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惠昕的六祖壇經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惠昕的六祖壇經序 "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惠昕的六祖壇經序

林崇安

在壇經版本的演變史上,宋朝的惠昕佔有重要 的地位。乾德五年(967),惠昕將一卷的《壇經》分 為二卷十一門刊行,被稱作〈惠昕本〉,並附有《六 祖壇經序》。惠昕原本今日雖已失佚,然有四種抄本 被保留在日本:〈真福寺本〉(1012)、〈興聖寺本〉(1153)、

〈大乘寺本〉(1116)、〈天寧寺本〉(1116),每種抄本 的經文字數約一萬三千字。惠昕的《六祖壇經序》

(真福寺本)約二百字,可分為二段。第一段是:

「原夫真如佛性,本在人心。心正即諸境難侵,

心邪即衆塵易染。能止心念,衆惡自亡。衆惡既亡,

諸善皆備,非假外求。悟法之人,自心如日,遍照 世間,一切無礙。見性之人,雖處人倫,其心自在,

無所惑亂矣。」

此段指出,眾生的心中都有真如佛性,不須外 求,經由止惡向善,悟法見性,便能無惑而自在。

這一段強調明心見性的重要。第二段是:

「故我六祖大師廣為學徒,直説見性法門,總 令自悟成佛,目曰《壇經》,流傳後學;古本文繁,

披覽之徒,初忻後厭;余以太歲丁卯,月在蕤賓,

二十三日辛亥,於思迎塔院,分為兩卷,開十一門,

貴接後來同見佛性者也。」

此段指出,六祖大師的《壇經》是指導明心見 性的法門,並流傳後代,但是「古本文繁,披覽之 徒,初忻後厭」,所以,惠昕將《壇經》分為兩卷十 一門,便於後人之閱讀和見性。以往的學者們依據 第二段,以為惠昕時期另有一文繁的古本,但是遍 尋歷代的壇經相關文獻,包含敦煌、西夏壇經等資 料,惠昕時期的壇經抄本,只有《六祖法寶記》、道 際傳抄本和志道傳抄本,並沒有其他更長的抄本流 通。契嵩所編的《壇經》三卷(1056)雖是文長,但是 時代較晚,不可能是惠昕所說的古本,所以這一古 本變成一個謎。

要解開這一謎題,就要釐清惠昕《序》的第二 段的涵義。早期《壇經》的抄寫本,一萬字以上可 算是「文繁」;文字抄寫密集而不分品門,因而閱讀 不易;閱讀時,最初是悟法傳衣的故事,讀來有趣,

但是閱讀到定慧等法時,就開始厭煩了,所以說「披 覽之徒,初忻後厭」。由此可知,當時惠昕手頭的古 本壇經,是一本萬字以上,而且不分品門的《壇經》, 閱讀不易;惠昕為了「貴接後來同見佛性者」,便將 這古本「分為兩卷,凡十一門」,提綱契領,便於閱

讀。所以,惠昕所說的古本其實就是他手頭上還未 分卷分門的《壇經》。惠昕手頭的這一古本《壇經》

是來自何處呢?現存四種惠昕抄本的卷末都記述著:「洎 乎法海上座無常,以此《壇經》付囑志道,志道付 彼岸,彼岸付悟真,悟真付圓會,遞代相傳付囑。」

可知惠昕手頭的古本,是由法海→志道→彼岸→悟 真→圓會→下傳到惠昕。惠昕只是將這一志道下傳 的抄本,分卷分門,重新刊行,便於後人閱讀,如 此而已。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而玄與義俱付也。至五祖,始易以《金剛經》傳授。故六祖聞客讀《金剛 經》 ,而問其所從來?客云: 「我從蘄州黃梅縣東五祖山來。五祖大師常勸

52 敦博本《壇經》第 31 折 3 之 3,另見黃連忠, 《敦博本六祖壇經校釋》 ,頁 120。. 54

也可從中迅速選擇某一項目來閱讀或進 行探究。現存的《六祖壇經》的版本有 三系:敦煌系、惠昕系以及契嵩系,敦 煌系諸本沒有分品目,惠昕系諸本分成

[r]

而玄與義俱付也。至五祖,始易以《金剛經》傳授。故六祖聞客讀《金剛 經》 ,而問其所從來?客云: 「我從蘄州黃梅縣東五祖山來。五祖大師常勸

[r]

六祖的悟,不是讀破千經萬典的文字之悟,而是以心印心的自性之 悟。據六祖自述,他幼年失怙,家貧無法讀書,識字不多。神秀書於南廊

其目的在引導學人見自本心,悟自本性。因此,自佛陀乃至古來的祖師、禪德們,莫不「老