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綱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綱"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當代哲學與教育1

報告者

:

1043615王俐媜、1043618黃仕雅 1043621吳泱漢、1043611王諭琳

(2)

大綱

o 前言

o 實用主義

• 背景

• 哲學立場

形上學

知識論

價值論

o 實用主義與學校教育 o 新實用主義

o 杜威

(3)

前言

傳統哲學:

重視形上學,也就是終極實體的探討。

當代哲學:

認為人所能掌握的真理知識價值是相對的,沒有永 恆的必然性。

實用主義又稱實驗主義(experimentalism)或工具

主義(instrumentalism):是流變現象關注的一種 哲學立場。

(4)

實用主義- 背景1

實用主義是典型的美國哲學思想,以皮耳士

(Charles S. Peirce)、詹姆士(William James)、

杜威(John Dewey)為代表人物。

實用主義(Pragmatism)是由希臘文衍生而來,其原

來的意思是行動(action),而實踐(practice)與實

際的(practical)兩個字,則是從行動一詞推演出來。

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的現代哲學派別,在20世紀的

美國成為一種主流思潮。對法律、政治、教育、社 會、宗教和藝術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5)

實用主義- 背景2

詹姆士對實用主義的界定:

以「現在的事件」、「成果」、「結果」與「事實」

的態度,取代「過去的事件」、「原則」、「範疇」

與「必然性」。

重視「實徵的科學」、「流變的世界」及「現今存 在的問題」,忽略「終極」、「絕對」與「永恆本 質」的看法。

(6)

形上學—經驗的實體

物質與心靈在實用主義學者看來不是相互分離而獨立

的,人們經由經驗去認識物質,經由心靈反映這些經 驗。

部份實用主義學者不認為實用主義有形上學,因為他

們認為終極實體不是人類所能發現的。

以柏拉圖的「洞穴」來比喻,洞穴不是實體的全部,

只是我們感官知覺生活經驗的全部,我們無從知悉超 越我們經驗之外是否另有真理或實體的存在。

(7)

形上學—經驗的實體

實用主義的實體觀是流變的,實體不是一個絕對

的事物,它是一個不斷歷經交互作用變遷的經驗。

詹姆士認為我們是生活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即

生活在變異的世界中,以此有限的經驗所建構的科 學律,自然只是一種較接近的「或然率

(probablity)而已,而不可能是所謂的「絕對」。

實用主義的形上學認為宇宙實體會隨著人類擴增

的經驗而改變。

(8)

知識論真理即行動(works)

在實用主義看來,知識根源於經驗,是知識論取向的。

人們所擁有的心靈是主動探索的,而非被動接受;知識的獲

得,是與環境、外在世界的一種交互作用(transaction)的歷 程。

實用主義的知識論方法就是探討如何將交互作用的經驗轉化

成知識,杜威在「思維術(How We Think)」把人類思考分成 五個步驟:

面臨問題

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評估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徵驗假設(將思索的最好方法付諸行動)

能解決問題此方 法就是真理,反

之,就不是。

(9)

知識論真理即行動(works)

實用主義沒有任何先驗的概念或絕對的真理,

任何陳述如果是真的話,都可用「若…

則…(if…then…)」的語言表達,也可經得起他 人的實驗經驗。

實用主義的知識論認為真理是相對的,真理知

識必須透過行動的驗證。

在「If A then B」中, A 是 前設B 是果。如前設為真 , 則後果也必定真實,自然會發

生。

(10)

價值論價值來自社會

實用主義的價值論認為價值是相對的,當文化變遷時價值也 跟著改變,但不代表每天改變,主要是說明沒有任何永恆不 變的價值。

(11)

價值論價值來自社會

倫理學的「善」或「道德」在於它能「運作(works)」,

並能符合社會的公共考驗(public test)」,而不是只 針對個人的利益。

(12)

價值論價值來自社會

摩西十誡的效力與價值是永恆普遍的,實用主義希

望透過對傳統教育的價值檢證,排除宗教成分後,

透過公共經驗的考驗,尋求與賦予新義,以適應世 俗社會的需求。

(13)

價值論價值來自社會

杜威的「藝術既經驗(Art As Experience)」認為

美學的鑑定標準,可以透過「社會品味(social taste)」。

實用主義的美學標準也訴諸於人類的經驗,認為美

的概念植基於人們在審美經驗中的感受。

實用主義的美學認為「精緻」與「實際」都可進入

人的經驗之中,人們都可以從事藝術鑑賞。

(14)

實用主義與教育

傳統教育哲學→學科內容為教育核心 實用主義→把學生及其需求視為教育 的核心,學科的內容要能滿足學生的 需求

學校經驗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為 未來生活而預備

把教師視為學生在教育經驗中的「同 伴」,老師比學生更有經驗,所以應 負導引與設計之責。

P78-80

(15)

實用主義與教育

方法論→讓他們在學習經驗中尋找對他們最有 意義者

學校的目的不是要學生去記憶系統的知識內容,

而是要他們學習如何學

實用主義的學校比較重視歷程而非內

政治立場→民主主義

(16)

新實用主義:

羅逖(Richard Rorty)發表「哲學的終結(the end of philosophy)」,

認為傳統哲學與分析哲學都是走不通的路,哲學應是對重要問題的持續

「對話」,而不在於探討形上學、知識論的確定性。

新實用主義的學者對哲學的共通性看法:

對各種訴諸於「絕對」的批判。

強力支持人類經驗、信念及探究的多樣性。

持續的重視倫理、政治及社會責任。

堅定的認為人類經驗的變異性。

對民主方式的承諾。

提倡社會各階層能共同理解及參與溝通的語言。

人類行動建立在「重構(reconstruction)」傳統哲學的積極態度。

實用主義與教育

(17)

John Dewey 1859-1952

美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 實用主義三大代表人物之一

被譽為20世紀影響東西方文化最大的人物

(18)

教育即生長(education as growth) 教育即生活(education as life)

教育即經驗的不斷重組與改造

杜威的教育思想:連續性

學校即社會

(19)

杜威的教育思想:從做中學

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讓學校的學習從教師、教材本

位轉為兒童本位教育(盧梭)

(20)

杜威的思維術

思維五步 教學五步

疑難的情境 教師給兒童提供一個與現在 的社會生活經驗相聯繫的情

確定疑難的所在 使兒童有準備去應付在情境 中產生的問題

提出解決疑難的各種假設 使兒童產生對解決問題的思 考和假設

對這些假設進行推斷 兒童自己對解決問題的假設 加以整理和排列

驗證或修改假設 兒童通過應用來檢驗這些假

(21)

杜威

年代 重要經歷

1859年 出生

1879年 於佛蒙達大學畢業,後 進霍普金斯大學研究院 研究師從皮爾士

1894年~1904年 對心理學有重大影響之 時期

1896年 創立一所實驗中學作為 教育理論的實驗基地 1919年 受胡適邀請於中國展開

15個月的巡迴演講,使 實用主義在中國形成風

(22)

哲學 代表人物 核心 哲學思考

實用 主義

皮爾士 (Peirce) 詹姆士 (James)

杜威(Dewey)

理論必須 服從於實 踐

形上學:

經驗的實體 知識論:

真理即行動 價值論:

價值來自社會

新實用 主義

羅逖(Rorty) 普南

(Putnam) 哈伯馬斯 (Habermas)

人類應當關注 的是他們日常 生活,而不是 通過理論發現 什麼。

形上學

知識論

價值論

(23)

問題討論

實用主義的學校比較重視歷程 還是內容?

實用主義的教育核心為何 學科內容

學生及其需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隨機實驗是一種過程 (process),是一種不能確定預知會

[r]

[r]

數學上有很多的定義,也有很多定理,定理是必須經過證明才能確立的事

她寫道,當我們在生活中最想做的事情也是我們的義務時,最能 感受到 Ikigai 。關於 Ikigai ,感受就是最誠實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

[r]

ScoreFlag 是否是 0,若為 0 則分數扣四然後 ScoreFlag 改為 1,這樣如果待在帶刺樓梯 上的話,就會因為 ScoreFlag 是 1 而無法進行扣分,而一離開樓梯則

事前事後比較((前測 前測 前測 前測 前測//後測 前測 前測 前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