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六章 結論 "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56

第六章 結論

一、回顧與前瞻

俄國美學家普列漢諾夫(Plekhanov)認為:沒有思想性內容的藝術作品,根本就

是不可能成立的,脫離內容而只追求純粹與新奇的形式,其結果必走向它的反 面。34的確,回顧藝術潮流的演進,從立體派以降的現代主義,對繪畫的獨立性、

純粹性、視覺性的追求路程,終於在極限藝術幾近數學似的蒼白冷酷中碰到死 巷,藝術家們開始回到人的本位,從人自身去尋找問題的解答,從大眾文化、歷 史傳統中去汲取創作養分,因而有後現代主義多元而自由的藝術面貌。

然而在大眾資訊傳媒泛濫、物質主義盛行的今日,藝術潮流也以驚人的速度 遞嬗交替,昨日的前衛很快的進入傳統中,如史賓格勒(Spengler)所說:「每一個 活生生的文化,最後都會達到其內再與外在的完成狀態,達到其終結,這便是所 有的所謂歷史沒落之意義。35時代在不斷的進步,歷史也不斷的演進,我們不知 藝術的形式與面貌會在未來如何轉變交替,但筆者相信,真正以顏料及畫布,透 過繪畫的手段、造型的語言來述說感性心象的「平面繪畫」,仍是最強而有力;

將人類複雜情感與錯綜心理記錄下來的藝術形式,是「觀念藝術」(Idea Art)、「裝 置藝術」(Installations Art)、「錄像藝術」(Vedio Art)等物體與科技永遠無法取而代 之的獨特藝術語言。

二、自我期許

身為藝術家即是社會中的一份子,而身為社會中最具感受力的成員,則應將 週遭社會文化的真實體驗與個人的內心情感,透過藝術創作來反映各種社會面 貌,表達對現實社會的關心。「為藝術而藝術」的藝術形式並不能達到以上的目 的,繪畫應該是能表達個人情感思想、反映現實、言之有物的藝術,才能獲得多 數人的共鳴。印象主義時期的畫家巴吉爾(Bazille)曾說:「我一直選擇畫我們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藝術社會學》陳秉璋、陳信木合著,巨流圖書公司,台北市,1993,頁 165 35《現代美術新潮》楊熾宏著,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市,1987,頁 192

(2)

57

的年代,因為這是我最了解的,…」36唯有自己在最熟知的社會文化中去取材,

才能在創作中融入個人最真實的經驗及情感,這也是筆者一貫的創作理念。

有人說:「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筆者認為畫是創作者在受到社會 脈動及世界變遷的刺激之下所淬煉出的結果,筆者有責任及義務在此將本身的創 作理念以此論文說明並與大家分享。

人是複雜而有趣的動物,也是筆者本身最熱衷的創作題材;與其說是異性相 吸的本性也好;或是因迷醉於女性美好的姿態樣貌所激盪出的靈感也罷,倒不如 說是立足在男性創作者的角度去審視女性;更能比同是女性的創作者碰撞出更多 的熱情及可能性吧!出生至今,絕大部份時間始終生活在台北這五光十色的城市 裡,早已習慣了都會快速變遷的生活步調,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始終都在改變。

生平的首次個展;只是這個主題第一階段的展出,畢竟這主題的內容實在過 於豐富也極具挑戰性;令筆者不禁更想於日後創作出這一系列更多元的作品,所 以便無法於此次個展完全呈現;筆者遂將這兩年的觀察及資料的蒐集,反覆的於 創作過程中苦思,彙整、推翻、斟酌、推敲、掙扎…就這樣日以繼夜的告一段落 之後;直到 2006 年的春天,畫作完成了;面對這第一系列的作品;有些許的欣 慰,深感如釋重負;如同與自己打了一場戰役,筆者終於完成了它們;縱然不完 美,仍有許多的遺憾;但何嘗不是一個新的開始呢?

生活在台北的這個原鄉,筆者對於它的禮讚、對它寄予未來的期望與祝福,

都早已融入這些作品的血肉中了;這是畫台北今日的當下,也是畫台北未來的歷 史。藝術家的使命;即是從他的繪畫中,奉獻出他視為至寶的一切;亦即他的靈 魂與他心靈中的鮮血。此次呈現仍有許多缺憾及未盡完善之處:尚請前輩及同儕 們不吝批評與指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印象派》Phoebe Pool 著,羅竹茜譯,遠流出版公司,台北市,1995,頁 7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是以法國物理學家 Augustin Fresnel 命名的。.

在與 不願讓他 建構一個 將很難 八年的戰 常將這段 爭(wa 第谷突 第谷的觀 為基礎

• 利用緊扣 課程設計 讓同學做討論,使同學 必須要讀過內容才能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 樣不只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慢

每本主題冊會提供一些探討該冊主題內容的建議問題,列舉主題冊內容大綱及學生在

此計劃主要包含一個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專題研習展覽,再附以一系列的活動,其中包

從地理位置上作一觀察,中國可說是「東盟」最親密的近鄰。「東盟」對中國的外交政 策,大致上分為兩個重要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 1990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新鮮,有的學者已經進行過探討。 [註 2]

在生活中體證禪、領悟禪的真諦,這是「禪與生活一體」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