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墾丁水上休閒運動 參與行為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墾丁水上休閒運動 參與行為之研究"

Copied!
1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體育教學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洪煌佳 博士

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墾丁水上休閒運動 參與行為之研究

研 究 生:朱慧珍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 年 八 月

(2)
(3)
(4)

謝 誌

首先感謝指導教授洪煌佳老師,感謝老師不厭其煩的指導,並適 時的提醒與督促,在論文撰寫遇到瓶頸時,總是耐心的協助我解決疑 惑後,給予鼓勵,讓我能提振精神、再接再勵。

其次,要感謝的口考委員為吳崇旗老師及馬上閩老師,感謝兩位 老師能在忙中之餘撥冗本研究論文,且給予精闢的建議,使論文能夠 更完整、有價值。

接著,要感謝我的研究夥伴,冠伶,總是細心的提醒我在課程中 要注意的任何事項與貼心的照顧;還有敏男、耀聰、嘉仁,謝謝你們 給我的精神鼓勵和扶持。感謝志偉、榮家學長熱心的幫忙,另外要感 謝的是,不僅提供資訊也給予寶貴建議的墾管處俊彰大哥。還要感謝 好友,健治、毓莛、郁馨、旻娟、鍾老師、盈文、志華協助幫忙問卷 的發放。也要感謝冠伶、玉燕、怡芬的陪伴,以及謝謝研所同班同學 們,總是互相打氣、彼此激勵,使我保持積極、不鬆懈的心態,以完 成論文。

最後,要感謝家人的鼓勵與支持,還不定時的提醒我「什麼時候 畢業」,讓我時時刻刻的將論文懸在心頭,今日,終於能將這顆大石 頭放下,並懷著感恩的心,感謝它陪我成長。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感謝上天讓我經歷這趟 豐富的旅程,相信在未來的道路我能更有信心、更有勇氣的大步邁進。

朱慧珍 謹誌 中華民國100 年 8 月

(5)

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墾丁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之研究

指導教授:洪煌佳

研 究 生:朱慧珍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行為之現況並探討跨理論模式中 的變項之關係。研究對象為墾丁五大遊憩區的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為主,採便利 取樣的方式,共發出350份問卷,最後取得有效樣本為312份。資料經統計分析與 討論後,獲得具體的結論如下:

(1)運動階段無意圖期的女性人數多於男性,而維持期男性人數多於女性,另 外,維持期的參與者身體狀況較佳。

(2)男性墾丁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在運動自我效能上優於女性,其中,年齡在 31~40歲、身體狀況好者及月收入在60,001元以上者愈佳。另外,身體狀況 愈佳者在知覺運動利益方面也優於身體狀況較差者。

(3)墾丁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在運動階段中的準備期、行動期及維持期對知覺 運動利益優於無意圖期階段;而無意圖期階段的知覺運動障礙高於準備期、

行動期及維持期。

另外,隨著運動階段遞增,參與者的運動自我效能愈佳。其中,整體解釋力 介於14.9%~35.7%。研究結果支持跨理論模式應用在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的運動 參與度。提供水上休閒運動相關領域單位參酌,得以擬定不同的促進方案,增進 國人健康休閒運動的品質。

關鍵詞:水上休閒運動、跨理論模式、運動階段、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

運動自我效能

(6)

Study on participating behavior by application of transtheoretical mode on Kenting water recreational activity

Adviser : Huang-Chia Hung Graduate : Hui-Zen Zhu

ABSTRACT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participating behavior situation of water recreation participant behavior an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bles relation of transtheoretical mod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the water recreational activity participants of five major recreational areas at Kenting by applying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which total 350 questionnaires, were given out and 312 valid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Upon analysis and discussed on the data, the concrete conclusion is as the followings:

1. Females are more than males at no-intention stage of the exercise, while males are more than females at maintaining stage. Besides,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maintaining stage participants is better.

2. Male water recreational activity participants at Kenting have better exercise self-efficacy than that of females, of which, age between 31 to 40 with better health and monthly income over NT$60,001 are even better.

Furthermore, the better health the participants, the better perception exercise benefit than that of the less healthy participants.

3. At the preparation, action and maintaining stage, the water recreational activity participants at Kenting have better perception exercise benefit than those at no-intention stage; also, they have more perception exercise disorder than others. Besides, along with the exercise stage advanced, the

(7)

exercise self-efficacy of the participants will get better. Of which, the overall interpretation ability falls between 14.9 to 35.7%.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inference on degree of exercise involvement of application of transtheoretical mode on water recreational activity participants.

Thi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water recreational activity related departments to plan different promotional projects an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healthy recreational exercise for our people.

Keywords: Water recreational activity, transtheoretical mode, exercise stage, perception exercise benefit, perception exercise disorder, exercise self-efficacy

(8)

目 次

謝 誌... 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 次...V 表 次... VII 圖 次... I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五節 名詞解釋...5

第貳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水上休閒運動的概念及相關研究...7

第二節 跨理論模式的概念...15

第三節 跨理論模式的相關研究...18

第參章 研究方法...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29

第三節 研究工具...31

第四節 研究流程...42

第五節 資料分析...43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44

(9)

第一節 問卷樣本的描述性統計...44

第二節 不同背景因素參與者對不同運動階段之差異分析...54

第三節 水上休閒運參與者社會心理因素之分析與討論...61

第四節 運動階段於水上休閒運參與者社會心理因素分析...7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8

第一節 結論...78

第二節 建議...79

參考文獻...82

一、中文部分...82

二、英文部分...86

附錄一 正式問卷...87

(10)

表 次

表2-1 水上休閒運動參與相關研究摘要表...9

表2-2 國內跨理論模式相關研究摘要表 ...18

表3-1 「知覺運動利益量表」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33

表3-2 「知覺運動利益量表」預試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34

表3-3 「知覺運動利益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35

表3-4 「知覺運動障礙量表」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36

表3-5 「知覺運動障礙量表」預試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37

表3-6 「知覺運動障礙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38

表3-7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39

表3-8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預試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40

表3-9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41

表4-1 問卷樣本結構的描述性統計表 ...46

表4-2 運動階段分布統計表 ...47

表4-3 知覺運動利益量表各構面得分摘要表...47

表4-4 知覺運動利益量表各題項得分摘要表...48

表4-5 知覺運動障礙量表各構面得分摘要表...49

表4-6 知覺運動障礙量表各題項得分摘要表...49

表4-7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各構面得分摘要表...50

表4-8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各題項得分摘要表...51

表4-9 墾丁水上活動參與者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各題項得分摘要表 ...52

表4-10 不同運動階段與參與者性別之卡方檢定...54

表4-11 不同運動階段與參與者年齡之卡方檢定 ...56

(11)

表4-12 不同運動階段與參與者身體狀況之卡方檢定...57

表4-13 不同運動階段與參與者教育程度之卡方檢定...58

表4-14 不同運動階段與參與者月收入之卡方檢定...59

表4-15 不同運動階段與參與者婚姻之卡方檢定...60

表4-16 不同性別在社會心理因素 t 考驗摘要表...61

表4-17 不同年齡在社會心理因素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3

表4-18 不同身體狀況在社會心理因素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5

表4-19 不同教育程度在社會心理因素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7

表4-20 不同月收入在社會心理涉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8

表4-21 不同婚姻在社會心理因素 t 考驗摘要表...69

表4-22 運動階段對整體社會心理因素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71

表4-23 運動階段對對知覺運動利益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73

表4-24 運動階段對對知覺運動障礙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74

表4-25 運動階段對運動自我效能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76

(12)

圖 次

圖2-1 決策權衡與行為階段改變之相關圖...17 圖3-1 研究架構圖 ...26

(13)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應用跨理論模式探討民眾在參與墾丁水上休閒運動 行為的運動階段、決策權衡與自我效能的結構面。本章包括五節分別 是,第一節問題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 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名詞解釋。

第一節 問題背景

墾丁地處臺灣南隅,是臺灣唯一涵蓋陸地與海域的國家公園,海 岸線長達1,566 公里,同時擁有豐富的海岸地形與水域資源,可提供 多樣性水上休閒活動,具推動水上活動發展之潛力(葉茂生,2001;

葉公鼎,2003;巫昌陽,2003;教育部,2003;交通部,2004;墾丁 國家公園管理處,﹝墾管處﹞,2010)。而墾丁每年吸引數以百萬計 人次的旅客前來,且週休二日以來,遊客人次更是呈逐年上升的趨 勢,顯見國人對於休閒旅遊的需求日益殷切,而其中進行水域休閒活 動者尤其多(墾管處,2009)。從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1)

研討完成「海洋白皮書」中,一直重視休閒活動管理,逐步推動休閒 活動,造就休閒觀光旅遊為主流。之後行政院體委會於 2003 年開始 實施的「海洋運動發展計畫」,希望結合當地觀光休閒資源,發展浮 潛、潛水、衝浪、滑水、帆船、海泳等各項水上休閒活動,養成國人 近海、親海、愛海的精神,培養水上休閒活動的人口(李昱叡,2004)。 而行政院體委會於 2008 年指出,為提升國民體能與生活品質,依族 群屬性推展各類休閒活動,其中包含水上休閒活動也是為增加規律性 運動人口的重要項目之一。由此可知,推動水上休閒活動提供適宜安 全的水上休閒環境及多樣化的休閒活動項目,可提升水上休閒活動的

(14)

品質,並在確保參與者的安全與權利下,得以增進國民水上休閒活動 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在休閒運動的發展上,仍有許多亟待改善或解決的問題。張淑青

(2005)、黃金柱、吳中楨(2005)都指出國人造成身體活動缺乏原 因有很多,如自覺健康狀況、課餘時間、可運用金錢少且低時、知覺 時間不足、場地設備缺乏、交通不便、資訊不足及缺少指導等,都是 減少活動參與的主因。且水上休閒活動能使人為之喜愛,主因是水擁 有豐富資源,亦延伸出許多刺激性,且富高新鮮感的活動,在參與活 動的同時,不僅有助於個人人格發展、工作效率提升及擴大生活視野 與改善人際關係。且巫昌陽(2007)表示墾丁水域遊憩區域內的業者 為滿足遊客多元需求,不斷地開發各種不同類型的水域休閒運動項 目。此外,尤若弘、何篤光、沈至堅(2009)指出墾丁地區遊客對於 所參與的水上休閒活動感到滿意。因此,水上休閒一向是墾丁地區最 重要的產業之ㄧ。因而,如何瞭解水上休閒活動參與者對於水上休閒 活動的運動行為,有效的運用在規劃管理與推廣活動的計畫上以強化 參與者再次參與的意願將是重要的研究課題。

目前,其他水上休閒運動相關文獻多針對遊客滿意度、遊憩衝 突、與動機、阻礙因素等構面的研究(尤若弘、何篤光、沈至堅,2009;

巫昌陽,2003;曹校章、鄭志富,2006)。而本研究擬運用 Prochaska 與 Diclemente(1982)所發展而成的跨理論模式(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在早期此理論運用在戒煙行動的探討,最近幾年有關 於健康領域方面、運動行為及身體活動皆參與研究探討(林旭龍、呂 昌明,2001)。國內外諸多研究依個別需求及特性,利用跨理論模式 之行為改變分期施行介入措施來增加成效,包括情緒、認知、行為三 方面來探討,目前也廣被運用在運動領域的相關研究(唐善美,

(15)

2009)。例如,近年國內應用跨理論模式於運動行為中,研究對象大 多以成人為主(王淑芳、顏效禹、李思招、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

2007;呂明昌、林旭龍,2001;周友蓮、劉淑燕,2007;黃琬茹,2003;

Yang & Chen, 2005),但卻少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行為進行相關研 究,因此透過跨理論模式來探討,亦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之一。

所以,本研究旨在以跨理論模式為架構,在運動行為階段可用來 界定運動行為的狀態,也存在身體在活動程度的差異,欲改變活動行 為需由知覺運利益、知覺運動障礙及自我效能加以影響,進而提供水 上休閒運動相關領域單位參酌,得以擬定不同的促進方案,增進國人 健康休閒活動的品質。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墾丁地區參與水上休閒活動民眾為研究對象,並探討跨 理論模式應用於墾丁水上休閒活動行為上,不同運動階段(水上休閒 活動階段)分布為何?深入了解個人背景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的相關 性。目的有下面三點,茲將分述如下:

一、 瞭解不同背景因素參與者對水上休閒運動行為階段的影響。

二、 瞭解不同背景因素參與者對運動社會心理因素(知覺運利 益、知覺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

三、 探討墾丁水上休閒運動階段對運動社會心理因素(知覺運動 利益、知覺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情形。

(1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三項研究問題 以供探討:

一、 不同背景因素的墾丁水上休閒活動參與者的行為階段的影響 情形為何?

二、 不同背景因素的墾丁水上休閒活動參與者對運動社會心理因 素(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情 形為何?

三、 不同水上休閒運動行為階段參與者對社會心理因素的預測力 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範圍與限制茲說明如下: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區域

本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之南灣海域、小灣海域、香蕉灣海 域、白砂灣海域、後壁湖海域為研究範圍。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2010 年 9 月 ~ 11 月期間,透過問卷方式,以 墾丁地區參與水上休閒運動者,共計取350 人作為研究對象。

(三)研究變項:

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法,探討的變項,包括知覺運動利 益、知覺運動障礙與運動自我效能等三個部分,歸納為社會心 理變項。

(17)

二、研究限制

(一) 研究問卷方面

本研究主採結構性問卷調查,由於資料收集採自填問卷方式 進行,填答者受限於填答意願及所處環境等主觀因素影響,可能 造成研究結果的偏差。

(二) 研究樣本方面

在研究結果方面,僅限於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的活動行為加 以探討,不適宜推動於其他不同運動的結果。

第五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的相關名詞釋意為:運動階段、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 障礙、運動自我效能,說明如下:

一、運動階段(stages of exercise)

跨理論模式強調行為改變並不是全有或全無的現象(有或無運 動行為),而將行為改變分為五個改變階段包括有:無意圖期、意 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Prochaska, 1984)。在行為改變階 段的轉變,是個體衡量運動能力以及行為改變所帶來的利益與代價

(李濟仲、廖主民,2008)。本研究依運動階段,瞭解研究對象從 事水上休閒活動的規律性,進而與社會心理因素進行研究分析。

二、決策權衡(decisional balance)

(一)知覺運動利益(perceived benefits of exercise)

指研究對象在特定情境中,知覺從事活動或運動將帶來獲得 的利益程度或同意度(蔡育佑,2003)。知覺運動利益及運動障 礙因子往往會影響個人決定採取運動行為之表現。林旭龍、呂昌 明(2001)在研究中指出知覺利益與運動行為有正相關。本研究

(18)

意指評量研究對象主觀感覺水上休閒活動所帶來的好處,內容包 括社會、生理、心理三方面。

(二)知覺運動障礙(perceived barries of exercise)

指研究對象在特定情境中,知覺從事活動或運動將產生的障 礙程度或同意度(蔡育佑,2003)。知覺運動障礙與運動行為呈 負相關存在,並且知覺運動障礙越高其參與運動行為就越低(李 碧霞,2009)。本研究意指研究對象主觀感覺影響其水上休閒活 動的障礙因素,內容包括社會環境及生理、心理障礙變項。

(三)運動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exercise)

指研究對象在特定情境中,從事活動或運動於行為時,克服 困難的把握程度或容易度(蔡育佑,2003)。意指個人評估在沒 有同伴或天氣不好等情況下,仍然能從事規律運動的把握程度。

多項運動相關的研究也顯示出運動階段與自我效能顯著關係(王 蕙雯、張媚,2006;周友蓮、劉淑燕,2007)。本研究意指瞭解 受試者在面對問題或逃避、應付問題的努力程度和面對障礙的持 久程度。

(1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介紹水上休閒運動的定義與墾丁水上休閒活動的現 況,並探討水上休閒運動的相關研究及瞭解跨理論模式的概念再探討 應用理論模式的相關研究。共分成三部分,第一節水上休閒運動的概 念及相關研究;第二節跨理論模式的概念;第三節探討跨理論模式相 關研究。

第一節 水上休閒運動的概念及相關研究

本節首先瞭解水上休閒運動的定義,探討墾丁水上休閒活動相關 研究。

一、水上休閒運動的定義

其實目前國內對水上休閒活動的定義並不明確,常出現得名稱 是「海域運動」、「水上遊憩」、「海洋運動」等(蘇維杉,2005)。

海域提供休閒活動使用,依活動項目不同,所需之資源特性不同,

例如潛水首重海底景觀,與水上摩托車種奔馳快感,強調寬廣、平 靜水面相異其趣(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09)。所以,水上休閒 運動是利用海岸地區自然及人文資源和適當的工具或設備所從事 的競賽、娛樂及享樂等有益身心的活動。並將當做身體活動的一部 分,直接或間接的與水接觸,同時兼具運動、觀光、文化、教育等 多元層面之身體活動。

二、墾丁水上休閒運動的範圍

墾丁水域的水上休閒活動能充分滿足遊客期望,並獲得高肯定 及滿意度之活動(墾管處,2010)。墾丁水上休閒活動主要範圍包 括三區:

(20)

(一) 恆春半島沿海,其海洋空間景觀極富特色,規模之大,勘 稱全台第一,極具觀光與學術研究價值。

(二) 墾丁海域內由貓鼻頭與鵝鑾鼻二岬角所形成之南灣水域 水質清澈暗流少,適合各種海域遊憩活動。

(三) 墾丁海域自後灣至九棚,沿岸均屬於珊瑚裙礁海岸,其間 存在有白砂、南灣、大灣、小灣、船帆石、風吹砂、港口 等沙灘海岸,是岸際活動重要資源。

三、墾丁水上休閒運動的項目

貓鼻頭與鵝鑾鼻兩岬角所形成之南灣海域,由於不受外面環流 影響,海浪平靜,水質清澈,海底生物及景觀豐富,已是墾丁海域 遊憩活動主要區域,現有主要活動包括四類別,分別為(墾管處,

2009):

(一) 第一類:浮潛、水肺潛水、玻璃底船。

(二) 第二類:船釣、遊艇、帆船。

(三) 第三類:水上摩托車、香蕉船、拖曳浮胎、海上拖曳傘。

(四) 第四類:游泳、橡皮艇、衝浪板等;

其中以浮潛、水上摩托車數量增加最多,將來配合後壁湖遊艇 港之遊艇數量增加,以遊艇(或快艇)為動力之水面活動,例如水 面飛行傘、香蕉船、拖曳浮胎,海上拖曳傘等將會顯著增加。

四、探討水上休閒運動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收集近年來有關水上休閒運動相關的文獻,茲將其依研 究對象、研究變項、研究方法、研究結果,摘要整理如表2-1 所示:

(21)

表2-1 水上休閒運動參與相關研究摘要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 對象

研究 變項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尤若弘、

何篤光、

沈至堅(2009)

墾丁地區參與 水上休閒活動 遊客600 人

遊客滿意度、

遊客吸引力

問卷 調查

1.遊客年齡層 21-25 歲最多人,其 26-30 歲

2.男性佔總人數 47.7﹪,女生佔 52.3﹪

3.墾丁地區遊客對於所參與水域休 閒運動感滿意。

巫昌陽(2003) 墾丁南灣海域 休閒活動參與 206 人

遊憩衝 問卷 調查

1.受訪者人數上男性 53.4﹪>女性 46.6﹪,年齡上 25 歲以下居多佔 60.8﹪,26-45 歲佔 23﹪;教育程 度上大學(專)程度最多,其次 是高中(職)生;職業上,學生 人數最多;婚姻上,以單生未婚 2.從南灣海灘遊憩區之海域遊憩活最多。

動參與者在整體的遊憩衝突感 受略高。

張孝銘 (2009) 從事海域活動 的遊客1729

運動觀 光吸引力、旅 遊體驗 、知覺 價值

問卷 調查

1.「海域觀光吸引力」上 20 歲以下 顯著高於31-40 歲而不同職業、

不同婚姻狀況不影響。

2.「旅遊體驗」因素女性高於男性、

婚姻狀況、年齡、際遇程度再研 究變項及行為意向有所不同。而 職業無影響。

張栢綸、

陳餘鋆 (2009)

參與浮潛遊客

182 人 服務品 質期望 、滿意

問卷 調查

1.受訪遊客男性佔 47.8﹪,女性佔 52.2﹪;年齡以 16-25 歲居多,

其次是26-35 歲;教育程度以大 學程度人數最多,其次是高中。

2.綠島有 94﹪遊客願意重遊。

3.遊客基於畏水、體能較差而不願 意參與,造成休閒阻礙。

曹校章、

鄭志富(2006)

從事海域運動 之參與者120

參與動機、阻 礙因素 、忠誠

問卷 調查

1.東北角海域運動參與者以從事游 泳活動最多。

2.參與動機:性別與執業無顯著差 異,不同年齡、不同教育程度有 顯著差異。

3.阻礙因素:不同年齡、教育程度、

職業有顯著差異。性別無顯著差 黃長發 異。

(2007) 8 個海水浴場

遊客個150 人 遊憩動

問卷

調查

1.填答者男性人數多於女性,年齡 20 歲以下最多,教育程度以 大專院校人數最多,未婚者佔多 2.「運動休閒資源開發」之觀點:數。

研究所及以上比高中職以下更 同意,已婚比未婚更同意。性別 上男性>女性達顯著差異。

(表格續下頁)

(22)

表2-1 水上休閒運動參與相關研究摘要表(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 對象

研究 變項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黃任閔、

李懷生 (2009)

墾丁地區從事 水域運動參與 者共500 人

參與動機、休 閒阻礙

問卷 調查

1.墾丁地區從事水域運動的參與 者,以男性;年齡以30 歲以下、

教育程度以大專、未婚者、與每 週運動時數以3 小時以下居多。

2.參與動機:男性>女性,22 歲以 下>41 歲以下, 達顯著差異。

3.不同背景變項參與者參與動機情 形,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每週 運動時間呈現顯著差異存在,職 業則無顯著差異存在。

4.不同背景變項參與者休閒阻礙情 形,性別、教育程度呈現顯著差 異存在,年齡、職業、婚姻狀況 每月運動時間則無顯著差異存 在。

鄭勵君、

李海青、

邱金松 (2007)

墾丁地區休閒 潛水者共1,420 人

環境屬性、地 方依附

問卷 調查

1.潛水者大多為男性 71.8﹪,故人 數比例上男性>女性、21-30 歲 年輕人較多佔42.1﹪,未婚者較 多佔58.1﹪,大專院校者最多佔 61﹪,工商業最多佔 25.5﹪。

2.休閒潛水者在地方依附重要性有 顯著差異,顯示對慷丁海域相當 3.與地方依附性越高,環境滿意度認同。

盧煥生、 越高。

陳珮瑤、

李麗瓊(2009)

雲嘉南濱海地 區休閒動遊客 346 人

參與動 1.多為男性且大專學歷。

2.參與動機:性別、教育程度無顯 著差異。

劉志鈺、

賈凡、 黃志青

(2009)

墾丁地區遊客

1,420 人 遊客特 性、旅 遊動機

問卷 調查

1.遊客的社經背景資料與實際滿意 度上,在年齡、教育程度、婚姻 狀況具有顯著差異。

2.遊客的旅遊特性與實際滿意度上 在停留時間、交通工具、同行伴 侶、同行順以及旅遊月份具有顯 著差異。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3)

整理表2-1 所述,茲將水上休閒運動相關研究依研究對象、研 究變項、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一)研究對象

以參與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及遊客為主。

(二)研究變項

1. 研究對象為水上休閒遊客變項包括:遊客特性(劉志鈺、賈 凡、黃志清,2007)、遊客滿意度(尤若弘、何篤光、沈志堅,

2009)、參與動機(劉志鈺、賈凡、黃志清,2007;黃長發,

2007;盧煥生、陳珮瑤、李麗瓊,2009)、海域運動觀光吸引 力(張孝銘,2009)。

2. 研究對象為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變項包括:參與動機(黃任 閔、李懷生,2009;曹孝章、鄭志富,2006)、阻礙因素(黃 任閔、李懷生,2009;曹孝章、鄭志富,2006)、遊憩衝突(巫 昌陽,2003;鄭天明、施長和,2008)忠誠度(曹校章、鄭志 富,2006)、地方依附性(鄭勵君、李海青、邱金松,2007)、

滿意度及服務品質期望(張栢綸、陳餘鋆,2009)。

(三)研究方法

使用的方法均以問卷調查法為主。

(四)研究結果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配合本研究目的與對象,將影響因素 分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及各研究變項等不同背景 因素作探討,以下就有關研究分述說明如下:

1. 性別

大多數的研究(尤若弘、何篤光、沈志堅,2009;巫昌陽,

2003;黃長發,2007;黃任閔、李懷生,2009;鄭天明、施長

(24)

和,2008;鄭勵君、李海青、邱金松 ,2007)表示參與水上休 閒運動以男性為主比例較高,然曹孝章、鄭志富(2006)的研 究顯示在男女參與比率接近,無性別差異研究更是指出水上休 閒遊客及參與者以女性居多(張孝銘,2009;張栢綸、陳餘鋆,

2009)。從以上的文獻並無法推論性別與水上休閒運動行為的相 關一致性。因此,有關性別與水上休閒運動的關係仍值得進一 步探討。

2. 年齡

大多數研究對象的年齡分布主要分為五個叢集,分別為「20 歲以下」、「20~31 歲」、「31~40 歲」、「41~50 歲」 和「50 歲以 上」,從相關研究(尤若弘、何篤光、沈至堅, 2009;張栢綸、

陳餘鋆,2009;黃長發,2007;鄭天明、施長和, 2008;鄭勵 君、李海青、邱金松 ,2007)中發現主要水上休閒運動者集中 在 20~30 歲佔大多數,然而亦有文獻結果(張孝銘,2009; 黃 任閔、李懷生,2009;黃長發,2007)指出參與者分布於「20 歲以下」佔多數。因此,年齡主要分布在哪個年齡層並無一定 的結果,可做進一步研究與討論。

3. 教育程度

大多數研究對象的教育程度為大專院校居多(巫昌陽,

2003;張栢綸、陳餘鋆,2009;黃長發,2007;黃任閔、李懷 生,2009;鄭天明、施長和,2008;鄭勵君、李海青、邱金松 , 2007),但張孝銘(2009)研究指出研究對象以高中居多,因此 教育程度和水上休閒運動參與尚無有效推論,可再進一步調查。

4. 婚姻狀況

研究對象婚姻狀況研究結果不一,有的研究結果以未婚者

(25)

居多(巫昌陽,2003;黃任閔、李懷生,2009;鄭勵君、李海 青、邱金松 ,2007),也有研究以已婚者居多(黃長發,2007),

從上述得知婚姻狀況與水上休閒運動行為的尚無有效推論,可 再加以探討。

5. 研究層面

從以上文獻分析可發現國內水上休閒運動相關領域研究分 為休閒遊憩層面,如遊客吸引力(尤若弘、何篤光、沈至堅,

2009;張孝銘,2009)、遊憩滿意度(尤若弘、何篤光、沈至堅,

2009;張栢綸、陳餘鋆,2009)及參與動機(曹孝章、鄭志富,

2006;黃任閔、李懷生,2009)、水上休閒活動設施偏好與服務 品質和社會心理層面研究(張栢綸、陳餘鋆,2009;鄭勵君、

李海青、邱金松 ,2007),而探討旅遊體驗或遊憩衝突(巫昌 陽,2003;張孝銘,2009;鄭天明、施長和,2008)。

具體而言,上述文獻整理分析後,可以瞭解透過政府與民間的 推廣計畫,國內的水上休閒運動已為潮流之一,許多民眾開始重視 多元化的水上休閒運動,將水上休閒運動為休閒用途。墾丁水上休 閒運動項目多樣化,眾多不同水上休閒運動於體驗及參與時都必須 符合需求,供給相當多元的選擇,來滿足不同消費族群,藉此能推 動墾丁當地民眾就業機會,進而能帶動觀光產業與旅遊的經濟價值

綜上所述,根據水上休閒運動相關研究結果發現民眾參與水上休 閒運動多以男性為主、年齡主要分布在 20~30 歲。然而性別、年齡、

婚姻狀況等背景變項在水上休閒運動行為上有所差異。從水上休閒相 關研究可發現主要仍集中在不同背景變項與社會心理因素。所以,本 研究針對墾丁地區水上休閒運動現況為外在變項與水上休閒運動參

(26)

與者在社會心理因素(決策權衡與自我效能)及運動階段,來加以分 析探討考量將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等變項納入探討,以 釐清其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在運動行為上的影響情形。

(27)

第二節 跨理論模式的概念

本節首先介紹跨理論模式的內涵,再透過跨理論模式的結構分析 本研究的多項構面。

一、跨理論模式的內涵

近幾年來,國內外已有許多以跨理論模式(TTM)針對不同族 群進行之運動行為研究(王淑芳等,2007;紀依盡、林旭龍,2008;

王蕙雯、張媚,2006;周友蓮、劉淑燕,2007;蔡育佑,2003)。

跨理論模式用於瞭解行為何時改變、如何改變、受何影響而改 變,以階段論的方式來強調行為改變是種複雜而動態的過程,在解 釋個人健康行為相關因素上有了重要的突破(林旭龍,2000)。以 基礎的運動介入措施能有效增加研究對象之運動自我效能、運動改 變階段與運動行為量表(王蕙雯、張媚,2006)。主張行為可因知 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及自我效能而動態改變,相同改變方式 會存在多種改變歷程(張志成,2007)。跨理論模式是一個利用行 為改變模式發展有系統的介入措施,以達最佳功效(唐善美、陳彰 惠、陳季員,2009)。此一模式能有效養成身體活動習慣的理論,

包括行為改變的階段以及各階段所運用的處置策略,並能透過規律 性的身體活動,使每個人在身心上都能獲得利益。其已被應用之對 象涵蓋兒童、青少年、大學生、成年人等行為改變者,更確認跨理 論模式應用於各種不同年齡層的適用性(陳其昌,2007)。目前國 內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生運動的行為研究中,多以橫斷面為主

(張志成,2007;陳建瑋、季利康,2009)。

具體而言,本研究應用跨理論模式的運動階段、決策權衡(知 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自我效能探討遊客參與墾丁休閒運

(28)

動的行為,進而提供運動產業經營者及相關領域研究之應用與參 酌,期望對於往後相關休閒運動的發展有所貢獻。

二、跨理論模式的結構

(一)改變的階段(stages of change):

階段改變構念可用來界定運動行為狀態,不同行為階段並存 在身體活動差異,且會受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及運動自 我效能影響而改變(張志成,2007)。這些階段包括:無意圖期、

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以下根據Astroth 與 Burbank

(2002)所提出的階段特徵,分別說明如下:

1. 無意圖期:指無任何意圖改變目前行為狀態。

2. 意圖期:指已有意圖改變目前行為狀態。

3. 準備期:行為狀態已因意圖而改變,但未規律化。

4. 行動期:指因意圖改變的行為狀態以規律化,但未超過六個 月。

5. 維持期:因意圖而規律的行為狀態已超過六個月。

而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階段模式在知覺利益、知覺障礙、自 我效能的變項上是否顯著差異存在。

(二)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此要素被認為是行為執行的能力知覺,在 Adams 與 White

(2004)歸類的研究發現自我效能愈高,行為階段改變效果愈顯 著,且有利於新行為獲得之持續;指克服行為障礙而能持續執行 運動行為的把握程度。

(三)決策權衡(decisional balance):

Purdie 和 McCrindle(2002)更指出決策權衡具有自我調節 機制,可在知覺高利益下提升行為意圖、增強結果預期及價值,

(29)

對行為改變有正面效益存在。決策權衡對行為階段改變的區別以 參考圖2-1:

無意圖期 意圖期 準備期 行動期 維持期

圖 2-1 決策權衡與行為階段改變之相關圖

資料來源: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 approach to behavioral change.” The Journal of Dental Hygiene, 76,(p. 290),by Astroth. D. B., Cross-Poline, G. N., Stach, D. J., Tilliss, T. S., & Nan, S. D.(2002).

根據 Cropley、Ayers 與 Nokes(2003)研究指出,無意圖 期者自我效能低,知覺障礙多,維持期者自我效能高,知覺運動 利益多;若評估利益大於障礙,且對困境能夠克服時就可能會採 取行為改變;反之則較不易產生改變。知覺運動障礙對於運動階 段呈相反關係,知覺運動利益呈正相關,知覺運動障礙成負相 關,而當障礙大於利益時,有礙於研究對象對運動的進展。

綜上所述,其中決策權衡和自我效能是屬於社會心理變項,這 兩者皆可能會影響從事水上休閒運動的參與行為。對於決策權衡和 運動自我效能在水上休閒運動行為階段上,是否如同上述的研究結 果一樣,實在有待探討。

知覺 障礙

知覺 利益

(30)

第三節 跨理論模式的相關研究

自1982 年至今,跨理論模式(TTM)廣泛被運用於各領域研究,

進而探討個人進行某特定行為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應用跨理論模 式於民眾參與水上運動行為。因此回顧國內外應用跨理論模式之運動 行為相關研究,來做為研究設計與進行之參考,本節分別就國內外相 關研究文獻作整理,而進一步探討改變階段、決策權衡與自我效能對 運動行為的影響。

一、國內外應用跨理論模式相關研究

由於近年來國內應用跨理論模式的研究數量相當可觀,本研究 僅針對近年來研究對象為運動行為相關如:運動行為、健身運動行 為、規律運動行為、工作場所實施運動介入成效等,因此,從研究 者年份、研究對象、研究變項、研究方法及研究結果,列表說明本 研究相關的文獻,如表2-2 所示:

表2-2 國內跨理論模式相關研究摘要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 對象

研究 變項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王淑芳 顏效禹 李思招 何佩玲 張碧芳 呂昌明

(2008)

李淑惠、

謝謨郁、

洪國欽、(2009)

台北市公 立國中學 生共1438

高屏地區 六所大學 院校進修 部學生1,089 人

運動階段

、運動自 我效能、

知覺運動利益、知 覺運動障

運動階段

、運動自 我效能、

知覺運動利益、知 覺運動障

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

1.運動階段為無意圖期的佔 8.7%

,意圖期的佔7.6%,準備期的 53.8%,維持期的佔 21.3%。

2.性別影響運動階段,男生的運動 階段高於女生。

3.知覺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效能 會影響運動階段。

4.性別在知覺運動障礙、運動自我 效能上有差異。

1.運動階段:準備期>意圖期>無 意圖期>維持期>行動期。

2.不同運動階段對於「自覺運動利 益」「自覺運動阻礙」「運動自 我效能」均有差異。

3.自覺健康狀況較佳者,具有較高 的自覺運動利益、運動自我效能 及較低的運動障礙。

4.已婚者則具有較高之運動障礙。

(表格續下頁)

(31)

表2-2 國內跨理論模式相關研究摘要表(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 對象

研究 變項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李碧霞 周雨樺 賴香如 (2009)

張志成 (2007)

台北市2 所公立小 11-13 歲體重過 重及肥胖的學生 353 名

高雄大學 學生468 人

運動階段改變、知 覺運動利益、知覺 運動障礙

、運動自 我效能

運動階段改變、知 覺運動利益、知覺 運動障礙

、運動自 我效能

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

1.受試者的運動階段以準備期最 50.7% ,無意圖期者最少 7.1%。

2.不同性別在運動階段沒有差異。

3. 68.3%的肥胖學童沒有規律運 動習慣。

4.運動階段愈高階者,運動自我效 能、知覺運動利益的得分愈高,

知覺運動障礙則呈相反的反的 1.大學生的運動階段:無意圖期 狀況。

10%,意圖期 26.54%,準備期 23.85%,行動期 28.46%,維持 期 11.15%。

2.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

運動自我效能在運動階段有差 周友蓮 異。

劉淑燕(2007)

121 位膝部 骨性關節炎患者

行為改變階段、運 動自我效能、知覺 運動利益與障礙

問卷調查法 1.膝部骨性關節患者運動階段:無 意圖期29.8%,意圖期 14%,準 備期 26.4%,行動期 4.1%,維 持期25.6%

2.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收入、

婚姻狀況對運動階段皆無差異。

3. 女 性 的 知 覺 運 動 障 礙 高 於 男 性,但在知覺運動利益、運動自 我效能無差異。

4.收入在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 障礙、運動自我效能無關。

5.已婚者的知覺運動利益高於喪 偶者,婚姻在知覺運動利益有差 異,但在知覺運動障礙、運動自 我效能無差異。

6.年齡愈高,知覺運動利益愈降 低;教育程度愈高,知覺運動利 益、運動自我效能也愈高。

7.膝部骨性關節患者運動階段和 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

運動自我效能有差異。

紀依盡 林旭龍

(2008)

女 大 學 生 體 脂 肪 大 30% 之 為 研 究 對 象。實驗組 12 名,對照 18 名。

知覺運動利益、運 動自我效能、知覺 運動障礙

以準實

驗設計 1.個人對健身運動期望信念、益處 知覺、代價知覺、自我效能的(思 考前期)無意圖期<(思考期)意 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 2.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的運動

知覺利益高。

(表格續下頁)

(32)

表2-2 國內跨理論模式相關研究摘要表(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 對象

研究 變項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曲天尚、

李碧霞、

鄭綺(2009)

謝偉雄、

葉麗琴 (2009)

陳建瑋、

季力康 (2009)

中年停經 婦女72 人

大專院校 學生1,275

大學生431

運動階段 知覺運動利益、知 覺運動障

運動階段

、運動自 我效能

運動階段

、基本心 理需求、

主觀幸福

問卷調查表

問卷調察法

問卷調察法

1.中年停經婦女的運動階段分布 情形以準備期最多,佔59.7%。

2.中年停經婦女的年齡、教育程 度、婚姻狀況等,對運動階段沒 有影響。

3.教育程度愈高,知覺運動利益愈 高;年齡愈大,愈健康者知覺運 動障礙愈小;婚姻在知覺運動利 益無差異。教育程度即罹患慢性 病狀態再不同運動階段有顯著 4.停經婦女不同運動階段在知覺差異。

運動利益無差異,但在知覺運動 障礙有差異。

1.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呈正 2.男生傾向行動期和維持期;女生相關。

傾向無意圖期和意圖期。

3.參與運動社團者有較高的知覺 運動利益,男性及健康狀況越好 者,有較高的運動自我效能。

4.運動效能、樂觀影響力、可預測 運動行為總變量的14%。

1. 大 學 生 的 運 動 階 段 準 備 期 (59.6%) , 其 次 為 維 持 期 (16.2%),思考期(15.5%),思考 前期(4.4%) 與行動期 (4.2%)。

2.不同性別在運動階段有差異,

男生的運動階段高於女生。

3.運動階段越高,主觀幸福感的 平均數也越高。

4.不同運動階段的基本心理需求 有顯著差異。

Yang&

Chen (2005)

南部某醫 學中心胸 腔內科門 98 位 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患者

運動改變階段、運 動改變過程。

問卷調查法 1. 平均年齡 68.1 歲,運動階段 46.9%為持續其規律運動者,

散步為主要運動方式,運動前 期得分明顯低於其他運動改變 階段,較少採取策略來改變運 動行為。

2. 本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臨床實 務工作者發展不同運動階段介 入運動計畫之參考。

Kao, Lu

& Huang

(2002)

南部兩家 電信全體 公司員工 實驗組133 人, 對照 60 人,

193 人

運動改變階段、運 動改變過程、決策 權衡、自 我效能

準實驗 設計、

問卷調查法

1.自覺運動利益、運動自我效能 明顯高於計畫介入前。自覺障 礙低於計畫介入前。

2. 實 驗 組 後 測 之 「 自 覺 運 動 利 益」「運動自我效能」分數高於 對照組後測,「自覺運動障礙」

分數顯著低於對照組後測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3)

過去的研究大都以問卷調查法為研究方法,而國內外研究結果

(王蕙雯、張媚,2006;王淑芳、顏效禹、李思招、何佩玲、張碧 芳、呂昌明 ,2007;李濟仲、廖主民,2008;李碧霞、周雨樺、

賴香如,2009;周友蓮、劉淑燕,2007;吳忠宏、蘇佩玲,2005;

蔡育佑,2003)皆使用自陳式問卷量表的確能反映出不同階段的運 動行為,且有好的信效度。而另有研究者以文獻分析法進行跨理論 模式相關文獻加以分析論述(張志成、蔡守浦,2005;李濟仲、廖主 民,2008),也有以實驗設計法介入改變運動行為(紀依盡、林旭 龍,2008;蔡育佑,2003;Kao, Lu& Huang,2002),這些皆為跨理 論模式研究方法之一。

因此,本研究依據研究架構進一步將國內外跨理論模式應用於 運動行為的變項,分為運動階段、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及 運動自我效能分別探討分析結果,分別敘述如下:

(一)運動階段

由上述表 2-2 和的大部分研究結果發現運動階段在跨理論 模式的整體變項上及個別變項上皆有顯著差異(王淑芳、顏效 禹、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7;李淑惠、謝謨郁、洪國 欽,2009;李碧霞、周雨樺、賴香如,2009 張志成,2007;周 友蓮、劉淑燕,2007;紀依盡、林旭龍,2008;曲天尚、李碧 霞、鄭綺,2009;陳建瑋、季利康,2009)。而李碧霞、周雨樺、

賴香如(2009)對北市小學體重過重(肥胖)學生及周友蓮、

劉淑燕(2007)對膝關節炎患者,在進行運動行為的研究上不 同性別在運動階段上無顯著差異。且陳建瑋、季利康(2009)

在大學生的運動行研究中指出不同性別在運動階段上有顯著差 異,男性的運動階段高於女生。因此,本研究將「性別」納入

(34)

個人背景因素之一,進行研究後分析。周友蓮、劉淑燕(2007)

及曲天尚、李碧霞、鄭綺(2009)對於中年停經婦女的研究中 指出年齡及教育程度與運動階段無顯著差異。上述表 2-2 的運 動階段在運動行為研究對象上,有文獻(張志成,2007; Yang

& Chen, 2005)指出有大學生、慢性阻賽性肺疾病患者於運動 階段為行動期者較多,而又有相關文獻表示國小生、國中生、

醫護校生、電信員工、婦人、關節患者等在運動階段為準備期 者較多(李淑惠、謝謨郁、洪國欽,2009;李碧霞、周雨樺、

賴香如,2009;周友蓮、劉淑燕,2007;紀依盡、林旭龍,2008;

曲天尚、李碧霞、鄭綺,2009;陳建瑋、季利康,2009)。因此,

多數研究對象在運動階段上,皆處於準備期。所以,由上述文 獻分析後瞭解運動階段為探討運動行為之關鍵,由表2-2 得知,

因此運動階段對於運動行為預測力最高,欲瞭解運動行為可由 運動階段進行初步剖析,再與其他變項(決策權衡及自我效能)

加以預測分析。

(二)知覺運動利益

多數研究(王淑芳等,2007;李碧霞、周雨樺、賴香如,

2009;張志成,2007)發現,知覺運動利益會隨著運動階段的 升高而增加。周雨樺、賴香如(2009)指出已婚者的知覺運動 利益高於喪偶者,但曲天尚、李碧霞、鄭綺(2009)表示婚姻 與知覺運動利益無相關,因此,本研究將「婚姻狀況」納入背 景因素,進一步探究。曲天尚、李碧霞、鄭綺(2009)調查停 經婦女不同運動階段在知覺運動利益無差異而周友蓮、劉淑燕

(2007)也指出年齡越高知覺利益越低。由此可知,年齡對於 知覺運動利益有某程度上的影響,因而本研究將「年齡」納入

(35)

個人背景因素之一,進行研究後分析。由上所述可以得知,知 覺運動利益對運動階段呈現正相關的影響,無論在知覺運動障 礙或運動自我效能都有其影響,尤其在運動行為變項分析上,

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值得進一步的探討。

(三)知覺運動障礙

許多研究指出,知覺運動障礙隨著運動階段的增加而遞減

(王淑芳等,2007;李碧霞、周雨樺、賴香 2009;曲天尚、李 碧霞、鄭綺,2009;周友蓮、劉淑燕,2007;張志成,2007; Kao, Lu& Huang,2002)。由上所述可知,知覺運動利益對運動階段 呈現正相關的影響,對運動自我效能有其影響,與知覺運動障 礙則呈現負相關,在運動行為變項分析上,為不可缺少的重要 變項,得加以進行探究。

(四)運動自我效能

許多研究指出運動階段越高階者其運動自我效能越高(王 淑芳等,2007;李碧霞、周雨樺、賴香如,2009;張志成,2007;

周友蓮、劉淑燕,2007;Kao, Lu & Huang, 2002)。多數研究表 示個人背景因素(如:性別、收入、年齡等)與運動自我效能 無關(李碧霞、周雨樺、賴香如,2009;周友蓮、劉淑燕,2007)。

而周友蓮、劉淑燕(2007)與曲天尚、李碧霞、鄭綺(2009)

指出教育程度高者的運動自我效能越高,以及李淑惠、謝謨郁、

洪國欽(2009)與謝偉雄、葉麗琴(2008)也指出自覺健康狀 況較佳者的運動自我效能越高。亦有研究指出運動自我效能在 整體模式中,更能有效增加模式的預測力,使得模式的預測更 為完整(Kao, Lu & Huang, 2002)。

具體而言,國內外對於跨理論模式應用於運動行為的研究,

(36)

研究中部分針對病患為特定對象來進行研究,可以顯示研究對象 的身體狀況會影響運動行為,故本研究將「身體狀況」納入背景 因素,進一步探究。由表2-2 發現不同背景變項 (性別、年齡、

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對於運動階段、決策權衡、運動自我效能 有所影響,在研究中也發現,不同運動階段和知覺運動利益及運 動自我效能均呈現正相關,此外和知覺運動障礙則呈現負相關。

综上所述,大部分研究中大多針對特定對象(如:學生、病患 等)來進行研究。較少針對單一運動參與者為對象來進行研究。而 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及運動自我效能會影響行為階段,並 產生身體活動程度的差異。故本研究針對水上休閒運動進行探討知 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及運動自我效能對運動階段的影響情 形,據以釐清變項之間的關係。而根據有關水上休閒運動的相關研 究,可以得知性別、年齡、身體狀況、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等因素 是影響參與運動行為的重要背景因素。所以,本研究將此五項因素 納入研究背景變項當中,探討其對運動行為的影響程度。並透過跨 理論模式進而瞭解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的運動參與度。

(3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為描述本研究的研究設計與實施的方法。本研究採用問卷調 查法(questionnaire),針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者行為加以探討,研究 樣本以至墾丁參與水上休閒運動的全國各縣市民眾,其中以各水域遊 憩區的遊客為主要研究對象。共分成五個部分,第一節為研究架構與 假設;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研究程序;

第五節為資料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本節從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及相關文獻分析所得的結 果,整理出研究架構如下: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是以 Prochaska 及 Diclemente(1982)所發展的跨理 論模式為基礎,主要在了解水上休閒運動行為改變的因素。

茲依據文獻探討的結果,擬定本研究的架構圖,如圖3-1

(38)

圖 3-1 研究架構圖

二、 研究假設

基於第一章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下列的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因素的人,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有顯著差 異。

假設 1-1:不同性別的人,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有顯著差 異(尤若弘、何篤光、沈志堅,2009;巫昌陽,2003;黃長發,

2007;黃任閔、李懷生,2009;鄭天明、施長和,2008;鄭勵 君、李海青、邱金松 ,2007;盧煥生、陳珮瑤、李麗瓊,2009;

張孝銘,2009;張栢綸、陳餘鋆,2009)。

個人背景因素 1.性別

1. 年齡 2. 身體狀況 3. 教育程度 4. 個人所得 5. 婚姻狀況

社會心理因素 知覺運動利益 知覺運動障礙 運動自我效能

水上休閒運動階段

無意圖期

意圖期

準備期

行動期

維持期

(39)

假設 1-2:不同年齡的人,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有顯著差 異(尤若弘、何篤光、沈至堅,2009;張栢綸、陳餘鋆,2009;

黃長發,2007;鄭天明、施長和,2008;鄭勵君、李海青、邱 金松, 2007;張孝銘,2009;黃任閔、李懷生,2009;黃長發,

2007)。

假設 1-3:不同身體狀況的人,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有顯著 差異(張栢綸、陳餘鋆,2009)。

假設1-4: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有顯著 差異(巫昌陽,2003;張栢綸、陳餘鋆,2009;黃長發,2007;

黃任閔、李懷生,2009;鄭天明、施長和,2008;鄭勵君、李 海青、邱金松 ,2007;張孝銘,2009)。

假設 1-5:不同婚姻狀況的人,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有顯 著差異(巫昌陽,2003;黃任閔、李懷生,2009;鄭勵君、李 海青、邱金松,2007;黃長發,2007) 。

假設二:不同背景因素對社會心理因素(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 動障礙、運動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

假設 2-1:不同性別的人,對社會心理因素有顯著差異(周友 蓮、劉淑燕,2007;王淑芳、顏效禹、李思招、何佩玲、張碧 芳、呂昌明,2007)。

假設 2-2:不同年齡的人,對社會心理因素有顯著差異(周友 蓮、劉淑燕,2007;曲天尚、李碧霞、鄭綺,2009)。

假設 2-3:不同身體狀況的人,對社會心理因素有顯著差異(曲 天尚、李碧霞、鄭綺,2009)。

假設 2-4: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對社會心理因素有顯著差異(周 友蓮、劉淑燕,2007;曲天尚、李碧霞、鄭綺,2009)。

(40)

假設2-5:不同婚姻狀況的人,對社會心理因素有顯著差異(李 淑惠、謝謨郁、洪國欽,2009;周友蓮、劉淑燕,2007)。

假設三:不同背景因素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階段有顯著差異。

假設 3-1:不同性別的人,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階段有顯 著差異(王淑芳、顏效禹、李思招、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

2007;陳建瑋、季力康,2009;謝偉雄、葉麗琴,2007)。

假設 3-2:不同年齡的人,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階段有顯 著差異(周友蓮、劉淑燕,2007;曲天尚、李碧霞、鄭綺,2009)。

假設 3-3:不同身體狀況的人,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階段 有顯著差異(李淑惠、謝謨郁、洪國欽,2009;謝偉雄、葉麗 琴,2007)。

假設 3-4: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對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階段 有顯著差異(曲天尚、李碧霞、鄭綺,2009)。

假設四: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階段對社會心理因素(知覺運動利 益、知覺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

假設 4-1: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階段對知覺運動利益有顯著 差異(李淑惠、謝謨郁、洪國欽,2009;謝偉雄、葉麗琴,2007;

周友蓮、劉淑燕,2007;張志成,2007)。

假設 4-2: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階段對知覺運動障礙有顯著 差異(曲天尚、李碧霞、鄭綺,2009;李淑惠、謝謨郁、洪國 欽,2009;周友蓮、劉淑燕,2007;張志成,2007)。

假設 4-3:水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階段對運動自我效能有顯著 差異(李淑惠、謝謨郁、洪國欽,2009;謝偉雄、葉麗琴,2007 張志成,2007)。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為瞭解自我效能、決策權衡影響參與水上休閒運動行為的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首先抽樣設計,其次預試問卷研究 對象;最後以正式問卷研究對象;最後以正式問卷研究對象三部分,

分述如下:

一、抽樣設計

(一)抽樣母體:

為調查期間內至墾丁地區參與水上休閒運動的18 歲及以上的 旅客。

(二)抽樣方法:

以便利取樣方式分配各景點所需樣本數。

二、預試問卷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南灣海域遊憩區之墾丁地區參與水上休閒運動遊客 客為預試對象,共發出 100 份問卷,發放經過皆由本研究者向填答 者親自說明一併檢核,故回收有效問卷 100 份,有效回收率為 100%。建議問卷預試對象人數以問卷中題項量表的 3-5 倍人數為原 則,本研究問卷題數為24 題,故符合此原則,預試問卷回收後,即 進行統計分析,以考驗問卷信度與效度。

三、正式問卷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墾丁地區參與水上休閒運動之18 歲及以上至 65 歲及 以下的水上休閒參與者為研究母群體,採便利取樣方式,日期為9 月至11 月期間,時間為早上 8 點至 11 點及下午 2 點至 5 點發放問 卷。依墾管處(2009)人數比例分白砂遊憩區、南灣遊憩區、船帆 石遊憩區、小灣遊憩區、後壁湖遊憩區據點為中心。共五區,合計

(42)

350 人為正式問卷的研究對象。Ghiselli、Campbell 與 Zedeck (1981) 指出,樣本的大小必須能夠提供一個變項足夠的統計變異量,同時 能夠維持常態分配的假設不被違反;建議牽涉到量表的使用時,樣 本數最少需為題數的10 倍。本研究量表所使用的量表為 24 題,預 計發出240 份以上的問卷進行調查研究,但考量問卷回收率或廢卷 等因素,以有效問卷回收率80%估算,預計發出 350 份問卷進行調 查研究。經檢核與剔除填答不全和固定反應卷48 份,回收有效問卷 312 份,有效回收率為 89.1%。

數據

圖        次
表 2-1  水上休閒運動參與相關研究摘要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 對象  研究 變項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尤若弘、  何篤光、  沈至堅 (2009)  墾丁地區參與水上休閒活動遊客600 人  遊客滿 意度、 遊客吸引力  問卷調查法  1.遊客年齡層 21-25 歲最多人,其次26-30 歲 2.男性佔總人數 47.7﹪,女生佔52.3﹪  3.墾丁地區遊客對於所參與水域休 閒運動感滿意。  巫昌陽 (2003)  墾丁南灣海域休閒活動參與 者 206 人  遊憩衝突  問卷調查法
表 2-1  水上休閒運動參與相關研究摘要表(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 對象  研究 變項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黃任閔、  李懷生  (2009)  墾丁地區從事水域運動參與者共500 人  參與動 機、休 閒阻礙  問卷調查法  1.墾丁地區從事水域運動的參與者,以男性;年齡以 30 歲以下、教育程度以大專、未婚者、與每 週運動時數以 3 小時以下居多。 2.參與動機:男性>女性,22 歲以 下>41 歲以下,  達顯著差異。 3.不同背景變項參與者參與動機情 形,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每
表 2-2  國內跨理論模式相關研究摘要表(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 對象  研究 變項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曲天尚、  李碧霞、  鄭綺 (2009)  謝偉雄、  葉麗琴  (2009)  陳建瑋、  季力康  (2009)  中年停經婦女 72  人 大專院校學生1,275人 大學生431 名  運動階段 知覺運動利益、知 覺運動障礙 運動階段 、運動自 我效能 運動階段 、基本心 理需求、  主觀幸福 感  問卷調查表 問卷調察法 問卷調察法  1.中年停經婦女的運動階段分布 情形以準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At the same time, buy the option, promptly exercise it, and close the stock position.. ∗ For the call, call the lent money to

Topic: Curriculum shar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tegrating English into alternative curriculum at the first learning stag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主題

method void setInt(int j) function char backSpace() function char doubleQuote() function char newLine() }. Class

The daily averages of total suspended solids as well as oil and fats in the waste water treated at the WWTP in Macao Peninsula were higher than the standard values of

Objectives  To introduce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LPF for English Language as a reference tool to identify studen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give constructive

Students were required to compare in the formulation stage as the case teacher asked them to look at additional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s, whilst they were required to compare in

Hence, we have shown the S-duality at the Poisson level for a D3-brane in R-R and NS-NS backgrounds.... Hence, we have shown the S-duality at the Poisson level for a D3-brane in R-R

H..  In contrast to the two traditional mechanisms which all involve evanescent waves, this mechanism employs propagating waves.  This mechanism features high transmission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