鍵,在於畫家的身份。

詞臣畫家和畫院畫家之間,不僅身份地位懸殊,畫風也有所區別。

27 ( 清 )胡 敬( 1963),國 朝 院 畫 錄,收 於《 畫 史 叢 書 》,上 海:上 海 人 民 美 術 出 版 社 , 序言。

(19)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 89 -

詞臣畫家是指通過科舉考試進入朝中任官,而兼善繪畫的官員。康、

雍、乾三朝均有很多大臣能書善畫,他們是各部中任職的有品級的官員,

地位很高,或因皇帝喜歡而奉命作畫,或為取悅皇帝而作畫,自康熙朝的 王原祁、宋駿業、蔣廷錫等人以降,到乾隆朝的董邦達、勵宗萬、李世倬、

張若靄、張若澄、鄒一桂、錢維城、董誥等人,形成實力雄厚的創作隊伍。

這些詞臣大多數擅長山水畫,其風格繼承自「四王」,因此可說深受王原祁

「婁東派」和王翬「虞山派」的影響,尤其王原祁更是影響深遠,身份與 畫風都是詞臣畫家的典範。此外,少數畫家也兼擅花鳥畫,並受到惲壽平

「常州派」的影響。28

在清宮服務的職業畫家,大都來自民間,作品的面貌都較工整細致,

色彩鮮豔,帶有濃厚的富貴氣息,初時被貶稱為「南匠」,後來改叫「畫畫 人」。收入和待遇與朝臣相比,差距甚遠。而少數個人原先是「士流」畫家,

在宮中作畫時,畫風有時也和其他藝匠並無太大區別,如張宗蒼、徐揚等 人。此外,焦秉貞雖然曾官欽天監五官正,但其畫風精謹細膩,且有明顯 的西洋透視法,即所謂的「海西法」,故他和弟子冷枚也被歸類為職業畫家。

至於西洋畫家如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等人,也因為寫實細膩的 畫風,而被視為職業畫家。29

用身份來區別畫風,確實能為大部分的清代宮廷畫者進行分類,所謂 的「士流」、「雜流」,即帶有以身份劃分風格的意味。然而,身份並不是畫 風的絕對分野,職業畫家也有師事具有士大夫身份的官員,如王原祁即桃 李滿天下,唐岱、黃鼎等人都是其學生,張宗蒼、徐揚、方琮、王炳等人 也都受到其影響。30此外,余省也曾向大學士蔣廷錫學習過繪畫。31焦秉貞

28 聶崇正( 1996),宮廷 藝術 的 光 輝 — 清 代 宮 廷 繪 畫 論 叢。台 北:東 大 圖 書,頁 29-50。

29 聶崇正( 1996),宮廷 藝術的光輝 —清代宮廷 繪畫論叢。 台北:東大 圖書,頁 33-4、

51-63、193-209。

30 ( 清 )胡 敬( 1963),國 朝 院 畫 錄,收 於《 畫 史 叢 書 》,上 海:上 海 人 民 美 術 出 版 社 , 頁 4、40、54、59。

(20)

則是具有士大夫身分而學習職業畫法的例子。

參與御製詩詩意圖的創作者身份,以詞臣畫家居多,具有濃厚的「士 流」風格。在全部 26 位御製詩詩意圖創作者中,扣除掉皇室 3 位成員:乾 隆皇帝、弘旿和永瑢,其他 23 位成員中,有 11 位是詞臣畫家,12 位是職 業畫家。

這 11 位詞臣畫家分別是勵宗萬(1705-1759,康熙 60 年進士)、鄒一 桂(1686-1772,雍正 5 年進士)、蔣溥(1708-1761,雍正 8 年進士)、董 邦達(1699-1769,雍正 11 年進士)、張若靄(1713-1746,雍正 11 年進士)、

錢維城(約 1720-1772,乾隆 10 年一甲一名進士狀元)、張若澄(生卒不 詳,張若靄之弟,乾隆 10 年進士)、王杰(1725-1805,乾隆 26 年一甲一 名進士狀元)、董誥(1740-1818,乾隆 28 年進士)、李世倬(生卒不詳,

監生)、汪承霈(?-1805,廕生)。32雖然職業畫家與詞臣畫家人數幾乎 相當,但是這 11 位詞臣畫家所創作的詩意圖數量,卻高達 71 件。如果把 張宗蒼和徐揚的 16 件作品也視為受到詞臣畫家的畫風影響,那麼御製詩詩 意圖的風格,可說都是籠罩在「士流」風格。(表 4-2-1)

31 聶崇正( 1996),宮廷 藝術的光輝 —清代宮廷 繪畫論叢。 台北:東大 圖書,頁 18。

32 以上 11 人,張若靄與 張若澄之生 卒年與出身 參考聶崇正(1996),宮 廷藝術的光 輝—

清代宮廷繪 畫論叢。台北:東大圖書,頁 38-9。其餘 9 人參考台北故 宮網站「清代檔案 權威人名查 詢」檢索系統。(參考網 址:http://www.npm.gov.tw/ch/a070101.htm)2006 年 4 月至 5 月間查詢。

(21)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 91 -

表 4-2-1 乾隆御製詩詩意圖畫者身份與創作數量表(單位:件)

皇室 詞臣畫家 職業畫家 乾隆 5 董邦達 26 張宗蒼 8

弘旿 1 錢維城 24 徐揚 8 永瑢 1 勵宗萬 7 金廷標 3 蔣溥 4 潘乙震 1 董誥 2 金昆 1 張若靄 2 姚文瀚 1 張若澄 2 唐岱 1 方琮 1 王炳 1 余省 1 董邦達

李世倬 張若靄 鄒一桂

1

冷枚 1 王杰 1 沈源 1 李世倬 1

汪承霈 1

3 人 7 件 11 人 71 件 12 人 28 件

在長達大約四十年的乾隆御製詩詩意圖創作風潮中,可以大致區分為 三個階段:乾隆 11 年之前的「發展期」,乾隆 11 年到乾隆 16 年的「高峰 期」,以及乾隆 16 年之後的「轉變期」。

乾隆 11 年之前的乾隆御製詩詩意圖,僅有 14 幅,參與的製作者有金 昆、冷枚、唐岱、姚文瀚、勵宗萬、潘乙震、董邦達和沈源,其中勵宗萬 製作了 6 幅,其餘畫者僅零星一、兩幅。這個時期的詩意圖創作,風格分 歧,例如冷枚的風格精謹秀麗,然而董邦達卻又有著明顯的文人風格。

(22)

御製詩詩意圖的創作風潮,在乾隆 11 年開始成熟。典型的御製詩詩意 圖,畫面上幾乎都會題有乾隆的詩作,或乾隆自題,或由畫家恭錄。部分 御製詩詩意圖也會有恭和詩的題寫。

乾隆 16 年是御製詩詩意圖發展的最高峰,同時也是風格的轉捩點。在 乾隆 16 年以前,是參與御製詩詩意圖製作的畫家人數最多的時期,並且風 格也趨向多元化;乾隆 16 年的第一次南巡,則動員了數量可觀的臣工,畫 作質量也都處於顛峰狀態;乾隆 16 年之後,參與製作的人數減少,最後成 為以董邦達與董誥父子,以及錢維城三人為主,而風格也漸漸以他們三人 為代表。

詞臣畫家在宮廷裡形成綿密複雜的師承裙帶關係。詞臣畫家中最有名 且影響最大的是王原祁(1642-1715 年)。他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等,

康熙 8 年(1669 年)為舉人,次年登進士,歷任順天鄉試同考官、任縣知 縣、刑部給事中等官職,康熙 39 年(1700 年)奉命入內府鑑定宮廷收藏 古代書畫;再數年,入直南書房,成為康熙皇帝倚重的文臣。他曾於康熙 50 年(1711 年)擔任《康熙萬壽盛典圖》總裁官,還參與了《佩文齋書畫 譜》一書的編纂工作,與宮廷藝術的關係非常密切,是一位很有代表性的 詞臣畫家。王原祁特別推崇元代黃公望的畫藝,他曾說:「所學者大癡也,

所傳者大癡也。」(《麓臺題畫稿》)王原祁的筆墨功力深厚,自稱筆端為「金 剛杵」。33錢維城為乾隆十年狀元,卒於乾隆三十八年,活躍的時期正當楊 伯達所分之乾隆前期。錢維城本身為文臣兼職畫家,學習董邦達乃至沈周 等風格,又身處乾隆前期畫院氛圍,所以使用和擅長的技巧,便都傾向於 文人畫。

御製詩詩意圖的風格分期,是一種質與量的演進。從「發展期」的摸

33 聶崇正( 1996),宮廷 藝術的光輝 —清代宮廷 繪畫論叢。 台北:東大 圖書,頁 37-8。

(23)

第四章 御製詩詩意圖的形式

- 93 -

索與嘗試,雍正朝留下來的畫家,開始嘗試以乾隆的御製詩進行創作,御 製詩的圖文轉譯風格已經具備初步的雛形;到了乾隆 11 年,婁東派的「士 流」畫家積極參與御製詩詩意圖的創作,開創詩意圖的風格「高峰期」,御 製詩的圖文轉譯除了可以妥善地安排詩與畫的意象結合,更能增添許多饒 富趣味的情節,增添了弦外之音的韻味,這股趨勢一直維持到乾隆 16 年的 南巡,而達到最高峰;乾隆 16 年之後的「轉變期」,詩意圖的發展逐漸平 緩,每年的創作量趨於零星,具有代表性的畫家僅剩下董邦達父子和錢維 城,他們持續地創作御製詩詩意圖,並且嘗試各種圖文轉譯的可能性,但 是仍然無法重燃御製詩詩意圖的創作熱潮,而成為最後的代表人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檢查圖形上的每一點在對稱軸之兩側等距離位置是否都有對稱點,若 有,則此圖形是線對稱圖形。. ( 若圖形可以拿起來對折,可以沿著對稱軸對折,檢查圖形是否會完全

Ctrl+N 建立一個新的 VI Ctrl+B 將程式方塊圖中所有壞線移除 Ctrl+R 執行目前的的 VI Ctrl+T 將人機介面與程式方塊圖左右並列 Ctrl+W 關閉目前的的 VI Ctrl+E

社會 文化 意圖 手法.

單元一:上學 圖畫書 單元二:泛愛 童詩 小二、小三 單元三:四季 童詩 單元四:友情 童話 小三、小四 單元五:謙遜 寓言 單元六:創意思維 童話 小四、小五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建議多協助學生進 行運用工具實作的 機會,亦可嘗試將 部分概念以圖像化 (如流程圖、太陽 圖等)的形式呈現

這首詩描寫鵝兒在春天浮游的情 景。鵝的頸項又長又彎,牠們伸 長脖子「哦哦哦」的叫,就像放

這首詩描寫鵝兒在春天浮游的情 景。鵝的頸項又長又彎,牠們伸 長脖子「哦哦哦」的叫,就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