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國民中學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訪談大綱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國民中學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訪談大綱 "

Copied!
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附錄

附錄一:專家效度問卷

臺北市國民中學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現況調查問卷 (專家審題用) 指導教授:張明輝 博士

編製者:林彥宏 敬愛的教育先進:

您好!學生正進行碩士論文之撰寫,為了瞭解並建立研究工具的專家內容效度,

懇祈惠賜卓見,以作為正式問卷之改進參考。

本問卷內容主要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臺北市國民中學科技領導之實施現 況、第二部分為臺北市國民中學行政管理創新之現況、第三部分為科技領導與行政管 理創新應用之困境、第四部分為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困境之因應策略。

茲將本問卷之各向度與編製題目臚列如下,請您就每一題項對該向度適用程度,

在適當的□內打勾。若有修正意見,也懇請您直接書寫於該題項下方「修正意見」

處,俾供本研究修正之參考。非常感謝您的協助與指導!敬祝 教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研究生 林彥宏 敬上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

壹、基本資料:(請於□勾選合適選項)

一、性 別:□(1)男 □(2)女

二、年 齡:□(1)30 歲以下 □(2)31-40 歲 □(3)41-50 歲 □(4)51 歲以上

三、現任職務:□(1)校長 □(2)專任行政人員 □(3)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 四、服務年資:□(1)5 年以下 □(2)6-10 年 □(3)11-15 年

□(4)16-20 年 □(5)21 年以上

五、教育背景:□(1)資訊科技相關科系畢業 □(2)非資訊科技相關科系畢業 六、學 歷:□(1)研究所畢業(含四十學分班) □(2)大學畢業

□(3)專科以下畢業

(請直接於基本資料各題項修正)

(2)

【名詞釋義】

一、科技領導

本研究所稱「科技領導」係指學校內擁有影響力並願意引導、支持與示範 科技,扮演促進者與管理者的角色,使用必要的領導技巧,並運用人際關係溝 通與整合科技資源,以營造有利應用科技的文化與環境,促使該學校成員能持 續學習並運用科技技能,落實科技於教學與行政中,致力實現學校美好願景與 促進組織效能。

本研究將科技領導之內涵區分為「學校願景形塑」、「行政溝通領導」、

「資源充實規劃」、「人員培訓發展」、「運作成效評鑑」、「研究發展」等 六個層面。

二、行政管理創新

本研究所稱「行政管理創新」係指學校組織為提昇教育績效,營造有利於 行政人員創造力發展與分享的組織文化與環境,鼓勵且引導行政人員參與創新 和專業成長活動,藉由知識系統的管理與運作與系統化的經營策略來革新行政 流程並改造行政組織,藉以實現組織美好願景和創造學校永續經營契機之動態 發展歷程。

本研究將行政管理創新之內涵區分為「組織理念價值創新」、「行政運作 技術創新」、「組織結構再造創新」、「人員專業成長創新」、「工作環境氣 氛創新」等五個層面。

(請直接於上述名詞淺釋內容修正)

(3)

貳、臺北市國民中學科技領導之實施現況 一、學校願景形塑

願景是學校成員所要共同努力的理想目標,領導者所懷抱的願景也是左 右組織文化與組織績效的關鍵因素。領導者需帶領學校教師與行政人員形塑 與認清學校科技發展的願景,規劃科技發展的計畫,並擁有有效科技發展管 理的能力,藉以凝聚學校成員的願景共識,實踐科技發展的願景與計畫。

1. 本校領導人能向同仁清楚地說明校內科技運用的願景。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校領導人能與處室同仁共同發展科技運用計畫。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校能邀請學校成員、家長、與社區人士參與學校科技願景的規劃。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校能依照地理環境、社會資源、與文化背景建立適合學校發展的願 景。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校的科技發展願景與計畫能取得學校成員的認同。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校領導人能蒐集與分析相關的實證研究結果並據以作為願景形塑的 參考。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校能有效地掌握科技對學校產生的變革與影響。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校能了解科技的發展方向與未來趨勢及其在校務行政方面的應用。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行政溝通領導

科技領導者必須有效整合科技資源,推動學校成員間的科技教育,並能 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運用正確的溝通技巧,協調各部門以推廣科技政策,

盡量降低成員抗拒心態,取得內外部的支持與配合。除了對於科技政策實施 的推展與各部門協調有正面助益外,也能有效訓練與發展成員運用科技的優 質能力。

1. 本校領導人能了解與確認學校成員在科技上的需求與困境。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校領導人能公平與尊重的對待學校成員有關科技的取得與訓練。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校能與校外有關團體維持科技合作的關係。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校能與校外有關團體溝通有關科技的議題。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校領導人能建立跨校合作的關係並尋求社會資源的支持。 □ □ □

(4)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校領導人能與處室同仁溝通與協調有關科技的議題。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校領導人能有效說服抗拒科技的同仁學習科技相關事宜。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校領導人能合理的分配資源以提高科技計畫的執行效能。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本校領導人能善用科技以促進行政運作的有效管理。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本校領導人能身體力行,使學校成員認同科技是一個有價值和有用的 輔助工具。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資源充實規劃

有完善充足的設備,是科技領導的必要條件之一,同時也是形塑願景與 推動成員不斷學習與創新的原動力。因此,領導者必須要對科技有一定能力 與知覺,掌握現今最新科技發展趨勢,建構完善的軟硬體科技基礎建設。除 此之外,學校也應另外設置一專門管理與規劃的科技資源中心,充實科技設 備、建立維修機制、應用相關軟體、設計行政流程、規劃設備使用、建構全 校網路、與編製採買預算等,使學校成員在實際運用與專業學習的過程中,

能獲得充足的硬體設施與人力支持,致力提升行政績效。

1. 本校能提供適當的科技軟硬體設備,以供學校行政及教學使用。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校能公平合理及有效管理與分配科技資源與設備。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校能在校內成員需要科技設施時,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支持。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校能確保校內科技設備的即時修護。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校能積極爭取外部科技基金資源的協助,以充實校內科技設施。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校能做好資金與資源的分配使科技計畫能完整與持續的落實。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校能設置一專門管理與規劃科技軟硬體資源的單位。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校的能建立完善的網路系統且連線狀況良好。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四、人員培訓發展

學校成員科技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是科技領導的要務之一,也是左右科 技領導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而人員的訓練與發展不僅是成員需不斷學習以 增進自我知能,領導者也需不斷的更新資訊以掌握現今科技發展趨勢,除了 建立目標外,更應植入熱望與雄心,重視組織的非正式文化,實施參與管 哩,以及建構支持變革的系統或制度,共同塑造一學習型組織的組織文化與 氣氛。

1. 本校能鼓勵校內成員加強科技領域的專業成長。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校能提供學校成員校內外相關的在職訓練機會,以獲得特定科技方 面的技能。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校能公平的對待學校成員在科技方面的取得與訓練。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校會協助教職員規劃科技方面的在職進修課程。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校會建構一個知識學習網路,以利學校成員分享與解決科技相關問 題。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校能根據學校願景,有計畫性的提升整體學校成員的科技能力。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校會邀請使用科技表現優異的同仁示範並發表成果。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校會針對新的科技軟硬體設備要求相關處室舉辦研習以利學校成員 使用。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本校領導人會主動參與科技相關研習以提升個人的科技素養與技能。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運作成效評鑑

落實評鑑是科技領導的重要任務,藉以評估學校成員運用科技的成效,

並引導其有計劃與效率的不斷成長。學校單位也應規劃相關的績效管理制 度,運用科技建立全校成員的回饋機制,在思考如何運用科技提昇組織績效

的同時,也能善用科技做為其評鑑的媒介與手段。

1. 本校會將教職員的科技專業素養與使用情形列為評鑑項目之一。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校能從成本效益的觀點來評鑑學校的科技發展計畫。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校能根據校務評鑑的相關指標來評鑑教學上運用科技的情形。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 本校領導人能主動蒐集資料去評鑑各處室運用科技的情形。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校能進行學校教職員科技專業成長的評鑑工作。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校能使用科技相關軟硬體設備來評鑑科技發展成果。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研究發展

除了根據評鑑結果外,學校也應以該校的科技發展計畫進行相關改進研 究,藉由相關的研究成果與諮詢專家學者的意見,來與學校成員共同研擬與 檢討,並能建立一個發展與研究的科技計劃團隊。透過不斷的自我省思、回 饋、與提出對未來的期許與願景,來修改與調整學校的科技發展計畫使之趨 於完備。

1. 本校能善用相關研究結果引導學校的科技運用。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校領導人能提供科技相關研究成果給學校成員參考,以激發出更多 的改進意見。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校能依據評鑑結果適時改進與修正學校科技發展計畫。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對校內科技發展計畫,本校能諮詢科技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意見。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校能參考各處室同仁使用科技的反應意見並予以改進。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校能組成一個研究與發展科技計畫的團隊。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校會定期召開校內科技應用相關會議。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臺北市國民中學行政管理創新之現況調查 一、組織價值理念創新

組織價值理念創新乃指學校整體運作時價值與觀念上的更新與進化。即 領導者必須具備創新的思考風格與經營理念,營造具有勇於冒險與創新的進 取文化,促進整體組織之動機、態度、信念、與價值觀的改變,以利學校創

新能力的發展。

1. 本校領導者展現創新的思考風格與經營理念。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校經常激勵、引導、和支持行政人員的創新作為。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 本校可以接受成員的不同思維與想法。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校成員能以新觀點來處理問題。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校成員能了解並接受創新的目標與願景。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校領導者能整合學校成員的創新想法並實際融入學校經營理念中。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校各項行政規劃具前瞻性並能考量如何適應未來發展需要。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行政運作技術創新

行政運作技術創新乃指學校行政運作與管理技術的更新與再造,是一種 突破現況與挑戰現狀的創新過程。透過學校創新經營的理念,運用相關軟硬 體設備,來達到組織創新的決策流程與簡化作業程序的目的,期使學校建立 彈性適切的運作流程,促進校園資訊流通並強化行政工作效率。

1. 本校積極嘗試新方法以簡化行政工作流程。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校能建置行政管理即時回饋的機制。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校行政作業已建立電子化的文件檔案,能提供學校成員查詢與使

用。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校能靈活運用差異性與變通性的相關策略來引導創新。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校經常引進可以提升行政作業流程的新技術。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校能架構互動性網站,促進同仁專業對話與意見分享。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校的會議常運用腦力激盪的方式達成共識以解決問題。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組織結構再造創新

組織結構再造創新乃指促進學校為了因應內外在環境的變遷,進行學校 組織各單位相互關係重構與機能再生的一個過程。透過對組織的架構與人力 編配彈性調整,建立彈性、適應、利於員工參與和學習的組織結構才得以在 高度變動的環境永續發展。兼具效率與彈性的組織結構可為組織塑造利於創 新思維產生以及創新執行的架構流程。

1. 本校能因應變革需要,彈性調整組織編制。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 本校能建立有利於內外部溝通協調的組織結構。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校能依據願景與發展需求,積極推動組織再造。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校能適時輪調與調整學校成員的工作,以利學校目標的達成。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校會利用資訊科技進行學校各行政部門的溝通協調。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人員專業成長創新

人員專業成長創新係指學校能促使成員擁有利於推動學校創新的知識和 技能,並能因應學校發展的需要來加以調整或擴充的一個歷程。透過充滿彈 性的人事獎勵制度,著重長期表現與潛力發展,鼓勵冒險,允許失敗,重視 人才培植與標竿楷模來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且能依據學校願景與發展需 求,強化學校成員在創新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的專業成長。

1. 本校能依據需求,晉用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校能重視不同人才的交流與運用。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校能帶動成員研究與分享創新成果。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校能妥善規劃人力資源的專業成長機制。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校能利用資訊科技提供組織成員發展跨部門或跨組織學習網絡。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校能引用成功的創新楷模或具體案例來推動創新。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校能運用多元的獎勵方式。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工作環境氣氛創新

工作環境氣氛創新係指工作環境能使組織成員對於組織正式系統、管理 者的作風及其他重要環境因素產生創新環境的主觀知覺,並形成態度、信 念、動機與價值觀,進而影響組織整體的創新能力。學校需營造一適當的組 織氣氛與文化,提供充裕資源協助人員完成工作任務,使成員重視創新的價 值,具有榮譽感及工作熱情並持續鼓勵有意義的冒險與創意的探索等

1. 本校能獎勵各項工作表現優良的楷模人士以鼓舞士氣。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校能授權成員掌握自己工作完成的內容與進度。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有創新想法產生時,不需要擔心資源缺乏的問題。 □ □ □

(9)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常感覺過度的工作時間壓力,導致沒有時間深入了解相關創新活動 的意義與內涵。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我可以自由安排與佈置我的工作環境。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校的工作環境可以獲得同仁的認同與喜愛。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校的工作環境可以使成員產生更為創新的靈感。 □ □ □ 修正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肆、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之困境

填答說明:貴校執行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時所面臨的困難與阻礙為何?請依照您真 實的感受與想法,在適當的選項□內勾選您的意見。

一、您覺得本校運用科技領導時,在執行方面所遭遇之困難:(可複選)

□1. 缺乏具體可行的科技行動方案與規劃。

□2. 行政同仁業務繁重,無暇從事教師專業成長之推展工作。

□3. 限於經費與軟硬體設備短缺無法大力推展。

□4. 行政主管缺乏科技相關知能與素養。

□5. 學校成員無法掌握科技領導之精神與內涵。

□6. 校內缺乏完善的評鑑機制,導致科技計畫無法永續發展。

□7. 學校成員參與意願低落。

□8. 學校人力不足,無法有效規劃科技發展的相關活動。

□9. 社會資源不足,不易安排或聘請富有經驗的專家學者,協助同仁進行專業 研習活動。

□10. 其他 (請說明)

□適合 □修正後適合 □建議刪除

修正意見:

二、您覺得本校運用行政管理創新時,在執行方面所遭遇之困難:(可複選)

□1. 缺乏具體可行的行動方案。

□2. 學校成員參與行政管理創新相關活動之動機不足。

□3. 學校缺乏勇於冒險與創新的進取組織文化與氣氛。

(10)

□4. 行政主管及同仁缺乏行政管理創新之相關知能與素養。

□5. 學校成員沒有足夠時間參與各項創新推展活動。

□6. 學校缺乏與成員進行有關行政管理創新之對話溝通平台。

□7. 社會資源不足,不易安排或聘請富有經驗之專家學者,協助同仁進行專業 研習活動。

□8. 其他 (請說明)

□適合 □修正後適合 □建議刪除

修正意見:

伍、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困境之因應策略

填答說明:貴校執行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遭遇困境時,您覺得應採取何種策略加以 因應,請在適當的選項□內勾選您的意見。

一、您覺得本校運用科技領導於行政時,在校內應加強下列哪些因應措施:(可複選)

□1. 學校應提供專業培訓課程,以加強成員科技領導的理念與能力。

□2. 應將科技領導納為校務評鑑項目。

□3. 應加強校內的相關經費與科技軟硬體設備。

□4.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團隊,以有效推動學校科技計畫。

□5. 依據學校的現況與社會資源,選擇合適的科技發展目標加以實施。

□6. 加強學校行政主管與成員之間正式或非正式的溝通管道。。

□7. 與他校或民間策略聯盟,相互吸取經驗。

□8. 暢通網路溝通平台,利用電子郵件或電子報隨時提供教師各項科技有關資 訊。

□9. 其他 (請說明)

□適合 □修正後適合 □建議刪除

修正意見:

二、您覺得本校推動行政管理創新時,在校內應加強下列哪些因應措施:(可複選)

□1. 建立全校教職員參與行政管理創新相關活動之共識。

□2. 建立回饋機制,隨時掌握校內成員對於創新活動之滿意情形。

□3. 建立推行創新活動績效優良的行政人員獎勵機制。

(11)

□4. 舉辦相關講座,增進全校相關人員的創新知能與素養。

□5. 整合現有人力,設置專責單位或人員。

□6. 安排各單位成員進行創新成果的對話與分享。

□7. 定期舉辦行政管理創新之成果展,並將成果彙整至專業成長資料庫,供全 體同仁參考。

□8. 其他 (請說明)

□適合 □修正後適合 □建議刪除

修正意見:

問卷到此結束,謝謝您的協助與支持。

(12)

附錄二:調查問卷專家審查結果表

一、科技領導量表之專家審查結果表

科技領導

適合 修正後適合 不適合

題項 層面 題號

N % N % N % 結果

1 6 75.0 2 25.0 0 0.0 保留 2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3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4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5 6 75.0 2 25.0 0 0.0 保留 6 6 75.0 2 25.0 0 0.0 保留 7 6 75.0 2 25.0 0 0.0 保留 學校願景形塑

8 3 37.5 5 62.5 0 0.0 保留 9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10 6 75.0 2 25.0 0 0.0 保留 11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12 5 62.5 2 25.0 1 12.5 刪除 13 5 62.5 3 27.5 0 0.0 保留 14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15 8 100 0 0.0 0 0.0 保留 16 8 100 0 0.0 0 0.0 保留 17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行政溝通領導

18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19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0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21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2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3 6 75.0 2 25.0 0 0.0 保留 24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25 6 75.0 2 25.0 0 0.0 保留 資源充實規劃

26 6 75.0 2 25.0 0 0.0 保留 27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8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29 8 100 0 0.0 0 0.0 保留 30 8 100 0 0.0 0 0.0 保留 31 8 100 0 0.0 0 0.0 保留 32 8 100 0 0.0 0 0.0 保留 33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34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人員培訓發展

35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36 8 100 0 0.0 0 0.0 保留 37 8 100 0 0.0 0 0.0 保留 科技領導之實

施現況

運作成效評鑑

38 8 100 0 0.0 0 0.0 保留

(13)

39 8 100 0 0.0 0 0.0 保留 40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41 8 100 0 0.0 0 0.0 保留 42 8 100 0 0.0 0 0.0 保留 43 8 100 0 0.0 0 0.0 保留 44 8 100 0 0.0 0 0.0 保留 45 8 100 0 0.0 0 0.0 保留 46 8 100 0 0.0 0 0.0 保留 47 8 100 0 0.0 0 0.0 保留 研究發展

48 8 100 0 0.0 0 0.0 保留

科技領導之實施困境 8 100 0 0.0 0 0.0 保留

科技領導實施困境之因應策略 8 100 0 0.0 0 0.0 保留

二、行政管理創新量表之專家審查結果表

行政管理創新

適合 修正後適合 不適合

題項 層面 題號

N % N % N % 結果

1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 8 100 0 0.0 0 0.0 保留 3 8 100 0 0.0 0 0.0 保留 4 8 100 0 0.0 0 0.0 保留 5 8 100 0 0.0 0 0.0 保留 6 8 100 0 0.0 0 0.0 保留 組織價值理念

創新

7 8 100 0 0.0 0 0.0 保留 8 8 100 0 0.0 0 0.0 保留 9 8 100 0 0.0 0 0.0 保留 10 8 100 0 0.0 0 0.0 保留 11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12 8 100 0 0.0 0 0.0 保留 13 8 100 0 0.0 0 0.0 保留 行政運作技術

創新

14 8 100 0 0.0 0 0.0 保留 15 8 100 0 0.0 0 0.0 保留 16 7 87.5 1 12.5 0 0.0 保留 17 8 100 0 0.0 0 0.0 保留 18 7 87.5 0 0.0 1 12.5 刪除 組織結構再造

創新

19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0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1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2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3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4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5 8 100 0 0.0 0 0.0 保留 行政管理創新

之現況調查

人員專業成長 創新

26 5 62.5 2 25.0 1 12.5 刪除

(14)

27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8 8 100 0 0.0 0 0.0 保留 29 8 100 0 0.0 0 0.0 保留 30 8 100 0 0.0 0 0.0 保留 31 8 100 0 0.0 0 0.0 保留 32 8 100 0 0.0 0 0.0 保留 工作環境氣氛

創新

33 8 100 0 0.0 0 0.0 保留

行政管理創新之實施困境 8 100 0 0.0 0 0.0 保留

行政管理創新實施困境之因應策略 8 100 0 0.0 0 0.0 保留

(15)

附錄三:預試問卷

國民中學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現況調查問卷

指導教授:張明輝 博士 編製者:林彥宏 各位教育先進,您好:

感謝您於百忙之中抽空填答這份問卷!這份問卷之目的主要在於瞭解您對「科技 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之相關看法,以作為研究改進之參考。本問卷內容主要分為四 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臺北市國民中學科技領導之實施現況、第二部分為臺北市國民中 學行政管理創新之現況、第三部分為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應用之困境、第四部分 為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困境之因應策略。

本問卷採無記名之填答方式,各題目的答案並無對錯之分,您的資料及調查結果 絕對保密,且調查結果純屬學術研究之參考,別無其他用途,敬請依照您真實的想法 來填答,感謝您的鼎力協助。

懇請撥冗填選本問卷,並請於十月十四日前寄回,以利研究之進行。再次感謝您 的支持與協助!敬祝

教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研究生 林彥宏 敬啟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九月

壹、基本資料:(請於□勾選合適選項)

一、性 別:□(1)男 □(2)女

二、年 齡:□(1)30 歲以下 □(2)31-40 歲 □(3)41-50 歲 □(4)51 歲以上

三、現任職務:□(1)校長 □(2)專任行政人員 □(3)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 四、服務年資:□(1)5 年以下 □(2)6-10 年 □(3)11-15 年

□(4)16-20 年 □(5)21 年以上

五、教育背景:□(1)資訊科技相關科系畢業 □(2)非資訊科技相關科系畢業 六、學 歷:□(1)研究所畢業(含四十學分班) □(2)大學畢業

□(3)專科以下畢業

(16)

【名詞釋義】

一、科技領導

本研究所稱「科技領導」係指學校內擁有影響力並願意引導、支持與示範 科技,扮演促進者與管理者的角色,使用必要的領導技巧,並運用人際關係溝 通與整合科技資源,以營造有利應用科技的文化與環境,促使該學校成員能持 續學習並運用科技技能,落實科技於教學與行政中,致力實現學校美好願景與 促進組織效能。

本研究將科技領導之內涵區分為「學校願景形塑」、「行政溝通領導」、

「資源充實規劃」、「人員培訓發展」、「運作成效評鑑」、「研究發展」等 六個層面。

二、行政管理創新

本研究所稱「行政管理創新」係指學校組織為提昇教育績效,營造有利於 行政人員創造力發展與分享的組織文化與環境,鼓勵且引導行政人員參與創新 和專業成長活動,藉由知識系統的管理與運作與系統化的經營策略來革新行政 流程並改造行政組織,藉以實現組織美好願景和創造學校永續經營契機之動態 發展歷程。

本研究將行政管理創新之內涵區分為「組織理念價值創新」、「行政運作 技術創新」、「組織結構再造創新」、「人員專業成長創新」、「工作環境氣 氛創新」等五個層面。

(17)

貳、臺北市國民中學科技領導之實施現況 一、學校願景形塑

願景是學校成員所要共同努力的理想目標,領導者所懷抱的願景也是左 右組織文化與組織績效的關鍵因素。領導者需帶領學校教師與行政人員形塑 與認清學校科技發展的願景,規劃科技發展的計畫,並擁有有效科技發展管 理的能力,藉以凝聚學校成員的願景共識,實踐科技發展的願景與計畫。

1. 本校領導人能向同仁說明校內科技發展的願景。 □ □ □ □ 2. 本校領導人能與處室同仁共同發展科技運用計畫。 □ □ □ □ 3. 本校能邀請學校成員、家長、與社區人士參與學校科技願景的規劃。 □ □ □ □ 4. 本校能依照地理環境、社會資源、與文化背景建立適合學校發展科技

的願景。

□ □ □ □ 5. 本校的科技發展願景與計畫能獲得學校成員的認同。 □ □ □ □ 6. 本校領導人能分析相關的實證研究結果以作為形塑願景的參考。 □ □ □ □ 7. 本校領導人能有效地掌握科技對學校產生的影響。 □ □ □ □ 8. 本校領導人能了解科技的發展趨勢以應用在校務行政上。 □ □ □ □

二、行政溝通領導

科技領導者能有效整合科技資源,推動學校成員間的科技教育,並能經 營良好的人際關係,運用正確的溝通技巧,協調各部門以推廣科技政策,盡 量降低成員抗拒心態,取得內外部的支持與配合。除了對於科技政策實施的 推展與各部門協調有正面助益外,也能有效訓練與發展成員運用科技的優質 能力。

1. 本校領導人能了解學校成員在科技上的需求與困境。 □ □ □ □ 2. 本校領導人能協助學校成員取得科技相關的訓練。 □ □ □ □ 3. 本校能與校外有關團體維持科技合作的關係。 □ □ □ □ 4. 本校領導人能與校外相關團體溝通有關科技的議題,以尋求社會資源

的支持。

□ □ □ □ 5. 本校領導人能建立跨校合作的關係。 □ □ □ □ 6. 本校領導人能與處室同仁溝通協調有關科技的議題。 □ □ □ □ 7. 本校領導人能有效說服抗拒科技的同仁學習科技相關事宜。 □ □ □ □ 8. 本校領導人能合理的分配資源以提高科技計畫的執行效能。 □ □ □ □ 9. 本校領導人能身體力行善用科技以促進行政運作的有效管理。 □ □ □ □ 10. 本校領導人能使學校成員認同科技是一個有用的輔助工具。 □ □ □ □

(18)

三、資源充實規劃

有完善充足的設備,是科技領導的必要條件之一,同時也是形塑願景與 推動成員不斷學習與創新的原動力。因此,領導者必須要對科技有一定能力 與知覺,掌握現今最新科技發展趨勢,建構完善的軟硬體科技基礎建設。除 此之外,學校也應另外設置一專門管理與規劃的科技資源中心,充實科技設 備、建立維修機制、應用相關軟體、設計行政流程、規劃設備使用、建構全 校網路、與編製採買預算等,使學校成員在實際運用與專業學習的過程中,

能獲得充足的硬體設施與人力支持,致力提升行政績效。

1. 本校各處室能提供適當的科技軟硬體設備,以供學校行政及教學使

用。 □ □ □ □

2. 本校能公平合理及有效管理與分配科技資源與設備。 □ □ □ □ 3. 本校能在校內成員需要科技設施時,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支持。 □ □ □ □ 4. 本校能確保校內科技設備的即時修護。 □ □ □ □ 5. 本校能積極爭取外部資源的協助,以充實校內科技設施。 □ □ □ □ 6. 本校能做好資源的分配使科技計畫能持續的落實。 □ □ □ □ 7. 本校能設置一專門規劃與管理科技軟硬體資源的單位。 □ □ □ □

8. 本校能建立完善的網路系統。 □ □ □ □

四、人員培訓發展

學校成員科技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是科技領導的要務之一,也是左右科 技領導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人員的訓練與發展需不斷學習以增進自我知 能,領導者也需不斷的更新資訊以掌握現今科技發展趨勢,除了建立目標 外,更應植入熱望與雄心,重視組織的非正式文化,實施參與管哩,以及建 構支持變革的系統或制度,共同塑造一學習型組織的組織文化與氣氛。

1. 本校能鼓勵校內成員加強科技領域的專業成長。 □ □ □ □ 2. 本校能提供學校成員校內外相關科技方面的在職訓練機會。 □ □ □ □ 3. 本校能公平的對待學校成員在科技方面的取得與訓練。 □ □ □ □ 4. 本校會協助教職員規劃科技方面的在職進修課程。 □ □ □ □ 5. 本校會建構一個知識學習網路,以利學校成員分享與解決科技相關問

題。

□ □ □ □ 6. 本校能根據學校願景,有計畫性的提升整體學校成員的科技能力。 □ □ □ □ 7. 本校會邀請科技運用表現優異的同仁示範並發表成果。 □ □ □ □ 8. 本校會針對新的科技軟硬體設備要求相關處室舉辦研習以利學校成員

使用。

□ □ □ □ 9. 本校領導人會主動參與科技相關研習以提升個人的科技素養與技能。 □ □ □ □

(19)

五、運作成效評鑑

落實評鑑是科技領導的重要任務,藉以評估學校成員運用科技的成效,

並引導其有計畫與效率的不斷成長。學校單位也應規劃相關的績效管理制 度,運用科技建立全校成員的回饋機制,在思考如何運用科技提昇組織績效 的同時,也能善用科技做為其評鑑的媒介與手段。

1. 本校會將教職員的科技專業素養與使用情形列為評鑑項目之一。 □ □ □ □ 2. 本校能從成本效益的觀點來評鑑學校的科技發展計畫。 □ □ □ □ 3. 本校能根據校務評鑑的相關指標來評鑑教學上運用科技的情形。 □ □ □ □ 4. 本校領導人能主動蒐集資料去評鑑各處室運用科技的情形。 □ □ □ □ 5. 本校能進行學校教職員科技專業成長的評鑑工作。 □ □ □ □ 6. 本校能使用科技相關軟硬體設備來評鑑科技發展成果。 □ □ □ □

六、研究發展

學校應以科技發展計畫進行相關改進研究,根據相關的研究成果與諮詢 專家學者的意見,與學校成員共同研擬與檢討,以建立一個發展與研究的科 技計劃團隊。透過不斷的自我省思、回饋、與提出對未來的期許與願景,來 修改與調整學校的科技發展計畫使之趨於完備。

1. 本校能善用相關研究結果引導學校的科技運用。 □ □ □ □ 2. 本校領導人能提供科技相關研究成果給學校成員參考,以激發出更多

的改進意見。

□ □ □ □ 3. 本校能依據評鑑結果適時改進與修正學校科技發展計畫。 □ □ □ □ 4. 對校內科技發展計畫,本校能諮詢科技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意見。 □ □ □ □ 5. 本校能參考各處室同仁使用科技的反應意見並予以改進。 □ □ □ □ 6. 本校能組成一個研究與發展科技計畫的團隊。 □ □ □ □ 7. 本校會定期召開校內科技應用相關會議。 □ □ □ □ 参、臺北市國民中學行政管理創新之現況調查

一、組織價值理念創新

組織價值理念創新乃指學校整體運作時價值與觀念上的更新與進化。領 導者必須具備創新的思考風格與經營理念,營造具有勇於冒險與創新的進取 文化,促進整體組織之動機、態度、信念、與價值觀的改變,以利學校創新 能力的發展。

1. 本校領導者能展現創新的思考風格與經營理念。 □ □ □ □ 2. 本校經常激勵、引導、和支持行政人員的創新作為。 □ □ □ □ 3. 本校可以接受成員的不同思維與想法。 □ □ □ □

4. 本校成員能以新觀點來處理問題。 □ □ □ □

(20)

5. 本校成員能了解並接受創新的目標與願景。 □ □ □ □ 6. 本校領導者能整合學校成員的創新想法並實際融入學校經營理念中。 □ □ □ □ 7. 本校各項行政規劃具前瞻性並能考量如何適應未來發展需要。 □ □ □ □

二、行政運作技術創新

行政運作技術創新乃指學校行政運作與管理技術的更新與再造,是一種 突破現況與挑戰現狀的創新過程。透過學校創新經營的理念,運用相關軟硬 體設備,來達到組織創新的決策流程與簡化作業程序的目的,期使學校建立 彈性適切的運作流程,促進校園資訊流通並強化行政工作效率。

1. 本校積極嘗試簡化行政工作流程。 □ □ □ □

2. 本校能建置行政管理即時回饋的機制。 □ □ □ □ 3. 本校行政作業已建立電子化的文件檔案,能提供學校成員查詢與使

用。 □ □ □ □

4. 本校能靈活運用差異性與變通性的相關策略來引導創新。 □ □ □ □ 5. 本校經常引進可以提升行政作業流程的新技術。 □ □ □ □ 6. 本校能架構互動性網站,促進同仁專業對話與意見分享。 □ □ □ □ 7. 本校的會議常運用腦力激盪的方式達成共識以解決問題。 □ □ □ □

三、組織結構再造創新

組織結構再造創新乃指促進學校為了因應內外在環境的變遷,進行學校 組織各單位相互關係重構與機能再生的一個過程。透過對組織的架構與人力 編配彈性調整,建立彈性、適應、利於員工參與和學習的組織結構才得以在 高度變動的環境永續發展。兼具效率與彈性的組織結構可為組織塑造利於創 新思維產生以及創新執行的架構流程。

1. 本校能因應變革需要,彈性調整組織編制。 □ □ □ □ 2. 本校能建立有利於內外部溝通協調的組織結構。 □ □ □ □ 3. 本校能依據願景與發展需求,積極推動組織再造。 □ □ □ □ 4. 本校能適時調整學校成員的工作,以利學校目標的達成。 □ □ □ □ 5. 本校會利用資訊科技進行學校各行政部門的溝通協調。 □ □ □ □

四、人員專業成長創新

人員專業成長創新係指學校能促使成員擁有利於推動學校創新的知識和 技能,並能因應學校發展的需要來加以調整或擴充的一個歷程。透過充滿彈 性的人事獎勵制度,著重長期表現與潛力發展,鼓勵冒險,允許失敗,重視 人才培植與標竿楷模來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且能依據學校願景與發展需 求,強化學校成員在創新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的專業成長。

(21)

1. 本校能依據需求,晉用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 □ □ □ □ 2. 本校能重視不同人才的交流與運用。 □ □ □ □ 3. 本校能帶動成員研究與分享創新成果。 □ □ □ □ 4. 本校能妥善規劃人力資源的專業成長機制。 □ □ □ □ 5. 本校能利用資訊科技提供組織成員發展跨部門或跨組織學習網絡。 □ □ □ □ 6. 本校能引用成功的創新楷模或具體案例來推動創新。 □ □ □ □

五、工作環境氣氛創新

工作環境氣氛創新係指工作環境能使組織成員對於組織正式系統、管理 者的作風及其他重要環境因素產生創新環境的主觀知覺,並形成態度、信 念、動機與價值觀,進而影響組織整體的創新能力。學校需營造一適當的組 織氣氛與文化,提供充裕資源協助人員完成工作任務,使成員重視創新的價 值,具有榮譽感及工作熱情並持續鼓勵有意義的冒險與創意的探索等

1. 本校能獎勵各項工作表現優良的楷模人士以鼓舞士氣。 □ □ □ □ 2. 本校能授權成員掌握自己工作完成的內容與進度。 □ □ □ □ 3. 我有創新想法產生時,不需要擔心資源缺乏的問題。 □ □ □ □ 4. 我常感覺過度的工作時間壓力,導致沒有時間深入了解相關創新活動

的意義與內涵。

□ □ □ □ 5. 我可以自由安排與佈置我的工作環境。 □ □ □ □ 6. 本校的工作環境可以獲得同仁的認同與喜愛。 □ □ □ □ 7. 本校的工作環境可以使成員產生更為創新的靈感。 □ □ □ □

肆、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之困境

填答說明:貴校執行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時所面臨的困難與阻礙為何?請依照您真 實的感受與想法,在適當的選項□內勾選您的意見。

一、您覺得本校運用科技領導時,在執行方面所遭遇之困難:(可複選)

□1. 缺乏具體可行的科技行動方案與規劃。

□2. 行政同仁業務繁重,無暇從事教師專業成長之推展工作。

□3. 限於經費與軟硬體設備短缺無法大力推展。

□4. 行政主管缺乏科技相關知能與素養。

□5. 學校成員無法掌握科技領導之精神與內涵。

□6. 校內缺乏完善的評鑑機制,導致科技計畫無法永續發展。

□7. 學校成員參與意願低落。

□8. 學校人力不足,無法有效規劃科技發展的相關活動。

□9. 社會資源不足,不易安排或聘請富有經驗的專家學者,協助同仁進行專業 研習活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新北市 致理科技大學 臺南區 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 基隆區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高雄區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桃園區 萬能科技大學 屏東區 大仁科技大學 新竹區

本校完全中學附設職業類科課程係為學術導向 (大學) ,與專門導向 (四技二專或就業)

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復健科 組長(83年~今) 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 學士..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以就業為導向辦理相關課程與措施,培育技職學生專業知識與就業技能,並導 入工作實務訓練,訓練學員職場應用能力,以提供產業所需優質人才。本分署 於民國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Krajcik, Czerniak, & Berger (1999) 大力倡導以「專題」為基礎,教導學生學習科 學探究的方法,這種稱之為專題導向的科學學習(Project-Based Science,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