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複數到三角函數公式 陳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複數到三角函數公式 陳敏"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HPM 通訊第十七卷第九期第一版

發行人:洪萬生(台灣師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主編:蘇惠玉(西松高中)副主編:林倉億(台南一中)

助理編輯:黃俊瑋(台灣師大數學所研究生)

編輯小組:蘇意雯(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蘇俊鴻(北一女中)

黃清揚(福和國中)葉吉海(陽明高中)

陳彥宏(成功高中)陳啟文(中山女高)

王文珮(青溪國中)黃哲男(台南女中)

英家銘(台北醫學大學)謝佳叡(台灣師大數學系)

創刊日:1998 年 10 月 5 日 每月 5 日出刊 網址:http://math.ntnu.edu.tw/~horng

從複數到三角函數公式

陳敏晧 蘭陽女中

複數在數學各領域均有重大影響,本文章將討論如何以複數的形式來證明三角函數 的相關公式,由於複數具有極坐標形式,可以將角度做旋轉、長度做伸縮變換,這是傳 統幾何學在直角坐標平面難以突破的面向,因此,利用複數來證明三角函數公式往往會 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也常使學習者見識到數學之美!

本文將使用到歷史法國數學家棣美弗(Abraham de Moivre, 1667-1754)於 1730 年發 表的棣莫弗公式,即若zr(cos isin),則znrn(cosn isinn),nZ。及歐拉 (Leonhard Euler, 1707-1783)在 1748 年所發表的歐拉公式:ei cos isin 首先論證正弦與餘弦的和差角公式:

 

sincos cossin,cos

 

coscos sinsin

sin      

證明:cos( )isin() ei()

eiei

cos isin

(cos isin)

(coscos sinsin)i(sincoscossin)

比較兩複數的實部與虛部,即得

 

sincos cossin,cos

 

coscos sinsin

sin       。

接著引入三倍角公式:

 從複數到三角函數公式

 費爾茲獎首度出現女性數學家!

 貝葉斯和貝氏定理

(2)

HPM 通訊第十七卷第九期第二版

(1)sin3 3sin 4sin3 。 (2)cos3 4cos3 3cos 。 證明:cos3 isin3

ei(3) (ei)3

cos isin

3

(cos)33

cos

2isin 3cos(isin)2

isin

3

cos3 3cossin2

i(3cos2sin sin3)

cos3 3cos(1cos2)

i

3

1sin2

sin sin3

4cos3 3cos

i(3sin 4sin3)

比較兩複數的實部與虛部,即得sin3 3sin 4sin3 ;cos3 4cos3 3cos 。 接著我們可以試著證明更複雜的三角函數公式:

 

sin2 sin 2 2

) 1 sin( sin

...

2 sin sin

1 

n n

n

 

 。

 

sin 2 2

) 1 cos( sin 2

cos ...

2 cos cos

2 

n n

n

第一種證明方法:不用複數概念。

 

1 首先考慮積化和差與和差化積的公式,即



 

  

 )sin 2

sin( 2 2 cos cos

), cos(

) cos(

sin sin

2             。

xsin sin2 ...sinn,將等式兩邊同乘 sin2 2 

,即得

 

 

 

x sinn

sin 2 2 ...

2 2 sin sin 2 2 sin

sin 2 2

sin

2        

)

2 ) 1 2 cos( 2

) 1 2 (cos( 2 ...

cos5 2 cos3 2

cos3

cos2         

 

 



 

 

n n

2 ) 1 2 cos(

cos2  

n

(3)

HPM 通訊第十七卷第九期第三版

sin 2 2

) 1 sin(

2 nn

 

移項得

sin 2 sin 2 2

) 1 sin(

n

n x

 

 ,即

sin2 2

) 1 sin( sin 2

sin ...

2 sin

sin 

 

n n

n

證明

 

2 :首先考慮積化和差與和差化積的公式,即



 

  

 

  

 cos 2

sin 2 2 sin sin

), sin(

) sin(

cos sin

2             。

ycos cos2 ...cosn ,將等式兩邊同乘 sin2 2 

,即得

 

 

 

y cosn

sin 2 2 ...

2 2 cos sin 2 2 cos

sin 2 2

sin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sin 2

2 1 sin 2

...

2 ) sin5 2 ) (sin( 3 2 )

sin3

(sin 2    nn

 

sin2 2

1

sin 2 



 

 

n

 

 

  

 2

cos 1 sin 2

2 nn

移項得

 

sin2 2 cos 1 sin 2

 

 

  

n n

y

sin 2 2

) 1 cos( sin 2

cos ...

2 cos

cos 

n n

n

證明:

 

sin2 sin 2 2

) 1 sin( sin

...

2 sin sin

1 

n n

n

 

 。

 

sin 2 2

) 1 cos( sin 2

cos ...

2 cos cos

2 

n n

n

第二種證明方法:利用複數的概念。

我們可以使用歐拉公式ei cos isin,若將 以  代入可得ei cos isin,可

(4)

HPM 通訊第十七卷第九期第四版





 

 

i e e

e e

i i

i i

sin 2 cos 2

,變換變數得





 

 

i e e

e e

i i

i i

2 sin2

2 cos2

2 2

2 2

將上式令為 ix

y (cos cos2 ...cosn)i(sin sin2 ...sinn) (cos isin)(cos2 isin2)...(cosn isinn) (cos isin)(cos isin)2...(cos isin)neiei2 ...ein

i iin e

e e

 1

) 1

( ,分母 )

sin2 2 ( ) (

1 2 2 2 2i e e e e e

i i i i

i     

2) sin 2 (

) 1 (

2

i e

e e

i

in i

 

sin2 2

2 ) 1 2 ( 2

i e e

n i i

 

 

sin 2 2

2 1 sin 2

2 ) 1 2 cos( sin2

cos2

i

i n i n

 

 

 

sin 2 2

2 ) ) 1 2 cos( (cos2

2) 2 sin

) 1 2 (sin(

    

i n n

因此,

sin 2 2

sin 2 2

) 1 2 sin( cos

...

2 cos

cos 

n n

y

sin 2 2

) 1 cos( sin 2

 

n n

sin 2 2

) 1 sin( sin 2

sin2 2

2 ) 1 2 cos( cos2

sin ...

2 sin

sin 

 

 

n n

n n

x

(5)

HPM 通訊第十七卷第九期第五版

第三種證明方法:圖形証法。

如下圖所示,我們令BB1 1,且BB 與1 x軸之夾角為,再過B1點做另一條線段B1B2 1, 並使其與第一條線段BB 的夾角為,所以,1 B1B2x軸之夾角為2,以此類推做n次,

得到點B ,利用對同弧時圓周角等於其所對圓心角的性質,則n B,B1,B2,...,Bn都在以 A 為 圓心的圓周上,令B

  

0,0,B1 cos,sin

,B2(cos cos2,sin sin2),以此類推,令

) sin ...

2 sin sin , cos ...

2 cos

(cos  n   n

Bn      ,在ABB1中,因為ABAB1,所以

900 2

1 1



ABB ABB ,根據正弦定理,即

sin 2) 90 sin(

1 0

BB AB

,利用正弦二倍角公

式,得到

sin 2 2

1 cos2

sin2 2

cos2 sin

cos2 1

 

AB ,接著考慮ABBn,因為頂角BABnn,

則底角 900 n2 B

AB

ABBn  n  

 ,再根據正弦定理及正弦二倍角公式

BBnn

AB n

) sin 90 2

sin( 0

,化簡得

sin2 sin 2 cos 2

cos 2 sin 2

2

sin2 2

1 cos 2

sin

 n

n n n

n AB n

BBn  

 ,利

用圓周角性質

2 ) 1 ( 2

1

1 1

 

n

AB B BB

B n n ,即圖上

2 ) 1 ( 

  n

,算得

 

2 ) 1 ( 2

1  

   

n n

,最後根據正弦與餘弦定義得

sin2 2

) 1 cos( sin 2

2 ) 1 cos( cos

...

2 cos

cos 

 

 

 

n n

BB n

n n

sin2 2

) 1 sin( sin 2

2 ) 1 sin( sin

...

2 sin

sin 

 

 

 

n n

BB n

n n

(6)

HPM 通訊

歐拉公 第 163

歐拉 次方再加 人難以捉

 飄然來 加了1以

訊第十七卷第九

ei 1 頁做為結語 拉從這些看 加上1,就變 捉摸的虛數 來到e的身 以後,世界

九期第六版

0 常常被譽 語:

看似毫無關 變成了0。 數畫出簡潔 身旁,和害羞 界就毫無預警

譽為數學界中

關係的數字中

」我重新看 潔的軌跡,在 羞的 i 握著手 警發生了巨

中最美的公

中,發現彼 看著博士的 在某一點落

手。他們的 巨大的變化

公式。最後

彼此之間自然 的紙條。永無 落地。雖然沒 的身體緊緊靠

,一切都歸

,筆者引《

然的關聯:

無止境循環 沒有圓的出 靠在一起,

歸於0。

《博士熱愛

e 和i 環下去的數字 出現,但來自

屏住呼吸

愛的算式》

i 之積的 字,和讓 自宇宙的

;但有人

(7)

HPM 通訊第十七卷第九期第七版

費爾茲獎首度出現女性數學家!

洪萬生

台師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目前正在首爾舉行(8/13-8/21)的 2014 ICM(國際數學家大會),已經公布今年的 費爾茲獎得獎人,依序如下:

‧Artur Avila,CNRS Paris (France) / IMPA (Brasil),巴西人。

‧Manjul Bhargava,Princeton University, 印度裔,出生於加拿大。

‧Martin Hairer,Warwick University (UK),奧地利人。

‧Maryam Mirzakhani,Stanford University,伊朗人,女性 。

這份名單充分展現了數學天賦能力對於種族與性別的無私,非常值得我們頌揚。有 關 Maryam Mirakhani 這位女數學家,我們要多講幾句話。

出生於 1977 年的 Maryam Mirakhani,在伊朗德黑蘭完成大學教育,然後前往哈佛 大學,於 2004 年榮獲博士學位,她的指導教授 Curtis McMullen 也曾是費爾茲獎(1998)

得主。她年幼時酷愛閱讀,曾立志要當作家,直到高中快唸完,才對數學發生興趣。或 許正因為如此,她才得以參加國際奧林匹亞競賽,並榮獲 1994(香港舉辦)、1995(多 倫多舉辦)的金牌獎。在 1995 年這一次,她更是在伊朗學生參賽歷史中,創下首度滿 分的紀錄。

Maryam Mirakhani 的得獎,讓我們聯想到古波斯的偉大數學家奧瑪‧海雅姆(Omar Khayyam, 1048-1131),這一位以《魯拜集》聞名於英美文學界的博學者,在歷史上更有 名的,其實是他的數學成就。他的祖先都以製造帳棚為業,但由於他多方面的才華,而 贏得統治者的贊助,還有,他去世後的墳墓(現在已成為博物館),更是阿拉伯建築的 經典作品。

總之,古波斯與今伊朗的對比,讓我們對於數學知識的源遠流長與性別跨界,有著 更深刻的期待!

(8)

HPM 通訊第十七卷第九期第八版

貝葉斯和貝氏定理

蘇俊鴻 北一女中

貝氏定理(Bayes’ Theorem)在高中數學的機率單元中出現,被當成是條件機率的重 要議題,為人所知的是它的定理內容以及相關的應用,如品管檢驗、醫學檢定等。但多 數人不知道貝氏是誰?什麼問題促使他發展出貝氏定理?貝氏定理在現今統計學上有 著廣泛的應用,但學說提出之初,就如此為數學家和統計學家所擁護嗎?這些問題都是 本文撰寫的動機。首先,就由托馬斯.貝葉斯(Thomas Bayes, 1702-1761)的生平開始說 起,貝氏定理正是由他所提出的。

托馬斯出身於英國新教徒家庭,是家中七個孩子的老大。他的父親約書亞.貝葉斯 (Joshua Bayes)是英國最早被任命的六位新教牧師之一。對於貝葉斯的童年教育我們所知 不多,有歷史學者認為他可能受過棣美弗(Abraham de Moivre, 1667-1754)的指導,也有 人認為他接受過成為牧師的養成訓練。

1719 年,貝葉斯進入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主要是學習邏輯和神學。在當時,新教 徒是無法得到牛津大學或是劍橋大學的入學資格。儘管沒有任何他在愛丁堡學習數學的 記錄,不過,他為了反駁貝克萊主教(George Berkeley, 1685-1753)在《分析學家》(The Analyst, 1734)對微積分邏輯基礎的攻擊,曾在 1736 年寫過一篇〈流數學說的介紹,以及 對《分析學家》作者的反對提出數學家的防禦〉(An Introduction to the Doctrine of Fluxions, and a Defence of the Mathematicians Against the Objections of the Author of The Analyst),文章一開頭便提到:

我早就認為流數法的基本原理和規則,需要更為全面且清楚的解釋和證明。

無疑表明著他對流數法的熟悉。不過,他卻反對貝克萊出於宗教因素的批評。很快地,

貝葉斯也被任命為牧師,擔任他父親的助手。在 1733 年之前,更成為 Tunbridge Wells(距離倫敦 35 英里)地方教堂的牧師。直到 1752 年,他才從這個 位置退休,但仍繼續居住在 Tunbridge Wells。

儘管沒有任何數學的作品,1742 年貝葉斯被選 為英國皇家學會的院士。不過,這是當時的風氣:

沒有人在生前用自己的名字義發表作品,上面提及 1736 年的數學作品是匿名出版。直到他死後,才出

版有關log !z (由斯特林和棣美弗所給出)的漸近級

數之斂散性的數學研究。 托馬斯.貝葉斯 圖片出處

http://www-history.mcs.st-andrews.ac.uk /PictDisplay/Bayes.html

(9)

HPM 通訊第十七卷第九期第九版

事實上,貝葉斯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機率論上的研究:〈《機率論》中一個問題的解 決〉(An Essay towards Solving a Problem in the Doctrine of Chances),而《機率論》(The Doctrine of Chances, 1718)是棣美弗有關機率的數學著作。同樣地,在他死後,他的朋友 理查德.普萊斯(Richard Price, 1723-1791)發現此篇論文,加以重新編輯註解,於 1764 年送交英國皇家學會的《自然科學會報》(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出版。在這篇論文中,有今日我們所熟知的條件機率之討論,以及被稱為貝氏定 理的命題。

在說明貝葉斯的論文之前,先來交待一下當時機率論的發展情形。法國貴族默勒 (Chevalier de Mere)請教巴斯卡(Blaise Pascal, 1601-1665)骰子擲點及賭金分配等問題,

引發巴斯卡與費瑪(Pierre de Fermat, 1601-1665)兩人書信討論解決,奠立了機率論的基 礎。1655 年,荷蘭數學家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1629-1695)走訪巴黎,得知巴斯 卡與費瑪兩人討論的問題,引發興趣,進而延伸討論,1657 年出版一本小冊子《論機率 博奕的計算》(On the Calculations in Games of Chance)。到十八世紀初,該書一直都是 機率論入門的著作。

伯努利(Jakob I. Bernoulli, 1654-1705)在惠更斯的基礎上,因應當時對於保險風險評 估等實際的需求,討論機率與各種實際問題的結合。在他死後 8 年,出版的《猜度術》

(Ars Conjectandi, 1713)成為機率論重要的著作。今日我們所知的大數法則、二項分佈等 概念,均在書中可見。伯努利認為任意給定誤差範圍,只要實驗次數足夠多,希望產生 的結果總數與實驗總數的比值和理論值 p 的差距就會在給定範圍內。依此,就能推估觀 測的次數。不過,他對二項分佈的近似公式取得不夠好,無法應用於實際情形上。這個 工作後來就由棣美弗完成。1733 年棣美弗發展出我們現在所說的常態曲線,作為二項分 佈的近似,改善伯努利所需觀測次數之估計(高斯及拉普拉斯後來又重新發現)。棣美弗 將此法收入 1738 和 1756 年再版的《機率論》中(此書於 1718 年初版)。

貝葉斯論文的標題〈《機率論》中一個問題的解決〉說明他的工作奠基於棣美弗的 成果上。文章開頭,就提出他想解決的問題

給定某未知事件(指發生的機率未知)發生與未發生的次數,求在一次試驗中發生的 機率值介於兩個指定機率值之間的可能性(機率)。

以現在的符號表示,令 X 為 n 次試驗中事件發生的次數, x 表事件在一次試驗中發生的 機率值, ,r s 為指定的機率且 r 。那麼,貝葉斯所求問題即為 s

( | )

P r x s X

貝葉斯採取公理化的體系,先給出定義,再提出命題,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命題是:

命題 3

兩個相繼發生的事件機率是一個比率,它由第一事件發生的機率,以及在第一事件 發生的條件下第二事件的機率複合而成。

(10)

HPM 通訊第十七卷第九期第一○版

命題 5

若有兩個相繼發生的事件,已知第二事件的機率為 b

N ,兩者都發生的機率為 P N 。 由於第二事件已經發生,據此我猜想第一事件也會發生,且它的機率無疑是P

b 令 E 表示第一事件, F 表示第二事件。那麼,命題 3 即為今日所提的條件機率的乘法原P E( F)P E P F E( ) ( | ),命題 5 則是貝氏定理,在 F 發生的情形下,計算

( ) ( | )

( ) P E F P E F

P F

 

事實上,我們若將 F 視為「 n 次試驗中事件發生的次數為 X 次」的事件,E 視為「r1  」x r2 的事件。貝葉斯的問題便是計算P E F( | )。因此,只要能求出P F( )和P E( F)即可。

接著貝葉斯用了一個頗為獨特的想法,據以建立機率模型進行計算。

接著,我們來看貝葉斯如何求出P F( )和P E( F)。他用了一個頗為獨特的想法,

據以建立機率模型進行計算。如圖一,考慮水平擺放一個正方形的桌面或平面 ABCD , 將球 O 或W 拋向桌面,並假設它們落在桌面上任何相等區域內的機率相同。這時,假設 球W 先拋,過落點畫一條直線 ot 平行 AD ,分別交 CD 與 AB 於 t 和 o 。接著,球 O 被拋 擲 p q  次,如果它一次單獨拋擲中落在 AD 和ot 之間,稱為在一次試驗中發生了事n 件 M 。

圖一

為了便於接下來的說明,我們不妨設AB1。依照貝葉斯的說法,球W 的位置決 定了機率 x。同時,點 o 落在點r與 s 之間的機率可以表示為 rs 的長度。因此,在球W 拋 擲後,事件 M 的條件機率相當於 Ao 的長度。

(11)

HPM 通訊第十七卷第九期第一一版

反過來說,任何給定一個機率範圍,都能用AB上的一個區間來表示,記做 [ ,x xdx],此時, x 值若視為球落在 ot 右側的機率,則1 x 表示球落在ot 左側的機率。

所以,在 p q  次的拋擲中,球有 p 次落在ot 右側的機率為n (1 ) (1 )

n p q n p n p

p p

yC xxC xx

接著,貝葉斯在AB的下方畫出yC xnp p(1x)n p 對應的曲線(承自棣美弗的成果)。

由命題 3 知道,P E( F)P E P F E( ) ( | )。因此,球W 落在區間[ ,x xdx]的上方,而球 O 有 p 次落在球W 右側的機率可以用[ ,x xdx]下方與曲線之間所圍成的區域(斜線所示) 面積表示。所以,當P E( F) P r((  x s)(Xp))即為區間[ , ]r s 下方與曲線之間所 圍的區域面積。以現在的符號即為

(1 )

s n p n p

rC xpx dx

同理,P F( )P((0  x 1) (Xp)),可以表為AB與曲線之間所圍的區域面積,為

1

0C xnp p(1x)n p dx

因此,由定理 5 可知,

( ) ( | )

( ) P E F P E F

P F

  1

0

(1 ) (1 )

s n p n p

r p

n p n p

p

C x x dx C x x dx

 

依此結果,我們易知:事件 M 發生的機率,只要知道一定次數的試驗中發生與不發生的 次數就能決定,不用知道更多其他的信息,透過上述面積的計算就能得到機率。

儘管貝葉斯形式上解決了這個問題,進入統計推斷的領域。但是,至少有兩個困難 亟需跨越:首先,分子和分母涉及的面積計算(積分)並不容易。再來,對於上面這個推 論的方式(等同一個思想實驗),利用球的投擲滾動是否真的能代表實際情形嗎?而且,

貝葉斯只考慮X 0,1, 2 都具有相同的機率的情形,因為他覺得「沒有理由認為在一,n 定次數的試驗中,它發生的次數會偏向某個可能的值,而不是其他的值。」這個假設引 發不小的爭論:在不了解給定情形下發生事件的機率,就可以斷定所有可能的結果都具 有相同的機率嗎?

而且,貝氏定理的核心概念是「先驗機率 新獲得的資訊 更新後的後驗機率」。這 與二十世紀初期方興未艾,以頻率論(frequentism)為核心概念的統計學是相抵觸。可想 而知,貝氏定理被長期冷落也就不意外。不過,進入二十一世紀,基於貝氏定理所發展 的各式應用卻充斥在我們四周,如 Google 搜索篩選詞條到無人駕駛汽車判斷自己的行 駛位置等等。這又是另一段很長的故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 Sharon McGrayne

(12)

HPM 通訊第十七卷第九期第一二版

所寫的《不死的定理》(The Theory That Would Not Die: How Bayes' Rule Cracked the Enigma Code, Hunted Down Russian Submarines, and Emerged Triumphant from Two Centuries of Controvers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1. )

1. 為節省影印成本,本通訊將減少紙版的的發行,請讀者盡量改訂 PDF 電子檔。要訂閱請將您的大名,

地址,e-mail 至 suhy1022@gmail.com

2. 本通訊若需影印僅限教學用,若需轉載請洽原作者或本通訊發行人。

3. 歡迎對數學教育、數學史、教育時事評論等主題有興趣的教師、家長及學生踴躍投稿。投稿請 e-mail suhy1022@gmail.com

4. 本通訊內容可至網站下載。網址:http://math.ntnu.edu.tw/~horng/letter/hpmletter.htm 5. 以下是本通訊在各縣市學校的聯絡員,有事沒事請就聯絡

《HPM 通訊》駐校連絡員 日本:陳昭蓉 (東京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基隆市:許文璋(南榮國中)

台北市:英家銘(台北醫學大學)楊淑芬(松山高中)杜雲華、陳彥宏、游經祥、蘇慧珍(成功高中)

蘇俊鴻(北一女中)陳啟文(中山女高)蘇惠玉(西松高中)蕭文俊(中崙高中)

郭慶章(建國中學)李秀卿(景美女中)王錫熙(三民國中)謝佩珍、葉和文(百齡高中)

彭良禎(師大附中)郭守德(大安高工)張瑄芳(永春高中)張美玲(景興國中)

文宏元(金歐女中)林裕意(開平中學)林壽福、吳如皓 (興雅國中) 傅聖國(健康國小)

李素幸(雙園國中)程麗娟(民生國中)林美杏(中正國中)朱賡忠(建成國中)

新北市:顏志成(新莊高中) 陳鳳珠(中正國中)黃清揚(福和國中)董芳成(海山高中)孫梅茵

(海山高工)周宗奎(清水中學)莊嘉玲(林口高中)王鼎勳、吳建任(樹林中學)陳玉芬

(明德高中)羅春暉 (二重國小) 賴素貞(瑞芳高工)楊淑玲(義學國中)林建宏 (丹鳳國中)

莊耀仁(溪崑國中)

宜蘭縣:陳敏皓(蘭陽女中)吳秉鴻(國華國中)林肯輝(羅東國中)林宜靜(羅東高中)

桃園縣:許雪珍、葉吉海(陽明高中)王文珮(青溪國中) 陳威南(平鎮中學)

洪宜亭、郭志輝(內壢高中) 鐘啟哲(武漢國中)徐梅芳(新坡國中) 程和欽 (大園國際高中)、

鍾秀瓏(東安國中)陳春廷(楊光國民中小學)王瑜君(桃園國中)

新竹市:李俊坤(新竹高中)、洪正川、林典蔚(新竹高商)

新竹縣:陳夢綺、陳瑩琪、陳淑婷(竹北高中)

苗栗縣:廖淑芳 (照南國中)

台中市:阮錫琦(西苑高中)、劉雅茵(台中二中)、林芳羽(大里高中)、洪秀敏(豐原高中)、李傑霖、

賴信志、陳姿研(台中女中)、莊佳維(成功國中)、李建勳(萬和國中)

南投縣:洪誌陽(普台高中)

嘉義市:謝三寶(嘉義高工)郭夢瑤(嘉義高中)

台南市:林倉億(台南一中)黃哲男、洪士薰、廖婉雅(台南女中)劉天祥、邱靜如(台南二中)張靖宜

(後甲國中)李奕瑩(建興國中)、李建宗(北門高工)林旻志(歸仁國中)

高雄市:廖惠儀(大仁國中)歐士福(前金國中)林義強(高雄女中)

屏東縣:陳冠良(枋寮高中)楊瓊茹(屏東高中)黃俊才(中正國中)

澎湖縣:何嘉祥 林玉芬(馬公高中)

金門:楊玉星(金城中學)張復凱(金門高中) 馬祖:王連發(馬祖高中)

附註:本通訊長期徵求各位老師的教學心得。懇請各位老師惠賜高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auchy 積分理論是複變函數論中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有了 Cauchy 積分理論, 複變 函 數論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並且導出一系列在微積分中得不到的結果。 我們先從 Cauchy

因此, 數學歷史作為考察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視角, 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數學教育家 們的普遍關注, 我們從眾多教育取向的數學史研究 (如 Cajori, 1917; Kline, 1958; Hallerberg 等, 1969; Kline,

在這一節裡會提到,即使沒辦法解得實際的解函數,我們也 可以利用方程式藉由圖形(方向場)或者數值上的計算(歐拉法) 來得到逼近的解。..

[r]

前一章我們學過了一次函數,本章將繼續延伸到二次函數。二次函數的函數圖形為拋

前一章我們學過了一次函數,本章將繼續延伸到二次函數。二次函數的函數圖形為拋

利用和角公式證明 sin2α=2sinαcosα

節名 指數函數 對數函數 弧度量 三角函數的圖形 平面向量表示法 平面向量的內積 行列式與一次方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