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次期中考國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次期中考國文"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頁  1  

臺灣師大附中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期中考國文科試題

一、單選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答錯不倒扣)

1.下列「 」中的字,前後讀音相同的選項為何? (甲)「喋」血山河/鶼「鰈」情深 (乙)初生之「犢」/韞「櫝」而藏 (丙)疏「浚」/ 「竣」工 (丁)傾「軋」/「軋」戲 (戊)「韜」略/「闈」場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戊 (D)甲乙戊 2. (甲)絕業名山幸已成 (乙)而今萬卷藏書富 (丙)網羅文獻責非輕 (丁)不讓元侯擁百城 。上引連橫詩作,依照詩意,正確的順序應是: (A)甲丙乙丁 (B)丁丙乙甲 (C)丙甲乙丁 (D)甲丁乙丙 3.下列「 」內的詞語,何者不是自謙之詞? (A)效「犬馬」之勞 (B)此則「不佞」之幟也 (C)庶竭「駑鈍」之才 (D)世界棒球經典賽慘遭敗北,球員神情「狼狽」 4.〈漸〉一文中提及,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漸」。從下列哪一首詩可感覺 到「漸」的作用? (A)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B)風雨潛修求絕業,乾坤倒挽看兒曹。赤嵌潮水頻來往,寥落人才未盡淘 (C)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髮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 (D)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5—6 為題組,閱讀下列文句後回答問題: 「唱起唐山謠,眼淚親像大雨澇;唐山過臺灣,血汗粒粒像飯丸。」這是三百 年前的臺灣俗諺。三百年了,我們這些後輩子孫,端著可樂咖啡,坐在沙發椅上, 遙控著彩色電視機,顯然已經無法去想像那遙遠的年代裡,祖先們是如何的辛勤操 勞;書冊所能告訴我們的,只有一些片斷的印象,渡大海,入荒陬、篳路藍縷以啟 山林……,但是,真正能令我們心神震顫的,卻不在於史書中的描述,而在於老人 家口中說出的古老諺語,在於民間流傳的福州三把刀,在於古廟中的唐山神像,在 鄉下那種丟棄一粒米就要受責打的習俗上,也在於像〈薪傳〉這樣的舞蹈中。(阿 盛〈唱起唐山謠〉) 5.下列「 」中詞語的說明何者正確? (A)「雨澇」:音ㄩˇㄌㄠˋ,大雨聚集成災 (B)「荒陬」:音ㄏㄨㄤㄑㄩˇ,荒遠偏僻之地 (C)「篳路」:音ㄅㄧˋㄌㄨˋ,指祖先開發土地、鋪設新路 (D)「藍縷」:音ㄌㄢˊㄌㄩˇ,指祖先穿著藍色的粗布衣

(2)

    頁  2   6.關於此文文意的敘述何者有誤? (A)作者由實物的觀察、古老的口傳,感受到祖先開疆闢土,以啟山林的艱苦 (B)暗責現代青年,在優裕的生活條件下卻耽於逸樂,數典忘祖 (C)作者將先人篳路藍縷的艱辛,化為具體形象的呈現,讓人真正有所感 (D)〈薪傳〉是本文作者阿盛所編,記載先民渡海來臺,創業艱難的舞碼 7.下列哪個選項的詩句充滿濃厚的鄉愁? (A)秋風一夜起狂飆,颶母西來怒氣驕 (B)何似排雲驅萬馬,乍疑傳箭落雙鵰 (C)暫將一葦向東溟,來往隨波總未寧 (D)忽見遊雲歸別塢,又看飛雁落前汀 8.丘逢甲〈離臺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 意黯然。」有關這首詩的賞析,敘述正確的選項為何? (A)「扁」舟、「鴟」夷子的讀音分別為ㄆㄧㄢ、ㄉㄧ (B)第三四句意指臺灣割讓之後,詩人將淪為海上難民,無以為家 (C)本詩兼用對偶與映襯技巧,描寫臺灣割讓的無奈和憤慨 (D)本詩採用先抒情後記敘的寫作方式 9.下列成語何者前後意義相近? (A)暴虎馮河/橫槊賦詩(B)膠柱鼓瑟/如鼓琴瑟 (C)牖中窺日/坐井觀天(D)魯魚亥豕/晉乘楚杌 10.關於元雜劇作家與其作品,配對正確的是: (A)關漢卿→竇娥冤(B)白樸→西廂記 (C)王實甫→梧桐雨(D)馬致遠→拜月亭 11.「此後中國千年官場的慣例,是把一批批有所執持的學者遴選為無所專攻的官僚,而 李冰,卻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實踐科學家。」 關於作者的看法,說明正確的是: (A)中國官場的傳統不可能栽培出科學家 (B)中國官場文化使學者喪失其專業能力 (C)李冰因「在其位,謀其政」,而成為水利學家 (D)只要肯學習,任何官吏都可能成為各領域的專家 12.馮諼曰:「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 由此可知在馮諼心目中,孟嘗君是怎樣的人? (A)禮遇人才,天下之士皆歸之 (B)來者不拒,有求必應 (C)圖個人享受,不關心民生疾苦

(3)

    頁  3   (D)廓然大度,雄心萬丈 13.關於<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的詮釋,說明有誤的是: (A)馮諼主動求為孟嘗君食客,卻自稱「無好」、「無能」。表現出真人不露相的作風 ( B)孟嘗君說明自己「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因此未嘗見馮 諼。孟嘗君藉此表明自己權高位重 (C)馮諼藉梁國禮聘孟嘗君,使齊國君臣恐懼,而請孟嘗君返齊為相。此乃藉外以抬 高身價 (D)當齊王請孟嘗君重返齊國為相,孟嘗君藉此要求齊王立宗廟於薛,希望薛成為齊 國政治中心 14.〈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史記‧孟嘗君傳〉:「文卒,諡為孟嘗君。諸子爭立,而齊、魏共滅薛。孟嘗君絶嗣 無後也。……太史公曰: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問其故, 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 名不虛矣。」 王安石〈讀孟嘗君傳〉:「士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 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 關於上引三段文字不同的敘述觀點,下列說明何者有誤? (A)〈戰國策〉作者推崇馮諼足智多謀,以為孟嘗君能得士,故能安居高位 (B)司馬遷認為孟嘗君好客,天下任俠之士歸之,因此薛地風氣溫良淳厚 (C)王安石認為孟嘗君身邊多雞鳴狗盜之人,未曾得到真正的人才 (D)綜合〈戰國策〉與〈史記〉所述,可知馮諼的三窟之計使孟嘗君在世時高枕無憂, 卻埋下未來的禍害 15.〈史記‧孟嘗君傳〉:自齊王毀廢孟嘗君,諸客皆去。後召而復之,馮驩迎之。未到, 孟嘗君太息嘆曰:「文常好客,遇客無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餘人,先生所知也。客見 文一日廢,皆背文而去,莫顧文者。今賴先生得復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復見文乎?如 復見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馮驩結轡下拜。孟嘗君下車接之,曰:「先生為客 謝乎?」馮驩曰:「非為客謝也,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 孟嘗君曰:「愚不知所謂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貴多士,貧賤寡友, 事之固然也。……願君遇客如故。」孟嘗君再拜曰:「敬從命矣。聞先生之言,敢不 奉教焉。」 關於孟嘗君與馮驩的思想觀點,詮釋正確的是: (A)孟嘗君無法理解客為何而來,為何而去 (B)孟嘗君重視得力的人才馮驩,不在意其他食客來去 (C)馮驩認為患難見真情,情義相挺最可貴 (D)馮驩以為人我結交的目的,無非是追求富貴利益

(4)

    頁  4  

二、多選題(每題 3 分,共 30 分。每題至少有一個正確答案,答錯一個選

項倒扣 3/5 分)

16.下列各選項「 」內的詞語,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為何? (A)綱舉目張,百事俱作,而臺灣「氣象」一新矣/新長官上任之後,極力改善工作 效率,使公司展現一番新「氣象」 (B)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青少年在街頭聚眾鬥毆,發生 「喋血」事件,令人憂心忡忡 (C)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仍是「熙熙」然貪戀著目前的生的 歡喜 (D)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向 往之至 (E)「婆娑」之洋,美麗之島/來自世界各地,淚眼「婆娑」的哀悼者,今天一起點 燃蠟燭,為印度洋海嘯週年祈禱 17.下列有關「史書」之敘述,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正史」有通史、斷代史之別,前者如《資治通鑑》,後者如《漢書》 (B)《韓非子》、《國語》、《戰國策》皆是戰國時代著名的歷史散文 (C)《臺灣通史》的體例仿《史記》而略作改變,記隋朝大業年間至臺灣割讓為止 (D)依四庫全書的分類法,《水經注》和《尚書》都列在「史部」 (E)國別史之祖、紀傳體之祖、斷代史之祖分別為:《國語》、《史記》、《漢書》 18.說話或作文時,不直講本意,只用委婉的言詞,曲折地烘托或暗示出本意來,稱為「婉 曲」。下列文句中何者使用婉曲的修辭技巧? (A)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 (B)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C)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D)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該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呢 (E)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 19.有關豐子愷〈漸〉一文的內容,哪些選項的敘述是正確的? (A)「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出自白居易詩,化用《莊子》的典故,說 明人生短暫,不須追求微名小利 (B)佛家所謂「納須彌於芥子」意指心胸宜大,廣如須彌;心境宜純,不容芥子 (C)「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意涵,是指渺小短促的人生,可以掌握無限與永 恆,只要人超越名利與慣性,向永恆的價值攀升 (D)「一剎那便成永劫」是勸人行事謹慎,不要因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E)作者認為不為「漸」所迷的方法是要追求大人格,提升生命境界

(5)

    頁  5   20.下列有關〈觸龍說趙太后〉文意的詮釋,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從「老婦恃輦而行」、「(飲食)恃鬻耳」的敘述,可知太后身體衰弱、胃口不佳 (B)「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與「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兩段話中,『填溝壑』、『山陵崩』皆是指太后的死亡 (C)「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 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返』」由此可知,太后不贊成燕后的婚約,因此不願 意她回來相見 (D)「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無在者」的原因是「位尊 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E)本文描寫觸龍以陳言直諫的方式,論析利害,因此打動趙太后,終使長安君質於 齊。 21.下列選項中成語的運用,何者正確? (A)困頓的遭遇激發了創作的靈感,使她寫出許多暢銷全球的小說,這就是古人所謂 的文窮而後工吧 (B)他從不明白表示意見,總是模稜兩可,凡事無可無不可 (C)她安靜到古怪的地步,沒人聽過她的聲音,即使課堂上三分鐘演講,她也噤若寒 蟬,靜靜地在講台上站了三分鐘 (D)為了蠅頭小利,蝸角虛名,忙得天昏地暗,忙得六親不認,你認為值得嗎 (E)不唸書,就妄想得高分;不打拚工作,就奢想賺大錢,簡直是緣木求魚啊 22.作者將題目命為「都江堰」,於行文間一再舉用長城為例加以說明,就取材與寫作手 法而言,「長城」在此文中有何作用? (A)與都江堰相近之處,在於二者同是秦國偉大的工程 (B)建造的動機都是出於誇耀帝國的威榮 (C)以長城是人類意志力的驕傲,映襯都江堰潤澤千年的四川平原 (D)長城是空間上遼闊的歷史遺跡,映襯都江堰在時間上具有永恆的價值 (E)長城已經失去屏障的功能,映襯都江堰依然是四川人民生活的一部份 23.下列關於《戰國策》一書的說明,何者正確? (A)記載戰國時代策士遊說諸侯的言詞與事蹟 (B)在史書的分類上屬於國別史 (C)起初書名分歧,其後劉向整理編訂,定名為《戰國策》 (D)此書到了宋朝散佚部分篇章,歐陽修蒐集校訂,使之完整 (E)司馬遷撰寫《史記》、班固撰寫《漢書》時,對於《戰國策》的故事內容,都曾 參考引用 24.關於〈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的寫作技巧,何者敘述正確? (A)採先抑後揚的手法刻劃馮諼,以收出人意表的效果 (B)採層遞的技巧,逐步呈現馮諼的才能與見識

(6)

    頁  6   (C)以左右對馮諼的嘲笑與鄙視,映襯孟嘗君頗有知人之明 (D)「視吾家所寡有者」,為市義故事情節發展的伏筆 (E)文末以總評判斷馮諼的貢獻,乃全文主旨所在 25.從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等人的雜劇著作,可歸納出此期作品的故事內容有 哪些特色? (A)替元帝國之下含冤而死的無辜百姓,發不平之鳴 (B)稱頌公正無私,為民申冤的清官 (C)愛情故事中,書寫青年男女抗拒傳統社會,追求愛情自主的勇氣 (D)歷史故事中,寄託亡國的感懷 (E)表現民間傳統保守的思想

三、默寫(每格 1 分,共 15 分,每錯、漏一字扣 0.5 分)

1.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 1 )也。 2.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是以( 2 ),猶存其名;( 3 ),語多可採。 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3.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何也?( 4 ),( 5 ); ( 6 ),( 7 ) ,則徵文難。( 8 ),莫可諮詢;( 9 ),事多不實,則 考獻難。 4.重以( 10 ),( 11 ),檔案俱失;( 12 ),( 13 ),則欲取( 14 ) 之書,以成( 15 )之業,而有所不可。

四、簡答題(共 10 分)

1.以上三圖(左:阿寶赤膊;中:兩家的父親;右:升學機)為豐 子愷所畫,請用 30 字以內說明他的漫畫特色。 (4%) 2.有關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這篇小說,請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1)用 30 字以內說明小說的主題。 (3%) (2)用 30 字以內說明結尾時坤樹再次塗上白粉的原因。 (3%)

(7)

    頁  7  

五、語文表達(15 分)

時間不斷地在過去與未來中追逐著,從未停留。於是令人熱切地期待的畢旅,悄悄 地來到了;也在可預知的時刻,到了旅遊的終點。人生的每一場盛會,每一次良友歡聚, 何嘗不是如此?時光總要過去的,無論是得意甜蜜的時光,或失望沮喪的片刻,當曲終 人散時,你有怎樣的感受與思索?你如何面對這個時候?請以「曲終人散時」為題,書 寫當盛會結束時,你的感受與體悟,文長約 300 字到 400 字之間。少於 300 字,每 50 字扣一分。錯別字兩字扣一分。

(8)

1

臺灣師大附中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期中考國文試題詳解

一、單選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答錯不倒扣)

1.下列「 」中的字,前後讀音相同的選項為何? (甲)「喋」血山河/鶼「鰈」情深 (乙)初生之「犢」/韞「櫝」而藏 (丙)疏「浚」/ 「竣」工 (丁)傾「軋」/「軋」戲 (戊)「韜」略/「闈」場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戊 (D)甲乙戊 答案:(A) 解析:(甲)ㄉㄧㄝˊ(乙)ㄉㄨˊ(丙)ㄐㄩㄣˋ(丁)ㄧㄚˋ/ㄍㄚˊ(戊)ㄊㄠ/ㄨㄟˊ 2. (甲)絕業名山幸已成 (乙)而今萬卷藏書富 (丙)網羅文獻責非輕 (丁)不讓元侯擁百城 。上引連橫詩作,依照詩意,正確的順序應是: (A)甲丙乙丁 (B)丁丙乙甲 (C)丙甲乙丁 (D)甲丁乙丙 答案:(A) 解析:按格律排列,第三句不押韻。語譯:在亂世中斷的不朽著作僥倖完成了,搜求典 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這責任實在不輕。如今擁有萬卷藏書的富足感,不輸 給擁有百城的諸侯啊! 3.下列「 」內的詞語,何者不是自謙之詞? (A)效「犬馬」之勞 (B)此則「不佞」之幟也 (C)庶竭「駑鈍」之才 (D)世界棒球經典賽慘遭敗北,球員神情「狼狽」 答案:(D) 解析:(A)謙稱如犬馬般效命 (B)不才,指自己 (C)謙稱才能低劣。 4.〈漸〉一文中提及,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漸」。從下列哪一首詩可感覺 到「漸」的作用? (A)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B)風雨潛修求絕業,乾坤倒挽看兒曹。赤嵌潮水頻來往,寥落人才未盡淘 (C)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髮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 (D)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答案:(C) 解析:(A)王維〈終南別業〉。語譯:興致一來我往往獨自漫遊,只有我自己的心能夠領 會其中的佳趣。我任情閒步,不覺走到水流的盡頭。悠閒地坐下來,仰看飛雲在 天空浮游。(B)連橫〈別台北〉。語譯:在亂世中專心學習以求延續中斷的事業,想 要大力挽回天地只能看兒孫輩了。赤嵌樓的潮水頻頻來回,稀疏的人才還未被淘 洗盡啊! (C)李白〈古風〉。時光流逝的感慨。語譯:黃河日夜不停的向東海流 去,夕陽每天要落到西山去。流水與光陰,迅速的流逝不等待人的。青春年少的

(9)

2 容顏捨我而去,到了秋天,頭髮已改變,容顏衰老。人生不是耐寒的松樹,青春 的容貌哪裡能永存呢? (D)王維〈酬張少府〉。語譯:迎著松林清風解開衣帶,伴 著山間明月獨坐彈琴。你要問官運亨通的道理,我唱著漁歌駛入深處水濱。 5—6 為題組,閱讀下列文句後回答問題: 「唱起唐山謠,眼淚親像大雨澇;唐山過臺灣,血汗粒粒像飯丸。」這是三百 年前的臺灣俗諺。三百年了,我們這些後輩子孫,端著可樂咖啡,坐在沙發椅上, 遙控著彩色電視機,顯然已經無法去想像那遙遠的年代裡,祖先們是如何的辛勤操 勞;書冊所能告訴我們的,只有一些片斷的印象,渡大海,入荒陬、篳路藍縷以啟 山林……,但是,真正能令我們心神震顫的,卻不在於史書中的描述,而在於老人 家口中說出的古老諺語,在於民間流傳的福州三把刀,在於古廟中的唐山神像,在 鄉下那種丟棄一粒米就要受責打的習俗上,也在於像〈薪傳〉這樣的舞蹈中。(阿 盛〈唱起唐山謠〉) 5.下列「 」中詞語的說明何者正確? (A)「雨澇」:音ㄩˇㄌㄠˋ,大雨聚集成災 (B)「荒陬」:音ㄏㄨㄤㄑㄩˇ,荒遠偏僻之地 (C)「篳路」:音ㄅㄧˋㄌㄨˋ,指祖先開發土地、鋪設新路 (D)「藍縷」:音ㄌㄢˊㄌㄩˇ,指祖先穿著藍色的粗布衣 答案:(A) 解析:(B) 音ㄏㄨㄤㄗㄡ (C)以荊竹編成的車,也稱柴車 (D)破爛的衣服 6.關於此文文意的敘述何者有誤? (A)作者由實物的觀察、古老的口傳,感受到祖先開疆闢土,以啟山林的艱苦 (B)暗責現代青年,在優裕的生活條件下卻耽於逸樂,數典忘祖 (C)作者將先人篳路藍縷的艱辛,化為具體形象的呈現,讓人真正有所感 (D)〈薪傳〉是本文作者阿盛所編,記載先民渡海來臺,創業艱難的舞碼 答案:(D) 解析:(D)〈薪傳〉為林懷民雲門舞集的舞碼。明代天啟四年,顏思齊率漳泉人士,在 今天的嘉義縣境內,建立了笨港十寨。這是先民在臺灣建立基業的開端。為了紀 念這一段歷史,1978年12月16日,雲門舞集特別挑選嘉義體育館,作為「薪傳」 首演的地方。 7.下列哪個選項的詩句充滿濃厚的鄉愁? (A)秋風一夜起狂飆,颶母西來怒氣驕 (B)何似排雲驅萬馬,乍疑傳箭落雙鵰 (C)暫將一葦向東溟,來往隨波總未寧 (D)忽見遊雲歸別塢,又看飛雁落前汀 答案:(D) 解析:(A)以擬人法寫秋天颶風來勢洶洶 (B)以比喻法寫濃雲暴風 (C)寫渡海來臺的驚

(10)

3 險,兼寫生活的不安 (D)「遊雲」尚有別塢可歸,引發遊子思鄉之情,又看「飛 雁」,再興起對家書的盼望 8.丘逢甲〈離臺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 意黯然。」有關這首詩的賞析,敘述正確的選項為何? (A)「扁」舟、「鴟」夷子的讀音分別為ㄆㄧㄢ、ㄉㄧ (B)第三四句意指臺灣割讓之後,詩人將淪為海上難民,無以為家 (C)本詩兼用對偶與映襯技巧,描寫臺灣割讓的無奈和憤慨 (D)本詩採用先抒情後記敘的寫作方式 答案:(C) 解析:(A)「鴟」音ㄔ (B)將仿效范蠡乘船歸隱的方式,表達黯然離臺的心情 (D)先記 敘後抒情 9.下列成語何者前後意義相近? (A)暴虎馮河/橫槊賦詩(B)膠柱鼓瑟/如鼓琴瑟 (C)牖中窺日/坐井觀天(D)魯魚亥豕/晉乘楚杌 答案:(C) 解析:(A)有勇無謀/允文允武(B)不知變通/夫妻恩愛和諧(C)皆指以小見大, 所見者小(D)因形近而訛/乘,晉國史書名;杌,楚國史書名。 10.關於元雜劇作家與其作品,配對正確的是: (A)關漢卿→竇娥冤(B)白樸→西廂記 (C)王實甫→梧桐雨(D)馬致遠→拜月亭 答案:(A) 解析:(B)白樸→梧桐雨(C)王實甫→西廂記(D)馬致遠→漢宫秋。拜月亭乃關漢 卿作品 11.「此後中國千年官場的慣例,是把一批批有所執持的學者遴選為無所專攻的官僚,而 李冰,卻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實踐科學家。」 關於作者的看法,說明正確的是: (A)中國官場的傳統不可能栽培出科學家 (B)中國官場文化使學者喪失其專業能力 (C)李冰因「在其位,謀其政」,而成為水利學家 (D)只要肯學習,任何官吏都可能成為各領域的專家 答案:(C) 解析:作者認為許多本有理想、能力的學者,一旦進入中國官僚體系,立即成為只在意 自己的宦途,不顧人民權益的官吏。而李冰成為蜀郡守,為了解決水旱問題,而 成為水利學家。

(11)

4 12.馮諼曰:「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 由此可知在馮諼心目中,孟嘗君是怎樣的人? (A)禮遇人才,天下之士皆歸之 (B)來者不拒,有求必應 (C)圖個人享受,不關心民生疾苦 (D)廓然大度,雄心萬丈 答案:(C) 解析:只知累積財富,享受聲色的不義之人。 13.關於<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的詮釋,說明有誤的是: (A)馮諼主動求為孟嘗君食客,卻自稱「無好」、「無能」。表現出真人不露相的作風 ( B)孟嘗君說明自己「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因此未嘗見馮 諼。孟嘗君藉此表明自己權高位重 (C)馮諼藉梁國禮聘孟嘗君,使齊國君臣恐懼,而請孟嘗君返齊為相。此乃藉外以抬 高身價 (D)當齊王請孟嘗君重返齊國為相,孟嘗君藉此要求齊王立宗廟於薛,希望薛成為齊 國政治中心 答案:(B) 解析:孟嘗君找理由說明自己未接見馮諼的原因,旨在向馮諼表達歉意。 14.〈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史記‧孟嘗君傳〉:「文卒,諡為孟嘗君。諸子爭立,而齊、魏共滅薛。孟嘗君絶嗣 無後也。……太史公曰: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問其故, 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 名不虛矣。」 王安石〈讀孟嘗君傳〉:「士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 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 關於上引三段文字不同的敘述觀點,下列說明何者有誤? (A)〈戰國策〉作者推崇馮諼足智多謀,以為孟嘗君能得士,故能安居高位 (B)司馬遷認為孟嘗君好客,天下任俠之士歸之,因此薛地風氣溫良淳厚 (C)王安石認為孟嘗君身邊多雞鳴狗盜之人,未曾得到真正的人才 (D)綜合〈戰國策〉與〈史記〉所述,可知馮諼的三窟之計使孟嘗君在世時高枕無憂, 卻埋下未來的禍害 答案:(B) 解析:薛地子弟暴桀,可知多兇惡、暴戾之氣。 15.〈史記‧孟嘗君傳〉:自齊王毀廢孟嘗君,諸客皆去。後召而復之,馮驩迎之。未到, 孟嘗君太息嘆曰:「文常好客,遇客無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餘人,先生所知也。客見 文一日廢,皆背文而去,莫顧文者。今賴先生得復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復見文乎?如

(12)

5 復見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馮驩結轡下拜。孟嘗君下車接之,曰:「先生為客 謝乎?」馮驩曰:「非為客謝也,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 孟嘗君曰:「愚不知所謂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貴多士,貧賤寡友, 事之固然也。……願君遇客如故。」孟嘗君再拜曰:「敬從命矣。聞先生之言,敢不 奉教焉。」 關於孟嘗君與馮驩的思想觀點,詮釋正確的是: (A)孟嘗君無法理解客為何而來,為何而去 (B)孟嘗君重視得力的人才馮驩,不在意其他食客來去 (C)馮驩認為患難見真情,情義相挺最可貴 (D)馮驩以為人我結交的目的,無非是追求富貴利益 答案:(D) 解析:(A)孟嘗君知自己在位、去位是食客去留的關鍵(B)孟嘗君感慨其他食客現實 無情,他以為彼此尚有情意在(C)馮驩認為食客無外乎為了功名富貴,孟嘗君見 廢,食客皆去,乃事之必然。

二、多選題(每題 3 分,共 30 分。每題至少有一個正確答案,答錯一個選

項倒扣 3/5 分)

16.下列各選項「 」內的詞語,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為何? (A)綱舉目張,百事俱作,而臺灣「氣象」一新矣/新長官上任之後,極力改善工作 效率,使公司展現一番新「氣象」 (B)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青少年在街頭聚眾鬥毆,發生 「喋血」事件,令人憂心忡忡 (C)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仍是「熙熙」然貪戀著目前的生的 歡喜 (D)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向 往之至 (E)「婆娑」之洋,美麗之島/來自世界各地,淚眼「婆娑」的哀悼者,今天一起點 燃蠟燭,為印度洋海嘯週年祈禱 答案:(A)(B) 解析:(A)景況 (B)踏血而行,形容死傷慘重 (C)眾多貌/和樂貌 (D)小小的/懇摯貌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E)盤旋舞蹈的樣子/流淚的樣子。 17.下列有關「史書」之敘述,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正史」有通史、斷代史之別,前者如《資治通鑑》,後者如《漢書》 (B)《韓非子》、《國語》、《戰國策》皆是戰國時代著名的歷史散文 (C)《臺灣通史》的體例仿《史記》而略作改變,記隋朝大業年間至臺灣割讓為止 (D)依四庫全書的分類法,《水經注》和《尚書》都列在「史部」

(13)

6 (E)國別史之祖、紀傳體之祖、斷代史之祖分別為:《國語》、《史記》、《漢書》 答案:( C) (E) 解析:(A)《資治通鑑》為編年體,非正史 (B)《韓非子》非歷史散文 (D)《尚書》列在 「經部」 18.說話或作文時,不直講本意,只用委婉的言詞,曲折地烘托或暗示出本意來,稱為「婉 曲」。下列文句中何者使用婉曲的修辭技巧? (A)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 (B)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C)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D)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該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呢 (E)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 答案:(A)(B)(C)(D) 解析:(A)婉轉表明將免除孟嘗君之相職(B)婉轉地表示將禮聘孟嘗君返齊為相(C) 婉轉地抒發壯年至今未受重用之怨艾,婉拒此際臨危授命(D)婉轉表達柳原用情 不專或條件不惡;自己則青春將盡,紅顏已老(E)引用老子之言,且使用映襯、 排比,表意直接 19.有關豐子愷〈漸〉一文的內容,哪些選項的敘述是正確的? (A)「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出自白居易詩,化用《莊子》的典故,說 明人生短暫,不須追求微名小利 (B)佛家所謂「納須彌於芥子」意指心胸宜大,廣如須彌;心境宜純,不容芥子 (C)「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意涵,是指渺小短促的人生,可以掌握無限與永恆, 只要人超越名利與慣性,向永恆的價值攀升 (D)「一剎那便成永劫」是勸人行事謹慎,不要因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E)作者認為不為「漸」所迷的方法是要追求大人格,提升生命境界 答案:(A) (C)(E) 解析:(B)指心靈雖小,卻可以觀照萬物,體悟事理 (D)讓短暫的生命創造出永恆的價值。 20.下列有關〈觸龍說趙太后〉文意的詮釋,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從「老婦恃輦而行」、「(飲食)恃鬻耳」的敘述,可知太后身體衰弱、胃口不佳 (B)「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與「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兩段話中,『填溝壑』、『山陵崩』皆是指太后的死亡 (C)「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 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返』」由此可知,太后不贊成燕后的婚約,因此不願意 她回來相見 (D)「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無在者」的原因是「位尊 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E)本文描寫觸龍以陳言直諫的方式,論析利害,因此打動趙太后,終使長安君質於齊。

(14)

7 答案:(A)(D) 解析: (B)『填溝壑』指觸龍死後;『山陵崩』指趙太后死後 (C)不希望燕后因罪過而被遣 返 (E)以委婉的方式勸諫 21.下列選項中成語的運用,何者正確? (A)困頓的遭遇激發了創作的靈感,使她寫出許多暢銷全球的小說,這就是古人所謂 的文窮而後工吧 (B)他從不明白表示意見,總是模稜兩可,凡事無可無不可 (C)她安靜到古怪的地步,沒人聽過她的聲音,即使課堂上三分鐘演講,她也噤若寒 蟬,靜靜地在講台上站了三分鐘 (D)為了蠅頭小利,蝸角虛名,忙得天昏地暗,忙得六親不認,你認為值得嗎 (E)不唸書,就妄想得高分;不打拚工作,就奢想賺大錢,簡直是緣木求魚啊 答案:(A)(B)(D)(E) 解析:「噤若寒蟬」指人受驚後不敢說話,但是在此應指她依然沉默不語。並無人使她 驚駭。 22.作者將題目命為「都江堰」,於行文間一再舉用長城為例加以說明,就取材與寫作手 法而言,「長城」在此文中有何作用? (A)與都江堰相近之處,在於二者同是秦國偉大的工程 (B)建造的動機都是出於誇耀帝國的威榮 (C)以長城是人類意志力的驕傲,映襯都江堰潤澤千年的四川平原 (D)長城是空間上遼闊的歷史遺跡,映襯都江堰在時間上具有永恆的價值 (E)長城已經失去屏障的功能,映襯都江堰依然是四川人民生活的一部份 答案:(A)(C)(D)(E) 解析:(B)長城建造的動機出於威嚇,都江堰則出於仁慈與智慧 23.下列關於《戰國策》一書的說明,何者正確? (A)記載戰國時代策士遊說諸侯的言詞與事蹟 (B)在史書的分類上屬於國別史 (C)起初書名分歧,其後劉向整理編訂,定名為《戰國策》 (D)此書到了宋朝散佚部分篇章,歐陽修蒐集校訂,使之完整 (E)司馬遷撰寫《史記》、班固撰寫《漢書》時,對於《戰國策》的故事內容,都曾 參考引用 答案:(A)(B)(C) 解析:(D)乃曾鞏(E)《漢書》無須參考《戰國策》,因《漢書》未描寫戰國時代歷史。 24.關於〈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的寫作技巧,何者敘述正確? (A)採先抑後揚的手法刻劃馮諼,以收出人意表的效果 (B)採層遞的技巧,逐步呈現馮諼的才能與見識

(15)

8 (C)以左右對馮諼的嘲笑與鄙視,映襯孟嘗君頗有知人之明 (D)「視吾家所寡有者」,為市義故事情節發展的伏筆 (E)文末以總評判斷馮諼的貢獻,乃全文主旨所在 答案:(A)(B)(D)(E) 解析:(C)當時孟嘗君不識馮諼之才,故未曾接見。 25.從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等人的雜劇著作,可歸納出此期作品的故事內容有 哪些特色? (A)替元帝國之下含冤而死的無辜百姓,發不平之鳴 (B)稱頌公正無私,為民申冤的清官 (C)愛情故事中,書寫青年男女抗拒傳統社會,追求愛情自主的勇氣 (D)歷史故事中,寄託亡國的感懷 (E)表現民間傳統保守的思想 答案:(A)(B)(C)(D) 解析:(E)乃是民間自由開放的觀念

三、默寫(每格 1 分,共 15 分,每錯、漏一字扣 0.5 分)

1.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 1 )也。 2.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是以( 2 ),猶存其名;( 3 ),語多可採。 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3.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何也?( 4 ),( 5 ); ( 6 ),( 7 ) ,則徵文難。( 8 ),莫可諮詢;( 9 ),事多不實,則 考獻難。 4.重以( 10 ),( 11 ),檔案俱失;( 12 ),( 13 ),則欲取( 14 ) 之書,以成( 15 )之業,而有所不可。

四、簡答題(共 10 分)

(16)

1.以上三圖(左:阿寶赤膊;中:兩家的父親;右:升學機)為豐子愷所畫,請用 30 字以 內說明他的漫畫特色。 (4%) 答:寫出任一項特色給 2 分: (1)以毛筆為作畫工具,線條簡單樸拙 (2)取材於兒童及日常生活的社會現象 (3)以象徵或比喻的手法,表現弦外之音,富有哲理和諧趣 2.有關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這篇小說,請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1)用 30 字以內說明小說的主題。 (3%) (2)用 30 字以內說明結尾時坤樹再次塗上白粉的原因。 (3%) 答: (1)描寫小人物在工作和生活的無奈與掙扎,表現生命的韌性及深厚的親情 (2)坤樹為了讓兒子認得他,不惜再作成令他覺得難堪的小丑妝扮。

五、語文表達(15 分)

時間不斷地在過去與未來中追逐著,從未停留。於是令人熱切地期待的畢旅,悄悄 地來到了;也在可預知的時刻,到了旅遊的終點。人生的每一場盛會,每一次良友歡聚, 何嘗不是如此?時光總要過去的,無論是得意甜蜜的時光,或失望沮喪的片刻,當曲終 人散時,你有怎樣的感受與思索?你如何面對這個時候?請以「曲終人散時」為題,書 寫當盛會結束時,你的感受與體悟,文長約 300 字到 400 字之間。少於 300 字,每 50 字扣一分。錯別字兩字扣一分。 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 在公元前第三世紀后期,印度阿育王(公元 前269~232)護持佛教,舉行第三次 結集後,向外地派遣九個傳教僧團,其中一 支由 摩哂陀長老 ( 阿育王的兒子 )

a a 1935 1935 年秋,趙一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 年秋,趙一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

主旨探析》(載《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 年 1 月第 25 卷第 1

1918 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在美國共造成 67.5 萬人死亡,經過一個世紀 之後,儘管醫學科技已經相當進步,截至 20 日止,在美國因新冠肺炎而死的人數 仍然達到 67 萬

(A)SQL 指令是關聯式資料庫的基本規格(B)只有 SQLServer 2000 支援 SQL 指令(C)SQL 指令 複雜難寫,適合程式進階者使用(D)是由 Oracle

 〈御人之妻〉中妻子對御人的勸諫方法 跟鄒忌在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勸諫齊 王的方法有何不同?.

次彰益勸修文中分四初有九句勅聽勸持次有五句舉益勸信三有六句舉益勸受後有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